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3293B - 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 - Google Patents

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3293B
TWI613293B TW105126175A TW105126175A TWI613293B TW I613293 B TWI613293 B TW I613293B TW 105126175 A TW105126175 A TW 105126175A TW 105126175 A TW105126175 A TW 105126175A TW I613293 B TWI613293 B TW I61329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annular
pressing
bottle
press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6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9258A (zh
Inventor
Po Lun Wang
Original Assignee
Tim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m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m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TW105126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1329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32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329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09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9258A/zh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Description

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培養瓶裝置,特別是,本發明是一種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
白樺茸(Inonotus obliquus)屬於真菌界、擔子菌門、層菌綱、非褶菌目、多孔菌科、褐臥(纖孔菌屬),中文別名還有白樺蕈、樺樹菇、樺褐孔菌、西伯利亞靈芝、樺孔茸和樹蘑菇,是主要分佈於俄羅斯及東歐地區的一種民間藥用真菌。研究顯示白樺茸具有預防乳腺癌、肝癌、子宮癌、胃癌、糖尿病及高血壓的效果,近年來,其營養和藥用價值逐漸引起人民的關注,成為醫藥工業和保健品工業的熱門開發領域。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顯示,白樺茸含有大量的植物纖維類多醣體,其中的葡聚糖、異多醣體、果膠等物質,還可以作為細胞膜成分之一,特別是多醣類的BRM(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s)物質中葡聚糖的含量較高,可以提升免疫細胞的活力,具有抑制癌細胞擴散、防止癌症復發、避免胃腸吸收到致癌物質等效果。
固態培養的特點是在低水含量的條件下操作,提供了菌絲生長一個選擇性的環境。真菌類(尤其是食藥用菇類)較適合固態培養,因 為真菌類在天然環境下並非存在液體環境,因此利用液態培養產生之菌絲體代謝途徑與天然菇類成長途徑差異很大,其藥效自然不同;然而固態培養與天然環境較為接近,因此產生之產物及營養成分也較接近天然之白樺茸。
而因傳統的白樺茸人工培養方式較不易成功、菌株也較為昂貴,生長初期也非常容易受雜菌或病蟲害感染,若為防止污染使用密閉性很強的容器進行培養,生長後期則常由於容器內溫度較高、氣體流動性差、氧氣不足、代謝物質濃度較高,因而導致白樺茸菌絲體無法萌發、生長緩慢、因競爭力較差而更容易被雜菌所感染或產物代謝物營養成分不足等問題。且傳統培養方式較為繁雜,必須耗費大量管理監控之人力成本,進行培養液添加、裝置透氣性、環境溫濕度的觀察及調控等程序,一旦培育環境之條件控制不當,可能影響白樺茸菌絲體的生產狀態及產物品質,造成生產良率不高。
因此,一種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若能提供易於控制培育環境之條件,來維持白樺茸菌絲體的生產狀態及產物品質,將是有助於產業的實用性。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以收容一含有接種白樺茸菌株的瓊脂主體之基質,而易於控制培育環境之條件,來維持白樺茸菌絲體的生產狀態及產物品質。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 置,以彈性按壓操作易於釋放培養液至一含有接種白樺茸菌株的瓊脂主體之基質,而提供良好調控透氣性與環境溫濕度之培育環境,來維持白樺茸菌絲體的生產狀態及產物品質。
為實現本發明之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包含:一中空瓶體,收納一基質,其中該基質含有一瓊脂主體、均勻分布於該瓊脂主體的碎木屑,及接種於該瓊脂主體的白樺茸菌株;以及一瓶蓋裝置,覆蓋於該中空瓶體之瓶口,其中該瓶蓋裝置包含:一環形蓋體,形成一空間;一按壓蓋體,具有一按壓部與一底部,且該按壓蓋體收容於該空間;以及至少一彈性體,於該空間內設置於該按壓部下方,俾使該按壓部與該底部封閉該空間以容納一培養液。
其中該環形蓋體包含:一環形部,具有一內緣且開設有複數個透氣孔;一旋轉部,配置於該環形部的下方,而旋轉該旋轉部可封閉部分或全部的透氣孔;以及一環形側壁,從該環形部的內緣往該中空瓶體內延伸,且由該環形側壁界定該空間,且該環形側壁的下緣具有由內向外漸擴的結構配合該底部的周圍邊緣具有軟性橡膠,以防止該空間內的一培養液在該按壓部未按壓前漏液。
其中在該空間內,該按壓蓋體的按壓部與底部之間具有一桿體,該桿體設置於該按壓部與底部之間,致使該按壓部未按壓時,該彈性體呈壓縮狀態而使該底部抵住該環形蓋體的下緣,且該按壓部被按壓時,該桿體驅使該底部與該環形蓋體的下緣產生隙縫,供一培養液注入該基質。
根據本發明所實施的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操作人員以彈性按壓操作培養瓶裝置,而易於將培養液釋放至一含有接種白樺茸菌株 的瓊脂主體之基質,而提供良好調控透氣性與環境溫濕度之培育環境,來維持白樺茸菌絲體的生產狀態及產物品質。此外,本發明所實施的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可快速誘使白樺茸菌絲體萌發及成長,並可藉由旋轉方式快速調節空氣流通量以達到與室內環境相同的溫濕度,進而達到簡化培育流程、避免操作開蓋過程中汙染的可能性,且能有效降低人力與設備成本。而本發明培養瓶裝置採按壓式操作添加培養液,達到可快速且方便地調控萌發時間及生長速率的方式,且菌體生長至一定大小後即可進行摘採、萃取等後續步驟,無須更換容器或二次值菌再進行培養,亦使作業上更為快速、簡化。
1‧‧‧空間
2‧‧‧培養液
10‧‧‧環形蓋體
11‧‧‧透氣孔
12‧‧‧環形部
13‧‧‧環形側壁
14‧‧‧步階結構
15‧‧‧旋轉部
16‧‧‧底部
17‧‧‧中空柱體
20‧‧‧按壓蓋體
21‧‧‧按壓部
22‧‧‧底部
23‧‧‧軟性橡膠
24‧‧‧桿體
25‧‧‧螺孔
26‧‧‧加液口
27‧‧‧封孔蓋
30‧‧‧彈性體
40‧‧‧中空瓶體
41‧‧‧刻度
50‧‧‧基質
51‧‧‧白樺茸菌絲體
60‧‧‧按壓蓋體
61‧‧‧環形凸緣
第一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之示意圖,其中瓶蓋裝置尚未被按壓狀態。
第二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瓶蓋裝置之分解示意圖。
第三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之示意圖,其中瓶蓋裝置保持被按壓狀態,使培養液滴漏至瓶體內之基質。
第四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之示意圖,其中瓶體內之基質培養出白樺茸菌絲體。
第五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之示意圖,其中瓶蓋裝置尚未被按壓狀態。
第六圖為本發明瓶蓋裝置具有旋轉部之剖面視圖,該旋轉部可封閉部 分或全部的透氣孔。
第七A圖、第七B圖及第七C圖分別為第六圖所示本發明瓶蓋裝置之旋轉部未封閉、部分封閉及全部封閉透氣孔之俯視圖。
第八A圖及第八B圖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之示意圖,分別顯示瓶蓋裝置尚未被按壓及被按壓狀態。
第九A圖及第九B圖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之示意圖,分別顯示瓶蓋裝置尚未被按壓及被按壓狀態。
首先請參考第一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之示意圖。在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一種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主要包含:一中空瓶體40與一瓶蓋裝置,其中該瓶蓋裝置覆蓋於該中空瓶體40之瓶口,而該中空瓶體40內收納一基質50,且該基質50含有一瓊脂主體、均勻分布於該瓊脂主體的碎木屑,及接種於該瓊脂主體的白樺茸菌株。其中,該基質50可為一固態培養基質,係由瓊脂為主體,並於製造過程中摻雜適量樺樹或其他樹種之木屑混合均勻,並加入其他營養成份,供應白樺茸菌株萌發及生長。
中空瓶體40以可透光之圓柱形瓶體為例,容器直徑約為10~20公分,高度約為15~30公分,容器開口邊緣為橡膠等密合元件,使瓶蓋裝置蓋上時能行成一密閉空間,該空間可容置培養體。
請同時參考第二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瓶蓋裝置之分解示意圖。瓶蓋裝置包含:一環形蓋體10、一按壓蓋體20與一彈性體30。 環形蓋體10具有一環形部12與一環形側壁13,該環形部12的外側邊緣用以覆蓋於該中空瓶體40之瓶口,而該環形部12的內側邊緣向下往該中空瓶體40內延伸環形側壁13,且環形側壁13形成一空間1。此外,該環形部12分布開設複數個透氣孔11。按壓蓋體20包含一按壓部21與一底部22,該底部22呈圓形且周圍邊緣具有軟性橡膠23,該底部22適於密封環形側壁13的下緣,而環形側壁13的下緣具有由內向外漸擴的結構,可適於軟性橡膠23的密合。該底部22的中央形成一桿體24,該桿體24的頂端具有螺紋以鎖入按壓部21的中央所形成的螺孔25。彈性體30收容於該空間1之內且位於該按壓部21的下方,而環形側壁13的內側表面形成一步階結構14,該步階結構14用以支撐該彈性體30。彈性體30較佳為一螺旋彈簧。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瓶蓋裝置的安裝是先將底部22由空間1的下方置入,再將彈性體30置於該空間1內的步階結構14上,最後將按壓部21鎖於該底部22的桿體24頂端,使彈性體30在該空間1內呈壓縮狀態,彈性體30藉由步階結構14的支撐抵頂於按壓部21的下表面,而提供該按壓部21向上彈力,俾使底部22周圍邊緣的軟性橡膠23密封環形側壁13的下緣,由按壓部21、環形側壁13與底部22界定封閉的空間1,以容納一培養液2。培養液2則主要係由醣類等營養成分組成的水溶液。該按壓部21開設一加液口26,用以將培養液2注入該空間1。該加液口26可由一封孔蓋27封閉,如第八A圖所示。
請參考第三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之示意圖,其中瓶蓋裝置保持被按壓狀態,使培養液2滴漏至瓶體內之基質50。由於按壓蓋體20的按壓部21鎖於底部22的桿體24,因此,該桿 體24提供按壓部21與底部22之間具有一連動結構。當該按壓部21被按壓(如箭頭所示)時,該桿體24驅使該底部22的軟性橡膠23與該環形蓋體10的環形側壁13的下緣產生隙縫,讓培養液2滴漏至基質50,並可視狀況調整液體流入量,以培養出白樺茸菌絲體51。當該按壓部21未被按壓時,按壓部21即可回彈,底部22也因而上升回彈,回彈後底部22的軟性橡膠23可緊貼環形側壁13的下緣,防止液體持續流出。
請參考第四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之示意圖,其中瓶體內之基質50培養出白樺茸菌絲體51。隨著白樺茸菌絲體51的萌發,該中空瓶體40的側壁提供刻度41有利於觀察白樺茸菌絲體51的成長高度。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基質50的厚度以5~10公分最佳,白樺茸菌絲體51最適摘採期間約為直徑7~10公分時,此時白樺茸菌絲體51的高度約為5~8公分,此時摘採萃取後之營養成分較佳。
請參考第五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之示意圖,其中瓶蓋裝置尚未被按壓狀態。相較於第一實施例,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的瓶蓋裝置包含:一環形蓋體10、一按壓蓋體20與複數個彈性體30,其中環形蓋體10與按壓蓋體20如同第一實施例所示。複數個彈性體30對稱分布於環形側壁13的支撐結構,並抵頂於按壓部21的下表面。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同樣可獲得如第一實施例所示培養瓶裝置的相同功效與結果。
請參考第六圖,係顯示本發明瓶蓋裝置具有旋轉部之剖面視圖。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第六圖所示瓶蓋裝置可覆蓋於如第一圖所示中空瓶體40之瓶口,其中瓶蓋裝置可進一步增設一旋轉部15,該旋轉部15可 封閉部分或全部的透氣孔11,俾使中空瓶體40內部為密閉或通氣的環境。該旋轉部15配置於該環形蓋體10的環形部12的上方,且該環形部12的外側邊緣向上延伸形成一崁槽,該崁槽可崁接旋轉部15的外緣,可由操作人員轉動該旋轉部15沿崁槽進行圓周活動。該旋轉部15呈一扇形結構,如第七A圖所示。隨著旋轉部15進行圓周活動位於不同位置,如第七A圖、第七B圖及第七C圖所示,旋轉部15將未封閉或部分封閉或全部封閉透氣孔11。
根據本發明上述所有實施例或其組合之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使用前需先滅菌,滅菌後放入基質50、植入白樺茸菌株,並自加液口26加入適量的培養液2至空間1。此時白樺茸菌株雖植於基質50上,但由於白樺茸萌發需要液體(水分或培養液)的幫助,故在此狀態下白樺茸菌絲體51不會萌發,且瓶蓋裝置的透氣孔11可藉由旋轉部15調整為全部封閉,避免雜菌落入瓶內造成感染,可方便培養瓶裝置保存及調控批次的生長時間,白樺茸菌株於此狀態下可維持約3週,在此期間加入培養液2均可誘使白樺茸菌株萌發出白樺茸菌絲體51。若欲開始培養白樺茸菌絲體51,可用按壓操作方式加入適量培養液2,促使白樺茸菌絲體51萌發,並可於生長期間視個別白樺茸菌絲體51生長情形酌量增加培養液2,以便調控生長速度、大小以及採收時間。
在白樺茸菌絲體51萌發初期,較怕雜菌感染,所需之氧氣交換較少、產出的二氧化碳及熱也較少,可將環形蓋體10的旋轉部15關閉透氣孔11,如第六圖與第七C圖所示,較利於白樺茸菌絲體51萌發;待白樺茸菌絲體51成長至約直徑1~3公分時,雜菌的危害相對較小、所需之氧氣交換較多、產出的二氧化碳及熱也較多,此時可利用旋轉部15開啟透氣孔11, 如第七A圖所示,幫助白樺茸菌絲體51成長時所需的氣體交換與熱氣排除;此外,該旋轉部15的位置可提供不同程度地調整通氣量大小,而依據白樺茸菌絲體51生長情形調節適當的通氣量。
請參考第八A圖與第八B圖,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之示意圖,分別顯示瓶蓋裝置尚未被按壓及被按壓狀態。在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中,一種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主要包含:一中空瓶體40與一瓶蓋裝置,其中該瓶蓋裝置覆蓋於該中空瓶體40之瓶口,而該中空瓶體40內收納一基質50,且該基質50含有一瓊脂主體、均勻分布於該瓊脂主體的碎木屑,及接種於該瓊脂主體的白樺茸菌株。
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瓶蓋裝置包含:一環形蓋體10、一按壓蓋體20與一彈性體30。按壓蓋體20具有一按壓部,環形蓋體10具有一環形部12、一環形側壁13與一底部16,該環形部12的外側邊緣用以覆蓋於該中空瓶體40之瓶口,而該環形部12的內側邊緣向下往該中空瓶體40內延伸環形側壁13,該環形側壁13下緣形成該底部16,由環形側壁13與底部16形成一空間以容納一培養液2。此外,該底部16的中央形成一中空柱體17,該中空柱體17供一桿體24由底部16下方穿入,桿體24並穿過彈性體30,且桿體24的頂端鎖固於按壓蓋體20的中央。該底部16形成複數缺口,每一缺口被薄膜橡膠23封閉,防止培養液2洩漏。
如第八B圖所示,當該按壓蓋體20的按壓部被按壓(如箭頭所示)時,該空間內被壓縮的氣體將迫使該薄膜橡膠23打開該底部16的缺口,俾使該空間內的培養液2滴漏至該基質50,以獲得本發明如上所述實施例的所有功效與結果。
請參考第九A圖與第九B圖,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之示意圖,分別顯示瓶蓋裝置尚未被按壓及被按壓狀態。在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中,一種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主要包含:一中空瓶體40與一瓶蓋裝置,其中該瓶蓋裝置覆蓋於該中空瓶體40之瓶口,而該中空瓶體40內收納一基質50,且該基質50含有一瓊脂主體、均勻分布於該瓊脂主體的碎木屑,及接種於該瓊脂主體的白樺茸菌株。
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瓶蓋裝置包含:一環形蓋體10與一按壓蓋體60。其中,環形蓋體10具有一環形部12、一環形側壁13與一底部16,該環形部12的外側邊緣用以覆蓋於該中空瓶體40之瓶口,而該環形部12的內側邊緣向下往該中空瓶體40內延伸環形側壁13,該環形側壁13下緣形成該底部16,由環形側壁13與底部16形成一空間以容納一培養液2。該底部16形成複數缺口,每一缺口被薄膜橡膠23封閉,防止培養液2洩漏。此外,按壓蓋體60具有一按壓部且其下表面具有一環形凸緣61,當按壓蓋體60蓋於環形蓋體10時,環形凸緣61的外徑貼合環形側壁13的內徑以封閉該空間,如第九A圖所示。
如第九B圖所示,當該按壓蓋體60的按壓部被按壓(如箭頭所示)時,該空間內被壓縮的氣體將迫使該薄膜橡膠23打開該底部16的缺口,俾使該空間內的培養液2滴漏至該基質50,以獲得本發明如上所述實施例的所有功效與結果。
2‧‧‧培養液
10‧‧‧環形蓋體
11‧‧‧透氣孔
12‧‧‧環形部
13‧‧‧環形側壁
20‧‧‧按壓蓋體
21‧‧‧按壓部
22‧‧‧底部
23‧‧‧軟性橡膠
24‧‧‧桿體
26‧‧‧加液口
30‧‧‧彈性體
40‧‧‧中空瓶體
41‧‧‧刻度
50‧‧‧基質

Claims (10)

  1. 一種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包含:一中空瓶體,具有一瓶口;以及一瓶蓋裝置,覆蓋於該中空瓶體之瓶口;其中該瓶蓋裝置包含:一環形蓋體,形成一空間;一按壓蓋體,具有一按壓部與一底部,且該按壓蓋體收容於該空間;以及至少一彈性體,於該空間內設置於該按壓部下方,俾使該按壓部與該底部封閉該空間。
  2. 如請求項1所載之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進一步包含一放置於該中空瓶體內之基質,其中該基質含有一瓊脂主體、均勻分布於該瓊脂主體的碎木屑,及接種於該瓊脂主體的白樺茸菌株。
  3. 如請求項1所載之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其中該環形蓋體、該按壓部與該底部界定該空間容納一培養液。
  4. 如請求項1所載之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其中該環形蓋體包含:一環形部,具有一內緣且開設有複數個透氣孔;以及一環形側壁,從該環形部的內緣往該中空瓶體內延伸,且由該環形側壁界定該空間。
  5. 如請求項4所載之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其中該環形蓋體包含:一旋轉部,配置於該環形部,而旋轉該旋轉部可封閉部分或全部的透氣孔。
  6. 如請求項4所載之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其中該環形部具有一外緣,且該環形部的外緣覆蓋於該中空瓶體之瓶口,該環形側壁具有一步階結構,而該彈性體抵頂於該步階結構與該按壓部之間。
  7. 如請求項4所載之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其中該環形側壁的下緣具有由內向外漸擴的結構,該底部的周圍邊緣具有軟性橡膠,以防止該空間內的一培養液在該按壓部未按壓前漏液。
  8. 如請求項1所載之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其中在該空間內,該按壓蓋體的按壓部與底部之間具有一桿體,該桿體設置於該按壓部與底部之間,致使該按壓部被按壓時,該桿體驅使該底部與該環形蓋體的下緣產生隙縫。
  9. 如請求項1所載之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其中該按壓部開設一加液口,該加液口用於供一培養液注入該空間。
  10. 一種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包含:一中空瓶體,具有一瓶口;一放置於該中空瓶體內之基質,其中該基質含有一瓊脂主體、均勻分布於該瓊脂主體的碎木屑,及接種於該瓊脂主體的白樺茸菌株;以及一瓶蓋裝置,覆蓋於該中空瓶體之瓶口,包含:一環形蓋體,開設有複數個透氣孔,且具有一環形側壁與一底部所形成一空間,該空間用以容納一培養液,該底部形成至少一缺口,且該缺口被薄膜橡膠封閉;以及一按壓蓋體,具有一按壓部,用以封閉該空間;其中,當該按壓蓋體的按壓部被按壓時,該空間內被壓縮的氣體將迫使該薄膜橡膠打開該底部的缺口,俾使該空間內的培養液洩漏至該基質。
TW105126175A 2016-08-17 2016-08-17 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 TWI6132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6175A TWI613293B (zh) 2016-08-17 2016-08-17 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6175A TWI613293B (zh) 2016-08-17 2016-08-17 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13293B true TWI613293B (zh) 2018-02-01
TW201809258A TW201809258A (zh) 2018-03-16

Family

ID=62014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6175A TWI613293B (zh) 2016-08-17 2016-08-17 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13293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610147A (zh) * 2014-06-24 2016-03-16 日本寫真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培養容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610147A (zh) * 2014-06-24 2016-03-16 日本寫真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培養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9258A (zh) 2018-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45120B (zh) 一种银耳栽培方法
JP3177619U (ja) シロキクラゲ栽培瓶
TWI613293B (zh) 白樺茸菌絲體培養瓶裝置
CN206866150U (zh) 一种内生菌回接实验用植物无菌苗培养装置
CN105724050A (zh) 一种观赏类灵芝的栽培方法
CN108293618B (zh) 白桦茸菌丝体培养瓶装置
KR101693571B1 (ko) 버섯 재배 용기
US20180051241A1 (en) Cultivation Bottle for Mycelium of Inonotus Obliquus
CN201585281U (zh) 食用菌栽培装置
CN210432542U (zh) 一种金针菇生长培养透气瓶
CN209931098U (zh) 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
KR20160031709A (ko) 버섯 재배 용기
CN206078182U (zh) 白桦茸菌丝体培养瓶装置
CN103070015A (zh) 一种切花灵芝培育方法
CN203251678U (zh) 食用菌的培养装置
TWI417381B (zh) Cactus camellia fruiting body and mycelia fast culture flask device
CN108450243A (zh) 一种真菌静置培养的发酵盒
CN200976767Y (zh) 食用菌栽培装置
KR20130112587A (ko) 표고버섯 재배용기 및 표고버섯 재배방법
CN206502814U (zh) 白桦茸固态发酵盘装置
CN206118605U (zh) 一种新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温室型培育容器
CN207235729U (zh) 一种用于组培苗的炼苗容器
TWM545137U (zh) 白樺茸固態發酵盤裝置
KR20010036047A (ko) 버섯 재배용 배양병과 이를 이용한 버섯 재배방법
CN206498772U (zh) 一种兜兰的育种培养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