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2956B - Beauty equipment - Google Patents

Beauty equipmen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62956B
TWI662956B TW103141398A TW103141398A TWI662956B TW I662956 B TWI662956 B TW I662956B TW 103141398 A TW103141398 A TW 103141398A TW 103141398 A TW103141398 A TW 103141398A TW I662956 B TWI662956 B TW I66295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side wall
wall portion
grip
heat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41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34292A (zh
Inventor
松下剛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Mtg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Mtg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Mtg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34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42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29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295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61H15/02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treatment with light, heat or dru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61H15/0092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hand-hel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61H2015/0007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with balls or rollers rotating about their own axis
    • A61H2015/0014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with balls or rollers rotating about their own axis cylinder-like, i.e. roll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2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heated or cooled
    • A61H2201/0207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heated or cooled hea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2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heated or cooled
    • A61H2201/0221Mechanism for heating or cooling
    • A61H2201/0228Mechanism for heating or cooling heated by an electric resistance elem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美容器具(1)具有:滾輪(2);握把(3);電源部(4);以及作為薄片狀發熱體的發熱薄膜(6)。滾輪(2)具有和皮膚接觸的筒狀的側壁部(21)。握把(3)具有將滾輪(2)可旋轉地加以支承的滾輪支承部(31)。電源部(4),其被內設在握把(3),可切換供給電力的接通狀態與切斷電力的關閉狀態。發熱薄膜(6)是構成在接通狀態發熱並和側壁部(21)熱接觸。

Description

美容器具
本發明是關於用於肌膚的美容用的美容器具。
在以肌膚的美容作為目的的美容器具中,具有使用邊將被加溫的滾輪壓抵在肌膚邊進行滾動的美容器具。該美容器具,是可藉由滾輪所為的被按壓作用;與溫暖肌膚的作用的雙方的作用促進及腹的血行。上述美容器具,以改善肌膚的皺紋、鬆弛;或眼睛的黑眼圈等的目的被使用。
以上述美容器具的例子來說,在專利文獻1揭示有滾輪按摩器,其具有:可旋轉地設置的厚壁鍺製的滾輪本體;保持滾輪本體的把持構件;以及置在滾輪本體內部的加熱器。
又,近年期望能有例如在旅行、出差等的外出時可攜帶的這類的攜帶性優的上述美容器具。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36247號公報
然而,專利文獻1的滾輪按摩器,是在接觸肌膚的滾輪本體部與加熱器之間介在有管子及保持構件的2個構件,且熱容量大。因此會有必須要有將滾輪本體部加溫到所期望的溫度用的比較大的電力的問題。
另一方面,從提高攜帶性的觀點,是小型且輕量的美容器具為理想。然而,專利文獻1的滾輪按摩器因為必須要有比較大的電力,所以電源部的小型化及輕量化困難。因此,作為攜帶使用的用途並不適合。
本發明,是有鑑於這樣的背景所研發者,且是為了欲提供攜帶性優的美容器具者。
一種美容器具,其特徵係具有:滾輪,其具有和皮膚接觸的筒狀的側壁部;握把,其具有將該滾輪可旋轉地加以支承的滾輪支承部;電源部,其被內設在該握把,而構成可切換供給電力的接通狀態與切斷電力的關閉狀態;以及 薄片狀發熱體,其係在上述接通狀態進行發熱,並和上述側壁部熱接觸。
上述美容器具,是具有在上述接通狀態進行發熱薄片狀發熱體(以下,有省略為「發熱體」。),且其係和上述側壁部熱接觸。因此,可將來自上述發熱體的熱效率佳地傳達到上述側壁部,且可以比較低的消耗電力充分加溫上述側壁部。其結果,可容易進行上述美容器具中的電源部的小型化及輕量化,進而可容易進行美容器具整體的小型化及輕量化。
如以上,上述美容器具可容易進行小型化及輕量化。因此,上述美容器具具有優越的攜帶性。
3‧‧‧握把
31‧‧‧滾輪支承部
72‧‧‧電源按鈕
71‧‧‧開關部
42‧‧‧電池
41‧‧‧接點配件
4‧‧‧電源部
331‧‧‧後方端部
33‧‧‧握把側電極
7‧‧‧控制部
22‧‧‧端板部
222‧‧‧滾輪側電極
53‧‧‧金屬棒
21‧‧‧側壁部
211‧‧‧外表面
5‧‧‧發光體單元
223‧‧‧發熱體限制部
52‧‧‧電路基板
51‧‧‧發光體
511‧‧‧LED元件
6‧‧‧發熱薄膜
11‧‧‧光擴散構件
221‧‧‧中心凸部
1‧‧‧美容器具
2‧‧‧滾輪
32‧‧‧側周面
224‧‧‧爪部
61‧‧‧開口端部
20‧‧‧內部空間
6‧‧‧發熱薄膜
62‧‧‧發熱部
66‧‧‧電極膜
63‧‧‧端子部
64‧‧‧透明樹脂薄膜
65‧‧‧透明阻抗膜
23‧‧‧旋轉軸
311‧‧‧軸承凹部
[圖1]為實施例中的美容器具的立體圖。
[圖2]為實施例中的美容器具的零件展開圖。
[圖3]為實施例中從電源按鈕側觀看美容器具的俯視圖。
[圖4]為圖3的IV-IV線箭頭觀看剖視圖。
[圖5]是在圖4的V-V線一部分箭頭觀看剖視圖。
[圖6]為實施例中的作為薄片狀發熱體使用的發熱薄膜的俯視圖。
在上述美容器具,熱接觸是不限於發熱體的 至少一部分直接接觸側壁部的內表面的狀態,還包含在發熱體與側壁部之間介設具有熱阻抗小的薄膜狀構件、高的熱傳導率的構件的狀態。
又,上述薄片狀發熱體,是被捲成筒狀的狀 態下被配置在滾輪內部空間,並且藉由薄片狀發熱體本身的彈性力朝向側壁部的內表面被彈推為理想。此時,因為發熱體藉由上述彈性力朝側壁部側被按壓,所以側壁部等的內表面與發熱體的接觸面積容易變的更寬廣。因此,可使從發熱體往側壁部的熱的傳達效率更為提昇,且可用更小的消耗電力充分加溫側壁部。因此,上述美容器容易成為具有優越的攜帶性者。
又,此時,因為沒有必要在滾輪內設置將發熱體往側壁部側按壓用的構造,以可更簡化滾輪的構造。其結果,可使上述美容器具整體的生產性更進一步提昇。
又,發熱體是與側壁部的內表面中的大致全面熱接觸為理想。此時,可將側壁部的內表面中的全面利用於來自發熱體的熱傳達。因此,從發熱體往側壁部的熱的傳達效率幾乎成為最大,且可用更小的消耗電力充分加溫側壁部。其結果,上述美容器成為具有更優越的攜帶性者。
又,在上述側壁部的兩端配置有端板部,端 板部具有立設在滾輪的內部空間側的發熱體限制部,在發熱體限制部與側壁部之間也可配有薄片狀發熱體的端部。 此時,例如藉由發熱體的本身重量、振動等欲使發熱體從側壁部朝遠離的方向變形時,在上述發熱體限制部與上述發熱體限制部之間限制發熱體的端部。藉此,可抑制在發熱體與側壁部之間產生的間隙過度變大的情況,進而可抑制側壁部的加溫變的不足。其結果,上述美容器具,是可讓使用者穩定體感優越的美容效果。
又,端板部是在滾輪的外側具有與薄片狀發 熱體呈電連接的滾輪側電極,滾輪支承部具有與電源部呈電連接的握把側電極,握把側電極與滾輪側電極也可互相接觸。此時,發熱體,是經由含有滾輪側電極及握把側電極的電流路徑與電源部呈電連接。而且,發熱體不需要將接受來自電源部的電力供給用的配線延伸到滾輪的外部。 因此,滾輪不會因上述配線的扭轉等而使旋轉受到限制,而可自由地進行旋轉。其結果,上述美容器具對使用者來說成為更容易操作者。
又,握把呈現大致棒狀,且一對的上述滾輪 支承部立設在上述握把的端部,滾輪,也可以朝向和握把的長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狀態下,將其旋轉軸支承在一對的滾輪支承部。此時,使用者,是藉由讓握把來回移動,邊按壓肌膚邊可讓壓抵在肌膚的滾輪容易旋轉。
又,此時,側壁部中的和握把對置的部分, 亦即,握把成為障礙使不能和肌膚接觸的部分的面積變 窄,而可使與能與肌膚接觸的部分的面積相對變寬。因此,使用者可更自由地選擇讓滾輪接觸肌膚時的美容器具的姿勢。以上的結果,上述美容器具對使用者來說成為更容易操作者。
又,一對的滾輪支承部,是相對於握把的長 方向朝向傾斜方向立設,且滾輪的側壁部的至少一部分也可比握把更鼓出到外方。亦即,從滾輪的旋轉軸方向觀看時,一對的滾輪支承部相對於握把朝傾斜方向突出,且,側壁部的至少一部分也可比握把的外表面更鼓出。此時,使用者藉由讓比側壁部的握把鼓出到外部之側朝向肌膚,可更容易將滾輪壓抵在肌膚。其結果,上述美容器具對使用者來說成為更容易操作者。
又,滾輪,是在內部空間具有在接通狀態進 行發光的發光體,側壁部及薄片狀發熱體,也可構成透過來自上述發光體的光。此時,使用者可根據上述發光體的發光的有無以視覺判斷上述美容器具是否為接通狀態。其結果,可防止使用者誤將上述美容器具接通狀態,而可容易抑制誤動作等造成的電力的浪費。
又,此時,可抑制因誤動作等造成電力的浪 費。因此,上述美容器具使用電池作為電力源時,可更長時間地連續使用。因此,上述美容器容易成為具有更優越的攜帶性者。
以上述發光體來說,例如可使用白熾燈泡、 發光二極體元件等。而從消耗電力的減低及美容器具的小 型化的觀點,是使用發光二極體元件作為發光體為理想。
又,上述透過光,也可構成透過上述側壁部 之後呈現暖色系。於此,暖色系是指:例如包含紅色、朱紅色、橙色、桃色、黃色等,一般的感覺來說看起來感覺溫暖的顏色。此時,藉由看到暖色的透過光產生的心理上的作用,可讓使用者更有效果地體感到上述美容器具接觸到肌膚的上述側壁部的溫度感覺,且可更進一步體感到優越的美容效果。
此外,上述透過光,只要最終透過側壁部之 後呈現暖色系即可。以讓透過光成為暖色系的構成來說,例如使用進行暖色系發光的發光體的構造,藉由將側壁部著色成暖色系,讓透過側壁部的光成為暖色系的構造等。
上述薄片狀發熱體,是具有一對的透明樹脂 薄膜;與被一對的透明樹脂薄膜夾著的透明阻抗膜,透明阻抗膜由氧化銦錫所構成為理想。由氧化銦錫形成的透明阻抗膜,是通電時的溫度不易變動,容易成為一定的溫度。因此,上述美容器具,是側壁部的加溫特性不易變動,並穩定顯現且優越的性能。
又,上述美容器具具有發光體的時候,來自 發光體的光透過透明阻抗膜及一對的透明樹脂薄膜。因此,來自發光體的光不易受到薄片狀發熱體造成的衰減。 因此,透過光的光量變的足夠大,透過光變得更容易視認。其結果,使用者可更容易進行上述美容器具是否為接通狀態的判斷。
又,以薄片狀發熱體來說,除了具有上述的 構造之外,可使用通電造成的發熱,並且在側壁部側透過來自發熱體的光的這樣的構造者。以薄片狀發熱體來說,例如可使用在至少一部分具有透明的部分的發熱薄膜、將電熱線等的阻抗體配置成網狀的網狀阻抗體等。
又,在上述發光體的周圍也可設置讓來自該 發光體的光擴散的光擴散構件。此時,藉由光擴散構件被擴散的光容易透過上述側壁部的全面,在上述接通狀態,上述側壁部的大致全面成為發光的狀態。因此,使用者,可更容易視認透過光,進而容易判斷上述美容器具是否為接通狀態。其結果,上述美容器具成為更容易操作者。
以光擴散構件來說,例如可使用具有讓光擴 散的作用的光擴散薄膜等。又,滾輪的側壁部、薄片狀發熱體等也可具有作為光擴散構件的功能的構造。以這樣的構造來說,例如有:在薄片狀發熱體或側壁部設置讓光擴散用的塗層的構造、使用具有讓光擴散的作用的樹脂形成側壁部等的構造等。又,以實現讓光擴散的作用的具體的手段來說,有利用半鏡等讓光多重反射的手段、利用微粒子顏料等讓光散射的手段等。
又,上述握把也可具有控制部,該控制部具 有:切換上述接通狀態與上述關閉狀態的開關部;以及當上述接通狀態持續預定時間時,進行從上述接通狀態切換到上述關閉狀態的計時部。此時,上述美容器具,是例如 使用者誤操作開關部時等,上述接通狀態不會有超過預定時間持續進行的情況。因此,上述美容器具,是可減低誤動作造成的電力的浪費,而成為能更長期使用者。
此外,上述預定時間過度長的時候,容易損 礙減低電力的浪費的效果。相反的,因為上述預定時間過度短的時後,在美容器具的使用途中會有切換成關閉狀態的情況,所以對使用者來說會有成為部不易操作者的虞慮。因此,從讓電力的浪費的減低、與使用者的操作容易性的並存的觀點來看,上述預定時間是例如可設定在5~20分鐘的範圍。
[實施例]
使用圖1~圖6針對上述美容器具的實施例進行說明。美容器具1是如圖1~圖5所示,具有:滾輪2;握把3;電源部4;發光體51;以及作為薄片狀發熱體的發熱薄膜6。滾輪2是如圖2及圖5所示,是具有和皮膚接觸的筒狀的側壁部21以及被配置在側壁部21的兩端的端板部22。
如圖1~圖3及圖5所示,握把3具有將滾輪2可旋轉地加以支承的滾輪支承部31。如圖2及圖4所示,電源部4,其被內設在握把3,而構成可切換供給電力的接通狀態與切斷電力的關閉狀態。如圖5所示,發光體51,是被配置在滾輪2的內部空間20,而構成在接通狀態進行發光。發熱薄膜6是構成在接通狀態發熱並和側 壁部21熱接觸。又,側壁部21及發熱薄膜6是構成透過來自發光體51的光,且透過側壁部21的透過光呈現暖色系。以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及圖3所示,美容器具1呈棒狀,且 在其一端具有滾輪2。滾輪2在被設在握把3的一對的滾輪支承部31之間可旋轉地被支承。又,滾輪2的旋轉軸23,是朝向和美容器具1的長方向正交的方向。
此外,在以下,有將美容器具1的長方向中 的滾輪2側稱為「前方」,將滾輪2的相反側稱為「後方」的情況。又,有將滾輪2的旋轉軸23延伸的方向稱為「側方方向」的情況。又,有將和前後方向及側方方向的雙方正交的方向稱為「上下方向」的情況。關於美容器具1的方向的該等的記載是為了方便上者,而與實際使用美容器具1的方向沒有任何的關係。
如圖1及圖3所示,握把3是呈大致棒狀。 如圖2及圖4所示,在握把3的內部配置有電源部4及控制部7。在電源部4,安裝有作為電力源被使用的電池42。電池42是經由接點配件41和控制部7呈電連接。
控制部7是具有:切換電源部4的接通狀態 與關閉狀態的開關部71;以及當接通狀態持續預定時間時,進行從接通狀態切換到關閉狀態的計時部(省略圖示)。控制部7,是與接點配件41電連接,且始終接受來自電源部4的電力供給。因此,使用者是藉由操作開關部71可在預定的時機切換接通狀態與關閉狀態。
開關部71所為的接通狀態與關閉狀態的切 換,是如圖3及圖4所示,藉由按下在握把3的上方突出的電源按鈕72來進行。又,計時部,是測量從關閉狀態切換到接通狀態的時點的經過時間,而構成在經過時間超過預定時間的時點自動進行從接通狀態到關閉狀態的切換。此外,在本例,上述預定時間被設定在10分鐘。
如圖1及圖3所示,在握把3的前方端部立 設有一對的滾輪支承部31。一對的滾輪支承部31在側方方向互相對置。又,如圖1及圖2所示,一對的滾輪支承部31,是相對於握把3的長方向朝向斜下方立設。而且,如圖4所示,側壁部21的至少一部分到比握把3的側周面32鼓出到下方。
如圖2及圖5所示,一對的滾輪支承部31是 在互相對置之側的壁面的中央部具有比周圍更陷入的軸承凹部311。軸承凹部311,是構成可收容被配置在滾輪2的旋轉軸23上的中心凸部221(後述)。而且,藉由將滾輪2的中心凸部221收容在軸承凹部311,滾輪2在一對的滾輪支承部31之間可旋轉地被支承。
如圖2及圖5所示,在各滾輪支承部31的軸 承凹部311配設有握把側電極33。握把側電極33,是以連接於控制部7的後方端部331(參照圖2)作為基端,延設到各個滾輪支承部31的軸承凹部311。而且,握把側電極33是和被配置在中心凸部221上的滾輪側電極222(後述)接觸。
如圖2及圖5所示,被支承在一對的滾輪支 承部31之間的滾輪2,是具有:呈大致圓筒狀的側壁部21、與被配置在側壁部21的兩端的端板部22。而且,滾輪2,是以端板部22與滾輪支承部31對置地被配置。
如圖5所示,側壁部21的外表面211,是從 側方方向的兩端朝向中央慢慢地擴徑,且側方方向的中央比兩端更朝外方鼓出。側壁部21的內表面212,是在側方方向的整體具有一定的內徑。又,側壁部21是由透明的聚碳酸酯樹脂所形成,而構成透過來自發光體51的光。
如圖2及圖5所示,端板部22呈大致圓板 狀,且被壓入側壁部21的側方方向的兩端。又,端板部22具有:立設在滾輪2的內部空間20側的發熱體限制部223;以及立設在滾輪支承部31側的中心凸部221。
發熱體限制部223是呈比端板部22的外徑直 徑更小的圓筒狀。如圖4及圖5所示,發熱體限制部223在滾輪2的徑向從從側壁部21分開。而且,在側壁部21與發熱體限制部223之間配置有被捲成筒狀的發熱薄膜6的開口端部61。亦即,端板部22具有立設在滾輪2的內部空間20側的發熱體限制部223,且在發熱體限制部223與側壁部21之間配置有發熱薄膜6的端部(開口端部61)。
又,如圖5所示,在發熱體限制部223的筒 內,收容有後述的發光體單元5。在發熱體限制部223的 前端形成有朝向筒內方向被突出形成的2處的爪部224,且2處的爪部224與發光體單元5卡合。藉此,將發光體單元5保持在發熱體限制部223的筒內。
如圖2及圖5所示,中心凸部221被配置在 端板部22的中央,且呈現朝向滾輪支承部31側立設的大致圓筒狀。又,中心凸部221是被收容在滾輪支承部31的軸承凹部311,在中心凸部221與軸承凹部311,形成有滾輪2不會搖晃左右的空隙。藉此,連結一對的中心凸部221的中心線成為滾輪2的旋轉軸23,滾輪2可旋轉地被支承在握把支承部3。
在中心凸部221的筒內固定有由黃銅製的螺 絲形成的滾輪側電極222。如圖5所示,滾輪側電極222是與被設在滾輪支承部31上的握把側電極33接觸。藉此,滾輪側電極222與握把側電極33導通。而且,滾輪側電極222,是電連接被配置在滾輪2的內部空間20的發熱薄膜6及發光體51的兩方(省略圖示)。
亦即,端板部22在滾輪2的外側具有與發熱 薄膜6及發光體51的兩方電連接的滾輪側電極222。而且,滾輪支承部31,是具有與電源部4電連接的握把側電極33,滾輪側電極33與滾輪側電極222互相接觸。
如圖2及圖5所示,在由側壁部21及一對的 端板部22所區劃的滾輪2的內部空間20配置有:具有發光體51的一對的發光體單元5、讓來自發熱薄膜6及發光體51的光擴散的光擴散構件11。
發光體單元5具有:作為發光體51的LED元 件511;與實際安裝有LED元件511的電路基板52。如圖4及圖5所示,電路基板52,是各自被保持在端板部22中的發熱體限制部223的筒內。而且,一對的電路基板52,是藉由圖5所示的磷青銅製的2根的金屬棒53互相電連接。又,雖在圖中沒有標示,被配置在同一個端板部22的電路基板52與滾輪側電極222電連接。
在LED元件511,是經由電路基板52從電源 部4被供給電力。此外,本例的LED元件511在接通狀態呈紅色發光。
如圖5所示,在LED元件511的周圍,設有 讓來自LED元件511的光擴散的光擴散構件11。而且,是光擴散構件11被擴散的光,是構成透過側壁部21的全面。在本例,是使用被捲成筒狀的光擴散薄膜作為光擴散構件11。又,光擴散構件11是藉由本身的彈性力朝向側壁部21的內表面212被彈推,且和內表面212的大致全面面接觸。
發熱薄膜6,是如圖6所示,具有:在俯視觀 看呈大致長方形狀的發熱部62;以及將發熱部62與電源部4連接的端子部63。發熱部62,是具有:一對的透明樹脂薄膜64;以及被一對的透明樹脂薄膜64夾著之由氧化銦錫形成的透明阻抗膜65。透明阻抗膜65,是經由延設在其一對的長邊的電極膜66與端子部63連接。
發熱薄膜6,是以發熱部62的長邊成為開口 端地捲成筒狀的狀態下被配置在光擴散構件11的內側。 而且,發熱薄膜6是藉由本身的彈性力朝向側壁部21的內表面212被彈推,而與光擴散構件11的大致全面面接觸。藉此,發熱薄膜6,是經由光擴散構件11和側壁部21的內表面212中的大致全面熱接觸。
又,在滾輪2的內部空間20配置有發熱薄膜 6的狀態,端子部63,是與配設在滾輪2的內部空間20的2根的金屬棒53連接(省略圖示)。藉此,對透明阻抗膜65供給來自電源部4的電力。
本例的發熱薄膜6,是施加3V的電壓時,表 面溫度成為約55℃。又,藉由發熱薄膜6被加溫的狀態的側壁部21的表面溫度成為40~45℃左右。
接著,說明本例的作用效果。美容器具1,是 具有作為在接通狀態進行發熱的薄片狀發熱體的發熱薄膜6,且該發熱薄膜是和側壁部21熱接觸。因此,美容器具1可容易縮小消耗電力。
又,美容器具1是構成在接通狀態讓發熱薄 膜6發熱,並且讓發光體51發光。因此,可防止使用者誤讓美容器具1成為接通狀態,而可抑制電力的浪費。
如此,美容器具1容易成為小型輕量。又, 使用電池42作為電力源的時候,連續使用時間的長時間化容易。因此,美容器具1容易成為具有優越的攜帶性者。
又,美容器具1具有構成可透過光的側壁部 21及發熱薄膜6。而且,在發光體51發光的狀態,構成透過發熱薄膜6及側壁部21的透過光呈暖色系。因此,美容器具1藉由視認暖色系的透過光造成的心理上的作用,可提昇可體感的美容效果。
又,發熱薄膜6,是被捲成筒狀的狀態下被配 置在滾輪2的內部空間20,並且藉由發熱薄膜6本身的彈性力朝向側壁部21的內表面212被彈推。而且,發熱薄膜6,是與側壁部21的內表面212中的大致全面熱接觸。因此,可利用更小的消耗電力充分地加溫側壁部21。因此,美容器具1容易成為具有更優越的攜帶性者。
又,在此時,不需要在滾輪2內設置將發熱 薄膜6朝側壁部21側推押用的構造。因此,滾輪2容易變成更簡單的構造,而可讓美容器具1整體的生產性容易提昇。
又,端板部22具有立設在滾輪2的內部空間 20側的發熱體限制部223,且在發熱體限制部223與側壁部21之間配置有發熱薄膜6的開口端部61。因此,可抑制在發熱薄膜6與側壁部21之間產生的間隙過度變大的情況,進而可抑制側壁部21的加溫變的不足的情況。其結果,美容器具1,是可讓使用者穩定體感優越的美容效果。
又,端板部22是在滾輪2的外側具有與發熱 薄膜6及發光體51的兩方電連接的滾輪側電極222,滾輪支承部31具有與電源部4電連接的握把側電極33,且 握把側電極33與滾輪側電極222互相接觸。因此,滾輪2不會因配線的扭轉等而使旋轉受到限制,而可自由地進行旋轉。
又,握把3呈現大致棒狀,且一對的上述滾 輪支承部31立設在握把3的端部,滾輪2,是以朝向和握把3的長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狀態下,將其旋轉軸23支承在一對的滾輪支承部31。因此,美容器具1容易讓滾輪2旋轉。
又,因為被支承在一對的滾輪支承部31的滾 輪2的旋轉軸23朝向和握把3的長方向正交的側方方向,所以可相對擴大側壁部21中可與肌膚接觸的部分的面積。因此,使用者可更自由地選擇讓滾輪2和肌膚接觸時的美容器具1的姿勢。
又,一對的滾輪支承部31,是相對於握把3 的長方向朝向斜下方立設,且滾輪2的側壁部21的至少一部分比握把3的側周面32鼓出到下方。因此,使用者藉由讓比側壁部21的握把3更鼓出到外部之側朝向肌膚,可更容易將滾輪2壓抵在肌膚。
又,在發光體51的周圍設置有讓來自發光體 51的光擴散的光擴散構件11,而構成藉由光擴散構件11被擴散的光透過側壁部21的全面。因此,可更容易視認透過光。
該等的結果,美容器具1對使用者來說成為 更容易操作者。
又,發熱薄膜6,是具有一對的透明樹脂薄膜 64;與被一對的透明樹脂薄膜64夾著的透明阻抗膜65,透明阻抗膜65由氧化銦錫所構成為理想。因此,透過光的光量變的足夠大,能更容易視認透過光。又,因為發熱薄膜6通電時的溫度不易變動,所以,美容器具1,是側壁部21的加溫特性變動不易,而穩定地顯示優越的性能。
又,握把3是具有控制部7,該控制部具有: 切換接通狀態與關閉狀態的開關部71;以及當接通狀態持續預定時間時,進行從接通狀態切換到關閉狀態的計時部。因此,美容器具1,是可減低誤動作造成的電力的浪費,而成為能更長期使用者。
如以上,美容器具1,是攜帶性優,且具有表 現更優越的美容效果的可能性。
此外,在上述的實施例,如圖1~圖3所示, 雖表示側壁部21的外表面211具有比較平坦的形狀的滾輪2的例子,可是,外表面211也可具有凹凸形狀。例如,在側壁部21的外表面211也可許多個柱狀突起部朝向外方立設。又,在外表面211,也可複數個溝部互相朝向平行方向延設。以上述溝部的延設方向來說,例如可考慮滾輪2的周向、軸向等。又,外表面211,是交替配置有凹狀部與凸部,且也可具有兩者藉由滑順的曲線被連接的波狀形狀。

Claims (8)

  1. 一種美容器具,其特徵係具有:滾輪,其具有和皮膚接觸的筒狀的側壁部;握把,其具有將該滾輪可旋轉地加以支承的滾輪支承部;電源部,其被內設在該握把,而構成可切換供給電力的接通狀態與切斷電力的關閉狀態;以及薄片狀發熱體,其係在上述接通狀態發熱,並和上述側壁部熱接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美容器具,其中,上述薄片狀發熱體,是被捲呈筒狀的狀態下被配置在上述滾輪內部空間,並且藉由上述薄片狀發熱體本身的彈性力朝向上述側壁部的內表面彈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記載的美容器具,其中,上述薄片狀發熱體,是與上述側壁部的上述內表面的大致全面熱接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記載的美容器具,其中,在上述側壁部的兩端配置有端板部,該端板部具有立設在上述滾輪的內部空間側的發熱體限制部,在上述發熱體限制部與上述側壁部之間配置有上述薄片狀發熱體的端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記載的美容器具,其中,在上述側壁部的兩端配置有端板部,該端板部,是在上述滾輪的外側具有與上述薄片狀發熱體電連接的滾輪側電極,上述滾輪支承部具有與上述電源部電連接的握把側電極,該握把側電極與上述滾輪側電極互相接觸。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記載的美容器具,其中,上述握把呈現大致棒狀,一對的上述滾輪支承部是立設在上述握把的端部,上述滾輪,是以朝向正交於上述握把的長方向的方向的狀態下,將其旋轉軸支承在一對的上述滾輪支承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記載的美容器具,其中,上述滾輪,是在內部空間具有在上述接通狀態進行發光的發光體,上述側壁部及上述薄片狀發熱體,是構成透過來自上述發光體的光。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記載的美容器具,其中,上述薄片狀發熱體,是具有一對的透明樹脂薄膜;與被一對的該透明樹脂薄膜夾著的透明阻抗膜,該透明阻抗膜由氧化銦錫所構成。
TW103141398A 2013-11-29 2014-11-28 Beauty equipment TWI6629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47736 2013-11-29
JP2013247736 2013-1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4292A TW201534292A (zh) 2015-09-16
TWI662956B true TWI662956B (zh) 2019-06-21

Family

ID=53199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41398A TWI662956B (zh) 2013-11-29 2014-11-28 Beauty equipment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06790B2 (zh)
TW (1) TWI662956B (zh)
WO (1) WO20150800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62300B1 (fr) * 2017-02-01 2020-03-06 L'oreal Dispositif de massage chauffant
JP2019084346A (ja) * 2017-10-19 2019-06-06 織田 聡 皮膚刺激器具
CN112401715B (zh) * 2020-11-09 2022-07-19 深圳市长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波去角质美容仪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19906U (en) * 2002-06-17 2003-02-01 Wei-Hung Lin Roller and infrared massaging structure
TW559080U (en) * 2002-11-14 2003-10-21 Yau-Jung Hu Electromagnetic acupuncture massage device
TW586417U (en) * 2002-10-11 2004-05-01 Jin-Yi Tsai Compound functional massage device
TWM345604U (en) * 2008-07-24 2008-12-01 Feng-Chyi Duh Multi-function electrothermal bar for guasha
TWM416462U (en) * 2011-06-10 2011-11-21 Fun Jie Metal Co Ltd Structure of electromotive massage device
TWM438273U (en) * 2012-04-09 2012-10-01 A Hot Internat Co Ltd Warming-type massage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61856A (ja) * 1990-07-01 1992-02-27 Frontier Fuiirudo Prod:Kk ペルチェ素子を用いた携帯用懐炉
JPH07106216B2 (ja) * 1992-04-08 1995-11-15 アセック株式会社 超音波美容・健康装置
JP2008036247A (ja) * 2006-08-09 2008-02-21 Lourdes Germanium Co Ltd ローラーマッサージ器
KR101149433B1 (ko) * 2009-08-28 2012-05-22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19906U (en) * 2002-06-17 2003-02-01 Wei-Hung Lin Roller and infrared massaging structure
TW586417U (en) * 2002-10-11 2004-05-01 Jin-Yi Tsai Compound functional massage device
TW559080U (en) * 2002-11-14 2003-10-21 Yau-Jung Hu Electromagnetic acupuncture massage device
TWM345604U (en) * 2008-07-24 2008-12-01 Feng-Chyi Duh Multi-function electrothermal bar for guasha
TWM416462U (en) * 2011-06-10 2011-11-21 Fun Jie Metal Co Ltd Structure of electromotive massage device
TWM438273U (en) * 2012-04-09 2012-10-01 A Hot Internat Co Ltd Warming-type massage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5080068A1 (ja) 2017-03-16
WO2015080068A1 (ja) 2015-06-04
JP6406790B2 (ja) 2018-10-17
TW201534292A (zh) 2015-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2956B (zh) Beauty equipment
JP2008132305A (ja) 懐炉
KR102546342B1 (ko) 갈바닉 피부 마사지 장치
JP2014113272A (ja) 高周波美容処理装置
JPWO2012133011A1 (ja) 美肌ローラ装置
US6916299B2 (en) Massage device having a power cord with USB plug
JP2017070661A (ja) 美容器具
JP6109757B2 (ja) 痩身用の美容器
JP5063167B2 (ja) 懐炉
JP6621640B2 (ja) 美容器具
KR20150003533A (ko) 발열 깔창
JP3772797B2 (ja) 携帯用電灸器及び電灸装置
US20060235341A1 (en) Massage bar
JP5739049B2 (ja) 美容器具
JP2012210504A (ja) 懐炉
TWM438273U (en) Warming-type massage device
JP5925520B2 (ja) 美容器具
JP5914883B2 (ja) 美容装置
JP5922445B2 (ja) 美容器具
JP2017070674A (ja) 美容器具
JP6761234B2 (ja) 美容器具
JP5893446B2 (ja) 美容器具
CN108514513A (zh) 银针电加热装置
CN209962927U (zh) 一种带灯双控电源开关
CN215133299U (zh) 一种艾灸仪及其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