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1983B - 以皮帶傳動的齒盤組結構 - Google Patents

以皮帶傳動的齒盤組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1983B
TWI611983B TW106115377A TW106115377A TWI611983B TW I611983 B TWI611983 B TW I611983B TW 106115377 A TW106115377 A TW 106115377A TW 106115377 A TW106115377 A TW 106115377A TW I611983 B TWI611983 B TW I6119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ulette
locking
sprocket
fitt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5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0491A (zh
Inventor
陳柏誠
Original Assignee
傳誠技研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傳誠技研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傳誠技研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153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1198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19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198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00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0491A/zh

Links

Landscapes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以皮帶傳動的齒盤組結構,其包含一齒盤元件、一輪盤組件及複數鎖固組件的組合;該輪盤組件係一第一輪盤元件對接一第二輪盤元件,且複數容置空間形成在輪盤組件內部。該齒盤元件被包容在相對的該第一輪盤元件及該第二輪盤元件間,且該齒盤元件的鏈齒容置在該容置空間內。複數鎖固元件用以鎖接該第一輪盤元件及該第二輪盤元件的組合,且該鎖固元件能夠與該鏈齒成接觸。藉此本發明能夠具有傳遞更大扭力的效果,以及降低各該鏈齒擠開該第一輪盤元件與該第二輪盤元件的情形。

Description

以皮帶傳動的齒盤組結構
本發明係一種自行車的相關領域,其特別是指一種以皮帶傳動的齒盤組結構。
習知的自行車的傳動方式中,其包含有以一鍊條與一齒飛輪的組合型態,亦或是與自行車之輪穀結合並以一鍊條傳動。另一傳動方式為以一皮帶與該齒飛輪的組合型態;而一般最常見的是由該齒盤組嚙合該鏈條的傳動方式,惟,該鍊條的傳動方式需添加潤滑油,而該皮帶的傳動方式無須添加潤滑油;相較之下該皮帶的傳動方式可以降低產生油汙的問題,並且具有不易脫練、低噪音及輕量化等效果。但鑒於提供更良好的使用型態,市面上紛紛將齒盤結構改良,讓使用者可將傳動方式由該鏈條轉換為該皮帶,如台灣第201532895號專利。
該專利前案係一齒飛輪、二輪盤、四螺絲及四螺帽的組合型態。二該輪盤分別具有複數凸柱及複數凹部,二該輪盤可形成結合,該齒飛輪係配置在二該輪盤內部,該齒飛輪的各齒部位在各該凸柱之間;四該螺絲及四該螺帽分別穿設且鎖固二該輪盤。藉此,該齒飛盤轉動,該齒飛盤的各齒部可推動各該凸柱用以傳遞動力。另外該專利前案可用以嚙合一皮帶及一鍊條。
雖然該專利前案具有可替換傳遞方式的便利性,但該專利前案的組合型態的結構強度不佳,如當該齒飛盤轉動,該齒飛盤的各齒部不斷抵靠二該輪盤的該凸柱形成摩擦,且鎖固的方式只利用各凸柱插入各凹不及四該螺絲與四該螺帽固定,藉此當四該螺絲及四該螺帽鬆脫,該整體結構容易形成不穩固的狀態。因此,為提供良好的結構強度及簡便的轉換傳動方式,本發明將提供一種以皮帶傳動的齒盤結構。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以皮帶傳動的齒盤結構,其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簡便的轉換傳動方式的齒盤結構及具有良好的結構強度。
為達前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以皮帶傳動的齒盤組結構,其包含:一具有複數鏈齒的齒盤元件,一輪盤組件包含一第一輪盤元件及一第二輪盤元件且用以包覆該齒盤元件;以及複數鎖固元件用以鎖接相對該第一輪盤元件及該第二輪盤元件。
其中該第一輪盤元件具有一第一內側面及一第一外側面,該第一內側面具有複數第一齒槽,又該第一輪盤元件具有複數第一鎖孔,各該第一鎖孔貫穿該第一內側及該第一外側面,其次該第一鎖孔位在二該第一齒槽間;該第二輪盤元件具有一第二內側面及一第二外側面,該第二內側面具有複數第二齒槽,又該第二輪盤元件具有複數第二鎖孔,各該第二鎖孔貫穿該第二內側及該第二外側面,其次該第二鎖孔位在二該第二齒槽間;該第一輪盤元件對接該第二輪盤元件,該齒盤元件配置在該第一輪盤元件及該第二輪盤元件間,該鏈齒容置在該該第一齒槽相對該第二齒槽所形成的一容置空間內,且該第一鎖孔相對該第二鎖孔;各該鎖固組件分別 穿設在相對的該第一鎖孔及該第二鎖孔內,該齒盤元件轉動所產生的驅動力作用在該鎖固元件。
其次,該第一鎖孔與相鄰的二該第一齒槽間分別具有一第一缺口,該第二鎖孔與相鄰的二該第二齒槽間分別具有一第二缺口,該齒盤元件的該鏈齒被包容在該第一齒槽及該第二齒槽組成的該容置空間內,且該鏈齒可通過該第一缺口及該第二缺口接觸該鎖固元件。
以下即依本發明的目的與功效,茲舉出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
10‧‧‧齒盤元件
12‧‧‧鏈齒
14‧‧‧推動面
20‧‧‧輪盤組件
30‧‧‧第一輪盤元件
32‧‧‧第一內側面
34‧‧‧第一外側面
36‧‧‧第一齒槽
38‧‧‧第一鎖孔
39‧‧‧第一缺口
40‧‧‧第一嵌合件
42‧‧‧第一彈片部
44‧‧‧第一凸緣
46‧‧‧第一嵌合孔
48‧‧‧第一肩部
50‧‧‧第一嵌接構造
52‧‧‧第一柱條
54‧‧‧第一穿孔
60‧‧‧第一結合構造
62‧‧‧第一弧形構件
64‧‧‧第一弧形構件
66‧‧‧第一柱孔
70‧‧‧第一擋部
72‧‧‧第一凸部
74‧‧‧第一凹部
80‧‧‧第二輪盤元件
82‧‧‧第二內側面
84‧‧‧第二外側面
86‧‧‧第二齒槽
88‧‧‧第二鎖孔
89‧‧‧第二缺口
90‧‧‧第二嵌合件
92‧‧‧第二彈片部
94‧‧‧第二凸緣
96‧‧‧第二嵌合孔
98‧‧‧第二肩部
100‧‧‧第二嵌接構造
102‧‧‧第二柱條
104‧‧‧第二穿孔
110‧‧‧第二結合構造
112‧‧‧第二弧形構件
114‧‧‧第二弧形構件
116‧‧‧第二柱孔
120‧‧‧第二擋部
122‧‧‧第二凸部
124‧‧‧第二凹部
130‧‧‧容置空間
140‧‧‧鎖固組件
142‧‧‧螺絲
144‧‧‧螺帽
146‧‧‧外螺紋
148‧‧‧抵靠部
149‧‧‧內螺紋
150‧‧‧皮帶
152‧‧‧曲柄
160‧‧‧金屬環
第1圖係本發明之分解圖。
第2圖係本發明之第一輪盤元件外觀示意圖。
第3圖係本發明之第二輪盤元件外觀示意圖。
第4圖係本發明之第一輪盤元件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第5圖係本發明之第二輪盤元件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第6圖係本發明之第一輪盤元件對接第二輪盤元件且夾合齒盤元件的組合結構示意圖。
第7圖係本發明之第一輪盤元件對接第二輪盤元件且嵌合件與嵌合孔結合的組合示意圖。
第8圖係本發明之嵌接構造與結合構造的嵌接結合示意圖。
第9圖係本發明之第一輪盤元件對接第二輪盤元件及鎖固元件形成鎖接的組合示意圖。
第10圖係本發明配接皮帶的組合狀態外觀圖。
第11圖係本發明之齒盤元件相對鎖固元件的結構示意圖。
第12圖係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分解圖。
第13圖係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請參閱第1圖,本發明係一種以皮帶傳動的齒盤組結構,其包含一齒盤元件10、一輪盤組件20及複數鎖固組件140的組合。該齒盤元件10的外周緣具有複數鏈齒12。該鏈齒12具有二個齒面13,且二該齒面13位在相對面。在相對的二個齒面13間具有二個推動面14,且二個推動面14位在相對面。該齒盤元件10可受驅動而產生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依該齒盤元件10的轉動方向,各該鏈齒12的其中一該推動面14相對前一個該鏈齒12。
該輪盤組件20包含一第一輪盤元件30及一第二輪盤元件80。該齒盤元件10位在該第一輪盤元件30與該第二輪盤元件80之間。各該鎖固組件140以鎖接相對的該第一輪盤元件20及該第二輪盤元件80。
請參閱第2圖,該第一輪盤元件30具有一第一內側面32及一第一外側面34。該第一內側面32相對該第一外側面34。該第一內側面32具有複數第一齒槽36,且各該第一齒槽36係排列成環狀。該第一輪盤元件30具有複數第一鎖孔38,且各該第一鎖孔38貫穿該第一內側面32及該第一外側面34。
該第一輪盤元件30還包含複數第一嵌合件40。各該第一嵌合件40係形成在該第一內側面32;且各該第一嵌合件40分別具有二個第一彈片部42,二該第一彈片部42係形成相對。該第一輪盤元件30具有複數第一 嵌合孔46,各該第一嵌合孔46貫穿該第一內側面32及該第一外側面34。
該第一輪盤元件30還包含複數第一嵌接構造50及複數第一結合構造60。各該第一嵌接構造50分別形成在該第一內側面32,且每一個該第一嵌接構造50係包含二個第一柱條52及一第一穿孔54,二該第一柱條52相對形成在該第一穿孔54的內壁面。各該第一結合構造60分別形成在該第一內側面32,且每一個該第一結合構造60係包含二個相對的第一弧形構件62和64,以及二個第一柱孔66。二該第一弧形構件62和64係相離,且二該第一柱孔66位在二該第一弧形構件62和64的二端。
該第一輪盤元件30還更包含一第一擋部70。該第一擋部70係形成在該第一輪盤元件30的外周緣,且該第一擋部70與該第一外側面34相連。該第一輪盤元件30的外周緣具有複數第一凸部72及複數第一凹部74,二個相鄰的該第一凸部72之間具有一個該第一凹部74,且各該第一凸部72及各該第一凹部74形成相連;各該第一凸部72及各該第一凹部74對應且低於該第一擋部70。
請參閱第3圖,該第二輪盤元件80具有一第二內側面82及一第二外側面84,該第二內側面82相對該第二外側面84;該第二內側面82具有複數第二齒槽86,且各該第二齒槽86係排列成環狀。該第二輪盤元件80具有複數第二鎖孔88,且各該第二鎖孔88貫穿該第二內側面82及該第二外側面84。
該第二輪盤元件80還包含複數第二嵌合件90,各該第二嵌合件90係形成在該第二內側面82;且各該第二嵌合件90分別具有二個第二彈片部92,二該第二彈片部92係形成相對。該第二輪盤元件80具有複數第二 嵌合孔96,各該第二嵌合孔96貫穿該第二內側面82及該第二外側面84。
該第二輪盤元件80還包含複數第二嵌接構造100及複數第二結合構造110。各該第二嵌接構造100分別形成在該第二內側面82,且每一個該第二嵌接構造100係包含二個第二柱條102及一第二穿孔104。二該第二柱條102係相對地形成在該第二穿孔104的內壁面。各該第二結合構造110分別形成在該第二內側面82,且每一個該第二結合構造110係包含二個第二弧形構件112和114,以及二個第二柱孔116。二個該第二弧形構件112係相對且相離,二該第二柱孔116分別位在二該第二弧形構件112和114的二端。
該第二輪盤元件80還包含一第二擋部120。該第二擋部120係形成在該第二輪盤元件80的外周緣,且該第二擋部120與該第二外側面84相連。該第二輪盤元件80的外周緣具有複數第二凸部122及複數第二凹部124,二個相鄰的該第二凸部122之間具有一個該第二凹部124,且各該第二凸部122及各該第二凹部124形成相連;各該第二凸部122及各該第二凹部124對應且低於該第二擋部120。
請參閱第4圖,各該第一鎖孔38係形成在二個該第一齒槽36之間,且二該第一齒槽36與該第一鎖孔38的相接處各自具有一第一缺口39。各該第一缺口39位在該第一內側面32。
請參閱第5圖,各該第二鎖孔88係形成在二個該第二齒槽86之間,且二該第二齒槽86與該第二鎖孔88的相接處各自具有一第二缺口89。各該第二缺口89位在該第二內側面82。
請參閱第6圖,該第一輪盤元件30對接該第二輪盤元件80。該第一內側面32相對該第二內側面82,且各該第一齒槽36相對各該第二齒 槽86,如此每一相對的該第一齒槽36與該第二齒槽86形成一容置空間130。該齒盤元件10被包覆在該第一輪盤元件30及該第二輪盤元件80內部,且該齒盤元件10的各該鏈齒12分別容納在各該容置空間130內。
請參閱第7圖,該第一輪盤元件30的每一該第一彈片部42的前端具有一第一凸緣44,以及該第一輪盤元件30的每一該第一嵌合孔46的內壁面具有一環狀的第一肩部48。同樣的,該第二輪盤元件80的每一該第二彈片部92的前端具有一第二凸緣94,以及該第二輪盤元件80的每一第二嵌合孔86的內壁面具有一環狀的第二肩部88。該第一輪盤元件30對接該第二輪盤元件80,各該第一嵌合件40插入各該第二嵌合孔96,使各該第一嵌合件40的二該第一彈片部42前端的各該第一凸緣44卡勾在該嵌合孔96的該第二肩部98。同理,各該第二嵌合件90插入各該第一嵌合孔46,使各該第二彈片部92前端的該第二凸緣94可卡勾在該第一嵌合孔46的該第一肩部48。
請參閱第8圖,該第一輪盤元件(未顯示)對接該第二輪盤元件(未顯示),該第一嵌接構造50插入該第二結合構造110,以及該第二嵌接構造100插入該第一結合構造60。進一步而言,該第一結合構造50的二該第一柱條52嵌入在各該第二結合構造110的二該第二弧形構件112和114之間及二該第二柱孔116內以形成定位狀,同理,該第二嵌接構造100的二該第二柱條102嵌入在該第一結合構造60的二該第一弧形構件62和64之間及二該第一柱孔66內。
請參閱第1、9圖,該鎖固組件140係包含一螺絲142及一螺帽144;該螺絲142具有一外螺紋146;該螺帽144包含一抵靠部148,該抵靠部 148的內壁面具有一內螺紋149。
再請參閱第9圖,該螺帽144係穿設在相對的該第一鎖孔38及該第二鎖孔88,該螺絲142鎖配在該螺帽144的軸向內,如此各該鎖固組件140穿設且鎖接相對的該第一輪盤元件30及該第二輪盤元件80。
根據以上所述,該第一輪盤元件30對接該第二輪盤元件80,可藉由各該鎖固組件140提供鎖接效果、各該第一嵌接構造50分別結合各該第二結合構造110、各該第二嵌接構造100分別結合各該第一結合構造60、各該第一嵌合件40分別結合各該第二嵌合孔86及各該第二嵌合件90分別結合各該第一嵌合孔46,使得該第一輪盤元件30牢固地結合該第二輪盤元件80,以及使該第一輪盤元件30及該第二輪盤元件80牢固地包覆該齒盤元件10。
請參閱第10圖,該第一輪盤元件30結合該第二輪盤元件80,該第一輪盤元件30的該第一凸部72相連該第二輪盤元件80的該第二凸部122,該第一輪盤元件30的該第一凹部74相連該第二輪盤元件80的該第二凹部124,藉此可用以嚙合一皮帶150。是以本實施例可將傳動方式自該齒盤元件10嚙合鏈條的形式轉換成以該第一輪盤元件30結合該第二輪盤元件80的組合嚙合該皮帶150,使之達到良好的簡便的變化效果。
請參閱第11圖,在該第一輪盤元件30與該第二輪盤元件80夾合該齒盤元件10的組態下,該第一輪盤元件30的各該第一鎖孔38的各該第一缺口39相鄰該鎖固元件140的該抵靠部148;同樣的,該第二輪盤元件80的各該第二鎖孔88的各該第二缺口89相鄰該鎖固元件140的該抵靠部148。該齒盤元件10轉動,依該齒盤元件10的轉動方向,各該鏈齒12的該推 動面14可以接觸該鎖固元件140的該抵靠部148,進而推動該第一輪盤元件30與該第二輪盤元件80的組合轉動。由於該鎖固元件140可由金屬材料製成,該鏈齒12所提供的驅動力量作用在該鎖固元件140上,故不但可藉此傳遞更大的扭力,還可以降低各該鏈齒12擠開該第一輪盤元件30與該第二輪盤元件80的情形,因此本實施例具有優化整體結構強度的效果。
請再參閱第10圖,該齒盤元件10配置一曲柄152,則該第一輪盤元件30、該第二輪盤元件80、該齒盤元件10及該曲柄152的組合用以作為主動驅動機構。
可理解的是,該第一輪盤元件30、該第二輪盤元件80及該齒盤元件10可適當的縮小尺寸,如此具較小尺寸的該第一輪盤元件30、該第二輪盤元件80及該齒盤元件10的組合可以作為一自行車的後輪從動機構,並搭配該皮帶150以承受該主動驅動機構所傳遞的扭力。
請參閱第12圖,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仍為該齒盤元件10、該輪盤組件20及各該鎖固組件140的組合。為了滿足該齒盤元件10可以接觸到該鎖固元件140的技術特徵,該第一輪盤元件30的該第一鎖孔38與相鄰的該第一齒槽36間,具有該第一缺口39。該第二輪盤元件80的該第二鎖孔88與相鄰的該第二齒槽86間,具有該第二缺口89。本實施例與前一實施例的差異在於:各該鎖固元件140除了該螺絲142與該螺帽144外,還包含一金屬環160。其中該螺絲142與該螺帽144用以鎖接該第一輪盤元件30及該第二輪盤元件80。
請參閱第12、13圖,該金屬環160配置在該第一輪盤元件30與該第二輪盤元件80且相對該第一鎖孔38及該第二鎖孔88,換言之,該金 屬環160位在二該第一齒槽36之間,及二該第二齒槽86之間,且該金屬環160的外表面相鄰該第一缺口39及該第二缺口89。是以該齒盤元件10轉動,可使該鏈齒12接觸該金屬環160,藉此達到傳遞更大的扭力,以及可以降低各該鏈齒12擠開該第一輪盤元件30與該第二輪盤元件80的情形。
上述實施例僅為例示性說明本發明之技術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任何熟於此項技術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之技術原理及精神的情況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改及變化,因此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所述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10‧‧‧齒盤元件
12‧‧‧鏈齒
14‧‧‧推動面
20‧‧‧輪盤組件
30‧‧‧第一輪盤元件
80‧‧‧第二輪盤元件
140‧‧‧鎖固組件
142‧‧‧螺絲
144‧‧‧螺帽
146‧‧‧外螺紋
148‧‧‧抵靠部
149‧‧‧內螺紋

Claims (8)

  1. 一種以皮帶傳動的齒盤組結構,係用以嚙合一皮帶,其包含:一齒盤元件,其包含複數鏈齒,各該鏈齒形成在該齒盤元件的外周緣;一輪盤組件,其包含一第一輪盤元件及一第二輪盤元件;該第一輪盤元件具有一第一內側面及一第一外側面,該第一內側面相對該第一外側面,該第一內側面具有複數第一齒槽,又該第一輪盤元件具有複數第一鎖孔,各該第一鎖孔貫穿該第一內側及該第一外側面,其次該第一鎖孔位在二該第一齒槽間;該第二輪盤元件具有一第二內側面及一第二外側面,該第二內側面相對該第二外側面,該第二內側面具有複數第二齒槽,又該第二輪盤元件具有複數第二鎖孔,各該第二鎖孔貫穿該第二內側及該第二外側面,其次該第二鎖孔位在二該第二齒槽間;該第一輪盤元件對接該第二輪盤元件,該齒盤元件配置在該第一輪盤元件及該第二輪盤元件間,該鏈齒容置在該第一齒槽相對該第二齒槽所形成的一容置空間內,且該第一鎖孔相對該第二鎖孔;複數鎖固組件分別穿設在相對的該第一鎖孔及該第二鎖孔內,該齒盤元件轉動所產生的驅動力作用在該鎖固元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以皮帶傳動的齒盤組結構,其中該第一鎖孔與相鄰的二該第一齒槽間分別具有一第一缺口,該第二鎖孔與相鄰的二該第二齒槽間分別具有一第二缺口,該齒盤元件的該鏈齒被包容在該第一齒槽及該第二齒槽組成的該容置空間內,且該鏈齒可通過該第一缺口及該第二缺口接觸該鎖固組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以皮帶傳動的齒盤組結構,其中該鎖固組件係一螺絲及一螺帽的組合,該螺帽的外表面為一靠抵部,該螺帽穿設在相對的該第一鎖孔與該第二鎖孔內,該螺絲鎖設在該螺帽軸向,該鏈齒通過該第一缺口及該第二缺口接觸該靠抵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以皮帶傳動的齒盤組結構,其中該鎖固組件係一螺絲、一螺帽及一金屬環的組合,該金屬環配置在相對的該第一輪盤元件及該第二輪盤元件間,該螺絲與該螺帽鎖接該第一輪盤元件及該第二輪盤元件,該金屬環相對該第一鎖孔及該第二鎖孔,且該金屬環的外表面相鄰該第一缺口及該第二缺口,該齒盤元件轉動,該鏈齒接觸該金屬環。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以皮帶傳動的齒盤組結構,更包含複數第一嵌合件、複數第一嵌合孔、複數第一嵌合件及複數第二嵌合孔,該第一嵌合件及該第一嵌合孔形成在該第一輪盤元件,該第二嵌合件及該第二合孔形成在該第二輪盤元件,該第一輪盤元件相對該第二輪盤元件,該第一嵌合件嵌入該第二嵌合孔,該第二嵌合元件嵌入該第一嵌合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以皮帶傳動的齒盤組結構,其中該第一嵌合件具有二第一彈片部,且每一該第一彈片部的前端具有一第一凸緣,該第一嵌合孔的內壁面具有一第一肩部;該第二嵌合件具有二第二彈片部,且每一該第二彈片部的前端具有一第二凸緣,該第二嵌合孔的內壁面具有一第二肩部;該第一嵌合件嵌入該第二嵌合孔,該第一凸緣勾接該第二肩部,該第二嵌合件嵌入該第一嵌合孔,該第二凸緣勾接該第一肩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以皮帶傳動的齒盤組結構,更包含複數第一嵌接構造、複數第一結合構造、複數第二嵌接構造及複數第二結合構造,該第一嵌接構造及該第一結合構造形成在該第一輪盤元件,該第二嵌接構造及該第二結合構造形成在該第二輪盤元件;該第一輪盤元件對接該第二輪盤元件,該第一嵌接構造結合該第二結合構造,該第二嵌接構造結合該第一結合構造。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以皮帶傳動的齒盤組結構,其中該第一嵌接構造係包含二第一柱條及一第一穿孔,二該第一柱條形成在該第一穿孔內面,該第一結合構造包含相離的二個第一弧形構件,以及二個第一柱孔,二該第一柱孔位在二該第一弧形構件的二端;該第二嵌接構造係包含二第二柱條及一第二穿孔,二該第二柱條形成在該第二穿孔內面,該第二結合構造包含相離的二個第二弧形構件,以及二個第二柱孔,二該第二柱孔位在二該第二弧形構件的二端;該第一輪盤元件對接該第二輪盤元件,該第一柱條嵌入該第二柱孔,該第二柱條嵌入該第一柱孔。
TW106115377A 2017-05-09 2017-05-09 以皮帶傳動的齒盤組結構 TWI6119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15377A TWI611983B (zh) 2017-05-09 2017-05-09 以皮帶傳動的齒盤組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15377A TWI611983B (zh) 2017-05-09 2017-05-09 以皮帶傳動的齒盤組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11983B true TWI611983B (zh) 2018-01-21
TW201900491A TW201900491A (zh) 2019-01-01

Family

ID=61728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5377A TWI611983B (zh) 2017-05-09 2017-05-09 以皮帶傳動的齒盤組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1198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43106A1 (de) * 2018-03-20 2019-09-25 Arntz Beteiligungs GmbH & Co. KG Adapterscheibe für ein fahrradkettenra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69916U (en) * 2009-05-05 2009-12-01 Hangkuang Hardware Entpr Ltd Pulley for driving bicycle
CN204688343U (zh) * 2015-05-05 2015-10-07 杰森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皮带轮齿盘护盖结构
TWI529096B (zh) * 2014-02-18 2016-04-11 自東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皮帶飛輪結構
EP3034286A1 (en) * 2014-12-18 2016-06-22 Widek B.V. Composite sprocket wheel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69916U (en) * 2009-05-05 2009-12-01 Hangkuang Hardware Entpr Ltd Pulley for driving bicycle
TWI529096B (zh) * 2014-02-18 2016-04-11 自東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皮帶飛輪結構
EP3034286A1 (en) * 2014-12-18 2016-06-22 Widek B.V. Composite sprocket wheel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CN204688343U (zh) * 2015-05-05 2015-10-07 杰森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皮带轮齿盘护盖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43106A1 (de) * 2018-03-20 2019-09-25 Arntz Beteiligungs GmbH & Co. KG Adapterscheibe für ein fahrradkettenra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0491A (zh) 2019-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72030B2 (en) Split gear assembly with one-way roller clutch for controlling backlash in opposed-piston engines
TWM521589U (zh) 可拆式齒盤組
US5020648A (en) Ratchet assembly
TWI586492B (zh) 棘輪扳手
TWI611983B (zh) 以皮帶傳動的齒盤組結構
TWI759006B (zh) 自行車後飛輪
TW201908150A (zh) 配合花轂組件結合之棘輪環結構
TWI529096B (zh) 自行車皮帶飛輪結構
JP2016020722A (ja) 逆入力遮断クラッチ
TW201807332A (zh) 推動式變速機構
TWM447941U (zh) 諧和傳動裝置之傳動結構
TWI590958B (zh) 具離合機構的自行車輪轂
TWI642864B (zh) 導向齒盤結構
TWI677452B (zh) 自行車飛輪組結構
TWI664098B (zh) 輪轂
CN214295394U (zh) 皮带用的后花鼓结构
CN217415367U (zh) 花毂装置
WO2016145552A1 (zh) 可替换的致动器及使用该致动器的轮传动总成
TWM554083U (zh) 自行車齒盤及自行車齒盤組
EP4279760A1 (en) Hub device
TWM630491U (zh) 花轂裝置
TWI705025B (zh) 自行車齒盤結構
TW202344431A (zh) 自行車後飛輪及其鏈輪
US10683057B2 (en) Guiding belt pulley for bicycle
TWM635184U (zh) 花轂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