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46717A - 一种美洲鲥立体综合式生态养殖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美洲鲥立体综合式生态养殖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946717A CN114946717A CN202210795461.7A CN202210795461A CN114946717A CN 114946717 A CN114946717 A CN 114946717A CN 202210795461 A CN202210795461 A CN 202210795461A CN 114946717 A CN114946717 A CN 1149467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y
- pond
- culture
- alosa sapidissima
- finger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10—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 A23K10/16—Addition of microorganisms or extracts thereof, e.g. single-cell proteins, to feeding-stuff compositions
- A23K10/18—Addition of microorganisms or extracts thereof, e.g. single-cell proteins, to feeding-stuff compositions of live microorganism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2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animal origi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8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aquatic animals, e.g. fish, crustaceans or mollusc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美洲鲥立体综合式生态养殖的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首先依次设置鱼苗池、鱼种池和成鱼池,随后对美洲鲥的鱼苗期进行营养强化培育;对鱼苗到鱼种期进行温室立体养殖;随后对美洲鲥鱼种期进行越冬管理;在鱼种期到成鱼期采用室外生态养殖。采用本发明限定的方式对美洲鲥进行养殖,成功解决了室内养殖成本高、规模受限的问题,同时利用室内越冬也避免了室外养殖美洲鲥降温等环境波动带来的养殖风险,经过实际测算,与传统养殖相比收益大幅提高,是未来美洲鲥养殖业规模化的可行方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美洲鲥立体综合式生态养殖的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美洲鲥学名美洲西鲱(Alosa sapidisslma),属鲱形目(C1upeiformes)、鲱科(Clupeidae)、西鲱属(Alosa),原产北美洲。自21世纪引入我国后,己取代我国功能性灭绝的长江鲥(Tenualosa reevesii)成为鲥鱼消费市场的主要品种,并在江苏、上海、广东、浙江等十几个省市形成一定规模的养殖。
目前美洲鲥养殖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美洲鲥鱼苗开口难度大,饵料单一,成活率低;2、美洲鲥应激性强,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目前,美洲鲥的养殖以工厂化温室养殖为主,温室养殖造价成本大,产能低,养殖成本高,管理要求高,不利于大规模推广;3、美洲鲥性情激烈,在鱼种越冬期间容易因为擦伤、碰撞导致水霉病感染造成死亡;4、美洲鲥在养殖中对水质要求严格,尤其对氨氮、亚硝酸盐、水温等指标格外敏感,因此目前以优质地下水养殖为主,对养殖用水依赖性高,限制规模发展,同时依赖地下水养殖,极大影响了美洲鲥成鱼的肉质和风味;5、美洲鲥游动速度快,对环境敏感,目前只能以低密度单养为主,水体利用率低,养殖风险大,养殖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美洲鲥立体综合式生态养殖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养殖的美洲鲥成活率和体重显著高于常规养殖方式,平均成本低,收益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美洲鲥立体综合式生态养殖的方法,其特征是:首先依次设置鱼苗池、鱼种池和成鱼池,随后对美洲鲥的鱼苗期进行营养强化培育;对鱼苗到鱼种期进行温室立体养殖;随后对美洲鲥鱼种期进行越冬管理;在鱼种期到成鱼期采用室外生态养殖。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鱼苗池具体为边长3-6m,高1m,水深0.6-0.8m的室内正方形水泥池;池边四周铺设纳米增氧管;
所述鱼种池具体为直径10-20m,高1.5-2.5m,水深1.2-1.8m的室内水池,池内流速为20~35cm/s;
所述成鱼池为室外土池,1×667-5×667m2,池深1.5-4m,水深1.8-2.5m;四周设置一条宽1m,深1.5-3m的回字形深沟,坡比1:1.5~1.8;所述池底设置纳米增氧盘,池内保证流速为30-50cm/s。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鱼苗期营养强化培育具体包括开口饵料培育和强化及鱼苗营养强化;
所述开口饵料培育和强化具体为:从美洲鲥受精卵放入孵化器的时候开始,准备开口饵料的培育;饵料培育池经过彻底消毒后注入新水,放入轮虫休眠卵和轮虫培养液;
所述鱼苗营养强化具体为:美洲鲥鱼苗从受精卵出膜后第一天,从孵化器转移到鱼苗池中,此时的鱼苗卵黄尚未完全吸收,这时候鱼苗以卵黄作为营养;随后每2天在鱼苗池中加入小球藻和枯草芽孢杆;出膜后第三天开始,每天投喂强化后的轮虫。
优选的,所述鱼苗营养强化具体时,投放的小球藻密度为20×105-20×107个/mL,光合细菌密度为10×105-10×107个/mL。
优选的,所述鱼苗营养强化时,每2天在鱼苗池中加入小球藻2000-4000个/m3,枯草芽孢杆10×107-10×109个/m3;出膜后第三天开始,每天投喂强化后的轮虫,投喂密度为30-50个/mL。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鱼苗到鱼种期温室立体养殖具体如下:当美洲鲥鱼苗达到3cm时,转移到鱼种池培育;鱼苗放养密度为800-1200尾/m3;投放1-3cm规格南美白对虾淡化虾苗3000-6000个/m3,3-5cm胭脂鱼鱼苗2尾/m3,3-5cm鸭嘴鱼鱼苗1尾/m3;每2天在鱼种池中加入小球藻2000-4000个/m3,枯草芽孢杆10×107-10×109个/m3;投喂合适美洲鲥鱼苗口径的商品颗粒饲料,每天4次。
优选的,定期检查南美白对虾的数量和规格,定期补充南美白对虾淡化虾苗,保证虾苗密度在3000-6000个/m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鱼种期越冬管理具体如下:当室内气温低于15摄氏度时,转入鱼种越冬阶段;将池子中剩余的南美白对虾捕捞干净,用分鱼筛将美洲鲥鱼种按照不同规格分开到不同鱼种池中,保证同一池个体之间差距在5cm内,放养密度为250尾/m3;投放10-15cm胭脂鱼鱼苗2尾/m3,10-15cm鸭嘴鱼鱼苗1尾/m3;按照每吨水10kg的比例放入海水盐;每5天在鱼苗池中枯草芽孢杆10×107-10×109个/m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鱼种期到成鱼期室外生态养殖具体过程如下:当室外水温稳定高于15摄氏度时,可以将室内鱼种池美洲鲥鱼种移到成鱼池中养殖,放养密度为800-1200尾/667m2,保证同一池个体之间差距在5cm内,投放20cm胭脂鱼鱼苗20尾/667m2,20cm鸭嘴鱼鱼苗20尾/667m2;投喂合适美洲鲥鱼苗口径的商品颗粒饲料,每天2次;在成鱼池水面四周,种植植物,挂珍珠蚌,面积为养殖水面1/2-1/3。
优选的,所述种植区域包括挺水植物区、挂珍珠蚌区、浮水植物区和养殖投喂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限定的方式对美洲鲥进行养殖,成功解决了室内养殖成本高、规模受限的问题;改良了美洲鲥鱼苗开口饵料培育方式,提高了美洲鲥鱼苗培育的成活率和鱼苗生长速度;利用室内越冬也避免了室外养殖美洲鲥降温等环境波动带来的养殖风险;通过室外池塘立体综合式生态养殖的方式,增加美洲鲥养殖水体的利用率,有效减少美洲鲥在室外养殖过程中的应激反应,提高养殖成活率,增加养殖经济效益,同时立体综合式生态养殖通过不同生物群落对水体的净化和修复功能,实现养殖用水自我净化,减少养殖污水的产生和对外排放,对美洲鲥产业可持续性发展和产业升级有积极作用。经过实际测算,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收益大幅提高,是未来美洲鲥养殖业规模化的可行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轮虫不同方法培育效果数量对比。
图2是鱼苗不同培育方式效果成活率对比。
图3是鱼苗到鱼种期不同养殖方式鱼种体重对比。
图4是室外生态养殖池鱼池设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行不详细地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本领域熟知的工艺步骤及器件结构在此省略。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美洲鲥立体综合式生态养殖的方法,首先依次设置鱼苗池、鱼种池和成鱼池,随后对美洲鲥的鱼苗期进行营养强化培育;对鱼苗到鱼种期进行温室立体养殖;随后对美洲鲥鱼种期进行越冬管理;在鱼种期到成鱼期采用室外生态养殖。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所述鱼苗池的建设具体如下:鱼苗池为室内正方形水泥池,边长3-6m,高1m,水深0.6-0.8m,池底用白色瓷片铺设,池边四周铺设纳米增氧管。温室顶用遮阳网遮黑,遮光率为70-90%。池子正中上方离水面10-20cm处吊一盏10w白光节能灯。节能灯上方用黑色灯罩盖着保证光源朝下。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鱼苗池的边长优选4m,温室采用遮光率为80%的遮阳网遮黑;池子正中上方离水面15cm处吊一盏10w白光节能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鱼种池的建设具体如下:鱼种池为室内圆形水泥池或者镀锌钢帆布池,直径10-20m,高1.5-2.5m,水深1.2-1.8m,池底中央设置排水口,池内的流速在20~35cm/s。温室顶用遮阳网遮黑,遮光率为40-60%。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鱼种池直径15m,高2m,水深1.6m;池内的流速25cm/s,温室顶用遮阳网折光率为5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成鱼池的建设具体如下:成鱼池为室外土池,面积为1×667m2~5×667m2,池深1.5-4m,水深1.8-2.5m,四周挖一条宽1米深1.5-3m回字形深沟,坡比以1:1.5~1:1.8。池底设置纳米增氧盘,池内架设一台水泵或推水机,保证池内水流速度在30-50cm/s。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成鱼池面积为3×667m2,池深3m,水深2m;回字形深沟深度2m,坡比1:1.6;池内水流速度在40cm/s。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成鱼池四侧壁用防水膜或软帆布做护坡,一方面防止坍塌,另一方面防止美洲鲥养殖过程中由于惊吓等原因撞池壁死亡。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例中,鱼苗期营养强化培育具体包括开口饵料培育和强化及鱼苗营养强化;
所述开口饵料培育和强化具体为:从美洲鲥受精卵放入孵化器的时候开始,准备开口饵料的培育;饵料培育池经过彻底消毒后注入新水,放入轮虫休眠卵和轮虫培养液;
所述鱼苗营养强化具体为:美洲鲥鱼苗从受精卵出膜后第一天,从孵化器转移到鱼苗池中,此时的鱼苗卵黄尚未完全吸收,这时候鱼苗以卵黄作为营养;随后每2天在鱼苗池中加入小球藻和枯草芽孢杆;出膜后第三天开始,每天投喂强化后的轮虫。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开口饵料培育和强化从美洲鲥受精卵放入孵化器的时候开始,准备开口饵料的培育。饵料培育池经过彻底消毒后注入新水。放入轮虫休眠卵和轮虫培养液。轮虫休眠卵为50-80个/mL,轮虫培养液成分为小球藻和光合细菌混合液。其中,小球藻密度为20×105-20×107个/mL,光合细菌密度为10×105-10×107个/mL。接种第二天开始,使用时每百万轮虫使用1g强化培养液。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轮虫休眠卵为60个/mL;小球藻密度为20×106个/mL;光合细菌密度为优选10×106个/mL。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轮虫休眠卵为优选60个/mL,小球藻密度为20×106个/ml;光合细菌密度为10×106个/mL;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轮虫强化培养液具体为鱼油、啤酒酵母、丰年虫粉、熟鸡蛋黄和EM菌液的混合液。其制备方法为鱼油1份、啤酒酵母1份、丰年虫粉2份、熟鸡蛋黄2份均匀混合,混合物与EM菌液按5:1浓度混合,25摄氏度下密封发酵24小时而成。。
EM菌液:为商品EM菌原液,内含有效活菌数>100亿/mL。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丰年虫粉制作方法为丰年虫孵化2天后,捞出放入烘干机中烘干,控制干燥度为70%-90%,烘制时间为1h,烘干后冷却至常温,然后取出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用200目筛绢网过滤后而成。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烘干时干燥度为85%。
将普通喂养、未营养强化和采用上述优选实施例对开口饵料进行培育和强化后的轮虫数量进行对比,具体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采用上述优选实施例培养过的轮虫明显数量高于其他两种培育方法。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鱼苗营养强化美洲鲥鱼苗从受精卵出膜后第一天,从孵化器转移到鱼苗池中,此时的鱼苗卵黄尚未完全吸收,这时候鱼苗以卵黄作为营养。每2天在鱼苗池中加入小球藻2000-4000个/m3,枯草芽孢杆10×107-10×109个/m3。出膜后第三天开始,每天投喂强化后的轮虫,投喂密度为30-50个/ml。鱼苗放养密度为8000-12000尾/m3,出膜时间相距不超过48h。轮虫每天投喂5次,投喂时候打开白光节能灯,每次1.5h,其他时间为遮黑状态。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每2天在鱼苗池中加入小球藻3000个/m3,枯草芽孢杆菌10×108个/m3。出膜后第三天开始,投喂强化后的轮虫密度为35个/mL;鱼苗放养密度为10000尾/m3。
将鱼苗强化培养后的成活率与采用常规方式培养鱼苗的成活率进行对比。所述常规培育具体过程为:鱼苗出膜第三天开始投喂未经过强化培育的轮虫,轮虫在自然水体中捕捞经过消毒后直接投喂;具体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采用本发明所述优选方法,鱼苗强化后成活率随着生长相比常规培育有显著提升。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例中,鱼苗到鱼种期温室立体养殖具体过程为:当美洲鲥鱼苗达到3cm时,转移到鱼种池培育。鱼苗放养密度为800-1200尾/m3。投放1-3cm规格南美白对虾淡化虾苗3000-6000个/m3,3-5cm胭脂鱼鱼苗2尾/m3,3-5cm鸭嘴鱼鱼苗1尾/m3,每2天在鱼种池中加入小球藻2000-4000个/m3,枯草芽孢杆10×107-10×109个/m3。投喂合适美洲鲥鱼苗口径的商品颗粒饲料,每天4次。定期检查南美白对虾的数量和规格,定期补充南美白对虾淡化虾苗,保证虾苗密度在3000-6000个/m3。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鱼苗放养密度为1000尾/m3;投放2cm规格南美白对虾淡化虾苗4000个/m3,4cm胭脂鱼鱼苗2尾/m3,2cm鸭嘴鱼鱼苗1尾/m3,每2天在鱼种池中加入小球藻2000个/m3,枯草芽孢杆菌10×108个/m3;定期检查南美白对虾,保证虾苗密度在4000个/m3。
在上述养殖过程中,每7天用保健剂与饲料搅拌后投喂,保健剂的制备方法为:黄芪3份、党参6份、黄精6份、大黄3份、鱼腥草3份、黄芩3份,胰蛋白酶3份,经过超破碎,按1:50和商品颗粒饲料混合。投喂时候打开白光节能灯,每次2h,其他时间为遮黑状态。
将采用本发明所述优选实施例方式进行鱼苗到鱼种期温室立体养殖与常规养殖方式进行对比,所述常规培育具体过程为:鱼苗在温室育种培育池中培育,水泥池中只投放3cm美洲鲥鱼苗,放养密度为1000尾/m3,投喂常规商品颗粒饲料,温室顶棚不遮黑,随自然光照射。所得到的鱼种体重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本发明所述方式显著优于常规养殖。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例中,鱼种期越冬管理具体为:当室内气温低于15摄氏度时,转入鱼种越冬阶段。将池子中剩余的南美白对虾捕捞干净。用分鱼筛将美洲鲥鱼种按照不同规格分开到不同鱼种池中,保证同一池个体之间差距在5cm内,放养密度为250尾/m3。投放10-15cm胭脂鱼鱼苗2尾/m3,10-15cm鸭嘴鱼鱼苗1尾/m3。按照每吨水10kg的比例放入海水盐。每5天在鱼苗池中枯草芽孢杆10×107-10×109个/m3。将加温设备打开,水温保持在16-20摄氏度。投喂合适美洲鲥鱼苗口径的商品颗粒饲料,每天2次,将遮阳网收起,取消遮黑状态。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投放12cm胭脂鱼鱼苗2尾/m3,12cm鸭嘴鱼鱼苗1尾/m3。每5天在鱼苗池中枯草芽孢杆菌10×108个/m3;水温保持在20℃。
在上述养殖过程中每3天用保健剂与饲料搅拌后投喂,保健剂的制备方法为:黄芪3份、党参6份、黄精6份、大黄3份、鱼腥草3份、黄芩3份,胰蛋白酶3份,经过超破碎,按1:30和商品颗粒饲料混合。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例中,鱼种期到成鱼期室外生态养殖具体过程为:当室外水温稳定高于15℃时,可以将室内鱼种池美洲鲥鱼种移到成鱼池中养殖,放养密度为800-1200尾/667m2,保证同一池个体之间差距在5cm内,投放20cm胭脂鱼鱼苗20尾/667m2,20cm鸭嘴鱼鱼苗20尾/667m2。投喂合适美洲鲥鱼苗口径的商品颗粒饲料,每天2次。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放养密度为1000尾/667m2。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在成鱼池水面四周终止各类植物和养殖蚌类。在成鱼池水面四周,种植浮萍、水芹菜、通心菜、薄荷等植物,挂珍珠蚌。面积为养殖水面1/2-1/3。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具体成鱼池设置如图4所示。a区为挺水植物区,可以种植水芹菜、薄荷。b区为挂珍珠蚌区,c区为浮水植物区,可以种植浮萍、通心菜,d区域为养殖投喂区,架设水泵和增氧机。
采用上述实施方式中优选实施例进行美洲鲥鱼综合式生态养殖,与常规养殖对比效益如表1记载。所述常规培育具体过程为:鱼种到成鱼阶段都在室内养殖池养殖,养殖池为圆形,水体面积在50cm2,水深1.5米,水源为地下水。每立方米投放美洲鲥鱼种10尾,投喂合适美洲鲥鱼苗口径的商品颗粒饲料,每天2次。每3-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1/5。
表1不同养殖方法效益对比
室外生态养殖 | 常规养殖 | |
成活率% | 78.5 | 56 |
平均体重(g) | 730 | 650 |
平均成本(元/kg) | 46.4 | 65.7 |
平均效益(元/kg) | 123.6 | 94.3 |
额外效益(元) | 1100 | 0 |
上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美洲鲥立体综合式生态养殖的方法,其特征是:首先依次设置鱼苗池、鱼种池和成鱼池,随后对美洲鲥的鱼苗期进行营养强化培育;对鱼苗到鱼种期进行温室立体养殖;随后对美洲鲥鱼种期进行越冬管理;在鱼种期到成鱼期采用室外生态养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美洲鲥立体综合式生态养殖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鱼苗池具体为边长3-6m,高1m,水深0.6-0.8m的室内正方形水泥池;池边四周铺设纳米增氧管;
所述鱼种池具体为直径10-20m,高1.5-2.5m,水深1.2-1.8m的室内水池,池内流速为20~35cm/s;
所述成鱼池为室外土池,1×667-5×667m2,池深1.5-4m,水深1.8-2.5m;四周设置一条宽1m,深1.5-3m的回字形深沟,坡比1:1.5~1.8;所述池底设置纳米增氧盘,池内保证流速为30-50cm/s。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美洲鲥立体综合式生态养殖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鱼苗期营养强化培育具体包括开口饵料培育和强化及鱼苗营养强化;
所述开口饵料培育和强化具体为:从美洲鲥受精卵放入孵化器的时候开始,准备开口饵料的培育;饵料培育池经过彻底消毒后注入新水,放入轮虫休眠卵和轮虫培养液;
所述鱼苗营养强化具体为:美洲鲥鱼苗从受精卵出膜后第一天,从孵化器转移到鱼苗池中,此时的鱼苗卵黄尚未完全吸收,这时候鱼苗以卵黄作为营养;随后每2天在鱼苗池中加入小球藻和枯草芽孢杆;出膜后第三天开始,每天投喂强化后的轮虫。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美洲鲥立体综合式生态养殖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鱼苗营养强化具体时,投放的小球藻密度为20×105-20×107个/mL,光合细菌密度为10×105-10×107个/mL。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美洲鲥立体综合式生态养殖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鱼苗营养强化时,每2天在鱼苗池中加入小球藻2000-4000个/m3,枯草芽孢杆10×107-10×109个/m3;出膜后第三天开始,每天投喂强化后的轮虫,投喂密度为30-50个/m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美洲鲥立体综合式生态养殖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鱼苗到鱼种期温室立体养殖具体如下:当美洲鲥鱼苗达到3cm时,转移到鱼种池培育;鱼苗放养密度为800-1200尾/m3;投放1-3cm规格南美白对虾淡化虾苗3000-6000个/m3,3-5cm胭脂鱼鱼苗2尾/m3,3-5cm鸭嘴鱼鱼苗1尾/m3;每2天在鱼种池中加入小球藻2000-4000个/m3,枯草芽孢杆10×107-10×109个/m3;投喂合适美洲鲥鱼苗口径的商品颗粒饲料,每天4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美洲鲥立体综合式生态养殖的方法,其特征是:定期检查南美白对虾的数量和规格,定期补充南美白对虾淡化虾苗,保证虾苗密度在3000-6000个/m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美洲鲥立体综合式生态养殖的方法,其特征是鱼种期越冬管理具体如下:当室内气温低于15摄氏度时,转入鱼种越冬阶段;将池子中剩余的南美白对虾捕捞干净,用分鱼筛将美洲鲥鱼种按照不同规格分开到不同鱼种池中,保证同一池个体之间差距在5cm内,放养密度为250尾/m3;投放10-15cm胭脂鱼鱼苗2尾/m3,10-15cm鸭嘴鱼鱼苗1尾/m3;按照每吨水10kg的比例放入海水盐;每5天在鱼苗池中枯草芽孢杆10×107-10×109个/m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美洲鲥立体综合式生态养殖的方法,其特征是鱼种期到成鱼期室外生态养殖具体过程如下:当室外水温稳定高于15摄氏度时,可以将室内鱼种池美洲鲥鱼种移到成鱼池中养殖,放养密度为800-1200尾/667m2,保证同一池个体之间差距在5cm内,投放20cm胭脂鱼鱼苗20尾/667m2,20cm鸭嘴鱼鱼苗20尾/667m2;投喂合适美洲鲥鱼苗口径的商品颗粒饲料,每天2次;在成鱼池水面四周,种植植物,挂珍珠蚌,面积为养殖水面1/2-1/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美洲鲥立体综合式生态养殖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种植区域包括挺水植物区、挂珍珠蚌区、浮水植物区和养殖投喂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95461.7A CN114946717B (zh) | 2022-07-07 | 2022-07-07 | 一种美洲鲥立体综合式生态养殖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95461.7A CN114946717B (zh) | 2022-07-07 | 2022-07-07 | 一种美洲鲥立体综合式生态养殖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46717A true CN114946717A (zh) | 2022-08-30 |
CN114946717B CN114946717B (zh) | 2023-06-23 |
Family
ID=82967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795461.7A Active CN114946717B (zh) | 2022-07-07 | 2022-07-07 | 一种美洲鲥立体综合式生态养殖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94671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43926A (zh) * | 2022-09-29 | 2022-12-09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一种美洲鲥的人工养殖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75695A (zh) * | 2006-07-05 | 2006-12-13 | 上海爱格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鲥鱼集约化生态型育苗方法 |
CN101658151A (zh) * | 2009-09-11 | 2010-03-03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一种美洲鲥苗种人工培育驯养方法 |
CN105613368A (zh) * | 2015-12-28 | 2016-06-01 | 朱夏峰 | 一种立体养殖方法及装置 |
CN107094667A (zh) * | 2017-05-03 | 2017-08-29 |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 | 一种美洲鲥陆基和土池分段接力式养殖方法 |
CN109730010A (zh) * | 2019-02-26 | 2019-05-10 | 南通龙洋水产有限公司 | 一种美洲鲥鱼立体生态养殖系统 |
-
2022
- 2022-07-07 CN CN202210795461.7A patent/CN11494671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75695A (zh) * | 2006-07-05 | 2006-12-13 | 上海爱格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鲥鱼集约化生态型育苗方法 |
CN101658151A (zh) * | 2009-09-11 | 2010-03-03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一种美洲鲥苗种人工培育驯养方法 |
CN105613368A (zh) * | 2015-12-28 | 2016-06-01 | 朱夏峰 | 一种立体养殖方法及装置 |
CN107094667A (zh) * | 2017-05-03 | 2017-08-29 |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 | 一种美洲鲥陆基和土池分段接力式养殖方法 |
CN109730010A (zh) * | 2019-02-26 | 2019-05-10 | 南通龙洋水产有限公司 | 一种美洲鲥鱼立体生态养殖系统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43926A (zh) * | 2022-09-29 | 2022-12-09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一种美洲鲥的人工养殖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46717B (zh) | 2023-06-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54113B (zh) | 一种鱼虾贝海水围塘循环养殖方法 | |
CN103828748B (zh) | 池塘温室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三茬轮养的方法 | |
CN108967085B (zh) | 一种稻田-南美白对虾异位生态养殖系统 | |
CN101664004A (zh) | 一种南美白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 | |
CN103636542B (zh) | 一种鳑鲏室内人工繁殖方法 | |
CN201393474Y (zh) | 三疣梭子蟹亲本循环水养殖装置 | |
CN102771422A (zh) | 一种对虾精养池塘多元复合混养杂食性和肉食性鱼类的方法 | |
CN101731170A (zh) | 一种青虾种虾的强化培育方法 | |
CN104255671A (zh) | 褶皱臂尾轮虫人工水循环高产培育系统及培育方法 | |
CN105340801A (zh) | 一种蚌、鱼、虾、蟹池塘混合养殖方法 | |
CN114946717B (zh) | 一种美洲鲥立体综合式生态养殖的方法 | |
CN107087560B (zh) | 南美白对虾与金鲳鱼生态混养模式的建立及其应用 | |
CN111771777B (zh) | 一种利用工程化池塘培育黄条鰤苗种的方法 | |
CN101341857A (zh) | 海水池塘对虾生态调控养殖方法 | |
CN205813024U (zh) | 一种池塘立体养殖系统 | |
CN112568159A (zh) | 一种有机虾养殖病害防控方法 | |
CN111316943A (zh) | 一种近江牡蛎的池塘育苗方法 | |
CN109006605B (zh) | 一种南美白对虾淡水生态养殖方法 | |
LU502637B1 (en) | Method for promoting maturation of coelomactra antiquata parent shellfish cultured by shrimp pond algae | |
CN100490639C (zh) | 一种在人工育苗过程中培育稚贝的方法 | |
CN107736283B (zh) | 蓝礼服海胆的节能减排育苗方法 | |
CN212464558U (zh) | 一种红鳌螯虾虾巢养殖装置 | |
CN112931331B (zh) | 一种北方大棚对虾轮作的养殖方法 | |
CN102106322B (zh) | 卤虫封闭式培养系统及培养方法 | |
CN112772494B (zh) | 一种无公害对虾养殖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