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8553B - refrigerator - Google Patents

refrigerat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8553B
TWI598553B TW105104288A TW105104288A TWI598553B TW I598553 B TWI598553 B TW I598553B TW 105104288 A TW105104288 A TW 105104288A TW 105104288 A TW105104288 A TW 105104288A TW I598553 B TWI598553 B TW I59855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storage
space
moisture
refrigera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4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8538A (zh
Inventor
Atsushi Morino
Masanobu Ogawa
Rei Takeda
Hirotoshi Watanabe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866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5704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1357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5343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13574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61551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ppliances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6385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85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8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855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scription

冰箱
本發明係關於冰箱。
期待一種可一邊維持冰箱內的食品鮮度,一邊良好控制濕度的冰箱。與如上所示之技術相關,已知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技術。
在專利文獻1係記載:具備有:貯藏室;相對前述貯藏室,朝前後移動自如的下段容器;裝卸自如地被設在前述下段容器,將前述下段容器分隔成前側空間及後側空間的分隔件;被載置在前述下段容器的上部而位於與前述分隔件的上端面相接觸、或近接的上段容器;及被設在前述下段容器的前述後側空間的水分吸收放出装置,前述水分吸收放出裝置係具備有:使前述後側空間內的水分在自身的表面結露而形成為結露水的金屬的高熱傳導構件;及藉由接觸將前述貯藏室冷卻的冷氣,使所保持的水分對前述冷氣放出的樹脂纖維的水分吸收放出構件。
此外,記載:前述水分吸收放出構件係接擋由前述高熱傳導構件流落的結露水,以所接擋的結露水被前述水分 吸收放出構件吸收的方式被配置在前述高熱傳導構件的下端側,前述高熱傳導構件與前述水分吸收放出構件係具有預定間隙而相對向配置,前述冷氣接觸與前述高熱傳導構件之面對前述後側空間之側為相反側,藉此以前述高熱傳導構件被冷卻的方式配置有前述高熱傳導構件。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5621068號公報
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技術中,為使容器內的水分結露,設有金屬製的高熱傳導構件,構造較為複雜。
本發明係鑑於如上所示之課題而完成者,本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在提供一種可以簡單的構造,控制貯藏室內部的濕度,且維持冰箱內的食品的鮮度的冰箱。
本發明人等為解決前述課題而精心研究。結果發現藉由以下發明,可解決前述課題:一種冰箱,其係具備有:供貯藏貯藏物的貯藏室;相對前述貯藏室,朝前後移動自如的容器;及藉由接觸將前述貯藏室內冷卻的冷 氣,使所保持的水分對前述冷氣放出的樹脂纖維的水分吸收放出構件,前述水分吸收放出構件被安裝在前述容器的側壁,前述側壁係其外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觸將前述貯藏室內冷卻的冷氣,藉此使前述貯藏室內的水分在自身的內面結露而形成為結露水,前述水分吸收構件係使在前述側壁的內面流落的結露水,由形成在前述容器的下部的間隙部朝前述容器之外吸出而放出至前述冷氣。
可提供一種可以簡單的構造,控制貯藏室內部的濕度,且維持冰箱內的食品的鮮度的冰箱。
1‧‧‧冰箱本體
2‧‧‧冷藏室左門
3‧‧‧冷藏室右門
4a‧‧‧製冰室門
4b‧‧‧急速冷凍室門
5‧‧‧冷凍室門
6‧‧‧蔬菜室門
7a、7b‧‧‧上鉸鏈
8a、8b‧‧‧下鉸鏈
10‧‧‧冰箱
100‧‧‧蔬菜室(貯藏室)
101‧‧‧下段容器(收納容器)
101A‧‧‧後側下段空間(第二空間)
101B‧‧‧前側空間
101C‧‧‧後側上段空間(第一空間)
101a‧‧‧結露面
102‧‧‧上段容器(內部容器、收納容器)
102a‧‧‧連通孔(空間連通孔)
103‧‧‧分隔件
104‧‧‧導引部
105‧‧‧蔬菜容器蓋體(蓋體構件)
105a‧‧‧滾紋
105b‧‧‧蒸散板(水分吸藏放出構件)
105c‧‧‧連通孔(內外連通孔)
105d‧‧‧肋條
106‧‧‧鎖把(支持固定解除機構)
106a‧‧‧按下部
106b‧‧‧凹陷部
106c‧‧‧連通孔
106d‧‧‧連通孔(空間連通孔)
106e‧‧‧連通孔(空間連通孔)
106f‧‧‧觸媒蓋體
106g‧‧‧把手殼體後
106h‧‧‧把手殼體前
106j‧‧‧把手桿
110‧‧‧下段容器蓋體
110a‧‧‧開縫
112‧‧‧蒸散匣
112a‧‧‧殼體
112b‧‧‧殼體下
112c‧‧‧蓋體
112c1‧‧‧開縫
112d‧‧‧蒸散板
112e‧‧‧蒸散板
112f‧‧‧保護材
112g‧‧‧通風孔
113‧‧‧噴吹面
114‧‧‧間隙部
116‧‧‧蒸散單元蓋體
116a‧‧‧開縫
116b‧‧‧對向構件
116c‧‧‧溝部
116d‧‧‧結露水排出部
117‧‧‧結露水
118‧‧‧鉑觸媒
124‧‧‧內箱
141‧‧‧冷氣供給調整手段
圖1係本實施形態之冰箱的正面圖。
圖2係在冰箱內,已安裝好上段容器的下段容器的斜視圖。
圖3係在冰箱內,配置有蔬菜容器蓋體的蔬菜室的斜視圖。
圖4係圖3的A-A線剖面圖。
圖5係由上段容器的正面側的斜視圖。
圖6係由上段容器的背面側的斜視圖。
圖7係由上段容器的下側的斜視圖。
圖8係顯示構成鎖把的各構件,(a)係由其背面側 的斜視圖,(b)係其分解斜視圖,(c)係(a)中的B-B線剖面圖。
圖9係由蔬菜容器蓋體的上方的斜視圖。
圖10係由蔬菜容器蓋體的下方的斜視圖,(a)係其全體圖,(b)係放大顯示(a)的C部的圖。
圖11係蔬菜容器蓋體的側面圖。
圖12係由下段容器的正面側的斜視圖。
圖13係由下段容器的背面側的斜視圖。
圖14係被安裝在下段容器的背面側的側壁的構件的斜視圖,(a)係被安裝在內側面的下段容器蓋體,(b)係被安裝在外側面的殼體。
圖15係被安裝在下段容器的外側背面的蒸散匣的分解斜視圖,(a)係安裝好蒸散板的狀態,(b)係卸下蒸散板的狀態。
圖16係顯示使後側下段空間的內部的水分結露,而將該結露後的水在蔬菜室的外部蒸散時的樣子的圖。
圖17係顯示被安裝在下段容器的內部的下段容器蓋體的變形例的圖,取代下段容器蓋體而被安裝的蒸散單元蓋體的斜視圖。
圖18係由正面側顯示將圖17所示之蒸散單元蓋體安裝在下段容器的內部時的下段容器的內部的斜視圖。
圖19係當在冰箱內收容下段容器時的下段容器的剖面圖。
圖20係顯示由冰箱內稍微拉出下段容器時的下段容 器的剖面圖。
圖21係顯示在由冰箱內完全拉出下段容器之後,藉由解除鎖把將後側上段空間解放時的樣子的剖面圖。
圖22係由冰箱內完全拉出下段容器及上段容器時的冰箱的剖面圖。
圖23係顯示測定出各空間內的蔬菜中的維他命C殘留量的實驗結果的圖。
以下一邊參照圖示,一邊說明用以實施本發明的形態(本實施形態)。
圖1係本實施形態之冰箱10的正面圖。圖1所示之冰箱10係在冰箱本體1的正面具備有:冷藏室左門2、冷藏室右門3、製冰室門4a、急速冷凍室門4b、冷凍室門5、及蔬菜室門6。冷藏室左門2係可藉由上鉸鏈7a及下鉸鏈8a,以紙面跟前方向旋動。此外,冷藏室右門3係可藉由上鉸鏈7b及下鉸鏈8b,以紙面跟前方向旋動。亦即,冷藏室左門2及冷藏室右門3係配備成可左右對開,在藉由該等及冰箱本體1所形成的空間形成有冷藏室(未圖示)。
此外,製冰室門4a、急速冷凍室門4b、及冷凍室門5係可朝紙面跟前方向拉出。接著,在藉由該等及冰箱本體1所形成的空間,分別形成有製冰室、急速冷凍室、及冷凍室(均未圖示)。蔬菜室門6亦同樣地,可朝 紙面跟前方向拉出。此外,在藉由其及冰箱本體1所構成的空間形成有蔬菜室100(貯藏室,參照圖2)。
圖2係在冰箱10內,已安裝好上段容器102的下段容器101的斜視圖。在蔬菜室100,冰箱本體1(參照圖1)的內箱124構成蔬菜室100的壁面(左壁、右壁、及底壁)。此外,被配置在蔬菜室100的上方的蔬菜容器蓋體105(參照圖3)構成蔬菜室100的上壁。因此,在蔬菜室100,確保一定程度的下段容器101及上段容器102的各自的內部的密閉性。
在蔬菜室100,下段容器101(收納容器)及上段容器102(收納容器、內部容器)拉出自由地被收容在正面側及背面側(以下有時稱為「在前後方向」)。但是,在本實施形態中,即使下段容器101朝前後方向移動,上段容器102在下段容器101的內部的位置亦不會改變。但是,詳細內容容後敘述,藉由使用者操作鎖把106(參照圖8),上段容器102亦可拉出至正面側。
在蔬菜室100的背面側係形成有用以將壓縮機(未圖示)等配置在冰箱外的機械室(未圖示)。因此,底壁相較於正面側為在背面側為較高。此外,在下段容器101係配備有玻璃製的分隔件103。藉此,下段容器101被分割為二個劃區(正面側的前側空間101B、背面側的後側下段空間101A及後側上段空間101C,在圖2中均未圖示)。接著,上段容器102係以覆蓋下段容器101的二個劃區之中的背面側的空間的方式作配置。
圖3係在冰箱10內,配置有蔬菜容器蓋體105(蓋體構件)的蔬菜室100的斜視圖。蔬菜容器蓋體105係以覆蓋下段容器101及上段容器102(參照圖4。在圖3中均未圖示)的上部開口的方式作配置。其中,蔬菜容器蓋體105係當將下段容器101收容在冰箱10時,被配置在下段容器101的上方。因此,當將下段容器101由冰箱10完全拉出時,蔬菜容器蓋體105係殘留在冰箱10的內部,下段容器101的內部被開放至外部。
蔬菜容器蓋體105係藉由具有光透過性的樹脂所構成。在蔬菜容器蓋體105的上面且正面側係形成有滾紋(由正面側朝背面側延伸的複數溝槽)105a。接著,使用者將下段容器101及上段容器102拉出至正面側而使用該等時,來自被安裝在蔬菜室100的外部且為上方的LED照明的光係透過該滾紋105a而被照射在下段容器101及上段容器102的內部。如前所述滾紋105a係藉由複數溝槽所形成,因此入射至滾紋105a的光係被擴散。此外,滾紋105a係藉由複數溝槽所形成,因此表面積大。因此,一邊抑制陰影發生,一邊照射大範圍。
此外,在蔬菜容器蓋體105的下面(亦即面對蔬菜室100的內部的面)係配置有蒸散板105b。此外,在蔬菜容器蓋體105的上面係形成有將蔬菜室100的內外連通的複數連通孔105c(內外連通孔)。該等之詳細內容係一邊參照圖9或圖10等一邊容後敘述。
此外,在位於蔬菜室100的壁面、或蔬菜室 100與冷凍室之間的絕熱分隔壁係形成有冷氣的吹出口(未圖示)。接著,在該吹出口係設有可控制將蔬菜室100冷卻的冷氣的供給的冷氣供給調整手段141。藉此,被噴吹至蔬菜室100的冷氣多少會進入至後側空間101A(參照圖4),而且由正面側漏出。再者,可防止後側空間101A內的濕度過度上升,防止在未意圖的部位的結露。
圖4係圖3的A-A線剖面圖。其中,在圖4亦一併顯示在圖1中所示之蔬菜室門6。下段容器101係被劃區成後側下段空間101A、前側空間101B、及後側上段空間101C等三個空間。該等之中,後側下段空間101A係藉由被配置在下段容器101的內部的分隔件103、及上段容器102的下面,將下段容器101區隔而形成。此外,前側空間101B係藉由上段容器102的正面側的側面、分隔件103、及蔬菜容器蓋體105,將下段容器101區隔而形成。後側上段空間101C係藉由上段容器102、及蔬菜容器蓋體105,將下段容器101區隔而形成。
在該等各空間之中,在後側下段空間101A的背面側係配置有控制下段容器101的內部的各空間(亦即後側下段空間101A、前側空間101B、及後側上段空間101C的三個空間內)的濕度的蒸散匣112。關於蒸散匣112的詳細內容,一邊參照圖16等,一邊容後敘述。
此外,在上段容器102的底面係形成有將後側下段空間101A(第一空間)及後側上段空間101C(第 二空間)相連通的連通孔102a(空間連通孔)。藉此,可進行後側下段空間101A與後側上段空間101C之雙方的除濕。
圖5係由上段容器102的正面側的斜視圖。被配置在上段容器102的正面側的鎖把106(支持固定解除機構)係將在平常時被支持固定在下段容器101的內部的上段容器102,藉由被使用者操作而可將上段容器102前後方向移動者。鎖把106係具備有:可藉由被按下而朝向上段容器102的正面側移動的按下部106a、及在上段容器102的正面側上端稍微凹陷而形成的凹陷部106b所構成。接著,使用者一邊把持凹陷部106b,一邊以把持按下部106a的手的拇指等按下,藉此在下段容器101內的上段容器102的支持固定即被解除。接著,藉此,上段容器102可以前後方向移動。
此外,在鎖把106的正面側下方係形成有透過鎖把106的內部,將後側下段空間101A、前側空間101B、及後側上段空間101C等三個空間(以下有時將該等空間總稱為「各空間」)彼此相連通的連通孔106c(空間連通孔)。此外,在鎖把106的內部係在可與各空間內的空氣相接觸的位置收容有鉑觸媒118(參照圖8(b))。因此,通過連通孔106c而被取入至鎖把106的空氣係接觸該鉑觸媒118,之後,接觸到鉑觸媒118的空氣係被供給至各空間。藉此,前側空間101B內的空氣係可達至後側上段空間101C內的蒸散板105b(參照圖10) 或形成在後側下段空間101A內的背面側的結露面101a(參照圖16)。因此,可進行前側空間101B內的空氣濕度的控制。
圖6係由上段容器102的背面側的斜視圖。在鎖把106的背面側的下方亦形成有透過鎖把106的內部而將各空間彼此相連通的連通孔106d。接著,與前述連通孔106c同樣地,通過該連通孔106d而被取入至鎖把106的空氣係接觸前述鉑觸媒118,之後,接觸到鉑觸媒118的空氣係被供給至各空間。其中,連通孔106d係透過形成在上段容器102的正面側側面的孔102b,面對後側上段空間101C。
圖7係由上段容器102的下側的斜視圖。在鎖把106的下方,亦透過鎖把106的內部,形成有將後側下段空間101A、前側空間101B、及後側上段空間101C等三個空間相連通的連通孔106e。接著,與前述連通孔106c、106d同樣地,通過該連通孔106e而被取入至鎖把106的空氣係接觸前述鉑觸媒,之後,接觸到鉑觸媒的空氣係被供給至各空間。其中,連通孔106e係透過形成在上段容器102的底面的孔102c而面對後側下段空間101A。
圖8係顯示構成鎖把106的各構件,(a)係由其背面側的斜視圖,(b)係其分解斜視圖,(c)係(a)中的B-B線剖面圖。其中,在圖8(c)中,為簡化圖示,省略用以解除鎖定(上段容器102的支持固定)的 機構的一部分的圖示。
如圖8(a)所示,鎖把106係構成為具備有:具有連通孔106d的觸媒蓋體106f;供安裝觸媒蓋體106f的把手殼體後106g;被安裝在把手殼體後106g的正面側的把手殼體前106h;及與按下部106a(參照圖5)一體構成的把手桿106j。接著,如圖8(b)所示,若觸媒蓋體106f由鎖把106被卸下,在鎖把106的內部係以左右方向延伸配置有鉑觸媒118。該鉑觸媒118係以避開用以解除鎖把106中的鎖定的機構(未圖示)的方式被配置在鎖把106的內部。
在圖8(c)中,粗線箭號係表示空氣流通方向。如圖8(c)所示,鉑觸媒118係可通過連通孔106c、106d、106e而與各空間內的空氣相接觸。此外,並未進行藉箭號所為之圖示,惟各空間內的空氣係未與鉑觸媒118相接觸而亦被供給至其他空間。
在此,說明鉑觸媒118。鉑觸媒118係與光觸媒不同,即使沒有LED等光,亦將各空間內的空氣所含有的乙烯及三甲基胺分解的觸媒。乙烯藉由鉑觸媒118被分解,藉此發生二氧化碳及水蒸氣。接著,所發生的二氧化碳係透過連通孔而被供給至各空間內,因此各空間所貯藏的蔬菜的氣孔被關閉,蔬菜呼吸受到抑制,且因呼吸所致之營養成分的減少或乾燥受到抑制,因此長時間維持蔬菜的鮮度。其中,以鉑觸媒118的設置場所而言,若為在分隔各空間的至少一個壁面設置觸媒收納部且在該觸媒收 納部收納鉑觸媒118即可,而不限於鎖把106內部。此時,在觸媒收納部亦形成有與各空間相連通的連通孔。此外,亦可為在各空間的任何壁面設置觸媒收納部,並且在分隔各空間的壁面形成連通孔的構造。
此外,若二氧化碳被溶解在被貯藏在蔬菜室100的蔬菜等的表面所存在的水,蔬菜等的表面係成為酸性。但是,若溶解於水時發生顯示鹼性的三甲基胺,三甲基胺亦會溶解在蔬菜表面所存在的水,因此藉由二氧化碳的溶解而酸化的蔬菜表面即被中和。但是,在冰箱10中,三甲基胺藉由鉑觸媒118而被分解,藉此被保存在蔬菜室100的蔬菜等的表面係成為酸性,蔬菜表面的微生物增殖受到抑制。
冰箱10中的鉑觸媒118為丸狀,在被裝在袋中的狀態下被收容在鎖把106。藉此,丸狀的鉑觸媒118係當上段容器102拉出及被收容時在袋內被適度混合。因此,防止相對於丸,空氣僅由一方向接觸,維持觸媒功能。其中,亦可使用其他遷移金屬觸媒,而非侷限於鉑觸媒118。以遷移金屬觸媒而言,在冰箱10中係使用具有細孔的二氧化矽(中孔洞二氧化矽),在該細孔的內部擔持鉑或釕等遷移金屬的微粒子。
圖9係由蔬菜容器蓋體105的上方的斜視圖。如前所述,在蔬菜容器蓋體105的正面側的上面係形成有滾紋105a。由該滾紋105a的外側,來自未圖示之LED照明的光被照射在蔬菜室100的內部。此外,在蔬菜 容器蓋體105係形成有複數將形成在被配置在蔬菜容器蓋體105的下方的上段容器102(圖9中並未圖示)與蔬菜容器蓋體105之間的後側上段空間101C的內外相連通的連通孔105c。該連通孔105c在冰箱10中為24個,包含形成在蔬菜室100的背面右側的冷氣返回口(未圖示)的近傍而形成。
圖10係由蔬菜容器蓋體105的下方的斜視圖,(a)係其全體圖,(b)係放大顯示(a)的C部的圖。圖10(a)係顯示由蔬菜容器蓋體105的正面側的下方觀察蔬菜容器蓋體105的樣子者。如圖10(a)所示,在蔬菜容器蓋體105的下面(面對上段容器102的內部的面)係配置有蒸散板105b(水分吸藏放出構件)。蒸散板105b係編入PET纖維等樹脂纖維而形成的平板狀的構件,雖會通過空氣,液體的水分則會吸收者。接著,所被吸濕的水分係可對空氣進行蒸散(放出)。
如圖10(b)所示,在蔬菜容器蓋體105的下面,與將蔬菜室100的內外連通的連通孔105c相對向形成有肋條105d。接著,蒸散板105b被插入在形成在連通孔105c與肋條105d之間的空間105e,藉此在蔬菜容器蓋體105的下面保持蒸散板105b。此外,藉由在空間105e保持蒸散板105b,連通孔105c位於蒸散板105b的鉛直投影下,連通孔105c以蒸散板105b被閉塞。藉此,一邊包含下段容器101及上段容器102的內部的水分的空氣通過連通孔105c被排出至蔬菜室100的外部,一邊抑制冷 氣直接由蔬菜室100的外部通過連通孔105c而進入至蔬菜室100的內部。
此外,若後側上段空間105C的內部的空氣接觸蔬菜容器蓋體105,該空氣所含有的水分係有在蔬菜容器蓋體105結露而發生結露水的可能性。但是,所發生的結露水係藉由遍及上段容器102的上方的全域作配置的蒸散板105b而被吸濕。因此,抑制結露水落下至後側上段空間10C。
圖11係蔬菜容器蓋體105的側面圖。在圖11中,被配置在蔬菜容器蓋體105的下方的下段容器101及下段容器102係以假想線表示。蒸散板105b係面對上段容器102的內部而被安裝在蔬菜容器蓋體105的下面。此外,在圖11中雖未圖示,在蔬菜容器蓋體105的上方係通流供冷卻蔬菜室100之用的冷風。因此,通流的冷風係以拂過由連通孔105c露出的蒸散板105b的方式通流。藉此,被蒸散板105b所吸濕的液體的水形成為水蒸氣而被放出至通流的冷風。亦即,蔬菜室100內的水分在蒸散板105b被吸收,經吸濕的水分透過連通孔105c而被放出至蔬菜室外。因此,防止蒸散板105b過度將水吸濕,水滴滴下至上段容器102的內部的情形。
圖12係由下段容器101的正面側的斜視圖。下段容器101的內部係藉由分隔件103而被區隔成正面側及背面側。接著,在下段容器101的背面側的內部係形成有後側下段空間101A,此外,在下段容器101的正面側 的內部係形成有前側空間101B(圖12中並未圖示)。在下段容器101的背面側係以覆蓋結露水所附著的面(結露面101a,圖12中並未圖示)的方式安裝有下段容器蓋體110。結露水發生的樣子係一邊參照圖16一邊容後敘述。
圖13係由下段容器101的背面側的斜視圖。如前所述將下段容器101的內部區隔的分隔件103係藉由一對被設置在下段容器101的左右內壁的導引部104予以支持。此外,在安裝有下段容器蓋體110(參照圖12)的下段容器101的相反側的面(亦即外側面)係安裝有:來自冷氣供給調整手段141(參照圖3)的冷氣的噴吹面113、及將在前述結露水所附著的面結露的水蒸散至該冷氣的蒸散匣112。
圖14係被安裝在下段容器101的背面側的側壁的構件的斜視圖,(a)係被安裝在內側面的下段容器蓋體110,(b)係被安裝在外側面的殼體112。如圖14(a)所示,在下段容器蓋體110係形成有複數開縫110a。所形成的開縫110a的方向係形成為由正面側流至背面側時朝向下方向。即使在因開縫110a形成為如上所示之方向,在下段容器蓋體110的表面產生結露水的情形下,該結露水係可通過開縫110a而到達至被配置在其背面側的蒸散板112e(後述),防止結露水落下至後側下段空間101A。
此外,在該下段容器蓋體110的表面係被施行粗化加工。亦即,下段容器蓋體110的表面係經粗面 化。藉此,提高下段容器蓋體110的親水性而難以形成水滴,藉此使用者可難以察覺到水滴的存在。因此,防止使用者懷有水滴可能落下的不安感。
此外,如圖14(b)所示,蒸散匣112係構成為具備有:收容覆蓋圖14中並未圖示的蒸散板112d(參照圖15)而被嵌入的蓋體112c的殼體112a、及固定所被嵌入的蓋體112c的殼體下112b。
圖15係被安裝在下段容器101的外側背面的蒸散匣112的分解斜視圖,(a)係安裝好蒸散板112d的狀態,(b)係卸下蒸散板112d的狀態。該圖15(a)所示狀態亦會有顯示由圖14所示狀態,使蓋體112c朝正面側旋動而卸下,使蒸散板112d露出的狀態者。若說明該情形,殼體112a的下側端部、與蓋體112c的下側端部係以可旋動的方式被扣止。因此,如圖15(a)所示,若由殼體112a卸下蓋體112c,將該被扣止的部分作為軸中心,蓋體112c進行旋動且朝下側移動。藉此,板狀的蒸散板112d朝正面側露出。
此外,在該板狀的蒸散板112d的下端係與蒸散板112d一體地連接有由正面側朝背面側延伸的蒸散板112e。因此,由被配置在蒸散匣112的內部的蒸散板112d及蒸散板112e所成之一體物係藉由樹脂纖維所構成之L字形狀者。
該等蒸散板112d、112e係與一邊參照圖10一邊說明的蒸散板105b為相同材質者,因此省略其詳細 說明。接著,詳細內容容後敘述,在下段容器101的內側面(圖16所示之結露面101a)結露的水係在該內側面滴流而被蒸散板112e吸濕。接著,被吸濕的水係依序在蒸散板112e及蒸散板112d擴散且至蒸散板112d。
如圖15(b)所示,在蒸散板112d的背面側係配置有形成有可穿過空氣的通風孔112g的保護材112f。在該蒸散匣112的背面側通流的冷氣係通過該通風孔112g而與蒸散板112d的背面側相接觸。藉此,至蒸散板112d的水分係被蒸散至相接觸的冷氣。
圖16係顯示使後側下段空間101A的內部的水分結露,將該結露的水蒸散至蔬菜室100的外部時的樣子的圖。在下段容器101的後側壁一體形成的冷氣的噴吹面113係被噴吹來自冷氣供給調整手段141的冷氣。藉此,噴吹面113的近傍的壁溫係比其他部分的壁溫為更低。因此,接觸到構成下段容器101之該部分的內壁面(結露面101a)的空氣中的水分係結露而發生結露水117。所發生的結露水117係因本身重量,由形成在下段容器101的後側壁的下部的間隙部114流落至下段容器101外,另外通過形成在蓋體112c的開縫112c1而流落至蒸散板112e。其中,間隙部114亦可形成在下段容器101的下部的其他場所,亦可為例如形成在下段容器101的底面且背面側者。
被蒸散板112e吸濕的水分係在蒸散板112e、112d的內部擴散。此時,所被吸濕的水分係在以上下方 向配置的蒸散板112d的內部朝上方向擴散。接著,在蒸散板112d內擴散的水分係如前所述被蒸散至接觸蒸散板112d的冷氣,藉此,蔬菜室100的內部的空氣的水分被排出至蔬菜室100的外部。如上所示,蒸散板112e、112d係使在後側壁的內面流落的結露水,由形成在後側壁的間隙部114朝下段容器101之外吸出而放出至冷氣。此時,使冷氣直接接觸下段容器101的後側壁,將後側壁本身形成為結露面,藉此可不用如習知般設置金屬製的高熱傳導構件,可以簡單構造控制貯藏室內部的濕度。
在本實施形態之冰箱10中,如圖16所示,蒸散板112d的上下方向的長度(高度)、與噴吹面113的上下方向的長度(高度)係大致成為相同。在此,蒸散板112d的左右方向的長度、與噴吹面113的左右方向的長度係如圖13所示為大致相同。因此,蒸散板112d的面積係形成為與噴吹面113的面積為大致相同。接著,對下段容器101的外側面亦即噴吹面113噴吹冷氣,且由被配置在其下部的蒸散匣112,使冰箱內的水分蒸散,藉此可有效利用較小的下段容器101的外側面而控制其內部的濕度。
在此,說明被安裝在下段容器101的背面側的下段容器蓋體110的變形例。
圖17係顯示被安裝在下段容器101的內部的下段容器蓋體110的變形例的圖,取代下段容器蓋體110被安裝的蒸散單元蓋體116的斜視圖。圖14(a)所示之 下段容器蓋體110為板狀,但是可使用L字形狀的蒸散單元蓋體116,來取代該下段容器蓋體110。
在蒸散單元蓋體116,與前述下段容器蓋體110中的開縫110a同樣地,形成有產生朝下方向的空氣流的複數開縫116a。但是,在蒸散單元蓋體116的右側係形成有與下段容器101的右側側面相對向的對向構件116b。在該蒸散單元蓋體116的表面係與前述下段容器蓋體110同樣地,被施行粗化加工。
圖18係由正面側顯示將圖17所示之蒸散單元蓋體116安裝在下段容器101的內部時的下段容器101的內部的斜視圖。蒸散單元蓋體116係藉由未圖示之螺絲等而被固定在下段容器101的內壁。如一邊參照前述圖16一邊說明,在冰箱10,係藉由對形成在下段容器101的外側面的噴吹面113(參照圖16)噴吹冷氣,意圖性產生結露水。
但是,噴吹面113與下段容器101的右側的外側面係呈近接。因此,若因冷氣被噴吹至噴吹面113,下段容器101被冷卻時,會有其冷熱亦傳達至右側的內側面,在其右側的內側面亦產生結露水的情形。因此,如圖18所示,為了在右側的內側面可能產生的結露水亦進行回收,在背面側的右側配置有具備對向構件116b的蒸散單元蓋體116。此外,該L字形狀的蒸散單元蓋體116係在底面亦形成有結露水承收部,具有其底面朝背面側下降的傾斜。因此,即使在右側側面所發生的結露水假設到達 至底面,亦可導引至背面側,最終藉由蒸散板112e、112d吸收水分而對冷氣放出。
在蒸散單元蓋體116的右側側面,亦即對向構件116b的下方,係形成有具有由正面側朝向背面側下降的傾斜的溝部116c。接著,下段容器101的右側側面被冷卻的結果,若在對向構件116b的表面產生結露水,藉由由右側壁朝後側壁呈傾斜的溝部116c,接擋因本身重量而落下的結露水,防止落下至下段容器101的內部。接著,被接擋的結露水係在溝部116c通流而至背面側,通過近接開縫116a而設的結露水排出部116d,被供給至被配置在蒸散單元蓋體116的背面側的蒸散板112e。接著,藉由如上所示,在對向構件116b的表面所產生的結露水亦被排出至蔬菜室100的外部。亦即,由鄰接後側壁的右側壁朝後側壁延伸的結露水導引構件被安裝在容器的內面,因此,不僅在後側壁的內側結露的結露水,關於在右側壁的內側結露的結露水,亦被供給至後側壁的內側,可藉由蒸散板112e而最終放出至後側壁的外側。
其中,下段容器101的內壁與對向構件116b的對向面之間雖然該等被未圖示之螺絲等所固定,但是產生稍微的間隙。但是,在該等之間,由於形成空氣層,因此傳熱性能差,因此不易產生結露水。因此,充分抑制在該等間隙之間發生結露水的情形。
接著,一邊參照圖19~圖22,一邊說明冰箱10的蔬菜室門6被拉出時之下段容器101等的動作。其 中,在圖19~圖22中,為簡化圖示,省略在前述中所說明的構件的一部分圖示。
圖19係當在冰箱10本體的蔬菜室100內完全收容下段容器101時的下段容器101的剖面圖。圖19係顯示將鎖把106的近傍由正面側朝背面側的方向切斷時由左右方向觀看時的剖面。如圖19所示,在冰箱10內收容有下段容器101時,蔬菜容器蓋體105係覆蓋下段容器101的開口亦即下段容器101及上段容器102的全體(亦即前側空間101B及後側上段空間101C)。藉此,該等空間的內部的氣密性被提高。因此,收納容器101內的全部空間,亦即不僅後側下段空間101A,連前側空間101B及後側上段空間101C,均可將內部的二氧化碳濃度保持在1000ppm以上。此外,以蒸散板105b位於後側上段空間101C的鉛直投影內的方式構成,因此可更有效地控制後側上段空間101C內的濕度。
此外,此時,藉由被配置在蔬菜容器蓋體105的下面的蒸散板105b(參照圖10,圖19中並未圖示)及蒸散匣112(參照圖6,圖19中並未圖示),控制蔬菜室100的內部的濕度。接著,構成蔬菜室100的各空間係藉由形成在上段容器102的底面的連通孔102(參照圖4,圖19中並未圖示)或形成在鎖把106的連通孔106c、106d、106e(參照圖8,圖19中並未圖示)而相連通,藉此,控制蔬菜室100的全體的濕度。
圖20係顯示由冰箱10內稍微拉出下段容器 101時,具體而言為連前側空間101B亦被拉出至蔬菜室100之外時的下段容器101的剖面圖。若下段容器101被拉出至正面側,伴隨此,上段容器102亦被拉出至正面側。但是,在下段容器101的內部的上段容器102的相對位置並未改變,即使下段容器101被拉出至正面側,上段容器102亦保持被支持固定在後側下段空間101A的上方。
此外,若下段容器101被拉出至正面側,伴隨該拉出動作,蔬菜容器蓋體105係在上段容器102的上端滑動,蔬菜容器蓋體105的上端部105d係接觸鎖把106的正面側側面。藉此,即使下段容器101被拉出至正面側,亦僅有前側空間101B被開放至外部(由蔬菜容器蓋體105露出),後側上段空間101C的開口係以蔬菜容器蓋體105覆蓋,因此形成為後側上段空間101C的氣密性被維持的狀態。因此,相較於前側空間101B內,以後側上段空間101C內可維持較高由蔬菜等所發生的二氧化碳的濃度。此外,當下段容器101被拉出至正面側時,蔬菜容器蓋體105的移動量係比上段容器102的移動量還少。因此,若使用者欲僅使用前側空間101B時,並不需要進行蔬菜容器蓋體105或鎖把106的操作。
若下段容器101由圖20所示狀態更加被拉出至正面側,蔬菜容器蓋體105係保持殘留在冰箱10本體的內部的狀況,被拉出下段容器101。亦即,後側上段空間101C亦被拉出至蔬菜室100之外時,不僅前側空間 101B的開口,後側上段空間101C的一部分開口由蔬菜容器蓋體105露出。
圖21係顯示在由冰箱10內完全拉出下段容器101之後,藉由解除鎖把106將後側上段空間101C解放時的樣子的剖面圖。藉由操作鎖把106,蔬菜容器蓋體105的正面側的上端部105d(圖21中並未圖示)係以成為比鎖把106的上端更為上側的方式,蔬菜容器蓋體105進行移動。藉此,後側上段空間101C係被開放至外部,甚至上段容器102可朝正面側拉出。
圖22係當將下段容器101及上段容器102由冰箱10內完全拉出時的冰箱10的剖面圖。若上段容器102被完全拉出,上段容器102的正面側的下端被載置在分隔件103的上端,藉此,可安定地取出蔬菜等。此外,當將上段容器102完全拉出時,蔬菜容器蓋體105係由背面側朝向正面側,具有些微傾斜地作配置。亦即,蔬菜容器蓋體105係以正面側的端部(前述上端部105d)的上下方向的高度比背面側的端部105e稍微高的方式被配置在冰箱10的內部。藉此,可寬廣確保被開放至上段容器102的外部的空間(取出口),且輕易取出蔬菜等。
在本實施形態中,屬於鹼性氣體的三甲基胺藉由鉑觸媒118被短時間分解,因此抑制因二氧化碳的溶解而酸化的蔬菜的表面的中和,可提高表面的酸性度。亦即,若將蔬菜收納在收納容器,在以往其表面的pH會上升,相對於此,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其表面的pH會減少。 結果,在蔬菜表面發生的酵素或微生物受到抑制,抑制腐壞進展。此外,若三甲基胺被分解,亦會發生二氧化碳,因此與使用光觸媒的情形相比,使二氧化碳增加的效果亦高。經實際進行實驗,判明出若使用鉑觸媒118,有使用光觸媒時之約2倍的二氧化碳生成能力。因此,即使為大區域,亦可使內部的二氧化碳增加。
圖23係顯示針對意圖使用光觸媒而提高僅有後側下段空間的蔬菜的鮮度的習知的構造、及本實施形態的構造,測定出收納容器的各空間內的蔬菜中的維他命C殘留量的實驗結果的圖。圖23(a)係比較在後側上段空間101C收納切成1/2的柑橘,經過7天後的維他命C殘留量者,可知與習知相比,高出約21%。圖23(b)係比較在前側空間101B收納切成1/2的長蔥,經過6天後的維他命C殘留量者,可知與習知相比,高出約22%。圖23(c)係在後側下段空間101A收納小松菜,經過7天後的維他命C殘留量,可知與習知為同等。亦即,藉由本實施形態,不僅後側下段空間101A,關於後側上段空間101C及前側空間101B,蔬菜中的營養成分亦難以因老化作用而被消耗,可在營養價值高的狀態下長久保存蔬菜。
以上一邊參照圖示,一邊說明本實施形態,惟本發明並非受到前述實施形態任何限制。
例如,在下段容器101的背面側係配置有蒸散匣112,但是亦可沿著下段容器101的背面側的內側面配置蒸散板,來取代蒸散匣112。此時,水分吸藏放出構 件係被配置在後側下段空間101A的內部。接著,此時,在該蒸散板的上方,係以設置將上段容器101的內外相連通的連通孔為宜。藉此,在蒸散板的上方且為下段容器101的內側面所結露的水係被配置在其下方的蒸散板吸濕。接著,所被吸濕的水係藉由下段容器101的內部(後側下段空間101A的內部)的空氣作適當蒸散,通過形成在容易排出至外部的位置的連通孔而被排出至下段容器101的外部。
此外,例如,作為水分吸藏放出構件的蒸散板105b係被配置在蔬菜容器蓋體105的下面,但是水分吸藏放出構件亦可為上段容器102的側面(例如背面側的側面),而非為該下面。
此外,作為第一空間的後側上段空間101C、作為第二空間的後側下段空間101A、及前側空間101B係藉由形成在鎖把106的連通孔106e而相連通,因此若在該等空間之中的至少一方配置水分吸藏放出構件,針對任何空間,亦可進行濕度控制。當然,亦可在該等雙方空間分別配置水分吸藏放出構件。其中,在前述實施形態中,在後側上段空間101C的內部配置有蒸散板105b,在後側下段空間101A的內部則未配置有水分吸藏放出構件。
此外,例如,蒸散板112d的面積並不需要與形成在下段容器101的外側面的噴吹面113的面積為大致相同,由進行更確實的結露的觀點來看,亦可使得噴吹面113的面積大於蒸散板112d的面積。亦即,亦可以對貯 藏室所露出的區域的面積大於安裝蒸散板112d的區域的面積的方式,構成下段容器101的後側壁。此時,蒸散板112d係以位在比下段容器101的後側壁的高度中心為更低的位置的方式被安裝。此外,噴吹在噴吹面113的冷氣的量亦可依被貯藏在蔬菜室100的蔬菜的量等作適當變更。
此外,噴吹面113係配置在右側,但是亦可依冷氣供給調整手段141的位置而適當變更,亦可為中央近傍或左側。
此外,形成在蔬菜容器蓋體105的連通孔105c並不需要為等間隔,可視需要,適當改變間隔而形成。但是,藉由設置在於蔬菜容器蓋體105的外部通流的冷氣通道近傍,可更加效率佳地將蔬菜室100的內部的水分排出至外部。
此外,在將下段容器101拉出至正面側之後,藉由操作鎖把106來解除上段容器102的支持固定,但是亦可無須操作鎖把106,伴隨下段容器101的拉出而上段容器102亦被開放至外部。
在冰箱10係被區隔為後側下段空間101A、前側空間101B及後側上段空間101C等三個空間,但是亦可形成二個空間,亦可形成四個以上的空間。
除了該等之外,亦可將某實施形態的構成的一部分置換成其他實施形態的構成,此外,亦可在某實施形態的構成增加其他實施形態的構成。此外,關於各實施 形態的構成的一部分,亦可將其他構成進行追加、刪除、置換等。
101‧‧‧下段容器(收納容器)
101a‧‧‧結露面
110‧‧‧下段容器蓋體
112‧‧‧蒸散匣
112d‧‧‧蒸散板
112e‧‧‧蒸散板
112f‧‧‧保護材
113‧‧‧噴吹面
114‧‧‧間隙部
117‧‧‧結露水

Claims (5)

  1. 一種冰箱,其係具備有:供貯藏貯藏物的貯藏室;相對前述貯藏室,朝前後移動自如的容器;及藉由接觸將前述貯藏室內冷卻的冷氣,使所保持的水分對前述冷氣放出的樹脂纖維的水分吸收放出構件,前述水分吸收放出構件被安裝在前述容器的側壁,該冰箱之特徵為:包含前述側壁的貯藏空間的上方係以上段容器或容器蓋體予以覆蓋,前述側壁係其外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觸將前述貯藏室內冷卻的冷氣,藉此使前述貯藏室內的水分在自身的內面結露而形成為結露水,前述水分吸收放出構件係使在前述側壁的內面流落的結露水,由形成在前述容器的下部的間隙部朝前述容器之外吸出而放出至前述冷氣。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冰箱,其中,前述水分吸收放出構件係以位在比前述側壁的高度中心為更低的位置的方式被安裝。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冰箱,其中,前述水分吸收放出構件係被安裝在前述容器的後側壁,前述後側壁的外面係相對於安裝前述水分吸收放出構件的區域的面積,以對前述貯藏室所露出的區域的面積為較大。
  4. 一種冰箱,其係具備有:供貯藏貯藏物的貯藏室;被收容在前述貯藏室,可朝正面側拉出,且上部形成開口,供收納前述貯藏物的收納容器;及以覆蓋前述收納容器的開口的方式所配置的蓋體,該冰箱之特徵為:在前述蓋體形成有將前述貯藏室的內外相連通的連通孔,在前述蓋體的下面設有樹脂纖維構件,前述貯藏室內的水分以前述樹脂纖維構件被吸收,經吸濕的水分透過前述連通孔被放出至前述貯藏室外。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冰箱,其中,朝向前述蓋體的正面側的移動距離係比朝向前述收納容器的正面側的移動距離為短,當前述收納容器被完全收納在前述貯藏室內時,前述收納容器的開口以前述蓋體予以覆蓋,當將前述收納容器被拉出至正面側時,前述收納容器的開口的一部分由前述蓋體露出。
TW105104288A 2015-04-21 2016-02-15 refrigerator TWI5985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86693A JP6557048B2 (ja) 2015-04-21 2015-04-21 冷蔵庫
JP2015135741A JP6553430B2 (ja) 2015-07-07 2015-07-07 冷蔵庫
JP2015135740A JP6615513B2 (ja) 2015-07-07 2015-07-07 冷蔵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8538A TW201638538A (zh) 2016-11-01
TWI598553B true TWI598553B (zh) 2017-09-11

Family

ID=57419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4288A TWI598553B (zh) 2015-04-21 2016-02-15 refrigerator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66111B (zh)
TW (1) TWI5985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100914A (ja) * 2020-12-24 2022-07-06 アクア株式会社 冷蔵庫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305149D0 (en) * 1993-03-12 1993-04-28 Mars G B Ltd Heating/cooling systems
JPH08136113A (ja) * 1994-11-07 1996-05-31 Hitachi Ltd 冷蔵庫
BR0007092A (pt) * 1999-09-03 2001-07-03 Lg Electronics Inc Compartimento de legumes em geladeiras
JP5621068B1 (ja) * 2014-05-22 2014-11-05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冷蔵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6111A (zh) 2016-11-02
CN106066111B (zh) 2018-12-07
TW201638538A (zh) 2016-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0139183A (ja) 冷蔵庫
CN106568266A (zh) 冰箱
JP5936758B1 (ja) 冷蔵庫
TWI598553B (zh) refrigerator
CN106440637B (zh) 冰箱
JP6553430B2 (ja) 冷蔵庫
JP6547041B2 (ja) 冷蔵庫
JP6742081B2 (ja) 冷蔵庫
JP2017015376A (ja) 冷蔵庫
JP6974526B2 (ja) 冷蔵庫
CN106322903B (zh) 冰箱
JP2008304076A (ja) 冷蔵庫
JP2017194171A (ja) 冷蔵庫
JP2017194186A (ja) 冷蔵庫
KR101660924B1 (ko) 냉장고
JP2017015375A (ja) 冷蔵庫
JP2020020572A (ja) 冷蔵庫
JP6615513B2 (ja) 冷蔵庫
JP6506656B2 (ja) 冷蔵庫
JP6557048B2 (ja) 冷蔵庫
JP2018013271A (ja) 冷蔵庫
JP6571441B2 (ja) 冷蔵庫
JP7028946B2 (ja) 冷蔵庫
JP6854596B2 (ja) 冷蔵庫
JP2019027765A (ja) 冷蔵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