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4292B - 氣流交換裝置 - Google Patents

氣流交換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4292B
TWI634292B TW105106761A TW105106761A TWI634292B TW I634292 B TWI634292 B TW I634292B TW 105106761 A TW105106761 A TW 105106761A TW 105106761 A TW105106761 A TW 105106761A TW I634292 B TWI634292 B TW I63429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portion
air
joint
cover
airflow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6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2202A (zh
Inventor
洪銀樹
Original Assignee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067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34292B/zh
Priority to CN201610134918.4A priority patent/CN10715274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32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22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42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429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Abstract

一種氣流交換裝置,包含:一導風管體,該導風管體包含相互結合之一第一罩體及一第二罩體,該第一罩體及該第二罩體環繞形成一容置空間;及一氣流交換組件,設置於上述導風管體之容置空間中,且該氣流交換組件將該容置空間分隔為一第一導流空間及一第二導流空間,該氣流交換組件包含至少一風扇,該至少一風扇設置於該第一導流空間或該第二導流空間。上述氣流交換裝置具有較低的組裝困難度。

Description

氣流交換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氣流交換裝置,尤其是一種可以使外部空間及內部空間達到循環通風功能之氣流交換裝置。
請參照第1圖所示,係揭示一種習知氣流交換裝置9,該氣流交換裝置9可供安裝於一隔離件(例如:建築物之牆面、天花板或電子產品的機殼等)。該氣流交換裝置9包含一導風管體91、一分隔件92及二風扇93。該導風管體91二端分別形成一第一端部911及一第二端部912,該第一端部911及該第二端部912可以分別設置於一室外空間及一室內空間中。該分隔件92及該二風扇93設於該導風管體91內部,該分隔件92能夠將該導風管體91內部分隔為二個導流空間,該二風扇93分別設置於該分隔件92之二側表面。藉此,設有該分隔件92與該二風扇93之導風管體91用以在該氣流交換裝置中提供氣流交換功能,使該室外空間與該室內空間中的空氣能夠相互流通。
該分隔件92需抵接該導風管體91之內周壁,使其能夠將該導風管體91內部分隔為二個導流空間。然而,若該分隔件92之寬度與該導風管體91之內徑差距過小,將導致該分隔件92難以被穿入該導風管體91,使得該分隔件92的組裝較為困難;相對地,若該分隔件92之寬度與該導風管體91之內徑差距過大,欲將該分隔件92穿入該導風管體91時,該分隔件92容易在該導風管體91中轉動,使得該分隔件92的同 樣具有組裝困難的問題。
有鑑於此,亟需提供一種進一步改良之氣流交換裝置,以降低氣流交換裝置的組裝困難度。
本發明之一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氣流交換裝置,利用數個罩體相互結合以構成一導風管體。
為達到前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所運用之技術手段包含有:一種氣流交換裝置,包含:一導風管體,該導風管體包含相互結合之一第一罩體及一第二罩體,該第一罩體及該第二罩體環繞形成一容置空間;及一氣流交換組件,被限位於上述導風管體之容置空間中,且該氣流交換組件將該容置空間分隔為一第一導流空間及一第二導流空間,該氣流交換組件包含至少一風扇,該至少一風扇設置於該第一導流空間或該第二導流空間。
其中,上述第一罩體設有一第一結合部及一第二結合部,上述第二罩體設有一第三結合部及一第四結合部,該第一結合部可拆裝地結合該第三結合部,該第二結合部可拆裝地結合該第四結合部。藉此,該導風管體可供使用者將該第一罩體及該第二罩體分離,以進行該風扇之維修替換,或者對該導風管體內部進行清潔,具有提升氣流交換裝置的保養及維修便利性之功效。
其中,上述第一結合部及上述第二結合部分別設置於上述第一罩體二側,上述第三結合部及上述第四結合部分別設置於上述第二罩體二側,且該第一結合部及該第四結合部為相同的結合構造,該第二結合部及該第三結合部為相同的結合構造。藉此,該第一罩體及該第二罩體可以具有相同的結構,該第一罩體及該第二罩體能夠經由相同模具被製造,使得該氣流交換裝置具有較低的生產成本,且該第一罩體及該第二罩體的 密合性較不易受製程公差所影響。
其中,上述第一結合部及上述第四結合部各為一穿孔,且上述第二結合部及上述第三結合部各為一固定孔,該第一結合部或該第四結合部供一鎖固元件穿過並鎖固於該第三結合部或該第二結合部。藉此,該第一罩體及該第二罩體經由該第一結合部與該第三結合部、該第二結合部與該第四結合部相互鎖固,即可穩固結合為一中空管體。
其中,上述第一結合部及上述第四結合部各為一榫槽,且上述第二結合部及上述第三結合部各為一凸緣,該第一結合部供容置該第三結合部,使該第一結合部形成可拆裝地結合該第三結合部,該第四結合部供容置該第二結合部,使該第二結合部形成可拆裝地結合該第四結合部。藉此,該第一罩體及該第二罩體經由該第一結合部與該第三結合部、該第二結合部與該第四結合部相互榫接,即可穩固結合為一中空管體。
如上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第三結合部或該第二結合部之凸緣設有一擴徑部,該第一結合部或該第四結合部之榫槽配合該擴徑部設有一擴孔,該擴徑部容設於該擴孔。藉此,該第一罩體及該第二罩體能夠穩固地結合,不會受到該氣流交換組件頂撐或其他垂直於該導風管體之一延伸方向的外力影響而鬆動。
其中,上述第一結合部及上述第四結合部各為朝向上述容置空間之一內側緣,且上述第二結合部及上述第三結合部各為背向該容置空間之一外側緣,該第一結合部係與該第三結合部形成卡掣,使該第一結合部形成可拆裝地結合該第三結合部,該第二結合部則與該第四結合部形成卡掣,使該第二結合部形成可拆裝地結合該第四結合部。藉此,該第一罩體及該第二罩體經由該第一結合部與該第三結合部、該第二結合部與該第四結合部相互形成卡掣,即可穩固結合為一中空管體。
如上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第三結合部或該第二 結合部設有一第一扣接部,該第一結合部或該第四結合部對應該第一扣接部設有一第二扣接部,該第一扣接部係與該第二扣接部卡扣結合。藉此,該第一罩體及該第二罩體能夠穩固地結合,不會受到該氣流交換組件頂撐或其他垂直於該導風管體之一延伸方向的外力影響而鬆動。
其中,上述導風管體二端分別為連通上述容置空間之一第一開口及一第二開口,該第一開口設有一第一入風口及一第一出風口,該第二開口設有一第二入風口及一第二出風口,上述第一導流空間連通該第一入風口及該第二入風口,上述第二導流空間連通該第一出風口及該第二出風口。藉此,該第一導流空間及該第二導流空間可分別供導入及導出氣流。
如上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另包含一基座,且上述導風管體另設有一套管,該套管設置於該導風管體具有上述第一開口之一端,該基座設置於該導風管體具有上述第二開口之一端,上述第一罩體、上述第二罩體與上述氣流交換組件可以被限位於該套管與該基座之間。藉此,該至少一風扇可以被限位於該導風管體中,而不會相對該導風管體滑動。
其中,上述第一結合部及上述第三結合部之間設有一密封條;或者,上述第二結合部及上述第四結合部之間設有一密封條。藉此,該密封條能夠封閉該第一結合部與該第三結合部之間或該第二結合部與該第四結合部之間的間隙,以提升該第一罩體及該第二罩體的密合性,使該導風管體具有較佳的導風效果。
其中,上述氣流交換組件另設有一分隔件,上述至少一風扇結合於該分隔件。藉此,該分隔件可用以將該導風管體內部分隔為該第一導流空間及該第二導流空間。
其中,上述第一罩體或上述第二罩體朝向上述容置空間之 一側設有一軌道,該軌道設置於上述第一開口與上述第二開口之間,上述至少一風扇具有一底座,該底座結合於該軌道。藉此,該至少一風扇可以被固定於該導風管體中,而不會相對該導風管體轉動。
如上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上述至少一風扇之底座將上述導風管體內部分隔為上述第一導流空間及上述第二導流空間。藉此,該氣流交換組件可以無需設置該分隔件。
如上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上述氣流交換組件另設有一分隔件,上述至少一風扇之底座與該分隔件相互抵接,該分隔件與該底座將上述導風管體內部分隔為上述第一導流空間及上述第二導流空間。藉此,若該導風管體必須具有較長的長度,該分隔件能夠與該至少一風扇之底座共同將該導風管體內部分隔為該第一導流空間及該第二導流空間。
藉由上述氣流交換裝置,可以在該第一罩體與該第二罩體相結合前,將該氣流交換組件預先設置於該第一罩體或該第二罩體,具有降低氣流交換裝置的組裝困難度之功效。
〔本發明〕
1‧‧‧導風管體
1a‧‧‧第一導流空間
1b‧‧‧第二導流空間
11‧‧‧第一罩體
111‧‧‧第一結合部
111a‧‧‧擴孔
111b‧‧‧第二扣接部
112‧‧‧第二結合部
113‧‧‧軌道
12‧‧‧第二罩體
121‧‧‧第三結合部
121a‧‧‧擴徑部
121b‧‧‧第一扣接部
122‧‧‧第四結合部
123‧‧‧軌道
13‧‧‧第一開口
131‧‧‧第一入風口
132‧‧‧第一出風口
14‧‧‧第二開口
141‧‧‧第二入風口
142‧‧‧第二出風口
15‧‧‧套管
16‧‧‧密封條
2‧‧‧氣流交換組件
21‧‧‧風扇
211‧‧‧底座
212‧‧‧扇輪
22‧‧‧分隔件
3‧‧‧基座
R‧‧‧容置空間
D‧‧‧隔離件
A1‧‧‧外部空間
A2‧‧‧內部空間
S‧‧‧鎖固元件
X‧‧‧延伸方向
〔習知〕
9‧‧‧氣流交換裝置
91‧‧‧導風管體
911‧‧‧第一端部
912‧‧‧第二端部
92‧‧‧分隔件
93‧‧‧風扇
第1圖:為一種習知氣流交換裝置的立體分解圖。
第2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組合剖視示意圖。
第4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導風管體的外觀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氣流交換組件設置於第二罩體的外觀示意圖。
第6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導風管體設有密封條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7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第一罩體及第二罩體相互榫接的立體分 解示意圖。
第8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第一罩體及第二罩體相互榫接的外觀示意圖。
第8a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第一罩體及第二罩體相互榫接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第9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第一罩體及第二罩體相互形成卡掣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10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第一罩體及第二罩體相互形成卡掣的組合剖視示意圖。
第1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第一罩體及第二罩體相互形成卡掣的外觀示意圖。
第11a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第一罩體及第二罩體相互形成卡掣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第1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第一罩體或第二罩體設有軌道且氣流交換組件另設有分隔件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13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第一罩體或第二罩體設有軌道且氣流交換組件另設有分隔件的組合剖視示意圖。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照第2及3圖所示,係本發明一實施例氣流交換裝置,包含一導風管體1及一氣流交換組件2,該氣流交換組件2可以設置於該導風管體1內部。
該導風管體1可以為各種形狀的中空管體,在本實施例中,該導風管體1為中空圓管,然而,該導風管體1亦可為中空方管或其它 各式中空管柱,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該導風管體1包含相互結合之一第一罩體11及一第二罩體12,該第一罩體11及該第二罩體12環繞形成一容置空間R。該導風管體1二端分別為連通該容置空間R之一第一開口13及一第二開口14。
該第一罩體11設有一第一結合部111及一第二結合部112,該第一結合部111及該第二結合部112分別設置於該第一罩體11二側;該第二罩體12設有一第三結合部121及一第四結合部122,該第三結合部121及該第四結合部122分別設置於該第二罩體12二側。該第一結合部111結合該第三結合部121,該第二結合部112結合該第四結合部122,使該第一罩體11能夠與該第二罩體12相結合。其中,該第一結合部111與該第三結合部121、該第二結合部112與該第四結合部122可以透過黏合、焊接、熔接、鎖固、榫接或卡扣等各種方式相結合。
該氣流交換組件2設置於該導風管體1之容置空間R中,且該氣流交換組件2將該容置空間R分隔為一第一導流空間1a及一第二導流空間1b。詳言之,該氣流交換組件2包含至少一風扇21及一分隔件22,該至少一風扇21結合於該分隔件22,且該至少一風扇21設置於該第一導流空間1a或該第二導流空間1b。在本實施例中,該氣流交換組件2包含二風扇21,該二風扇21分別結合於該分隔件22二側,使該二風扇21分別形成於該第一導流空間1a及該第二導流空間1b。該分隔件22可以為金屬、塑膠或其他材質製成之板件。
請參照第4圖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氣流交換裝置實際組裝時,係在該第一罩體11與該第二罩體12相結合前,將該氣流交換組件2預先設置於該第一罩體11或該第二罩體12。舉例而言,請參照第5圖所示,該氣流交換組件2可以預先設置於該第二罩體12,再將該第一罩體11結合於該第二罩體12,以利用該第一罩體11及該第二罩體12環繞形 成該容置空間R,並且使該氣流交換組件2形成於該容置空間R中。
請續參照第3圖所示,該氣流交換組件2可以由該導風管體1之第一開口13延伸至第二開口14,以將該導風管體1內部分隔為該第一導流空間1a及該第二導流空間1b。該二風扇21可以分別設置於該第一導流空間1a及該第二導流空間1b,用以在該第一導流空間1a及該第二導流空間1b中導引氣流。詳言之,該導風管體1之第一開口13設有一第一入風口131及一第一出風口132,該導風管體1之第二開口14設有一第二入風口141及一第二出風口142,以分別供導入及導出氣流。該第一導流空間1a連通該第一入風口131及該第二入風口141,該第二導流空間1b連通該第一出風口132及該第二出風口142。
藉由上述結構,本發明實施例氣流交換裝置實際使用時,該導風管體1可以裝設固定於一隔離件D(例如:建築物之牆面、天花板或電子產品的機殼等)上,該隔離件D的一側為一外部空間A1,而該隔離件D的相對另一側為一內部空間A2,該導風管體1之第一開口13及第二開口14分別連通該外部空間A1及該內部空間A2。藉此,該實施例氣流交換裝置可以經由該第一入風口131導入該外部空間A1的氣流至該導風管體1的第一導流空間1a,且經由該第二入風口141將該第一導流空間1a的氣流導出至該內部空間A2;又,該內部空間A2的氣流亦可進一步經由該第二出風口142被導入至該導風管體1的第二導流空間1b,再自該第一出風口132被導出至該外部空間A1,以提供良好的循環通風功能。
由此可知,本發明實施例氣流交換裝置在組裝過程中,可以將該氣流交換組件2預先設置於該第一罩體11或該第二罩體12,由於該第一罩體11或該第二罩體12係呈開放狀,即使該氣流交換組件2之寬度與該導風管體1之內徑差距較小,該氣流交換組件2仍然可以不受阻礙 地被置入該第一罩體11或該第二罩體12;相對地,即使該氣流交換組件2之寬度與該導風管體1之內徑差距較大,由於該氣流交換組件2的安裝(包含該至少一風扇21與該分隔件22之固定作業、該至少一風扇21之配線等作業等)可以在該第一罩體11與該第二罩體12相結合前完成,因此不會產生該氣流交換組件2在該導風管體1中轉動而造成組裝困難的問題。據此,本發明實施例氣流交換裝置能夠有效降低氣流交換裝置的組裝困難度。
據由前述結構,以下詳細列舉本發明實施例氣流交換裝置的各項特點並逐一說明: 請參照第4及5圖所示,由於在本實施例中,該導風管體1為中空圓管,因此該第一罩體11或該第二罩體12可以分別形成半圓狀,使得該第一罩體11與該第二罩體12相結合後能夠形成所述中空圓管。惟,在本發明部分實施例中,該第一罩體11及該第二罩體12也可以形成不對稱之構造(例如:各為一1/3圓狀與一2/3圓狀),,仍然能夠共同組成所述中空圓管。此外,在本發明部分實施例中,該導風管體1亦可為中空方管,因此該第一罩體11或該第二罩體12可以分別形成〝ㄇ〞字狀或〝L〞字狀、或者形成不對稱之構造(例如:各為一〝ㄇ〞字狀及一平板狀),使得該第一罩體11與該第二罩體12相結合後能夠形成所述中空方管。
在本實施例中,該氣流交換裝置還可以包含一基座3,且該導風管體1另設有一套管15,該套管15設置於該導風管體1具有該第一開口13之一端。相對地,該實施例氣流交換裝置可以設有一基座3,該基座3設置於該導風管體1具有該第二開口14之一端。藉此,該第一罩體11、該第二罩體12與該氣流交換組件2可以被限位於該套管15與該基座3之間,使得該至少一風扇21與該分隔件22可以被限位於該導風 管體1中,而不會相對該導風管體1滑動。
請參照第2、4及5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結合部111較佳係可拆裝地結合該第三結合部121,該第二結合部112較佳係可拆裝地該第四結合部122,使該第一罩體11及該第二罩體12能夠形成可拆裝地結合。由於該實施例氣流交換裝置隨著使用持間增長,可能產生風扇21故障或灰塵堵塞該導風管體1的情形,藉由使該第一罩體11及該第二罩體12形成可拆裝地結合,即可供使用者將該第一罩體11及該第二罩體12分離,以進行該風扇21之維修替換,或者對該導風管體1內部進行清潔,並可在完成上述動作後再次將該第一罩體11與該第二罩體12結合復位。藉此,本發明實施例氣流交換裝置透過使該第一罩體11及該第二罩體12形成可拆裝地結合,能夠有效提升氣流交換裝置的保養及維修便利性。
再者,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結合部111及該第四結合部122較佳為相同的結合構造,且該第二結合部112及該第三結合部121較佳為相同的結合構造。藉此,該第一罩體11及該第二罩體12可以具有相同的結構,使業者無須分別設計並開模製造該第一罩體11及該第二罩體12;相對地,該第一罩體11及該第二罩體12能夠經由相同模具被製造,使得該實施例氣流交換裝置具有較低的生產成本,且該第一罩體11及該第二罩體12的密合性較不易受製程公差所影響。
此外,該第一罩體11及該第二罩體12能夠透過鎖固、榫接或卡扣等各種方式形成可拆裝地結合。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結合部111及該第四結合部122各為一穿孔,且該第二結合部112及該第三結合部121各為一固定孔,該第一結合部111供一鎖固元件S穿過並鎖固於第三結合部121;同理,該第四結合部122供一鎖固元件S穿過並鎖固於該第二結合部112。藉此,該第一罩體11及該第二罩體12經由該 第一結合部111與該第三結合部121、該第二結合部112與該第四結合部122相互鎖固,即可穩固結合為一中空管體。
請另參照第6圖所示,在本發明部分實施例中,該第一結合部111與該第三結合部121之間可以設有一密封條16;同理,該第四結合部122與該第二結合部112之間可以設有一密封條16。該密封條16可以由具可撓性的材質(例如:橡膠)製成。藉由設置該密封條16,能夠封閉該第一結合部111與該第三結合部121之間或該第二結合部112與該第四結合部122之間的間隙,以提升該第一罩體11及該第二罩體12的密合性,使該導風管體1具有較佳的導風效果。
請參照第7及8圖所示,在本發明部分實施例中,該第一結合部111及該第四結合部122各為一榫槽,且該第二結合部112及該第三結合部121各為一凸緣,該第一結合部111供容置該第三結合部121,使該第一結合部111形成可拆裝地結合該第三結合部121,該第四結合部122供容置該第二結合部112,使該第二結合部112形成可拆裝地結合該第四結合部122。藉此,該第一罩體11及該第二罩體12經由該第一結合部111與該第三結合部121、該第二結合部112與該第四結合部122相互榫接,即可穩固結合為一中空管體。
其中,請一併參照第8a圖所示,係該第一結合部111與該第三結合部121的局部放大示意圖,該第三結合部121之凸緣可以設有一擴徑部121a,該第一結合部111之榫槽則配合該擴徑部121a設有一擴孔111a。藉此,當該第一結合部111容置於該第三結合部121時,該擴徑部121a可以容設於該擴孔111a,該第一結合部111及該第三結合部121只有在承受平行於該導風管體1之一延伸方向X的外力時才會產生相對位移;換言之,垂直於該延伸方向X的外力無法使該第一結合部111及該第三結合部121產生相對位移。類似地,該第四結合部122及該第二結合 部112亦可設有對應的結構。藉此,該第一罩體11及該第二罩體12能夠穩固地結合,不會受到該氣流交換組件2頂撐或其他垂直於該延伸方向X的外力影響而鬆動。
請參照第9、10及11圖所示,在本發明部分實施例中,該第一結合部111及該第四結合部122各為朝向該容置空間R之一內側緣,且該第二結合部112及該第三結合部121各為背向該容置空間R之一外側緣,該第一結合部111係與該第三結合部121形成卡掣,使該第一結合部111形成可拆裝地結合該第三結合部121,該第二結合部112則與該第四結合部122形成卡掣,使該第二結合部112形成可拆裝地結合該第四結合部122。藉此,該第一罩體11及該第二罩體12經由該第一結合部111與該第三結合部121、該第二結合部112與該第四結合部122相互形成卡掣,即可穩固結合為一中空管體。
其中,請一併參照第11a圖所示,係該第一結合部111與該第三結合部121的局部放大示意圖,該第三結合部121可以設有一第一扣接部121b,該第一結合部111則對應該第一扣接部121b設有一第二扣接部111b。該第一扣接部121b及該第二扣接部111b中的其中一個為一扣具;相對地,該第一扣接部121b及該第二扣接部111b中的另一個為對應該扣具之一扣槽。藉此,當該第一結合部111係與該第三結合部121形成卡掣時,該第一扣接部121b係與該第二扣接部111b卡扣結合,該第一結合部111及該第三結合部121只有在承受平行於該導風管體1之一延伸方向X的外力時才會產生相對位移;換言之,垂直於該延伸方向X的外力無法使該第一結合部111及該第三結合部121產生相對位移。類似地,該第四結合部122及該第二結合部112亦可設有對應的結構。藉此,該第一罩體11及該第二罩體12能夠穩固地結合,不會受到該氣流交換組件2頂撐或其他垂直於該延伸方向X的外力影響而鬆動。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該導風管體1之第一罩體11朝向該容置空間R之一側設有一軌道113,該軌道113設置於該第一開口11與該第二開口12之間。該氣流交換組件2之至少一風扇21具有一底座211及一扇輪212。該底座211係可結合於該第一罩體11之軌道113,使該至少一風扇21可以被固定於該導風管體1中,而不會相對該導風管體1轉動。類似地,該第二罩體12亦可設有一軌道123,使該底座211可以分別結合該第一罩體11及該第二罩體12之軌道113、123。
再者,雖然在前述實施例中,該氣流交換組件2均設有該分隔件22,惟,在本實施例中,該氣流交換組件2僅需利用該至少一風扇21之底座211將該導風管體1內部分隔為一第一導流空間1a及一第二導流空間1b,因此,該氣流交換組件2可以無需設置該分隔件22。該至少一風扇21之扇輪212可以設於該第一導流空間1a,使該風扇21可以在該第一導流空間1a中導引氣流,以提升將該外部空間A1的氣流導入至該內部空間A2的效率;相對地,該扇輪212也可以設於該第二導流空間1b,使該風扇21可以在該第二導流空間1b中導引氣流,以提升將該內部空間A2的氣流導入至該外部空間A1的效率。
請參照第12及13圖所示,若該實施例氣流交換裝置須供裝設於厚度較厚之隔離件D,該導風管體1必須具有較長的長度,此時,該氣流交換組件2可另設有該分隔件22,該至少一風扇21之底座211可以與該分隔件22相互抵接,使該分隔件22與該底座211能夠將該導風管體1內部分隔為該第一導流空間1a及該第二導流空間1b。
綜上所述,本發明各實施例氣流交換裝置藉由使該導風管體1至少包含相互結合之一第一罩體11及一第二罩體12,可以在該第一罩體11與該第二罩體12相結合前,將該氣流交換組件2預先設置於該第一罩體11或該第二罩體12,由於該第一罩體11或該第二罩體12係呈開 放狀,該氣流交換組件2可以不受阻礙地被置入該第一罩體11或該第二罩體12,且不會產生該氣流交換組件2在該導風管體1中轉動而造成組裝困難的問題,確實具有降低氣流交換裝置的組裝困難度之功效。
再者,該第一罩體11及該第二罩體12能夠形成可拆裝地結合,因此該導風管體1可供使用者將該第一罩體11及該第二罩體12分離,以進行該風扇21之維修替換,或者對該導風管體1內部進行清潔,相較前述習知氣流交換裝置9之分隔件92及風扇93被設於該導風管體91內部後就難以再被取出,本發明實施例氣流交換裝置確實具有提升氣流交換裝置的保養及維修便利性之功效。
雖然本發明已利用上述較佳實施例揭示,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之內,相對上述實施例進行各種更動與修改仍屬本發明所保護之技術範疇,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15)

  1. 一種氣流交換裝置,包含:一導風管體,該導風管體包含相互結合之一第一罩體及一第二罩體,該第一罩體及該第二罩體環繞形成一容置空間;及一氣流交換組件,被限位於上述導風管體之容置空間中,且該氣流交換組件將該容置空間分隔為一第一導流空間及一第二導流空間,該氣流交換組件包含至少一風扇,該至少一風扇設置於該第一導流空間或該第二導流空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上述第一罩體設有一第一結合部及一第二結合部,上述第二罩體設有一第三結合部及一第四結合部,該第一結合部可拆裝地結合該第三結合部,該第二結合部可拆裝地結合該第四結合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上述第一結合部及上述第二結合部分別設置於上述第一罩體二側,上述第三結合部及上述第四結合部分別設置於上述第二罩體二側,且該第一結合部及該第四結合部為相同的結合構造,該第二結合部及該第三結合部為相同的結合構造。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上述第一結合部及上述第四結合部各為一穿孔,且上述第二結合部及上述第三結合部各為一固定孔,該第一結合部或該第四結合部供一鎖固元件穿過並鎖固於該第三結合部或該第二結合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上述第一結合部及上述第四結合部各為一榫槽,且上述第二結合部及上述第三結合部各為一凸緣,該第一結合部供容置該第三結合部,使該第一結合部形成可拆裝地結合該第三結合部,該第四結合部供容置該第二結合部,使該第二結合部形成可拆裝地結合該第四結合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第三結合部或該第二結合部之凸緣設有一擴徑部,該第一結合部或該第四結合部之榫槽配合該擴徑部設有一擴孔,該擴徑部容設於該擴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上述第一結合部及上述第四結合部各為朝向上述容置空間之一內側緣,且上述第二結合部及上述第三結合部各為背向該容置空間之一外側緣,該第一結合部係與該第三結合部形成卡掣,使該第一結合部形成可拆裝地結合該第三結合部,該第二結合部則與該第四結合部形成卡掣,使該第二結合部形成可拆裝地結合該第四結合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該第三結合部或該第二結合部設有一第一扣接部,該第一結合部或該第四結合部對應該第一扣接部設有一第二扣接部,該第一扣接部係與該第二扣接部卡扣結合。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4、5、6、7或8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上述導風管體二端分別為連通上述容置空間之一第一開口及一第二開口,該第一開口設有一第一入風口及一第一出風口,該第二開口設有一第二入風口及一第二出風口,上述第一導流空間連通該第一入風口及該第二入風口,上述第二導流空間連通該第一出風口及該第二出風口。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另包含一基座,且上述導風管體另設有一套管,該套管設置於該導風管體具有上述第一開口之一端,該基座設置於該導風管體具有上述第二開口之一端,上述第一罩體、上述第二罩體與上述氣流交換組件可以被限位於該套管與該基座之間。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4、5、6、7或8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上述第一結合部及上述第三結合部之間設有一密封條;或者,上述第二結合部及上述第四結合部之間設有一密封條。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4、5、6、7或8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上述氣流交換組件另設有一分隔件,上述至少一風扇結合於該分隔件。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4、5、6、7或8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上述第一罩體或上述第二罩體朝向上述容置空間之一側設有一軌道,該軌道設置於上述第一開口與上述第二開口之間,上述至少一風扇具有一底座,該底座結合於該軌道。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上述至少一風扇之底座將上述導風管體內部分隔為上述第一導流空間及上述第二導流空間。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氣流交換裝置,其中,上述氣流交換組件另設有一分隔件,上述至少一風扇之底座與該分隔件相互抵接,該分隔件與該底座將上述導風管體內部分隔為上述第一導流空間及上述第二導流空間。
TW105106761A 2016-03-04 2016-03-04 氣流交換裝置 TWI6342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06761A TWI634292B (zh) 2016-03-04 2016-03-04 氣流交換裝置
CN201610134918.4A CN107152743B (zh) 2016-03-04 2016-03-10 气流交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06761A TWI634292B (zh) 2016-03-04 2016-03-04 氣流交換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2202A TW201732202A (zh) 2017-09-16
TWI634292B true TWI634292B (zh) 2018-09-01

Family

ID=59791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6761A TWI634292B (zh) 2016-03-04 2016-03-04 氣流交換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52743B (zh)
TW (1) TWI6342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8500B (zh) * 2017-11-08 2019-01-21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體之防滲漏裝置及其防滲漏環套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94271U (en) * 2006-01-27 2006-07-21 Ding Tai Sheng Entpr Co Ltd Improved cup sheath structure wit slip-proof design
TWM406160U (en) * 2011-01-05 2011-06-21 Turng Liin Ind Co Ltd Decoration ring structure of windproof cover
TWM420623U (en) * 2011-07-29 2012-01-11 Turng Liin Ind Co Ltd Date tag structure for fuel 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
CN204787016U (zh) * 2015-04-17 2015-11-18 佛山市建准电子有限公司 气流交换装置及其室内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31235A (ja) * 1981-08-19 1983-02-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分離形空気調和機の取付装置
CN2149571Y (zh) * 1993-03-15 1993-12-15 郗阳 磁化助燃减污器
CN2324392Y (zh) * 1998-03-17 1999-06-16 蔡政勋 灯具的组合装置
JP2005024225A (ja) * 2003-07-04 2005-01-27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CN203407100U (zh) * 2013-07-03 2014-01-22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收发数据设备的防护外壳
CN204164016U (zh) * 2014-08-01 2015-02-18 北京斯泰科空调制冷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风机可推拉式的热遏制风机单元结构
CN204923326U (zh) * 2015-07-02 2015-12-30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气流交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94271U (en) * 2006-01-27 2006-07-21 Ding Tai Sheng Entpr Co Ltd Improved cup sheath structure wit slip-proof design
TWM406160U (en) * 2011-01-05 2011-06-21 Turng Liin Ind Co Ltd Decoration ring structure of windproof cover
TWM420623U (en) * 2011-07-29 2012-01-11 Turng Liin Ind Co Ltd Date tag structure for fuel 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
CN204787016U (zh) * 2015-04-17 2015-11-18 佛山市建准电子有限公司 气流交换装置及其室内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52743B (zh) 2021-03-12
TW201732202A (zh) 2017-09-16
CN107152743A (zh) 2017-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71259B2 (en) Flush mounted frame for an access panel or register
KR100826275B1 (ko) 조립식 덕트플랜지
TWI634292B (zh) 氣流交換裝置
KR20170064824A (ko) 슬라이드 조립식 환풍기
JP6051666B2 (ja) 空気調和機
TWI667413B (zh) 通風扇
JP4957517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15105507A (ja) 樹脂製窓枠
TW201713906A (zh) 氣流交換裝置
JP2002310337A (ja) 管材保持具
JP4266157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6294681B2 (ja) 全館空調用建具
JP2007268411A (ja) フィルタユニットに対するフィルタエレメントの装着構造及びその構造を備えたフィルタユニット
JP2011163564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CN215830767U (zh) 一种分体式管道换风扇
JPS621494B2 (zh)
JP2011052452A (ja) カーテンウォールユニット及びカーテンウォール
KR200441270Y1 (ko) 환기유니트의 열교환소자용 장착가이드
TWM600324U (zh) 通風型飾板固定裝置
JP4432158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および換気用ダクト
TWI654359B (zh) Wave board assembly
KR101375683B1 (ko) 시로코팬 케이스의 결합구조
TWI611150B (zh) 氣流交換裝置及其延伸組件
KR20230156640A (ko) 장착 가이드가 구비된 창호형 환기장치
CN115059202A (zh) 一种卡式龙骨及装配式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