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3024B - Electric sweeper - Google Patents

Electric sweep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3024B
TWI653024B TW105131136A TW105131136A TWI653024B TW I653024 B TWI653024 B TW I653024B TW 105131136 A TW105131136 A TW 105131136A TW 105131136 A TW105131136 A TW 105131136A TW I653024 B TWI653024 B TW I65302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centrifugal separation
cylindrical
opening
ai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11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1618A (zh
Inventor
鈴木仁
江部清
小嶋健司
高井保志
渡邉満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芝生活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芝生活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芝生活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11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1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3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302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6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cyclones or other devices with centrifugal action
    • A47L9/1616Multiple arrangement thereof
    • A47L9/1625Multiple arrangement thereof for series flow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6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cyclones or other devices with centrifugal action
    • A47L9/1608Cyclonic chamber constru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6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cyclones or other devices with centrifugal a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6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cyclones or other devices with centrifugal action
    • A47L9/1616Multiple arrangement thereof
    • A47L9/1641Multiple arrangement thereof for parallel flow

Abstract

提供一種電動掃除機,其可抑制噪音且衛生地廢棄塵埃。第1離心分離部使含塵空氣沿著殼體的內面而在護罩部的周圍回旋,以對塵埃進行離心分離。各第2離心分離部使通過第1離心分離部的含塵空氣沿著錐形部的內面回旋,而對較由第1離心分離部離心分離的塵埃小的塵埃進行離心分離。第1存放部存放經第1離心分離部離心分離的塵埃。第2存放部存放經各第2離心分離部離心分離的塵埃。各第2離心分離部位於隔離部的內側。第1存放部與第2存放部藉由分離部本體與殼體的密接而劃分為分離部本體的外部與內部。

Description

電動掃除機
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是有關於一種電動掃除機,該電動掃除機具備包含第1離心分離部與多個第2離心分離部的集塵裝置,所述第1離心分離部對塵埃進行離心分離,所述多個第2離心分離部對較由該第1離心分離部分離的塵埃小的塵埃進行離心分離。
以往,作為被用於電動掃除機的集塵裝置(集塵杯(cup)),有具備第1離心分離部與多個第2離心分離部者,所述第1離心分離部對相對較大的塵埃即粗塵進行離心分離,所述多個第2離心分離部連通於該第1離心分離部的下游側,對相對較小的塵埃即細塵(微細塵)進行離心分離。藉由採用如此般具備對互不相同的塵埃進行離心分離的離心分離部的結構,從而可減輕對使用者要求的維護頻率與工時。
然而,第2離心分離部直徑小於第1離心分離部而流速大,成為相對較大的流體噪音的產生源。因此,期望降低由該些第2離心分離部所產生的噪音。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0-201167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本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在於提供一種電動掃除機,所述電動掃除機可使用第1離心分離部及多個第2離心分離部來效率良好地集塵,並可抑制噪音且衛生地廢棄塵埃。
[解決問題之手段] 實施形態的電動掃除機包括:掃除機本體,具備電動送風機;以及集塵裝置,從藉由電動送風機的驅動而吸入的含塵空氣中分離並捕集塵埃。集塵裝置包括第1離心分離部、多個第2離心分離部、第1集塵部及第2集塵部。第1離心分離部具有殼體與分離部本體。分離部本體具備形成為在周面具備通氣開口的大致圓筒狀的第1圓筒部。而且,分離部本體具備位於第1圓筒部下方的圓筒狀的隔離(separator)部。進而,分離部本體被收容於殼體內且下端側與該殼體密接。並且,第1離心分離部使含塵空氣沿著殼體的內面而在第1圓筒部的周圍回旋,以對塵埃進行離心分離。第2離心分離部具有第2圓筒部。第2圓筒部分別並聯地連通於第1離心分離部,且形成為直徑尺寸比第1圓筒部小的大致圓筒狀。並且,第2離心分離部使通過第1離心分離部的含塵空氣沿著第2圓筒部的內面回旋,而對較由第1離心分離部離心分離的塵埃小的塵埃進行離心分離。第1集塵部存放經第1離心分離部離心分離的塵埃。第2集塵部存放經各第2離心分離部離心分離的塵埃。而且,各第2離心分離部位於隔離部的內側。並且,第1集塵部與第2集塵部藉由分離部本體與殼體的密接而劃分為分離部本體的外部與內部。
以下,參照圖1至圖5來說明一實施形態的結構。
圖5中,11表示所謂的臥式(canister)電動掃除機,該電動掃除機11具有:作為吸入風路體(風路形成體)的管部12、及該管部12可裝卸地連接的掃除機本體13。
管部12具備:連接於掃除機本體13的連接管部15、連通至該連接管部15的前端側且具有可撓性的軟管(hose)體16、設在該軟管體16前端側的手邊操作部17、可裝卸地連接於該手邊操作部17前端側的延長管18、以及可裝卸地連接於該延長管18前端側等的作為吸入口體的地板刷(brush)19。
在手邊操作部17,環(loop)狀的握持部21突出至軟管體16側,在該握持部21的上部,設有多個操作用的設定按鈕(button)22。
而且,如圖1至圖5所示,掃除機本體13具備在兩側具有大直徑的行走輪23且在下部具有未圖示的回旋輪等的本體殼體26,在該本體殼體26的外部即前側上部,可裝卸作為集塵杯的集塵裝置27。並且,掃除機本體13構成為可藉由行走輪23及回旋輪而在作為被掃除面的地板面上至少沿前後方向行走(移動)。另外,以下,前後方向是以掃除機本體13(本體殼體26)的行走(移動)方向為基準。
本體殼體26例如由合成樹脂等所形成,且一體地具有:本體部31,位於集塵裝置27的後方;以及作為集塵裝置支持部的突出支承部32,突出設置於該本體部31的前部下側,以支持集塵裝置27的下部。
在本體部31的兩側,分別旋轉自如地軸支撐有行走輪23。而且,在該本體部31的內部,收容有電動送風機35、對該電動送風機35的動作進行控制的未圖示的作為控制部件的控制電路部、及成為該些電動送風機35及控制電路部等的電源的電源部等。作為電源部,使用捲繞有連接於至商用交流電源等外部電源的電源線(cord)的卷線(cord reel)裝置或者二次電池等電池。
而且,在本體部31的前部下部,形成有未圖示的連通開口部,該連通開口部氣密地連接至安裝於本體殼體26的集塵裝置27的上游側,在本體部31的上部,形成有未圖示的進氣開口部,該進氣開口部將安裝於本體殼體26的集塵裝置27的下游側與電動送風機35的吸入側予以連通。並且,在該本體部31的後部,形成有將來自電動送風機35的廢氣予以排出的未圖示的排氣孔。
而且,在突出支承部32的前表面,形成有本體吸入口41,該本體吸入口41連接有管部12的連接管部15,用於將含塵空氣吸入至集塵裝置27。該本體吸入口41與連通開口部連通。因此,該本體吸入口41可與安裝於本體殼體26的集塵裝置27的上游側連通。
電動送風機35是對應於設定按鈕22的操作,藉由控制電路部來控制動作。該電動送風機35在本實施形態中,例如是將吸入側作為上側而配置。
而且,控制電路部構成為,與設定按鈕22電性連接,將電動送風機35的動作設定成藉由該設定按鈕22的操作而設定的動作模式(例如強模式、中模式、弱模式、自動模式、停止模式等)。
另一方面,集塵裝置27具備:作為第1本體部的收容部即殼體45、以及被收容於該殼體45內部的作為第2本體部的塵埃分離部即分離體46。並且,在該集塵裝置27中,構成有第1離心分離部47及多個第2離心分離部48,所述第1離心分離部47主要對藉由電動送風機35的驅動而吸入的含塵空氣中的塵埃的一部分即相對較大的塵埃、即粗塵進行離心分離,所述多個第2離心分離部48對未能被該第1離心分離部47分離的剩餘的塵埃即相對較小的塵埃、即細塵(微細塵)進行離心分離。並且,該集塵裝置27相對於本體殼體26,藉由未圖示的裝卸機構可裝卸地卡止。另外,集塵裝置27的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是以安裝於本體殼體26的狀態為基準,上下方向是以將該集塵裝置27從本體殼體26中拆下並載置於水平面等上的狀態、即集塵裝置27(圖1所示的狀態)為基準。本實施形態中,該集塵裝置27相對於本體殼體26而以一端側即上端側朝向後方傾斜的方式而安裝,因此,以下說明的上下方向也有將集塵裝置27安裝於本體殼體26的情況、未必與鉛垂上下方向一致的情況。
殼體45是構成集塵裝置27的外廓的部分,形成為中空的大致圓筒狀。該殼體45在本實施形態中具備:殼體本體51,為圓筒狀的收容部本體;作為頂板部的罩部52,被安裝於該殼體本體51的一端部即上端部;以及作為底部的蓋體53,對殼體本體51的另一端部即下端部進行開閉。而且,在該殼體45的後部,在偏靠一側、例如偏靠右側的位置,開設有用於吸入含塵空氣的導入口54。進而,在該殼體45的後部,在上部設有將已分離了塵埃的空氣排出的排氣部55。
殼體本體51例如是由具有透光性(透明)的合成樹脂等的構件所形成。在該殼體本體51上,配置有導入口54。
罩部52形成為大致圓形板狀,氣密地封閉殼體本體51的上端部。在該罩部52配置有排氣部55。另外,該罩部52既可與殼體本體51為一體,亦可為異體。
蓋體53具備大致圓形碟狀的蓋體本體57、與該蓋體本體57成同心狀地配置的圓筒狀的支承部58、及將該蓋體53可轉動地軸支撐於殼體本體51的鉸鏈(hinge)部59。而且,在該蓋體53上,雖未圖示,但設有:密封構件,相對於殼體本體51的下端部而氣密壓接;以及卡止機構,用於將該蓋體53卡止於殼體本體51。
支承部58是在關閉蓋體53的狀態下從下方支持分離體46者,且突出設置於蓋體本體57上側的中央部。 鉸鏈部59被設於蓋體本體57的一側部等,將蓋體53與殼體本體51予以連接。
密封構件是沿著蓋體本體57的外緣部等而配置。
卡止機構被設於例如蓋體本體57的與鉸鏈部59為相反側的另一側部等。該卡止機構可藉由未圖示的操作部的操作來解除蓋體53相對於殼體本體51的卡止。
導入口54被設於在將集塵裝置27安裝於本體殼體26的狀態下與本體部31相向的位置。該導入口54呈大致水平狀地朝向後方延伸,在將集塵裝置27安裝於本體殼體26的狀態下,與連通開口部氣密地連接。因此,該導入口54(經由連通開口部)與本體吸入口41氣密地連接。
排氣部55從罩部52的大致中央部朝向後方呈筒狀地延伸設置,前端側成為在將集塵裝置27安裝於本體殼體26的狀態下與本體部31相向的排氣口55a。
另一方面,分離體46具備分離部本體61、被收容於該分離部本體61內側的多個導入部62、作為多個第2圓筒部的錐形(cone)部63及作為多個排出部的排出筒部64。並且,該分離體46相對於殼體45的殼體本體51或者罩部52而可裝卸地固定。
分離部本體61是與殼體45一同構成第1離心分離部47者,具備作為第1圓筒部的護罩(shroud)部66、隔離部67、作為隔壁部的集合壁部68及排氣風路部69。而且,該分離部本體61是在殼體45的內部沿著該殼體45的中心軸而配置,且相對於殼體45(蓋體53(支承部58))而下端側(下端部)密接地受到支持。因此,該分離部本體61藉由與殼體45的密接,從而在與該殼體45之間,在外部與內部劃分出存放經第1離心分離部47離心分離的塵埃(粗塵)的作為第1集塵部的第1存放部70、與存放經各第2離心分離部48離心分離的塵埃(細塵)的作為第2集塵部的第2存放部71。並且,該分離部本體61被分割為一體地具備護罩部66、隔離部67及排氣風路部69的第1結構部73與構成集合壁部68的第2結構部74。
護罩部66是成為第1離心分離部47的回旋中心,形成使含塵空氣在外周與殼體45的內周面45a之間(周圍)回旋的回旋風路76者。該護罩部66形成為沿著上下方向而具有軸向的圓筒狀,且呈同軸狀地位於殼體45的中央部。而且,該護罩部66被配置於與導入口54大致相等的高度位置處。進而,該護罩部66在周面具備多個通氣開口77,並且鄰接的通氣開口77、77間成為分隔部78,且各通氣開口77由分離過濾器(filter)79予以覆蓋。
通氣開口77以將護罩部66的外周側(回旋風路76)與內周側予以連通的方式而貫穿護罩部66的周面,例如形成為上下方向為長邊狀的四邊形狀,且在護罩部66的周方向上彼此大致等間隔地隔離而開設有多個。因此,各分隔部78成為分別沿著上下方向為長邊狀且在護罩部66的周方向上以大致等間隔而設置的格子狀(窗格狀)。
分離過濾器79例如為網式過濾器(mesh filter)等,對通過通氣開口77的含塵空氣中的塵埃進行過濾分離。
隔離部67將殼體45內上下分割為回旋風路76與第1存放部70。該隔離部67鄰接於護罩部66的下端部。即,該隔離部67位於護罩部66的下方。而且,該隔離部67形成為直徑尺寸大於護罩部66且沿著上下方向具有軸向的有蓋圓筒狀,且與護罩部66呈同軸狀地配置。即,該隔離部67具備圓形平板狀的頂板部81、及從該頂板部81的外緣部朝向護罩部66的相反側即下方突出的大致圓筒狀的周板部82。並且,在該隔離部67中設有整流部83,該整流部83對從回旋風路76經由通氣開口77而通過至各第2離心分離部48的含塵空氣進行整流。
頂板部81是覆蓋護罩部66的下端部而設置。該頂板部81的直徑尺寸大於護罩部66,且外緣部相對於護罩部66而朝徑向外側突出。在該頂板部81上,在護罩部66內側的位置,例如開設有多個開口部85。該些開口部85將經由通氣開口77(分離過濾器79)而從回旋風路76通過至護罩部66內部的含塵空氣導入隔離部67的內側(各第2離心分離部48(各錐形部63)),且形成為例如圓形狀,並在頂板部81上例如對稱地配置。該些開口部85被設定為:中央開口部85a,被配置在頂板部81的中央部、即護罩部66的中心軸上;以及多個外側開口部85b,在偏靠該中央開口部85a的周圍即外周、即在護罩部66的內周附近,在同一圓上彼此隔離地配置。
整流部83包含頂板部81的位於護罩部66內周側的部分及各開口部85。即,該整流部83將通氣開口77與各第2離心分離部48予以連通。
集合壁部68一體地具備:作為隔壁部本體的大致圓筒狀的上壁部87;作為塵埃導引部的縮徑部88,順連於該上壁部87的下端部,且從上端側朝向下端側縮徑;以及作為被支持部的圓筒狀的連接部89,順連於該縮徑部88的下端部,且整體上形成為從上端部側朝向下端部側縮徑的大致圓筒狀。該集合壁部68是上端部側(上壁部87的上端部側)位於隔離部67的內側,下端部側(上壁部87的下端部側、縮徑部88及連接部89)從隔離部67朝下方突出地位於殼體45內。並且,該集合壁部68的內部與第2存放部71連通。
上壁部87以從上端部側朝向下端部側逐漸縮徑的方式而形成。該上壁部87的下端部的直徑尺寸例如大於護罩部66。
縮徑部88將經各第2離心分離部48離心分離的塵埃(細塵)導向第2存放部71,且朝向第2存放部71傾斜。
連接部89是使分離部本體61(分離體46)相對於殼體45的底部(蓋體53)而密接地受到支持的部分,形成為與蓋體53的支承部58大致相等的直徑尺寸,且在藉由蓋體53而封閉殼體45的下端部的狀態下與支承部58密接。
排氣風路部69將所有第2離心分離部48與排氣部55(排氣口55a)予以連通,且使通過各第2離心分離部48後的、實質上不含塵埃的空氣流向排氣部55(排氣口55a)。該排氣風路部69鄰接於護罩部66的與隔離部67為相反側即上端部。即,該排氣風路部69位於護罩部66的上方。而且,該排氣風路部69形成為直徑尺寸大於護罩部66且沿上下方向具有軸向的有底圓筒狀,並與護罩部66呈同軸狀地配置。即,該排氣風路部69具備:圓形平板狀的風路隔壁部91;以及周壁部92,從該風路隔壁部91的外緣部朝向護罩部66的相反側即上方突出並密接至殼體45內(殼體本體51的上端側或罩部52的下部)。
風路隔壁部91是覆蓋護罩部66的上端部而設置。在該風路隔壁部91,在護罩部66內側的位置,例如開設有多個連通開口94。該些連通開口94將通過各第2離心分離部48後的空氣導入至排氣風路部69內,並與各排出筒部64的上端部(下游端部)分別連通。
周壁部92形成為從下端側朝向上端側而逐漸擴徑的圓筒狀。
第1存放部70是藉由分離部本體61的集合壁部68的連接部89與蓋體53的支承部58的密接,而被劃分在殼體本體51及蓋體53與分離部本體61的集合壁部68的外側之間。換言之,該第1存放部70是殼體45內的集合壁部68的外周側的空間部。
第2存放部71是藉由分離部本體61的集合壁部68的連接部89與蓋體53的支承部58的密接,而被劃分在蓋體53(支承部58)與分離部本體61的集合壁部68的內側之間。而且,該第2存放部71在本實施形態中,由蓋體53的支承部58包圍周圍。
因此,第1存放部70在第2存放部71的周圍呈環形(doughnuts)狀(圓環狀)配置。即,第1存放部70與第2存放部71呈同心狀地配置。
第1結構部73的上端側(排氣風路部69(周壁部92))被固定於殼體45(殼體本體51或罩部52),下端側(隔離部67側)呈自由端狀。而且,第2結構部74的上端側(集合壁部68(上壁部87)的上端側)被內插至第1結構部73的隔離部67而被可裝卸地卡止保持於該第1結構部73,下端側(集合壁部68(連接部89)的下端側)呈自由端狀。
各導入部62被安裝於各錐形部63的上端部,將通過第1離心分離部47後的含塵空氣以沿著該錐形部63的內周面的切線方向的方式呈螺旋狀地導入至各錐形部63內,並且將各錐形部63(各第2離心分離部48)與排出筒部64予以連通,且位於隔離部67(整流部83)的下方,並且,位於周圍的進氣開口62a(上游側)經由開口部85而與通氣開口77連通。因此,該些導入部62的吸入側(經由整流部83(開口部85)及通氣開口77)與回旋風路76連通。另外,各導入部62被設定成進氣開口62a的開口方向彼此各相差規定角度,將通過開口部85(整流部83)而導入至隔離部67內的空氣大致均等地分配至各錐形部63。而且,該些導入部62中,位於中央部的排氣開口62b(下游側)是與排出筒部64連接。因此,該些導入部62的排氣側(經由排出筒部64)與排氣風路部69連通。
各錐形部63是與各導入部62成組(set)地構成各第2離心分離部48,且相對於第1離心分離部47而並聯地連通。該些錐形部63形成為大致圓筒狀,該大致圓筒狀具有比護罩部66小的直徑尺寸,且分別使軸向沿著鉛垂上下方向、即相對於集塵裝置27的中心軸而大致平行地設置,且從含塵空氣流入的上端側朝向下端側而逐漸縮徑。因此,該些錐形部63可使含塵空氣的回旋半徑小於第1離心分離部47的回旋風路76中的回旋半徑,且使回旋速度大於第1離心分離部47的回旋風路76中的回旋速度來對細塵進行離心分離。進而,該些錐形部63例如經由作為連結部的連結板96而彼此一體地連結,並經由該連結板96而支持於第2結構部74(集合壁部68(上壁部87))的上端部,且被收容於集合壁部68的內側。因此,該些錐形部63位於隔離部67的內側。並且,該些錐形部63的下端部相對於縮徑部88而朝上方隔離並與該縮徑部88相向,並且與第2存放部71連通。因此,該些錐形部63的下端部成為將經第2離心分離部48離心分離的細塵排出至第2存放部71的排出開口部63a。
各排出筒部64形成為細長的圓筒狀,將各第2離心分離部48(各錐形部63)與排氣風路部69予以連通。即,各排出筒部64是與各第2離心分離部48(各錐形部63)對應地設置,且下端部(上游側)與各導入部62的排氣開口62b氣密地連接,上端部(下游側)與各連通開口94氣密地連接。而且,該些排出筒部64沿著鉛垂上下方向,即相對於集塵裝置27的中心軸而大致平行地具有軸向,並貫穿隔離部67的頂板部81(整流部83)而位於護罩部66的內側。即,該些排出筒部64位於從通氣開口77(經由整流部83)被分支至各第2離心分離部48(各錐形部63)的含塵空氣中。而且,該些排出筒部64被設定成:在相對較大的同一圓上彼此隔離地設置的多個第1排出筒部即外側排出筒部64a、與在相對較小的同一圓上彼此隔離地設置的多個第2排出筒部即內側排出筒部64b呈同心狀且對稱地配置。並且,外側排出筒部64a是在開口部85(外側開口部85b)更外方、且在護罩部66的分隔部78的背面側、即護罩部66內側的位置密接地配置。該些外側排出筒部64a例如是每隔著一個分隔部78而配置,且位於各外側開口部85b的兩側(每一個外側開口部85b各為兩個外側排出筒部64a)。而且,內側排出筒部64b被配置在護罩部66的中心軸的周圍,且被分別配置在中央開口部85a更外方且外側開口部85b、85b間。因此,該些排出筒部64是分別包圍開口部85而配置。具體而言,外側排出筒部64a、64a及內側排出筒部64b、64b是包圍各外側開口部85b而配置,內側排出筒部64b是包圍中央開口部85a而配置(圖2)。
並且,第1離心分離部47是使含塵空氣沿著殼體45的內面而在護罩部66周圍的回旋風路76中回旋,以對塵埃進行離心分離。
而且,各第2離心分離部48相對於第1離心分離部47而分別並聯地連通,將通過該第1離心分離部47後的含塵空氣從導入部62導入至錐形部63的內部,並使其沿著該錐形部63的內面回旋,以對較由第1離心分離部47離心分離的塵埃(粗塵)小的塵埃(細塵)進行離心分離並存放至第2存放部71中,並且將已分離了細塵的、實質上不含塵埃的空氣從排出筒部64排出至排氣風路部69(排氣部55(排氣口55a))、即集塵裝置27的外部。
接下來,對所述一實施形態的掃除動作進行說明。
在開始掃除時,首先,相對於殼體45來安裝分離體46而裝配成一體。此時,將第1結構部73插入並卡止保持於藉由蓋體53而打開下端側的殼體45的內部,並且將在上端側保持連結板96的第2結構部74的上端側內插並卡止保持於該第1結構部73內,藉此,在各導入部62的進氣開口62a與各排出筒部64氣密地連接的狀態下,分離體46被呈同軸狀地保持於殼體45中,所述連結板96連結安裝有各導入部62的錐形部63。繼而,藉由關閉蓋體53,從而封閉殼體45的下端側,並且藉由分離體46的分離部本體61的下端部(連接部89)與蓋體53的支承部58密接,從而在殼體45與分離部本體61之間劃分出第1存放部70及第2存放部71。
然後,將該裝配的集塵裝置27安裝於本體殼體26內,藉由裝卸機構來將集塵裝置27卡止於本體殼體26,藉此,集塵裝置27的導入口54及排氣部55與本體殼體26的連通開口部及進氣開口部分別氣密地連接。因此,集塵裝置27在氣密地連接於電動送風機35的吸入側與本體吸入口41之間的狀態下安裝至本體殼體26內。另外,在集塵裝置27為已安裝於本體殼體26中的狀態的情況下,則不需要該些操作。
在此狀態,將管部12連接至掃除機本體13(本體殼體26)的本體吸入口41。具體而言,管部12是將連接管部15插入連接至本體吸入口41,並且根據需要來將延長管18及地板刷19依序連接至手邊操作部17的前端側。在此狀態下,手邊操作部17的設定按鈕22與掃除機本體13(本體殼體26)內的控制電路部等電性連接。另外,在管部12為已連接於掃除機本體13的狀態的情況下,則不需要該些操作。
然後,使用者在設為可對電動送風機35及控制電路部等供電的狀態之後,握持住握持部21,對所需的設定按鈕22進行操作,藉此來設定電動送風機35的動作模式。控制電路部對應於該設定的動作模式來控制電動送風機35的輸入,使電動送風機35以所設定的動作模式來啟動。
藉由該電動送風機35的啟動而產生的負壓經由進氣開口部、排氣部55、排氣風路部69、第2離心分離部48、整流部83、第1離心分離部47、導入口54、連通開口部及本體吸入口41而作用於管部12。
然後,使用者藉由該負壓的作用,從地板刷19、延長管18或者手邊操作部17的前端側將塵埃與空氣一併吸入。
包含該塵埃的空氣、即含塵空氣從管部12經由本體吸入口41及連通開口部而被導向導入口54,並從該導入口54被吸入至集塵裝置27內、即第1離心分離部47內。
在該第1離心分離部47中,含塵空氣沿著殼體45的內周面45a而在回旋風路76中回旋,藉此,該含塵空氣中的尤其是粗塵受到離心分離,沿著殼體45的內周面45a掉落而被存放至隔離部67下方的環形狀的第1存放部70。
而且,在回旋風路76中回旋的含塵空氣在通過護罩部66的通氣開口77時由分離過濾器79予以過濾。進而,通過該分離過濾器79後的含塵空氣一邊由排出筒部64導引至各開口部85一邊經整流部83整流,從各開口部85通過至隔離部67的內側,並從各導入部62的進氣開口62a分別大致均等地分支而流入至第2離心分離部48內(錐形部63內)。
在該些第2離心分離部48(錐形部63)中,含塵空氣沿著內周面(錐形部63的內周面)而回旋,該含塵空氣中的細塵受到離心分離,沿著第2離心分離部48(錐形部63的內周面)而從排出開口部63a掉落至錐形部63的下方。該細塵掉落至位於各錐形部63下方的縮徑部88上,並沿著該縮徑部88的傾斜而存放至第2存放部71中。
然後,細塵受到離心分離的實質上不含塵埃的空氣從各第2離心分離部48的導入部62的排氣開口62b經由各排出筒部64被排出至排氣風路部69而匯流,並經由該排氣風路部69而從排氣部55(排氣口55a)排出至集塵裝置27的外部。
隨後,該空氣從進氣開口部被吸入至電動送風機35,對該電動送風機35的內部進行冷卻並通過而成為廢氣風,並從電動送風機35經由排氣孔而排出至本體殼體26的外部。
當掃除結束時,使用者對規定的設定按鈕22進行操作,藉此,控制電路部使電動送風機35的輸入下降以停止電動送風機35。
當集塵裝置27內貯留有一定量的塵埃時,從本體殼體26中拆下集塵裝置27並運送至垃圾箱等廢棄位置後,藉由對卡止機構的操作部進行操作,從而蓋體53以鉸鏈部59為中心而因自重朝下方轉動。因此,殼體45的下部被打開,並且蓋體53(支承部58)與分離部本體61的下端部(集合壁部68(連接部89))彼此隔離,貯留於蓋體53上的粗塵及細塵一起被廢棄。此時,藉由粗塵裹著細塵,從而細塵被包入粗塵中並被廢棄,可抑制細塵的飛舞而實現衛生的廢棄。
根據以上說明的一實施形態,藉由具備第1離心分離部47與多個第2離心分離部48,從而可使用該些第1離心分離部47及多個第2離心分離部48來效率良好地集塵,所述第1離心分離部47使含塵空氣沿著殼體45的內周面45a而在護罩部66的周圍回旋,以對塵埃進行離心分離,所述多個第2離心分離部48分別並聯地連通於該第1離心分離部47,使通過第1離心分離部47後的含塵空氣沿著各錐形部63的內面而回旋,以對較由第1離心分離部47離心分離的塵埃小的塵埃進行離心分離。而且,藉由將各第2離心分離部48配置在位於第1離心分離部47的護罩部66下方的隔離部67的內側,從而可利用第1離心分離部47的結構空間,將回旋流的速度大於第1離心分離部47而容易產生噪音的各第2離心分離部48內包至第1離心分離部47的外殼中以進行隔音,因此可抑制噪音。並且,藉由分離部本體61與殼體45的密接,在分離部本體61的外部與內部劃分出存放經第1離心分離部47離心分離的塵埃(粗塵)的第1存放部70、與存放經各第2離心分離部48離心分離的塵埃(細塵)的第2存放部71,藉此,可藉由存放於第1存放部70中的粗塵來包裹存放於第2存放部71中的細塵,從而可抑制細塵的飛舞等而衛生地廢棄。
而且,第2離心分離部48中,錐形部63被配置於隔離部67的內側且集合壁部68的內側,因此錐形部63所產生的噪音被雙重隔音,從而可進一步抑制噪音。
進而,將通過於護罩部66周面開口的通氣開口77後的含塵空氣導入至各錐形部63內部的開口部85中,外側開口部85b位於護罩部66的內周附近,因此通過通氣開口77後的含塵空氣易經由開口部85(外側開口部85b)而容易且在早期流入至第2離心分離部48,因而效率佳,並且被吸入集塵裝置27內的含塵空氣不會在集塵裝置27的內部徘徊而會在早期被吸入至第2離心分離部48,因此該含塵空氣中的尤其是細塵難以附著於各部。
尤其,護罩部66位於與導入口54大致相等的高度位置,因此從導入口54被導入至第1離心分離部47(回旋風路76)內的含塵空氣將直接流入至通氣開口77並經由開口部85(整流部83)而被導入至各第2離心分離部48(各錐形部63)。因此,含塵空氣不會反覆上下移動,而是順暢地流入至各第2離心分離部48(各錐形部63),因此效率佳。
並且,位於各錐形部63的上端部而將經第2離心分離部48離心分離出塵埃的空氣予以排出的排出筒部64中,外側排出筒部64a成為將含塵空氣的一部分導向開口部85(外側開口部85b)的導引部,因此可使通過通氣開口77後的含塵空氣效率更好地流向開口部85(外側開口部85b)。而且,由於各開口部85的周圍被排出筒部64包圍,因此各開口部85位於通過通氣開口77後的含塵空氣避開該些排出筒部64的位置,因而排出筒部64整體可將含塵空氣導引至開口部85。
並且,外側排出筒部64a位於分隔部78的背面側,因此難以妨礙通過通氣開口77的含塵空氣的流動。因此,亦可抑制因亂流等產生的噪音。
另外,所述一實施形態中,集塵裝置27採用了藉由利用蓋體53來開閉殼體45的底部,從而從下部排出塵埃的結構,但例如亦可採用下述結構,即,將殼體45構成為有底圓筒狀,從殼體45中拆下分離體46(分離部本體61)而從殼體45的上端側予以廢棄。
而且,作為電動掃除機11,並不限於臥式,例如在將地板刷19連接於上下方向為長邊狀的本體殼體26下端部的所謂立式(upright)、或者相對於本體殼體26來直接連接延長管18及地板刷19的桿式(stick)的電動掃除機等中亦可應對而使用。
對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該實施形態僅為例示,並不意圖限定發明的範圍。該新穎的實施形態可以其他的各種形態來實施,在不脫離發明的主旨的範圍內,可進行各種省略、置換、變更。該實施形態及其變形包含在發明的範圍或主旨內,並且包含在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的發明及其均等的範圍內。
11‧‧‧電動掃除機
12‧‧‧管部
13‧‧‧掃除機本體
15‧‧‧連接管部
16‧‧‧軟管體
17‧‧‧手邊操作部
18‧‧‧延長管
19‧‧‧地板刷
21‧‧‧握持部
22‧‧‧設定按鈕
23‧‧‧行走輪
26‧‧‧本體殼體
27‧‧‧集塵裝置
31‧‧‧本體部
32‧‧‧突出支承部
35‧‧‧電動送風機
41‧‧‧本體吸入口
45‧‧‧殼體
45a‧‧‧內周面
46‧‧‧分離體
47‧‧‧第1離心分離部
48‧‧‧第2離心分離部
51‧‧‧殼體本體
52‧‧‧罩部
53‧‧‧蓋體
54‧‧‧導入口
55‧‧‧排氣部
55a‧‧‧排氣口
57‧‧‧蓋體本體
58‧‧‧支承部
59‧‧‧鉸鏈部
61‧‧‧分離部本體
62‧‧‧導入部
62a‧‧‧進氣開口
62b‧‧‧排氣開口
63‧‧‧作為第2圓筒部的錐形部
63a‧‧‧排出開口部
64‧‧‧作為排出部的排出筒部
64a‧‧‧外側排出筒部
64b‧‧‧內側排出筒部
66‧‧‧作為第1圓筒部的護罩部
67‧‧‧隔離部
68‧‧‧集合壁部
69‧‧‧排氣風路部
70‧‧‧作為第1集塵部的第1存放部
71‧‧‧作為第2集塵部的第2存放部
73‧‧‧第1結構部
74‧‧‧第2結構部
76‧‧‧回旋風路
77‧‧‧通氣開口
78‧‧‧分隔部
79‧‧‧分離過濾器
81‧‧‧頂板部
82‧‧‧周板部
83‧‧‧整流部
85‧‧‧開口部
85a‧‧‧中央開口部
85b‧‧‧外側開口部
87‧‧‧上壁部
88‧‧‧縮徑部
89‧‧‧連接部
91‧‧‧風路隔壁部
92‧‧‧周壁部
94‧‧‧連通開口
96‧‧‧連結板
圖1是一實施形態的電動掃除機的集塵裝置的立體剖面圖。 圖2是所述集塵裝置的橫剖面圖。 圖3是表示對所述集塵裝置的塵埃進行廢棄時的集塵裝置的動作狀態的立體圖。 圖4是所述集塵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5是所述電動掃除機的立體圖。

Claims (3)

  1. 一種電動掃除機,包括:掃除機本體,具備電動送風機;以及集塵裝置,從藉由所述電動送風機的驅動而吸入的含塵空氣中分離並捕集塵埃,所述集塵裝置包括:第1離心分離部,具有殼體與分離部本體,所述分離部本體具有形成為在周面具備通氣開口的大致圓筒狀的第1圓筒部、位於所述第1圓筒部下方的具有圓筒狀的周板部的隔離部及位於所述隔離部內側的集合壁部,且被收容於所述殼體內且下端側與所述殼體密接,且所述第1離心分離部使含塵空氣沿著所述殼體的內面而在所述第1圓筒部的周圍回旋,以對塵埃進行離心分離;多個第2離心分離部,具有第2圓筒部,所述第2圓筒部分別並聯地連通於所述第1離心分離部且形成為直徑尺寸比所述第1圓筒部小的大致圓筒狀,且所述多個第2離心分離部使通過所述第1離心分離部的含塵空氣沿著所述第2圓筒部的內面回旋,而對較由所述第1離心分離部離心分離的塵埃小的塵埃進行離心分離;第1集塵部,存放經所述第1離心分離部離心分離的塵埃;以及第2集塵部,存放經各所述第2離心分離部離心分離的塵埃,各所述第2離心分離部的錐形部,被配置於所述隔離部的所述周板部的內側且所述集合壁部的內側,所述第1集塵部與所述第2集塵部藉由所述分離部本體與所述殼體的密接而劃分為所述分離部本體的外部與內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動掃除機,其中集塵裝置具備將通過通氣開口的含塵空氣導入第2圓筒部內部的開口部,至少任一所述開口部被配置於第1圓筒部的內周附近。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電動掃除機,其中集塵裝置具備排出部,所述排出部位於各第2圓筒部的上端部,排出經第2離心分離部離心分離出塵埃的空氣,至少任一所述排出部成為將含塵空氣的一部分導向開口部的導引部。
TW105131136A 2015-09-29 2016-09-28 Electric sweeper TWI6530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91925A JP6690911B2 (ja) 2015-09-29 2015-09-29 電気掃除機
JP2015-191925 2015-09-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1618A TW201711618A (zh) 2017-04-01
TWI653024B true TWI653024B (zh) 2019-03-11

Family

ID=58427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1136A TWI653024B (zh) 2015-09-29 2016-09-28 Electric sweeper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3357394A4 (zh)
JP (1) JP6690911B2 (zh)
KR (1) KR101981446B1 (zh)
CN (1) CN107105955B (zh)
MY (1) MY188252A (zh)
TW (1) TWI653024B (zh)
WO (1) WO20170573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63695B (en) * 2017-06-19 2020-03-11 Tti Macao Commercial Offshore Ltd A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KR102429246B1 (ko) * 2018-01-29 2022-08-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청소기
KR102105600B1 (ko) * 2018-11-09 2020-05-28 장성철 이중사이클론 집진청소기
CN112190179B (zh) * 2019-07-08 2022-05-03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电动吸尘器
CN110811426A (zh) * 2019-12-03 2020-02-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吸尘器的出风导向件和吸尘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09368B2 (en) * 2004-02-11 2007-12-18 Samsung Gwangju Electronics Co., Ltd. Cyclone dust-collecting apparatus
KR100633619B1 (ko) * 2004-08-23 2006-10-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청소기의 집진어셈블리
GB2426473B (en) * 2005-05-27 2008-11-05 Dyson Technology Ltd Cyclonic separating apparatus
KR100864708B1 (ko) * 2006-12-28 2008-10-23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청소기의 멀티 사이클론 집진장치
KR101472776B1 (ko) * 2007-11-05 2014-1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진공청소기의 멀티 사이클론 집진장치
KR101472784B1 (ko) * 2007-11-05 2014-12-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진공청소기용 멀티 사이클론 집진장치
US7879120B2 (en) * 2007-11-05 2011-02-01 Samsung Gwangju Electronics Co., Ltd. Vacuum cleaner
KR20090070450A (ko) * 2007-12-27 2009-07-01 주식회사 부방테크론 사이클론 조립체
GB2468150B (en) 2009-02-27 2012-10-03 Dyson Technology Ltd Cyclonic separating apparatus
GB2472096B (en) * 2009-07-24 2013-04-17 Dyson Technology Ltd Separating apparatus with electrostatic filter
JP2010115513A (ja) * 2010-01-28 2010-05-27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気掃除機
EP2581020A1 (en) * 2011-10-12 2013-04-17 Black & Decker Inc. Cyclonic separation apparatus
GB2502131B (en) * 2012-05-17 2014-11-05 Dyson Technology Ltd Autonomous vacuum cleaner
ITMI20130287U1 (it) * 2013-08-08 2015-02-09 Polti Spa Macchina per aspirazione/filtrazione e pulizia a vapore
CN103519750B (zh) * 2013-10-31 2016-05-18 苏州邦威电器有限公司 多筒灰尘分离结构式尘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57384A1 (ja) 2017-04-06
EP3357394A4 (en) 2019-05-22
CN107105955B (zh) 2020-07-14
EP3357394A1 (en) 2018-08-08
MY188252A (en) 2021-11-24
KR101981446B1 (ko) 2019-05-24
JP2017063967A (ja) 2017-04-06
KR20170063732A (ko) 2017-06-08
TW201711618A (zh) 2017-04-01
CN107105955A (zh) 2017-08-29
JP6690911B2 (ja) 2020-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3024B (zh) Electric sweeper
WO2015068816A1 (ja) 電気掃除機
WO2015068817A1 (ja) 電気掃除機
WO2013168754A1 (ja) 電気掃除機
JP5770029B2 (ja) 電気掃除機
JP6291218B2 (ja) 電気掃除機
JP2014171669A (ja) 集塵装置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JP5362889B1 (ja) 集塵装置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JP2014023782A (ja) 電気掃除機
JP2014171668A (ja) 集塵装置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JP2022095426A (ja) 集塵装置及び電気機器
JP6367509B2 (ja) 集塵装置、及び電気掃除機
JP2014033971A (ja) 集塵装置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JP5840809B2 (ja) 集塵装置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JP5840811B2 (ja) 電気掃除機
JP6647810B2 (ja) 電気掃除機
JP2018140240A (ja) 集塵装置、及び電気掃除機
JP6599596B2 (ja) 電気掃除機
JP6100870B2 (ja) 電気掃除機
JP7298039B1 (ja) 集塵装置及び電気掃除機
JP5840810B2 (ja) 集塵装置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JP6063546B2 (ja) 集塵装置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JP2017063834A (ja) 電気掃除機
JP6334205B2 (ja) 集塵装置、及び電気掃除機
JP2013063101A (ja) 電気掃除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