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8175B - 接合裝置 - Google Patents

接合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8175B
TWI608175B TW105140156A TW105140156A TWI608175B TW I608175 B TWI608175 B TW I608175B TW 105140156 A TW105140156 A TW 105140156A TW 105140156 A TW105140156 A TW 105140156A TW I608175 B TWI608175 B TW I60817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keys
key
connecting member
join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40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21701A (zh
Inventor
尤法品
Original Assignee
陳玉惠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陳玉惠 filed Critical 陳玉惠
Priority to TW1051401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0817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8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817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21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1701A/zh

Link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 Standing Axle, Rod, Or Tube Structures Coupled By Welding, Adhesion, Or Deposition (AREA)

Description

接合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接合裝置,尤其是指一種具有具有連結件之多功能接合裝置者。
按,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常依其需求選擇合適之組裝裝置,以提供支撐、穩固、或連結物件等功能。該類組裝裝置一般皆係由許多的板材及管件等工件所連結組裝成型,且為能增加各種工件在組裝過程的方便性及加強組裝後之穩固效果,使得在各種板材、管材等各種工件間皆會設置有連結件,利用所述連結件連結組裝複數工件,以讓複數工件間藉由連結件之組裝連結,而能更具有組裝便利性及增加穩固效果。
然而,所述連結件雖可達到用以連結組裝不同工件之預期功效,但也在其實際操作施行使用上發現,該連結件一般於結構上皆係呈垂直狀設計的兩接合端面,以利用兩接合端面分別與兩工件藉由螺固元件予以螺設結合固定,讓兩工件經由所述連結件相互組接結合,造成其在組接結合後,該螺固元件係呈外露狀態顯露於連結件外,不僅破壞其整體之美觀性,且重複拆卸之下也不斷損害複數工件或連結件之接合端口,甚至於影響其使用壽命,致令其在整體結構設計上仍存在有改進之空間。
此外,由所述連結件接合之複數工件,僅能選擇匹配所述連結件者,亦即,所述複數工件通常僅能搭配特定連結件以提供單一功能,一方 面係為了防呆,一方面為了簡化生產流程;此時,若使用者欲更改複數工件之用途,須將整組裝置拆卸替換,不僅提高成本,且造成相當不便。
緣是,發明人有鑑於此,秉持多年該相關行業之豐富設計開發及實際製作經驗,針對現有之結構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種多功能接合裝置,以期達到更佳實用價值性之目的者。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多功能接合裝置,其主要係於利用由至少一鏤空立方結構單元組成之主體元件,與具有至少一接合端之連結件,將兩者接合,不僅能以所述主體元件遮蔽保護所述螺固元件、增加其整體之美觀視覺感、降低螺固元件磨損之情況發生之外,亦能產生多用途、增加組裝便利性,而在其整體施行使用上更增實用功效特性者。
本發明之接合裝置之主要目的與功效,係由以下具體技術手段所達成:一主體元件,其係由至少一鏤空立方結構單元組成,所述鏤空立方結構單元之外側表面具有分別與其相對面對應之一通孔,分別正交地貫通所述鏤空立方結構單元中,其中所述通孔於外側表面側端具有至少一對鍵型抵接槽;以及至少一連結件,其包含至少一接合端,所述接合端具有用以與所述通孔卡合之一環狀凸緣部,且所述連結件具有貫穿接合端之一通道,所述通道內側表面具有用以螺設一螺固元件之螺紋結構,其中,所述至少一連結件包含至少一對鍵,正交設置於所述至少一連結件之外側表面上,當所述接合端插入所述通孔卡合時,利用所述至少一對鍵抵接於所述至少一對鍵型抵接槽。
於本發明之接合裝置之一較佳實施例,其中該至少一連結件包含一接合端。
於本發明之接合裝置之一較佳實施例,其中該至少一連結件包含二接合端,對稱設置於所述至少一對鍵之兩側。
於本發明之接合裝置之一較佳實施例,其中所述至少一對鍵之厚度係等於所述至少一對鍵型抵接槽之深度。
於本發明之接合裝置之一較佳實施例,其中所述至少一對鍵之厚度係等於所述至少一對鍵型抵接槽之深度、或所述至少一對鍵之厚度為所述至少一對鍵型抵接槽之深度之兩倍。
於本發明之接合裝置之一較佳實施例,更包括至少一開口部,自所述至少一接合端側向所述至少一對鍵方向延伸形成,且與所述通道貫通。
於本發明之接合裝置之一較佳實施例,其中所述至少一開口部係與所述至少一對鍵間隔地設置。
於本發明之接合裝置之一較佳實施例,其中至少一連結件包含二對鍵,所述兩對鍵彼此間隔地設置於同一軸線上,所述軸線係正交於所述通道之兩端口所延伸之軸線。
於本發明之接合裝置之一較佳實施例,其中所述至少一開口部係與所述二對鍵間隔地設置。
於本發明之接合裝置之一較佳實施例,其中所述通道之端口具有導角。
10/20/30‧‧‧接合裝置
100‧‧‧鏤空立方結構單元
102‧‧‧主體元件
104‧‧‧通孔
106‧‧‧鍵型抵接槽
200/300/400‧‧‧連結件
204/304/404‧‧‧接合端
206/306/406‧‧‧鍵
208/308/408‧‧‧環狀凸緣部
210/310/410‧‧‧通道
412‧‧‧導角
214/314/414‧‧‧開口部
第1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接合裝置之分解示意圖。
第2A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接合裝置接合前之剖視示意圖。
第2B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接合裝置接合後之剖視示意圖。
第2C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接合裝置中局部剖視放大示意圖。
第3A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連結件示意圖。
第3B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連結件俯視示意圖。
第3C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連結件a-a剖線後剖視示意圖。
第4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接合裝置之分解示意圖。
第5A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接合裝置接合後之剖視示意圖。
第5B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接合裝置中局部剖視放大示意圖。
第6A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連結件示意圖。
第6B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連結件俯視示意圖。
第6C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連結件b-b剖線後剖視示意圖。
第7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接合裝置之分解示意圖。
第8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接合裝置接合後之剖視示意圖。
第9A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連結件示意圖。
第9B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連結件俯視示意圖。
第9C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連結件c-c剖線後剖視示意圖。
為令本發明所運用之技術內容、發明目的及其達成之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茲於下詳細說明之,並請一併參閱所揭之圖式及圖號:
第一實施例
請參閱第1圖及第2A圖,其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接合裝置10之分解示意圖及接合前之剖視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本發明之接合裝置10包括由至少一鏤空立方結構單元100組成之一主體元件102,以及至少一連結件200。在此需說明的是,雖本圖式及後續圖式僅顯示一連結件,惟其為本發明其中一種實施例態樣之示意圖,所述連結件之數量不以此為限,所述接合裝置亦可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之連結件,為簡潔表示,以下將以一連結件200作為說明。
所述至少一鏤空立方結構單元100及至少一連結件200之材質係依使用者需求由合適之合成樹脂所組成,兩者可以選自相同材質或相異材質;所述至少一鏤空立方結構單元100及至少一連結件200可以射出成型、擠壓成型、固化成型或列印成型等習知成型方式形成。前述合適於本發明接合裝置之材質及成型之方式為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眾所皆知且得輕易完成之先前技術,本發明不以該材質及成型方式為限。
由所述鏤空立方結構單元100所組成之主體元件102可具有曲線外型,舉例而言,90度彎頭的曲率半徑、S型或U型(圖未示),視使用者需求選定。
請一併參閱第2A圖及第2B圖,所述鏤空立方結構單元100之外側表面具有分別與其相對面對應之一通孔104,分別正交地貫通所述鏤空立方結構單元100中,形成貫穿之結構,利用所述通孔104使所述連結件200得以插入卡合,達成對接兩主體元件102。由第2A圖清楚所示,所述鏤空立方結構單元100之所述通孔104於外側表面側端具有至少一對鍵型抵接槽106,所述至少一對鍵型抵接槽106之數量可以是兩對或兩對以上,本發明 並未限制其形狀,與所述連結件200可匹配且可提供穩固抵接效果即可,例如,第1圖所示為十字鍵型抵接槽106。針對與至少一對鍵型抵接槽106匹配之至少一對鍵206之技術內容,將於以下詳細說明之。
請參閱第3A圖、第3B圖及第3C圖。所述連結件200包含兩接合端204,所述接合端204具有用以與所述通孔104卡合之一環狀凸緣部208,且所述連結件200具有貫穿接合端之一通道210。所述連結件200包含至少一對鍵206,正交設置於所述連結件200之外側表面上,當所述接合端204插入所述通孔104卡合時,利用所述至少一對鍵206抵接於所述至少一對鍵型抵接槽106。所述至少一對鍵206之厚度係等於所述至少一對鍵型抵接槽106之深度,由第2B圖及第2C圖可知,當使用具有前述厚度之所述連結件200對接兩主體元件102時,因其中之一主體元件102之通孔104之鍵型抵接槽106並未被所述至少一對鍵206抵接而受到阻礙,因此所述未被填滿鍵型抵接槽106之主體元件102在即便被所述連結件200卡合之情況下,仍具有旋轉之能力,據此,可增加所述接合裝置10之使用角度,達到多用途、增加組裝便利性、而在其整體施行使用上更增實用功效。
所述至少一對鍵206之數量可以是兩對或兩對以上間隔設置,以兩對鍵206為例,其將彼此間隔地設置於同一軸線(圖未示)上,所述軸線係正交於所述通道210之兩端口所延伸之軸線(圖未示)。本發明並未限制所述至少一對鍵206之形狀,只要與所述鍵型抵接槽106可匹配且可提供穩固抵接效果即可,例如,第3B圖所示為十字鍵型206。
請復參閱第3A圖及第3C圖,所述連結件200更包括至少一開口部214,自所述接合端204側向所述至少一對鍵206方向延伸形成,且與所述通 道210貫通,所述至少一開口部214可提供所述連結件200於卡合所述主體元件102時,提供收縮之彈性空間,避免所述接合端204斷裂變形。所述至少一開口部214可以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間隔設置,平均分散於所述接合端204上,且與所述至少一對鍵206間隔地設置,如第1圖所示。
由上述說明可知,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接合裝置在藉由具有兩接合端之連結件接合兩主體元件後,由於其中之一主體元件之通孔之鍵型抵接槽並未被所述至少一對鍵抵接而受到阻礙,因此所述未被填滿鍵型抵接槽之主體元件仍具有旋轉之能力。據此,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接合裝置可增加其使用角度,達到多用途、增加組裝便利性、而在其整體施行使用上更增實用功效者。
第二實施例
請參閱第4圖及第5A圖,其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接合裝置20之分解示意圖及接合後之剖視示意圖。如第4圖所示,本發明之接合裝置20包括由至少一鏤空立方結構單元100組成之一主體元件102,以及至少一連結件300。在此需說明的是,雖本圖式及後續圖式僅顯示一連結件,惟其為本發明其中一種實施例態樣之示意圖,所述連結件之數量不以此為限,所述接合裝置亦可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之連結件,為簡潔表示,以下將以一連結件300作為說明。
所述至少一鏤空立方結構單元100及至少一連結件300之材質係依使用者需求由合適之合成樹脂所組成,兩者可以選自相同材質或相異材質;所述至少一鏤空立方結構單元100及至少一連結件300可以射出成型、擠壓成型、固化成型或列印成型等習知成型方式形成。前述合適於本發明 接合裝置之材質及成型之方式為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眾所皆知且得輕易完成之先前技術,本發明不以該材質及成型方式為限。
由所述鏤空立方結構單元100所組成之主體元件102可具有曲線外型,舉例而言,90度彎頭的曲率半徑、S型或U型(圖未示),視使用者需求選定。
為簡潔表示,所述鏤空立方結構單元100及所述主體元件102之技術內容,與前述第一實施例之技術內容之間,兩者相同之處在此不予以贅述。
請參閱第6A圖、第6B圖及第6C圖。所述連結件300包含兩接合端304,所述接合端304具有用以與所述通孔104卡合之一環狀凸緣部308,且所述連結件300具有貫穿接合端之一通道310。所述連結件300包含至少一對鍵306,正交設置於所述連結件300之外側表面上,當所述接合端304插入所述通孔104卡合時,利用所述至少一對鍵306抵接於所述至少一對鍵型抵接槽106。所述至少一對鍵306之厚度係所述至少一對鍵型抵接槽106之深度之兩倍,由第5B圖及第6C圖可知,當使用具有前述厚度之所述連結件300對接兩主體元件102時,因其中之一主體元件102之通孔104之鍵型抵接槽106恰好被所述至少一對鍵306抵接填滿而受到阻礙,因此所述被填滿鍵型抵接槽106之主體元件102在被所述連結件300卡合之情況下,不具有旋轉之能力,據此,可達到完全固定所述接合裝置20之功效。
所述至少一對鍵306之數量可以是兩對或兩對以上間隔設置,以兩對鍵306為例,其將彼此間隔地設置於同一軸線(圖未示)上,所述軸線係正交於所述通道310之兩端口所延伸之軸線(圖未示)。本發明並未限制所述至 少一對鍵306之形狀,只要與所述鍵型抵接槽106可匹配且可提供穩固抵接效果即可,例如,第6B圖所示為十字鍵型306。
請復參閱第6A圖及第6C圖,所述連結件300更包括至少一開口部314。為簡潔表示,與前述第一實施例之技術內容之間,兩者相同之處在此不予以贅述。
由上述說明可知,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接合裝置在藉由具有兩接合端之連結件接合兩主體元件後,由於其中之一主體元件之通孔之鍵型抵接槽並被所述至少一對鍵抵接而受到阻礙,因此所述被填滿鍵型抵接槽之主體元件不具有旋轉之能力。據此,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接合裝置可達到完全固定之功效者。
第三實施例
請參閱第7圖及第8圖,其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接合裝置30之分解示意圖及接合後之剖視示意圖。如第7圖所示,本發明之接合裝置30包括由至少一鏤空立方結構單元100組成之一主體元件102,以及至少一連結件400。在此需說明的是,雖本圖式及後續圖式僅顯示一連結件,惟其為本發明其中一種實施例態樣之示意圖,所述連結件之數量不以此為限,所述接合裝置亦可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之連結件,為簡潔表示,以下將以一連結件400作為說明。
所述至少一鏤空立方結構單元100及至少一連結件400之材質係依使用者需求由合適之合成樹脂所組成,兩者可以選自相同材質或相異材質;所述至少一鏤空立方結構單元100及至少一連結件400可以射出成型、擠壓成型、固化成型或列印成型等習知成型方式形成。前述合適於本發明 接合裝置之材質及成型之方式為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眾所皆知且得輕易完成之先前技術,本發明不以該材質及成型方式為限。
由所述鏤空立方結構單元100所組成之主體元件102可具有曲線外型,舉例而言,90度彎頭的曲率半徑、S型或U型(圖未示),視使用者需求選定。
為簡潔表示,所述鏤空立方結構單元100及所述主體元件102之技術內容,與前述第一實施例之技術內容之間,兩者相同之處在此不予以贅述。
請參閱第9A圖、第9B圖及第9C圖。所述連結件400包含一接合端404,所述接合端404具有用以與所述通孔104卡合之一環狀凸緣部408,且所述連結件400具有貫穿接合端之一通道410。當使用者欲將所述接合裝置30固定於目標基材時,所述通道410內側表面具有用以螺設一螺固元件之螺紋結構(圖皆未示),使用者得利用所述螺固元件,使所述接合裝置30緊固於目標基材上,並利用所述主體元件102遮蔽保護所述螺固元件,增加其整體之美觀視覺感,且降低所述螺固元件磨損之情況發生。
所述連結件400包含至少一對鍵406,正交設置於所述連結件400之外側表面上,當所述接合端404插入所述通孔104卡合時,利用所述至少一對鍵406抵接於所述至少一對鍵型抵接槽106。所述至少一對鍵406之厚度係等於所述至少一對鍵型抵接槽106之深度,由第8圖可知,當使用具有前述厚度之所述連結件400卡合所述主體元件102時,所述主體元件102外觀係成一平面,俾可在將所述接合裝置30固定於目標基材時,同時達到美觀之效果。
所述至少一對鍵406之數量可以是兩對或兩對以上間隔設置,以兩對鍵406為例,其將彼此間隔地設置於同一軸線(圖未示)上,所述軸線係正交於所述通道410之兩端口所延伸之軸線(圖未示)。本發明並未限制所述至少一對鍵406之形狀,只要與所述鍵型抵接槽106可匹配且可提供穩固抵接效果即可,例如,第9B圖所示為十字鍵型406。
由第9C圖所示,所述通道410之端口具有導角412,用以作為所述螺固元件(圖未示)之預留角,使所述螺固元件在鎖入時可提升接合裝置30之加強及迫緊功效。
請復參閱第9A圖及第9C圖,所述連結件400更包括至少一開口部414。為簡潔表示,與前述第一實施例之技術內容之間,兩者相同之處在此不予以贅述。
由上述說明可知,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接合裝置在藉由具有一接合端之連結件卡合所述主體元件後,使用者得利用所述螺固元件,使所述接合裝置緊固於目標基材上,並利用所述主體元件遮蔽保護所述螺固元件,增加其整體之美觀視覺感,且降低所述螺固元件磨損之情況發生。
藉由以上實施例所述,本發明與現有組裝裝置相較之下,本發明主要係於利用不同型態之連結件,達到對接兩主體元件或是提供鎖固功能之效果。此外,亦能增加其整體之美觀視覺感,且延長螺固元件之使用壽命,而在其整體施行使用上更增實用功效特性者。
前述之實施例或圖式並非限定本發明之結構樣態,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之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發明之專利範疇。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確能達到所預期之使用功效,又其所揭露之具體構造,不僅未曾見於同類產品中,亦未曾公開於申請前,誠已完全符合專利法之規定與要求,爰依法提出發明專利之申請,懇請惠予審查,並賜准專利,則實感德便。

Claims (9)

  1. 一種接合裝置,其包括:一主體元件,其係由至少一鏤空立方結構單元組成,所述鏤空立方結構單元之外側表面具有分別與其相對面對應之一通孔,分別正交地貫通所述鏤空立方結構單元中,其中所述通孔於外側表面側端具有至少一對鍵型抵接槽;以及至少一連結件,其包含至少一接合端,所述接合端具有用以與所述通孔卡合之一環狀凸緣部,且所述連結件具有貫穿接合端之一通道,所述通道之端口具有導角,且所述通道內側表面具有用以螺設一螺固元件之螺紋結構,其中,所述至少一連結件包含至少一對鍵,正交設置於所述至少一連結件之外側表面上,當所述接合端插入所述通孔卡合時,利用所述至少一對鍵抵接於所述至少一對鍵型抵接槽。
  2. 如請求項1所述接合裝置,其中該至少一連結件包含一接合端。
  3. 如請求項1所述接合裝置,其中該至少一連結件包含二接合端,對稱設置於所述至少一對鍵之兩側。
  4. 如請求項2所述接合裝置,其中所述至少一對鍵之厚度係等於所述至少一對鍵型抵接槽之深度。
  5. 如請求項3所述接合裝置,其中所述至少一對鍵之厚度係等於所述至少一對鍵型抵接槽之深度、或所述至少一對鍵之厚度為所述至少一對鍵型抵接槽之深度之兩倍。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接合裝置,更包括至少一開口部,自所述至少一接合端側向所述至少一對鍵方向延伸形成,且與所述通道貫通。
  7. 如請求項6所述接合裝置,其中所述至少一開口部係與所述至少一對鍵間隔地設置。
  8. 如請求項6所述接合裝置,其中至少一連結件包含二對鍵,所述二對鍵彼此間隔地設置於同一軸線上,所述軸線係正交於所述通道之兩端口所延伸之軸線。
  9. 如請求項8所述接合裝置,其中所述至少一開口部係與所述二對鍵間隔地設置。
TW105140156A 2016-12-06 2016-12-06 接合裝置 TWI6081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40156A TWI608175B (zh) 2016-12-06 2016-12-06 接合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40156A TWI608175B (zh) 2016-12-06 2016-12-06 接合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08175B true TWI608175B (zh) 2017-12-11
TW201821701A TW201821701A (zh) 2018-06-16

Family

ID=61230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40156A TWI608175B (zh) 2016-12-06 2016-12-06 接合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0817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44513B (en) * 2007-09-21 2011-07-01 Smc Kk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joint member
TWM480606U (zh) * 2014-02-27 2014-06-21 wei-qi Wang 接合裝置
TWM531317U (zh) * 2016-07-25 2016-11-01 Teng-Fu Hu 積木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44513B (en) * 2007-09-21 2011-07-01 Smc Kk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joint member
TWM480606U (zh) * 2014-02-27 2014-06-21 wei-qi Wang 接合裝置
TWM531317U (zh) * 2016-07-25 2016-11-01 Teng-Fu Hu 積木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1701A (zh) 2018-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70131417A (ko) 역류 방지 밸브 및 밸브체
TWI608175B (zh) 接合裝置
TWM503293U (zh) 管鉗結構
WO2017201769A1 (zh) 组合式家具
JP2008525745A (ja) フランジ
CA2453525A1 (en) Device for connecting and blocking hollow elements for the formation of fluid distribution plants
US10982694B2 (en) Fluid control device and connector for fluid control device
JP2018076912A (ja) プロファイル用コネクタ
JP6359748B1 (ja) 異形棒鋼接続構造
KR100746968B1 (ko) 배관용 커플링
US20150174749A1 (en) Nail gun
TWI632350B (zh) Flowmeter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EP1580341A3 (de) Profilkonstruktion
KR101509919B1 (ko) 프로파일 연결구의 구조
JP6935084B2 (ja) 連結具
DE60213416D1 (de) Verbindungselement und verbindung
JP6771404B2 (ja) ノズル装置およびノズルユニット
KR200482289Y1 (ko) 조립가구의 결합모듈
TWM508634U (zh) 波紋管接頭改良
JP3136191U (ja) 物置棚
TWM538995U (zh) 定位式螺固結構
WO2022224303A1 (ja) パネル用コーナージョイント
TWI588372B (zh) Frame body screw-free lock fast docking structure
US2315112A (en) Directional coupling
EP0058123A3 (fr) Raccord, notamment pour vannes et robine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