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64558U - 一种红鳌螯虾虾巢养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鳌螯虾虾巢养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64558U
CN212464558U CN202022178575.6U CN202022178575U CN212464558U CN 212464558 U CN212464558 U CN 212464558U CN 202022178575 U CN202022178575 U CN 202022178575U CN 212464558 U CN212464558 U CN 2124645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shrimp nest
breeding device
water
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7857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成波
何子豪
赵吉臣
周银环
黄海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217857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645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645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645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鳌螯虾虾巢养殖装置,包括设置在池塘的内四周和中部的虾巢养殖装置、均匀铺设在池塘的底部且位于虾巢养殖装置之间的纳米增氧装置、设置在池塘底部中心位置的出水口、均匀种植在池塘底部的水草和设置在池塘四周的防逃网,防逃网顶部朝内设有防逃塑胶膜,所述虾巢养殖装置的顶侧设有水槽,所述水槽与溢流口相交差连接,所述水槽上方设有流水管道,所述虾巢养殖装置之间的区域为投喂区。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养殖成本低、节省饵料、养殖效益好,存活率和养殖产量高,适用于土塘、地膜养殖池和室内车间养殖,可大范围推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红鳌螯虾虾巢养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鳌螯虾虾巢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红鳌螯虾,又称四脊滑螯虾(Cheraxquadricarinatus),别名澳洲淡水龙虾、红螯光壳螯虾,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领地、昆士兰州)、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主岛群)。该虾近年经广东省引进试养并先后取得人工繁殖种苗和成虾养殖成功,目前正陆续在省内外推广养殖。澳洲淡水龙虾因个体较大,且外形有些酷似海中龙虾,又只生活在淡水中,故被称为淡水龙虾。其个体一般重100~200克,在澳洲最大的个体可重达500克。据研究,澳洲淡水龙虾是目前世界上的名贵经济虾种之一。近几年来,红螯螯虾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量大增,养殖红螯螯虾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虽然该模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但从红螯螯虾产业发展来看,仍有技术问题尚未解决。由于其具有自相残杀和打洞的习性,目前红鳌螯虾主要采用土塘养殖模式,放养密度较低,其养殖产量也受到限制。因此,实用新型一种提高红鳌螯虾虾存活率和养殖产量的养殖装置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鳌螯虾虾巢养殖装置,该技术操作简单、养殖成本低、节省饵料、养殖效益好,存活率和养殖产量高,适用于土塘、地膜养殖池和室内车间养殖,可大范围推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红鳌螯虾虾巢养殖装置,包括设置在池塘的内四周和中部的虾巢养殖装置、均匀铺设在池塘的底部且位于虾巢养殖装置之间的纳米增氧装置、设置在池塘底部中心位置的出水口、均匀种植在池塘底部的水草和设置在池塘四周的防逃网,防逃网顶部朝内设有防逃塑胶膜,所述虾巢养殖装置的顶侧设有水槽,所述水槽与溢流口相交差连接,所述水槽上方设有流水管道,所述虾巢养殖装置之间的区域为投喂区。
所述虾巢养殖装置由蜂巢式PVC孔板堆叠而成,从下往上其蜂巢式PVC孔板的面积逐渐减少,形成弧面,所述蜂巢式PVC孔板轴向设有蜂窝状结构的孔道,孔道内径不小于7cm。
所述纳米增氧装置为圆形设置,所述纳米增氧装置铺设距离相互间隔为9m2
所述出水口的内径为20cm。
所述水草为伊乐藻、轮叶黑藻或水蕴草中的任意一种,均匀种植在投喂区,每相隔1平方米距离栽植1把。
所述防逃网为塑料平网,孔内径为18mm,防逃网高度为45cm、宽度为30cm。
所述水槽横截面内径为15cm。
所述溢流口横截面内径为3cm,相邻溢流口间隔3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根据红鳌螯虾喜打洞躲藏、逆水上溯的生物学特性,应用红鳌螯虾虾巢养殖装置养殖红鳌螯虾,其蜂窝结构给红鳌螯虾提供遮蔽环境,同时,通过水流吸引红鳌螯虾爬行到虾巢上部分活动,有效拓宽了红鳌螯虾的养殖空间,避免同类残食,有效提高了红鳌螯虾的存活率和养殖产量。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养殖成本低、节省饵料、养殖效益好,适用于土塘、地膜养殖池和室内车间养殖,可大范围推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虾巢养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蜂巢式PVC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槽、2水草、3纳米增氧装置、4池塘、5投喂区、6流水管道、7溢流口、8防逃网、9防逃塑胶膜、10虾巢养殖装置、11出水口、12蜂巢式PVC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红鳌螯虾虾巢养殖装置,包括设置在池塘4的内四周和中部的虾巢养殖装置10、均匀铺设在池塘4的底部且位于虾巢养殖装置10之间的纳米增氧装置3、设置在池塘4底部中心位置的出水口11、均匀种植在池塘4底部的水草2和设置在池塘4四周的防逃网8,防逃网8顶部朝内设有防逃塑胶膜9,所述虾巢养殖装置10的顶侧设有水槽1,所述水槽1与溢流口7相交差连接,所述水槽1上方设有流水管道6,流水管道6可以为水槽1、池塘4补充水源,所述虾巢养殖装置10之间的区域为投喂区5。
所述虾巢养殖装置10由蜂巢式PVC孔板12堆叠而成,从下往上其蜂巢式PVC孔板12的面积逐渐减少,形成弧面,所述蜂巢式PVC孔板12轴向设有蜂窝状结构的孔道,孔道内径不小于7cm,内部空心,其材质为PVC。
所述纳米增氧装置3为圆形设置,所述纳米增氧装置3铺设距离相互间隔为9m2
所述出水口11的内径为20cm。
所述水草2为伊乐藻、轮叶黑藻或水蕴草中的任意一种,均匀种植在投喂区5,每相隔1平方米距离栽植1把。
所述防逃网8为塑料平网,孔内径为18mm,防逃网8高度为45cm、宽度为30cm。
所述水槽1横截面内径为15cm。
所述溢流口7横截面内径为3cm,相邻溢流口7间隔30cm。
本实用新型的养殖方法如下:
(1)养殖池塘4的准备:对养殖池、红鳌螯虾的虾巢养殖装置10和纳米增氧装置3进行充分消毒后,注入干净的水,水深0.8m,充分曝气,待余氯消除后使用,在池塘4的四周安装防逃网8,防逃网8高度为45cm,在防逃网8顶部安装朝向池塘4的防逃塑胶膜9,宽度为30cm;
(2)水草2的种植:在水草2种植之前需杀灭池塘4内的蜻蜓幼虫、青蛙和老鼠等红鳌螯虾的天敌,水草2可以选择伊乐藻、轮叶黑藻或水蕴草中的任意一种,均匀种植在投喂区5,每平方米栽植1把,既可以净化水体,稳定水质,为红鳌螯虾提供良好的隐蔽、蜕壳、栖息和躲避天敌的环境,又可以作为补充食物提供优质的营养成分;
(3)红鳌螯虾苗种投放:选择经过检测不携带病原的红鳌螯虾虾幼苗,待水草2长至10cm高时就可以投放虾苗下塘,虾幼苗的投放规格为1.5-3cm,放养密度为1000尾/亩;
(4)日常管理:全天开启纳米增氧装置3和流水管道6,每天在投喂区5投喂食料两次,早晚投喂量比例为3:7,可根据红鳌螯虾的吃食情况进行调整,保持池塘4内的水温为24-30℃,盐度幼虾为3,成虾为5,pH为6.5-9,溶解氧浓度为6mg/L以上,水体透明度为30-40cm。每天检测水质变化,当水质超出适应范围时应及时做出调整,根据水草2的生长情况逐步加高水位,定期割水草2,避免水体缺氧;
(5)病害防治:切断水体病原传播途径,新注入的海水需经过有效氯为15g/m3漂白精消毒后充分爆气,检测无余氯后才能使用;
(6)红鳌螯虾的捕获:当红鳌螯虾规格达到50g/尾时即可进行地笼或干塘捕获。
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红鳌螯虾虾巢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池塘的内四周和中部的虾巢养殖装置、均匀铺设在池塘的底部且位于虾巢养殖装置之间的纳米增氧装置、设置在池塘底部中心位置的出水口、均匀种植在池塘底部的水草和设置在池塘四周的防逃网,防逃网顶部朝内设有防逃塑胶膜,所述虾巢养殖装置的顶侧设有水槽,所述水槽与溢流口相交差连接,所述水槽上方设有流水管道,所述虾巢养殖装置之间的区域为投喂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鳌螯虾虾巢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虾巢养殖装置由蜂巢式PVC孔板堆叠而成,从下往上其蜂巢式PVC孔板的面积逐渐减少,形成弧面,所述蜂巢式PVC孔板轴向设有蜂窝状结构的孔道,孔道内径不小于7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鳌螯虾虾巢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增氧装置为圆形设置,所述纳米增氧装置铺设距离相互间隔为9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鳌螯虾虾巢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的内径为2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鳌螯虾虾巢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草为伊乐藻、轮叶黑藻或水蕴草中的任意一种,均匀种植在投喂区,每相隔1平方米距离栽植1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鳌螯虾虾巢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逃网为塑料平网,孔内径为18mm,防逃网高度为45cm、宽度为3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鳌螯虾虾巢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横截面内径为15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鳌螯虾虾巢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口横截面内径为3cm,相邻溢流口间隔30cm。
CN202022178575.6U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红鳌螯虾虾巢养殖装置 Active CN2124645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8575.6U CN212464558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红鳌螯虾虾巢养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8575.6U CN212464558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红鳌螯虾虾巢养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64558U true CN212464558U (zh) 2021-02-05

Family

ID=74449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78575.6U Active CN212464558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红鳌螯虾虾巢养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645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0304A (zh) * 2020-09-29 2020-11-27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红鳌螯虾虾巢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0304A (zh) * 2020-09-29 2020-11-27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红鳌螯虾虾巢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
CN111990304B (zh) * 2020-09-29 2024-06-04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红鳌螯虾虾巢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54113B (zh) 一种鱼虾贝海水围塘循环养殖方法
CN103404462B (zh) 一种刀鲚土池育苗的方法
CN104054614B (zh) 一种河蟹、青虾和中华鳑鲏的生态混养方法
CN108967085A (zh) 一种稻田-南美白对虾异位生态养殖系统
CN105360021A (zh) 一种小龙虾温室育苗装置及稻田种养循环方法
CN102106326B (zh) 一种双齿围沙蚕立体人工育苗的方法
CN103875559A (zh) 一种青虾的健康高产养殖方法
CN104756911A (zh) 一种鳑鲏和沙塘鳢生态立体养殖方法
CN110235826A (zh) 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
CN105918168B (zh) 脊尾白虾盐碱水人工养殖方法
CN103461240A (zh) 青虾、轮叶黑藻连作生态养殖方法
CN204762866U (zh) 自净式循环水河蟹养殖系统
CN111990304B (zh) 一种红鳌螯虾虾巢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
CN104221977A (zh) 一种河蟹池和草鱼池一体化养殖方法
CN106035176B (zh) 一种青虾的养殖技术
CN209171197U (zh) 一种高低位循环流水鱼菜共生养殖设备
CN104770317A (zh) 一种鳑鲏和小龙虾生态混合养殖方法
CN102499133A (zh) 淡水池塘鱼蚌混养系统及混养方法
CN212464558U (zh) 一种红鳌螯虾虾巢养殖装置
CN102860273A (zh) 一种青蟹杂交育种方法
CN112568159A (zh) 一种有机虾养殖病害防控方法
CN104145868B (zh) 一种提高池塘泥鳅苗种成活率的方法
CN110651738A (zh) 一种淡水青虾种苗的培育方法
CN113383733B (zh) 一种棘头梅童鱼苗种人工培育方法
CN202760008U (zh) 中华绒螯蟹大规模家系蟹苗土池培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