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4810B - Rear flower hub combination - Google Patents

Rear flower hub combination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4810B
TWI644810B TW107108141A TW107108141A TWI644810B TW I644810 B TWI644810 B TW I644810B TW 107108141 A TW107108141 A TW 107108141A TW 107108141 A TW107108141 A TW 107108141A TW I644810 B TWI644810 B TW I6448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pokes
spoke
hub
straight pull
b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8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38406A (zh
Inventor
張國經
Original Assignee
張國經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張國經 filed Critical 張國經
Priority to TW1071081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4481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48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481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384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8406A/zh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種後花轂組合,包括有花轂、直拉輻條(pulling spokes)以及彎折輻條(static spoke),主要由花轂提供直拉輻條與彎折輻條搭配安裝下,直拉輻條其固定於花轂的水平位置較彎折輻條固定花轂的水平位置更靠近花轂的中間位置,因此在花轂轉動時,直拉輻條的垂直分力大於水平分力,如此提昇了直拉輻條的張力,更藉由彎折輻條的水平方向分力大於直拉輻條的水平分例,如此彎折輻條提供了花轂橫向剛性,據以達成本發明提高扭轉與橫向剛性效用。

Description

後花轂組合
本發明是關於自行車用的後花轂,特別的是同時採用了直拉輻條與彎折輻條,以致花轂運轉時與習知產品相較之下,具有提高扭轉與橫向剛性者。
自行車的行進順暢與否,輪組是佔據相當大的關鍵因素。輪組之所以能順利轉動完全仰賴花轂與車架間的配合,特別的是輪組的轉動,是依靠連接在輪圈與花轂之間的輻條來驅動。所以透過人力持續性踩踏大盤上的踏板,而大盤同步驅動鏈條,讓鏈條拉動位於花轂一側的飛輪,藉以連動花轂持續轉動,也因輻條拉動輪圈,所以花轂與輻條之間的配合則攸關於輪組的扭轉剛性。優良的扭轉剛性可以克服自行車其輪組在彎道與崎嶇路面的受力變化。
目前常見的花轂編織輻條的型態大致上有輻射式或交叉式。所謂輻條採用輻射式排列方式是指輻條以花轂為中心呈輻射狀排列連接輪圈,且輻條呈等角度間隔排列。輻條交叉式是指相鄰的輻條交叉排列連接於輪圈與花轂,又交叉式排列的輻條又可因後輪驅動側位置來排列不同交叉型態。現今已知一種新型態的自行車花轂如台灣新型專利號第M517688號,其可以提供直頭 輻條、彎頭輻條兩種型式混合使用的自行車花轂。然而,此專利案除了在轂盤輻射排列多個條狀之直頭接合孔,更進一步在第二實施例與第三實施設置多個長條狀直頭側向孔係沿著轂盤,此種設計嚴重破壞了轂盤的結構強度;再者,直頭輻條與轂盤的組裝時,必須先從轂盤外側狹小內凹空間的環槽中尋找直頭接合孔位置,才能讓直頭輻條的桿身部穿設直頭接合孔,因此,此種型態在組裝上相當麻煩與不便,換言之,此種花轂結構對於業者來說相當不利於大量生產之安裝需求。
本發明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後花轂組合,其具有提高扭轉與橫向剛性效果,避免習知技術開設條狀接合孔、長條狀之直頭側向孔有破壞花轂結構強度之缺陷,呈為一種新型態的後花轂組合。
為了達成前述之目的與功效,本發明一種後花轂組合,其包括:一花轂,其具有一中間段以及該中間段的兩端各設置一花盤,該花盤具有朝向中間段之一內表面,以及具有朝向花轂外側之一外表面,且該內表面與該外表面呈相反方向;另於該內表面凸設有複數內凸塊且等距輻射排列,並於該複數內凸塊彼此之間形成一間隔空間,又該複數內凸塊各具有一直拉孔,該直拉孔的兩孔端皆朝向該間隔空間;該花盤具有環列之複數彎折孔並貫穿內表面與外表面,且該複數彎折孔其一孔端係連通內表面並朝向該間隔空間;複數直拉輻條(pulling spokes),其係各別穿 設該複數內凸塊的直拉孔,且該複數直拉輻條各別以頭端固定於該複數內凸塊的直拉孔,而該複數直拉輻條的桿身穿越該間隔空間而向外延伸;以及複數彎折輻條(static spoke),其係各別經該間隔空間朝該外表面穿設該複數彎折孔,且該複數彎折輻條的頭端係卡抵定位於該內表面,而該複數彎折輻條的桿身位於該花盤的外表面並向外側延伸。
前述後花轂組合之細部特徵,其中定義該花轂以中間段為軸心的正向轉動方向為前進方向,又該內凸塊朝向前進方向轉動時,先由該直拉輻條的頭端轉為桿身朝向前進方向,而該彎折輻條則由桿身轉為頭端朝向前進方向。
前述後花轂組合之細部特徵,其中該花盤設有貫穿內表面與外表面之複數輔助孔,又該複數輔助孔係用以供該複數彎折輻條穿設,該複數輔助孔係間隔環列於該花盤並位於該複數直拉孔與該複數內凸塊排列之間。
前述後花轂組合之細部特徵,其中該複數內凸塊係位於該內表面靠近周緣位置,且該複數內凸塊與該中間段之間形成有一環形空間,又該環形空間與該間隔空間相連通。
前述後花轂組合之細部特徵,其中該直拉輻條為鋼材質或碳纖維材質,而該彎折輻條為鋼材質。
1‧‧‧花轂
11‧‧‧中間段
12‧‧‧花盤
121‧‧‧內表面
122‧‧‧外表面
123‧‧‧內凸塊
124‧‧‧間隔空間
125‧‧‧直拉孔
126‧‧‧彎折孔
127‧‧‧環形空間
128‧‧‧輔助孔
13‧‧‧棘輪
2‧‧‧直拉輻條
3‧‧‧彎折輻條
第一圖係本發明組合立體示意圖。
第二圖係本發明另一視角組合立體示意圖。
第三圖係本發明安裝直拉輻條示意圖。
第四圖係本發明安裝彎折輻條示意圖。
第五圖係第一圖V V線段剖面示意圖。
第六圖係第一圖Ⅵ Ⅵ線段剖面示意圖。
第七圖係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立體示意圖。
請參閱圖式第一至四圖所示,圖中揭示一種後花轂組合,其包括:一花轂1、複數直拉輻條2(pulling spokes)以及複數彎折輻條3(static spoke)。
該花轂,其具有一中間段11以及該中間段11的兩端各設置一花盤12,又其中一花盤12的外側組裝一棘輪13,該花盤12具有朝向中間段11之一內表面121,以及具有朝向花轂1外側之一外表面122,且該內表面121與該外表面122呈相反方向。前述中間段11係呈空心結構並提供軸心組(圖中未揭示)穿設安裝,又前述花盤12徑向尺寸大於中間段11的徑向尺寸,以及前述花盤12與中間段11係呈一體式結構為例,亦可採納相互組合的固定型式,另外該花盤12係呈實心結構,亦可採納花盤12為中空結構型態。
另於該內表面121凸設有複數內凸塊123且等距輻射排列,並於該複數內凸塊123彼此之間形成一間隔空間124,又該複數內凸塊123各具有一直拉孔125,該直拉孔125的兩孔端皆朝向該間隔空間124。該花盤12具有環列之複數彎折孔126並貫穿內表面121與外表面122,且該複數彎折孔126其一孔端係連通內表面121 並朝向該間隔空間124。
該複數直拉輻條2,其係各別穿設該複數內凸塊123的直拉孔125,且該複數直拉輻條2各別以頭端固定於該複數內凸塊123的直拉孔125,而該複數直拉輻條2的桿身穿越該間隔空間124而向外延伸,並組接輪圈(圖式中未揭示輪圈)。該直拉輻條2為鋼材質或碳纖維材質。
該複數彎折輻條3,其係各別經該間隔空間124朝該外表面122穿設該複數彎折孔126,且該複數彎折輻條3的頭端係卡抵定位於該內表面121,而該複數彎折輻條3的桿身位於該花盤12的外表面122並向外側延伸組接輪圈(圖式中未揭示輪圈)。該彎折輻條3為鋼材質。
本發明採用在花盤12內表面121凸設的內凸塊123,並以內凸塊123的直拉孔125提供直拉輻條2穿設固定,如此能克服習知技術(台灣新型專利號第M517688號)其轂盤有剖設數個輻射排列之條狀直頭接合孔有破壞結構強度缺陷。而且在花盤12的內表面121凸設的內凸塊123更具有提供直拉輻條2易於穿設固定之效用,不會受到花轂1其他部位的視線或安裝時遮蔽、阻擾,藉以克服習知技術(台灣新型專利號第M517688號)須從轂盤外側狹小內凹空間的環槽中尋找直頭接合孔位置穿設直頭輻條不便利之處。
請參閱第五圖所示,本發明花轂1提供直拉輻條2與彎折輻條3搭配安裝下,直拉輻條2其固定花轂1的水平位置較彎折輻條3固定花轂1的水平位置更靠近花轂1的中間段11的中間位 置,因此在花轂1轉動時,直拉輻條2的y方向的分力大於x方向的分力,如此提昇了直拉輻條2的張力,而藉由彎折輻條3的x方向分力大於直拉輻條2的x方向分力,如此彎折輻條3提供了花轂1橫向剛性,據以達成本發明所稱提高扭轉與橫向剛性效用。
除此之外,本發明可以透過調整中間段11的軸向尺寸、花盤12的厚度、內凸塊123距離花盤12的尺寸等方式,改變直拉孔125與彎折孔126相對中間段11中心位置,藉以調整後花轂的受力(扭轉與橫向剛性)。
特別的是,碟剎輪組採用直拉式輻條時會因剎車時,其反向作用力(static spoke)會產生彎折(因為剎車力道遠大於驅動力道)。但一般框剎沒有此問題,因為框剎是針對輪框兩側進行剎車作用,所以框剎承受不到刹車反向作用力(static spoke)的力,但碟剎輪組就會。因此本案後花轂組合其正向作用力(pulling spoke)採用直拉輻條2,反向作用力(static spoke)採用彎折輻條3就可以避免應用於碟剎輪組剎車時所產生的輻條彎折現象。
請配合參閱第六圖所示,圖中定義該花轂1以中間段11為軸心的正向轉動方向(如圖中箭頭所示)為前進方向,又該內凸塊123朝向前進方向轉動時,先由該直拉輻條2的頭端轉為桿身朝向前進方向,而該彎折輻條3則由桿身轉為頭端朝向前進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該複數內凸塊123係位於該內表面121靠近周緣位置,該複數內凸塊123與該中間段11之間形成有一環形 空間127,又該環形空間127與該間隔空間124相連通。
本發明尚具有另一實施例,並請配合參閱第七圖所示,該花盤12設有貫穿內表面121與外表面122之複數輔助孔128,又該複數輔助孔128係用以供複數彎折輻條3穿設,該複數輔助孔128係間隔環列於該花盤12並位於該複數直拉孔125與該複數內凸塊123排列之間。如此配合下直拉輻條2與彎折輻條3呈分等距排列於花盤12上。

Claims (5)

  1. 一種後花轂組合,其包括:一花轂,其具有一中間段以及該中間段的兩端各設置一花盤,該花盤具有朝向該中間段之一內表面,以及具有朝向花轂外側之一外表面,且該內表面與該外表面呈相反方向;另於該內表面凸設有複數內凸塊且等距輻射排列,並於該複數內凸塊彼此之間形成一間隔空間,又該複數內凸塊各具有一直拉孔,該直拉孔的兩孔端皆朝向該間隔空間;該花盤具有環列之複數彎折孔並貫穿內表面與外表面,且該複數彎折孔其一孔端係連通內表面並朝向該間隔空間;複數直拉輻條,其係各別穿設該複數內凸塊的直拉孔,且該複數直拉輻條各別以頭端固定於該複數內凸塊的直拉孔,而該複數直拉輻條的桿身穿越該間隔空間而向外延伸;以及複數彎折輻條,其係各別經該間隔空間朝該外表面穿設該複數彎折孔,且該複數彎折輻條的頭端係卡抵定位於該內表面,而該複數彎折輻條的桿身位於該花盤的外表面並向外側延伸。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後花轂組合,其中定義該花轂以中間段為軸心的正向轉動方向為前進方向,又該內凸塊朝向前進方向轉動時,先由該直拉輻條的頭端轉為桿身朝向前進方向,而該彎折輻條則由桿身轉為頭端朝向前進方向。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後花轂組合,其中該花盤設有貫穿內表面與外表面之複數輔助孔,又該複數輔助孔係用以供該複數彎折輻 條穿設,該複數輔助孔係間隔環列於該花盤並位於該複數直拉孔與該複數內凸塊排列之間。
  4.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中任一項所述之後花轂組合,其中該複數內凸塊係位於該內表面靠近周緣位置,且該複數內凸塊與該中間段之間形成有一環形空間,又該環形空間與該間隔空間相連通。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後花轂組合,其中該直拉輻條為鋼材質或碳纖維材質,而該彎折輻條為鋼材質。
TW107108141A 2018-03-09 2018-03-09 Rear flower hub combination TWI6448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8141A TWI644810B (zh) 2018-03-09 2018-03-09 Rear flower hub combin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8141A TWI644810B (zh) 2018-03-09 2018-03-09 Rear flower hub combin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44810B true TWI644810B (zh) 2018-12-21
TW201938406A TW201938406A (zh) 2019-10-01

Family

ID=65431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8141A TWI644810B (zh) 2018-03-09 2018-03-09 Rear flower hub combination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4481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85153U (zh) * 2014-02-12 2014-09-01 Zhong-Lin Lai 花轂殼體
CN104553608A (zh) * 2014-12-30 2015-04-29 深圳捷美斯科技有限公司 自行车后花鼓新型塔基
TWM517688U (zh) * 2015-11-05 2016-02-21 Hubsmith Co Ltd 自行車花轂
US9370968B2 (en) * 2011-08-30 2016-06-21 Dt Swiss Inc. Hub
CN107053942A (zh) * 2017-01-25 2017-08-18 固德贸易有限公司 花毂辐条组合结构
TWM556210U (zh) * 2017-08-29 2018-03-01 A Pro Tech Co Ltd 自行車花轂
TWM563971U (zh) * 2018-03-09 2018-07-21 張國經 後花轂組合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70968B2 (en) * 2011-08-30 2016-06-21 Dt Swiss Inc. Hub
TWM485153U (zh) * 2014-02-12 2014-09-01 Zhong-Lin Lai 花轂殼體
CN104553608A (zh) * 2014-12-30 2015-04-29 深圳捷美斯科技有限公司 自行车后花鼓新型塔基
TWM517688U (zh) * 2015-11-05 2016-02-21 Hubsmith Co Ltd 自行車花轂
CN107053942A (zh) * 2017-01-25 2017-08-18 固德贸易有限公司 花毂辐条组合结构
TWM556210U (zh) * 2017-08-29 2018-03-01 A Pro Tech Co Ltd 自行車花轂
TWM563971U (zh) * 2018-03-09 2018-07-21 張國經 後花轂組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8406A (zh) 2019-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79079B (zh) 鏈輪托架及多鏈輪配置
US8956254B2 (en)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US10112681B2 (en) Bicycle sprocket supporting member and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CN102207142B (zh) 盘式制动器转子
US20120225745A1 (en)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US9657794B2 (en) Composite disc rotor
JP2014177276A (ja) ホイール、リム及びタイヤ
WO2010107008A1 (ja) 自動車用ホイール
WO2011055839A1 (ja) 自動車用ホイールディスク
JP6125998B2 (ja) 車両用ホイールディスク
JP5167226B2 (ja) 自動車用ホイール
TWI644810B (zh) Rear flower hub combination
TWM563971U (zh) 後花轂組合
JP2012087877A (ja) ブレーキドラム
US10773544B2 (en) Bicycle rear wheel hub
CN110861441B (zh) 车轮以及具有这种车轮的车辆
ATE408527T1 (de) Schlauchlos montierte anordnung für ein fahrrad
TWI601650B (zh) 花轂輻條組合結構
TWI408061B (zh) A combination of radiant and hubs
TWI622502B (zh) 花轂輻條組合結構
CN110271365A (zh) 后花毂组合
WO2013154154A1 (ja) インナー多片リム
JP2003343618A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型ブレーキディスク
KR20110093195A (ko) 자전거용 휠
TWM637777U (zh) 自行車花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