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4036B -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4036B
TWI624036B TW103110456A TW103110456A TWI624036B TW I624036 B TWI624036 B TW I624036B TW 103110456 A TW103110456 A TW 103110456A TW 103110456 A TW103110456 A TW 103110456A TW I624036 B TWI624036 B TW I62403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electrode
organic light
disposed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0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05159A (zh
Inventor
鄭鎭九
曺觀鉉
崔俊呼
Original Assignee
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05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5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40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403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26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used as an electrod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02Details of OLEDs of OLED structures
    • H10K2102/3023Direction of light emission
    • H10K2102/3031Two-side emission, e.g. transparent OLEDs [T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51Thickness

Abstract

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包含:基板;複數畫素,界定於基板上,各畫素包含一包含發光區域之第一區域以及一包含透射區域之第二區域;第三區域,界定於基板上且設置於該等畫素之間;複數第一電極,分別設置於基板上之該等畫素中,各第一電極設置於一對應畫素之第一區域中;有機發光層,被設置成覆蓋該等第一電極;第一輔助層,設置於第二區域中之有機發光層上且暴露出第一區域;第二電極,設置於第一區域中之有機發光層上;第二輔助層,設置於第一區域及第二區域中並暴露出第三區域;以及第三電極,設置於第三區域中並接觸第二電極。

Description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實例性實施例係關於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一種製造該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方法。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係為一種自發光顯示器,該自發光顯示器電性激發一有機化合物以發出光。因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可以一低電壓運作、可輕易地形成一薄之外觀、且可具有視角寬、響應速度快等優點,故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作為一種先進顯示器已備受關注,其可解決液晶顯示器件中存在之侷限性。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可被用作一透明顯示裝置,藉由在除包含薄膜電晶體或有機發光器件之一區域以外形成一光透射部,該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看起來係為透明的。
當有機發光顯示裝置被用作透明顯示裝置時,可在一顯示區域之整個區域上方提供透明/半透明金屬,抑或將不透明金屬圖案化,以暴露出光透射部以形成一陰極(例如,一上部電極)。當使用透明/半透明金屬時,因陰極之薄片電阻(sheet resistance)高,故可能無法有效地製造一大尺寸面板,而當使用不透明金屬時,可能無法有效利用一精細金屬遮罩(fine metal mask),精細金屬遮罩通常用於在一傳統有機材料圖案化製程中形成一開口圖案。
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實例性實施例包含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一種製造該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方法,該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可輕易地形成作為一上部電極之一陰極之一圖案且可減小電阻。
本發明之其他態樣將在以下之說明中予以部分闡述,且該等態樣將藉由該說明而部分地變得顯而易見,抑或可藉由實踐所提供之實施例而得知。
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實例性實施例,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包含:一基板;複數畫素,界定於該基板上,其中各該畫素包含一第一區域以及一第二區域,該第一區域包含一發光之發光區域且該第二區域包含一透射外部光之透射區域;一第三區域,界定於該基板上且設置於該等畫素之間;複數第一電極,分別設置於該基板上之該等畫素中,其中各該第一電極設置於一對應畫素之該第一區域中;一有機發光層,被設置成覆蓋該等第一電極;一第一輔助層,設置於該第二區域中之該有機發光層上且暴露出該第一區域;一第二電極,設置於該第一區域中之該有機發光層上;一第二輔助層,設置於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二區域中並暴露出該第三區域;以及一第三電極,設置於該第三區域中並接觸該第二電極。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第二電極可暴露出該第二區域。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第二電極可設置於該第二區域 中,以及該第二電極設置於該第二區域中之一部分之一厚度可小於該第二電極設置於該第一區域中之一部分之一厚度。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第二電極可形成於該第二區域中之該第一輔助層上。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第一輔助層可設置於該第三區域中。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第三電極可不設置於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二區域中。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第三電極亦可設置於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二區域中,以及該第三電極設置於該第一區域或該第二區域中之一部分之一厚度可小於該第三電極設置於該第三區域中之一部分之一厚度。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第三電極可設置於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二區域中之該第二輔助層上。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第三電極之一厚度可大於該第二電極之一厚度。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第二電極對該有機發光層之一黏著力(adhesion)可高於該第二電極對該第一輔助層之一黏著力。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第三電極對該第二電極之一黏著力可高於該第三電極對該第二輔助層之一黏著力。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第一輔助層與該第二輔助層至 少其中之一可包含N,N'-二苯基-N,N'-雙(9-苯基-9H-哢唑-3-基)聯苯-4,4'-二胺(N,N’-diphenyl-N,N’-bis(9-phenyl-9H-carbazol-3-yl)biphenyl-4,4'-diamine)、N(二苯基-4-基)9,9-二甲基-N-(4(9-苯基-9H-哢唑-3-基)苯基)-9H-茀-2-胺(N(diphenyl-4-yl)9,9-dimethyl-N-(4(9-phenyl-9H-carbazol-3-yl)phenyl)-9H-fluorene-2-amine)、2-(4-(9,10-二(萘-2-基)蒽-2-基)苯基)-1-苯基-1H-苯並-[D]咪唑(2-(4-(9,10-di(naphthalene-2-yl)anthracene-2-yl)phenyl)-1-phenyl-1H-benzo-[D]imidazole)、4,4',4"-三(3-甲基苯基苯基胺基)三苯胺(4,4',4"-tris(3-methylphenylphenylamino)triphenylamine)(m-MTDATA)、N,N'-雙(1-萘基)-N,N'-二苯基[1,1'-聯苯]-4,4'-二胺(N,N'-bis(1-naphthyl)-N,N'-di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或4,4'-雙[N-(3-甲基苯基)-N-苯基胺基]聯苯(4,4'-Bis[N-(3-methylphenyl)-N-phenylamino]biphenyl)。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第二電極及該第三電極可包含鎂(Mg)。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可更包含:複數第一線,實質上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並分別電性連接至該等第一電極;以及複數第二線,實質上沿一第二方向延伸並分別電性連接至該等第一電極,該第二方向垂直於該第一方向,其中該第一輔助層實質上沿平行於該等第一線之一直線設置。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第二電極可包含於平行於該等 第一線之一直線中。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第二輔助層可實質上沿平行於該等第二線之一直線設置。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第三電極可實質上沿平行於該等第二線之一直線設置。
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實施例,一種製造一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方法包含:界定複數畫素於一基板上,其中各該畫素包含一第一區域以及一第二區域,該第一區域包含一發光之發光區域且該第二區域包含一透射外部光之透射區域;提供複數第一電極分別於該等畫素中,其中各該第一電極設置於一對應畫素之該第一區域中;提供一有機發光層,以覆蓋該等第一電極;提供一第一輔助層於該第二區域中之該有機發光層上,以暴露出該第一區域;藉由在該有機發光層上沈積一種用於形成一第二電極之金屬,而提供該第二電極於該第一區域中;提供一第二輔助層,以覆蓋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二區域中之該第二電極並暴露出一第三區域,該第三區域界定於該等畫素之間;以及藉由在該第二電極上沈積一種用於形成一第三電極之金屬,而提供該第三電極於該第三區域中,以接觸該第二電極。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提供該第二電極之步驟可包含:同時沈積該用於形成該第二電極之金屬於該第一區域至該第三區域中,其中該第二電極暴露出該第二區域。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提供該第二電極之步驟可包含:同時沈積該用於形成該第二電極之金屬於該第一區域至該第 三區域中,其中該第二電極設置於該第二區域中,以及該第二電極設置於該第二區域中之一部分之一厚度可小於該第二電極設置於該第一區域中之一部分之一厚度。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提供該第二電極之步驟可包含:提供該第二電極於該第二區域中之該第一輔助層上。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提供該第一輔助層之步驟可包含:設置該第一輔助層於該第三區域中。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提供該第三電極之步驟可包含:同時沈積該用於形成該第三電極之金屬於該第一區域至該第三區域中,其中該第三電極暴露出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二區域。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提供該第三電極之步驟可包含:同時沈積該用於形成該第三電極之金屬於該第一區域至該第三區域中,其中該第三電極設置於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二區域中,以及該第三電極設置於該第一區域或該第二區域中之一部分之一厚度可小於該第三電極設置於該第三區域中之一部分之一厚度。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提供該第三電極之步驟可包含:提供該第三電極於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二區域中之該第二輔助層上。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第三電極可厚於該第二電極。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第二電極對該有機發光層之一黏著力可高於該第二電極對該第一輔助層之一黏著力。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第三電極對該第二電極之一黏 著力可高於該第三電極對該第二輔助層之一黏著力。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第一輔助層與該第二輔助層至少其中之一可包含N,N'-二苯基-N,N'-雙(9-苯基-9H-哢唑-3-基)聯苯-4,4'-二胺(N,N’-diphenyl-N,N’-bis(9-phenyl-9H-carbazol-3-yl)biphenyl-4,4'-diamine)、N(二苯基-4-基)9,9-二甲基-N-(4(9-苯基-9H-哢唑-3-基)苯基)-9H-茀-2-胺(N(diphenyl-4-yl)9,9-dimethyl-N-(4(9-phenyl-9H-carbazol-3-yl)phenyl)-9H-fluorene-2-amine)、2-(4-(9,10-二(萘-2-基)蒽-2-基)苯基)-1-苯基-1H-苯並-[D]咪唑(2-(4-(9,10-di(naphthalene-2-yl)anthracene-2-yl)phenyl)-1-phenyl-1H-benzo-[D]imidazole)、4,4',4"-三(3-甲基苯基苯基胺基)三苯胺(4,4',4"-tris(3-methylphenylphenylamino)triphenylamine)(m-MTDATA)、N,N'-雙(1-萘基)-N,N'-二苯基[1,1'-聯苯]-4,4'-二胺(N,N'-bis(1-naphthyl)-N,N'-di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或4,4'-雙[N-(3-甲基苯基)-N-苯基胺基]聯苯(4,4'-Bis[N-(3-methylphenyl)-N-phenylamino]biphenyl)。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用於形成該第二電極之金屬及該用於形成該第三電極之金屬可包含鎂(Mg)。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方法可更包含:提供複數第一線,該等第一線實質上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並分別電性連接至該等第一電極;以及提供複數第二線,該等第二線實質上沿一第二方向延伸並分別電性連接至該等第一電極,該第二方向垂直於該第 一方向,其中該提供該第一輔助層之步驟包含:圖案化該第一輔助層,以使該第一輔助層實質上沿平行於該等第一線之一直線設置。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提供該第二輔助層之步驟可包含:圖案化該第二輔助層,以使該第二輔助層實質上沿平行於該等第二線之一直線設置。
根據本發明之實例性實施例,可藉由圖案化提供包含金屬之該第二電極及該第三電極,而無需利用一單獨之圖案化遮罩,此實質上簡化了提供該第二電極及該第三電極之一製程。在此等實施例中,該第二電極及該第三電極暴露出包含該透射區域之該第二區域,因此,可實質上提高整個面板之透射率。
在此等實施例中,該第三電極可減小該第二電極之電阻。
在此等實施例中,該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可係為一大尺寸之顯示裝置。
1‧‧‧基板
2‧‧‧顯示單元
21‧‧‧有機發光單元
23‧‧‧密封基板
24‧‧‧密封劑
25‧‧‧空間
26‧‧‧密封膜
31‧‧‧第一區域
32‧‧‧第二區域
33‧‧‧第三區域
211‧‧‧緩衝層
212‧‧‧半導體主動層
213‧‧‧閘極絕緣層
214‧‧‧閘電極
215‧‧‧層間絕緣層
216‧‧‧源極
217‧‧‧汲極
218‧‧‧第一絕緣層
219‧‧‧第二絕緣層
219a‧‧‧透射窗
220‧‧‧有機發光層
221‧‧‧第一電極
222‧‧‧第二電極
222a、222b‧‧‧第二電極之一部分
223‧‧‧第三電極
223a、223b‧‧‧第三電極之一部分
231‧‧‧第一輔助層
232‧‧‧第二輔助層
310‧‧‧發光區域
311‧‧‧第一發光區域
312‧‧‧第二發光區域
313‧‧‧第三發光區域
331‧‧‧第一線
332‧‧‧第二線
333‧‧‧第三線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I-I‧‧‧線
P‧‧‧畫素
P1‧‧‧第一畫素
P2‧‧‧第二畫素
t1、t2、t3、t4‧‧‧厚度
TR‧‧‧薄膜電晶體
藉由參照圖式更詳細地闡述本發明之實例性實施例,本發明之此等及/或其他特徵將變得更加顯而易見,在圖式中:第1圖係為一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一實例性實施例之示意性剖視圖;第2圖係為一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一替代性實例性實施例之示意性剖視圖;第3圖係為一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另一替代性實例性實施例之示意性 剖視圖;第4圖係為一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一實例性實施例之剖視圖;第5圖係為一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一替代性實例性實施例之剖視圖;第6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一實例性實施例之示意性平面圖;第7圖係為第6圖所示之一單個畫素之平面圖;第8圖係為沿第7圖所示之線I-I截取之剖視圖;第9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一替代性實例性實施例之剖視圖;第10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另一實施例之剖視圖;第11圖至第14圖係為例示根據本發明,一種製造一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方法之一實例性實施例之平面圖;以及第15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一替代性實例性實施例之平面圖。
以下,將參照其中顯示本發明各實施例之圖式來更充分地闡述本發明。然而,本發明可實施為諸多不同形式,而不應被視為僅限於本文中所述之實施例。更確切而言,提供該等實施例係為了使本發明之揭露內容透徹及完整,並向熟習此項技術者充分傳達本發明之範圍。通篇中,相同之參考編號指示相同之元件。
應理解,當闡述一元件或層係位於另一元件或層「上」、「連接至」或「耦合至」另一元件或層時,該元件或層可直接位於該另一元件或層上、直接連接或耦合至該另一元件或層,抑或可存在中間元件或層。相反,當闡述一元件「直接」位於另一元件或層「上」、「直接連接至」或「直接耦合至」另一元件或層時,則不存在中間元件或層。通篇中,相同之參考編號指示相同之元件。本文中所用之用語「及/或」包含相關列出項其中之一或多個項之任意及所有組合。
應理解,儘管本文中可能使用用語「第一」、「第二」、「第三」等來描述各種元件、組件、區域、層、及/或區段,然而此等元件、組件、區域、層、及/或區段不應受限於此等用語。此等用語僅係用於區分各個元件、組件、區域、層、或區段。因此,在不背離本發明之教示內容之條件下,下文中所論述之一第一元件、組件、區域、層、或區段亦可被稱為一第二元件、組件、區域、層、或區段。
在本文中,為便於說明,可使用空間相對關係用語,例如「在...之下(beneath)」、「在...下面(below)」、「下方的(lower)」、「在...之上(above)」、「上方的(upper)」等來闡述圖中所例示之一個元件或特徵與另一(其他)元件或特徵之關係。應理解,該等空間相對關係用語旨在除圖中所示取向以外,亦包含該器件在使用或操作中之各種不同取向。舉例而言,若圖中之該器件被翻轉,則被描述為在其他元件或特徵「下面」或「之下」之元件此時將被取向為在其他元件或特徵「之上」。因此,實例性用語「在...下面」可既包含上方亦包含下方之取向。該器件亦可具有其他取向(例如:旋轉90度或其他取向),且因此本文中所用之空間相對關係用語將相應地進行解釋。
本文中所用用語僅係用於描述特定實施例,而並非旨在限制本發明。除非上下文中清楚地另外指明,否則本文所用之單數形式「一(a、an)」及「該(the)」旨在亦包含複數形式。更應理解,當在本說明書中使用用語「包含(includes)」、及/或「包含(including)」時,係用於指明所述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件、及/或組件之存在,但不排除一或多個其他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件、組件及/或其群組之存在或添加。
除非另外定義,否則本文所用之全部用語(包括技術及科學用語)之意義皆與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通常理解之意義相同。更應理解,該等用語(例如:在常用字典中所定義之用語)應被解釋為具有與其在相關技術背景中之意義一致之意義,且除非本文中進行明確定義,否則不應將其解釋為具有理想化或過於正式之意義。
本文中參照剖面圖闡述本發明之實施例,該等剖面圖係為本發明之理想化實施例(及中間結構)之示意圖。因此,預期會因例如製造技術及/或容差而偏離圖示形狀。因此,本發明之實施例不應被視為僅限於各區域之特定所示形狀,而是包含由例如製造而引起之形狀偏差。舉例而言,被例示或闡述係為平坦的一區域通常可具有粗糙特徵及/或非線性特徵。此外,所例示之尖角可係為圓角。因此,在圖中所例示之區域係為示意性的,且其形狀並非旨在例示一區域之精確形狀,亦非旨在限制本文中所述申請專利範圍之範圍。
除非本文中另外指明或與上下文明確地相矛盾,否則可以一適當順序執行本文中所述之所有方法。除非另外聲明,否則任何實例之使用、或實例性語言(例如,「例如」)僅旨在更佳地例示本發明,而並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之範圍。本說明書中之任何語言皆不應被視為表示任何未請 求保護之元件對實施本文所述之本發明而言係必不可少的。
以下,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闡述本發明之實例性實施例。
第1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一實例性實施例之示意性剖視圖,第2圖係為一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一替代性實例性實施例之示意性剖視圖,以及第3圖係為一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另一替代性實例性實施例之示意性剖視圖。
參照第1圖,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一實例性實施例於一基板1上包含一顯示單元2。
在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此種實施例中,外部光可透射基板1及顯示單元2。
在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包含容許外部光透射之顯示單元2之此種實施例中,如第1圖所示,使用者可在基板1下方自外部觀察一影像。
第1圖例示一第一畫素P1及一第二畫素P2,第一畫素P1及第二畫素P2係為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二相鄰畫素。
畫素P1及P2各自包含一第一區域31及一第二區域32。
自顯示單元2經由第一區域31顯示一影像,且外部光透射過第二區域32。
在本發明之一實例性實施例中,所有畫素P1及P2各自包含用於顯示影像之第一區域31、及供外部光透射之第二區域32,俾在有機發光顯示裝置未顯示影像時,使用者可觀察到一所透射之外部影像。
在此種實施例中,可不在第二區域32中提供例如薄膜電晶 體、電容器及有機發光器件等器件,可最大化外部光之透射率,且可實質上降低所透射之影像因該等器件(例如:薄膜電晶體、電容器及有機發光器件)之干擾而發生畸變。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可係為一底部發光式顯示裝置,其中如第1圖所示,沿基板1之一方向顯示該顯示單元2之影像。然而,本發明之實施例並非僅限於此。在一替代性實例性實施例中,如第2圖所示,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可係為一頂部發光式顯示裝置,其中顯示單元2之影像沿與基板1相反之一方向顯示。在另一替代性實例性實施例中,如第3圖所示,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可係為一雙重發光式顯示裝置,其中沿基板1之方向及與基板1相反之方向顯示該顯示單元2之影像。
以下,將參照第4圖及第5圖更詳細地闡述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一實例性實施例。
第4圖係為一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一實例性實施例之剖視圖,以及第5圖係為一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一替代性實例性實施例之剖視圖。
參照第4圖,顯示單元2包含:一透明之有機發光單元21,設置於一基板1上;以及一密封基板23,用於密封有機發光單元21。
密封基板23可阻擋外部空氣及濕氣滲入有機發光單元21。在顯示單元2之影像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沿與基板1相反之方向顯示之一實例性實施例中,密封基板23可包含一透明材料,俾使自有機發光單元21顯示之一影像可經由密封基板23透射。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如第4圖所示,基板1與密封基板23 之邊緣藉由設置於二者間之一密封劑24而彼此結合,以密封基板1與密封基板23間之一空間25。在此種實施例中,可於空間25中設置一吸收劑或填充劑。
在一替代性實例性實施例中,如第5圖所示,藉由於有機發光單元21上形成一薄密封膜26,可保護一有機發光單元21免受外界空氣之損害。密封膜26可具有其中一第一層及一第二層交替並重複地彼此堆疊之一結構,該第一層包含一無機材料(例如:氧化矽或氮化矽),而該第二層包含一有機材料(例如:環氧樹脂或聚醯亞胺)。然而,本發明之實施例並非僅限於此,且可使用一透明薄膜上之任何密封結構。
第6圖係為一有機發光顯示器之一實例性實施例之示意性平面圖,其例示排列於基板1上之複數畫素P,第7圖係為第6圖所示之一單個畫素P之平面圖,以及第8圖係為沿第7圖所示之線I-I截取之剖視圖。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如第6圖所示,基板1可具有一矩形形狀,其各邊沿一第一方向D1及一第二方向D2延伸,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實質上彼此垂直。在此實施例中,平行於第一方向D1之邊可長於平行於第二方向D2之邊。
基板1上可排列有:複數第一線331,其係為實質上沿第一方向D1延伸之佈線;以及複數第二線332及複數第三線333,其係為實質上沿第二方向D2延伸之佈線。第一線331至第三線333可電性連接至各畫素P,且可電性連接至設置於各畫素P中之一畫素電路單元(第6圖中未示出)。各畫素P之畫素電路單元可包含複數薄膜電晶體及一儲存電容器。各畫素電路單元電性連接至一第一電極,稍後將對其予以詳細闡述。因此,第一線331至第三線333可電性連接至作為各畫素P之一畫素電極之第一電極。根據本發 明之一實例性實施例,第一線331可係為一掃描線,第二線332可係為一資料線,且第三線333可係為一電源電壓線。然而,本發明之實施例並非僅限於此。第一線331至第三線333其中之任一者可係為掃描線,另一者可係為資料線,再一者可係為電源電壓線。
各畫素P包含一第一區域31及一第二區域32。一第三區域33設置於各畫素P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性實施例,如第6圖所示,用於施加一共用電力至各畫素P之一第二電極222可實質上沿一直線設置,該直線沿平行於第一線331之一方向延伸。
一第三電極223設置於第三區域33中。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如第6圖所示,第三電極223可實質上沿一直線設置,該直線沿平行於第二線332之一方向延伸。
第三電極223接觸第二電極222。在此實施例中,第三電極223包含一導電金屬,且第三電極223可用作一輔助電極,用於降低第二電極222之電阻。
在此種實施例中,如第7圖所示,各畫素P之第一區域31可包含一發出光之發光區域310。在本發明之此種實施例中,發光區域310可包含一第一發光區域311、一第二發光區域312、及一第三發光區域313。第一發光區域311、第二發光區域312、及第三發光區域313可分別對應於一紅色子畫素、一綠色子畫素、及一藍色子畫素。
各該第一電極221獨立地設置於第一發光區域311、第二發光區域312、及第三發光區域313中。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分別電性連接至各第一電極221之複數畫素電路單元(圖中未示出)可設置於各畫素P之第一區域31中,其中該等畫素電路單元可被設置成與發光區域310交疊抑或可暴露出發光區域310。第二區域32包含透射外部光之一透射區域,且被設置成鄰近第一區域31。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如第7圖所示,透射區域及第二區域32實質上彼此相同。然而,本發明之實施例並非僅限於此。在一替代性實例性實施例中,第二區域32可寬於透射區域,以包含透射區域。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第二區域32可延伸越過第一發光區域311、第二發光區域312、及第三發光區域313。在此實施例中,單個畫素P包含一紅色子畫素、一綠色子畫素、及一藍色子畫素,且單個第二區域32可被設置成鄰近紅色子畫素、綠色子畫素、及藍色子畫素。在此種實施例中,可增大第二區域32之供外部光透射之一區域,俾可增大整個顯示單元2之透射率。
然而,本發明之實施例並非僅限於此。在一替代性實例性實施例中,第二區域32可獨立地設置於第一發光區域311、第二發光區域312、或第三發光區域313中。
如第8圖所示,畫素電路單元可包含一薄膜電晶體TR。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畫素電路單元可包含多於一個薄膜電晶體TR。在一個實例性實施例中,舉例而言,除第8圖所示之薄膜電晶體TR以外,畫素電路單元可更包含複數薄膜電晶體及一儲存電容器。
複數有機發光器件分別設置於第一發光區域311、第二發光區域312、及第三發光區域313中。有機發光器件電性連接至畫素電路單元之薄膜電晶體TR。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如第8圖所示,一緩衝層211設置於基板1上,且包含薄膜電晶體TR之畫素電路單元設置於緩衝層211上。
在此種實施例中,一半導體主動層212設置於緩衝層211上。
緩衝層211可包含一透明絕緣材料,且可用於有效防止雜質元素之滲透並平坦化基板1之一表面。緩衝層211可包含可執行上述功能之各種材料。在一個實例性實施例中,舉例而言,緩衝層211可包含一無機材料(例如:氧化矽、氮化矽、氮氧化矽、氧化鋁、氮化鋁、氧化鈦及氮化鈦)、一有機材料(例如:聚醯亞胺、聚酯及壓克力)或其一組合。在一替代性實例性實施例中,可省略緩衝層211。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舉例而言,半導體主動層212可包含多晶矽。在一替代性實例性實施例中,半導體主動層212可包含一氧化物半導體。在一個實例性實施例中,舉例而言,半導體主動層212可包含銦鎵鋅氧化物(IGZO),例如(IN2O3)a(Ga2O3)b(ZnO)c(其中a、b及c係為滿足以下不等式之實數:a0、b0且c>0)。
一閘極絕緣層213設置於緩衝層211上以覆蓋半導體主動層212,且一閘電極214設置於閘極絕緣層213上。
一層間絕緣層215設置於閘極絕緣層213上,以覆蓋閘極214,且一源極216及一汲極217設置於層間絕緣層215上,以經由界定於(例如形成於)層間絕緣層215中之接觸孔接觸半導體主動層212。
一實例性實施例之薄膜電晶體TR之一結構並非僅限於第8圖所示之結構,且可使用各種類型之薄膜電晶體結構。
一第一絕緣層218設置於層間絕緣層215上,以覆蓋薄膜電晶 體TR。第一絕緣層218可具有一單層結構或一多層結構,其中第一絕緣層218之一頂面被平坦化。第一絕緣層218可包含一無機材料及/或一有機材料。
在此種實施例中,如第8圖所示,電性連接至薄膜電晶體TR之有機發光器件之一第一電極221設置於第一絕緣層218上。第一電極221可係為一島狀。
一第二絕緣層219設置於第一絕緣層218上,以覆蓋第一電極221之邊緣。舉例而言,第二絕緣層219可包含一有機材料,例如壓克力及聚醯亞胺。
一有機發光層220設置於第一電極221上,且一第二電極222被設置成覆蓋有機發光層220,以界定一有機發光器件。
在此種實施例中,舉例而言,有機發光層220可包含一低分子量有機材料或一聚合物有機材料。
在其中有機發光層220包含一低分子量有機材料之一實例性實施例中,有機發光層220可包含堆疊於一單一或複合結構中之一電洞注入層(hole injection layer;HIL)、一電洞傳輸層(hole transport layer;HTL)、一發光層(emission layer;EML)、一電子傳輸層(electron transport layer;ETL)、及一電子注入層(electron injection layer;EIL)。在此種實施例中,可藉由真空沈積而提供(例如形成)包含低分子量有機材料層之有機發光層220。
可為例如在第一發光區域311、第二發光區域312、及第三發光區域313中之各該紅色子畫素、綠色子畫素及藍色子畫素獨立提供發光層(EML),而電洞注入層(HIL)、電洞傳輸層(HTL)、電子傳輸層(ETL)、 及電子注入層(EIL)可共用地提供於第一發光區域311、第二發光區域312、及第三發光區域313中作為共用層。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如第7圖所示,可實質上沿平行於第二方向D2之一直線形成一紅色發光層,以經過第一發光區域311;可實質上沿平行於第二方向D2之一直線形成一綠色發光層,以經過第二發光區域312:且可實質上沿平行於第二方向D2之一直線形成一藍色發光層,以經過第三發光區域313。在此種實施例中,可利用一開放遮罩(open mask)將上述共用層(例如電洞注入層(HIL)、電洞傳輸層(HTL)、電子傳輸層(ETL)、及電子注入層(EIL))形成為覆蓋整個畫素P。
然而,本發明之實施例無需僅限於此,且可利用各種經潤飾之實施例。在一個替代性實例性實施例中,舉例而言,紅色發光層、綠色發光層及藍色發光層可形成為一點圖案(dot pattern),以分別對應於第一發光區域311、第二發光區域312、及第三發光區域313。在另一替代性實例性實施例中,藍色發光層共用地形成於第一發光區域311、第二發光區域312、及第三發光區域313中,且紅色發光層及綠色發光層可分別於第一發光區域311及第二發光區域312中形成為一點圖案,抑或可實質上形成為平行於第二方向D2之一直線圖案,以經過第一發光區域311及第二發光區域312。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可以相同於各發光層之方式將各共用層至少其中之一圖案化。
電洞注入層(HIL)可包含一酞菁化合物(例如:銅酞菁)、星爆式胺(例如:三(4-哢唑基-9-基苯基)胺(tris(4-carbazoyl-9-ylphenyl)amine,TCTA)、4,4’,4”-三(N-3-甲基苯基-N-苯基胺基)三苯胺(4,4',4"-tris(N-3-methylphenyl-N-phenylamino)triphenylamine, m-MTDATA)、以及1,3,5-三[4-(3-甲基苯基苯基胺基)苯基]苯(1,3,5-tris[4-(3-methylphenylphenylamino)phenyl]benzene,m-MTDAPB))、或其一組合。
電洞傳輸層(HTL)可包含N,N’-雙(3-甲基苯基)-N,N’-二苯基-(1,1-聯苯)-4,4’-二胺(N,N'-bis(3-methylphenyl)-N,N'-di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TPD)、N,N’-二(萘-1-基)-N,N’-二苯基聯苯胺(N,N'-di(naphthalene-1-yl)-N,N'-diphenylbenzidine,α-NPD)或其一組合。
電子注入層(EIL)可包含一材料,例如氟化鋰(LiF)、氯化鈉(NaCl)、氟化銫(CsF)、氧化鋰(Li2O)、氧化鋇(BaO)或8-羥基喹啉-鋰(8-hydroxyquinolinolato-lithium,Liq)。
電子傳輸層(ETL)可包含三(8-羥基喹啉)鋁(tris(8-hydroxyquinolinato)aluminum,Alq3)。
發光層(EML)可包含一主體材料(host material)及一摻雜材料(dopant material)。
發光層(EML)之主體材料可包含三(8-羥基喹啉)鋁(Alq3)、9,10-二(萘-2-基)蒽(9,10-di(naphth-2-yl)anthracene,ADN)、2-叔丁基-9,10-二(萘-2-基)蒽(2-tertbutyl-9,10-di(naphth-2-yl)anthracene,TBADN)、4,4’-雙(2,2-二苯基乙烯-1-基)聯苯(4,4′-bis(2,2-diphenylethene-1-yl)biphenyl,DPVBi)、或4,4’-雙(2,2-二(4-甲基苯基)-乙烯-1-基)聯苯(4,4′-bis(2,2-di(4-methylphenyl)-ethene-1-yl)biphenyl,p-DMDPVBi)。
發光層(EML)之摻雜材料可包含4,4’-雙[4-(二-對甲苯胺 基)苯乙烯基]聯苯(4,4′-bis[4-(di-p-tolylamino)styryl]biphenyl,DPAVBi)、ADN、或TBADN。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第一電極221可用作一陽極且第二電極222可用作一陰極,但並非僅限於此。在一替代性實例性實施例中,第一電極221可用作一陰極,且在一替代性實例性實施例中第二電極222可用作一陽極。
在第一電極221用作一陽極之一實例性實施例中,第一電極221可包含一高功函數材料,例如氧化銦錫(ITO)、氧化銦鋅(IZO)、氧化鋅(ZnO)、及氧化銦(In2O3)。在其中有機發光顯示器係為沿與基板1相反之一方向獲得一影像之一頂部發光式顯示器之實例性實施例中,第一電極221可更包含一反射層(圖中未示出),該反射層包含銀(Ag)、鎂(Mg)、鋁(Al)、鉑(Pt)、鈀(Pd)、金(Au)、鎳(Ni)、釹(Nd)、銥(Ir)、鉻(Cr)、鋰(Li)、鐿(Yb)、鈷(Co)、釤(Sm)、鈣(Ca)或其一組合。
在其中第二電極222用作一陰極之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舉例而言,第二電極222可包含一金屬,例如Ag、Mg、Al、Pt、Pd、Au、Ni、Nd、Ir、Cr、Li、Yb、Co、Sm、或Ca。在其中有機發光顯示器係為一頂部發光式顯示器之一實例性實施例中,第二電極222對光可係為透明的及/或半透明的。在此種實施例中,可以包含Mg及/或一Mg合金之一薄膜形式提供第二電極222。第二電極222可用作一共用電極,以施加一共用電壓至各畫素。
在其中第二電極222為作用於施加共用電壓至所有畫素之共用電極之一實例性實施例中,當第二電極222之薄片電阻增大時,可發生一電壓降(voltage drop)現象。
在此種實施例中,可更提供一第三電極223,第三電極223電性連接至第二電極222,以有效防止電壓降現象。第三電極223可包含一金屬(例如Ag、Mg、Al、Pt、Pd、Au、Ni、Nd、Ir、Cr、Li、Yb、Co、Sm、或Ca),且可包含相同於第二電極222之一材料。
根據一實例性實施例,如第8圖所示,在提供有機發光層220之後且提供第二電極222之前,可在第二區域32中在有機發光層220上提供(例如:形成)一第一輔助層231。在此種實施例中,可利用一遮罩(圖中未示出)沈積第一輔助層231,且第一輔助層231可提供於第二區域32中而不提供於第一區域31中。第一輔助層231可形成於第三區域33之一部分中。在如第7圖所示其中第一輔助層231係沿平行於第一方向D1之一直線形成的一實例性實施例中,第一輔助層231可設置於鄰近第二區域32之第三區域33之一部分中。然而,本發明之實施例並非僅限於此。第一輔助層231可被圖案化以暴露出第三區域33。
第一輔助層231可包含對其上之層之材料(即,第二電極222之材料,例如Mg及/或一Mg合金)具有低黏著力之一材料。
在一個實例性實施例中,舉例而言,第一輔助層231可包含N,N'-二苯基-N,N'-雙(9-苯基-9H-哢唑-3-基)聯苯-4,4'-二胺(N,N’-diphenyl-N,N’-bis(9-phenyl-9H-carbazol-3-yl)biphenyl-4,4'-diamine)、N(二苯基-4-基)9,9-二甲基-N-(4(9-苯基-9H-哢唑-3-基)苯基)-9H-茀-2-胺(N(diphenyl-4-yl)9,9-dimethyl-N-(4(9-phenyl-9H-carbazol-3-yl)phenyl)-9H-fluorene-2-amine)、2-(4-(9,10-二(萘-2-基)蒽-2-基)苯基)-1-苯基-1H-苯並-[D]咪唑(2-(4-(9,10-di(naphthalene-2-yl)anthracene-2-yl)phenyl)-1-phenyl-1H-benzo-[ D]imidazole)、m-MTDATA、α-NPD、或TPD。
在提供第二電極222之前,提供第一輔助層231於有機發光層220上,其中第一輔助層231被圖案化以設置於第二區域32中而不設置於第一區域31中。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可藉由利用一開放遮罩於包含第一區域31至第三區域33之整個畫素上方共用地沈積用於形成第二電極222之一金屬而提供第二電極222。在此種實施例中,如上所述,第二電極222可被形成為一薄膜,俾使第二電極222可成為一半透射式層或一透明層。
在其中利用開放遮罩於整個畫素上方共用地沈積用於形成第二電極222之金屬的此種實施例中,用於形成第二電極222之金屬可能無法良好地沈積於第一輔助層231上,但可良好地沈積於有機發光層220上。在其中有機發光層220被如上所述圖案化之此種實施例中,用於形成第二電極222之金屬亦可沈積於上面未提供第一輔助層231之第二絕緣層219上。
在其中用於形成第二電極222之金屬可能無法良好地沈積於第一輔助層231上、但可良好地沈積於有機發光層220上的此種實施例中,第二電極222可具有一圖案化形狀,以暴露出包含透射區域之第二區域32。
在此種實施例中,第二電極222對有機發光層220之一黏著力高於第二電極222對第一輔助層231之一黏著力,且第二電極222被形成為一薄膜,俾使第二電極222被提供於第一區域31及第三區域33中未提供第一輔助層231之一區域中,而不提供於第二區域32及第三區域33中提供有第一輔助層231之一區域中。
因此,在此種實施例中,無需利用一用於圖案化之單獨遮罩 即可有效地圖案化第二電極222。
在此種實施例中,第二絕緣層219及/或共用層可包含一材料,相較於第一輔助層231,該材料對用於形成第二電極222之金屬具有更高之黏著力。在一個實例性實施例中,舉例而言,第二絕緣層219可包含壓克力,且共用層(例如,電子注入層(EIL))可包含8-羥基喹啉-鋰(Liq)。
接著,提供一第二輔助層232於第一區域31及第二區域32中。第二輔助層232提供於第一區域31中之第二電極222上,且提供於第二區域32中之第一輔助層231上。第二輔助層232可被圖案化以暴露出第三區域33。
第二輔助層232可包含對形成於其上之層之材料(即第三電極223之金屬,例如Mg及/或一Mg合金)具有低黏著力之一材料。
第二輔助層232可包含N,N'-二苯基-N,N'-雙(9-苯基-9H-哢唑-3-基)聯苯-4,4'-二胺(N,N’-diphenyl-N,N’-bis(9-phenyl-9H-carbazol-3-yl)biphenyl-4,4'-diamine)、N(二苯基-4-基)9,9-二甲基-N-(4(9-苯基-9H-哢唑-3-基)苯基)-9H-茀-2-胺(N(diphenyl-4-yl)9,9-dimethyl-N-(4(9-phenyl-9H-carbazol-3-yl)phenyl)-9H-fluorene-2-amine)、2-(4-(9,10-二(萘-2-基)蒽-2-基)苯基)-1-苯基-1H-苯並-[D]咪唑(2-(4-(9,10-di(naphthalene-2-yl)anthracene-2-yl)phenyl)-1-phenyl-1H-benzo-[D]imidazole)、m-MTDATA、α-NPD、或TPD。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在提供第三電極223時,第二輔助層232可用作一遮罩。
在此種實施例中,在提供第二輔助層232之後,可利用一開放遮罩將用於形成第三電極223之金屬共用地沈積於第一區域31至第三區域33上方,第三電極223可不沈積於第一區域31及第二區域32中,而是可僅提供於第三區域33中,以使第二輔助層232形成於第一區域31及第二區域32中。
第三電極223可厚於第二電極222,如此一來,可有效防止用於施加一共用電壓之第二電極222之電壓降。
在如上所述之此種實施例中,因無需利用一精細金屬遮罩即可藉由圖案化而提供包含金屬之第二電極222及第三電極223,故可實質上簡化提供第二電極222及第三電極223之製程。在此種實施例中,第二電極222及第三電極223無法形成於包含透射區域之第二區域32中,因此可實質上提高整個面板之透射率。
在未被施加電力之狀態下,有機發光層220、第一輔助層231、及第二輔助層232可使用具有高光學透射率之一材料。因此,可有效防止外部光在第二區域32中之透射率降低。
第9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一替代性實例性實施例之剖視圖。
除第二電極222及第二輔助層223以外,第9圖所示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實質上相同於第8圖所示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已用以上闡述第8圖所示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實例性實施例時相同之參考編號標示第9圖中之相同或類似元件,故以下對其不再予以贅述僅對其進行簡化說明。
在其中第一輔助層231及/或第二輔助層232包含對其上之層 之金屬(例如Mg及/或一Mg合金)具有低黏著力之一材料的一實例性實施例中,少量金屬可沈積於第一輔助層231及/或第二輔助層232上。
因此,在其中第一輔助層231形成於第二區域32中及第三區域33之一部分中而未形成於第一區域31中及第三區域33之另一部分中之此種實施例中,當用於形成第二電極222之金屬如上所述利用一開放遮罩沈積於第一區域31至第三區域33中時,如第9圖所示,第二電極222可完全提供於第一區域31至第三區域33中。當第二電極222可完全提供於第一區域31至第三區域33中時,設置於第二區域32及第三區域33中之一部份中的第二電極222之一部分222b之一厚度t2可相對小於設置於第一區域31及第三區域33之另一部分中的第二電極222之一部分222a之一厚度t1。
在其中第二輔助層232形成於第一區域31及第二區域32中而未形成於第三區域33中之此種實施例中,當用於形成第三電極223之金屬如上所述利用一開放遮罩沈積於第一區域31至第三區域33中時,如第9圖所示,第三電極223可完全形成於第一區域31至第三區域33中。當第三電極223可完全形成於第一區域31至第三區域33中時,設置於第一區域31及第二區域32的第三電極223中之一部分223b之一厚度t4可相對小於設置於第三區域33的第三電極223中之一部分223a之一厚度t3。
在此種實施例中,如第9圖所示,第二電極222之部分222b及第三電極223之部分223b(其包含一金屬材料)可設置於第二區域32(例如:一透射區域)中。在此種實施例中,第二電極222之部分222b及第三電極223之部分223b實質上係為薄的,俾可有效防止外部光在第二區域32處之透射率大幅降低。
第10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另一替代 性實例性實施例之剖視圖。
除第二絕緣層219以外,第10圖所示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實質上相同於第8圖所示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已用以上闡述第8圖所示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實例性實施例時相同之參考編號標示第10圖中之相同或類似元件,故以下對其不再予以贅述。
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如第10圖所示,一透射窗219a可界定於第二絕緣層219之第二區域32中。可藉由移除對應於第二區域32之第二絕緣層219之一部分而形成透射窗219a,以實質上提高外部光在第二區域32中之透射率。第10圖例示其中透射窗219a僅界定於第二絕緣層219中之一實例性實施例。然而,本發明之實施例並非僅限於此,且在一替代性實例性實施例中,一透射窗可更提供於第一絕緣層218、層間絕緣層215、閘極絕緣層213、及緩衝層211至少其中之一中。第10圖所示之透射窗之一結構可提供於第9圖所示之實例性實施例中。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此種實施例可係為一大尺寸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使用一精細金屬遮罩之一圖案化製程可能無法被高效並有效地用於製造一大尺寸有機發光顯示裝置,故對於包含透射區域之第二區域,第二電極之圖案化可能較為困難。然而,在本發明之一實例性實施例中,可使用一開放遮罩而非精細金屬遮罩來圖案化第二電極,故對於包含透射區域之第二區域,可有效並高效地執行對第二電極之圖案化。
以下,將參照第11圖至第14圖闡述根據本發明,一種製造一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方法之一實例性實施例。
第11圖至第14圖係為例示根據本發明,一種製造一有機發光 顯示裝置之方法之一實例性實施例之平面圖。
製備一基板,其中一有機發光層220提供於各畫素P中,並於第11圖所示之基板上提供(例如:形成)一第一輔助層231。
如上所述,有機發光層220可包含紅色發光層、綠色發光層、及藍色發光層、以及共用層(例如:一電洞注入層(HIL)、一電洞傳輸層(HTL)、一電子傳輸層(ETL)、及一電子注入層(EIL))。紅色發光層、綠色發光層、及藍色發光層各自可針對一第一發光區域311、一第二發光區域312、及一第三發光區域313獨立地圖案化,而共用層可共用地提供於第一發光區域311、第二發光區域312、及第三發光區域313中。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性實施例,可實質上沿平行於第二方向D2之一直線提供紅色發光層,以經過第一發光區域311;可實質上沿平行於第二方向D2之一直線提供綠色發光層,以經過第二發光區域312;且可實質上沿平行於第二方向D2之一直線提供藍色發光層,以經過第三發光區域313。可利用一開放遮罩提供共用層,以覆蓋整個畫素P。
然而,本發明之實施例並非僅限於此,且可利用各種方法提供有機發光層220。在一個替代性實例性實施例中,舉例而言,紅色發光層、綠色發光層及藍色發光層可形成為一點圖案,以分別對應於第一發光區域311、第二發光區域312、及第三發光區域313。在此種實施例中,藍色發光層共用地形成於第一發光區域311、第二發光區域312、及第三發光區域313中,且紅色發光層及綠色發光層可分別於第一發光區域311及第二發光區域312中形成為一點圖案,抑或可實質上沿平行於第二方向D2之一直線圖案形成,以經過第一發光區域311及第二發光區域312。在另一替代性實例性實施例中,可以相同於各發光層之方式將共用層至少其中之一圖案化。
第一輔助層231可提供於(例如:形成於)第二區域32而非第一區域31中。第一輔助層231可提供於第三區域33之一部分中。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性實施例,如第11圖所示,可實質上沿平行於第一方向D1之一直線提供第一輔助層231。因此,第一輔助層231可實質上平行於第一線331(參見第6圖)。
接著,利用一開放遮罩將用於形成一第二電極222之一金屬共用地沈積於包含第一區域31至第三區域33之整個畫素上方。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第二電極222可被形成為一薄膜,俾使第二電極222可成為一半透射層。
當利用開放遮罩將用於形成第二電極222之金屬共用地沈積於整個畫素上方時,用於形成第二電極222之金屬可對第一輔助層231具有低黏著力,但對有機發光層220具有高黏著力。在此種實施例中,當如上所述圖案化有機發光層220時,用於形成第二電極222之金屬亦可沈積於上面未提供第一輔助層231之第二絕緣層219上。
藉此,如第12圖所示,可沿平行於第一方向D1之一直線形成第二電極222。
接著,如第13圖所示,於第一區域31及第二區域32中提供(例如:形成)一第二輔助層232。第二輔助層232提供於第一區域31中之第二電極222上以及第二區域32中之第一輔助層231上。可圖案化第二輔助層232,以暴露出第三區域33。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性實施例,如第13圖所示,可實質上沿平行於第二方向D2之一直線提供第二輔助層232。因此,第二輔助層232可 實質上平行於第二線332(參見第6圖)。
接著,利用一開放遮罩將用於形成一第三電極223之一金屬共用地沈積於第一區域31至第三區域33上方。在一實例性實施例中,第二輔助層232可用作用於形成第三電極223之一遮罩。因此,第三電極223可能無法有效地提供於第一區域31及第二區域32中,而是可僅提供於第三區域33中,因此,如第14圖所示,可實質上沿平行於第二方向D2之一直線提供第三電極223。如此一來,第三電極223可實質上平行於第二線332(參見第6圖)。第三電極223可厚於第二電極222。
在此種實施例中,無需利用一單獨遮罩即可藉由圖案化而形成第二電極222及第三電極223(其包含一金屬),俾可實質上簡化提供第二電極222及第三電極223之一製程。在此種實施例中,有效防止第二電極222及第三電極223提供於包含透射區域之第二區域32中,故可實質上提高整個面板之透射率。
第11圖至第14圖所示之製造方法例示一種製造第8圖所示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實例性實施例之方法的一實例性實施例。然而,該製造方法亦可用於製造第9圖及第10圖所示之一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實例性實施例。
如第6圖所示,本文闡述一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實例性實施例,該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具有一如下結構:基板1之長邊沿第一方向D1延伸,而基板1之短邊沿第二方向D2延伸。然而,本發明之實施例並非僅限於此。如第15圖所示,一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一實例性實施例可具有一如下結構:基板1之短邊沿第一方向D1延伸,而基板1之長邊沿第二方向D2延伸。
應理解,本文中所述之實例性實施例應被視為僅係為闡述性的,而非用於限制目的。在各實施例中對特徵或態樣之說明通常應被視為可用於其他實施例中之其他類似特徵或態樣。
儘管已參照本發明之實例性實施例具體展示並闡述了本發明,但此項技術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理解,在不背離由下文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之本發明之精神與範圍之條件下可對其作出各種形式及細節上之變化。

Claims (32)

  1. 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包含:一基板;複數畫素,界定於該基板上,其中各該畫素包含:一第一區域,包含一發光之發光區域;以及一第二區域,包含一透射外部光之透射區域;一第三區域,界定於該基板上且設置於該等畫素之間;複數第一電極,分別設置於該基板上之該等畫素中,其中各該第一電極設置於一對應畫素之該第一區域中;一有機發光層,被設置成覆蓋該等第一電極;一第一輔助層,設置於該第二區域中之該有機發光層上且暴露出該第一區域;一第二電極,設置於該第一區域中之該有機發光層上;一第二輔助層,設置於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二區域中並暴露出該第三區域;以及一第三電極,設置於該第三區域中並接觸該第二電極。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電極暴露出該第二區域。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電極設置於該第二區域中,以及該第二電極於該第二區域中之一部分之一厚度小於該第二電極於該第一區域中之一部分之一厚度。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電極設置於該第二區域中之該第一輔助層上。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輔助層設置於該第三區域中。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三電極暴露出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二區域。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三電極設置於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二區域中,以及該第三電極於該第一區域或該第二區域中之一部分之一厚度小於該第三電極於該第三區域中之一部分之一厚度。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三電極設置於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二區域中之該第二輔助層上。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三電極之一厚度大於該第二電極之一厚度。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電極對該有機發光層之一黏著力(adhesion)高於該第二電極對該第一輔助層之一黏著力。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三電極對該第二電極之一黏著力高於該第三電極對該第二輔助層之一黏著力。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輔助層與該第二輔助層至少其中之一包含N,N'-二苯基-N,N'-雙(9-苯基-9H-哢唑-3-基)聯苯-4,4'-二胺(N,N’-diphenyl-N,N’-bis(9-phenyl-9H-carbazol-3-yl)biphenyl-4,4'-diamine)、N(二苯基-4-基)9,9-二甲基-N-(4(9-苯基-9H-哢唑-3-基)苯基)-9H-茀-2-胺(N(diphenyl-4-yl)9,9-dimethyl-N-(4(9-phenyl-9H-carbazol-3-yl)phenyl)-9H-fluorene-2-amine)、2-(4-(9,10-二(萘-2-基)蒽-2-基)苯基)-1-苯基-1H-苯並-[D]咪唑(2-(4-(9,10-di(naphthalene-2-yl)anthracene-2-yl)phenyl)-1-phenyl-1H-benzo-[D]imidazole)、4,4',4"-三(3-甲基苯基苯基胺基)三苯胺(4,4',4"-tris(3-methylphenylphenylamino)triphenylamine)、N,N'-雙(1-萘基)-N,N'-二苯基[1,1'-聯苯]-4,4'-二胺(N,N'-bis(1-naphthyl)-N,N'-di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或4,4'-雙[N-(3-甲基苯基)-N-苯基胺基]聯苯(4,4'-Bis[N-(3-methylphenyl)-N-phenylamino]biphenyl)。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電極及該第三電極包含鎂(Mg)。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更包含:複數第一線,實質上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並分別電性連接至該等第一電極;以及複數第二線,實質上沿一第二方向延伸並分別電性連接至該等第一電極,該第二方向垂直於該第一方向,其中該第一輔助層實質上沿平行於該等第一線之一直線設置。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電極實質上沿平行於該等第一線之一直線設置。
  16. 如請求項14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輔助層實質上沿平行於該等第二線之一直線設置。
  17. 如請求項14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三電極實質上沿平行於該等第二線之一直線設置。
  18. 一種製造一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方法,該方法包含:界定複數畫素於一基板上,其中各該畫素包含:一第一區域,包含一發光之發光區域;以及一第二區域,包含一透射外部光之透射區域;提供複數第一電極分別於該等畫素中,其中各該第一電極設置於一對應畫素之該第一區域中;提供一有機發光層,以覆蓋該等第一電極;提供一第一輔助層於該第二區域中之該有機發光層上,以暴露出該第一區域;藉由在該有機發光層上沈積一種用於形成一第二電極之金屬,而提供該第二電極於該第一區域中;提供一第二輔助層,以覆蓋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二區域中之該第二電極並暴露出一第三區域,該第三區域界定於該等畫素之間;以及藉由在該第二電極上沈積一種用於形成一第三電極之金屬,而提供該第三電極於該第三區域中,以接觸該第二電極。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提供該第二電極之步驟包含:同時沈積該用於形成該第二電極之金屬於該第一區域至該第三區域中,其中該第二電極暴露出該第二區域。
  20. 如請求項18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提供該第二電極之步驟包含:同時沈積該用於形成該第二電極之金屬於該第一區域至該第三區域中,其中該第二電極設置於該第二區域中,以及該第二電極於該第二區域中之一部分之一厚度小於該第二電極於該第一區域中之一部分之一厚度。
  21. 如請求項20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提供該第二電極之步驟包含:提供該第二電極於該第二區域中之該第一輔助層上。
  22. 如請求項18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提供該第一輔助層之步驟包含:沈積該第一輔助層於該第三區域中。
  23. 如請求項18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提供該第三電極之步驟包含:同時沈積該用於形成該第三電極之金屬於該第一區域至該第三區域中,其中該第三電極暴露出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二區域。
  24. 如請求項18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提供該第三電極之步驟包含:同時沈積該用於形成該第三電極之金屬於該第一區域至該第三區域中,其中該第三電極設置於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二區域中,以及該第三電極於該第一區域或該第二區域中之一部分之一厚度小於該第三電極於該第三區域中之一部分之一厚度。
  25. 如請求項24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提供該第三電極之步驟包含:提供該第三電極於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二區域中之該第二輔助層上。
  26. 如請求項18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三電極厚於該第二電極。
  27. 如請求項18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電極對該有機發光層之一黏著力高於該第二電極對該第一輔助層之一黏著力。
  28. 如請求項18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三電極對該第二電極之一黏著力高於該第三電極對該第二輔助層之一黏著力。
  2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輔助層與該第二輔助層至少其中之一包含N,N'-二苯基-N,N'-雙(9-苯基-9H-哢唑-3-基)聯苯-4,4'-二胺(N,N’-diphenyl-N,N’-bis(9-phenyl-9H-carbazol-3-yl)biphenyl-4,4'-diamine)、N(二苯基-4-基)9,9-二甲基-N-(4(9-苯基-9H-哢唑-3-基)苯基)-9H-茀-2-胺(N(diphenyl-4-yl)9,9-dimethyl-N-(4(9-phenyl-9H-carbazol-3-yl)phenyl)-9H-fluorene-2-amine)、2-(4-(9,10-二(萘-2-基)蒽-2-基)苯基)-1-苯基-1H-苯並-[D]咪唑(2-(4-(9,10-di(naphthalene-2-yl)anthracene-2-yl)phenyl)-1-phenyl-1H-benzo-[D]imidazole)、4,4',4"-三(3-甲基苯基苯基胺基)三苯胺(4,4',4"-tris(3-methylphenylphenylamino)triphenylamine)、N,N'-雙(1-萘基)-N,N'-二苯基[1,1'-聯苯]-4,4'-二胺(N,N'-bis(1-naphthyl)-N,N'-di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或4,4'-雙[N-(3-甲基苯基)-N-苯基胺基]聯苯(4,4'-Bis[N-(3-methylphenyl)-N-phenylamino]biphenyl)。
  30. 如請求項18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用於形成該第二電極之金屬及該用於形成該第三電極之金屬包含鎂(Mg)。
  31. 如請求項18所述之方法,更包含:提供複數第一線,該等第一線實質上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並分別電性連接至該等第一電極;以及提供複數第二線,該等第二線實質上沿一第二方向延伸並分別電性連接至該等第一電極,該第二方向垂直於該第一方向,其中該提供該第一輔助層之步驟包含:圖案化該第一輔助層,以使該第一輔助層實質上沿平行於該等第一線之一直線設置。
  32. 如請求項3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提供該第二輔助層之步驟包含:圖案化該第二輔助層,以使該第二輔助層實質上沿平行於該等第二線之一直線設置。
TW103110456A 2013-07-23 2014-03-20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6240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0-2013-0086961 2013-07-23
KR1020130086961A KR102117607B1 (ko) 2013-07-23 2013-07-23 유기 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5159A TW201505159A (zh) 2015-02-01
TWI624036B true TWI624036B (zh) 2018-05-11

Family

ID=52389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0456A TWI624036B (zh) 2013-07-23 2014-03-20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088004B2 (zh)
KR (1) KR102117607B1 (zh)
CN (2) CN104347669B (zh)
TW (1) TWI6240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29869B1 (ko) 2012-11-06 2020-07-06 오티아이 루미오닉스 인크. 표면상에 전도성 코팅층을 침착시키는 방법
KR102381427B1 (ko) * 2013-07-23 2022-04-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장치
KR102117607B1 (ko) * 2013-07-23 2020-06-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421582B1 (ko) * 2015-02-24 2022-07-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282217B1 (ko) * 2015-03-25 2021-07-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6577224B2 (ja) 2015-04-23 2019-09-1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05047687B (zh) * 2015-07-03 2018-03-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628101A (zh) 2015-10-26 2020-09-04 Oti照明公司 用于图案化表面上覆层的方法和包括图案化覆层的装置
KR102471111B1 (ko) * 2015-11-23 2022-11-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14975823A (zh) 2015-12-16 2022-08-30 Oti领英有限公司 包含屏障涂层的光电子器件
KR102581258B1 (ko) * 2016-06-10 2023-09-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및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KR102651858B1 (ko) 2016-07-04 2024-03-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패널
WO2018033860A1 (en) 2016-08-15 2018-02-22 Oti Lumionics Inc. Light transmissive electrode for light emitting devices
KR102501705B1 (ko) 2017-03-24 2023-02-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투명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20230117645A (ko) * 2017-04-26 2023-08-08 오티아이 루미오닉스 인크. 표면의 코팅을 패턴화하는 방법 및 패턴화된 코팅을포함하는 장치
CN110832660B (zh) 2017-05-17 2023-07-28 Oti照明公司 在图案化涂层上选择性沉积传导性涂层的方法和包括传导性涂层的装置
CN107342372A (zh) * 2017-08-30 2017-11-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KR102450339B1 (ko) * 2017-11-28 2022-10-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장치
JP6872244B2 (ja) * 2018-01-24 2021-05-19 株式会社Joled 表示装置
CN110071138A (zh) 2018-01-24 2019-07-30 株式会社日本有机雷特显示器 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US11751415B2 (en) 2018-02-02 2023-09-05 Oti Lumionics Inc. Materials for forming a nucleation-inhibiting coating and devices incorporating same
KR20200093737A (ko) * 2019-01-28 2020-08-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3785411B (zh) 2019-03-07 2023-04-11 Oti照明公司 用于形成成核抑制涂层的材料和结合所述成核抑制涂层的装置
JP2020181190A (ja) * 2019-04-24 2020-11-05 三星ディスプレイ株式會社Samsung Display Co.,Ltd.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097102B (zh) 2019-06-26 2023-11-03 Oti照明公司 包括具有光衍射特征的光透射区域的光电设备
US11832473B2 (en) 2019-06-26 2023-11-28 Oti Lumionics Inc. Opto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light transmissive regions, with light diffraction characteristics
US20220278299A1 (en) 2019-08-09 2022-09-01 Oti Lumionics Inc. Opto-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n auxiliary electrode and a partition
KR20210070667A (ko) 2019-12-05 2021-06-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651057B1 (ko) * 2020-05-26 2024-03-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장치
KR20220086057A (ko) * 2020-12-16 2022-06-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투명 표시 장치
CN112952021B (zh) * 2021-02-09 2022-08-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53978B (zh) 2021-03-12 2022-09-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06248A (zh) * 2011-06-28 2013-02-0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製造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方法
TW201320327A (zh) * 2011-11-10 2013-05-1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201320352A (zh) * 2011-11-07 2013-05-1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薄膜電晶體陣列基板、包含其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201320329A (zh) * 2011-11-15 2013-05-16 Lg Display Co Ltd 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TW201327804A (zh) * 2011-12-28 2013-07-0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有機發光顯示設備及其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126714A1 (en) * 2002-01-24 2006-11-2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0712111B1 (ko) * 2004-12-14 2007-04-2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보조 전극 라인을 구비하는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및 그의제조 방법
KR100754127B1 (ko) * 2006-02-14 2007-08-3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8135259A (ja) * 2006-11-28 2008-06-12 Toppan Printing Co Ltd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453878B1 (ko) * 2008-08-07 2014-10-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평판 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JP5157825B2 (ja) * 2008-10-29 2013-03-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の製造方法
KR101084198B1 (ko) * 2010-02-24 2011-11-17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1097346B1 (ko) * 2010-03-10 2011-12-23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9287339B2 (en) * 2010-10-28 2016-03-1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397110B1 (ko) * 2010-10-28 2014-05-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407587B1 (ko) * 2011-06-02 2014-06-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821739B1 (ko) * 2011-08-25 2018-01-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829890B1 (ko) * 2011-12-23 2018-02-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CN102956676B (zh) * 2012-11-02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Tft阵列基板、制备方法及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
KR102117607B1 (ko) * 2013-07-23 2020-06-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06248A (zh) * 2011-06-28 2013-02-0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製造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方法
TW201320352A (zh) * 2011-11-07 2013-05-1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薄膜電晶體陣列基板、包含其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201320327A (zh) * 2011-11-10 2013-05-1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201320329A (zh) * 2011-11-15 2013-05-16 Lg Display Co Ltd 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TW201327804A (zh) * 2011-12-28 2013-07-0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有機發光顯示設備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406899B2 (en) 2016-08-02
US9088004B2 (en) 2015-07-21
KR102117607B1 (ko) 2020-06-02
TW201505159A (zh) 2015-02-01
CN110581158A (zh) 2019-12-17
CN104347669B (zh) 2019-09-27
KR20150011694A (ko) 2015-02-02
US20150280166A1 (en) 2015-10-01
US20150028298A1 (en) 2015-01-29
CN104347669A (zh) 2015-02-11
CN110581158B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4036B (zh)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US9245934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bi-directional light emissi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565047B (zh)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617019B (zh)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JP6092717B2 (ja) 有機発光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593089B (zh) 有機發光顯示設備
KR102155736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549284B (zh)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US20140252321A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US20130161656A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2651057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장치
KR102381427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