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1707B - 散熱單元結合結構 - Google Patents

散熱單元結合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1707B
TWI681707B TW107144529A TW107144529A TWI681707B TW I681707 B TWI681707 B TW I681707B TW 107144529 A TW107144529 A TW 107144529A TW 107144529 A TW107144529 A TW 107144529A TW I681707 B TWI681707 B TW I68170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dissipation unit
item
clamping
combina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45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3355A (zh
Inventor
林國勝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深圳興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深圳興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深圳興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445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1707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17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170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23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3355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種散熱單元結合結構,係包含:一基板、複數散熱單元;該基板 具有一第一側面及一第二側面;該等散熱單元具有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該第一部分一端連接該基板之第二側面,該第一部分內部具有一空間,該第二部分由該第一部分另一端延伸所形成,並兩相鄰之散熱單元的第二部分相互抵靠接設,透過本發明之結構可改善習知散熱單元結合結構過於複雜且無法重工之缺失者。

Description

散熱單元結合結構
一種散熱單元結合結構,尤指一種提供散熱單元快速結合並節省 結合成本的散熱單元結合結構。
請參閱第1圖,習知散熱領域中已廣泛將吹脹板5或運用二相變化來進行熱處理的產品應用於散熱齒片上,所述吹脹板5具有兩側面,並部分吹脹板5的其中一側面設有吹脹凸起的管路,管路內填充介質,該介質可為氣體或液體進而提升散熱效能。
習知嵌接之吹脹板5區分為兩種結構,一種結構為一面是脹管另一面是平板,另一種結構為兩面皆為脹管,上述兩種吹脹板5結構皆是兩件式單元透過黏合或焊接之方式進行組合,並於兩單元中間形成可填充工作氣體的腔室,該吹脹板5具有一自由端51及一固定端52,並該自由端51具有複數定位凸點511。
該等吹脹板5透過該固定端52固定於一基板6所設置之凹槽61上,並透過該基板6與熱源貼設傳導熱量,該等吹脹板5另一端之自由端51與一板體7結合,該板體7與該吹脹板5之自由端51設置有定位凸點511處對應開設有複數孔洞71,該等定位凸點511透過嵌入該等孔洞71後再透過焊接等方式進行固定,該板體7主要做為防塵以及固定防止該等吹脹板5撓曲變形等功效,而傳統習知板體7與吹脹板5之結合方式較為繁雜,該吹脹板5與該板體7結合必須準確對位再進行焊接耗費許多工時,故增加了施工上的困難度,並且一旦組合後即無法進行重工或是重工極為困難,並因習知吹脹板5固定結構過於複雜則製造 成本相對較高,故如何改善習知吹脹板5之固定之複雜步驟及結構係為首要之目標。
爰此,為有效解決上述之問題,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簡易固定散熱單元且達到防塵效果的散熱單元結合結構。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一種散熱單元結合結構,係包含:一基板、複數散熱單元;所述一基板具有一第一側面及一第二側面;該等散熱單元具有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該第一部分一端連接該基板之第二側面,所述第一部分內部具有一空間,該第二部分由該第一部分另一端延伸所形成,並兩相鄰之散熱單元的第二部分相互抵靠接設。
透過本發明之結構係可省去散熱單元自由端固定需額外結合一板體之複雜結合結構以及複雜之結合程序,進而達到結構簡單與降低工時及生產成本者。
1‧‧‧基板
11‧‧‧第一側面
12‧‧‧第二側面
121‧‧‧槽道
2‧‧‧散熱單元
21‧‧‧第一部分
211‧‧‧空間(氣密腔室211)
22‧‧‧第二部分
221‧‧‧第一端
2211‧‧‧扣部
2211a‧‧‧自由端
2211b‧‧‧連接端
222‧‧‧第二端
2221‧‧‧受接部
2221a‧‧‧開放側
2221b‧‧‧封閉側
2222‧‧‧溝槽
223‧‧‧通氣孔
224‧‧‧孔洞
225‧‧‧凸體
226‧‧‧凸柱
227‧‧‧凹槽
23‧‧‧延伸臂
3‧‧‧工作流體
4‧‧‧夾固單元
41‧‧‧第一夾臂
42‧‧‧第二夾臂
43‧‧‧連接臂
44‧‧‧夾持空間
5‧‧‧吹脹板
51‧‧‧自由端
511‧‧‧凸點
52‧‧‧固定端
6‧‧‧基板
7‧‧‧板體
71‧‧‧孔洞
第1圖係為習知吹脹板結構示意圖;第2a圖係為本發明之散熱單元結合結構之第一實施例之散熱單元立體圖;第2b圖係為本發明之散熱單元結合結構之第一實施例之散熱單元立體剖視圖;第3圖係為本發明之散熱單元結合結構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組合圖;第4圖係為本發明之散熱單元結合結構之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圖;第5a圖係為本發明之散熱單元結合結構之第三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第5b圖係為本發明之散熱單元結合結構之第三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第6圖係為本發明之散熱單元結合結構之第四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7圖係為本發明之散熱單元結合結構之第五實施例之示意圖;第8圖係為本發明之散熱單元結合結構之示意圖;第9圖係為本發明之散熱單元結合結構之示意圖;第10圖係為本發明之散熱單元結合結構之第六實施例之立體圖;
本發明之上述目的及其結構與功能上的特性,將依據所附圖式之較佳實施例予以說明。
請參閱第2a、2b、3圖,係為本發明之散熱單元結合結構之第一實施例之散熱單元立體圖及立體剖視及組合圖,如圖所示,所述散熱單元結合結構,係包含:一基板1、複數散熱單元2;所述基板1具有一第一側面11及一第二側面12;所述第一、二側面11、12分別設於該基板1的上、下兩側,所述第一側面11定義與該至少一發熱源(圖中未示)接觸傳導熱量,所述第二側面12開設有複數槽道121。
所述散熱單元2材質係為金或銀或銅或鋁或商業純鈦或鈦合金或不銹鋼或陶瓷或陶瓷鋁基複合材料及其組合,該等散熱單元2具有一第一部分21及一第二部分22,該第一部分21內部具有一空間211,所述空間211係為氣密腔室或流道其中任一,本實施例係以氣密腔室211作為說明實施例但並不引以為限,所述氣密腔室211並填充有一工作流體3,所述工作流體3係為氣體或液體其中任一,所述第一部分21為一可進行兩相(汽態、液態)熱交換之部位,並透過填充不同型態之工作流體3進而達到汽液循環之熱交換效果,當然亦可將第一部分21內部之空間211設置為流道,且流道內可選擇設有粗糙結構或毛細結構用以提升回水效果。
該第一部分21一端連接該基板1之第二側面12之該等槽道121處,並嵌合於前述槽道121內,並所述第一部分21與該槽道121結合之部位具有一卡接端212並該槽道121與該卡接端212對應處具有一卡接槽1211,並所述卡接端212與該卡接槽1211相互對應結合,並該散熱單元2之第一部分21與該基板1之槽道121係透過緊配或焊接或黏合或嵌合或卡扣等方式進行結合固定,或該卡接端212與該卡接槽1211為一鳩尾槽、座之搭配組合(圖中未示)。
該第二部分22由該第一部分21另一端延伸所形成,並兩相鄰之散熱單元2的第二部分22相互抵靠接設組設,所述第一、二部分21、22兩部分相互垂直,並所述第二部分22具有至少一通氣孔223,並因為第二部分22之增設除可以防塵外,該第二部分22更可進一步提供增加整體之散熱面積。所述第二部分22具有一第一端221及一第二端222,所述第二端222位於所述第一、二部分21相交連接處,該第一端221位於該第二部分22呈自由端之一端,並該等兩相鄰之散熱單元的第二部分22之第一、二端221、222相互抵靠接設進行組合,並由與該第一部分21垂直之第二部分22達到增強結構強度以及防塵之效果,另外,兩兩相鄰之第二部分22係可另外透過卡接、扣接、銜接、焊接或黏合或箍扣等方式加以固定,增強結合強度。
請參閱第4圖,係為本發明之散熱單元結合結構之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部分結構相同故在此將不再贅述,惟本實施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之不同處在於,該散熱單元2的第二部分22之第二端222具有一溝槽2222,該散熱單元2之第二部分22的第一端221抵靠接設另一相鄰之散熱單元2的第二部分22之第二端222處的溝槽2222並恰令兩相鄰之散熱單元2之第二部分22呈齊平接合。
請參閱第5a、5b圖,係為本發明之散熱單元結合結構之第三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前述第一、二實施例部分結構相同故在此將不再贅述,惟本實施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之不同處在於,本實施例更具有一夾固單元4,所述夾固單元4具有一第一夾臂41及一第二夾臂42及一連接臂43,所述連接臂43兩端連接該第一、二夾臂41、42並共同界定一夾持空間44,並透過所述夾固單元4之第一、二夾臂41、42夾持緊固前述第一、二實施例之該等已排列相互抵靠接設之該等散熱單元2之最首及最末兩片,並將其於散熱單元2容設於該夾持空間44中進而達到加強固定之效果。
以下實施例則針對於該等散熱單元2之於第二部分22透過設置可提供兩兩相鄰散熱單元之第二部分22相互卡接、扣接、銜接等結合方式之結構達到相互穩固結合效果。
請參閱第6圖,係為本發明之散熱單元結合結構之第四實施例之立體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部分結構相同故在此將不再贅述,惟本實施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之不同處在於本實施例為提供具有扣接、卡接功效之結構,故於所述第二部分22之第一端221設置有一扣部2211,該第二端222設置有一受接部2221,該散熱單元2之的第一端221的扣部2211與另一相鄰之第二端222的受接部2221扣接,令兩相鄰之散熱單元2之第二部分22相互卡接。
請參閱第7圖,係為本發明之散熱單元結合結構之第五實施例之立體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前述第四實施例部分結構相同故在此將不再贅述,惟本實施例與前述第三實施例之不同處在於本實施例扣部2211與該受接部2221之係以歐母字型(圖中未示)或T字形,說明係以T字型以及對應之T字型槽作為說明實 施,相同符合如前述第四實施例自由端2211a寬度大於該連接端2211b之寬度以及所述封閉側2221b寬度大於該開放側2221a之寬度以達到卡扣之效果。
並所述扣部2211與該受接部2221具有以下圖示所展示之態樣(第8、9圖),如圖所示,並且所相鄰之另一散熱單元2之第一部分21相同成型一與前一散熱單元2相互對應扣接之結構(如第8圖所示),或於該第二部分22之兩側邊透過設置勾扣之結構一勾扣端227勾扣另一相鄰之散熱單元2之第一部分21(如第9圖所示),本實施例由圖示所展示之扣接結構僅為說明之參考,其餘若有延伸相似之結構應仍為本實施例所延伸之變化態樣相同由本實施例所保護及侷限。
請參閱第10圖,係為本發明之散熱單元結合結構之第六實施例之立體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部分結構相同故在此將不再贅述,惟本實施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之不同處在於所述散熱單元2之第一部份21一側垂直延伸至少一延伸臂23,該延伸臂23扣接另一相鄰之散熱單元2之第一部分21,所述延伸臂23可由該第一部分21之單側垂直延伸或兩側同時垂直延伸構型。
並透過本實施例由第一部分21垂直延伸之第二部分22提供加強散熱單元2之末端結構強度及防塵等效果,並於該第二部分22增設扣部2211與受接部2221相互扣接之結構,進而令兩相鄰之散熱單元2之第二部分22得以不透過其他焊接或黏合之方式即可進行結合,可省去焊接或黏合之工作工時及製造成本。
1‧‧‧基板
11‧‧‧第一側面
12‧‧‧第二側面
121‧‧‧槽道
2‧‧‧散熱單元
21‧‧‧第一部分
22‧‧‧第二部分
223‧‧‧通氣孔
221‧‧‧第一端
222‧‧‧第二端
2222‧‧‧溝槽

Claims (12)

  1. 一種散熱單元結合結構,係包含:一基板,具有一第一側面及一第二側面;複數散熱單元,該等散熱單元具有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該第一部分一端連接該基板之第二側面,所述第一部分內具有一空間,該第二部分由該第一部分另一端延伸所形成,並兩相鄰之散熱單元的第二部分相互抵靠接設,所述第一、二部分兩部分相互垂直,並所述第二部分具有至少一通氣孔。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單元結合結構,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散熱單元的第二部分之第二端具有一溝槽,該散熱單元之第二部分的第一端抵靠接設另一相鄰之散熱單元的第二部分之第二端處的溝槽並恰令兩相鄰之散熱單元之第二部分呈齊平。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單元結合結構,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具有一扣部,該第二端具有一受接部,該散熱單元之的第一端的扣部與另一相鄰之第二端的受接部扣接,令兩相鄰之散熱單元之第二部分相互卡接。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單元結合結構,其中所述散熱單元之第一部分內部具有一氣密腔室,並填充有一工作流體,所述工作流體可為氣體或液體其中任一。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散熱單元結合結構,其中該等散熱單元外部套接一夾固單元,所述夾固單元具有一第一夾臂及一第二夾臂及一連接臂,所述連接臂兩端連接該第一、二夾臂並共同界定一夾持空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單元結合結構,其中所述散熱單元材質係為金或銀或銅或鋁或商業純鈦或鈦合金或不銹鋼或陶瓷或陶瓷鋁基複合材料或及其組合。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單元結合結構,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具有一扣部,該第二端具有一受接部,所述扣部與該受接部係為一公、母接頭相互配合對應,所述扣部具有一自由端及一連接端,所述自由端寬度大於該連接端之寬度,所述受接部具有一開放側及一封閉側,所述封閉側寬度大於該開放側之寬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散熱單元結合結構,其中所述扣部及該受接部之形狀係為歐母型或T字型其中任一。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單元結合結構,其中所述基板之第二側面開設有複數槽道,該第一部分插接於該槽道內,並所述第一部分與該槽道結合之部位具有一卡接端並該槽道與該卡接端對應處具有一卡接槽,並所述卡接端與該卡接槽相互對應結合。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單元結合結構,其中所述基板之第二側面開設有複數槽道,該第一部分插接於該槽道內,並所述第一部分之末端係為一鳩尾槽、座之搭配組合。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單元結合結構,其中所述散熱單元之第一部份一側垂直延伸至少一延伸臂,該延伸臂扣接另一相鄰之散熱單元之第一部分。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單元結合結構,所述空間係為一氣密腔室或一流道其中任一。
TW107144529A 2018-12-11 2018-12-11 散熱單元結合結構 TWI6817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4529A TWI681707B (zh) 2018-12-11 2018-12-11 散熱單元結合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4529A TWI681707B (zh) 2018-12-11 2018-12-11 散熱單元結合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1707B true TWI681707B (zh) 2020-01-01
TW202023355A TW202023355A (zh) 2020-06-16

Family

ID=69942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4529A TWI681707B (zh) 2018-12-11 2018-12-11 散熱單元結合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8170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88628U (en) * 2001-02-06 2002-05-21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Heat sink structure
JP2004069200A (ja) * 2002-08-07 2004-03-04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多穴型ヒートパイプを備えたヒートシンクおよびその実装構造
TW590169U (en) * 2000-12-27 2004-06-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Embedded centrifugal cooling device
US20050155746A1 (en) * 2004-01-15 2005-07-21 Glacialtech, Inc. Heat-pipe type heat-sink structure and its sealing method
CN2826921Y (zh) * 2005-08-25 2006-10-11 禾富热导股份有限公司 热管与散热鳍片的穿孔排列结构
TW201806469A (zh) * 2016-08-15 2018-02-16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元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90169U (en) * 2000-12-27 2004-06-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Embedded centrifugal cooling device
TW488628U (en) * 2001-02-06 2002-05-21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Heat sink structure
JP2004069200A (ja) * 2002-08-07 2004-03-04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多穴型ヒートパイプを備えたヒートシンクおよびその実装構造
US20050155746A1 (en) * 2004-01-15 2005-07-21 Glacialtech, Inc. Heat-pipe type heat-sink structure and its sealing method
CN2826921Y (zh) * 2005-08-25 2006-10-11 禾富热导股份有限公司 热管与散热鳍片的穿孔排列结构
TW201806469A (zh) * 2016-08-15 2018-02-16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元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3355A (zh) 202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1356B2 (en) Cold plate
US10082339B2 (en) Heat sink assembly
US20170307299A1 (en) Combination heat sink and heat pipe assembly
TWI681707B (zh) 散熱單元結合結構
US6639745B1 (en) Observation window of a hyperbaric chamber
JP3183621U (ja) 放熱装置
CN110708931A (zh) 热传元件补强结构
TWM590849U (zh) 散熱元件結合結構
TWM576653U (zh) Heat sink unit combination structure
US20200232710A1 (en) Heat dissipation unit connection structure
TWI669480B (zh) 固定結構之承載單元及散熱總成之固定結構
TWI711921B (zh) 散熱裝置
TWI620910B (zh) 立體均溫裝置
JPH11114730A (ja) 押し出し材の取り付け構造及びヒートシンク
TWI761698B (zh) 散熱裝置結合結構
TWI727430B (zh) 熱傳元件補強結構
TWI771177B (zh) 散熱裝置結合結構
CN210781874U (zh) 热传元件补强结构
KR20070072638A (ko) 배관용 커플링
TWI537540B (zh) 散熱模組組合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TWI803057B (zh) 均溫板強化結構
TWI608175B (zh) 接合裝置
TWM590261U (zh) 散熱裝置結合結構
TWM656559U (zh) 接頭組件
TWM519706U (zh) 管接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