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8909B - 具可擴充性的太陽能電池次模組 - Google Patents

具可擴充性的太陽能電池次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8909B
TWI628909B TW105142567A TW105142567A TWI628909B TW I628909 B TWI628909 B TW I628909B TW 105142567 A TW105142567 A TW 105142567A TW 105142567 A TW105142567 A TW 105142567A TW I628909 B TWI628909 B TW I62890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solar cell
battery
level
st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42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24736A (zh
Inventor
黃建榮
謝東坡
林福銘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to TW1051425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28909B/zh
Priority to US15/389,159 priority patent/US1063023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201824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4736A/zh
Publication of TWI6289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890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4Electrical component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to be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PV module, e.g. junction box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01L31/0200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device in operations
    • H01L31/02005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device in operations for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31/0200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device in operations for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for solar cells or solar cell modules
    • H01L31/02013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device in operations for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for solar cells or solar cell modules comprising output lead wires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6Electrical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two or more PV modules, e.g. electrical module-to-module conn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種具可擴充性的太陽能電池次模組,該太陽能電池次模組包含:一連接器。連接器包含:一上層級端口,其中該上層級端口包含一前級正端、一前級負端、一後級正端、以及一後級負端;一下層級端口,其中該下層級端口包含一後級正端、以及一後級負端;一第一太陽能電池端口,其中該第一太陽能電池端口包含一電池正端、以及一電池負端;以及複數條電位線,耦合該上層級端口、該下層級端口與該第一太陽能電池端口,用以適用於至少兩層級的串、並聯組合。

Description

具可擴充性的太陽能電池次模組
本案係關於一種具可擴充性電性連接的太陽能電池次模組,與其連接方法。
太陽能電池的模組製造會受到導線/導線帶安排與預先銲接而有所限制,其導線與太陽能電池的串、並聯方式係固定。如果太陽能電池模組中局部電池損壞,則使得整個模組不能工作。單一模組重量與面積過大,不易搬運與存放,不利於微型太陽能(Pico Solar)系統與住宅用太陽能設備(SHS,Solar Home Systems)等輕量微型消費性太陽光電產品的應用。小型化的電池/次模組封裝模式解決上述衍生的問題,但直接外部導線串/並聯施工困難,且不能再拆卸收納。
本揭露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具可擴充性的太陽能電池次模組,該太陽能電池次模組包含:一連接器。該連接器包含:一上層級端口,其中該上層級端口包含一前級正端、一前級負端、一後級正端、以及一後級負端;一下層級端口,其中該下層級端口包含一後級正端、以及一後級負端;一第一太陽能電池端口,其中該第一太陽能電池端口包含一電池正端、以及一電池負端;以及複數條電位線,耦合該上層級端口、該下層級端口與該第一太陽能電池端口,用以適用於至少兩層級的串、並聯組合。
本揭露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具可擴充性的太陽能電池次模組,該太陽能電池次模組包含:一太陽能電池;以及一連接器,該連接器耦接該太陽能電池,該連接器包含:一上層級端口,其中該上層級端口包含一前級正端、一前級負端、一後級正端、以及一後級負端;一下層級端口,其中該下層級端口包含一後級正端、以及一後級負端;以及複數條電位線,耦合該上層級端口、該下層級端口與該太陽能電池,用以適用於太陽能電池次模組的串、並聯組合。
本揭露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具可擴充性的太陽能電池次模組,該太陽能電池次模組包含:一第一太陽能電池;一第二太陽能電池;以及一連接器,該連接器分別耦接第一太陽能電池以及該第二太陽能電池,該連接器包含:一上層級端口,其中該上層級端口包含一前級正端、一前級負端、一後級正端、以及一後級負端;一下層級端口,其中該下層級端口包含一後級正端、以及一後級負端;以及複數條電位線,耦合該上層級端口、該下層級端口、該第一太陽能電池與該第二太陽能電池,用以適用於太陽能電池次模組的串、並聯組合。
以上關於本發明內容的說明及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的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的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的解釋。
10‧‧‧上層級端口
12‧‧‧第一電位線
13‧‧‧第二電位線
14‧‧‧第三電位線
20‧‧‧下層級端口
25‧‧‧複數條電位線
30‧‧‧太陽能電池端口
32‧‧‧太陽能電池
40‧‧‧上層級端口
42‧‧‧第一電位線
43‧‧‧第二電位線
45‧‧‧第三電位線
46‧‧‧第四電位線
50‧‧‧下層級端口
52‧‧‧太陽能電池端口
55‧‧‧複數條電位線
57‧‧‧太陽能電池
60‧‧‧上層級端口
61‧‧‧第一電位線
62‧‧‧第二電位線
63‧‧‧第三電位線
65‧‧‧下層級端口
66‧‧‧複數條電位線
67‧‧‧旁通二極體
68‧‧‧太陽能電池
70‧‧‧太陽能電池端口
80‧‧‧上層級端口
82‧‧‧第一電位線
83‧‧‧第二電位線
84‧‧‧第三電位線
85‧‧‧第四電位線
86‧‧‧第五電位線
87‧‧‧複數條電位線
90‧‧‧下層級端口
92‧‧‧太陽能電池端口
93‧‧‧太陽能電池
100‧‧‧連接器
110‧‧‧上層級端口
112‧‧‧第一電位線
113‧‧‧第二電位線
114‧‧‧第三電位線
120‧‧‧下層級端口
123‧‧‧太陽能電池
124‧‧‧太陽能電池
125‧‧‧複數條電位線
130‧‧‧太陽能電池端口
132‧‧‧太陽能電池端口
140‧‧‧上層級端口
142‧‧‧第一電位線
143‧‧‧第二電位線
145‧‧‧第三電位線
146‧‧‧第四電位線
150‧‧‧下層級端口
152‧‧‧太陽能電池端口
153‧‧‧太陽能電池端口
155‧‧‧複數條電位線
157‧‧‧太陽能電池
158‧‧‧太陽能電池
160‧‧‧上層級端口
161‧‧‧第一電位線
162‧‧‧第二電位線
163‧‧‧第三電位線
164‧‧‧第四電位線
165‧‧‧下層級端口
166‧‧‧複數條電位線
167‧‧‧旁通二極體
170‧‧‧太陽能電池端口
172‧‧‧太陽能電池端口
175‧‧‧太陽能電池
176‧‧‧太陽能電池
180‧‧‧上層級端口
181‧‧‧第一電位線
182‧‧‧第二電位線
183‧‧‧第三電位線
184‧‧‧第四電位線
185‧‧‧第五電位線
186‧‧‧第六電位線
187‧‧‧下層級端口
190‧‧‧複數條電位線
192‧‧‧太陽能電池端口
193‧‧‧太陽能電池端口
194、195‧‧‧太陽能電池
200‧‧‧連接器
210‧‧‧連接器
211‧‧‧連接器
212‧‧‧連接器
213‧‧‧連接器
216‧‧‧前級上層級端口
217‧‧‧下層級端口
218‧‧‧太陽能電池
219‧‧‧後級上層級端口
220‧‧‧太陽能電池
222‧‧‧列
223‧‧‧輸出端
230‧‧‧太陽能電池
232‧‧‧列
233‧‧‧輸出端
240‧‧‧太陽能電池
242‧‧‧列
243‧‧‧輸出端
250‧‧‧太陽能電池
252‧‧‧列
253‧‧‧輸出端
260‧‧‧連接器
260-1‧‧‧連接器
261‧‧‧端口
262‧‧‧端口
263‧‧‧端口
266‧‧‧端口
267‧‧‧端口
268‧‧‧端口
270‧‧‧連接器
270-1‧‧‧連接器
271‧‧‧端口
272‧‧‧端口
273‧‧‧端口
280‧‧‧太陽能電池次模組
280-1‧‧‧太陽能電池次模組
281‧‧‧前級上層級端口
282‧‧‧後級上下層級端口
283‧‧‧連接器
284‧‧‧太陽能電池
285‧‧‧端口
286‧‧‧端口
290‧‧‧太陽能電池次模組
290-1‧‧‧太陽能電池次模組
291‧‧‧前級上下層級端口
292‧‧‧後級上下層級端口
293‧‧‧連接器
294‧‧‧太陽能電池
295‧‧‧端口
296‧‧‧端口
300‧‧‧連接器
380‧‧‧太陽能電池次模組
380-1‧‧‧太陽能電池次模組
381‧‧‧前級上層級端口
382‧‧‧後級上下層級端口
383‧‧‧連接器
384‧‧‧太陽能電池
385‧‧‧端口
386‧‧‧端口
390‧‧‧太陽能電池次模組
390-1‧‧‧太陽能電池次模組
391‧‧‧前級上下層級端口
392‧‧‧後級上下層級端口
393‧‧‧連接器
394‧‧‧太陽能電池
395‧‧‧端口
396‧‧‧端口
400‧‧‧連接器
500‧‧‧連接器
600‧‧‧連接器
700‧‧‧連接器
800‧‧‧連接器
A-SP‧‧‧A-SP型接線
B-P‧‧‧B-P型接線
A-PS‧‧‧A-PS型接線
B-S‧‧‧B-S型接線
A-2SP‧‧‧A-2SP型接線
B-2P‧‧‧B-2P型接線
A-2PS‧‧‧A-2PS型接線
B-2S‧‧‧B-2S型接線
A-2SE‧‧‧A-2SE型接線
+A1、+A2、+A3、+A4、+A5、+A6、+A7、+A8、+A9、+A10‧‧‧前級正端
-A1、-A2、-A3、-A4、-A5、-A6、-A7、-A8、-A9、-A10‧‧‧前級負端
+B1、+B2、+B3、+B4、+B5、+B6、+B7、+B8、+B9、+B10‧‧‧後級正端
-B1、-B2、-B3、-B4、-B5、-B6、-B7、-B8、-B9、-B10‧‧‧後級負端
+A2”、+A4”、+A6”、+A8”、+A10”‧‧‧前級正端
-A2”、-A4”、-A6”、-A8”、-A10”‧‧‧前級負端
+B1”、+B2”、+B3”、+B4”、+B5”、+B6”、+B7”、+B8”、+B9”、+B10”‧‧‧後級正端
-B1”、-B2”、-B3”、-B4”、-B5”、-B6”、-B7”、-B8”、-B9”、-B10”‧‧‧後級負端
+C1、+C2、+C3、+C4、+C5、+C6、+C7、+C8、+C9、+C10、+C11、+C12、+C13、+C14‧‧‧電池正端
-C1、-C2、-C3、-C4、-C5、-C6、-C7、-C8、-C9、-C10、-C11、-C12、-C13、-C14‧‧‧電池負端
圖1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連接器的示意圖。
圖2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連接器的示意圖。
圖3A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太陽能電池次模組的示意圖。
圖3B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太陽能電池次模組的示意圖。
圖3C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太陽能電池次模組的示意圖。
圖4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運用連接器組合太陽能電池的示意圖。
圖5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運用連接器組合太陽能電池的示意圖。
圖6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運用連接器組合太陽能電池的示意圖。
圖7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連接器的示意圖。
圖8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連接器的示意圖。
圖9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運用連接器組合太陽能電池的示意圖。
圖10A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連接器的示意圖。
圖10B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連接器的示意圖。
圖11A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太陽能電池次模組的示意圖。
圖11B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太陽能電池次模組的示意圖。
本案提供一種可擴充結構的組合式太陽電池模組,可依使用需求將複個太陽電池/次模組以彈性化的串聯和/或並聯方式組合成一完整模組。利用不同特性的整合導線/端子連接器可以連續將複數個完全獨立分離的太陽電池/次模組進行電性與結構的連接,可以將複數個太陽電池/次模組先做串聯為一單元後再將各單元並聯,也可以先將複數個太陽電池/次模組並聯為一單元後,再將各單元串聯,或者其他形式的串並聯混合連接,在實際應用上具有相當大的彈性與便利性。
圖1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連接器100、200的示意圖。在 一實施例中,用於太陽能電池的連接器100,連接器100又稱為A-SP型接線,連接器100包含:一上層級端口10,其中該上層級端口10包含一前級正端+A1、一前級負端-A1、一後級正端+B1、以及一後級負端-B1;一下層級端口20,其中該下層級端口20包含一後級正端+B1”、以及一後級負端-B1”;太陽能電池端口30,其中太陽能電池端口30包含一電池正端+C1、以及一電池負端-C1;以及複數條電位線25,耦合該上層級端口10、該下層級端口20與該太陽能電池端口30,用以適用於至少兩層級的串、並聯組合。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條電位線25另包含一第一電位線12,第一電位線12連接該上層級端口10的前級正端+A1、下層級端口20的後級正端+B1”、以及電池正端+C1。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條電位線25另包含一第二電位線13,第二電位線13連接上層級端口10的前級負端-A1、以及上層級端口10的後級負端-B1。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條電位線25另包含一第三電位線14,第三電位線14連接上層級端口10的後級正端+B1、下層級端口20後級負端-B1”、以及電池負端-C1。
在實際使用中,上層級端口10的前級正端+A1和前級負端-A1係連接前一級的電路或連接器。上層級端口10的後級正端+B1以及後級負端-B1,下層級端口20的後級正端+B1”以及後級負端-B1”分別連接後一級的電路或連接器。太陽能電池端口30的電池正端+C1以及電池負端-C1係連接太陽能電池32或次模組。
在一實施例中,用於太陽能電池的連接器200,連接器200又稱為B-P型接線,連接器200包含:一上層級端口40,其中上層級端口40包含一前級正端+A2、一前級負端-A2、一後級正端+B2、以及一後級負端-B2;一下層級端口50,其中下層級端口50包含一後級正端+B2”、以及一後級負端-B2”;太陽能電池端口52,其中太陽能電池端口52包含一電池正端+C2、以及一電池負端-C2;以及複數條電位線55,耦合上層級端口40、下層級端口50與太陽能電池端口52,用以適用於至少兩層級的串、並聯組合。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條電位線55包含一第一電位線42,第一電位線42連接上層級端口40的前級正端+A2、以及上層級端口40的後級正端+B2。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條電位線55包含一第二電位線43,第二電位線43連接上層級端口40的前級負端-A2、以及上層級端口40的後級負端-B2。
在一實施例中,下層級端口50另包含一前級正端+A2”;以及一前級負端-A2”。複數條電位線55包含一第三電位線45,第三電位線45連接下層級端口50的前級正端+A2”、下層級端口50的後級正端+B2”、以及電池正端+C2。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條電位線55包含一第四電位線46,第四電位線46連接下層級端口50的前級負端-A2”、下層級端口50的後級負端-B2”、以及電池負端-C2。在一實施例中,太陽能電池端口52的電池正端+C2以及電池負端-C2係連接太陽能電池57或次模組。
圖2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連接器300、400的示意圖。在一實施例中,用於太陽能電池的連接器300,連接器300又稱為A-PS型接線,連接器300包含:一上層級端口60,其中上層級端口60包含一前級正端+A3、一前級負端-A3、一後級正端+B3、以及一後級負端-B3;一下層級端口65,其中下層級端口65包含一後級正端+B3”、以及一後級負端-B3”;太陽能電池端口70,其中太陽能電池端口70包含一電池正端+C3、以及一電池負端-C3;以及複數條電位線66,耦合上層級端口60、下層級端口65與太陽能電池端口70,用以適用於至少兩層級的串、並聯組合。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條電位線66包含一第一電位線61,第一電位線61連接上層級端口60的前級正端+A3、上層級端口60的後級正端+B3、以及下層級端口65的後級正端+B3”。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條電位線66包含一第二電位線62,第二電位線62連接上層級端口60的前級負端-A3、上層級端口60的後級負端-B3、以及電池負端-C3。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條電位線66包含一第三電位線63,第三電位線63連接下層級端口65的後級負端-B3”、以及電池正端+C3。
在一實施例中,連接器300另包含一旁通二極體(By-Pass Diode)67(或稱為保護二極體),旁通二極體67的功能是保護太陽電池避免受到反向電壓或電流影響而被擊穿,旁通二極體67位於第二電位線62與第三電位線63之間,旁通二極體67的陽極連接第二電位線62,旁通二極體67的陰極連接第三電位線63。在一實施例中,太陽能電池端口70的 電池正端+C3以及電池負端-C3係連接太陽能電池68或次模組。
在一實施例中,用於太陽能電池的連接器400,連接器400又稱為B-S型接線,連接器400包含:一上層級端口80,其中上層級端口80包含一前級正端+A4、一前級負端-A4、一後級正端+B4、以及一後級負端-B4;一下層級端口90,其中下層級端口90包含一後級正端+B4”、以及一後級負端-B4”;太陽能電池端口92,其中太陽能電池端口92包含一電池正端+C4、以及一電池負端-C4;以及複數條電位線87,耦合上層級端口80、下層級端口90與太陽能電池端口92,用以適用於至少兩層級的串、並聯組合。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條電位線87包含一第一電位線82,第一電位線82連接上層級端口80的前級正端+A4、以及上層級端口80的後級正端+B4。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條電位線87包含一第二電位線83,第二電位線83連接上層級端口80的前級負端-A4、以及上層級端口80的後級負端-B4。
在一實施例中,下層級端口90另包含一前級正端+A4”;以及一前級負端-A4”。複數條電位線87包含一第三電位線84,第三電位線84連接下層級端口90的前級正端+A4”、以及電池正端+C4。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條電位線87包含一第四電位線85,第四電位線85連接下層級端口90的前級負端-A4”、以及下層級端口90的後級負端-B4”。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條電位線87包含一第五電位線86,第 五電位線86連接下層級端口90的後級正端+B4”、以及電池負端-C4。在一實施例中,太陽能電池端口92的電池正端+C4以及電池負端-C4係連接太陽能電池93或次模組。
圖3A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太陽能電池次模組的示意圖。在一實施例中,太陽能電池次模組210、211、212、213。太陽能電池次模組210係A-PS型接線結合太陽能電池218。太陽能電池次模組211、212係B-S型接線結合太陽能電池218。太陽能電池次模組213係B-P型接線結合太陽能電池218。前級上層級端口216可與後級上層級端口219形成並聯,下層級端口217分別耦合太陽能電池218形成串聯,如此能形成兩個層級的線路組合,藉以擴充太陽能電池的功率。太陽能電池次模組210的A-PS型接線讓下層級端口217之間為串聯(Series),而後級上層級端口219之間為並聯(Parallel)。同理,A-SP型接線表示下層級端口為並聯,而上層級端口為串聯。
圖3B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太陽能電池次模組280的示意圖。太陽能電池次模組280包含連接器283和太陽能電池284。連接器283可採用A-PS型接線(如連接器300)或是A-SP型接線(如連接器100),故連接器283具有前級上層級端口281,前級上層級端口281整合為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之Micro-B 5P規格的端口285,並且為母端。連接器283具有後級上下層級端口282,後級上下層級端口282整合為通用序列匯流排之Micro-B 5P規格的端口286,並且為公端。太陽能電池次模組280的實際外觀如太陽能電池次模組280-1所示。
圖3C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太陽能電池次模組290的示意 圖。太陽能電池次模組290包含連接器293和太陽能電池294。連接器293可採用B-P型接線(如連接器200)或是B-S型接線(如連接器400),故連接器283具有前級上下層級端口291,前級上下層級端口291整合為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之Micro-B 5P規格的端口295,並且為母端。連接器293具有後級上下層級端口292,後級上下層級端口292整合為通用序列匯流排之Micro-B 5P規格的端口296,並且為公端。太陽能電池次模組290的實際外觀如太陽能電池次模組290-1所示。
圖4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運用連接器組合太陽能電池的示意圖。在一實施例中,每個太陽能電池220的電壓為0.5伏特(V)、電流2安培(A)、其輸出功率為1瓦(W)。每6個太陽能電池220串聯為一列222,列222具有1個A-PS型接線、4個B-S型接線、以及1個B-P型接線。藉由1個A-SP型接線、3個B-P型接線,將4個列222並聯,具有一輸出端223。此組合式太陽電池模組之輸出電壓3.0伏特(V)、電流8.0安培(A)、其輸出功率為24瓦(W)。
圖5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運用連接器組合太陽能電池的示意圖。在一實施例中,每個太陽能電池230的電壓為0.5伏特(V)、電流2安培(A)、其輸出功率為1瓦(W)。每一列232係由1個A-PS型接線、1個B-S型接線、以及1個B-P型接線先串聯後,再兩組並聯。藉由1個A-SP型接線、以及3個B-P型接線,將4列232並聯,具有一輸出端233。此組合式太陽電池模組之輸出電壓1.5伏特(V)、電流16.0安培(A)、其輸出功率為24瓦(W)。
圖6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運用連接器組合太陽能電池的示意圖。在一實施例中,每個太陽能電池240的電壓為0.5伏特(V)、電流2安培(A)、其輸出功率為1瓦(W)。每一列242係由1個A-PS型接線、1個B-S型接線、以及1個B-P型接線先串聯後,再兩組並聯。藉由1個A-PS型接線、2個B-S型接線、以及1個B-P型接線,將4列242串聯,具有一輸出端243。此組合式太陽電池模組之輸出電壓6.0伏特(V)、電流4.0安培(A)、其輸出功率為24瓦(W)。
圖7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連接器500、600的示意圖。在一實施例中,用於太陽能電池的連接器500,連接器500又稱為A-2SP型接線,連接器500包含:一上層級端口110,其中上層級端口110包含一前級正端+A5、一前級負端-A5、一後級正端+B5、以及一後級負端-B5;一下層級端口120,其中下層級端口120包含一後級正端+B5”、以及一後級負端-B5”;太陽能電池端口130,其中太陽能電池端口130包含一電池正端+C5、以及一電池負端-C5;以及複數條電位線125,耦合上層級端口110、下層級端口120與太陽能電池端口130,用以適用於至少兩層級的串、並聯組合。
在一實施例中,連接器500另包含另一太陽能電池端口132,其中太陽能電池端口132包含一電池正端+C6、以及一電池負端-C6。複數條電位線125另包含一第一電位線112,第一電位線112連接上層級端口110的前級正端+A5、下層級端口120的後級正端+B5”、電池正端+C5以及電池正端+C6。複數條電位線125另包含一第二電位線113,第二電位線113連接上層級端口110的前級負端-A5、以及上層級端口110的後 級負端-B5。複數條電位線125另包含一第三電位線114,第三電位線114連接上層級端口110的後級正端+B5、下層級端口120後級負端-B5”、電池負端-C5、以及電池負端-C6。在一實施例中,太陽能電池端口132的電池正端+C6連接第一電位線112,太陽能電池端口132的電池負端-C6連接該第三電位線114。連接器500係雙側型連接器(A-2SP型接線),太陽能電池端口130連接太陽能電池123或次模組,太陽能電池端口132連接太陽能電池124或次模組。
在一實施例中,用於太陽能電池的連接器600,連接器600又稱為B-2P型接線,連接器600包含:一上層級端口140,其中上層級端口140包含一前級正端+A6、一前級負端-A6、一後級正端+B6、以及一後級負端-B6;一下層級端口150,其中下層級端口150包含一後級正端+B6”、以及一後級負端-B6”;太陽能電池端口152,其中太陽能電池端口152包含一電池正端+C7、以及一電池負端-C7;以及複數條電位線155,耦合上層級端口140、下層級端口150與太陽能電池端口152,用以適用於至少兩層級的串、並聯組合。
連接器600另包含另一太陽能電池端口153,其中太陽能電池端口153包含一電池正端+C8、以及電池負端-C8,在一實施例中,複數條電位線155包含第一電位線142,第一電位線142連接上層級端口140的前級正端+A6、以及上層級端口140的後級正端+B6。複數條電位線155包含第二電位線143,第二電位線143連接上層級端口140的前級負端-A6、以及上層級端口140的後級負端-B6。在一實施例中,下層級端口150另包含一前級正端+A6”;以及一前級負端-A6”。複數條電位線155包含第 三電位線145,第三電位線145連接下層級端口150的前級正端+A6”、下層級端口150的後級正端+B6”、電池正端+C7、以及電池正端+C8。在一實施例中,複數條電位線155包含第四電位線146,第四電位線146連接下層級端口150的前級負端-A6”、下層級端口150的後級負端-B6”、電池負端-C7、以及電池負端-C8。在一實施例中,太陽能電池端口152的電池正端+C8連接第三電位線145,太陽能電池端口152的電池負端-C8連接第四電位線146。連接器600係雙側型連接器(B-2P型接線),太陽能電池端口152連接太陽能電池157或次模組,太陽能電池端口153連接太陽能電池158或次模組。
圖8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連接器700、800的示意圖。在一實施例中,用於太陽能電池的連接器700,連接器700又稱為A-2PS型接線,連接器700包含:上層級端口160,其中上層級端口160包含前級正端+A7、前級負端-A7、後級正端+B7、以及後級負端-B7;下層級端口165,其中下層級端口165包含後級正端+B7”、以及後級負端-B7”;太陽能電池端口170,其中太陽能電池端口170包含電池正端+C9、以及電池負端-C9;以及複數條電位線166,耦合上層級端口160、下層級端口165與太陽能電池端口170,用以適用於至少兩層級的串、並聯組合。
在一實施例中,連接器700另包含另一太陽能電池端口172,其中太陽能電池端口172包含電池正端+C10、以及電池負端-C10。在一實施例中,複數條電位線166包含第一電位線161,第一電位線161連接上層級端口160的前級正端+A7、上層級端口160的後級正端+B7、以及下層級端口165的後級正端+B7”。在一實施例中,複數條電位線166 包含一第二電位線162,第二電位線162連接上層級端口160的前級負端-A7、上層級端口160的後級負端-B7、以及電池負端-C9。在一實施例中,複數條電位線166包含第三電位線163,第三電位線163連接下層級端口165的後級負端-B7”、以及太陽能電池端口172的電池正端+C10。複數條電位線166包含一第四電位線164,第四電位線164連接太陽能電池端口170的電池正端+C9、以及太陽能電池端口172的電池負端-C10。連接器700另包含一旁通二極體167,旁通二極體167位於第二電位線162與第四電位線164之間,旁通二極體167的陽極連接第二電位線162,旁通二極體167的陰極連接第四電位線164。連接器700係雙側型連接器(A-2PS型接線),太陽能電池端口170連接太陽能電池175或次模組,太陽能電池端口172連接太陽能電池176或次模組。
在一實施例中,用於太陽能電池的連接器800,連接器800又稱為B-2S型接線,連接器800包含:上層級端口180,其中上層級端口180包含前級正端+A8、前級負端-A8、一後級正端+B8、以及一後級負端-B8;下層級端口187,其中下層級端口187包含後級正端+B8”、以及後級負端-B8”;太陽能電池端口192,其中太陽能電池端口192包含電池正端+C11、以及電池負端-C11;以及複數條電位線190,耦合上層級端口180、下層級端口187與太陽能電池端口190,用以適用於至少兩層級的串、並聯組合。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條電位線190包含第一電位線181,第一電位線181連接上層級端口180的前級正端+A8、以及上層級端口180的後級正端+B8。在一實施例中,複數條電位線190包含一第二電位線 182,第二電位線182連接上層級端口180的前級負端-A8、以及上層級端口180的後級負端-B8。在一實施例中,下層級端口187另包含前級正端+A8”;以及前級負端-A8”。複數條電位線190包含第三電位線183,第三電位線183連接下層級端口187的前級正端+A8”、以及電池正端+C11。複數條電位線190包含第四電位線184,第四電位線184連接下層級端口187的前級負端-A8”、以及下層級端口187的後級負端-B8”。連接器800包含另一太陽能電池端口193,其中太陽能電池端口193包含電池正端+C12、以及電池負端-C12。複數條電位線190包含第五電位線185,第五電位線185連接下層級端口187的後級正端+B8”、以及太陽能電池端口193的電池負端-C12。複數條電位線190包含第六電位線186,第六電位線186連接太陽能電池端口192的電池負端-C11、以及太陽能電池端口193的電池正端+C12。連接器800係雙側型連接器(B-2S型接線),太陽能電池端口192連接太陽能電池194或次模組,太陽能電池端口193連接太陽能電池195或次模組。
圖9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運用連接器組合太陽能電池的示意圖。在一實施例中,每個太陽能電池250的電壓為0.5伏特(V)、電流2安培(A)、其輸出功率為1瓦(W)。每1列252含有1個A-2PS型接線、4個B-2S型接線、1個B-2SE型接線。縱向分別串聯2個A-2PS型接線、以及2個B-2SE型接線,並且2個A-2PS型接線、以及2個B-2SE型接線的兩側分別串聯兩列252,B-2SE型接線係B-2S型接線加上尾端短路端子,具有一輸出端253。此組合式太陽電池模組之輸出電壓0.5伏特(V)*12個太陽能電池250*4排(每個0.5V,每排有12個串聯,4排再串聯)=24.0 伏特(V),電流=2安培(A)*2(每組為2A,共2組並聯)=4.0安培(A),其總輸出功率為96瓦(W)。
圖10A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連接器260的示意圖。在一實施例中,連接器260係A-SP型接線。連接器260的前級正端+A9、前級負端-A9整合為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之Micro-B 5P規格的端口261,並且為母端,其厚度小且可符合一般大電力的需求。連接器260的後級正端+B9、後級負端-B9、後級正端+B9”、以及後級負端-B9”整合為通用序列匯流排之Micro-B 5P規格的端口262,並且為公端。在一實施例中,連接器260的電池正端+C13、以及電池負端-C13亦整合為通用序列匯流排之Micro-B 5P規格的端口263,並且為公端。故太陽能電池的母端輸出(未繪出)與端口263相匹配,使得端口263能連接次模組。上述端口亦可採用其他規格的通用序列匯流排,故不在此限(Micro-B 5P公端端口與Micro-B 5P母端端口共可接5條導線,多餘的一條線若有需求可做為太陽電池接地之用)。在一實施例中,連接器260外觀如圖10A右下圖連接器260-1所示,前級正端+A9、前級負端-A9整合為端口261。電池正端+C13、以及電池負端-C13整合為端口263。後級正端+B9、後級負端-B9、後級正端+B9”、以及後級負端-B9”整合為端口262。
圖10B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連接器270的示意圖。連接器270係B-P型接線。連接器270的上層級的前級正端+A10、前級負端-A10、下層級的前級正端+A10”、以及下層級的前級負端-A10”整合為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之Micro-B 5P規格的端口 271,並且為母端。連接器270的上層級的後級正端+B10、後級負端-B10、下層級的後級正端+B10”、以及後級負端-B10”整合為通用序列匯流排之Micro-B 5P規格的端口272,並且為公端。在一實施例中,連接器270外觀如圖10B右下圖連接器270-1,前級正端+A10、前級負端-A10、前級正端+A10”、以及前級負端-A10”整合為端口271。電池正端+C14、以及電池負端-C14整合為端口273,並且太陽能電池(未繪出)的輸出端為母端,使得端口273能連接太陽能電池。後級正端+B10、後級負端-B10、後級正端+B10”、以及後級負端-B10”整合為端口272。在一實施例中,端口262與端口271相匹配,使得連接器260與連接器270的太陽能電池能連接在一起。
圖11A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太陽能電池次模組380的示意圖。太陽能電池次模組380包含連接器383和兩個太陽能電池384。連接器383可採用A-2PS型接線(如連接器700)或是A-2SP型接線(如連接器500),故連接器383具有前級上層級端口381,前級上層級端口381整合為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之Micro-B 5P規格的端口385,並且為母端。連接器383具有後級上下層級端口382,後級上下層級端口382整合為通用序列匯流排之Micro-B 5P規格的端口386,並且為公端。太陽能電池次模組380的實際外觀如太陽能電池次模組380-1所示。
圖11B係根據一些實施例說明太陽能電池次模組390的示意圖。太陽能電池次模組390包含連接器393和兩個太陽能電池394。連接器393可採用B-2P型接線(如連接器600)或是B-2S型接線(如連接 器800),故連接器393具有前級上下層級端口391,前級上下層級端口391整合為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之Micro-B 5P規格的端口395,並且為母端。連接器393具有後級上下層級端口392,後級上下層級端口392整合為通用序列匯流排之Micro-B 5P規格的端口396,並且為公端。太陽能電池次模組390的實際外觀如太陽能電池次模組390-1所示。
上述各實施例中,針對整合後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的端口,端口的公端與母端之型態可以相互交換,例如:端口395改為公端,端口396改為母端,均達到相同的接線效果,故公端與母端之型態並非限制。
本案實施例提出用於太陽能電池的連接器,可視為雙層架構交換器或組合器(Double Tier Exchanger or Combiner),其連接迴路(Connecting Loop)可達成太陽電池/次模組彼此串聯或並聯,依使用需求,彈性地組合出特定輸出電壓、電流、以及輸出功率之太陽能電池模組。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30)

  1. 一種具可擴充性的太陽能電池次模組,該太陽能電池次模組包含:一連接器,該連接器包含:一上層級端口,其中該上層級端口包含一前級正端、一前級負端、一後級正端、以及一後級負端;一下層級端口,其中該下層級端口包含一後級正端、以及一後級負端;一第一太陽能電池端口,其中該第一太陽能電池端口包含一電池正端、以及一電池負端;以及複數條電位線,耦合該上層級端口、該下層級端口與該第一太陽能電池端口,用以適用於至少兩層級的串、並聯組合。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太陽能電池次模組,其中該複數條電位線包含:一第一電位線,該第一電位線連接該上層級端口的該前級正端、該下層級端口的該後級正端、以及該電池正端。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太陽能電池次模組,其中該複數條電位線包含:一第二電位線,該第二電位線連接該上層級端口的該前級負端、以及該上層級端口的該後級負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太陽能電池次模組,其中該複數條電位線包含:一第三電位線,該第三電位線連接該上層級端口的該後級正端、該下層級端口的該後級負端、以及該電池負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太陽能電池次模組,該連接器另包含:一第二太陽能電池端口,其中該第二太陽能電池端口包含一電池正端、以及一電池負端,該第二太陽能電池端口的該電池正端連接該第一電位線,該第二太陽能電池端口的該電池負端連接該第三電位線。
  6. 一種具可擴充性的太陽能電池次模組,該太陽能電池次模組包含:一連接器,該連接器包含:一上層級端口,其中該上層級端口包含一前級正端、一前級負端、一後級正端、以及一後級負端;一下層級端口,其中該下層級端口包含一後級正端、以及一後級負端;一第一太陽能電池端口,其中該第一太陽能電池端口包含一電池正端、以及一電池負端;以及複數條電位線,耦合該上層級端口、該下層級端口與該第一太陽能電池端口,用以適用於至少兩層級的串、並聯組合,其中該複數條電位線包含:一第一電位線,該第一電位線連接該上層級端口的該前級正端、該上層級端口的該後級正端、以及該下層級端口的該後級正端。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太陽能電池次模組,其中該複數條電位線包含:一第二電位線,該第二電位線連接該上層級端口的該前級負端、該上層級端口的該後級負端、以及該電池負端。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太陽能電池次模組,其中該複數條電位線包含:一第三電位線,該第三電位線連接該下層級端口的該後級負端、以及該電池正端。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太陽能電池次模組,其中該連接器另包含:一旁通二極體,位於該第二電位線與第三電位線之間,該旁通二極體的陽極連接該第二電位線,該旁通二極體的陰極連接該第三電位線。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太陽能電池次模組,該連接器另包含:一第二太陽能電池端口,其中該第二太陽能電池端口包含一電池正端、以及一電池負端。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太陽能電池次模組,其中該複數條電位線包含:一第三電位線,該第三電位線連接該下層級端口的該後級負端、以及該第二太陽能電池端口的該電池正端。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太陽能電池次模組,其中該複數條電位線包含:一第四電位線,該第四電位線連接該第一太陽能電池端口的該電池正端、以及該第二太陽能電池端口的該電池負端。
  13. 一種具可擴充性的太陽能電池次模組,該太陽能電池次模組包含:一連接器,該連接器包含:一上層級端口,其中該上層級端口包含一前級正端、一前級負端、一後級正端、以及一後級負端;一下層級端口,其中該下層級端口包含一後級正端、以及一後級負端;一第一太陽能電池端口,其中該第一太陽能電池端口包含一電池正端、以及一電池負端;以及複數條電位線,耦合該上層級端口、該下層級端口與該第一太陽能電池端口,用以適用於至少兩層級的串、並聯組合,其中該複數條電位線包含:一第一電位線,該第一電位線連接該上層級端口的該前級正端、以及該上層級端口的該後級正端。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太陽能電池次模組,其中該複數條電位線包含:一第二電位線,該第二電位線連接該上層級端口的該前級負端、以及該上層級端口的該後級負端。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太陽能電池次模組,該下層級端口另包含:一前級正端;以及一前級負端。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太陽能電池次模組,其中該複數條電位線包含:一第三電位線,該第三電位線連接該下層級端口的該前級正端、該下層級端口的該後級正端、以及該電池正端。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太陽能電池次模組,其中該複數條電位線包含:一第四電位線,該第四電位線連接該下層級端口的該前級負端、該下層級端口的該後級負端、以及該電池負端。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太陽能電池次模組,其中該連接器另包含:一第二太陽能電池端口,其中該第二太陽能電池端口包含一電池正端、以及一電池負端,該第二太陽能電池端口的該電池正端連接該第三電位線,該第二太陽能電池端口的該電池負端連接該第四電位線。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太陽能電池次模組,其中該複數條電位線包含:一第三電位線,該第三電位線連接該下層級端口的該前級正端、以及該電池正端。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太陽能電池次模組,其中該複數條電位線包含:一第四電位線,該第四電位線連接該下層級端口的該前級負端、以及該下層級端口的該後級負端。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太陽能電池次模組,其中該複數條電位線包含:一第五電位線,該第五電位線連接該下層級端口的該後級正端、以及該電池負端。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太陽能電池次模組,其中該連接器另包含:一第二太陽能電池端口,其中該第二太陽能電池端口包含一電池正端、以及一電池負端。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太陽能電池次模組,其中該複數條電位線包含:一第五電位線,該第五電位線連接該下層級端口的該後級正端、以及該第二太陽能電池端口的該電池負端。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太陽能電池次模組,其中該複數條電位線包含:一第六電位線,該第六電位線連接該第一太陽能電池端口的該電池負端、以及該第二太陽能電池端口的該電池正端。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或13項所述之太陽能電池次模組,其中該第一太陽能電池端口與該上、下層級端口相匹配。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或13項所述之太陽能電池次模組,該太陽能電池次模組另包含:一太陽能電池,連接該第一太陽能電池端口。
  27. 一種具可擴充性的太陽能電池次模組,該太陽能電池次模組包含:一太陽能電池;以及一連接器,該連接器耦接該太陽能電池,該連接器包含:一上層級端口,其中該上層級端口包含一前級正端、一前級負端、一後級正端、以及一後級負端;一下層級端口,其中該下層級端口包含一後級正端、以及一後級負端;以及複數條電位線,耦合該上層級端口、該下層級端口與該太陽能電池,用以適用於太陽能電池次模組的串、並聯組合。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太陽能電池次模組,該下層級端口另包含:一前級正端;以及一前級負端。
  29. 一種具可擴充性的太陽能電池次模組,該太陽能電池次模組包含:一第一太陽能電池;一第二太陽能電池;以及一連接器,該連接器分別耦接該第一太陽能電池以及該第二太陽能電池,該連接器包含:一上層級端口,其中該上層級端口包含一前級正端、一前級負端、一後級正端、以及一後級負端;一下層級端口,其中該下層級端口包含一後級正端、以及一後級負端;以及複數條電位線,耦合該上層級端口、該下層級端口、該第一太陽能電池與該第二太陽能電池,用以適用於太陽能電池次模組的串、並聯組合。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太陽能電池次模組,該下層級端口另包含:一前級正端;以及一前級負端。
TW105142567A 2016-12-21 2016-12-21 具可擴充性的太陽能電池次模組 TWI6289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42567A TWI628909B (zh) 2016-12-21 2016-12-21 具可擴充性的太陽能電池次模組
US15/389,159 US10630234B2 (en) 2016-12-21 2016-12-22 Expandable photovoltaic submodul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42567A TWI628909B (zh) 2016-12-21 2016-12-21 具可擴充性的太陽能電池次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4736A TW201824736A (zh) 2018-07-01
TWI628909B true TWI628909B (zh) 2018-07-01

Family

ID=62562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42567A TWI628909B (zh) 2016-12-21 2016-12-21 具可擴充性的太陽能電池次模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630234B2 (zh)
TW (1) TWI62890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7181A (zh) * 2000-09-29 2002-05-01 佳能株式会社 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发电装置
US20060213548A1 (en) * 2005-03-22 2006-09-28 Applied Materials, Inc. Scalable photovoltaic cell and solar panel manufacturing with improved wiring
TWI419346B (zh) * 2009-01-20 2013-12-11 Ks Terminals Inc 太陽能電池模組及連接器組成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37924A (en) 1971-06-01 1974-09-24 Trw Inc Solar array
US4542258A (en) 1982-05-28 1985-09-17 Solarex Corporation Bus bar interconnect for a solar cell
US6870087B1 (en) 2001-09-14 2005-03-22 Patrick Gallagher Assembl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hotovoltaic module
TW200832856A (en) 2007-01-24 2008-08-01 Syspotek Corp Fuel cell with protective device
TW200903886A (en) 2007-07-02 2009-01-16 Syspotek Corp Fuel-cell device with series-parallel circuit
DE212009000025U1 (de) 2008-01-31 2010-09-23 Global Solar Energy. Inc., Tuscon Dünnschicht-Solarzellen-Abfolge
KR20130006538A (ko) 2008-05-05 2013-01-16 다우 글로벌 테크놀로지스 엘엘씨 구조물에 광발전 디바이스를 설치하기 위한 시스템
JP5339407B2 (ja) 2008-07-16 2013-11-13 Necエナジー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
US20110138609A1 (en) 2009-12-16 2011-06-16 Nagendra Srinivas Cherukupalli Systems,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an Adaptive Solar Power System
US8859881B2 (en) 2010-02-02 2014-10-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Solar battery module
TWM420886U (en) 2010-06-04 2012-01-11 Uhao Lighting Co Ltd The connector features
US20120152325A1 (en) 2010-06-21 2012-06-21 Global Solar Energy, Inc. Junction box attachment to solar module laminate
JP5674443B2 (ja) 2010-12-08 2015-02-25 株式会社東芝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コネクタ
JP5643439B2 (ja) 2010-12-17 2014-12-17 ダウ グローバル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エルエルシー 改良された光起電装置
WO2012154307A2 (en) 2011-03-22 2012-11-15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mproved photovoltaic sheathing element with a flexible connector assembly
US8970065B2 (en) 2011-08-04 2015-03-03 Eaton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voltage in a photovoltaic inverter
US9102422B2 (en) 2012-06-28 2015-08-11 Solaero Technologies Corp. Solar cell assembly, solar cell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287418B2 (en) 2012-06-29 2016-03-15 Eaton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nection of photovoltaic arrays in series and parallel arrangements
CN203788237U (zh) 2014-04-10 2014-08-20 北京汉能光伏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接线盒和太阳能电池装置
US9865757B2 (en) * 2014-04-23 2018-01-09 Helion Concepts, Inc. Method for quick self interconnection of photovoltaic cell arrays and panels
WO2016049710A1 (en) 2014-10-03 2016-04-07 5B Australia Pty Ltd Portable solar photovoltaic array
TWI533008B (zh) 2015-06-22 2016-05-11 Battery string parallel test device
TWM516535U (zh) 2015-08-26 2016-02-01 Formosa Plastics Transp Corp 模組化急救電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7181A (zh) * 2000-09-29 2002-05-01 佳能株式会社 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发电装置
US20060213548A1 (en) * 2005-03-22 2006-09-28 Applied Materials, Inc. Scalable photovoltaic cell and solar panel manufacturing with improved wiring
TWI419346B (zh) * 2009-01-20 2013-12-11 Ks Terminals Inc 太陽能電池模組及連接器組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630234B2 (en) 2020-04-21
TW201824736A (zh) 2018-07-01
US20180175227A1 (en) 2018-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158593A1 (en) Solar cell assembly
CN105322211A (zh) 电池组和电池操作系统
WO2012072168A3 (de) Neue multilevelkonvertertopologie mit der möglichkeit zur dynamischen seriell- und parallelschaltung von einzelmodulen
AU2021200028B2 (en) Stacking power supply cabinet
US9515601B2 (en) Solar cell module and systems incorporating same
TWI631813B (zh) Solar modules and their split power optimized junction boxes
JP6969844B2 (ja) 光起電力モジュール
US9710005B2 (en) Parallel bus
CN104064720A (zh) 多电压输出的锂离子电池组
CN105977691A (zh) 一种新型插排
TW201244303A (en) Junction box
CN105763152A (zh) 一种接线盒、光伏组件及其系统
TWI628909B (zh) 具可擴充性的太陽能電池次模組
TWI497731B (zh) 太陽能電池及太陽能發電模組
CN110165009A (zh) 一种光伏组件及组件串
TW201813280A (zh) 面板連結體、發電模組連結體、光電變換模組連結體以及發電裝置
CN105552286B (zh) 一种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系统的均流结构
US20150064536A1 (en) Battery with multiple electrode engaging portions
JP2017221096A (ja) 太陽電池用の接続箱
CN103579701A (zh) 储能锂电池并联扩容电路及储能锂电池并联扩容电压控制方法
CN102790107A (zh) 双倍电流太阳能光伏组件中电池的排列结构
CN103208750A (zh) 一种光伏防雷汇流箱
US10128666B2 (en) Battery module
CN212342647U (zh) 一种光伏发电装置
TWI719497B (zh) 太陽能發電模組及太陽能發電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