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2721B - 集電裝置及電力傳送系統 - Google Patents

集電裝置及電力傳送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2721B
TWI602721B TW105124533A TW105124533A TWI602721B TW I602721 B TWI602721 B TW I602721B TW 105124533 A TW105124533 A TW 105124533A TW 105124533 A TW105124533 A TW 105124533A TW I602721 B TWI602721 B TW I60272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member
power supply
collecting device
supply path
displace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45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6264A (zh
Inventor
土岐政人
Original Assignee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16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6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27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272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4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using rollers or sliding shoes in contact with trolley wire
    • B60L5/10Devices preventing the collector from jumping of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4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using rollers or sliding shoes in contact with trolley wire
    • B60L5/08Structure of the sliding shoes or their carry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4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using rollers or sliding shoes in contact with trolley wire
    • B60L5/06Structure of the rollers or their carry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18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using bow-type collectors in contact with trolley wire
    • B60L5/22Supporting means for the contact bow
    • B60L5/28Devices for lifting and resetting the collector
    • B60L5/30Devices for lifting and resetting the collector using 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6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collecting current simultaneously from more than one conductor, e.g. from more than one phase

Description

集電裝置及電力傳送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集電裝置及電力傳送系統。
於日本國專利公開號碼2008-301577號(以下稱為「文獻1」)中,揭示一種從供電路徑往起重機等移動設備傳送電力的集電裝置。此集電裝置具備集電臂及固定構件。集電臂具備集電器及臂部。臂部的一端部固持集電器,而與集電器為相反側的端部則固持於固定構件。此集電裝置藉由使固定構件固定於移動設備,而安裝於移動設備。
集電裝置與移動設備共同移動時,集電器於與供電路徑接觸的狀態下移動。藉此,供電路徑的電力從供電路徑集電至集電器,經由集電器而供給至移動設備。
然而,由於施工誤差等,可能會使供電路徑的長邊方向的一部分,局部位移至與供電路徑的長邊方向相交叉的方向。於此情形時,有集電器對供電路徑的位置偏離而產生集電器對供電路徑的接觸不良(供電路徑與集電器的接觸不良)的疑慮。
在此,文獻1所揭示的集電裝置,其臂部連結為可相對於固定構件旋轉。因此,藉由臂部相對於固定構件旋轉,使集電器相對於固定構件移動。
然而,若臂部相對於固定構件大幅旋轉,則集電器的方向難以穩定。因此,於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集電裝置的固定構件,設置用以抑制臂部的該旋轉的旋轉抑制構件。然而,若設置如此的旋轉抑制構件,則集電器的可動範圍變窄。因此,於供電路徑的長邊方向的一部分局部大幅位移至與供電路徑的長邊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的情形時,可能使集電器對供電路徑的位置偏離。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情形所成,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集電裝置及電力傳送系統,其不易產生集電器對供電路徑的位置偏離,且不易產生集電器對供電路徑的接觸不良。 [解決問題之方法]
本發明之一態樣的集電裝置具備:集電臂、可動構件及位移機構。該集電臂具有:集電器及臂部。該集電器接觸於供電路徑。該臂部的一端部固持該集電器,而與該集電器為相反側的端部則受該可動構件所固持。該可動構件可經由該位移機構而連結至設於移動設備的連結構件。該位移機構使該可動構件可相對於該連結構件位移。該位移機構將該可動構件相對於該連結構件的位移方向,限制為與該供電路徑的長邊方向相異的方向。
又,本發明之一態樣的電力傳送系統,其具備供電路徑及集電裝置。該集電裝置具備集電臂、可動構件及位移機構。該集電臂具有:集電器,接觸於該供電路徑;臂部,一端部固持該集電器,而與該集電器為相反側的端部則受該可動構件所固持。該可動構件可經由該位移機構而連結至設於移動設備的連結構件。該位移機構使該可動構件於與該供電路徑的長邊方向相異的方向中,可相對於該連結構件位移,且限制該可動構件的位移方向。
本發明之集電裝置及電力傳送系統,不易產生集電器對供電路徑的位置偏離,且不易產生集電器對供電路徑的接觸不良。
以下,依據附加圖式說明實施形態。 (第1實施形態)
圖1及圖2係本實施形態的集電裝置1的立體圖。圖3係顯示具備集電裝置1的電力傳送系統(滑車盒型電軌系統)2的俯視圖。
本實施形態的電力傳送系統2具備:集電裝置1、移動設備30及圖4所示的複數條供電路徑45。
複數條供電路徑45係用為移動設備30的電源。複數條供電路徑45沿著移動設備30的移動路徑設置。
本實施形態的複數條供電路徑45於水平方向延伸,且排列於上下方向。亦即,本實施形態的複數條供電路徑45排列的方向D1為上下方向。複數條供電路徑45亦可排列設置於水平方向。又,電力傳送系統2亦可僅具備一條供電路徑45。
集電裝置1具備複數個集電器63。複數個集電器63與複數條供電路徑45並排,且與複數條供電路徑45相對向。以下說明中,將供電路徑45與集電器63的相對向方向D2(與集電器63對供電路徑45的相對向方向成平行的方向)設為前後方向,將供電路徑45的長邊方向設為左右方向。又,以下,將從集電器63所見的供電路徑45的所在位置的方向設為前方,將從前方觀看集電裝置1時的左側設為左方,而針對集電裝置1加以說明。又,集電裝置1使用時的方向不受限制。
本實施形態的移動設備30係設於自動倉庫的電動台車。移動設備30係用於在自動倉庫中搬運物品。
移動設備30藉由從複數條供電路徑45經由集電裝置1供給電力而可行走。移動設備30沿著例如設於建物地板的軌道而行走。此情形時,移動設備30的移動方向由軌道所界定。
本實施形態的移動設備30為電動台車,但移動設備30亦可為如起重機等的電動台車以外的搬運機械或載人的車輛。又,移動設備30亦可沿著如建物的牆壁、天花板、樑柱等的結構材料而設置。又,移動設備30亦可設置於工廠或遊樂設施等。
如圖3所示,本實施形態的電力傳送系統2具備排列設於移動設備30的移動方向(圖3中D3所示的方向)的複數條供電軌道41、42,此等複數條供電軌道41、42具備複數條供電路徑45(參考圖4)。
本實施形態的電力傳送系統2具備兩條供電軌道41、42,但電力傳送系統2亦可具備三條以上的供電軌道。又,電力傳送系統2亦可僅具備一條供電軌道。
本實施形態的各供電軌道41、42,設置於作為自動倉庫的結構材料的樑柱。各供電軌道41、42亦可設置於如結構物的樑柱以外的結構材料。此結構材料例舉如為牆壁、天花板、地板等。
如圖4所示,各供電軌道41、42具備:護套44,具有電絕緣性;複數條電線451(參考圖3)、452,由護套44所覆蓋。
各供電軌道41、42的護套44,形成為厚度方向與前後方向平行且於移動設備30的移動方向延伸的板狀。於各護套44,形成排列於板狀護套44寬度方向(上下方向)的複數條收納溝46。
各收納溝46遍及護套44長邊方向的全長而形成。各收納溝46於板狀護套44的厚度方向(前後方向)的一方側(後方)開口。
於供電軌道41的護套44的複數條收納溝46,以1對1相對應分別收納著複數條電線451(參考圖3)。於供電軌道42的護套44的複數條收納溝46,以1對1相對應分別收納著複數條電線452。亦即,於各護套44,設置排列於護套44寬度方向的複數條電線451、452。
於本實施形態的各護套44,於上下方向排列設置四條電線451、452。於各護套44,亦可設置兩條、三條、或五條以上的電線。又,於各護套44,亦可僅設置一條電線。
各電線451、452遍及所對應的護套44長邊方向的全長。各供電軌道41、42中複數條電線451、452的長邊方向為平行。各電線451、452形成為厚度方向與護套44的厚度方向(前後方向)相平行的板狀。與各電線451、452的長邊方向相垂直的剖面形狀為矩形。各電線451、452的厚度方向的一側的面(後面),成為透過收納溝46的溝開口而露出的接觸面47。接觸面47為集電器63所接觸的面。
與各電線451、452的長邊方向相垂直的剖面形狀不限於矩形。例如,於各電線451、452的接觸面47,亦可形成集電器63嵌入的剖面V字形或剖面U字形的溝。
本實施形態的各供電軌道41、42中,複數條電線451、452排列的方向與上下方向成平行,且各電線451、452的接觸面47設置成朝向集電裝置1及移動設備30所在位置的方向(後方)。複數條供電軌道41、42亦可設置成將複數條電線451、452排列的方向設為水平。
圖3所示的本實施形態的複數條供電軌道41、42設置為:相鄰的供電軌道41、42中的其中之一的供電軌道41的複數條電線451,與另一個供電軌道42的複數條電線452,分別以1對1相對應。
複數條供電路徑45由設置於複數條供電軌道41、42的複數條電線451、452所構成。各供電路徑45由分段的複數條電線451、452所構成。
本實施形態的電力傳送系統2具備第1供電軌道41及第2供電軌道42,以作為複數條供電軌道41、42。第1供電軌道41與第2供電軌道42,於移動設備30的移動方向中彼此相鄰。
本實施形態的各供電路徑45具備:設於第1供電軌道41的電線451(以下,稱為「第1電線451」);及設於第2供電軌道42中且與第1電線451相對應的位置的第2電線452。第1電線451與第2電線452,從上下方向觀察於移動設備30的移動方向彼此相鄰。
第2電線452於移動設備30的移動方向(第1電線451的長邊方向)中位於遠離第1電線451之處。第1供電軌道41及第2供電軌道42設置為:第2電線452的第1電線451側的端部位於使第1電線451往第2電線452側延長而成的延長線上。本實施形態的第1供電軌道41及第2供電軌道42設置為:第1電線451的長邊方向與第2電線452的長邊方向成平行。
集電裝置1安裝於移動設備30。如圖4所示,集電裝置1於以箭頭D2所示的前後方向,配置於複數條供電路徑45及移動設備30之間。集電裝置1藉由從複數條供電路徑45集電,將從供電路徑45所取得的電力傳送至移動設備30。如圖1所示,集電裝置1具備:可動構件5;複數個集電臂61、62;及位移機構9。
可動構件5經由位移機構9而連結至設於移動設備30的連結構件(後述的固定構件10)。本實施形態的可動構件5具有:框架50;腳輪58;及固持體56。如圖2所示,框架50具備:框部59,於左右方向延伸而成的矩形框狀;安裝部53、54,分別設置於框部59的左右方向的兩端部。
於框部59的左右兩端的邊的上下方向的中間部,分別設置安裝部53、54。各安裝部53、54與框部59一體形成。兩安裝部53、54於左右方向中朝相互遠離方向從框部59凸出。兩安裝部53、54中其中之一的安裝部53,位於可動構件5的左側端部;而另一個安裝部54位於可動構件5的右側端部。
各安裝部53、54形成為軸向與左右方向平行的筒狀。各安裝部53、54的與左右方向相垂直的剖面形狀為矩形框狀。
於各安裝部53、54的上下方向的兩側,分別安裝腳輪58。亦即,於可動構件5的左右方向的兩端部,分別設置上下一對的腳輪58。
各腳輪58構成由後述的導引構件21、22(參考圖3及圖5)所導引的被導引部。被導引部不限於腳輪58,例如亦可為相對於導引構件21、22容易滑動的球體或剖面三角形的構件等。又,被導引部例如亦可為框架的一部分。
各腳輪58具有可於環繞前後軸方向旋轉的車輪(腳輪本體)55。在此,所謂「可於環繞前後軸方向旋轉」係表示:可以與前後方向成平行的旋轉軸為中心而旋轉。
固持體56位於框部59的內側。固持體56與框部59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於左右方向中配置於相同位置。固持體56以固接用具(例如螺絲)固定於框部59。
如圖2所示,固持體56形成為從左右方向觀察於後方開口的U字形板狀。固持體56具有固持部57及上下一對的被連結部51、52。固持部57形成為厚度方向與前後方向平行的矩形板狀。固持部57位於框部59的內側。
一對被連結部51、52中其中之一的被連結部51,從固持部57的上端部往後方凸出;而另一個被連結部52則從固持部57的下端部往後方凸出。一對被連結部51、52於上下方向相對向。各被連結部51、52,形成為厚度方向與上下方向平行的矩形板狀。
以下,依所需,於設於固持體56的一對被連結部51、52中,將設於固持部57上端部的被連結部51稱為「第1被連結部51」,將設於固持部57下端部的被連結部52稱為「第2被連結部52」。
如圖1所示,固持部57固持複數個集電臂61、62。各集電臂61、62位於固持部57的前方。各集電臂61、62中,於一端部具有集電器63,而與集電器63為相反側的端部則由固持部57所固持。
本實施形態的集電裝置1具備複數個第1集電臂61及複數個第2集電臂62,以作為複數個集電臂61、62。
複數個第1集電臂61安裝於固持部57的左側端部。複數個第1集電臂61排列於上下方向。
集電裝置1具備第1集電臂61及相同數量的第2集電臂62。複數個第2集電臂62安裝於固持部57的右側端部。複數個第2集電臂62排列於上下方向。亦即,集電裝置1具備複數組左右成對的集電臂61、62的組。
本實施形態的集電裝置1具備四組左右成對的集電臂61、62組。集電裝置1亦可僅具備一組左右成對的集電臂61、62組,亦可僅具備一個集電臂。
各集電臂61、62具有集電器63及臂部65。臂部65的形狀為於一方向延伸而成的形狀。臂部65的長邊方向的一端部固持著集電器63。與臂部65的集電器63為相反側的端部,則由固持部57所固持。
各第1集電臂61的臂部65較固持部57更往左方凸出。各第2集電臂62的臂部65,較固持部57更往右方凸出。
各集電臂61、62的集電器63具有導電性。如圖4所示,各集電臂61、62的集電器63於接觸於所相對應的供電路徑45的狀態下沿著供電路徑45移動。集電器63經由電纜而電連接於移動設備30。
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的臂部65具有:集電器托座66、第1旋轉構件71、第2旋轉構件72、臂部本體67及第3旋轉構件73。
集電器托座66於收納著集電器63的狀態下固持著集電器63。集電器63具有從集電器托座66往前方凸出的板狀接觸片部68。各集電臂61、62以接觸片部68的厚度方向與上下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式,安裝於固持部57。接觸片部68的前端面,為接觸於供電路徑45的被接觸面64。
集電器托座66連結成:相對於第1旋轉構件71可於環繞上下軸方向旋轉。在此,所謂「可於環繞上下軸方向旋轉」係表示:可以與上下方向成平行的旋轉軸為中心而旋轉。
第1旋轉構件71連結成:相對於第2旋轉構件72可於環繞前後軸方向旋轉。
本實施形態的臂部本體67為平行連結機構,由排列設置於與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之一對連結構件74所構成。臂部本體67可為由三條以上的連結構件所構成的平行連結機構,亦可由一條連結構件所構成。
第2旋轉構件72經由臂部本體67而連接至第3旋轉構件73。一對連結構件74分別連結成:相對於第2旋轉構件72可於環繞上下軸方向旋轉。一對連結構件74分別連結成:相對於第3旋轉構件73可於環繞上下軸方向旋轉。
第3旋轉構件73連結成:相對於固持部57可於環繞前後軸方向旋轉。亦即,臂部65連結成:相對於可動構件5可以與前後方向(與後述位移方向相交叉的方向)成平行的旋轉軸為中心而旋轉。
藉由集電器托座66相對於第1旋轉構件71旋轉,使得集電器63的被接觸面64的方向改變。藉由第1旋轉構件71相對於第2旋轉構件72旋轉,使得接觸片部68的板面的方向改變。藉由第2旋轉構件72相對於臂部本體67旋轉,且臂部本體67相對於第3旋轉構件73旋轉,使得第2旋轉構件72於前後方向移動,而集電器63於前後方向移動。亦即,藉由第2旋轉構件72經由臂部本體67相對於第3旋轉構件73旋轉,使得集電器63的前後方向位置改變。藉由第3旋轉構件73相對於固持部57旋轉,使得集電器63的上下方向位置改變。
各集電臂61、62於集電器63相對於固持部57位移至任一位置的情形時,亦位於左右方向中之左側一對腳輪58及右側一對腳輪58之間。
本實施形態的各集電臂61、62更具有偏壓構件69。本實施形態的偏壓構件69為拉伸彈簧。偏壓構件69對臂部本體67附予偏壓力,以使臂部本體67以第3旋轉構件73為中心往前方旋轉。亦即,偏壓構件69使臂部本體67以第3旋轉構件73為中心而往前方旋轉。
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的各集電臂61、62更具有用以使集電器63維持為水平的旋轉抑制構件75。旋轉抑制構件75固定於固持部57。
旋轉抑制構件75由金屬等具有彈性的材料所形成。旋轉抑制構件75具有:固定片部80;第1彈簧片部81;及第2彈簧片部82。
固定片部80沿著固持部57的正面。固定片部80由安裝於固持部57的第3旋轉構件73與固持部57所夾住。藉此,旋轉抑制構件75固定於固持部57。第1彈簧片部81從固定片部80的上端部朝前方凸出。第2彈簧片部82從固定片部80的下端部朝前方凸出。
於各旋轉抑制構件75的第1彈簧片部81與第2彈簧片部82之間,於水平方向可滑動地收納著相對應的臂部本體67。各旋轉抑制構件75中,第1彈簧片部81接觸於所對應的臂部本體67的頂面,第2彈簧片部82接觸於所對應的臂部本體67的底面。藉此,各臂部本體67藉由所對應的旋轉抑制構件75,抑制對於第3旋轉構件73的旋轉量,並限制各集電臂61、62的集電器63的上下方向的位移量。
本實施形態的集電裝置1更具備可固定於移動設備30的固定構件10,以作為設於移動設備30的連結構件。集電裝置1亦可不具備固定構件10。此情形時,移動設備30具備連結構件,可動構件5經由位移機構9而連結於該連結構件。
如圖2所示,固定構件10形成為從左右方向觀察於前方開口的U字形板狀。又,圖2中,為了明確顯示位移機構9,固定構件10以二點虛線表示。
固定構件10具有固定部13及上下一對連結部11、12。固定部13形成為厚度方向與前後方向平行的矩形板狀。如圖2所示,固定部13位於固持部57的後方。
固定構件10的一對連結部11、12,從固定部13的上下方向的兩端部分別朝前方凸出。各連結部11、12形成為厚度方向與上下方向平行的矩形板狀。
以下,依所需,於一對連結部11、12中,將設於固定部13上端部的連結部11稱為「第1連結部11」,將設於固定部13下端部的連結部12稱為「第2連結部12」。
可動構件5的第1被連結部51及第2被連結部52,分別具有較框部59更往後方凸出的凸出部510、520。第1被連結部51的凸出部510及第2被連結部52的凸出部520,位於固定構件10的一對連結部11、12之間。凸出部510及凸出部520經由位移機構9而連結至固定構件10的一對連結部11、12。
位移機構9固持可動構件5使其可相對於固定構件10位移。又,位移機構9將可動構件5相對於固定構件10的位移方向限制為上下方向。位移機構9只要使可動構件5可相對於固定構件10於與左右方向相異的方向位移即可,可動構件5相對於固定構件10的位移方向,不限於上下方向。
位移機構9具有複數個軸承91、92及複數個軸941、942。複數個軸承91、92排列於左右方向。各軸承91、92具有上下一對軸承體93。各軸承91的一對軸承體93中,其中一個軸承體93安裝於第1被連結部51的凸出部510,另一個軸承體93安裝於第2被連結部52的凸出部520。
本實施形態的位移機構9具有第1軸承91及第2軸承92,以作為複數個軸承91、92。位移機構9亦可具有三個以上的軸承,亦可僅有一個軸承。又,各軸承亦可具有三個以上的軸承體,亦可僅具有一個軸承體。
固持體56的各凸出部510、520中,於對應複數個軸承91、92之處,形成於上下方向貫穿而成的軸貫穿孔141、142。以下,將固持體56中於對應第1軸承91之處所形成的上下一對軸貫穿孔141,分別稱為「第1軸貫穿孔141」。又,將固持體56中於對應第2軸承92之處所形成的上下一對軸貫穿孔142,分別稱為「第2軸貫穿孔142」。
複數個軸941、942排列於左右方向。各軸941、942的軸向與上下方向平行。
本實施形態的位移機構9具有第1軸941及第2軸942,以作為複數個軸941、942。第1軸941貫穿於第1軸承91的上下一對軸承體93及上下一對第1軸貫穿孔141。第2軸942貫穿於第2軸承92的上下一對軸承體93及上下一對第2軸貫穿孔142。藉此,複數個軸941、942可於上下方向直線往返移動地由複數個軸承91、92所支撐。
本實施形態中,將軸941、942設於固定構件10,而將軸承91、92設於可動構件5,但亦可將軸941、942設於可動構件5,而將軸承91、92設於固定構件10。又,位移機構9亦可非由軸941、942及軸承91、92所構成,而由例如設於固定構件10及可動構件5中之其中一者的軌道與設於另一者並沿著軌道移動的移動體所構成。
集電裝置1更具備彈性構件15。彈性構件15具有排列於左右方向的複數個彈性體151、152。
本實施形態的集電裝置1具備第1彈性體151及第2彈性體152,以作為複數個彈性體151、152。
第1彈性體151具有上下一對彈簧161。第2彈性體152具有上下一對彈簧162。以下,依所需,將第1彈性體151所具有的一對彈簧161,分別稱為「第1彈簧161」,將第2彈性體152所具有的一對彈簧162,分別稱為「第2彈簧162」。本實施形態的彈性體151、152由一對彈簧161、162所構成,但亦可由三個以上的彈簧所構成,亦可由一個彈簧所構成。又,彈性構件15亦可由如橡膠等彈簧以外的具有彈性的構件所構成。
各彈簧161、162係螺旋彈簧。上下一對第1彈簧161中,其中之一的第1彈簧161位於第1連結部11及第1被連結部51之間,另一個1彈簧161位於第2連結部12及第2被連結部52之間。上下一對第2彈簧162中,其中之一的第2彈簧162位於第1連結部11及第1被連結部51之間,另一個第2彈簧162位於第2連結部12及第2被連結部52之間。
第1軸941貫穿於一對第1彈簧161的內側。第2軸942貫穿於一對第2彈簧162的內側。
第1軸941的軸向的兩端部,分別固定於固定構件10的相對應的連結部11、12。藉此,第1軸941橫跨於固定構件10的一對連結部11、12之間。第1軸941的兩端部,使用如螺帽等固接用具而固定於連結部11、12。
第2軸942的軸向的兩端部,分別固定於固定構件10的相對應的連結部11、12。藉此,第2軸942橫跨於固定構件10的一對連結部11、12之間。第2軸942的兩端部,使用如螺帽等固接用具而固定於連結部11、12。
藉由複數個軸承91、92相對於複數個軸941、942於上下方向滑動,固持體56於固定構件10的一對連結部11、12之間於上下方向位移。藉此,可動構件5可於上下方向直線往返移動。又,藉由複數個軸941、942分別接觸於相對應的軸承91、92,而限制可動構件5在上下方向以外方向的位移。
固持體56的一對被連結部51、52經由第1軸承91而夾於一對第1彈簧161之間。固持體56的一對被連結部51、52經由第2軸承92而夾於一對第2彈簧162之間。藉此,固持體56經由彈性構件15而固持於固定構件10。
固持體56往上方向位移時,藉由第1連結部11及第1被連結部51,位於第1連結部11及第1被連結部51間的第1彈簧161及第2彈簧162被夾住並壓縮。又,固持體56往下方向位移一定尺寸以上時,藉由第2連結部12及第2被連結部52,位於第2連結部12及第2被連結部52間的第1彈簧161及第2彈簧162被夾住並壓縮。藉此,位移機構9所導致的固持體56的位移範圍(可動構件5的位移範圍),可藉由一對連結部11、12加以限制於一定範圍。
如圖2所示,於未對集電裝置1施加外力的狀態下,本實施形態的固持體56位於一對被連結部51、52間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此位置係固持體56的位移範圍的中心位置,以下將此位置稱為「基準位置」。基準位置不一定要位於固持體56的位移範圍中的中心。例如,基準位置亦可位於偏離固持體56的位移範圍中心的位置,固持體56可從此位置往上下兩方向位移。
當對可動構件5施加往上的外力而使固持體56相對於固定構件10從基準位置往上方位移時,位於固持體56上方的第1彈簧161及第2彈簧162,藉由第1被連結部51及第1連結部11而於上下方向被壓縮。此時,藉由位於上方的第1彈簧161及第2彈簧162,對於固持體56朝著往基準位置位移的方向亦即下方賦予彈力。因此,當該往上的外力被解除時,固持體56回復至基準位置。
反之,當對可動構件5施加向下的外力而使固持體56相對於固定構件10從基準位置往下方位移時,位於固持體56下方的第1彈簧161及第2彈簧162,藉由第2被連結部52及第2連結部12而於上下方向被壓縮。此時,藉由第1彈簧161及第2彈簧162,對於固持體56朝著往基準位置位移的方向亦即上方賦予彈力。因此,當該向下的外力被解除時,固持體56回復至基準位置。又,第1彈簧161及第2彈簧162抑制可動構件5位移時可動構件5強勢移動而接觸於固定構件10。本實施形態的集電裝置1係具備彈性構件15,但亦可不具備彈性構件15。
如圖4所示,集電裝置1藉由固定構件10的固定部13固定於移動設備30,而安裝於移動設備30。固定部13使用如螺栓等固接用具而固定於移動設備30。
集電裝置1係配置於各集電器63的被接觸面64接觸於相對應的供電路徑45的接觸面47的位置。各集電器63的被接觸面64與相對應的供電路徑45的接觸面47相對向接觸。於此接觸狀態下,各集電器63與相對應的供電路徑45的對向方向,係前後方向。亦即,藉由本實施形態的位移機構9而位移的可動構件5的位移方向,係與供電路徑45的長邊方向相交叉且與集電器63及供電路徑45的對向方向相交叉的方向。
在各集電器63的被接觸面64與相對應的供電路徑45的接觸面47相接觸的狀態下,各集電臂61、62的臂部本體67藉由偏壓構件69(參考圖1),以第3旋轉構件73為中心往向前旋轉的方向偏壓。因此,各集電器63的被接觸面64以被壓貼於相對應的供電路徑45的接觸面47的狀態下接觸。
移動設備30在各集電器63接觸於相對應的供電路徑45的狀態下移動。此時,各集電器63在接觸於相對應的供電路徑45的同時,於供電路徑45的長邊方向移動。藉此,從複數條供電路徑45經由複數個集電器63對移動設備30供給電力。
如圖3所示,本實施形態的電力傳送系統2更具備複數個導引構件21、22。
各導引構件21、22接觸於如圖5A~圖5D所示移動的集電裝置1的腳輪58,藉由導引此腳輪58,使可動構件5於上下方向位移,俾使各集電器63接觸於相對應的電線451(參考圖3)、452。
如圖3所示,本實施形態的電力傳送系統2具備第1導引構件21及第2導引構件22,以作為複數個導引構件21、22。
於第1供電軌道41及第2供電軌道42之間,第1導引構件21及第2導引構件22排列於移動設備30的移動方向。第1導引構件21位於第1供電軌道41及第2導引構件22之間。第2導引構件22位於第2供電軌道42及第1導引構件21之間。
本實施形態的各導引構件21、22,設置於作為自動倉庫的結構材料的樑柱。各導引構件21、22亦可設置於如建物的牆壁或天花板等結構材料。
第1導引構件21與第1供電軌道41並排於移動設備30的移動方向(左右方向),並連接於第1供電軌道41。第2導引構件22與第2供電軌道42並排於移動設備30的移動方向(左右方向),並連接於第2供電軌道42。
如圖5A所示,各導引構件21、22具備:上下一對可動構件導引件24、25;及集電器導引件26。
一對可動構件導引件24、25中之一個可動構件導引件24,連接於集電器導引件26的上端部;另一個可動構件導引件25,連接於集電器導引件26的下端部。
各可動構件導引件24、25形成為板狀,從集電器導引件26往集電裝置1及移動設備30所在的方向(後方)凸出。
各可動構件導引件24、25具有:平行部27;及傾斜部28。平行部27形成為水平的板狀。各導引構件21、22的一對平行部27相對向,且與移動設備30的移動方向平行。各導引構件21、22的一對平行部27的間隔,於移動設備30的移動方向中為固定。
第1導引構件21(參考圖3)的一對傾斜部28,分別從第1導引構件21的相對應的平行部27的與第1供電軌道41為相反側的端部,往與第1供電軌道41為相反側凸出。第2導引構件22的一對傾斜部28,分別從第2導引構件22的相對應的平行部27的與第2供電軌道42為相反側的端部,往與第2供電軌道42為相反側凸出。
各導引構件21、22的一對傾斜部28,於上下方向分隔配置。各導引構件21、22的一對傾斜部28,以一對傾斜部28的間隔於移動設備30的移動方向中離平行部27愈遠變愈寬的方式傾斜。
各導引構件21、22的一對可動構件導引件24、25,藉由例如施工誤差等,於第1供電軌道41的上下位置與第2供電軌道42的上下位置偏離的情形時發揮作用。
第1導引構件21(參考圖3)於可動構件5隨著移動設備30的移動而沿著複數條供電軌道41、42從第2供電軌道42側往第1供電軌道41側移動(行進)時,導引可動構件5。藉此,可動構件5於上下方向位移,俾於上下方向中使各集電器63與第1供電軌道41的相對應的電線451配置於相同位置。
第2導引構件22於可動構件5隨著移動設備30的移動而沿著複數條供電軌道41、42從第1供電軌道41側往第2供電軌道42側移動(行進)時,導引可動構件5。藉此,可動構件5於上下方向位移,俾於上下方向中使各集電器63與第2供電軌道42的相對應的電線452配置於相同位置。
具體而言,針對可動構件5隨著移動設備30的移動而沿著複數條供電軌道41、42從第1供電軌道41往第2供電軌道42移動的情形時,加以說明。此情形時,如圖5A所示,首先,設於可動構件5的行進方向前側端部的上下一對腳輪58中之其一,接觸於第2導引構件22所對應的傾斜部28。
當可動構件5更往第2供電軌道42側移動,則接觸於傾斜部28的腳輪58的車輪55沿著所對應的傾斜部28轉動。藉此,如圖5B所示,可動構件5相對於固定構件10於上下方向位移,以使各集電器63於上下方向往所對應的第2電線452靠近。
如圖5C所示,可動構件5更往第2供電軌道42側移動,而進入第2導引構件22的一對平行部27之間。如此之後,可動構件5的各集電器63於上下方向中與相對應的第2電線452配置於相同位置。
接著,可動構件5於藉由一對平行部27限制上下方向位移的狀態下,往第2供電軌道42側移動。如此之後,各集電器63的接觸片部68(參考圖1)進入第2供電軌道42的相對應的收納溝46而接觸於相對應的第2電線452。亦即,於集電裝置1從相鄰的供電軌道41、42的一側往另一側移動時,集電裝置1的各集電器63於可動構件5被導引構件21、22導引而於上下方向位移之後,接觸於所對應的電線451、452。如此,於集電裝置1從相鄰的供電軌道41、42的一側往另一側移動時,各集電器63不會接觸於導引構件21、22的可動構件導引件24、25。
可動構件5於如前所述在各集電器63的接觸片部68接觸於相對應的第2電線452之後,更往第2供電軌道42側移動。如此之後,如圖5D所示,可動構件5從一對可動構件導引件24、25之間穿出至第2供電軌道42側,而不再被一對可動構件導引件24、25所導引。
與第2導引構件22相同,圖3的第1導引構件21亦導引可動構件5。亦即,第1導引構件21於可動構件5隨著移動設備30的移動而沿著複數條供電軌道41、42從第2供電軌道42往第1供電軌道41移動時,導引可動構件5。藉此,可動構件5位移,俾於上下方向中使集電器63與相對應的第1電線451配置於相同位置。
如圖5A所示,於各導引構件21、22的集電器導引件26,形成排列於上下方向的複數條導引溝29(參考圖5A)。各導引溝29於移動設備30的移動方向延伸。各導引溝29朝著集電裝置1與移動設備30所在的方向(後方)開口。
第2導引構件22的複數條導引溝29,以1對1的方式分別連接於第2供電軌道42的複數條收納溝46。第2導引構件22的各導引溝29的溝寛,於各導引溝29中愈靠近第2供電軌道42的部分變得愈窄。
相同地,第1導引構件21(參考圖3)的複數條導引溝29,以1對1的方式分別連接於第1供電軌道41的複數條收納溝46。第1導引構件21的各導引溝29的溝寛,於各導引溝29中愈靠近第1供電軌道41的部分變得愈窄。
各導引構件21、22的複數條導引溝29,在可動構件5進入導引構件21、22的一對平行部27間的狀態下,且往連接著導引構件21、22的供電軌道41、42側移動時發揮作用。
例如,如圖5C所示,在可動構件5進入第2導引構件22的一對平行部27間的狀態下並往第2供電軌道42側移動時,各集電器63進入所對應的導引溝29。當可動構件5更往第2供電軌道42側移動,則各集電器63被所對應的導引溝29導引,而以於上下方向中與相對應的第2電線452配置於相同位置的方式位移。此集電器63的位移,藉由所對應的臂部65的第3旋轉構件73(參考圖1)相對於固持部57旋轉而實現。 (第2實施形態)
其次,說明第2實施形態。於以下的第2實施形態的說明中,對於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構成賦予同一符號,而對於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內容,省略其說明。
如圖3所示,第1實施形態的第1供電軌道41的長邊方向與第2供電軌道42的長邊方向,從上下方向觀察為平行。相對於此,如圖6所示,從上下方向觀察,本實施形態的第2供電軌道42的長邊方向,相對於第1供電軌道41的長邊方向為垂直。
如圖7所示,於第2供電軌道42,設置導引構件23。導引構件23設置於第2供電軌道42中對應於第1供電軌道41的位置。圖7中,箭頭D4表示集電裝置1隨著移動設備30的移動而移動的移動方向。
導引構件23具備上下一對可動構件導引件24、25。本實施形態的導引構件23未具備集電器導引件26。
一對可動構件導引件24、25中之一個可動構件導引件24,位於第2供電軌道42的上方,另一個可動構件導引件25,位於第2供電軌道42的下方。各可動構件導引件24、25形成為板狀。各可動構件導引件24、25,較第2供電軌道42更往第1供電軌道41側凸出。
各可動構件導引件24、25,具有平行部27及傾斜部28。平行部27形成為水平板狀。可動構件導引件24的平行部27,從第2供電軌道42上方往第1供電軌道41側凸出。
可動構件導引件25的平行部27,從第2供電軌道42下方往第1供電軌道41側凸出。
導引構件23的一對平行部27,於上下方向分隔。導引構件23的一對平行部27互為對向。導引構件23的一對平行部27的間隔,於移動設備30的移動方向中為固定。
各可動構件導引件24、25的各個傾斜部28,從平行部27中之第1供電軌道41側的端部,往第1供電軌道41側凸出。導引構件23的一對傾斜部28,於上下方向分隔。導引構件23的一對傾斜部28,以一對傾斜部28的間隔於該一對傾斜部28中愈靠近第1供電軌道41的部分變得愈寬的方式傾斜。
本實施形態的導引構件23,與第1實施形態的導引構件21、22相同,用以導引可動構件5。亦即,導引構件23於可動構件5伴隨著移動設備30的移動而從第1供電軌道41往第2供電軌道42移動時,導引可動構件5。藉此,可動構件5位移,俾於上下方向中使集電器63與所對應的第2電線452配置於相同位置。
以上所說明的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的集電裝置1,具有以下所示的特徵。集電裝置1具備:集電臂61、62;可動構件5;及位移機構9。集電臂61、62具有:集電器63;及臂部65。集電器63接觸於供電路徑45。臂部65的一端部(第1端部)固持集電器63。臂部65的與集電器63為相反側的端部(第2端部),固持於可動構件5。可動構件5經由位移機構9而可連結至設於移動設備30的連結構件(固定構件10)。位移機構9使可動構件5可相對於連結構件位移。位移機構9將可動構件5相對於連結構件的位移方向,限制為與供電路徑45的長邊方向相異的方向。以下,將此集電裝置1稱為「第1態樣的集電裝置1」。
上述第1態樣的集電裝置1於供電路徑45的長邊方向的一部分局部往與供電路徑45的長邊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位移時,為有效。此情形時,藉由可動構件5相對於連結構件位移,使集電器63易適當地接觸於供電路徑45。又,與將可動構件5固定於連結構件的設計相比,可抑制集電器63相對於可動構件5的位移量,且集電器63固定於可動構件5,使集電器63的方向易穩定。因此,可抑制集電器63與供電路徑45的接觸不良。
又,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的集電裝置1中,第1態樣的集電裝置具有以下所示的附加特徵。可動構件5的藉由位移機構9所達成之位移方向,係與供電路徑45的長邊方向相交叉且與集電器63及供電路徑45的對向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以下,將此集電裝置1稱為「第2態樣的集電裝置1」。
上述第2態樣的集電裝置1於供電路徑45的長邊方向的一部分相對於其他部分,在與供電路徑45的長邊方向相交叉且與集電器63及供電路徑45的對向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偏離的情形時,為有效。此情形時,藉由可動構件5相對於連結構件位移,使集電器63易接觸於電線45。
又,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的集電裝置1,於第1或第2態樣的集電裝置1中具有以下所示之附加特徵。集電裝置1更具備彈性構件15。彈性構件15於可動構件5從位移機構9所限制的位移範圍內的基準位置往位移方向位移時,對於可動構件5朝著往基準位置位移的方向賦予彈力。以下,將此集電裝置1稱為「第3態樣的集電裝置1」。
上述第3態樣的集電裝置1於可動構件5從基準位置位移時,藉由彈性構件15,可動構件5的彈力復原至基準位置。
又,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的集電裝置1,於第3態樣的集電裝置1中,具有以下所示的下記附加特徵。彈性構件15具有彈簧161、162。可動構件5經由彈簧161、162而固持於連結構件。以下,將此集電裝置1稱為「第4態樣的集電裝置1」。
上述第4態樣的集電裝置1於可動構件5位移時,藉由彈簧161、162,可動構件5的位移速度減少。因此,可抑制可動構件5強勢接觸於固定構件10。
又,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的集電裝置1,於第1~第4態樣中任一態樣的集電裝置1中,具有以下所示的附加特徵。位移機構9具有:軸承91、92,設於可動構件5及連結構件中之一者;及軸941、942,設於可動構件5及連結構件中之另一者。軸941、942藉由軸承91、92可移動地支撐於軸941、942的軸向,藉此,可動構件5可相對於連結構件位移。以下,將此集電裝置1稱為「第5態樣的集電裝置1」。
上述第5態樣的集電裝置1成為位移機構9使用軸941、942及軸承91、92而成的簡易機構。
又,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的集電裝置1,於第5態樣的集電裝置1中,具有以下所示的附加特徵。軸941、942設於連結構件。軸承91、92設於可動構件5。以下,將此集電裝置1稱為「第6態樣的集電裝置1」。
上述第6態樣的集電裝置1成為位移機構9使用設於連結構件的軸941、942及設於可動構件5的軸承91、92而成的簡易機構。
又,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的集電裝置1,於第1~第6態樣中之任一態樣的集電裝置1中,具有以下所示的附加特徵。可動構件5具有被導引部(腳輪58)。被導引部由設於供電路徑45的導引構件21、22(或23)所導引,藉此,可動構件5位移俾於可動構件5的位移方向中使集電器63與供電路徑45配置於相同位置。以下,將此集電裝置1稱為「第7態樣的集電裝置1」。
上述第7態樣的集電裝置1,藉由以導引構件21、22(或23)導引被導引部,而於可動構件5的位移方向中使集電器63與供電路徑45配置於相同位置。因此,可抑制集電器63與供電路徑45的接觸不良。
又,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的集電裝置1,於第7態樣的集電裝置1中具有以下所示的附加特徵。被導引部設於沿著供電路徑45而移動的可動構件5的行進方向前側的端部。以下,將此集電裝置1稱為「第8態樣的集電裝置1」。
上述第8態樣的集電裝置1,於可動構件5沿著供電路徑45移動時,被導引部於可動構件5中易最先接觸於導引構件21、22(或23)。
又,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的集電裝置1,於第8態樣的集電裝置1中,具有以下所示的附加特徵。被導引部係腳輪58。以下,將此集電裝置1稱為「第9態樣的集電裝置1」。
上述第9態樣的集電裝置1,藉由腳輪58相對於導引構件21、22(或23)轉動,使得可動構件5可由導引構件21、22(或23)平順地導引。
又,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的集電裝置1,於第1~第9態樣中的任一態樣的集電裝置1中,具有以下所示的附加特徵。臂部65可以旋轉軸為中心地連結於可動構件5。該旋轉軸的軸向與位移方向相交叉。具有此特徵的集電裝置1,臂部65相對於可動構件5旋轉,藉此,以臂部65所固持的集電器63位移。以下,將此集電裝置1稱為「第10態樣的集電裝置1」。
上述第10態樣的集電裝置1,可增加集電器63的位移量。
又,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的電力傳送系統2,具有以下所示的特徵。電力傳送系統2具備:供電路徑45;及集電裝置1。集電裝置1具備:集電臂61、62;可動構件5;及位移機構9。集電臂61、62具有:集電器63;及臂部65。集電器63接觸於供電路徑45。臂部65的一端部固持集電器63。臂部65的與集電器63為相反側的端部,固持於可動構件5。可動構件5經由位移機構9而可連結至設於移動設備30的連結構件(固定構件10)。位移機構9使可動構件5可相對於連結構件位移。位移機構9將可動構件5的位移方向限制為與供電路徑45的長邊方向相異的方向。以下,將此電力傳送系統2稱為「第11態樣的電力傳送系統2」。
於上述第11態樣的電力傳送系統2中,可從供電路徑45經由集電臂61、62的集電器63對移動設備30供給電力。又,即使供電路徑45的一部分配置於相對於其他部分為偏離的位置,可動構件5藉由相對於連結構件位移,使得集電器6變得易接觸於供電路徑45。
又,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的電力傳送系統2,於第11態樣的電力傳送系統2中具有以下所示的附加特徵。電力傳送系統2更具備導引構件21、22(或23)。可動構件5具有被導引部(腳輪58)。導引構件21、22(或23)藉由導引被導引部,而使可動構件5位移,俾於位移方向中使集電器63與供電路徑45配置於相同位置。以下,將此電力傳送系統2稱為「第12態樣的電力傳送系統2」。
於上述第12態樣的電力傳送系統2中,藉由以導引構件21、22(或23)導引被導引部,而於可動構件5的位移方向中使集電器63與供電路徑45配置於相同位置。因此,可抑制集電器63與供電路徑45的接觸不良。
又,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的電力傳送系統2,於第12態樣的電力傳送系統2中具有以下所示的附加特徵。供電路徑45具備:第1電線451;及第2電線452,設於第1電線451的長邊方向中遠離第1電線451的位置。於可動構件5沿著供電路徑45從第1電線451側往第2電線452側移動時,被導引部由導引構件21、22(或23)所導引。藉此,可動構件5位移俾於位移方向中使集電器63與第2電線452配置於相同位置。以下,將此電力傳送系統2稱為「第13態樣的電力傳送系統2」。
上述第13態樣的電力傳送系統2中,於可動構件5沿著供電路徑45從第1電線451側往第2電線452側移動時,導引構件21、22(或23)導引被導引部。藉此,可動構件5位移,俾於可動構件5的位移方向中使集電器63與第2電線452配置於相同位置。因此,可動構件5位移,以使集電器63接觸於第2電線452,可抑制第2電線452與集電器63的接觸不良。
1‧‧‧集電裝置
10‧‧‧固定構件(連結構件)
11‧‧‧第1連結部
12‧‧‧第2連結部
13‧‧‧固定部
141‧‧‧第1軸貫穿孔
142‧‧‧第2軸貫穿孔
15‧‧‧彈性構件
151‧‧‧第1彈性體
152‧‧‧第2彈性體
161‧‧‧第1彈簧
162‧‧‧第2彈簧
2‧‧‧電力傳送系統
21‧‧‧第1導引構件
22‧‧‧第2導引構件
23‧‧‧導引構件
24‧‧‧可動構件導引件
25‧‧‧可動構件導引件
26‧‧‧集電器導引件
27‧‧‧平行部
28‧‧‧傾斜部
29‧‧‧導引溝
30‧‧‧移動設備
41‧‧‧第1供電軌道
42‧‧‧第2供電軌道
44‧‧‧護套
45‧‧‧供電路徑
451‧‧‧第1電線
452‧‧‧第2電線
46‧‧‧收納溝
47‧‧‧接觸面
5‧‧‧可動構件
50‧‧‧框架
51‧‧‧第1被連結部
510‧‧‧凸出部
52‧‧‧第2被連結部
520‧‧‧凸出部
53‧‧‧安裝部
54‧‧‧安裝部
55‧‧‧車輪
56‧‧‧固持體
57‧‧‧固持部
58‧‧‧腳輪(被導引部)
59‧‧‧框部
61‧‧‧第1集電臂
62‧‧‧第2集電臂
63‧‧‧集電器
64‧‧‧被接觸面
65‧‧‧臂部
66‧‧‧集電器托座
67‧‧‧臂部本體
68‧‧‧接觸片部
69‧‧‧偏壓構件
71‧‧‧第1旋轉構件
72‧‧‧第2旋轉構件
73‧‧‧第3旋轉構件
74‧‧‧連結構件
75‧‧‧旋轉抑制構件
80‧‧‧固定片部
81‧‧‧第1彈簧片部
82‧‧‧第2彈簧片部
9‧‧‧位移機構
91‧‧‧第1軸承
92‧‧‧第2軸承
93‧‧‧軸承體
941‧‧‧第1軸
942‧‧‧第2軸
D1‧‧‧上下方向
D2‧‧‧前後方向
D3‧‧‧移動設備的移動方向
D4‧‧‧集電裝置的移動方向
【圖1】圖1係從第1實施形態的集電裝置的前側所見的立體圖。 【圖2】圖2係從該集電裝置的後側所見的立體圖。 【圖3】圖3係第1實施形態的電力傳送系統的俯視圖。 【圖4】圖4係該集電裝置的集電器接觸於供電路徑的模樣的剖面圖。 【圖5】圖5A~圖5D係依序顯示該集電裝置被導引構件所導引而於第1供電軌道側移動的模樣的後視圖。 【圖6】圖6係第2實施形態的電力傳送系統及移動設備的俯視圖。 【圖7】圖7係顯示第2實施形態的第1供電軌道、導引構件及集電裝置的立體圖。
1‧‧‧集電裝置
10‧‧‧固定構件(連結構件)
11‧‧‧第1連結部
12‧‧‧第2連結部
13‧‧‧固定部
15‧‧‧彈性構件
151‧‧‧第1彈性體
152‧‧‧第2彈性體
161‧‧‧第1彈簧
162‧‧‧第2彈簧
5‧‧‧可動構件
50‧‧‧框架
51‧‧‧第1被連結部
510‧‧‧凸出部
53‧‧‧安裝部
54‧‧‧安裝部
55‧‧‧車輪
56‧‧‧固持體
57‧‧‧固持部
58‧‧‧腳輪(被導引部)
59‧‧‧框部
61‧‧‧第1集電臂
62‧‧‧第2集電臂
63‧‧‧集電器
64‧‧‧被接觸面
65‧‧‧臂部
66‧‧‧集電器托座
67‧‧‧臂部本體
68‧‧‧接觸片部
69‧‧‧偏壓構件
71‧‧‧第1旋轉構件
72‧‧‧第2旋轉構件
73‧‧‧第3旋轉構件
74‧‧‧連結構件
75‧‧‧旋轉抑制構件
80‧‧‧固定片部
81‧‧‧第1彈簧片部
82‧‧‧第2彈簧片部
9‧‧‧位移機構
91‧‧‧第1軸承
92‧‧‧第2軸承
93‧‧‧軸承體
942‧‧‧第2軸
D1‧‧‧上下方向
D2‧‧‧前後方向

Claims (13)

  1. 一種集電裝置,其具備集電臂、可動構件及位移機構, 該集電臂具有: 集電器,接觸於供電路徑;及 臂部,一端部固持該集電器,而與該集電器為相反側的端部則受該可動構件所固持, 該可動構件可經由該位移機構而連結至設於移動設備的連結構件, 該位移機構使該可動構件可相對於該連結構件位移,且將該可動構件相對於該連結構件的位移方向,限制為與該供電路徑的長邊方向相異的方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集電裝置,其中,該可動構件的藉由該位移機構之位移方向,係與該供電路徑的長邊方向相交叉且與該集電器及該供電路徑的對向方向相交叉的方向。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集電裝置,其更具備:彈性構件,於該可動構件從藉由該位移機構的位移範圍內的基準位置往該位移方向位移時,對於該可動構件朝著往該基準位置位移的方向賦予彈力。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集電裝置,其中, 該彈性構件具有彈簧, 該可動構件經由該彈簧而固持於該連結構件。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集電裝置,其中, 該位移機構具有: 軸承,設於該可動構件與該連結構件中之一者;及 軸,設於該可動構件與該連結構件中之另一者, 該軸以可沿該軸的軸向移動方式受該軸承所支撐,藉以使該可動構件可相對於該連結構件位移。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集電裝置,其中, 該軸設於該連結構件,該軸承設於該可動構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集電裝置,其中, 該可動構件具有被導引部, 該被導引部由設於該供電路徑的導引構件所導引,俾使該可動構件位移,而於該位移方向中令該集電器與該供電路徑配置於相同位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集電裝置,其中, 該被導引部,係設於沿著該供電路徑移動的該可動構件之行進方向前側的端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集電裝置,其中, 該被導引部為腳輪。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集電裝置,其中, 該臂部連結成可相對於該可動構件以旋轉軸為中心旋轉,該旋轉軸的軸向與該位移方向相交叉。
  11. 一種電力傳送系統,其具備供電路徑及集電裝置, 該集電裝置具備:集電臂、可動構件及位移機構, 該集電臂具有: 集電器,接觸於該供電路徑; 臂部,其一端部固持該集電器,而其與該集電器為相反側的端部受該可動構件所固持, 該可動構件可經由該位移機構而連結至設於移動設備的連結構件, 該位移機構可使該可動構件相對於該連結構件位移,且將該可動構件的位移方向限制為與該供電路徑的長邊方向相異的方向。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電力傳送系統,其更具備導引構件, 該可動構件具有被導引部, 該導引構件藉由導引該被導引部,使該可動構件位移,俾於該位移方向中使該集電器與該供電路徑配置於相同位置。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電力傳送系統,其中, 該供電路徑具備: 第1電線;及 第2電線,設於該第1電線的長邊方向中遠離該第1電線的位置, 於該可動構件沿著該供電路徑從該第1電線側往該第2電線側移動時,該被導引部由該導引構件所導引,藉以使該可動構件位移,俾於該位移方向中使該集電器與該第2電線配置於相同位置。
TW105124533A 2015-08-26 2016-08-03 集電裝置及電力傳送系統 TWI6027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67186A JP6524586B2 (ja) 2015-08-26 2015-08-26 集電装置及び電力伝達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6264A TW201716264A (zh) 2017-05-16
TWI602721B true TWI602721B (zh) 2017-10-21

Family

ID=58212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4533A TWI602721B (zh) 2015-08-26 2016-08-03 集電裝置及電力傳送系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524586B2 (zh)
KR (1) KR101907937B1 (zh)
CN (1) CN106476627B (zh)
TW (1) TWI6027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22958B1 (ko) * 2019-12-05 2020-06-15 한화시스템 주식회사 서보 장치
CN111009795A (zh) * 2019-12-17 2020-04-14 上海雅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回弹式集电器
CN111267625A (zh) * 2020-02-17 2020-06-12 上海雅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轮式集电器及集电器组件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5120C (zh) * 2001-10-02 2005-01-19 李孝龙 城市城际高架快速交通系统
TW200538377A (en) * 2004-04-30 2005-12-01 Yuyama Mfg Co Ltd A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a cart
US20120193123A1 (en) * 2006-09-30 2012-08-02 Panasonic Corporation Power supply line for high-frequency current,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ame, and power supply line holding structure
US20130020162A1 (en) * 2010-04-01 2013-01-24 Elways Ab System Adapted For One or More Electrically Propellable Vehicles (Arm-Shaped Contact Means)
US20130020164A1 (en) * 2010-04-01 2013-01-24 Elways Ab System Adapted For One or More Electrically Propellable Vehicles ( Rail Structure)
CN103879889A (zh) * 2014-04-14 2014-06-25 上海振华港机(集团)宁波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滑触线自动取电装置
CN103913243A (zh) * 2014-04-13 2014-07-09 杨志强 一种吊装式自动巡检机器人
CN104078803A (zh) * 2013-03-27 2014-10-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绝缘架空用连接装置、及绝缘架空系统
CN104267729A (zh) * 2014-10-21 2015-01-07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室内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35405U (zh) * 1978-03-13 1979-09-20
JPS6028402U (ja) * 1983-08-01 1985-02-26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移動装置用集電手段
JPH0326732Y2 (zh) * 1986-10-18 1991-06-10
JPH0722964Y2 (ja) * 1990-08-28 1995-05-24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絶縁トロリー線集電装置
JP2002211279A (ja) * 2001-01-15 2002-07-31 Kawasaki Heavy Ind Ltd 貨物駅電力供給設備
JP4989314B2 (ja) 2007-05-29 2012-08-0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絶縁トロリー線集電装置
JP4992590B2 (ja) * 2007-07-24 2012-08-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絶縁トロリー線集電装置
KR101026716B1 (ko) * 2008-12-11 2011-04-08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전기철도 차량용 판토그라프
KR101009589B1 (ko) * 2008-12-17 2011-01-20 주식회사 스타파워 전동차용 판토그라프
CN201956502U (zh) * 2010-10-28 2011-08-31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器材有限公司 三相交流供电接触轨端部接头
CN103078230B (zh) * 2013-02-04 2015-04-08 成都慧拓自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双线集电器
CN203800356U (zh) * 2014-04-15 2014-08-27 王雪峰 自调整中心集电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5120C (zh) * 2001-10-02 2005-01-19 李孝龙 城市城际高架快速交通系统
TW200538377A (en) * 2004-04-30 2005-12-01 Yuyama Mfg Co Ltd A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a cart
US20120193123A1 (en) * 2006-09-30 2012-08-02 Panasonic Corporation Power supply line for high-frequency current,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ame, and power supply line holding structure
US20130020162A1 (en) * 2010-04-01 2013-01-24 Elways Ab System Adapted For One or More Electrically Propellable Vehicles (Arm-Shaped Contact Means)
US20130020164A1 (en) * 2010-04-01 2013-01-24 Elways Ab System Adapted For One or More Electrically Propellable Vehicles ( Rail Structure)
CN104078803A (zh) * 2013-03-27 2014-10-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绝缘架空用连接装置、及绝缘架空系统
CN103913243A (zh) * 2014-04-13 2014-07-09 杨志强 一种吊装式自动巡检机器人
CN103879889A (zh) * 2014-04-14 2014-06-25 上海振华港机(集团)宁波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滑触线自动取电装置
CN104267729A (zh) * 2014-10-21 2015-01-07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室内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46461A (ja) 2017-03-02
CN106476627B (zh) 2019-05-07
JP6524586B2 (ja) 2019-06-05
KR101907937B1 (ko) 2018-10-15
TW201716264A (zh) 2017-05-16
KR20170026120A (ko) 2017-03-08
CN106476627A (zh) 2017-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2721B (zh) 集電裝置及電力傳送系統
EP3657613B1 (en) Alignment mechanism, charging device, and charging system for automatic charging
KR20130028758A (ko) 궤도계 차량의 안내 궤조 및 교통 시스템
US10525830B2 (en) Current collecting device and conductor line system
CN105358361B (zh) 滑接导线、集电器以及滑接导线系统
JP6827398B2 (ja) 電動作業車
US20160280239A1 (en) Article Transport Facility
CN105359353A (zh) 滑接导线、集电器以及滑接导线系统
US20130270050A1 (en) Impact mitigating structure of contact strip piece
TWI679833B (zh) 線性馬達裝置及具有線性馬達裝置的工具機
US11489226B2 (en) Battery pack for electric work vehicle
CN106829360B (zh) 物品输送车
CN109552826B (zh) 物品搬运设备
US9450321B2 (en) Contact device for contacting a contact conductor arrangement
KR101494996B1 (ko) 전기 기관차용 가공 전선로 시스템의 서로 이어지는 급전 레일의 팽창 연결 장치
KR20140022757A (ko) 분리가능하게 고정된 주행 기어들을 가진 전류 콜렉터 캐리지
KR101490337B1 (ko) 위치 이동 가능한 구동 롤러를 구비한 와이어 이동형 로봇
WO2017006745A1 (ja) スライドシート用の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装置
JP2009026775A (ja) 移動ロボットの外部電源接続装置
JP2019068563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装置
JP4915912B2 (ja) 絶縁トロリー用回路分割部材
US20210231194A1 (en) Elongate object guiding device, and roller attachment
CN211685448U (zh) 行驶设备的车架
KR101832215B1 (ko) 집전장치 및 이를 갖춘 크레인
KR101380703B1 (ko) 집전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