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2958B - 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2958B
TWI592958B TW105132961A TW105132961A TWI592958B TW I592958 B TWI592958 B TW I592958B TW 105132961 A TW105132961 A TW 105132961A TW 105132961 A TW105132961 A TW 105132961A TW I592958 B TWI592958 B TW I59295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ap
magnetic
manufacturing
connecting portion
pos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2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5071A (zh
Inventor
林國藩
凃富凱
Original Assignee
全漢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全漢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全漢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171002865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75067B/zh
Priority to US15/464,269 priority patent/US1060056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2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295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35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507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17/045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core of cylindric geometry and coil wound along its longitudinal axis, i.e. rod or drum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206Manufacturing of magnetic cores by mechanical means
    • H01F41/0246Manufacturing of magnetic circuits by moulding or by pressing powd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01F27/26Fastening parts of the core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the core on casing or support
    • H01F27/263Fastening parts of the core toge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47Sheets; Stri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00Cores, Yokes, or armatures
    • H01F3/10Composite arrangements of magnetic circuits
    • H01F3/14Constrictions; Gaps, e.g. air-gaps

Description

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在磁路上具有多數個氣隙的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
圖1A、1B表示習知的電感元件,習知的磁性元件例如變壓器、電感元件等會利用第一磁芯11之中心柱111與第二磁芯12之中心柱121間形成的單一氣隙14來避免磁飽和,然而此種單一氣隙14若間距過大會造成較高的漏磁,導致能量耗損增加。且習知具氣隙的磁性元件需要使用繞線架10將繞線組13固定於第一磁芯11與第二磁芯12之間,會使所能容置的繞線組減少,而降低繞線使用率及磁性元件的工作效率。市面上有磁性元件在中心柱設置多氣隙來以降低及分散漏磁耗損、降低擴散磁通,但磁芯中心柱氣隙分佈及數量有其極限,且當氣隙的數量增加時,氣隙之間的距離會變小,而當氣隙之間的距離小於一長度時,擴散磁通無法持續有效降低,因此效率提升有限。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使磁性元件的磁芯件在磁路上的中心柱及側柱上分別形成複數個氣隙,如此氣隙可以均 勻地分布在整個磁路中,不會過度集中在中心柱,同時又可以發揮避免磁飽和的效果,而且使漏磁損耗可以控制在希望的範圍內。
本發明所提供的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的一實施例包括下列步驟:以導磁性材料形成一塊狀體,塊狀體具有中心柱以及側柱;沿一第一平面切割塊狀體以形成第一半體以及第二半體,第一平面係通過中心柱與側柱;黏合第一半體以及第二半體,並使第一半體與第二半體的中心柱之間形成一第一氣隙,使第一半體與第二半體的側柱之間形成第二氣隙;以及沿第二平面切割或研磨黏合後的第一半體以及第二半體以形成第三半體,第二平面係通過中心柱與側柱,第三半體包括第一氣隙以及第二氣隙。
在另一實施例中,塊狀體更具有第一連接部及第二連接部,第一連接部連接中心柱以及側柱,第二連接部連接中心柱以及側柱,第一半體具有第一連接部,且第二半體具有第二連接部。
在另一實施例中,沿一第二平面切割或研磨黏合後的第一半體以及第二半體的步驟更包括:切割或研磨第一半體的第一連接部。
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半體的第一連接部的厚度小於第二半體的第二連接部的厚度。
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半體的第一連接部的厚度是大於或等於2毫米以及小於或等於5毫米。
在另一實施例中,黏合第一半體以及第二半體的步驟更包括:在第一半體以及第二半體之間形成一間距,並在間距中塗佈黏膠後進行燒結。
在另一實施例中,黏膠係為一種導熱膠(Bond-ply)材料。
在另一實施例中,將一繞線組放置於第三半體與另一第三半體之間並套設於中心柱;以及將第三半體與另一第三半體組合。
在另一實施例中,將第三半體與另一第三半體組合的步驟包括:在第三半體與另一第三半體之間形成一間隙,而在第三半體的中心柱與另一第三半體的中心柱之間形成第三氣隙,在第三半體的側柱與另一第三半體的側柱之間形成第四氣隙。
在另一實施例中,繞線組係為一導電片繞組。
在另一實施例中,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更包括:將一隔離元件自外側固定於該側柱,並使該隔離元件與該側柱具有一預設距離。
在另一實施例中,隔離元件係由導磁性材料製成。
在另一實施例中,隔離元件係完全覆蓋第二氣隙。
在另一實施例中,塊狀體係由導磁性的金屬粉末燒結而形成。
在另一實施例中,導磁性的金屬粉末包括錳鋅合金的金屬粉末。
在另一實施例中,塊狀體係以鑽石線或鑽石砂輪沿第一平面切割塊狀體以形成第一半體以及第二半體。
在另一實施例中,黏合後的第一半體以及第二半體之切割方式係以鑽石線或鑽石砂輪沿第二平面切割或研磨以形成第三半體。
本發明的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由於在磁性元件的中心柱及側柱分別形成多個氣隙,使氣隙平均地分布於整個磁路上,不僅可以具備防止磁飽和的效果,而且可以使漏磁損耗可以控制在希望的範圍內,另外在側柱的外側設置隔離元件,可以將側柱的氣隙產生的漏磁導引回到隔離元件本身,而藉此降低漏磁及磁損。另外,本發明的磁性元件的繞線組係直接繞設於中心柱上,無需使用繞線架,可以增加繞線數,因而提高繞線使用率及磁性元件的工作效率。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繞線架
11‧‧‧第一磁芯
12‧‧‧第二磁芯
13‧‧‧繞線組
14‧‧‧氣隙
25‧‧‧第一半體
26‧‧‧第二半體
50‧‧‧塊狀體
52‧‧‧中心柱
54‧‧‧側柱
56‧‧‧第一連接部
57‧‧‧第二連接部
60‧‧‧第三半體
100、100’‧‧‧磁芯件
110‧‧‧中心柱
111‧‧‧中心柱
112‧‧‧第一磁芯
114‧‧‧第二磁芯
120‧‧‧側柱
121‧‧‧中心柱
130‧‧‧繞線空間
200‧‧‧繞線組
300‧‧‧隔離元件
1000、1000’‧‧‧磁性元件
1122‧‧‧第一中心柱
1124‧‧‧第一側柱
1126‧‧‧第一連接部
1142‧‧‧第二中心柱
1144‧‧‧第二側柱
1146‧‧‧第二連接部
G1‧‧‧第一氣隙
G2‧‧‧第二氣隙
G3‧‧‧第三氣隙
G4‧‧‧第四氣隙
G5‧‧‧第五氣隙
G6‧‧‧第六氣隙
GP1‧‧‧第一氣隙
GP2‧‧‧第二氣隙
GP3‧‧‧第三氣隙
GP4‧‧‧第四氣隙
P1‧‧‧第一平面
P2‧‧‧第二平面
S1-S7、S6’‧‧‧步驟
圖1A為習知的電感元件的立體分解圖。
圖1B為習知的電感元件的立體組合圖。
圖2為本發明的磁性元件的第一實施例的製造方法的流程圖。
圖3為圖2的製造方法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磁性元件的第二實施例的製造方法的流程圖。
圖5為圖4的製造方法的示意圖。
圖6A為本發明的磁性元件的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6B為本發明的磁性元件的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6C為圖6B的磁性元件的立體組合圖。
圖7A為圖6A的磁芯的結構的剖視圖,其為圖2及圖3所示的製造方法的實施例所得到的磁芯。
圖7B為本發明的磁性元件的另一實施例的磁芯的結構的剖視圖,其為圖4及圖5所示的製造方法的實施例所得到的磁芯。
本發明的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請參閱圖2與圖3,圖2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的流程,圖3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磁性元件的製造過程。本發明第一實施例請參閱圖2、圖3,首先在步驟S1中,以導磁性材料的金屬粉末以攝氏100的溫度在模具中進行燒結而形成一塊狀體50,在本實施例中,導磁性材料的金屬粉末是錳鋅合金的金屬粉末,該塊狀體50具有一中心柱52、兩個側柱54、一第一連接部56以及一第二連 接部57,第一連接部56與第二連接部57是相對設置並連接中心柱52以及兩個側柱54,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一連接部56在後續步驟(步驟S4)會利用切割或研磨方式去除,所以第一連接部56的厚度小於第二連接部57的厚度,其中,第一連接部56的厚度是大於或等於2毫米且小於或等於5毫米,上述第一連接部56的厚度為可承受加工機具夾取或磁性工具吸取時不會造成磁性元件損壞的厚度,可根據磁性元件的規格或所使用的加工機具、磁性工具而做調整,因此第一連接部56的厚度不以此為限。接著進入步驟S2。
在步驟S2中,沿一第一平面P1切割塊狀體50將塊狀體50分成第一半體25以及第二半體26,第一平面P1通過中心柱52與兩個側柱54,使第一半體25具有第一連接部56且第二半體26具有第二連接部57,在本實施例中,其以鑽石線或鑽石砂輪沿第一平面P1將塊狀體50切割成第一半體25以及第二半體26。然後進入步驟S3。
在步驟S3中,在第一半體25與第二半體26之間形成一間距並在該間距中塗佈黏膠並進行燒結以黏合第一半體25以及第二半體26,而使第一半體25與第二半體26的中心柱52之間形成一第一氣隙GP1,使第一半體25與第二半體26的側柱54之間形成一第二氣隙GP2,其中該黏膠可以是一種導熱膠(Bond-ply)材料,此種導熱膠(Bond-ply)材料同時具有黏性及絕緣特性,而可黏合第一半體25以及第二半體26並形成氣隙,且導熱膠(Bond-ply)在燒結(亦即加熱烘烤)後其硬度會增大,以形成一定的氣隙厚度。接著進入步驟S4。
在步驟S4中,沿一第二平面P2切割或研磨黏合後的第一半體25以及第二半體26以形成一第三半體60,第二平面P2係通過中心柱52與側柱54,第三半體60包括第一氣隙GP1以及第二氣隙GP2。在本實施例中,其以鑽石線或鑽石砂輪沿第二平面P2切割或研磨以形成第三半體60,另外,在 本實施例中,沿第二平面P2切割或研磨黏合後的第一半體25以及第二半體26而將第一半體25的第一連接部56除去以形成第三半體60。然後進入步驟S5。
在步驟S5中,將一繞線組200(如圖6A所示)放置於第三半體60與另一第三半體60之間並套設於中心柱52上。接著進入步驟S6。
在步驟S6中,將第三半體60與另一第三半體60組合。若第三半體60與另一第三半體60直接貼緊黏合,其中黏合方式同上述第一半體25以及第二半體26的黏合方式,則得到圖7A所示的磁芯件,其在中心柱52具有兩個第一氣隙GP1,在兩邊的側柱54共具有四個第二氣隙GP2。
在步驟S7中,將一隔離元件(未圖示)自外側固定於側柱54,並使隔離元件與側柱54具有一預設距離,隔離元件覆蓋第二氣隙GP2,則得到圖6C所示的磁性元件1000,隔離元件由導磁物質製成,在本實施例中,隔離元件是由與磁芯件相同的材料製成,隔離元件設置在側柱54的外側,可以將第二氣隙GP2漏出的磁力線導引回到隔離元件,藉此收斂隔絕從第二氣隙GP2間漏出的磁力線,並減少因漏磁而與裝置的金屬外殼或其他金屬元件產生的渦流損耗,有效提升磁性元件的工作效率。
本發明第二實施例請參閱圖4、圖5,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步驟S6’,將第三半體60與另一第三半體60組合時,在第三半體60與另一第三半體60之間形成一間隙,使得在該第三半體60的中心柱52與該另一第三半體60的中心柱52之間形成第三氣隙GP3,在第三半體60的側柱54與另一第三半體60的側柱54之間形成第四氣隙GP4,即得到圖7B所示的磁芯件,其在中心柱52具有兩個第一氣隙GP1以及一個第三氣隙GP3,在兩邊的側柱54共具有四個第二氣隙GP2以及兩個第四氣隙GP4。然後進入步驟S7。其中第二實施例的步驟S7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差異在於隔離元件(未圖示)覆蓋 第二氣隙GP2及第四氣隙GP4,可以將第二氣隙GP2及第四氣隙GP4漏出的磁力線導引回到隔離元件,藉此收斂隔絕從第二氣隙GP2及第四氣隙GP4間漏出的磁力線,並減少因漏磁而與裝置的金屬外殼或其他金屬元件產生的渦流損耗,有效提升磁性元件的工作效率。
請參閱圖6A,其為使用本發明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所製造出來的磁性元件。本發明的磁性元件1000包括一磁芯件100以及一繞線組200。磁芯件100具有一中心柱110、兩個側柱120以及一繞線空間130,如圖6C所示,繞線組200設置於繞線空間130中,並繞設於中心柱110,其中,中心柱110形成兩個中心柱氣隙且每個側柱120分別形成兩個側柱氣隙,磁芯件100係以導磁性物質製成。
如圖6A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磁芯件100包括相互對接的第一磁芯112以及第二磁芯114,第一磁芯112與第二磁芯114為上述製造方法所提到的第三半體60(請參閱圖3),第一磁芯112具有第一中心柱1122以及兩個第一側柱1124,第一中心柱1122即第三半體60的中心柱52,第一側柱1124即第三半體60的側柱54,第一磁芯112更具有第一連接部1126,第一連接部1126即第三半體60的第二連接部57,第一中心柱1122經由第一連接部1126連接於兩個第一側柱1124而形成「山」字形的結構,第一連接部1126即而且第一中心柱1122的截面積為每個第一側柱1124的兩倍,第二磁芯114具有對應於第一中心柱1122的第二中心柱1142及對應第一側柱1124的第二側柱1144,第二中心柱1142即第三半體60的中心柱52,第二側柱1144即第三半體60的側柱54,第二磁芯114更具有第二連接部1146,第二連接部1146即第三半體60的第二連接部57,第二中心柱1142經由第二連接部1146連接於兩個第二側柱1144而形成「山」字形的結構,而且第二中心柱1142的截面積為每個第二側柱1144的兩倍。
請參閱圖7A,其為使用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製造方法所製造出來的磁芯件,第一磁芯112與第二磁芯114相向地接合而形成磁芯件100,並在磁芯件100中形成繞線空間130,接合的方式可以使用黏膠,同樣地,第一中心柱1122以及第二中心柱1142接合而形成中心柱110,兩個第一側柱1124與兩個第二側柱1144接合而形成兩個側柱120,在第一中心柱1122形成一第一氣隙G1,第一側柱1124形成一第二氣隙G2(第七氣隙),而第二中心柱1142形成一第三氣隙G3,第二側柱1144形成一第四氣隙G4(第八氣隙),第一氣隙G1及第三氣隙G3即上述兩中心柱52之間形成第一氣隙GP1,第二氣隙G2及第四氣隙G4即上述兩側柱54之間形成第二氣隙GP2。因此上述的中心柱氣隙包括形成於第一中心柱1122的第一氣隙G1以及形成於第二中心柱1142的第三氣隙G3,上述的側柱氣隙包括形成於第一側柱1124的第二氣隙G2以及形成於第二側柱1144的第四氣隙G4。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一氣隙G1、第二氣隙G2、第三氣隙G3以及第四氣隙G4中填充黏膠,其中該黏膠可以是一種導熱膠(Bond-ply)材料,此種導熱膠(Bond-ply)材料同時具有黏性及絕緣特性,而且第一氣隙G1的位置係對準於第二氣隙G2的位置,第三氣隙G3的位置係對準於第四氣隙G4的位置,雖然本實施例的磁芯件100是由第一磁芯112與第二磁芯114對接組合而成,但是本發明的磁芯件不限於此,也可以由二個以上的磁芯組合而形成。
請回到圖6A,繞線組200直接繞設於中心柱110上並位於繞線空間130中。在本實施例中,繞線組200為導電片捲繞成的線組,導電片為寬度大於厚度的導體,這種導電片的繞線組的直流阻抗比一般寬度大體上與厚度相等(例如:多股絞線)的繞線組要小,而交流阻抗則與一般的繞線組差不多,因此導電片的繞線組產生的總損耗比多股絞線的繞線組要小。當電流通過繞線組200時,由於電磁效應,繞線組200會產生磁場,由於繞線組200 繞設於中心柱110,而且磁芯件100是以導磁材料製成,因此在磁芯件100中產生磁通量,並且構成第一磁通路(圖未示),第一磁通路包括第一氣隙G1、兩個第二氣隙G2、第三氣隙G3以及兩個第四氣隙G4,所以第一磁通路的氣隙數量包括兩個中心柱氣隙(即第一氣隙G1與第三氣隙G3)以及四個側柱氣隙(兩個第二氣隙G2及兩個第四氣隙G4),而由於中心柱110的截面積是每個側柱120的截面積的兩倍,所以在計算第一磁通路等效氣隙是將中心柱氣隙數量乘以係數1加上側柱氣隙數量乘以係數1/2即可得到第一磁通路的等效氣隙,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磁通路的等效氣隙的計算式是2×1+4×(1/2)=4,即第一磁通路的等效氣隙相當於四個中心柱氣隙串列。
請參閱圖6B及圖6C,其表示本發明的磁性元件的另一實施例,本實施例的磁性元件與圖6A所示的磁性元件的結構大致上相同,因此相同的構件給予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說明,本實施例的磁性元件1000’更包括一隔離元件300,設置於磁芯件100的側柱120的外側,覆蓋側柱氣隙,隔離元件300由導磁物質製成,在本實施例中,隔離元件300是由與磁芯元件100相同的材料製成,隔離元件300設置在側柱120的外側,可以將側柱氣隙漏出的磁力線導引回到隔離元件300,藉此收斂隔絕從側柱氣隙間漏出的磁力線,並減少因漏磁而與裝置的金屬外殼或其他金屬元件產生的渦流損耗,有效提升磁性元件1000的工作效率。圖2B所示的隔離元件300呈U字形,除了覆蓋側柱120的側面之外,還覆蓋側柱120的正面及背面,其中隔離元件300亦可為片狀或C字形,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另外,由於隔離元件300由導磁物質製成,所以隔離元件300需要與側柱120保持預設的距離,如果隔離元件300緊貼於側柱120,則磁力線會直接由磁阻最小的隔離元件300通過,使側柱氣隙失去作用。
請參閱圖7B,其為使用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製造方法所製造出來的磁芯件。本實施例的磁芯件100’與圖7A所示的磁芯100大部分相同,相同的元件給予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說明。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磁芯112以及第二磁芯114在接合時保留一間距,使第一中心柱1122與第二中心柱1142之間產生第五氣隙G5,在兩個第一側柱1124與兩個第二側柱1144之間產生第六氣隙G6(第九氣隙),第五氣隙G5即上述圖5的兩個第三半體60的中心柱52之間形成的第三氣隙GP3,第六氣隙G6即上述圖5的兩個第三半體60的側柱54之間形成的第四氣隙GP4,同樣地,第五氣隙G5與第六氣隙G6中也填充黏膠,其中該黏膠可以是一種導熱膠(Bond-ply)材料。在本實施例中,磁性元件1000’具有一第二磁通路(圖未示),第二磁通路包括第一氣隙G1、兩個第二氣隙G2、第三氣隙G3、兩個第四氣隙G4、第五氣隙G5以及兩個第六氣隙G6。第二磁通路的氣隙數量包括三個中心柱氣隙(即第一氣隙G1、第三氣隙G3及第五氣隙G5)以及六個側柱氣隙(兩個第二氣隙G2、兩個第四氣隙G4以及兩個第六氣隙G6),因此第二磁通路的等效氣隙的計算式是3×1+6×(1/2)=6,即第二磁通路的等效氣隙相當於六個中心柱氣隙串列。如圖7C所示,本實施例的磁性元件1000’在側柱120的外側設置隔離元件300。
在另一實施例中,磁芯件100的結構也可以是在第一磁芯112的第一中心柱1122形成一第一氣隙G1,在第一磁芯112的第一側柱1124形成一第二氣隙G2,同時在第一中心柱1122與第二中心柱1142之間產生第五氣隙G5,在兩個第一側柱1124與兩個第二側柱1144之間產生第六氣隙G6,但是在第二磁芯的第二中心柱1142與第二側柱1144則不形成氣隙。其製造方法可以是將塊狀體50的連接部56直接除去,然後將移除連接部56的塊狀體50與第三半體60接合,第三半體60的中心柱已形成第一氣隙G1,第三半體60的側柱已形成第二氣隙G2,在已移除連接部56的塊狀體50與第三半體60接 合時,在第三半體60與連接部56的中心柱之間形成上述第五氣隙G5,在第三半體60與連接部56的側柱之間形成上述第六氣隙G6,如此,如同圖6A的實施例的計算方法,整個磁路的等效氣隙也是相當於四個中心柱氣隙串列。
本發明的磁性元件1000、1000’可應用於電源供應裝置之返馳式轉換電路的變壓器、順向式轉換電路的輸出電感或功率因數校正電路的電感元件,而可有效提升電路的轉換效率。
本發明的磁性元件利用上述製造方法在中心柱及側柱分別形成多個氣隙,使氣隙平均地分布於整個磁路上,不僅可以具備防止磁飽和的效果,而且可以使漏磁損耗可以控制在希望的範圍內,另外在側柱的外側設置隔離元件,可以將側柱的氣隙產生的漏磁導引回到隔離元件本身,而藉此降低漏磁及磁損。另外,本發明的磁性元件的繞線組係直接繞設於中心柱上,無需使用繞線架,可以增加繞線數,因而提高繞線使用率及磁性元件的工作效率。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准。
S1-S7‧‧‧步驟

Claims (17)

  1. 一種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包括: 以導磁性材料形成一塊狀體,該塊狀體具有一中心柱以及至少一側柱; 沿一第一平面切割該塊狀體以形成一第一半體以及一第二半體,該第一平面係通過該中心柱與該側柱; 黏合該第一半體以及該第二半體,並使該第一半體與該第二半體的該中心柱之間形成一第一氣隙,使該第一半體與該第二半體的該側柱之間形成一第二氣隙;以及 沿一第二平面切割或研磨黏合後的該第一半體以及該第二半體以形成一第三半體,該第二平面係通過該中心柱與該側柱,該第三半體包括該第一氣隙以及該第二氣隙。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塊狀體更具有一第一連接部及一第二連接部,該第一連接部連接該中心柱以及該側柱,該第二連接部連接該中心柱以及該側柱,該第一半體具有該第一連接部,且該第二半體具有該第二連接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沿一第二平面切割或研磨黏合後的該第一半體以及該第二半體的步驟更包括:切割或研磨該第一半體的該第一連接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一半體的第一連接部的厚度小於該第二半體的第二連接部的厚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一半體的第一連接部的厚度是大於或等於2毫米以及小於或等於5毫米。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該黏合該第一半體以及該第二半體的步驟更包括:在該第一半體以及該第二半體之間形成一間距,並在該間距中塗佈黏膠後進行燒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該黏膠係為一種導熱膠 (Bond-ply)材料。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其更包括: 將一繞線組放置於該第三半體與另一第三半體之間並套設於該中心柱;以及 將該第三半體與該另一第三半體組合。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將該第三半體與該另一第三半體組合的步驟包括:在該第三半體與該另一第三半體之間形成一間隙,而在該第三半體的中心柱與該另一第三半體的中心柱之間形成一第三氣隙,在該第三半體的側柱與該另一第三半體的側柱之間形成一第四氣隙。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該繞線組係為一導電片繞組。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其更包括:將一隔離元件自外側固定於該側柱,並使該隔離元件與該側柱具有一預設距離。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該隔離元件係由導磁性材料製成。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該隔離元件係完全覆蓋該第二氣隙。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塊狀體係由導磁性的金屬粉末燒結而形成。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導磁性的金屬粉末包括錳鋅合金的金屬粉末。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塊狀體係以鑽石線或鑽石砂輪沿該第一平面切割該塊狀體以形成該第一半體以及該第二半體。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黏合後的該第一半體以及該第二半體之切割方式係以鑽石線或鑽石砂輪沿該第二平面切割或研磨以形成該第三半體。
TW105132961A 2016-03-31 2016-10-13 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 TWI5929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28656.8A CN107275067B (zh) 2016-03-31 2017-01-16 磁性元件的制造方法
US15/464,269 US10600562B2 (en) 2016-03-31 2017-03-20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magnetic ele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15677P 2016-03-31 2016-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92958B true TWI592958B (zh) 2017-07-21
TW201735071A TW201735071A (zh) 2017-10-01

Family

ID=6004840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2961A TWI592958B (zh) 2016-03-31 2016-10-13 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
TW105132959A TW201735065A (zh) 2016-03-31 2016-10-13 磁性元件
TW106105500A TWI634405B (zh) 2016-03-31 2017-02-20 電源偵測及傳輸電路以及電源供應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2959A TW201735065A (zh) 2016-03-31 2016-10-13 磁性元件
TW106105500A TWI634405B (zh) 2016-03-31 2017-02-20 電源偵測及傳輸電路以及電源供應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7275040A (zh)
TW (3) TWI5929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27252A2 (zh) * 2018-04-19 2018-07-12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装式电感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120986T2 (de) * 1990-02-27 1996-12-12 Tdk Corp Spulenanordnung
US6373377B1 (en) * 2000-10-05 2002-04-16 Conexant Systems, Inc. Power supply with digital data coupling for power-line networking
CN100576376C (zh) * 2004-03-29 2009-12-30 达特默斯大学托管会 有隙铁芯上的磁性线圈的低交流电阻箔式绕组
CN101299369A (zh) * 2007-04-30 2008-11-05 艾默生网络能源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磁性元件及减弱磁性元件漏磁干扰的方法
US8810217B2 (en) * 2009-04-01 2014-08-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urrent share configuration in a power converter system
CN101976110A (zh) * 2010-10-20 2011-02-16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节能的方法
CN202422932U (zh) * 2012-02-01 2012-09-05 鸿康磁业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电感器
CN102568794B (zh) * 2012-02-21 2014-02-12 上海意兰可电力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多模块逆变输出分裂变压器
JP5964619B2 (ja) * 2012-03-15 2016-08-03 株式会社タムラ製作所 リアクトル、及びリアクトルの製造方法
CN203278656U (zh) * 2013-03-29 2013-11-06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电源及用于数字控制开关电源的光电耦合器隔离传输电路
CN103943330A (zh) * 2014-05-05 2014-07-23 田村(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混合磁路的三相耦合电感器
CN104966604A (zh) * 2014-07-24 2015-10-07 深圳市盛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性组件及其绕组线圈绕制方法
CN104767385B (zh) * 2015-04-13 2017-03-01 湖北三江航天万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MBus总线的数字电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5040A (zh) 2017-10-20
TW201735065A (zh) 2017-10-01
CN107275067A (zh) 2017-10-20
TWI634405B (zh) 2018-09-01
TW201735071A (zh) 2017-10-01
CN107275067B (zh) 2019-03-05
TW201737006A (zh) 2017-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97234B1 (ko) 비정질 금속 코어와, 이를 이용한 유도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5510267A (ja) 立体三角形構造のアモルファス合金変圧器鉄心
CN106067367B (zh) 变压器铁心
JP2007012686A (ja) 磁性素子
WO2015106594A1 (zh) 混合磁路磁集成电感器
JP6483322B2 (ja) アモルファス変圧器及びそれに用いる積鉄心
TWI592958B (zh) 磁性元件的製造方法
EP3032549B1 (en) Inductor
GB2511844A (en) A magnetic component for a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magnetic component
US20150270049A1 (en) Magnetic element and core thereof
TW201517081A (zh) 繞線式變壓器核心
JP2006351662A (ja) リアクトルの製造方法
TW201814743A (zh) 磁芯片及磁芯
CN104051132A (zh) 集成的磁组装件及其组装方法
JP5098409B2 (ja) 巻線型電子部品用コア、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巻線型電子部品
US10600562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magnetic element
JPH04192510A (ja) ギャップ付鉄心形リアクトル
KR101493973B1 (ko) 초전도 박막 선재를 이용한 원형 케이블도체의 제조 방법과 그 제조 방법에 의한 원형 케이블도체
JPH04165607A (ja) 静止誘導電気機器用鉄心
US20170287616A1 (en) Magnetic element
CN206849633U (zh) 一种圆环形立绕电感器
JP2009094338A (ja) 磁性素子
EP3916743A1 (en) Hybrid transformer co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transformer core
KR20180115869A (ko) Smps의 누설자속을 배제하는 코어 갭 구조
US20170162313A1 (en) Wound iron co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wound iron 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