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9039B - 聚乳酸樹脂組成物 - Google Patents

聚乳酸樹脂組成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9039B
TWI609039B TW103112538A TW103112538A TWI609039B TW I609039 B TWI609039 B TW I609039B TW 103112538 A TW103112538 A TW 103112538A TW 103112538 A TW103112538 A TW 103112538A TW I609039 B TWI609039 B TW I60903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ylactic acid
acid resin
resin composition
polyolefin
we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2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04323A (zh
Inventor
劉榮萬
鄭在一
李啓允
全晟完
金珉瑛
Original Assignee
Sk化學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化學公司 filed Critical Sk化學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04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43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90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903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62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08G18/6204Polymers of olefins
    • C08G18/6208Hydrogenated 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4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e.g. lacto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1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 C08K5/53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bound to oxygen and to carbon only
    • C08K5/5393Phosphonous compounds, e.g. R—P(OR')2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06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 C08G63/08Lactones or lact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8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interreacting polymers in the absence of monomers, e.g. block polymers
    • C08G81/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interreacting polymers in the absence of monomers, e.g. block polymers at least one of the polymers being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G81/024Block or graft polymers containing sequences of polymers of C08C or C08F and of polymers of C08G
    • C08G81/027Block or graft polymers containing sequences of polymers of C08C or C08F and of polymers of C08G containing polyester or polycarbonate seque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008Organic ingredient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one dot" groups of C08K5/01 - C08K5/59
    • C08K5/005Stabilisers against oxidation, heat, light, ozo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0Esters; Ether-esters
    • C08K5/12Esters; Ether-esters of cyclic poly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36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1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 C08K5/52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only
    • C08K5/521Esters of phosphoric acids, e.g. of H3PO4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67/04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arboxylic acids, e.g. lacto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Biological Depolymerization Polymers (AREA)

Description

聚乳酸樹脂組成物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聚乳酸樹脂組成物。更具體地說,本發明關於具有環保特性的聚乳酸樹脂組成物,由於具有改良的可撓性以及例如抗濕性、機械特性、透明性、耐熱性、防黏結性及膜加工性的絕佳一般特性,能有效地用作包裝材料。
發明背景
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耐綸、聚烯烴或塑化聚氯乙烯(PVC)之以石油為主的樹脂,現今廣為使用於例如包裝材料等廣範圍的應用中。然而,此類以石油為主的樹脂非生物可分解的,因此造成環境污染,例如在廢棄物處理過程中,大量溫室氣體的排出等。最近,由於石油資源的逐漸枯竭,一般為聚乳酸樹脂的生質基底樹脂之使用,已廣泛地被視為替代方案。
然而,與以石油為基礎的樹脂相較,聚乳酸樹脂具有無法令人滿意的耐熱性及抗濕性或機械特性,因此已存在其等適用的領域及應用的限制。尤其,已企圖使用聚乳酸樹脂作為例如包裝膜的包裝材料,但因為聚乳酸樹脂 的不良可撓性而失敗。
為了克服聚乳酸樹脂的問題,已有人建議將低分子量軟化劑或塑化劑添加至聚乳酸樹脂中,或將藉由以聚醚為主的或以脂肪族聚酯為主的多元醇的加成聚合產生的塑化劑應用於聚乳酸樹脂等等。
然而,根據此等方法已製得的包含聚乳酸樹脂之包裝膜,包裝膜的可撓性幾乎沒有改良。而且,當塑化劑隨著時間滲出,包裝膜呈現不良的安定性,以及膜具有霧度增加且透明性降低的缺點。
再者,已有人建議在聚乳酸樹脂含有聚乳酸共聚物的膜中引入聚胺甲酸酯多元醇重覆單元之製備嵌段共聚物的方法來矯正上述問題(韓國專利第1191966、1191967、1191968及1191961號,以及韓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12-0068552、2012-0068550、2012-0094552、2012-0086118及2012-0086117號)。
另一方面,包含軟區段的聚乳酸共聚物,或含有此聚乳酸共聚物的樹脂組成物或膜是已知的,在此軟區段中,聚酯多元醇重覆單元是經由胺甲酸酯鍵而鏈結(link)。然而,存在著含有聚乳酸共聚物的膜由於聚酯多元醇與聚乳酸之間的低相容性而具有低透明性及高霧度,以及由於聚酯多元醇及聚乳酸的高水分含量而具有不良抗濕性的一些問題。再者,因為此類聚乳酸共聚物具有廣分子量分布及不良的熔化特性,其等無法被充分地擠製來製備膜。此外,所製得的膜具有無法令人滿意的機械特性、耐熱性及 防黏結性。
一般而言,如上述所述,聚乳酸樹脂由於其所含之水分所造成的水解反應,對於水分的抵抗性極低。反應的結果,共聚物部分降解成乳酸、單體或寡聚物,且因此造成分子量降解。
再者,所產生的乳酸、共聚物及寡聚物在成型製程中揮發且可導致設備的污染或腐蝕或使成品品質惡化。具體地,在經由擠壓成型的片材生產的情況中,在片材擠壓製程中,殘餘的乳酸、單體及寡聚物揮發,因此造成厚度的改變。在經由射出成型的片材生產的情況中,視產品使用的環境而定,即使在製程已完成後,水解反應仍持續地發生,因此造成機械特性的惡化。
因此,仍持續要具有改良之可撓性與良好抗濕性以及例如機械特性、透明性、耐熱性、防黏結性或防滲出性之優異一般特性的聚乳酸樹脂組成物,此組成物能有效地用作以聚乳酸樹脂為主的包裝材料。
發明概要
因此,本發明之一目的為提供具有環保特性的聚乳酸樹脂組成物,由於具有改良的可撓性以及例如抗濕性、機械特性、透明性、耐熱性、防黏結性及膜加工性的絕佳一般特性,能有效地用作包裝材料。
根據本發明之一方面,提供一種聚乳酸樹脂組成物,包含: 一聚乳酸樹脂,其包含包括式1之聚乳酸重覆單元的硬區段及包括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的軟區段,其中式2之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係經由胺甲酸酯鍵或酯鍵以線性或分支方式鏈結,其中生質基底碳之有機碳含量(%Cbio),如方程式1之定義,為至少60重量%,其中在式1及2中,n為整數700至5,000,且m+l為整數5至200;以及一抗氧化劑:
[方程式1]%Cbio=(聚乳酸樹脂中總碳含量的14C同位素相對於12C的重量比)/(生質基底碳標準物質中總碳含量的14C同位素相對於12C的重量比)。
根據本發明的聚乳酸樹脂組成物不僅呈現例如環保特性及生物降解力之聚乳酸樹脂的獨有特性,亦具有 最適化可撓性、抗濕性、及剛性,以及優異的機械特性、耐熱性、透明性、防黏結性及膜加工性。聚乳酸樹脂組成物能夠用於製備例如包裝膜的包裝材料來取代以石油為主的樹脂,因此對於環境污染的預防有極大貢獻。
發明之詳細說明
在下文中,將詳細解釋說明根據本發明的聚乳酸樹脂組成物。
本發明的聚乳酸樹脂組成物包含聚乳酸樹脂及抗氧化劑。聚乳酸樹脂包含包括式1之聚乳酸重覆單元的硬區段及包括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的軟區段,其中式2之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係經由胺甲酸酯鍵或酯鍵以線性或分支方式鏈結,其中如方程式1定義的生質基底碳之有機碳含量(%Cbio)為至少60重量%,其中在式1及2中,n為整數700至5,000,且m+l為整數5至200。
[方程式1]%Cbio=(聚乳酸樹脂中總碳含量的14C同位素相對於12C的重量比)/(生質基底碳標準物質中總碳含量的14C同位素相對於12C的重量比)。
聚乳酸樹脂組成物包含特定量的聚乳酸樹脂及抗氧化劑。聚乳酸樹脂基本上包含由式1代表的聚乳酸重覆單元作為硬區段。再者,聚乳酸包含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作為軟區段。在此類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由式2代表的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係經由胺甲酸酯鍵(-C(=O)-NH-)或酯鍵(-C(=O)-O-)以線性或分支方式鏈結。
由於作為硬區段之聚乳酸重覆單元的存在,硬區段聚乳酸樹脂呈現此類例如環保特性及生物降解力之聚乳酸樹脂的獨有特性。此外,根據本案發明人獲得的實驗數據,確認聚乳酸樹脂顯示改良的可撓性(例如縱向(machine direction)及橫向上測得的相對較低之楊氏模數(Young’s modulus)),且由於利用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作為軟區段,容許具有高透明性及低霧度的膜之製造。尤其,由於硬區段與軟區段以組合方式存在,聚乳酸樹脂減低安 定性降低的可能性或減低提供可撓性之軟區段滲出的可能性。包含聚乳酸樹脂的膜不太可能具有高霧度或低透明性。此外,聚乳酸樹脂能夠在未應用大量提供可撓性的軟區段之下,呈現上述的優點,因此,其可含有相對大量的生質基底樹脂,例如自聚乳酸樹脂衍生的硬區段。
同時,聚乳酸樹脂包含非極性軟區段,且因此相較於傳統聚乳酸樹脂具有絕佳的抗濕性。
在聚乳酸樹脂組成物包含的聚乳酸樹脂中,如方 程式1定義的生質基底碳的有機碳含量(%Cbio),可為至少約60wt%,至少約70wt%,至少約80wt%,至少約85wt%,至少約90wt%或至少約95wt%。
與應用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的本發明之聚乳酸樹脂組成物相較,當應用以聚酯為主的重覆單元作為軟區段時,因為需要應用大量的例如自以石油為主的來源衍生的以聚酯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的其他樹脂,可能難以獲得約60wt%的有機碳含量(%Cbio)。
如方程式1代表的生質基底碳的有機碳含量(%Cbio)的測量能夠經由根據例如ASTM D6866標準的測試方法來進行。在下文中將詳細解釋說明生質基底碳的有機碳含量(%Cbio)的技術意義及測量方法。
一般而言,不同於自以石油為主的樹脂衍生的有機材料,自生質基底(或以生物資源為主的)樹脂衍生的有機材料中已知含有14C同位素。更明確地,所有自例如動物或植物之生物有機體取得的有機材料含有固定比例的三種同 位素:12C(大約98.892wt%),13C(大約1.108wt%)及14C(大約1.2 x 10-10wt%)。此比例與大氣中的比例相同,因為藉由生物有機體的代謝持續地與環境交換碳,該比例可保持固定。
同時,14C為放射性同位素,且其含量根據下述方程式2隨著時間(t)而減少:[方程式2]n=noexp(-at)
其中no為在初始階段14C原子的數目,n為經過時間t之後剩餘的14C原子的數目,以及a為與半生期有關的衰變常數(或放射性衰變常數)。
在方程式2中,14C的半生期大約5,730年。考量此半生期,自持續與周遭環境交互作用的生物有機體衍生的有機材料,亦即生質基底(以生物資源為主的)的樹脂,即使此等同位素含量稍有降低,仍能夠實質保持固定的14C含量以及此等同位素的固定含量比例,例如14C/12C的固定含量比例(重量比)=約1.2 x 10-12
比較上,例如煤或石油的化石燃料至少50,000年無法用於與大氣交換碳。根據上述方程式2,自以化石燃料為主的樹脂衍生的有機材料的14C同位素含量為初始含量最多0.2%,因此此類材料實質上不含14C同位素。
方程式1是以上述技術意義為基礎。在方程式1中,分母可為生質基底碳中的14C/12C的重量比,例如約1.2 x 10-12,且分子可為樹脂樣品中14C/12C的重量比。如上文中 的解釋說明,基於自生質衍生的碳原子同位素的重量比維持在約1.2 x 10-12而自化石燃料衍生的碳原子同位素的重量比實質為0的事實,生質基底碳的有機碳含量(%Cbio)可藉由使用方程式1,自聚乳酸樹脂組成物中含有的聚乳酸樹脂來測量。每一同位素的含量及其比例可藉由標準ASTM D6866-06(用於使用放射性碳及同位素比例質譜分析法來測定自然界材料的生質基底內容物的標準測量方法)中描述的方法中之一來測量。較佳地,測量可藉由質譜分析法來進行,其中將樹脂樣品還原為石墨或二氧化碳氣體,且接著在質譜分析儀中分析或藉由液相閃爍光譜測定法分析。在質譜分析技術中,使用加速器及質譜分析儀使14C離子與12C離子分離以測定每一碳同位素的含量及其比例。視需要地,在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使用液相閃爍光譜測定法來測量每一碳同位素的含量及其比例以計算方程式1中的值。
當方程式1測得的生質基底碳的有機碳含量(%Cbio)為至少約60wt%時,聚乳酸樹脂及包含該聚乳酸樹脂的聚乳酸樹脂組成物能含有較大量的生質基底樹脂及碳,藉此容許增進環保特性及生物降解力。
更明確地,具有此高有機碳含量(%Cbio)的聚乳酸樹脂及包含該聚乳酸樹脂的聚乳酸樹脂組成物能呈現如下文中解釋說明的環保特性。
諸如聚乳酸樹脂等生化產品是生物可降解的且釋出較低量的二氧化碳;根據目前科技水準,所釋出之二 氧化碳量可縮減至高達108%,且用於製造樹脂的所需能源可節省至高達50%(相較於石化產品)。此外,當生質材料替換化石燃料而用於製造生物塑料時,CO2排放量可縮減至高達約70%,該排放量係依ISO 14000標準之生命週期分析(LCA,Life Cycle Analysis,生命週期評估程序)計算。
作為一特定實例,根據NatureWorks公司,當製造1kg的PET樹脂,釋出3.4kg的CO2,而每1kg的聚乳酸樹脂,亦即生物塑料,釋出0.77kg的CO2,其容許降低約77%的CO2。此外,以能量消耗的角度,與PET的能量消耗相較,此類生物塑料僅需要56%的能量。然而,由於低可撓性,傳統聚乳酸樹脂有限制,且觀察到當例如塑化劑的其他成分應用於矯正此問題時,如上述的生物塑料將顯著地受損。
然而,滿足如上述之高有機碳含量(%Cbio)的聚乳酸樹脂及包含該聚乳酸樹脂的聚乳酸樹脂組成物,因為已解決聚乳酸樹脂的低可撓性問題,能呈現生物塑料的優點且能用於不同的應用。
因此,滿足如上述之高有機碳含量(%Cbio)的聚乳酸樹脂及包含該聚乳酸樹脂的聚乳酸樹脂組成物,具有生物塑料的優點且因為顯著降低CO2排放及能量消耗,因此能呈現環保特性。此環保特性能藉由例如聚乳酸樹脂組成物的生命週期評估及類似方法來測量。
在聚乳酸樹脂組成物中,聚乳酸樹脂可包含量約7.2 x 10-11至1.2 x 10-10wt%,約9.6 x 10-11至1.2 x 10-10wt% 或約1.08 x 10-10至1.2 x 10-10wt%.的14C同位素。包含該14C同位素量的聚乳酸樹脂可具有較大量的自生質衍生的樹脂及碳,或實質上全部自生質衍生的樹脂及碳,藉此呈現進一步改良的生物降解力及環保特性。
在聚乳酸樹脂中,硬區段的聚乳酸重覆單元可自生質衍生,且軟區段的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也可自生質衍生。此類聚乳酸結構單元可獲自於例如自生質衍生的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樹脂。生質可為例如任何的植物或動物資源,植物資源玉米、甘蔗或樹薯。因此,含自生質衍生的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的聚乳酸樹脂及包含該聚乳酸樹脂的聚乳酸樹脂組成物可含有較高量的有機碳含量(%Cbio),例如至少約90wt%或至少約95wt%。
在聚乳酸樹脂中,自生質衍生的硬區段具有至少約90wt%之如方程式1定義的有機碳含量(%Cbio),較佳為約95wt%至100wt%,以及自生質衍生的軟區段的有機碳含量(%Cbio),如方程式1的定義,至少約70wt%,較佳為約75至95wt%。
包含生質基底聚乳酸樹脂之樹脂組成物具有至少約60wt%或至少約80wt%之生質基底碳的高有機碳含量(%Cbio),藉此符合獲得JBPA的「生質Pla(Biomass Pla)」認證的標準,其為以標準ASTM D6866為主之認證。因此,聚乳酸樹脂可有效地帶有JORA的「生質基底」標誌。
在聚乳酸樹脂中,硬區段所包括的式1的聚乳酸 重覆單元可意指聚乳酸均聚物或均聚物的重覆單元。此類聚乳酸重覆單元可根據先前技術領域中已知的用於製備聚乳酸均聚物的傳統方法而獲得。舉例而言,可藉由自L-乳酸或D-乳酸形成L-乳酸交酯或D-乳酸交酯,亦即環狀二聚物,並進行開環聚合作用的方法來獲得,或利用L-乳酸或D-乳酸的直接聚縮合作用的方法來獲得。在此等方法中,較佳為開環聚合作用方法,因為此方法能夠提供較高聚合度的聚乳酸重覆單元。此外,聚乳酸重覆單元可藉由共聚合特定比例的L-乳酸交酯與D-乳酸交酯來製備,以致能使共聚物呈非晶質,但聚乳酸重覆單元較佳係藉由L-乳酸交酯或D-乳酸交酯的均聚合作用來製備,以致能增加包含聚乳酸樹脂的膜的耐熱性。更明確地,可使具有至少98%之光學純度的L-乳酸交酯或D-乳酸交酯材料進行開環聚合作用以獲得聚乳酸重覆單元。較低的光學純度可能降低聚乳酸樹脂的熔化溫度(Tm)。
另一方面,聚乳酸樹脂之軟區段所包括的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具有一結構,其中式2之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係經由胺甲酸酯鍵(-C(=O)-NH-)或酯鍵(-C(=O)-O-)以線性或分支方式鏈結。尤其,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可意指由例如丁二烯之單體製備的聚合物(例如聚1,2-丁二烯或聚1,3-丁二烯),或聚合物的結構單元,由氫化作用製備之具有1,000至5,000的數目平均分子量的液相羥基端接的聚丁二烯(HTPB),其在末端可具有羥基。
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的末端羥基或藉由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的末端羥基與乳酸交酯之間的加成聚合作用製備的預聚物,可與二異氰酸酯或二-或較高官能性異氰酸酯化合物反應,以形成胺甲酸酯鍵。另一方面,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的末端羥基可與乳酸交酯或乳酸衍生化合物反應以形成酯鍵(-C(=O)-O-)。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係經由此類胺甲酸酯鍵或酯鍵以線性或分支方式鏈結,以形成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
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的末端羥基相對於二異氰酸酯或二或更高官能性異氰酸酯化合物的異氰酸酯基的莫耳比例可為1:0.50至1:0.99。較佳地,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的末端羥基:異氰酸酯化合物的異氰酸酯基的莫耳比例可為約1:0.60至約1:0.95,更佳地為約1:0.70至約1:0.90。
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係經由胺甲酸酯鍵線性鏈結的聚合物,聚合物的重覆單元,可稱為聚胺甲酸酯多元醇重覆單元且在末端可具有羥基。因此,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可作為聚合作用製程中聚乳酸重覆單元形成的起始劑。當末端羥基:異氰酸酯基的莫耳比例為0.99或更低時,聚胺甲酸酯多元醇重覆單元的末端羥基不足(OHV<1);因此,其可適當地作為起始劑。此外,當羥基:異氰酸酯基的莫耳比例為0.50或更高,其防止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的末端羥基過量(OHV>35);因 此,有可能獲得具有高分子量的聚乳酸重覆單元及聚乳酸樹脂。
具有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的聚合物的數目平均分子量可為約1,000至100,000,較佳為約10,000至50,000。當具有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的聚合物的數目平均分子量為約1,000至100,000時,聚乳酸樹脂及由包含此聚乳酸樹脂的樹脂組成物製備的膜呈現改良的可撓性、抗濕性及機械特性。
二異氰酸酯化合物可為具有至少二異氰酸酯基的任何化合物,只要能夠與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的末端羥基形成胺甲酸酯鍵即可,該化合物可衍生自化石燃料。
二異氰酸酯化合物的例子包括1,6-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2,4-甲苯二異氰酸酯、2,6-甲苯二異氰酸酯、1,3-二甲苯二異氰酸酯、1,4-二甲苯二異氰酸酯、1,5-萘二異氰酸酯、間-伸苯基二異氰酸酯、對-伸苯基二異氰酸酯、3,3'-二甲基-4,4'-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4,4'-聯苯二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及氫化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具有至少三異氰酸官能基的多官能性異氰酸酯化合物可選自於下述物質組成的組群:二異氰酸酯化合物的寡聚物、二異氰酸酯化合物的聚合物、二異氰酸酯化合物的環形多聚物、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異氰酸酯、三異氰酸酯化合物及其等的異構物。此外,可使用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熟知的各種不同的其他二異氰酸酯 化合物而無特殊限制。考慮賦與聚乳酸樹脂可撓性的能力,較佳為1,6-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
另一方面,組成物所包括的聚乳酸樹脂可包含硬區段中含有的該聚乳酸重覆單元的末端羧基係經由酯鍵鏈結至軟區所中含有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的末端羥基的嵌段共聚物,或嵌段共聚物係經由胺甲酸酯鍵以線性或分支方式鏈結的嵌段共聚物。
尤其,該聚乳酸重覆單元的末端羧基能夠經由嵌段共聚物中的酯鍵鏈結至聚胺甲酸酯多元醇重覆單元的末端羥基。舉例而言,嵌段共聚物的化學結構可由下述通式1及2代表:[通式1]聚乳酸重覆單元(L)-(E)-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O-U-O-U-O)-(E)-聚乳酸重覆單元(L)
[通式2]聚乳酸重覆單元(L)-(E)-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O)-(E)-聚乳酸重覆單元(L)-(U)-聚乳酸重覆單元(L)-(E)-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O)-(E)-聚乳酸重覆單元(L),其中O意指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U意指胺甲酸酯鍵,且E意指酯鍵。
由於聚乳酸樹脂包含一嵌段共聚物且於其中該聚乳酸重覆單元及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或重覆單元是鏈結在一起的,故其抑制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或 重覆單元的滲出,此至關乎可撓性。因此,由其製造的膜能夠具有絕佳的抗濕性、透明性、機械特性、耐熱性或防黏結性。此外,因為至少部分的聚乳酸結構或重覆單元及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具有嵌段共聚物的形式,所以聚乳酸樹脂的分子量分布、玻璃轉化溫度(Tg)及熔化溫度(Tm)能夠最適化,且能夠改良由此聚乳酸樹脂製造的膜的機械特性、可撓性、耐熱性等。
然而,聚乳酸樹脂所包括的聚乳酸重覆單元不需要全部鏈結至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或重覆單元以形成嵌段共聚物。至少部分的聚乳酸重覆單元可為聚乳酸均聚物,其未鍵結至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的結構或重覆單元。在此例子中,聚乳酸樹脂可為包含下述物質的混合物:一嵌段共聚物,其硬區段所包含的聚乳酸重覆單元的末端羧基係經由酯鍵鏈結至軟區段所包含的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的末端羥基;藉由將所述嵌段共聚物以線性或分支方式經由胺甲酸酯鍵鏈結所製備而成的嵌段共聚物;以及餘留未與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耦合的聚乳酸均聚物。
另一方面,以100重量份之總聚乳酸樹脂(當聚乳酸均聚物係任擇地包括重量總和為100重量份的嵌段共聚物及均聚物時),聚乳酸樹脂可包含的硬區段含量約65重量份至95重量份,約80重量份至95重量份,或約82重量份至92重量份;以及軟區段含量約5重量份至35重量份,約5重量份至20重量份,或約8重量份至18重量份。
若軟區段的含量為95重量份或更少,能夠提供具有高分子量的聚乳酸樹脂,且可增進其機械特性,例如膜的強度等等。此外,因為膜的玻璃轉化溫度未降低,可改良包裝製程期間之膜的滑移性、可操作性或尺寸安定性。此外,若軟區段的含量為35重量份或更高,可改良聚乳酸樹脂及由其製備的膜的可撓性及抗濕性。特別地,聚乳酸樹脂的玻璃轉化溫度是適當的,因此可改良膜的可撓性。此外,軟區段之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的結構或重覆單元可作為起始劑,藉此防止聚合作用轉化率降低且容許形成具有高分子量的聚乳酸樹脂。
另一方面,聚乳酸樹脂組成物包含連同抗氧化劑的聚乳酸樹脂。抗氧化劑能夠抑制聚乳酸樹脂的黃化,藉此改良樹脂組成物及膜的外觀。再者,抗氧化劑可抑制軟區段的氧化作用或熱降解作用。
為了達到此目的,聚乳酸樹脂組成物可包含的抗氧化劑含量,以用於形成聚乳酸樹脂之聚乳酸重覆單元的單體(例如乳酸或乳酸交酯)的量為基準,為約100ppmw至3,000ppmw,約100ppmw至2,000ppmw,約500ppmw至1,500ppmw,或約1,000ppmw至1,500ppmw。
當抗氧化劑的含量為100ppmw或更高,能夠預防因為例如軟區段的塑化成分的氧化作用造成的聚乳酸樹脂黃化,且樹脂組成物及膜的外觀可為良好。此外,當抗氧化劑的含量為3,000ppmw或更低時,乳酸交酯的聚合作用速率維持適當,且抗氧化劑有助於包含聚乳酸重覆單元的 硬區段之生成。結果,可改良聚乳酸樹脂的機械特性。
在包含上述量之抗氧化劑的例子(例如聚乳酸樹脂的聚合作用期限,藉由添加上述量之抗氧化劑製備聚乳酸樹脂及樹脂組成物的例子中,能夠改良聚合作用的轉化及聚乳酸樹脂的聚合作用程度,以增加產率。再者,因為樹脂組成物在超過180℃的膜形成製程中能夠呈現優異的熱安定性,其抑制例如乳酸交酯或乳酸之單體或具有環狀寡聚物的低分子量材料的形成。
因此,抑制聚乳酸樹脂之分子量降低以及膜的顏色改變(黃化),有可能提供不僅具有優異外觀也具有改良可撓性以及例如機械特性、耐熱性、防黏結性等等之一般特性的包裝膜。
作為抗氧化劑,可使用一或更多之選自於下述物質組成之組群的抗氧化劑:以受阻酚為主的抗氧化劑、以胺為主的抗氧化劑、以硫基為主的抗氧化劑及以亞磷酸鹽為主的抗氧化劑,以及也可使用其他各種不同已知的可應用於聚乳酸樹脂組成物的抗氧化劑。
因為聚乳酸樹脂組成物可具有酯重覆單元,在高溫聚合反應或高溫擠壓或建構製程期間,樹脂組成物傾向容易氧化或熱降解。因此,較佳為使用上述的熱安定劑、聚合作用安定劑或抗氧化劑。抗氧化劑的特定例子包括以磷酸為主的熱安定劑,例如磷酸、磷酸三甲基酯或磷酸三乙基酯;以受阻酚為主的一級抗氧化劑,例如2,6-二-第三丁基-對-甲酚、十八烷基-3-(4-羥基-3,5-二-第三丁基苯基) 丙酸酯、四雙[亞甲基-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甲烷、1,3,5-三甲基-2,4,6-叁(3,5-二-第三丁基-羥基苯甲基)苯、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甲基亞磷酸二乙酯、4,4'-亞丁基-雙(3-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4,4'-硫代雙(3-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或雙[3,3-雙-(4'-羥基-3'-第三丁基-苯基)丁酸]乙二醇酯;以胺為主的二級抗氧化劑,例如苯基-α-萘基胺、苯基-β-萘基胺、N,N'-二苯基-對-伸苯基二胺或N,N'-二-β-萘基-對-伸苯基二胺;以硫基為主的二級抗氧化劑,例如二月桂基二硫醚、二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二硬脂基硫代丙酸酯、巰基苯並噻唑或二硫化四甲基秋蘭姆(tetramethylthiuram disulfide)四雙[亞甲基-3-(月桂硫基)丙酸酯]甲烷;或以亞磷酸酯為主的二級抗氧化劑,例如三苯基亞磷酸酯、叁(壬基苯基)亞磷酸酯、三異癸基亞磷酸酯、雙(2,4-二-第三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或(1,1'-聯苯基)-4,4'-二基雙亞磷酸肆[2,4-雙(1,1-二甲基乙基)苯基]酯。其中最佳為使用以亞磷酸鹽為主的抗氧化劑與其他抗氧化劑組合。
除了上述的抗氧化劑以外,聚乳酸樹脂組成物可包含各種不同的添加劑,例如塑化劑、UV安定劑、顏色阻隔劑、抗眩劑、除臭劑、阻燃劑、抗候化劑、抗靜電劑、離形劑、離子交換劑、顏料,及無機或有機顆粒。
塑化劑的例子包括以鄰苯二甲酸酯為主的塑化劑,例如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及鄰苯二甲酸二環己酯;以脂肪族二元酸酯為主的塑化劑,例如己二酸二-1-丁酯、己二酸二正辛酯、癸二酸二正丁酯及壬二 酸二-2-乙基己酯;以磷酸酯為主的塑化劑,例如磷酸二苯基-2-乙基己酯及磷酸二苯基辛酯;以多羥基碳酸酯為主的塑化劑,例如乙醯基檸檬酸三丁酯、乙醯基檸檬酸三-2-乙基己酯,及檸檬酸三丁酯;以脂肪酸酯為主的塑化劑,例如乙醯基蓖麻油酸甲酯及硬脂酸戊酯;以多元醇酯為主的塑化劑,例如甘油三乙酸酯;以及以環氧基為主的塑化劑,例如環氧基化大豆油、環氧基化亞麻籽油脂肪酸丁酯;以及環氧基化硬脂酸辛酯。此外,顏料的例子可包括無機顏料,例如碳黑、氧化鈦、氧化鋅及氧化鐵;以及有機顏料,例如花青素、磷、醌、紫環酮、異吲哚啉酮及硫代靛藍。無機或有機顆粒可用於改良膜的防黏結性,且其例子包括二氧化矽、膠態二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鋁溶膠、滑石、雲母、碳酸鈣、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矽。再者,可應用各種不同可施用至聚乳酸樹脂或膜的添加劑。
樹脂組成物中的聚乳酸樹脂的數目平均分子量可為約50,000至200,000,較佳約50,000至150,000。此外,聚乳酸樹脂的重量平均分子量可為約100,000至400,000,較佳約100,000至320,000。分子量可影響樹脂組成物的可加工性及膜的機械特性。當分子量為50,000或更高時,在例如擠壓的熔化製程中,樹脂的熔體黏度是適當的,且因此可改良膜加工性及例如強度的機械特性。此外,當分子量為200,000或更低時,由於樹脂的適當熔體黏度,可達到絕佳的膜加工性及生產率。
此外,聚乳酸樹脂的分子量分布(Mw/Mn),其定 義為重量平均分子量(Mw)相對於數目平均分子量(Mn)的比例,為約1.60至3.0,較佳為約1.80至2.15。具有在上述範圍內的分子量分布的聚乳酸樹脂,在例如擠壓的熔化過程期間,具有適當的熔體黏度及熔化特性,因此能夠有效率地加工且擠壓成膜。含有此聚乳酸樹脂的膜呈現例如強度等的良好機械特性。
此外,聚乳酸樹脂的熔化溫度(Tm)為約145℃至178℃,較佳為約160℃至178℃,或約165℃至175℃。當熔化溫度為145℃或更高,由聚乳酸樹脂製備的膜可具有良好的耐熱性。再者,當熔化溫度為178℃或更低,聚乳酸樹脂可具有良好的膜加工性。
此外,聚乳酸樹脂,例如其中含有的嵌段共聚物,具有約20℃至55℃,或約25℃至55℃,或約30℃至55℃的玻璃轉化溫度(Tg)。具有此玻璃轉化溫度範圍的聚乳酸樹脂使得包含此樹脂組成物的膜具有適於包裝膜的最適化可撓性及剛性。當聚乳酸樹脂的玻璃轉化溫度為20℃或更高時,由其製備的膜呈現適當的剛性,且因此在使用此膜的包裝過程共間,可具有良好的滑移性、可操作性、尺寸安定性或防黏結性。此外,當聚乳酸樹脂的玻璃轉化溫度為55℃或更低,由其製備的膜呈現用於包裝產品的良好可撓性及改良黏著特性,且因此由於降低噪音而可用於作為包裝膜。
另一方面,樹脂組成物可包含殘餘單體(例如用於形成聚乳酸重覆單元皂乳酸交酯單體),其量以聚乳酸樹 脂的重量為基準,低於約1wt%,較佳為約0.01至0.5wt%。因為樹脂組成物包含聚乳酸樹脂,其包含具有特定結構特徵的嵌段共聚物及抗氧化劑,應用於製備過程中的絕大部分乳酸交酯單體參與聚合作用且形成聚乳酸重覆單元,且實際上未發生聚乳酸樹脂的解聚作用或降解作用。因此,聚乳酸樹脂組成物能夠保持最低量的例如殘餘乳酸交酯單體的殘餘單體。
若殘餘單體的含量為約小於1wt%,在使用此樹脂組成物的膜形成過程中,不會發生臭味問題。此外,其使得聚乳酸樹脂具有適當的分子量,其造成膜強度的改良。膜能夠安全地應用於食品包裝。
另一方面,在丸狀產品中,聚乳酸樹脂組成物的色度-b值可小於10,較佳為5或更小。因為聚乳酸樹脂的黃化可藉由樹脂組成物中包括的抗氧化劑來抑制,其色度-b值可小於10。若樹脂組成物的色度-b值小於10,由其製備的膜的外觀可為良好的,且可改良產品價值。
在下文中,將詳細解釋說明本發明之聚乳酸樹脂組成物的製備方法。
<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的製備>
首先,藉由丁二烯單體的聚合作用,將羥基引入共軛聚合物(聚1,2-丁二烯或聚1,3-丁二烯)的末端,且接著進行氫化反應,藉由形成具有分子量1,000至3,000的羥基端接的聚丁二烯(HTPB),獲得具有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的共聚物。此製造可藉由用於製備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 醇共聚物的傳統方法完成。
<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A的製備>
接下來,將具有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的共聚物、多官能性異氰酸酯化合物及胺甲酸酯反應催化劑充填至反應器、加熱並攪拌以進行胺甲酸酯反應。經由此反應,鏈結異氰酸酯化合物之二個以上的異氰酸酯基及共聚物的末端羥基以形成胺甲酸酯鍵。結果,能夠形成包含聚胺甲酸酯多元醇重覆單元的共聚物,其中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係經由胺甲酸酯鍵以線性或分支方式鏈結。此在聚乳酸樹脂中作為軟區段。聚胺甲酸酯多元醇共聚物在二末端可具有O-U-O-U-O或O-U(-O)-O-U-O形成的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其中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O)係經由胺甲酸酯鍵(U)以線性或分支方式鏈結。
<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B的製備>
此外,將包含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的共聚物、乳酸(D-乳酸或L-乳酸)、乳酸交酯(D-乳酸交酯或L-乳酸交酯)及縮合催化劑或開環聚合作用催代劑充填入反應器、加熱並攪拌以進行聚酯化反應或開環聚合作用。經由此反應,該乳酸(D-乳酸或L-乳酸)或乳酸交酯(D-乳酸交酯或L-乳酸交酯)與共聚物的末端羥基鍵結以形成酯鍵。結果,可形成共聚物,其包含聚乳酸重覆單元(L)及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其中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係經由酯鍵以線性或分支方式鏈結。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及聚 乳酸共聚物可在二末端具有L-E-O-E-L形式的聚乳酸重覆單元,其中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O)係經由酯鍵(E)線性鏈結。
異氰酸酯化合物的二或更多的異氰酸酯基及共聚物的末端羥基係經由胺甲酸酯鍵,以線性或分支方式鏈結,藉此製造例如L-E-O-E-L-U-L-E-O-E-L形式的聚乳酸樹脂。
由丁二烯製備之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可衍生自例如植物資源的生質,且因此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共聚物的有機碳含量(%Cbio)為至少約70wt%。
胺甲酸酯反應可在例如辛酸亞錫、二月桂酸二丁基錫、二月桂酸二辛基錫等之錫催化劑存在下進行。此外,胺甲酸酯反應可在用於聚胺甲酸酯樹脂之製備的典型反應條件下進行。例如,使異氰酸酯化合物及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共聚物在胺甲酸酯反應催化劑存在下,在氮氣環境下,在70℃至80℃下進行反應1至5小時,以產生包含聚烯烴多元醇重覆單元的共聚物。
接下來,將包含嵌段共聚物(或包含該嵌段共聚物的聚乳酸樹脂)及抗氧化劑的聚乳酸樹脂組成物,能夠在抗氧化劑與包含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的共聚物存在下,藉由乳酸(D-乳酸或L-乳酸)的聚縮合反應或乳酸交酯(D-乳酸交酯或L-乳酸交酯)的開環聚合作用來製備。換言之,根據此等聚合作用,形成作為硬區段的具有聚乳酸重覆單元的聚乳酸樹脂,同時由於軟區段的氧化作用,可藉 由抗氧化劑抑制樹脂的黃化。在此製程期限,聚胺甲酸酯多元醇重覆單元係鍵結到至少部分的聚乳酸重覆單元的末端基以產生嵌段共聚物。
再者,預聚物可藉由組合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及乳酸交酯來製備。接著可使預聚物與二異氰酸酯化合物進行鏈增長反應以獲得已知的以聚乳酸為主的共聚物,或可使預聚物與具有至少二官能基的異氰酸酯化合物反應以獲得已知的分支型嵌段共聚物,且可製備包含此共聚物的樹脂組成物。
另一方面,乳酸交酯的開環聚合作用可在例如鹼土金屬、稀土金屬、過渡金屬、鋁、鍺、錫及銻之金屬催化劑存在下進行。更明確地,金屬催化劑可為碳酸的鹽類、烷氧化物、鹵化物、氧化物或碳酸鹽的形式。較佳地,可使用辛酸亞錫、四異丙醇鈦或三異丙醇鋁作為金屬催化劑。
此外,例如乳酸交酯之開環聚合作用的聚乳酸重覆單元的形成,可在發生胺甲酸酯反應的相同反應器中連續進行。換言之,可使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聚合物及異氰酸酯化合物進行胺甲酸酯反應以產生包含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的聚合物,且接著將例如乳酸交酯等的單體及催化劑連續地添加至相同的反應器以致能獲得聚乳酸重覆單元。結果,使包含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的聚合物作為起始劑,並容許以高良率及產率連續製造聚乳酸重覆單元及包含該聚乳酸重覆單元的聚乳酸樹脂。 以類似方式,使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與乳酸交酯的起始劑進行開環聚合作用,且接著連續地添加異氰酸酯化合物至相同的反應器以進行鏈增長反應,以致能以高良率及產率獲得聚乳酸重覆單元及包含該聚乳酸重覆單元的聚乳酸樹脂。
因為包含嵌段共聚物(聚乳酸樹脂)的聚乳酸樹脂組成物,其中特定的硬區段及軟區段被組合,其可呈現更高度改良的可撓性同時顯現聚乳酸樹脂的生物降解力。此外,此樹脂組成物可使決定可撓性的軟區段的滲出降至最低,且能大幅防止膜之抗濕性、機械特性、耐熱性、透明性或霧度特性的軟區段誘發降低。
此外,聚乳酸樹脂被製備成具有特定玻璃轉化溫度及任擇地特定熔化溫度(Tm)。因此,由其製備的膜呈現作為包裝材料之最適化可撓性及剛性,且亦具有良好的熔化可加工性、防黏結性及耐熱性。因此,較佳地,聚乳酸樹脂及包含該聚乳酸樹脂的樹脂組成物能用於作為例如膜的包裝材料。
此外,由於製備製程中或使用時存在抗氧化劑,能抑制聚乳酸樹脂的黃化,且包含此等成分的樹脂組成物使得能夠製造具有例如顯著改良的可撓性及優異的機械特性之優異的一般特性的包裝膜,同時容許具有優異的外觀及產品品質。
換言之,本發明的聚乳酸樹脂組成物包含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作為軟區段,且因此由此聚乳酸 樹脂組成物製備的膜呈現顯著的改良可撓性。
此外,軟區段之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其與聚乳酸樹脂(亦即硬區段)相較為非極性,能降低樹脂的含水量,且樹脂的抗濕性能顯著地改良。
在下文中,藉由下述實施例更明確地描述本發明的功能及功效。然而,此等實施例僅供例示說明的目的,且本發明不受限於此等實施例。
使用於下述實施例及比較例的材料如下所示:
1.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及其對應物
- HTPB 1.0:分子量為1,000的羥基端接的聚丁二烯(HTPB),其係藉由將羥基引入丁二烯單體(聚1,2-丁二烯或聚1,3-丁二烯)之共軛聚合物的末端,接著進行氫化反應來製備。
- HTPB 2.0:分子量為2,000的羥基端接的聚丁二烯(HTPB),其係藉由將羥基引入丁二烯單體(聚1,2-丁二烯或聚1,3-丁二烯)之共軛聚合物的末端,接著進行氫化反應來製備。
- HTPB 3.0:分子量為3,000的羥基端接的聚丁二烯(HTPB),其係藉由將羥基引入丁二烯單體(聚1,2-丁二烯或聚1,3-丁二烯)之共軛聚合物的末端,接著進行氫化反應來製備。
- HTPB 5.0:分子量為5,000的羥基端接的聚丁二烯(HTPB),其係藉由將羥基引入丁二烯單體(聚1,2-丁二烯或聚1,3-丁二烯)之共軛聚合物的末端,接著進行氫化反應來 製備。
- PEG 8.0:聚乙二醇;數目平均分子量為8,000。
- PBSA 11.0:藉由1,4-丁二醇、丁二酸及己二酸之聚縮合反應製備的聚酯多元醇;數目平均分子量為11,000。
2.二異氰酸酯化合物及具有至少三官能基的異氰酸酯
- HDI: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
- TDI:2,4-或2,6-伸甲苯基二異氰酸酯(甲苯二異氰酸酯:TDI)
- D-L75:拜耳(Bayer),Desmodur L75(三羥甲基丙烷+3甲苯二異氰酸酯)。
3.乳酸交酯單體
- L-乳酸交酯或D-乳酸交酯:由普拉克(Purac)製造的產品,光學純度為99.5%或更高,僅含有衍生自生質的有機碳。
4.抗氧化劑等等
- TNPP:叁(壬基苯基)亞磷酸酯
- U626:雙(2,4-二-第三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
- S412:肆[甲烷-3-(硫代月桂基)丙酸酯]甲烷
- PEPQ:(1,1'-聯苯基)-4,4'-二基雙亞磷酸肆[2,4-雙(1,1-二甲基乙基)苯基]酯
- I-1076:十八烷基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
- O3:雙[3,3-雙-(4'-羥基-3'-第三丁基-苯基)丁酸]乙二醇酯
實施例1至6:聚乳酸樹脂A至F的製備
根據下述表1所示的成分及含量,將反應物及催化劑裝填入8L之配備有氮氣管、攪拌件、催化劑入口、流出液冷凝器及真空系統的反應器。使用二月桂酸二丁基錫作為催化劑,以反應物的總重為基準,用量為130ppmw。在氮氣環境下,在70℃下進行胺甲酸酯反應2小時,並接著將4kg之L-(或D-)乳酸交酯進料至反應器,接著利用氮氣吹洗5次。
接下來,將反應混合物加熱至150℃以完全溶解L-(或D-)乳酸交酯。利用500mL的甲苯,稀釋120ppmw的2-乙基己酸錫催化劑(以反應物總重為基準),並將稀釋溶液經由催化劑入口進料至反應器。在1kg的氮氣壓力下,在185℃下進行反應2小時,並接著將200ppmw之磷酸經由催化劑入口添加至反應混合物並與反應混合物混合15分鐘以使催化劑失活。於催化劑失活之後,使對反應器施與真空條件,直至壓力到達0.5托以去除未反應的L-(或D-)乳酸交酯(約占最初進料重量的5wt%)。測量所獲得之樹脂的分子量、Tg、Tm、%Cbio等等並顯示於表1中。
實施例7:聚乳酸樹脂G的製備
如下述表1所示,將865g之HTPB 2.0及3.9kg之L-乳酸交酯、0.1kg之D-乳酸交酯及0.8g之U626裝填到8L之配備有氮氣管、攪拌件、催化劑入口、流出液冷凝器及真空系統的反應器,接著利用氮氣吹洗5次。接下來,將反應混合物加熱至150℃以完全溶解乳酸交酯。利用500mL的 甲苯,稀釋120ppmw的2-乙基己酸錫催化劑(以反應物總重為基準),並將稀釋溶液經由催化劑入口進料至反應器。在1kg的氮氣壓力下,在185℃下進行反應2小時,並接著將200ppmw之磷酸經由催化劑入口添加至反應混合物並與反應混合物混合15分鐘以使催化劑失活。於催化劑失活之後,使對反應器施與真空條件,直至壓力到達0.5托以去除未反應的L-乳酸交酯(約占最初進料重量的5wt%)。接下來,將如表1所示之HDI及120ppmw之催化劑二月桂酸二丁錫於500mL之甲苯中的稀釋液,經由催化劑入口引入反應器。在氮氣環境下,在190℃下進行聚合反應1小時,且測量所獲得之樹脂的分子量、Tg、Tm、%Cbio等等並顯示於表1中。
實施例8:聚乳酸樹脂H的製備
根據與實施例7相同的步驟製備聚乳酸酯,但如下述表1所示,使用885g之HTPB 2.0、3.8kg之L-乳酸交酯及0.2kg之D-乳酸交酯,接著藉由引入HDI、D-L75及2g之TNPP作為抗氧化劑來取代U626。測量所獲得之樹脂的分子量、Tg、Tm、%Cbio等等並顯示於表1中。
比較例1:聚乳酸樹脂I的製備
如下述表1所示,將2.4kg之多元醇PEG 8.0及4kg之L-乳酸交酯裝填入8L之配備有氮氣管、攪拌件、催化劑入口、流出液冷凝器及真空系統的反應器,接著利用氮氣吹洗5次。接下來,將反應混合物加熱至150℃以完全溶解L-乳酸交酯。利用500mL的甲苯,稀釋120ppmw的2-乙基 己酸錫催化劑(以反應物總重為基準),並將稀釋溶液經由催化劑入口進料至反應器。在1kg的氮氣壓力下,在185℃下進行反應2小時,並接著將200ppmw之磷酸經由催化劑入口添加至反應混合物並與反應混合物混合15分鐘以使催化劑失活。於催化劑失活之後,使對反應器施與真空條件,直至壓力到達0.5托以去除未反應的L-乳酸交酯。測量所獲得之樹脂的分子量、Tg、Tm、%Cbio等等並顯示於表1中。
比較例2:聚乳酸樹脂J的製備
根據與比較例1相同的步驟製備聚乳酸樹脂,但如下述表1所示,使用6g之1-月桂醇取代多元醇PEG 8.0。測量所獲得之樹脂的分子量、Tg、Tm、%Cbio等等並顯示於表1中。
比較例3:聚乳酸樹脂K的製備
如下述表1所示,將PBSA 11.0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及HDI裝填入8L之配備有氮氣管、攪拌件、催化劑入口、流出液冷凝器及真空系統的反應器,接著利用氮氣吹洗5次。使用130ppmw之二月桂酸二丁錫作為催化劑(以反應物的總重為基準)。在氮氣環境中,使胺甲酸酯反應在190℃下進行2小時,且接著將4kg之L-乳酸交酯進料至反應器,且在氮氣環境中,在190℃下完全溶解。利用500mL的甲苯,稀釋作為加成聚合作用催化劑的2-乙基己酸錫及作為酯及/或酯醯胺交換催化劑的二月桂酸二丁錫,其等之使用量以反應物的總重為基準,分別為120ppmw及1,000ppmw。將稀釋溶液經由催化劑入口進料至反應器。在1kg的氮氣壓力 下,在190℃下進行反應2小時,並接著將200ppmw之磷酸經由催化劑入口添加至反應混合物並與反應混合物混合15分鐘以使催化劑失活。於催化劑失活之後,使對反應器施與真空條件,直至壓力到達0.5托以去除未反應的L-乳酸交酯(約占最初進料重量的5wt%)。測量所獲得之樹脂的分子量、Tg、Tm、%Cbio等等並顯示於表1中。
實驗例
(1)NCO/OH:用於形成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之反應的二異氰酸酯化合物之異氰酸酯基(例如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以聚醚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或共聚物)的莫耳比例。
(2)OHV(KOH mg/g):藉由將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或共聚物)溶解於二氯甲烷中,乙醯基化重覆單元,水解乙醯基化重覆單元以產生乙酸,並利用0.1N之KOH的甲醇溶液來滴定乙酸來測定。其對應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或共聚物)之末端羥基的數目。
(3)Mw及Mn(g/mol)及分子量分布(Mw/Mn):藉由應用0.25wt%之聚乳酸樹脂的氯仿溶液,進行凝膠滲透層析法(由Viscotek TDA 305製造,管柱:Shodex LF804 * 2ea)來測定。使用聚苯乙烯作為標準材料來決定重量平均分子量(Mw)及數目平均分子量(Mn)。由Mw及Mn計算分子量分布。
(4)Tg(玻璃轉化溫度,℃):利用示差掃描熱析儀(藉由TA Instruments製造)同時使熔化樣品驟冷並接著以10 ℃/min的速率升高樣品的溫度來測定。Tg係由吸熱曲線及基準線的切線的中間值來測定。
(5)Tm(熔化溫度,℃):利用示差掃描熱析儀(藉由TA Instruments製造)同時使熔化樣品驟冷並接著以10℃/min的速率升高樣品的溫度來測定。Tm係由結晶的熔化吸熱波峰的最大值來測定。
(6)殘餘單體(乳酸交酯)含量(wt%):藉由將0.1g之樹脂溶於4mL之氯仿,於其中添加10mL之己烷,並過濾所得的混合物,接著進行GC分析來測定。
(7)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的含量(wt%):在製得的聚乳酸樹脂中的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之含量係使用600MHz核磁共振(NMR)譜儀來測定。
(8)片色度-b:樹脂片的色度-b值係藉由使用Konica Minolta Sensing Co.製造的色度儀CR-410來測量,並以5個測量值的平均值表示。
(9)生質基底碳(%Cbio)的有機碳含量:基於ASTM D6866,藉由使用有機放射性碳的量(現代碳百分比(percent modern),碳14),進行測量生質基底材料含量的測試。測量生質基底碳的有機碳含量。
如表1所示,根據實施例1至8的樹脂A至H為聚乳酸樹脂(嵌段共聚物):其係藉由下述方式製備:使具有分子量1,000至5,000的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與1,6-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或2,4-甲苯二異氰酸酯,以0.5至0.99的NCO/OHV莫耳比例進行胺甲酸酯反應以產生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或共聚物),其中例如羥基端接的聚丁二烯的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係線性鏈結,且使用相同的化合物作為軟區段且作為聚合作用的起始劑;或藉由使具有分子量1,000至5,000的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與乳酸交酯進行加成聚合作用來製備,以產生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及聚乳酸樹脂共聚物預聚物,並接著使此化合物與1,6-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或D-L75化合物進行胺甲酸酯反應來增鏈。
實施例1至8的聚乳酸樹脂組成物是在抗氧化劑存在下聚合,以及由於黃化被抑制,可看到樹脂呈現低色度-b值且殘餘單體含量低。此外,此等樹脂使用包括生質基底碳的有機碳(根據ASTM D6866標準)的單體,因此具有少約60wt%的%Cbio
在聚乳酸樹脂中,發現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或共聚物)或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及聚乳酸樹脂共聚物具有2至30的OHV,以致於其等可作為用於聚乳酸重覆單元之聚合作用的起始劑。
此外,最終聚乳酸樹脂A至H具有100,000至400,000的重量平均分子量,1.80至3.0的分子量分布,20℃至55℃的Tg,及145℃至178℃的Tm。因此,此等樹脂可製備成片,且其等單獨能在至少200℃的膜擠壓溫度下具有適當的熔化黏度。再者,可觀察到由於樹脂中的殘餘單體含量低,其小於1wt%,幾乎無黃化發生,造成小於10的低色度-b值。
相對地,根據比較1的樹脂I為藉由使用分子量為8,000的聚乙二醇作為L-乳酸交酯的開環聚合作用的起始劑,而未進行胺甲酸酯反應所製備的聚乳酸樹脂。然而,在此例子中,起始劑的OHV太高而無法獲得具有理想重量平均分子量的聚乳酸樹脂。再者,可確認樹脂I包括過量的殘餘乳酸交酯,且在200℃或更高的溫度下,具有低聚合作用轉化率及非常低的熔化黏度。此外,樹脂I具有小於60wt%的%Cbio
根據比較例2的樹脂J為根據聚乳酸樹脂的傳統製備方法,藉由L-乳酸交酯的開環聚合作用,使用小量的1-月桂醇作為起始劑,但未引入軟區段(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所製備的聚乳酸樹脂。發現此樹脂具有2.30之非常廣的分子量分布。
最後,根據比較例3的樹脂K為藉由應用自例如PBSA之聚酯多元醇重覆單元形成的聚胺甲酸酯,取代作為軟區段的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同時使聚胺甲酸酯與乳酸交酯在開環聚合作用催化劑、酯交換催化劑 及/或酯醯胺交換催化劑存在下共聚合所製備的聚乳酸共聚物。在以聚乳酸為主的共聚物中,聚胺甲酸酯係無規地以小區段尺寸引入,且在酯及/或酯醯胺交換反應期間與聚乳酸重覆單元共聚合。樹脂K具有2.85之廣分子量分布,且其Tm相當低。再者,樹脂K不含抗氧化劑。因此,可確認殘餘乳酸交酯含量相當高且色度-b值顯著地高。

Claims (15)

  1. 一種聚乳酸樹脂組成物,包含:一聚乳酸樹脂,其包含硬區段及軟區段,該硬區段包括式1之聚乳酸重覆單元,而該軟區段包括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且於其中式2之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係經由胺甲酸酯鍵或酯鍵而以線性或分支方式鏈結,其中如方程式1定義的生質基底碳之有機碳含量(%Cbio)為至少60重量%,其中在式1及2中,n為整數700至5,000,且m+l為整數5至200;以及一抗氧化劑: [方程式1]%Cbio=(聚乳酸樹脂中總碳含量的14C同位素相對於12C的重量比)/(生質基底碳標準物質中總碳含量的 14C同位素相對於12C的重量比)。
  2. 如請求項1之聚乳酸樹脂組成物,其中以該聚乳酸樹脂中的碳總重為基準,14C同位素含量為7.2 x 10-11至1.2 x 10-10wt%。
  3. 如請求項1之聚乳酸樹脂組成物,其中該軟區段之生質基底碳的有機碳含量(%Cbio),如方程式1定義,為至少70wt%。
  4. 如請求項1之聚乳酸樹脂組成物,其中該聚乳酸樹脂的數目平均分子量為50,000至200,000,且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00至400,000。
  5. 如請求項1之聚乳酸樹脂組成物,其中該聚乳酸樹脂的玻璃轉化溫度(Tg)為20至55℃及熔化溫度(Tm)為145至178℃。
  6. 如請求項1之聚乳酸樹脂組成物,其中該胺甲酸酯鍵係藉由二異氰酸酯或二-或更高官能性的異氰酸酯化合物與下列之間的反應所形成:該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的末端羥基,或藉由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的末端羥基與乳酸交酯之間的加成聚合反應製備的預聚物。
  7. 如請求項1之聚乳酸樹脂組成物,其中該聚乳酸樹脂包含:一嵌段共聚物,於該嵌段共聚物中該硬區段所含有的聚乳酸重覆單元之末端羧基係經由一酯鍵鏈結至該軟區段所含有的該以聚烯烴為主之多元醇結構單元的 末端羥基,或所述嵌段共聚物以線性或分支方式經由胺甲酸酯鍵鏈結的嵌段共聚物。
  8. 如請求項7之聚乳酸樹脂組成物,其中該聚乳酸樹脂進一步包含聚乳酸均聚物,其為未與該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耦合的餘留物。
  9. 如請求項1之聚乳酸樹脂組成物,其中該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重覆單元的聚合物之數目平均分子量為1,000至100,000。
  10. 如請求項6之聚乳酸樹脂組成物,其中該以聚烯烴為主的多元醇結構單元的末端羥基相對於該二異氰酸酯或二或更高官能性異氰酸酯化合物的異氰酸酯基的莫耳比例為1:0.50至1:0.99。
  11. 如請求項1之聚乳酸樹脂組成物,其中以每100重量份之總聚乳酸樹脂為基準,該聚乳酸樹脂包含含量為65至95重量份的該硬區段以及含量為5至35重量份的該軟區段。
  12. 如請求項1之聚乳酸樹脂組成物,其中以用於形成該聚乳酸重覆單元的單體量為基準,該抗氧化劑的使用量為100至3,000ppmw。
  13. 如請求項1之聚乳酸樹脂組成物,其色度-b值小於10。
  14. 如請求項1之聚乳酸樹脂組成物,其包含以該聚乳酸樹脂的總量為基準,含量小於1wt%的殘餘單體。
  15. 如請求項1之聚乳酸樹脂組成物,其中該抗氧化劑包含 至少一選自於下述物質組成之組群的抗氧化劑:以受阻酚為主的抗氧化劑、以胺為主的抗氧化劑、以硫基為主的抗氧化劑及以亞磷酸鹽為主的抗氧化劑。
TW103112538A 2013-04-04 2014-04-03 聚乳酸樹脂組成物 TWI6090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037047A KR101952396B1 (ko) 2013-04-04 2013-04-04 폴리유산 수지 조성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4323A TW201504323A (zh) 2015-02-01
TWI609039B true TWI609039B (zh) 2017-12-21

Family

ID=51658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2538A TWI609039B (zh) 2013-04-04 2014-04-03 聚乳酸樹脂組成物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501604B2 (zh)
EP (1) EP2982714B1 (zh)
KR (1) KR101952396B1 (zh)
CN (1) CN105189649B (zh)
ES (1) ES2666994T3 (zh)
TW (1) TWI609039B (zh)
WO (1) WO20141634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32932B2 (en) * 2017-05-23 2020-01-14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ow temperature carbonizable material
CN111164122B (zh) 2017-07-07 2022-01-04 斯蒂潘公司 用于聚氨酯应用的低粘度多元醇
KR102241367B1 (ko) 2018-01-05 2021-04-1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블록 공중합체
KR20200115166A (ko) 2019-03-26 2020-10-0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트리블록 공중합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240017340A (ko) * 2021-03-31 2024-02-07 네이쳐웍스 엘엘씨 아인산염 에스테르를 함유하는 용융 안정성 폴리락타이드 수지 조성물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9139A (zh) * 2010-07-23 2010-12-01 同济大学 一种聚乳酸基高弹性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KR20120068550A (ko) * 2010-12-17 2012-06-27 에스케이케미칼주식회사 폴리유산 수지 조성물 및 포장용 필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81424A (ja) * 2004-03-29 2005-10-13 Unitika Ltd ブロック共重合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樹脂組成物
US8030382B2 (en) 2007-02-23 2011-10-04 Teijin Limited Polylactic acid composition
CN102171270A (zh) 2008-09-02 2011-08-31 Ppg工业俄亥俄公司 包含丙交酯的涂料组合物和涂层
KR20110067238A (ko) 2009-12-14 2011-06-22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D-폴리유산 블록공중합체, d-폴리유산 블록공중합체를 포함하는 폴리유산 수지 조성물 및 d-폴리유산 블록공중합체의 제조 방법
JP2012001620A (ja) 2010-06-16 2012-01-05 Teijin Ltd ポリ乳酸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KR101191966B1 (ko) 2010-11-08 2012-10-17 에스케이케미칼주식회사 폴리유산 수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포장용 필름
KR101717186B1 (ko) 2010-12-17 2017-03-17 에스케이케미칼 주식회사 폴리유산 수지의 제조 방법
KR101804430B1 (ko) 2011-01-25 2017-12-05 에스케이케미칼 주식회사 폴리유산 수지 필름
KR101804429B1 (ko) 2011-01-25 2017-12-05 에스케이케미칼 주식회사 폴리유산 수지 필름
KR101804431B1 (ko) 2011-01-25 2017-12-05 에스케이케미칼 주식회사 폴리유산 수지 필름
WO2012169790A2 (ko) 2011-06-07 2012-12-1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락타이드 공중합체를 포함하는 포장용 필름
CN102432802B (zh) * 2011-09-16 2014-05-28 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生物降解型防污涂料用树脂、合成方法,含该树脂的防污涂料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9139A (zh) * 2010-07-23 2010-12-01 同济大学 一种聚乳酸基高弹性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KR20120068550A (ko) * 2010-12-17 2012-06-27 에스케이케미칼주식회사 폴리유산 수지 조성물 및 포장용 필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666994T3 (es) 2018-05-09
EP2982714A1 (en) 2016-02-10
EP2982714B1 (en) 2018-03-28
CN105189649B (zh) 2020-08-04
US10501604B2 (en) 2019-12-10
EP2982714A4 (en) 2016-11-16
KR20140120766A (ko) 2014-10-14
KR101952396B1 (ko) 2019-02-26
CN105189649A (zh) 2015-12-23
TW201504323A (zh) 2015-02-01
US20160053089A1 (en) 2016-02-25
WO2014163401A1 (ko) 2014-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9039B (zh) 聚乳酸樹脂組成物
KR102059492B1 (ko) 폴리유산 수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포장용 필름
CN102775590B (zh) 一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及其制备方法
EP2669320B1 (en) Polylactic acid resin film
AU2011341975B2 (en) Polylactic acid resin composition and packaging film
KR102103524B1 (ko) 폴리유산-폴리아미드 얼로이 수지 조성물
KR102456006B1 (ko) 폴리유산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한 성형용품
TWI649370B (zh) 聚乳酸/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之合金樹脂組成物
EP3153538B1 (en) Thermally adhesive flexible polylactic acid resin composition
KR102043264B1 (ko) 폴리유산 수지 필름
TWI706989B (zh) 聚乳酸-聚烯烴合金樹脂組成物
TWI742035B (zh) 包含除水劑之可撓性聚乳酸樹脂組成物
KR101804429B1 (ko) 폴리유산 수지 필름
KR20180124813A (ko) 폴리유산 수지 조성물 및 포장용 필름
KR101921697B1 (ko) 유연 폴리유산 수지 조성물
KR20130139691A (ko) 폴리유산 수지 필름
KR20130139690A (ko) 폴리유산 수지 조성물 및 포장용 필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