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0020B - 集塵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集塵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0020B
TWI630020B TW106131509A TW106131509A TWI630020B TW I630020 B TWI630020 B TW I630020B TW 106131509 A TW106131509 A TW 106131509A TW 106131509 A TW106131509 A TW 106131509A TW I630020 B TWI630020 B TW I63002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barrel
unit
dust collecting
collec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15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4682A (zh
Inventor
林志昌
Original Assignee
昌澤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昌澤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昌澤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315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3002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00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002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14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4682A/zh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關於一種集塵裝置,其包括一本體、一入口單元及一出口單元。該本體設有一桶體及一蓋體,該桶體於其一軸向方向上設有相對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蓋體蓋設於該第一端進而與該桶體圍構出一內部空間,該蓋體設有一導引部,該導引部係沿該第一端朝向該第二端之方向螺旋延伸;該入口單元設於該蓋體,該入口單元設有一連通該內部空間之第一開口,該第一開口供接收一氣流由外界進入該內部空間;該出口單元設於該本體,該出口單元設有一連通該內部空間之第二開口,該第二開口供該氣流由該內部空間通過而流至外界。

Description

集塵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集塵裝置。
於生產製造物品之工作環境(如木工廠)的空氣中,勢必會存在有諸多加工時所產生之工業粉塵、微粒,若人體於呼吸過程中吸入過多粉塵、微粒,則會造成身體病變等重大傷害。因此,除了於工作過程中會穿戴口罩外,更會裝配有集塵系統以避免汙染周遭環境,其中,集塵系統之作動主要係將混雜有粉塵的空氣依一固定方向進入集塵裝置中來進行沉澱過濾,如此確保排出外界之空氣係乾淨無工業粉塵,而不會汙染周遭環境。如TWM412743及TWM546258等所揭露之集塵裝置即屬此類。
然而,在上述集塵裝置中,鼓風機或作為動力源之馬達皆是置於於第一集塵單元之上方,如此的配置方式使得馬達運作時會導致整個第一集塵單元會不斷震動,造成元件之間會不斷碰撞損毀或是造成組裝間隙擴大,導致過濾集塵效果不彰。並且,第一集塵單元長期受到馬達重量壓抵導致結構上會發生變形,同樣會使得集塵效果下降。此外,第一集塵單元與第二集塵單元係相鄰結合在一起,整體體積龐大無法隨環境變化擺設,存在亟待改善之缺弊。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穎且具有進步性之集塵裝置,以解決上述之問題。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集塵裝置,整體係採用無動力之設計,並於蓋體上設計有特殊螺旋結構,針對結構配置做改良而使得整體過濾集塵效果能有顯著地提升。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集塵裝置,其包括一本體、一入口單元及一出口單元。該本體設有一桶體及一蓋體,該桶體於其一軸向方向上設有相對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蓋體蓋設於該第一端進而與該桶體圍構出一內部空間,該蓋體設有一導引部,該導引部係沿該第一端朝向該第二端之方向螺旋延伸;該入口單元設於該蓋體,該入口單元設有一連通該內部空間之第一開口,該第一開口供接收一氣流由外界進入該內部空間;該出口單元設於該本體,該出口單元設有一連通該內部空間之第二開口,該第二開口供該氣流由該內部空間通過而流至外界。
以下僅以實施例說明本發明可能之實施態樣,然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所欲保護之範疇,合先敘明。
請參考圖1至圖8,其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本發明之集塵裝置,其包括一本體1、一入口單元4及一出口單元5。
該本體1設有一桶體2及一蓋體3,該桶體2於其一軸向方向9上設有相對的一第一端21及一第二端22,該蓋體3蓋設於該第一端21進而與該桶體2圍構出一內部空間23,該蓋體3設有一導引部31,該導引部31係沿該第一端21朝向該第二端22之方向螺旋延伸;該入口單元4設於該蓋體3,該入口單元4設有一連通該內部空間23之第一開口421,該第一開口421供接收一氣流由外界進入該內部空間23;該出口單元5設於該本體1,該出口單元5設有一連通該內部空間23之第二開口52,該第二開口52供該氣流由該內部空間23通過而流至外界。
較進一步來說,該出口單元5供連接一管路71而連通一抽氣單元7,該抽氣單元7藉由該管路71及該第二開口52而可對該內部空間23進行抽氣,故該集塵裝置本身係呈無動力式之結構,使得該抽氣單元7之運轉不會導致該集塵裝置震動;換言之,該集塵裝置之元件於運轉期間會處於穩定之狀態而不會有元件碰撞之現象,故能有較佳之耐用度。並且,由於該抽氣單元7及該集塵裝置各自體積較小,故可隨環境改變配置位置,以更符合使用需求。此外,採用無動力式的該集塵裝置於結構上較為簡約,有利於快速組裝生產。
更進一步來說,該第一開口421之開口方向係平行於一切線6,該切線6係與該導引部31之一起始端311相切,確保該氣流係以該切線6方向進入該桶體2,進而沿該導引部31做向下螺旋式迴轉,以產生較大之離心力,使得該氣流中的雜物(粉塵、微粒)分離並因重力作用沉降,進而達到篩選過濾之目的。其中,該導引部31能強化並引導剛進入的該氣流確實地進行向下螺旋流動,以有效避免剛進入的該氣流產生紊流。
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一開口421係呈圓形輪廓,該桶體2係呈由該第一端21朝向第二端22漸縮之圓筒狀,該第一開口421之口徑與該桶體2之最大直徑的比值係介於0.317至0.373之間,使該氣流能有較佳之流速進入該桶體2以產生較適當之離心力。
較佳地,該桶體2之第二端22連接有一收納組件8,該收納組件8供收集隨該氣流進入該內部空間23的欲過濾物質,當累積至一定程度後,使用者僅需將該收納組件8與該桶體2分離即可進行清理作業,十分地便利。
要特別強調的是,該桶體2、該蓋體3、該入口單元4及該出口單元5分別係為單一構件,故可各自獨立製造後再統一進行組裝成型,使得生產線不會相互影響延遲而能快速大量生產,且可先對個別元件進行品檢後再組裝,以提升整個該集塵裝置的出廠品質。較佳地,該本體1、該入口單元4及該出口單元5係由金屬材質所構成,以期有較佳之使用壽命。因此,可以理解該桶體2、該蓋體3、該入口單元4及該出口單元5係經由焊接手法連結成一體。
較具體地說,該出口單元5係呈圓管狀,且該出口單元5係與該桶體2同軸配置,該導引部31係以該出口單元5為中心環繞且側向連接於該出口單元5之一外周壁51。其中,該第二開口52之開口方向與該軸向方向9相同,使得乾淨之該氣流能夠直接垂直上升離開該內部空間23,也就是說,於本實施例的該第一開口421之開口方向係垂直於該第二開口52之開口方向。
更具體地說,該桶體2之第一端21設有沿該軸向方向9螺旋延伸之一接合部211,整個該蓋體3即為該導引部31而蓋設接合於該接合部211,進而該蓋體3、該接合部211及該出口單元5之外周壁51界定出一通口部32,此時只要將該入口單元4套接於該通口部32即可完成組裝。其中,該蓋體3係由一板體所彎曲而成,並且於該軸向方向9上,該導引部31之尺寸佔整個該桶體2之尺寸介於0.1至0.2之間。
於本實施例中,該入口單元4設有一座部41及一組接部42,該座部41係呈矩形錐狀,該座部41之一膨大端411連接該蓋體3,該座部41之一漸縮端412設有該組接部42,該組接部42圍構出該第一開口421。而該第二開口52係呈圓形輪廓,該第二開口52之口徑與該桶體2之最大直徑的比值係介於0.317至0.357之間,而能有較佳且穩定之排出量以避免該氣流堆積於該內部空間23。
要補充的是,整體來說,該第一開口421之口徑、該第二開口52之口徑及該桶體2之最大直徑需要在一定相對比例內才能有較佳之過濾效果,在經過不斷實際測試後,舉例但不限於,該桶體2之最大直徑、該第一開口421之口徑及該第二開口52之口徑的比例概為2.8:1.04:1時能有較佳之使用效果,當然各數據之比例可以上下微調以符合實際使用環境。
綜上,本發明集塵裝置採用無動力式的結構,能確保運作時整體元件穩定性及耐用度。並且,導引部螺旋之結構能確實導引氣流進行向下螺旋式地流動,以產生較佳之離心力將粉塵、微粒等雜物分離,進而粉塵、微粒即可因重力作用而沉降於收納組件。此外,桶體、該蓋體、入口單元及出口單元分別係為單一構件,可以各自獨立生產後再統一進行組裝,有利於快速生產及掌握各元件之品質。
1‧‧‧本體
2‧‧‧桶體
21‧‧‧第一端
211‧‧‧接合部
22‧‧‧第二端
23‧‧‧內部空間
3‧‧‧蓋體
31‧‧‧導引部
311‧‧‧起始端
32‧‧‧通口部
4‧‧‧入口單元
41‧‧‧座部
411‧‧‧膨大端
412‧‧‧漸縮端
42‧‧‧組接部
421‧‧‧第一開口
5‧‧‧出口單元
51‧‧‧外周壁
52‧‧‧第二開口
6‧‧‧切線
7‧‧‧抽氣單元
71‧‧‧管路
8‧‧‧收納組件
9‧‧‧軸向方向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2為圖1之局部分解圖。 圖3為圖1之入口單元分解圖。 圖4為圖1之側視圖。 圖5為圖1之另一視角之側視圖。 圖6為圖1之俯視圖。 圖7及圖8為本發明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Claims (10)

  1. 一種集塵裝置,包括:一本體,設有一桶體及一蓋體,該桶體於其一軸向方向上設有相對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蓋體蓋設於該第一端進而與該桶體圍構出一內部空間,該蓋體設有一導引部,該導引部係沿該第一端朝向該第二端之方向螺旋延伸,於該軸向方向上,該導引部之尺寸佔整個該桶體之尺寸介於0.1至0.2之間;一入口單元,設於該蓋體,設有一連通該內部空間之第一開口,該第一開口供接收一氣流由外界進入該內部空間,該第一開口之口徑與該桶體之最大直徑的比值係介於0.317至0.373之間;一出口單元,設於該本體,設有一連通該內部空間之第二開口,該第二開口供該氣流由該內部空間通過而流至外界,該第二開口之口徑與該桶體之最大直徑的比值係介於0.317至0.357之間;其中,該桶體之最大直徑、該第一開口之口徑及該第二開口之口徑的比例概為2.8:1.04:1。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集塵裝置,其中該桶體、該蓋體、該入口單元及該出口單元分別係為單一構件。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集塵裝置,其中該桶體、該蓋體、該入口單元及該出口單元係經由焊接手法連結成一體。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集塵裝置,其中該出口單元係與該桶體同軸配置,該導引部係以該出口單元為中心環繞且側向連接於該出口單元之一外周壁。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集塵裝置,其中該桶體之第一端設有沿該軸向方向螺旋延伸之一接合部;整個該蓋體即為該導引部而蓋設接合於該接合部;該蓋體、該接合部及該出口單元之外周壁界定出一通口部,該入口單元套接於該通口部。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集塵裝置,其中該第一開口之開口方向係平行於一切線,該切線係與該導引部之一起始端相切。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集塵裝置,其中該第一開口係呈圓形輪廓,該桶體係呈由該第一端朝向第二端漸縮之圓筒狀。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集塵裝置,其中該第二開口係呈圓形輪廓,該桶體係呈由該第一端朝向第二端漸縮之圓筒狀。
  9. 如請求項1至8其中任一項所述的集塵裝置,其中該出口單元供連接一管路而連通一抽氣單元,該抽氣單元藉由該管路及該第二開口而可對該內部空間進行抽氣。
  10. 如請求項5所述的集塵裝置,其中該桶體、該蓋體、該入口單元及該出口單元係經由焊接手法連結成一體;該第一開口之開口方向係平行於一切線,該切線係與該導引部之一起始端相切;該第一開口係呈圓形輪廓,該桶體係呈由該第一端朝向第二端漸縮之圓筒狀;該第二開口係呈圓形輪廓;該出口單元供連接一管路而連通一抽氣單元,該抽氣單元藉由該管路及該第二開口而可對該內部空間進行抽氣;該入口單元設有一座部及一組接部,該座部之一膨大端連接該蓋體,該座部之一漸縮端設有該組接部,該組接部圍構出該第一開口;該座部係呈矩形錐狀,該出口單元係呈圓管狀;該蓋體係由一板體所彎曲而成;該桶體之第二端連接有一收納組件,該收納組件供收集隨該氣流進入該內部空間的欲過濾物質;該第二開口之開口方向與該軸向方向相同;該本體、該入口單元及該出口單元係由金屬材質所構成;該第一開口之開口方向係垂直於該第二開口之開口方向。
TW106131509A 2017-09-14 2017-09-14 集塵裝置 TWI6300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1509A TWI630020B (zh) 2017-09-14 2017-09-14 集塵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1509A TWI630020B (zh) 2017-09-14 2017-09-14 集塵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30020B true TWI630020B (zh) 2018-07-21
TW201914682A TW201914682A (zh) 2019-04-16

Family

ID=63640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1509A TWI630020B (zh) 2017-09-14 2017-09-14 集塵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3002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44242U (en) * 1998-05-27 1998-11-01 shi-ming Xu Variable modular hair pin
CN205236210U (zh) * 2015-12-25 2016-05-18 南京西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高效旋风收尘器
CN206027256U (zh) * 2016-08-15 2017-03-22 吉首大学 一种气力输送旋风除尘实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44242U (en) * 1998-05-27 1998-11-01 shi-ming Xu Variable modular hair pin
CN205236210U (zh) * 2015-12-25 2016-05-18 南京西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高效旋风收尘器
CN206027256U (zh) * 2016-08-15 2017-03-22 吉首大学 一种气力输送旋风除尘实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4682A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89849A3 (en) Cyclone dust collecting apparatus and hand-held cleaner having the same
RU2005128696A (ru) Пылесбор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ылесоса
CN103622642A (zh) 无吸力损耗的吸尘器尘杯
TWI630020B (zh) 集塵裝置
CN203302992U (zh) 吸尘器除尘袋
CN205164406U (zh) 多级净化装置
CN205438234U (zh) 一种砂轮机除尘装置
CN202776166U (zh) 无吸力损耗的吸尘器尘杯
CN202776164U (zh) 具有斜螺旋面的吸尘器尘杯
CN102599858A (zh) 吸尘器的集尘筒一体化结构
CN208557004U (zh) 打磨机
CN207438756U (zh) 焊烟净化器及焊烟净化设备
CN207657794U (zh) 一种汽修用夹层吸尘装置
CN109924924B (zh) 一种手持式清洁装置
CN206355756U (zh) 一种空气过滤器
CN206081989U (zh) 一种仓库用自动清理装置
CN205458412U (zh) 一种工业吸尘器
CN205422993U (zh) 带有两级过滤器的空滤器
KR101384308B1 (ko) 소형집진기
CN215016712U (zh) 便携式清洁装置
CN204411941U (zh) 一种应用于尘笼内表面吸尘的环形吸嘴
CN110038736B (zh) 谷物除霉机的清尘系统
CN219089085U (zh) 一种真空清洁系统
CN212091535U (zh) 一种旋风滤筒复合式集尘机
CN203139863U (zh) 一种双桶串连电动真空吸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