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1764B - 分散式藻類回收裝置 - Google Patents

分散式藻類回收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61764B
TWI661764B TW107120225A TW107120225A TWI661764B TW I661764 B TWI661764 B TW I661764B TW 107120225 A TW107120225 A TW 107120225A TW 107120225 A TW107120225 A TW 107120225A TW I661764 B TWI661764 B TW I66176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algae
valve body
water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0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0012A (zh
Inventor
彭道行
Original Assignee
彭道行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彭道行 filed Critical 彭道行
Priority to TW1071202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61764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17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1764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00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001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Abstract

一種分散式藻類回收裝置,藻類養殖裝置區分為養殖區域與回收區域,回收區域即所述分散式藻類回收裝置,包括分別與預設藻類養殖管路連接的回收容器、集中容器,以及包括第一容器組與第二容器組,回收容器分別連接第一閥體與第二閥體,集中容器分別連接第三閥體與第四閥體,第一容器組兩端分別連接第一閥體與第三閥體,第二容器組兩端分別連接第二閥體與第四閥體,藻類養殖管路將藻水注入回收容器中,則關閉第二閥體與第三閥體,並開啟第一閥體與第四閥體,使回收容器的藻水注入第一容器組,而第二容器組內的養殖水注入集中容器,反之,關閉第一閥體與第四閥體,並開啟第二閥體與第三閥體,使回收容器的藻水注入第二容器組,而第一容器組內的養殖水注入集中容器,藉此,第一容器組與第二容器組之間可分別進行成藻與初藻的分離,令回收藻水與養殖水排出的動作交互連進行。

Description

分散式藻類回收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藻類回收裝置,特別是指一種可以將幼藻與成藻分離的分散式藻類回收裝置。
目前用來養殖藻類的技術是有瓶項有待突破,主要是目前一般藻類均以露天養殖為主,即在戶外設置若干養殖池,在該養殖池內置放藻類,收成後的藻類只適合作為健康食品及藻塊等產品,但發生如下的缺點:
1.由於習用養殖藻類係在露天池裡,因此採收分類不易,即摻雜有茁壯的脂株(即成株)、有病蟲害的弱株、漸漸老化的老株及尚未成長的幼苗,故獲取得需要的微藻脂株不夠確實,而同時獲取了許多過老、病害或過幼均造成養殖的效率不彰,並影響後續生產作業的效率,是其主要的缺點。
2.由於養殖藻類需要添加養分於露天池裡,一但在雨季,或者有豪大雨來臨時,會將該養分沖淡稀釋,是其生長的養分不足,為其另一缺點。
3.在戶外池內生產,若遇天候冷熱差異太多,如過熱、過寒對藻類生長造成損傷。
4.習用對微藻的生長習性未有充分的觀察及體悟,故對微 藻類不同的生長期無法給予特別的照顧,或者戶外無法作較佳的培養,使其成長速度不佳,且品質無法提昇。
習用栽培微藻仍在實驗摸索階段,對品種亦未有較佳的選擇,故設備無法專門設計,是其缺點。
因此,便有業者開發出如中華民國專利公報,公告號第I342185號「養殖藻類之栽培器」,該專利係由複數個單元體所組接而成,該透明管件兩端分別設有接頭,且在管件內部設有活塞;藉此,當該透明的管件內養殖藻類由幼苗成長為茁壯的脂株(即成株)時,能藉由即有的生產監控設備將管件內的活塞推動,而將藻類的脂株排出管件外,並且予以收集,同時清潔管件內壁。
然上述專利於藻類回收時,必須一次性的全部回收所有的藻水,然後在將藻水中的成藻與初藻分離,分離之後再分別進行藻類的回收,以及初藻的續養,因此,並無法簡化藻類養殖的過程,且,該篇專利並無法同時提供成成藻回收以及初藻續養的動作,導致經濟效益不佳。
有鑑於習用有上述缺點,發明人乃針對前述缺點研究改進之道,終於有本發明產生。
本發明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以將初藻與成藻分離的分散式藻類回收裝置。
本發明次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藻類回收時,可以區分回收與續養分路的分散式藻類回收裝置。
藻類養殖裝置區分為養殖區域與回收區域,回收區域即所述 分散式藻類回收裝置,本發明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所採行的技術手段包括:分別連接一預設的藻類養殖管路兩端的一回收容器與一集中容器,以及分別與回收容器與集中容器連接的一第一容器組以及一第二容器組;回收容器分別連接一第一閥體與一第二閥體,而集中容器分別連接一第三閥體與一第四閥體,則第一容器組兩端分別連接至第一閥體與第三閥體,以及,第二容器組兩端分別連接至第二閥體與第四閥體;第一容器組包含複數個以一第一管路連接的第一容器,以及,第二容器組包含複數個以一第二管路連接的第二容器;前述預設的藻類養殖管路將藻水注入回收容器中,開啟第一閥體與第四閥體,並關閉第二閥體與第三閥體,則回收容器內的藻水經第一閥體注入第一容器組內,同時,第二容器組內預設的養殖水經第四閥體注入集中容器,直到藻類養殖管路內的藻水完全注入第一容器組內,且第二容器組內的養殖水完全注入集中容器內,關閉第一閥體與第四閥體,使藻水於第一容器組內進行成藻與初藻的分離,分離後形成養殖水;反之,預設的藻類養殖管路將藻水注入回收容器中,開啟第二閥體與第三閥體,並關閉第一閥體與第四閥體,則回收容器內的養殖水經第二閥體注入第二容器組內,同時,第一容器組內預設的藻水經第三閥體注入集中容器,直到藻類養殖管路內的藻水完全注入第二容器組內,且第一容器組內的養殖水完全注入集中容器內,關閉第二閥體與第三閥體,使藻水於第二容器組內進行成藻與初藻的分離,分離後形成養殖水,藉此,第一容器組與第二容器組之間可分別進行成藻與初藻的分離,令回收藻水與養殖水排出的動作交互連進行。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回收容器連接有一打氣裝置,打氣裝置加速回收容器內的藻水排出養殖廢氣。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集中容器連接有一打氣裝置,打氣裝置於集中容器內注入氮氣。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第一容器與第二容器底部分別連接有一打氣裝置,打氣裝置令該第一容器與第二容器內的成藻與初藻分離。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第一容器之間的第一管路為高於第一容器底部,則藻水通過每個第一容器時,成藻分別沉澱於第一容器底部,而初藻集中到最末端的第一容器內。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第二容器之間的第二管路為高於第二容器底部,則藻水通過每個第二容器時,成藻分別沉澱於第二容器底部,而初藻集中到最末端的第二容器內。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徵可獲得更具體的瞭解,依各附圖說明如下:
A‧‧‧養殖區域
B‧‧‧回收區域
1‧‧‧藻類養殖管路
2‧‧‧回收容器
21‧‧‧第一閥體
22‧‧‧第二閥體
3‧‧‧集中容器
31‧‧‧第三閥體
32‧‧‧第四閥體
4‧‧‧第一容器組
41‧‧‧第一容器
42‧‧‧第一管路
5‧‧‧第二容器組
51‧‧‧第二容器
52‧‧‧第二管路
6‧‧‧打氣裝置
第1圖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示意圖一。
第2圖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示意圖二。
第3圖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流程圖一。
第4圖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流程圖二。
請參閱第1、2圖所示,藻類養殖的系統,包含了養殖區域 A,以及回收區域B,本發明即為回收區域B,主要透過預設的藻類養殖管路1連接到養殖區域A,所述分散式藻類回收裝置,主要包括:一回收容器2、一集中容器3、一第一容器組4、一第二容器組5與一打氣裝置6,其中:所述回收容器2連接至預設的藻類養殖管路1一端,主要為藻類養殖管路1用以排出藻水(即養殖水中包含了成藻與出藻,是可以回收的養殖狀態)的管路連接處,回收容器2分別連接一第一閥體21與一第二閥體22,且回收容器2底部連接打氣裝置6,則當藻類養殖管路1內的藻水注入回收容器2時,打氣裝置6加速回收容器2內的藻水排出養殖廢氣。
所述集中容器3連接至預設的藻類養殖管路1另一端,要為藻類養殖管路1用以注入養殖水(即養殖水中僅存在初藻,需要再添加培養物質與氮氣等)的管路連接處,集中容器3分別連接一第三閥體31與一第四閥體32,且集中容器3底部連接打氣裝置6,則當集中容器3內的養殖水注入到藻類養殖管路1內部時,打氣裝置6於集中容器3內注入氮氣等藻類養殖所需要的氣體,加速養殖水與培養物質的均勻混和。
所述第一容器組4包括複數的第一容器41,鄰近回收容器2的第一容器組4連接至第一閥體21,另一側鄰近集中容器3的第一容器41連接至第三閥體31,每個第一容器41之間以一第一管路42連接,第一管路42為高於第一容器41底部,且第一容器41底部連接打氣裝置6,則藻水通過每個第一容器41時,成藻分別沉澱於第一容器41底部,打氣裝置6排出氣體,讓重量較輕的初藻上浮,沿著第一管路42集中到最末端的第一容器41內。
所述第二容器組5包括複數的第二容器51,鄰近回收容器2的第二容器組5連接至第二閥體22,另一側鄰近集中容器3的第二容器51連 接至第四閥體32,每個第二容器51之間以一第二管路52連接,第二管路52為高於第二容器51底部,且第二容器51底部連接打氣裝置6,則藻水通過每個第二容器51時,成藻分別沉澱於第二容器51底部,打氣裝置6排出氣體,讓重量較輕的初藻上浮,沿著第二管路52集中到最末端的第二容器51內。
請參閱第1、2圖所示,藻類養殖管路1將藻水注入回收容器2中與養殖水注入集中容器3的步驟為:(100)關閉第二閥體與第三閥體;(101)開啟第一閥體使回收容器內的藻水完全注入第一容器組內;(102)開啟第四閥體使第二容器組內的養殖水完全注入集中容器內;(103)關閉第一閥體與第四閥體;(104)第一容器組內的藻水進行成藻與初藻分離產生養殖水。
上述步驟進行時,預設的藻類養殖管路1將藻水注入回收容器2中,開啟第一閥體21與第四閥體32,並關閉第二閥體22與第三閥體31,則回收容器2內的藻水經第一閥體21注入第一容器組4內,同時,第二容器組5內預設的養殖水經第四閥體32注入集中容器3,直到藻類養殖管路1內的藻水完全注入第一容器組4內,且第二容器組5內的養殖水完全注入集中容器3內,關閉第一閥體21與第四閥體32,使藻水於第一容器組4內進行成藻與初藻的分離,分離後形成養殖水。
請參閱第1、3圖所示,藻類養殖管路1將藻水注入回收容器2中與養殖水注入集中容器3的步驟為:(200)關閉第一閥體與第四閥體;(201)開啟第二閥體使回收容器內的藻水完全注入第二容器組內; (202)開啟第三閥體使第一容器組內的養殖水完全注入集中容器內;(203)關閉第二閥體與第三閥體;(204)第二容器組內的藻水進行成藻與初藻分離產生養殖水。
上述步驟進行時,預設的藻類養殖管路1將藻水注入回收容器2中,開啟第二閥體22與第三閥體31,並關閉第一閥體21與第四閥體32,則回收容器2內的養殖水經第二閥體22注入第二容器組5內,同時,第一容器組4內預設的藻水經第三閥體31注入集中容器3,直到藻類養殖管路1內的藻水完全注入第二容器組5內,且第一容器組4內的養殖水完全注入集中容器3內,關閉第二閥體22與第三閥體31,使藻水於第二容器組5內進行成藻與初藻的分離,分離後形成養殖水。
綜合以上所述,本發明的分散式藻類回收裝置,確可以將初藻與成藻分離,並能區分回收與續養分路,且透過各閥體之間的切換,便能達到分散式回收與養殖,實為一具新穎性及進步性的發明,爰依法提出申請發明專利;惟上述說明的內容,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說明,舉凡依本發明的技術手段與範疇所延伸的變化、修飾、改變或等效置換者,亦皆應落入本發明的專利申請範圍內。

Claims (7)

  1. 一種分散式藻類回收裝置,藻類養殖裝置區分為養殖區域與回收區域,回收區域即所述分散式藻類回收裝置,其至少包括:一回收容器,其連接一預設的藻類養殖管路,回收容器分別連接一第一閥體與一第二閥體;一集中容器,其連接一預設的藻類養殖管路另一端,集中容器分別連接一第三閥體與一第四閥體;一第一容器組,其包含複數的第一容器,每個第一容器之間以一第一管路連接,且第一容器組一端連接至第一閥體,另一端連接至第三閥體;以及,一第二容器組,其包含複數的第二容器,每個第二容器之間以一第二管路連接,且第二容器組一端連接至第二閥體,另一端連接至第四閥體;前述預設的藻類養殖管路將藻水注入回收容器中,開啟第一閥體與第四閥體,並關閉第二閥體與第三閥體,則回收容器內的藻水經第一閥體注入第一容器組內,同時,第二容器組內預設的養殖水經第四閥體注入集中容器,直到藻類養殖管路內的藻水完全注入第一容器組內,且第二容器組內的養殖水完全注入集中容器內,關閉第一閥體與第四閥體,使藻水於第一容器組內進行成藻與初藻的分離,分離後形成養殖水;反之,預設的藻類養殖管路將藻水注入回收容器中,開啟第二閥體與第三閥體,並關閉第一閥體與第四閥體,則回收容器內的養殖水經第二閥體注入第二容器組內,同時,第一容器組內預設的藻水經第三閥體注入集中容器,直到藻類養殖管路內的藻水完全注入第二容器組內,且第一容器組內的養殖水完全注入集中容器內,關閉第二閥體與第三閥體,使藻水於第二容器組內進行成藻與初藻的分離,分離後形成養殖水;藉此,第一容器組與第二容器組之間可分別進行成藻與初藻的分離,令回收藻水與養殖水排出的動作交互連進行。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散式藻類回收裝置,其中該回收容器、集中容器、第一容器與第二容器底部分別連接有一打氣裝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分散式藻類回收裝置,其中該打氣裝置令該第一容器與第二容器內的成藻與初藻分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分散式藻類回收裝置,其中該打氣裝置加速回收容器內的藻水排出養殖廢氣。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分散式藻類回收裝置,其中該打氣裝置於集中容器內注入氮氣。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散式藻類回收裝置,其中該第一容器之間的第一管路為高於第一容器底部,則藻水通過每個第一容器時,成藻分別沉澱於第一容器底部,而初藻集中到最末端的第一容器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散式藻類回收裝置,其中該第二容器之間的第二管路為高於第二容器底部,則藻水通過每個第二容器時,成藻分別沉澱於第二容器底部,而初藻集中到最末端的第二容器內。
TW107120225A 2018-06-12 2018-06-12 分散式藻類回收裝置 TWI6617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20225A TWI661764B (zh) 2018-06-12 2018-06-12 分散式藻類回收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20225A TWI661764B (zh) 2018-06-12 2018-06-12 分散式藻類回收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61764B true TWI661764B (zh) 2019-06-11
TW202000012A TW202000012A (zh) 2020-01-01

Family

ID=67764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0225A TWI661764B (zh) 2018-06-12 2018-06-12 分散式藻類回收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6176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00056A1 (en) * 2010-07-01 2012-01-05 Mbd Energy Limited Harvesting microorganisms
US20140287488A1 (en) * 2008-09-12 2014-09-25 Frances L. Wells Algaculture system for biofuel and neutroceutical production and methods of production thereof
JP2016208925A (ja) * 2015-05-11 2016-12-15 株式会社日鰻 藻類育成装置および藻類育成方法
JP2017201935A (ja) * 2016-05-12 2017-11-16 タイワン ウォーター リサイクル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Taiwan Water Recycle Technology Co., Ltd. 水産養殖と植物栽培とを結合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206783651U (zh) * 2017-03-10 2017-12-22 云南时光印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雨生红球藻固液分离提取装置
CN107641594A (zh) * 2017-11-27 2018-01-30 常德炎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微藻培养的压差式开放管道生物反应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87488A1 (en) * 2008-09-12 2014-09-25 Frances L. Wells Algaculture system for biofuel and neutroceutical production and methods of production thereof
WO2012000056A1 (en) * 2010-07-01 2012-01-05 Mbd Energy Limited Harvesting microorganisms
JP2016208925A (ja) * 2015-05-11 2016-12-15 株式会社日鰻 藻類育成装置および藻類育成方法
JP2017201935A (ja) * 2016-05-12 2017-11-16 タイワン ウォーター リサイクル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Taiwan Water Recycle Technology Co., Ltd. 水産養殖と植物栽培とを結合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206783651U (zh) * 2017-03-10 2017-12-22 云南时光印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雨生红球藻固液分离提取装置
CN107641594A (zh) * 2017-11-27 2018-01-30 常德炎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微藻培养的压差式开放管道生物反应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0012A (zh) 2020-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7406B (zh) 育苗用底栖硅藻培养及其鲍鱼苗培育方法
Hendri et al. Gracilaria sp Seaweed Cultivation with Net Floating Method in Traditional Shrimp Pond in the Dungun River of Marga Sungsang Village of Banyuasin District, South Sumatera
CN104605171B (zh) 一种用人工代用饵料进行海湾扇贝亲贝促熟的方法
CN103907555B (zh) 一种青虾的健康高产养殖池
TWI661764B (zh) 分散式藻類回收裝置
CN111771777B (zh) 一种利用工程化池塘培育黄条鰤苗种的方法
CN107372239B (zh) 一种方斑东风螺多层立体养殖的方法
CN203262013U (zh) 一种锈斑蟳初孵蚤状幼体的选优装置
CN107475103A (zh) 用于藻类连续培养的光生物反应器
CN106942118A (zh) 一种贝类暂养系统及方法
CN105191865A (zh) 水蛭生态养殖技术
CN103518672A (zh) 一种林蛙养殖的生态系统
CN206213016U (zh) 一种利用罗非鱼成鱼池塘直接培育鱼种的系统
CN110292011A (zh) 一种适合盐碱地养殖对虾种虾培育方法
CN203482762U (zh) 一种底层水过滤系统与循环水养殖兼繁殖系统
CN203618554U (zh) 一种沉性鱼卵孵化器
CN112970634B (zh) 一种小丑鱼鱼菜共生循环水繁育方法
KR20160136623A (ko) 미세조류 배양장치
CN203435400U (zh) 一种金针菇培育系统
CN105724281B (zh) 一种组合式沙蚕养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4518871U (zh) 一种翘嘴红鲌自然产卵孵化双功能设备
CN205662435U (zh) 一种对虾养殖污水处理系统
CN102835341A (zh) 大獭蛤和澳洲獭蛤杂交育种方法
TWI678147B (zh) 藻類養殖循環裝置
CN202122013U (zh) 一种培育池自动排污与增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