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3483B - 進行點對點通訊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進行點對點通訊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3483B
TWI643483B TW105132940A TW105132940A TWI643483B TW I643483 B TWI643483 B TW I643483B TW 105132940 A TW105132940 A TW 105132940A TW 105132940 A TW105132940 A TW 105132940A TW I643483 B TWI643483 B TW I6434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tru
peer
base station
point
networ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29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7594A (zh
Inventor
愛爾戴德 萊爾
鄧濤
拉比庫馬 普拉格達
Original Assignee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filed Critical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17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75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34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348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7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for supporting data block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H04L67/1078Resource delivery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2Mutual synchroniz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用於建立點對點通訊和在蜂巢網路控制下執行轉發的方法和裝置。搜尋無線發射/接收單元(WTRU)可以從由基地台控制的至少一個可發現WTRU中接收時序信號。搜尋WTRU可以估計搜尋WTRU與可發現WTRU之間的無線電鏈路的品質(即路徑損耗)並且確定(例如根據由基地台建立的臨界值)是否向控制可發現WTRU的基地台報告所估計的無線電鏈路品質。時序信號的功率可以用預先確定的步長逐步提升,從而在任何給定時刻的傳輸功率是已知的並且可以被搜尋WTRU用來估計無線電鏈路品質。時序信號可以包括主前導碼或次前導碼中的至少一者。

Description

進行點對點通訊方法及裝置 相關申請案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案主張於2010年11月4日提交的美國臨時申請案No.61/410,146、於2011年3月3日提出的美國臨時申請案No.61/448,941以及於2011年6月8日提出的美國臨時申請案No.61/494,721的權益,該申請案的內容以引用的方式併入到本申請案中。
在蜂巢網路中,可以為多個無線發射/接收單元(WTRU)和包括至少一個基地台(BS)的網路定義一些狀態和對應的行為。在斷開模式中,WTRU可以意識到其大致的地理區域,並且可以將地理區域中的任何變化通知給網路,使得網路知道WTRU將在哪裡被傳呼。WTRU可以在斷開模式期間對傳呼進行監控。為了知道其地理區域,WTRU可能需要在其緊鄰區域內識別出至少一個胞元或者搜尋其他胞元,以獲得足夠的資訊來識別其區域。
當必要時,WTRU可以從斷開模式切換至連接模式。為此,WTRU可以識別出區域內最強的胞元並且接收所需資訊來確定其存取模式。WTRU可以使用公共(基於競爭的)頻道來存取胞元。在一些交互作用之後,WTRU可以建立連接模式中需要的連接(服務流)。一旦建立連接,WTRU可以將資源分配給它並且可以請求所需的附加頻寬。
對於WTRU來說,期望在中繼資料至網路或者從網路中繼資料中進行協作(collaborate),或者本地地傳送資料而無需傳輸至基地台的資料 流或者從基地台傳輸的資料流。這就需要藉由使得WTRU識別和維持與至少一個其他WTRU的關聯(可能由網路協助)來支援這種協作的各種程序。
描述了用於建立點對點通訊和在蜂巢網路控制下進行轉發的方法和裝置。搜尋無線發射/接收單元(WTRU)可以從由基地台控制的至少一個可發現WTRU接收時序信號。搜尋WTRU可以估計該搜尋WTRU與該可發現WTRU之間的無線電鏈路的品質(即路徑損耗)並且確定(例如根據由基地台確定的臨界值)是否向控制該可發現WTRU的基地台報告所估計的無線電鏈路品質。時序信號的功率可以用預先確定的步長(step)逐步提升(ramp up),從而在任何給定時刻的傳輸功率是已知的並且可以被搜尋WTRU用來估計無線電鏈路品質。時序信號可以包括至少一個主前導碼或者次前導碼。替代地,在接收到時序信號之後,搜尋WTRU可以發送交握搜尋信號給至少一個可發現WTRU,其中該可發現WTRU可以藉由發送另一時序信號和網路存取資訊進行回應。
AAA‧‧‧認證、授權、計費
ASN‧‧‧存取服務網路
DL‧‧‧高速下行鏈路
GPS‧‧‧全球定位系統
HSS、250‧‧‧交握搜尋信號
MIP-HA、144‧‧‧行動IP家用代理
PSTN、108‧‧‧公共交換電話網
RACH‧‧‧隨機存取頻道
RAN、104‧‧‧無線電存取網路
SFH、310‧‧‧超訊框標頭
SI‧‧‧系統資訊
TS、245、400、410‧‧‧時序信號
UL‧‧‧高速上行鏈路
WTRU、102、102a、102b、102c、102d、205、210、705、710‧‧‧無線發射/接收單元
100‧‧‧通訊系統
106‧‧‧核心網路
110‧‧‧網際網路
112‧‧‧其他網路
114a、114b、140a、140b、140c、715‧‧‧基地台
116‧‧‧空氣介面
118‧‧‧處理器
120‧‧‧收發器
122‧‧‧傳送/接收元件
124‧‧‧揚聲器/麥克風
126‧‧‧鍵盤
128‧‧‧顯示器/觸控板
130‧‧‧不可移式記憶體
132‧‧‧可移式記憶體
134‧‧‧電源
136‧‧‧全球定位系統碼片組
138‧‧‧週邊裝置
142‧‧‧ASN閘道
146‧‧‧認證、授權、計費伺服器
148‧‧‧閘道
200‧‧‧網路
215、230、805‧‧‧接收器
220、235、810‧‧‧處理器
225、240、815‧‧‧發射器
305‧‧‧識別信號
315‧‧‧測距程序
365‧‧‧資源分配
370‧‧‧回應
375‧‧‧確認
405‧‧‧超訊框
415、425‧‧‧SA前導碼
420、430‧‧‧PA前導碼
從以下描述中可以更詳細地理解本發明,這些描述是以實例方式給出的,並且可以結合附圖加以理解,其中:第1A圖示出了可以在其中實現一個或多個所揭露的實施方式的示例通訊系統;第1B圖示出了示例無線發射/接收單元(WTRU),其中該WTRU可以在第1A圖所示的通訊系統中使用;第1C圖示出了示例無線電存取網路和示例核心網路,其中所述示例無線電存取網路和示例核心網路可以在第1A圖所示的通訊系統中使用;第2圖示出了被配置用於執行存取初始化程序的示例網路,該示 例網路包括搜尋WTRU和可發現WTRU;第3A圖和第3B圖是用於在搜尋WTRU與可發現WTRU之間實現足夠同步的程序的流程圖;第4圖示出了超訊框中的時序信號(TS)的示例佈置;第5圖顯示了用於在分時多工(TDD)訊框中探測為交握搜尋信號(HSS)的傳輸時機的示例;第6圖示出了由基地台、兩個可發現WTRU和兩個搜尋WTRU使用的多個超訊框的示例;第7圖示出了當搜尋WTRU和可發現WTRU在基地台控制下執行的示例程序;以及第8圖是用來執行第7圖中程序的示例基地台的方塊圖。
下文引用的術語“無線發射/接收單元(WTRU)”包括但不限於使用者設備(UE)、行動站、固定或行動用戶單元、呼叫器、行動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電腦或是能在無線環境中操作的其他任何類型的使用者設備。WTRU可以為非基礎結構節點。
下文引用的術語“搜尋WTRU”包括但不限於嘗試發現並且關聯對等點(peer)的WTRU。
下文引用的術語“可發現WTRU”包括但不限於可以由搜尋WTRU發現的WTRU。
下文引用的術語“基地台”包括但不限於節點B、站點控制器、存取點(AP)或者能在無線環境中操作的其他任何類型的介面裝置。
第1A圖示出了在其中可以實施一個或多個所揭露的實施方式的示例通訊系統100。通訊系統100可以是將諸如語音、資料、視訊、訊息傳遞、廣播等之類的內容提供給多個無線用戶的多重存取系統。通訊系統100可以經由系統資源(包括無線頻寬)的共用使得多個無線用戶能夠存取這些內容。例如,通訊系統100可以使用一個或多個頻道存取方法,例如分碼 多重存取(CDMA)、分時多重存取(TDMA)、分頻多重存取(FDMA)、正交FDMA(OFDMA)、單載波FDMA(SC-FDMA)等等。
如第1A圖所示,通訊系統100可以包括:WTRU 102a、102b、102c、102d;無線電存取網路(RAN)104;核心網路106;公共交換電話網(PSTN)108;網際網路110;以及其他網路112。但可以理解的是所揭露的實施方式可以涵蓋任意數量的WTRU、基地台(BS)、網路及/或網路元件。WTRU 102a、102b、102c、102d中的每一者可以是被配置用於在無線環境中操作及/或通訊的任何類型的裝置。作為示例,WTRU 102a、102b、102c、102d可以被配置用於傳送及/或接收無線信號,並且可以包括使用者設備(UE)、行動站、固定或行動訂戶單元、呼叫器、蜂巢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智慧型電話、膝上型電腦、迷你筆記型電腦、個人電腦、無線感測器、消費電子產品等等。
通訊系統100還可以包括基地台114a和基地台114b。基地台114a、114b中的每一者可以是被配置用於與WTRU 102a、102b、102c、102d中的至少一者無線交互作用以促進存取一個或多個通訊網路(例如核心網路106、網際網路110及/或網路112)的任何類型的裝置。例如,基地台114a、114b可以是基地收發站(BTS)、節點B、演進型節點B(e節點B)、家用節點B(HNB)、家用eNB(HeNB)、站點控制器、存取點(AP)、無線路由器以及類似裝置。儘管基地台114a、114b的每一者均被描述為單一元件,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基地台114a、114b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互連基地台及/或網路元件。
基地台114a可以是RAN 104的一部分,該RAN 104還可以包括諸如站點控制器(BSC)、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中繼節點之類的其他基地台及/或網路元件(未示出)。基地台114a及/或基地台114b可以被配置用於傳送及/或接收特定地理區域內的無線信號,該特定地理區域可以被稱作胞元(未示出)。胞元還可以被劃分成胞元扇區。例如與基地台114a相關聯的胞元可以被劃分成三個扇區。因此,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a可以包括三個收發器,即針對該胞元的每個扇區都有一個收發器。在 另一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a可以使用多輸入多輸出(MIMO)技術,並且由此可以使用針對胞元的每個扇區的多個收發器。
基地台114a,114b可以經由空氣介面116與WTRU 102a、102b、102c、102d中的一者或多者通訊,該空氣介面116可以是任何合適的無線通訊鏈路(例如射頻(RF)、微波、紅外(IR)、紫外(UV)、可見光等)。空氣介面116可以使用任何合適的無線電存取技術(RAT)來建立。
更具體地,如前所述,通訊系統100可以是多重存取系統,並且可以使用一個或多個頻道存取方案,例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以及類似的方案。例如,在RAN 104中的基地台114a和WTRU 102a、102b、102c可以實施諸如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陸地無線電存取(UTRA)之類的無線電技術,其可以使用寬頻CDMA(WCDMA)來建立空氣介面116。WCDMA可以包括諸如高速封包存取(HSPA)及/或演進型HSPA(HSPA+)的通訊協定。HSPA可以包括高速下行鏈路(DL)封包存取(HSDPA)及/或高速上行鏈路(UL)封包存取(HSUPA)。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a和WTRU 102a、102b、102c可以實施諸如演進型UTRA(E-UTRA)之類的無線電技術,其可以使用長期演進(LTE)及/或高級LTE(LTE-A)來建立空氣介面116。
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a和WTRU 102a、102b、102c可以實施諸如IEEE 802.16(即全球微波互通存取(WiMAX))、CDMA2000、CDMA2000 1X、CDMA2000演進資料優化(EV-DO)、臨時標準2000(IS-2000)、臨時標準95(IS-95)、臨時標準856(IS-856)、全球行動通訊系統(GSM)、增強型資料速率GSM演進(EDGE)、GSM/EDGE RAN(GERAN)之類的無線電技術。
舉例來講,第1A圖中的基地台114b可以是無線路由器、HNB、HeNB或者AP,並且可以使用任何合適的RAT,以用於促進在諸如商業場所、家庭、車輛、校園之類的局部區域內的無線連接。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b和WTRU 102c、102d可以實施諸如IEEE 802.11之類的無線電 技術以建立無線區域網路(WLAN)。在另一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b和WTRU 102c、102d可以實施諸如IEEE 802.15之類的無線電技術以建立無線個人區域網路(WPAN)。在又一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b和WTRU 102c、102d可以使用基於蜂巢的RAT(例如WCDMA、CDMA2000、GSM、LTE、LTE-A等)以建立微微(picocell)胞元和毫微微胞元(femtocell)。如第1A圖所示,基地台114b可以具有至網際網路110的直接連接。由此,基地台114b不必經由核心網路106來存取網際網路110。
RAN 104可以與核心網路106通訊,該核心網路106可以是被配置用於將語音、資料、應用及/或網際協定語音(VoIP)服務提供到WTRU 102a、102b、102c、102d中的一者或多者的任何類型的網路。例如,核心網路106可以提供呼叫控制、帳單服務、基於移動位置的服務、預付費呼叫、網際網路連接、視訊分配等,及/或執行高階安全性功能(例如用戶驗證)。儘管第1A圖中未示出,需要理解的是RAN 104及/或核心網路106可以直接或間接地與其他RAN進行通訊,這些其他RAN可以使用與RAN 104相同的RAT或者不同的RAT。例如,除了與可以採用E-UTRA無線電技術的RAN 104連接,核心網路106也可以與使用GSM無線電技術的其他RAN(未顯示)通訊。
核心網路106也可以充當WTRU 102a、102b、102c、102d存取PSTN 108、網際網路110及/或其他網路112的閘道。PSTN 108可以包括提供普通老式電話服務(POTS)的電路交換電話網絡。網際網路110可以包括互連電腦網路全球系統以及使用公共通訊協定的裝置,該公共通訊協定例如傳輸控制協定(TCP)/網際協定(IP)網際網路協定套件中的TCP、用戶資料報協定(UDP)和IP。網路112可以包括由其他服務提供方擁有及/或操作的無線或有線通訊網路。例如,網路112可以包括與一個或多個RAN連接的另一核心網路,這些RAN可以使用與RAN 104相同的RAT或者不同的RAT。
通訊系統100中的WTRU 102a、102b、102c、102d中的一些或者全部可以包括多模式能力,即WTRU 102a、102b、102c、102d可以包括用 於通過不同的無線鏈路與不同的無線網路進行通訊的多個收發器。例如,第1A圖中顯示的WTRU 102c可以被配置用於與使用基於蜂巢的無線電技術的基地台114a進行通訊,並且與使用IEEE 802無線電技術的基地台114b進行通訊。
第1B圖示出了可以在第1A圖中所示的通訊系統100中使用的示例WTRU 102。如第1B圖所示,WTRU 102可以包括處理器118、收發器120、傳送/接收元件(例如天線)122、揚聲器/麥克風124、鍵盤126、顯示器/觸控板128、不可移式記憶體130、可移式記憶體132、電源134、全球定位系統(GPS)碼片組136、以及週邊裝置138。需要理解的是,在與以上實施方式一致的同時,WTRU 102可以包括上述元件的任意子組合。
處理器118可以是通用處理器、專用處理器、常規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微處理器、與DSP核相關聯的一或多個微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專用積體電路(ASIC)、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PGA)電路、積體電路(IC)、狀態機等。處理器118可以執行信號編碼、資料處理、功率控制、輸入/輸出處理、及/或使WTRU 102能夠在無線環境中操作的其他任何功能。處理器118可以與收發器120耦合,該收發器120可以與傳送/接收元件122耦合。儘管第1B圖中將處理器118和收發器120描述為獨立的元件,處理器118和收發器120可以被一起集成到電子封裝或者晶片中。
傳送/接收元件122可以被配置用於通過空氣介面116將信號傳送到基地台(例如基地台114a),或者從基地台(例如基地台114a)接收信號。例如,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傳送/接收元件122可以是被配置用於傳送及/或接收RF信號的天線。在另一實施方式中,傳送/接收元件122可以是被配置用於傳送及/或接收例如IR、UV或者可見光信號的發光體/檢測器。在又一實施方式中,傳送/接收元件122可以被配置用於傳送和接收RF信號和光信號兩者。傳送/接收元件122可以被配置用於傳送及/或接收無線信號的任意組合。
此外,儘管傳送/接收元件122在第1B圖中被描述為單一元件, 但是WTRU 102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傳送/接收元件122。更特別地,WTRU 102可以使用MIMO技術。由此,在一種實施方式中,WTRU 102可以包括兩個或更多個傳送/接收元件122(例如多個天線)以用於經由空氣介面116傳送和接收無線信號。
收發器120可以被配置用於對將由傳送/接收元件122傳送的信號進行調變,並且對由傳送/接收元件122接收的信號進行解調。如上所述,WTRU 102可以具有多模式能力。由此,收發器120可以包括多個收發器以用於使得WTRU 102能夠經由多個RAT(例如UTRA和IEEE 802.11)進行通訊。
WTRU 102的處理器118可以被耦合到揚聲器/麥克風124、鍵盤126、別或顯示器/觸控板128(例如,液晶顯示(LCD)顯示單元或者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單元),並且可以從上述裝置接收用戶輸入資料。處理器118還可以向揚聲器/麥克風124、鍵盤126、及/或顯示器/觸控板128輸出用戶資料。此外,處理器118可以訪問來自任何類型的合適記憶體中的資訊,以及將資料儲存在任何類型的合適記憶體中,該記憶體例如可以是不可移式記憶體130及/或可移式記憶體132。不可移式記憶體130可以包括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硬碟或者任何其他類型的記憶體儲存裝置。可移式記憶體132可以包括用戶身份模組(SIM)卡、記憶條、安全數位(SD)記憶卡等類似裝置。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處理器118可以訪問來自實體上未位於WTRU 102上而位於例如伺服器或者家用電腦(未示出)上的記憶體的資料,以及向上述記憶體中儲存資料。
處理器118可以從電源134接收功率,並且可以被配置用於將功率分配給WTRU 102中的其他組件及/或對至WTRU 102中的其他元件的功率進行控制。電源134可以是用於給WTRU 102加電的任何適合的裝置。例如,電源134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乾電池(例如鎳鎘(NiCd)、鎳鋅(NiZn)、鎳氫(NiMH)、鋰離子(Li-ion)等)、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等。
處理器118還可以與GPS碼片組136耦合,該GPS碼片組136可以被配置用於提供與WTRU 102的目前位置有關的位置資訊(例如經度和 緯度)。作為來自GPS碼片組136的資訊的補充或者替代,WTRU 102可以經由空氣介面116從基地台(例如基地台114a、114b)接收位置資訊,及/或基於從兩個或更多個相鄰基地台接收到的信號的時序來確定其位置。在與實施方式一致的同時,WTRU 102可以用任何合適的位置確定方法來獲取位置資訊。
處理器118還可以耦合到其他週邊裝置138,該週邊裝置138可以包括提供附加特徵、功能性及/或有線或無線連接的一個或多個軟體及/或硬體模組。例如,週邊裝置138可以包括加速度計、電子指南針(e-compass)、衛星收發器、數位相機(用於照片或者視訊)、通用串列匯流排(USB)埠、震動裝置、電視收發器、免持耳機、藍芽R模組、調頻(FM)無線電單元、數位音樂播放器、媒體播放器、視訊遊戲播放器模組、網際網路瀏覽器等等。
第1C圖示出了可以在第1A圖中所示的通訊系統100中使用的示例RAN 104和示例核心網路106。RAN 104可以是存取服務網路(ASN),該ASN使用IEEE 802.16無線電技術經由空氣介面116與WTRU 102a、102b和102c通訊。
如第1C圖所示,RAN 104可以包括基地台140a、140b、140c和ASN閘道142,但應當理解的是在保持與實施例一致的同時,RAN 104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基地台和ASN閘道。基地台140a、140b、140c中的每一者可以分別與RAN 104中的特定胞元(未示出)相關聯,並且每一者可以包括用於經由空氣介面116與WTRU 102a、102b、102c進行通訊的一個或者多個收發器。在一個實施例中,基地台140a、140b、140c可以實施MIMO技術。因此,基地台140a,例如可以使用多個天線來傳送無線信號至WTRU 102a並且從WTRU 102a接收無線信號。基地台140a、140b、140c還可以提供移動性管理功能,諸如切換觸發、隧道建立、無線電資源管理、訊務分類、服務品質(QoS)策略實施等等。ASN閘道142可以充當訊務聚合點並且可以負責傳呼、用戶特性檔快速緩衝、路由至核心網路106等等。
WTRU 102a、102b、102c與RAN 104之間的空氣介面116可以實施IEEE 802.16規範。此外,WTRU 102a、102b、102c的每一者都可以建立與核心網路106的邏輯介面(未示出)。WTRU 102a、102b、102c與核心網路106之間的邏輯介面可以被用於認證、授權、IP主機配置管理及/或移動性管理。
基地台140a、140b、140c的每一者之間的通訊鏈路可以包括用於促進WTRU切換(handover)以及基地台間資料轉移的協定。基地台140a、140b、140c與ASN閘道142之間的通訊鏈路可以包括用於根據與WTRU 102a、102b、102c中的每一者相關聯的移動性事件來促進移動性管理的協定。
如第1C圖所示,RAN 104可以被連接到核心網路106。RAN 104與核心網路106之間的通訊鏈路可以包括諸如用於促進資料轉移和移動性管理能力的協定。核心網路106可以包括行動IP家用代理(MIP-HA)144、認證、授權、計費(AAA)伺服器146和閘道148。儘管前述每一個元件被描述為核心網路106的一部分,但應當理解的是這些元件的任何一個可以由不是核心網路操作者的實體所擁有及/或操作。
MIP-HA 144可以負責IP位址管理並且使WTRU 102a、102b、102c能夠在不同ASN別或不同核心網路之間漫遊。MIP-HA 144可以為WTRU 102a、102b、102c提供至封包交換網路(諸如網路110)的存取,從而促進WTRU 102a、102b、102c與IP賦能裝置之間的通訊。AAA伺服器146可以負責用戶認證以及用於支援用戶服務。閘道148可以促進與其他網路互動。例如,閘道148可以為WTRU 102a、102b、102c提供至電路交換網路(諸如PSTN 108)的存取,從而促進WTRU 102a、102b、102c與傳統陸線通訊裝置之間的通訊。此外,閘道148可以為WTRU 102a、102b、102c提供至網路112的存取,其中該網路112可以包括由其他服務提供者所擁有及/或操作的其他有線或者無線網路。
儘管未在第1C圖中示出,但應當理解的是RAN 104可以被連接到其他ASN並且核心網路106可以被連接到其他核心網路。RAN 104與其 他ASN之間的通訊鏈路可以包括用於協調WTRU 102a、102b和102c在RAN 104與其他ASN之間的移動性的協定。核心網路106與其他核心網路之間的通訊鏈路可以包括用於促進家用核心網路與被訪問的核心網路之間的互動的協定。
用於蜂巢網路的各種非傳統應用正被考慮,所述非傳統應用涉及不是由人發起的通訊以及非嚴格的層次拓撲,諸如機器與機器(M2M)通訊或者機器類型通訊(MTC)。M2M通訊或者MTC被定義為由機器發起的通訊從而與其他機器或者人進行通訊。以下描述的方法可以適用於MTC通訊以及其他類型的通訊。
包括WTRU至WTRU直接通訊(也稱作點對點通訊)的網路拓撲可以被用作覆蓋擴展、流通量改進等等。必要時,這些網路拓撲還可以藉由提供替代的連接性路徑、藉由在需要時查找(“發現”)節點來顯著地提升網路強健性。然而,WTRU可以是完全非移動性的或者具有非常低的移動性。
針對WTRU查找並且建立與網路鏈結的方式,對WTRU傳統行為的改變是必需的,所述改變在合適的情況下包括節點發現、路由、關聯以及頻寬請求的功能性。可能由網路協助的WTRU可以應用以識別並且維持與一組其他WTRU的關聯,從而協助中繼資料至網路或者從網路中繼資料,或者本地地傳送資料而無需傳輸至基地台的資料流或者從基地台傳輸的資料流。用戶端協作、中繼以及利用網路或者不利用網路的WTRU至WTRU通訊可以在任何類型的無線通訊系統中實現,該無線通訊系統包括但不限於IEEE 802.16以及其任何修訂、長期演進(LTE)、全球行動電信系統(UMTS)等。
以下描述了針對一些使用情況用於機器類型通訊的點對點連接示例。節點發現和關聯可以適用以下使用情況,例如:(1)M2M通訊;(2)網路強健性,以及(3)流通量增強。可能存在多種不同的使用情況並且以下揭露的示例可以適用於任何其他使用情況。
M2M通訊情況的示例可以為智慧電網應用。這可以由低移動性或 非移動性、對延遲的低敏感性和嚴格的電池消耗需求來體現。對於這一應用,在典型的節點發現場景中,在區域中不能檢測到基地台的一個WTRU可以嘗試發現和關聯其他WTRU以代替它本身充當中繼。由於低移動性,節點發現是罕見事件。
網路強健性情況的示例是需要從節點失敗(包括基礎結構節點失敗)中恢復的典型網路。這種網路可以被用於公共保護和災難恢復(PPDR)(也被稱作“第一回應方”)以及在M2M應用(例如監督)中使用。在這些網路中,可能需要較高的移動性。較高的移動性導致較高的節點發現事件比率。如在M2M通訊情況中,一些裝置可能不具有至網路的存取,或者網路基礎結構節點可能並不存在。
對於流通量增強情況,搜尋WTRU和可發現WTRU兩者都可以用對於所需要的控制傳訊來說足夠的某種標稱資料速率來與基地台通訊。他們可能需要以高得多的資料速率在他們之間傳送和接收資料或者向網路傳送和從網路接收資料。
不同的使用情況可能需要不同的節點發現和關聯機制。揭露了針對架構可以適用於所有使用情況的示例。
以下是獨立於使用情況的示例設計目標:在特定實體層中最小化對目前標準的影響;最小化由節點發現所必要的信號(例如前導碼)導致的對前導碼或基礎結構節點或其他WTRU的其他信號的干擾、最小化電池消耗、最小化延遲、促進發現和關聯、與“常規”用戶共用網路(基礎結構節點和頻譜)、控制資源、通過增加無線電資源的重複使用來改進系統流通量等。
這裏揭露了M2M通訊情況(由智慧電網代表)。這一情況可以由低移動性或無移動性的大量裝置來體現。資料傳輸通常可能是不常發生的並且可以容忍相對高的延遲。資料傳輸可以是由事件驅動的(例如電源中斷)並且隨後需要更緊促(tighter)的延遲。智慧電網裝置可以與其他類型的裝置共用網路。由於以上特性,網路登入和再登入可能會非頻繁地發生。由於網路中大量數目的M2M裝置以及與其他類型的裝置共用網路的需 要,由(為了被發現而傳送的)信號導致的干擾需要被最小化。
WTRU-WTRU節點發現過程(process)可以在裝置加電時執行,並且由於非常低的移動性和無移動性,所建立的關聯是可用的而無需進一步的更新。與網路關聯的WTRU大部分時間可以處於待機(standby)模式(即“睡眠”)以最小化電池消耗。針對網路存取使用的信號會導致盡可能少的干擾。
以下描述了無需基礎結構的WTRU-WTRU交互作用(公共保護和災難防禦(PPDR)應用)。這種情況可以藉由蜂巢移動性和藉由網路基礎結構節點的缺少來體現。由於通訊是點對點的,對於網路中的所有成對行動裝置執行成對存取可能是不可行的。因此,存取可能僅在發送資料之前完成。由此,可能需要很快存取。電池消耗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可能不應當在其他目標之上。WTRU-WTRU節點發現可能在發生點對點資料通訊之前轉換到連接模式的期間執行,並且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事件觸發。
此處描述了在基地台控制下的WTRU-WTRU交互作用(流通量增強(TE)和PPDR應用)。這一情況可以由對於蜂巢應用典型的移動性、所有WTRU的存取(即可發現WTRU和搜尋WTRU)、以及至可以用對於控制他們之間的傳訊足夠的資料速率運行的基礎結構(基地台或中繼站(RS))節點來體現。與PPDR情況不同,網路存取和資料通訊前的設置以及存取延遲需求可能不像PPDR那樣嚴格(但是比M2M情況嚴格)。WTRU-WTRU節點發現可以是事件觸發的或者利用中心基礎結構節點週期性排程的。
在一種場景下,WTRU-WTRU直接通訊(例如這兩個WTRU是資料源和接收處(sink)的情況下的點對點直接通訊)可以用於PPDR和商業應用(例如直接視訊流)兩者。在另一場景中,可以使用以比從基地台直接可用的資料速率實質上更高的資料速率來進行對等點中繼。
對於在正交分頻多工(OFDM)通訊系統中的網路同步的限制的一種情況是OFDM系統依靠(rely on)對來自各個發射器的波形的時間和頻率同步接收以便分離它們。在IEEE 802.16m中的所有可用上行鏈路(UL)信號可以在基地台處在擴展OFDM符號(包括循環首碼(CP))中接收。 對於從WTRU至基地台的常規傳輸,這可能並不是問題,因為WTRU在任何傳輸之前至少可以在下行鏈路(DL)中同步。不存取參考信號的裝置可能不會在時間或頻率上同步。至網路的信號發送可能需要嘗試許多不同次數和可能的頻率偏移,以及功率提升。這一過程可能依賴於所使用的信號類型導致實質延遲並且引發諸多干擾(例如中繼和干擾對於OFDM信號可能會特別嚴重)。
對於M2M應用,由於網路發現很少發生並且不需要經常更新,為了簡化由WTRU存取網路而典型地在中繼中創建的完整的功能性(例如前導碼、控制頻道、完整網路資訊廣播等)可能不會被建立在WTRU中。這樣做可能不必要地耗盡電池電量並且引發對其他基地台的大量干擾。(這一情況與毫微微基地台並不是完全不同,除了行動裝置的數量可能遠遠超過毫微微基地台的數量)。根據一個示例,關聯的裝置可以為這一目的傳送非常少的信號或者不傳送信號。這些傳輸可能與裝置睡眠週期協作進行。
根據一個示例,在關聯狀態中的可發現WTRU可以使用較少的資源以低功率執行傳輸。與在常規存取中不同,在節點發現中,可發現WTRU執行傳送並且該搜尋WTRU接收很少的與存取參數有關的資訊或者不接收與存取參數有關的資訊。因此,挑戰在於設計一個過程,藉由該過程這些參數可以在發現和關聯程序期間進行學習,並且不被廣播,而又提供靈活的存取。在一個示例中,由可發現WTRU傳送的信號所引發的干擾由以低功率位凖使用相同資源傳送相同存取資訊的一組WTRU來最小化。因此,在基於群組的初始存取階段之後跟隨WTRU特定存取。
對於缺少基礎結構的WTRU-WTRU直接通訊,為了快速和強健的網路存取,可以執行盡可能少的步驟。考慮到(相對)較小數量的裝置和寬鬆的電池考慮(相對於M2M通訊),經常傳送的資訊可能過多而不對干擾或電池壽命產生主要影響。PPDR應用可以支援單播(點對點)以及多播(點對多點)應用。
對於基地台控制下的WTRU-WTRU直接通訊,假設搜尋WTRU和可發現WTRU兩者均連結到基地台,由此已經基本彼此同步,並且基地 台已經知道他們的存在和需要。基地台隨後需要知道該蒐尋WTRU與可發現WTRU之間的路徑損耗(即無線電鏈路品質)。
第2圖示出了被配置用於執行存取初始化過程的網路200,該網路200包括搜尋WTRU 205和可發現WTRU 210。搜尋WTRU 205可以包括接收器215、處理器220和發射器225。
可發現WTRU 210可以包括接收器230、處理器235和發射器240。接收器230可以被配置用於從基地台(未示出)接收指示可發現WTRU 210傳送時序信號245的命令信號。處理器235可以被配置用於根據該命令信號來控制發射器240傳送時序信號245。該時序信號可以包括主前導碼或次前導碼中的至少一者。
搜尋WTRU 205中的接收器215可以被配置用於從可發現WTRU 210接收時序信號245,並且作為回應,處理器220可以被配置用於控制發射器225傳送HSS 250至可發現WTRU 210。可發現WTRU 210中的接收器230可以進一步被配置用於接收HSS 250。
這一過程可以被應用於但並不限於M2M應用。假設可發現WTRU 210已經連結到基地台,但是搜尋WTRU 205沒有。起初,搜尋WTRU 205可能不具有關於區域中的任何網路的存在、時序或參數的任何資訊。可發現WTRU 210可以經由傳送(例如週期性地)時序信號(TS)245來為搜尋WTRU提供時序資訊。TS 245可能對於接收器時序是不敏感的。因此,可能接收不具有任何時序資訊的一些波形,但是這些資訊可能仍然可以被確定。例如,在時域(time domain)中重複其本身的任何序列可以針對其滯後藉由對時間窗進行持續自動關聯來檢測。主增強型前導碼(PA-前導碼)可以被用作TS 245,其可以提供其本身時序資訊和系統頻寬資訊中的至少一者。如果需要提供附加資訊(例如群組成員),TS245可以包括PA-前導碼和次增強型前導碼(SA-前導碼),其中SA-前導碼被映射到群組。PA-前導碼可以經由序列來傳達(convey)系統頻寬。SA-前導碼可以傳達胞元ID或WTRU-ID。
可發現WTRU 210可以在空閒模式/狀態或連接模式/狀態之間轉 換,並且可以被分配以一個睡眠模式,該睡眠模式使得該可發現WTRU 210在某個預定時間週期不可用。當可發現WTRU 210處於空閒模式/狀態時,其可以被預配置用於喚醒以便能夠被潛在搜尋WTRU(例如搜尋WTRU 205)發現。喚醒時機(epoch)可能與意在接收傳呼的時機一致。當可發現WTRU 210處於連接模式/狀態時,其可以處於睡眠(即不連續接收(DRX))模式。因此,任何這種睡眠模式可以由WTRU 210同步,由此該WTRU 210的“喚醒”時機對於發現是足夠的,並且如果該WTRU 210是群組的一部分,所述群組中的WTRU可以被同步以在相同時刻被喚醒。針對發現的喚醒週期的時序和長度可以獨立於被配置用於其他目的的任何其他睡眠模式。
多個可發現WTRU 210可以在相同的時刻以相同的資源傳送相同的TS 245。接收器可以將這種波形解譯成具有多路徑的單一傳輸。由於較短的傳播時間,這可能並不是個問題。多個可發現WTRU 210傳送相同信號(即TS 245)的益處在於從多個源接收到的信號被有益地相加而不是相互干擾。由此,可以減小傳輸功率。
可能存在對於TS 245的時序的兩種場景。在一種場景中,對等點群組中的可發現WTRU可以在相同的時刻傳送相同的波形。在替代場景中,不同的對等點群組可以在相同的時刻或者不同的時刻傳送不同的TS 245。傳送相同波形的益處在於TS 245的傳輸功率的減小。替代地,或者附加地,每個可發現WTRU 210可以在不同時刻傳送TS 245。藉由減少平均發現時間,這在存在大量潛在可發現WTRU 210時是有益的。
傳輸時機可以是週期性地或者隨機的。在後一種情況中,可發現WTRU 210可以確定其本身的傳輸時機。例如,這可以當可發現WTRU 210處於DRX或者睡眠狀態時確定。對於兩種變形,可發現WTRU 210可能不會在相同時刻被接收(例如基地台前導碼)和傳送(例如TS 245)。
第2圖的網路200中的基地台(未示出)可以指示可發現WTRU 210傳送哪個TS、何時傳送TS、以何種功率位準傳送TS、及/或哪個子載波可以攜帶TS序列。這種傳輸的週期性(即傳輸之間時間間隔的分佈)可能影 響可發現WTRU 210的網路登入時間及/或電池消耗。當可發現WTRU 210間接連結到網路上時,該指示可以被中繼(經由中繼或者經由其他WTRU)。
TS 245的傳輸長度和頻率(是否是週期性的)可能對WTRU-WTRU發現成功率、其延遲、對WTRU移動性的容忍度、干擾負荷和電池消耗產生重大影響。由於搜尋WTRU 205與網路不相關聯,其可能既不與網路同步也不與可發現WTRU 210同步。因此,對於搜尋WTRU 205來說,適當地調整時間線(time line)以根據TS傳輸排程來接收TS 245是不可能的。為了接收TS 245,搜尋WTRU 205可以至少在一個預定義最長TS傳輸週期上嘗試連續地接收每個符號(TS 245的子載波配置還可以被預定義並因而對於搜尋WTRU 210已知)。搜尋WTRU 205可以根據任意預定排程嘗試接收TS 245,該任意預定排程與預定TS傳輸排程結合可能產生搜尋WTRU 205接收與可發現WTRU 210傳輸在時域上保持一致的令人滿意的可能性。這是可能的,因為採用隨機TS時機,接收可能性可能依賴於累積的開口窗時間(open window time),並且不依賴於其準確時序。
如果搜尋WTRU 205不接收TS 245,其可以等待並且再次嘗試。等待時間、嘗試次數和失敗條件可以如所期望的在搜尋WTRU 205處得到配置。當接收到TS 245時,搜尋WTRU 205可以獲取以下資訊:網路時序(IEEE 802.16m PA-前導碼提供符號、訊框和子訊框時序)、系統頻寬(依賴於TS245、對於使用IEEE 802.16m PA-前導碼是真(true))、可發現WTRU 210所關聯的胞元識別碼和類型(如果使用IEEE 802.16m PA/SA-前導碼)、路徑損耗(即鏈路品質)資訊(如果TS 245傳輸功率位準是固定的和預定義的)、搜尋WTRU 205用以確定是否批准回應的對等點群組識別碼(如果對等點資訊嵌入在TS 245序列中)等。
在此,網路200或者可發現WTRU 210不知道搜尋WTRU 205的存在。因此,如第2圖所示,搜尋WTRU 205可以傳送至少可以表明其存在的交握搜尋信號(HSS)250。可發現WTRU 210可以在發送TS 245之後監控這樣的HSS 250。偵聽資源可以被預定義,並且映射可以為搜尋WTRU 205所知,或者從由搜尋WTRU 205從可發現WTRU 210接收到的 信號(例如TS的類型)來確定。偵聽資源的特性依賴於搜尋WTRU 205使用的資訊和波形。根據一種示例,波形可以是簡單的時域波形。在這種情況下,偵聽資源可以是一個偵聽窗或者相對於TS 245以預定次數的偵聽窗,及/或應用於搜尋WTRU 205傳輸的子載波。在缺少搜尋WTRU 205的情況下,在網路200中增加的干擾可以是具有非常短的波形的非頻繁傳輸,之後跟隨幾個(同樣很短)的偵聽窗。由此,用於協助鄰區(neighbor)發現流的信號(TS 245)所產生的干擾可以是最小的。
搜尋WTRU 205可以傳輸波形(例如,第2圖中的HSS 250),從而使自己為可發現WTRU 210及/或網路200所知(也被稱作“初次交握”)。為了將干擾最小化,搜尋WTRU 205可以傳送HSS 250一次,或者以低功率開始HSS 250的傳輸並且在偵聽視窗期間逐步提升傳輸功率,直到接收到回應或者達到允許的最大功率(在該情況下提升已經失效)為止。所述提升可以被可發現WTRU 210用於估計路徑損耗(例如,搜尋WTRU 205與可發現WTRU 210之間建立的無線電鏈路品質)。即使對於路徑損耗估計不必要,提升也有益於降低不必要的干擾。
搜尋WTRU 205可以確定對哪個可發現WTRU 210作出回應。搜尋WTRU 205可以回應於來自允許的對等點群組的TS 245而發送HSS 250。在這種情況下,對等點群組與從基地台發送的信號的映射(例如TS 245)可以提前獲知(例如,硬編碼)。初始功率位凖、前導碼間隔以及功率提升步長可以被預先確定。使用偵聽視窗,可發現WTRU 210可以知道多少個提升步長已經發生。
可發現WTRU 210可以估計諸如可發現WTRU 210與搜尋WTRU 205之間的路徑損耗(例如,無線電鏈路品質),並且將估計報告給網路200中的基地台(未示出)。為確保使用合適的臨界值,基地台可以指示可發現WTRU 210來報告所有接收到的信號或者從這些信號中導出的統計值(例如均值和範圍(spread))這些值是否超出臨界值,從而在必要時可以調節該臨界值。通過瞭解提升步長大小和初始功率,可發現WTRU 210可以確定傳輸功率並可以估計路徑損耗。替代地,可以不執行提升並且HSS 250 功率可以為固定的以及已知的。例如,HSS 250的功率位凖可以與TS 245功率位凖相同。HSS資源可以根據TS 245而給定(例如,在TS 245之後開始給定時間的每第n訊框使用固定的資源)。
IEEE 802.16m中的HSS示例可以是PA前導碼(如同TS 245),IEEE 802.16m測距(range)前導碼(針對同步或者非同步的裝置),及/或IEEE 802.16m探測信號。由於搜尋WTRU 205現在可以是大致與可發現WTRU 210同步,HSS 250可以不需要自同步。用於探測HSS 250的資源可以由基地台經由TS傳輸時機的分配而被隱式地分配。基地台可以從由其他裝置的探測來清除這些時間。例如,對於TDD,包含TS 245的訊框中的第二UL子訊框中的第一OFDMA符號可以預留給HSS 250。如果使用提升,那麼隨後的時機可以被分派。HSS 250的識別碼(ID)或者時序可以根據接收到的TS 245來確定。特別地,如果群組ID被用於TS 245,那麼相同的群組ID可以被使用。如果不同對等點群組的TS在不同時刻或者子載波上傳送,那麼HSS 250可以隱式地攜帶群組資訊。這允許HSS 250攜帶如在搜尋WTRU 205處所測量的路徑損耗資訊。例如,如果IEEE 802.16m PA前導碼及/或SA前導碼被用於HSS 250,那麼SA前導碼可以被映射到接收的信號位凖。
並不一定所有已經接收到HSS 250的可發現WTRU 210需要進行回應。確定誰回應需要基於相關資訊(例如,估計的路徑損耗),並且可以根據分佈(distribute)方式或者在直接的基地台控制下做出。特別地,搜尋WTRU-可發現WTRU 205/210路徑損耗估計可以如以上解釋的方式獲得,並且以常規方式獲得的搜尋WTRU基地台路徑損耗估計可以被用來確定最佳可發現WTRU 210。在集中化的控制模式中,已經接收到HSS 250的可發現WTRU 210可以發送資訊至基地台,並且基地台可以根據該資訊(例如,路徑損耗估計和諸如該轉發WTRU的能力、其電池位凖、及/或其本身的訊務負載之類的其他參數)決定哪個應該進行回應。為了減少可發現WTRU 210與基地台之間的傳訊負載,可能的是將該信號限制在獲得足夠低的路徑損耗估計的可發現WTRU 210。
集中化的控制模式可以引發回應於提升的延遲並且因而可以由搜尋WTRU 205引起額外的電池消耗以及可能的失效的交握結果(effort),因為可發現WTRU 210可以在接收提升時不對其進行回應並且可以發送資訊至中心節點並轉而等待指示。在往返(round-trip)延遲期間,HSS 250提升仍可以進行。
替代地,回應的可發現WTRU 210可以藉由根據至少一個無線電鏈路品質(例如路徑損耗)值預先確定臨界值來以分佈的方式被加以控制。該臨界值可以由基地台以信號發送、被硬連線(hard wired)或者不被指定。訊務負載可以用類似的方式加以考慮(例如,經由緩衝佔用的臨界值)。應注意的是,分佈的程序不保證至少一個可發現WTRU 210會進行回應。接收TS 245的任何可發現WTRU 210可以發送該資訊至基地台。基地台可以調整回應參數並且將其以信號發送至可發現WTRU 210,及/或在一些預定時間週期消逝之後,搜尋WTRU 205會再次嘗試。在此階段用於可發現WTRU 210的傳輸功率可以從無線電鏈路品質估計中確定。
第2圖中的網路200可以支援經由可發現WTRU 210的廣播資訊傳送。好處在於,在大部分時候,當不需要存取資訊時,可以阻止完全存取資訊的持續廣播。作為替代,可以傳送減少的傳輸(例如,侷限於同步信號)。TS 245和HSS 250的傳輸可以作為引起合適的可發現WTRU 210傳送可發現WTRU專用和足夠的存取資訊的第一階段,該可發現WTRU專用和足夠的存取資訊實現了與基地台時序和廣播信號同樣的功能。
考慮到轉發WTRU的短距離和低移動性,可以假定的是,第一階段(即兩個WTRU之間的TS 245和HSS 250的交換)可以實現足夠的同步,並且不需要附加的同步步驟。然而,如果附加的同步步驟是必要的,那麼這些同步步驟可以用常規方式得以實現。
第3A圖和第3B圖是用於完成存取到可發現WTRU的附加程序300和350的流程圖,其包括與上所述的步驟。
在第3A圖的程序300中,在完成第一階段之後,可發現WTRU 210可以傳送識別信號305,該識別信號305包括可以是臨時性的(即,胞元內 有意義的)WTRU識別碼(ID)(即前導碼)。假定頻寬和時序資訊已經可用,那麼可以無需傳送PA前導碼。然而,SA前導碼可以唯一地識別可發現WTRU 210。此信號持續時間短使得其適於阻止HSS 250的功率提升,但其他信號也可以用作此目的。
一旦HSS 250回應於可發現WTRU 210的回應305的成功接收而被終止,搜尋WTRU 205可以準備在預定時間情況和子載波位置處接收可發現WTRU 210的廣播資訊。替代地或者附加地,可發現WTRU 210接著可以傳送足夠的存取資訊(例如,系統資訊(SI)),搜尋WTRU可以使用所述的存取資訊來推測在哪裡存取該廣播資訊。來自搜尋WTRU 205的存取可以經由使用公共頻道或者專用頻道來執行。使用專用頻道可以適用於網路存取嘗試的低概率碰撞,而使用公共頻道可以適用於更高的碰撞概率。在這兩種選擇中,資訊可以包括可發現WTRU 210的ID。
使用如第3A圖的程序300中所示的公共頻道,可發現WTRU 210可以傳送諸如WTRU專用的PA前導碼和SA前導碼(305)及/或具有足夠內容(即最小內容)的主和次超訊框標頭(SFH)(310),從而允許存取搜尋WTRU 205。當接收到SFH,搜尋WTRU 205可以知道公共頻道(“測距”)存取參數並且可以諸如經由隨機存取頻道(RACH)來執行測距程序(315),從而前導碼從WTRU被發送至基地台、並被逐步提升,並且存在回應以及頻寬分配,WTRU可以藉由該回應以及頻寬分配來返回一些資訊。只要前導碼ID是“合法”的ID,就可以不要求前導碼ID匹配TS 245。
帶有SFH 310或者其等同物(即包含存取資訊的任何訊息)的前導碼305、或者無前導碼305的SFH 310可以被傳送。這些中的第一個可位於相對於HSS位置及/或其類型已知的位置。已經發送HSS 250的搜尋WTRU 205需要知道去哪裡去尋找回應。因此,例如,該回應可以用HSS 250之後給定數目的子訊框或者訊框被發送。此外,該回應的時序可以取決於用於HSS 250的序列選擇,(例如,不同的序列可以導致HSS 250和該回應之間不同的延遲)。SFH資源可以部分地取決於前導碼305。SFH或其等同物可以具有嵌入式ID。如果使用具有映射的ID的次前導碼,那麼該次前導 碼可以使用與SFH中相同的ID。
存在多種方式來分配ID。在一種實施方式中,ID可以是分配給每個WTRU的唯一ID。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可以存在比可單獨由前導碼支持的ID更多的ID。反而可以使用SFH 310中的ID資訊。替代地,ID可以與前導碼(若使用)表示的ID連接起來。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ID可以由可發現WTRU 210隨機選擇。兩個或者多個可發現WTRU 210可以選擇相同的ID,這也是可能的。如果這種情況出現並且用於測距的資源是相同的,那麼搜尋WTRU 205可以有效地發送測距至這兩個可發現WTRU,這在它們進行回應時會產生碰撞。為解決這個問題,每個可發現WTRU 210可以包括其隨機ID以及與之連接的第二隨機ID。之後,搜尋WTRU 205可以不解碼該回應並且逐步提升並重新發送其HSS 250,或者搜尋WTRU 205可以對一個回應進行解碼並且將所序連的ID包括在進一步的業務中。具有該ID的可發現WTRU 210可以繼續進行回應。
若使用如第3B圖的程序350中所示的專用頻道,SFH傳送可以被忽略,並且包括特定UL資源的資源分配365可以被直接以信號發送至搜尋WTRU 205。其他參數(例如,多輸入多輸出(MIMO)模式)也可以用信號被發送。存取資訊可以在類似SFH的波形上被傳送。用於該傳送的資源可以被預先確定。
為解決衝突,搜尋WTRU 205可以存取已經發送回應370的可發現WTRU 210,該回應370可以包括搜尋WTRU 205和可發現WTRU 210的ID。可發現WTRU 210可以藉由發送搜尋WTRU 205的ID來對回應370進行確認(375)。其他資料可以被添加。
為防止兩個或者多個可發現WTRU 210的SFH或者A-MAP(即映射)傳輸之間的下行鏈路干擾,SFH或者A-MAP的傳輸時間可以在SA前導碼之後隨機地選擇。用於SFH的資源或者資源分配可以從前導碼中得以確定或者被預先確定。
如果在給定數目的提升步長(ramping step)之後(或替代地處於 最大功率)仍未接收到對HSS的回應,搜尋WTRU可以停止存取程序並且在一段隨機回退時間之後再次嘗試。如果沒有接收到回應,根據所使用頻道的類別,搜尋WTRU可以在一段隨機回退時間之後重啟HSS的傳送,或者以常規方式在一段隨機回退時間之後再次嘗試測距。
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TS可以攜帶多個可發現WTRU的群組ID,其中所述群組ID可能不同於胞元ID。當存在多個群組並且發現時間被保持較短時,這是特別有用的。
第4圖示出了IEEE 802.16m超訊框405中由可發現WTRU傳送的TS 400的示例佈置。基地台傳送TS 410。由可發現WTRU發送的TS 400可以包括SA前導碼415和PA前導碼420。在此示例中,由基地台發送的TS可以包括SA前導碼425和PA前導碼430,其與由可發現WTRU發送的TS 400的前導碼415和420相一致。
TS 400可以在下行鏈路(DL)存取區域中被傳送,其中當搜尋WTRU正在接收時,可發現WTRU可以被設定用於傳送。然而,由於該TS 400,無需附加的發射/接收(即切換)間隙。
TS 400可以不需要每個超訊框被傳送。為描述其佈置,無TS的超訊框可以被表示為“0”,包括群組“A”的TS的超訊框被表示為“A”,包括群組“B”的TS的超訊框被表示為“B”。因此,例如,週期性的單一群組可以被描述為A0000000A0000000A0000000A…;週期性的2個群組可以被描述為A0B00000A0B00000A0B00000A…;並且隨機化的單一群組可以被描述為A00A0000000000000AA000000A…。
第5圖顯示了用於在TDD訊框中探測為HSS的傳輸時機的示例。HSS可以使用探測信號。HSS時序和代碼合併可以唯一地對應於TS碼,該TS碼本身對應於可發現WTRU群組ID。HSS可以在存取區域的正常探測傳送時機(即存取區域子訊框的第一OFDMA符號)期間被發送。HSS可以在UL存取區域中被傳送。因此不需要附加的發射/接收間隙。路徑損耗資訊可以不被編碼在HSS中。
第6圖示出了由基地台、兩個可發現WTRU和兩個搜尋WTRU 使用的多個超訊框的示例。該超訊框可以包括HSS 605、SA前導碼610、PA前導碼615、SFH 620和TS 625。在此示例中,可發現WTRU 1和可發現WTRU 2可能不會初始地傳送SFH,因為它們可能不支援任何附加的裝置。然而,可發現WTRU 1和可發現WTRU 2可以使用不同代碼來傳送TS。一旦滿足群組和潛在的路徑損耗需求時,搜尋WTRU 1和搜尋WTRU 2可以利用(不同代碼的)HSS的逐步提升來進行回應。當接收到HSS時,可發現WTRU 1和可發現WTRU 2可以藉由傳送SFH和兩個SA前導碼實例來進行回應。SFH可以由循環冗餘檢查(CRC)來進行保護。因此,合法的SFH容易從其他資料中加以識別。此時,可發現WTRU操作可與中繼傳訊相同,並且搜尋WTRU可以照常執行網路登入。
不與任何搜尋WTRU關聯的可發現WTRU不會對基地台SFH產生任何干擾,也不消耗電池電量來傳送基地台SFH。(在IEEE 802.16m,SFH可以在每個超訊框中消耗5個OFDMA符號,這可以被視為等同於可發現WTRU傳送的大約2.5%的時間)。
在另一示例中,TS碼可以不承載任何ID(即所有可發現WTRU可以被所有搜尋WTRU發現)。當搜尋WTRU很少並且附屬物相互很遠時,這一程序是有用的,因此,最大限度地減少TS能量和干擾就很重要。如之前所描述的,TS可以包括PA前導碼。當不處於睡眠模式中,TS的傳送可以與基地台PA前導碼相一致。PA前導碼可以將其識別為可發現WTRU(而不是基地台)。
搜尋WTRU可以用HSS進行回應(可能在滿足路徑損耗標準時)。一些搜尋WTRU可以使用相同探測碼同時進行回應。HSS可以攜帶搜尋WTRU群組或者裝置ID。一旦接收到該HSS(滿足ID和路徑損耗標準),可發現WTRU可以開始傳送SA前導碼以及SFH。搜尋WTRU可以開始網路登入程序。
在另一示例中,可發現WTRU和搜尋WTRU兩者都可以受基地台的控制。這可能最適合於(但不限於)高資料速率應用(例如流視訊)中的流通量提升。該實施方式可以適用於點對點資料通訊及/或用於高資料速 率的對等中繼。
存在多種針對這一情況的可選擇方案,這可以取決於在發現的初始化之前網路所具有的資訊。這些資訊可以與發現的物件的特定性和路徑損耗有關。WTRU可以不提前知道其想連接到哪些其他WTRU。這在社交網路或其他應用的情況下的點對點資料通訊中是有用的,其中該點對點通訊在恰巧在該區域內的對等點之間發生。這在嘗試發現恰好在該區域中的任何對等點中繼時也是有用的。在此情況下,搜尋WTRU可能想發現在足夠短範圍內用於點對點通訊的可發現WTRU。替代地或者附加地,兩個WTRU可以相互搜尋,以便例如增加它們能夠支援通過基地台的資料速率。
在任何情況下,如果基地台具有與WTRU的實體位置有關的資訊,這會非常有益。這些資訊可以藉由GPS、藉由在基地台執行的波束成形、藉由時序提前校正、藉由WTRU處的位置測量(例如到達時間差(TDOA))或者以上任何組合的方式來獲得。可以假設的是,從這些位置資訊確定的物理接近度可以預測點對點路徑損耗。(例如,對於位於同一建築內不同樓層的兩個WTRU,顯然就不是如此)。如果假定這兩種假設都能夠滿足,那麼這將有助於基地台來建構其區域內用於WTRU的接近度地圖,該地圖可預測相對於經由該基地台通訊的連接的經濟性(在資源、延遲等方面)。這可以由基地台來保持更新其位置資訊。因此,例如,如果處於空閒狀態中的WTRU保持可被發現時,那麼這些WTRU可以被安排在必要的時候更新其位置資訊。
如果之前的路徑損耗估計存在,基地台可以指示可發現WTRU來傳送可以由胞元中搜尋WTRU檢測到的信號。搜尋WTRU可以包括在特定鄰近群組中的一個或者多個WTRU。這些搜尋WTRU可以被通知以發現嘗試以及發現過程的必要配置。即使鄰近資訊不可用,該程序也具有內建路徑損耗測量,該路徑損耗測量可以由網路用來分配實際的(de-facto)鄰近度。
類似於TS的參考信號可以被用來使得其他WTRU來測量它們之間的路徑損耗。傳輸功率可以由網路或者基地台來指示。例如,如果區域 中的其他WTRU已未能接收該信號,基地台可以表明WTRU提高其功率。替代地或者附加地,傳輸功率也可以被預先定義。一旦TS傳輸被檢測及被接收到,上述兩種情況都可有效地定義發現距離並且啟動路徑損耗推導。該路徑損耗推導可以降低與發現過程有關的負荷。
在此程序的變形中,TS功率可以用預先確定的步長逐步進階(提升),從而在任何給定時間內的傳輸功率是已知的並且可以被用於路徑損耗(PL)估計。傳輸時間及/或頻率可以由網路或者基地台來表明,並且提供給需要接收傳輸時間及/或頻率的WTRU。用戶群組可以在時間及/或頻率或代碼中被分離。此外,頻率資源可以被預先定義以降低系統開銷。
對於這種程序,可以假定,可發現WTRU和搜尋WTRU兩者在發現的時間上處於連接模式並且不處於睡眠模式。確保WTRU的睡眠模式(如果有)被匹配,可以是基地台的責任。用戶或者群組識別碼可以用類似於用戶群組ID的編碼方式進行編碼。接收方WTRU可以被通知以傳輸時間和其將檢測的一或多個群組頻率以及傳輸功率。
接收時序信號的WTRU可以向基地台報告。報告本身可以取決於接收位凖或者路徑損耗(無線電鏈路品質)及/或來自特定群組的TS接收。例如,所接收的具有低功率位準的信號或者具有高路徑損耗的信號可以不被報告給基地台。用於確定是否報告信號給基地台的臨界值可以由基地台來提供。其他臨界值,例如電池狀態、與基地台的無線電鏈路品質等等,還可以被用來避免對基地台的不必要的報告。所報告的資訊可以包括接收位凖或者路徑損耗(即無線電鏈路品質)、WTRU及/或群組ID和TS的時間/頻率等。為了確保使用合適的臨界值,基地台可以指示WTRU報告所有接收到的信號、或來源於這些信號的統計值(例如平均值和範圍)、以及這些值是否超出臨界值,從而在必要時,可以調節該臨界值。
第7圖示出了當搜尋WTRU 705和可發現WTRU 710受基地台715的控制時所執行的示例程序700。當發現由基地台715進行協調時,一次TS嘗試可能已足夠,這是因為搜尋WTRU 705可以被通知可發現WTRU 710是否正在發射以及兩者是否被同步。
在720中,鄰區發現建立程序可以由具有可發現WTRU 710的基地台715來執行。在725中,鄰區發現建立程序可以由具有搜尋WTRU 705的基地台715來執行。這可以在從基地台715至各自可發現WTRU 710的單播傳訊中執行,或者替代地,可發現WTRU 710的不同群組可以被基地台715指示以承擔不同角色。在730中,可發現WTRU 710可以發送TS 730至搜尋WTRU 705。在735中,搜尋WTRU 705可以發送其已經在搜尋WTRU 705和可發現WTRU 710之間測量到的路徑損耗(即無線電鏈路品質)測量資訊和其他資訊(例如TS730的接收碼)以及其相對於基地台715的時序。
下文描述了與一個覆蓋範圍之外的WTRU進行的點對點通訊。儘管一些協定可能需要改變來適用這種情況,但仍可以不要求用於WTRU發現的特定程序。將TS波形從正常基地台前導碼中分離出來可能是必要的。例如,這可以藉由在不被基地台使用的訊框中傳送TS方式來執行。
如果在此要求分組,那麼該TS可以由如第4圖中所示的PA前導碼和SA前導碼所組成。功率位凖可以用信號發送至可發現WTRU和搜尋WTRU兩者。如果滿足特定標準,搜尋WTRU可以檢查分組、計算路徑損耗並且創建報告。
下文說明了當無基礎結構節點可用時的存取程序。此程序適用於(但不限於)在基礎結構節點不能被區域內任何WTRU接收的情況下的PPDR移動應用。此程序可以被調節以實現網路登入的低存取延遲和高速率。
創建連接的速度是一個重要的考量(由於僅在發送資料之前創建連接)。用於此情況的對等點群組可以被定義為可形成子網路的用戶群組。
這一程序可以維持和預期一樣多的被同步的用戶,因為儘管在此情況中的通訊發生在子網路中,但存在於相同載波和地理區域中的同步子網路通常降低了干擾,並且允許更為成熟的干擾管理或減少程序,而且同步的裝置可能需要更短的連接建立時間。
用於快速建立連接的需求可能不允許針對存取存在多個步驟。縮短建立連接所需時間的方法之一是儘量避免隨機連接。該程序可以使用 WTRU ID。
為了縮短連接時間,網路上的裝置(無論連接與否)可以被(接收器)同步並且可以傳送時間同步信號(例如TS)。對等點群組中的訂戶可以同時傳送相同的波形。不同的對等點群組可以在相同或者不同時刻傳送不同的TS。如果將傳送分組資訊,則可以使用PA前導碼和SA前導碼。與SFH相關的網路登入參數可以藉由添加SFH的方式用信號發送。
根據一種實施方式,接收TS的網路中的WTRU可以將該TS修改成一個不同的TS(即TS’)並且在不同的時刻中繼。TS’可以從TS上映射。時間差可以提前獲知。中繼可以基於對等點群組並且這些群組可以預先確定。
TS-TS’關係對使得接收其中一者就提供了足夠的時序資訊並且兩者可以共用相同的ID。存在多種可以實現以上特性的方法。一種示例是TS’使用與TS相似的代碼並且TS和TS’之間的代碼映射是已知的。
根據另一示例,可以使用單一類型的TS。WTRU可以在接收TS和發射TS之間交替。為了調整發射和接收,在維持同步(時間上和頻率上)和發射TS的特定部分的情況下,可以留待WTRU做出決定。替代地,接收/發射模式可以被預先確定。
需要在接收TS之後由重要因素調節其時序的WTRU可以避免發射該TS。這樣可以有效地從中繼群組中移除快速移動的WTRU並且提高整個網路同步品質。因此,WTRU可以被同步。如果SFH被使用,那麼網路登入可以隨著WTRU連接至基地台而得以實現。檢測到其想連接的可發現WTRU的搜尋WTRU可以執行到該可發現WTRU的非同步測距網路登入。如果SFH不被使用,那麼可以出現簡化的網路連接。
搜尋WTRU可以嘗試表明出其可以與哪個可發現WTRU形成連接。搜尋WTRU可以經由發送連接建立信號(CES)至一個或者多個可發現WTRU來啟動。該CES可以包括表明出搜尋WTRU ID的序列,例如IEEE 802.16m SA前導碼,以及在已知時間/頻率資源處發送的OFDM信號。這些可以由搜尋WTRU ID來確定。替代地,OFDM信號可以在從資源群組中 隨機選出的資源上傳送。還可以包括以下資訊的至少一者:搜尋WTRU ID(對於隨機資源情況可以是必需的)、將被用於多播(公共)資料的DL資源、用於針對個體部分的每個DL資源的可發現WTRU ID列表、用於回饋的UL資源(包括頻寬請求)、以及用於資料的UL資源(持續分配)或者在搜尋WTRU處被使用的傳輸功率以及對在此處所接收到的干擾估計。該訊息可以包括群組ID而不是單一搜尋WTRU ID。在這種情況下,UL資源可以針對回饋和頻寬請求(BR)而被提供。
傳輸功率可以針對合理的成功率而被設定為足夠高。檢測到其ID的可發現WTRU經由所表明出的資源進行回應。初始傳輸功率可以藉由使用參數(傳輸功率、干擾和本身被測量的接收信號位凖等)來確定。
如果搜尋WTRU不從任何所表明出的可發現WTRU中接收回應,該搜尋WTRU可以提高功率並且重複該過程,但不需要重複所有接收方ID。
在這種情況下,可發現WTRU和搜尋WTRU可以根據需要而不是拓撲來確定。因此,如果這些WTRU傳送必要的信號,那麼這些WTRU可以是可發現的。然而,兩個WTRU可以在相同時刻嘗試執行網路彼此登入而告終。這可以藉由在TS和登入嘗試之間建立隨機等待時間的方式來加以避免。
IEEE 802.16m定義了一些用於不同目的的UL和DL頻道。這些頻道可以由其物理特徵以及其存取模式(排程的或者爭用的)來加以分類。資料頻道可以被用來傳送用戶資料和媒體存取控制(MAC)控制訊息。資料頻道可以被排程(持續的或者根據請求),並且包含有關預定時間/頻率(T/F)資源的用戶專用正交幅度調變(QAM)資料。參考信號(導頻)可以被嵌入到其他頻道中。由於不可用的位置或其他資訊以及在檢測和待被發現的節點的高開銷中所導致的困難,資料和參考頻道可能不會被認為對於節點發現有用。UL回饋頻道可以攜帶承擔高開銷的專用的、預先定義的回饋資訊。
用於非同步WTRU的測距前導碼(RP)可以被子訊框和子帶(sub-band)所指定。子帶可以由胞元ID來確定。測距前導碼可以由具有 循環移位的Zadoff-Chu序列構成。可以存在至多32位初始RP碼。這種波形的接收認為該波形在OFDM符號時間範圍內到達(包括循環首碼)。該波形的接收表明,其在OFDM符號時間(包括循環首碼)內到達。對於常規測距,這不是問題,因為WTRU在發送測距前導碼之前已經在DL中被同步。
探測頻道可以被分配以單一OFDM符號,多達每個子訊框一個OFDM符號,並且可以由預定的Golay序列構成。WTRU可以被指示如何傳送探測信號。子載波可以被分成探測子帶、每72個子載波(用於512、1025和2048快速傅立葉變換(FFT))以及多達25個子帶。WTRU可以被指示在這些子帶(至多1728個子載波)的任一組合上傳送。
除了藉由分配到不同子訊框的時間分離,多個WTRU(或者多個天線)可以經由頻率抽取或循環移位(shift)分離而在相同子帶上被多工。在循環移位分離中,可以選擇Golay序列的不同偏移(offset)。因此,WTRU可以被Golay序列的自相關(autocorrelation)屬性所分離。在頻率抽取中,不同子載波可以被用於不同的WTRU。這種波形的接收可以認為該波形在OFDM符號時間範圍(包括循環首碼)內到達。對於常規測距,這不是問題,因為WTRU在發送測距前導碼之前已經在UL中被同步。
DL前導碼可以包括主高級和次高級前導碼(PA前導碼和SA前導碼)。PA前導碼在單一OFDM符號中佔用替換子載波,並且因此在時域內具有重複性(2x)結構,其中該時域可以使用自動相關檢測器來進行盲檢測並且提供時序參考。PA前導碼可以攜帶系統頻寬資訊。可以總共存在11個不同的序列,其中7個序列正被“預留”。
SA前導碼可以是取決於頻寬。序列的選擇可以表明基地台的類型(巨集、家用節點、中繼等)和胞元ID。這可以藉由子序列的順序選擇來完成,該序列本身是正交相移鍵控(QPSK)調變的。在多個天線情況下,不同子序列可以經由不同天線發送。接收SA前導碼可以要求從PA前導碼中獲得的時序資訊。
第8圖是用來執行第7圖中程序700的示例基地台715的方塊圖。 該基地台可以包括接收器805、處理器810和發射器815。
基地台715可以實現用於點對點通訊的節點發現。發射器815可以被配置為傳送命令信號,該命令信號指示可發現WTRU傳送時序信號。接收器805可以被配置為從搜尋WTRU接收信號,該搜尋WTRU從可發現WTRU接收該時序信號。該時序信號可以包括主前導碼或次前導碼中的至少一者。
實施例
1、一種建立點對點通訊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回應於接收來自基地台的命令信號,第一無線發射/接收單元(WTRU)傳送時序信號;以及該第一WTRU從第二WTRU接收回應於該時序信號的交握搜尋信號。
2、如實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命令信號指示該第一WTRU何時傳送該時序信號。
3、如實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命令信號指示該第一WTRU以多大傳輸功率傳送該時序信號。
4、如實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命令信號指示該第一WTRU哪個子載波攜帶該時序信號。
5、如實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時序信號包括主前導碼或次前導碼中的至少一者。
6、如實施例1-5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第一WTRU屬於由該基地台控制的WTRU群組。
7、如實施例1-5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該方法更包括:該第二WTRU估計在該第二WTRU和該第一WTRU之間建立的無線電鏈路的品質;以及該第二WTRU確定是否向該基地台報告所估計的鏈路品質。
8、如實施例7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確定是否向該基地台報告所估計的鏈路品質是基於由該基地台建立的臨界值。
9、如實施例1-8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該方法更包括:回應於接收交握搜尋信號,該第一WTRU傳送主前導碼、次前導碼、主超訊框標頭(SFH)或次SFH中的至少一者;以及該第一和第二WTRU執行測距 程序。
10、如實施例1-9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該方法更包括:該第一WTRU以預先確定的步長逐步提升該時序信號的傳輸功率;以及該第二WTRU估計在該第二WTRU和該第一WTRU之間建立的無線電鏈路的品質。
11、一種用於建立點對點通訊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第一無線發射/接收單元(WTRU)傳送第一信號;以及回應於該第一信號,第二WTRU傳送第二信號,其中該第二信號具有一傳輸功率,該傳輸功率由該第二WTRU在偵聽窗期間逐步提升,直到接收到來自該第一WTRU的回應或者達到最大允許傳輸功率為止。
12、如實施例11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第二信號是包括主前導碼或次前導碼中的至少一者的交握搜尋信號。
13、如實施例11所述的方法,該方法更包括:該第一WTRU向基地台傳送資訊;以及該基地台基於由該第一WTRU傳送到該基地台的資訊來確定該第一WTRU是否應當回應該第二WTRU。
14、如實施例11-13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該方法更包括:回應於接收該第二信號,該第一WTRU傳送主前導碼、次前導碼、主超訊框標頭(SFH)或次SFH中的至少一者;以及該第一和第二WTRU執行測距過程。
15、一種用於建立點對點通訊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第一無線發射/接收單元(WTRU)傳送第一信號至第二WTRU;回應於接收該第一信號,該第二WTRU傳送第二信號;以及回應於接收該第二信號,該第一WTRU傳送主前導碼、次前導碼、主超訊框標頭(SFH)或次SFH中的至少一者。
16、如實施例15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第二信號是交握搜尋信號,該交握搜尋信號具有一傳輸功率,該傳輸功率由該第二WTRU在偵聽窗期間逐步提升,直到接收到來自該第一WTRU的回應或者達到最大允許傳輸功率為止。
17、如實施例15-16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該方法更包括該第一和第二WTRU執行測距程序。
18、一種無線發射/接收單元(WTRU),該WTRU包括:接收器,被配置用於從基地台接收第一信號,該第一信號指示該WTRU傳送第二信號;以及發射器,被配置用於根據該第一信號傳送該第二信號;其中該接收器更被配置用於從另一WTRU接收回應於該第二信號的第三信號,其中該第三信號是交握搜尋信號。
19、如實施例18所述的WTRU,其中該發射器更被配置用於回應於該接收器接收該第三信號而傳送主前導碼、次前導碼、主超訊框標頭(SFH)或次SFH中的至少一者。
20、如實施例18-19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WTRU,其中該第二信號是包括主前導碼或次前導碼中的至少一者的時序信號。
雖然本發明的特徵和元件以特定的結合在以上進行了描述,但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理解的是,每個特徵或元件可以在沒有其他特徵和元件的情況下單獨使用,或在與本發明的其他特徵和元件結合的各種情況下使用。此外,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在由電腦或處理器執行的電腦程式、軟體或韌體中實施,其中所述電腦程式、軟體或韌體被包含在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中。電腦可讀媒體的實例包括電子信號(經由有線或者無線連接而傳送)和電腦可讀儲存媒體。關於電腦可讀儲存媒體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唯讀記憶體(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M)、暫存器、快取記憶體、半導體記憶裝置、諸如內部硬碟和可移式磁片之類的磁性媒體、磁光媒體以及壓縮碟片(CD)和數位多功能光碟(DVD)之類的光學媒體。與軟體有關的處理器可以被用於實施在WTRU、UE、終端、基地台、節點B、eNB、HNB、HeNB、AP、RNC、無線路由或者任何主電腦中使用的射頻收發器。

Claims (10)

  1. 一種無線發射/接收單元(WTRU),包括:一接收器,被配置用於從一無線網路的一基地台接收一配置資訊,該配置資訊表明用於複數個點對點通訊的複數個時間資源的一模式;以及一發射器,被配置用於:向至少一對等點WTRU傳送在用於該複數個點對點通訊的該模式中的該複數個時間資源的其中之一中的一控制資訊,其中該控制資訊包括一群組識別碼(ID)以及用於一對等點資料的傳送的複數個資源的一指示,該群組ID表明包括了欲接收該控制資訊的該至少一對等點WTRU的一對等點群組;以及將用於該複數個點對點通訊的該表明的資源中的該對等點資料傳送至該對等點WTRU。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無線發射/接收單元(WTRU),其中該接收器更被配置用於從該基地台接收複數個子載波的一分配及一功率控制資訊,以傳送該對等點資料。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無線發射/接收單元(WTRU),其中該複數個點對點通訊是事件觸發的。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無線發射/接收單元(WTRU),更包括一處理器,其中該處理器被配置用於確定至該對等點群組中是時間同步的該至少一對等點WTRU的一路徑損耗。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無線發射/接收單元(WTRU),其中該無線網路為一長期演進(LTE)網路。
  6. 一種用於進行點對點通訊的方法,包括: 由一無線發射/接收單元(WTRU)從一無線網路的一基地台接收一配置資訊,該配置資訊表明用於複數個點對點通訊的複數個時間資源的一模式;由該WTRU向至少一對等點WTRU傳送在用於該複數個點對點通訊的該模式中的該複數個時間資源的其中之一中的一控制資訊,其中該控制資訊包括一群組識別碼(ID)以及用於一對等點資料的傳送的複數個資源的一指示,該群組ID表明包括該至少一對等點WTRU的一對等點群組;以及由該WTRU傳送用於該複數個點對點通訊的該表明的資源中的該對等點資料至該對等點WTRU。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更包括由該WTRU從該基地台接收複數個子載波的一分配及一功率控制資訊,以傳送該對等點資料。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複數個點對點通訊是事件觸發的。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更包括確定至該對等點群組中是時間同步的該至少一對等點WTRU的一路徑損耗。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無線網路為一長期演進(LTE)網路。
TW105132940A 2010-11-04 2011-09-21 進行點對點通訊方法及裝置 TWI6434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41014610P 2010-11-04 2010-11-04
US61/410,146 2010-11-04
US201161448941P 2011-03-03 2011-03-03
US61/448,941 2011-03-03
US201161494721P 2011-06-08 2011-06-08
US61/494,721 2011-06-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7594A TW201717594A (zh) 2017-05-16
TWI643483B true TWI643483B (zh) 2018-12-01

Family

ID=4602008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3866A TW201220796A (en) 2010-11-04 2011-09-2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TW105132940A TWI643483B (zh) 2010-11-04 2011-09-21 進行點對點通訊方法及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3866A TW201220796A (en) 2010-11-04 2011-09-2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3) US8892115B2 (zh)
EP (2) EP3244690A1 (zh)
JP (3) JP5816696B2 (zh)
KR (2) KR20130087029A (zh)
CN (2) CN105828277B (zh)
TW (2) TW201220796A (zh)
WO (1) WO2012060934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03161A4 (en) * 2007-01-15 2011-01-19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DYNAMIC FREQUENCY BAND DISTRIBUTION BETWEEN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S
KR101712669B1 (ko) * 2010-07-13 2017-03-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투피 통신의 자원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WO2012060934A2 (en) 2010-11-04 2012-05-1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US20120163278A1 (en) * 2010-12-24 2012-06-2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performing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rminals
WO2012093783A2 (ko) * 2011-01-05 2012-07-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협력적 통신을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TWI536751B (zh) * 2011-01-10 2016-06-0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在機器對機器或行動輔助佈署中呼叫方法及裝置
WO2012118451A1 (en) * 2011-03-03 2012-09-07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WO2012121566A2 (ko) * 2011-03-09 2012-09-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m2m 장치를 위한 그룹 자원 할당방법 및 장치
TWI602412B (zh) 2011-06-10 2017-10-1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執行鄰居發現的方法及裝置
US9001693B2 (en) * 2011-06-13 2015-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discovery procedures in peer-to-pee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s)
WO2013025057A2 (ko) * 2011-08-16 2013-02-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통신 수행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20130051277A1 (en) * 2011-08-30 2013-02-28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for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US9320069B2 (en) * 2011-09-08 2016-04-19 Lg Electronic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inter-UE direct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3049959A1 (en) * 2011-10-02 2013-04-11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Signaling for device-to-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R101978221B1 (ko) * 2011-10-14 2019-05-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기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시스템에서 시스템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8855569B2 (en) * 2011-10-27 2014-10-07 Mueller International,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squelching in radio frequency devices
US8914053B2 (en) * 2011-11-11 2014-12-16 Fujitsu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transceivers to provi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ervice for a wireless user endpoint
GB2496648B (en) * 2011-11-17 2014-04-23 Broadcom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s
GB2497752B (en) * 2011-12-19 2014-08-06 Broadcom Corp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CN103228049A (zh) * 2012-01-30 2013-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信道分配方法、设备及系统
US9125096B2 (en) * 2012-05-04 2015-09-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system
JP6209595B2 (ja) * 2012-05-11 2017-10-04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コンテキストアウェアピアツーピア通信
US9100941B2 (en) * 2012-05-24 2015-08-0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Using unique preambles for D2D communications in LTE
US9445446B2 (en) 2012-07-09 2016-09-13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US8855134B2 (en) * 2012-07-25 2014-10-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assisted peer discovery
US9918318B2 (en) 2012-07-27 2018-03-13 Kyocera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4023026A1 (zh) * 2012-08-10 2014-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基站及终端
US20150181560A1 (en) * 2012-08-14 2015-06-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with low cost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evices
KR101921323B1 (ko) 2012-08-14 2018-11-2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셀룰러 이동통신시스템 기반의 디바이스 투 디바이스 통신 단말간의 동기 설정 방법
WO2014034571A1 (ja) * 2012-08-29 2014-03-06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ユーザ端末、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10623938B2 (en) 2012-09-06 2020-04-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aging based peer discovery
US9591679B2 (en) 2012-09-17 2017-03-07 Blackberry Limited Initiation of inter-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826381B2 (en) * 2012-09-18 2017-11-21 Blackberry Limited Device handshake/discovery for inter-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0154467B2 (en) 2012-09-26 2018-12-11 Blackberry Limited Transmit power adjustment for inter-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853756B2 (en) * 2012-11-07 2017-1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st over wireless network with the assistance of power-efficient peer group discovery
RU2618507C2 (ru) 2012-12-09 2017-05-04 ЭлДжи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ИНК.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достижения синхронизации для связи типа устройство-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 пределами зоны покрытия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US9936335B2 (en) * 2012-12-13 2018-04-0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application sharing
BR112015015058B1 (pt) * 2012-12-20 2023-01-03 Lg Electronics Inc Método para transmitir sinais de sincronização para uma ligação dispositivo a dispositivo, e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em um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EP2943041B1 (en) * 2013-01-02 2019-09-04 Kyocera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er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processor
JP5952921B2 (ja) * 2013-01-18 2016-07-13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方法、ユーザ端末、及び特定機器
US9826547B2 (en) 2013-02-19 2017-11-21 Kyocera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er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GB2512399A (en) * 2013-03-28 2014-10-01 Nec Corp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9398062B2 (en) * 2013-03-29 2016-07-19 Intel IP Corporation Timing synchronization in discovery signals
US9210562B2 (en) * 2013-04-04 2015-12-08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ximity discovery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N104813732A (zh) * 2013-04-28 2015-07-2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通信控制方法、用户设备、网络服务器和系统
US20140341176A1 (en) * 2013-05-16 2014-11-20 Ht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Device Discovery in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JP6239270B2 (ja) * 2013-05-29 2017-11-29 京セラ株式会社 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プロセッサ
CN105379146B (zh) 2013-07-12 2019-05-07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收发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KR102141114B1 (ko) 2013-07-31 2020-08-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단말 대 단말 통신에서 시간 동기화 방법 및 장치
US11496955B2 (en) * 2013-07-31 2022-11-08 Sony Corpor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GB201314080D0 (en) 2013-08-06 2013-09-18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apparatu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operation
US9326122B2 (en) 2013-08-08 2016-04-26 Intel IP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packet based device-to-device (D2D) discovery in an LTE network
WO2015020736A1 (en) 2013-08-08 2015-02-12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electrical downtilt adjustment in a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ystem
US20160192310A1 (en) * 2013-08-11 2016-06-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Sending a Synchronization Signal
US9392629B2 (en) 2013-09-10 2016-07-1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setting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based o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051851B1 (en) 2013-09-27 2019-07-31 Kyocera Corporation User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EP3050332B1 (en) * 2013-09-27 2019-02-06 Koninklijke KPN N.V. Public safety system
CN104685806A (zh) * 2013-09-30 2015-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方法及装置
US10028075B2 (en) 2013-10-03 2018-07-1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Intelligent machine-to-machine (IM2M) devices
WO2015068145A1 (en) * 2013-11-10 2015-05-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riggering of direct discovery signals
WO2015130067A1 (ko) * 2014-02-25 2015-09-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장치 대 장치 단말 신호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CN104883728B (zh) * 2014-02-27 2019-05-3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2d通信中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JP6584021B2 (ja) * 2014-08-07 2019-10-02 インテル アイピー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セル横断的なデバイス相互間(d2d)検出に向けたd2d同期信号伝送のためのリソース割り当て及びue挙動
EP2983425B1 (en) * 2014-08-08 2019-03-0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D2D Data Transmission - Timing Advance for Idle Mode UE
US20160135135A1 (en) * 2014-11-11 2016-05-1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for coexisting with wireless-lan in non-licensed band
US10412571B2 (en) * 2015-03-24 2019-09-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ation by eNB for D2D UE to network relay search
US9629033B2 (en) * 2015-06-16 2017-04-18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service hand-outs using user equipment group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GB2543348A (en) * 2015-10-16 2017-04-19 Virtuosys Ltd Dynamic router functionality in cellular networks
US10524108B2 (en) * 2015-10-19 2019-12-31 Qualomm Incorporated D2D communication for eMTC design considerations
US10070403B2 (en) 2016-03-09 2018-09-04 Mueller International, Llc Time beacons
US10582347B2 (en) 2016-04-14 2020-03-03 Mueller International, Llc SMS communication for cellular node
US10097411B2 (en) 2016-05-23 2018-10-09 Mueller International, Llc Node migration
US10321388B2 (en) 2016-07-04 2019-06-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facilitating transmission of access information
US10200947B2 (en) 2016-07-11 2019-02-05 Mueller International, Llc Asymmetrical hail timing
CN209545887U (zh) * 2016-11-05 2019-10-25 苹果公司 基站、装置和无线设备
EP3577914A4 (en) * 2017-01-31 2020-12-0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ENTRALIZED CONTROL DEVICE FOR NOMADIC MOBILE RELAY NETWORK ELEMENTS
JP6884198B2 (ja) * 2017-03-01 2021-06-09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10178617B2 (en) 2017-05-01 2019-01-08 Mueller International, Llc Hail and acceptance for battery-powered devices
US10911203B2 (en) 2017-05-02 2021-02-0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Waveform coding with modulation for single-user and multiple-user transmissions
US10341946B2 (en) * 2017-05-05 2019-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 scan in N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9013765A1 (en) * 2017-07-11 2019-01-1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MISSION POWER SETTINGS
AU2017430821B2 (en) * 2017-09-07 2023-04-0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10267652B1 (en) 2018-01-23 2019-04-23 Mueller International, Llc Node communication with unknown network ID
CN110557805B (zh) * 2018-05-31 2022-05-2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中继设备的通信、终端与基站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9511106B (zh) * 2018-12-29 2021-12-10 中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JP2023535977A (ja) * 2020-07-30 2023-08-22 ノキア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オサケユイチア 測位についての完全性関連情報のレポーティング
CN112203284B (zh) * 2020-09-07 2023-10-17 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 终端位置自适应的多小区联合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39824A (en) * 2008-02-01 2009-09-16 Qualcomm Inc Interference reduction reques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00110999A1 (en) * 2008-11-04 2010-05-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 power control based on receiver gain set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00240312A1 (en) * 2009-03-23 2010-09-23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avoidance in mixed device-to-device and cellular environ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5366A (en) * 1994-11-17 1996-05-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in a TDM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U2002234258A1 (en) * 2001-01-22 2002-07-30 Sun Microsystems, Inc. Peer-to-peer network computing platform
CN1527623A (zh) 2003-03-07 2004-09-08 �ʼҷ����ֵ��ӹɷ����޹�˾ 无线通信网络中点到点对等通信无线链接建立和保持的方法与装置
US7995644B2 (en) 2005-08-09 2011-08-09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Device, method and protocol for private UWB ranging
US7719994B2 (en) * 2006-04-26 2010-05-18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ub-frame synchronized ranging
US9065651B2 (en) * 2006-08-11 2015-06-23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with reduced resource allocation overhead in a wireless VoIP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132617B (zh) * 2006-08-24 2010-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点对点对等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EP2104245B1 (en) * 2006-12-07 2013-08-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terminal station, and radio base station
EP1998499A1 (en) * 2007-05-31 2008-12-0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olling for peer-to-peer traffic
US8300715B2 (en) * 2007-07-10 2012-10-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use of WAN infrastructure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peer-to-peer (P2P) network
US8570972B2 (en) * 2007-07-10 2013-10-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and maintaining orthogonal connection identifications (CIDs)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8001381B2 (en) * 2008-02-26 2011-08-16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tual authentication of nod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072060B2 (en) * 2008-06-03 2015-06-30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power control to mitigate interference
US8577363B2 (en) * 2008-07-14 2013-11-05 Nokia Corporation Setup of device-to-device connection
US8554200B2 (en) * 2008-09-12 2013-10-0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s for device to-device communication
US8121097B2 (en) * 2008-11-04 2012-02-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with hopping for peer-peer communication
US8493887B2 (en) 2008-12-30 2013-07-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ntralized control of peer discovery pilot transmission
US8886113B2 (en) * 2008-12-30 2014-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ntralized control of relay operation
CN102334370B (zh) * 2009-01-16 2014-10-29 诺基亚公司 调度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资源的装置和方法
US8305972B2 (en) * 2009-01-27 2012-11-06 Motorola Solutions, Inc. Proactive schedul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enable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links in a wireless OFDMA system
US8190938B2 (en) * 2009-01-29 2012-05-2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energy consumption during resource sharing
US20110086651A1 (en) * 2009-08-26 2011-04-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echniques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multi-t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923910B2 (en) * 2010-02-25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using various transmission power levels
US8867458B2 (en) * 2010-04-30 2014-10-21 Nokia Corporation Network controlled device to device / machine to machine cluster operation
US8504052B2 (en) * 2010-05-06 2013-08-06 Nokia Corporation Measurements and fast power adjustments in D2D communications
US8509105B2 (en) * 2010-06-23 2013-08-1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network coordination
JP2013537671A (ja) * 2010-08-17 2013-10-03 アーベーベー・テクノロジー・アーゲー 技術的設備を制御する方法
WO2012060934A2 (en) 2010-11-04 2012-05-1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US8515350B2 (en) * 2011-04-11 2013-08-20 Qualcomm Innovation Center, Inc. Resolving an application service change in a system using bluetooth
US10075972B2 (en) * 2013-10-28 2018-09-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for device-to-device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39824A (en) * 2008-02-01 2009-09-16 Qualcomm Inc Interference reduction reques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00110999A1 (en) * 2008-11-04 2010-05-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 power control based on receiver gain set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00240312A1 (en) * 2009-03-23 2010-09-23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avoidance in mixed device-to-device and cellular environ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0796A (en) 2012-05-16
US10051050B2 (en) 2018-08-14
KR20130087029A (ko) 2013-08-05
CN103190164B (zh) 2016-05-04
US20150055634A1 (en) 2015-02-26
US20180337986A1 (en) 2018-11-22
EP2636229A2 (en) 2013-09-11
US10715593B2 (en) 2020-07-14
WO2012060934A3 (en) 2012-07-19
CN105828277B (zh) 2019-06-07
JP2016021774A (ja) 2016-02-04
EP3244690A1 (en) 2017-11-15
TW201717594A (zh) 2017-05-16
EP2636229B1 (en) 2017-08-30
KR20130114274A (ko) 2013-10-16
JP5816696B2 (ja) 2015-11-18
JP2014502082A (ja) 2014-01-23
CN103190164A (zh) 2013-07-03
CN105828277A (zh) 2016-08-03
US8892115B2 (en) 2014-11-18
WO2012060934A2 (en) 2012-05-10
KR101755264B1 (ko) 2017-07-10
JP2018067958A (ja) 2018-04-26
US20120115518A1 (en) 2012-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3483B (zh) 進行點對點通訊方法及裝置
TWI536751B (zh) 在機器對機器或行動輔助佈署中呼叫方法及裝置
CN110769496B (zh) Wtru及由wtru执行的方法
TW201446066A (zh) 發現訊號產生及接收
TW201316809A (zh) 機器對機器通訊測距功率控制方法及裝置
TWI596912B (zh) 空氣鏈上/下協定(alu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