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83620B - A Method for Making Micron Welded Copper Wire with Oxidation and Etching of Copper - Google Patents

A Method for Making Micron Welded Copper Wire with Oxidation and Etching of Copp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83620B
TWI583620B TW104118671A TW104118671A TWI583620B TW I583620 B TWI583620 B TW I583620B TW 104118671 A TW104118671 A TW 104118671A TW 104118671 A TW104118671 A TW 104118671A TW I583620 B TWI583620 B TW I58362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oxidation
etching
paste
micr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8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43105A (zh
Inventor
wen-xi Li
Qiao-Yang Luo
Xin-Zhi Y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filed Critical
Priority to TW1041186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8362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43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431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3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3620B/zh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 Cables (AREA)

Description

利用銅之氧化與蝕刻製作微米級細線寬銅質導線之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利用銅之氧化與蝕刻製作微米級細線寬銅質導線之方法,尤指涉及一種取代製程成本與原料成本較高之銀導線製程技術,特別係指低成本實作微米級細線寬銅質導線者。
目前業界量產採用之網版印刷銀電極與真空濺鍍、黃光與電鍍銅兩種電極為優先,其中使用光阻劑之黃光製程受環境因素影響大,製程成本高,而使用網印技術之製程對需要印出高度夠高之細線則有相當大之困難,且現行之被動元件相關金屬細線,所採用之金屬材料部份多為銀金屬製程,若金屬材料選擇為銀,不只銀金屬材料本身價格波動大且偏高,製程也相當複雜,造成因材料成本高,導致無法作普及化應用之餘,亦無法製作細線寬之圖形。
現在雖然已經有人開發出,透過直接摻入光阻於銀膏內進行曝光,再蝕刻出細線圖形之技術來簡化製程,但使用到光阻劑之製程本身環境需求卻相對地嚴苛許多。且由於銅金屬於後段燒結時所需之還原氣氛,銅膏內添加物之可調控性相當狹窄,導致此技術難以套用至銅金屬上,而無法進一步再降低材料成本。例如,太陽能使用正電極銀膏為了印刷出高高寬比,所以必須使用>90%金屬固含量,且只利用少量有機添加劑來控制金屬銀膏印刷時之流變行為,導致此種高固含量金屬銀膏價格係一般金屬銀膏五倍以上。然而,當要複製此種高固含量銀膏來開發使用在太陽能正面銅膏係非常困難之事,因為銅電極在熱處理為了避免銅氧化而必須在還原氣氛下燒結,當考慮還原氣氛時,高固含量銅膏有機添加劑與玻璃選擇係相當有限。
再者,當應用於電鍍銅中,傳統電鍍導體時會呈現等向性電鍍,導致銅之厚度與寬度皆增加,造成線寬不易控制。
鑑於目前黃光製程需使用光阻劑,而網印細線之金屬銀製程,不僅銀材料過於昂貴,且亦無法製作細線寬;故,ㄧ般習用者係無法符合使用者於實際使用時之所需。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於,克服習知技藝所遭遇之上述問題並提供一種利用銅之氧化特性,區隔出氧化與非氧化區,再利用高選擇比蝕刻液對金屬銅與銅氧化物化學反應差異,去除銅氧化物,留下所需之金屬銅膏細線圖形,可成功地利用網版印刷與曝光蝕刻製程達到製作金屬銅線高高寬比之細線寬(10~30μm)之方法。
本發明之次要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不僅在步驟端省去光阻製程及網印製程之繁複條件,同時也降低金屬材料成本,並且,透過本發明可以更容易製作出高度更高之金屬細線,品質提升與成本降低之並進,對於量產型產品有顯著之經濟效益之方法。
為達以上之目的,本發明係一種利用銅之氧化與蝕刻製作微米級細線寬銅質導線之方法,其至少包含下列步驟:(A)將一銅膏塗佈至一基板上;(B)加熱該基板,並以紫外光(UV)曝光方式將銅膏升溫,使曝光之銅膏進行氧化反應形成銅氧化物,未曝光之銅膏則維持為金屬銅,進而區隔出氧化區與非氧化區;以及(C)利用高選擇比蝕刻液對金屬銅與銅氧化物化學反應差異,去除銅氧化物,留下所需之銅膏細線圖形,並在達到銅膏細線化後,將蝕刻完之銅膏細線圖形進行熱處理以完成微米級細線寬銅質導線之製作。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基板係選自氧化鋁(Al 2O 3)或氮化鋁(AlN)。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基板係為陶瓷生胚薄帶。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步驟(A)係將調製均勻之銅膏透過網版印刷或噴墨印刷方式塗佈至該基板上。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步驟(B)係加熱該基板將銅膏升溫至80~120°C,並以波長介於250~320nm之UV曝光該基板傳熱提供10~20°C,以及UV曝光該銅膏本身升溫30~40°C,使曝光之銅膏進行氧化反應。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高選擇比蝕刻液係選自氯化銨(NH 4Cl)或氨水(NH 4OH)。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銅膏細線圖形係具有10~30μm細線寬之高高寬比。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係可進一步適用於非等向性(non-isotropic)電鍍銅之製作。
紫外光1
基板11
銅膏12
銅顆粒121
銅氧化物13
銅膏細線圖形14
高選擇比蝕刻液2
第1圖,係本發明之製作流程示意圖。
第2圖,係本發明之銅膏吸收光之光譜曲線示意圖。
第3圖,係本發明之相圖及熱力學公式示意圖。
第4圖,係本發明之曝光時間與溫度變化示意圖。
第5圖,係本發明銅膏加熱升溫與其氧化情形之對照示意圖。
請參閱『第1圖~第5圖』所示,係分別為本發明之製作流程示意圖、本發明之銅膏吸收光之光譜曲線示意圖、本發明之相圖及熱力學公式示意圖、本發明之曝光時間與溫度變化示意圖、及本發明銅膏加熱升溫與其氧化情形之對照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發明係一種利用銅之氧化與蝕刻製作微米級細線寬銅質導線之方法,其至少包含下列步驟:
(A)將一調製均勻且內含銅顆粒121之銅膏12透過網版印刷或噴墨印刷方式塗佈至一基板11上,其中,該基板11可為各類不同基板,例如氧化鋁(Al 2O 3)或氮化鋁(AlN),亦可為陶瓷生胚薄帶;
(B)加熱該基板11將銅膏12升溫至80~120°C,並以波長介於250~320nm之紫外光(UV)1曝光方式,利用UV曝光該基板11傳熱提供10~20°C,以及UV曝光該銅膏12本身升溫30~40°C,使曝光之銅膏12進行氧化反應形成銅氧化物(CuO或Cu 2O)13,未曝光之銅膏12則維持為金屬銅(Cu),進而區隔出氧化區與非氧化區;以及
(C)利用高選擇比蝕刻液2對金屬銅與銅氧化物13化學反應差異,蝕刻銅氧化物13但不蝕刻金屬銅,達到去除銅氧化物13並留下所需之銅膏細線圖形14,以達成銅膏細線化,之後將蝕刻完之銅膏細線圖形14進行熱處理即完成具有10~30μm細線寬之高高寬比微米級細線寬銅質導線之製作,其中,該高選擇比蝕刻液係選自氯化銨(NH 4Cl)或氨水(NH 4OH)。如是,藉由上述揭露之流程構成一全新之利用銅之氧化與蝕刻製作微米級細線寬銅質導線之方法。
當操作時,本發明係利用曝光之方式將銅升溫後氧化,定義出所需圖形,再利用氯化銨水溶液進行蝕刻。於一具體實施例中,首先,透過銅膏之吸收光譜,找到所需之UV光線波段;其中所用之銅膏吸收光之光譜曲線如第2圖所示。然後,藉由第3圖所示之相圖及熱力學公式,計算出金屬銅能快速氧化之相對溫壓。接著,調製均勻之銅膏12並透過網印或其他方式塗佈至氧化鋁基板11上。繼之,利用銅之氧化特性,加熱該氧化鋁基板11將銅膏12升溫至100°C,加上波長介於250~320nm之UV1曝光該氧化鋁基板11傳熱提供之10~20°C,以及UV曝光該銅膏12本身升溫之30~40°C,使曝光之銅膏12進行氧化反應,對所需之圖形進行定義,使所需之圖形維持金屬銅之狀態,剩餘區塊皆氧化成為銅氧化物13;其中曝光時間與溫度變化如第4圖所示,而銅膏12加熱升溫與其氧化情形之對照圖則如第5圖所示,圖中(a)部分為銅膏升溫與其氧化情形,(b)部分為以(a)部分中曝光600秒與遮蔽光源600秒所得之銅膏升溫與其氧化情形之比較結果。最後,利用氯化銨水溶液作為高選擇比蝕刻液2,進行高選擇比蝕刻,留下所需之銅膏細線圖形14,其操作條件包括:在25 °C下將金屬銅與銅氧化物13浸泡在4M且pH為5.2之氯化銨水溶液中,通過化學反應:
CuO+2 NH 4Cl=CuCl 2+H 2O+2 NH 3;去除銅氧化物13,留下所需之銅膏細線圖形14,經熱處理後形成具有10~30μm細線寬之高高寬比銅膏細線圖形14,完成微米級細線寬銅質導線之製作。
除了上述應用,本發明亦可進一步應用在電鍍銅上。當運用時,僅有導體(銅)之厚度增加,寬度不增加,形成非等向性(non-isotropic)厚度材料,可適用於非等向性電鍍銅之製作。因此,本發明以低成本實作微米級細線寬銅質導線,可應用於被動元件工業中製作積層陶瓷元件或各種相關元件,取代現有常用之製程成本與原料成本較高之銀導線製程技術。
本發明可應用商業包含以銅電極取代相關貴金屬電極產業,主要是取代目前業界量產採用材料成本高、無法製作細線寬之網版印刷銀電極、與製程成本高之真空濺鍍、黃光及電鍍銅兩種電極為優先,包括:
(一)綠能產業
a.太陽能正背電極:應用矽基太陽能電池之正面與反面電極,以網版印刷銅電極之銅膏取代目前太陽能網版印刷正銀電極與背銀電極之銀膏,一般平均製作銅電極之銅膏成本係製作銀電極之銀膏之十分之一,而且此創新銅電極製程也可製作超細線(<30μm),來提升太陽能電池效率。
b.LED 散熱陶瓷基板電極:應用於LED散熱陶瓷基板(Al 2O 3或AlN)之金屬導線,以簡易厚膜工程之網版印刷銅電極取代利用目前應用薄膜工程真空濺鍍、黃光與電鍍製程之複雜製程技術,製造成本因製程簡化而可大幅下降。
(二)通訊產業
a.平面電感電極:取代觸控面版低溫銀電極或真空濺鍍電鍍銅電極。
b.低溫陶瓷共燒元件或模組電極:應用於輕薄短小型積層陶瓷通訊被動元件使用之金屬電極,以印刷曝光蝕刻製作高高寬比金屬銅電極平面電感器,取代目前利用銀膏當內電極之積層陶瓷電感器,不管在金屬材料成本或製程成本皆可大幅下降。
c.觸控面板電極:可應用於陶瓷基版或陶瓷生胚,利用其可製作細線能力,與積層陶瓷製程,開發超小型通訊模組,符合手攜式通訊產品短小輕薄技術需求。
(三)電子產業
a.半導體銅製程導線化學機械研磨(Chemical-Mechanical Polishing, CMP)製程,以曝光氧化代替化學濕式氧化。
b.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銅導線細致化,利用曝光氧化蝕刻製作超細線銅導線。
本發明提供一種全新基板金屬化技術,以高導電率低成本之銅金屬為主要材料,利用厚膜工程之網版印刷低成本技術,加上簡易曝光蝕刻製程,發展出有薄膜工程細線寬之品質優勢,亦即,本發明係為利用低成本金屬銅材料與厚膜製程組合製作高品質細線寬金屬化技術,相對於目前任何一種金屬化不管是成本與品質競爭皆有絕對競爭優勢。
本發明所提出之新製程,使用之材料為金屬銅,價格較低,可大面積塗佈所需厚度,再進行再蝕刻,相較於需使用光阻或網印細線之金屬銀製程,明顯簡便許多。在技術及材料兩端之成本都能大幅下降。因此,本發明之創新與優點如下:
1.利用曝光技術,銅膏內銅顆粒係獨自個體,非連續導體,因此銅表面積大、吸收率高,同時吸收之光能因無法傳導所以將轉成熱能。
2.讓有接受到曝光之銅膏因吸收光轉化成熱能進而發生氧化反應成銅氧化物,沒曝光之銅膏仍然維持金屬銅。
3.利用適當蝕刻劑可以有效地達到蝕刻銅氧化物,但不蝕刻金屬銅,達到銅膏細線化目的。
4.將蝕刻完之金屬銅膏細線進行熱處理形成金屬銅細線。
5.此金屬銅細線技術使用不受基板限制,可使用在各類不同基板或陶瓷生胚薄帶。
6.成功地利用網版印刷與曝光蝕刻製程達到製作金屬銅線高高寬比之細線寬(10~30μm)。
7.利用網版印刷與曝光蝕刻製程,只須使用一般銅膏,即使印刷後銅電極之深寬比不良,利用曝光蝕刻製程處理修正即可得到極佳深寬比銅電極。亦即,有別於一般正銀電極利用高固含量流變性佳銀膏來得到高深寬比電極,利用本發明之新製程,一般銅膏也可得到高高寬比。
綜上所述,本發明係一種利用銅之氧化與蝕刻製作微米級細線寬銅質導線之方法,可有效改善習用之種種缺點,利用銅之氧化特性,區隔出氧化與非氧化區,再利用高選擇比蝕刻液對金屬銅與銅氧化物化學反應差異,去除銅氧化物,留下所需之金屬銅膏細線圖形;不僅在步驟端省去光阻製程及網印製程之繁複條件,同時也降低金屬材料成本,並且,透過本發明可以更容易製作出高度更高之金屬細線,品質提升與成本降低之並進,對於量產型產品有顯著之經濟效益,進而使本發明之産生能更進步、更實用、更符合使用者之所須,確已符合發明專利申請之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故,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紫外光1
基板11
銅膏12
銅顆粒121
銅氧化物13
銅膏細線圖形14
高選擇比蝕刻液2

Claims (8)

  1. 【第1項】
    一種利用銅之氧化與蝕刻製作微米級細線寬銅質導線之方法,其至少包含下列步驟:
    (A)將一銅膏塗佈至一基板上;
    (B)加熱該基板,並以紫外光(UV)曝光方式將銅膏升溫,使曝光之銅膏進行氧化反應形成銅氧化物,未曝光之銅膏則維持為金屬銅,進而區隔出氧化區與非氧化區;以及
    (C)利用高選擇比蝕刻液對金屬銅與銅氧化物化學反應差異,去除銅氧化物,留下所需之銅膏細線圖形,並在達到銅膏細線化後,將蝕刻完之銅膏細線圖形進行熱處理以完成微米級細線寬銅質導線之製作。
  2. 【第2項】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利用銅之氧化與蝕刻製作微米級細線寬銅質導線之方法,其中,該基板係選自氧化鋁(Al 2O 3)或氮化鋁(AlN)。
  3. 【第3項】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利用銅之氧化與蝕刻製作微米級細線寬銅質導線之方法,其中,該基板係為陶瓷生胚薄帶。
  4. 【第4項】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利用銅之氧化與蝕刻製作微米級細線寬銅質導線之方法,其中,該步驟(A)係將調製均勻之銅膏透過網版印刷或噴墨印刷方式塗佈至該基板上。
  5. 【第5項】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利用銅之氧化與蝕刻製作微米級細線寬銅質導線之方法,其中,該步驟(B)係加熱該基板將銅膏升溫至80~120°C,並以波長介於250~320nm之UV曝光該基板傳熱提供10~20°C,以及UV曝光該銅膏本身升溫30~40°C,使曝光之銅膏進行氧化反應。
  6. 【第6項】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利用銅之氧化與蝕刻製作微米級細線寬銅質導線之方法,其中,該高選擇比蝕刻液係選自氯化銨(NH 4Cl)或氨水(NH 4OH)。
  7. 【第7項】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利用銅之氧化與蝕刻製作微米級細線寬銅質導線之方法,其中,該銅膏細線圖形係具有10~30μm細線寬之高高寬比。
  8. 【第8項】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利用銅之氧化與蝕刻製作微米級細線寬銅質導線之方法,係可進一步適用於非等向性(non-isotropic)電鍍銅之製作。
TW104118671A 2015-06-09 2015-06-09 A Method for Making Micron Welded Copper Wire with Oxidation and Etching of Copper TWI5836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8671A TWI583620B (zh) 2015-06-09 2015-06-09 A Method for Making Micron Welded Copper Wire with Oxidation and Etching of Copp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8671A TWI583620B (zh) 2015-06-09 2015-06-09 A Method for Making Micron Welded Copper Wire with Oxidation and Etching of Copp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43105A TW201643105A (zh) 2016-12-16
TWI583620B true TWI583620B (zh) 2017-05-21

Family

ID=58055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8671A TWI583620B (zh) 2015-06-09 2015-06-09 A Method for Making Micron Welded Copper Wire with Oxidation and Etching of Copper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8362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76925A1 (en) * 2000-12-18 2002-06-20 Marieb Thomas N. Copper alloys for interconnections having improved electro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US20040105218A1 (en) * 2001-09-20 2004-06-03 Koichiro Masuda Shielded strip line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US20080063792A1 (en) * 2002-06-04 2008-03-13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Board for printed wiring, printed wiring boar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m
US20090111213A1 (en) * 2007-06-30 2009-04-30 Chien-Wei Chang High-Density Fine Lin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00163294A1 (en) * 2008-12-29 2010-07-01 Chung-Kyung Jung Method for forming metal line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76925A1 (en) * 2000-12-18 2002-06-20 Marieb Thomas N. Copper alloys for interconnections having improved electro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US20040105218A1 (en) * 2001-09-20 2004-06-03 Koichiro Masuda Shielded strip line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US20080063792A1 (en) * 2002-06-04 2008-03-13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Board for printed wiring, printed wiring boar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m
US20090111213A1 (en) * 2007-06-30 2009-04-30 Chien-Wei Chang High-Density Fine Lin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00163294A1 (en) * 2008-12-29 2010-07-01 Chung-Kyung Jung Method for forming metal line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43105A (zh) 2016-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69561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metal-ceramic substrate
EP0115158B1 (en) Substrate for semiconductor module
CN103819215B (zh) 氮化铝基陶瓷覆铜板的制备方法
CN101547567B (zh) 导电线路的制作方法
CN107949164A (zh) 一种具有较高速率的电路基板线圈线路蚀刻工艺
US20110123931A1 (en) High-precision ceramic substrate preparation process
CN103369851A (zh) 一种印刷线路板及其制造方法
TW201308616A (zh) 於基板上形成導電性圖案之方法
TWI583620B (zh) A Method for Making Micron Welded Copper Wire with Oxidation and Etching of Copper
JP2007194174A (ja) 導体パターン用インク、導体パターン、配線基板及び電気光学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JP2008034417A (ja) キャパシタの製造方法
JP2007036217A (ja) インプリント法を用いたプリント回路基板の製造方法
CN205255668U (zh) 低介电性胶膜
JP3863067B2 (ja) 金属−セラミックス接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10087399A (zh) 一种线路基板柔性化生产工艺
PH12015501631B1 (en) Multi-level metalization on a ceramic substrate
CN105208768B (zh) 用于led照明的附铝fpc基材产品及其蚀刻工艺
CN107993832A (zh) 一种低阻值高充电率fpc柔性无线充电线圈制作工艺
CN209914173U (zh) 一种能直接打印印刷电路图的电路板
CN101777621A (zh) 一种用于大功率led封装的高导热基板及制备方法
US11372300B2 (en) Method of preparing graphene circuit pattern
CN206181546U (zh) 一种含有铝蚀刻电路的电路板
TWI653307B (zh) 高導電率卑金屬厚膜導電膏之製備方法
CN104919908A (zh) 印刷电路图案及通孔内导通线而形成的双面印刷电路板的形成方法
KR101380774B1 (ko) 고방열성 금속 방열기판을 사용한 메탈기판의 전도층 형성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