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0577B - 自行車煞車總成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煞車總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0577B
TWI600577B TW101140195A TW101140195A TWI600577B TW I600577 B TWI600577 B TW I600577B TW 101140195 A TW101140195 A TW 101140195A TW 101140195 A TW101140195 A TW 101140195A TW I600577 B TWI600577 B TW I60057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bicycle
alignment
washer
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0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00354A (zh
Inventor
高地毅
村岡勉
Original Assignee
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00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03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05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057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1/00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1/02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in which cycle wheels are engaged by brake elements
    • B62L1/06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in which cycle wheels are engaged by brake elements the wheel rim being enga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1/00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1/02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in which cycle wheels are engaged by brake elements
    • B62L1/06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in which cycle wheels are engaged by brake elements the wheel rim being engaged
    • B62L1/10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in which cycle wheels are engaged by brake elements the wheel rim being engaged by the elements moving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wheel axis
    • B62L1/14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in which cycle wheels are engaged by brake elements the wheel rim being engaged by the elements moving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wheel axis the elements being mounted on levers pivotable about different a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Description

自行車煞車總成
本發明一般而言係關於一種自行車煞車總成。更特定而言,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有一煞車臂對之自行車煞車總成。
自行車通常具備用於停車之至少一個煞車裝置。目前,可利用多種多樣之自行車煞車裝置。最受歡迎類型之自行車煞車裝置中之一者係一輪緣煞車。輪緣煞車經組態以藉由藉助附接至一煞車臂對之一煞車蹄片對夾緊車輪之輪緣而將一煞車力施加至一自行車之車輪。一輪緣煞車之一項眾所周知之實例係一卡鉗煞車。亦可以數種組態利用卡鉗煞車。舉例而言,卡鉗煞車包含一側拉類型、一中拉類型及一雙樞軸類型。一卡鉗煞車之一項實例揭示於美國專利第5,819,880號中。
煞車裝置應相對於車輪之輪緣準確地對準以用於對車輪之輪緣施加一煞車力。
本發明之一個目的係提供一種自行車煞車總成,關於該自行車煞車總成,將一煞車單元相對於一自行車車架準確地對準。
根據本發明之一項態樣,一自行車煞車總成包含一煞車單元、一固定結構及一對準結構。該煞車單元包含第一煞車臂及第二煞車臂。該固定結構經組態以將該煞車單元有 效地耦合至一自行車車架之一煞車支撐部分。該對準結構安置於該固定結構附近。該對準結構經組態以將該煞車單元對準於該煞車支撐部分。
依據以下詳細說明,熟習此項技術者將明瞭此等及其他目的、特徵、態樣及優點,以下詳細說明連同附圖一起揭示選定實施例。
現參考形成此原始發明之一部分之附圖。
現將參考圖式闡釋選定實施例。依據本發明,熟習此項技術者將明瞭,僅出於圖解說明之目的而非出於如由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所界定來限制本發明之目的而提供下文對實施例之說明。
參考圖1至圖4,圖解說明根據一第一實施例之配備有一自行車煞車裝置12(例如,一煞車單元)之一自行車10之一前部部分。自行車煞車裝置12係一側拉卡鉗輪緣煞車,且更特定而言係一雙樞軸側拉卡鉗輪緣煞車。特定而言,自行車煞車裝置12以樞軸方式耦合至自行車10之一前叉14(例如,一自行車車架)。自行車煞車裝置12經組態及相對於前叉14配置以用於在前車輪16之一自行車輪緣18處選擇性地緊夾一前車輪16以使用摩擦施加一煞車力。特定而言,騎車者將操作一煞車操作裝置,該煞車操作裝置又將拉動一煞車纜線以致使自行車煞車裝置12以一習用方式嚙合前車輪16之自行車輪緣18。當然,依據本發明將明瞭,自行車煞車裝置12可安裝於自行車10之一後部以用於選擇 性地緊夾一後車輪(未展示)之一自行車輪緣。此外,自行車及其各種組件在先前技術中係眾所周知的,且因此,本文中將不詳細論述或圖解說明自行車10及其各種組件,惟自行車10之與自行車煞車裝置12相關之組件除外。
基本上,如圖2及圖3中所見,自行車煞車裝置12包含一第一煞車臂20、一第二煞車臂22及一安裝臂24。第一煞車臂20係一大體上C形部件,而第二煞車臂22係一Y形部件。第一煞車臂20、第二煞車臂22及安裝臂24係由諸如一金屬材料或一纖維增強塑膠材料之一適合材料形成之剛性部件。
第一煞車臂20及第二煞車臂22藉由安裝臂24相對於彼此以樞軸方式支撐。特定而言,第二煞車臂22藉由一安裝螺栓26(例如,一固定結構)以樞軸方式附接至安裝臂24,安裝螺栓26亦用以將整個自行車煞車裝置12安裝至自行車10。安裝螺栓26之中心軸界定自行車煞車裝置12之一第一樞軸A1。第一煞車臂20藉由一支撐螺栓(未展示)以樞軸方式附接至安裝臂24。支撐螺栓之中心軸界定自行車煞車裝置12之一第二樞軸A2。因此,在所圖解說明實施例之自行車煞車裝置12中提供一雙樞軸配置。如圖3中所見,以一習用方式在第一煞車臂20及第二煞車臂22之間提供一彈簧以用於將第一煞車臂20及第二煞車臂22偏置至其非煞車位置。
如圖2及圖3中所展示,將自行車煞車裝置12安裝於前叉14上以使得自行車煞車裝置12跨在前車輪16之自行車輪緣 18上。更特定而言,自行車煞車裝置12經定位以使得第一煞車臂20及第二煞車臂22之煞車蹄片位於接近前車輪16之自行車輪緣18之相對側處。關於自行車煞車裝置12,當藉由提供至自行車10之一把手之一煞車操縱桿拉動煞車纜線之一內部線纜時,第一煞車臂20及第二煞車臂22朝向自行車輪緣18擺動,煞車蹄片壓抵自行車輪緣18且藉此施加一煞車力。當將煞車操縱桿返回至其原始位置時,第一煞車臂20及第二煞車臂22藉由彈簧而擺動至另一側(亦即,煞車釋放側),且自自行車輪緣18釋放煞車力。關於此自行車煞車裝置12,第一煞車臂20圍繞第二樞軸A2樞轉且第二煞車臂22圍繞第一樞軸A1樞轉以使得在煞車蹄片處獲得一均勻且強大之煞車力。
舉例而言,美國專利第13/184,671號中闡述此等卡鉗輪緣煞車,該美國專利藉此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因此,為簡潔起見,將省略自行車煞車裝置12之構造之細節。
如上文所闡述,藉由單個安裝螺栓26將自行車煞車裝置12安裝至自行車10之前叉14。特定而言,如圖3及圖4中所見,藉由單個安裝螺栓26經由一附接間隔件30(例如,一附接部分)、一第一墊圈32及一第二墊圈34及一第三墊圈36將自行車煞車裝置12安裝至前叉14。附接間隔件30係具有一螺栓通孔之一圓柱形部件。附接間隔件30在自行車煞車裝置12與前叉14之間軸向安置於安裝螺栓26上。第一墊圈32、第二墊圈34及第三墊圈36係分別具有螺栓通孔之大體上環形部件。第一墊圈32、第二墊圈34及第三墊圈36在 附接間隔件30與前叉14之間軸向安置於安裝螺栓26上。安裝螺栓26延伸穿過第二煞車臂22及安裝臂24之安裝孔以使得第二煞車臂22及安裝臂24以樞軸方式支撐於安裝螺栓26上。安裝螺栓26亦以此次序延伸穿過附接間隔件30之螺栓通孔以及第一墊圈32、第二墊圈34及第三墊圈36。此外,安裝螺栓26延伸穿過形成於前叉14之一煞車支撐部分14a上之一安裝孔,且然後擰緊至安置於與前叉14之煞車支撐部分14a之相對之一部分上之一固定螺母38。附接間隔件30係由諸如一金屬材料或一纖維增強塑膠材料之一適合材料形成之一剛性部件。此外,第一墊圈32、第二墊圈34及第三墊圈36由照慣例用於墊圈之一適合材料(諸如,一金屬材料或一塑膠材料)形成。安裝螺栓26及固定螺母38形成將自行車煞車裝置12有效地耦合至前叉14之煞車支撐部分14a之一固定結構。
如圖4中所見,附接間隔件30係具有一平坦端面30a(例如,一支座面)之一環形部件。附接間隔件30之平坦端面30a具有一平坦環形表面。如圖7中進一步所見,第一墊圈32係一環形部件,該環形部件具有一平坦端面32a(例如,一平坦接觸面)及與平坦端面32a相對之一第一對準面32b(例如,一第一接觸面)。第一墊圈32之平坦端面32a具有一平坦環形表面。第一墊圈32之第一對準面32b具有一凹表面。特定而言,第一墊圈32之第一對準面32b具有一部分球形凹表面。第二墊圈34係一環形部件,該環形部件具有一第二對準面34a(例如,一第二接觸面)及與第二對準 面34a相對之一平坦端面34b(例如,一平坦接觸面)。第二墊圈34之第二對準面34a具有一凸表面。特定而言,第二墊圈34之第二對準面34a具有一部分球形凸表面。第二墊圈34之平坦端面34b具有一平坦環形表面。第三墊圈36係一環形部件,該環形部件具有一平坦端面36a(例如,一平坦接觸面)及與平坦端面36a相對之一彎曲端面36b。如圖5至圖7中進一步所見,附接間隔件30之平坦端面30a與第一墊圈32之平坦端面32a接觸。第一墊圈32之第一對準面32b與第二墊圈34之第二對準面34a接觸。第二墊圈34之平坦端面34b與第三墊圈36之平坦端面36a接觸。第三墊圈36之彎曲端面36b與前叉14之煞車支撐部分14a之一端面接觸。
如圖5及圖6中所見,第一墊圈32之第一對準面32b具有一部分球形凹表面。另一方面,第二墊圈34之第二對準面34a具有一部分球形凹表面。第一墊圈32之第一對準面32b具有對應於第二墊圈34之第二對準面34a之曲率之曲率。特定而言,第一墊圈32之第一對準面32b具有等於第二墊圈34之第二對準面34a之曲率之曲率以使得第一對準面32b及第二對準面34a可配合在一起。因此,如圖5及圖6中所見,第一墊圈32及第二墊圈34關於安裝螺栓26相對於彼此搖動或滑動,同時維持第一對準面32b與第二對準面34a之間的表面至表面接觸。第一墊圈32之第一對準面32b及第二墊圈34之第二對準面34a形成一對準結構40,對準結構40將自行車煞車裝置12對準於前叉14之煞車支撐部分14a。對準結構40安置於安裝螺栓26附近。對準結構40安 置於煞車支撐部分14a與自行車煞車裝置12之附接間隔件30之間。第三墊圈36之彎曲端面36b亦具有對應於前叉14之煞車支撐部分14a之端面之一形狀,以使得第三墊圈36之彎曲端面36b及前叉14之煞車支撐部分14a之端面確保其間的表面至表面接觸。
關於此對準結構40,可消除附接間隔件30與前叉14之煞車支撐部分14a之間的未對準,此亦確保自行車煞車裝置12相對於前叉14而準確地對準。此外,自行車煞車裝置12可牢固地耦合至前叉14。
依據上文所圖解說明之配置,第一墊圈32之第一對準面32b具有一凹表面,且第二墊圈34之第二對準面34a具有一凸表面。然而,對準結構40之凹表面及凸表面沿安裝螺栓26之軸向位置係可互換的。舉例而言,如圖8中所見,一修改之第一墊圈132可包含一部分球形凸表面132b作為一第一對準面,且一經修改之第二墊圈134可包含一部分球形凹表面134a作為一第二對準面,其與第一墊圈132之部分球形凸表面132b配對。
依據上文所圖解說明之配置,附接間隔件30以及第一墊圈32、第二墊圈34及第三墊圈36分別單獨地形成為獨立部件。然而,附接間隔件30以及第一墊圈32、第二墊圈34及第三墊圈36可分別與其他自行車組件整體地形成。
舉例而言,如圖9中所見,附接間隔件30及第一墊圈32可與安裝臂24整體地形成為一單件式整體部件。此外,第二墊圈34及第三墊圈36可與煞車、前叉14整體地形成為一 單件式整體部件。在此情形中,如圖9中所圖解說明,一自行車煞車裝置112(例如,一煞車單元)之一經修改之安裝臂124具有一第一對準面130a,而一經修改之煞車支撐部分114a則具有一第二對準面114b。換言之,自行車煞車裝置112(例如,一煞車單元)直接安裝於一前叉114(例如,一自行車車架之一煞車支撐部分)上。第一對準面130a可形成於自行車煞車裝置112之安裝臂124之一部分130上,而第二對準面114b則可形成於前叉114之一部分(例如,煞車支撐部分114a)上。自行車煞車裝置112相同於自行車煞車裝置12,惟安裝臂124之構造除外,且前叉114相同於前叉14,惟煞車支撐部分114a之構造除外。第一對準面130a具有一部分球形凹表面。第二對準面114b具有一部分球形凸表面。第一對準面130a與第二對準面114b接觸。第一對準面130a及第二對準面114b形成一對準結構140。換言之,對準結構140之第一對準面130a安置於自行車煞車裝置112上,而對準結構140之第二對準面114b則安置於前叉114之煞車支撐部分114a上。對準結構140安置於安裝螺栓26(例如,一固定結構)附近。安裝螺栓26延伸穿過第二煞車臂22(參見圖2及圖3)及安裝臂124之部分130。此外,安裝螺栓26延伸穿過前叉114之煞車支撐部分114a且以螺紋方式擰至固定螺母38(參見圖3)。
此外,第一墊圈32可僅與附接間隔件30整合成為一單件式整體部件。此外,第二墊圈34可僅與第三墊圈36整合成為一單件式整體部件。在上文所闡述之此等情形中,對準 結構40之凹表面及凸表面沿安裝螺栓26之軸向位置係可互換的,如上文所闡述。
依據上文所圖解說明之配置,第一對準面32b及第二對準面34a具有相同曲率。然而,第一對準面32b及第二對準面34a可具有不同曲率。特定而言,第二墊圈34可具有一平坦環形端面作為第二對準面34a,其與第一墊圈32之第一對準面32b配對。特定而言,第一墊圈32及第二墊圈34經調整尺寸以使得第二墊圈34之平坦環形端面之一外部周邊邊緣沿第一墊圈32之第一對準面32b之凹表面滑動或搖動。在此情形中,第一墊圈32之凹表面及第二墊圈34之平坦環形端面沿安裝螺栓26之軸向位置亦係可互換的,如上文所闡述。另一方面,第一墊圈32可具有一平坦環形端面作為第一對準面32b,其與第二墊圈34之第二對準面34a配對。特定而言,第一墊圈32及第二墊圈34經調整尺寸以使得第一墊圈32之平坦環形端面之一內部周邊邊緣可沿第二墊圈34之第二對準面34a之凸表面滑動或搖動。在此情形中,第一墊圈32之平坦環形端面及第二墊圈34之凸表面沿安裝螺栓26之軸向位置亦係可互換的,如上文所闡述。此外,在上文所闡述之此等情形中,附接間隔件30以及第一墊圈32、第二墊圈34及第三墊圈36可分別與其他自行車組件整體地形成,如上文所闡述。
依據上文所圖解說明之配置,具有第一對準面32b及第二對準面34a之對準結構40可提供至形成自行車煞車裝置12之煞車組件之軸向接觸位置中之任一者。舉例而言,對 準結構40可提供於安裝螺栓26之一頭部與第二煞車臂22之間、第二煞車臂22與安裝臂24之間或安裝臂24與附接間隔件30之間。在上文所闡述之此等情形中,第一對準面32b及第二對準面34a可整體地形成於此等煞車組件上或可形成於與此等煞車組件分離之單獨部件(諸如,墊圈)上。
第二實施例
現參考圖10及圖11,圖解說明根據一第二實施例之配備有一自行車煞車裝置212(例如,一煞車單元)之一自行車210之一前部部分。自行車煞車裝置212係一懸臂類型煞車裝置。特定而言,自行車煞車裝置212以樞軸方式耦合至自行車210之一前叉214(例如,一自行車車架)。自行車煞車裝置212經組態及相對於前叉214配置以用於在前車輪216之一自行車輪緣218處緊夾一前車輪216以使用摩擦施加一煞車力。特定而言,騎車者將操作一煞車操作裝置,該煞車操作裝置又將拉動一煞車纜線以致使自行車煞車裝置212以一習用方式嚙合前車輪216之自行車輪緣218。當然,依據本發明將明瞭,自行車煞車裝置212可安裝於自行車210之一後部以用於選擇性地緊夾一後車輪(未顯示)之一自行車輪緣。此外,自行車及其各種組件在先前技術中係眾所周知的,且因此,本文中將不詳細論述或圖解說明自行車210及其各種組件,惟自行車210之與自行車煞車裝置212相關之組件除外。
基本上,如圖10中所見,自行車煞車裝置212包含一第一煞車臂220及一第二煞車臂222。第一煞車臂220及第二 煞車臂222在其下部端處以樞軸方式耦合至前叉214且在其上部端處耦合至煞車纜線。第一煞車臂220及第二煞車臂222以樞軸方式耦合於第一安裝支柱226及第二安裝支柱228上,該等安裝支柱分別形成於前叉214之第一煞車支撐部分232及第二煞車支撐部分234上。第一安裝支柱226及第二安裝支柱228之中心軸界定自行車煞車裝置12之第一樞軸A21及第二樞軸A22。第一煞車臂220及第二煞車臂222包含可分別以樞軸方式安裝至叉葉片240及242的第一安裝部分236及第二安裝部分238(例如,附接部分)。第一安裝部分236及第二安裝部分238藉由安裝螺栓244及246分別可旋轉地耦合至第一安裝支柱226及第二安裝支柱228,其分別形成自行車煞車裝置212與前叉214之間的第一附接結構248及第二附接結構250(例如,固定結構)。
舉例而言,美國再發證專利第US RE39,389 E號中闡述此等懸臂類型煞車,該專利藉此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因此,為簡潔起見,將省略自行車煞車裝置212之構造之細節。
參考圖11,本文中將闡述第一煞車臂220與第一煞車支撐部分232之間的第一附接結構248。由於第一附接結構248及第二附接結構250之構造係鏡像對稱,因此為簡潔起見,將省略第二煞車臂222與第二煞車支撐部分234之間的第二附接結構250之構造之細節。
如圖11中所見,第一煞車臂220具有在第一煞車臂220之第一安裝部分236(例如,一樞軸端)處之一樞軸孔或開口 254。安裝螺栓244具有一帶螺紋緊固件或螺桿,其延伸至樞軸開口254中且以螺紋方式擰至第一安裝支柱226之一內部帶螺紋孔中以將第一煞車臂220以樞軸方式耦合至前叉214之叉葉片240。第一煞車臂220之第一安裝部分236具有一第一對準面236a(例如,一第一接觸面)作為一端面。第一煞車臂220之第一對準面236a具有一凹表面。特定而言,第一對準面236a具有一部分球形凹表面。前叉214之第一煞車支撐部分232具有一第二對準面232a(例如,一第二接觸面)作為一端面。第二對準面232a具有一凸表面。特定而言,第二對準面232a具有一部分球形凸表面。第一煞車臂220之第一對準面236a與前叉214之第二對準面232a接觸。第一煞車臂220之第一對準面236a具有對應於第一煞車支撐部分232之第二對準面232a之曲率之曲率。特定而言,第一煞車臂220之第一對準面236a具有等於第一煞車支撐部分232之第二對準面232a之曲率之曲率以使得第一對準面236a及第二對準面232a可配合在一起。因此,第一煞車臂220之第一安裝部分236及前叉214之第一煞車支撐部分232關於第一安裝支柱226相對於彼此搖動或滑動,同時維持第一對準面236a與第二對準面232a之間的表面至表面接觸。第一安裝部分236之第一對準面236a及第一煞車支撐部分232之第二對準面232a形成一第一對準結構260,第一對準結構260將自行車煞車裝置212之第一煞車臂220對準於前叉214之叉葉片240。以類似方式,第二安裝部分238及第二煞車支撐部分234形成一第二對準結構 262,第二對準結構262將自行車煞車裝置212之第二煞車臂222對準於前叉214之叉葉片242。第一對準結構260及第二對準結構262分別安置於安裝螺栓244及246附近。此外,第一對準結構260及第二對準結構262安置於自行車煞車裝置212之第一煞車支撐部分232及第二煞車支撐部分234與第一安裝部分236及第二安裝部分238之間。
關於此等第一對準結構260及第二對準結構262,可消除第一煞車臂220及第二煞車臂222與第一煞車支撐部分232及第二煞車支撐部分234之間的未對準,此亦確保自行車煞車裝置212相對於前叉214準確地對準。此外,自行車煞車裝置212可牢固地耦合至前叉214。
依據上文所圖解說明之配置,第一煞車臂220之第一對準面236a具有一凹面,且前叉214之第一煞車支撐部分232之第二對準面232a具有一凸面。然而,凹面及凸面沿第一安裝支柱226之軸向位置係可互換的。舉例而言,第一煞車臂220之第一對準面236a可包含一部分球形凸表面,且前叉214之第一煞車支撐部分232之第二對準面232a可包含一部分球形凹表面,該部分球形凹表面與第一煞車臂220之第一對準面236a之部分球形凸表面配對。
依據上文所圖解說明之配置,第一對準面236a係與第一煞車臂220整體地形成之第一安裝部分236之一端面,且第二對準面232a係與前叉214整體地形成之第一煞車支撐部分232之一端面。然而,第一對準面236a可形成為與第一煞車臂220分離之一部件(諸如,一墊圈)之一端面。在此情 形中,具有第一對準面236a之墊圈安置於第一煞車臂220之第一安裝部分236之一端面與第一煞車支撐部分232之間。另一方面,第二對準面232a亦可形成為與前叉214分離之一部件(諸如,一墊圈)之一端面。在此情形中,具有第二對準面232a之墊圈安置於第一煞車臂220之第一安裝部分236與第一煞車支撐部分232之間。在上文所闡述之此等情形中,凹面及凸面沿第一安裝支柱226之軸向位置亦係可互換的,如上文所闡述。
依據上文所圖解說明之配置,第一對準面236a及第二對準面232a具有相同曲率。然而,第一對準面236a及第二對準面232a可具有不同曲率。特定而言,前叉214之第一煞車支撐部分232之第二對準面232a可具有與第一煞車臂220之第一對準面236a配對之一平坦面。特定而言,前叉214及第一煞車臂220經調整尺寸以使得前叉214之平坦面之一外部周邊邊緣可沿第一煞車臂220之第一對準面236a之凹表面滑動或搖動。在此情形中,凹表面及平坦面沿第一安裝支柱226之軸向位置亦係可互換的,如上文所闡述。另一方面,第一煞車臂220之第一對準面236a可具有與前叉214之第二對準面232a配對之一平坦面。特定而言,前叉214及第一煞車臂220經調整尺寸以使得第一煞車臂220之平坦面之一內部周邊邊緣可沿前叉214之第二對準面232a之凸表面滑動或搖動。在此情形中,平坦面及凸表面沿第一安裝支柱226之軸向位置亦係可互換的,如上文所闡述。此外,在上文所闡述之此等情形中,第一對準面236a 可形成為與第一煞車臂220分離之一部件(諸如,一墊圈)之一端面,如上文所闡述。另一方面,第二對準面232a亦可形成為與前叉214分離之一部件(諸如,一墊圈)之一端面,如上文所闡述。
依據上文所圖解說明之配置,第一對準結構260及第二對準結構262可提供至形成自行車煞車裝置212之煞車組件之軸向接觸位置中之任一者。舉例而言,第一對準結構260可提供於安裝螺栓244之一頭部與第一煞車臂220之間。在此情形中,第一對準面236a及第二對準面232a可整體地形成於此等煞車組件上或可形成於與此等煞車組件分離之不同部件(諸如,墊圈)上。
第三實施例
現參考圖12至圖14,圖解說明根據一第三實施例之配備有一自行車煞車裝置312(例如,一煞車單元)之一自行車310之一前部部分。自行車煞車裝置312係一側拉卡鉗輪緣煞車,且更特定而言係一雙樞軸側拉卡鉗輪緣煞車。特定而言,自行車煞車裝置312以樞軸方式耦合至自行車310之一前叉314(例如,一自行車車架)。自行車煞車裝置312經組態及相對於前叉314配置以用於在前車輪316之一自行車輪緣318處選擇性地緊夾一前車輪316以使用摩擦施加一煞車力。特定而言,騎車者將操作一煞車操作裝置,該煞車操作裝置又將拉動一煞車纜線以致使自行車煞車裝置312以一習用方式嚙合前車輪316之自行車輪緣318。當然,依據本發明將明瞭,自行車煞車裝置312可安裝於自行車310 之一後部以用於選擇性地緊夾一後車輪(未展示)之一自行車輪緣。此外,自行車及其各種組件在先前技術中係眾所周知的,因此,本文中將不詳細論述或圖解說明自行車310及其各種組件,惟自行車310之與自行車煞車裝置312相關之組件除外。
基本上,如圖12及圖13中所見,自行車煞車裝置312基本上包含一第一煞車臂320、一第二煞車臂322及一偏置部件324。第一煞車臂320及第二煞車臂322係由一適合材料(諸如,一金屬材料或一纖維增強塑膠材料)形成之鋼性部件。第一煞車臂320及第二煞車臂322以樞軸方式耦合至前叉314。特定而言,第一煞車臂320及第二煞車臂322包含可分別以樞軸方式安裝至叉葉片340及342之第一安裝部分332及第二安裝部分334。第一安裝部分332及第二安裝部分334分別具有煞車附接襯套346及348,該等煞車附接襯套可旋轉地支撐用於將第一安裝部分332及第二安裝部分334分別安裝至前叉314之叉葉片340及342的安裝螺栓352及354。
舉例而言,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040930號、第13/041030號及第13/408324號中闡述此等卡鉗輪緣煞車,該等美國專利申請案藉此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因此,為簡潔起見,將省略自行車煞車裝置312之構造之細節。
參考圖12及圖13,第一煞車臂320及第二煞車臂322藉由安裝螺栓352及354分別以樞軸方式耦合至前叉314之叉葉片340及342上之第一煞車支撐部分350及第二煞車支撐部 分351。安裝螺栓352及354之中心軸界定自行車煞車裝置12之第一樞軸A31及第二樞軸A32。特定而言,安裝螺栓352及354延伸穿過第一安裝部分332及第二安裝部分334之煞車附接襯套346及348。此外,第一附接間隔件356及第二附接間隔件358(例如,附接部分)分別軸向安置於第一安裝部分332及第二安裝部分334與叉葉片340及342之第一煞車支撐部分350及第二煞車支撐部分351之間。安裝螺栓352及354以螺紋方式或以無螺紋方式延伸穿過第一附接間隔件356及第二附接間隔件358,且然後分別直接以螺紋方式擰至形成於前叉314之叉葉片340及342之第一煞車支撐部分350及第二煞車支撐部分351上之帶螺紋部分,其形成自行車煞車裝置312與前叉314之間的第一附接結構360及第二附接結構362。
參考圖14,將詳細闡述第一附接結構360。由於第二附接結構362具有相同於或類似於第一附接結構360之一構造,因此為簡潔起見,將省略第二附接結構362之細節。
如圖14中所見,安裝螺栓352延伸穿過第一附接間隔件356且然後直接以螺紋方式擰至形成於前叉314之叉葉片340之第一煞車支撐部分350上之帶螺紋部分以將第一煞車臂320以樞軸方式耦合至前叉314之叉葉片340。第一附接間隔件356具有一第一對準面356a,其與前叉314之第一煞車支撐部分350之一第二對準面350a接觸。第一附接間隔件356之第一對準面356a具有一部分球形凹表面。另一方面,前叉314之第一煞車支撐部分350之第二對準面350a具 有與一部分球形凹表面。第一附接間隔件356之第一對準面356a具有對應於第一煞車支撐部分350之第二對準面350a之曲率之曲率。特定而言,第一對準面356a具有等於第二對準面350a之曲率之曲率以使得第一對準面356a及第二對準面350a配合在一起。因此,第一煞車臂320之第一附接間隔件356及前叉314之第一煞車支撐部分350關於安裝螺栓352相對於彼此搖動或滑動,同時維持第一對準面356a與第二對準面350a之間的表面至表面接觸。第一附接間隔件356之第一對準面356a及第一煞車支撐部分350之第二對準面350a形成一第一對準結構364,第一對準結構364將自行車煞車裝置312之第一煞車臂320對準於前叉314之叉葉片340。以類似方式,第二附接間隔件358及第二煞車支撐部分351形成一第二對準結構366,第二對準結構366將自行車煞車裝置312之第二煞車臂322對準於前叉314之叉葉片342。第一對準結構364及第二對準結構366分別安置於安裝螺栓352及354附近。此外,第一對準結構364及第二對準結構366安置於第一煞車支撐部分350及第二煞車支撐部分351與自行車煞車裝置312之第一附接間隔件356及第二附接間隔件358之間。
關於此等第一對準結構364及第二對準結構366,可消除第一煞車臂320及第二煞車臂322與前叉314之叉葉片340及342之間的未對準,此亦確保自行車煞車裝置312相對於前叉314而準確地對準。此外,自行車煞車裝置312可牢固地耦合至前叉314。
依據上文所圖解說明之配置,第一附接間隔件356之第一對準面356a具有一凹面,且前叉314之第一煞車支撐部分350之第二對準面350a具有一凸面。然而,凹面及凸面沿安裝螺栓352之軸向位置係可互換的。舉例而言,第一附接間隔件356之第一對準面356a可包含一部分球形凸表面,且前叉314之第一煞車支撐部分350之第二對準面350a可包含一部分球形凹表面,該部分球形凹表面與第一附接間隔件356之第一對準面356a之部分球形凸表面配對。
依據上文所圖解說明之配置,第一對準面356a係與第一煞車臂320單獨地形成之第一附接間隔件356之一端面,且第二對準面350a係與前叉314整體地形成之第一煞車支撐部分350之一端面。然而,第一對準面356a可形成為與第一煞車臂320整體地形成之一第一附接間隔件之一端面。另一方面,第一對準面356a可形成為與第一附接間隔件356分離之一部件(諸如,一墊圈)之一端面。在此情形中,具有第一對準面356a之墊圈安置於第一煞車臂320之第一附接間隔件356之一端面與第一煞車支撐部分350之間。此外,第二對準面350a可形成為與前叉314分離之一部件(諸如,一墊圈)之一端面。在此情形中,具有第二對準面350a之墊圈安置於第一附接間隔件356與第一煞車支撐部分350之間。在上文所闡述之此等情形中,凹面及凸面沿安裝螺栓352之軸向位置亦係可互換的,如上文所闡述。
依據上文所圖解說明之配置,第一對準面356a及第二對準面350a具有相同曲率。然而,第一對準面356a及第二對 準面350a可具有不同曲率。特定而言,前叉314之第一煞車支撐部分350之第二對準面350a可具有一平坦環形端面,該平坦環形端面與第一煞車臂320之第一對準面356a配對。特定而言,前叉314及第一煞車臂320經調整尺寸以使得前叉314之第一煞車支撐部分350之平坦環形端面之一外部周邊邊緣可沿第一煞車臂320之第一對準面356a之凹表面滑動或搖動。在此情形中,第一對準面356a之凹表面及平坦環形端面沿安裝螺栓352之軸向位置亦係可互換的,如上文所闡述。另一方面,第一煞車臂320之第一對準面356a可具有一平坦環形端面,該平坦環形端面與第一煞車支撐部分350之第二對準面350a配對。特定而言,前叉314及第一煞車臂320經調整尺寸以使得第一煞車臂320之第一附接間隔件356之平坦環形端面之一內部周邊邊緣可沿前叉314之第一煞車支撐部分350之第二對準面350a之凸表面滑動或搖動。在此情形中,平坦環形端面及第二對準面350a之凸表面沿安裝螺栓352之軸向位置亦係可互換的,如上文所闡述。此外,在上文所闡述之此等情形中,第一對準面356a可形成為與第一煞車臂320分離之一部件(諸如,一墊圈)之一端面。另一方面,第二對準面350a亦可形成為與前叉314分離之一部件(諸如,一墊圈)之一端面。
依據上文所圖解說明之配置,第一對準結構364及第二對準結構366可提供至形成自行車煞車裝置312之煞車組件之軸向接觸位置中之任一者。舉例而言,第一對準結構 364可提供於安裝螺栓352之一頭部與第一煞車臂320之間或第一煞車臂320與第一附接間隔件356之間。在上文所闡述之此等情形中,第一對準面356a及第二對準面350a可整體地形成於此等煞車組件上或可形成於與此等煞車組件分離之單獨部件(諸如,墊圈)上。此外,第二對準結構366可提供於安裝螺栓354之一頭部與第二煞車臂322之間或第二煞車臂322與第二附接間隔件352之間。
在圖12及圖13中所展示之此實施例中,自行車煞車裝置312經由第一附接結構360及第二附接結構362直接安裝至前叉314。另一方面,如圖15中所見,自行車煞車裝置312可經由一配接器368安裝至一前叉。當僅存在一個安裝孔(諸如,用於安裝某些類型之側拉煞車之一中心安置之安裝孔)時,配接器368可安裝至一現有車架或一新車架。
如圖15中所圖解說明,配接器368具有:一配接器主體370,其具有第一煞車附接部分370a及第二煞車附接部分370b;及一固定螺栓372。自行車煞車裝置312之安裝螺栓352及354延伸穿過第一安裝部分332及第二安裝部分334且然後直接以螺紋方式擰至形成於配接器368之第一煞車附接部分370a及第二煞車附接部分370b上之帶螺紋部分。固定螺栓372延伸穿過形成於一前叉414之一煞車支撐部分414a上之一安裝孔且然後擰緊至一固定螺母以將配接器368固定地耦合至前叉414。此形成自行車煞車裝置312與前叉414之間的一單個附接結構374。
關於此配置,上文所闡述之第一對準結構364及第二對 準結構366可提供於自行車煞車裝置312之第一附接間隔件356及第二附接間隔件358與配接器368之第一煞車附接部分370a及第二煞車附接部分370b之間。關於此等第一對準結構364及第二對準結構366,可消除第一煞車臂320及第二煞車臂322與前叉314之間的未對準,此確保自行車煞車裝置312相對於前叉414而準確地對準。此外,自行車煞車裝置312可牢固地耦合至前叉414。
另一選擇係或另外,第一實施例中所圖解說明之對準結構40亦可以第一實施例中所闡述之一方式提供於配接器368與前叉14之間。此亦確保自行車煞車裝置312相對於前叉414而準確地對準。此外,自行車煞車裝置312可牢固地耦合至前叉414。
在理解本發明之範疇時,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包括(comprising)」及其派生詞意欲為開放式術語,其指定所陳述特徵、元件、組件、群組、整數及/或步驟之存在,但並不排除其他未陳述特徵、元件、組件、群組、整數及/或步驟之存在。前述內容亦適用於具有類似意義之措辭,諸如術語「包含(including)」、「具有(having)」及其派生詞。此外,除非另有指定,否則術語「部分(part)」、「區段(section)」、「部分(portion)」、「部件(member)」或「元件(element)」在以單數形式使用時可具有一單個部分或複數個部分之雙重意義。
雖然已挑選僅選定實施例來圖解說明本發明,但依據本發明,熟習此項技術者將明瞭,可在不背離如隨附申請專 利範圍中所界定之本發明之範疇之情況下在本文中做出各種改變及修改。此外,僅出於圖解說明之目的而非出於如由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所界定來限制本發明之目的而提供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前述說明。
10‧‧‧自行車
12‧‧‧自行車煞車裝置
14‧‧‧前叉
14a‧‧‧煞車支撐部分
16‧‧‧前車輪
18‧‧‧自行車輪緣
20‧‧‧第一煞車臂
22‧‧‧第二煞車臂
24‧‧‧安裝臂
26‧‧‧安裝螺栓
30‧‧‧附接間隔件
30a‧‧‧平坦端面
32‧‧‧第一墊圈
32a‧‧‧平坦端面
32b‧‧‧第一對準面
34‧‧‧第二墊圈
34a‧‧‧第二對準面
34b‧‧‧平坦端面
36‧‧‧第三墊圈
36a‧‧‧平坦端面
36b‧‧‧彎曲端面
38‧‧‧固定螺母
40‧‧‧對準結構
112‧‧‧自行車煞車裝置
114‧‧‧前叉
114a‧‧‧經修改之煞車支撐部分/煞車支撐部分
114b‧‧‧第二對準面
124‧‧‧經修改之安裝臂/安裝臂
130‧‧‧部分
130a‧‧‧第一對準面
132‧‧‧修改之第一墊圈/第一墊圈
132b‧‧‧部分球形凸表面
134‧‧‧經修改之第二墊圈
134a‧‧‧部分球形凹表面
140‧‧‧對準結構
210‧‧‧自行車
212‧‧‧自行車煞車裝置
214‧‧‧前叉
216‧‧‧前車輪
218‧‧‧自行車輪緣
220‧‧‧第一煞車臂
222‧‧‧第二煞車臂
226‧‧‧第一安裝支柱
228‧‧‧第二安裝支柱
232‧‧‧第一煞車支撐部分
232a‧‧‧第二對準面
234‧‧‧第二煞車支撐部分
236‧‧‧第一安裝部分
236a‧‧‧第一對準面
238‧‧‧第二安裝部分
240‧‧‧叉葉片第一安裝部分
242‧‧‧叉葉片
244‧‧‧安裝螺栓
246‧‧‧安裝螺栓
248‧‧‧第一附接結構
250‧‧‧第二附接結構
254‧‧‧樞軸孔或開口
260‧‧‧第一對準結構
262‧‧‧第二對準結構
310‧‧‧自行車
312‧‧‧自行車煞車裝置
314‧‧‧前叉
316‧‧‧前車輪
318‧‧‧自行車輪緣
320‧‧‧第一煞車臂
322‧‧‧第二煞車臂
324‧‧‧偏置部件
332‧‧‧第一安裝部分
334‧‧‧第二安裝部分
340‧‧‧叉葉片
342‧‧‧叉葉片
346‧‧‧煞車附接襯套
348‧‧‧煞車附接襯套
350‧‧‧第一煞車支撐部分
350a‧‧‧第二對準面
351‧‧‧第二煞車支撐部分
352‧‧‧安裝螺栓
354‧‧‧安裝螺栓
356‧‧‧第一附接間隔件
356a‧‧‧第一對準面
358‧‧‧第二附接間隔件
360‧‧‧第一附接結構
362‧‧‧第二附接結構
364‧‧‧第一對準結構
366‧‧‧第二對準結構
368‧‧‧配接器
370‧‧‧配接器主體
370a‧‧‧第一煞車附接部分
370b‧‧‧第二煞車附接部分
372‧‧‧固定螺栓
374‧‧‧單個附接結構
414‧‧‧前叉
414a‧‧‧煞車支撐部分
圖1係根據一第一實施例之配備有一自行車煞車總成之一自行車之一部分側視立面圖;圖2係圖1中所圖解說明之自行車之一部分前視立面圖,其圖解說明附接至自行車之一前叉之自行車煞車總成;圖3係圖1中所圖解說明之自行車煞車總成之一經放大側視立面圖;圖4係圖3中所圖解說明之自行車煞車總成之一經分解側視立面圖;圖5係圖1中所圖解說明之自行車煞車總成之一部分剖面圖,其圖解說明自行車煞車總成之一對準結構;圖6係圖1中所圖解說明之自行車煞車總成之一部分剖面圖,其圖解說明自行車煞車總成之對準結構;圖7係圖5中所圖解說明之自行車煞車總成之對準結構之一經分解透視圖,其圖解說明對準結構之一墊圈之一部分球形凸表面;圖8係一自行車煞車總成之一經修改對準結構之一經分解透視圖,其圖解說明對準結構之一墊圈之一部分球形凹表面;圖9係一自行車煞車總成之一對準結構之一經修改實例 之一部分剖面圖;圖10係根據一第二實施例之配備有一自行車煞車總成之一自行車之一部分前視立面圖;圖11係圖10中所圖解說明之自行車之一前叉及自行車煞車總成之一部分側視立面圖,其中去除前叉之一部分及自行車煞車總成之一煞車臂以展示圖10中所圖解說明之自行車煞車總成之一對準結構;圖12係根據一第三實施例之配備有一自行車煞車總成之一自行車之一部分前視立面圖;圖13係圖12中所圖解說明之自行車煞車總成之一透視圖;圖14係圖12中所圖解說明之自行車煞車總成之一部分剖面圖,其圖解說明自行車煞車總成之一對準結構;及圖15係一自行車煞車總成之一經修改自行車煞車裝置之一經分解透視圖。
12‧‧‧自行車煞車裝置
14‧‧‧前叉
14a‧‧‧煞車支撐部分
26‧‧‧安裝螺栓
30‧‧‧附接間隔件
30a‧‧‧平坦端面
32‧‧‧第一墊圈
32a‧‧‧平坦端面
32b‧‧‧第一對準面
34‧‧‧第二墊圈
34a‧‧‧第二對準面
34b‧‧‧平坦端面
36‧‧‧第三墊圈
36a‧‧‧平坦端面
36b‧‧‧彎曲端面
38‧‧‧固定螺母
40‧‧‧對準結構

Claims (14)

  1. 一種自行車煞車總成,其包括:一煞車單元,其包含第一煞車臂及第二煞車臂及一彈簧構件,該第一及第二煞車臂係經組態以彼此相對樞接,但彼此並未直接連接,該彈簧構件係被安置於該第一及第二煞車臂之間以將該第一及第二煞車臂之各個偏壓至一非煞車位置;一固定結構,其經組態以將該煞車單元有效地耦合至一自行車車架之一煞車支撐部分;及一對準結構,其經組態以容納該固定結構之一安裝螺栓,以使得該煞車單元係可相對該對準結構移動,該對準結構經組態以將該煞車單元對準於該煞車支撐部分,且該第一及第二煞車臂之其中之一者經組態以容納該固定結構之該安裝螺栓,該對準結構包含第一、第二及第三墊圈,該第一、第二及第三墊圈之各個具有一部分球形表面,且該第一、第二及第三墊圈其中至少之一者具有一安裝孔,該安裝孔具有一大於該安裝螺栓之一外徑的一內徑以促進該固定結構之可調性,其中該第三墊圈之該部分球形表面包含一部分球形凸表面且對應該煞車支撐部分之一端面,如此該第三墊圈之該部分球形凸表面與該煞車支撐部分之該端面確保其間的表面至表面接觸。
  2.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煞車總成,其中該對準結構安置於該煞車支撐部分上。
  3.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煞車總成,其中該對準結構安置於該煞車單元上。
  4.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煞車總成,其中該煞車單元進一步包含可附接至該煞車支撐部分之一附接部分。
  5. 如請求項4之自行車煞車總成,其中該對準結構安置於該煞車單元之該附接部分上。
  6.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煞車總成,其中該對準結構安置於該煞車支撐部分與該煞車單元之間。
  7.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煞車總成,其中該第一及第二墊圈之部分球形表面中之一者包含一部分球形凹表面。
  8.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煞車總成,其中該第一及第二墊圈之部分球形表面中之一者包含一部分球形凸表面。
  9.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煞車總成,其中該第一及第二墊圈之部分球形表面中之一者包含一部分球形凹表面,且該第一及第二墊圈之部分球形表面中之另一者包含一部分球形凸表面。
  10.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煞車總成,其中該第一墊圈及該第二墊圈分別具有第一接觸面及第二接觸面,該第一墊圈及該第二墊圈之該第一接觸面及該第二接觸面彼此配對,該第一墊圈及該第二墊圈之該第 一接觸面及該第二接觸面中之至少一者包含該等部分球形表面之一。
  11. 如請求項10之自行車煞車總成,其中該第一接觸面及該第二接觸面中之一者包含一凹表面,且該第一接觸面及該第二接觸面中之另一者包含一凸表面。
  12. 如請求項10之自行車煞車總成,其中該第一墊圈進一步具有與該第一墊圈之該第一接觸面相對之一平坦接觸面,該第一墊圈之該平坦接觸面與該煞車單元之一支座面接觸。
  13.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煞車總成,其中該固定結構包含一延伸穿過該第一及第二墊片之固定螺栓。
  14.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煞車總成,其中該煞車單元係一卡鉗煞車。
TW101140195A 2012-06-19 2012-10-30 自行車煞車總成 TWI6005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526,972 US9561835B2 (en) 2012-06-19 2012-06-19 Bicycle brake assembl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0354A TW201400354A (zh) 2014-01-01
TWI600577B true TWI600577B (zh) 2017-10-01

Family

ID=49487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0195A TWI600577B (zh) 2012-06-19 2012-10-30 自行車煞車總成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61835B2 (zh)
CN (1) CN103507900A (zh)
DE (1) DE102013203213B4 (zh)
IT (1) ITMI20130968A1 (zh)
TW (1) TWI6005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12244A1 (en) * 2015-06-30 2017-01-04 Campagnolo S.R.L. Bicycle brake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the profile of a surface portion of a lever of said brake
EP3112243B1 (en) * 2015-06-30 2020-04-08 Campagnolo S.R.L. Bicycle brake
US9914043B1 (en) * 2017-02-04 2018-03-13 Bin Lu System for electrical propulsion of a skateboard
DE102017215738A1 (de) 2017-09-07 2019-03-07 Audi Ag Brennstoffzellenanordnung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Brennstoffzellenanordnung
US10767715B2 (en) * 2018-10-11 2020-09-08 Bendix Spicer Foundation Brake Llc Pivotable actuator mounting devi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76719B (en) * 1999-07-07 2002-02-21 Avid Llc Structure for adjustably attaching a disc brake caliper to a bicycle frame
TWM262444U (en) * 2004-07-30 2005-04-21 Tektro Technology Corp Improved structure of bicycle caliper
US7007776B1 (en) * 2005-02-04 2006-03-07 Ah-Ping Lin Bicycle disk brake device
TWI273068B (en) * 2005-10-27 2007-02-11 Ruei-Bin Chen Multi-direction adjusting apparatus of disc breaking device for bicy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23008Y2 (zh) * 1975-10-15 1980-05-31
FR2668654B1 (fr) * 1990-10-30 1993-04-30 Alcatel Telspace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ans l'espace.
US5328001A (en) * 1991-07-04 1994-07-12 Yoshikawa Mfg. Co., Ltd. Side pull bicycle brake with differential spring release and pivotal stopper structure
US5390767A (en) * 1992-02-07 1995-02-21 Shimano Inc. Brake caliper support structure for a bicycle
JPH079692U (ja) * 1993-07-26 1995-02-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ブレーキ装置
JP3279169B2 (ja) 1996-04-02 2002-04-30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シューホルダ
IT1319913B1 (it) * 2000-02-24 2003-11-12 Campagnolo Srl Freno di bicicletta.
US6874601B2 (en) * 2003-02-28 2005-04-05 Kuo Yung-Pin Brake pad assembly
US20050281611A1 (en) * 2004-06-17 2005-12-22 Seals-It Seal component for use with a spherical rod end assembly
JP2006029552A (ja) 2004-07-21 2006-02-02 Shimano Inc 自転車用ディスクロータ
US6945369B1 (en) * 2004-08-04 2005-09-20 Jui-Pin Chen Adjustable disk brake assembly for a bicycle
US20060037819A1 (en) 2004-08-19 2006-02-23 Shimano, Inc. Bicycle disk brake rotor with laminated components having differing thicknesses
CN2837192Y (zh) * 2005-11-14 2006-11-15 陈瑞斌 自行车碟式刹车器的多向调整装置
JP2007185987A (ja) * 2006-01-11 2007-07-26 Kawasaki Heavy Ind Ltd 可倒式バックミラー装置
US8096392B2 (en) * 2007-09-26 2012-01-17 Craig Hawley Edwards Light weight bicycle brake assembly
CN201264697Y (zh) 2008-07-24 2009-07-01 利奇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碟刹器锁紧装置
US8522929B2 (en) * 2009-12-10 2013-09-03 Shimano Inc. Bicycle rim brake assembly
CN201971113U (zh) * 2011-01-14 2011-09-14 嘉冠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 刹车装置与前叉管的组装结构
CN202080377U (zh) * 2011-02-15 2011-12-21 罗荣光 一种机车后视镜
CN202089198U (zh) * 2011-06-08 2011-12-28 马士峰 一种带平行度补偿结构的卡钳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76719B (en) * 1999-07-07 2002-02-21 Avid Llc Structure for adjustably attaching a disc brake caliper to a bicycle frame
TWM262444U (en) * 2004-07-30 2005-04-21 Tektro Technology Corp Improved structure of bicycle caliper
US7007776B1 (en) * 2005-02-04 2006-03-07 Ah-Ping Lin Bicycle disk brake device
TWI273068B (en) * 2005-10-27 2007-02-11 Ruei-Bin Chen Multi-direction adjusting apparatus of disc breaking device for bicy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333985A1 (en) 2013-12-19
CN103507900A (zh) 2014-01-15
DE102013203213B4 (de) 2021-04-08
DE102013203213A1 (de) 2013-12-19
US9561835B2 (en) 2017-02-07
ITMI20130968A1 (it) 2013-12-20
TW201400354A (zh) 2014-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0577B (zh) 自行車煞車總成
US9731787B2 (en)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mounting assembly
US9267560B2 (en) Bicycle disc brake rotor assembly and bicycle disc brake rotor
US9840304B2 (en) Hydraulic brake actuation device
US8997943B2 (en) Bicycle brake with synchronized brake arms
US10227104B2 (en) Bicycle control device mounting assembly
US8651244B2 (en) Hydraulic brake device
US8413769B2 (en) Bicycle brake system using cam mechanism
US20170259881A1 (en) Rocker for a bicycle gear
US10427750B2 (en) Bicycle disc brake caliper assembly
TW201902768A (zh) 自行車盤式制動器卡鉗
CN104251272A (zh) 盘式制动卡钳以及基座构件
US8056682B2 (en) Bicycle brake device
EP2444310B1 (en) Bicycle brake system using cam mechanism
US20130025979A1 (en) Low-Profile Dual-Pivot Caliper Brake
US9446814B2 (en) Bicycle brake arm
US9701362B2 (en) Bicycle brake device
US10766301B2 (en) Rear wheel fixing mechanism for a bicycle
US10155562B2 (en) Hydraulic braking device
US9764794B2 (en) Bicycle brake device and bicycle rim brake device
JP3943588B1 (ja) 両引きブレーキキャリパー
TWI714850B (zh) 自行車盤式制動器卡鉗
TW201708030A (zh) 自行車制動器
JP3863552B1 (ja) クワガタ型ブレーキキャリパー
JP2002234473A (ja) 自転車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