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6085B - Pipette device - Google Patents

Pipette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6085B
TWI626085B TW103114844A TW103114844A TWI626085B TW I626085 B TWI626085 B TW I626085B TW 103114844 A TW103114844 A TW 103114844A TW 103114844 A TW103114844 A TW 103114844A TW I626085 B TWI626085 B TW I62608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pipette
impact absorbing
electric
absorbing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4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21875A (zh
Inventor
Naoto Izumo
Yutaka DODATE
Original Assignee
A&D Company Limite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 Company Limited filed Critical A&D Company Limited
Publication of TW201521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1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60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608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02Burettes; Pipettes
    • B01L3/021Pipettes, i.e. with only one conduit for withdrawing and redistributing liquids
    • B01L3/0217Pipettes, i.e. with only one conduit for withdrawing and redistributing liquids of the plunger pump type
    • B01L3/0237Details of electronic control, e.g. relating to user inte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02Burettes; Pipettes
    • B01L3/021Pipettes, i.e. with only one conduit for withdrawing and redistributing liquids
    • B01L3/0217Pipettes, i.e. with only one conduit for withdrawing and redistributing liquids of the plunger pump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02Burettes; Pipettes
    • B01L3/0286Ergonomic aspects, e.g. form or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8Ergonomic or safety aspects of handling devices

Abstract

提供一種電動吸量管,可提高電動吸量管之落下時的耐撞擊性,可減低機器之外觀破損、動作功能之受害,進而確保機器之吐出性能的維持。
電動吸量管(100)係具備本體外殼(1)、操作開關(14)、握持部(15)、顯示操作部(9)、釋放開關(12)及擱指部(16);對電動吸量管(100)之前面(100F)、後面(100B)、左側面(100L)、右側面(100R)、上表面(100U),將在各面突出的二個以上之部位點予以連結;在前面線(LF)、後面線(LB)、左側面線(LL)、右側面線(LR)、上表面線(LU)當中至少一條線之至少一個頂點,設置有撞擊吸收材(201~206)。

Description

吸量管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手持操作的微量吸量管(micropipette),尤其是關於一種電動操作式的微量吸量管。
電動操作式的微量吸量管(以下稱為電動吸量管),係例如專利文獻1所示,在縱向較長的筒狀之本體外殼內,具備馬達以及插入活塞的壓缸(cylinder),藉由一邊握住本體外殼之握持(hand grip)部,一邊操作設置於本體外殼的操作開關,使壓缸內的活塞起因於馬達之驅動而上下移動,且藉由將壓缸內負加壓,使裝設於本體外殼前端部的管尖(tip),吸入吐出事先設定的容量之液體。
為了進行該吸入吐出作業,在本體外殼之基端部側,設置有顯示操作部,可進行容量之參數設定、或裝置之操作模式設定等,在本體外殼內,於具有該顯示操作部之基端部,配置有按照各設定而電性控制馬達的電路板(electric board)、用以驅動該電路板及馬達等的電源 電池。更且,在本體外殼設置有:用以卸下前述管尖的釋放開關(release switch);以及成為操作時之支撐輔助及非操作時之制動件(stopper)的擱指部(finger rest)。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39785號公報
使用如此之電動吸量管的吸量管操作者(pipettor),因長時間在所有場面重複進行吸量作業,故而在作業途中使電動吸量管掉落到地面上是日常會發生的,又尺寸小至可以手持之程度的電動吸量管,多有因某種因素從作業台落下的情形。但是,在如專利文獻1之以往的電動吸量管中,對於掉落造成的撞擊並未充分防範。
又,更嚴重的問題在於,只要是因落下而引起之破損帶來外殼之裂痕或缺損、無法動作等在外觀上的致命問題,顯然會變得無法使用,但是當外觀上不明顯,看起來還可以繼續操作之內部破損的情況,就很難判斷是否可確保作業精度。該情況,雖然可藉由進行吸量管之吐出性能檢查來判斷,但是因該性能檢查需要專用的檢查機器和時間、費用,當然盡量避免。
本發明係有鑑於先前技術之問題點而開發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動吸量管,可提高電動吸量 管之落下時的耐撞擊性,可減低機器之外觀破損、動作功能之受害,進而確保機器之吐出性能的維持。
為了達成前述目的,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動吸量管,係具備:縱長筒狀之本體外殼,用以收容使壓缸內之活塞上下移動並進行液體之吸入吐出的液體吸入吐出機構,且在其前端部可裝卸地安裝有使液體吸入吐出機構插通的管尖,以該管尖安裝側作為下方;及操作開關,用以使前述液體吸入吐出機構進行動作;及前述本體外殼之握持部,可在進行前述操作開關之操作時把持;及顯示操作部,可進行吸入吐出動作之設定;及釋放開關,用以卸下前述管尖;以及擱指部,作為操作時的支撐輔助及非操作時的制動件;其特徵為,對由此等構成要素所構成的前述電動吸量管之外觀形狀的前面、後面、左側面、右側面、上表面,在各面拉出將突出的二個以上之部位點予以連結而得的線;在該前面線、後面線、左側面線、右側面線、上表面線當中至少一條線之至少一個頂點,設置有撞擊吸收材。
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電動吸量管,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動吸量管,其中,前述顯示操作部設置於前述本體外殼之基端部側,在前述電動吸量管之上表面設置有撞擊吸收材。
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電動吸量管,係如申 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電動吸量管,其中,在前述握持部之下端部,係於該握持部下端部之外周設置有撞擊吸收材。
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電動吸量管,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吸量管,其中,以設置有前述顯示操作部的面作為前述電動吸量管之前面,前述釋放開關係設置於該吸量管前面,在該釋放開關之上表面設置有撞擊吸收材。
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電動吸量管,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吸量管,其中,以設置有前述顯示操作部的面作為前述電動吸量管之前面,前述擱指部係設置於該吸量管後面,在該擱指部之下表面設置有撞擊吸收材。
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電動吸量管,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吸量管,其中,在前述電動吸量管之左右側面,係設置有與配置於前述本體外殼內之蓄電池電性導通的突狀之充電點(charge point);在本體外殼左右側面,係設置有在比該充電點更靠左右方向成為凸狀的撞擊吸收材。
依據本發明,在電動吸量管之外觀形狀成為凸狀的各部分、亦即在當電動吸量管落下時預想會接觸地面的至少一條落下預測線上之至少一個頂點,配置有撞擊 吸收材,藉此減低製品落下時的撞擊,所以可減低電動吸量管之外觀破損、動作功能之受害。更且,因就連吸量管內之馬達或控制此等的電路板等容易因撞擊而破損的單元類亦能受到保護,進而既可確保機器之吐出性能的維持,又可提高作為機器的可靠度。
更且,考慮在電動吸量管之本體外殼上方配置有重量零件,可在電動吸量管之上表面,不僅是在成為頂點的部位而是在全區域設置有撞擊吸收材,藉此更加提高耐撞擊性。
又,因電動吸量管之下方(前端部)係裝設有可裝卸之柔軟的管尖,可在該管尖卸下時應受保護的握持部之下端部全區域設置撞擊吸收材,藉此進一步提高耐撞擊性。
又,在釋放開關和擱指部,係除了在成為前面線及後面線之頂點的部位,還在吸量管操作者之可供手指抵接的操作開關上表面或擱指部下表面配置有撞擊吸收材,藉此可以提高手指之止滑效果以及適配感(操作性)。
又,當在電動吸量管之電源中採用蓄電池的情況,需要用以使外部充電裝置和該蓄電池導通的充電點,藉由在設置該充電點的面,設置高度比充電點更高的撞擊吸收材,就可預防充電點之破損,且更提高耐撞擊性。
1‧‧‧本體外殼
1b‧‧‧本體外殼基端部
1t‧‧‧本體外殼前端部
2‧‧‧壓缸
3‧‧‧活塞
4‧‧‧液體吸入吐出機構
5‧‧‧滾珠螺桿機構
6‧‧‧馬達
7‧‧‧管尖保持器
7b‧‧‧前端部
8‧‧‧管尖
9‧‧‧顯示操作部
10‧‧‧電路板
11‧‧‧電源
12‧‧‧釋放開關
12t‧‧‧作為頂點的釋放開關頂部
12u‧‧‧釋放開關上表面
14‧‧‧操作開關
15‧‧‧握持部
15d‧‧‧握持部下端部
15df、15dl、15dr‧‧‧頂點
16‧‧‧擱指部
16d‧‧‧擱指部下表面
16t‧‧‧作為頂點的擱指部頂部
17L、17R‧‧‧充電點
100‧‧‧電動吸量管
100F‧‧‧吸量管前面
100B‧‧‧吸量管後面
100L‧‧‧吸量管左側面
100R‧‧‧吸量管右側面
100U‧‧‧吸量管上表面
1Ul、1Ur、1Uf、1Ub‧‧‧頂點
201~206‧‧‧撞擊吸收材
205t‧‧‧下垂部
205u‧‧‧斜邊部
2061‧‧‧第1卡合凸面
2062‧‧‧第2卡合凸面
LF‧‧‧前面線
LF1‧‧‧第1前面線
LF2‧‧‧第2前面線
LB‧‧‧後面線
LB1‧‧‧第1後面線
LB2‧‧‧第2後面線
LL‧‧‧左側面線
LR‧‧‧右側面線
LU‧‧‧上表面線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電動吸量管之前視圖。
第2圖係該電動吸量管之右側視圖。
第3圖係該電動吸量管之後視圖。
第4圖係該電動吸量管之俯視圖。
其次,一邊參照圖式一邊說明本案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電動吸量管之前視圖;第2圖係該電動吸量管之右側視圖;第3圖係該電動吸量管之後視圖;第4圖係該電動吸量管之俯視圖。另外,圖式中的符號U、D係顯示吸量管上下方向,符號L、R係顯示吸量管左右方向,符號F、B係顯示吸量管前後方向。
符號100,為本實施例之電動吸量管,且為將其全長設為約280mm左右之可由手持操作的微量吸量管。符號1,為在縱向較長的圓筒狀之本體外殼1,而在使前外殼和後外殼嵌合而界定的該外殼之內部,係收容有液體吸入吐出機構4。液體吸入吐出機構4係具備:液體之吸入吐出用的壓缸2;及活塞3,可在上下方向往復移動地插入於壓缸2內;及滾珠螺桿(ball screw)機構5,連結於活塞3,用以使活塞3在上下方向移動;以及馬達 6,配置於滾珠螺桿機構5之上方,使滾珠螺桿朝向正反之任一方向旋轉驅動。
符號7,為管尖保持器(tip holder),且為本體外殼1之一部分,可裝卸地卡合於本體外殼1之下方。在組裝時,能收容朝向下方直徑形成較細的壓缸2之下部側。在管尖保持器7之下端部,係裝備有可裝卸地安裝成與壓缸2之下端部插通的管尖8(第1圖之虛線所示)。亦將裝設有該管尖8之側、即本體外殼1之下方向稱為本體外殼1之前端部1t,將本體外殼1之上方向稱為本體外殼1之基端部1b。
在電動吸量管100前面(正面)100F之上方,係設置有可進行液體之吸入吐出動作的設定之利用液晶面板的顯示操作部9,可進行吐出容量之參數設定、或裝置操作模式設定等。在本體外殼1內,於顯示操作部9之背面,收容有:電路板10,按照顯示操作部9之各設定而電性控制馬達6;以及電源11,係設置於馬達6之上方位置,用以驅動電路板10或馬達6。
在顯示操作部9之下方,係設置有用以卸下管尖8的釋放開關12。設置於該吸量管前面100F的釋放開關12,係與管尖保持器7進行機構性連結,藉由將釋放開關12朝向下方向按壓,管尖8就會往下推,而可從管尖保持器7卸下。釋放開關12,係形成為朝向電動吸量管100之前方突出的按鈕形狀,以便使用者容易藉由手指進行該往下推動作。
在電動吸量管100之後面(背面)100B的大致中央部,係設置有用以使液體吸入吐出機構4動作的操作開關14。當將操作開關14朝向外殼內方向按壓時,馬達6就會驅動,使滾珠螺桿5轉動,而壓缸2內之活塞3上下移動,且藉由將壓缸2內負加壓,使在顯示操作部9事先設定的容量之液體可利用管尖8進行吸入吐出。
因使用者係在進行電動吸量管100之操作時,主要用大拇指操作釋放開關12,用食指操作操作開關14,故而在本體外殼1當中,顯示操作部9之下方,釋放開關12及操作開關14的下方區域,是成為操作時把持之部分的握持部15。
在吸量管後面100B,於操作開關14之下方,設置有成為操作時之支撐輔助及非操作時之制動件的擱指部16。擱指部16,係形成朝向電動吸量管100之後方側突出且朝向下方向彎曲的鈎(hook)形狀,以便在使用者把持握持部15時,容易供操作操作開關14的手指以外的其他手指勾住。
至以上為止的構成,雖然是亦能在以往的電動吸量管中看到的設計,但是如此的電動吸量管,係與一般的計測機器之箱型形狀不同,其為細長、尺寸亦小至可以手持的程度,又具有考慮到用大拇指或食指進行操作的凹凸,而很難設計撞擊吸收構造。
於是,以本實施例之電動吸量管100之外觀形狀所呈現的構成要素,作為本體外殼1、操作開關14、 握持部15、顯示操作部9、釋放開關12、擱指部16及充電點17L、17R(後述),而對由此等構成要素所構成的本實施例之電動吸量管100之前面100F、後面100B、左側面100L、右側面100R、上表面100U,在各面拉出將突出的二個以上之部位點連結而得的線(line)。該各線係當落下時預想會接觸地面的線。
在此,雖然電動吸量管100之下表面100D,係成為管尖保持器7,但是因該部分為細長,故而落下時不易與地面接觸。此外,管尖保持器7多由氟樹脂等所形成而具有彈性,且因較輕,故而少有電動吸量管100從下表面100D側落下的情形,可判斷破損的機率低。因而,本案係將落下預測線,設定為前面線LF、後面線LB、左側面線LL、右側面線LR、上表面線LU,且在此中至少一條線之至少一個頂點,設置撞擊吸收材。以下,以本實施例之電動吸量管100為例,就各線之設定方法及設置撞擊吸收材之較佳位置加以詳述。另外,在第1圖至第4圖中,撞擊吸收材係藉由著色來顯示。
首先,因本實施例之電動吸量管100,係在本體外殼1之上方,以能效率佳地收納顯示操作部9、電路板10、電源11的方式,使本體外殼基端部1b側形成為矩形,故而以電動吸量管100之上表面100U的左端部1Ul及右端部1Ur作為突出的部位點,而拉出上表面線LU。又較佳是在作為上表面線LU之頂點的吸量管上表面100U之左端部1Ul、右端部1Ur,設置撞擊吸收材。
前面線LF,係拉出:以本體外殼基端部1b和釋放開關12作為突出的部位點,並將此等予以連結而得的第1前面線LF1;以及以釋放開關12和握持部15之下端部15d作為突出的部位點,並將此等予以連結而得的第2前面線LF2。又較佳是在作為第1前面線LF1之頂點的吸量管上表面100U之前端部1Uf、作為第2前面線LF2之頂點的握持部下端部15d之前端部15df、作為第1前面線LF1和第2前面線LF2所交叉之頂點的釋放開關12之頂部12t,設置撞擊吸收材。
後面線LB,係拉出:以本體外殼基端部1b和擱指部16作為突出的部位點,並將此等予以連結而得的第1後面線LB1;以及以擱指部16和握持部下端部15d作為突出的部位點,並將此等予以連結而得的第2後面線LB2。又較佳是在作為第1後面線LB1之頂點的吸量管上表面100U之後端部1Ub、作為第1後面線LB1和第2後面線LB2所交叉之頂點的擱指部16之頂部16t,設置撞擊吸收材。在此,對作為第2前面線LF2之頂點的管尖保持器7之前端部7b的撞擊吸收材,因可根據上述理由而省略管尖保持器7之保護,故而亦可不設置。
其次,雖然是右側面線LR、左側面線LL,但是在此本實施例之電動吸量管100,係在吸量管之電源11中採用蓄電池,為了使該蓄電池與外部充電裝置進行電性導通,而在吸量管右側面100R及左側面100L,設置有與蓄電池11電性導通的突狀之充電點17L、17R。因 此,在此狀態下,左右充電點17L、17R,在吸量管左右側面100L、100R是相當於突出的部位點。因此,在電動吸量管100(本體外殼1)之右側面100R及左側面100L,較佳是在左右充電點17L、17R之周邊位置,設置高度在左右方向比左右充電點17L、17R更高的撞擊吸收材。藉此,突出的部位點就會從左右充電點17L、17R移至撞擊吸收材,而使右側面線LR、左側面線LL不與左右充電點17L、17R接觸。
因而,右側面線LR,係拉出:以本體外殼基端部1b和前述的撞擊吸收材作為突出的部位點,並將此等連結而得的第1右側面線LR1;以及以前述的撞擊吸收材和握持部下端部15d作為突出的部位點,並將此等連結而得的第2右側面線LR2。又較佳是在作為第1右側面線LR1之頂點的吸量管上表面100U之右端部1Ur、和作為第2右側面線LR2之頂點的握持部下端部15d之右側面部15dr,設置撞擊吸收材。
因本實施例之電動吸量管100為左右對稱構造,故而左側面線LL,係與右側面線LR同樣地拉出:以本體外殼基端部1b和前述的撞擊吸收材作為突出的部位點,並將此等連結而得的第1左側面線LL1;以及以前述的撞擊吸收材和握持部下端部15d作為突出的部位點,並將此等連結而得的第2右側面線LL2。又較佳是在作為第1左側面線LL1之頂點的吸量管上表面100U之左端部1Ul、和作為第2左側面線LL2之頂點的握持部下端部 15d之左側面部15dl,設置撞擊吸收材。
更且,因本體外殼基端部1b側,系配置有顯示操作部9、電路板10及蓄電池11,且成為最具有重量的部位,故而當落下時,與地面接觸的可能性較高,又由於電連接的零件較多,所以成為最應受保護的部位。因而,吸量管上表面100U,較佳是不僅在上述的頂點1Uf、1Ub、1Ul、1Ur,而是在全區域設置撞擊吸收材。
又,因本實施例之電動吸量管100的下方(本體外殼前端部1t),係裝設有可裝卸且柔軟的管尖8,故而應要保護當該管尖8卸下後的情況與地面接觸之可能性較高的部位,但是管尖保持器7亦可根據上述的理由而省略保護。因而,由於握持部下端部15d成為應保護的部位,所以握持部下端部15d,較佳是不僅在上述的頂點15Uf、1Ul、1Ur,而是在全區(外周全區域)設置撞擊吸收材。
又,使吸量管操作者之大拇指抵接於其上表面的釋放開關12,較佳是除了在碰觸到前面線LF之頂點的頂部12t,還在釋放開關上表面12u設置撞擊吸收材。
又,使吸量管操作者之手指抵接於其下表面的擱指部16,較佳是除了在碰觸到後面線LB之頂點的頂部16t,還在擱指部下表面16d設置撞擊吸收材。
鑑於適合設置以上之撞擊吸收材的位置,本實施例之電動吸量管100,係在吸量管上表面100U之全面設置有撞擊吸收材201,在握持部下端部15d之外周設 置有撞擊吸收材202,在吸量管左右側面100L、100R設置有左右充電點17L、17R用的撞擊吸收材203、204,在釋放開關頂部12t及釋放開關上表面12u設置有撞擊吸收材205,在擱指部頂部16t及擱指部下表面16d設置有撞擊吸收材206。
其次,撞擊吸收材201~206之素材,較佳為柔軟且具有適度彈性的合成樹脂,例如矽氧樹脂(silicone resin)、氟系橡膠、胺基甲酸乙酯樹脂(urethane resin)等為佳。
其次,撞擊吸收材201~206之設置方法(往本體外殼1之裝設手段),係可考慮對上述之位置,與由氟樹脂等之樹脂材料所構成的本體外殼1一體成形、或是對本體外殼1進行嵌入、貼合等的各種手段。以本實施例之電動吸量管100的構成來說明其一例。
設置於吸量管上表面100U的撞擊吸收材201,係形成覆蓋上表面100U全面及本體外殼基端部1b之側面(外周)的蓋體形狀,並且使形成於撞擊吸收材201背面的卡合凸面(boss),與形成於本體外殼1之上表面的卡合孔進行凹凸卡合,而藉由嵌入來裝設。
設置於吸量管左側面100L、右側面100R的撞擊吸收材203、204,係形成為將其半徑形成比左右充電點17L、17R之高度還大的半球形狀,並且藉由貼合而裝設於左右充電點17L、17R之正上方位置。
設置於握持部下部端15d的撞擊吸收材202, 係以前面線LF、左側面線LL、右側面線LR不接觸於管尖保持器7的方式,形成為下寬的圓周形狀,並且將環設於撞擊吸收材202之上方開口的中空部,從下方壓入於握持部下端部15d,使環設於該中空部的卡合凸部,與環設於握持部下端部15d的卡合凹部進行凹凸卡合,而藉由嵌入來裝設。
設置於釋放開關12的撞擊吸收材205,係將其縱剖面形成為大致直角三角形狀,且在其銳角部形成有下垂部205t,該下垂部205t是作為兼具保護釋放開關頂部12t之一體零件所形成,而其斜邊部205u是作為兼具保護釋放開關上表面12u之一體零件所形成(參照第2圖)。又將形成於撞擊吸收材205之背面的卡合凸面,對形成於釋放開關12之卡合孔,將撞擊吸收材205從上方壓入,藉此使兩者凹凸卡合,而藉由嵌入來裝設。
設置於擱指部16的撞擊吸收材206,係形成為仿效擱指部16之形狀的圓弧形狀,且形成有:位於其一端部兼具保護擱指部頂部16t的第1卡合凸面2061;以及位於另一端部的第2卡合凸面2062;且作為兼具保護擱指部頂部16t和擱指部下表面16d之一體零件所形成(參照第2圖)。又將撞擊吸收材206之第1及第2卡合凸面2061、2062,對形成於擱指部16的第1及第2卡合孔,藉由將撞擊吸收材206從下方壓入,藉此使兩者凹凸卡合,而藉由嵌入來裝設。
另外,撞擊吸收材205、206,當然亦可非為 一體零件而是以不同個體的形式設置於各個保護部。
藉由以上,依據本實施例,則由於在電動吸量管100之外觀形狀成為凸狀的各部分、亦即當電動吸量管100落下時預想會接觸地面的落下預測線(上表面線LU、前面線LF、後面線LB、左側面線LL、右側面線LR)上之頂點(1Ul、1Ur、1Uf、1Ub、12t、15df、15dl、15dr、16t),配置有撞擊吸收材201~206,藉此減低製品落下時的撞擊,所以可減低電動吸量管100之外觀破損、動作功能之受害。
更且,在成為最應受保護之部位的吸量管上表面100U、和當管尖8卸下的情況應受保護的握持部下端部15d,於全區域(外周全區域)設置有撞擊吸收材201、202,藉此可更加提高耐撞擊性。
又,相對於有需要預防破損的充電點17L、17R,在設置有該充電點17L、17R的吸量管左側面100L、右側面100R,設置高度比充電點17L、17R更高的撞擊吸收材203、204,藉此可預防充電點17L、17R之破損,可更提高耐撞擊性。
藉由以上,因就連電動吸量管100內之馬達6或控制此等的電路板10等容易因撞擊而破損的單元類亦能受到保護,故而進而亦可確保機器之吐出性能的維持,又可提高作為機器之可靠度。
又,釋放開關12和擱指部16,除了在前面線LF及後面線LB之頂部12t、16t,還在吸量管操作者之手 指所抵接的釋放開關上表面12u或擱指部下表面16d配置有撞擊吸收材205、206,藉此可提高手指之止滑效果及適配感(操作性)。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雖然已對成為落下預測線之上表面線LU、前面線LF、後面線LB、左側面線LL、右側面線LR的全部設置有撞擊吸收材,但是從所設計的電動吸量管之落下試驗來考量,亦可將變成重要的任一條線、或任一個頂點抽出來設置。

Claims (6)

  1. 一種電動吸量管,其特徵在於,係具備:縱長筒狀之本體外殼,用以收容使壓缸內之活塞上下移動並進行液體之吸入吐出的液體吸入吐出機構,且在其前端部可裝卸地安裝有使液體吸入吐出機構插通的管尖,以該管尖安裝側作為下方;及操作開關,用以使前述液體吸入吐出機構進行動作;及前述本體外殼之握持部,可在進行前述操作開關之操作時把持;及顯示操作部,可進行吸入吐出動作之設定;及釋放開關,用以卸下前述管尖;以及擱指部,作為操作時的支撐輔助及非操作時的制動件,對由此等構成要素所構成的前述電動吸量管之外觀形狀的前面、後面、左側面、右側面、上表面,在各面拉出將突出的二個以上之部位點予以連結而得的線;在該前面線、後面線、左側面線、右側面線、上表面線當中至少一條線之角部及凸部的至少一方設置有撞擊吸收材,且該撞擊吸收材是安裝於前述本體外殼、前述釋放開關及前述擱指部,前述撞擊吸收材的材質,是柔軟且具有彈性的材質,且與構成前述本體外殼的材質不同。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動吸量管,其中, 前述顯示操作部設置於前述本體外殼之基端部側,在前述電動吸量管之上表面設置有撞擊吸收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動吸量管,其中,在前述握持部之下端部,係於該握持部下端部之外周設置有撞擊吸收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動吸量管,其中,以設置有前述顯示操作部的面作為前述電動吸量管之前面,前述釋放開關係設置於該吸量管前面,在該釋放開關之上表面設置有撞擊吸收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動吸量管,其中,以設置有前述顯示操作部的面作為前述電動吸量管之前面,前述擱指部係設置於該吸量管後面,在該擱指部之下表面設置有撞擊吸收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吸量管,其中,在前述電動吸量管之左右側面,係設置有與配置於前述本體外殼內之蓄電池電性導通的突狀之充電點;在本體外殼左右側面,係設置有在比該充電點更靠左右方向成為凸狀的撞擊吸收材。
TW103114844A 2013-05-14 2014-04-24 Pipette device TWI6260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63392 WO2014184865A1 (ja) 2013-05-14 2013-05-14 ピペッ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1875A TW201521875A (zh) 2015-06-16
TWI626085B true TWI626085B (zh) 2018-06-11

Family

ID=51897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4844A TWI626085B (zh) 2013-05-14 2014-04-24 Pipette devic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04207B2 (zh)
EP (1) EP2982438A4 (zh)
JP (1) JP5791852B2 (zh)
TW (1) TWI626085B (zh)
WO (1) WO20141848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82438A4 (en) 2013-05-14 2016-04-20 A & D Co Ltd DEVICE FORMING PIPETTE
CN105435873B (zh) * 2015-05-21 2017-09-29 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液针及移液设备
US10739972B2 (en) * 2016-06-10 2020-08-11 Apple Inc.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managing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EP3282224A1 (en) 2016-08-09 2018-02-14 Simulacions Optiques S.L.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topography and surface energy of a surface of a solid sample by confocal microscope and device for carrying it out
WO2018061072A1 (ja) * 2016-09-27 2018-04-05 株式会社 エー・アンド・デイ ピペットチップ装着用アダプタ
JP7084135B2 (ja) * 2017-12-26 2022-06-14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ドエフェクタ、ロボット、及びロボットシステム
WO2020105175A1 (ja) * 2018-11-22 2020-05-28 テクノグローバル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サンプリングチップ検査装置
EP3851191A1 (de) * 2020-01-17 2021-07-21 Eppendorf A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kolbenhubpipette, kolbenhubpipette, datenverarbeitungsgerät und system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11042A1 (en) * 2006-07-14 2008-01-17 Eppendorf Ag Electronic metering apparatus for metering liqui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68486A (en) 1989-07-14 1990-11-06 Eastman Kodak Company Device for absorbing shock to a container
US5892161A (en) * 1997-09-09 1999-04-06 Tyco Group S.A.R.L. Transducer assembly for an electronically monitored mechanical pipette
US6299841B1 (en) * 1999-03-05 2001-10-09 Rainin Instrument Co., Inc. Bilaterally symmetrical battery powered microprocessor controlled lightweight hand-holdable electronic pipette
US7416704B2 (en) * 2000-06-26 2008-08-26 Vistalab Technologies, Inc. Handheld pipette
FI20040292A0 (fi) * 2004-02-25 2004-02-25 Thermo Electron Oy Kalibroitava pipetti
FI20050483A0 (fi) * 2005-05-06 2005-05-06 Thermo Electron Oy Kaksivaiheinen pipetti
DE102005034963B4 (de) 2005-07-22 2014-12-11 Vitlab Gmbh Bürette
DE102006024051A1 (de) 2006-05-23 2007-12-06 Eppendorf Ag Elektronische Dosiervorrichtung zum Dosieren von Flüssigkeiten
DE102006037213A1 (de) * 2006-08-09 2008-02-14 Eppendorf Ag Elektronische Dosiervorrichtung zum Dosieren von Flüssigkeiten
FR2917648B1 (fr) * 2007-06-25 2009-09-25 Gilson Sas Soc Par Actions Sim Pipette permettant un prelevement de liquide par mouvement de va-et-vient du piston.
US7540205B2 (en) * 2007-09-17 2009-06-02 Viaflo Corp. Electronic pipettor
US8033188B2 (en) * 2007-09-17 2011-10-11 Integra Biosciences Corp. Pipettor software interface
FI20106185A0 (fi) 2010-11-11 2010-11-11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Oy Tukipipetti
US8871157B2 (en) * 2011-05-17 2014-10-28 Rainin Instrument, Llc Electronic pipette with two-axis controller
EP2982438A4 (en) 2013-05-14 2016-04-20 A & D Co Ltd DEVICE FORMING PIPETT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11042A1 (en) * 2006-07-14 2008-01-17 Eppendorf Ag Electronic metering apparatus for metering liquid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USHamilton,SoftGripPipett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82438A4 (en) 2016-04-20
TW201521875A (zh) 2015-06-16
US20160082430A1 (en) 2016-03-24
JP5791852B2 (ja) 2015-10-07
WO2014184865A1 (ja) 2014-11-20
US9604207B2 (en) 2017-03-28
JPWO2014184865A1 (ja) 2017-02-23
EP2982438A1 (en) 2016-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6085B (zh) Pipette device
JP6058129B2 (ja) 真空掃除機、及び当該真空掃除機のための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CN103247830B (zh) 真空吸尘器和用于其的电池组
JP5047693B2 (ja) 電子計量装置
TWI440453B (zh) 試片排出系統
TWI446387B (zh) 可替換式按鍵模組及具有可替換式按鍵模組之鍵盤
JP2006314716A (ja) ゲーム機用操作装置および携帯ゲーム機
JP2013509253A5 (zh)
JP2008039785A (ja) 電子計量装置
EP3607863A1 (en) Dust collector apparatus
CN1864778A (zh) 手持式游戏机和盖子
JP4922031B2 (ja) 携帯用工具
JP2009083089A (ja) 手持ち式電動工具のハンドル部
EP3488748B1 (en) Vacuum cleaner
JP2008541032A (ja) 二段階ピペット
JP5844886B2 (ja) ペン
JP5810156B2 (ja) 内視鏡装置
WO2014178101A1 (ja) ピペット装置
KR20190010772A (ko) 디스펜싱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11438657A (zh) 拆卸装置及拆卸电子设备的后盖的拆卸方法
CN217783707U (zh) 一种矿用空压机无线多参数测试仪
JP4750056B2 (ja) ノズル駆動装置
US20220117371A1 (en) Nail polish application and solidification apparatus
JP7420964B2 (ja) 雨傘しずく取り機
TW201819277A (zh) 電子零件搬送裝置及電子零件檢查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