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6262B - 光學成像系統 - Google Patents

光學成像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6262B
TWI606262B TW105110677A TW105110677A TWI606262B TW I606262 B TWI606262 B TW I606262B TW 105110677 A TW105110677 A TW 105110677A TW 105110677 A TW105110677 A TW 105110677A TW I606262 B TWI606262 B TW I60626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ing system
optical imaging
optical
optical axi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0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5270A (zh
Inventor
高貞暉
Original Assignee
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15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52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62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626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having a beam-folding prism or mirr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4Pris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ive component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Description

光學成像系統 [相關申請案的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2015年10月19日在韓國智慧財產局申請的韓國專利申請案第10-2015-0145258號的優先權及權益,所述專利申請案的全部公開內容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用於所有目的。
以下描述與包含稜鏡的光學成像系統有關。
光學成像系統通常包含多個透鏡。舉例而言,需要四個或四個以上透鏡以便改良光學成像系統的解析度。包含多個透鏡的光學成像系統具有相當大長度。出於此原因,不容易將包含多個透鏡的光學成像系統安裝於期望為薄型的電子器件(諸如行動電話)中。
因此,希望開發能夠容易地安裝於薄型電子器件中的光學成像系統。
提供本發明內容而以簡化形式引入下文以進一步描述。本發明內容不欲識別所主張標的物的關鍵特徵或基本特徵,本發明內容亦不欲在判定所主張標的物的範疇中用作輔助。
在一個一般態樣中,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包含透鏡。稜鏡鄰近於所述透鏡的第一透鏡及所述透鏡的第二透鏡而安置,且經設置以將光自所述第一透鏡折射至所述第二透鏡。反射部件鄰近於所述透鏡的第五透鏡及成像平面而安置,且經設置以將光自所述第五透鏡反射至所述成像平面。
所述第一透鏡可具有負折射能力。所述第二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所述透鏡的第三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所述透鏡的第四透鏡可具有負折射能力。所述第五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
所述第一透鏡的兩個表面可為凹入的。所述第二透鏡的兩個表面可為凸出的。所述透鏡的第三透鏡的物側表面可為凸出的。所述透鏡的第四透鏡的兩個表面可為凹入的。所述第五透鏡的兩個表面可為凸出的。
所述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與所述稜鏡的像側表面之間的距離與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總焦距的比可小於0.5。
所述稜鏡的折射率可小於2。
所述光學成像系統可更包含安置於所述反射部件與所述成像平面之間的濾光片。所述濾光片的折射率可小於1.66。
所述第一透鏡可基本上垂直於所述第二透鏡,且所述第五透鏡可基本上垂直於所述成像平面。
在另一一般態樣中,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包含:具有第一光軸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以及第五透 鏡,其中所述第二透鏡、所述第三透鏡、所述第四透鏡以及所述第五透鏡沿著第二光軸而配置;成像平面,其具有平行於所述第一光軸的第三光軸;稜鏡,其鄰近於所述第一透鏡及所述第二透鏡而安置,經設置以將光自所述第一透鏡折射至所述第二透鏡;以及反射部件,其鄰近於所述第五透鏡及所述成像平面而安置,且經設置以將光自所述第五透鏡反射至所述成像平面。
所述第一透鏡可朝著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安置,且所述第一光軸可基本上垂直於所述第二光軸。
在另一一般態樣中,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包含:第一透鏡;最後透鏡;稜鏡,其鄰近於所述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而安置,經設置以將光自所述第一透鏡折射至所述第二透鏡;以及反射部件,其鄰近於所述最後透鏡及成像平面而安置,且經設置以將光自所述第五透鏡反射至所述成像平面。所述第一透鏡的光軸基本上垂直於所述第二透鏡的光軸,且所述最後透鏡基本上垂直於所述成像平面。所述光學成像系統可更包含安置於所述稜鏡與所述最後透鏡之間的透鏡。
自以下實施方式、圖式以及申請專利範圍將顯而易見其他特徵及態樣。
100、200、300‧‧‧光學成像系統
110、210、310‧‧‧第一透鏡
120、220、320‧‧‧第二透鏡
130、230、330‧‧‧第三透鏡
140、240、340‧‧‧第四透鏡
150、250、350‧‧‧第五透鏡
160、260、360‧‧‧濾光器
170、270、370‧‧‧影像感測器
M‧‧‧反射部件
P‧‧‧稜鏡
S1‧‧‧物側第一表面
S10‧‧‧物側第十表面
S11‧‧‧像側第十一表面
S12‧‧‧物側第十二表面
S13‧‧‧像側第十三表面
S14‧‧‧第十四表面
S15‧‧‧第十五表面
S16‧‧‧第十六表面
S17‧‧‧第十七表面
S2‧‧‧像側第二表面
S3‧‧‧物側第三表面
S4‧‧‧第四表面
S5‧‧‧像側第五表面
S6‧‧‧物側第六表面
S7‧‧‧像側第七表面
S8‧‧‧物側第八表面
S9‧‧‧像側第九表面
ST‧‧‧光闌
圖1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視圖。
圖2為表示圖1中所說明的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的曲線圖。
圖3為根據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視圖。
圖4為表示圖3中所說明的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的曲線圖。
圖5為根據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視圖。
圖6為表示圖5中所說明的光學成像系統的像差曲線的曲線圖。
提供以下詳細描述以幫助讀者獲得對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裝置及/或系統的全面理解。然而,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設備及/或系統的各種改變、修改以及等效物。如對於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的是,除了必須按某一次序發生的操作以外,本文中所描述的操作序列僅為實例,且不限於本文中所闡述的彼等實例,而是可予以改變。又,為了增加清晰度及簡潔性,可省略已為一般技術者所熟知的功能及構造的描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特徵可以不同形式體現,且不應將所述特徵解釋為限於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確切而言,已提供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以使得本揭露內容將為透徹且完整的,且將向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傳達本揭露內容的全部範疇。
在整個說明書中,應理解,當諸如層、區或透鏡的元件被稱作「在另一元件上」、「連接至」或「耦接至」另一元件時,所述元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連接至」或「耦接至」另一元件,或可存在介入所述元件之間的其他元件。對比而言,當元件被稱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連接至」或「直接耦接至」 另一元件時,可不存在介入所述元件之間的元件或層。相似數字貫穿全文指相似元件。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及/或」包含相關聯所列項目中的一或多者中的任一者及全部組合。
顯而易見的是,雖然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可在本文中使用以描述各種部件、組件、區、層及/或區段,但此等部件、組件、區、層及/或區段不應受此等術語限制。此等術語僅用以區分一個部件、組件、區、層或區段與另一區、層或區段。因此,在不脫離實施例的教示的情況下,可將下文所論述的第一部件、組件、區、層或區段稱為第二部件、組件、區、層或區段。
描述相對空間關係的措辭(諸如「在......下方」、「在......之下」、「在......下」、「下部」、「底部」、「在......上方」、「在......之上」、「上部」、「頂部」、「左邊」以及「右邊」)可用以便利地描述一個器件或元件與其他器件或元件的空間關係。此等措辭將解釋為涵蓋如圖式中所說明地定向,且在使用中或在操作中處於其他定向的器件。舉例而言,器件基於圖式中所說明的器件的定向而包含安置在第一層上方的第二層的實例亦涵蓋器件在使用中或在操作中上下倒置時的器件。
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僅用於描述特定實施例,且不欲為描述的限制。如本文中所使用,除非上下文另有清晰地指示,否則單數形式「一」及「所述」意欲亦包含複數形式。將進一步理解,術語「包括及/或包含)」在用於說明書中時指定所陳述的特徵、整體、步驟、操作、部件、元件及/或其群組的存在,但不排除一或多個其他特徵、整體、步驟、操作、部件、元件及/或其群組的存在或添加。
另外,第一透鏡指最接近物件(或目標)的透鏡,而最後透鏡(例如,第五透鏡)指最接近成像平面(或影像感測器)的透鏡。另外,透鏡的所有曲率半徑及厚度、TTL、ImgH(亦即,成像平面的對角線長度的一半)以及焦距將以毫米(mm)表示。此外,透鏡的厚度、透鏡之間的間隙以及TTL為透鏡的光軸上的距離。此外,在關於透鏡形狀的描述中,透鏡的一個表面凸出的含義為對應表面的光軸部分凸出,且透鏡的一個表面凹入的含義為對應表面的光軸部分凹入。因此,儘管已描述透鏡的一個表面是凸出的,但透鏡的邊緣部分可為凹入的。同樣,儘管描述透鏡的一個表面是凹入的,但透鏡的邊緣部分可為凸出的。
光學成像系統包含具有多個透鏡的光學系統。舉例而言,光學成像系統的光學系統可包含五個具有折射能力的透鏡。然而,光學成像系統不僅僅限於具有折射能力的透鏡。舉例而言,光學成像系統可包含用於控制光量的光闌。另外,光學成像系統可更包含過濾紅外光的紅外線截止濾光片。此外,光學成像系統可更包含影像感測器(亦即,成像器件),所述影像感測器將經由光學系統入射至其上的自目標反射的光轉換成電氣信號。此外,光學成像系統可更包含調整透鏡之間的間隙的間隙維持部件。
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可由折射率不同於空氣的折射率的材料形成。舉例而言,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可由塑膠或玻璃形成。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中的至少一者可具有非球面形狀。作為另一實例,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中僅第五透鏡可具有非球面形狀。另外,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的至少一個表面可為非球面。此處,每一透鏡的非球面表面可由以下等式1來表示:
此處,c為透鏡的曲率半徑的倒數,k為二次曲線常數(conic constant),r為透鏡的非球面表面上的某一點至光軸的距離,A至J為非球面常數,且Z(或SAG)為在距離Y處的透鏡的非球面表面上的某一點與透鏡的非球面表面的頂點相交的切向平面之間的距離。
光學成像系統可包含五個透鏡、一稜鏡、一反射部件、一濾光片、一影像感測器以及一光闌。接下來,將描述上述組件。
第一透鏡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一透鏡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一透鏡的至少一個表面可為凹入的。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可為凹入的。
第一透鏡可具有球形表面。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的兩表面均可為球形。第一透鏡可由具有高光透射率及極佳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舉例而言,第一透鏡可由諸如聚碳酸酯的塑膠形成。然而,第一透鏡的材料不限於塑膠。舉例而言,第一透鏡可由玻璃形成。
第二透鏡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二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二透鏡的至少一個表面可為凸出的。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的像側表面可為凸出的。
第二透鏡可具有非球面表面。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的物側表面可為非球面。第二透鏡可由具有高光透射率及極佳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舉例而言,第二透鏡可由諸如聚碳酸酯的塑膠形 成。然而,第二透鏡的材料不限於塑膠。舉例而言,第二透鏡可由玻璃形成。
第三透鏡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三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三透鏡的至少一個表面可為凸出的。舉例而言,第三透鏡的物側表面可為凸出的。
第三透鏡可具有非球面表面。舉例而言,第三透鏡的像側表面可為非球面。第三透鏡可由具有高光透射率及極佳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舉例而言,第三透鏡可由諸如聚碳酸酯的塑膠形成。然而,第三透鏡的材料不限於塑膠。舉例而言,第三透鏡可由玻璃形成。
第四透鏡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四透鏡可具有負折射能力。第四透鏡可具有彎月形狀。舉例而言,第四透鏡的像側表面可為凹入的。
第四透鏡可具有非球面表面。舉例而言,第四透鏡的兩表面均可為非球面。第四透鏡可由具有高光透射率及極佳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舉例而言,第四透鏡可由諸如聚碳酸酯的塑膠形成。然而,第四透鏡的材料不限於塑膠。舉例而言,第四透鏡可由玻璃形成。
第五透鏡可具有折射能力。舉例而言,第五透鏡可具有正折射能力。第五透鏡的至少一個表面可為凸出的。舉例而言,第五透鏡的兩表面均可為凸出的。
第五透鏡可具有非球面表面。舉例而言,第五透鏡的兩表面均可為非球面。第五透鏡可由具有高光透射率及極佳可加工性的材料形成。舉例而言,第五透鏡可由諸如聚碳酸酯的塑膠形 成。然而,第五透鏡的材料不限於塑膠。舉例而言,第五透鏡可由玻璃形成。
在如上所述的透鏡的組態中,第二透鏡至第五透鏡配置在同一方向上,而第一透鏡配置在不同於第二透鏡至第五透鏡配置所在的方向的方向上。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的光軸可基本上垂直於第二透鏡的光軸。
濾光片可過濾經由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入射的入射光的部分波長。舉例而言,濾光片可過濾入射光的紅外波長。
濾光片可經製造具有薄厚度。為此目的,濾光片可由塑膠形成。
影像感測器可經設置以實現高解析度。舉例而言,構成影像感測器的像素的單位大小可為1.12μm或小於1.12μm。影像感測器經安置在不同於第二透鏡至第五透鏡安置所在的方向的方向上。舉例而言,影像感測器的光軸可基本上垂直於第二透鏡的光軸。影像感測器的光軸基本上平行於第一透鏡的光軸。影像感測器可接近物側安置。舉例而言,如與第二透鏡至第五透鏡相比,影像感測器更接近於物側安置。
光闌可經安置以便調整入射至透鏡的光量。舉例而言,光闌可安置於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之間。
稜鏡在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之間。稜鏡將入射光自第一透鏡折射至第二透鏡。
反射部件安置於第五透鏡與影像感測器之間。反射部件將輻射自第五透鏡的光反射至影像感測器(或成像平面)。
在如上所述建構的光學成像系統中,第一透鏡的物側表 面至成像平面的距離可足夠穩當,以使得光學設計可以自由。另外,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可具有彎曲的光軸,以使得光學成像系統可安裝在電子器件的長度方向上。因此,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可易於安裝在薄的行動電話或其他器件中。
光學成像系統滿足以下條件表達式:Dp/f<0.5
Np<2.0
Nf<1.66
2.0<Yt/BFL
Yt/Y<1.0。
此處,f為光學成像系統的總焦距,Dp為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稜鏡的像側表面的距離,BFL為第五透鏡的像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距離,Np為稜鏡的折射率,Nf為濾光片的折射率,Yt為自成像平面的中心至成像平面側的長度,且Y為成像平面的對角線長度的1/2。
滿足以上條件表達式的光學成像系統可被小型化,且允許實現高解析度影像。將描述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
首先,將參看圖1描述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100包含光學系統,所述光學系統包含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第四透鏡140以及第五透鏡150。
第一透鏡110具有負折射能力,且第一透鏡110的物側 第一表面S1及像側第二表面S2是凹入的。第二透鏡120具有正折射能力,且第二透鏡120的物側第六表面S6及像側第七表面S7是凸出的。第三透鏡130具有正折射能力,且第三透鏡130的物側第八表面S8及像側第九表面S9是凸出的。第四透鏡140具有負折射能力,且第四透鏡140的物側第十表面S10及像側第十一表面S11是凹入的。第五透鏡150可具有正折射能力,且第五透鏡150的物側第十二表面S12及像側第十三表面S13是凸出的。
光學成像系統100更包含稜鏡P、反射部件M、濾光片160、影像感測器170以及光闌ST。
稜鏡P鄰近於第一透鏡110及第二透鏡120而安置。第二透鏡120基本上垂直於第一透鏡110。稜鏡P將入射光自第一透鏡110折射至第二透鏡120。稜鏡P包含物側第三表面S3、第四表面S4以及像側第五表面S5。
反射部件M鄰近於第五透鏡150及影像感測器170而安置。第五透鏡150基本上垂直於影像感測器170。反射部件M將入射光自第五透鏡150反射至影像感測器170。反射部件M包含第十四表面S14,且影像感測器170包含第十七表面S17。
濾光片160安置於反射部件M與影像感測器170之間。光闌ST安置於第三透鏡130與第四透鏡140之間。濾光片包含第十五表面S15及第十六表面S16。
如上文所描述建構的光學成像系統100可具有如圖2中所說明的像差特性。表1及表2為表示透鏡的特性及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非球面特性的表。
表1
將參看圖3描述根據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
根據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200包含光學系統,所述光學系統包含第一透鏡210、第二透鏡220、第三透鏡230、第四透鏡240以及第五透鏡250。
第一透鏡210具有負折射能力,且第一透鏡210的物側第一表面S1及像側第二表面S2是凹入的。第二透鏡220具有正折射能力,且第二透鏡220的物側第六表面S6及像側第七表面S7是凸出的。第三透鏡230具有正折射能力,且第三透鏡230的物側第八表面S8及像側第九表面S9是凸出的。第四透鏡240具有負折射能力,且第四透鏡240的物側第十表面S10及像側第十一表面S11是凹入的。第五透鏡250具有正折射能力,且第五透鏡250的物側第十二表面S12及像側第十三表面S13是凸出的。
光學成像系統200更包含稜鏡P、反射部件M、濾光片260、影像感測器270以及光闌ST。
稜鏡P鄰近於第一透鏡210及第二透鏡220而安置。第二透鏡220基本上垂直於第一透鏡210。稜鏡P將入射光自第一透鏡210折射至第二透鏡220。稜鏡P包含物側第三表面S3、第四表面S4以及像側第五表面S5。
反射部件M鄰近於第五透鏡250及影像感測器270而安置。第五透鏡250基本上垂直於影像感測器270。反射部件M將入射光自第五透鏡250反射至影像感測器270。反射部件M包含第十四表面S14,且影像感測器270包含第十七表面S17。
濾光片260安置於反射部件M與影像感測器270之間。光闌ST安置於第三透鏡230與第四透鏡240之間。濾光片包含第 十五表面S15及第十六表面S16。
如上文所描述組態的光學成像系統200具有如圖4中所說明的像差特性。表3及表4為表示透鏡的特性及根據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非球面特性的表。
將參看圖5描述根據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
根據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300包含光學系統,所述光學系統包含第一透鏡310、第二透鏡320、第三透鏡330、第四透鏡340以及第五透鏡350。
第一透鏡310具有負折射能力,且第一透鏡310的物側第一表面及像側第二表面S2是凹入的。第二透鏡320具有正折射能力,且第二透鏡320的物側第六表面S6及像側第七表面S7是凸出的。第三透鏡330具有正折射能力,且第三透鏡330的物側第八表面S8及像側第九表面S9是凸出的。第四透鏡340具有負折射能力,且第四透鏡340的物側第十表面S10及像側第十一表面S11是凹入的。第五透鏡350具有正折射能力,且第五透鏡350的物側第十二表面S12及像側第十三表面S13是凸出的。
光學成像系統300更包含稜鏡P、反射部件M、濾光片360、影像感測器370以及光闌ST。
稜鏡P鄰近於第一透鏡310及第二透鏡320而安置。第二透鏡320基本上垂直於第一透鏡310。稜鏡P將入射光自第一透鏡310折射至第二透鏡320。稜鏡P包含物側第三表面S3、第四表面S4以及像側第五表面S5。
反射部件M鄰近於第五透鏡350及影像感測器370而安置。第五透鏡350基本上垂直於影像感測器370。反射部件M將入射光自第五透鏡350反射至影像感測器370。反射部件M包含第十四表面S14,且影像感測器370包含第十七表面S17。
濾光片360安置於反射部件M與影像感測器370之間。光闌ST安置於第三透鏡330與第四透鏡340之間。濾光片包含第 十五表面S15及第十六表面S16。
如上文所描述建構的光學成像系統300具有如圖6中所說明的像差特性。表5及表6為表示透鏡的特性及根據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非球面特性的表。
如上文所闡述,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光學成像系統可減少廣角畸變現象。
雖然本發明包含特定實例,但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在不脫離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的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可對此等實例作出形式及細節上的各種改變。應僅以描述性意義而非出於限制性目的考慮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應將每一實例中的特徵或態樣的描述視為適用於其他實例中的類似特徵或態樣。若以不同次序執行所描述技術,及/或若以不同方式來組合及/或用其他組件或其等效物來替換或補充所描述系統、架構、器件或電路中的組件,則可達成合適結果。因此,本揭露內容的範疇並非藉由實施方式界定,而是藉由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界定,且應將屬於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的範疇內的所有變化解釋為包含於本揭露內容中。
100‧‧‧光學成像系統
110‧‧‧第一透鏡
120‧‧‧第二透鏡
130‧‧‧第三透鏡
140‧‧‧第四透鏡
150‧‧‧第五透鏡
160‧‧‧濾光片
170‧‧‧影像感測器
P‧‧‧稜鏡
M‧‧‧反射部件
ST‧‧‧光闌
S1‧‧‧物側第一表面
S2‧‧‧像側第二表面
S3‧‧‧物側第三表面
S4‧‧‧第四表面
S5‧‧‧像側第五表面
S6‧‧‧物側第六表面
S7‧‧‧像側第七表面
S8‧‧‧物側第八表面
S9‧‧‧像側第九表面
S10‧‧‧物側第十表面
S11‧‧‧像側第十一表面
S12‧‧‧物側第十二表面
S13‧‧‧像側第十三表面
S14‧‧‧第十四表面
S15‧‧‧第十五表面
S16‧‧‧第十六表面
S17‧‧‧第十七表面

Claims (19)

  1. 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包括:透鏡,包含依序配置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及第五透鏡;稜鏡,鄰近於所述透鏡的所述第一透鏡及所述透鏡的所述第二透鏡而安置,且經設置以將光自所述第一透鏡折射至所述第二透鏡;以及反射部件,鄰近於所述透鏡的所述第五透鏡及成像平面而安置,且經設置以將光自所述第五透鏡反射至所述成像平面,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與所述稜鏡的像側表面之間在光軸上的距離與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總焦距的比小於0.5。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具有負折射能力。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第二透鏡具有正折射能力。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透鏡的所述第三透鏡具有正折射能力。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透鏡的所述第四透鏡具有負折射能力。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第五透鏡具有正折射能力。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的兩個表面是凹入的。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 第二透鏡的兩個表面是凸出的。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透鏡的所述第三透鏡的物側表面是凸出的。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透鏡的所述第四透鏡的兩個表面是凹入的。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第五透鏡的兩個表面是凸出的。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稜鏡的折射率小於2。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更包括:濾光片,安置於所述反射部件與所述成像平面之間。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濾光片的折射率小於1.66。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的光軸垂直於所述第二透鏡的光軸,且所述第五透鏡的光軸垂直於所述成像平面的光軸。
  16. 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包括:具有第一光軸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其中所述第二透鏡、所述第三透鏡、所述第四透鏡以及所述第五透鏡沿著第二光軸而依序配置; 成像平面,具有平行於所述第一光軸的第三光軸;稜鏡,鄰近於所述第一透鏡及所述第二透鏡而安置,經設置以將光自所述第一透鏡折射至所述第二透鏡;以及反射部件,鄰近於所述第五透鏡及所述成像平面而安置,且經設置以將光自所述第五透鏡反射至所述成像平面,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與所述稜鏡的像側表面之間在光軸上的距離與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總焦距的比小於0.5。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朝著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安置,且所述第一光軸垂直於所述第二光軸。
  18. 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最後透鏡,其中所述第一透鏡、所述第二透鏡以及所述最後透鏡依序配置;稜鏡,鄰近於所述第一透鏡及所述第二透鏡而安置,經設置以將光自所述第一透鏡折射至所述第二透鏡;以及反射部件,鄰近於所述最後透鏡及成像平面而安置,且經設置以將光自所述最後透鏡反射至所述成像平面,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的光軸垂直於所述第二透鏡的光軸,所述最後透鏡的光軸垂直於所述成像平面的光軸,且所述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與所述稜鏡的像側表面之間在光軸上的距離與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總焦距的比小於0.5。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光學成像系統,更包 括:安置於所述第二透鏡與所述最後透鏡之間的透鏡。
TW105110677A 2015-10-19 2016-04-06 光學成像系統 TWI6062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45258A KR101792344B1 (ko) 2015-10-19 2015-10-19 촬상 광학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5270A TW201715270A (zh) 2017-05-01
TWI606262B true TWI606262B (zh) 2017-11-21

Family

ID=58523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0677A TWI606262B (zh) 2015-10-19 2016-04-06 光學成像系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10288850B2 (zh)
KR (1) KR101792344B1 (zh)
CN (2) CN111856721B (zh)
TW (1) TWI6062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92344B1 (ko) * 2015-10-19 2017-11-0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US11956544B2 (en) 2016-03-11 2024-04-09 Apple Inc.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with voice coil motor for moving image sensor
SG11201807830UA (en) 2016-03-11 2018-10-30 Apple Inc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with voice coil motor for moving image sensor
US10437023B2 (en) * 2016-03-28 2019-10-08 Apple Inc. Folded lens system with three refractive lenses
US10890734B1 (en) 2017-03-29 2021-01-12 Apple Inc. Camera actuator for lens and sensor shifting
US10863094B2 (en) 2017-07-17 2020-12-08 Apple Inc. Camera with image sensor shifting
CN109597186A (zh) * 2017-09-30 2019-04-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KR102048984B1 (ko) * 2018-01-19 2019-11-26 오필름코리아(주) 소형 망원 광학계
US11314147B1 (en) 2018-05-31 2022-04-26 Apple Inc. Folded camera with actuator for moving optics
US20210368080A1 (en) * 2018-08-09 2021-11-25 Corephotonics Ltd. Multi-cameras with shared camera apertures
US11340388B2 (en) * 2018-08-31 2022-05-24 Apple Inc. Power prism for folded lenses
US11122205B1 (en) 2018-09-14 2021-09-14 Apple Inc. Camera actuator assembly with sensor shift flexure arrangement
US20210026117A1 (en) * 2019-07-22 2021-01-28 Apple Inc. Camera Including Two Light Folding Elements
US11556047B2 (en) * 2019-08-16 2023-01-17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member driving mechanism including matrix structure that corresponds to noise
US11774709B2 (en) * 2019-08-30 2023-10-03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Optical imaging syste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I795061B (zh) * 2019-08-30 2023-03-01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CN111031152A (zh) * 2019-11-21 2020-04-1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US20210405333A1 (en) * 2020-06-26 2021-12-30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Camera module
TWI746031B (zh) * 2020-06-29 2021-11-11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四十五)
CN113933958B (zh) * 2020-06-29 2023-07-21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CN113933959B (zh) * 2020-06-29 2023-05-19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KR20220048525A (ko) * 2020-10-12 2022-04-2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WO2022141379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潜望式光学成像系统、镜头和电子设备
KR102597162B1 (ko) * 2021-02-10 2023-11-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50279B1 (en) * 1996-06-18 2005-02-01 Sony Corporation Optical image recording system, and associated processing system
AU3166097A (en) 1996-06-18 1998-01-07 Herman Scherling Optical image recording system, and associated processing system
US5880879A (en) * 1997-08-26 1999-03-09 Nikon Corporation Objective lens system utilizing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
JP2001350091A (ja) * 2000-06-06 2001-12-2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
US6804462B2 (en) * 2002-04-17 2004-10-12 Olympus Corporation Camera provided with eyepiece
JP2004053993A (ja) 2002-07-22 2004-02-19 Nidec Copal Corp ズームレンズ
WO2004044638A1 (en) 2002-11-11 2004-05-2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Zoom lens
JP4191501B2 (ja) * 2003-02-13 2008-12-03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JP2004302056A (ja) * 2003-03-31 2004-10-28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画像取込用レンズ
KR100703510B1 (ko) 2004-12-21 2007-04-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학 줌 렌즈 어셈블리를 구비한 슬라이딩 타입 휴대 장치
KR100736610B1 (ko) 2005-07-04 2007-07-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렌즈 모듈
JP2007034103A (ja) * 2005-07-29 2007-02-08 Eastman Kodak Co 広角レンズおよびカメラ
JP4788953B2 (ja) * 2005-11-16 2011-10-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ズームレンズ
JP2007333966A (ja) 2006-06-14 2007-12-27 Sony Corp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4868517B2 (ja) * 2006-12-08 2012-02-01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撮像装置
JP4332814B2 (ja) * 2007-01-15 2009-09-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4352347B2 (ja) * 2007-08-22 2009-10-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2010107532A (ja) 2008-10-28 2010-05-13 Fujinon Corp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この撮像レンズ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JP5579555B2 (ja) * 2010-09-24 2014-08-27 Hoya株式会社 撮影光学系、及び撮影装置
JP2012068510A (ja) 2010-09-24 2012-04-05 Hoya Corp 撮影光学系、及び撮影装置
JP5823223B2 (ja) * 2010-09-27 2015-11-25 Hoya株式会社 変倍光学系、及び撮影装置
JP5551055B2 (ja) * 2010-12-08 2014-07-16 Hoya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系
KR101909603B1 (ko) 2011-08-30 2018-10-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JP5919718B2 (ja) * 2011-10-17 2016-05-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投射用ズームレンズ
JP5797627B2 (ja) * 2012-09-25 2015-10-21 Hoya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US9726862B2 (en) * 2012-11-08 2017-08-08 DynaOptics LTD, A Public Limited CO. Lens assemblies and actuators for optical systems and methods therefor
JP2014149336A (ja) 2013-01-31 2014-08-21 Hoya Corp 屈曲撮影光学系の電動駆動装置
JP6207963B2 (ja) * 2013-10-15 2017-10-04 Hoya株式会社 屈曲撮像光学系
JP2015099361A (ja) * 2013-10-17 2015-05-28 Hoya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US9338357B2 (en) 2014-01-30 2016-05-10 Hoya Corporation Imaging apparatus
US9557627B2 (en) 2014-03-07 2017-01-31 Apple Inc. Folded camera lens systems
CN203870321U (zh) * 2014-05-21 2014-10-08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定焦结构
CN103955049A (zh) 2014-05-21 2014-07-30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定焦系统
JP2016057468A (ja) * 2014-09-10 2016-04-21 Hoya株式会社 屈曲撮像装置
JP2017054107A (ja) 2015-09-08 2017-03-16 Hoya株式会社 変倍光学系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KR101740815B1 (ko) 2015-10-14 2017-05-2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KR101792344B1 (ko) * 2015-10-19 2017-11-0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97652A (zh) 2017-04-26
US20220163777A1 (en) 2022-05-26
CN111856721A (zh) 2020-10-30
CN106597652B (zh) 2020-09-18
KR101792344B1 (ko) 2017-11-01
CN111856721B (zh) 2022-04-19
US20170108670A1 (en) 2017-04-20
KR20170045555A (ko) 2017-04-27
US20190212529A1 (en) 2019-07-11
TW201715270A (zh) 2017-05-01
US10288850B2 (en) 2019-05-14
US11280983B2 (en) 2022-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6262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I600922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I648553B (zh) 光學系統
KR101652849B1 (ko) 렌즈 모듈
TW202332951A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I776386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I752609B (zh) 光學成像系統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KR101606974B1 (ko) 렌즈 모듈
TW201719225A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201348730A (zh)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及其攝像裝置
TWI776385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201713984A (zh) 光學成像系統
KR102000009B1 (ko) 촬상 광학계
TWI751905B (zh) 成像透鏡系統
KR20190065594A (ko) 촬상 광학계
TWI789759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I807937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I769714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M651054U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M642445U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202414019A (zh) 光學成像系統
KR20170018623A (ko) 촬상 광학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