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0484B - 有機發光裝置 - Google Patents

有機發光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0484B
TWI610484B TW104114646A TW104114646A TWI610484B TW I610484 B TWI610484 B TW I610484B TW 104114646 A TW104114646 A TW 104114646A TW 104114646 A TW104114646 A TW 104114646A TW I610484 B TWI610484 B TW I61048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emitting device
organic light
short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4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07098A (zh
Inventor
姜旼秀
張星守
文英均
朴聖洙
金哲賢
Original Assignee
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07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70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0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048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2Cathodes
    • H10K50/824Cathodes combined with auxiliary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8Dummy elements, i.e. elements having non-functional featur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4Anodes combined with auxiliary electrodes, e.g. ITO layer combined with metal lin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1Anodes
    • H10K59/80516Anodes combined with auxiliary electrodes, e.g. ITO layer combined with metal lin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40Thermal treatment, e.g. annealing in the presence of a solvent vapour
    • H10K71/421Thermal treatment, e.g. annealing in the presence of a solvent vapour using coheren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laser anneal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861Repair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41Short-circuit preven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說明書提供一種有機發光裝置,包含第一電極,其包 含兩個或兩個以上傳導性單元;第二電極,其與第一電極相對地提供;一個或多個有機材料層,其提供於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以及功能剝奪區,其自傳導性單元中的至少一者的一部分持續至第二電極的一部分,其中功能剝奪區為失去功能或實質上被移除的第一電極及第二電極中的至少一者。

Description

有機發光裝置
本說明書主張2014年5月13日在韓國知識產權局申請的韓國專利申請案第10-2014-0057288號的優先權以及權益,其全部內容被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說明書是關於一種有機發光裝置。
有機光發射現象指使用有機材料將電能轉換至光能的現象。換言之,當將適當的有機材料層置放於陽極與陰極之間且將電壓施加於兩個電極之間時,將電洞以及電子分別自陽極以及陰極注入至有機材料層。此等注入的電洞以及電子會合以形成激子,且當此等激子落回至基態時,光發射。
由於陽極與陰極之間的空間小,因此有機發光裝置有可能具有短路缺陷。藉由針孔、裂縫、有機發光裝置的結構中的階梯、塗佈粗糙度以及類似者,陽極與陰極可直接相互接觸,或在此等缺陷區域中的有機層厚度可能較薄。此等缺陷區域提供允許電流流動的低電阻路徑,且使電流幾乎不流過或在極端情況下完全不流過有機發光裝置。結果,有機發光裝置具有減少或無光的發射輸出。在多像素顯示裝置中,短路缺陷可藉由產生不發光或 所發射的光強度具有小於平均光強度的壞點來降低顯示品質。在照明或其他低解析度應用中,對應的區域相當大的部分無法操作可歸因於短路缺陷。關於短路缺陷,通常在乾淨的房間中進行有機發光裝置的製造。然而,無論環境有多乾淨,仍無法有效移除短路缺陷。在許多情況下,有機層的厚度增大大於操作裝置實際上所需要,以便藉由增大兩個電極之間的距離來減小短路缺陷的數目。此方法增添了製造有機發光裝置時的成本,且使用此方法甚至可能不能完全移除短路缺陷。
本說明書是關於一種有機發光裝置。
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一種有機發光裝置,其包含:第一電極,其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傳導性單元;第二電極,其與所述第一電極相對地提供;一個或多個有機材料層,其提供於所述第一電極與所述第二電極之間;以及功能剝奪區,其自所述傳導性單元中的至少一者的一部分持續至所述第二電極的一部分,其中所述功能剝奪區為失去功能或實質上被移除的所述第一電極及所述第二電極中的至少一者。
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一種包含有機發光裝置的顯示裝置。
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一種包含有機發光裝置的照明裝置。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的有機發光裝置通常可藉由修復歸因於短路缺陷而發生洩漏電流的區域來操作。
另外,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的有機發光裝置修復在最小範圍內的短路缺陷區域,且因此具有經修復區域在驅動有機發光裝置時不易於為裸眼所偵測到的優勢。
a、b‧‧‧距離
c‧‧‧寬度
圖1說明在本說明書的傳導性連接中的長度以及寬度的一個實例。
圖2以及圖3繪示在實例驅動中製造的有機發光裝置的影像。
圖4為放大根據實例製造的有機發光裝置的發生短路缺陷的傳導性單元的影像。
圖5及圖6為放大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的有機發光裝置的影像,所述有機發光裝置剝奪有機發光裝置的短路缺陷區域的功能。
在本說明書中,一個部件置放於另一部件「上」的描述不僅包含一個部件鄰接另一部件的情況,且亦包含一部件存在於兩個部件之間的情況。
在本說明書中,某一部分「包含」某些成分之描述意謂 能夠更包含其他成分,且除非有相反的特定陳述,否則不排除其他成分。
在下文中,將更詳細地描述本發明。
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一種有機發光裝置,其包含:第一電極,其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傳導性單元;第二電極,其與所述第一電極相對地提供;一個或多個有機材料層,其提供於所述第一電極與所述第二電極之間;以及功能剝奪區,其自所述傳導性單元中的至少一者的一部分持續至所述第二電極的一部分,其中所述功能剝奪區為失去功能或實質上被移除的所述第一電極及所述第二電極中的至少一者。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功能剝奪區可包含具有自傳導性單元的一些區域至第二電極的最短距離的區域。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功能剝奪區中的有機材料層可被移除,且可被第一電極或第二電極的氧化物取代。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功能剝奪區可藉由雷射照射而形成。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功能剝奪區可藉由雷射照射或藉由人工地施加過電流而形成。
功能剝奪區可藉由剝奪位於在製造有機發光裝置時發生短路缺陷區域內的第一電極、第二電極或有機材料層而防止由短路缺陷區域導致的洩漏電流。具體言之,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功能剝奪區可不電連接至鄰近區域。因此,功能剝奪區能夠阻擋洩漏電流。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有機發光裝置可包含電連 接至傳導性單元中的每一者的輔助電極,且可包含提供於輔助電極與傳導性單元中的每一者之間的短路防止單元以電連接輔助電極及傳導性單元中的每一者。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自鄰近輔助電極的短路防止單元的區域至鄰近傳導性單元中的每一者的區域的電阻可大於或等於40Ω,且小於或等於300,000Ω。
與傳導性單元相比,本說明書的短路防止單元可具有相對較高的電阻。此外,本說明書的短路防止單元可在有機發光裝置中執行短路防止功能。換言之,當有機發光裝置中發生短路缺陷時,儘管有短路缺陷,本說明書的短路防止單元所執行的作用使裝置仍能操作。
當第二電極直接與第一電極接觸時,可能發生短路缺陷。或者,當位於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的有機材料層因為厚度減小、變形或類似情形而使有機材料層失去功能,以及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接觸時,亦可能發生短路缺陷。當短路缺陷發生時,提供低路徑(low path)給有機發光裝置的電流,且有機發光裝置可能無法正常地操作。由於電流自第一電極直接流動至第二電極的洩漏電流(歸因於短路缺陷),有機發光裝置的電流可避開無缺陷區而流動。此可減少有機發光裝置的光發射輸出,且在許多情況下,有機發光裝置可不操作。此外,當用以分散地流動至大面積的有機材料的電流集中地在短路發生位置上流動時,局部產生高熱量,從而引起裝置破壞或起火的風險。
然而,短路防止單元可防止所有操作電流流動至短路缺陷區域,甚至是當短路缺陷發生在本說明書的有機發光裝置的任 何一個或多個傳導性單元中時。換言之,短路防止單元可執行控制洩漏電流的數量的作用,使得其不會無限地增大。因此,在本說明書的有機發光裝置中,不具有短路缺陷的其餘傳導性單元可正常地操作,甚至是當短路缺陷發生於一些傳導性單元中時。
可經由具有短路防止功能的區域將電流供應至本說明書的傳導性單元中的每一者。具體言之,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有機發光裝置可經由提供於傳導性單元與輔助電極之間的一個或多個短路防止單元電連接至輔助電極。具體言之,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傳導性單元中的每一者可經由大於或等於1個且小於或等於10個存在的短路防止單元電連接至輔助電極。當電連接至任一個傳導性單元的短路防止單元以複數數目存在時,由於其他短路防止單元可發揮功能(甚至當任一個短路防止單元不發揮功能時),有機發光裝置的穩定性可增大。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自輔助電極至傳導性單元中的每一者的電阻可為短路防止單元的電阻。具體言之,輔助電極的電阻小且可忽略,因此,自輔助電極至傳導性單元的多數電阻可為短路防止單元的電阻。
本說明書的傳導性單元可包含於有機發光裝置的發光區域中。具體言之,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傳導性單元中的每一者的至少一個區域可位於有機發光裝置的發光區域中。換言之,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光發射現象發生在包含形成於形成傳導性單元的區域上的發光層的有機材料層中,且光可經由傳導性單元發射。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有機發光裝置可具有依照 輔助電極、短路防止層、傳導性單元、有機材料層以及第二電極的方向次序或依照與其相反的方向次序的電流流動。或者,有機發光裝置可具有依照輔助電極、傳導性連接、傳導性單元、有機材料層以及第二電極的方向次序或依照與其相反的方向次序的電流流動。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可經由短路防止單元將電流自輔助電極供應至傳導性單元中的每一者。
在本說明書中的發光區域意謂經由第一電極及/或第二電極發射而在有機材料層的發光層處發射光的區域。舉例而言,在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的有機發光裝置中,發光區域可形成於至少一些第一電極區域中,其中短路防止單元及/或輔助電極不形成於在其上形成第一電極的基板的區域當中。此外,在本說明書中的非發光區域可意謂不包括發光區域的其餘區域。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短路防止單元可位於有機發光裝置的非發光區域中。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傳導性單元中的每一者可電並聯連接。本說明書的傳導性單元經安置以相互分開。本說明書的相互分開的傳導性單元之構成可由傳導性單元之間的電阻來識別。
具體言之,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自傳導性單元中的一者至相鄰另一傳導性單元的電阻可為短路防止單元的電阻的兩倍或兩倍以上。舉例而言,當使任一個傳導性單元與相鄰另一傳導性單元之間的載流路徑僅經由短路防止單元以及輔助電極時,傳導性單元以及鄰近傳導性單元經過輔助電極以及短路防止 單元兩次。因此,傳導性單元之間的電阻可具有至少兩倍短路防止單元的值的電阻值,甚至是當忽略輔助電極的電阻值時。
本說明書的傳導性單元中的每一者相互分開且電分離,且可經由短路防止單元將電流自輔助電極供應至傳導性單元中的每一者。當在任何一個傳導性單元中發生短路時,藉由電流必須流動至另一未經歷短路的單元,而流動至經歷短路的傳導性單元,以防止整個有機發光裝置無法操作。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第一電極可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傳導性單元,且兩個或兩個以上傳導性單元可經安置以實質上相互分開。此外,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兩個或兩個以上傳導性單元可實質上相互連接,且在此情況下,兩個或兩個以上傳導性單元可經由其中未形成傳導性單元的第一電極的區域相互連接。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輔助電極可具有3Ω/□或小於3Ω/□的片電阻值(sheet resistance)。具體言之,輔助電極可具有1Ω/□或小於1Ω/□的片電阻值。
當具有大面積的第一電極以及第二電極中的任一者的片電阻值高於所需要時,對於電極的每一位置,電壓可不同。因此,當將有機材料層置放於其間的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的電位差變得不同時,有機發光裝置的亮度均勻性可降低。因此,為了降低具有比所需要高的片電阻值的第一電極或第二電極的片電阻值,可使用輔助電極。本說明書的輔助電極的片電阻值可為3Ω/□或小於3Ω/□,且具體言之,1Ω/□或小於1Ω/□,且在以上提到的範圍中,有機發光裝置可維持高亮度均勻性。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可將第一電極形成為透明電極。在此情況下,第一電極的片電阻值可高於對於有機發光裝置的操作所需的片電阻值。因此,為了降低第一電極的片電阻值,可藉由將輔助電極電連接至第一電極以將第一電極的片電阻值降低至輔助電極的片電阻值位準。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將輔助電極提供於不同於發光區域的區域中。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輔助電極可形成有相互電連接的傳導線。具體言之,傳導線可形成有傳導性單元。具體言之,可藉由將電壓施加至本說明書的輔助電極的至少一個區域來驅動整個輔助電極。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可將有機發光裝置用作包含於OLED照明中。在OLED照明的情況下,在整個發光區域中(亦即,在所有有機發光裝置中)具有均勻亮度的光發射是重要的。具體言之,為了實現在OLED照明中的均勻亮度,形成於OLED照明中包含的所有有機發光裝置的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的電壓維持為相同較佳。
當本說明書的第一電極為透明電極且第二電極為金屬電極時,每一有機發光裝置的第二電極具有足夠低的片電阻值,且在有機發光裝置中的每一者的第二電極中幾乎不存在電壓差。然而,在第一電極的情況下,電壓差可存在於有機發光裝置中的每一者中。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可使用輔助電極(且具體言之,金屬輔助電極),以便補充有機發光裝置中的每一者的第一電極電壓差。此外,金屬輔助電極形成有相互電連接的傳導線, 且每一有機發光裝置的第一電極電壓差幾乎不存在。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傳導性單元可具有1Ω/□或大於1Ω/□,或3Ω/□或大於3Ω/□的片電阻值,且具體言之,可為10Ω/□或大於10Ω/□。此外,傳導性單元可具有10,000Ω/□或小於10,000Ω/□,或1,000Ω/□或小於1,000Ω/□的片電阻值。換言之,本說明書的傳導性單元可具有大於或等於1Ω/□且小於或等於10,000Ω/□,或大於或等於10Ω/□且小於或等於1,000Ω/□的片電阻值。
藉由圖案化第一電極來形成傳導性單元以及傳導性連接,且因此,傳導性單元可具有與第一電極或傳導性連接相同的片電阻值。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可控制對於傳導性單元所需的片電阻值位準,以便與對應於發光面積的傳導性單元的面積成反比。舉例而言,當傳導性單元具有100cm2的發光面積時,對於傳導性單元所需的片電阻值可大致為1Ω/□。此外,當形成小的傳導性單元中的每一者時,對於傳導性單元所需的片電阻值可為1Ω/□或大於1Ω/□。
本說明書的傳導性單元的片電阻值可藉由形成傳導性單元的材料來判定,且亦可藉由電連接至輔助電極而降低至輔助電極的片電阻值位準。因此,在本說明書的有機發光裝置中所需的傳導性單元的片電阻值可藉由輔助電極以及傳導性單元的材料來調整。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第一電極可包含相互分開的傳導性單元中的1,000個或多於1,000個。具體言之,第一電極 可包含相互分開的傳導性單元中的大於或等於1,000且小於或等於1,000,000個。
此外,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第一電極可形成有傳導性單元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圖案。具體言之,傳導性單元可形成有不包括傳導性連接的區域相互分開的圖案。
本說明書的圖案可具有閉合圖形的形狀。具體言之,圖案可為諸如三角形、四邊形以及六邊形的多邊形,或可為非晶形式。
當本說明書的傳導性單元的數目為1,000或大於1,000時,可獲得使有機發光裝置在短路發生期間的洩漏電流量最小化的效應,同時使在正常操作期間的電壓增大最小化。此外,隨著本說明書的傳導性單元的數目增大直至1,000,000或少於1,000,000,可在維持孔徑比的同時維持所述效應。換言之,當傳導性單元的數目大於1,000,000時,由於輔助電極的數目的增加,可能會減小孔徑比。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傳導性單元在有機發光裝置中佔據的面積可大於或等於50%且小於或等於90%(基於整個有機發光裝置的平面圖)。具體言之,傳導性單元包含於發光區域中,且基於整個有機發光裝置的發光表面,傳導性單元佔據的面積可與有機發光裝置的孔徑比相同或類似。
在本說明書的第一電極中,傳導性單元中的每一者由傳導性連接及/或短路防止層電連接,且因此,裝置的驅動電壓增大。因此,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第一電極可藉由傳導性連接而具有短路防止功能,同時藉由包含1,000個或多於1,000個的傳 導性單元而降低裝置的驅動電壓以便配合因傳導性連接增大的驅動電壓。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傳導性單元中的每一者的面積可大於或等於0.01mm2且小於或等於25mm2
當使傳導性單元中的每一者的面積變小時,存在以下優勢:由於引入用於防止短路的短路防止單元,操作電壓速率增大以及與操作電流相關的洩漏電流值皆降低了。此外,存在以下優勢:當產生歸因於短路而不發射光的傳導性單元時,藉由使非發光區域最小化來使產品品質降低最小化。然而,當傳導性單元的面積過小時,發光區域在整個裝置區域中的比率大大地減小了,從而導致因為孔徑比減小所引起的有機發光裝置效率降低的問題。因此,當製造具有以上描述的傳導性單元的面積的有機發光裝置時,可最大限度地展現以上描述的優勢,同時使以上描述的劣勢最小化。
根據本說明書的有機發光裝置,傳導性連接、傳導性單元以及包含發光層的有機材料層可相互電串聯連接。本說明書的發光層位於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且兩個或兩個以上發光層可相互電並聯連接。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發光層位於傳導性單元與第二電極之間,且發光層中的每一者可相互電並聯連接。換言之,本說明書的發光層的位置可對應於與傳導性單元對應的區域。
當本說明書的發光層在相同電流密度下操作時,隨著發光層的面積減小,電阻值成反比地增大。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當傳導性單元中的每一者的面積變得較小且數目增大時, 發光層中的每一者的面積亦變得較小。在此情況下,串聯連接至有機材料層的傳導性連接的電壓相比於當有機發光裝置操作時施加至包含發光層的有機材料層的電壓的比率減小。
當本說明書的有機發光裝置中發生短路時,可藉由電阻值以及自輔助電極至傳導性單元的操作電壓來判定洩漏電流量,而與傳導性單元的數目無關。因此,當增大傳導性單元的數目時,可使在正常操作期間因傳導性連接的電壓增大現象最小化,且當短路發生時,亦可使洩漏電流量最小化。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短路防止單元的材料可為與傳導性單元的材料相同的種類或不同的種類。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當短路防止單元的材料為與傳導性單元的材料相同的種類時,可藉由調整短路防止單元的形狀來形成對於短路防止所需的高電阻區域。此外,當短路防止單元的材料為與傳導性單元的材料不同的種類時,可使用具有比傳導性單元的材料高的電阻值的材料來獲得對於短路防止所需的高電阻。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短路防止單元可為包含材料與第一電極的材料不同的短路防止層;或包含材料與第一電極的材料相同或不同且包含電流流動方向的長度比垂直於其方向的寬度長的區域的傳導性連接。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短路防止單元可為傳導性連接。
具體言之,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第一電極更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傳導性連接,所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傳導性連接包含電流流動方向的長度比垂直於其方向的寬度長的區域, 且在傳導性連接中,每一個端部分電連接至傳導性單元,且另一端部分電連接至輔助電極。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傳導性連接的材料可與傳導性單元的材料相同。具體言之,傳導性連接以及傳導性單元包含於第一電極中,且可用相同材料形成。
此外,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傳導性連接的材料可與第一電極的材料不同,且可藉由包含電流流動方向的長度比垂直於其方向的寬度長的區域而具有對於短路防止所需的電阻。
具體言之,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傳導性連接可包含具有10:1或大於10:1的長度與寬度比的區域。
本說明書的傳導性連接可為第一電極中的傳導性單元的端部分,且形狀或位置不受特定限制。舉例而言,當傳導性單元以U形或L形形成時,傳導性連接可為其端部分。或者,傳導性連接可具有在一個頂點的中間突出的形式,傳導性單元的一個邊緣或一側具有包含四邊形的多邊形形狀。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傳導性連接可具有能夠藉由包含具有10:1或大於10:1的長度與寬度比的區域來防止短路缺陷的電阻值。此外,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具有10:1或大於10:1的長度與寬度比的區域可為傳導性連接的整個區域。或者,具有10:1或大於10:1的長度與寬度比的區域可為傳導性連接的一些區域。
本說明書的長度以及寬度為相對概念,且長度可意謂當自頂部看時自傳導性連接的一端至另一端的空間距離。換言之,甚至當傳導性連接為直線的組合或包含曲線時,長度仍可意謂量 測假定為直線的長度的值。在本說明書中的寬度可意謂當自頂部看時自長度方向的中心至傳導性連接的垂直方向的兩端的距離。此外,當本說明書的寬度變化時,寬度可為任一個傳導性連接的寬度的平均值。長度以及寬度的一個實例說明於圖1中。
本說明書的長度可意謂電流流動方向的量測。此外,本說明書的寬度可意謂垂直於電流流動方向的方向的量測。
此外,本說明書的長度可意謂電流自輔助電極遷移至傳導性單元的距離,且寬度可意謂垂直於長度方向的距離。
在圖1中,距離可為a與b的總和,且寬度可為c。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相互不同的傳導性單元之間的電阻可意謂一個傳導性單元與鄰接其的短路防止單元、輔助電極、鄰接另一傳導性單元的短路防止單元與另一傳導性單元的電阻。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短路防止單元可為短路防止層。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短路防止層可包含不同於第一電極的材料,且具體言之,短路防止層可包含具有比第一電極高的電阻的材料。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短路防止層可以層壓於某一部件上的形式來提供,或可平行於某一部件。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可包含短路防止層以提供於第一電極與輔助電極之間,且輔助電極可經由短路防止層電連接至傳導性單元。換言之,本說明書的輔助電極可經由短路防止層電連接傳導性單元。本說明書的短路防止層可執行有機發光裝 置的短路防止功能。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短路防止層可具有大於或等於1nm且小於或等於10μm的厚度。
當無短路發生在有機發光裝置中時,短路防止層可維持在以上描述的厚度範圍及/或厚度方向電阻範圍中的正常操作電壓。此外,有機發光裝置可在處於以上描述的厚度範圍及/或厚度方向電阻範圍內的正常範圍中操作,甚至當短路發生在有機發光裝置中時。
具體言之,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短路防止層的電阻可意謂自輔助電極至傳導性連接或傳導性單元的電阻。換言之,短路防止層的電阻可為根據電距離的電阻,以便自輔助電極電連接至傳導性連接或傳導性單元。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短路防止層可包含選自由以下各者組成的群組中的一個、兩個或兩個以上類型:碳粉末、碳膜、傳導性聚合物、有機聚合物、金屬、金屬氧化物、無機氧化物、金屬硫化物以及絕緣材料。具體言之,可使用選自由以下各者組成的群組中的兩者或兩者以上的混合物:氧化鋯(ZrO2)、鎳鉻合金(nichrome)、氧化銦錫(ITO)、硫化鋅(ZnS)以及二氧化矽(SiO2)。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短路防止單元的一個端部分可提供於傳導性單元的上表面、下表面以及側表面的至少一個表面上,且短路防止單元的另一端部分可提供於輔助電極的上表面、下表面以及側表面的至少一個表面上。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傳導性單元、輔助電極以 及短路防止單元可提供於基板的同一平面上。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短路防止單元的一個端部分可提供於傳導性單元的側表面以及上表面上,或提供於傳導性單元的側表面以及下表面上,且短路防止單元的另一端部分可提供於輔助電極的側表面以及上表面上,或提供於輔助電極的側表面以及下表面上。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短路防止層可提供於傳導性單元的上表面以及側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表面上,且輔助電極可提供於短路防止層的上表面以及側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表面上。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短路防止層可提供於傳導性單元的下表面以及側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表面上,且輔助電極可提供於短路防止層的下表面以及側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表面上。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輔助電極可經安置與傳導性單元中的每一者分開,且可提供以作為包圍傳導性單元中的一者或多者的網狀結構。
本說明書的輔助電極可具有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分支點的結構。本說明書的分支點可包含三個或三個以上分支。輔助電極不具備無相互電連接的傳導線,且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傳導線部分地鄰接的形式提供。換言之,本說明書的輔助電極不以條形狀提供,且可以包含至少兩個傳導線相互交叉的區域的形式提供。
本說明書的分支點可意謂藉由相互鄰接的輔助電極形成三個或三個以上分支的區域,且輔助電極的電流可經由分支點分散地流動至分支。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輔助電極可經安置與傳導 性單元分開;以及與不包括鄰接輔助電極的傳導性連接的端部分區域分開。具體言之,輔助電極可不提供於具有防止傳導性連接短路的功能的區域上。換言之,輔助電極需要分開安置於傳導性連接的電流流動方向的長度比垂直於其方向的寬度長的區域中。事實上,由於當具有低電阻值的輔助電極鄰接具有高電阻值的區域時,電阻值減小,從而導致短路防止功能的降低。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第一電極可為透明電極。
當第一電極為透明電極時,第一電極可為諸如氧化銦錫(ITO)或氧化銦鋅(IZO)的傳導性氧化物。此外,第一電極可為半透明電極。當第一電極為半透明電極時,第一電極可用諸如Ag、Au、Mg、Ca或其合金的半透明金屬來製備。當將半透明金屬用作第一電極時,有機發光裝置可具有微腔結構(microcavity structure)。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輔助電極可用金屬材料形成。換言之,輔助電極可為金屬電極。
輔助電極一般而言可使用所有金屬。具體言之,可包含具有較佳傳導率的鋁、銅及/或銀。當輔助電極將鋁用於與透明電極的黏著或在光製程中的穩定性時,亦可使用鉬/鋁/鉬層。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有機材料層包含至少一個或多個發光層,且可更包含選自由以下各者組成的群組中的一個、兩個或兩個以上類型:電洞注入層、電洞轉移層、電洞阻擋層、電荷產生層、電子阻擋層、電子轉移層以及電子注入層。
電荷產生層意謂當施加電壓時產生電洞以及電子的層。
作為基板,可使用具有優異透明度、表面光滑度、操作 容易性且耐水性的基板。具體言之,可使用玻璃基板、薄玻璃基板或透明塑膠基板。塑膠基板可包含呈單層或多層形式的諸如聚對苯二甲酸伸乙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萘二甲酸伸乙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N)、聚醚醚酮(polyether ether ketone,PEEK)以及聚醯亞胺(polyimide,PI)的膜。此外,基板可包含在基板自身中的光散射功能。然而,基板不限於此,且可使用在有機發光裝置中通常使用的基板。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第一電極可為陽極,且第二電極可為陰極。此外,第一電極可為陰極,且第二電極可為陽極。
作為陽極,具有大功函數的材料正常為較佳的,使得有機材料層的電洞注入是平滑的。能夠在本發明中使用的陽極材料的具體實例包含:金屬,諸如釩、鉻、銅、鋅以及金或其合金;金屬氧化物,諸如氧化鋅、氧化銦(indium oxides)、氧化銦錫(ITO)以及氧化銦鋅(IZO);金屬與氧化物之組合,諸如ZnO:Al或SNO2:Sb;傳導性聚合物,諸如,聚(3-甲基噻吩)(poly(3-methylthiophene))、聚[3,4-(伸乙基-1,2-二氧基)噻吩](poly[3,4-(ethylen-1,2-dioxy)thiophene],PEDOT)、聚吡咯(polypyrrole)以及聚苯胺(polyaniline)以及類似物,但不限於此。
陽極的材料不限於陽極,且可用作陰極的材料。
作為陰極,具有小功函數的材料正常為較佳的,使得有機材料層的電子注入是平滑的。陰極材料的具體實例包含:金屬,諸如鎂、鈣、鈉、鉀、鈦、銦、釔、鋰、釓、鋁、銀、錫以及鉛 或其合金;多層結構材料,諸如LiF/Al或LiO2/Al以及類似物,但不限於此。
陰極的材料不限於陰極,且可用作陽極的材料。
作為根據本說明書的電洞轉移層材料,能夠自陽極或電洞注入層接收電洞、將電洞移動至發光層以及具有用於電洞的高移動性的材料是合適的。其具體實例包含芳胺基(arylamin-based)有機材料、傳導性聚合物、具有在一起的共軛部分與非共軛部分的嵌段共聚物(block copolymer)以及類似物,但不限於此。
作為根據本說明書的發光層材料,為能夠藉由分別自電洞轉移層以及電子轉移層接收電洞和電子,以及將電洞與電子結合,而在可見區域中發射光的材料,較佳為具有針對螢光或磷光之有利量子效率的材料。其具體實例包含:8-羥基-喹啉鋁錯合物(8-hydroxy-quinoline aluminum complex,Alq3);咔唑基(carbazole-based)化合物;二聚苯乙烯基化合物(dimerized styryl compound);BAlq;10-羥基苯并喹啉-金屬化合物(10-hydroxybenzo quinolin-metal compound);苯并噁唑基(benzoxazole-based)、苯并噻唑基(benzthiazole-based)以及苯并咪唑基(benzimidazole-based)的化合物;聚(對伸苯基伸乙烯)基(poly(p-phenylenevinylene)(PPV)-based)的聚合物;螺化合物(spiro compound);聚芴(polyfluorene)、紅螢烯(rubrene)以及類似物,但其不限於此。
作為根據本說明書的電子轉移層材料,能夠自陰極有利地接收電子、將電子移動至發光層且對於電子具有高移動性的材料為合適的。其具體實例包含8-羥基喹啉的Al錯合物(Al complex of 8-hydroxyquinoline);包含Alq3的錯合物;有機基團化合物(organic radical compound);羥基黃酮-金屬錯合物(hydroxyflavon-metal complex)以及類似物,但其不限於此。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輔助電極可位於有機發光裝置的非發光區域中。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有機發光裝置可更包含提供於非發光區域中的絕緣層。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絕緣層可使短路防止單元以及輔助電極與有機材料層絕緣。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有機發光裝置可用包覆層來密封。
包覆層可以透明樹脂層形成。包覆層執行防止有機發光裝置受到氧以及污染物的作用,且可為透明材料以免抑制有機發光裝置的光發射。透明度可意謂透射60%或大於60%的光,且具體言之,透射75%或大於75%的光。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有機發光裝置可包含光散射層。具體言之,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有機發光裝置可更包含在與具備第一電極的有機材料層的表面相對的表面上的基板,且可更包含提供於基板與第一電極之間的光散射層。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光散射層可包含平坦化層。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平坦化層可提供於第一電極與光散射層之間。
或者,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有機發光裝置可更包含在與具備第一電極的有機材料層的表面相對的表面上的基板,且可更包含在與具備基板的第一電極的表面相對的表面上的 光散射層。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光散射層不受特定限制,只要其具有誘發光散射的結構,且能夠增強有機發光裝置的光偵測效率。具體言之,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光散射層可具有將散射粒子分散至黏合劑內的結構、具有不均勻性的膜及/或具有渾濁性(hazeness)的膜。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可使用諸如旋塗、棒塗以及狹縫塗覆的方法使光散射層直接形成於基板上,或可使用以膜形式製備且附著的方法來形成光散射層。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有機發光裝置可為可撓性有機發光裝置。在此情況下,基板可包含可撓性材料。具體言之,基板可為可彎曲的薄膜型玻璃、塑膠基板或膜型基板。
塑膠基板的材料不受特定限制,然而,可通常以單層或多層的形式包含諸如聚對苯二甲酸伸乙酯(PET)、聚萘二甲酸伸乙酯(PEN)、聚醚醚酮(PEEK)以及聚醯亞胺(PI)的膜。
本說明書提供包含有機發光裝置的顯示裝置。有機發光裝置可在顯示裝置中執行像素或背光的作用。作為顯示裝置的其他組成部分,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的組成部分。
本說明書提供一種包含有機發光裝置的照明裝置。有機發光裝置可在照明裝置中執行發光單元的作用。作為照明裝置的其他組成部分,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的組成部分。
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製造有機發光裝置的方法。具體言之,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製造有機發光裝置的方法,包含:製備基板;在基板上形成包含兩個或 兩個以上傳導性單元的第一電極;形成經安置以與傳導性單元分開且包含具有三個或三個以上分支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分支點的輔助電極;在第一電極上形成一個或多個有機材料層;以及在有機材料層上形成第二電極。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第一電極的形成可為形成第一電極以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傳導性單元以及連接至傳導性單元中的每一者的傳導性連接。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輔助電極的形成可為在傳導性連接中的每一者的一個端部分上形成輔助電極。
此外,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用於製造有機發光裝置的方法可更包含待提供於第一電極與輔助電極之間的在第一電極的形成與輔助電極的形成之間形成短路防止層。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有機發光裝置可發射具有大於或等於2,000K且小於或等於12,000K的色溫的白光。
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修復有機發光裝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製造有機發光裝置,所述有機發光裝置包含:第一電極,其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傳導性單元;第二電極,其與第一電極相對地提供;一個或多個有機材料層,其提供於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輔助電極,其電連接至傳導性單元中的每一者;以及短路防止單元,其提供於輔助電極與傳導性單元中的每一者之間以電連接輔助電極及傳導性單元中的每一者;將電壓自外部電力施加至有機發光裝置;偵測發生短路缺陷的傳導性單元,其為偵測有機發光裝置的白點區域或暗點區域,或偵測具有比有機發光裝置中無發生短路缺陷的情況的操作溫度高或大於 30%的操作溫度的區域;偵測短路缺陷傳導性單元中的短路缺陷區域;以及藉由剝奪短路缺陷區域的第一電極及第二電極中的至少一者的功能來修復短路缺陷區域。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電壓的施加可更包含藉由短路防止單元防止所有電流集中於發生短路缺陷的傳導性單元上。具體言之,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當將電壓施加至有機發光裝置時,可藉由短路防止單元防止因為短路缺陷而無法操作的整個有機發光裝置。然而,與正常區域相比,自從低電阻形成於短路缺陷區域中以來,大量電流在其中流動,且操作溫度可比無短路缺陷發生的情況的操作溫度高或大30%。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當流動至短路缺陷區域的洩漏電流由短路防止單元阻擋而在某一位準以下時,由於過電流(overcurrent)的影響,發生短路缺陷的傳導性單元區域可形成發射比周圍正常操作的傳導性單元亮的光的白點區域。
此外,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當流動至短路缺陷區域的洩漏電流由短路防止單元阻擋而超出某一位準時,充分電流(sufficient current)不在發生短路缺陷的傳導性單元區域中流動,且可形成不能發射光的暗點區域。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與正常操作的情況相比,過電流在白點區域中流動,且操作溫度可比無短路缺陷發生的情況的操作溫度高或大30%。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電流亦集中地流動至在暗點區域中的短路缺陷區域,因此,操作溫度可比無短路缺陷發生的情況的操作溫度高或大30%。
換言之,由於流動至短路缺陷區域的大量電流,白點區域及/或暗點區域具有比正常操作的傳導性單元高的溫度。正常操作的傳導性單元可意謂不包括包含短路缺陷區域的傳導性單元以及過電流在包含短路缺陷區域的傳導性單元附近流動的傳導性單元。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電壓的施加可更包含發射具有大於正常亮度光的發生短路缺陷的傳導性單元,或不操作的發生短路缺陷的傳導性單元。
此外,當在有機發光裝置中不存在短路缺陷區域時,整個發光區域的亮度以及操作溫度的變化變得小且可忽略。
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偵測發生短路缺陷的傳導性單元可藉由用裸眼搜尋白點區域或暗點區域來偵測具有短路缺陷區域的傳導性單元。此外,偵測發生短路缺陷的傳導性單元可使用紅外線相機以及能夠偵測溫度差的類似者以偵測具有形成比正常操作的區域高或大於30%的溫度的短路缺陷區域的傳導性單元。
此外,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短路缺陷區域能夠藉由偵測傳導性單元中由於短路缺陷區域而不能發射光的短路缺陷區域而準確地偵測。
具體言之,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短路缺陷區域的偵測可藉由放大具有短路缺陷的傳導性單元來偵測短路缺陷區域。可將短路缺陷區域視為不透明區域或黑色區域。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傳導性單元可為透明的,且短路缺陷發生區域不透明且可視為黑色區域。
當短路防止單元具有以上所提到的範圍的電阻時,可防止整個有機發光裝置因短路缺陷區域而無法操作。此外,可在有機發光裝置中產生白點區域或暗點區域,以便偵測包含短路缺陷的傳導性單元。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短路缺陷區域的修復可為移除包含短路缺陷區域之區域的第一電極或第二電極。此外,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短路缺陷區域的修復可為剝奪短路缺陷區域的第一電極或第二電極的導電功能。作為當第一電極或第二電極為金屬電極時剝奪短路缺陷區域的第一電極或第二電極的導電功能的方法,短路缺陷區域的金屬電極可由金屬氧化物取代。
具體言之,經由短路缺陷區域的修復,使短路缺陷區域絕緣,且可防止洩漏電流流動至短路缺陷區域。此外,經由短路缺陷區域的修復,發生短路缺陷的傳導性單元可正常地操作。經修復的發生短路區域不參與光發射,但可不被裸眼偵測到。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短路缺陷區域的修復可為將雷射照射至包含短路缺陷區域的區域。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經由雷射照射,可剝奪短路缺陷區域的第一電極、有機材料層以及第二電極中的至少一者的功能。具體言之,可經由雷射照射移除短路缺陷發生區域的有機材料層,或可藉由用金屬氧化物取代短路缺陷區域的金屬電極來剝奪功能。此外,可經由雷射照射移除短路缺陷發生區域。
在下文中,將參考實例來詳細描述本說明書。然而,根據本說明書的實例可經修改成各種其他形式,且本說明書的範疇不應解釋為限於以下描述的實例。提供本說明書的實例以便為一 般熟習此項技術者更完整地描述本說明書。
實例
在基板上形成短路防止層後,使用ITO形成包含多個傳導性單元的第一電極,且鋁(Al)以網狀形式形成以作為輔助電極。使用感光性絕緣材料使曝露輔助電極的區域絕緣,且將包含發光層以及第二電極的有機材料層依連續次序層壓於其上,並因此製造出有機發光裝置。
人工地將壓力施加於所製造的有機發光裝置的一些區域中以形成短路缺陷,且在一些傳導性單元區域中產生短路缺陷區域。下文中,藉由將短路缺陷區域形成至功能剝奪區中而阻擋洩漏電流的用於製造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個實施例的有機發光裝置的方法將參考圖式進行描述。
圖2以及圖3為在實例驅動中製造的有機發光裝置的影像。
具體言之,圖2展示根據實例製造的有機發光裝置的白點區域。由圖2可看出,白點區域為包含發生短路缺陷的傳導性單元的像素,且具有比周圍像素高的亮度。
具體言之,圖3展示根據實例製造的有機發光裝置的暗點區域。由圖3可看出,暗點區域為包含發生短路缺陷的傳導性單元的像素,且因為短路缺陷而不發射光。
更具體言之,圖2以及圖3可意謂偵測發生短路缺陷的傳導性單元的步驟。
圖4為放大根據實例製造的有機發光裝置的發生短路缺陷的傳導性單元的影像。具體言之,圖4展示放大包含因為圖2 或圖3中所示的短路缺陷而無法操作的傳導性單元的像素,且發現傳導性單元中的短路缺陷區域的圖,且可意謂偵測短路缺陷傳導性單元中的短路缺陷區域的步驟。在圖4中標記的圓中的黑點表示傳導性單元與第二電極相互鄰接的短路缺陷區域。
圖5以及圖6為剝奪根據實例製造的有機發光裝置的短路缺陷區域的功能的狀態的影像。具體言之,圖5以及圖6影像中所示的黑色區域表示藉由將雷射照射至包含短路缺陷區域的區域而修復的短路缺陷區域。圖6為放大在雷射照射後修復短路缺陷區域的任一個傳導性單元區的影像。具體言之,圖6為包含正用雷射來雷射照射的短路發生區域的區域,且在閉合圖形中的雷射照射的區因不與周圍電連接而失去功能。換言之,當短路發生區域大時,可以閉合圖形的形式進行雷射照射,以便包含如圖6中的短路發生區域。

Claims (13)

  1. 一種有機發光裝置,其包括:第一電極,其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傳導性單元;第二電極,其與所述第一電極相對地提供;一個或多個有機材料層,其提供於所述第一電極與所述第二電極之間;功能剝奪區,其自所述傳導性單元中的至少一者的一部分持續至所述第二電極的一部分;輔助電極,其電連接至所述傳導性單元中的每一者;以及短路防止單元,其提供於所述輔助電極與所述傳導性單元中的每一者之間以電連接所述輔助電極及所述傳導性單元中的每一者,其中所述功能剝奪區為失去功能或實質上被移除的所述第一電極及所述第二電極中的至少一者,其中來自該輔助電極之電流經由該短路防止單元提供至所述傳導性單元中的每一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有機發光裝置,其中所述功能剝奪區包含具有自所述傳導性單元的一些區域至所述第二電極的最短距離的區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有機發光裝置,其中所述功能剝奪區的所述有機材料層被移除,且被所述第一電極或所述第二電極的氧化物取代。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有機發光裝置,其中所述 功能剝奪區藉由雷射照射而形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有機發光裝置,其中自鄰近所述輔助電極的所述短路防止單元的區域至鄰近所述傳導性單元中的每一者的區域的電阻大於或等於40Ω,且小於或等於300,000Ω。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有機發光裝置,其中所述短路防止單元的材料與所述傳導性單元的材料的種類相同或不同。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有機發光裝置,其中所述短路防止單元為包含與所述第一電極的材料不同的材料的短路防止層,或包含與所述第一電極的材料相同或不同的材料且包含電流流動方向的長度比垂直於其方向的寬度長的區域的傳導性連接。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有機發光裝置,其中所述短路防止單元的一個端部分提供於所述傳導性單元的上表面、下表面以及側表面的至少一個表面上,且所述短路防止單元的另一端部分提供於所述輔助電極的上表面、下表面以及側表面的至少一個表面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有機發光裝置,其中所述輔助電極經提供以作為包圍所述傳導性單元中的一者或多者的網狀結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有機發光裝置,其中所述傳導性單元中的每一者的面積大於或等於0.01mm2且小於或等於25mm2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有機發光裝置,其為可撓性有機發光裝置。
  12. 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1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有機發光裝置。
  13. 一種照明裝置,其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1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有機發光裝置。
TW104114646A 2014-05-13 2015-05-08 有機發光裝置 TWI6104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0-2014-0057288 2014-05-13
KR1020140057288A KR101946905B1 (ko) 2014-05-13 2014-05-13 유기발광소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7098A TW201607098A (zh) 2016-02-16
TWI610484B true TWI610484B (zh) 2018-01-01

Family

ID=54480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4646A TWI610484B (zh) 2014-05-13 2015-05-08 有機發光裝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978983B2 (zh)
EP (1) EP3144992B1 (zh)
JP (1) JP6325690B2 (zh)
KR (1) KR101946905B1 (zh)
CN (1) CN106463643B (zh)
TW (1) TWI610484B (zh)
WO (1) WO20151746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02919B2 (en) * 2014-03-14 2017-07-11 Joled Inc.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panel
KR102315040B1 (ko) * 2017-07-11 2021-10-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소자를 이용한 조명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8054278B (zh) * 2017-11-23 2021-01-1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高良率有机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KR102179339B1 (ko) * 2018-04-23 2020-11-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화합물 반도체 태양전지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4242916A (zh) * 2021-12-17 2022-03-25 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发光屏体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50053A (en) * 2007-05-10 2008-12-16 Eastman Kodak Co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having improved light output
US20110012135A1 (en) * 2009-07-17 2011-01-20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repai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40008625A1 (en) * 2011-04-20 2014-01-09 Pana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TW201414035A (zh) * 2012-05-31 2014-04-01 Lg Chemical Ltd 有機發光裝置及其製備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13955B1 (en) * 1998-11-20 2004-03-30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having a current self-limiting structure
JP2001196191A (ja) * 2000-01-14 2001-07-19 Fuji Electric Co Ltd 有機薄膜発光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206857A (ja) 2001-01-11 2002-07-26 Central Conveyor Kk 各種パレット対応遠心脱水乾燥方法とその装置
KR20020025917A (ko) * 2002-02-15 2002-04-04 박병주 유기 전계발광 소자 제조 방법
JP4270891B2 (ja) 2003-01-21 2009-06-0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El表示装置のレーザーリペア方法
GB0625001D0 (en) * 2006-12-14 2007-01-24 Plastic Logic Ltd Short isolation
US20110193066A1 (en) * 2009-08-13 2011-08-11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urrent limiting element for pixels in electronic devices
US8421347B2 (en) 2009-08-27 2013-04-16 Kaneka Corporation Integrat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method for produc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produced by the method
JP5173985B2 (ja) * 2009-11-05 2013-04-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の製造方法
JP2012018867A (ja) 2010-07-09 2012-01-26 Seiko Epson Corp 照明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286094B1 (ko) * 2010-09-15 2013-07-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의 제조 방법 및 수리방법
US8557614B2 (en) * 2010-12-28 2013-10-1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ghting device
JP2012204105A (ja) * 2011-03-24 2012-10-22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表示基板の欠陥修正方法
US9711761B2 (en) 2011-09-15 2017-07-18 Joled Inc. Electro luminescence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 luminescence panel
JP6042103B2 (ja) 2012-05-30 2016-12-14 ユー・ディー・シー アイルランド リミテッド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WO2014077627A1 (ko) * 2012-11-16 2014-05-2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유기발광소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140119266A (ko) * 2013-03-28 2014-10-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5103330B (zh) * 2013-04-01 2019-06-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TWI552408B (zh) * 2013-04-29 2016-10-01 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機發光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WO2014185736A1 (ko) * 2013-05-16 2014-11-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유기발광소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760250B1 (ko) * 2014-03-14 2017-07-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소자
KR101954821B1 (ko) * 2014-05-12 2019-05-3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소자
KR101946999B1 (ko) * 2014-05-12 2019-02-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소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50053A (en) * 2007-05-10 2008-12-16 Eastman Kodak Co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having improved light output
US20110012135A1 (en) * 2009-07-17 2011-01-20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repai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40008625A1 (en) * 2011-04-20 2014-01-09 Pana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TW201414035A (zh) * 2012-05-31 2014-04-01 Lg Chemical Ltd 有機發光裝置及其製備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50130120A (ko) 2015-11-23
KR101946905B1 (ko) 2019-04-22
CN106463643B (zh) 2018-06-08
EP3144992A1 (en) 2017-03-22
JP2017516273A (ja) 2017-06-15
US9978983B2 (en) 2018-05-22
TW201607098A (zh) 2016-02-16
EP3144992A4 (en) 2018-01-17
EP3144992B1 (en) 2023-09-13
US20170047540A1 (en) 2017-02-16
WO2015174676A1 (ko) 2015-11-19
CN106463643A (zh) 2017-02-22
JP6325690B2 (ja) 2018-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77955B1 (ko) 유기발광소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TWI593154B (zh) 有機發光裝置、顯示裝置及照明裝置
KR101469413B1 (ko) 유기발광소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10074823B2 (en) Organic light emtting device with short circuit preventing lay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6559708B2 (ja) 有機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477953B1 (ko) 유기발광소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TWI610484B (zh) 有機發光裝置
TWI585967B (zh) 有機發光裝置的修復方法
TWI590353B (zh) 偵測有機發光裝置之短路缺陷區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