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3342B - 洗衣機 - Google Patents

洗衣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3342B
TWI613342B TW106104108A TW106104108A TWI613342B TW I613342 B TWI613342 B TW I613342B TW 106104108 A TW106104108 A TW 106104108A TW 106104108 A TW106104108 A TW 106104108A TW I613342 B TWI613342 B TW I61334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drum
load
proof member
cen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4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0400A (zh
Inventor
Yasuyuki Joko
Koutarou Takahashi
Tsutomu Wada
Shuji Aita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ppliances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730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04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33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334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20Mountings, e.g. resilient mountings, for the rotary receptacle, motor, tub or casing; Preventing or damping vibrations
    • D06F37/22Mountings, e.g. resilient mountings, for the rotary receptacle, motor, tub or casing; Preventing or damping vibrations in machines with a receptacle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26Casings; Tubs
    • D06F37/267Tub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thereto components or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preceding subgroups
    • D06F37/268Tub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thereto components or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preceding subgroups for suspension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洗衣機,即使大容量的滾筒,也不需要增加防振構件的數量,對於洗滌物和水等的負荷量的變化,可提高至少包含滾筒及外槽及馬達的振動系的穩定性。
一種洗衣機,具備:將水滯留的外槽(23)、及可旋轉地設置在該外槽(23)內的洗滌兼脫水槽也就是滾筒(21)、及將該滾筒(21)旋轉驅動的馬達(22)、及將前述外槽(23)的下側前方朝向上方支撐的前側防振構件(24)、及將前述外槽(23)的下側後方朝向上方支撐的後側防振構件(25),前述前側防振構件(24)及後側防振構件(25),是比至少包含前述外槽(23)及前述滾筒(21)及前述馬達(22)的系的無負荷時的重心更前方地配置。

Description

洗衣機
本發明,是有關於滾筒式洗衣機及滾筒式洗衣乾衣機者。
滾筒式洗衣機,是在框體內將水滯留的外槽是被防振支撐,在其外槽內洗滌兼脫水槽也就是滾筒是透過馬達可旋轉自如地被支撐。在脫水過程中,藉由將滾筒高速旋轉,進行被收容於該滾筒內的洗滌物的脫水。此時,在滾筒內的洗滌物偏向某部位(不平衡)的話,藉由離心力的不平衝會使加振力發生。藉由此加振力,至少包含滾筒及外槽及馬達的振動系會振動,具有導致(造成)振動和噪音的情況。在此,這種的滾筒式洗衣機,是具備將外槽從下方支撐的防振構件,抑制振動系的振動。
如滾筒式洗衣機的滾筒的旋轉軸是大致水平的洗衣機,是在衣類等的洗滌物被投入滾筒內的前及後,前述振動系的重心會朝前後方向移動。即,藉由洗滌物和水等外槽保持的負荷量,會使振動系的重心位置及防振構件的位置關係變化。且,振動系的重心位置是位於比防振 構件更前方或是後側時,負荷量會變大,且振動系的重心位置及防振構件位置的距離愈長,由前述負荷量及前述距離的積所構成的力矩力會變大,外槽就容易傾斜。外槽的傾斜變大的話,不是只有振動狀態變化,外槽及框體的間隙關係也會變化。其結果,藉由外槽及框體容易衝突的條件也變化,具有依據負荷量使振動和噪音是成為過大的情況,且防止其用的構造和控制是也有複雜化的情況。因此,為了防止振動和噪音過大,防止因負荷量使外槽過大傾斜,即對於負荷量的振動系的穩定性是成為必要。
在此,在習知技術的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將由水槽、滾筒、馬達等所構成的被支撐部,藉由在其重心的前側由1根,在後側由2根懸吊支撐,就可以穩定良好地自立支撐。且,藉由將3根懸吊朝前後傾斜安裝,可以更佳抑制前後方向的振動」。
且在專利文獻2中記載,「在將水槽支撐的第1防振構件及第2防振構件之間,是在前後方向隔有規定的間隔。由此,水槽,是在前後方向藉由第1防振構件及第2防振構件穩定被支撐」,進一步「第1防振構件及第2防振構件的規定的間隔,是包含:內含水槽及洗滌槽的系的無負荷狀態時的重心、及額定負荷狀態時的重心的範圍較佳。依據此構成的話,該洗衣機的無負荷狀態時、以及在額定負荷狀態使該洗衣機運轉時之間,系的重心即使是朝前後方向移動的情況,因為重心是位在第1防振構件及第2防振構件之間,所以可以抑制系的振動的複雜 化」。
[習知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7999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3-46843號公報
但是上述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技術,是為了提高振動系的穩定性而由3根防振構件將外槽支撐,但是防振構件與2根洗衣機相比因為多,所以防振構件的成本,進一步洗衣機的成本具有增加的課題。因此,對於不需要增加防振構件的數量,提高振動系的穩定性的構成,上述專利文獻1並不佳。
且上述專利文獻2,是藉由使在前後方向隔有規定的間隔地配置的2根防振構件,是將最輕的無負荷時的振動系的重心被包含於前述防振構件之間的方式設置,來防止外槽的姿勢變化。但是,在本構成中由負荷量所產生的振動系的重心移動量是隨著變大,2根防振構件的間隔也會擴大。即,最大負荷時的振動系的重心、及比無負荷時的振動系的重心更後方配置的防振構件之間的間隔會擴大。其結果,在最大負荷時,施加於2根防振構件之中被配置於前側的防振構件的荷重,是成為比另一方的防振 構件更大,使外槽的前端朝下方傾斜。尤其是,達成滾筒的大容量化的情況,在具有人的動線的框體前方因為具有很多的多餘空間,所以藉由將滾筒朝前後方向延伸,使由負荷量所產生的振動系的重心移動量容易變大。因此,專利文獻2,在大容量滾筒的情況時,對於負荷量的振動系的穩定性具有不充分的課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洗衣機,即使大容量的滾筒,也不需要增加防振構件的數量,對於洗滌物和水等的負荷量的變化,可提高至少包含滾筒及外槽及馬達的振動系的穩定性。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一種洗衣機,具備:將水滯留的外槽、及可旋轉地設置在該外槽內的洗滌兼脫水槽也就是滾筒、及將該滾筒旋轉驅動的馬達、及將前述外槽的下側前方朝向上方支撐的前側防振構件、及將前述外槽的下側後方朝向上方支撐的後側防振構件,前述前側防振構件及後側防振構件,是比至少包含前述外槽及前述滾筒及前述馬達的系的無負荷時的重心更前方地配置。
依據本發明的話,在前後隔有間隔地配置的2根防振構件,因為可以配置於更接近最大負荷時的振動系的重心的位置,所以即使大容量滾筒的情況時,也不需要 增加防振構件的數量,就可以提高振動系對於負荷量的穩定性。
1‧‧‧框體
21‧‧‧滾筒
22‧‧‧馬達
23‧‧‧外槽
23b‧‧‧槽蓋
23c‧‧‧水槽
23d‧‧‧分割面
24‧‧‧前側防振構件
25‧‧‧後側防振構件
27‧‧‧前懸吊彈簧
28‧‧‧後懸吊彈簧
29‧‧‧配重
[第1圖]顯示本實施例的滾筒式洗衣機的內部構造的右側視圖。(實施例1)
[第2圖]顯示本實施例的滾筒式洗衣機的內部構造的前視圖。(實施例1)
[第3圖]將本實施例的滾筒式洗衣機的主要的要素的位置關係簡易地顯示的意示圖。(實施例1)
[第4圖]對於本實施例的滾筒式洗衣機的重心移動簡易地顯示的意示圖。(實施例1)
[第5圖]顯示本實施例的滾筒式洗衣機的內部構造的後視圖。(實施例2)
[第6圖]將本實施例的滾筒式洗衣機的主要的要素的位置關係簡易地顯示的意示圖。(實施例3)
以下,對於本發明的實施例,一邊參照適宜圖一邊詳細說明。
<實施例1>
第1圖是顯示本實施例中的滾筒式洗衣機的內部構造 的右側視圖,第2圖是顯示滾筒式洗衣機的內部構造的前視圖。第2圖的前視圖,將紙面前方方向作為前側,將紙面深度方向作為後側顯示。第1圖的Z,是顯示滾筒21及馬達22的旋轉軸。
如第1圖所示,滾筒式洗衣機,是在構成外圍的框體1的大致中央,設置將洗滌物出入用的投入口1a,將門2可開閉自如地安裝在此投入口1a中。框體1的上部中的操作盤3,是與將運轉逐次控制用的控制裝置4電連接,進行運轉程序的設定和運轉狀態的顯示。在框體1的內部中,設有:將水滯留的外槽23、及將衣類收納用的滾筒21、及將滾筒21旋轉驅動用的馬達22。框體1的投入口1a、外槽23的開口部23a、滾筒21的開口部21a是連通,藉由將門2打開,洗滌物成為可朝滾筒21內出入。
滾筒21,是形成具有開口部21a及背面的近似圓筒形,被內包在外槽23。滾筒21的背面,是透過軸22a與馬達22連結。滾筒21,是藉由此馬達22,朝左旋轉(從滾筒21的正面所見逆時針)及右旋轉(從滾筒21的正面所見順時針)的雙方向被旋轉驅動。在滾筒21內周壁中,擧升洗滌物用的昇降機21b、及脫水用的貫通孔21c是被複數設置。在滾筒21的前端,設有圓筒狀的流體平衡21d。滾筒21的旋轉軸Z,是大致水平,或是前側比後側更高的方式被傾斜設置。又,箭頭A(第2圖參照)顯示的脫水旋轉方向,是以朝最高旋轉數上昇時的旋 轉方向作為基準,在本實施例中成為左旋轉。
外槽23,是形成具有前面及背面的近似圓筒,由分割面23d被分割成:具有開口部23a的槽蓋23b、及具有背面的水槽23c。外槽23,其前面的開口部23a是由環狀的密封墊也就是波紋管26與框體1的投入口1a連接,藉由將門2關閉被水封。分割面23d,是比外槽23的前後方向的中心更前方地配置,後述的前側防振構件24及後側防振構件25是在被安裝於水槽23c的狀態下可進行槽蓋23b的取下。
在外槽23的下側,設有檢出外槽23的振動用的振動檢出手段30。振動檢出手段30,是電力地與控制裝置4連接。振動檢出手段30是藉由設在比分割面23d更後方,即設在水槽23c,不需要變更與控制裝置4的連接,就可將槽蓋23b取下。又,振動檢出手段30,即使是配置於接近控制裝置4的外槽23的上部也可以,配置於接近操作盤3的槽蓋23b也可以。
在外槽23的下側中,在路徑具有排水閥13b的排水軟管13是與排水口13a連接。且,在從外槽23的正面所見的左側中,連接有在路徑具有給水閥10b及洗劑容器12的給水軟管10,藉由將給水閥10b打開,就可從給水口10a朝外槽23內供給水。又,外槽23內的水量,可藉由水位檢出手段14檢出。
在外槽23的上側,設有以振動減少為目的用的配重29。配重29,是設在前側防振構件24的上方,或 更前,被固定於槽蓋23b。又,配重29不一定是一個,即使分割成旋轉軸Z的上側及下側地設置也可以。且,為了藉由輕量化使容易取下槽蓋23b,而將配重29設在水槽23c也可以。
在外槽23的上側中,設有:將外槽23的姿勢保持用的前懸吊彈簧27、及後懸吊彈簧28。前懸吊彈簧27,其一端是與外槽23,另一端是與框體1連接,將外槽23朝斜上方懸架。後懸吊彈簧28,其一端是與外槽23,另一端是與框體1連接,與前懸吊彈簧27在前後方向朝向相反方向將外槽23懸架。又,前懸吊彈簧27及後懸吊彈簧28,沒有必要直接與外槽23或是框體1連接,為了提高耐久性,透過被塗抹了潤滑劑等的構件連接也可以。
在外槽23的下部中,為了防止外槽23的前端或是後端朝下方傾斜,在與外槽23的連接部中,前側防振構件24及後側防振構件25是從側面視隔有規定的間隔地設置。前側防振構件24,具備:衰減力發生的緩衝器24a、及彈簧力發生的壓縮線圈24b、及可旋轉自如地變形的橡膠軸套24c(也被設置在緩衝器24a的上端)、及被固定於外槽23的上側緩衝器基座24d、及被固定於框體1的下側緩衝器基座24e。此構成,因為後側防振構件25也同樣,所以省略說明。前側防振構件24及後側防振構件25,是左右方向的間隔是上端比下端更窄,從正面視「
Figure TWI613342BD00001
字」地配置。又,緩衝器24a,是具有例如:利 用內封液體的黏性阻力的油緩衝器、和利用滑動部的摩擦的摩擦緩衝器、具備致動器的主動緩衝器等。且,緩衝器24a,不是如本實施例透過橡膠軸套24c與上側緩衝器基座24d(下側緩衝器基座24e)連接,而是與外槽23直接連接也可以。
在此第3圖,是為了前側防振構件24及後側防振構件25的說明,簡易地顯示:至少包含外槽23及滾筒21及馬達22及配重29的系(以下稱為振動系)、及其他主要的要素。振動系,是與外槽23一體振動的要素,也包含被保持於外槽23內的洗滌物和水等的負荷量。第3圖的G0是顯示無負荷時的振動系的重心位置,G1是顯示最大負荷時的振動系的重心位置。
無負荷,是指被保持於洗滌物及水等外槽23內的負荷量是完全無的狀態下,且在外槽23內水完全未進入的狀態。即,無負荷時是振動系的由質量及重力的積所構成的荷重是最小的條件。又,無負荷時的重心G0,因為馬達22的質量比較大,所以在旋轉軸Z方向位於比滾筒21的中心更後方。
另一方面,最大負荷,是指在乾的狀態下在滾筒21內可以收納的洗滌物的最大質量(以下稱為額定負荷)是被投入滾筒21內,進一步由後述的清洗行程或是清洗行程使被滯留在外槽23內的水成為最大水位的狀態。即,最大負荷時是振動系的由質量及重力的積所構成的荷重是最大的條件。振動系的重心,是隨著從無負荷時 的G0增加負荷量而朝前方移動,在最大負荷時的G1位於最前方。這是因為負荷本身的重心是在旋轉軸Z位於滾筒21的大致中央,伴隨負荷量的增加,影響比馬達22的質量更大。伴隨這種負荷量的增加的重心移動,因為是滾筒21的旋轉軸Z愈接近水平,負荷愈容易朝前移動,所以明顯。
例如,額定負荷是10kg的情況,因為洗滌物是包含水增加至3~5倍程度的質量30~50kg,且滿水時是在外槽23內20~40kg程度的水被滯留,所以前側防振構件24及後側防振構件25,是成為將約90kg的振動系的質量支撐。
在此,前側防振構件24及後側防振構件25,皆被配置於比無負荷時的振動系的重心G0更前方。即,從後方,依序配置無負荷時的振動系的重心G0、後側防振構件25的中心線L2、前側防振構件24的中心線L1。由此,因為最輕的無負荷時的振動系的重心G0主要是由後側防振構件25支撐,相反地將最重的最大負荷時的振動系的荷重負荷G1由前側防振構件24及後側防振構件25的2根支撐,所以即使振動系的重心移動量大的情況時,也可以穩定將外槽23支撐。
前側防振構件24,是配置於最大負荷時的振動系的重心G1,或更前方較佳。由此,最大負荷時的振動系的重心G1,是成為位於前側防振構件24及後側防振構件25之間。前側防振構件24及後側防振構件25的前 後方向的中心L3,是比無負荷時的振動系的重心G0,更接近最大負荷時的振動系的重心G1。因此,可以將最大負荷時的振動系的穩定性更提高。又,此構成是無負荷時的振動系的重心G0及前側防振構件24的距離雖變長,但是將外槽23傾斜的力因為在無負荷時最小,所以其影響小。
在此第4圖,是意示:使用前側防振構件24及後側防振構件25及滾筒21,伴隨負荷量的振動系的重心移動、及施加於振動系的重心的荷重的大小。在滾筒21的前後方向的大致中心,由負荷量所產生的一樣荷重P是被施加,朝垂直下方發生荷重F2。另一方面,在無負荷時的振動系的重心G0中,朝垂直下方被施加荷重F0。負荷量增加,一樣荷重P變大的話,振動系的重心,是接近最大負荷時的振動系的重心G1,荷重的大小也接近最大的F1。且,藉由最大荷重F1,前側防振構件24或是後側防振構件25的短縮量是成為最大。此時,前側防振構件24及後側防振構件25的距離愈接近,那些的短縮量的差愈小,外槽23的傾斜變小。相反地,負荷量小時,前側防振構件24及後側防振構件25的距離即使長,因為支撐的質量也小,所以短縮量的差是小。因此,如本實施例,藉由將最大負荷時的振動系的重心G1附近,由前側防振構件24及後側防振構件25支撐,就可以提高對於負荷量的增減的振動系的穩定性。
且前側防振構件24,是被設置於比分割面 23d更後方,即水槽23c。由此,與具有開口部23a的槽蓋23b相比,因為水槽23c是由有底圓筒型具有強度,所以可以穩定將最大負荷時的振動系的重心G1支撐。
另一方面,後側防振構件25,是如箭頭A(第2圖參照)所示,被設置在滾筒21的脫水旋轉方向成為向下的側。由此,在外槽23將右斜上方向作為長徑的橢圓軌道的振動狀態(第2圖的箭頭B參照),後側防振構件25的伸縮變化量及伸縮速度變化因為變大,所以可以有效率地朝外槽23給與衰減地達成低振動化。這種振動狀態,是外槽23朝左右方向振動的模式、及朝上下方向振動的模式的共振旋轉數是接近的情況時發生容易,尤其是如一枚浴墊的少量衣類容易變大。即,無負荷時的振動系的重心G0附近,是藉由從右方向且上方向朝左方向且下方向振動,成為第2圖的箭頭B所示的橢圓軌道。因此,藉由將後側防振構件25設在無負荷時的振動系的重心G0附近,就可以有效率地達成振動減少。又,如本實施例滾筒21的脫水旋轉方向是左旋轉的情況時後側防振構件25是從正面視成為左側,脫水旋轉方向是右旋轉的情況時後側防振構件25是成為右側。
且前側防振構件24及後側防振構件25,是被配置在比前懸吊彈簧27及外槽23的連接部更後方,且後懸吊彈簧28及外槽23的連接部的前方。由此,最大負荷時的振動系的重心G1是位於比前側防振構件24更前方的情況時,因為外槽23的前端或是後端是朝上方被拉引, 所以可以提高振動系的穩定性。又,為了更提高最大負荷時的振動系的穩定性,將前側防振構件24及後側防振構件25,配置於比後懸吊彈簧28及外槽23的連接部更後方,由前懸吊彈簧27及後懸吊彈簧28的雙方將外槽23的前端朝上方拉高較佳。這是在比前側防振構件24更前方,將外槽23的上部由側面視形成「V字」的方式懸架者。
對於上述構成,說明其動作。將門2打開將洗滌物投入滾筒21內,將規定量的洗劑投入洗劑容器12內之後,開始運轉的話,首先,實行清洗過程。在清洗過程中,給水閥10b被打開給水的水,是透過洗劑容器12及給水軟管10,與洗劑一起進入外槽23內。將此動作實行規定時間之後,滾筒21是反覆正轉、停止、逆轉、停止的攪拌動作實行規定時間。此時,被收容於滾筒21內的洗滌物,是藉由設在滾筒21內周壁的昇降機21b而朝旋轉方向被擧升,因為反覆從已被擧升的高度位置落下的攪拌動作,所以敲洗的作用被動作在洗滌物地進行洗衣。
將此動作進行規定時間之後,終了清洗過程,實行脫水過程。在此脫水過程中,首先打開排水閥13b,外槽23內的水是透過排水軟管13朝機外被排水。接著,將滾筒21朝箭頭A的脫水旋轉方向(在本實施例中為左旋轉)旋轉,到達規定旋轉速度(例如900r/min)之後藉由規定時間旋轉,將被包含於洗滌物的水脫水。
將此脫水過程進行規定時間之後,給水閥10b 被打開給水,該水通過洗劑容器12及給水軟管10,朝外槽23內被注水,實施清洗過程。在此清洗過程中,與前述的清洗過程同樣地,反覆正轉、停歇、反轉、停歇的動作的攪拌動作實行規定時間。此時,洗滌物是藉由設在滾筒21的內周壁的昇降機21b而朝旋轉方向被擧升,因為是反覆從已被擧升的高度位置落下的攪拌動作,所以被包含於洗滌物的洗劑成分被稀釋地進行清洗。又,具備乾燥功能的滾筒式洗衣乾衣機的情況時,在此後實行乾燥過程。
如以上在本實施例中,前側防振構件24及後側防振構件25是藉由配置於比最輕的無負荷時的振動系的重心G0更前方,因為可以將最大負荷時的振動系的重心G1及前側防振構件24及後側防振構件25的距離接近,所以如大容量滾筒,伴隨負荷量的振動系的重心移動大的情況時,也不需要增加防振構件的數量,就可防止外槽23的傾斜,可以提高對於負荷量的振動系的穩定性。
又,在本實施例中雖說明了滾筒式洗衣機,是附乾燥功能的滾筒式洗衣乾衣機也可獲得同樣的效果。且,在本實施例中,雖將脫水旋轉方向設成左旋轉,但是相反的右旋轉也可以,該情況是藉由將前側防振構件24從正面視設在左側,將後側防振構件25從正面視設在右側,就可獲得同樣的效果。
<實施例2>
第5圖,是顯示第2實施例中的滾筒式洗衣機的背面的內部構造的意示圖。在外槽23的下方後側中,設有馬達50。在馬達50的前方,即在外槽23的右側中設有前側防振構件54,在外槽23的左側中設有後側防振構件55。且,設在外槽23的背面的帶輪51,是與滾筒21的背面連結,可旋轉自如地支撐滾筒21。馬達50的動力,是透過皮帶52朝帶輪51傳達,使滾筒21可以朝左右方向旋轉驅動。在本實施例中,脫水旋轉方向是左旋轉。
依據上述構成的話,與後側防振構件55相比,前側防振構件54的後方因為較寬,所以可以確保將馬達50配置用的空間。即,因為可以加大馬達50,所以可以一邊抑制旋轉數的增加一邊發出大的輸出,可以抑制起因於旋轉數的噪音。
又,在本實施例中,雖將前側防振構件54及馬達50從正面視配置於右側,但是脫水旋轉方向是右旋轉的情況時,即使將前側防振構件54及馬達50從正面視配置於左側,也可獲得同樣的效果。
<實施例3>
第6圖,是顯示第3實施例中的滾筒式洗衣機的上面的內部構造的意示圖。第6圖,是顯示藉由前側防振構件24及後側防振構件25的中間線X、及與其垂直交叉的滾筒21的旋轉軸Z,將外槽23由上面視分成A1、A2、A3及A4的4個區域。設在外槽23的前端的前懸吊彈簧 60,是對於滾筒21的旋轉軸Z被配置於後側防振構件25附近,設在外槽23的後端的後懸吊彈簧61,是對於滾筒21的旋轉軸Z配置於前側防振構件24附近。即,在區域A1中配置後側防振構件25、在區域A2中配置前懸吊彈簧60、在區域A3中配置前側防振構件24、且在區域A4中配置後懸吊彈簧61。又,其他的構成及運轉控制,是與實施例1相同,附加同一符號並省略說明。
依據上述構成的話,因為將未從下方支撐外槽23的區域A2或是A4,由前懸吊彈簧60及後懸吊彈簧61朝上方懸架,所以可以防止外槽23的區域A2或是區域A4朝下方向傾斜。且,因為是迴避外槽23的上方的空間變最窄的滾筒21的旋轉軸Z的上方地配置前懸吊彈簧60及後懸吊彈簧61,所以外槽23的上方的空間變寬,可防止外槽23及框體1的衝突。
又,滾筒21的脫水旋轉方向是相反的情況時,藉由作成左右對稱,可獲得同樣的效果。
21‧‧‧滾筒
22‧‧‧馬達
23‧‧‧外槽
23b‧‧‧槽蓋
23c‧‧‧水槽
23d‧‧‧分割面
24‧‧‧前側防振構件
25‧‧‧後側防振構件
27‧‧‧前懸吊彈簧
28‧‧‧後懸吊彈簧
29‧‧‧配重

Claims (3)

  1. 一種洗衣機,具備:將水滯留的外槽、及可旋轉地設置在該外槽內的洗滌兼脫水槽也就是滾筒、及將該滾筒旋轉驅動的馬達、及將前述外槽的下側前方朝向上方支撐的前側防振構件、及將前述外槽的下側後方朝向上方支撐的後側防振構件,其特徵為:前述前側防振構件及後側防振構件,是比至少包含前述外槽及前述滾筒及前述馬達的系的無負荷時的重心更前方地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洗衣機,其中,在前述外槽下側左右各設置1根前述前側防振構件及前述後側防振構件之中,後側防振構件,是被設置在從正面視使脫水時的前述滾筒的旋轉方向成為向下的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洗衣機,其中,具備:將前述外槽的上側前端朝上側前方懸架的第1懸吊彈簧、及將前述外槽的上側後端朝上側後方懸架的第2懸吊彈簧,前述第1懸吊彈簧是從正面視被配置於後側防振構件的上方,前述第2懸吊彈簧是從正面視被配置於前側防振構件的上方。
TW106104108A 2016-02-17 2017-02-08 洗衣機 TWI6133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27525A JP6976037B2 (ja) 2016-02-17 2016-02-17 洗濯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0400A TW201730400A (zh) 2017-09-01
TWI613342B true TWI613342B (zh) 2018-02-01

Family

ID=59649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4108A TWI613342B (zh) 2016-02-17 2017-02-08 洗衣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976037B2 (zh)
CN (1) CN107090696B (zh)
TW (1) TWI6133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97004B2 (ja) * 2018-02-26 2022-01-17 日立グローバルライフ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7174607B2 (ja) * 2018-12-03 2022-11-17 日立グローバルライフ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機
CN112877986A (zh) * 2021-01-07 2021-06-01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洗衣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63425A1 (en) * 2002-11-29 2004-08-26 Kim Jong Seok Drum type washing machine
US20050217323A1 (en) * 2003-02-17 2005-10-06 Lee Deug H Drum type washing machine
US20110214455A1 (en) * 2010-03-08 2011-09-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Vibration control device for washing machine
US20160312394A1 (en) * 2013-12-09 2016-10-27 Haier Group Corporation Vibration-reducing washing machine and vibration-reducing method for washing 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68688B2 (ja) * 1993-05-26 1999-03-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2001224894A (ja) * 2000-02-15 2001-08-21 Sharp Corp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4368662B2 (ja) * 2003-11-07 2009-11-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4412723B2 (ja) * 2004-09-13 2010-02-1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4535963B2 (ja) * 2005-08-04 2010-09-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2010051338A (ja) * 2008-08-26 2010-03-11 Panasonic Corp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5269917B2 (ja) * 2011-01-07 2013-08-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洗濯機
US20130014545A1 (en) * 2011-02-23 2013-01-17 Panasonic Corporation Drum-type washing machine
JP5568124B2 (ja) * 2012-12-04 2014-08-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洗濯機
EP2843097B1 (en) * 2013-08-27 2016-12-28 Panasonic Corporation Front-loading-type washing machine
JP5755775B2 (ja) * 2014-03-28 2015-07-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63425A1 (en) * 2002-11-29 2004-08-26 Kim Jong Seok Drum type washing machine
US20050217323A1 (en) * 2003-02-17 2005-10-06 Lee Deug H Drum type washing machine
US20110214455A1 (en) * 2010-03-08 2011-09-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Vibration control device for washing machine
US20160312394A1 (en) * 2013-12-09 2016-10-27 Haier Group Corporation Vibration-reducing washing machine and vibration-reducing method for washing ma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0400A (zh) 2017-09-01
CN107090696A (zh) 2017-08-25
JP2017144008A (ja) 2017-08-24
CN107090696B (zh) 2019-05-14
JP6976037B2 (ja) 2021-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755567B2 (ja) ドラム型洗濯機の洗濯槽
EP2843097B1 (en) Front-loading-type washing machine
ITMI20010657A1 (it) Macchina lavatrice del tipo a tamburo
TWI613342B (zh) 洗衣機
US20040244121A1 (en) Mono-tub drum-type wash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101417779B1 (ko) 세탁기 및 세탁기의 아우터터브 지지구조
RU2497991C2 (ru) Стиральная машина
JP6742133B2 (ja) 洗濯機
JP2009153651A (ja) 洗濯機
CN111254648B (zh) 滚筒式洗衣机
JP6010769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5568124B2 (ja) 洗濯機
JP5269917B2 (ja) 洗濯機
CN107916532B (zh) 滚筒式洗衣机以及滚筒式洗涤烘干机
JP6803649B2 (ja) 洗濯機
JP6997004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EP2309051A1 (en) Front-loading wash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a tub of such washing machine
JP5291128B2 (ja) 洗濯機
WO2024089938A1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6025264B2 (ja) 洗濯機
JP5531048B2 (ja) 洗濯機
JP6037710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7002292B2 (ja) 洗濯機
JP6800051B2 (ja) 洗濯機
JP2012000173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