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88792B - 具邊框窄化設計之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具邊框窄化設計之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88792B
TWI588792B TW105112629A TW105112629A TWI588792B TW I588792 B TWI588792 B TW I588792B TW 105112629 A TW105112629 A TW 105112629A TW 105112629 A TW105112629 A TW 105112629A TW I588792 B TWI588792 B TW I58879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image
display area
image signal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26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8862A (zh
Inventor
黃子芩
張家駿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126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88792B/zh
Priority to CN201610471035.2A priority patent/CN106097902A/zh
Priority to US15/416,851 priority patent/US1010152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8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879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38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886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1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4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by shaping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8Mirrors
    • G02B5/10Mirrors with curved 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5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00General purpose image data processing
    • G06T1/60Memory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20Linear translation of whole images or parts thereof, e.g. pann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5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liquid cryst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具邊框窄化設計之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顯示裝置;具體而言,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窄化邊框設計之顯示裝置。
近年來顯示裝置不斷追求邊框窄化的設計,甚至朝向無邊框的目標進行研發。窄邊框或無邊框的顯示裝置可被單獨使用,亦可進行拼接使用以增加顯示面積。拼接顯示裝置的方式不受限於單一尺寸的顯示裝置,組裝及運送較為靈活。拼接顯示裝置廣泛用於展場、監控、商品販售、表演活動中。使用者可依所需組裝不同的尺寸,也可因應場地限制進行調整。
圖1為習知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習知顯示裝置由兩個顯示面板拼接而成。顯示面板1的邊框5與顯示面板2的邊框6相鄰接。在顯示面板1上方設有透鏡層3,且在顯示面板2上方設有透鏡層4。藉透鏡層3及透鏡層4的設置,可折射邊緣處的光線,讓使用者正視顯示裝置時(例如位於位置A)不會看到邊框所產生之間隙。然而,當視角變大時(例如位於位置B),影像間仍然可見間隙。
此外,透鏡層3及透鏡層4的邊緣呈曲面,在邊緣處容易產 生反射光(來自環境光)而影響視覺效果。就結構而言,曲面的存在使得顯示裝置表面不平整而無法貼覆抗反射膜,影響顯示品質。由上述說明可知,習知顯示裝置仍有待改進。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具有窄化邊框的效果。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可於拼接使用時消除影像間的接縫,使影像畫面具連續性。
顯示裝置包含顯示面板及光傳遞層。顯示面板具有輸出主影像的主顯示區及輸出輔助影像的輔助顯示區。主顯示區具有相對之第一側邊及第二側邊。輔助顯示區位於第一側邊外並沿第一側邊分佈。光傳遞層設置於顯示面板上方,並具有底面。底面面向主顯示區並接收主影像。入光端面位於底面對應於第一側邊之一側,並接收輔助影像。反射端面位於底面對應於第二側邊之一側,並在離開底面的方向上向外傾斜。輔助影像自入光端面進入後被傳遞至反射端面,再經由反射端面反射至主影像對應於第二側邊的一側外。
顯示裝置包含顯示面板及光傳遞層。顯示面板具有主顯示區及輔助顯示區。主顯示區具有相對之第一側邊及第二側邊。輔助顯示區位於第一側邊外並沿第一側邊分佈。光傳遞層設置於顯示面板上方,並具有底面。底面覆蓋主顯示區而曝露輔助顯示區。入光端面位於底面對應於第一側邊之一側,並與輔助顯示區夾一角度。反射端面位於底面對應於第二側邊之一側,並在離開底面的方向上向外傾斜。
拼接顯示裝置包含第一顯示面板及第二顯示面板。第一顯示 面板具有輸出第一主影像的第一主顯示區及輸出第一輔助影像的第一輔助顯示區。第一輔助顯示區位於第一主顯示區之第一側邊外。第二顯示面板具有鄰接第一主顯示區的第二主顯示區,並輸出第二主影像。第二輔助顯示區位於第二主顯示區相對第一主顯示區之一側,以及第二主顯示區之第三側邊外。光傳遞層係設置於第一顯示面板與第二顯示面板上方,具有底面、第一入光端面、第二入光端面、第一反射端面以及第二反射端面。底面面向第一主顯示區與第二主顯示區並接收第一主影像與第二主影像。第一入光端面係接收第一輔助影像,且第二入光端面係接收第二輔助影像。第一反射端面位於底面對應於第一主顯示區之第二側邊之一側,並在離開底面的方向上向第二顯示面板傾斜。第二反射端面位於底面對應於第二主顯示區之第四側邊之一側,並在離開底面的方向上向第一顯示面板傾斜。
本發明之顯示裝置藉由顯示面板與光傳遞層之組合消除影像間的間隙,可改善顯示品質。
10‧‧‧顯示裝置
20‧‧‧顯示裝置
110‧‧‧顯示面板
112‧‧‧主顯示區
112a‧‧‧第一側邊
112b‧‧‧第二側邊
114‧‧‧輔助顯示區
116‧‧‧顯示區
130‧‧‧光傳遞層
132‧‧‧底面
134‧‧‧入光端面
136‧‧‧反射端面
137‧‧‧塗層
138‧‧‧頂面
142‧‧‧影像輸出區
144‧‧‧影像輸出區
150‧‧‧反射鏡
170‧‧‧外框
180‧‧‧邊框
190‧‧‧閘極驅動器
192‧‧‧源極驅動器
210‧‧‧顯示面板
212‧‧‧主顯示區
212a‧‧‧第三側邊
212b‧‧‧第四側邊
214‧‧‧輔助顯示區
230‧‧‧光傳遞層
232‧‧‧底面
234‧‧‧入光端面
236‧‧‧反射端面
238‧‧‧頂面
242‧‧‧影像輸出區
244‧‧‧影像輸出區
270‧‧‧外框
280‧‧‧邊框
300‧‧‧影像處理模組
310‧‧‧第一暫存區
320‧‧‧多工解訊器
330‧‧‧第二暫存區
340‧‧‧第三暫存區
350‧‧‧多工器
360‧‧‧第四暫存區
400‧‧‧影像訊號接收單元
500‧‧‧時脈控制單元
c,c1,c2‧‧‧光線
i‧‧‧原始影像訊號
j‧‧‧主影像訊號
k‧‧‧邊帶影像訊號
m‧‧‧重組影像訊號
I‧‧‧原始影像
J1,J2‧‧‧主影像
K1,K2‧‧‧輔助影像
M‧‧‧影像
圖1為習知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顯示裝置之一實施例示意圖;圖2A為本發明顯示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圖2B及圖2C為圖2A之顯示裝置的局部放大圖;圖3A及圖3B為光傳遞層與光路傳遞的放大示意圖;圖4、圖5、圖6為本發明顯示裝置之不同實施例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顯示裝置的實施例方塊圖;圖8為影像處理模組的實施例方塊圖;以及 圖9A至圖9F為影像處理模組重組影像的示意圖。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具有較窄邊框或無邊框的顯示效果。請參考圖2,圖2為本發明顯示裝置10之一實施例示意圖。如圖2所示,顯示裝置10由單一的顯示面板110所構成。顯示裝置10包含顯示面板110及設置於顯示面板110上方的光傳遞層130。顯示面板110具有主顯示區112及輔助顯示區114。顯示裝置10外側覆蓋有外框170。
較佳而言,主顯示區112及輔助顯示區114分別由顯示面板110上位於不同區域的畫素組合而成。主顯示區112具有相對之第一側邊112a及第二側邊112b。輔助顯示區114位於第一側邊112a外,並沿第一側邊112a分佈。此外,顯示面板110可以為自發光式或非自發光式的方式進行顯示,例如可為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或液晶面板等。
如圖2所示,光傳遞層130具有底面132、入光端面134、反射端面136。光傳遞層130例如可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所製成。底面132覆蓋主顯示區112而曝露輔助顯示區114。入光端面134位於底面132對應於第一側邊112a之一側,並與輔助顯示區114夾一角度。例如,入光端面134與輔助顯示區114之間的夾角為90度,但不以此為限。反射端面136位於底面132對應於第二側邊112b之一側,並在離開底面132的方向上向外傾斜。如圖2所示,反射端面136自接近底面132的一側至遠離底面132的一側係朝邊框180(外側)傾斜。
如圖2所示,輔助顯示區114產生光線c自入光端面134進入光傳遞層130後以全反射行進方式而被傳遞至反射端面136,再經由反射端面136反射至頂面138輸出。在圖2所示的實施例,光線c自輔助顯示 區134輸出後係直接斜向入射入光端面134。輔助顯示區114與主顯示區112的輸出光線可調整具有不同亮度。例如,將輔助顯示區輸出的光線亮度調高,藉此使輔助顯示區與主顯示區自頂面輸出後的光線亮度一致。
此外,顯示裝置亦可用於拼接顯示。請參考圖2A。圖2A為本發明顯示裝置之一實施例示意圖。如圖2A所示,由顯示裝置10的顯示面板110及顯示裝置20的顯示面板210拼接所組成,亦即,顯示面板110作為第一顯示面板,顯示面板210作為第二顯示面板。類似地,顯示裝置20包含顯示面板210及設置於顯示面板210上方的光傳遞層230。顯示面板210具有主顯示區212及輔助顯示區214。
整體而言,主顯示區112作為拼接顯示裝置的第一主顯示區,主顯示區212作為第二主顯示區。輔助顯示區114作為拼接顯示裝置的第一輔助顯示區,輔助顯示區214作為第二輔助顯示區。主顯示區212具有相對之第三側邊212a及第四側邊212b,且沿第二側邊112b設置對應主顯示區112(主顯示區212較輔助顯示區214接近主顯示區112)。輔助顯示區214位於主顯示區212相對主顯示區112之一側。如圖2A所示,輔助顯示區214位於第三側邊212a外,並沿第三側邊212a分佈。此外,顯示面板210的邊框280與顯示面板110的邊框180相鄰接。顯示裝置10及顯示裝置20外側覆蓋有外框170及外框270。應理解,為標示方便,將外框分別以不同標號標示。外框170及外框270為一體結構共同作為兩顯示裝置的框架。
如圖2A所示,光傳遞層230具有底面232、入光端面234、反射端面236。底面232覆蓋主顯示區212而曝露輔助顯示區214。入光端面234位於底面232對應於第三側邊212a之一側,並與輔助顯示區214夾一角度。反射端面236位於底面232對應於第四側邊212b之一側,並在離 開底面232的方向上向外傾斜(亦即,向顯示面板110傾斜)。如圖2A所示,反射端面236自接近底面232的一側至遠離底面232的一側係朝邊框280(外側)傾斜。此外,顯示面板110的光傳遞層130與顯示面板210的光傳遞層230鄰接。
需補充的是,光傳遞層230與光傳遞層130可於顯示面板210與顯示面板110上分別設置再拼接組合而成。於另一實施例,光傳遞層230與光傳遞層130亦可為一整體,以光傳遞層(130、230)設置於顯示面板110與顯示面板210上方。光傳遞層(130、230)可視拼接的尺寸大小決定裁切的長寬,以及視邊框180與邊框280的位置決定反射端面136與反射端面236的形成位置。
圖2B為圖2A之顯示裝置10的局部放大圖。如圖2A所示,光傳遞層130包含頂面138與底面132相對。如圖2B所示,輔助顯示區114產生光線c1自入光端面134進入光傳遞層130後以全反射行進方式而被傳遞至反射端面136,再經由反射端面136反射至頂面138輸出。光線在顯示裝置20的傳遞方式與上述方式相同,如圖2C所示,輔助顯示區214產生光線c2自入光端面234進入光傳遞層230後以全反射行進方式而被傳遞至反射端面236,再經由反射端面236反射至頂面238輸出。
在圖2B及圖2C所示的實施例,光線c1/c2自輔助顯示區114/214輸出後係直接斜向入射入光端面134/234。輔助顯示區114/214與主顯示區112/212的輸出光線可調整具有不同亮度。例如,將輔助顯示區輸出的光線亮度調高,藉此使輔助顯示區與主顯示區自頂面輸出後的光線亮度一致。為增加光傳遞效率,光傳遞層130與光傳遞層230的折射率較佳大於1.325。藉此可進一步減少顯示裝置的整體厚度。
就影像顯示而言,以顯示面板110為例,顯示面板110的主 顯示區112輸出主影像J1,而輔助顯示區114輸出輔助影像K1。光傳遞層130的底面132係面向主顯示區112並接收主影像J1。入光端面134則接收輔助影像K1。詳言之,主影像J1自底面132進入後自影像輸出區142輸出。輔助影像K1自入光端面134進入後被傳遞至反射端面136,再經由反射端面136反射至主影像對應於第二側邊的一側外(自影像輸出區144輸出)。
類似地,請參考圖2C,在顯示裝置20中,則是由顯示面板210的主顯示區212輸出主影像J2,而輔助顯示區214輸出輔助影像K2。光傳遞層230的底面232係面向主顯示區212並接收主影像J2。入光端面234則接收輔助影像K2。詳言之,主影像J2自底面232進入後自影像輸出區242輸出。輔助影像K2自入光端面234進入後被傳遞至反射端面236,再經由反射端面236反射至主影像對應於第四側邊的一側外(自影像輸出區244輸出)。
簡言之,輔助影像K1自第一側邊外的位置產生,經光傳遞層130的引導而轉換到位於另一側之第二側邊外。藉此,輔助影像K1經由反射端面反射至主影像對應於第二側邊的一側,且與主影像J1一併經頂面輸出。另一方面,輔助影像K2自第三側邊外的位置產生,經光傳遞層230的引導而轉換到位於另一側之第四側邊外。藉此,輔助影像K2經由反射端面反射至主影像對應於第四側邊的一側,且與主影像J2一併經頂面輸出。在圖2B及圖2C所示的實施例,輔助影像K1/K2自輔助顯示區114/214輸出後係直接斜向入射入光端面134/234。如前所述,影像的亮度可隨顯示區之不同而調整為不同亮度,使主影像及輔助影像自頂面輸出後的影像亮度能一致。
藉此設計,輔助影像利用光傳遞層引導而填補顯示面板之間因邊框所產生之間隙,並利用反射端面提供位於不同視角之觀看者無接縫 的影像。藉此改善顯示效果。另外,如圖2A所示,顯示裝置10的表面齊平,亦即,光傳遞層130的頂面138與光傳遞層230的頂面238共平面。相較於習知的顯示裝置,本發明的顯示裝置可減少兩顯示面板之間因環境光所產生的反射光。此外,本發明的顯示裝置亦提供相容性較佳的結構,由於顯示裝置的表面齊平,可方便貼覆抗反射膜,以改善顯示品質。
具體而言,輔助影像產生之光線至入光端面的水平距離與光傳遞層的厚度以及反射端面底角餘切值有關。請參考圖3A及圖3B。圖3A及圖3B為光傳遞層130與光路傳遞的放大示意圖。如圖3A所示,在光傳遞層130接近反射端面136的一側,反射端面136底角為a,光線在反射端面136的入射角/反射角為φ,可知光線在光傳遞層130內部全反射的反射角為a+φ。
在圖3B中,由前述可知,全反射的入射角亦為a+φ。另外如圖3B所示,光線進入入光端面134的入射角為θ,光線至入光端面134的水平距離為W1,光線折射後的水平距離為s,光傳遞層130的厚度為L。輔助影像產生之光線至入光端面134的水平距離W1具有如下關係: 由上式可決定不同視角下入射光線的落點。反射端面底角大小可因應所需之光傳遞層的厚度而加以調整。
圖4至圖6為本發明顯示裝置10之不同實施例示意圖。如圖4所示,顯示裝置10沿入光端面134設有反射鏡150,且反射鏡150覆蓋輔助顯示區114。光線c自輔助顯示區114輸出後經反射鏡150反射進入 入光端面134。光線c接著被傳遞至反射端面136,再經由反射端面136反射至頂面138輸出。換言之,在圖4所示的實施例,光線c自輔助顯示區114輸出後係經由反射鏡150再入射入光端面134。就影像顯示而言,輔助影像自輔助顯示區114輸出後經反射鏡150反射進入入光端面134,經由反射端面136反射至主影像對應於第二側邊的一側外,然後與主影像一併經頂面138輸出。另外,在顯示裝置20,亦可如上述方式設置反射鏡。簡言之,沿圖2A所示的入光端面234設置反射鏡,且反射鏡覆蓋輔助顯示區214。藉此使輔助影像自輔助顯示區214輸出後經反射鏡反射進入入光端面234。藉反射鏡之設置,可提高輔助影像自頂面輸出後的光線亮度,減少輔助影像與主影像的亮度差。
如圖5所示,顯示裝置10沿入光端面134設有反射鏡150,且反射鏡150覆蓋輔助顯示區114。此外,反射端面136上具有鏡面塗料所形成之塗層137。藉由塗層137可進一步提高反射率。在圖6所示的實施例,顯示裝置10係採用曲面造型的反射鏡150。具體而言,反射鏡150的表面相對輔助顯示區114皆內凹之曲面。藉此可使輔助顯示區114產生之光線c經內凹型的反射鏡150後盡量平行,以維持輸出影像的尺寸比例。可選地,在顯示裝置20,亦可如上述方式設置內凹曲面之反射鏡。在其它實施例,塗層137可選用具高擴散均勻化之效果的材質,藉此減少不同視角看到的影像差異。
圖7為本發明顯示裝置10的實施例方塊圖。如圖7所示,顯示裝置10包含影像處理模組300、影像訊號接收單元400以及時脈控制單元500。影像訊號接收單元400接收原始影像訊號i後,傳送到影像處理模組300進行影像分割。接著由時脈控制單元500分別輸出驅動訊號至閘極驅動器190及源極驅動器192,於顯示區116產生處理後的影像。所述顯 示區116包含前述之主顯示區及輔助顯示區。對於使用拼接顯示的顯示裝置而言,顯示區116係包含不同面板的主顯示區及輔助顯示區。
進一步而言,請參考圖8所繪示影像處理模組300的實施例方塊圖。如圖8所示,影像處理模組300包含多工解訊器320、多工器350以及多個暫存區(310、330、340、360)。第一暫存區310係儲存原始影像訊號i。多工解訊器320接收原始影像訊號i並分割原始影像訊號i為主影像訊號j及邊帶影像訊號k。多工解訊器320分割出來的主影像訊號j係儲存於第二暫存區330,而多工解訊器320分割出來邊帶影像訊號k係儲存於第三暫存區340。接著由多工器350重組主影像訊號j及邊帶影像訊號k為重組影像訊號m。第四暫存區360係儲存重組影像訊號m。重組影像訊號m經由前述時脈控制單元於顯示區產生重組後的影像。
圖9A至圖9F為影像處理模組重組影像的示意圖。圖9A係繪示不同顯示面板組成的顯示區。在顯示區中具有主顯示區112及主顯示區212。在主顯示區112的外側具有輔助顯示區114沿第一側邊112a分布。在主顯示區212的外側具有輔助顯示區214沿第三側邊212a分布。主顯示區112及主顯示區212之間為對應邊框的區域(斜線繪示處),沿第二側邊112b(或第四側邊212b)分布。
如前所述,影像處理模組接收原始影像訊號。如圖9B所示,原始影像訊號對應原始影像I。參考圖9A與圖9C,多工解訊器依照主顯示區(112、212)及輔助顯示區(114、214)的劃分,將原始影像I切割為主影像(J1、J2)(對應主影像訊號)以及輔助影像(K1、K2)(對應邊帶影像訊號),此時輔助影像K1位於對應第二側邊112b之一側外,輔助影像K2位於對應第四側邊212b之一側外。
如圖9D所示,影像處理模組重新編排主影像訊號之影像位 置以及邊帶影像訊號之影像位置,並將主影像訊號及邊帶影像訊號分別傳送給主顯示區(112、212)及輔助顯示區(114、214),以分別產生主影像與輔助影像。參考圖9A與圖9D,主影像J1位於主顯示區112,輔助影像K1位於對應第一側邊112a之一側外,即位於輔助顯示區114。主影像J2位於主顯示區212,輔助影像K2位於對應第三側邊212a之一側外,即位於輔助顯示區214。重組後的主影像訊號及邊帶影像訊號係輸出至顯示面板。
接著利用光傳遞層,將兩側之輔助影像(K1、K2)引導至邊框所在位置。如圖9D及圖9E所示,光傳遞層將邊帶影像訊號之影像位置重新編排。參考圖9A及圖9E,藉光傳遞層使輔助影像K1位於第二側邊112b之一側外,並且使輔助影像K2位於第四側邊212b之一側外。參考圖9B及圖9E,處理後的影像M係重現原始影像I的內容,並且遮蔽邊框位置形成的接縫,避免影像不連續。最後如圖9F所示,覆蓋外框170擋住影像M以外的部分以保留欲顯示的影像。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顯示裝置藉由影像處理模組分割排列影像,以及光傳遞層調整影像位置,使影像畫面具連續性。本發明之光傳遞層亦可配合抗反射膜貼覆,可進一步改善顯示品質。
本發明已由上述相關實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實施例僅為實施本發明之範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之實施例並未限制本發明之範圍。相反地,包含於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及範圍之修改及均等設置均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內。
10‧‧‧顯示裝置
110‧‧‧顯示面板
112‧‧‧主顯示區
114‧‧‧輔助顯示區
130‧‧‧光傳遞層
134‧‧‧入光端面
136‧‧‧反射端面
138‧‧‧頂面
142‧‧‧影像輸出區
144‧‧‧影像輸出區
170‧‧‧外框
180‧‧‧邊框
270‧‧‧外框
c1‧‧‧光線
J1‧‧‧主影像
K1‧‧‧輔助影像

Claims (20)

  1.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面板,具有:一主顯示區,輸出一主影像;該主顯示區具有相對之一第一側邊及一第二側邊;以及一輔助顯示區,輸出一輔助影像;該輔助顯示區位於該第一側邊外,並沿該第一側邊分佈;一光傳遞層,設置於該顯示面板上方,並具有:一底面,面向該主顯示區並接收該主影像;一入光端面,位於該底面對應於該第一側邊之一側,並接收該輔助影像;以及一反射端面,位於該底面對應於該第二側邊之一側,並在離開該底面的方向上向外傾斜;以及一反射鏡,沿該入光端面設置,並覆蓋該輔助顯示區與該入光端面而形成一反射空間;其中,該輔助影像自該輔助顯示區輸出後經該反射鏡反射進入該入光端面,且該輔助影像自該入光端面進入後被傳遞至該反射端面,再經由該反射端面反射至該主影像對應於該第二側邊的一側外。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光傳遞層包含一頂面與該底面相對,該輔助影像經由該反射端面反射至該主影像對應於該第二側邊的一側與該主影像一併經該頂面輸出。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輔助影像自該輔助顯示區輸出後直接斜向入射該入光端面。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反射鏡相對該輔助顯示區皆內凹之曲 面。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進一步包含一影像處理模組;其中,該影像處理模組接收一原始影像訊號;切割該原始影像訊號為一主影像訊號及影像位置對應於該主影像訊號對應該第二側邊之一側外的一邊帶影像訊號;並將該主影像訊號及該邊帶影像訊號分別傳送給該主顯示區及該輔助顯示區以分別產生該主影像及該輔助影像。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影像處理模組將重新編排該邊帶影像訊號之影像位置至該主影像訊號對應該第一側邊之一側外,以重組該主影像訊號及該邊帶影像訊號為一重組影像訊號,並輸出該重組影像訊號至該顯示面板。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影像處理模組包含:一第一暫存區,儲存該原始影像訊號;一多工解訊器,分割該原始影像訊號為該主影像訊號及該邊帶影像訊號;一第二暫存區,儲存該多工解訊器分割出來的該主影像訊號;一第三暫存區,儲存該多工解訊器分割出來該邊帶影像訊號;以及一多工器,重組該主影像訊號及該邊帶影像訊號為該重組影像訊號。
  8.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面板,具有:一主顯示區,具有相對之一第一側邊及一第二側邊;以及一輔助顯示區,位於該第一側邊外,並沿該第一側邊分佈;一光傳遞層,設置於該顯示面板上方,並具有:一底面,覆蓋該主顯示區而曝露該輔助顯示區; 一入光端面,位於該底面對應於該第一側邊之一側,並與該輔助顯示區夾一角度;以及一反射端面,位於該底面對應於該第二側邊之一側,並在離開該底面的方向上向外傾斜;以及一反射鏡,沿該入光端面設置,並覆蓋該輔助顯示區與該入光端面而形成一反射空間;其中,該光線自該輔助顯示區輸出後經該反射鏡反射進入該入光端面。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光傳遞層包含一頂面與該底面相對,該輔助顯示區產生一光線自該入光端面進入該光傳遞層後被傳遞至該反射端面,再經由該反射端面反射至該頂面輸出。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光線自該輔助顯示區輸出後直接斜向入射該入光端面。
  11. 如請求項8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反射鏡相對該輔助顯示區皆內凹之曲面。
  12. 如請求項8所述之顯示裝置,進一步包含一影像處理模組;其中,該影像處理模組接收一原始影像訊號;切割該原始影像訊號為一主影像訊號及影像位置對應於該主影像訊號對應該第二側邊之一側外的一邊帶影像訊號;並將該主影像訊號及該邊帶影像訊號分別傳送給該主顯示區及該輔助顯示區。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影像處理模組將重新編排該邊帶影像訊號之影像位置至該主影像訊號對應該第一側邊之一側外,以重組該主影像訊號及該邊帶影像訊號為一重組影像訊號,並輸出該重組影像訊號至該顯示面板。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影像處理模組包含: 一第一暫存區,儲存該原始影像訊號;一多工解訊器,分割該原始影像訊號為該主影像訊號及該邊帶影像訊號;一第二暫存區,儲存該多工解訊器分割出來的該主影像訊號;一第三暫存區,儲存該多工解訊器分割出來該邊帶影像訊號;以及一多工器,重組該主影像訊號及該邊帶影像訊號為該重組影像訊號。
  15. 一種拼接顯示裝置,包含:一第一顯示面板,具有:一第一主顯示區,輸出一第一主影像;該第一主顯示區具有相對之一第一側邊及一第二側邊;以及一第一輔助顯示區,輸出一第一輔助影像;該第一輔助顯示區位於該第一側邊外,並沿該第一側邊分佈;一第二顯示面板,具有:一第二主顯示區,沿該第二側邊設置對應該第一主顯示區,並輸出一第二主影像;該第二主顯示區具有相對之一第三側邊及一第四側邊;以及一第二輔助顯示區,位於該第二主顯示區相對該第一主顯示區之一側,並輸出一第二輔助影像;該第二輔助顯示區位於該第二主顯示區之該第三側邊外,並沿該第三側邊分佈;以及一光傳遞層,設置於該第一顯示面板與該第二顯示面板上方,並具有:一底面,面向該第一主顯示區與該第二主顯示區並接收該第一主影像與該第二主影像; 一第一入光端面,位於該底面對應於該第一主顯示區之該第一側邊之一側,並接收該第一輔助影像;一第二入光端面,位於該底面對應於該第二主顯示區之該第三側邊之一側,並接收該第二輔助影像;一第一反射端面,位於該底面對應於該第一主顯示區之該第二側邊之一側,並在離開該底面的方向上向該第二顯示面板傾斜;以及一第二反射端面,位於該底面對應於該第二主顯示區之該第四側邊之一側,並在離開該底面的方向上向該第一顯示面板傾斜;以及二反射鏡,沿該第一入光端面與該第二入光端面設置,其中之一反射鏡係覆蓋該第一輔助顯示區與該第一入光端面而形成一反射空間,另一反射鏡係覆蓋該第二輔助顯示區與該第二入光端面而形成另一反射空間;其中,該第一輔助影像自該第一輔助顯示區輸出後經覆蓋該第一輔助顯示區之反射鏡反射進入該第一入光端面,該第一輔助影像自該第一入光端面進入後被傳遞至該第一反射端面,再經由該第一反射端面反射至該第一主影像對應於該第一主顯示區之該第二側邊的一側外;該第二輔助影像自該第二輔助顯示區輸出後經另一反射鏡反射進入該第二入光端面,該第二輔助影像自該第二入光端面進入後被傳遞至該第二反射端面,再經由該第二反射端面反射至該第二主影像對應於該第二主顯示區之該第四側邊的一側外。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拼接顯示裝置,其中該光傳遞層包含一頂面與該底面相對,該第一輔助影像經由該第一反射端面反射至該第一主影像對應於 該第一主顯示區之該第二側邊的一側與該第一主影像一併經該頂面輸出;該第二輔助影像經由該第二反射端面反射至該第二主影像對應於該第二主顯示區之該第四側邊的一側與該第二主影像一併經該頂面輸出。
  17.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拼接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輔助影像自該第一輔助顯示區輸出後直接斜向入射該第一入光端面;該第二輔助影像自該第二輔助顯示區輸出後直接斜向入射該第二入光端面。
  18.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拼接顯示裝置,其中該二反射鏡相對該第一輔助顯示區與該第二輔助顯示區皆內凹之曲面。
  19.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拼接顯示裝置,進一步包含一影像處理模組;其中,該影像處理模組接收一原始影像訊號;切割該原始影像訊號為一第一主影像訊號、一第二主影像訊號、影像位置對應於該第一主影像訊號對應該第一主顯示區之該第二側邊之一側外的一第一邊帶影像訊號、以及影像位置對應於該第二主影像訊號對應該第二主顯示區之該第四側邊之一側外的一第二邊帶影像訊號;並將該第一主影像訊號、該第二主影像訊號、該第一邊帶影像訊號、該第二邊帶影像訊號分別傳送給該第一主顯示區、該第二主顯示區、該第一輔助顯示區、該第二輔助顯示區以分別產生該第一主影像、該第二主影像、該第一輔助影像、以及該第二輔助影像。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拼接顯示裝置,其中該影像處理模組將重新編排該第一邊帶影像訊號之影像位置至該第一主影像訊號對應該第一主顯示區之該第一側邊之一側外,且編排該第二邊帶影像訊號之影像位置至該第二主影像訊號對應該第二主顯示區之該第三側邊之一側外,以重組該第一主影像訊號、該第二主影像訊號、該第一邊帶影像訊號、以及該第二 邊帶影像訊號為一重組影像訊號,並輸出該重組影像訊號至該第一顯示面板與該第二顯示面板。
TW105112629A 2016-04-22 2016-04-22 具邊框窄化設計之顯示裝置 TWI5887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2629A TWI588792B (zh) 2016-04-22 2016-04-22 具邊框窄化設計之顯示裝置
CN201610471035.2A CN106097902A (zh) 2016-04-22 2016-06-24 一种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
US15/416,851 US10101527B2 (en) 2016-04-22 2017-01-26 Display device with narrow bezel desig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2629A TWI588792B (zh) 2016-04-22 2016-04-22 具邊框窄化設計之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88792B true TWI588792B (zh) 2017-06-21
TW201738862A TW201738862A (zh) 2017-11-01

Family

ID=57253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2629A TWI588792B (zh) 2016-04-22 2016-04-22 具邊框窄化設計之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01527B2 (zh)
CN (1) CN106097902A (zh)
TW (1) TWI58879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3000B (zh) * 2020-05-08 2022-05-01 大陸商友達光電(昆山)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0111A (zh) * 2017-03-17 2018-10-09 诚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设备
US10725238B2 (en) * 2018-04-11 2020-07-28 Seamless Technology Inc. Display assembly including at least two display devices
TWI712169B (zh) * 2018-11-23 2020-12-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拼接單元及拼接面板
KR102652550B1 (ko) 2019-02-13 2024-03-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곡면형 표시 장치
CN114267251A (zh) * 2021-12-16 2022-04-01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
CN114415410A (zh) * 2022-01-27 2022-04-29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拼接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89759A1 (en) * 2000-09-19 2003-10-09 Kim Si Han Multi display device
EP1376199A1 (en) * 2002-06-17 2004-01-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optical path changing device
US20060001796A1 (en) * 2004-06-30 2006-01-05 Lg.Philips Lcd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luminance difference compens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2637388B (zh) * 2012-04-28 2013-12-25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缝拼接显示屏
TW201523553A (zh) * 2013-11-19 2015-06-16 Google Inc 具有週邊放大率之無縫可拼接顯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0732B (zh) 2009-01-07 2011-07-06 曹嘉灿 无缝拼接显示装置
TWM373503U (en) * 2009-03-06 2010-02-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Backlight module
TWI556034B (zh) * 2012-07-05 2016-1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CN103065551B (zh) * 2013-01-16 2015-07-1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显示屏
CN104299519A (zh) 2013-07-15 2015-01-2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无缝拼接显示屏
TWI622839B (zh) 2014-09-11 2018-05-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89759A1 (en) * 2000-09-19 2003-10-09 Kim Si Han Multi display device
EP1376199A1 (en) * 2002-06-17 2004-01-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optical path changing device
US20060001796A1 (en) * 2004-06-30 2006-01-05 Lg.Philips Lcd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luminance difference compens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2637388B (zh) * 2012-04-28 2013-12-25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缝拼接显示屏
TW201523553A (zh) * 2013-11-19 2015-06-16 Google Inc 具有週邊放大率之無縫可拼接顯示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3000B (zh) * 2020-05-08 2022-05-01 大陸商友達光電(昆山)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8862A (zh) 2017-11-01
CN106097902A (zh) 2016-11-09
US20170307817A1 (en) 2017-10-26
US10101527B2 (en) 201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8792B (zh) 具邊框窄化設計之顯示裝置
US9250448B2 (en) Segmented directional backlight and related methods of backlight illumination
JP6962521B2 (ja) 指向性プライバシーディスプレイ
KR102055541B1 (ko) 지향성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에서의 편광 회복
US8651726B2 (en) Efficient polarized directional backlight
US20170160554A1 (en) Directional flat illuminators
US20100053992A1 (en)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display device
US9851480B2 (en) Prism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9612468B1 (en) Display apparatus
KR20200123175A (ko) 지향성 백라이트
KR102366346B1 (ko) 지향성 백라이트를 위한 광 입력
JP2016136250A (ja) 曲面表示装置
WO2012158574A1 (en) Efficient polarized directional backlight
US11061235B2 (en) Compact display system having uniform image
JP2005003989A (ja) 画像表示装置
US20160170126A1 (en) Light Source Device, Light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20160065296A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TWI234633B (en) Light guide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90293846A1 (en) Display screen configured to display viewing position-dependent images
JP4882109B2 (ja) 表示装置
TWI422871B (zh) 光學元件及顯示模組
US20200292828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head mounted display
US20070008498A1 (en) Projection display device
JP2017067891A (ja) ライトガイド及び虚像表示装置
JP2016009129A (ja) 画像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