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7589B - 感測裝置 - Google Patents

感測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7589B
TWI657589B TW106104378A TW106104378A TWI657589B TW I657589 B TWI657589 B TW I657589B TW 106104378 A TW106104378 A TW 106104378A TW 106104378 A TW106104378 A TW 106104378A TW I657589 B TWI657589 B TW I65758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ensing device
region
signal transmitting
receiv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4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26552A (zh
Inventor
鄭小兵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大陸商業成光電(深圳)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大陸商業成光電(深圳)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6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65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75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758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propagating acoustic waves
    • G06F3/043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propagating acoustic waves in which the acoustic waves are either generated by a movable member and propagated within a surface layer or propagated within a surface layer and captured by a movable memb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感測裝置,其包括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柔性電路板。所述柔性電路板的一端固定於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與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的下方。所述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電極、第二電極及位於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的第一間隔層。所述第一間隔層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電極具有從第一間隔層的第一表面延伸至第二表面的延伸部。所述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包括第三電極、第四電極及夾設於第三電極與第四電極之間的第二間隔層。所述感測裝置藉由柔性電路板實現與所述外部系統之間的訊號傳輸。所述感測裝置藉由柔性電路板進行訊號傳遞,無需外接導線,增加了裝置結構的整體強度。

Description

感測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感測裝置。
感測裝置已經廣泛地應用於工業、國防、消防、電子等不同領域。根據不同的感測原理,感測裝置的類型有很多種,如光學式感測裝置,電容式感測裝置,物質波式感測裝置等。一種典型的物質波式感測裝置為超音波感測器,其藉由感測元件產生超音波訊號並接收被待測物反射回的超音波訊號,基於接收到的超音波訊號產生感測訊號以感測被待測物。超音波感測裝置利用音波覆蓋整個用於感測的表面,而被測物會阻斷該等駐波圖樣,此時可檢測出相應的衰減,從而能進行感測操作。超音波感測裝置的感測元件通常藉由焊接導線與外部系統連接。一般導線為塑膠外皮包裹著金屬線,在焊接導線時,會去除掉部分塑膠皮使金屬線頭暴露,藉由暴露的金屬線頭與感測元件連接。而在裝置的安裝前需要整理導線,在整理導線的過程中容易導致導線因外力的拉扯而從連接處脫落。
鑒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能改善導線脫落問題的感測裝置。
一種感測裝置,其包括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所述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與所述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的其中一者用於產生並 發送感測訊號,其中另一者用於接收所述感測訊號;所述感測裝置還包括柔性電路板,所述柔性電路板的一端固定於所述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與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的其中一者,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感測裝置以直接連接外部系統;所述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電極、第二電極及位於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的第一間隔層,所述第一電極、第二電極及第一間隔層共同配合實現所述感測訊號的發送或接收,所述第一間隔層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電極設置於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電極設置於所述第二表面,所述柔性電路板的一端固定於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電極具有從所述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的延伸部;所述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包括第三電極、第四電極及夾設於所述第三電極與所述第四電極之間的第二間隔層,所述第三電極、第四電極及第二間隔層共同配合實現感測訊號的發送或接收;所述第二電極與所述第三電極電性導通,所述第一電極、第二電極及第四電極與所述柔性電路板分別電連接,以藉由柔性電路板實現與所述外部系統之間的訊號傳輸。
優選地,所述第一間隔層的第二表面包括被所述第一電極覆蓋的第一區域、被所述第二電極覆蓋的第二區域及用於分離所述第一區域與所述第二區域以電性隔離所述第一電極及第二電極的絕緣區。
優選地,所述第二區域為所述第二表面的主要區域,所述第一區域為周邊區域,第二區域面積大於第一區域面積,且所述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與所述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層疊並其對應所述第二區域設置。
優選地,所述第一區域位於所述第二表面的邊緣,且其寬度小於所述第二表面的寬度的1/2,所述絕緣區的寬度小於第一區域的寬度。
優選地,所述第一區域的長度小於所述第二表面的長度的1/2。
優選地,所述第一區域的長度等於所述第二表面的長度。
優選地,所述感測裝置包括共用電極,所述共用電極位於第一間隔層與第二間隔層之間,所述共用電極即作為所述第二電極又作為所述第三電極。
優選地,所述第一電極自第一間隔層的第一表面沿該第一間隔層的外側面延伸至第二表面,並部分覆蓋該第二表面以形成所述延伸部。
優選地,所述第一間隔層在所述第一區域設置連接孔,所述第一電極與所述延伸部藉由所述連接孔電性導通。
優選地,所述第二電極與所述第三電極相對設置,二者之間藉由導電膠實現電連接。
優選地,所述第一電極、第二電極及第四電極與柔性電路板藉由異方性導電膠連接。
優選地,所述異方性導電膠的固化溫度低於100℃。
優選地,所述第一電極的外表面覆蓋有保護層。
優選地,所述感測裝置還包括密封膠,所述密封膠設置於所述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所述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所述異方性導電膠的周圍。
優選地,所述感測裝置為超音波感測裝置,所述第一間隔層為第一壓電層,所述第二間隔層為第二壓電層。
優選地,所述柔性電路板具有對應第一區域設置以與所述延伸部電連接的第一連接墊,對應所述第二區域設置以與所述第二電極電連接的第一連接墊,對應所述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設置以與所述第四電極電連接的第三連接墊,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連接墊至少其中兩個對齊設置。
相較於習知技術,本發明的感測裝置的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與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的電極與柔性電路板電連接,並由所述柔性電路板延伸出所述感測裝置以直接連接外部系統,無需再焊接導線,從而避免在安裝前對導線的整 理,改善導線因受到拉扯而容易脫落的問題。
100、200‧‧‧感測裝置
11、21‧‧‧蓋板
12、22‧‧‧第一黏合層
13、23‧‧‧保護層
14、24‧‧‧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
141、241‧‧‧第一電極
142、242‧‧‧第一間隔層
1421、2421‧‧‧第一表面
1422、2422‧‧‧第二表面
143、243‧‧‧第二電極
15、25‧‧‧第二黏合層
16、26‧‧‧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
161、261‧‧‧第三電極
162、262‧‧‧第二間隔層
1621、2621‧‧‧第三表面
1622、2622‧‧‧第四表面
163、263‧‧‧第四電極
17、27‧‧‧異方性導電膠
18、28‧‧‧連接墊
181、281‧‧‧第一連接墊
182、282‧‧‧第二連接墊
183、283‧‧‧第三連接墊
19、29‧‧‧柔性電路板
191、291‧‧‧第一端
192、292‧‧‧第二端
101、201‧‧‧密封膠
102、202‧‧‧第一區域
103、203‧‧‧第二區域
104、204‧‧‧絕緣區
205‧‧‧第一側邊
206‧‧‧第二側邊
圖1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感測裝置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2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感測裝置的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的平面結構仰視示意圖。
圖3係圖1沿Ⅲ-Ⅲ處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係圖1沿Ⅳ-Ⅳ處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5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感測裝置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6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感測裝置的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的平面結構仰視示意圖。
圖7係圖5沿V-V處剖面結構示意圖。
下方將結合附圖更全面地描述本發明,在該等附圖中示出了本發明的實施例。本發明可以藉由多種不同形式實現,而並不應解釋為僅局限於這裡所闡述的實施例。相反,提供該等實施例係為了使本發明更為全面與完整的公開,並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充分地瞭解本發明的範圍。為了清晰可見,在圖中,層與區域的尺寸被放大了。
本實施例以超音波感測裝置為例進行說明,然,並不僅限於超音波感測裝置,在其他的實施例中,本發明的感測裝置可以為適用於本技術方案的其他類型的感測裝置。以下將以超音波感測裝置為例說明本發明的感測裝置的具體實施例。
請一併參考圖1、圖2與圖3,圖1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感測裝置100的平面結構示意圖,圖2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感測裝置100的部分元件的平面結構仰視示意圖,圖3係圖1沿Ⅲ-Ⅲ處剖面結構示意圖。感測裝置100包括蓋板11、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14、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16與柔性電路板19。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14與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16的其中一者用於產生並發送感測訊號,其中另一者用於接收感測訊號。在本實施例中,蓋板11、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14、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16與柔性電路板19層疊設置,優選地,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14、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16位於蓋板11與柔性電路板19之間,尤其係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14位於蓋板11與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16之間。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14與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16分別與柔性電路板19直接或藉由導電膠電連接,以實現其與外部系統之間的訊號交換。以下將以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14用於產生並發送感測訊號,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16用於接收感測訊號為例進行說明。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14與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16的功能可以互換。
所述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14包括第一電極141、第二電極143以及夾設於第一電極141與第二電極143之間的第一間隔層142,所述第一電極141、第二電極143及第一間隔層142共同配合實現感.測訊號的發送。所述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16包括第三電極161、第四電極163以及夾設於第三電極161與第四電極163之間的第二間隔層162,所述第三電極161、第四電極163及第二間隔層162共同配合實現感測訊號的接收。其中,第一電極141、第四電極163為正電極,第二電極143、第三電極161為負電極。
所述第一間隔層142包括第一表面1421與第二表面1422,所述第一表面1421為第一間隔層142靠近蓋板11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1422為第一間隔層142遠離蓋板11的表面。所述第一電極141覆蓋於第一表面1421,優選地,在本實施 例中,所述第一電極141由第一表面1421沿第一間隔層142外側延伸至第二表面1422,以形成延伸部;所述第二電極142覆蓋於第二表面1422。所述第二表面1422包括被第二電極覆蓋的第一區域102、被延伸部覆蓋的第二區域103與絕緣區104,所述絕緣區104將第一區域102與第二區域103分離,以使第一電極141與第二電極142經絕緣區104電性絕緣。
所述第一區域102為所述第二表面1422的周邊區域,所述第二區域103為主要區域,第二區域103面積大於第一區域面積102,且所述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16與所述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14層疊並其對應所述第二區域103設置。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間隔層142的第二表面1422為矩形結構,其任意一組相對的邊定義為長(L),與所述長相鄰的兩條邊定義為寬(W),但在其他的實施例中,第二表面1422可以為所需要的任何其他結構。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區域102位於所述第二表面1422的邊緣,且其寬度小於所述第二表面1422的寬度的1/2,所述絕緣區104的寬度小於第一區域102的寬度,所述第一區域102的長度小於所述第二表面1422的長度的1/2。
所述第二間隔層162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三表面1621及第四表面1622,所述第三電極161設置於所述第三表面1621,所述第四電極163設置於所述第四表面1622。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14位於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16靠近蓋板11的一面,所述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14的面積大於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16的面積。在其他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16的面積可大於或等於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14的面積。
請一併參考圖3、圖4,圖4係圖1沿Ⅳ-Ⅳ處剖面結構示意圖。如圖,柔性電路板19位於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14與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16下方,且分別與第一電極141、第二電極143、第四電極163藉由異方性導電膠17(ACF)電連 接。所述柔性電路板19還包括相對的第一端191與第二端192,該第一端191固定於第二表面,第二端192伸出感測裝置100以與外部電路連接。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14、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16藉由柔性電路板19實現與外部電路訊號交換。
所述柔性電路板19具有至少一個連接墊18,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至少一個連接墊18包括對應第一區域102設置以與所述第一電極141的延伸部電連接的第一連接墊181,對應所述第二區域102設置以與所述第二電極143電連接的第二連接墊182,對應所述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設置以與所述第四電極163電連接的第三連接墊183,可選地,所述第一連接墊181、第二連接墊182、第三連接墊183至少其中兩個對齊設置。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墊181與第二連接墊182在第一方向上對齊,第二連接墊182與第三連接墊183在第二方向上對齊。
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14與蓋板11之間可以藉由第一黏合層12連接,所述第一黏合層12的材料可以為絕緣膠。所述第二電極143與第三電極161之間可以藉由第二黏合層15電連接,所述第二黏合層15的材料可以為導電膠,使第二電極143與第三電極161具有相同的電勢。在其他實施例中,感測裝置100包括共用電極,該共用電極位於第一間隔層142與第二間隔層162之間,即作為所述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14的第二電極143又作為所述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16的第三電極161,所述共用電極的一個面與第一間隔層142接觸,所述共用電極的另一個面與第二間隔層162接觸。
第一電極141的外表面還可以覆蓋有一保護層13。所述感測裝置100還包括密封膠101,其對位於柔性電路板19與蓋板11之間的元件的周圍進行保護,避免空氣中的水汽與元件接觸導致不良的影響。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感測裝置100為超音波感測裝置,所述感測裝置100工作時,所述第一電極141與所述第二電極143對所述第一間隔層142施加電壓, 所述第一間隔層142在電壓的作用下產生振動從而發出超音波。當被測物體放在蓋板11上面時,超音波受到被測物體的影響,被發射的超音波發生相應的變化,所述超音波被手指等被測物反射至所述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16,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16將收到的超音波轉化為電訊號,然後藉由柔性電路板19將訊號從感測裝置100引出至外部電路。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電極141、第二電極143、第三電極161與第四電極163的材料可以為但不限於銅、銀、鉬、鈦、鋁、鎢、氧化銦錫;所述第一黏合層12的材料可以為亞克力膠、AB膠等硬膠;所述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與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的材質可以為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鋯鈦酸鉛壓電陶瓷(piezoelectric ceramic transducer,PZT),但不限於此。所述異方性導電膠17的固化溫度低於100℃,可改善高溫對壓電材料特性的影響。所述密封膠101可以採用塔菲膠。所述保護層13的材料為鐵氟龍。所述連接墊18可以採用銅等導電材料。
所述第一電極141的延伸設計,使第一電極141與第二電極143可以在同一平面連接柔性電路板19,柔性電路板19無需延伸至第一電極141靠近蓋板11的表面,避免蓋板11與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14之間存在柔性電路板而導致超音波傳遞的損失。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14與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16之間藉由異方性導電膠17與連接墊18連接,連接墊18設置在柔性電路板19上,綜上,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14與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16可藉由柔性電路板19引出訊號。
請一併參考圖5、圖6與圖7,圖5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感測裝置200的平面結構示意圖,圖6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感測裝置200的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的平面結構仰視示意圖,圖7係圖5沿V-V處剖面結構示意圖。感測裝置200包括蓋板21、第一訊號發送/接收24、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26與柔性電路板29。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24與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26的其中一者用於產生並發送 感測訊號,其中另一者用於接收感測訊號。在本實施例中,蓋板21、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24、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26與柔性電路板29層疊設置,優選地,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24、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26位於蓋板21與柔性電路板29之間,尤其係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24位於蓋板21與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26之間。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24與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26分別與柔性電路板29直接或藉由導電膠電連接,以實現其與外部系統之間的訊號交換。以下將以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24用於產生並發送感測訊號,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26用於接收感測訊號為例進行說明。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24與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26的功能可以互換。
所述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24包括第一電極241、第二電極243以及夾設於第一電極241與第二電極243之間的第一間隔層242,所述第一電極241、第二電極243及第一間隔層242共同配合實現感測訊號的發送。所述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26包括第三電極261、第四電極263以及夾設於第三電極261與第四電極263之間的第二間隔層262,所述第三電極261、第四電極263及第二間隔層262共同配合實現感測訊號的接收。其中,第一電極241、第四電極263為正電極,第二電極243、第三電極261為負電極。
所述第一間隔層242包括第一表面2421與第二表面2422,所述第一表面2421為第一間隔層242靠近蓋板21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2422為第一間隔層242遠離蓋板21的表面。所述第一電極241覆蓋於第一表面2421,優選地,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電極241由第一表面2421沿第一間隔層242外側延伸至第二表面2422,以形成延伸部;所述第二電極242覆蓋於第二表面2422。所述第二表面2422包括被第二電極覆蓋的第一區域202、被延伸部覆蓋的第二區域203與絕緣區204,所述絕緣區204將第一區域202與第二區域203分離,以使第一電極241與第二電極242經絕緣區204電性絕緣。
所述第一區域202為所述第二表面2422的周邊區域,所述第二區域203為主要區域,第二區域203面積大於第一區域面積202,且所述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26與所述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24層疊並其對應所述第二區域203設置。如圖6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間隔層242的第二表面2422為矩形結構,其任意一組相對的邊定義為長(L),與所述長相鄰的兩條邊定義為寬(W)。但在其他的實施例中,第二表面2422可以為所需要的任何其他結構。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區域202位於所述第二表面2422的邊緣,且其寬度小於所述第二表面2422的寬度的1/2,所述絕緣區204的寬度小於第一區域202的寬度,所述第一區域202的長度等於所述第二表面2422的長度。
所述第二間隔層262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三表面2621及第四表面2622,所述第三電極261設置於所述第三表面2621,所述第四電極263設置於所述第四表面2622。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24位於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26靠近蓋板21的一面,所述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24的面積大於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26的面積。在其他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26的面積可大於或等於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24的面積。
請參考圖7,如圖,柔性電路板29位於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24與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26下方,且分別與第一電極241、第二電極243、第四電極263藉由異方性導電膠27(ACF)電連接。所述柔性電路板29還包括相對的第一端291與第二端292,該第一端291固定於第二表面,第二端292伸出感測裝置200以與外部電路連接。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24、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26藉由柔性電路板29實現與外部電路訊號交換。
所述柔性電路板29具有至少一個連接墊28,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至少一個連接墊28包括對應第一區域202設置以與所述第一電極241的延伸部電連接 的第一連接墊281,對應所述第二區域202設置以與所述第二電極243電連接的第二連接墊282,對應所述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設置以與所述第四電極263電連接的第三連接墊283,可選地,所述第一連接墊281、第二連接墊282、第三連接墊283至少其中兩個對齊設置。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連接墊282與第三連接墊283在第一方向上對齊,第一連接墊281與第三連接墊283在第二方向上對齊。
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24與蓋板21之間可以藉由第一黏合層22連接,所述第一黏合層22的材料可以為絕緣膠。所述第二電極243與第三電極261之間可以藉由第二黏合層25電連接,所述第二黏合層25的材料可以為導電膠,使第二電極243與第三電極261具有相同的電勢。在其他實施例中,感測裝置200包括共用電極,該共用電極位於第一間隔層242與第二間隔層262之間,即作為所述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24的第二電極143又作為所述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26的第三電極261,所述共用電極的一個面與第一間隔層242接觸,所述共用電極的另一個面與第二間隔層262接觸。
第一電極241的外表面還可以覆蓋有一保護層23。所述感測裝置200還包括密封膠201,其對位於柔性電路板29與蓋板21之間的元件的周圍進行保護,避免空氣中的水汽與元件接觸導致不良的影響。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感測裝置200為超音波感測裝置,所述感測裝置200工作時,所述第一電極241與所述第二電極243對所述第一間隔層242施加電壓,所述第一間隔層242在電壓的作用下產生振動從而發出超音波。當被測物體放在蓋板21上面時,超音波受到被測物體的影響,被發射的超音波發生相應的變化,所述超音波被手指反射至所述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26,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26將收到的超音波轉化為電訊號,然後藉由柔性電路板29將訊號從感測裝置200引出至外部電路。
為了描述方便,下述實施例引用第二實施例的元件符號。
在上述實施例中,第一電極241由第一表面2421沿第一間隔層242的側表面延伸至第二表面2422並且覆蓋第一區域102進而實現第一電極241的延伸設計。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電極241可藉由其他方式延伸至第二表面2422。比如,在另一種實施例中,第一間隔層242具有一通孔(圖未示),所述通孔貫穿第一間隔層242,由第二表面2422的第一區域102延伸至及其相對的第一表面2421。所述第一電極241可由第一表面2421藉由所述通孔延伸至第二表面2422的第一區域102,從而實現第一電極241的延伸設計。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與範圍。

Claims (14)

  1. 一種感測裝置,其包括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所述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與所述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的其中一者用於產生並發送感測訊號,其中另一者用於接收所述感測訊號,其改良在於:所述感測裝置還包括柔性電路板,所述柔性電路板的一端固定於所述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與所述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的其中一者,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感測裝置以直接連接外部系統;所述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電極、第二電極及位於所述第一電極與所述第二電極之間的第一間隔層,所述第一電極、所述第二電極及所述第一間隔層共同配合實現所述感測訊號的發送或接收,所述第一間隔層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電極設置於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電極設置於所述第二表面,所述柔性電路板的一端固定於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電極具有從所述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的延伸部;所述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包括第三電極、第四電極及夾設於所述第三電極與所述第四電極之間的第二間隔層,所述第三電極、所述第四電極及所述第二間隔層共同配合實現所述感測訊號的發送或接收;所述第二電極與所述第三電極電性導通,所述第一電極、第二電極及第四電極與所述柔性電路板分別電連接,以藉由所述柔性電路板實現與所述外部系統之間的訊號傳輸;所述第一間隔層的第二表面包括被所述第一電極覆蓋的第一區域、被所述第二電極覆蓋的第二區域及用於分離所述第一區域與所述第二區域以電性隔離所述第一電極及第二電極的絕緣區;所述第一表面相對所述第二表面靠近蓋板設置,所述第三電極相對所述第四電極靠近所述蓋板設置,所述第三電極和所述第四電極正對所述第二區域設置;所述柔性電路板具有對應第一區域設置以與所述延伸部電連接的第一連接墊,對應所述第二區域設置以與所述第二電極電連接的第二連接墊,對應所述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設置以與所述第四電極電連接的第三連接墊,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連接墊至少其中兩個對齊設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感測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區域為所述第二表面的周邊區域,所述第二區域為主要區域,所述第二區域的面積大於所述第一區域的面積,且所述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與所述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層疊並其對應所述第二區域設置。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感測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區域位於所述第二表面的邊緣,且其寬度小於所述第二表面的寬度的1/2,所述絕緣區的寬度小於所述第一區域的寬度。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感測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區域的長度小於所述第二表面的長度的1/2。
  5. 如請求項3所述的感測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區域的長度等於所述第二表面的長度。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感測裝置,其中:所述感測裝置包括共用電極,所述共用電極位於第一間隔層與第二間隔層之間,所述共用電極即作為所述第二電極又作為所述第三電極。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感測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電極自第一間隔層的第一表面沿該第一間隔層的外側面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並部分覆蓋所述第二表面以形成所述延伸部。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感測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間隔層在所述第一區域設置連接孔,所述第一電極與所述延伸部藉由所述連接孔電性導通。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感測裝置,其中:所述第二電極與所述第三電極相對設置,二者之間藉由導電膠實現電連接。
  10. 如請求項1-9任何一項所述的感測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電極、所述第二電極及所述第四電極與所述柔性電路板藉由異方性導電膠連接。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感測裝置,其中:所述異方性導電膠的固化溫度低於100℃。
  12. 如請求項1-9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感測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電極的外表面覆蓋有保護層。
  13. 如請求項1-9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感測裝置,其中:所述感測裝置還包括密封膠,所述密封膠設置於所述第一訊號發送/接收層、所述第二訊號發送/接收層的周圍。
  14. 如請求項1-9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感測裝置,其中:所述感測裝置為超音波感測裝置,所述第一間隔層為第一壓電層,所述第二間隔層為第二壓電層。
TW106104378A 2017-01-13 2017-02-10 感測裝置 TWI6575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26237.0A CN106886333B (zh) 2017-01-13 2017-01-13 感测装置
??201710026237.0 2017-01-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6552A TW201826552A (zh) 2018-07-16
TWI657589B true TWI657589B (zh) 2019-04-21

Family

ID=59176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4378A TWI657589B (zh) 2017-01-13 2017-02-10 感測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86333B (zh)
TW (1) TWI6575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2812B (zh) * 2017-07-13 2023-08-11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超声波传感器组件及制造方法
CN108534930B (zh) * 2018-03-23 2019-12-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可视化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检测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2167A (ja) * 1993-09-06 1995-03-17 Fujitsu Ltd 加速度センサ
US20110121687A1 (en) * 2009-11-24 2011-05-2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Ultrasound probe
CN106332448A (zh) * 2016-08-06 2017-01-11 麦克思商务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超声波传感器及具有该超声波传感器的电子装置
TWM535429U (zh) * 2016-06-23 2017-01-11 詠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以產生及接收超音波訊號之壓電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09704A (en) * 1989-09-26 1992-05-05 Lew Hyok S Vortex flowmeter with balanced vortex sensor
CN103336560A (zh) * 2013-06-14 2013-10-02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曲面的保护盖及具有该保护盖的触摸面板
CN104656972B (zh) * 2014-11-18 2017-12-01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模组及具有该触控模组的触控显示装置
CN104809431B (zh) * 2015-04-03 2018-04-27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超声波感测装置
CN106020540B (zh) * 2016-05-18 2019-03-12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模组、触控压力感测方法及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2167A (ja) * 1993-09-06 1995-03-17 Fujitsu Ltd 加速度センサ
US20110121687A1 (en) * 2009-11-24 2011-05-2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Ultrasound probe
TWM535429U (zh) * 2016-06-23 2017-01-11 詠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以產生及接收超音波訊號之壓電裝置
CN106332448A (zh) * 2016-08-06 2017-01-11 麦克思商务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超声波传感器及具有该超声波传感器的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6552A (zh) 2018-07-16
CN106886333B (zh) 2020-05-08
CN106886333A (zh) 2017-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40640B2 (en) Ultrasonic prob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ult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WO2018090892A1 (zh) 一种压电传感装置及应用
JP2015195351A5 (zh)
KR20130016647A (ko) 초음파 센서
TWI657589B (zh) 感測裝置
JP2020031428A5 (ja) 無線周波数フィルタ、電子機器モジュール、弾性波デバイス及び電子デバイス
JP2016015723A (ja) トランスデューサ、及び測定装置
US20180190897A1 (en) Mechanically strengthened piezoelectric sensor for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JP2018079042A (ja) 超音波トランスデューサーデバイス、超音波プローブおよび超音波装置
TWI663417B (zh) 感測裝置
TWI588703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TWI581192B (zh) 指紋辨識元件及指紋辨識裝置
JP2018522667A5 (zh)
TW201717476A (zh) 具天線之金屬網格觸控模組及其天線導接裝置
WO2018168168A1 (ja) センサーユニット
CN107565950B (zh) 触控开关及电子装置
US10368840B2 (en) Ultrasonic apparatus
KR102256909B1 (ko) 초음파 트랜스듀서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230358710A1 (en) Ultrasonic transducer assembly and related methods
JP2017056030A (ja) 超音波プローブ
KR102163037B1 (ko) 적층 세라믹 커패시터 조립체
JP6624697B2 (ja) 音響信号を送受信するための音響センサ
CN211099975U (zh) 一种超声波液位开关换能器
JPH0419858B2 (zh)
JP2018182604A (ja) 超音波送受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