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3496B - 光伏模組背板及光伏模組 - Google Patents

光伏模組背板及光伏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3496B
TWI603496B TW105108171A TW105108171A TWI603496B TW I603496 B TWI603496 B TW I603496B TW 105108171 A TW105108171 A TW 105108171A TW 105108171 A TW105108171 A TW 105108171A TW I603496 B TWI603496 B TW I60349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coating layer
photovoltaic module
thickness
back she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8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5385A (zh
Inventor
萬俊呈
洪子景
黃正欣
王富民
林傑
阮泓憲
莊凱惇
顏丕承
Original Assignee
台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08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03496B/zh
Priority to CN201610227098.3A priority patent/CN107204385A/zh
Publication of TW201735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53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34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349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光伏模組背板及光伏模組
本發明係涉及一種光伏模組的背板以及包括此背板的光伏模組,特別是關於一種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部放電能力以及耐燃性之光伏模組的背板以及包含此背板的光伏模組。
隨著消耗性能源日益枯竭,太陽能等替代能源的開發已成為世界各國重要之發展方向。一般而言,太陽能模組之組成結構主要包括:強化玻璃、保護樹脂、太陽能電池、導電焊帶以及週邊框架。此外,為了進一步增進太陽能模組的可靠度,亦可以在太陽能模組之非受光面貼覆背板,以防止外界之污染物進入太陽能模組。
一般而言,太陽能模組之背板係具有多層結構的高分子薄膜,其從鄰近太陽能模組之一側至遠離太陽能模組之另一側可以依序包括:披覆層、黏著層、高分子基板、黏著層以及耐候層。其中,披覆層可選自聚乙烯或聚丙烯等聚烯烴或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thylene vinylacetate, EVA)。
然而,即便在太陽能模組的非受光面貼覆背板,其仍具有待克服的技術缺陷。舉例來說,為了使得背板符合耐燃測試的標準,常見作法係先行將背板中的披覆層剝除,之後再進行耐燃檢測。然而,此作法將導致背板的抗放電數值低於1100伏特,因而無法通過相應的局部抗放電標準。
有鑑於此,有必要提出一種光伏模組之背板,其可以同時滿足耐燃以及絕緣能力的需求。
本發明係供一種光伏模組的背板以及包含此背板的光伏模組,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的缺失。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係提供一種光伏模組的背板,其包括基材、設置於基材上的披覆層以及設置於基材以及披覆層之間的中介層。其中,基材係為聚合物膜,而中介層係直接接觸基材以及披覆層。披覆層厚度和基材厚度的比值不小於80%。進一步來說,披覆層之組成包括:70-90 wt%的聚合物、7-20 wt%的阻燃劑以及3-10 wt%的金屬氧化物。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係提供一種光伏模組,其包括前板、與前板相對設置的背板、多個設置於前板和背板之間的光伏裝置以及設置於前板及背板周邊的外框。其中,背板包括基材、設置於基材上的披覆層以及設置於基材以及披覆層之間的中介層。其中,基材係為聚合物膜,而中介層係直接接觸基材以及披覆層。披覆層厚度和基材厚度的比值不小於80%。進一步來說,披覆層之組成包括:70-90 wt%的聚合物、7-20 wt%的阻燃劑以及3-10 wt%的金屬氧化物。
根據上述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光伏模組的背板以及包括此背板之光伏模組,此光伏模組的背板可以兼具優異的耐燃性以及絕緣性。換言之,在不剝除披覆層的情況下,上述實施例中的光伏模組的背板仍可同時滿足耐燃測試以及局部放電測試之標準,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缺陷。
為了使本領域通常知識者能理解並實施本發明,下文中將配合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光伏模組背板、光伏模組及光伏模組背板的製作方法。需注意的是,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以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而非以揭露於下文之實施例為限。因此,在不違背本發明之發明精神和範圍之狀況下,當可對下述實施例作變化與修飾。此外,為了簡潔與清晰起見,相同或類似之元件或裝置係以相同之元件符號表示,且部分習知的結構和製程細節將不會被揭露於下文中。需注意的是,圖式係以說明為目的,並未完全依照原尺寸繪製。
第1圖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光伏模組的背板的示意圖。根據本實施例,背板10係包括基材102、披覆層104以及中介層106。其中,基材102係為聚合物膜,且其厚度係介於125微米至250微米之間。披覆層104係設置於基材102之一表面上,其厚度介於100微米至250微米之間,且同時具有耐燃以及絕緣之特性。此外,披覆層104和基材102間的厚度比值較佳不小於80%。具體來說,披覆層104之組成可包括:70-90 wt%的聚合物、7-20 wt%的阻燃劑以及3-10 wt%的金屬氧化物。中介層106係設置於基材102以及披覆層104之間,且直接接觸基材102以及披覆層104。此外,根據其他需求,披覆層104之組成另可包括0.1-1 wt%的光穩定劑以及5-12 wt%的光吸收劑。光穩定劑和光吸收劑可以使得披覆層104不易產生裂解,而且可增進披覆層104的折射率。
其中,上述之基材102可以選自下列族群之其中之一或其組合:聚乙烯(polyolefin, PE)、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三醋酸纖維膜(triacetyl cellulose, TAC)、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聚2,6-□二甲酸乙二酯(poly 2,6-naphthalic acid second grade two ester, PEN)、聚環烯烴(cyclic olefin copolymer, COC)及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上述之披覆層104可以選自含有聚烯烴(polyolefin)的同聚物或是共聚物,例如可以是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甲基戊烯(PMP)、聚丁烯-1(PB-1)、乙烯/醋酸乙酯(EVA)等合適的聚合物,且該些聚合物可以具有適當之取代基。
上述中介層106可以是聚氨酯(polyurethane, PU),並透過捲對捲(roll to roll)的濕式塗佈製程而被塗佈於基材102上,使得披覆層104被貼合於基材102上
上述阻燃劑可以選自四溴雙酚A(TBA)、六溴苯、十溴二苯醚、十溴二苯乙烷(DBDPE)、四溴乙烷(TBE)、四溴丁烷(TBB)、六溴環癸烷(HBCD)等溴系阻燃劑,而金屬氧化物可以選自氧化銻,例如:三氧化二銻(Sb 2O 3)等耐燃金屬氧化物,但不限定於此。
上述的光穩定劑可以選自受阻胺光穩定劑(hindered amine light stabilizer, HALS),例如可以是N-H型、N-R型或N-OR型的雙(2,2,6,6-四甲基□啶基)癸二酸酯及其衍生物,或是包括雙(2,2,6,6-四甲基□啶基)癸二酸酯的聚合物,但不限定於此。藉由在披覆層104中添加受阻胺光穩定劑,高分子在裂化過程中所產生的自由基便可以被受阻胺光穩定劑捕捉,因而得以終止劣化的進行。
上述的光吸收劑可例如是氧化鈦(TiO 2),其可以將進入披覆層104的紫外線轉換成波長較長的輻射線,以防止高分子產生裂化。
除了上述的基材102、披覆層104以及中介層106之外,亦可以在背板10相對於披覆層104之另一面設置保護膜108,以增進背板10之耐候性。其中,保護膜108可以是含氟保護膜,其係藉由設置於基材102以及保護膜108之間的黏著層110而被貼覆於基材102上。較佳來說,保護膜108之厚度係介於12毫米至50毫米之間,且黏著層110可以選自聚氨酯(polyurethane, PU)、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或是其他合適的聚合物。
其中,上述的含氟保護膜可例如是聚氟乙烯(polyvinyl fluoride, PVF)、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difluoride, PVDF)、乙烯-四氟乙烯共聚合物(ethylene-tetrafluoroethylene copolymer, ETFE)、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合物(ethylene-chlorotrifluoroethylene copolymer, ECTFE)等含氟材料,但不限定於此。
第2圖是本發明一實施例製作披覆層之流程圖。首先,施行步驟202,以取得製作披覆層之各成份原料。其中,披覆層之各組成成份原料可以包括:70-90 wt%的聚合物、7-20 wt%的阻燃劑、3-10 wt%的金屬氧化物、0.1-1 wt%的光穩定劑以及5-12 wt%的光吸收劑。
其中,上述的聚合物可以選自含有聚烯烴(polyolefin)的同聚物或是共聚物,例如可以是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甲基戊烯(PMP)、聚丁烯-1(PB-1)、乙烯/醋酸乙酯(EVA)等合適的聚合物,且該些聚合物可以具有適當之取代基,但不限定於此。阻燃劑可以選自四溴雙酚A(TBA)、六溴苯、十溴二苯醚、十溴二苯乙烷(DBDPE)、四溴乙烷(TBE)、四溴丁烷(TBB)、六溴環癸烷 (HBCD)等溴系阻燃劑,但不限定於此。金屬氧化物可以選自氧化銻,例如:三氧化二銻(Sb 2O 3)等耐燃金屬氧化物,但不限定於此。
接著,依序施行步驟204、206以及208以獲得所需的披覆層。具體來說,施行步驟204,將上述原料成份置於利拿機中進行混練,使得各成份可以均勻分佈。之後,施行步驟206,將混練後的原料成份置於造粒機中,而獲得所需的尺寸的樹脂粒。最後,將上述的樹脂粒送入淋膜機中,以製得厚度介於100微米至250微米之間的披覆層。
在後續製程中,可以將聚氨酯(polyurethane, PU)透過捲對捲(roll to roll)的濕式塗佈製程塗佈於基材上,並接著透過淋膜製程將披覆層貼合於基材上,而獲得如第1圖所示之背板10。換言之,本實施例所製得的披覆層係對應至第1圖中所示的披覆層104。
第3圖係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繪示之光伏模組的背板的示意圖。本實施的背板30中的各層類似於上述實施例中背板10的各層,其同樣包括基材302,設置於基材302某一面之披覆層304以及中介層306,設置於基材302另一面之保護膜308以及黏著層310。然而,本實施例和前述實施例之主要差異在於中介層306之組成係為乙烯丙烯酸共聚樹脂(polyethylene/acrylate copolymer resins),且披覆層304和中介層306係透過一次性的淋膜製程而貼覆於基材302之上。相關的製程如下所述。
第4圖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製作披覆層之流程圖。首先,施行步驟402,以取得製作披覆層之各成份原料。其中,披覆層之各組成成份原料可以包括:70-90 wt%的聚合物、7-20 wt%的阻燃劑、3-10 wt%的金屬氧化物、0.1-1 wt%的光穩定劑以及5-12 wt%的光吸收劑。
其中,上述的聚合物可以選自含有聚烯烴(polyolefin)的同聚物或是共聚物,例如可以是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甲基戊烯(PMP)、聚丁烯-1(PB-1)、乙烯/醋酸乙酯(EVA)等合適的聚合物,且該些聚合物可以具有適當之取代基,但不限定於此。阻燃劑可以選自四溴雙酚A(TBA)、六溴苯、十溴二苯醚、十溴二苯乙烷(DBDPE)、四溴乙烷(TBE)、四溴丁烷(TBB)、六溴環癸烷(HBCD)等溴系阻燃劑,但不限定於此。金屬氧化物可以選自氧化銻,例如:三氧化二銻(Sb 2O 3)等耐燃金屬氧化物,但不限定於此。光穩定劑可以選自受阻胺光穩定劑(hindered amine light stabilizer, HALS),例如可以是N-H型、N-R型或N-OR型的雙(2,2,6,6-四甲基□啶基)癸二酸酯及其衍生物,或是包括雙(2,2,6,6-四甲基□啶基)癸二酸酯的聚合物,但不限定於此。光吸收劑可例如是氧化鈦(TiO 2),但不限定於此。
接著,依序施行步驟404至412,以形成貼覆有披覆層及中介層的基材。具體來說,施行步驟404,將上述原料成份置於利拿機中進行混練,而獲得均勻分佈的各成份。之後,施行步驟406,將混練後的原料成份置於造粒機中,而獲得所需的尺寸的樹脂粒。接著,施行步驟408以及410,提供中介層的原料和基材薄膜,其中中介層的原料可例如是乙烯丙烯酸共聚樹脂(polyethylene/acrylate copolymer resins)粒。最後,將披覆層的樹脂粒料和中介層的樹脂粒料分別置於共淋機的不同入料端,並透過一次性的共淋製程將披覆層和中介層輥壓於基材上。換言之,本實施例所製得的披覆層、中介層及基材可以對應至第3圖中所示的披覆層304、中介層306以及基材302。
以下針對具有披覆層的背板樣品進行耐燃及局部放電測試,以進一步驗證背板之特性,並將測試的結果顯示於表1和表2中。
其中,表1和表2中的實施例1-11的背板樣品具有如第1圖或第3圖所示之結構,而比較例1-8的背板樣品亦具有類似如第1圖或第3圖所示之結構。背板樣品中各層的組成以及厚度如下:
基材: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厚度介於125-250微米。
中介層及黏著層:聚氨酯(PU),厚度介於6-10微米。
披覆層:70-90 wt%的聚乙烯、7-20 wt%的十溴二苯乙烷(DBDPE)以及3-10 wt%的三氧化二銻(Sb 2O 3)、0.1-1 wt%的受阻胺光穩定劑及5-12 wt%的氧化鈦(TiO 2),厚度介於100-250微米。各樣品中披覆層的實際組成如表1和表2所示。
含氟保護膜:polyvinyl fluoride film (PVF),厚度介於12-50微米,型號為Tedlar□ PVF。
此外,耐燃及局部放電能力測試的評斷標準如下:
耐燃性測試:係依據ASTM E162為測試方法,並以測試背板樣品的火焰蔓延指數(flame spread index, FSI)是否小於數值100作為耐燃性測試通過與否的依據。
局部放電能力測試:依據IEC 60664-1測試標準,測試背板樣品在空氣中的局部放電能力是否高於1100 VDC為判斷依據。若數值高於1100 VDC則視為通過測試。
表1 <TABLE border="1" borderColor="#000000" width="85%"><TBODY><tr><td>   </td><td> 實施例1 </td><td> 實施例2 </td><td> 實施例3 </td><td> 實施例4 </td><td> 實施例5 </td></tr><tr><td> 基材 </td><td> 125μm </td><td> 125μm </td><td> 125μm </td><td> 188μm </td><td> 188μm </td></tr><tr><td> 披覆層 </td><td> 150μm </td><td> 200μm </td><td> 250μm </td><td> 180μm </td><td> 240μm </td></tr><tr><td> 披覆層的 組成 </td><td> PE </td><td> 80wt% </td><td> 85wt% </td><td> 77wt% </td><td> 90wt% </td><td> 85wt% </td></tr><tr><td> DBDPE </td><td> 15wt% </td><td> 10wt% </td><td> 20wt% </td><td> 7wt% </td><td> 10wt% </td></tr><tr><td> Sb<sub>2</sub>O<sub>3</sub></td><td> 5wt% </td><td> 5wt% </td><td> 3wt% </td><td> 3wt% </td><td> 5wt% </td></tr><tr><td> 耐燃性 </td><td> pass </td><td> pass </td><td> pass </td><td> pass </td><td> pass </td></tr><tr><td> 放電能力 </td><td> 1180 V </td><td> 1280 V </td><td> 1340 V </td><td> 1280 V </td><td> 1390 V </td></tr></TBODY></TABLE>
表1(續) <TABLE border="1" borderColor="#000000" width="85%"><TBODY><tr><td>   </td><td> 實施例6 </td><td> 實施例7 </td><td> 實施例8 </td><td> 實施例9 </td><td> 實施例10 </td></tr><tr><td> 基材 </td><td> 250μm </td><td> 250μm </td><td> 250μm </td><td> 250μm </td><td> 125μm </td></tr><tr><td> 披覆層 </td><td> 200μm </td><td> 250μm </td><td> 200μm </td><td> 250μm </td><td> 100μm </td></tr><tr><td> 披覆層的 組成 </td><td> PE </td><td> 80wt% </td><td> 80wt% </td><td> 70wt% </td><td> 77wt% </td><td> 77wt% </td></tr><tr><td> DBDPE </td><td> 15wt% </td><td> 10wt% </td><td> 20wt% </td><td> 20wt% </td><td> 20wt% </td></tr><tr><td> Sb<sub>2</sub>O<sub>3</sub></td><td> 5wt% </td><td> 5wt% </td><td> 10wt% </td><td> 3wt% </td><td> 3wt% </td></tr><tr><td> 耐燃性 </td><td> pass </td><td> pass </td><td> pass </td><td> pass </td><td> pass </td></tr><tr><td> 放電能力 </td><td> 1480 V </td><td> 1850 V </td><td> 1450 V </td><td> 1770 V </td><td> 1050 V </td></tr></TBODY></TABLE>
表1(續) <TABLE border="1" borderColor="#000000" width="85%"><TBODY><tr><td>   </td><td> 比較例1 </td><td> 比較例2 </td><td> 比較例3 </td><td> 比較例4 </td></tr><tr><td> 基材 </td><td> 188μm </td><td> 250μm </td><td> 250μm </td><td> 250μm </td></tr><tr><td> 披覆層 </td><td> 120μm </td><td> 60μm </td><td> 100μm </td><td> 150μm </td></tr><tr><td> 披覆層的 組成 </td><td> PE </td><td> 80wt% </td><td> 80wt% </td><td> 80wt% </td><td> 80wt% </td></tr><tr><td> DBDPE </td><td> 15wt% </td><td> 15wt% </td><td> 15wt% </td><td> 15wt% </td></tr><tr><td> Sb<sub>2</sub>O<sub>3</sub></td><td> 5wt% </td><td> 5wt% </td><td> 5wt% </td><td> 5wt% </td></tr><tr><td> 耐燃性 </td><td> fail </td><td> fail </td><td> fail </td><td> fail </td></tr><tr><td> 放電能力 </td><td> 1190 V </td><td> 1310 V </td><td> 1380 V </td><td> 1440 V </td></tr></TBODY></TABLE>
表1(續) <TABLE border="1" borderColor="#000000" width="85%"><TBODY><tr><td>   </td><td> 比較例5 </td><td> 比較例6 </td><td> 比較例7 </td><td> 比較例8 </td></tr><tr><td> 基材 </td><td> 250μm </td><td> 250um </td><td> 188um </td><td> 250um </td></tr><tr><td> 披覆層 </td><td> 100μm </td><td> 150um </td><td> 60um </td><td> 250um </td></tr><tr><td> 披覆層的 組成 </td><td> PE </td><td> 75wt% </td><td> 75wt% </td><td> 100wt% </td><td> 100wt% </td></tr><tr><td> DBDPE </td><td> 20wt% </td><td> 20wt% </td><td> 0wt% </td><td> 0wt% </td></tr><tr><td> Sb<sub>2</sub>O<sub>3</sub></td><td> 5wt% </td><td> 5wt% </td><td> 0wt% </td><td> 0wt% </td></tr><tr><td> 耐燃性 </td><td> fail </td><td> fail </td><td> fail </td><td> fail </td></tr><tr><td> 放電能力 </td><td> 1340 V </td><td> 1410 V </td><td> 1057 V </td><td> 1740 V </td></tr></TBODY></TABLE>
表2 <TABLE border="1" borderColor="#000000" width="85%"><TBODY><tr><td>   </td><td> 實施例11 </td></tr><tr><td> 基材 </td><td> 125um </td></tr><tr><td> 披覆層 </td><td> 150um </td></tr><tr><td> 披覆層的 組成 </td><td> PE </td><td> 75wt% </td></tr><tr><td> DBDPE </td><td> 11.5wt% </td></tr><tr><td> Sb<sub>2</sub>O<sub>3</sub></td><td> 5wt% </td></tr><tr><td> 受阻胺光穩定劑 </td><td> 0.5wt% </td></tr><tr><td> TiO<sub>2</sub></td><td> 8wt </td></tr><tr><td> 耐燃性 </td><td> pass </td></tr><tr><td> 放電能力 </td><td> 1180V </td></tr></TBODY></TABLE>
根據表1和表2之測試結果,各實施例之背板樣品相較於比較例之背板樣品確實具有優異的耐燃性以及絕緣性。此外,隨著基材厚度的提昇,披覆層的厚度也需相應提昇,才能使得背板樣品通過耐燃性的測試。較佳來說,披覆層和基材間的厚度比值應不小於80%。此外,由於表2所示的背板樣品更包含了受阻胺光穩定劑和TiO 2,因此其不僅具備了耐燃性以及絕緣性,其耐候性亦有顯著提昇。
根據表1和表2之測試結果,上述各實施例中的光伏模組的背板在不剝除披覆層的情況下,仍可同時滿足耐燃測試以及局部放電測試之標準,因此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缺陷。
上述各實施例中的背板可以用於光伏模組中,其除了可以避免外界汙染物,例如濕氣或是固體雜質,進入光伏模組之內部,其亦可以強化光伏模組的耐燃性和絕緣性。以下就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光伏模組加以敘述。
第5圖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光伏模組。光伏模組50,例如是太陽能電池模組,其包括前板502、背板504、光伏裝置506、包覆層508以及外框510。其中,前板502可以是玻璃或具有類似性質之無機材料,或是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等高分子有機材料。背板504可以是如第1圖和第3圖所示之背板10、30,其係設置於光伏模組50之背面,以避免外界汙染物,例如濕氣或是固體雜質,進入光伏模組50之內部。光伏裝置506例如可以是太陽能電池,其可以將入射光的光能轉換為電能。此外,各光伏裝置506可以適當地串聯、並聯或上述兩者之結合,以提供不同之輸出電壓及電流。需注意的是,光伏裝置506不限於單面受光型(monofacial),其也可以是雙面受光型(bifacial)。包覆層508係填充於前板502和背板504之間,其除了可以固定住光伏裝置506。之外,亦可以黏合住前板502和背板504。包覆層508之材質可為高分子共聚物,例如聚乙烯/醋酸乙烯酯(ethylene vinyl acetate, EVA),或是離子聚合物(ionomer),但不限於此。外框510係設置於前板502及背板504之周邊,其可以是金屬外框,但不限於此。
根據上述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光伏模組的背板以及包括此背板之光伏模組,此光伏模組的背板可以兼具優異的耐燃性以及絕緣性。換言之,在不剝除披覆層的情況下,上述實施例中的光伏模組的背板仍可同時滿足耐燃測試以及局部放電測試之標準,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缺陷。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背板
30‧‧‧背板
50‧‧‧光伏模組
102‧‧‧基材
104‧‧‧披覆層
106‧‧‧中介層
108‧‧‧保護膜
110‧‧‧黏著層
202‧‧‧步驟
204‧‧‧步驟
206‧‧‧步驟
208‧‧‧步驟
302‧‧‧基材
304‧‧‧披覆層
306‧‧‧中介層
308‧‧‧保護膜
310‧‧‧黏著層
402‧‧‧步驟
404‧‧‧步驟
406‧‧‧步驟
408‧‧‧步驟
410‧‧‧步驟
412‧‧‧步驟
502‧‧‧前板
504‧‧‧背板
506‧‧‧光伏裝置
508‧‧‧包覆層
510‧‧‧外框
第1圖是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光伏模組的背板的示意圖。 第2圖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製作披覆層之流程圖。 第3圖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繪示之光伏模組的背板的示意圖。 第4圖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製作披覆層之流程圖。 第5圖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光伏模組。
<TABLE border="1" borderColor="#000000" width="85%"><TBODY><tr><td> 10 </td><td> 背板 </td><td> 102 </td><td> 基材 </td></tr><tr><td> 104 </td><td> 披覆層 </td><td> 106 </td><td> 中介層 </td></tr><tr><td> 108 </td><td> 保護膜 </td><td> 110 </td><td> 黏著層 </td></tr></TBODY></TABLE>

Claims (15)

  1. 一種光伏模組的背板,包括:一基材,其係為一聚合物膜,其具有一第一厚度;一披覆層,其設置於該基材之一面且具有一第二厚度,該第二厚度和該第一厚度的比值不小於80%,其中該披覆層之組成包括:70-90wt%的聚合物;7-20wt%的阻燃劑;以及3-10wt%的金屬氧化物;以及一中介層,設置於該基材以及該披覆層之間,且直接接觸該基材以及該披覆層;其中該基材係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基板,且該第一厚度係介於125微米至250微米之間,該第二厚度係介於100微米至250微米之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伏模組的背板,其中該披覆層中的聚合物係為聚乙烯(PE)。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伏模組的背板,其中該披覆層中的阻燃劑係為溴系阻燃劑。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伏模組的背板,其中該披覆層中的金屬氧化物係為三氧化二銻(Sb2O3)。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伏模組的背板,其中該披覆層之組成 另包括:0.1-1wt%的光穩定劑;以及5-12wt%的氧化鈦(TiO2)。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伏模組的背板,其中係藉由施行一次性的淋膜製程以將該披覆層和該中介層貼覆至該基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光伏模組的背板,其中該中介層的組成係包括乙烯丙烯酸共聚樹脂(polyethylene/acrylate copolymer resins)。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伏模組的背板,其中該背板另包括:一含氟保護膜,設置在該基材相對於該披覆層之另一面;以及一黏著層,設置於該基材以及該保護膜之間。
  9. 一種光伏模組,其包括:一前板;一背板,與該前板相對設置,該背板包括:一基材,其係為一聚合物膜,其具有一第一厚度;一披覆層,其設置於該基材之一面且具有一第二厚度,該第二厚度和該第一厚度的比值不小於80%,其中該披覆層之組成包括:70-90wt%的聚合物;7-20wt%的阻燃劑;以及3-10wt%的金屬氧化物;以及一中介層,設置於該基材以及該披覆層之間,且直接接觸該基材以及該 披覆層;其中該基材係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基板,且該第一厚度係介於125微米至250微米之間,該第二厚度係介於100微米至250微米之間;複數個光伏裝置,設置於該前板和該背板之間;以及一外框,設置於該前板以及該背板之周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光伏模組,其中該披覆層中的聚合物係為聚乙烯(PE)。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光伏模組,其中該披覆層中的阻燃劑係為溴系阻燃劑。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光伏模組,其中該披覆層中的金屬氧化物係為三氧化二銻(Sb2O3)。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光伏模組,其中該披覆層之組成另包括:0.1-1wt%的光穩定劑;以及5-12wt%的氧化鈦(TiO2)。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光伏模組,其中係藉由施行一次性的淋膜製程以將該披覆層和該中介層貼覆至該基材。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光伏模組,其中該中介層的組成係包括乙烯丙烯酸共聚樹脂(polyethylene/acrylate copolymer resins)。
TW105108171A 2016-03-16 2016-03-16 光伏模組背板及光伏模組 TWI6034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08171A TWI603496B (zh) 2016-03-16 2016-03-16 光伏模組背板及光伏模組
CN201610227098.3A CN107204385A (zh) 2016-03-16 2016-04-13 光伏模块背板及光伏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08171A TWI603496B (zh) 2016-03-16 2016-03-16 光伏模組背板及光伏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5385A TW201735385A (zh) 2017-10-01
TWI603496B true TWI603496B (zh) 2017-10-21

Family

ID=59904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8171A TWI603496B (zh) 2016-03-16 2016-03-16 光伏模組背板及光伏模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04385A (zh)
TW (1) TWI60349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34850A (en) * 2009-03-03 2010-10-01 Arkema France Acrylic photovoltaic module backsheet
US20110045193A1 (en) * 2007-02-16 2011-02-24 Marina Temchenko Backing Sheet for Photovoltaic Modules
US20120024351A1 (en) * 2010-07-30 2012-02-02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Multilayer films containing a fluorinated copolymer resin layer and an encapsulant layer
TW201232790A (en) * 2010-10-18 2012-08-01 Sumitomo Chemical Co Backsheet for solar cell and solar cell module
JP2015521796A (ja) * 2012-06-19 2015-07-30 エージーシー ケミカルズ アメリカ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光電池セルモジュール用バックシート及びそれを含む光電池セルモジュール
JP2015525472A (ja) * 2012-06-01 2015-09-03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親環境光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バック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312366A1 (en) * 2010-12-22 2012-12-13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Fire resistant back-sheet for photovoltaic module
CN103022190A (zh) * 2011-09-21 2013-04-03 杜邦公司 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阻燃背板
EP2805822B1 (en) * 2012-01-17 2017-08-02 Denka Company Limited Multilayer sheet, back sheet for solar cells and solar cell module
CN103000728B (zh) * 2012-12-03 2016-04-20 3M材料技术(合肥)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背板组件和太阳能电池组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45193A1 (en) * 2007-02-16 2011-02-24 Marina Temchenko Backing Sheet for Photovoltaic Modules
TW201034850A (en) * 2009-03-03 2010-10-01 Arkema France Acrylic photovoltaic module backsheet
US20120024351A1 (en) * 2010-07-30 2012-02-02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Multilayer films containing a fluorinated copolymer resin layer and an encapsulant layer
TW201232790A (en) * 2010-10-18 2012-08-01 Sumitomo Chemical Co Backsheet for solar cell and solar cell module
JP2015525472A (ja) * 2012-06-01 2015-09-03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親環境光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バック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521796A (ja) * 2012-06-19 2015-07-30 エージーシー ケミカルズ アメリカ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光電池セルモジュール用バックシート及びそれを含む光電池セルモジュー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5385A (zh) 2017-10-01
CN107204385A (zh) 2017-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57733B2 (ja) ポリフッ化ビニリデン背面シートを有する光起電モジュール
JP5632397B2 (ja) 積層ポリマー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から作られ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KR101536382B1 (ko) 다층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전지 모듈
US20130244519A1 (en) Flame resistant backsheet for solar cell modules
KR101536381B1 (ko) 다층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전지 모듈
JP2016054326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に使用される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モジュール
JP2013507270A (ja) 多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より形成されたソーラーパネルのバックシート
JP2008503366A (ja) 光電池モジュールの封止材層として使用するための多層アイオノマーフィルム
KR20130043677A (ko) 플루오르화된 공중합체 수지 층 및 봉지제 층을 함유하는 다층 필름
KR20110123212A (ko) 다층 시트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130044177A (ko) 다층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2013529150A (ja) 過フッ素化コポリマー樹脂層を含有する多層構造の製造方法
CN102642364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生产方法
JP6035818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裏面保護シート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TWI603496B (zh) 光伏模組背板及光伏模組
KR101607014B1 (ko) 다층 필름
JP2019021702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474492B (zh) 增強光捕捉之太陽光電模組
KR101409116B1 (ko) 다층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6303365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の封止材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KR101593741B1 (ko) 다층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전지 모듈
TWI466776B (zh) 多層膜及包含其之光伏打模組
KR101414851B1 (ko) 불소계 수지 조성물,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전지 모듈
CN106252441A (zh) 一种光伏组件背板
KR101427450B1 (ko) 불소계 수지 조성물,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전지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