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3057B - 承載帶及梱包體 - Google Patents

承載帶及梱包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3057B
TWI623057B TW105103048A TW105103048A TWI623057B TW I623057 B TWI623057 B TW I623057B TW 105103048 A TW105103048 A TW 105103048A TW 105103048 A TW105103048 A TW 105103048A TW I623057 B TWI623057 B TW I62305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d
light
convex portion
carrier tape
wid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3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40608A (zh
Inventor
岩角直樹
田村洋介
芝野幸弘
源涉
Original Assignee
日亞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亞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亞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40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40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30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3057B/zh

Li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ackages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承載帶,其係用於收容LED者,且具備形成有能夠收容LED之凹狀之壓孔部的片材,上述壓孔部於俯視下構成為收容側面設有具有透光性樹脂之發光部之LED的形狀,上述壓孔部於形成凹狀之內壁之一面形成有與LED之發光部對向之凸部,於上述凸部之兩側形成有於收容有LED時與該LED隔開之凹陷,上述凸部之俯視下之寬度形成為較LED之發光部之寬度更窄。

Description

承載帶及梱包體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根據35 U.S.C.§ 119規定主張於2015年1月30日提出之日本專利申請第2015-016311號之優先權及於2015年12月26日提出之日本專利申請第2015-255503號之優先權,並於此引用其全部內容。
以下之揭示內容係關於一種用於收容LED之承載帶及將LED捆包於承載帶而成之捆包體。
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等電子零件被收容於壓孔承載帶(以下,亦稱作「承載帶」)之壓孔部(凹部)而保管、搬送。壓孔部之大小、形狀與收容之電子零件之大小、形狀相對應,已知有各種大小、形狀(參照日本專利特開平2-10256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10-120075號公報)。作為發光裝置之LED安裝於2次基板時,有發光部(發光面)朝向上方之類型(上表面發光型LED)及朝向橫向之類型(側面發光型LED),側面發光型LED於被收容於壓孔部時,亦以發光部朝向橫向之方式收容。
LED之發光部主要由透光性樹脂構成,考慮自埋設於其內部之發光元件之光之提取效率等光學特性而選擇適合之材料。因此,有使用與LED之基台(封裝體)相比,硬度較低之樹脂之情況。此種使用硬度較低之樹脂之側面發光型LED有難以自壓孔部取出之情況。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承載帶係用於收容LED者,且具備形成有能夠收容LED之凹狀之壓孔部的片材,上述壓孔部於俯視下構成為收容側面設有具有透光性樹脂之發光部之LED的形狀,上述壓孔部於形成凹狀之內壁之一面形成有與LED之發光部對向之凸部,於上述凸部之兩側形成有於收容有LED時與該LED隔開之凹陷,上述凸部之俯視下之寬度形成為較LED之發光部之寬度更窄。
又,另一實施形態之承載帶係具備凹狀之壓孔部者,該壓孔部能夠收容側面具備具有透光性樹脂之發光部之LED,且壓孔部之內壁於與上述LED之發光部對向之區域具有凸部,凸部之寬度較發光部之寬度更小。
藉由以上,可成為LED容易取出之承載帶。
1‧‧‧將LED收容於承載帶而成之捆包體
10‧‧‧承載帶
12‧‧‧壓孔部
12a‧‧‧內壁
12b‧‧‧凸部
12c‧‧‧底面
12d‧‧‧貫通孔
14‧‧‧輸送孔
20‧‧‧承載帶
22‧‧‧壓孔部
22b‧‧‧凸部
100‧‧‧發光裝置
102‧‧‧封裝體
102a‧‧‧電極
102b‧‧‧基材
102c‧‧‧凹部
102d‧‧‧開口部(發光部)
104‧‧‧透光性樹脂
106‧‧‧發光元件
200‧‧‧發光裝置
202c‧‧‧凹部
202d‧‧‧開口部(發光部)
C1‧‧‧間隙
D1‧‧‧凸部之突出長度
L1‧‧‧凹部之開口部之寬度
L2‧‧‧凹部之開口部之高度
T1‧‧‧凸部之寬度
T2‧‧‧凸部之高度
本發明之更完整之評價及許多隨之產生的優勢將藉助於結合隨附圖式進行之以下詳細描述而容易獲得且變得更加明顯,其中:圖1係例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承載帶及於其一部分之壓孔部收容LED而成之捆包體之概略俯視圖。
圖2A係例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承載帶及於其一部分之壓孔部收容LED而成之捆包體之概略立體圖。
圖2B係將圖2A之一部分放大之概略放大圖。
圖3A係例示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承載帶之壓孔部收容有LED之狀態之概略俯視圖。
圖3B係例示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承載帶之壓孔部收容有LED之狀態之概略俯視圖。
圖3C係例示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承載帶之壓孔部收容有LED之 狀態之概略俯視圖。
圖4係圖1之IV-IV線之概略剖視圖。
圖5係例示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承載帶之壓孔部收容有LED之狀態之概略剖視圖。
圖6係例示收容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承載帶之壓孔部之LED的概略立體圖。
圖7係例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承載帶之壓孔部及收容於其內部之LED之概略立體圖。
現將參照隨附圖式對實施例進行說明,其中,於各圖式中,相同之參照符號表示相當或相同之要素。
但,以下所示之形態係例示用於將本發明之技術思想具體化之承載帶及捆包體,本發明並不將承載帶及捆包體限定於以下。
又,本說明書絕非將申請專利範圍所示之構件特定為實施形態之構件者。尤其是實施形態所記載之構成零件之尺寸、材質、形狀,其相對配置等只要無特定之記載,則不為將本發明之範圍僅限定於其之主旨,而僅為說明例。再者,各圖式所示之構件之大小、位置關係等有為明確說明而誇張之情況。進而,於以下之說明中,相同之名稱、符號表示相同或同質之構件,且適當地省略詳細說明。
於本說明書中,有將收容於承載帶之側面發光型之LED之各面之名稱如以下般稱呼之情況。因LED具備複數個側面,故為說明方便,將具備發光部之側面稱作「前面」,將與該前面對向之側之側面稱作「背面」,將位於前面與背面之間之兩個側面稱作「橫面」。又,於收容於壓孔部時,將與該壓孔部之底面對向之面設為「下表面」,將與該下表面對向之面設為「上表面」。
於本實施形態中,承載帶係具備複數個壓孔部(被加工為凹狀之 部分)之長條帶。壓孔部可收容在作為側面之一的前面具備發光面(發光部)之側面發光型(側視型)之LED。LED為前面及背面之寬度較橫面之寬度更大,且俯視、正視(前視)下為橫長形狀。以LED之前面、背面與壓孔部之長邊側之內壁對向,LED之兩個橫面與壓孔部之短邊側之內壁對向之方式收容。壓孔部之對向之兩個長邊形成為大致平行,同樣地對向之短邊亦形成為大致平行。再者,各面可為單一之平面,亦可具有階差、傾斜面等。
LED如後述般主要具備:封裝體;安裝於封裝體之半導體發光元件(以下,稱作「發光元件」);及被覆發光元件之透光性樹脂。
LED之封裝體具有於側面(前面)開口之凹部,於凹部內載置有發光元件,並且填充有透光性樹脂。該凹部之開口部成為發光部。填充於凹部內之透光性樹脂形成為其中央附近之高度較凹部之側壁之高度更低。即,於LED之前面,凹部內之透光性樹脂之表面較封裝體之表面更低。
有如下情況:透光性樹脂之一部分形成於凹部之開口部之周邊之封裝體上、即LED之前面中之發光部之周邊之封裝體上。透光性樹脂例如使用分注器供給容納於封裝體之凹部內之量,但亦存在經過硬化步驟等步驟,根據條件不同而向凹部之周邊漏出之情況。此種設於封裝體之凹部以外之透光性樹脂不構成發光部,而不會對光學特性特別產生不良影響。
然而,於LED之前面,設於凹部外、即封裝體上之透光性樹脂形成為其表面較凹部內之發光部之透光性樹脂之表面更高(更朝前方突出)。因此,於該凹部以外形成之透光性樹脂變得容易與承載帶之壓孔部之內壁黏附。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於壓孔部之內壁之一部分、詳細而言為與LED之前面中之發光部(凹部之開口部)對向之區域之內壁設置凸部,可使於封裝體之凹部外形成之透光性樹脂與承載帶相接 之面積變小或者消失。藉此,可減少LED與壓孔部黏附。
於壓孔部之內壁之一部分設置凸部,換言之為於壓孔部之內壁之一部分設置凹陷。即,於與LED之前面對向之壓孔部之內壁中與發光部之周邊之封裝體對向之區域設有凹陷。藉此,可使設於LED之發光部以外之透光性樹脂不易與壓孔部之內壁相接。
凹陷形成為於將LED收容於壓孔部時與LED隔開。另一方面,凸部亦可構成為於收容LED時與該LED之發光部接觸。又,凹陷較佳為於俯視下形成於凸部之兩側。進而,於凸部之兩側形成有凹陷之壓孔部之內壁之一面亦可以凸部與凹陷形成為階梯狀。
如此,藉由於壓孔部之內壁中與LED之發光部對向之區域配置凸部,可抑制LED之黏附。其適合如下承載帶:收容填充於凹部之透光性樹脂以凹部之表面較封裝體更低(退後)之方式設置之LED。而且,於此種承載帶收容LED而成之捆包體容易取出LED,例如於向2次基板之安裝步驟中,可使取出失誤不易產生。
以下,對各構件進行詳細說明。
(承載帶)
承載帶係以特定之間隔(間距)排列有複數個壓孔部之長條帶。其寬度雖亦取決於要收容之LED之尺寸,但可使用約8mm~約24mm左右之承載帶。又,承載帶之長度可根據卷軸之尺寸等進行各種選擇。卷軸例如可使用 180mm、 330mm等尺寸。進而,於搬送少量之情形等時,亦可剪切成含有一個壓孔部之長度。
壓孔部於承載帶之表面側(上表面側)具有開口,複數個壓孔部朝向承載帶之輸送方向(長度方向)以固定間隔形成。該間隔係根據LED之大小等而任意選擇。壓孔部於承載帶之寬度方向,形成於大致中央或者偏向左右任一方向之位置。而且,於與形成有壓孔部之線平行之線上形成有貫通孔。該貫通孔係用於輸送承載帶之輸送孔(扣齒孔)。
壓孔部於其內壁之一部分具備凸部。凸部之位置形成於與收容之LED之發光部對向之內壁之一部分、尤其是與構成發光部之透光性樹脂對向之位置。凸部之寬度較佳為較發光部之寬度更小。詳細而言,較佳為發光部之寬度之15%以上且90%以下之程度,更佳為40%以上且88%以下,進而較佳為50%以上且86%以下。因LED之發光部位於前面之中央,故壓孔部之凸部亦較佳為以與其對應地位於一個內壁之長邊之中央之方式設置。進而,設置有凸部係於兩側形成有凹陷,該凹陷較佳為分別以相同之寬度設置。即,壓孔部較佳為於俯視下設置為線對稱形狀。
此處,「凸部之寬度」係指凸部中最突出之面、即與LED之發光部對向之面(以下,亦稱作「凸部之頂面」)之寬度(圖3A~圖3C中之T1)。又,將凸部之長度(壓孔部之短邊方向之長度)設為「凸部之突出長度」。詳細而言,係指以直線將壓孔部之長邊中位於凸部之兩側之兩個內壁(凹陷)彼此連結之假想線與凸部之頂面之距離(圖3A~圖3C中之D1)。
凸部之寬度可為固定,或者亦可使一部分為不同寬度。此情形時,較佳為最大之寬度為發光部之寬度之上述較佳範圍(15%以上且90%以下之程度,更佳為40%以上且88%以下,進而較佳為50%以上且86%以下)。又,凸部之突出長度較佳為0.1mm以上且0.5mm以下。又,凸部可自壓孔部之內壁之下端至上端連續地設置,或者亦可以與發光部之位置對應之方式與上端或下端隔開地設置。進而,亦可相對於一個發光部,具備一個或者兩個以上之複數個凸部。又,於一個LED具有兩個以上之複數個發光部之情形時,可相對於該複數個發光部而具有一個凸部,或者亦可相對於每個發光部而具有凸部。凸部之頂面較佳為於俯視下為平坦之面(平面)。又,凸部之頂面之角帶圓弧,該圓弧之曲率半徑例如考慮壓孔加工之容易度等而較佳為0.1以 上且0.3mm以下之程度。但,並不限於此種形狀,亦可使凸部之頂面整體為凸曲面或凹曲面,或者亦可於一部分具有缺口(狹縫)等並非一體之頂面。又,於側視壓孔部時,壓孔部之凸部頂面與底面之角度可垂直,或者亦可傾斜。於傾斜之情形時,較佳為設為90度以上,例如考慮壓孔加工之容易度、LED之取出容易度等而可設為90度以上且110度之程度(例如圖4)。
又,承載帶之凹部之內壁可設為粗糙面。例如,表面粗糙度Sa可設為0.4μm以上且1.5μm之程度。此種粗糙面可設於凹部之內壁之整面或者一部分。例如,較佳為設於凸部之頂面。
於一般之承載帶中,壓孔部設有適當之間隙。於本實施形態中,具備包含凸部之內壁之壓孔部亦於與收容之LED之間具有間隙。而且,因凸部之寬度較發光部之寬度更小,為使壓孔部之內壁與LED不易黏附,以間隙不過大為前提。壓孔部之長邊側之間隙、即LED之前面或背面與壓孔部之內壁之間隙(圖3A中之C1)較佳為0.05mm~0.15mm之範圍。藉由設為具備該範圍之間隙與凸部之壓孔部,即便於壓孔部內LED進行包括旋轉之移動之情形時,亦可抑制LED黏附於壓孔部之凹陷之內壁。再者,此處之間隙並非與設於壓孔部之凸部之兩側之凹陷符合者,而係指凸部之頂面與LED之前面之間之間隙。
又,複數個壓孔部分別以固定之間隔(間距)形成。若使凸部之突出長度變大,則間距亦變大。若考慮作業效率等,則間距較佳為2mm~4mm左右。壓孔部之凸部之突出長度如上述般作為較佳之範圍可列舉0.1mm~0.5mm,其中,2mm間距之情形時突出長度更佳為0.1mm~0.3mm,4mm間距之情形時,突出長度更佳為0.3~0.5mm。
又,就其他觀點而言,凸部之寬度T1與凸部之突出長度D1較佳為滿足下述(式1)之關係。
0.04<D1/T1<1.43……(式1)
例如,圖3A表示於壓孔部12之內部中LED100不傾斜之狀態,圖3B、圖3C表示於壓孔部之內部中LED傾斜(旋轉)之狀態。圖3B與圖3A相比,凸部之寬度T1較大,凸部之突出長度D1較小。即便為此種凸部,若滿足式1之範圍,則即便LED於壓孔部內旋轉亦可使發光部不易黏附於壓孔部之內壁(凹陷之內壁)。
圖3C與圖3A相比,凸部之寬度T1較小,凸部之突出長度D1較大。即便為此種凸部,若滿足式1之範圍,則即便LED於壓孔部內旋轉,亦可使發光部不易黏附於壓孔部之內壁(凹陷之內壁)。
具備此種壓孔部之承載帶由如下片材構成,該片材例如使用聚碳酸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樹脂(ABS樹脂)、聚氯乙烯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等熱塑性樹脂。將該片材藉由真空成型、壓空成形、加壓成型等而加工為具有壓孔部之承載帶。
(LED)
於承載帶之壓孔部收容LED。LED具備封裝體、發光元件及透光性樹脂作為主要構成要素。
LED之封裝體具備:樹脂、陶瓷、玻璃環氧樹脂等絕緣構件、以及作為電極發揮功能之導電構件,且具備能夠收容發光元件之凹部,該凹部之開口部成為LED之發光部。可使用封裝體之寬度例如為約1.0mm~7.0mm左右、厚度為約0.2mm~10mm左右、縱深為約0.3mm~10mm左右者。該凹部於封裝體之側面(前面)具備開口部。來自收容於凹部內之發光元件之光經由凹部內之透光性樹脂自開口部向外部放出。
封裝體之凹部之開口部之形狀於封裝體之側面(前面)形成為橫長。凹部之寬度例如可設為約0.2mm~6.9mm左右。凹部較佳為於封裝體之橫向設於中央。根據該凹部之開口部之橫寬之長度,調整設於 承載帶之壓孔部之內壁之凸部之寬度。封裝體之側面(前面)並不限於橫長,亦可為縱橫長度大致相同之程度者或縱長。即,於收容於承載帶之壓孔部時,以發光部(凹部之開口部)與壓孔部之內壁對向之方式收容即可。
構成LED之發光部之透光性樹脂較佳為容易提取來自發光元件之光之樹脂,例如可列舉矽酮樹脂組合物、改性矽酮樹脂組合物、環氧樹脂組合物、改性環氧樹脂組合物、丙烯酸系樹脂組合物等具有能夠使來自發光元件之光透過之透光性之絕緣樹脂組合物。又,亦可使用矽酮樹脂、環氧樹脂、脲樹脂、氟樹脂及含有至少一種以上該等樹脂之混合樹脂等。於此種樹脂中亦可根據需要含有著色劑、光擴散劑、光反射材、各種填料、波長轉換構件(螢光構件)等。
透光性樹脂之蕭氏A硬度為75以下,或者蕭氏D硬度為70以下。較佳為蕭氏A硬度為70以下,或者蕭氏D硬度為70以下。此種硬度之樹脂之黏性較高,為容易黏附於壓孔部之內壁之性質,但藉由於壓孔部之內壁之一部分設置凸部,可減少黏附。再者,蕭氏A硬度、蕭氏D硬度係使用一般之蕭氏A硬度測定器或者蕭氏D硬度測定器並基於ASTM-D-2240測定之值。
(捆包體)
於承載帶之壓孔部內分別收容LED,進而於壓孔部之開口側接著覆蓋帶而成之捆包體例如可於被捲繞於具備芯之卷軸之狀態下,作為一個捆包體搬送。進而,自工廠出貨時,每個卷軸分別被封入經實施抗靜電對策之袋內。
(實施形態1)
圖1係表示實施形態1之承載帶10、與於承載帶10之壓孔部12之一部分收容LED100而成之捆包體之一部分之俯視圖。圖2A係立體圖,圖2B係圖2A之壓孔部之放大圖。圖3A~圖3C係壓孔部12以及於 其中收容有LED100之狀態之俯視圖,且關於LED100,包括局部剖視圖以便瞭解其內部構造。圖4表示圖1之IV-IV剖面之剖視圖,且係左側表示壓孔部之內壁之不包含凸部之剖面(通過發光元件之剖面),右側表示壓孔部之內壁之包含凸部之剖面之剖視圖。圖5係壓孔部12以及於其中收容有LED100之狀態之剖視圖,且關於LED100,包括局部剖視圖以便瞭解其內部構造。圖6係LED100之立體圖。
於實施形態1中,承載帶10例如由寬度為約8.0mm、厚度為約0.2mm之以聚碳酸酯為主成分之樹脂片材構成。此處作為LED100,使用寬度為約3.00mm、厚度為約0.40mm、縱深(自具備發光部之側面(前面)至背面之長度)為約0.85mm之LED10。承載帶10之壓孔部12於俯視下形成為細長,長邊之長度(寬度)為約3.15mm、短邊之長度(縱深)為約1.00mm,深度為約0.55mm。壓孔部之長邊與LED之寬度對應。
LED100於封裝體102之側面(前面)具備凹部之開口部,如圖3及圖5所示,凹部之開口部102d之寬度L1為約2.2mm,高度L2為約0.3mm。壓孔部12之寬度為約3.15mm,凸部12b之寬度T1為約1.35mm。再者,此處因凸部12b之側面(與LED之發光部對向之面)之角帶圓弧,故作為凸部12b寬度,將最接近LED之面(凸部頂面)之寬度作為凸部之寬度T1。
如圖5所示,壓孔部12之凸部12b之高度T2與自壓孔部12之上端至下端之距離、即壓孔部12之深度相同。可如此般設為與壓孔部之深度相同之高度之凸部,但並不限於此,凸部之高度T2較發光部102d之上下方向之寬度L2更大即可。
(實施形態2)
圖7係表示實施形態2之承載帶20之一部分、與收容於該壓孔部22之LED200之圖。LED200於其側面之偏上側形成有凹部202c,該部分成為發光部202d。而且,壓孔部22之內壁之凸部22b配合該發光部 202d而設於上側。即,設為較壓孔部22之深度更短之高度之凸部。
本發明之承載帶可用於在照明用光源、各種指示器用光源、車載用光源、液晶之背光用光源、感測器用光源中所使用之LED用之承載帶。

Claims (10)

  1. 一種承載帶,其係用於收容LED者,且具備形成有能夠收容LED之凹狀之壓孔部的片材,上述壓孔部於俯視下構成為收容側面設有具有透光性樹脂之發光部之LED的形狀,上述壓孔部於形成凹狀之內壁之一面形成有與LED之發光部對向之凸部,於上述凸部之兩側形成有於收容有LED時與該LED隔開之凹陷,上述凸部之俯視下之寬度形成為較LED之發光部之寬度更窄,上述凸部為自上述壓孔部之上端到達下端之高度。
  2. 如請求項1之承載帶,其中上述凸部與形成於該凸部之兩側之凹陷形成為階梯狀。
  3. 一種承載帶,其特徵在於:其係具備凹狀之壓孔部者,該壓孔部能夠收容側面具備具有透光性樹脂之發光部之LED,且上述壓孔部之內壁於與上述LED之發光部對向之區域具有凸部,該凸部之寬度較上述發光部之寬度更小,上述凸部為自上述壓孔部之上端到達下端之高度。
  4. 如請求項1之承載帶,其中上述凸部之寬度為上述發光部之寬度之15%以上且90%以下之寬度。
  5. 如請求項1之承載帶,其中上述凸部之突出長度為0.1mm以上且0.5mm以下。
  6. 如請求項1之承載帶,其中關於上述凸部,凸部之寬度T1與凸部之突出長度D1滿足以下(式1)之關係:0.04<D1/T1<1.43……(式1)。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承載帶,其構成為於收容有LED時上述凸部與該LED之發光部接觸。
  8. 一種捆包體,其係於如請求項1之承載帶之壓孔部收容LED而成。
  9. 如請求項8之捆包體,其中上述LED之透光性樹脂包含矽酮。
  10. 如請求項8之捆包體,其中上述透光性樹脂之蕭氏A硬度為75以下,或者蕭氏D硬度為70以下。
TW105103048A 2015-01-30 2016-01-30 承載帶及梱包體 TWI6230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16311 2015-01-30
JP2015-016311 2015-01-30
JP2015-255503 2015-12-26
JP2015255503A JP6264366B2 (ja) 2015-01-30 2015-12-26 キャリアテープ及び梱包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40608A TW201640608A (zh) 2016-11-16
TWI623057B true TWI623057B (zh) 2018-05-01

Family

ID=56685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3048A TWI623057B (zh) 2015-01-30 2016-01-30 承載帶及梱包體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264366B2 (zh)
KR (1) KR102408148B1 (zh)
TW (1) TWI6230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72761B2 (ja) * 2016-10-27 2020-10-21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プフィーダ及びledの取出し方法
JP6865647B2 (ja) * 2017-07-03 2021-04-28 デンカ株式会社 積層シート
JP7161090B2 (ja) * 2017-09-08 2022-10-26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キャリアテープ及び梱包体
JP7288200B2 (ja) * 2020-07-30 2023-06-07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および梱包体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2370A (en) * 1984-08-21 1987-10-27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Electronic components series
TW201126771A (en) * 2010-01-29 2011-08-01 Toshiba Kk LED packag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ED package, and packing member for LED package
JP2013110288A (ja) * 2011-11-22 2013-06-06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サイドビュー型発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30312906A1 (en) * 2011-07-29 2013-11-28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Surface-Mount Light Emitt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36030A (ja) * 2005-07-28 2007-02-08 Nichia Chem Ind Ltd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33992B2 (ja) * 2007-03-26 2013-07-10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JP2011159767A (ja) * 2010-01-29 2011-08-18 Toshiba Corp Ledパッケー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171769A (ja) * 2011-06-06 2011-09-01 Toshiba Corp Ledパッケージの包装材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2370A (en) * 1984-08-21 1987-10-27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Electronic components series
TW201126771A (en) * 2010-01-29 2011-08-01 Toshiba Kk LED packag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ED package, and packing member for LED package
US20130312906A1 (en) * 2011-07-29 2013-11-28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Surface-Mount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2013110288A (ja) * 2011-11-22 2013-06-06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サイドビュー型発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094292A (ko) 2016-08-09
JP2016145080A (ja) 2016-08-12
KR102408148B1 (ko) 2022-06-14
TW201640608A (zh) 2016-11-16
JP6264366B2 (ja) 2018-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3057B (zh) 承載帶及梱包體
US958175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2305234B1 (ko) 광원 유닛
US10591662B2 (en) Planar light unit
EP2782150B1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package and backlight including same
WO2006087879A1 (ja) 面状照明装置
JP2012079723A (ja) 発光装置
JP2012028694A (ja) 半導体装置
JPWO2009093498A1 (ja) Ledパッケー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847270B2 (en) LED package with recess and protrusions
CN105870293B (zh) 载带以及包装体
KR101091270B1 (ko)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및 이를 구비한 발광 장치
WO2006103803A1 (ja) 面状照明装置
JP2005346932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ホルダ
US9529139B2 (en) Light source module
JP5723825B2 (ja) 口金、照明ランプ、及び、口金製造方法
CN108153043B (zh) 面状照明装置
JP5041917B2 (ja) キャリアテープ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US8637896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2005317820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パッケージ構造
US10107474B2 (en) Lens module and light emitting diode package including the same
JP7161090B2 (ja) キャリアテープ及び梱包体
US20160079487A1 (en)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KR20090103284A (ko) Led 패키지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모듈
JP2010135706A (ja) 発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