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9254B - Double-layered embryo and double-layer bottle made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Double-layered embryo and double-layer bottle made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69254B
TWI669254B TW107132318A TW107132318A TWI669254B TW I669254 B TWI669254 B TW I669254B TW 107132318 A TW107132318 A TW 107132318A TW 107132318 A TW107132318 A TW 107132318A TW I669254 B TWI669254 B TW I66925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mbryo
bottle
double
groove
should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23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0687A (zh
Inventor
戴宏全
Original Assignee
宏全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全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全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323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69254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92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9254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10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0687A/zh

Link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AREA)

Abstract

一種雙層胚,包括:一內胚,包括一螺紋口部、一內胚環、一內胚肩、和一內胚身;一外胚,包括一外胚環、一外胚肩、和一外胚身;從該外胚環的上表面延伸至該外胚肩的內壁面設有數個通氣溝槽,每一該通氣溝槽在該外胚環的環周形成一開口;該外胚套在該內胚外部,該內胚和該外胚之間具有與所有該通氣溝槽連通的一通氣空間;由該雙層胚所製成的雙層瓶具有內層瓶和外層瓶,其間具有一氣壓空間以及多數的氣道,並且在雙層瓶的凸環處具有連通該氣道的多數通氣口。

Description

雙層胚及其製成之雙層瓶
本發明涉及用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簡稱PET)製做的雙層瓶胚和雙層瓶。
已知飲料、調味料、藥劑等液態物品大多採用塑料包裝容器進行灌裝,包裝成本低、取用方便,但是伴隨液態物品的傾倒取用,包裝容器內部剩餘空間中會進入空氣,以至內容物易變質,特別是對於非一次性消耗的液態物品影響較大。
CN206187550U「防空氣混入瓶裝液的雙層塑料瓶」提出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案。塑料瓶是由內層和外層組成,另有配套連接的瓶蓋。內層的瓶底與外層的瓶底連接在一起;內層的瓶壁局部與外層的瓶壁局部相連在一起。外層的嘴部在非兩層相連的位置具有穿透外層瓶壁的通氣孔,螺紋或嵌合紋上具有通氣槽,通氣槽與通氣孔相通。當打開外蓋傾倒液體時,人手用力擠壓瓶壁,內層瓶壁和外層瓶壁同時收縮,液體從內層瓶中經過溶液出口緩緩流出;當人手鬆開的時侯,液體停止流淌,內層瓶壁保持收縮狀態,同時外面的空氣通過氣槽和通氣孔進入兩層瓶壁之間的氣體空間,內層瓶壁保持收縮狀態,外層瓶壁膨脹至恢復原狀。
TW201801995「合成樹脂製多層瓶」指出了具有上述技術特徵 的雙層塑料瓶會有無法將內容物充分地注出且殘留液體變多之問題,遂提出解決方案是將外殼瓶製備有外嘴部、肩部、胴部、底部、以及接地部,且對於外壓可恢復原形,而肩部係至少接連於外嘴部之部分為多角錐狀,胴部係剖面為圓形,底部為多角錐狀且具有與肩部之多角錐狀之稜線的延長線相連的稜線。內容器體製備有於外嘴部的內周側所配設之圓筒狀內嘴部、及具有沿著外殼瓶的內面形狀之形狀的內容器體本體;在外嘴部與內嘴部之間有通氣路。
先前技術的雙層瓶存在以下的問題:通氣道設於瓶口螺紋處,以至於瓶口螺紋需改變位置或設計,不能配合現有的螺紋瓶蓋。
通氣道設於瓶口處,容易被擠出的內容物阻塞,導致進氣和排氣不順,更進一步衍生內層瓶的內容物不易擠出或無法擠出的內容物餘量增加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特徵是:一種雙層胚,包括:一內胚,由上而下依序包括一螺紋口部、一內胚環、一內胚肩、和一內胚身;一外胚,由上而下依序包括一外胚環、一外胚肩、和一外胚身;從該外胚環的上表面延伸至該外胚肩的內壁面設有數個通氣溝槽,每一該通氣溝槽在該外胚環的環周形成一開口;該外胚套在該內胚外部,該外胚環在該內胚環的下方且彼此接 觸,該外胚肩對應容納該內胚肩,該外胚身對應容納該內胚身,該外胚身的壁厚大於該內胚身的壁厚,該外胚身的縱向長度大於該內胚身的縱向長度;該內胚和該外胚之間具有與所有該通氣溝槽連通的一通氣空間。
較佳的,該內胚肩外部等間隔設置數個外壁凸部,該外胚套在該內胚外部時,該外壁凸部接觸該外胚的內壁面;該外胚肩的內壁面等間隔設有數個內壁凸部,該外胚套在該內胚外部時,該內壁凸部接觸該內胚的外壁面。
較佳的,該通氣溝槽依截面形狀區分為數個平底溝槽和數個尖底溝槽;二相鄰該平底溝槽之間具有至少一個該尖底溝槽。
較佳的,該平底溝槽包括一開口部和一槽底部,該開口部和該槽底部的寬度尺寸一致。
較佳的,該尖底溝槽包括一開口部和一槽底部,該槽底部呈尖形,該開口部的寬度尺寸大於槽底部的寬度尺寸。
較佳的,連接該開口部和該槽底部的二側壁為凹凸曲面。
較佳的,該通氣溝槽為平底溝槽,包括一開口部和一槽底部,該開口部和該槽底部的寬度尺寸一致,且通過該通氣溝槽兩側所構成的圓心角為1~60度。
一種上述之雙層胚製成的雙層瓶,該雙層瓶包括:由該內胚肩及該內胚身吹塑而成一內層瓶,由該外胚肩及該外胚身吹塑而成一外層瓶,該外層瓶的壁厚大於該內層瓶的壁厚;該雙層胚之該通氣空間形成介於該內層瓶和該外層瓶之間的一氣壓空間;該雙層胚的該通氣溝槽成為與該雙層瓶的氣道;該氣道與該氣壓空間連通;該內胚 的該螺紋口部成為該雙層瓶的螺紋瓶口;該內胚環的底面和該外胚環的頂面因吹塑成型而呈點狀熔接構成該雙層瓶的一凸環,該外胚的該開口在該凸環上形成向外連通的通氣口,該通氣口與該氣道連通。
本發明的功效是:本發明與前述先前技術的差異在於通氣溝槽的位置,先前技術的通氣溝槽或通氣口都是在螺紋瓶口的位置,但本發明摒除了這樣的設計。本發明通氣溝槽是從外胚環的上表面延伸至外胚肩的內壁面,當內胚和外胚吹塑成雙層瓶後,通氣溝槽即形成氣道位於雙層瓶的凸環和瓶肩的位置,氣道在該凸環上形成向外連通的多數個通氣口,且氣道又與內層瓶和外層瓶之間的氣壓空間相通。當擠壓雙層瓶時,在氣壓空間的空氣是經由通氣口和氣道而進、出,通氣口和氣道遠離了螺紋瓶口和瓶蓋,避免了從瓶蓋口釋出或溢至螺紋瓶口處的內容物堵塞通氣口和通氣溝槽的問題。
在第五圖至第十三圖所示的第一實施例中,本發明的通氣溝槽具有特定的形狀,且沿著外胚的圓周做多數量的配置,雙層瓶成型時因外壁凸部和該內壁凸部使該外層瓶與該內層瓶彼此呈點狀熔接而造成少數的通氣溝槽因此而封閉,但因為通氣溝槽是多數量配置,而上述的外壁凸部和該內壁凸部則是微點狀大間隔配置,因此外層瓶與該內層瓶的點狀熔接並不會造成全數通氣溝槽(氣道)都被封閉的現象,大部份的通氣溝槽(氣道)仍然是暢通無阻的,雙層瓶就保有進氣和排氣的功能。另在第十四圖至第十九圖的第二實施例中,因通氣溝槽寬大,上述點狀熔接的問題則完全不會堵住通氣溝槽(氣道)。
本發明雙層瓶之進氣和排氣的功能,使外層瓶因氣壓空間的氣 壓而快速膨脹復回成原形,而內層瓶則因氣壓空間的氣壓而持續成被壓縮的狀態,亦即氣壓空間中的氣壓對於外層瓶而言是內部壓力,故導致外層瓶膨脹;但相對於內層瓶而言,氣壓空間的氣壓是外部壓力,故導致其持續成為被壓縮的狀態;且每一次擠壓外層瓶的動作都可以使氣壓空間的氣壓作用在內層瓶上,使內層瓶逐漸的被擠壓至極限,將內容物充份釋出,減少無法被擠出的殘留量。
本發明的雙層胚和雙層瓶沒有更動螺紋瓶口的形狀和結構,因此可以與習知的螺紋瓶蓋作配搭。
1‧‧‧雙層胚
10‧‧‧內胚
11‧‧‧螺紋口部
12‧‧‧內胚環
13‧‧‧內胚肩
14‧‧‧內胚身
33‧‧‧氣壓空間
34‧‧‧氣道
35‧‧‧螺紋瓶口
36‧‧‧凸環
37‧‧‧通氣口
40‧‧‧外胚
15‧‧‧外壁凸部
20‧‧‧外胚
21‧‧‧外胚環
22‧‧‧外胚肩
23‧‧‧外胚身
24‧‧‧通氣溝槽
25‧‧‧開口
26‧‧‧平底溝槽
261‧‧‧開口部
262‧‧‧槽底部
27‧‧‧尖底溝槽
271‧‧‧開口部
272‧‧‧槽底部
273‧‧‧凹凸曲面
28‧‧‧內壁凸部
29‧‧‧通氣空間
30‧‧‧雙層瓶
31‧‧‧內層瓶
32‧‧‧外層瓶
41‧‧‧外胚環
42‧‧‧外胚肩
43‧‧‧外胚身
44‧‧‧通氣溝槽
441‧‧‧開口部
442‧‧‧槽底部
443‧‧‧開口
θ‧‧‧圓心角
50‧‧‧雙層瓶
51‧‧‧內層瓶
52‧‧‧外層瓶
53‧‧‧氣壓空間
54‧‧‧氣道
55‧‧‧螺紋瓶口
56‧‧‧凸環
57‧‧‧通氣口
60‧‧‧逆止瓶蓋/瓶蓋
61‧‧‧閥片
62‧‧‧出注口
第一圖為本發明雙層胚第一實施例的前視圖。
第二圖為本發明雙層胚第二實施例的前視圖。
第三圖為本發明內胚的前視圖。
第四圖為第三圖III-III剖面圖。
第五圖為本發明外胚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第六圖為本發明外胚第一實施例的前視圖。
第七圖為第六圖的VII-VII剖面。
第八圖為第六圖的VIII-VIII剖面。
第九圖為第八圖圓圈A放大圖。
第十圖為第八圖圓圈B放大圖。
第十一圖為第一圖的XI-XI剖面圖。
第十二圖為第一圖的XII-XII剖面圖。
第十三圖為第一圖雙層胚1吹製的雙層瓶剖面圖。
第十四圖為本發明外胚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圖。
第十五圖為本發明外胚第二實施例的前視圖。
第十六圖為第十五圖的XVI-XVI剖面。
第十七圖為第二圖的XVII-XVII剖面圖。
第十八圖為第二圖的XVIII-XVIII剖面圖。
第十九圖為第二圖雙層胚吹製的雙層瓶剖面圖。
第二十圖為本發明雙層瓶與逆止瓶蓋(閉合)的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二十一圖為本發明雙層瓶與逆止瓶蓋(開啟)的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二十二圖為本發明雙層瓶與逆止瓶蓋的組合外觀平面圖。
第二十三圖為本發明雙層瓶擠壓動作示意圖。
第二十四圖為本發明雙層瓶復回及擠壓減容示意圖之一。
第二十五圖為本發明雙層瓶復回及擠壓減容示意圖之二。
如第一、二圖,雙層胚1,包括一內胚10和一外胚,均為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簡稱PET)材料,外胚套於內胚10的外部。
如第三、四圖,內胚10,由上而下依序包括一螺紋口部11、一內胚環12、一內胚肩13、和一內胚身14。內胚肩13外部接近內胚環12的位置等間隔設置數個外壁凸部15。
如第五、六圖,外胚20第一實施例,由上而下依序包括一外胚環21、一外胚肩22、和一外胚身23。
如第五、六、七圖,從外胚環21的上表面延伸至外胚肩22的內 壁面設有通氣溝槽24,每一該通氣溝槽24在該外胚環21的環周形成一開口25;通氣溝槽24的截面形狀如第八、九、十圖,包括平底溝槽26和尖底溝槽27。二相鄰平底溝槽26之間具有至少一個或兩個尖底溝槽27。平底溝槽26的開口部261和槽底部262保持一致的寬度尺寸。尖底溝槽27則是槽底部272呈尖形,開口部271的寬度尺寸大於槽底部272的寬度尺寸,連接開口部271和槽底部272的二側壁為凹凸曲面273。如第七圖,該外胚肩22的內壁面接近外胚環21的位置等間隔設有數個內壁凸部28。
如第一、十一、十二圖,外胚20套在內胚10外部,外胚環21在內胚環12的下方且彼此接觸,外胚肩22對應容納內胚肩13,外胚身23對應容納內胚身14。外胚身23的壁厚大於內胚身14的壁厚,外胚身23的縱向長度大於內胚身14的縱向長度。內胚10的外壁凸部15接觸該外胚20的內壁面,外胚20的內壁凸部28接觸內胚10的外壁面。該內胚10和該外胚20之間具有與所有該通氣溝槽24連通的一通氣空間29。
如第十三圖,通過已知的注射吹塑法或注射拉伸吹塑法製做成雙層瓶30,內、外層瓶32型不限,按照模型而改換。由該內胚肩13及該內胚身14吹塑成一內層瓶31,由該外胚肩22及該外胚身23吹塑成一外層瓶32,該外壁凸部15和該內壁凸部28於吹塑成型時使成該外層瓶32與該內層瓶31彼此呈點狀熔接;該外層瓶32的壁厚大於該內層瓶31的壁厚;該雙層胚1之該通氣空間29形成介於該內層瓶31和該外層瓶32之間的一氣壓空間33;該雙層胚1的數個該通氣溝槽24成為與該雙層瓶30的數個氣道34;該氣道34與該氣壓空間33連通;該內胚10的該螺紋口部11成為該雙層瓶30的一螺紋瓶口35;該內胚環12的底面和該外胚環21的頂面因吹塑成型而呈點狀 熔接構成該雙層瓶30的一凸環36,該外胚20的該開口25在該凸環36上形成向外連通的通氣口37,該通氣口37與該氣道34連通。
如第十四、十五、十六圖,外胚40第二實施例,由上而下依序包括一外胚環41、一外胚肩42、和一外胚身43。從外胚環41的上表面延伸至外胚肩42的內壁面設有數個通氣溝槽44,通氣溝槽44的截面形狀如第十六圖所示為平底溝槽,其開口部441和槽底部442保持一致的寬度尺寸,且通過溝槽兩側所構成的圓心角θ為1~60度。該通氣溝槽44在該外胚環41的環周形成一開口443;如第十七、十八圖,外胚40套在內胚10外部,外胚環41在內胚環12的下方且彼此接觸,外胚肩42對應容納內胚肩13,外胚身43對應容納內胚身14。外胚身43的壁厚大於內胚身14的壁厚,外胚身43的縱向長度大於內胚身14的縱向長度。該內胚10和該外胚40之間具有與所有該通氣溝槽44連通的一通氣空間29。
如第十九圖,通過已知的注射吹塑法或注射拉伸吹塑法製做成雙層瓶50,內、外層瓶52型不限,按照模型而改換。由該內胚肩13及該內胚身14吹塑成一內層瓶51,由該外胚肩42及該外胚身43吹塑成一外層瓶52,該外壁凸部15和該內壁凸部28於吹塑成型時使該外層瓶52與該內層瓶51彼此呈點狀熔接;該外層瓶52的壁厚大於該內層瓶51的壁厚;該雙層胚1之該通氣空間29形成介於該內層瓶51和該外層瓶52之間的一氣壓空間53;該雙層胚1的數個該通氣溝槽44成為該雙層瓶50的數個氣道54;該氣道54與該氣壓空間53連通;該內胚10的該螺紋口部11成為該雙層瓶50的一螺紋瓶口55;該內胚環12的底面和該外胚環41的頂面因吹塑成型而呈點狀熔接構 成該雙層瓶50的一凸環56,該外胚40的該開口443在該凸環56上形成向外連通的通氣口57,該通氣口57與該氣道54連通。
在第五圖至第十三圖所示的第一實施例中,本發明的通氣溝槽24具有特定的形狀,且沿著外胚20的圓周做多數量的配置,雙層瓶30成型時因外壁凸部28和該內壁凸部15使該外層瓶32與該內層瓶31彼此呈點狀熔接而造成少數通氣溝槽24因此而封閉,但因為通氣溝槽24是多數量配置,而上述的外壁凸部28和該內壁凸部15則是微點狀大間隔配置,因此外層瓶32與該內層瓶31的點狀熔接不會造成全數通氣溝槽24都被封閉的問題,多數通氣溝槽24(成型為雙層瓶30時則成為氣道34)是暢通無阻的情況下,雙層瓶30就具有進氣和排氣的功能。另在第十四圖至第十九圖的第二實施例中,因通氣溝槽44寬大,上述點狀熔接的問題則完全不會堵住通氣溝槽44,因此雙層瓶50的氣道54是暢通無阻的。
如第二十、二十一圖,以上所述的雙層瓶30,50需配合具逆止功能的瓶蓋60,所述逆止功能是指外部空氣無法通過瓶蓋60進入容器內,但容器中的液體可以通過瓶蓋60而向外注出。本發明雙層瓶30,50所搭配合逆止瓶蓋60並不加以限制,舉凡有上述逆止功能即可。在圖例中,逆止瓶蓋60具有一可活動的閥片61,擠壓雙層瓶30,50以至瓶內壓力大於瓶外,閥片61向外拱起脫離瓶蓋60的出注口62,瓶內液體通過瓶蓋60向外注出;反之,不擠壓雙層瓶30,50時,瓶外壓力大於瓶內壓力,將閥片61往下壓而封住出注口62。
如第二十二圖,本發明雙層瓶30,50,以內層瓶31,51盛裝內容物,內容物為液態或濃稠態,閥片61閉合。
如第二十三圖,使用時打開逆止瓶蓋60,人手用力擠壓外層瓶32,52的瓶身,內層和外層的瓶身同時被擠壓,內容物從內層瓶31,51中經過出注口62及瓶蓋60向外注出。此時,存在於內層瓶31,51和外層瓶32,52之間之氣壓空間33,53的少量空氣因擠壓而從氣道34,54和通氣口37,57向外釋出。
如第二十四圖,當人手鬆開的時侯,液體停止流淌,外部的空氣壓力將逆止蓋的閥片61壓向出注口62而封閉之,外面的空氣通過該通氣口37,57及氣道34,54進入氣壓空間33,53中,以至外層瓶32,52壁膨脹至恢復原狀,而存在氣壓空間33,53中的空氣壓力則保持內層瓶31,51因擠壓而成減容變形的狀態。而下次再擠壓雙層瓶30,50時,人手擠壓的力量作用於外層瓶32,52,氣壓空間33,53中的空氣被擠壓,空氣的擠壓力量作用於內層瓶32,52,以至內層瓶31,51再被擠壓再減容,使內容物經過出注口62及瓶蓋60再次向外注出。如此反覆擠壓或鬆開外層瓶32,52,內層瓶31,51則不斷的被擠壓被減容且不復回,因此可將內層瓶31,51中的內容物向外釋出幾近淨空,如第二十五圖。

Claims (9)

  1. 一種雙層胚,包括:一內胚,由上而下依序包括一螺紋口部、一內胚環、一內胚肩、和一內胚身;一外胚,由上而下依序包括一外胚環、一外胚肩、和一外胚身;從該外胚環的上表面延伸至該外胚肩的內壁面設有數個通氣溝槽,每一該通氣溝槽在該外胚環的環周形成一開口;該外胚套在該內胚外部,該外胚環在該內胚環的下方且彼此接觸,該外胚肩對應容納該內胚肩,該外胚身對應容納該內胚身,該外胚身的壁厚大於該內胚身的壁厚,該外胚身的縱向長度大於該內胚身的縱向長度;該內胚和該外胚之間具有與所有該通氣溝槽連通的一通氣空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雙層胚,其中,該內胚肩外部等間隔設置數個外壁凸部,該外胚套在該內胚外部時,該外壁凸部接觸該外胚的內壁面;該外胚肩的內壁面等間隔設有數個內壁凸部,該外胚套在該內胚外部時,該內壁凸部接觸該內胚的外壁面。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雙層胚,其中,該通氣溝槽依截面形狀區分為數個平底溝槽和數個尖底溝槽;二相鄰該平底溝槽之間具有至少一個該尖底溝槽。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雙層胚,其中,該平底溝槽包括一開口部和一槽底部,該開口部和該槽底部的寬度尺寸一致。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雙層胚,其中,該尖底溝槽包括一開口部和一槽底部,該槽底部呈尖形,該開口部的寬度尺寸大於槽底部的寬度尺寸。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雙層胚,其中,連接該開口部和該槽底部的二側壁為 凹凸曲面。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雙層胚,其中,該通氣溝槽為平底溝槽,包括一開口部和一槽底部,該開口部和該槽底部的寬度尺寸一致,且通過該通氣溝槽兩側所構成的圓心角θ為1~60度。
  8. 一種如請求項1之雙層胚製成之雙層瓶,該雙層瓶包括:由該內胚肩及該內胚身吹塑而成一內層瓶,由該外胚肩及該外胚身吹塑而成一外層瓶,該外層瓶的壁厚大於該內層瓶的壁厚;該雙層胚之該通氣空間形成介於該內層瓶和該外層瓶之間的一氣壓空間;該雙層胚的該通氣溝槽成為與該雙層瓶的氣道;該氣道與該氣壓空間連通;該內胚的該螺紋口部成為該雙層瓶的螺紋瓶口;該內胚環的底面和該外胚環的頂面因吹塑成型而呈點狀熔接構成該雙層瓶的一凸環,該外胚的該開口在該凸環上形成向外連通的通氣口,該通氣口與該氣道連通。
  9. 一種如請求項2之雙層胚製成之雙層瓶,該雙層瓶包括:由該內胚肩及該內胚身吹塑成一內層瓶,由該外胚肩及該外胚身吹塑成一外層瓶,該外壁凸部和該內壁凸部於吹塑成型時使成該外層瓶與該內層瓶彼此呈點狀熔接;該外層瓶的壁厚大於該內層瓶的壁厚;該雙層胚之該通氣空間形成介於該內層瓶和該外層瓶之間的一氣壓空間;該雙層胚的數個該通氣溝槽成為與該雙層瓶的數個氣道;該氣道與該氣壓空間連通;該內胚的該螺紋口部成為該雙層瓶的一螺紋瓶口;該內胚環的底面和該外胚環的頂面因吹塑成型而呈點狀熔接構成該雙層瓶的一凸環,該外胚的該開口在該凸環上形成向外連通的通氣口,該通氣口與該氣道連通。
TW107132318A 2018-09-13 2018-09-13 Double-layered embryo and double-layer bottle made thereof TWI6692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2318A TWI669254B (zh) 2018-09-13 2018-09-13 Double-layered embryo and double-layer bottle made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2318A TWI669254B (zh) 2018-09-13 2018-09-13 Double-layered embryo and double-layer bottle made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69254B true TWI669254B (zh) 2019-08-21
TW202010687A TW202010687A (zh) 2020-03-16

Family

ID=68316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2318A TWI669254B (zh) 2018-09-13 2018-09-13 Double-layered embryo and double-layer bottle made thereof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692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7788B (zh) * 2021-09-27 2022-09-11 宏全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雙層胚、雙層瓶和氣控逆止蓋
TWI777789B (zh) * 2021-09-27 2022-09-11 宏全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雙壁胚管、雙壁容器和氣控逆止掀蓋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71543A (en) * 1974-01-02 1975-03-18 Federal Package Corp Double-wall jar
CN206187550U (zh) * 2016-08-16 2017-05-24 李克勤 防空气混入瓶装液的双层塑料瓶
TW201801995A (zh) * 2016-03-22 2018-01-16 Hokkai Can Co Ltd 合成樹脂製多層瓶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71543A (en) * 1974-01-02 1975-03-18 Federal Package Corp Double-wall jar
TW201801995A (zh) * 2016-03-22 2018-01-16 Hokkai Can Co Ltd 合成樹脂製多層瓶
CN206187550U (zh) * 2016-08-16 2017-05-24 李克勤 防空气混入瓶装液的双层塑料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0687A (zh) 2020-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35699B2 (en) Dispensing closure having a flow conduit with key-hole shape
KR101290995B1 (ko) 펌프 수용 부속품을 포함하는 분배 용기
US20070023384A1 (en) Container and blow mold assembly
TWI669254B (zh) Double-layered embryo and double-layer bottle made thereof
US10329076B2 (en) Double-walled container
US11203468B2 (en) Pouring spout of container
CA2460228A1 (en) Solvent identification bottle with adjustable dispensing feature
US20050269372A1 (en) Vented dispensing package
US3409181A (en) Squeeze bottle dispenser
CN110921040B (zh) 双层胚及其制成的双层瓶
US20190077578A1 (en) Device
US20080011783A1 (en) Device For Packaging And Delivering A Liquid Product
JP6396192B2 (ja) 二重容器
JPH0236471B2 (zh)
JP6868445B2 (ja) 計量容器
JP6794251B2 (ja) 二重容器
JP6794252B2 (ja) 二重容器
RU81170U1 (ru) Бутылка для розлива газированных напитков и укупоривающий элемент для нее
JP7438633B2 (ja) 二重容器
JP7058922B2 (ja) 二重容器用キャップ、及び二重容器用キャップの製造方法
JP7039207B2 (ja) 二重容器
KR200482051Y1 (ko) 플라스틱 이중 용기
TWI777789B (zh) 雙壁胚管、雙壁容器和氣控逆止掀蓋
JP6632799B2 (ja) 霧吹き可能な複合液出しキャップ
JP7080748B2 (ja) 注出キャッ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