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3958B - 成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成像镜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933958B CN113933958B CN202010605164.2A CN202010605164A CN113933958B CN 113933958 B CN113933958 B CN 113933958B CN 202010605164 A CN202010605164 A CN 202010605164A CN 113933958 B CN113933958 B CN 11393395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optical axis
- object side
- refractive power
- surface fac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8
- 230000005499 meniscu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6059 cover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000801088 Homo sapiens Transmembrane protein 20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233058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IMA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075908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IMA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075910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IMA4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2100033708 Transmembrane protein 20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成像镜头包括第一透镜、反射组件、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第五透镜。第一透镜具负屈光力且包括一凹面朝向第一物侧。反射组件包括反射面。第二透镜具正屈光力且包括一凸面朝向第二物侧。第三透镜具正屈光力且包括一凸面朝向第二物侧。第四透镜具负屈光力。第五透镜具正屈光力且包括一凸面朝向第二像侧。第一透镜及反射组件沿着第一光轴依序排列。反射组件、第二、三、四及五透镜沿着第二光轴依序排列。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0<f/L1T<5;其中,f为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L1T为第一透镜沿着第一光轴的厚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现今手机的成像镜头的发展趋势不断朝向高分辨率发展,其中成像镜头所使用的透镜数目愈来愈多,使得成像镜头的镜头总长度愈来愈长、外径愈来愈大,成像镜头体积相比于手机内部体积的比值也愈来愈大,已经无法满足手机轻薄的需求,所以需要有另一种新架构的成像镜头,才能同时满足高分辨率及小型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其镜头总长度较短、镜头外径较小、分辨率较高、制程加工容易,但是仍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包括第一透镜、反射组件、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第五透镜。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且包括一凹面朝向第一物侧。反射组件包括反射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屈光力且包括一凸面朝向第二物侧。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且包括一凸面朝向第二物侧。第四透镜具负屈光力。第五透镜具有正屈光力且包括一凸面朝向第二像侧。第一透镜及反射组件沿着第一光轴从第一物侧至第一像侧依序排列。反射组件、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第五透镜沿着第二光轴从第二物侧至第二像侧依序排列。第一光轴与第二光轴相交。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0<f/L1T<5;其中,f为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L1T为第一透镜沿着第一光轴的厚度。
其中第一透镜可更包括一平面或一凹面朝向第一像侧,第四透镜为弯月型透镜第一光轴与第二光轴互相垂直。
其中第五透镜可更包括另一凸面或一凹面朝向第二物侧。
其中第二透镜为双凸透镜,可更包括另一凸面朝向第二像侧,第三透镜为弯月型透镜,可更包括一凹面朝向第二像侧,第四透镜包括一凹面朝向第二物侧及一凸面朝向第二像侧。
其中第二透镜为弯月型透镜,可更包括一凹面朝向第二像侧,第三透镜为双凸透镜,可更包括另一凸面朝向第二像侧,第四透镜包括一凸面朝向第二物侧及一凹面朝向第二像侧。
其中成像镜头至少满足以下其中一项条件:0.1<SD5/TTL<0.6;4<TTL/SD1<14;0.5<SD1/L1T<3;其中,SD1为第一透镜光学有效直径,SD5为第五透镜光学有效直径,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于第一光轴及第二光轴上的间距,L1T为第一透镜沿着第一光轴的厚度。
其中反射组件可更包括入射面朝向第一物侧及出射面朝向第二像侧,成像镜头至少满足以下其中一项条件:0.5<MT/L1T<10;0<MT/(SD2+SD3+SD4+SD5)<1.0;其中,MT为入射面经反射面至出射面于第一光轴及第二光轴上的间距,L1T为第一透镜沿着第一光轴的厚度,SD2为第二透镜光学有效直径,SD3为第三透镜光学有效直径,SD4为第四透镜光学有效直径,SD5为第五透镜光学有效直径。
其中成像镜头至少满足以下其中一项条件:2mm<L<6mm;1<TTL/L<5;0<f/L<2;其中,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反射面于第一光轴上的间距,TTL为第一透镜之物侧面至成像面于第一光轴及第二光轴上的间距,f为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
其中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20<R11/L1T<0;其中,R11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之一曲率半径,L1T为第一透镜沿着第一光轴的厚度。
其中成像镜头至少满足以下其中一项条件:2<ALD/f<8;-12<f1/L1T<0;其中,ALD为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光学有效直径总和,f为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1为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L1T为第一透镜沿着第一光轴的厚度。
实施本发明的成像镜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镜头总长度较短、镜头外径较小、分辨率较高、制程加工容易,但是仍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
附图说明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详细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第一实施例的透镜配置与光路示意图。
图2A是依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第一实施例的场曲(Field Curvature)图。
图2B是依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第一实施例的畸变(Distortion)图。
图2C是依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第一实施例的调变转换函数(ModulationTransfer Function)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第二实施例的透镜配置与光路示意图。
图4A是依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第二实施例的场曲图。
图4B是依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第二实施例的畸变图。
图4C是依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第二实施例的调变转换函数图。
图5是依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第三实施例的透镜配置与光路示意图。
图6A是依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第三实施例的场曲图。
图6B是依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第三实施例的畸变图。
图6C是依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第三实施例的调变转换函数图。
图7是依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第四实施例的透镜配置与光路示意图。
图8A是依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第四实施例的场曲图。
图8B是依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第四实施例的畸变图。
图8C是依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第四实施例的调变转换函数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包括: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此第一透镜包括一凹面朝向第一物侧;反射组件,此反射组件包括反射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此第二透镜包括一凸面朝向第二物侧;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此第三透镜包括一凸面朝向第二物侧;第四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及第五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此第五透镜包括一凸面朝向第二像侧;其中第一透镜及反射组件沿着第一光轴从第一物侧至第一像侧依序排列;其中反射组件、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第五透镜沿着第二光轴从第二物侧至第二像侧依序排列;其中第一光轴与第二光轴相交;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0<f/L1T<5;其中,f为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L1T为第一透镜沿着第一光轴的厚度。
请参阅底下表一、表二、表四、表五、表七、表八、表十及表十一,其中表一、表四、表七及表十分别为依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的各透镜的相关参数表,表二、表五、表八及表十一分别为表一、表四、表七及表十中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的相关参数表。
图1、3、5、7分别为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第一、二、三、四实施例的透镜配置与光路示意图,其中第一透镜L11、L21、L31、L41具有负屈光力,由玻璃材质制成,其物侧面S14、S24、S34、S44为凹面。
反射组件P1、P2、P3、P4由玻璃或塑料材质制成,其入射面S16、S26、S36、S46为平面,反射面S17、S27、S37、S47为平面,出射面S18、S28、S38、S48为平面。反射组件可以是棱镜或反射镜,当为反射镜时可以仅包含反射面。
第二透镜L12、L22、L32、L42具有正屈光力,由塑料材质制成,其物侧面S19、S29、S39、S49为凸面,物侧面S19、S29、S39、S49与像侧面S110、S210、S310、S410皆为非球面表面。
第三透镜L13、L23、L33、L43具有正屈光力,由塑料材质制成,其物侧面S111、S211、S311、S411为凸面,物侧面S111、S211、S311、S411与像侧面S112、S212、S312、S412皆为非球面表面。
第四透镜L14、L24、L34、L44具有负屈光力,由塑料材质制成,其物侧面S113、S213、S313、S413与像侧面S114、S214、S314、S414皆为非球面表面。
第五透镜L15、L25、L35、L45具有正屈光力,由塑料材质制成,其像侧面S116、S216、S316、S416为凸面,物侧面S115、S215、S315、S415与像侧面S116、S216、S316、S416皆为非球面表面。
另外,成像镜头1、2、3、4至少满足底下其中一条件:
-12<f1/L1T<0 (1)
0.1<SD5/TTL<0.6 (2)
4<TTL/SD1<14 (3)
0.5<MT/L1T<10 (4)
0<MT/(SD2+SD3+SD4+SD5)<1 (5)
2mm<L<6mm (6)
1<TTL/L<5 (7)
0<f/L<2 (8)
-20<R11/L1T<0 (9)
0.5<SD1/L1T<3 (10)
2<ALD/f<8 (11)
0<f/L1T<5 (12)
其中,f为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成像镜头1、2、3、4的有效焦距,f1为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1、L21、L31、L41的有效焦距,L1T为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1、L21、L31、L41分别沿着第一光轴OA11、OA21、OA31、OA41的厚度,即第一透镜L11、L21、L31、L41的物侧面S14、S24、S34、S44分别至像侧面S15、S25、S35、S45于第一光轴OA11、OA21、OA31、OA41上的间距,SD1为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1、L21、L31、L41光学有效直径,SD2为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第二透镜L12、L22、L32、L42光学有效直径,SD3为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第三透镜L13、L23、L33、L43光学有效直径,SD4为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第四透镜L14、L24、L34、L44光学有效直径,SD5为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第五透镜L15、L25、L35、L45光学有效直径,TTL为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1、L21、L31、L41之物侧面S14、S24、S34、S44分别至成像面IMA1、IMA2、IMA3、IMA4于第一光轴OA11、OA21、OA31、OA41及第二光轴OA12、OA22、OA32、OA41上的间距,MT为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入射面S16、S26、S36、S46分别经反射面S17、S27、S37、S47至出射面S18、S28、S38、S48于第一光轴OA11、OA21、OA31、OA41及第二光轴OA12、OA22、OA32、OA41上的间距,L为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1、L21、L31、L41的物侧面S14、S24、S34、S44分别至反射面S17、S27、S37、S47于第一光轴OA11、OA21、OA31、OA41上的间距,R11为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1、L21、L31、L41的物侧面S14、S24、S34、S44之一曲率半径,ALD分别为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各透镜之光学有效直径的总和。使得成像镜头1、2、3、4能有效的缩小镜头总长度、有效的缩小镜头外径、有效的提升分辨率、有效的修正像差、有效的修正色差、制程加工容易。
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成像镜头1包括保护玻璃CG1、光圈ST1、第一透镜L11、反射组件P1、第二透镜L12、第三透镜L13、第四透镜L14、第五透镜L15及滤光片OF1。保护玻璃CG1、光圈ST1、第一透镜L11及反射组件P1沿着第一光轴OA11从第一物侧至第一像侧依序排列,反射组件P1、第二透镜L12、第三透镜L13、第四透镜L14、第五透镜L15及滤光片OF1沿着第二光轴OA12从第二物侧至第二像侧依序排列。第一光轴OA11与第二光轴OA12相交且互相垂直。反射组件P1包括入射面S16、反射面S17及出射面S18,入射面S16与出射面S18互相垂直。成像时,来自第一物侧的光线经反射面S17反射改变行进方向,最后成像于成像面IMA1上,成像面IMA1与出射面S18互相平行。第一实施中反射组件以棱镜为例但不以此为限,反射组件也可以是反射镜,仅包括反射面。根据【具体实施方式】第一至八段落,其中:
保护玻璃CG1其物侧面S11与像侧面S12皆为平面;第一透镜L11为平凹透镜,其像侧面S15为平面,物侧面S14为球面表面;第二透镜L12为双凸透镜,其像侧面S110为凸面;第三透镜L13为弯月型透镜,其像侧面S112为凹面;第四透镜L14为弯月型透镜,其物侧面S113为凹面,像侧面S114为凸面;第五透镜L15为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115为凸面;滤光片OF1其物侧面S117与像侧面S118皆为平面。
利用上述透镜、光圈ST1、反射组件P1及至少满足条件(1)至条件(12)其中一条件的设计,使得成像镜头1能有效的缩小镜头总长度、有效的缩小镜头外径、有效的提升分辨率、有效的修正像差、有效的修正色差、制程加工容易。
表一为图1中成像镜头1的各透镜的相关参数表。
表一
表一中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表面凹陷度z由下列公式所得到:
z=ch2/{1+[1-(k+1)c2h2]1/2}+Ah4+Bh6+Ch8+Dh10+Eh12+Fh14+Gh16
+Hh18+Ih20+Jh3+Kh5+Lh7
其中:c:曲率;h:透镜表面任一点至光轴的垂直距离;k:圆锥系数;A~L:非球面系数。
表二为表一中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的相关参数表,其中k为圆锥系数(ConicConstant)、A~L为非球面系数。
表二
表三为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镜头1的相关参数值及其对应条件(1)至条件(12)的计算值,由表三可知,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镜头1皆能满足条件(1)至条件(12)的要求。
表三
另外,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镜头1的光学性能也可达到要求。由图2A可看出,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镜头1其场曲介于0.06mm至0.16mm之间。由图2B可看出,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镜头1其畸变介于-0.5%至2.5%之间。由图2C可看出,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镜头1其调变转换函数值介于0.17至1.0之间。
显见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镜头1的场曲、畸变都能被有效修正,镜头分辨率也能满足要求,从而得到较佳的光学性能。
请参阅图3,图3是依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第二实施例的透镜配置与光路示意图。成像镜头2包括保护玻璃CG2、光圈ST2、第一透镜L21、反射组件P2、第二透镜L22、第三透镜L23、第四透镜L24、第五透镜L25及滤光片OF2。保护玻璃CG2、光圈ST2、第一透镜L21及反射组件P2沿着第一光轴OA21从第一物侧至第一像侧依序排列,反射组件P2、第二透镜L22、第三透镜L23、第四透镜L24、第五透镜L25及滤光片OF2沿着第二光轴OA22从第二物侧至第二像侧依序排列。第一光轴OA21与第二光轴OA22相交且互相垂直。反射组件P2包括入射面S26、反射面S27及出射面S28,入射面S26与出射面S28互相垂直。成像时,来自第一物侧的光线经反射面S27反射改变行进方向,最后成像于成像面IMA2上,成像面IMA2与出射面S28互相平行。第二实施中反射组件以棱镜为例但不以此为限,反射组件也可以是反射镜,仅包括反射面。根据【具体实施方式】第一至八段落,其中:
保护玻璃CG2其物侧面S21与像侧面S22皆为平面;第一透镜L21为平凹透镜,其像侧面S25为平面,物侧面S24为非球面表面;第二透镜L22为双凸透镜,其像侧面S210为凸面;第三透镜L23为弯月型透镜,其像侧面S212为凹面;第四透镜L24为弯月型透镜,其物侧面S213为凹面,像侧面S214为凸面;第五透镜L25为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215为凸面;滤光片OF2其物侧面S217与像侧面S218皆为平面。
利用上述透镜、光圈ST2、反射组件P2及至少满足条件(1)至条件(12)其中一条件的设计,使得成像镜头2能有效的缩小镜头总长度、有效的缩小镜头外径、有效的提升分辨率、有效的修正像差、有效的修正色差、制程加工容易。
表四为图3中成像镜头2的各透镜的相关参数表。
表四
表四中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表面凹陷度z的定义,与第一实施例中表一的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表面凹陷度z的定义相同,在此皆不加以赘述。
表五为表四中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的相关参数表,其中k为圆锥系数(ConicConstant)、A~L为非球面系数。
表五
表六为第二实施例的成像镜头2的相关参数值及其对应条件(1)至条件(12)的计算值,由表六可知,第二实施例的成像镜头2皆能满足条件(1)至条件(12)的要求。
表六
SD1 | 1.09mm | SD2 | 3.42mm | SD3 | 3.23mm |
SD4 | 3.08mm | SD5 | 3.11mm | MT | 3.1mm |
L | 2.39mm | ALD | 13.93mm | ||
f1/L1T | -8.86471 | SD5/TTL | 0.311623 | TTL/SD1 | 9.155963 |
MT/L1T | 3.690476 | MT/(SD2+SD3+SD4+SD5) | 0.241433 | TTL/L | 4.175732 |
f/L | 1.068448 | R11/L1T | -8.95066 | SD1/L1T | 1.297619 |
ALD/f | 5.455065 | f/L1T | 3.039988 |
另外,第二实施例的成像镜头2的光学性能也可达到要求。由图4A可看出,第二实施例的成像镜头2其场曲介于-0.4mm至0.1mm之间。由图4B可看出,第二实施例的成像镜头2其畸变介于0%至3%之间。由图4C可看出,第二实施例的成像镜头2其调变转换函数值介于0.27至1.0之间。
显见第二实施例的成像镜头2的场曲、畸变都能被有效修正,镜头分辨率也能满足要求,从而得到较佳的光学性能。
请参阅图5,图5是依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第三实施例的透镜配置与光路示意图。成像镜头3包括保护玻璃CG3、光圈ST3、第一透镜L31、反射组件P3、第二透镜L32、第三透镜L33、第四透镜L34、第五透镜L35及滤光片OF3。保护玻璃CG3、光圈ST3、第一透镜L31及反射组件P3沿着第一光轴OA31从第一物侧至第一像侧依序排列,反射组件P3、第二透镜L32、第三透镜L33、第四透镜L34、第五透镜L35及滤光片OF3沿着第二光轴OA32从第二物侧至第二像侧依序排列。第一光轴OA31与第二光轴OA32相交且互相垂直。反射组件P3包括入射面S36、反射面S37及出射面S38,入射面S36与出射面S38互相垂直。成像时,来自第一物侧的光线经反射面S37反射改变行进方向,最后成像于成像面IMA3上,成像面IMA3与出射面S38互相平行。第三实施中反射组件以棱镜为例但不以此为限,反射组件也可以是反射镜,仅包括反射面。根据【具体实施方式】第一至八段落,其中:
保护玻璃CG3其物侧面S31与像侧面S32皆为平面;第一透镜L31为平凹透镜,其像侧面S35为平面,物侧面S34为非球面表面;第二透镜L32为弯月型透镜,其像侧面S310为凹面;第三透镜L33为双凸透镜,其像侧面S312为凸面;第四透镜L34为弯月型透镜,其物侧面S313为凸面,像侧面S314为凹面;第五透镜L35为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315为凸面;滤光片OF3其物侧面S317与像侧面S318皆为平面。
利用上述透镜、光圈ST3、反射组件P3及至少满足条件(1)至条件(12)其中一条件的设计,使得成像镜头3能有效的缩小镜头总长度、有效的缩小镜头外径、有效的提升分辨率、有效的修正像差、有效的修正色差、制程加工容易。
表七为图5中成像镜头3的各透镜的相关参数表。
表七
表七中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表面凹陷度z的定义,与第一实施例中表一的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表面凹陷度z的定义相同,在此皆不加以赘述。
表八为表七中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的相关参数表,其中k为圆锥系数(ConicConstant)、A~L为非球面系数。
表八
表九为第三实施例的成像镜头3的相关参数值及其对应条件(1)至条件(12)的计算值,由表九可知,第三实施例的成像镜头3皆能满足条件(1)至条件(12)的要求。
表九
SD1 | 1.25mm | SD2 | 2.79mm | SD3 | 2.94mm |
SD4 | 2.89mm | SD5 | 2.95mm | MT | 3mm |
L | 2.5mm | ALD | 12.82mm | ||
f1/L1T | -11.1065 | SD5/TTL | 0.284474 | TTL/SD1 | 8.296 |
MT/L1T | 3 | MT/(SD2+SD3+SD4+SD5) | 0.259291 | TTL/L | 4.148 |
f/L | 1.2 | R11/L1T | -11.2143 | SD1/L1T | 1.25 |
ALD/f | 4.273333 | f/L1T | 3 |
另外,第三实施例的成像镜头3的光学性能也可达到要求。由图6A可看出,第三实施例的成像镜头3其场曲介于-0.3mm至0.15mm之间。由图6B可看出,第三实施例的成像镜头3其畸变介于-1%至4%之间。由图6C可看出,第三实施例的成像镜头3其调变转换函数值介于0.17至1.0之间。
显见第三实施例的成像镜头3的场曲、畸变都能被有效修正,镜头分辨率也能满足要求,从而得到较佳的光学性能。
请参阅图7,图7是依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第四实施例的透镜配置与光路示意图。成像镜头4包括保护玻璃CG4、光圈ST4、第一透镜L41、反射组件P4、第二透镜L42、第三透镜L43、第四透镜L44、第五透镜L45及滤光片OF4。保护玻璃CG4、光圈ST4、第一透镜L41及反射组件P4沿着第一光轴OA41从第一物侧至第一像侧依序排列,反射组件P4、第二透镜L42、第三透镜L43、第四透镜L44、第五透镜L45及滤光片OF4沿着第二光轴OA42从第二物侧至第二像侧依序排列。第一光轴OA41与第二光轴OA42相交且互相垂直。反射组件P4包括入射面S46、反射面S47及出射面S48,入射面S46与出射面S48互相垂直。成像时,来自第一物侧的光线经反射面S47反射改变行进方向,最后成像于成像面IMA4上,成像面IMA4与出射面S48互相平行。第四实施中反射组件以棱镜为例但不以此为限,反射组件也可以是反射镜,仅包括反射面。根据【具体实施方式】第一至八段落,其中:
保护玻璃CG4其物侧面S41与像侧面S42皆为平面;第一透镜L41为双凹透镜,其像侧面S45为凹面,物侧面S44为非球面表面,像侧面S45为球面表面;第二透镜L42为弯月型透镜,其像侧面S410为凹面;第三透镜L43为双凸透镜,其像侧面S412为凸面;第四透镜L44为弯月型透镜,其物侧面S413为凸面,像侧面S414为凹面;第五透镜L45为弯月型透镜,其物侧面S415为凹面;滤光片OF4其物侧面S417与像侧面S418皆为平面。
利用上述透镜、光圈ST4、反射组件P4及至少满足条件(1)至条件(12)其中一条件的设计,使得成像镜头4能有效的缩小镜头总长度、有效的缩小镜头外径、有效的提升分辨率、有效的修正像差、有效的修正色差、制程加工容易。
表十为图7中成像镜头4的各透镜的相关参数表。
表十
表十中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表面凹陷度z的定义,与第一实施例中表一的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表面凹陷度z的定义相同,在此皆不加以赘述。
表十一为表十中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的相关参数表,其中k为圆锥系数(Conic Constant)、A~L为非球面系数。
表十一
表十二为第四实施例的成像镜头4的相关参数值及其对应条件(1)至条件(12)的计算值,由表十二可知,第四实施例的成像镜头4皆能满足条件(1)至条件(12)的要求。
表十二
另外,第四实施例的成像镜头4的光学性能也可达到要求。由图8A可看出,第四实施例的成像镜头4其场曲介于-0.2mm至0.08mm之间。由图8B可看出,第四实施例的成像镜头4其畸变介于-0.1%至1.8%之间。由图8C可看出,第四实施例的成像镜头4其调变转换函数值介于0.01至1.0之间。
显见第四实施例的成像镜头4的场曲、畸变都能被有效修正,镜头分辨率也能满足要求,从而得到较佳的光学性能。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沿着光轴具有屈光力的透镜有五片,依序为:
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该第一透镜包括一凹面朝向第一物侧;
第二透镜具有正屈光力,该第二透镜包括一凸面朝向第二物侧;
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该第三透镜包括一凸面朝向该第二物侧;
第四透镜具有负屈光力;以及
第五透镜具有正屈光力,该第五透镜包括一凸面朝向第二像侧;
该成像镜头还包括反射组件,该反射组件包括反射面;
其中该第一透镜以及该反射组件沿着第一光轴从该第一物侧至第一像侧依序排列;
其中该反射组件、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以及该第五透镜沿着第二光轴从该第二物侧至该第二像侧依序排列;
其中该第一光轴与该第二光轴相交;
该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0<f/L1T<5;
其中,f为该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L1T为该第一透镜沿着该第一光轴的厚度;
该成像镜头还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项:
1<TTL/L<5;
0<f/L<2;
其中,L为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该反射面于该第一光轴上的间距,TTL为该第一透镜之该物侧面至成像面于该第一光轴以及该第二光轴上的间距,f为该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更包括一平面或一凹面朝向该第一像侧,该第四透镜为弯月型透镜,该第一光轴与该第二光轴互相垂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更包括另一凸面或一凹面朝向该第二物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透镜为双凸透镜,更包括另一凸面朝向该第二像侧;
该第三透镜为弯月型透镜,更包括一凹面朝向该第二像侧;
该第四透镜包括一凹面朝向该第二物侧以及一凸面朝向该第二像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透镜为弯月型透镜,更包括一凹面朝向该第二像侧;
该第三透镜为双凸透镜,更包括另一凸面朝向该第二像侧;
该第四透镜包括一凸面朝向该第二物侧以及一凹面朝向该第二像侧。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成像镜头至少满足以下其中一项条件:
0.1<SD5/TTL<0.6;
4<TTL/SD1<14;
0.5<SD1/L1T<3;
其中,SD1为该第一透镜光学有效直径,SD5为该第五透镜光学有效直径,TTL为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于该第一光轴以及该第二光轴上的间距,L1T为该第一透镜沿着该第一光轴的厚度。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该反射组件更包括入射面朝向该第一物侧以及出射面朝向该第二像侧;以及
该成像镜头至少满足以下其中一项条件:
0.5<MT/L1T<10;
0<MT/(SD2+SD3+SD4+SD5)<1.0;
其中,MT为该入射面经该反射面至该出射面于该第一光轴以及该第二光轴上的间距,L1T为该第一透镜沿着该第一光轴的厚度,SD2为该第二透镜光学有效直径,SD3为该第三透镜光学有效直径,SD4为该第四透镜光学有效直径,SD5为该第五透镜光学有效直径。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2mm<L<6mm;
其中,L为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该反射面于该第一光轴上的间距。
9.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20<R11/L1T<0;
其中,R11为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之一曲率半径,L1T为该第一透镜沿着该第一光轴的厚度。
10.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成像镜头至少满足以下其中一项条件:
2<ALD/f<8;
-12<f1/L1T<0;
其中,ALD为该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光学有效直径总和,f为该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1为该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L1T为该第一透镜沿着该第一光轴的厚度。
11.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沿着光轴具有屈光力的透镜有五片,依序为:
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该第一透镜包括一凹面朝向第一物侧;
反射组件,该反射组件包括反射面;
第二透镜具有正屈光力,该第二透镜包括一凸面朝向第二物侧;
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该第三透镜包括一凸面朝向该第二物侧;
第四透镜具有负屈光力;以及
第五透镜具有正屈光力,该第五透镜包括一凸面朝向第二像侧;
其中该第一透镜以及该反射组件沿着第一光轴从该第一物侧至第一像侧依序排列;
其中该反射组件、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以及该第五透镜沿着第二光轴从该第二物侧至该第二像侧依序排列;
其中该第一光轴与该第二光轴相交;
该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0<f/L1T<5;
其中,f为该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L1T为该第一透镜沿着该第一光轴的厚度;
该成像镜头至少满足以下其中一项条件:
0.1<SD5/TTL<0.6;
4<TTL/SD1<14;
0.5<SD1/L1T<3;
其中,SD1为该第一透镜光学有效直径,SD5为该第五透镜光学有效直径,TTL为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于该第一光轴以及该第二光轴上的间距,L1T为该第一透镜沿着该第一光轴的厚度。
12.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沿着光轴具有屈光力的透镜有五片,依序为:
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该第一透镜包括一凹面朝向第一物侧;
反射组件,该反射组件包括反射面;
第二透镜具有正屈光力,该第二透镜包括一凸面朝向第二物侧;
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该第三透镜包括一凸面朝向该第二物侧;
第四透镜具有负屈光力;以及
第五透镜具有正屈光力,该第五透镜包括一凸面朝向第二像侧;
其中该第一透镜以及该反射组件沿着第一光轴从该第一物侧至第一像侧依序排列;
其中该反射组件、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以及该第五透镜沿着第二光轴从该第二物侧至该第二像侧依序排列;
其中该第一光轴与该第二光轴相交;
该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0<f/L1T<5;
其中,f为该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L1T为该第一透镜沿着该第一光轴的厚度;
该反射组件更包括入射面朝向该第一物侧以及出射面朝向该第二像侧;以及
该成像镜头至少满足以下其中一项条件:
0.5<MT/L1T<10;
0<MT/(SD2+SD3+SD4+SD5)<1.0;
其中,MT为该入射面经该反射面至该出射面于该第一光轴以及该第二光轴上的间距,L1T为该第一透镜沿着该第一光轴的厚度,SD2为该第二透镜光学有效直径,SD3为该第三透镜光学有效直径,SD4为该第四透镜光学有效直径,SD5为该第五透镜光学有效直径。
13.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沿着光轴具有屈光力的透镜有五片,依序为:
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该第一透镜包括一凹面朝向第一物侧;
反射组件,该反射组件包括反射面;
第二透镜具有正屈光力,该第二透镜包括一凸面朝向第二物侧;
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该第三透镜包括一凸面朝向该第二物侧;
第四透镜具有负屈光力;以及
第五透镜具有正屈光力,该第五透镜包括一凸面朝向第二像侧;
其中该第一透镜以及该反射组件沿着第一光轴从该第一物侧至第一像侧依序排列;
其中该反射组件、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以及该第五透镜沿着第二光轴从该第二物侧至该第二像侧依序排列;
其中该第一光轴与该第二光轴相交;
该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0<f/L1T<5;
其中,f为该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L1T为该第一透镜沿着该第一光轴的厚度;
该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20<R11/L1T<0;
其中,R11为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之一曲率半径,L1T为该第一透镜沿着该第一光轴的厚度。
14.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沿着光轴具有屈光力的透镜有五片,依序为:
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该第一透镜包括一凹面朝向第一物侧;
反射组件,该反射组件包括反射面;
第二透镜具有正屈光力,该第二透镜包括一凸面朝向第二物侧;
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该第三透镜包括一凸面朝向该第二物侧;
第四透镜具有负屈光力;以及
第五透镜具有正屈光力,该第五透镜包括一凸面朝向第二像侧;
其中该第一透镜以及该反射组件沿着第一光轴从该第一物侧至第一像侧依序排列;
其中该反射组件、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以及该第五透镜沿着第二光轴从该第二物侧至该第二像侧依序排列;
其中该第一光轴与该第二光轴相交;
该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0<f/L1T<5;
其中,f为该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L1T为该第一透镜沿着该第一光轴的厚度;
该成像镜头至少满足以下其中一项条件:
2<ALD/f<8;
-12<f1/L1T<0;
其中,ALD为该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光学有效直径总和,f为该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1为该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L1T为该第一透镜沿着该第一光轴的厚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05164.2A CN113933958B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成像镜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05164.2A CN113933958B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成像镜头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33958A CN113933958A (zh) | 2022-01-14 |
CN113933958B true CN113933958B (zh) | 2023-07-21 |
Family
ID=79272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605164.2A Active CN113933958B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成像镜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93395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52828B (zh) * | 2022-09-22 | 2024-08-23 | 苏州灵猴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一种物料的光学检测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098430A (ja) * | 2001-09-21 | 2003-04-03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折り曲げ結像光学系 |
JP2006119324A (ja) * | 2004-10-21 | 2006-05-1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ズームレンズ |
CN105068228A (zh) * | 2015-07-31 | 2015-11-18 | 瑞声声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大相对孔径小型变焦距光学系统 |
TW201715270A (zh) * | 2015-10-19 | 2017-05-01 | 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509046B2 (en) * | 2005-01-11 | 2009-03-24 | Olympus Imaging Corp. | Optical system, finder optical system, relay type finder optical system, eyepiece optical system, and single-lens reflex camera |
-
2020
- 2020-06-29 CN CN202010605164.2A patent/CN11393395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098430A (ja) * | 2001-09-21 | 2003-04-03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折り曲げ結像光学系 |
JP2006119324A (ja) * | 2004-10-21 | 2006-05-1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ズームレンズ |
CN105068228A (zh) * | 2015-07-31 | 2015-11-18 | 瑞声声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大相对孔径小型变焦距光学系统 |
TW201715270A (zh) * | 2015-10-19 | 2017-05-01 | 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33958A (zh) | 2022-01-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859795B2 (en) | Lens assembly | |
CN108802976B (zh) | 成像镜头 | |
US9696527B2 (en) | Projection lens | |
US11586016B2 (en) | Lens assembly | |
CN111487744B (zh) | 成像镜头 | |
US10955645B2 (en) | Wide-angle lens assembly | |
CN105988194B (zh) | 投影镜头 | |
CN113933958B (zh) | 成像镜头 | |
TWI771127B (zh) | 成像鏡頭(六十二) | |
TWI743117B (zh) | 成像鏡頭(十五) | |
US20220291491A1 (en) | Lens Assembly | |
TWI746031B (zh) | 成像鏡頭(四十五) | |
TWI749970B (zh) | 廣角鏡頭(三十一) | |
CN114442262B (zh) | 成像镜头 | |
CN112987233B (zh) | 广角镜头 | |
TWI786560B (zh) | 成像鏡頭(五十七) | |
CN113933959B (zh) | 成像镜头 | |
TWI805073B (zh) | 廣角鏡頭(三十八) | |
CN114185149B (zh) | 成像镜头 | |
CN115268014B (zh) | 广角镜头 | |
TWI786810B (zh) | 廣角鏡頭(三十五) | |
TWI855795B (zh) | 廣角鏡頭(四十九) | |
TWI774306B (zh) | 成像鏡頭(五十九) | |
TWI805340B (zh) | 廣角鏡頭(三十九) | |
CN115586619A (zh) | 广角镜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