TWI674439B - 頭戴式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頭戴式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74439B
TWI674439B TW108102623A TW108102623A TWI674439B TW I674439 B TWI674439 B TW I674439B TW 108102623 A TW108102623 A TW 108102623A TW 108102623 A TW108102623 A TW 108102623A TW I674439 B TWI674439 B TW I67443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element
head
headband
display device
mounted disp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2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47282A (zh
Inventor
張立勳
歐冠吟
張承甫
謝天嘉
Original Assignee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44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443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472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728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6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一種頭戴式顯示裝置,包括一可穿戴組件、一調整模組及一控制模組。可穿戴組件適於穿戴至使用者的頭部。調整模組可動地耦接於可穿戴組件,且包括一傳動機構及一驅動元件。傳動機構可動地耦接於可穿戴組件,且驅動元件耦接於傳動機構。控制模組電性連接驅動元件。當使控制模組對驅動元件輸入控制訊號時,驅動元件驅動傳動機構運動,以使傳動機構隨驅動元件的驅動而帶動可穿戴組件以改變可穿戴組件的周長以適應不同使用者的頭部。

Description

頭戴式顯示裝置
本申請是有關於一種頭戴式顯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自動調整周長以適應不同使用者頭部的頭戴式顯示裝置。
隨著科技產業日益發達,顯示裝置的型態、使用功能以及使用方式越來越多元,可直接配帶在使用者身體上的穿戴式(wearable)顯示裝置也因應而生。頭戴式顯示裝置的種類相當多,以眼罩類型等頭戴式顯示裝置為例,使用者配戴上此類顯示裝置之後,除了可以看到立體影像之外,影像還會隨著使用者頭部轉動而改變,可提供使用者更身歷其境的感受。
為了讓使用者能夠配戴頭戴式顯示裝置,一般會在頭戴式顯示裝置設置有頭帶,此頭帶可使用軟性材質,例如塑料或是布料。當使用布料作為頭帶的材料時,頭帶的兩端可用魔鬼氈加以固定。當使用塑料作為頭帶的材料時,頭帶的後側可設置有齒輪,使用者可透過旋鈕帶動齒輪,相應地使頭帶變長或變短,藉此讓使用者可以配戴頭戴式顯示裝置。
然而,無論是以魔鬼氈的方式,或是以齒輪加上旋鈕的方式將頭帶提供使用者配戴頭戴式顯示裝置,使用者皆必須耗費較多的時間與心力調整頭帶,也就是目前的頭戴式顯示裝置的配戴並不便利,連帶地影響了使用者使用頭戴式顯示裝置的使用體驗。
本申請提供一種頭戴式顯示裝置,可自動調整可穿戴組件的長度,有助於提升使用者配戴頭戴式顯示裝置的便利性。
本申請的一種頭戴式顯示裝置包括一可穿戴組件、一調整模組及一控制模組。可穿戴組件適於穿戴至使用者的頭部。調整模組可動地耦接於可穿戴組件,且包括一傳動機構及一驅動元件。傳動機構可動地耦接於可穿戴組件,且驅動元件耦接於傳動機構。控制模組電性連接驅動元件。當使控制模組對驅動元件輸入控制訊號時,驅動元件驅動傳動機構運動,以使傳動機構隨驅動元件的驅動而帶動可穿戴組件以改變可穿戴組件的周長以適應不同使用者的頭部。
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更包括一輸入模組,電性連接於控制模組,且配置用以接收使用者的指令並對應產生一訊號。
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更包括一無線通訊模組,電性連接於控制模組,且配置用以接受外部的一電子裝置的指令並對應產生一訊號。
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當控制模組接受到一訊號時,控制模組根據訊號控制驅動元件驅動傳動機構沿一作動方向運動,以使傳動機構隨驅動元件的驅動而帶動可穿戴組件的相對兩端的重疊面積增加,進而使可穿戴組件的周長縮短。
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當控制模組接受到一訊號時,控制模組根據訊號控制驅動元件驅動傳動機構沿一作動方向運動,以使傳動機構隨驅動元件的驅動而帶動可穿戴組件的相對兩端的重疊面積減少,進而使可穿戴組件的周長增加。
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控制模組包括一微控制單元、驅動電路單元及一監控單元。驅動電路單元電性連接於微控制單元及驅動元件。監控單元電性連接於微控制單元、及驅動電路單元與驅動元件之間,以監控驅動電路單元與驅動元件之間的馬達電流。當微控制單元判斷監控單元所監控的馬達電流超過預設值時,微控制單元透過驅動電路單元對應停止驅動元件。
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更包括至少一感測元件,設置於可穿戴組件,且電性連接於控制模組,以感測可穿戴組件所受到的壓力、拉力或形變。當控制模組判斷至少一感測元件所感測的壓力、拉力或形變超過預設值時,控制模組對應停止驅動元件。
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更包括一微控制單元、驅動電路單元、一監控單元及至少一感測元件。驅動電路單元電性連接於微控制單元及驅動元件。監控單元電性連接於微控制單元、及驅動電路單元與驅動元件之間,以監控驅動電路單元與驅動元件之間的馬達電流。至少一感測元件設置於可穿戴組件,電性連接於控制模組,以感測可穿戴組件所受到的壓力、拉力或形變。當微控制單元判斷監控單元所監控的馬達電流超過預設值、及/或判斷至少一感測元件所感測的壓力、拉力或形變超過預設值時,微控制單元透過驅動電路單元對應停止驅動元件。
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更包括一軟墊,設置於可穿戴組件,且適於接觸使用者的頭部。
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可穿戴組件包括一主體、一頭帶及一可動殼罩。主體適於朝向使用者的眼部投射顯示畫面。頭帶連接於主體,頭帶的相對兩端相互重疊,且頭帶的相對兩端適於改變重疊的面積進而改變頭帶的周長以適應不同使用者的頭部。可動殼罩可動地連接於頭帶。調整模組可動地耦接於可動殼罩。
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控制模組適於控制驅動元件驅動傳動機構沿一第一作動方向運動,傳動機構適於隨驅動元件的驅動而帶動頭帶的相對兩端的重疊面積增加,進而使頭帶的周長縮短。
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控制模組適於控制驅動元件驅動傳動機構沿相反於第一作動方向的一第二作動方向運動,傳動機構適於隨驅動元件的驅動而帶動頭帶的相對兩端的重疊面積減少,進而使頭帶的周長增加。
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頭帶具有一對受動部,分別設置於頭帶的相對兩端,且傳動機構包括一致動件及一傳動件。致動件可動地設置於可動殼罩,且耦接於這對受動部。傳動件耦接於驅動元件,且耦接於致動件。
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傳動件適於受驅動元件的驅動進而帶動致動件運動,且致動件適於致動這對受動部以改變頭帶重疊的面積,進而改變頭帶的周長。
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可動殼罩包括一內殼及一外殼。內殼可動地連接於頭帶。外殼固定於內殼。致動件可轉動地設置於內殼,且驅動元件固定於外殼。
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頭帶包括一接目部及一對可撓延伸部。接目部連接主體,且適於罩覆使用者的眼部。這對可撓延伸部分別連接於接目部的相對兩端,且這對可撓延伸部的末端彼此重疊。
基於上述,在本申請的頭戴式顯示裝置中,頭戴式顯示裝置包括可穿戴組件、調整模組及控制模組,可穿戴組件可穿戴至使用者的頭部,當使用者透過控制模組對驅動元件輸入訊號時,驅動元件即會驅動傳動機構運動,使得傳動機構能夠隨驅動元件的驅動進而帶動可穿戴組件以改變可穿戴組件的周長,以適應不同使用者的頭部。據此,頭戴式顯示裝置可自動調整可穿戴組件的長度,有助於提升使用者配戴頭戴式顯示裝置的便利性。
為讓本申請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本申請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頭戴式顯示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圖1的頭戴式顯示裝置的另一角度立體示意圖。圖3是圖1的頭戴式顯示裝置的爆炸圖。請參考圖1至圖3,本實施例的頭戴式顯示裝置100包括一可穿戴組件110、一調整模組120及一控制模組130。調整模組120包括一傳動機構120A及一驅動元件120B,調整模組120透過傳動機構120A可動地耦接於可穿戴組件110,且驅動元件120B進一步耦接於傳動機構120A。在本實施例中,驅動元件120B例如是馬達,但不限於此。控制模組130電性連接於驅動元件120B,且適於對驅動元件120B輸入控制訊號。使用者可透過可穿戴組件110將頭戴式顯示裝置100穿戴至頭部。當使用者欲調整可穿戴組件110的周長L時,可使控制模組130對驅動元件120B輸入控制訊號。驅動元件120B收到控制訊號後,將驅動傳動機構120A運動,使得傳動機構120A隨著驅動元件120B的驅動進而帶動可穿戴組件110以改變可穿戴組件110的周長L,藉以使可穿戴組件100適應不同使用者的頭部。據此,頭戴式顯示裝置100透過調整模組120與控制模組130的配合,可自動地調整可穿戴組件110的周長L,可提升使用者使用頭戴式顯示裝置100的便利性,且有助於提升使用者使用頭戴式顯示裝置100的使用體驗。
詳細而言,可穿戴組件110包括一主體110A、一頭帶110B及一可動殼罩110C。主體110A內部可內建或另外裝設有顯示器(圖未示),當使用者配戴頭戴式顯示裝置100時,顯示器(圖未示)可朝向使用者的眼部投射顯示畫面。
頭帶110B包括一接目部114B及一對可撓延伸部116B。頭帶110B透過接目部114B連接於主體110。當使用者配戴頭戴式顯示裝置100時,接目部114B罩覆於使用者的眼部,位於主體110A內的顯示器(圖未示)所投射的顯示畫面可穿過接目部114B而投射到使用者的眼部。這對可撓延伸部116B分別連接於接目部114B的相對兩端,且這對可撓延伸部116B的末端具有一對受動部112B。這對可撓延伸部116B的這對受動部112B彼此重疊,且這對可撓延伸部116B與主體110A分別位於接目部114B的相對兩側。在本實施例中,頭帶110B例如是可撓性的塑料所製成,以使傳動機構120A可改變頭帶110B的周長L。然而,頭帶110B的材料並不限於此,只要能使頭帶110B產生彎曲以配合不同頭型。
可動殼罩110C包括一內殼112C及一外殼114C。內殼112C可動地連接於頭帶110B的這對可撓延伸部116B,並且覆蓋於這對受動部112B。外殼114C固定於內殼112C。
圖4及圖5是圖1的頭戴式顯示裝置省略部分構件的局部示意圖。請參考圖3至圖5,傳動機構120A包括一致動件122A及一傳動件124A。驅動元件120B固定於可動殼罩110C的外殼114C,傳動件124A耦接於驅動元件120B,且驅動元件120B適於驅動傳動件124A旋轉。致動件122A可轉動地設置於可動殼罩110C的內殼112C。致動件122A的其中一端耦接於傳動件124A以適於受傳動件124A的帶動而旋轉,且致動件122A的另一端耦接於頭帶110B的這對受動部112B以適於帶動這對受動部112B。在本實施例中,傳動件124A及致動件122A包括齒輪,且例如是斜齒輪,而受動部112B包括對應致動件122A的齒條。在其它實施例中,傳動機構120A可以是皮帶與皮帶輪的搭配,本申請並不限制傳動機構的種類。
在本實施例中,頭戴式顯示裝置100還可包括至少一軟墊(例如軟墊170B、軟墊170C)。如圖3所示,軟墊170B可設置於可穿戴組件110的接目部114B,且配置用以接觸使用者的臉部,以提供緩衝並提升使用者穿戴頭戴式顯示裝置100的舒適度。軟墊170C可設置於可穿戴組件110的內殼112C,且配置用以接觸使用者的枕骨,以提供緩衝並提升使用者穿戴頭戴式顯示裝置100的舒適度。在其它實施例中,軟墊的數量可以是一個或多個,且其配置位置也可以在兩側,本申請並不對軟墊的數量及配置位置加以限制。
圖6是圖1的頭帶式顯示裝置的電路方塊圖。請參考圖3、圖4及圖6,控制模組130包括一微控制單元132、一驅動電路單元134及一監控單元136。驅動電路單元134電性連接於微控制單元132及驅動元件120B。監控單元136電性連接於微控制單元132、及驅動電路單元134與驅動元件120B之間。監控單元136被配置用以感測驅動電路單元134與驅動元件120B之間的馬達電流。
頭戴式顯示裝置100還可包括一電源182及一穩壓電路單元184。電源182電性連接於驅動元件120B以對驅動元件120B提供電力來源。穩壓電路單元184電性連接於電源182及微控制單元132。
在本實施例中,頭戴式顯示裝置100更包括一輸入模組140、一無線通訊模組150及至少一感測元件160。輸入模組140電性連接於控制模組130的微控制單元132,且配置用以接收使用者的指令並對應產生一訊號。在本實施例中,輸入模組140是以設置在可動殼罩110C的外殼114C作為舉例,且例如是可旋轉的單一旋鈕。在其它實施例中,輸入模組140可以是可按壓或可推拉的按鈕,且其操作鍵的數量可以是多個,在此不限制輸入模組的類型,只要可以讓使用者對控制模組130的微控制單元132輸入指令即可。
無線通訊模組150電性連接於控制模組130的微控制單元132,且配置用以接受外部的一電子裝置50的指令並對應產生一訊號。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50為桌上型電腦主機。在其它實施例中,電子裝置可以是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或智慧型手機。
在本實施例中,至少一感測元件160可設置於可穿戴組件110(例如設置於軟墊170B及/或軟墊170C),電性連接於控制模組130的微控制單元132,且配置用以感測可穿戴組件110所受到的壓力、拉力或形變。在本實施例中,至少一感測元件160例如是感測可穿戴組件110所受到壓力的壓力感測器、感測頭帶110B所受到的拉力的拉力感測器、或是感測頭帶110B的形變的應變規(Strain Gauge),且至少一感測元件160的數量例如是多個,並同時設置於軟墊170B及軟墊170C。在其它實施例中,感測元件160的種類與數量並沒有特別限制。為了便於說明,以下僅使用單一個的感測元件160進行描述。
圖7是圖1的頭帶式顯示裝置的流程方塊圖。請參考圖3、圖6及圖7,以下對本實施例的頭戴式顯示裝置100的運作加以說明。控制模組130的微控制單元132被配置成可接收輸入模組140、無線通訊模組150以及監控單元136及/或感測元件160所產生的訊號,並根據輸入模組140、無線通訊模組150以及監控單元136及/或感測元件160所傳送的訊號對應控制驅動元件120B作動。
進一步來說,請參考圖5、圖6及圖7,微控制單元132在開始迴圈後,首先執行步驟S11,微控制單元132判斷是否有來自輸入模組140的訊號。當訊號從輸入模組140傳送至控制模組130的微控制單元132時,執行步驟S12,微控制單元132根據輸入模組140的訊號對應控制驅動元件120B。微控制單元132會判斷此訊號的種類。舉例而言,此訊號是控制頭帶110B縮短的訊號時,微控制單元132會透過驅動電路單元134控制驅動元件120B作動。而隨著驅動元件120B的作動,傳動件124A會隨之轉動,並進一步帶動致動件122A沿一第一作動方向D1運動,使得頭帶110B的這對受動部112B的重疊面積增加,進而縮短頭帶110B的周長L。反之,此訊號是控制頭帶110B放鬆的訊號時,微控制單元132會透過驅動電路單元134控制驅動元件120B作動。而隨著驅動元件120B的作動,傳動件124A會隨驅動元件120B轉動,並進一步帶動致動件122A沿相反於第一作動方向D1的一第二作動方向D2運動,使得頭帶110B的這對受動部112B的重疊面積減少,進而增加頭帶110B的周長L。
在執行步驟S11或S12之後,執行步驟S21,微控制單元132判斷是否有來自無線通訊模組150的訊號。當控制模組130的微控制單元132判斷有來自無線通訊模組140的訊號時,執行步驟S22,微控制單元132根據無線通訊模組150的訊號對應控制驅動元件120B。微控制單元132會判斷此訊號的種類,而透過驅動電路單元134控制驅動元件120B及傳動機構120A縮短或放鬆頭帶110B。當使用者穿戴著頭戴式顯示裝置100並進行遊戲時,透過電子裝置50及無線通訊模組150可直接控制頭帶110B縮短或放鬆,或著電子裝置50也可提供訊號給無線通訊模組,使頭戴式顯示裝置100對應產生震動。
在執行步驟S21或S22之後,執行步驟S31,通過微控制單元132來判斷監控單元136所監控的馬達電流是否有超過預設值。當控制模組130的微控制單元132判斷馬達電流超過預設值時,執行步驟S32,微控制單元132停止驅動元件120B。舉例而言,當頭帶110B持續縮短或放鬆時,因驅動元件120B持續運轉,故驅動電路單元134與驅動元件120B之間的馬達電流處於較低數值,微控制單元132透過監控單元136得知馬達電流並判斷馬達電流未超過預設值,微控制單元132便不干預驅動元件120B,驅動元件120B便持續運轉。當頭帶110B停止縮短或放鬆時,由於驅動元件120B停止運轉,故驅動電路單元134與驅動元件120B之間的馬達電流會增加。此時,微控制單元132透過監控單元136得知馬達電流並判斷馬達電流超過預設值,微控制單元132透過驅動電路單元134停止驅動元件120B。
換句話說,微控制單元132可透過監控單元136得知感測驅動電路單元134與驅動元件120B之間的馬達電流,並判斷馬達電流是否超過預設值。藉此,微控制單元132可間接得知頭帶110B是否過緊,以對應停止驅動元件120B。如此能夠避免頭帶110B繼續縮短會讓使用者感到不適。在執行步驟S31或S32之後,結束此迴圈並可再次開始另一迴圈。
在本實施例中,頭戴式顯示裝置100也可使用感測元件160取代前述的監控單元136。在執行步驟S21或S22之後,執行步驟S31,通過微控制單元132來判斷感測元件160所感測的壓力、拉力或形變是否超過預設值。舉例而言,當微控制單元132判斷感測元件160所感測的壓力、拉力或形變超過預設值時,微控制單元132即可間接得知頭帶110B已達縮短狀態。並且,為了避免頭帶110B繼續縮短會讓使用者感到不適,微控制單元132可透過驅動電路單元134對應停止驅動元件120B。若控制模組130的微控制單元132判斷所感測的壓力、拉力或形變並未超過預設值時,微控制單元132則結束判斷的流程,或可進入下一個判斷的流程。在其它實施例中,控制模組130的微控制單元132判斷輸入模組140、無線通訊模組150及感測元件160的訊號的先後順序並沒有特別限制,端視需求而定。
在本實施例中,頭戴式顯示裝置100也可同時配置有監控單元136及感測元件160。在執行步驟S21或S22之後,執行步驟S31,通過微控制單元132判斷馬達電流及/或壓力、拉力或形變是否超過預設值。監控單元136及感測元件160兩者的運作原理已如前述,於此不再贅述。
舉例而言,在步驟S31及S32中,微控制單元132可以在判斷監控單元136所監控的馬達電流超過預設值的情況下停止驅動元件120B,也可以在判斷感測元件160所感測的壓力、拉力或形變超過預設值的情況下停止驅動元件120B,或在判斷監控單元136所監控的馬達電流超過預設值並且感測元件160所感測的壓力、拉力或形變超過預設值的情況下停止驅動元件120B。換句話說,微控制單元132可以在監控單元136所監控的馬達電流以及感測元件160所感測的壓力、拉力或形變的至少其中一者超過預設值時,對應停止驅動元件120B。
簡言之,當控制模組130接收到一訊號時,控制模組130將會根據此訊號控制驅動元件120B驅動傳動機構120A沿一作動方向(例如第一作動方向D1或第二作動方向D2)運動,以使傳動機構120A隨驅動元件120B的驅動而帶動可穿戴組件110的這對受動部112B的重疊面積增加,進而使可穿戴組件110的頭帶110B的周長L(標示於圖3)縮短,或使傳動機構120A隨驅動元件120B的驅動而帶動可穿戴組件110的這對受動部112B的重疊面積減少,進而使可穿戴組件110的頭帶110B的周長L增加。
在其它實施例中,步驟S11、S21及S31的先後順序並沒有特別限制,端視需求而定。舉例而言,可先執行步驟S21,接著再執行步驟S11。
在另一實施例中,可省略步驟S21及S22。在迴圈開始後,首先執行步驟S11,微控制單元132判斷是否有來自輸入模組140的訊號,並根據輸入模組140的訊號對應控制驅動元件120B,如步驟S12。接著省略步驟S21及S22,直接執行步驟S31,微控制單元132判斷監控單元136所監控的馬達電流及/或感測元件160所感測的壓力、拉力或形變是否超過預設值,並對應停止驅動元件120B,如步驟S32。
在另一實施例中,可省略步驟S11及S12。在迴圈開始後,省略步驟S11及S12,直接執行步驟S21,微控制單元132判斷是否有來自無線通訊模組150的訊號,並根據無線通訊模組150的訊號對應控制驅動元件120B,如步驟S22。接著,執行步驟S31,微控制單元132判斷監控單元136所監控的馬達電流及/或感測元件160所感測的壓力、拉力或形變是否超過預設值,並對應停止驅動元件120B,如步驟S32。
圖8是本申請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頭帶式顯示裝置的立體示意圖。請參考圖8,在圖8的頭戴式顯示裝置200與圖1的頭戴式顯示裝置100中,以相同的符號表示相同的配置與作用方式,在此不贅述。圖8的頭戴式顯示裝置200與圖1的頭戴式顯示裝置100的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的頭戴式顯示裝置200的輸入模組240設置在可穿戴組件110的主體110A,且輸入模組240可以是單一鍵的切換式開關,輸入模組240可有兩段的切換位置,其中一段可使頭帶110B縮短,其中另一段可使頭帶110B放鬆。
圖9是本申請的又一實施例的一種頭帶式顯示裝置的立體示意圖。請參考圖9,在圖9的頭戴式顯示裝置300與圖8的頭戴式顯示裝置200中,以相同的符號表示相同的配置與作用方式,在此不贅述。圖9的頭戴式顯示裝置300與圖8的頭戴式顯示裝置200的不同之處在於,輸入模組340為按鈕式的開關,且包括兩個按鈕,其中一個按鈕可使頭帶110B縮短,其中另一個按鈕可使頭帶110B放鬆。
綜上所述,在本申請的頭戴式顯示裝置中,當使用者欲調整可穿戴組件的周長時,可使控制模組對驅動元件輸入控制訊號,驅動元件收到控制訊號後,將驅動傳動機構運動,使得傳動機構隨著驅動元件的驅動進而帶動可穿戴組件以改變可穿戴組件的周長,藉以使可穿戴組件適應不同使用者的頭部。據此,頭戴式顯示裝置透過調整模組與控制模組的配合,可自動地調整可穿戴組件的周長,可提升使用者使用頭戴式顯示裝置的便利性,且有助於提升使用者使用頭戴式顯示裝置的使用體驗。
雖然本申請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申請,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申請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申請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50‧‧‧電子裝置
100、200、300‧‧‧頭戴式顯示裝置
110‧‧‧可穿戴組件
110A‧‧‧主體
110B‧‧‧頭帶
112B‧‧‧受動部
114B‧‧‧接目部
116B‧‧‧可撓延伸部
110C‧‧‧可動殼罩
112C‧‧‧內殼
114C‧‧‧外殼
120‧‧‧調整模組
120A‧‧‧傳動機構
122A‧‧‧致動件
124A‧‧‧傳動件
120B‧‧‧驅動元件
130‧‧‧控制模組
132‧‧‧微控制單元
134‧‧‧驅動電路單元
136‧‧‧監控單元
140‧‧‧輸入模組
150‧‧‧無線通訊模組
160‧‧‧感測元件
170B、170C‧‧‧軟墊
182‧‧‧電源
184‧‧‧穩壓電路單元
240‧‧‧輸入模組
340‧‧‧輸入模組
D1‧‧‧第一作動方向
D2‧‧‧第二作動方向
L‧‧‧周長
S11、S12、S21、S22、S31、S32‧‧‧步驟
圖1是本申請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頭戴式顯示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圖1的頭戴式顯示裝置的另一角度立體示意圖。
圖3是圖1的頭戴式顯示裝置的爆炸圖。
圖4及圖5是圖1的頭戴式顯示裝置省略部分構件的局部示意圖。
圖6是圖1的頭帶式顯示裝置的電路方塊圖。
圖7是圖1的頭帶式顯示裝置的流程方塊圖。
圖8是本申請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頭帶式顯示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9是本申請的又一實施例的一種頭帶式顯示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Claims (27)

  1. 一種頭戴式顯示裝置,包括:一可穿戴組件,適於穿戴至使用者的頭部;一調整模組,可動地耦接於該可穿戴組件,且包括:一傳動機構,可動地耦接於該可穿戴組件;以及一驅動元件,耦接於該傳動機構;以及一控制模組,電性連接該驅動元件,其中當使該控制模組對該驅動元件輸入控制訊號時,該驅動元件驅動該傳動機構運動,以使該傳動機構隨該驅動元件的驅動而帶動該可穿戴組件以改變該可穿戴組件的周長以適應不同使用者的頭部,其中該控制模組包括:一微控制單元;一驅動電路單元,電性連接於該微控制單元及該驅動元件;以及一監控單元,電性連接於該微控制單元、及該驅動電路單元與該驅動元件之間,以監控該驅動電路單元與該驅動元件之間的馬達電流,其中當該微控制單元判斷該監控單元所監控的馬達電流超過預設值時,該微控制單元透過該驅動電路單元對應停止該驅動元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更包括:一輸入模組,電性連接於該控制模組,且配置用以接收使用者的指令並對應產生一訊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更包括:一無線通訊模組,電性連接於該控制模組,且配置用以接受外部的一電子裝置的指令並對應產生一訊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其中當該控制模組接收到一訊號時,該控制模組根據該訊號控制該驅動元件驅動該傳動機構沿一作動方向運動,以使該傳動機構隨該驅動元件的驅動而帶動該可穿戴組件的相對兩端的重疊面積增加,進而使該可穿戴組件的周長縮短。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其中當該控制模組接受到一訊號時,該控制模組根據該訊號控制該驅動元件驅動該傳動機構沿一作動方向運動,以使該傳動機構隨該驅動元件的驅動而帶動該可穿戴組件的相對兩端的重疊面積減少,進而使該可穿戴組件的周長增加。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更包括:至少一感測元件,設置於該可穿戴組件,電性連接於該控制模組,以感測該可穿戴組件所受到的壓力、拉力或形變,其中當該微控制單元判斷該監控單元所監控的馬達電流超過預設值、及/或判斷該至少一感測元件所感測的壓力、拉力或形變超過預設值時,該微控制單元透過該驅動電路單元對應停止該驅動元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更包括:一軟墊,設置於該可穿戴組件,且適於接觸使用者的頭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其中該可穿戴組件包括:一主體,適於朝向使用者的眼部投射顯示畫面;一頭帶,連接於該主體,該頭帶的相對兩端相互重疊,且該頭帶的相對兩端適於改變重疊的面積進而改變該頭帶的周長以適應不同使用者的頭部;以及一可動殼罩,可動地連接於該頭帶,其中該調整模組可動地耦接於該可動殼罩。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其中該控制模組適於控制該驅動元件驅動該傳動機構沿一第一作動方向運動,該傳動機構適於隨該驅動元件的驅動而帶動該頭帶的相對兩端的重疊面積增加,進而使該頭帶的周長縮短。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其中該控制模組適於控制該驅動元件驅動該傳動機構沿相反於該第一作動方向的一第二作動方向運動,該傳動機構適於隨該驅動元件的驅動而帶動該頭帶的相對兩端的重疊面積減少,進而使該頭帶的周長增加。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其中該頭帶具有一對受動部,分別設置於該頭帶的相對兩端,且該傳動機構包括:一致動件,可動地設置於該可動殼罩,且耦接於該對受動部;以及一傳動件,耦接於該驅動元件,且耦接於該致動件。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其中該傳動件適於受該驅動元件的驅動進而帶動該致動件運動,且該致動件適於致動該對受動部以改變該頭帶重疊的面積,進而改變該頭帶的周長。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其中該可動殼罩包括:一內殼,可動地連接於該頭帶;以及一外殼,固定於該內殼,其中該致動件可轉動地設置於該內殼,且該驅動元件固定於該外殼。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其中該頭帶包括:一接目部,連接該主體,且適於罩覆使用者的眼部;以及一對可撓延伸部,分別連接於該接目部的相對兩端,且該對可撓延伸部的末端彼此重疊。
  15. 一種頭戴式顯示裝置,包括:一可穿戴組件,適於穿戴至使用者的頭部;一調整模組,可動地耦接於該可穿戴組件,且包括:一傳動機構,可動地耦接於該可穿戴組件;以及一驅動元件,耦接於該傳動機構;一控制模組,電性連接該驅動元件,其中當使該控制模組對該驅動元件輸入控制訊號時,該驅動元件驅動該傳動機構運動,以使該傳動機構隨該驅動元件的驅動而帶動該可穿戴組件以改變該可穿戴組件的周長以適應不同使用者的頭部;以及至少一感測元件,設置於該可穿戴組件,且電性連接於該控制模組,以感測該可穿戴組件所受到的壓力、拉力或形變,其中當該控制模組判斷該至少一感測元件所感測的壓力、拉力或形變超過預設值時,該控制模組對應停止該驅動元件。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更包括:一輸入模組,電性連接於該控制模組,且配置用以接收使用者的指令並對應產生一訊號。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更包括:一無線通訊模組,電性連接於該控制模組,且配置用以接受外部的一電子裝置的指令並對應產生一訊號。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其中當該控制模組接收到一訊號時,該控制模組根據該訊號控制該驅動元件驅動該傳動機構沿一作動方向運動,以使該傳動機構隨該驅動元件的驅動而帶動該可穿戴組件的相對兩端的重疊面積增加,進而使該可穿戴組件的周長縮短。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其中當該控制模組接受到一訊號時,該控制模組根據該訊號控制該驅動元件驅動該傳動機構沿一作動方向運動,以使該傳動機構隨該驅動元件的驅動而帶動該可穿戴組件的相對兩端的重疊面積減少,進而使該可穿戴組件的周長增加。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更包括:一軟墊,設置於該可穿戴組件,且適於接觸使用者的頭部。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其中該可穿戴組件包括:一主體,適於朝向使用者的眼部投射顯示畫面;一頭帶,連接於該主體,該頭帶的相對兩端相互重疊,且該頭帶的相對兩端適於改變重疊的面積進而改變該頭帶的周長以適應不同使用者的頭部;以及一可動殼罩,可動地連接於該頭帶,其中該調整模組可動地耦接於該可動殼罩。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其中該控制模組適於控制該驅動元件驅動該傳動機構沿一第一作動方向運動,該傳動機構適於隨該驅動元件的驅動而帶動該頭帶的相對兩端的重疊面積增加,進而使該頭帶的周長縮短。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其中該控制模組適於控制該驅動元件驅動該傳動機構沿相反於該第一作動方向的一第二作動方向運動,該傳動機構適於隨該驅動元件的驅動而帶動該頭帶的相對兩端的重疊面積減少,進而使該頭帶的周長增加。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其中該頭帶具有一對受動部,分別設置於該頭帶的相對兩端,且該傳動機構包括:一致動件,可動地設置於該可動殼罩,且耦接於該對受動部;以及一傳動件,耦接於該驅動元件,且耦接於該致動件。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其中該傳動件適於受該驅動元件的驅動進而帶動該致動件運動,且該致動件適於致動該對受動部以改變該頭帶重疊的面積,進而改變該頭帶的周長。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其中該可動殼罩包括:一內殼,可動地連接於該頭帶;以及一外殼,固定於該內殼,其中該致動件可轉動地設置於該內殼,且該驅動元件固定於該外殼。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裝置,其中該頭帶包括:一接目部,連接該主體,且適於罩覆使用者的眼部;以及一對可撓延伸部,分別連接於該接目部的相對兩端,且該對可撓延伸部的末端彼此重疊。
TW108102623A 2018-05-03 2019-01-24 頭戴式顯示裝置 TWI6744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66105P 2018-05-03 2018-05-03
US62/666,105 2018-05-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74439B true TWI674439B (zh) 2019-10-11
TW201947282A TW201947282A (zh) 2019-12-16

Family

ID=68428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2623A TWI674439B (zh) 2018-05-03 2019-01-24 頭戴式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41908B (zh)
TW (1) TWI6744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5637A (zh) * 2019-12-06 2020-04-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系带调节装置和穿戴设备
CN114252995A (zh) * 2020-09-25 2022-03-2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装置
TWI774435B (zh) * 2021-06-22 2022-08-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頭帶裝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52890U (en) * 1994-04-21 1999-02-11 Sega Enterprises Kk Head mounted display
CN205880367U (zh) * 2016-01-01 2017-01-11 赵山山 一种头戴式显示器的自动调节装置
CN106933370A (zh) * 2017-04-28 2017-07-07 深圳市魔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系统运行方法及头戴式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4361B (zh) * 2014-02-18 2019-06-07 摩致实验室有限公司 与移动计算装置一起使用的头戴式显示器眼罩
EP3007029B1 (en) * 2014-10-07 2017-12-27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wearable device
CN107290849A (zh) * 2016-03-31 2017-10-24 深圳纳德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显示器的头托及头戴显示器
CN205982827U (zh) * 2016-07-27 2017-02-22 北京圣威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环绕式滤波虚拟现实眼镜
US10488830B2 (en) * 2016-08-10 2019-11-26 Intel Corporation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head mounted display straps
CN207067532U (zh) * 2017-05-24 2018-03-02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调节装置及设有该调节装置的头戴显示设备
CN107797288B (zh) * 2017-11-29 2020-06-23 温州明澈眼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镜带自动紧固功能的vr眼镜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52890U (en) * 1994-04-21 1999-02-11 Sega Enterprises Kk Head mounted display
CN205880367U (zh) * 2016-01-01 2017-01-11 赵山山 一种头戴式显示器的自动调节装置
CN106933370A (zh) * 2017-04-28 2017-07-07 深圳市魔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系统运行方法及头戴式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41908A (zh) 2019-11-12
TW201947282A (zh) 2019-12-16
CN110441908B (zh) 2021-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09712B2 (en) Head-mounted display device
TWI674439B (zh) 頭戴式顯示裝置
CN110874053B (zh) 具有触觉可旋转输入的可穿戴电子设备
US9639057B2 (en) Wearable watch type mobile terminal
KR102441833B1 (ko) 피부미용 마스크
US20100270089A1 (en) compact tactile input and output apparatus
CN112083574A (zh) 头戴式电子设备的头箍与头戴式电子设备
JP6873285B2 (ja) 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
WO2008013111A1 (fr) dispositif de sortie
WO2018049625A1 (zh) 头戴式显示装置及控制方法
WO2018157422A1 (zh) 视频眼镜头箍和视频眼镜
CN111722521A (zh) 驱动机构、功能模块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01011413A1 (fr) Dispositif d'affichage monte sur la tete
TW202300985A (zh) 可調式綁帶系統及相關的裝置及方法
JP5055585B2 (ja) 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
JPH1175141A (ja) 頭部装着型映像表示装置
JP2011170585A (ja) ポインティングデバイス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2004233776A (ja) 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
KR20150061080A (ko) 가성근시 및 눈 피로 해소 운동 장치
JP5004751B2 (ja) 頭部装着型機器
JP2005006735A (ja) マッサージ機
TWI718271B (zh) 電動捲線器的馬達控制裝置
US11360564B1 (en) Tunable flexible haptic actuators and related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220326730A1 (en) Head-mounte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H08251511A (ja) 頭部装着式映像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