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7469B - 光學成像鏡頭 - Google Patents

光學成像鏡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7469B
TWI627469B TW106135079A TW106135079A TWI627469B TW I627469 B TWI627469 B TW I627469B TW 106135079 A TW106135079 A TW 106135079A TW 106135079 A TW106135079 A TW 106135079A TW I627469 B TWI627469 B TW I62746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axis
optical
optical imaging
image si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5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6454A (zh
Inventor
陳郁茗
王佩琦
Original Assignee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350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2746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16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6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74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7469B/zh

Link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從物側至像側沿光軸依序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及第六透鏡。各透鏡都具有物側面及像側面。第二透鏡的像側面具有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第三透鏡具有負屈光率。第三透鏡的物側面具有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第五透鏡的物側面具有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光學成像鏡頭具有屈光率的透鏡只有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及第六透鏡。

Description

光學成像鏡頭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光學元件,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光學成像鏡頭。
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規格日新月異,因此光學成像鏡頭等電子產品的關鍵零組件在規格上也必須持續提升,以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光學成像鏡頭最重要的特性為成像品質與體積。光學成像鏡頭的應用廣泛,不只僅限於拍攝影像與錄影,還有環境監視、行車紀錄攝影、虛擬實境偵測器(VR tracker)、人臉辨識等。以行車紀錄攝影的應用為例,為應行車環境的可見光線不足,用以偵測近紅外線的光學成像鏡頭因應而生。隨著應用類型的不同,光學成像鏡頭所搭配的影像感測器的種類也有所不同,其中光學成像鏡頭與影像感測器的主光線角(Chief Ray Angle;CRA)須互相配合,以避免產生收光不足或白平衡色差的問題。
此外,電子裝置在不同使用環境下,環境溫度的差異可能使得光學成像鏡頭的後焦距產生變化,進而影響成像品質,因此,也期望光學成像鏡頭的後焦距變化量不易受溫度變化的影響。
有鑑於上述問題,光學成像鏡頭除了需具備良好的成像品質外,還需兼備不同環境溫度下的低後焦距變化量(Back focal length variation)及小主光線角,以配合對應之影像感測器的主光線角。然而,並非將成像品質佳的鏡頭等比例縮小就能製作出兼具成像品質與微型化的光學成像鏡頭,光學成像鏡頭的設計過程不僅牽涉到材料特性,還必須考量到製作、組裝良率等的實際問題。因此,微型化的光學成像鏡頭的技術難度明顯高出傳統鏡頭,如何製作出符合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的光學成像鏡頭,並持續提升其成像品質,一直是本領域產、官、學界所持續精進的目標。
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其具有適當的主光線角以配合對應的影像感測器的主光線角,同時具備在不同環境溫度下低後焦距變化量以及達到良好的成像品質。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從物側至像側沿光軸依序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及第六透鏡。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各自包括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面及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像側面。第二透鏡的像側面具有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第三透鏡具有負屈光率。第三透鏡的物側面具有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第四透鏡具有正屈光率。第五透鏡的物側面具有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的凸面部。第六透鏡的像側面具有位於圓周附近區域 的的凹面部。光學成像鏡頭具有屈光率的透鏡只有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及第六透鏡。光學成像鏡頭符合:(G12+G34+G45+G56)/G23≦1.500。G12為第一透鏡的像側面至第二透鏡的物側面在光軸上的距離。G34為第三透鏡的像側面至第四透鏡的物側面在光軸上的距離。G45為第四透鏡的像側面至第五透鏡的物側面在光軸上的距離。G56為第五透鏡的像側面至第六透鏡的物側面在光軸上的距離。G23為第二透鏡的像側面至第三透鏡的物側面在光軸上的距離。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從物側至像側沿光軸依序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及第六透鏡。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各自包括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面及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像側面。第二透鏡的像側面具有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第三透鏡具有負屈光率。第三透鏡的物側面具有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第四透鏡的物側面具有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第五透鏡的物側面具有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的凸面部。第五透鏡的像側面具有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的凹面部。光學成像鏡頭具有屈光率的透鏡只有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及第六透鏡。光學成像鏡頭符合:(G12+G34+G45+G56)/G23≦1.500。G12為第一透鏡的像側面至第二透鏡的物側面在光軸上的距離。G34為第三透鏡的像側面至第四透鏡的物側面在光軸上的距離。G45為第四透鏡的像側面至第五透鏡的物側面在光軸上 的距離。G56為第五透鏡的像側面至第六透鏡的物側面在光軸上的距離。G23為第二透鏡的像側面至第三透鏡的物側面在光軸上的距離。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從物側至像側沿光軸依序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及第六透鏡,且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各自包括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面及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像側面。第二透鏡的像側面具有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第三透鏡具有負屈光率。第三透鏡的物側面具有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且第三透鏡的像側面具有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第四透鏡具有正屈光率,且第四透鏡的物側面具有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第五透鏡的物側面具有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的凸面部。第六透鏡的像側面具有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的凹面部。光學成像鏡頭具有屈光率的透鏡只有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及第六透鏡。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有益效果在於:藉由上述透鏡的物側面或像側面的凹凸形狀設計與排列,使光學成像鏡頭具有適當的主光線角以配合對應的影像感測器的主光線角,同時具備在不同環境溫度下低後焦距變化量以及達到良好的成像品質。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0‧‧‧光圈
1‧‧‧第一透鏡
2‧‧‧第二透鏡
3‧‧‧第三透鏡
4‧‧‧第四透鏡
5‧‧‧第五透鏡
6‧‧‧第六透鏡
9‧‧‧濾光片
10‧‧‧光學成像鏡頭
11、21、31、41、51、61、91‧‧‧物側面
12、22、32、42、52、62、92‧‧‧像側面
100‧‧‧成像面
111、114、121、122、221、222、311、312、421、422、522、523、611、622‧‧‧凹面部
112、113、211、212、321、322、411、412、423、424、511、512、521、612、621‧‧‧凸面部
A‧‧‧光軸附近區域
C‧‧‧圓周附近區域
E‧‧‧延伸部
I‧‧‧光軸
Ⅱ、Ⅲ‧‧‧軸線
Lc‧‧‧主光線
Lm‧‧‧邊緣光線
M、R‧‧‧點
圖1是一示意圖,說明一透鏡的面型結構。
圖2是一示意圖,說明一透鏡的面型凹凸結構及光線焦點。
圖3是一示意圖,說明一範例一的透鏡的面型結構。
圖4是一示意圖,說明一範例二的透鏡的面型結構。
圖5是一示意圖,說明一範例三的透鏡的面型結構。
圖6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示意圖。
圖7A至圖7D為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
圖8示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詳細光學數據。
圖9示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非球面參數。
圖10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示意圖。
圖11A至圖11D為第二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
圖12示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詳細光學數據。
圖13示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非球面參數。
圖14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示意圖。
圖15A至圖15D為第三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
圖16示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詳細光學數據。
圖17示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非球面參數。
圖18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示意圖。
圖19A至圖19D為第四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
圖20示出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詳細光學數據。
圖21示出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非球面參數。
圖22為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示意圖。
圖23A至圖23D為第五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
圖24示出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詳細光學數據。
圖25示出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非球面參數。
圖26為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示意圖。
圖27A至圖27D為第六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與 各項像差圖。
圖28示出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詳細光學數據。
圖29示出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非球面參數。
圖30示出本發明之第一至第六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各重要參數及其關係式的數值。
本篇說明書所言之「一透鏡具有正屈光率(或負屈光率)」,是指所述透鏡以高斯光學理論計算出來之光軸上的屈光率為正(或為負)。該像側面、物側面定義為成像光線通過的範圍,其中成像光線包括了主光線(chief ray)Lc及邊緣光線(marginal ray)Lm,如圖1所示,I為光軸且此一透鏡是以該光軸I為對稱軸徑向地相互對稱,光線通過光軸上的區域為光軸附近區域A,邊緣光線通過的區域為圓周附近區域C,此外,該透鏡還包含一延伸部E(即圓周附近區域C徑向上向外的區域),用以供該透鏡組裝於一光學成像鏡頭內,理想的成像光線並不會通過該延伸部E,但該延伸部E之結構與形狀並不限於此,以下之實施例為求圖式簡潔均省略了部分的延伸部。更詳細的說,判定面形或光軸附近區域、圓周附近區域、或多個區域的範圍的方法如下:
1.請參照圖1,其係一透鏡徑向上的剖視圖。以該剖視圖 觀之,在判斷前述區域的範圍時,定義一中心點為該透鏡表面上與光軸的一交點,而一轉換點是位於該透鏡表面上的一點,且通過該點的一切線與光軸垂直。如果徑向上向外有複數個轉換點,則依序為第一轉換點,第二轉換點,而有效半效徑上距光軸徑向上最遠的轉換點為第N轉換點。中心點和第一轉換點之間的範圍為光軸附近區域,第N轉換點徑向上向外的區域為圓周附近區域,中間可依各轉換點區分不同的區域。此外,有效半徑為邊緣光線Lm與透鏡表面交點到光軸I上的垂直距離。
2.如圖2所示,該區域的形狀凹凸係以平行通過該區域的光線(或光線延伸線)與光軸的交點在像側或物側來決定(光線焦點判定方式)。舉例言之,當光線通過該區域後,光線會朝像側聚焦,與光軸的焦點會位在像側,例如圖2中R點,則該區域為凸面部。反之,若光線通過該某區域後,光線會發散,其延伸線與光軸的焦點在物側,例如圖2中M點,則該區域為凹面部,所以中心點到第一轉換點間為凸面部,第一轉換點徑向上向外的區域為凹面部;由圖2可知,該轉換點即是凸面部轉凹面部的分界點,因此可定義該區域與徑向上相鄰該區域的內側的區域,係以該轉換點為分界具有不同的面形。另外,若是光軸附近區域的面形判斷可依該領域中通常知識者的判斷方式,以R值(指近軸的曲率半徑,通常指光學軟體中的透鏡資料庫(lens data)上的R值)正負判斷凹凸。以物側面來說,當R值為正時,判定為凸面部,當R值為負時,判定為凹面部;以像側面來說,當R值為正時,判定為 凹面部,當R值為負時,判定為凸面部,此方法判定出的凹凸和光線焦點判定方式相同。
3.若該透鏡表面上無轉換點,該光軸附近區域定義為有效半徑的0~50%,圓周附近區域定義為有效半徑的50~100%。
圖3範例一的透鏡像側表面在有效半徑上僅具有第一轉換點,則第一區為光軸附近區域,第二區為圓周附近區域。此透鏡像側面的R值為正,故判斷光軸附近區域具有一凹面部;圓周附近區域的面形和徑向上緊鄰該區域的內側區域不同。即,圓周附近區域和光軸附近區域的面形不同;該圓周附近區域係具有一凸面部。
圖4範例二的透鏡物側表面在有效半徑上具有第一及第二轉換點,則第一區為光軸附近區域,第三區為圓周附近區域。此透鏡物側面的R值為正,故判斷光軸附近區域為凸面部;第一轉換點與第二轉換點間的區域(第二區)具有一凹面部,圓周附近區域(第三區)具有一凸面部。
圖5範例三的透鏡物側表面在有效半徑上無轉換點,此時以有效半徑0%~50%為光軸附近區域,50%~100%為圓周附近區域。由於光軸附近區域的R值為正,故此物側面在光軸附近區域具有一凸面部;而圓周附近區域與光軸附近區域間無轉換點,故圓周附近區域具有一凸面部。
圖6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示意圖,而圖7A至圖7D為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與各項 像差圖。請先參照圖6,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0從物側至像側沿成像鏡頭10的一光軸I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1、一第二透鏡2、一第三透鏡3、一光圈0、一第四透鏡4、一第五透鏡5、一第六透鏡6及一濾光片9。當由一待拍攝物所發出的光線進入光學成像鏡頭10,並經由第一透鏡1、第二透鏡2、第三透鏡3、光圈0、第四透鏡4、第五透鏡5、第六透鏡6及濾光片9之後,會在一成像面100(image plane)形成一影像。補充說明的是,物側是朝向待拍攝物的一側,像側是朝向成像面100的一側。
第一透鏡1、第二透鏡2、第三透鏡3、第四透鏡4、第五透鏡5、第六透鏡6及濾光片9都各自具有一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之物側面11、21、31、41、51、61、91及一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之像側面12、22、32、42、52、62、92。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1、第二透鏡2、第三透鏡3、第四透鏡4、第五透鏡5及第六透鏡6的材質分別為塑膠、塑膠、塑膠、玻璃、塑膠及塑膠,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第一透鏡1具有負屈光率。第一透鏡1的物側面11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凹面部11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112。第一透鏡1的像側面12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凹面部12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12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1的物側面11與像側面12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2具有正屈光率。第二透鏡2的物側面21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凸面部21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 部212。第二透鏡2的像側面22具有一在光軸I附近區域的凹面部22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222。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透鏡2的物側面21與像側面22皆為非球面。
第三透鏡3具有負屈光率。第三透鏡3的物側面31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凹面部31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312。第三透鏡3的像側面32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凸面部32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322。在本實施例中,第三透鏡3的物側面31與像側面32皆為非球面。
第四透鏡4具有正屈光率。第四透鏡4的物側面41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凸面部41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412。第四透鏡4的像側面42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凹面部42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422。在本實施例中,第四透鏡4的物側面41與像側面42皆為非球面。
第五透鏡5具有正屈光率。第五透鏡5的物側面51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凸面部51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512。第五透鏡5的像側面52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凸面部52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522。在本實施例中,第五透鏡5的物側面51與像側面52皆為非球面。
第六透鏡6具有正屈光率。第六透鏡6的物側面61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凹面部61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612。第六透鏡6的像側面62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凸面部621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622。在本實施例中,第 六透鏡6的物側面61與像側面62皆為非球面。
在本第一實施例中,光學成像鏡頭10具有屈光率的透鏡只有第一透鏡1、第二透鏡2、第三透鏡3、第四透鏡4、第五透鏡5及第六透鏡6,且具有屈光率的透鏡只有六片。
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0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更進一步地說,在不同環境溫度下光學成像鏡頭10具有極小的後焦距變化量。舉例而言,設定常溫20℃為一基準,在20℃的環境下,光學成像鏡頭10的後焦距變化量為0.000mm;在-20℃的環境下,光學成像鏡頭10的後焦距變化量為-0.022mm;在80℃的環境下,光學成像鏡頭10的後焦距變化量為0.033mm。
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具有小主光線角(Chief Ray Angle;CRA),以配合對應之影像感測器的主光線角。舉例而言,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之主光線角為16.08°。
第一實施例的其他詳細光學數據如圖8所示,且第一實施例的整體系統焦距(effective focal length,EFL)為5.780mm,半視角(half field of view,HFOV)為25.765°,光圈值(f-number,Fno)為2.5,其系統長度為18.487mm,像高為3.000mm。其中,系統長度是指由第一透鏡1的物側面11到成像面100在光軸I上的距離。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1、第二透鏡2、第三透鏡3、第四透鏡4、第五透鏡5及第六透鏡6的物側面11、21、31、41、51、61及像側面12、22、32、42、52、62共計十二個面均是 非球面,而這些非球面是依下列公式定義:
其中:Y:非球面曲線上的點與光軸I的距離;Z:非球面之深度(非球面上距離光軸I為Y的點,與相切於非球面光軸I上頂點之切面,兩者間的垂直距離);R:透鏡表面近光軸I處的曲率半徑;K:錐面係數(conic constant);a i :第i階非球面係數。
第一透鏡1的物側面11到第六透鏡6的像側面62在公式(1)中的各項非球面係數如圖9所示。其中,圖9中欄位編號11表示其為第一透鏡1的物側面11的非球面係數,其它欄位依此類推。
另外,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0中各重要參數間的關係如圖30所示。
其中,T1為第一透鏡1在光軸I上的厚度;T2為第二透鏡2在光軸I上的厚度;T3為第三透鏡3在光軸I上的厚度;T4為第四透鏡4在光軸I上的厚度; T5為第五透鏡5在光軸I上的厚度;T6為第六透鏡6在光軸I上的厚度;TF為濾光片9在光軸I上的厚度;G12為第一透鏡1的像側面12至第二透鏡2的物側面21在光軸I上的距離;G23為第二透鏡2的像側面22至第三透鏡3的物側面31在光軸I上的距離;G34為第三透鏡3的像側面32至第四透鏡4的物側面41在光軸I上的距離;G45為第四透鏡4的像側面42至第五透鏡5的物側面51在光軸I上的距離;G56為第五透鏡5的像側面52至第六透鏡6的物側面61在光軸I上的距離;G6F為第六透鏡6的像側面52至濾光片9的物側面91在光軸I上的距離;GFP為濾光片9的像側面92至成像面100在光軸I上的距離;AAG為第一透鏡1至第六透鏡6在光軸I上的五個空氣間隙的總和,即G12、G23、G34、G45與G56之和;ALT為第一透鏡1、第二透鏡2、第三透鏡3、第四透鏡4、第五透鏡5及第六透鏡6在光軸I上的厚 度的總和,即T1、T2、T3、T4、T5與T6之和;TTL為第一透鏡1的物側面11到成像面100在光軸I上的距離;TL為第一透鏡1的物側面11至第六透鏡6的像側面62在光軸I上的距離;BFL為第六透鏡6的像側面62到成像面100在光軸I上的距離;以及EFL為光學成像鏡頭10的系統焦距。
另外,再定義:GFP為濾光片9與成像面100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f1為第一透鏡1的焦距;f2為第二透鏡2的焦距;f3為第三透鏡3的焦距;f4為第四透鏡4的焦距;f5為第五透鏡5的焦距;f6為第六透鏡3的焦距;n1為第一透鏡1的折射率;n2為第二透鏡2的折射率;n3為第三透鏡3的折射率;n4為第四透鏡4的折射率;n5為第五透鏡5的折射率; n6為第六透鏡6的折射率;υ1為第一透鏡1的阿貝係數(Abbe number),阿貝係數也可稱為色散係數;υ2為第二透鏡2的阿貝係數;υ3為第三透鏡3的阿貝係數;υ4為第四透鏡4的阿貝係數;υ5為第五透鏡5的阿貝係數;以及υ6為第六透鏡6的阿貝係數。
圖30中,從T1那列至EFL那列的數值的單位均為毫米(mm)。
再配合參閱圖7A至圖7D,圖7A的圖式說明第一實施例的縱向球差(longitudinal spherical aberration),圖7B與圖7C的圖式則分別說明第一實施例在成像面100上有關弧矢(sagittal)方向的像散像差(astigmatism aberration)及子午(tangential)方向的像散像差,圖7D的圖式則說明第一實施例在成像面100上的畸變像差(distortion aberration)。本第一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圖示圖7A中,每一種波長所成的曲線皆很靠近並向中間靠近,說明每一種波長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皆集中在成像點附近,由每一波長的曲線的偏斜幅度可看出,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的成像點偏差控制在±0.025mm範圍內,故本實施例確實明顯改善相同波長的球差,此外,三種代表波長彼此間的距離也相當接近,代表不同波長光線的成像位置已相當集中,因而使色像差也獲得明顯改善。
在圖7B與圖7C的二個像散像差圖示中,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0.08mm內,說明本第一實施例的光學系統能有效消除像差。而圖7D的畸變像差圖式則顯示本第一實施例的畸變像差維持在±8.0%的範圍內,說明本第一實施例的畸變像差已符合光學系統的成像品質要求,據此說明本第一實施例相較於現有光學鏡頭,在系統長度已縮短至18.487mm左右的條件下,仍能提供較佳的成像品質。
圖10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示意圖,而圖11A至圖11D為第二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請先參照圖10,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0的一第二實施例,其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似,僅各光學數據、非球面係數及這些透鏡1、2、3、4、5、6間的參數或多或少有些不同,以及第一透鏡1的物側面11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凸面部113。在此需注意的是,為了清楚地顯示圖面,圖10中省略部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凹面部與凸面部的標號。
第二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0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更進一步地說,在不同環境溫度下光學成像鏡頭10具有極小的後焦距變化量。舉例而言,設定常溫20℃為一基準,在20℃的環境下,光學成像鏡頭10的後焦距變化量為0.000mm;在-20℃的環境下,光學成像鏡頭10的後焦距變化量為-0.031mm;在80℃的環境下,光學成像鏡頭10的後焦距變化量為0.021mm。
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具有小主光線角,以配合 對應之影像感測器的主光線角。舉例而言,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之主光線角為15.30°。
光學成像鏡頭10詳細的光學數據如圖12所示,且第二實施例的整體系統焦距為5.415mm,半視角(HFOV)為25.025°,光圈值(Fno)為3.5,系統長度為19.609mm,像高則為3.000mm。
如圖13所示,則為第二實施例的第一透鏡1的物側面11到第六透鏡6的像側面62在公式(1)中的各項非球面係數。
另外,第二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0中各重要參數間的關係如圖30所示。
本第二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圖示圖11A中,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的成像點偏差控制在±0.02mm範圍內。在圖11B與圖11C的二個像散像差圖示中,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0.10mm內。而圖11D的畸變像差圖式則顯示本第二實施例的畸變像差維持在±20%的範圍內。據此說明本第二實施例相較於現有光學鏡頭,在系統長度已縮短至19.609mm左右的條件下,仍能提供較佳的成像品質。
經由上述說明可得知,第二實施例相較於第一實施例的優點在於:第二實施例的縱向球差比第一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小,且第二實施例比第一實施例易於製造,因此良率較高。
圖14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示意圖,而圖15A至圖15D為第三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請先參照圖14,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0的一第三實施 例,其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似,僅各光學數據、非球面係數及這些透鏡1、2、3、4、5、6間的參數或多或少有些不同,以及第一透鏡1的物側面11具有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114。在此需注意的是,為了清楚地顯示圖面,圖14中省略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凹面部與凸面部的標號。
第三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0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更進一步地說,在不同環境溫度下光學成像鏡頭10具有極小的後焦距變化量。舉例而言,設定常溫20℃為一基準,在20℃的環境下,光學成像鏡頭10的後焦距變化量為0.000mm;在-20℃的環境下,光學成像鏡頭10的後焦距變化量為-0.042mm;在80℃的環境下,光學成像鏡頭10的後焦距變化量為0.053mm。
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具有小主光線角,以配合對應之影像感測器的主光線角。舉例而言,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之主光線角為9.56°。
光學成像鏡頭10詳細的光學數據如圖16所示,且第三實施例的整體系統焦距為3.105mm,半視角(HFOV)為55.052°,光圈值(Fno)為3.5,系統長度為23.657mm,像高則為3.000mm。
如圖17所示,則為第三實施例的第一透鏡1的物側面11到第六透鏡6的像側面62在公式(1)中的各項非球面係數。
另外,第三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0中各重要參數間的關係如圖30所示。
本第三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圖示圖15A中,不同高度的離 軸光線的成像點偏差控制在±0.02mm範圍內。在圖15B與圖15C的二個像散像差圖示中,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0.08mm內。而圖15D的畸變像差圖式則顯示本第三實施例的畸變像差維持在±50%的範圍內。據此說明本第三實施例相較於現有光學鏡頭,在系統長度已縮短至23.657mm左右的條件下,仍能提供較佳的成像品質。
經由上述說明可得知,第三實施例相較於第一實施例的優點在於:第三實施例的半視角比第一實施例的半視角大;第三實施例的縱向球差比第一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小,且第三實施例比第一實施例易於製造,因此良率較高。
圖18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示意圖,而圖19A至圖19D為第四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請先參照圖18,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0的一第四實施例,其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似,僅各光學數據、非球面係數及這些透鏡1、2、3、4、5、6間的參數或多或少有些不同,以及第一透鏡1的物側面11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凸面部113,第五透鏡5的像側面52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凹面部523。在此需注意的是,為了清楚地顯示圖面,圖18中省略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凹面部與凸面部的標號。
第四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0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更進一步地說,在不同環境溫度下光學成像鏡頭10具有極小的後焦距變化量。舉例而言,設定常溫20℃為一基準,在20℃的環境下, 光學成像鏡頭10的後焦距變化量為0.000mm;在-20℃的環境下,光學成像鏡頭10的後焦距變化量為0.006mm;在80℃的環境下,光學成像鏡頭10的後焦距變化量為-0.007mm。
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具有小主光線角,以配合對應之影像感測器的主光線角。舉例而言,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之主光線角為25.97°。
光學成像鏡頭10詳細的光學數據如圖20所示,且第四實施例的整體系統焦距為5.736mm,半視角(HFOV)為24.587°,光圈值(Fno)為2.5,系統長度為14.985mm,像高則為3.000mm。
如圖21所示,則為第四實施例的第一透鏡1的物側面11到第六透鏡6的像側面62在公式(1)中的各項非球面係數。
另外,第四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0中各重要參數間的關係如圖30所示。
本第四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圖示圖19A中,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的成像點偏差控制在±0.02mm範圍內。在圖19B與圖19C的二個像散像差圖示中,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0.050mm內。而圖19D的畸變像差圖式則顯示本第四實施例的畸變像差維持在±20%的範圍內。據此說明本第四實施例相較於現有光學鏡頭,在系統長度已縮短至14.985mm左右的條件下,仍能提供較佳的成像品質。
經由上述說明可得知,第四實施例相較於第一實施例的優點在於:第四實施例的系統長度比第一實施例的系統長度短, 第四實施例的縱向球差比第一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小,且第四實施例比第一實施例易於製造,因此良率較高。
圖22為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示意圖,而圖23A至圖23D為第五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請先參照圖22,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0的一第五實施例,其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似,僅各光學數據、非球面係數及這些透鏡1、2、3、4、5、6間的參數或多或少有些不同,以及第一透鏡1的物側面11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凸面部113,第六透鏡6具有負屈光率。在此需注意的是,為了清楚地顯示圖面,圖22中省略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凹面部與凸面部的標號。
第五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0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更進一步地說,在不同環境溫度下光學成像鏡頭10具有極小的後焦距變化量。舉例而言,設定常溫20℃為一基準,在20℃的環境下,光學成像鏡頭10的後焦距變化量為0.000mm;在-20℃的環境下,光學成像鏡頭10的後焦距變化量為-0.038mm;在80℃的環境下,光學成像鏡頭10的後焦距變化量為0.051mm。
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具有小主光線角,以配合對應之影像感測器的主光線角。舉例而言,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之主光線角為12.79°。
光學成像鏡頭10詳細的光學數據如圖24所示,且第五實施例的整體系統焦距為15.762mm,半視角(HFOV)為10.363°,光圈值(Fno)為2.5,系統長度為23.644mm,像高則為3.000mm。
如圖25所示,則為第五實施例的第一透鏡1的物側面11到第六透鏡6的像側面62在公式(1)中的各項非球面係數。
另外,第五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0中各重要參數間的關係如圖30所示。
本第五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圖示圖23A中,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的成像點偏差控制在±0.025mm範圍內。在圖23B與圖23C的二個像散像差圖示中,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變化量落在±0.08mm內。而圖23D的畸變像差圖式則顯示本第五實施例的畸變像差維持在±5%的範圍內。據此說明本第五實施例相較於現有光學鏡頭,在系統長度已縮短至23.644mm左右的條件下,仍能提供較佳的成像品質。
經由上述說明可得知,第五實施例相較於第一實施例的優點在於:第五實施例的影像的畸變較第一實施例的影像的畸變小,且第五實施例比第一實施例易於製造,因此良率較高。
圖26為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示意圖,而圖27A至圖27D為第六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的縱向球差與各項像差圖。請先參照圖26,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0的一第六實施例,其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似,僅各光學數據、非球面係數及這些透鏡1、2、3、4、5、6間的參數或多或少有些不同,以及第一透鏡1的物側面11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凸面部113,第四透鏡4的像側面42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凸面部423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424,第五透鏡5的像側面52具有 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凹面部523,第六透鏡6具有負屈光率。在此需注意的是,為了清楚地顯示圖面,圖26中省略部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凹面部與凸面部的標號。
第六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0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更進一步地說,在不同環境溫度下光學成像鏡頭10具有極小的後焦距變化量。舉例而言,設定常溫20℃為一基準,在20℃的環境下,光學成像鏡頭10的後焦距變化量為0.000mm;在-20℃的環境下,光學成像鏡頭10的後焦距變化量為-0.012mm;在80℃的環境下,光學成像鏡頭10的後焦距變化量為0.018mm。
第六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具有小主光線角,以配合對應之影像感測器的主光線角。舉例而言,第六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之主光線角為10.21°。
光學成像鏡頭10詳細的光學數據如圖28所示,且第六實施例的整體系統焦距為9.414mm,半視角(HFOV)為17.253°,光圈值(Fno)為2.5,系統長度為34.914mm,像高則為3.000mm。
如圖29所示,則為第六實施例的第一透鏡1的物側面11到第六透鏡6的像側面62在公式(1)中的各項非球面係數。
另外,第六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0中各重要參數間的關係如圖30所示。
本第六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圖示圖27A中,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的成像點偏差控制在±0.50mm範圍內。在圖27B與圖27C的二個像散像差圖示中,三種代表波長在整個視場範圍內的焦距 變化量落在±0.05mm內。而圖27D的畸變像差圖式則顯示本第六實施例的畸變像差維持在±2.5%的範圍內。據此說明本第六實施例相較於現有光學鏡頭,在系統長度已縮短至34.914mm左右的條件下,仍能提供較佳的成像品質。
經由上述說明可得知,第六實施例相較於第一實施例的優點在於:第六實施例的像散像差比第一實施例的像散像差小,第六實施例的影像的畸變比第一實施例的影像的畸變小,且第六實施例比第一實施例易於製造,因此良率較高。
再配合參閱圖30,為上述六個實施例的各項光學參數的表格圖,當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中的各項光學參數間的關係式符合下列條件式的至少其中之一時,可協助設計者設計出具備良好光學性能、且技術上可行之光學成像鏡頭:
一、為了達成縮短透鏡系統長度,本發明的實施例適當的縮短透鏡厚度和透鏡間的空氣間隙,但考量到透鏡組裝過程的難易度以及必須兼顧成像品質的前提下,透鏡厚度及透鏡間的空氣間隙彼此需互相調配,或調配特定光學參數於特定鏡群數值組合中的比例,故在滿足以下條件式的數值限定之下,光學成像系統能達到較佳的配置:(G12+G34+G45+G56)/G23≦1.500,較佳的範圍為0.200≦(G12+G34+G45+G56)/G23≦1.500;ALT/T4≦5.300,較佳的範圍為2.500≦ALT/T4≦5.300;(T1+G12+T2)/T6≦3.000,較佳的範圍為0.800≦ (T1+G12+T2)/T6≦3.000;ALT/BFL≦2.800,較佳的範圍為0.600≦ALT/BFL≦2.800;AAG/G23≦3.000,較佳的範圍為0.900≦AAG/G23≦3.000;(T4+G45+T5+G56+T6)/AAG≦2.000,較佳的範圍為0.800≦(T4+G45+T5+G56+T6)/AAG≦2.000;(T4+G45+T5)/T2≦4.500,較佳的範圍為1.900≦(T4+G45+T5)/T2≦4.500;(T4+G45+T5)/T5≦2.700,較佳的範圍為1.500≦(T4+G45+T5)/T5≦2.700;(T4+G45+T5+G56+T6)/(T1+G12+T2)≦2.400,較佳的範圍為1.100≦(T4+G45+T5+G56+T6)/(T1+G12+T2)≦2.400;(T1+G12+T2+G23+T3)/BFL≦2.100,較佳的範圍為0.500≦(T1+G12+T2+G23+T3)/BFL≦2.100;(T3+G34+T4+G45+T5)/T2≦4.500,較佳的範圍為2.600≦(T3+G34+T4+G45+T5)/T2≦4.500;(T3+G34+T4+G45+T5)/G23≦3.900,較佳的範圍為0.800≦(T3+G34+T4+G45+T5)/G23≦3.900;以及(T3+G34+T4+G45+T5)/T5≦3.100,較佳的範圍為1.700≦(T3+G34+T4+G45+T5)/T5≦3.100。
二、使光學元件參數與光學成像鏡頭長度的比值維持在 一適當範圍,避免因光學元件參數過小而不利於生產製造,或是避免光學元件參數過大而使得光學成像鏡頭長度過長:TTL/G23≦13.300,較佳的範圍為2.300≦TTL/G23≦13.300;TL/(T1+G12+T2+G23+T3)≦2.600,較佳的範圍為1.600≦TL/(T1+G12+T2+G23+T3)≦2.600;TTL/EFL≦8.500,較佳的範圍為0.600≦TTL/EFL≦8.500;TTL/AAG≦5.400,較佳的範圍為2.100≦TTL/AAG≦5.400;TL/BFL≦4.500,較佳的範圍為1.100≦TL/BFL≦4.500。
透過下述設計之相互搭配可有效縮小主光線角以配合對應的影像感測器的主光線角,同時具備在不同環境溫度下後焦距變化量小並達到良好的成像品質:
一、第二透鏡的像側面在光軸附近區域具有凹面部,其可幫助收集成像光線。
二、第三透鏡的物側面在光軸附近區域具有凹面部,其有助於修正因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所產生的球差。
三、第五透鏡的物側面在光軸附近區域具有凸面部,其有助於修正因第一透鏡至第四透鏡所產生的像散。
四、選擇性地搭配第三透鏡具有負屈光率或第三透鏡的像側面在光軸附近區域具有凸面部,可達到修正整體像差的效果。
五、選擇性地搭配第四透鏡具有正屈光率、第四透鏡的物側面在光軸附近區域具有凸面部、或第四透鏡的物側面在圓周附近區域具有凸面部,可幫助成像光線收聚。
六、選擇性地搭配第五透鏡的像側面在圓周附近區域具有凹面部、或第六透鏡的像側面在圓周附近區域具有凹面部,有助於縮小主光線角。
然而,有鑑於光學系統設計的不可預測性,在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架構之下,符合上述條件式能較佳地使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鏡頭長度縮短、可用光圈增大、視場角增加、成像品質提升,或組裝良率提升而改善先前技術的缺點。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可獲致下述的功效及優點:
一、透過本發明各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像散像差、畸變皆符合使用規範。另外,930nm、960nm、970nm三種代表波長在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皆集中在成像點附近,由每一曲線的偏斜幅度可看出不同高度的離軸光線的成像點偏差皆獲得控制而具有良好的球差、像差、畸變抑制能力。進一步參閱成像品質數據,930nm、960nm、970nm三種代表波長彼此間的距離亦相當接近,顯示本發明在各種狀態下對不同波長光線的集中性佳而具有優良的色散抑制能力,故透過上述可知本發明具備良好光學性能。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可作為對紅外光成像的夜視鏡頭或是瞳孔識別鏡頭,且由上述說明可知其對紅外光有良好的成像 效果。
二、此外,前述所列之示例性限定關係式,亦可任意選擇性地合併不等數量施用於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中,並不限於此。
三、本發明之各個實施例所揭露之光學參數的組合比例關係所得的包含最大最小值以內的數值範圍皆可據以實施。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20)

  1. 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一第五透鏡及一第六透鏡,且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六透鏡各自包括一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面及一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像側面;該第二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三透鏡具有負屈光率,且該第三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四透鏡具有正屈光率;該第五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的凸面部;該第六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的凹面部;該光學成像鏡頭具有屈光率的透鏡只有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該第五透鏡及該第六透鏡,且該光學成像鏡頭符合:(G12+G34+G45+G56)/G23≦1.500;其中,G12為該第一透鏡的該像側面至該第二透鏡的該物側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G34為該第三透鏡的該像側面至該第四透鏡的該物側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G45為該第四透鏡的該像側面至該第五透鏡的該物側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G56為該第五透鏡 的該像側面至該第六透鏡的該物側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而G23為該第二透鏡的該像側面至該第三透鏡的該物側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
  2. 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一第五透鏡及一第六透鏡,且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六透鏡各自包括一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面及一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像側面;該第二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三透鏡具有負屈光率,且該第三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四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五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的凸面部,且該第五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的凹面部;該光學成像鏡頭具有屈光率的透鏡只有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該第五透鏡及該第六透鏡,且該光學成像鏡頭符合:(G12+G34+G45+G56)/G23≦1.500;其中,G12為該第一透鏡的該像側面至該第二透鏡的該物側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G34為該第三透鏡的該像側面至該第四透鏡的該物側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G45為該第四透鏡的該像側面至該第五透 鏡的該物側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G56為該第五透鏡的該像側面至該第六透鏡的該物側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而G23為該第二透鏡的該像側面至該第三透鏡的該物側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符合:TTL/EFL≦8.500,其中TTL為該第一透鏡的物側面至該光學成像鏡頭的成像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而EFL為該光學成像鏡頭的系統焦距。
  3. 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一第五透鏡及一第六透鏡,且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六透鏡各自包括一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面及一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像側面;該第二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三透鏡具有負屈光率,該第三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且該第三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四透鏡具有正屈光率,且該第四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五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的凸面部;該第六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的凹面部; 該光學成像鏡頭具有屈光率的透鏡只有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該第五透鏡及該第六透鏡。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或第3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符合:TTL/AAG≦5.400,其中TTL為該第一透鏡的物側面至該光學成像鏡頭的成像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而AAG為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六透鏡在該光軸上的五個空氣間隙的總和。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或第3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符合:(T3+G34+T4+G45+T5)/G23≦3.900,其中T3為該第三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T4為該第四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而T5為該第五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或第3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符合:(T4+G45+T5)/T5≦2.700,其中T4為該第四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而T5為該第五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或第3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符合:(T4+G45+T5+G56+T6)/(T1+G12+T2)≦2.400,其中T4為該第四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T5為該第五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T6為該第六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T1為該第一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而T2為該第二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或第3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符合:ALT/T4≦5.300,其中ALT為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六透鏡在該光軸上厚度的總和,而T4為該第四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或第3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符合:TL/BFL≦4.500,其中TL為該第一透鏡的該物側面至該第六透鏡的該像側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而BFL為該第六透鏡的該像側面到該光學成像鏡頭的成像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3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符合:TTL/EFL≦8.500,其中TTL為該第一透鏡的物側面至該光學成像鏡頭的成像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而EFL為該光學成像鏡頭的系統焦距。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或第3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符合:(T3+G34+T4+G45+T5)/T5≦3.100,其中T3為該第三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T4為該第四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而T5為該第五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或第3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符合: (T4+G45+T5)/T2≦4.500,其中T4為該第四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T5為該第五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而T2為該第二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或第3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符合:AAG/G23≦3.000,其中AAG為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六透鏡在該光軸上的五個空氣間隙的總和。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或第3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符合:ALT/BFL≦2.800,其中ALT為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六透鏡在該光軸上厚度的總和,而BFL為該第六透鏡的該像側面到該光學成像鏡頭的成像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或第3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更符合:TL/(T1+G12+T2+G23+T3)≦2.600,其中TL為該第一透鏡的該物側面至該第六透鏡的該像側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T1為該第一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T2為該第二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而T3為該第三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或第3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符合: TTL/G23≦13.300,其中TTL為該第一透鏡的物側面至該光學成像鏡頭的成像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而G23為該第二透鏡的該像側面至該第三透鏡的該物側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或第3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符合:(T3+G34+T4+G45+T5)/T2≦4.500,其中T3為該第三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G34為該第三透鏡的該像側面至該第四透鏡的該物側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T4為該第四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G45為該第四透鏡的該像側面至該第五透鏡的該物側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T5為該第五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而T2為該第二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或第3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符合:(T4+G45+T5+G56+T6)/AAG≦2.000,其中T4為該第四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G45為該第四透鏡的該像側面至該第五透鏡的該物側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T5為該第五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G56為該第五透鏡的該像側面至該第六透鏡的該物側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T6為該第六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而AAG為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六透鏡在該光軸上的五個空氣間隙的總和。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或第3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符合: (T1+G12+T2)/T6≦3.000,其中T1為該第一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G12為該第一透鏡的該像側面至該第二透鏡的該物側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T2為該第二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而T6為該第六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或第3項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符合:(T1+G12+T2+G23+T3)/BFL≦2.100,其中T1為該第一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G12為該第一透鏡的該像側面至該第二透鏡的該物側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T2為該第二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G23為該第二透鏡的該像側面至該第三透鏡的該物側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T3為該第三透鏡在該光軸上的厚度,而BFL為該第六透鏡的該像側面到該光學成像鏡頭的成像面在該光軸上的距離。
TW106135079A 2017-10-13 2017-10-13 光學成像鏡頭 TWI6274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5079A TWI627469B (zh) 2017-10-13 2017-10-13 光學成像鏡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5079A TWI627469B (zh) 2017-10-13 2017-10-13 光學成像鏡頭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6454A TW201816454A (zh) 2018-05-01
TWI627469B true TWI627469B (zh) 2018-06-21

Family

ID=62949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5079A TWI627469B (zh) 2017-10-13 2017-10-13 光學成像鏡頭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274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47785B (zh) * 2023-07-04 2024-07-01 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透鏡組及攝像模組
CN117092798B (zh) * 2023-10-19 2023-12-26 苏州简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见光成像镜头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05162A (zh) * 2013-10-29 2014-02-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成像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JP2015034922A (ja) * 2013-08-09 2015-02-19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広角レンズ
JP2015118152A (ja) * 2013-12-17 2015-06-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5589184A (zh) * 2014-11-06 2016-05-18 先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系统
JP2016090777A (ja) * 2014-11-04 2016-05-23 Hoya株式会社 撮像光学系
JP2017003784A (ja) * 2015-06-11 2017-01-0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車載カメラ用レンズ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34922A (ja) * 2013-08-09 2015-02-19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広角レンズ
TW201405162A (zh) * 2013-10-29 2014-02-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成像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JP2015118152A (ja) * 2013-12-17 2015-06-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6090777A (ja) * 2014-11-04 2016-05-23 Hoya株式会社 撮像光学系
CN105589184A (zh) * 2014-11-06 2016-05-18 先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系统
JP2017003784A (ja) * 2015-06-11 2017-01-0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車載カメラ用レンズユニ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6454A (zh) 2018-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0214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730771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660215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664464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670538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647506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642968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660195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617858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782349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653462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I607235B (zh) 光學成像鏡頭
CN114578529A (zh) 光学成像镜头
TWI641862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664467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622823B (zh) 光學鏡片組
TW202026691A (zh) 光學成像鏡頭
CN108107547B (zh) 光学成像镜头
TWI627469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202034014A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785624B (zh) 光學成像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