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5933B - 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系統、車輛、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程式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系統、車輛、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程式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55933B TWI655933B TW106135869A TW106135869A TWI655933B TW I655933 B TWI655933 B TW I655933B TW 106135869 A TW106135869 A TW 106135869A TW 106135869 A TW106135869 A TW 106135869A TW I655933 B TWI655933 B TW I655933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ider
- vehicle
- actuator
- contact
- forc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5/00—Electrical equipmen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as accessories on cy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45/40—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 B62J45/41—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enso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6—Devices for psychotechnics; Testing reaction times ; Devices for evaluating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 A61B5/18—Devices for psychotechnics; Testing reaction times ; Devices for evaluating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for vehicle drivers or machine opera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7—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occupant comfort, e.g. for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appliances according to personal settings, e.g. seats, mirrors, steering whee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50/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process diagnostic or vehicle driver interfaces
- B60W50/08—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river and the control system
- B60W50/14—Means for informing the driver, warning the driver or prompting a driver intervention
- B60W50/16—Tactile feedback to the driver, e.g. vibration or force feedback to the driver on the steering wheel or the accelerator ped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12—Box-shaped seats; Bench-type seats, e.g. dual or twin sea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28—Other additional equipment, e.g. back-rests for childre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04—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26—Handlebar grip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20/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overall vehicle dynamics
- B60W2520/10—Longitudinal spe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40/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occupa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5/00—Electrical equipmen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as accessories on cy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45/40—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 B62J45/41—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ensor
- B62J45/412—Speed sens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5/00—Electrical equipmen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as accessories on cy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45/40—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 B62J45/41—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ensor
- B62J45/415—Inclination sen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sychology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sychiatr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系統90具備:騎乘者加壓檢測部49,其檢測騎乘於車輛之騎乘者利用騎乘者之肌力對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2個接觸部8R、8L,其等分別與騎乘者之身體之不同之部分相接;致動器6;指示部52;及驅動部53。致動器6係以2個接觸部夾住位於2個接觸部之間之騎乘者之身體部分而施加壓力之方式,將包含如下成分之力賦予至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上述成分係於將2個接觸部之與身體部分相接之部分連結之方向上使2個接觸部接近。指示部52基於由騎乘者加壓檢測部49所檢測出之動作,而以促進騎乘者知覺出車輛之有生性之方式決定致動器賦予至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力。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有可使騎乘者知覺出車輛之有生性而使騎乘者之心理狀態或生理狀態發生變化之功能之車輛。
於日本專利特開平4-250171號公報(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關於一種於汽車與駕駛者之關係中推動駕駛者之感受性之人·機器·系統即人機系統(human machine system)之技術。該人機系統包含:人狀態檢測部,其推定駕駛者之生理、心理狀態;刺激控制部,其決定針對駕駛者的人之反應之呈示模式;及感覺刺激發生部,其基於來自刺激控制部之指令,產生對於駕駛者之刺激。具體而言,可根據指尖容積脈波檢測器之檢測結果算出表示駕駛者之焦躁或吃驚度之狀態量。根據基於該狀態量之參數而驅動支持駕駛座之加振器。藉此,將座部搖擺振動作為刺激而賦予至駕駛者。作為其結果,使駕駛者可進行舒適之駕駛。 又,於日本專利第5256826號公報(專利文獻2)中,揭示有一種駕駛姿勢調整裝置,該駕駛姿勢調整裝置係基於作用於車輛之轉向裝置(steering)之負載及車輛中產生之橫向加速度,而調整轉向裝置與座部之相對位置。藉此,可考慮因橫向加速度而賦予至轉向裝置之負載之影響,恰當地調整轉向裝置與座部之相對位置。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4-25017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5256826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上述先前技術中之人機系統係藉由檢測人之感受性,並使機器之機械功能應用於或不應用於人之感受性,而謀求機器之擬人化。又,上述先前技術中之駕駛姿勢調整裝置係基於行駛時之轉向裝置之輸入,而恰當地調整轉向裝置與座部之相對位置。本申請案係揭示一種車輛,該車輛為與上述先前技術不同之態樣,可藉由進行騎乘者之動作之檢測及對騎乘者之刺激之賦予,而使騎乘者知覺出車輛之有生性(animacy),從而使騎乘者之心理狀態或生理狀態發生變化。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及發明之效果] 人腦若收到新奇之感覺或刺激,則會感受到喜悅或興奮感。於車輛中,可藉由使車輛之行駛性能或操縱性提高,而促進騎乘者之新奇之感覺或刺激,從而使騎乘者之對於車輛之滿意度提高。另一方面,若反覆輸入上述感覺或刺激,則會產生習慣。若騎乘者習慣了車輛之行駛性能及操縱性,則騎乘者會對車輛產生厭煩。其結果,騎乘者變得難以感受到興奮感。甚至,存在騎乘者之對於車輛之滿意度降低之情形。 因此,發明者等人並非藉由車輛之行駛性能或操縱性之提高,而是為了使騎乘者之對於車輛之滿意度提高,研究了可使騎乘者知覺出對於車輛之有生性的車輛。其結果,發明者等人發現於騎乘者將車輛作為可成為交流之對象之存在而認識、即騎乘者對於車輛感受到存在感之情形時,騎乘者對車輛知覺出有生性。 因此,對騎乘者與車輛之交流之態樣進行了研究。首先,詳細地調查了車輛中之騎乘者之感情之動態及伴隨其之行為。其結果,發現了如下情形並不少,即,騎乘者之感情之動態呈現為騎乘者之身體之相互遠離之部分接近之動作。例如,於騎乘者之情緒高昂之情形時,多進行藉由握住手而使指尖與手掌接近之動作、或使右膝與左膝接近之動作、或使腹與腿接近之動作等。又,發現了騎乘者之身體之相互遠離之部分接近之動作、與騎乘者對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存在密切之關係。 發明者等人想到可藉由檢測騎乘者使身體之相互遠離之部分接近之動作、或對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而檢測騎乘者之感情之動態。進而,想到了如下構成:藉由車輛根據模仿上述動作之模式而對所檢測出之騎乘者之上述動作作出反應,實現騎乘者與車輛之交流。即,想到了如下構成:若車輛檢測出騎乘者之上述動作,則對騎乘者之身體之與車體相接之部分中的相互遠離之2個接觸部賦予使其等相互接近之方向之力。發現藉由該構成,可使騎乘者知覺出對於車輛之有生性,而使騎乘者之心理狀態或生理狀態發生變化。基於此種見解,想到了下述之車輛之構成。 (構成1) 基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之構成1之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系統具備:騎乘者加壓檢測部,其檢測騎乘於車輛之騎乘者利用上述騎乘者之肌力對上述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2個接觸部,其等分別與上述騎乘者之身體之不同之部分相接;致動器,其以上述2個接觸部夾住位於上述2個接觸部之間之上述騎乘者之身體部分而對上述身體部分施加壓力之方式,將包含如下成分之力賦予至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上述成分係於將上述2個接觸部之與上述身體部分相接之部分連結之方向上使上述2個接觸部接近;指示部,其基於由上述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所檢測出之上述動作,而以促進上述騎乘者知覺出上述車輛之有生性之方式決定上述致動器賦予至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力;及驅動部,其自上述指示部接收表示上述指示部所決定之上述力之指示,而驅動上述致動器。 於上述第1構成中,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檢測騎乘者對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例如,可檢測騎乘者對車輛抓住、抱住、夾住或撫摸等動作。藉此,可檢測騎乘者之感情之動態。藉由指示部、及驅動部,基於由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所檢測出之動作,對與車體相接之騎乘者之身體之部分賦予力。因此,可將與騎乘者之感情之動態對應之觸覺提示至騎乘者。此處,致動器將包含如下成分之力賦予至該等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上述成分係於將與騎乘者之身體之不同之部分相接之車體之2個接觸部連結之方向上使2個接觸部接近。此時,2個接觸部以夾住騎乘者之身體之2個接觸部之間之部分之方式對騎乘者之身體之部分施加壓力。藉此,騎乘者可於2個相互遠離之身體部分感受被車體包裹、抱住、抓住、或夾住等感覺。因此,騎乘者可對照自身之感情之動態而感受被車體包裹、或擁抱。即,可產生騎乘者之對於車輛之有生性。其結果,可使騎乘者之心理狀態或生理狀態發生變化。 (構成2) 於上述構成1中,亦可進而具備聽覺刺激提示部,該聽覺刺激提示部係基於由上述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所檢測出之上述騎乘者對上述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而輸出包含聲音之特徵量之音。藉此,可進而促進騎乘者之對於車輛之有生性之知覺。 (構成3) 於上述構成1或2中,指示部亦可基於由上述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所檢測出之上述騎乘者對上述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之量,而以促進上述騎乘者知覺出上述車輛之有生性之方式決定上述致動器賦予至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上述力。藉此,可將進而與騎乘者之感情之動態對應之觸覺提示至騎乘者。其結果,可進而促進騎乘者之對於車輛之有生性之知覺。 (構成4) 於上述構成1至3之任一構成中,上述指示部亦可根據車速調整上述致動器賦予至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上述力。藉此,根據車輛之狀態,向騎乘者提示之觸覺變化。其結果,騎乘者對於車輛變得易於感受到作為交流之對象之存在感。 (構成5) 基於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之構成5之車輛具備:2個接觸部,其等分別與騎乘於車輛之騎乘者之身體之不同之部分相接;致動器,其對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賦予力;指示部,其基於由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所檢測出之動作,決定上述致動器賦予至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力;及驅動部,其驅動上述致動器。上述致動器係以上述2個接觸部夾住位於上述2個接觸部之間之上述騎乘者之身體部分而對上述身體部分施加壓力之方式,將包含如下成分之力賦予至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上述成分係於將上述2個接觸部之與上述身體部分相接之部分連結之方向上使上述2個接觸部接近。上述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檢測上述騎乘者利用上述騎乘者之肌力對上述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上述驅動部係自上述指示部接收表示上述指示部所決定之上述力之指示而驅動上述致動器。上述指示部係基於由上述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所檢測出之上述動作,而以促進上述騎乘者知覺出上述車輛之有生性之方式決定上述致動器賦予至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力。 構成5之車輛係作為對於騎乘者之對車輛之加壓動作之應答,以夾住2個接觸部之間之方式對騎乘者之身體之部分施加壓力。藉此,可將與騎乘者之感情之動態對應之觸覺提示至騎乘者。因此,可產生騎乘者之對於車輛之有生性。其結果,可使騎乘者之心理狀態或生理狀態發生變化。 (構成6) 於上述構成5中,上述接觸部亦可包含於上述車輛之左右方向上排列地配置且與騎乘於上述車輛之騎乘者之軀幹部或右腳相接之右按壓部、及與上述騎乘者之軀幹部或左腳相接之左按壓部。上述致動器亦可將使上述右按壓部與上述騎乘者相接之部分及上述左按壓部與上述騎乘者相接之部分相互接近之力,賦予至上述右按壓部及上述左按壓部中之至少一者。上述驅動部可自上述指示部接收表示上述指示部所決定之上述力之指示而驅動上述致動器,該指示部係基於由上述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所檢測出之上述動作,而以促進上述騎乘者知覺出上述車輛之有生性之方式決定上述致動器賦予至上述右按壓部及上述左按壓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力。再者,上述構成1至4中任一構成之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系統亦可包含上述構成6之車輛。 (構成7) 於上述構成6中,上述車輛亦可具備:車體框架;把手,其可旋轉地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述車輛之前後方向之前部;及座部,其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且用以供上述騎乘者騎乘。於該構成中,上述右按壓部及上述左按壓部亦可配置於上述把手與上述座部之間。再者,上述構成1至4中任一構成之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系統亦可包含上述構成7之車輛。 (構成8) 於上述構成6中,上述車輛亦可具備:車體框架;把手,其可旋轉地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述車輛之前後方向之前部;及座部,其相對於上述把手於上述車輛之前後方向上設置於後方,且用以供上述騎乘者騎乘。於該構成中,上述右按壓部及上述左按壓部亦可設置於自上述車輛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接觸騎乘於上述座部之騎乘者之位置。再者,上述構成1至4中任一構成之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系統亦可包含上述構成8之車輛。 (程式1)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之程式1係控制致動器之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程式。上述致動器係如下之致動器:以分別與騎乘於車輛之騎乘者之身體之不同之部分相接之2個接觸部夾住位於上述2個接觸部之間之上述騎乘者之身體部分而對上述身體部分施加壓力之方式,將包含如下成分之力賦予至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上述成分係於將上述2個接觸部之與上述身體部分相接之部分連結之方向上使上述2個接觸部接近。上述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程式係使電腦執行如下處理:自騎乘者加壓檢測部獲取檢測結果,該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檢測騎乘於車輛之騎乘者利用上述騎乘者之肌力對上述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基於由上述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所檢測出之上述動作,以促進上述騎乘者知覺出上述車輛之有生性之方式決定上述致動器賦予至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力;及對驅動上述致動器之驅動部指示上述表示所決定之上述力之指示。 藉由利用上述程式1控制致動器,而作為對於騎乘者之對車輛之加壓動作之應答,能以夾住2個接觸部之間之方式對騎乘者之身體之部分施加壓力。因此,可產生騎乘者之對於車輛之有生性。其結果,可使騎乘者之心理狀態或生理狀態發生變化。再者,記錄有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程式之非暫時性(non-transitory)之記錄媒體亦包含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控制方法1)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之控制方法1係控制致動器而促進車輛有生性知覺之控制方法。上述致動器係如下之致動器:以分別與騎乘於車輛之騎乘者之身體之不同之部分相接的2個接觸部夾住位於上述2個接觸部之間之上述騎乘者之身體部分而對上述身體部分施加壓力之方式,將包含如下成分之力賦予至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上述成分係於將上述2個接觸部之與上述身體部分相接之部分連結之方向上使上述2個接觸部接近。上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檢測騎乘於車輛之騎乘者利用上述騎乘者之肌力對上述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基於由上述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所檢測出之上述動作,而以促進上述騎乘者知覺出上述車輛之有生性之方式決定上述致動器賦予至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力;及藉由接收到上述表示所決定之上述力之指示之上述致動器之驅動部驅動上述致動器,而上述致動器對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賦予力。上述騎乘者加壓檢測部亦可為感測器。決定上述致動器賦予至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力之步驟例如亦可藉由處理器而執行。 藉由利用上述控制方法1控制致動器,而作為對於騎乘者之對車輛之加壓動作之應答,能以夾住2個接觸部之間之方式對騎乘者之身體之部分施加壓力。因此,可產生騎乘者之對於車輛之有生性。其結果,可使騎乘者之心理狀態或生理狀態發生變化。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之車輛具備:車體框架;騎乘者支持部,其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且支持騎乘者之身體;接近動作檢測部,其檢測由上述騎乘者支持部所支持之騎乘者之身體之相互遠離之部分接近之動作;及觸覺刺激提示部。觸覺刺激提示部包含:2個接觸部,其等為車體之一部分,且分別與上述騎乘者之身體之不同之部分相接;致動器,其將包含如下成分之力賦予至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上述成分係於連結上述2個接觸部之方向上使上述2個接觸部接近;及控制部,其基於由上述接近動作檢測部所檢測出之上述動作,而控制上述致動器賦予之力(第1構成)。 於上述第1構成中,接近動作檢測部檢測騎乘者之身體之相互遠離之部分接近之動作。即,藉由接近動作檢測部,可檢測使騎乘者之不同之身體之部分彼此接近之動作。例如,可檢測騎乘者包裹、抓住、抱住或夾住某物等動作。藉此,可檢測騎乘者之感情之動態。觸覺刺激提示部係藉由控制部、致動器及接觸部,基於由接近動作檢測部所檢測出之動作,對與車體相接之騎乘者之身體之部分賦予力。因此,可將與騎乘者之感情之動態對應之觸覺提示至騎乘者。又,觸覺刺激提示部將包含如下成分之力賦予至上述2個接觸部,上述成分係於將與騎乘者之身體之不同之部分相接之車體之2個接觸部連結之方向上使2個接觸部接近。即,觸覺刺激提示部將包含如下成分之力賦予至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上述成分係於將身體之與車體相接之部分中的不同之2個身體部分之間連結之線之方向上使該等2個身體部分接近。藉此,騎乘者可於2個相互遠離之身體部分感受被車體包裹、抱住、抓住、或夾住等感覺。因此,騎乘者可對照自身之感情之動態而感受被車體包裹、或擁抱。其結果,可使騎乘者之對車輛之依戀度提高。 於上述第1構成中,車輛亦可進而具備聽覺刺激提示部,該聽覺刺激提示部基於由上述接近動作檢測部所檢測出之上述動作,而輸出包含感歎聲音之特徵量之音(第2構成)。藉此,可對照觸覺刺激提示之觸覺之提示,將與騎乘者之感情之動態對應之音提示至騎乘者。藉此,騎乘者可感受到車輛活著之感覺。其結果,可進而提高騎乘者之對於車輛之依戀度。 於上述第1或第2構成中,觸覺刺激提示部之控制部能以將與上述藉由接近動作檢測部所檢測出之動作之量對應之上述力賦予至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方式控制致動器(第3構成)。藉此,可對騎乘者提示進而與騎乘者之感情之動態對應之觸覺。 於上述第1至第3構成之任一構成中,上述觸覺刺激提示部之控制部可根據車速而調整上述致動器賦予至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上述力(第4構成)。藉此,根據車輛之狀態,向騎乘者提示之觸覺變化。其結果,騎乘者變得易於對於車輛感受到作為交流之對象之存在感。 於上述第1至第4構成之任一構成中,上述觸覺刺激提示部之接觸部可設為如下構成,即,包含於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之狀態下於上述車輛之左右方向上排列地配置,且與由上述騎乘者支持部支持之騎乘者之軀幹部或右腳相接之右按壓部、及與由上述騎乘者支持部支持之騎乘者之軀幹部或左腳相接之左按壓部。於該情形時,上述觸覺刺激提示部之上述致動器可將使上述右按壓部與上述左按壓部相互接近之力賦予至上述右按壓部及上述左按壓部中之至少一者。上述觸覺刺激提示部之上述控制部可基於由上述接近動作檢測部所檢測出之上述動作,而控制上述致動器賦予至上述右按壓部及上述左按壓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力(第5構成)。藉此,騎乘者變得更易於感受到被車體包裹、或抱住等感覺。再者,此處,軀幹包含腰、腹、臀及脊背。腳係設為包含自腳尖至腳之根部為止者。 於上述第5構成中,上述車輛亦可進而具備把手,該把手可旋轉地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部。於該情形時,可設為如下構成:上述騎乘者支持部包含用以供上述騎乘者騎乘之座部,上述右按壓部及上述左按壓部配置於上述把手與上述座部之間(第6構成)。藉此,能實現可使騎乘者之對於車輛之依戀度提高之跨坐型車輛。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詳細地進行說明。 於圖式中,箭頭F表示車輛之前方向。箭頭B表示車輛之後方向。箭頭U表示車輛之上方向。箭頭D表示車輛之下方向。箭頭R表示車輛之右方向。箭頭L表示車輛之左方向。於本說明書中,車輛之前後方向、車輛之左右方向、及車輛之上下方向意指自駕駛車輛之騎乘者觀察以車輛為基準之前後方向、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 車體框架存在相對於鉛直方向而向車輛之左右方向或車輛之前後方向傾斜之情形。因此,除了以車輛為基準之方向以外,還規定有以車體框架為基準之方向。於隨附圖式中,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分別與車輛之前後方向、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一致。亦即,隨附圖式表示車輛不向左右傾斜而直立之狀態。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及「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意指自駕駛車輛之騎乘者觀察以車體框架為基準之前後方向、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 於以下之說明中,於僅記載為「前方」、「後方」、「左側」、「右側」、「上方」、或「下方」之情形時,分別意指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前方、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左側、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右側、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或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下方。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向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前方延伸」包含於相對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傾斜之方向上延伸。所謂「向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延伸」包含於相對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傾斜之方向上延伸。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向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左側延伸」包含於相對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傾斜之方向上延伸。所謂「向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右側延伸」包含於相對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傾斜之方向上延伸。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向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延伸」包含於相對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傾斜之方向上延伸。所謂「向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下方延伸」包含於相對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傾斜之方向上延伸。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車體框架之直立狀態」意指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與鉛直方向一致之狀態。於該狀態下,以車輛為基準之方向與以車輛框架為基準之方向一致。於車體框架相對於鉛直方向向左右方向傾斜時,車輛之左右方向與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不一致,車輛之上下方向與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亦不一致。相對於此,即便於車體框架相對於鉛直方向向左右方向傾斜時,車輛之前後方向與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亦一致。 於本說明書中,「連接」除了包含物理性連接以外,還包含電性連接、及成為可通信之狀態。於物理性連接之情形時,例如包含2個構件直接連接之情形、及2個構件經由另一構件而間接地連接之情形。 (車輛之構成) 圖1係自右側觀察車輛1之整體所得之右視圖。圖2係自上方觀察車輛1之整體所得之俯視圖。圖3係自前方觀察車輛1之整體所得之前視圖。如圖1所示,車輛1具備車體框架2a、2b、2c、2d(以下,於未特別區分之情形時,將車體框架2a~2d統稱為車體框架2)、乘坐座部3、前輪支持部7R、7L、前輪31、後輪32、動力單元13、後懸架33、及後臂34。再者,如圖2及圖3所示,前輪支持部7R、7L包含右前輪支持部7R及左前輪支持部7L,但於圖1中,僅圖示右前輪支持部7R。 車體框架2支持乘坐座部3、前輪支持部7R、7L及動力單元13。前輪支持部7R、7L係於其前端71R、71L(於圖1中僅圖示右前端71R),將前輪31可旋轉地支持。 動力單元13懸架於車體框架2。動力單元13具備引擎、電動馬達、電池等驅動源、或變速箱等裝置。 後臂34以樞軸22為中心可旋轉地安裝於車體框架2之後部。後臂34係於後端將後輪32可旋轉地支持。後懸架33之一端可旋轉地安裝於後臂34,另一端可旋轉地安裝於動力單元13。再者,後懸架33之另一端亦可安裝於車體框架2。又,雖未圖示,但車輛1具備將藉由動力單元而產生之驅動力向後輪32傳遞之傳遞構件(例如,鏈條、皮帶或軸等)。 於圖1所示之例中,車體框架2包含:框架2a,其配置於左右方向之中央;及框架2b、2c、2d,其等連接於框架2a,且配置於框架2a之左右。框架2a係一面彎曲一面於前後方向上延伸。框架2a之一端連接於乘坐座部3。框架2a係自乘坐座部3起向前方延伸,並向下方彎曲,之後向後方延伸。框架2a之另一端即後端支持後臂34之樞軸22。框架2c係自框架2a分支並向上方延伸,且連接於基底部4。框架2d係於較框架2c與框架2a之分支部靠後方,自框架2a分支並向下方延伸,並於連接部21與框架2b連接。框架2b係自連接部21起向上方延伸,並通過框架2c之前於較框架2a靠上之位置,連接於防護23。框架2b、2c、2d均由配置於框架2a之左右之一對框架構成。如圖3所示,框架2b配置於框架2a之左右。 又,車輛1具備:基底部4,其配置於乘坐座部3之前方;可動部5,其支持於基底部4;以及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於圖1中,僅圖示右按壓部8R)。基底部4支持於車體框架2。可動部5係於上下方向上可移動地被支持於基底部4。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係於左右方向上可移動地被支持於基底部4。車輛1具備使可動部5、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移動之致動器61、62、63(以下,於未特別區分之情形時統稱為致動器6)。 基底部4係與乘坐座部3之前端相接,且自乘坐座部3起向前方延伸地形成。自車輛1之側方(右側)觀察,於與基底部4重疊之位置,配置可動部5之被支持部。可動部5係藉由被支持部而支持於基底部4。被支持部成為可動部5之樞軸J1。樞軸J1之軸向與車體框架2之左右方向相同。可動部5係自被支持部起向前方延伸地形成。可動部5係以樞軸J1為中心可旋轉地被支持。藉此,可動部5係於上下方向上可移動地被支持於基底部4。 如圖2所示,基底部4配置於可動部5之被支持部之左右。即,基底部4係自乘坐座部3起向前方延伸,並於中途向左右分支,分別與右前輪支持部7R及左前輪支持部7L相連。可動部5之樞軸J1配置於向左右分支之基底部4之間。於本例中,基底部4係與前輪支持部7R、7L一體地形成。具體而言,配置於可動部5之右側之基底部4之部分係與右前輪支持部7R相連。同樣地,配置於可動部5之左側之基底部4之部分係與左前輪支持部7L相連。 又,如圖2所示,基底部4與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一體地形成。具體而言,配置於可動部5之右側之基底部4之部分係與右按壓部8R相連。同樣地,配置於可動部5之左側之基底部4之部分係與左按壓部8L相連。右按壓部8R係自基底部4起向右側突出。左按壓部8L係自基底部4起向左突出。 如圖2所示,自上方觀察,右按壓部8R配置於較基底部4更靠右之位置。自上方觀察,左按壓部8L配置於較基底部4靠左之位置。自上方觀察,右按壓部8R之對於基底部4之根部8Ra及左按壓部8L之對於基底部4之根部8La位於較乘坐座部3中之騎乘者之乘坐位置靠前。自上方觀察,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之後端與騎乘者之乘坐位置於車體框架2之前後方向上重疊。即,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之後端位於較乘坐座部3之前端靠後。 藉由該構成,右按壓部8R之對於基底部4之根部8Ra位於騎乘於乘坐座部3之騎乘者之右膝之上。左按壓部8L之對於基底部4之根部8La位於騎乘於乘坐座部3之騎乘者之左膝之上。因此,右按壓部8R成為自騎乘於乘坐座部3之騎乘者之右膝之上起朝向軀幹之右側延伸之形態。若右按壓部8R向左側移動則按壓騎乘者之軀幹之右側。若左按壓部8L向右側移動則按壓騎乘者之軀幹之左側。即,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成為支持騎乘者之軀幹之構成。於騎乘者之身體,右按壓部8R相接之位置、與左按壓部8L相接之位置不同。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係分別與騎乘者之不同之部分相接之接觸部之一例。再者,乘坐座部3係支持於車體框架且支持騎乘者之身體之騎乘者支持部之一例。 如圖1所示,自右側觀察,右按壓部8R之一部分與可動部5之一部分及基底部4之一部分重疊。右按壓部8R係向後方且上方延伸地形成。雖於圖1中未圖示,但自車體框架2之左右方向觀察,左按壓部8L設置於與右按壓部8R重疊之位置。即,自左側觀察,左按壓部8L之一部分與可動部5之一部分及基底部4之一部分重疊。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係經由基底部4而支持於車體框架2b。 如圖2所示,於本例中,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係於左右方向上可動地被支持於基底部4。具體而言,右按壓部8R包含右固定部8Rb及右突出可動部8Rc。右固定部8Rb支持於車體框架2。右突出可動部8Rc可動地支持於右固定部8Rb,且自右固定部8Rb起向右側且後方延伸。右突出可動部8Rc係以沿右固定部8Rb之右端之線為旋轉軸J2R可旋轉地被支持。藉由右突出可動部8Rc繞旋轉軸J2R旋轉,而右突出可動部8Rc之左右方向上之位置變化。於本例中,旋轉軸J2R相對於車體框架2之前後方向軸傾斜。旋轉軸J2R之前端位於較後端靠右。 左按壓部8L包含左固定部8Lb、及左突出可動部8Lc。左固定部8Lb支持於車體框架2。左突出可動部8Lc可動地支持於左固定部8Lb,且自左固定部8Lb起向左側且後方延伸。左突出可動部8Lc係以沿左固定部8Lb之左端之線為旋轉軸J2L可旋轉地被支持。藉由左突出可動部8Lc繞旋轉軸J2L旋轉,而左突出可動部8Lc之左右方向上之位置變化。於本例中,旋轉軸J2L相對於車體框架2之前後方向軸傾斜。旋轉軸J2L之前端位於較後端靠左。 使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移動之致動器6例如可以馬達61作為動力源。於圖2所示之例中,作為傳遞馬達61之動力之器件,設置線81R、81L。線81R、81L捲繞於固定於車體框架2之捲取機64。捲取機64係由馬達61驅動。線81R之一端安裝於捲取機64。線81R之另一端安裝於右突出可動部8Rc之自旋轉軸J2R離開之位置。線81R與旋轉軸J2R交叉。線81L之一端安裝於捲取機64。線81L之另一端安裝於左突出可動部8Lc之自旋轉軸J2L離開之位置。線81L與旋轉軸J2L交叉。若捲取機64捲取線81R、81L,則線81R拉拽右突出可動部8Rc,而使右突出可動部8Rc繞旋轉軸J2R旋轉,線81L拉拽左突出可動部8Lc,而使左突出可動部8Lc繞旋轉軸J2L旋轉。 若右按壓部8R之右突出可動部8Rc繞旋轉軸J2R旋轉,則右突出可動部8Rc相對於基底部4於左右方向上移動。若左按壓部8L之左突出可動部8Lc繞旋轉軸J2L旋轉,則左突出可動部8Lc相對於基底部4於左右方向上移動。若線81R、81L同時被捲取,則右突出可動部8Rc向左移動,左突出可動部8Lc向右移動。即,右突出可動部8Rc及左突出可動部8Lc以相互接近之方式移動。藉此,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可自左右按壓騎乘者之軀幹。即,產生包含如下成分之力,該成分係於將接觸於騎乘者之身體之不同之部分的2個接觸部(右按壓部8R與身體相接之部分及左按壓部8L與身體相接之部分)連結之方向上,使2個接觸部相互接近。 再者,以使右按壓部8R與左按壓部8L相互接近之方式移動之機構並不限於上述例。例如,亦可於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之各者設置馬達。即,亦可設置驅動右按壓部8R之右馬達及驅動左按壓部8L之左馬達。於該情形時,例如,可將右馬達之輸出軸與右突出可動部8Rc之旋轉軸J2R平行地配置。而且,亦可設置將右馬達之輸出軸之旋轉傳遞至右突出可動部8Rc之傳遞構件。藉此,伴隨右馬達之輸出軸之旋轉,而右突出可動部8Rc繞旋轉軸J2R旋轉。同樣地,例如,亦可將左馬達之輸出軸與左突出可動部8Lc之旋轉軸J2L平行地配置。而且,亦可設置將左馬達之輸出軸之旋轉傳遞至左突出可動部8Lc之傳遞構件。藉此,伴隨左馬達之輸出軸之旋轉,而左突出可動部8Lc繞旋轉軸J2L旋轉。右馬達與左馬達例如可藉由相同之控制信號而控制。 作為另一例,例如,亦可為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分別於與騎乘者相接之部分具備氣囊之構成。於該情形時,可將作為致動器之壓縮機、及連接壓縮機與氣囊之空氣管設置於車輛1。壓縮機例如可由馬達或引擎驅動。又,於空氣管可設置空氣閥。可藉由空氣閥之開閉控制,而調整藉由壓縮機之壓力封入至氣囊之空氣之量。藉由增加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之氣囊之空氣量,右按壓部8R與左按壓部8L之氣囊相互接近。藉此,可向使騎乘者之身體之不同之部分相互接近之方向施加力。 致動器亦可為具備馬達及氣囊之壓縮機之兩者之構成。例如,可於車輛1設置藉由馬達61使右突出可動部8Rc及左突出可動部8Lc繞旋轉軸J2R、J2L旋轉之機構、及藉由氣囊使右突出可動部8Rc及左突出可動部8Lc膨脹之機構之兩者。 於上述例中,使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移動之致動器6包含馬達61、捲取機64及線81R、81L。相對於此,使可動部5移動之致動器6係如圖1所示般包含馬達61、及減速機(齒輪)62、63。馬達61之輸出軸之旋轉經由減速機62、63而傳遞至樞軸J1。於該例中,馬達61之輸出軸及減速機62、63之旋轉軸與樞軸J1平行。減速機62係與馬達61之輸出軸為同軸,且伴隨馬達61之輸出軸之旋轉而旋轉。減速機63係與樞軸J1為同軸,且與減速機62嚙合。若減速機62旋轉,則減速機63旋轉。伴隨減速機63之旋轉,而樞軸J1旋轉。再者,使可動部5移動之致動器6之構成並不限於圖1所示之例。 如圖1所示,前輪支持部7R係自基底部4起向前方且下方而朝向前輪31延伸。前輪支持部7R係與基底部4連續地形成。雖於圖1中未圖示,但前輪支持部7L係自基底部4起通過可動部5之左側向前方且下方而朝向前輪31延伸(參照圖2、圖3)。前輪支持部7L係與基底部4連續地形成。 如圖1所示,於前輪支持部7R之右側面,形成自基底部4起向前方且下方而朝向前輪31延伸之槽11。槽11係前輪支持部7R之右側面向車輛內側凹陷而成之部分。槽11具有:底面,其向前方且下方延伸;及一對側面,其等於與底面延伸之方向垂直之方向上對向。於槽11所形成之凹部內設置握持部12。握持部12係由自槽11之相互對向之一對側面之一者朝向另一者延伸之棒狀之構件形成。 雖於圖1中未表示,但於前輪支持部7L之左側面,形成自基底部4起向前方且下方而朝向前輪31延伸之槽11(參照圖2、圖3)。槽11係前輪支持部7L之左側面向車輛內側凹陷而成之部分。槽11具有:底面,其向前方且下方延伸;及一對側面,其等於與底面延伸之方向垂直之方向上對向。於槽11所形成之凹部內設置握持部12。握持部12係由自槽11之相互對向之一對側面之一者朝向另一者延伸之棒狀之構件形成。 握持部12係跨坐於乘坐座部3之騎乘者藉由手握住之部分。於握持部12設置壓力感測器41。壓力感測器41檢測騎乘者之手對握持部12賦予之壓力。壓力感測器41可檢測騎乘者握住握持部12之動作、即使騎乘者之手指與手掌接近之動作。壓力感測器41係檢測騎乘者之身體之相互遠離之部分接近之動作之接近動作檢測部之一例。騎乘者之手指與手掌相當於騎乘者之身體之相互遠離之部分。再者,於握持部12亦可設置刹車操作器。 基底部4之上表面係與乘坐座部3、前輪支持部7L、7R、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之上表面連續。例如,藉由利用同一外殼覆蓋前輪支持部7L、7R、基底部4、乘坐座部3、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之上表面,可設為上表面連續之構成。 (動作例) 圖1、圖2及圖3表示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位於第1位置之狀態之車輛1。相對於此,圖4、圖5及圖6表示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位於第2位置之狀態之車輛1。 如圖2及圖3所示,第1位置係右按壓部8R之右突出可動部8Rc以旋轉軸J2R為中心,朝相對於車體框架2之上下方向線而向右傾倒之方向旋轉後之狀態,且係左按壓部8L之左突出可動部8Lc以旋轉軸J2L為中心,朝相對於車體框架2之上下方向線而向左傾倒之方向旋轉後之狀態。相對於此,如圖5及圖6所示,第2位置係右按壓部8R之右突出可動部8Rc以旋轉軸J2R為中心,朝接近於車體框架2之上下方向線之方向旋轉後之狀態,且係左按壓部8L之左突出可動部8Lc以旋轉軸J2L為中心,朝接近於車體框架2之上下方向線之方向旋轉後之狀態。 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位於第2位置時(參照圖5)之右按壓部8R之右端、與左按壓部8L之左端之左右方向之距離較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位於第1位置時(參照圖2)之右按壓部8R之右端、與左按壓部8L之左端之左右方向之距離短。即,第2位置係與第1位置相比右按壓部8R與左按壓部8L之間隔更窄。即,於第2位置,與第1位置相比,右按壓部8R與左按壓部8L相互更接近。 如圖6所示,於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位於第2位置時,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未相對於車體框架2之上下方向線而向左右方向傾斜。如圖3所示,於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位於第1位置時,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係相對於車體框架2之上下方向線而向左右方向傾斜。即,可藉由致動器,使右按壓部8R相對於車體框架2之上下方向軸而向右傾斜。又,可藉由致動器,使左按壓部8L相對於車體框架2之上下方向軸而向左傾斜。 致動器6可使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於第1位置與第2位置之間移動。藉由致動器6,賦予包含使右按壓部8R與左按壓部8L相互接近之方向之成分之力。藉由致動器6而賦予之力係基於由壓力感測器41所檢測出之騎乘者握住之動作而控制。 (控制系統之構成例) 圖7係表示車輛1所具備之控制系統之構成例之方塊圖。圖7所示之控制系統具有接近動作檢測部42及觸覺刺激提示部43。接近動作檢測部42檢測由乘坐座部3(騎乘者支持部)所支持之騎乘者之身體之相互遠離之部分接近之動作。作為一例,接近動作檢測部42包含壓力感測器41。壓力感測器41檢測握住握持部12之騎乘者之手賦予至握持部12之壓力。觸覺刺激提示部43具有控制部68、致動器6、及2個接觸部82。2個接觸部82為車體之一部分,且分別與騎乘者之身體之不同之部分相接。作為一例,2個接觸部82分別包含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致動器6將包含在連結2個接觸部82之方向上使該2個接觸部82接近之成分之力賦予至2個接觸部82中之至少一者。作為一例,致動器6對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賦予包含使其等相互接近之方向之成分之力。控制部68基於由接近動作檢測部42所檢測出之騎乘者之動作,控制致動器6賦予至接觸部82之力。 表示由接近動作檢測部42所檢測出之騎乘者之動作之資訊被傳遞至控制部68。即,控制部68獲取接近動作檢測部42之檢測結果。此處,作為一例,控制部68接收表示藉由壓力感測器41所檢測出之握持部12之壓力之信號。控制部68基於表示接收到之壓力之信號而產生控制信號,並將所產生之控制信號供給至致動器6。作為一例,控制部68可藉由將表示致動器6之馬達61之電流值之信號供給至馬達61,而控制致動器6。 控制部68可藉由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電子控制單元)等電腦或電子電路而構成。安裝構成控制部68之電腦或電子電路之基板可內置於收納致動器6之殼體,亦可設置於收納致動器6之殼體之外。 控制部68可於藉由接近動作檢測部42所檢測出之騎乘者之動作滿足預先規定之條件之情形時,以致動器6將包含使接觸部82之2個部分相互接近之成分之力賦予至接觸部82之方式進行控制。作為一例,控制部68於藉由壓力感測器41所檢測出之壓力超過閾值之情形時,以使右按壓部8R與左按壓部8L相互接近之方式控制致動器6。藉此,例如可實現如下控制:若騎乘者握住握持部12之力超過特定量,則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自左右按壓騎乘者之軀幹。 又,控制部68亦可根據藉由接近動作檢測部42所檢測出之騎乘者之動作,調整藉由致動器6而賦予至接觸部82之力之大小或時序。例如,控制部68可根據檢測出之騎乘者之動作之量,而改變賦予至接觸部82之力之大小。作為具體例,可根據藉由壓力感測器41而檢測出之壓力,控制致動器6使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移動之力之大小。藉此,例如,可根據騎乘者握住之力,而使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自左右按壓騎乘者之軀幹之力發生變化。 控制部68除了可根據藉由接近動作檢測部所檢測出之騎乘者之動作而控制致動器6賦予至接觸部82之力之大小以外,亦可控制使接觸部82移動之快慢、或賦予力之時序。 如此,控制部68可根據表示藉由接近動作檢測部42所檢測出之騎乘者之動作之檢測值,決定用以控制利用致動器6所得之力之控制值(控制資料)。使用表示該騎乘者之動作之值而決定致動器6之控制值之處理例如可設為使用將檢測值作為參數之預先規定之數式而算出控制值之處理。或者,控制部68亦可執行如下處理:使用記錄有各種檢測值、及與其等對應之控制值之資料(例如,表格或映射表資料),決定與自接近動作檢測部42獲取之檢測對應之控制值。 控制部68亦可接收來自2個以上之感測器之資訊,以作為藉由接近動作檢測部42所檢測出之騎乘者之動作。例如,除了握持部12之壓力感測器41以外,可將檢測膝部夾緊(knee grip)之壓力之膝部夾緊壓力感測器設置於車輛1。於該情形時,控制部68可使用自握持部12之壓力感測器、及膝部夾緊壓力感測器之兩者獲取之信號,控制致動器6賦予至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之力。 致動器6亦可為對於2組以上之接觸部82賦予力之構成。例如,可除了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以外,進而將另一接觸部設置於車輛1。例如,可於槽11內包圍握持部12之位置配置氣囊。可設為如下構成:藉由使氣囊膨脹,而氣囊按壓握住握持部12之騎乘者之手之手背及手指。於該情形時,可於車輛1設置作為致動器6之壓縮機、連接壓縮機與氣囊之空氣管、及設置於空氣管之空氣閥。控制部68控制使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移動之致動器6、及空氣閥之兩者。控制部68可基於由接近動作檢測部42所檢測出之騎乘者之動作而進行該等控制。 又,控制部68可不僅基於由接近動作檢測部42所檢測出之騎乘者之動作,而且基於表示車輛之狀態之資訊,而控制致動器6賦予至接觸部82之力。圖8係表示控制部68可使用車輛狀態控制利用致動器賦予至接觸部82之力之控制系統之構成例之方塊圖。圖8所示之控制系統具備車輛狀態檢測部44。車輛狀態檢測部44設置於車輛1,且檢測表示車輛之狀態之物理量。作為一例,車速感測器45及傾斜角感測器46包含於車輛狀態檢測部44。控制部68基於由車輛狀態檢測部44所檢測出之車輛之狀態,控制致動器6賦予至接觸部82之力。例如,控制部68可根據藉由車速感測器45所檢測出之車速而調整致動器6賦予至接觸部82之力。 圖9係表示基於騎乘者之動作及車輛狀態而控制賦予至接觸部之力之處理之一例的流程圖。於圖9所示之例中,控制部68自接近動作檢測部42獲取關於騎乘者之動作之資訊(S0)。例如,控制部68自設置於握持部12之壓力感測器41,獲取表示自握住握持部12之手施加於握持部12之壓力之信號。 控制部68根據來自接近動作檢測部42之信號,檢測出騎乘者已進行使相互遠離之身體之部分接近之動作(以下稱為接近動作)(S1中為是(YES))。例如,控制部68係於藉由握持部12之壓力感測器41所檢測出之壓力超過閾值之情形時,判斷為存在接近動作。於該例中,藉由壓力感測器41檢測騎乘者使作為相互遠離之身體之部分之手指與手掌接近之動作。 若檢測出接近動作,則控制部68自車輛狀態檢測部44獲取表示車輛狀態之資訊(S2)。例如,控制部68獲取表示如下物理量之信號以作為表示車輛狀態之資訊,該物理量表示由騎乘者之動作而引起之車輛狀態。作為具體例,控制部68自車速感測器45獲取表示車速之信號。 控制部68基於S2中所獲取之車輛狀態,判斷是否賦予使接觸部82接近之力(S3)。例如,控制部68係於藉由車速感測器45所檢測出之車速處於預先規定之範圍之情形時,判斷為賦予力(S3中為是)。再者,於判斷為不賦予力之情形時(S3中為否(NO)),控制部68執行是否結束控制之判斷處理(S6)。 於S3中為是之情形時,控制部68決定使接觸部82相互接近之力之大小(S4)。於S4中,控制部68可使用關於S1中所檢測出之接近動作、及S2中所獲取之車輛狀態之資訊,而決定力之大小。例如,根據S1中所獲取之壓力感測器41之壓力、及S2中所獲取之車速,決定使接觸部82即右按壓部8R與左按壓部8L相互接近之力之大小。例如,可參照預先記錄之表示車輛狀態與賦予之力之大小之對應的對應資料,而決定與S0中所獲取之壓力感測器41之壓力及S2中所獲取之車速對應之力之大小。再者,於S4中,控制部68亦可代替力之大小、或者除了力之大小以外,決定賦予力之時序或使接觸部82移動之速度之其他控制內容。 控制部68將基於S4中所決定之內容之控制信號供給至致動器6(S5)。藉此,致動器6將S4中所決定之大小之力賦予至接觸部82。控制部68反覆進行S0~S5之處理直至判斷為控制結束(S6中為是)為止。 再者,控制部68之動作並不限於圖9所示之例。例如,於圖9中,亦可省略S3之處理。又,亦可省略S2之處理。於該情形時,於S4中,可基於S0中所獲取之騎乘者之接近動作,而決定賦予之力。又,S2中所獲取之車輛狀態並不限於車速,可不僅獲取車速而且獲取刹車操作量、節流閥開度、左右方向之傾斜量或速度、滑移比、或引擎轉數之其他車輛狀態、或者可代替車速而獲取刹車操作量、節流閥開度、左右方向之傾斜量或速度、滑移比、或引擎轉數之其他車輛狀態。S4中之輸出聲音之決定處理並不限於如上述般使用預先記錄之對應資料之處理。例如,可藉由按照特定之數式或演算法而處理表示騎乘者之動作或車輛狀態之值,從而決定力之大小、速度或時序。 藉由圖9所示之動作,可將騎乘者握住握持部12之壓力經由接觸部82而返還至騎乘者之軀幹。車輛1可將與騎乘者握住手之動作對應之觸覺刺激賦予至騎乘者。由於當騎乘者握住自己之手時,軀幹被緊固,故而變為被車輛1抱緊之感覺。 (包含聽覺刺激提示部之構成例) 圖10係表示車輛1所具備之控制系統之變化例之方塊圖。圖10所示之控制系統不僅具有接近動作檢測部42及觸覺刺激提示部43,而且具有聽覺刺激提示部47。聽覺刺激提示部47基於由接近動作檢測部42所檢測出之動作,輸出包含感歎聲音之特徵量之音。聽覺刺激提示部47包含控制部68、及揚聲器48。 聽覺刺激提示部47之控制部68可基於由接近動作檢測部42所檢測出之動作,而決定感歎聲音之輸出之有無(需要與否)。即,控制部68基於由接近動作檢測部42所檢測出之騎乘於乘坐座部3之騎乘者之身體中之相互遠離之部分接近之動作,而判斷是否輸出感歎聲音。例如,控制部68可於檢測出之動作之量處於特定範圍之情形時,判斷為輸出感歎聲音。於該情形時,控制部68使揚聲器48輸出感歎聲音。 或者,聽覺刺激提示部47之控制部68亦可基於由接近動作檢測部42所檢測出之動作,而決定要輸出之感歎聲音。例如,控制部68可基於由接近動作檢測部42所檢測出之動作,自預先記錄之感歎聲音之聲音資料之中,選擇要輸出之聲音資料。控制部68使揚聲器48輸出所選擇之聲音資料之感歎聲音。例如,控制部68可根據檢測出之動作之量,而改變要輸出之感歎聲音。 聽覺刺激提示部47可藉由基於利用接近動作檢測部42所檢測出之動作而輸出感歎聲音,從而對照觸覺刺激提示部43之經由接觸部82之力之賦予而輸出感歎聲音。控制部68可對照接觸部82對騎乘者之身體賦予力之時序,而使觸覺刺激提示部43輸出感歎聲音。即,可使觸覺刺激提示部43之力之賦予、與聽覺刺激提示部47之感歎聲音之輸出同步。例如,可同時進行觸覺刺激提示部43之力之賦予、與聽覺刺激提示部47之感歎聲音之輸出。騎乘者可進而感受對於車輛1之依戀。 感歎聲音係不依靠語言而表示人之感情之聲音。感歎聲音例如為藉由歎息音之高低或大小之抑揚而表示人之感情之聲音。又,感歎聲音亦可為將人之歎息音與其他音(例如引擎音等)合成者。作為感歎聲音之例,可列舉叫聲、鳴聲、笑聲、喘息聲、歎氣、或口哨等。叫聲或鳴聲表示驚恐、憤怒、悲痛等。笑聲、口哨表示放鬆、愉快、開心等。喘息聲表示興奮、痛苦、快感等。歎氣表示疲勞、灰心等。藉由輸出感歎聲音,可不依靠語言而表達感情。 例如,觸覺刺激提示部43及聽覺刺激提示部47可於騎乘者用力握住握持部12時,增強接觸部82之對騎乘者之軀幹之保持壓力(hold pressure),並且提示將感歎聲音與引擎音進行合成所得之音。藉此,增強騎乘者與車輛1相擁之感覺。而且,騎乘者可進而感受到對於車輛1之依戀。 再者,聽覺刺激提示部47亦可為如下構成:於藉由觸覺刺激提示部43決定自接觸部82對騎乘者之身體賦予力之情形時,輸出感歎聲音。於該情形時,成為間接地基於接近動作檢測部42之檢測結果而輸出感歎聲音之形態。此種形態亦包含於基於由接近動作檢測部42所檢測出之動作之感歎聲音之輸出。 觸覺刺激提示部43之控制部68亦可不僅使用藉由接近動作檢測部42所檢測出之動作,而且進而使用車輛狀態,控制感歎聲音輸出。例如,控制部68可於基於由接近動作檢測部42所檢測出之動作而決定輸出感歎聲音之情形時,基於由車輛狀態檢測部44所檢測出之車輛狀態決定要輸出之感歎聲音。藉此,可輸出與車輛狀態對應之恰當之感歎聲音。 圖11係表示聽覺刺激提示部47之動作例之流程圖。圖11中之S0、S1、S2可設為與圖9所示之S0、S1、S2相同之處理。 聽覺刺激提示部47之控制部68基於S2中所獲取之車輛狀態,判斷是否輸出感歎聲音(S13)。例如,控制部68於藉由車速感測器45所檢測出之車速處於預先規定之範圍之情形時,判斷為輸出感歎聲音(S13中為是)。再者,於判斷為不輸出感歎聲音之情形時(S13中為否),控制部68執行是否結束控制之判斷處理(S6)。 於S13中為是之情形時,控制部68決定要輸出之感歎聲音(S14)。於S14中,控制部68可使用關於S1中所檢測出之接近動作、及S2中所獲取之車輛狀態之資訊,決定要輸出之感歎聲音。例如,控制部68根據S0中所獲取之壓力感測器41之壓力、及S2中所獲取之車速,而決定感歎聲音。 作為一例,可於控制部68可存取之記憶體中預先記錄複數個感歎聲音之聲音資料檔案。又,表示接近動作及車輛狀態之條件之條件資料亦與各聲音資料檔案建立對應關係地預先記錄於記憶體。控制部68係參照條件資料,而特定出如S0中所獲取之接近動作及S2中所獲取之車輛狀態滿足條件般之條件資料。可將與特定出之條件資料對應之聲音資料檔案決定為要輸出之感歎聲音。 控制部68對S14中所決定之聲音資料檔案進行再生而產生聲音信號,並供給至揚聲器48(S15)。藉此,揚聲器48輸出S14中所決定之感歎聲音。控制部68反覆進行S0~S15之處理直至判斷為控制結束(S6中為是)為止。 藉由圖11所示之動作,可將騎乘者握住握持部12之壓力經由接觸部82而返還至騎乘者之軀幹。車輛1可將與騎乘者握住手之動作對應之觸覺刺激賦予至騎乘者。由於當騎乘者握住自己之手時,軀幹被緊固,故而變為被車輛1抱緊之感覺。 再者,聽覺刺激提示部47之動作並不限於圖11所示之例。例如,於圖11中,亦可省略S13之處理。又,亦可省略S2之處理。於該情形時,於S14中,基於S0中所獲取之騎乘者之接近動作,而決定感歎聲音。又,S2中所獲取之車輛狀態並不限於車速,可不僅獲取車速而且獲取刹車操作量、節流閥開度、左右方向之傾斜量或速度、滑移比、或引擎轉數之其他車輛狀態、或者代替車速而獲取刹車操作量、節流閥開度、左右方向之傾斜量或速度、滑移比、或引擎轉數之其他車輛狀態。S14中之輸出聲音之決定處理並不限於如上述般使用預先記錄之條件資料之處理。例如,可藉由按照特定之數式或演算法處理表示騎乘者之動作或車輛狀態之值,而決定感歎聲音。 以上,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 (車輛之變化例) 例如,亦可於車體框架之前部設置頭管及把手。圖12係變化例之車輛之左視圖。圖12所示之車輛100為機車。車輛100具備車體框架10、動力單元18、前輪31、後輪32、及燃料箱30。 車體框架10包含頭管24、箱框架25、後框架35、及後臂14。頭管24配置於車體框架10之前部。箱框架25係左右一對地構成。箱框架25自頭管24起向後方延伸。於車輛100之側視時,左右一對箱框架25分別具有向下方彎曲之部分。於箱框架25彎曲之部分,分別連接有左右一對後框架35。後臂14連接於箱框架25之後端。於左右一對箱框架25之後端,安裝有向左右方向突出之踏板(step)28。 轉向軸17旋轉自如地插入於頭管24。於轉向軸17之上部安裝有把手16。於轉向軸17經由托架(未圖示)而安裝有左右一對前叉15。於前叉15之下端,將前輪31旋轉自如地支持。伴隨把手16之操作,而前輪31於左右方向上旋轉。於後臂14之後端,將後輪32旋轉自如地支持。後輪32係藉由被傳遞動力單元18之動力而旋轉。 燃料箱30安裝於箱框架25及後框架35。於車輛100之側視時,於燃料箱30之後方配置乘坐座部19。乘坐座部19之前部覆蓋燃料箱30之後部之一部分。 把手16包含供騎乘者握住之部分即握把16a。於把手16之握把16a,安裝有壓力感測器41。藉由壓力感測器41,可檢測騎乘者握住握把16a之動作、即使手指與手掌接近之動作。 於把手16之前方配置前罩36。於把手16之後方配置外殼26。外殼26之後部覆蓋燃料箱30之前部之一部分。於外殼26之下方配置左右一對基底部27。基底部27安裝於箱框架25及後框架35。於車輛100之側視時,基底部27覆蓋燃料箱30之下部之一部分。於車輛100之側視時,基底部27覆蓋乘坐座部19之前部之一部分。 於左右一對基底部27,分別設置右按壓部83R及左按壓部83L(於圖12中僅圖示左按壓部83L)。右按壓部83R及左按壓部83L支持於基底部27。右按壓部83R及左按壓部83L係自基底部27起向後方且上方延伸地形成。 藉由該構成,右按壓部83R及左按壓部83L係自騎乘於乘坐座部19且將腳置於踏板28之騎乘者之膝蓋之附近配置至騎乘者之軀幹之側面。即,右按壓部83R及左按壓部83L係分別接觸於騎乘者之軀幹之右側、及左側之接觸部。 右按壓部83R及左按壓部83L之遠離基底部27之端部構成為可向相互接近之方向移動。例如,亦可於右按壓部83R之後端之左表面、及左按壓部83L之端部之右表面分別設置氣囊(未圖示)。於該情形時,車輛100具備壓縮機(未圖示)以作為致動器。氣囊係經由空氣管而連接於壓縮機。於空氣管,設置空氣閥。藉由控制空氣閥之開閉,可調整封入至右按壓部83R及左按壓部83L之氣囊之空氣量。其結果,右按壓部83R與左按壓部83L向相互接近之方向移動。藉此,右按壓部83R與左按壓部83L同時按壓騎乘者之軀幹之右側與左側。 再者,使右按壓部83R與左按壓部83L向相互接近之方向移動之機構並不限於上述例。例如,右按壓部83R及左按壓部83L亦可構成為可於左右方向上擺動。 車輛100具備與圖7、圖8或圖10相同之控制系統。車輛100具備壓力感測器41以作為接近動作檢測部42,具備右按壓部83R及左按壓部83L以作為2個接觸部82。又,車輛100具備控制部68及致動器6。致動器6將包含使2個接觸部82相互接近之成分之力賦予至2個接觸部82中之至少一者。控制部68基於由壓力感測器41所檢測出壓力,控制致動器6賦予至接觸部82之力。 藉此,觸覺刺激提示部43可對騎乘者握住把手16之握把16a之動作做出反應,增強右按壓部83R及左按壓部83L保持騎乘者之軀幹之壓力。因此,騎乘者可對照自身之感情之動態而獲得被車體擁抱般之感覺。其結果,可使騎乘者之對於車輛之依戀度提高。 再者,基底部27之構成並不限於圖12所示之例。例如,亦可於把手16安裝基底部27。或者,可將燃料箱30設為基底部、或將基底部27安裝於燃料箱30。右按壓部83R及左按壓部83L可藉由自基底部27突出之構件而構成。又,亦可將外殼26設為基底部27,並將右按壓部83R及左按壓部83L安裝於外殼26。 於圖12中,2個接觸部即右按壓部83R及左按壓部83L係於左右方向上排列地配置。2個接觸部之配置並不限於此。例如,亦可將2個接觸部配置於騎乘者之前後。亦可於乘坐座部19之前後配置前按壓部及後按壓部。於該情形時,可將乘坐座部19設為基底部。又,亦可設為2個接觸部中之一個移動之構成。例如,可設為於乘坐座部19之後部配置按壓部,且藉由按壓部按壓騎乘者之脊背之構成。於該情形時,例如,相接於燃料箱30之騎乘者之腹與相接於按壓部之脊背被賦予包含相互接近之方向之成分之力。 接觸部相接之騎乘者之身體並不限於軀幹。例如,接觸部亦可藉由對騎乘者之踝或腓施加壓力之擱腳台而構成。又,作為另一例,可將與手相接之2個接觸部設置於車輛。圖13係表示接觸部之變化例之圖。圖13係車輛100之把手16之握把之局部剖視圖。於圖13所示之例中,設置覆蓋把手16之握把16a之前方及上方之握把外殼32。於握把16a之前方且為握把外殼32之後方,配置桿29。於握把外殼32之內表面中之握把16a之前方之面、及握把16a之上方之面,分別安裝氣囊84F、84U。即,於握把外殼32與握把16a之間之空間內之於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上相互遠離之2個部位安裝氣囊84F、84U。 氣囊84F、84U成為分別與騎乘者之手之不同之部分相接之2個接觸部。藉由氣囊84F、84U膨脹,可對騎乘者之手之不同之部分分別自上方及前方賦予力。該等2個力包含2個接觸部相互接近之方向之成分。即,藉由使氣囊84F、84U膨脹,可賦予包含在連結2個接觸部即氣囊84F、84U之方向上使2個接觸部接近之成分之力。藉此,騎乘者獲得於手背上重疊手並被握住般之感受。騎乘者變為對於車輛100易懷有若握住人之手,則被該人反握住手時般之感情。 圖14~圖17係表示接觸部及致動器之變化例之圖。圖14係表示自車輛之左側觀察包含變化例之接觸部85及致動器65之車輛之部分之構成所得之左視圖。圖15係自車輛之上方觀察包含接觸部85及致動器65之車輛之部分所得之俯視圖。圖16係自斜向左下後方觀察包含接觸部85及致動器65之車輛之部分所得之立體圖。圖17係圖15中之沿A-A線之剖視圖。 如圖14所示,接觸部85係相對於車體框架37,以第1樞軸J3為中心可旋轉地被支持。於車體框架37,安裝乘坐座部19。車體框架37例如可設為車輛之後部之後框架。於車體框架37,進而安裝使接觸部85旋轉之致動器65。於該例中,於車體框架37之與乘坐座部19相反之側設置致動器65。即,於乘坐座部19與致動器65之間配置支持其等之車體框架37。 接觸部85具有朝向乘坐於乘坐座部19之騎乘者彎曲之形狀。即,接觸部85具有如下形狀:自第1樞軸J3起向後方延伸之後,向接近於乘坐座部19之方向彎曲並延伸。換言之,接觸部85具有彎曲部85c,該彎曲部85c係於作為旋轉軸之第1樞軸J3之旋轉圓周方向Y上,向接近於乘坐座部19之方向彎曲。接觸部85係以如下方式構成:藉由接觸部85以第1樞軸J3為中心旋轉,而接觸部85可自車輛之前後方向之後方接觸於乘坐於乘坐座部19之騎乘者。於圖14所示之例中,接觸部85之第1樞軸J3之軸向係與車體框架37之左右方向相同。再者,第1樞軸J3亦可與車體框架37之左右方向不同。 如圖15所示,接觸部85具有右按壓部85aR及左按壓部85aL。右按壓部85aR係與乘坐於乘坐座部19之騎乘者之軀幹部之背面即脊背之右側相接。左按壓部85aL係與騎乘者之軀幹部之背面即脊背之左側相接。於圖15所示之例中,於接觸部85之較彎曲部85c更接近於前端之部分,形成右按壓部85aR及左按壓部85aL。接觸部85係於彎曲部85c分支為右按壓部85aR及左按壓部85aL。右按壓部85aR及左按壓部85aL分別自彎曲部85c起於以第1樞軸J3為中心之旋轉之圓周方向Y上向接近於乘坐座部19之方向延伸。 右按壓部85aR相接於騎乘者之面、與左按壓部85aL相接於騎乘者之面不相互平行。右按壓部85aR相接於騎乘者之面、與左按壓部85aL相接於騎乘者之面係於車輛之左右方向上相互對向。自車輛之左右方向觀察,右按壓部85aR之至少一部分、與左按壓部85aL之至少一部分重疊。於圖15所示之例中,右按壓部85aR之朝向騎乘者之面、與左按壓部85aL之朝向騎乘者之面均為平面。再者,該等面亦可為曲面。 藉由利用致動器65使接觸部85移動,而右按壓部85aR及左按壓部85aL相對於騎乘者被向一方向壓抵。於該例中,右按壓部85aR及左按壓部85aL被壓抵至騎乘者之方向係接觸部85之繞第1樞軸J3之旋轉之圓周方向Y。此時,右按壓部85aR相接於騎乘者之面之法線、與左按壓部85aL相接於騎乘者之面之法線係相對於右按壓部85aR及左按壓部85aL相對於騎乘者被壓抵之方向,向車輛之左右方向傾斜。右按壓部85aR與左按壓部85aL之間隔係於其等相對於騎乘者被壓抵之方向(圓周方向Y)上,伴隨自騎乘者遠離而變窄。即,以右按壓部85aR與左按壓部85aL之間之空間於右按壓部85aR及左按壓部85aL被壓抵至騎乘者之方向上伴隨自騎乘者遠離而變窄之方式,形成有右按壓部85aR及左按壓部85aL。藉此,若右按壓部85aR及左按壓部85aL相對於騎乘者向一方向被壓抵,則包含使右按壓部85aR相接於騎乘者之部分、與左按壓部85aL相接於騎乘者之部分接近之成分之力作用於騎乘者。因此,藉由致動器65使接觸部85移動,能以夾住騎乘者之身體之右按壓部85aR與左按壓部85aL之間之方式對騎乘者之身體之部分施加壓力。 於圖15所示之例中,右按壓部85aR及左按壓部85aL係藉由1個致動器65而一體地移動。相對於此,亦可為右按壓部與左按壓部分別獨立地藉由致動器而移動之構成。 如圖16及圖17所示,致動器65連接於接觸部85與車體框架37之間。致動器65之一端65e係可繞第2樞軸J41旋轉地連接於接觸部85。致動器65之一端65e連接於接觸部85之與第1樞軸J3不同之位置。致動器65之另一端65f係可繞第3樞軸J42旋轉地連接於車體框架37。第2樞軸J41及第3樞軸J42係與第1樞軸J3為同軸。致動器65形成為於連結一端65e與另一端65f之間之方向上可伸縮。致動器65係藉由在一端65e與另一端65f之間伸縮,而使接觸部85繞第1樞軸J3旋轉。 於圖16及圖17所示之例中,致動器65為油壓缸。致動器65具有汽缸65a及插入於汽缸65a之活塞65b。活塞65b係相對於汽缸65a,於插入方向上可動。活塞65b係與一端65e一體地形成。汽缸65a係與另一端65f一體地形成。致動器65構成為於一端65e與另一端65f之間可伸縮。致動器65亦可具備控制汽缸65a內之油壓之驅動部(省略圖示)。驅動部例如可設為以馬達作為驅動源之油壓泵。於該情形時,藉由控制馬達之輸出,可控制致動器65之一端65e與另一端65f之間之伸縮。藉此,可控制接觸部85之繞第1樞軸J3之旋轉運動。即,可控制接觸部85之右按壓部85aR及左按壓部85aL按壓騎乘者之力。以此方式,致動器65可賦予包含使右按壓部85aR相接於騎乘者之部分與左按壓部85aL相接於騎乘者之部分相互接近之成分之力。 如此,右按壓部85aR及左按壓部85aL設置於藉由利用致動器65賦予力,可相對於騎乘於乘坐座部19之騎乘者自車輛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接觸之位置。於該例中,右按壓部85aR及左按壓部85aL係配置於相對於騎乘於乘坐座部19之騎乘者自與把手(省略圖示)相反之側接觸之位置。 再者,致動器65之構成並不限於圖16及圖17所示之例。致動器例如亦可包含馬達及傳遞馬達之旋轉之減速機。於該情形時,可設為藉由減速機旋轉,而接觸部85繞第1樞軸J3旋轉之構成。又,設置於自後方接觸騎乘者之位置之接觸部之形態並不限於圖14~圖17所示之例。 可採取包含上述變化例之實施形態作為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系統之一例。圖18係表示採取上述實施形態作為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系統之情形時之構成例的功能方塊圖。圖18所示之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系統90具備騎乘者加壓檢測部49、指示部52、驅動部53、致動器6、及2個接觸部82。騎乘者加壓檢測部49檢測騎乘於車輛之騎乘者RD藉由騎乘者RD之肌力對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2個接觸部82分別與騎乘者RD之身體之不同之部分相接。致動器6將包含在連結2個接觸部82之方向上使2個接觸部82接近之成分之力,賦予至2個接觸部82中之至少一者。藉由致動器6對接觸部82賦予力,而以夾住騎乘者RD之身體之2個接觸部82之間之部分之方式對騎乘者RD之身體之部分施加壓力。指示部52基於由騎乘者加壓檢測部49所檢測出之騎乘者RD之動作,而以促進騎乘者RD知覺出車輛之有生性之方式決定致動器6賦予至2個接觸部82中之至少一個之力。驅動部53自指示部52接收表示指示部52所決定之力之指示,而驅動致動器6。由驅動部53驅動之致動器6將指示部52所決定之力賦予至2個接觸部82中之至少一個。 騎乘者加壓檢測部49可設為檢測騎乘者RD對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之感測器41。藉由騎乘者加壓檢測部49,可檢測例如騎乘者RD對於車輛握住、抓住、抱住、夾住、撫摸、按壓、拉拽、舉起、或使其後退等動作。藉此,可檢測騎乘者RD之感情之動態。藉由指示部52、驅動部53及致動器6,基於由騎乘者加壓檢測部49所檢測出之動作,使2個接觸部82對騎乘者RD之身體之部分賦予力。致動器6將包含如下成分之力賦予至該等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上述成分係於將與騎乘者RD之身體之不同之部分相接之2個接觸部連結之方向上使2個接觸部接近。此時,2個接觸部以夾住騎乘者之身體之2個接觸部之間之部分之方式,對騎乘者之身體之部分施加壓力。指示部52係作為對於騎乘者加壓檢測部49所檢測出之騎乘者RD之動作之應答,決定對騎乘者RD經由2個接觸部82而賦予之力。驅動部53自指示部52接收指示而驅動致動器6。騎乘者RD可獲得相對於對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車輛做出反應而對騎乘者RD之身體返還自2個部位夾住之力般之感受。此時,騎乘者RD可於2個相互遠離之身體部分感受到被車體包裹、抱住、抓住、或夾住等感覺。因此,騎乘者RD可對照自身之感情之動態而獲得被車體包裹、或擁抱般之感受。即,可產生騎乘者RD之對於車輛之有生性。其結果,可使騎乘者RD之心理狀態或生理狀態發生變化。 (實驗結果) 發明者等人調查了因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系統而引起之騎乘者RD之心理狀態或生理狀態之變化。使受驗者進行圖14~圖17所示之具備接觸部85及致動器65之第1機車、及不具備其等之第2機車之駕駛模擬。於第1機車之駕駛模擬中,對受驗者之對車輛進行加壓之動作進行應答,而以接觸部85對受驗者賦予力之方式驅動致動器。第1機車具備聽覺刺激提示部。於第1機車之駕駛模擬中,根據受驗者之動作,與引擎音一併輸出感歎聲音。測定於各個駕駛模擬後產生之受驗者之內分泌變化、即激素量之變化。又,藉由問卷而獲取各個駕駛模擬中之受驗者之感想。關於表示受驗者之應激反應之激素(皮質醇(Cortisol))之分泌量,可獲得於第1機車之駕駛模擬時變得較第2機車之駕駛模擬時更少之結果。又,關於表示受驗者之攻擊性或競爭心之激素(睾固酮(Testosterone)、及作為睾固酮之前驅物之DHEA(dehydroepiandrosterone,去氫表雄固酮))之分泌量,可獲得於第1機車之駕駛模擬時變得較第2機車之駕駛模擬時更少之結果。根據該等激素之測定結果,已知於第1機車之駕駛模擬中,與第2機車之駕駛模擬時相比,受驗者之生理狀態發生變化。又,於問卷中,存在感受到第1機車具有意識且進行思考之回答、感受到第1機車有人性之回答、及感受到第1機車具有感情之回答。根據該等問卷結果,已知於第1機車之駕駛模擬中,與第2機車之駕駛模擬時相比受驗者之心理狀態發生變化。 (系統構成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系統之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指示部、驅動部、致動器、及接觸部設置於車輛。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指示部、驅動部、致動器、及接觸部中之至少一部分亦可設置於騎乘者之穿著具。穿著具係穿著於騎乘者之身體者。穿著具例如可設為護具、外套等衣服、頭盔、手套(glove)、或鞋子等。例如,亦可於穿著具設置騎乘者加壓檢測部及接觸部中之至少任一者。又,亦可於裝著部設置接觸部、致動器及驅動部。或者,亦可於穿著具設置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指示部、驅動部、致動器、及接觸部。 圖19係表示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系統之變化例之圖。於圖19所示之變化例中,於穿著具102,設置騎乘者加壓檢測部49、作為接觸部之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致動器6、以及驅動部53。於圖19所示之例中,穿著具102為上衣。騎乘者加壓檢測部49例如為設置於上衣之袖子之內側之壓力感測器或肌力感測器。右按壓部8R及左按壓部8L例如可設為設置於上衣之袖子之內側之氣囊。於該情形時,致動器6為將空氣送入至氣囊之泵。驅動部53係驅動泵之電路或電腦。於車輛101,設置指示部52及通信部54。通信部54係與騎乘者加壓檢測部49及驅動部53進行通信。通信部54例如可包含:接收部,其自騎乘者加壓檢測部49接收檢測結果之資料或信號;及發送部,其向驅動部53發送指示信號或指示資料。再者,於圖19中,騎乘者加壓檢測部49亦可設置於與上衣不同體之手套。致動器6及驅動部53亦可設置於車輛101。又,亦可將指示部52設置於穿著具102。 又,指示部亦可安裝於與車輛及穿著具之任一者均獨立之終端裝置。終端裝置例如可設為內置電腦之裝置。終端裝置亦可具有用以與騎乘者加壓檢測部及驅動部進行通信之通信部。 圖20係表示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系統之變化例之圖。於圖20所示之變化例中,於車輛103設置騎乘者加壓檢測部49、接觸部82、致動器6、及驅動部53。於與車輛103不同體之終端裝置91,設置指示部52及通信部54。終端裝置91例如可設為智慧型手機、平板、行動電話、及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個人數位助理)等移動終端。終端裝置91可藉由執行記錄於記憶體之程式,而實現指示部52之動作。使終端裝置91作為指示部52進行動作之程式及記錄有此種程式之記錄媒體亦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一。再者,於圖20所示之構成中,亦可將騎乘者加壓檢測部49、接觸部82、致動器6、及驅動部53中之至少一部分設置於穿著具。 (其他變化例) 上述實施形態均為將發明應用於傾斜型(lean)車輛之情形時之例。傾斜型車輛係於迴旋時車體框架向迴旋方向傾斜地迴旋之車輛。於傾斜型車輛中,騎乘者使用身體之整體而操作車輛。因此,可較佳地應用可提高對於車輛之依戀之本發明。再者,本發明可應用於除傾斜型車輛以外之跨坐型車輛。又,亦可將本發明應用於除跨坐型車輛以外之車輛。 (接近動作檢測部) 接近動作檢測部並不限於如上述般檢測使手指與手掌接近之動作者。除此以外,接近動作檢測部可設為檢測身體之相互遠離之部分接近之動作之形態。例如,亦可藉由將接近動作檢測部設置於跨坐型車輛之膝部夾緊部分之壓力感測器構成。於該情形時,可檢測右膝與左膝相互接近之動作。 接近動作檢測部中所使用之感測器亦並不限於特定之感測器。接近動作檢測部例如可包含如下等:壓力感測器,其測量騎乘者之身體作用於車體之壓力;攝影裝置,其拍攝以騎乘者作為被攝體之圖像;位置感測器,其檢測騎乘者之身體之部位之位置;或肌電感測器,其檢測騎乘者之肌肉之動態(肌電)。即,接近動作檢測部可藉由檢測騎乘者作用於車體之壓力、以騎乘者作為被攝體之圖像、騎乘者之身體之部位之位置、或騎乘者之肌肉之動態等,而檢測騎乘者之身體之相互遠離之部分接近之動作。 騎乘者包含駕駛者及同乘者(不駕駛者)。於上述例中,接近動作檢測部檢測駕駛者之動態,接觸部接觸於駕駛者之身體。相對於此,作為接近動作檢測部之對象之騎乘者、及接觸部所接觸之騎乘者之至少一者亦可為並非駕駛者之騎乘者。 (觸覺刺激提示部) 觸覺刺激提示部之接觸部例如包含安全帶、座部、箱、把手外殼、掌托、扶手、擱腳台、踏板、換檔/加速器桿、加速器/刹車踏板(pedal)等車體之一部分且為與騎乘者相接之部分。於利用觸覺刺激提示部所得之騎乘者之對接觸部之力之賦予可採取之形態中亦包含振動之賦予。 2個接觸部可設為對於騎乘者之除軀幹體以外之腳、脛、膝、腿、腰、臀、胸、肩、頸、頭、臉、上臂、肘、前臂、或手中之任一者或其等之組合而接觸之形態。 觸覺刺激提示部可將與藉由接近動作檢測部所檢測出之動作之量(位移或力之大小)對應之力賦予至與車體相接之騎乘者之身體之部分。 作為觸覺刺激提示部之控制部基於由接近動作檢測部所檢測出之動作而控制致動器賦予之力之形態,例如可包含根據藉由接近動作檢測部所檢測出之動作,而決定上述力之賦予之有無(需要與否)、上述力之大小、或賦予上述力之時序中之至少一者之處理。即,控制部可根據藉由接近動作檢測部所檢測出之動作,而控制上述致動器之上述力之賦予之有無(需要與否)、上述力之大小、或上述力之賦予之時序中之至少一者。 (控制部) 控制部除了可為直接控制致動器之形態以外,亦可為間接地調整藉由致動器賦予之力之形態。 控制部亦可不僅基於由接近動作檢測部所檢測出之動作,而且基於表示車輛之狀態之資訊,控制上述致動器賦予之力。表示車輛之狀態之資訊可設為於車輛中檢測出之物理量。該物理量亦可為表示因騎乘者之動作而引起之車輛之狀態之物理量。作為物理量,例如可列舉車速、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傾斜量或傾斜速度、節流閥開度、刹車操作量、或滑移比等。 控制部可藉由包含處理器及記憶體之電腦構成。控制部亦可藉由專用電路構成。控制部亦可藉由電腦及專用電路構成。控制部亦可包含指示部及驅動部。指示部及驅動部亦可藉由電腦及電路中之至少一者而構成。例如,指示部之動作亦可藉由處理器執行記錄於記憶體之程式而實現。指示部之動作亦可藉由處理器及專用電路中之至少一者而實現。驅動部之動作亦可藉由處理器及專用電路中之至少一者而實現。驅動部係基於來自指示部所供給之資訊,而將控制信號輸出至致動器。驅動部將控制資訊供給至致動器,並自致動器獲取表示致動器之狀態之資訊。驅動部具備致動器、及收發信號或資料之介面。 (感歎聲音) 聽覺刺激提示部輸出之感歎聲音係不依靠語言而表示人之感情之聲音。感歎聲音例如為藉由歎息音之高低或大小之抑揚而表示人之感情之聲音。藉由感歎聲音而表示之人之感情可由以任何語言為母語之人所理解。感歎聲音係不包含有意義之語言(句子)之人之聲音。感歎聲音例如包含叫聲、鳴聲、喘息聲、歎氣、或口哨等。 又,聽覺刺激提示部輸出之聲音並不限於感歎聲音。亦可藉由聽覺刺激提示部輸出進行錄音或合成所得之人之聲音。又,聽覺刺激提示部所輸出之聲音亦可為模仿人之聲音之疑似聲音。如此,聽覺刺激提示部可基於由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所檢測出之騎乘者對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而輸出包含人之聲音之特徵量之音。例如,聽覺刺激提示部能以藉由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所檢測出之騎乘者對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為契機,輸出包含聲音之特徵量之音。藉此,能以對騎乘者之動作進行應答之方式,輸出包含聲音之特徵量之音。又,聽覺刺激提示部亦可根據藉由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所檢測出之騎乘者對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之時間變化,而決定聲音之特徵量。藉此,可輸出包含與騎乘者之動作對應之聲音之特徵量之音。聽覺刺激提示部亦可於例如引擎或馬達等車輛之動力源進行動作之期間內輸出包含聲音之特徵量之音。藉此,可與車輛之動力源發出之音重疊地輸出包含聲音之特徵量之音。 (車輛) 成為本發明之對象之車輛可設為二輪車、三輪車、四輪車、或其他具有車輪且運輸人之運輸機器。又,除了具有車輪之機器以外,例如雪上摩托車、船舶、航空器等般之搭載騎乘者並移動之運輸機器亦包含於本發明之車輛。再者,成為本發明之對象之車輛不僅包含藉由引擎或馬達等動力源而產生推進力者,而且亦包含自行車、輪椅等藉由人力而產生推進力者。又,例如,如賽格威(Segway)般騎乘者以站立之狀態騎乘之車輛、或如嬰兒車般騎乘者以躺下之狀態騎乘之車輛等不具有乘坐座部之車輛亦可成為本發明之對象。 (騎乘者加壓檢測部) 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檢測騎乘於車輛之騎乘者利用騎乘者之肌力而對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騎乘者加壓檢測部亦可設為檢測自騎乘者之身體之一部分施加至車輛之構成構件之壓力之構成。騎乘者加壓檢測部可直接檢測壓力,亦可檢測與壓力相關之其他物理量。例如,亦可檢測表示騎乘於車輛之騎乘者之身體之動作之物理量。於該情形時,騎乘者加壓檢測部例如可設為與檢測上述騎乘者之身體之相互遠離之部分接近之動作之接近動作檢測部相同。又,騎乘者加壓檢測部亦可檢測與騎乘於車輛之騎乘者之動作所引起之車輛之構成構件之狀態發生變化相關之物理量。例如,可藉由檢測與設置於車輛之桿、把手、踏板、開關、握把等車輛之可動零件之動態相關之物理量,而檢測騎乘者對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例如,騎乘者加壓檢測部可藉由檢測刹車桿、離合器桿、或拇指節流閥(thumb throttle)之動態,而檢測騎乘者藉由手或手指對桿或節流閥施加壓力之動作。 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檢測騎乘者之身體之至少1個部位之部分按壓車輛之壓力。例如,騎乘者加壓檢測部可檢測騎乘者之身體之於2個部位與車輛相接之部分相互接近之方向之壓力,亦可檢測騎乘者之身體之1個部位之部分按壓車輛之動作。例如,騎乘者加壓檢測部亦可檢測於騎乘者之膝部夾緊中,於右膝自車輛之表面遠離之狀態下,藉由左膝按壓箱之動作,以作為騎乘者對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 (指示部) 指示部係基於由上述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所檢測出之騎乘者之動作,而以促進騎乘者知覺出車輛之有生性之方式決定致動器賦予至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力。 指示部係對驅動部指示使致動器將所決定之力賦予至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指示部亦可將表示致動器之力之賦予之方法之資訊輸出至驅動部。例如,指示部可將指示致動器之力之賦予之指示信號或指示資料發送至驅動部。驅動部係按照來自指示部之指示驅動致動器。 藉此,可對於騎乘者對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做出反應,而致動器使2個接觸部移動。其結果,可對於騎乘者對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自車輛經由2個接觸部將壓力返還至騎乘者。2個接觸部夾住騎乘者之身體部分而對該身體部分施加壓力。藉此,促進騎乘者知覺出車輛之有生性。 作為決定處理之例,指示部亦可以藉由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檢測出騎乘者之動作為契機,決定致動器賦予至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力。藉此,作為對檢測出之騎乘者之動作之應答,可使致動器賦予力。騎乘者感受到車輛對於自己之動作之反應。其結果,促進騎乘者知覺出車輛之有生性。 指示部決定藉由致動器之驅動而施加至2個接觸部所夾住之騎乘者之身體部分之力,以作為對於檢測出之騎乘者之動作之應答。此處,於指示部所決定之力中,亦可包含致動器賦予至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力之時間變化。例如,指示部亦可決定賦予力之時序或賦予之力之時間變化模式。如此,指示部可藉由決定賦予之力之時間變化,而將作為對於騎乘者之動作之應答而賦予至騎乘者之身體之力之態樣設為多樣。其結果,可進而促進騎乘者之對於車輛之有生性之知覺。 指示部亦可基於檢測出之騎乘者之動作之時間變化,而決定致動器賦予至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力。即,指示部亦可使用表示騎乘者對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之時間變化之資訊,而決定賦予之力。指示部亦可將與動作之時間變化對應之力決定為致動器賦予至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力。指示部例如可參照規定了騎乘者之動作之時間變化與賦予之力之對應關係之資料或程式,而決定與所檢測出之騎乘者之動作之時間變化對應之力。作為表示騎乘者之動作之時間變化之資訊,亦可使用表示與騎乘者對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相關之物理量之時間變化之資訊、例如此種物理量之時間序列資料、或表示此種物理量之信號之波形,而決定賦予之力。又,指示部亦可使用例如騎乘者對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之持續時間、騎乘者之動作之時間變化模式等,以作為表示騎乘者之動作之時間變化之資訊。 如此,藉由指示部基於所檢測出之騎乘者之動作之時間變化,而決定致動器賦予至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力,可考慮騎乘者之更多種動作,而決定賦予之力。因此,可進而促進騎乘者之對於車輛之有生性之知覺。 作為決定處理之例,指示部可基於由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所檢測出之騎乘者之動作,而決定致動器對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賦予力之時序、賦予之力之大小、及賦予之力之時間變化模式中之至少一者。即,對於騎乘者對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可由指示部控制接觸部將力返還至騎乘者之時序、返還之力之大小、及賦予之力之時間變化模式中之至少一者。藉此,可提高促進騎乘者知覺出車輛之有生性之效果。 於指示部決定致動器賦予至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力之時序之情形時,指示部可根據所決定之時序而控制對驅動部指示之時序,亦可將表示所決定之時序之資訊發送至驅動部。 作為指示部決定致動器對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賦予力之時序之形態,例如可列舉下述之形態。 指示部可與藉由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檢測出騎乘者對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大致同時地,指示致動器之對於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力之賦予。於該情形時,指示部係若藉由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檢測出騎乘者之動作,則不待機而對驅動部發出指示。藉此,可大致同時地進行騎乘者對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與自接觸部對騎乘者賦予力之動作。 指示部可控制自藉由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檢測出騎乘者對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起,至致動器之對於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力之賦予為止之時間。例如,指示部係若藉由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檢測出騎乘者之動作,則待機某時間之後,對驅動部發出指示。藉此,可於騎乘者對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與自接觸部對於騎乘者賦予力之動作之間產生時滯。又,指示部可藉由決定待機時間而控制該時滯之長度。指示部例如亦可基於由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所檢測出之騎乘者之動作,控制時滯之長度。此處,作為所檢測出騎乘者之動作,例如可列舉與騎乘者施加至車輛之壓力相關之物理量(例如,壓力之大小或壓力之時間變化等)。又,指示部亦可基於所檢測出之車輛之狀態,而控制時滯之長度。此處,檢測車輛之狀態例如可設為與車輛之行駛狀態相關之物理量(例如車速等)。再者,指示部亦可始終以時滯成為固定之方式進行控制。 作為指示部決定致動器賦予至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力之大小之形態,例如可列舉下述之形態。 指示部亦可根據騎乘者施加至車輛之壓力之大小,而決定致動器是否對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賦予力。又,指示部亦可根據騎乘者施加至車輛之壓力之大小,而決定致動器賦予至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力之大小。於該情形時,指示部亦可以將與騎乘者施加之壓力相同程度之壓力自2個接觸部賦予至騎乘者之方式決定。或者,指示部亦可以將較騎乘者施加之壓力更大之壓力自2個接觸部賦予至騎乘者之方式決定。或者,指示部亦可以將較騎乘者施加之壓力更小之壓力自2個接觸部賦予至騎乘者之方式決定。又,指示部亦可根據騎乘者對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之量,而決定致動器賦予至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力之大小。 作為指示部決定致動器賦予至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力之時間變化模式之形態,例如可列舉下述之形態。 指示部亦可根據藉由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所檢測出之騎乘者之動作,而決定致動器對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賦予力之時間之長度。致動器對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賦予力之時間之長度例如可藉由致動器使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移動之速度而控制。指示部亦可決定致動器使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移動之速度。指示部例如可根據藉由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所檢測出之騎乘者對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之量、動作之時間變化率(速度)、動作之時間變化模式、壓力之大小、或壓力之時間變化率、壓力之時間變化模式中之至少任一者,而決定致動器對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賦予力之時間之長度。 又,指示部亦可決定致動器對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賦予力之次數。例如,指示部亦可決定斷續地賦予力之次數。藉此,致動器變為對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以指示部所指示之次數斷續地賦予力。 又,指示部亦可決定致動器賦予至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力之波形。例如,指示部亦可自預先記錄之複數個波形模式之中,選擇與檢測出之騎乘者之動作對應者。或者,指示部亦可基於檢測出之騎乘者之動作,決定表示波形之參數、例如週期、振幅、斜率、最大值等。藉此,指示部可多樣地決定賦予之力之時間變化模式。 指示部亦可決定與檢測出之騎乘者之動作之時間變化模式對應之致動器賦予至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力之時間變化模式。於該情形時,指示部可執行判定藉由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所檢測出之騎乘者之動作之時間變化模式之處理、及決定與所判定之騎乘者之動作之時間變化模式對應之要賦予之力之時間變化模式之處理。於該情形時,指示部可使用規定了騎乘者之動作之時間變化模式、與對應之要賦予之力之時間變化模式之對應關係之資料或程式,而決定與檢測出之騎乘者之動作之時間變化模式對應之要賦予之力之時間變化模式。 指示部之上述決定處理例如可設為如下處理:輸入表示騎乘者加壓檢測部之檢測結果之資料,並輸出表示對於致動器之指示之資訊。例如,指示部可使用表示騎乘者加壓檢測部之檢測結果與對於致動器之指示之對應關係之資料或程式,而決定與輸入之檢測結果對應之對於致動器之指示。或者,指示部亦可包含邏輯電路,該邏輯電路係輸入表示騎乘者加壓檢測部之檢測結果之資料,並輸出對於致動器之指示之資料。 (接觸部) 於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系統中,接觸部亦可設置2個以上。於接觸部設置有3個以上之情形時,致動器可設為如下構成:將包含使3個以上之接觸部中之2個接觸部接近之成分之力賦予至該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又,接觸部例如亦可為整體性地覆蓋騎乘者之身體之一部分之周圍之圓環狀之氣囊。於該情形時,接觸部為2個以上,且成為存在無數個之形態。 (2個接觸部向相同之方向按壓騎乘者之情形) 圖14~圖17所示之例係2個接觸部藉由致動器而移動,而相對於騎乘者向同一方向被壓抵。又,2個接觸部之間之空間係於藉由致動器之力之賦予而2個接觸部被壓抵至騎乘者之方向上,隨著自騎乘者遠離而變窄。藉由以此方式構成,而若致動器對2個接觸部賦予向一方向移動之力,則變為產生包含使2個接觸部之與騎乘者相接之部分彼此相互接近之成分之力。藉此,2個接觸部於夾住位於2個接觸部之間之騎乘者之身體部分之狀態下對該身體部分施加壓力。
1‧‧‧車輛
2‧‧‧車體框架
2a、2b、2c、2d‧‧‧車體框架
3‧‧‧乘坐座部
4‧‧‧基底部
5‧‧‧可動部
6‧‧‧致動器
7L‧‧‧左前輪支持部
7R‧‧‧右前輪支持部
8L‧‧‧左按壓部
8La‧‧‧根部
8Lb‧‧‧左固定部
8Lc‧‧‧左突出可動部
8R‧‧‧右按壓部
8Ra‧‧‧根部
8Rb‧‧‧右固定部
8Rc‧‧‧右突出可動部
10‧‧‧車體框架
11‧‧‧槽
12‧‧‧握持部
13‧‧‧動力單元
14‧‧‧後臂
15‧‧‧前叉
16‧‧‧把手
16a‧‧‧握把
17‧‧‧轉向軸
18‧‧‧動力單元
19‧‧‧乘坐座部
21‧‧‧連接部
22‧‧‧樞軸
23‧‧‧防護
24‧‧‧頭管
25‧‧‧箱框架
26‧‧‧外殼
27‧‧‧基底部
28‧‧‧踏板
29‧‧‧桿
30‧‧‧燃料箱
31‧‧‧前輪
32‧‧‧後輪
33‧‧‧後懸架
34‧‧‧後臂
35‧‧‧後框架
36‧‧‧前罩
37‧‧‧車體框架
41‧‧‧壓力感測器
41‧‧‧感測器
42‧‧‧接近動作檢測部
43‧‧‧觸覺刺激提示部
44‧‧‧車輛狀態檢測部
45‧‧‧車速感測器
46‧‧‧傾斜角感測器
47‧‧‧聽覺刺激提示部
48‧‧‧揚聲器
49‧‧‧騎乘者加壓檢測部
52‧‧‧指示部
53‧‧‧驅動部
54‧‧‧通信部
61‧‧‧馬達
62‧‧‧減速機(齒輪)
63‧‧‧減速機(齒輪)
64‧‧‧捲取機
65‧‧‧致動器
65a‧‧‧汽缸
65b‧‧‧活塞
65e‧‧‧一端
65f‧‧‧另一端
68‧‧‧控制部
71L、71R‧‧‧前端
81L‧‧‧線
81R‧‧‧線
82‧‧‧接觸部
83L‧‧‧左按壓部
83R‧‧‧右按壓部
84F、84U‧‧‧氣囊
85‧‧‧接觸部
85aL‧‧‧左按壓部
85aR‧‧‧右按壓部
85c‧‧‧彎曲部
90‧‧‧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系統
91‧‧‧終端裝置
100‧‧‧車輛
101‧‧‧車輛
102‧‧‧穿著具
103‧‧‧車輛
B‧‧‧箭頭
D‧‧‧箭頭
F‧‧‧箭頭
J1‧‧‧樞軸
J2L‧‧‧旋轉軸
J2R‧‧‧旋轉軸
J3‧‧‧第1樞軸
J41‧‧‧第2樞軸
J42‧‧‧第3樞軸
L‧‧‧箭頭
R‧‧‧箭頭
RD‧‧‧騎乘者
U‧‧‧箭頭
Y‧‧‧圓周方向
圖1係自右側觀察車輛之整體所得之右視圖。 圖2係自上方觀察車輛1之整體所得之俯視圖。 圖3係自前方觀察車輛1之整體所得之前視圖。 圖4係自右側觀察可動部位於第2位置時之車輛之整體所得之右視圖。 圖5係自上方觀察可動部位於第2位置時之車輛之整體所得之俯視圖。 圖6係自前方觀察可動部位於第2位置時之車輛之整體所得之前視圖。 圖7係表示車輛1所具備之控制系統之構成例之方塊圖。 圖8係表示控制系統之變化例之方塊圖。 圖9係表示對賦予至接觸部之力進行控制之處理之一例之流程圖。 圖10係表示控制系統之變化例之方塊圖。 圖11係表示聽覺刺激提示部之動作例之流程圖。 圖12係變化例之車輛之左視圖。 圖13係表示接觸部之變化例之圖。 圖14係包含變化例之接觸部及致動器之車輛部分之左視圖。 圖15係包含變化例之接觸部及致動器之車輛部分之俯視圖。 圖16係包含變化例之接觸部及致動器之車輛部分之立體圖。 圖17係圖15中之沿A-A線之剖視圖。 圖18係表示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系統之構成例之功能方塊圖。 圖19係表示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系統之變化例之圖。 圖20係表示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系統之另一變化例之圖。
Claims (11)
- 一種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系統,其具備:騎乘者加壓檢測部,其檢測騎乘於車輛之騎乘者利用上述騎乘者之肌力對上述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2個接觸部,其等分別與上述騎乘者之身體之不同之部分相接;致動器,其以上述2個接觸部夾住位於上述2個接觸部之間之上述騎乘者之身體部分而對上述身體部分施加壓力之方式,將包含如下成分之力賦予至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上述成分係於將上述2個接觸部之與上述身體部分相接之部分連結之方向上使上述2個接觸部接近;指示部,其基於由上述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所檢測出之上述動作,而以促進上述騎乘者知覺出上述車輛之有生性之方式決定上述致動器賦予至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力;及驅動部,其自上述指示部接收表示上述指示部所決定之上述力之指示而驅動上述致動器。
- 如請求項1之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系統,其進而具備聽覺刺激提示部,該聽覺刺激提示部係基於由上述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所檢測出之上述騎乘者對上述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而輸出包含聲音之特徵量之音。
- 如請求項1之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系統,其中上述指示部係基於由上述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所檢測出之上述騎乘者對上述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之量,而以促進上述騎乘者知覺出上述車輛之有生性之方式決定上述致動器賦予至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上述力。
- 如請求項2之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系統,其中上述指示部係基於由上述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所檢測出之上述騎乘者對上述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之量,而以促進上述騎乘者知覺出上述車輛之有生性之方式決定上述致動器賦予至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上述力。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系統,其中上述指示部係根據車速調整上述致動器賦予至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上述力。
- 一種車輛,其具備:2個接觸部,其等分別與騎乘於車輛之騎乘者之身體之不同之部分相接;致動器,其以上述2個接觸部夾住位於上述2個接觸部之間之上述騎乘者之身體部分而對上述身體部分施加壓力之方式,將包含如下成分之力賦予至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上述成分係於將上述2個接觸部之與上述身體部分相接之部分連結之方向上使上述2個接觸部接近;及驅動部,其自指示部接收表示上述指示部所決定之上述力之指示而驅動上述致動器,該指示部係基於由上述騎乘者利用上述騎乘者之肌力對上述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的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所檢測出之上述動作,而以促進上述騎乘者知覺出上述車輛之有生性之方式決定上述致動器賦予至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力。
- 如請求項6之車輛,其中上述接觸部包含於上述車輛之左右方向上排列地配置且與騎乘於上述車輛之騎乘者之軀幹部或右腳相接之右按壓部、及與上述騎乘者之軀幹部或左腳相接之左按壓部,上述致動器將使上述右按壓部相接於上述騎乘者之部分與上述左按壓部相接於上述騎乘者之部分相互接近之力賦予至上述右按壓部及上述左按壓部中之至少一者,上述驅動部係自上述指示部接收表示上述指示部所決定之上述力之指示而驅動上述致動器,上述指示部係基於由上述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所檢測出之上述動作,以促進上述騎乘者知覺出上述車輛之有生性之方式決定上述致動器賦予至上述右按壓部及上述左按壓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力。
- 如請求項7之車輛,其具備:車體框架;把手,其可旋轉地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述車輛之前後方向之前部;及座部,其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且用以供上述騎乘者騎乘;且上述右按壓部及上述左按壓部配置於上述把手與上述座部之間。
- 如請求項7之車輛,其具備:車體框架;把手,其可旋轉地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述車輛之前後方向之前部;及座部,其相對於上述把手於上述車輛之前後方向上設置於後方,且用以供上述騎乘者騎乘;且上述右按壓部及上述左按壓部係設置於自上述車輛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接觸騎乘於上述座部之騎乘者之位置。
- 一種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程式,其係控制致動器者,上述致動器係如下之致動器:以分別與騎乘於車輛之騎乘者之身體之不同之部分相接之2個接觸部夾住位於上述2個接觸部之間的上述騎乘者之身體部分而對上述身體部分施加壓力之方式,將包含如下成分之力賦予至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上述成分係於將上述2個接觸部之與上述身體部分相接之部分連結之方向上使上述2個接觸部接近,且上述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程式使電腦執行如下處理:自騎乘者加壓檢測部獲取檢測結果,該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檢測騎乘於車輛之騎乘者利用上述騎乘者之肌力對上述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基於由上述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所檢測出之上述動作,而以促進上述騎乘者知覺出上述車輛之有生性之方式決定上述致動器賦予至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力;及對驅動上述致動器之驅動部指示上述表示所決定之上述力之指示。
- 一種控制方法,其係控制致動器而促進車輛有生性知覺者,上述致動器係如下之致動器:以分別與騎乘於車輛之騎乘者之身體之不同之部分相接的2個接觸部夾住位於上述2個接觸部之間之上述騎乘者之身體部分而對上述身體部分施加壓力之方式,將包含如下成分之力賦予至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上述成分係於將上述2個接觸部之與上述身體部分相接之部分連結之方向上使上述2個接觸部接近,且上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檢測騎乘於車輛之騎乘者利用上述騎乘者之肌力對上述車輛施加壓力之動作;基於由上述騎乘者加壓檢測部所檢測出之上述動作,而以促進上述騎乘者知覺出上述車輛之有生性之方式決定上述致動器賦予至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力;及接收到上述表示所決定之上述力之指示的上述致動器之驅動部驅動上述致動器,藉此上述致動器對上述2個接觸部中之至少一者賦予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218306 | 2016-11-08 | ||
JP??2016-218306 | 2016-11-08 | ||
PCT/JP2017/026727 WO2018087962A1 (ja) | 2016-11-08 | 2017-07-24 | 車両有生性知覚促進システム、車両、車両有生性知覚促進プログラム及び制御方法 |
??PCT/JP2017/026727 | 2017-07-2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17381A TW201817381A (zh) | 2018-05-16 |
TWI655933B true TWI655933B (zh) | 2019-04-11 |
Family
ID=62109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35869A TWI655933B (zh) | 2016-11-08 | 2017-10-19 | 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系統、車輛、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程式及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524500A4 (zh) |
TW (1) | TWI655933B (zh) |
WO (1) | WO201808796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198484B2 (en) * | 2018-07-30 | 2021-12-14 |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LLC | Assembly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electric vehicle |
CN110632858A (zh) * | 2019-09-26 | 2019-12-31 | 成都合纵连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骑乘类驾驶仿真设备的转向或姿态控制意图获取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200396A (en) * | 2010-06-22 | 2012-01-01 | Tomtom Int Bv | Navigation device & method |
TWI367838B (zh) * | 2009-11-30 | 2012-07-11 | Univ Hungkuang | |
TW201532009A (zh) * | 2013-10-02 | 2015-08-16 | Yamaha Motor Co Ltd | 評估程式、記錄媒體、評估方法、評估裝置及車輛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55505A (en) * | 1984-12-13 | 1987-04-07 | Nhk Spring Co., Ltd. | Pneumatically controlled seat for vehicle |
JP3435413B2 (ja) | 1990-06-06 | 2003-08-11 |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 車両用ヒューマンマシンシステム |
US5891065A (en) * | 1996-07-31 | 1999-04-06 | Spinal Cord Society | Mobile extremity pumping apparatus |
JP4163839B2 (ja) * | 2000-02-08 | 2008-10-0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コミニュケーション装置 |
US20020115949A1 (en) * | 2001-01-16 | 2002-08-22 | Kuslich Stephen D. | Pressure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eventing thrombosis |
KR20030010645A (ko) * | 2001-03-30 | 2003-02-05 | 도시바 테크 가부시키가이샤 | 탈것용 울혈(鬱血) 방지장치 |
ITBO20060089A1 (it) * | 2006-02-10 | 2007-08-11 | Ferrari Spa | Metodo di controllo di un veicolo per adattare il comportamento dinamico del veicolo stesso allo stato psico-fisico del guidatore. |
JP5256826B2 (ja) | 2008-04-04 | 2013-08-07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の運転姿勢調整装置 |
SE537865C2 (sv) * | 2012-09-24 | 2015-11-03 | Scania Cv Ab | Förfarande, mätanordning och styrenhet för anpassning av ettväxellådssystem |
FR3015064B1 (fr) * | 2013-12-13 | 2016-02-19 | Dav | Interface homme-machin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
CN106068097B (zh) * | 2014-02-20 | 2020-09-29 | 佛吉亚汽车座椅有限责任公司 | 整合有传感器的车辆座椅 |
DE102015105581A1 (de) * | 2014-11-03 | 2016-05-04 | Audi Ag | 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Überwachung des Gesundheitszustandes und/oder des Befindens eines Fahrzeuginsassen |
US10137902B2 (en) * | 2015-02-12 | 2018-11-27 |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 Adaptive interactive voice system |
-
2017
- 2017-07-24 EP EP17868764.6A patent/EP3524500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7-07-24 WO PCT/JP2017/026727 patent/WO2018087962A1/ja unknown
- 2017-10-19 TW TW106135869A patent/TWI655933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367838B (zh) * | 2009-11-30 | 2012-07-11 | Univ Hungkuang | |
TW201200396A (en) * | 2010-06-22 | 2012-01-01 | Tomtom Int Bv | Navigation device & method |
TW201532009A (zh) * | 2013-10-02 | 2015-08-16 | Yamaha Motor Co Ltd | 評估程式、記錄媒體、評估方法、評估裝置及車輛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8087962A8 (ja) | 2018-07-05 |
WO2018087962A1 (ja) | 2018-05-17 |
TW201817381A (zh) | 2018-05-16 |
EP3524500A4 (en) | 2019-10-30 |
EP3524500A1 (en) | 2019-08-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134796B2 (en) | Foldable tactile display | |
TWI655933B (zh) | 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系統、車輛、車輛有生性知覺促進程式及控制方法 | |
JP6650384B2 (ja) | 動作補助装置 | |
EP2277096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veying an emotion | |
US20170181916A1 (en) | Exoskeleton suit with hand control to enable walking | |
CN112752675B (zh) | 用于操作座椅系统的方法、座椅系统和运输工具 | |
JP2020100163A (ja) | 操縦入力情報取得装置 | |
Ban et al. | Relaxushion: controlling the rhythm of breathing for relaxation by overwriting somatic sensation | |
Sequenzia et al. | Interactive re-design of a novel variable geometry bicycle saddle to prevent neurological pathologies | |
WO2017164261A1 (ja) | 運動誘導装置 | |
KR101782102B1 (ko) | 자전거형 운동 기구 | |
JP2015096376A (ja) | 乗り物 | |
US20060249322A1 (en) | Handiwheeler | |
JP7236086B2 (ja) | トレーニング装置 | |
JP6087171B2 (ja) | 人の状態推定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輸送機器 | |
JP2013518632A (ja) | 車両シートシステム | |
WO2019142690A1 (ja) | 1人乗り電動車両走行制御装置、1人乗り電動車両走行制御システム及び1人乗り電動車両 | |
JP3185293U (ja) | リハビリ用車椅子 | |
US20230381592A1 (en) | Neurological rehabilitation system | |
JPWO2017155051A1 (ja) | 位置・力制御装置 | |
WO2014045514A1 (ja) | 荷重分布計測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 |
Yim | Human pain relief by simultaneously grasping and being grasped by an inflatable haptic device | |
JP7193106B2 (ja) | 操舵支援システム | |
JP7144656B2 (ja)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 |
WO2017141336A1 (ja) | 介助ロボッ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