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9116B - 具有襯套致動活塞回路之氣動釘槍 - Google Patents

具有襯套致動活塞回路之氣動釘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9116B
TWI579116B TW100104082A TW100104082A TWI579116B TW I579116 B TWI579116 B TW I579116B TW 100104082 A TW100104082 A TW 100104082A TW 100104082 A TW100104082 A TW 100104082A TW I579116 B TWI579116 B TW I5791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ushing
chamber
fluid
valve member
nail gu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04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39071A (en
Inventor
張怡卓
馬可 劉貝屈
Original Assignee
羅伯特博斯奇工具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羅伯特博斯奇工具公司 filed Critical 羅伯特博斯奇工具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139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90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91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911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 B25C1/041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with fixed main cylind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具有襯套致動活塞回路之氣動釘槍
本發明大致係有關一種氣動工具,且特別係有關一種氣動釘槍。
氣動工具一般係使用在建築工業中。特別地,氣動釘槍經常被使用在加蓋屋頂及架構的工程中。於一標準的安裝中,一氣動釘槍被結合於一高壓空氣源,例如被結合於一可攜式壓縮機,以供應該氣動釘槍一調節壓縮空氣之壓力源。該氣動釘槍通常配備有一容納複數個釘子之狹長型釘匣。該等釘子通常係為條帶型,藉此該等釘子係整齊地彼此分隔開,且由一薄層之塑膠或紙所製的夾子鬆散地彼此相連,或簡單地藉由一樹脂型材料彼此相連。於另一種形式中,提供該等釘子呈一捲圈形式,其可插入一圓形的釘匣中。一旦在建築工地之工人將一條帶之釘子放入該釘匣中,且將該釘槍連結至該高壓源,便隨時可操作使用該釘槍。
該氣動釘槍係配備有一射出組合,其包括一彈簧負載安全尖端。一來自被放置於該釘匣內部之釘子條帶的釘子,係被放置於內部鄰接該射出組合之該尖端。操作者放置該射出組合之該尖端頂靠一工件以壓下該尖端。一旦該尖端被壓下,該釘槍開始對施加至一觸發器之作用力有反應。當作用力由該操作者被施加至該觸發器時,該釘槍啟 動一於該釘槍內部之氣動機構。該氣動機構包括一撞擊構件,其從一準備好的位置以一高速衝向該釘子。該撞擊構件撞擊該釘子造成該釘子自該釘子條帶脫離,經過該射出組合離開,及驅動進入該工件。一旦該操作者釋放開該觸發器,該氣動機構快速地將該撞擊構件返回至該準備好的位置,並保持在該處直到作用力再次由該操作者被施加至該觸發器。
於前述操作期間,該等習知的釘槍將被壓縮空氣提供至數個腔室以便啟動該致動機構及將該致動機構返回至其準備好的位置。該被壓縮空氣在其執行完其預計之目的後,通常被釋放至大氣中,亦即,啟動該致動機構或返回該撞擊構件。因此,數個體積之壓縮空氣於被釋放至大氣之前,在個別腔室中執行機械式工作。結果,該被壓縮空氣導向該壓縮機之動力循環,其不僅使用動力,亦縮短該壓縮機之壽命。此外,某些習知技術之釘槍係包括返回機構其係相當慢地將該撞擊構件返回至其準備好的位置。此造成較慢的加工述速度。
因此,回應該工人拉動及釋放該觸發器,需要一氣動釘槍能將被壓縮空氣再循環利用,以在致動機構致動期間執行一些功能,並且將該致動機構返回至該準備好的位置。亦有需要改進該撞擊構件返回至該準備好的位置之速度,其將造成較快的加工速度。
依據本案所揭示之一實施例,提供一使用一高壓流體源之氣動釘槍。該氣動釘槍包括界定一可位於和該高壓流體源流體交流的儲存腔室之外殼,一定位於該外殼內之氣壓缸。該氣動釘槍進一步包括一活塞,該活塞具有一活塞頭及一延伸自該活塞頭之驅動構件,該活塞頭可移動於該氣壓缸內,該氣壓缸及該活塞頭界定(i)一於該活塞頭之第一側上的位移腔室,及(ii)一於該活塞頭之相對第二側上的返回腔室。該氣動釘槍亦包括一可相對該氣壓缸於第一襯套位置及第二襯套位置之間移動的襯套,該襯套及該氣壓缸於其等之間界定一襯套空間,其中,當該襯套位於該第一襯套位置時,(i)該襯套空間係自與該返回腔室之流體交流斷絕開,及(ii)該返回腔室係位在與大氣流體交流,及其中,當該襯套位於該第二襯套位置時,(i)該襯套空間係位在與該返回腔室流體交流,及(ii)該返回腔室係斷絕與大氣之流體交流。此外,該氣動釘槍包括一閥件可於以下二狀態之間移動(i)一第一閥件狀態,其中,該位移腔室自係斷絕與該儲存腔室之流體交流及位在與大氣流體交流,及(ii)一第二閥件狀態,其中,該位移腔室位在與該儲存腔室流體交流及斷絕與大氣之流體交流。該氣動釘槍亦包括一致動器可定位在一致動位置及一非致動位置之間,其中(i)當該致動器位於該致動位置時,導致該閥件移動成該第一閥件狀態,及導致該襯套移動至該第一襯套位置,及(ii)當該致動器位於該非致動位置時,導致該閥件移動成該第二閥件狀態,及導致該襯套移動至該第二襯套位置。
該氣動釘槍進一步包括一被連結至該氣壓缸之第二端部的緩衝件,其中,該返回腔室被設置於該緩衝件及該活塞頭之間。本申請案之該氣動釘槍,其中,該外殼進一步界定一控制通道,且當該致動器位於該非致動位置時,該控制通道係與該儲存腔室流體交流,及當該控制通道係與該儲存腔室流體交流時,該閥件係位在該第一閥件狀態。本申請案之該氣動釘槍,其中,該外殼進一步界定一襯套腔室,該襯套係設置在襯套腔室中,且該襯套腔室係與該控制通道流體交流,及當該控制通道係與該儲存腔室流體交流時,該襯套位於該第二襯套位置。本申請案之該氣動釘槍,其中,當該致動器位於該致動位置時,該控制通道係斷絕與該儲存腔室之流體交流,及當控制通道斷絕與該儲存腔室之流體交流時,該閥件位在該第二閥件狀態。本申請案之該氣動釘槍,其中,該外殼進一步界定一襯套腔室,該襯套係被設置在該襯套腔室中,且該襯套腔室係與該控制通道流體交流。當該控制通道係與該儲存腔室流體交流時,該襯套位於該第二襯套位置,及當控制通道係斷絕與該儲存腔室之流體交流時,該襯套位於該第一襯套位置。本申請案之該氣動釘槍,其中,當該致動器位於該致動位置時,該控制通道係與大氣流體交流。
為了提高對本發明之原理的了解,將參考例示於圖式及隨後說明書中所描述的諸多實施例。應了解到並不打算 由該等實施例限制本發明之範圍。此外,如同通常係為具有相關此發明之一般技術者所知的,亦應了解到本發明包括任何對該等圖示說明之實施例的變更及修改,及包括本發明之原理的進一步應用。
參考圖1,描繪一依據本案所揭示之氣動釘槍100。氣動釘槍100包括一外殼102、一壓縮空氣連結構件103、一觸發器104、一觸發器閥件106、一氣壓缸108、一活塞110、一主要閥件112、一襯套114、及一偏壓構件116。氣動釘槍100亦包括數個包括一襯套腔室118之腔室、一主要閥件腔室120、一儲存腔室122、一襯套空間124、一返回腔室126,及一位移腔室128。氣動釘槍100亦包括數個包括流體通道129之空氣通道、通氣口132、雙向口134、及一流體通道136。氣動釘槍100亦包括一撓性的緩衝件138。外殼102包括一握柄105。
一高壓流體源FS,例如一可攜式空氣壓縮機,係包括一和連結構件103共同作用之連結構件(未顯示),以將高壓流體源FS設置成與氣動釘槍100流體交流。壓縮空氣連結構件103被放置在握柄105之一端,且係連續地與儲存腔室122流體交流。儲存腔室122自一於握柄105中之空腔中內延伸至一鄰接氣壓缸108之空腔。觸發器104係可定位於二位置中。第一位置係稱為一致動位置,及第二位置係稱為一非致動位置。觸發器閥件106亦可定位於一致動位置及一非致動位置。觸發器104由一彈簧107偏壓而推向非致動位置。觸發器104從其非致動位置至其致動位置 之移動造成觸發器閥件106從其非致動位置移動至其致動位置。
觸發器閥件106係與襯套腔室118及主要閥件腔室120流體交流。襯套腔室118及主要閥件腔室120係連續地彼此流體交流。於觸發器閥件106之致動位置,觸發器閥件106位在將襯套腔室118及主要閥件腔室120之組合置成與大氣流體交流,亦即,允許被保持於此些腔室中之流體流出到大氣,藉此等化於此些腔室中之壓力和大氣壓力。相對的,於非致動位置中,觸發器閥件106位在將襯套腔室118及主要閥件腔室120之組合設置成與儲存腔室122流體交流。活塞110包括一活塞頭111及一被連結於活塞頭111之驅動構件113。主要閥件112包括被設置於主要閥件112中間的流體通道136。該主要閥件亦包括密封構件150及152。
氣壓缸108被固定式地設置在外殼102之內側。活塞頭111係可移動地設置在氣壓缸108之內側。主要閥件112係可移動地設置在外殼102之一背側部分的內側,且係結合於氣壓缸108之兩個端部中之一者。密封構件152係環繞主要閥件112被設置並抵靠外殼102密封該閥件。
主要閥件112被裝配成自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於被稱為非致動位置之第一位置,主要閥件112係與氣壓缸108接觸,並因此以密封構件150密封該氣壓缸與儲存腔室122之流體交流。主要閥件112之非致動位置係圖示說明於圖1中。當主要閥件112係於非致動位置時,流體 通道136將主要閥件112之活塞側連結至大氣。被稱為致動位置之第二位置,係由已移動離開和氣壓缸108之接觸於一由箭頭B所標示之方向的主要閥件112所界定出。於此位置,主要閥件112位在將氣壓缸設置成與儲存腔室流體交流。同樣地,於致動位置,流體通道136未與大氣流體交流。
主要閥件112具有二個相對的作用表面112A及112B。作用表面112A係連續地與主要閥件腔室120流體交流。作用表面112B係連續地與儲存腔室122流體交流。作用表面112A的面積較作用表面112B的面積大。當主要閥件腔室120係與大氣流體交流時,亦即,當觸發器閥件106係於致動位置時,一可忽略的作用力係被作用在作用表面112A上。同時,一作用力F112B,亦即,於儲存腔室內側之壓力乘上作用表面112B之面積,係於箭頭B之方向被作用在作用表面112B上。作用力F112B造成主要閥件112移動於箭頭B之方向。當主要閥件腔室120係與儲存腔室122流體交流時,亦即,當觸發器閥件106係於非致動位置時,一作用力F112A,亦即,於主要閥件腔室120內部之壓力乘上作用表面112A之面積,係於箭頭A之方向被作用在作用表面112A上。同樣的作用力F112B係於箭頭B之方向連續地作用在作用表面112B上。然而,由於作用表面112A係較作用表面112B大,作用力F112A亦較作用力F112B大。二作用力F112A及F112B之間的差異造成一具有F112A-F112B之量值及於一在箭頭A方向之一方向的淨作用力F112N。因此, 淨作用力F112N造成主要閥件112移動於箭頭A之方向。
此外,一偏壓構件(未顯示)亦被設置在於主要閥件112(接觸作用表面112A)及外殼之端部之間。主要閥件偏壓構件被裝配成提供一額外的作用力F112S於箭頭A之方向以加於作用力F112A。作用力F112S係明顯地小於作用力F112B,藉此當作用力F112A係可忽略的時,則於儲存腔室中之被壓縮空氣便可輕易地克服作用力F112S。此外,主要閥件偏壓構件偏壓主要閥件112成和氣壓缸接觸,以防止主要閥件112於無壓力被施加至氣動釘槍100時(亦即於釘槍之運送期間)之嘎嘎響。
位移腔室128係為一被界定介於活塞頭111及主要閥件112之間的空間。於圖1中,位移128具有一可忽略的體積,亦即,活塞頭111位於靠近主要閥件112或實際與主要閥件112接觸。返回腔室係為一被界定成低於活塞頭111,亦即,介於活塞頭及緩衝件138之間的空間。緩衝件138係被設置在氣壓缸108之一末端處的一凹槽中且被裝配成緩衝及停止高速移動之活塞頭111,以下有較詳細之說明。緩衝件界定一驅動通道,且驅動構件延伸通過該驅動通道。
襯套114係可移動地設置在氣壓缸108之外部及被裝配形成一介於襯套114及氣壓缸108之間的襯套空間124。襯套114包括密封構件154、156、及158以將襯套腔室118自襯套空間124及自通氣口132密封開。襯套由偏壓構件116被偏壓於箭頭B之方向。襯套114被裝配成自第一位置 移動至第二位置。
於被稱為非致動位置之第一位置,襯套114係在外殼102之一末端。襯套114之非致動位置係圖示說明於圖1中。於非致動位置,襯套腔室118係與儲存腔室122流體交流。襯套腔室118之壓力作用在襯套114之一作用表面114A上,藉此產生一相當作用表面114A之面積乘以於襯套腔室118中之壓力的作用力F114A。作用力F114A係大於一由偏壓構件116所產生之偏壓作用力F114S。因此,一淨作用力F114A被產生造成襯套於箭頭A之方向移動至非致動位置。於非致動位置,襯套空間124係經由雙向口134與返回腔室126流體交流。
被稱為致動位置之第二位置,係由襯套114在其移向箭頭B之後所界定的。於致動位置,襯套腔室118不再與儲存腔室122流體交流。襯套腔室118反而是與大氣流體交流。偏壓作用力F114S係較於致動位置係可忽略的作用力F114A大。因此,襯套114於箭頭B之方向自其非致動位置移動至其致動位置。如以下更詳細討論的,於致動位置,襯套空間124係經由止回閥件130係與位移腔室128流體交流。
於操作中,主要閥件偏壓構件(未顯示)偏壓主要閥件112抵靠氣壓缸108。一操作者藉由將壓縮空氣連結構件103連接至一高壓流體源FS之連結構件(未顯示),而將氣動釘槍100連結至一高壓源,亦即,一壓縮機。如此之連結,被壓縮之空氣前進入儲存腔室122中。以觸發器104於非 致動位置,觸發器閥件106位在將主要閥件腔室120設置成與儲存腔室122流體交流。於主要閥件腔室120之壓力產生作用力F112A於主要閥件112之作用表面112A上。同樣地,於儲存腔室122之壓力產生作用力F112B於主要閥件112之作用表面112A上。作用力F112A及作用力F112S,亦即,由主要閥件偏壓構件(未顯示)所產生之作用力,抵抗作用力F112B以產生造成主要閥件112強力地保持頂靠氣壓缸108之淨作用力F112N
同樣地,以觸發器於非致動位置,觸發器閥件106係位在將襯套腔室118設置成與儲存腔室122流體交流。於襯套腔室118中之壓力產生作用力F114A於襯套114之作用表面114A上。作用力F114A抵抗作用力F114S以產生造成襯套114採取顯示於圖1中之位置的淨作用力F114N
操作者隨後按壓於觸發器104上,以將其移動至致動位置。圖2圖示說明氣動釘槍100係於緊接在觸發器104已被設置在致動位置之後的一過渡狀態中。以觸發器104於致動位置,觸發器閥件106位在將主要閥件腔室120設置成與大氣流體交流。於主要閥件112之作用表面112A上的作用力F112A係藉此為可忽略的。於儲存腔室122之壓力連續地產生作用力F112B於主要閥件112之作用表面112B上。作用力F112S抵抗作用力F112B以產生造成主要閥件112移動於箭頭B之方向的淨作用力F112N,藉此自氣壓缸108解除密封,如圖2所圖示說明的。
一旦主要閥件112不再將氣壓缸108自儲存腔室122 密封開,高壓流體自儲存腔室122被前進進入位移腔室128中。依次,活塞110移動於箭頭A之方向。
以觸發器於致動位置,觸發器閥件106位在將襯套腔室118設置成亦與大氣流體交流。之後,於襯套114之作用表面114A上的作用力F114A係可忽略的。基本上未受阻的作用力F114A造成襯套114移動於箭頭B之方向至其致動位置,如顯示於圖2中的。
於襯套114之致動位置,雙向口134係經由通氣口132與大氣流體交流。應了解到當二通氣口132及二雙向口134係圖示說明於本案所揭示之圖式中,額外的雙向口及通氣口可被提供來改進流體連通。
以雙向口134經由通氣口132與大氣流體交流,當活塞110移動於箭頭A之方向時,存在於返回腔室126中之流體被被排至大氣。返回腔室126及大氣之間轉移之流體係以點線箭頭標示顯示流體流動之方向。由於返回腔室126係與大氣流體交流,活塞110以一基本上未受阻之方式移動,藉此改進氣動釘槍100之操作效率。
亦圖示說明於圖2的係釘子由活塞110之驅動構件113的撞擊。活塞110於箭頭A之方向以一高速移動。一當撞擊釘子,釘子以一高速被驅出氣動釘槍。雖然未顯示,應了解到氣動釘槍100係配備有於習知之氣動釘槍可取得之標準的安全特徵。例如,釘子係設置在包括一可移動尖端之一射出器的內部。觸發器係鎖定在非致動位置,直到射出器之尖端已被驅動抵靠一工件以在一已被壓的狀態。
以觸發器於致動位置,活塞110連續地自其顯示於圖2中之位置移動於箭頭A之方向,直到活塞110與緩衝件138接觸。圖3圖示說明氣動釘槍100係於一在觸發器104已被設置於致動位置之穩定狀態。於圖3中,活塞110係與緩衝件138接觸。緩衝件138係有彈力的,且因此提供一用於活塞110之震動吸收功效。此外,緩衝件138防止介於活塞頭111及氣壓缸108之末端之間的一金屬對金屬之接觸。於位移腔室128中之高壓力流體有利地減低活塞110自緩衝件138之彈離。亦圖示說明於圖3中的為釘子完全射出氣動釘槍100外。氣動釘槍保持在圖示說明於圖3中之穩定狀態,直到氣動釘槍之操作者釋放開觸發器104,以致觸發器自致動位置移動至非致動位置。
亦圖示說明於圖3的是,依據虛線箭頭之方向,經由界定於氣壓缸108之一壁中的流體通道129及止回閥件130,流動於位移腔室128及襯套空間124之間的一單方向流體。如是之流體流動造成襯套空間被灌注,以採取一高壓力狀態。此流體轉移僅發生在活塞頭111之一密封構件160已於其運行路徑通過止回閥件130之後。
圖4圖示說明氣動釘槍100,於已在致動位置後,於緊接在觸發器104已被設置於非致動位置之後的一初始過渡狀態。以觸發器104係在非致動位置,觸發器閥件106位在將主要閥件腔室120設置成與儲存腔室122流體交流。於作用表面112A之作用力F112A加於來自主要閥件偏壓構件之作用力F112S,抵抗由在儲存腔室122中之壓力施加至 作用表面112B之作用力F112B,以產生造成主要閥件112移動於箭頭A之方向的淨作用力F112N,藉此將氣壓缸108自儲存腔室122密封開,如圖示說明於圖4的。
一旦主要閥件112將氣壓缸108自儲存腔室122密封開,位移腔室128經由位在主要閥件112中央的流體通道136,被設置成與大氣流體交流。換言之,以主要閥件112被設置於圖示說明於圖4中之位置,亦即,抵靠氣壓缸108,流體通道136打通至大氣。
以觸發器被設置於非致動位置,觸發器閥件106係位在將襯套腔室118亦設置成與儲存腔室122流體交流。因此,於襯套114之作用表面114A上之作用力F114A克服作用力F114S,並造成襯套於箭頭A之方向移動至其圖示說明於圖4中之位置。
於襯套114之非致動位置,雙向口134係與襯套空間124流體交流。因此,返回腔室126,圖示說明如圖4中之縮陷,被設置成經由雙向口134與襯套空間124流體交流。密封構件158防止襯套空間124或返回腔室126經由通氣口132與大氣流體交流。
以返回腔室126與襯套空間124流體交流,及經由流體通道136以位移腔室128與大氣流體交流,存在於襯套空間124中之高壓力流體造成活塞移動於箭頭B之方向。
圖5圖示說明氣動釘槍100在已於致動位置之後,於觸發器已被設置成於非致動位置一小段時間之後的另一過渡狀態。圖示說明於圖5的係二組標示流體之流動的箭頭。 第一組箭頭,虛線箭頭,標示流體自襯套空間124轉移進入返回腔室126。由於在圖示說明於圖3中之活塞之後部分的移動期間,高壓力流體自位移腔室128經過流體通道129及止回閥件130被引導進入襯套空間124中,因此於襯套空間124之流體具有一高壓力。高壓力流體被引導進入返回腔室126作用在活塞頭111之下側,且藉此造成活塞110移動於箭頭B之方向。第二組箭頭,點線箭頭,標示流體自位移腔室128經由主要閥件112之流體通道136流動至大氣。
雖然本發明已被圖示說明及詳細說明於圖式及前述說明中,該等說明應被認為係作為解說用而非是特徵上之限制。應了解到僅呈現出較佳實施例,且所有落入本發明之精神中的變更、修改及進一步之應用係要被保護的。
100‧‧‧氣動釘槍
102‧‧‧外殼
103‧‧‧壓縮空氣連結構件
104‧‧‧觸發器
105‧‧‧握柄
106‧‧‧觸發器閥件
107‧‧‧彈簧
108‧‧‧氣壓缸
110‧‧‧活塞
111‧‧‧活塞頭
112‧‧‧主要閥件
112A‧‧‧作用表面
112B‧‧‧作用表面
113‧‧‧驅動構件
114‧‧‧襯套
114A‧‧‧作用表面
116‧‧‧偏壓構件
118‧‧‧襯套腔室
120‧‧‧主要閥件腔室
122‧‧‧儲存腔室
124‧‧‧襯套空間
126‧‧‧返回腔室
128‧‧‧位移腔室
129‧‧‧流體通道
130‧‧‧止回閥件
132‧‧‧通氣口
134‧‧‧雙向口
136‧‧‧流體通道
138‧‧‧緩衝件
150‧‧‧密封構件
152‧‧‧密封構件
154‧‧‧密封構件
156‧‧‧密封構件
158‧‧‧密封構件
160‧‧‧密封構件
A‧‧‧箭頭
B‧‧‧箭頭
FS‧‧‧高壓流體源
藉由以下之詳細說明及隨附圖式,熟習相關技術者將更明白前述以及其他之特徵及優點。
圖1圖示說明本案揭示之一氣動釘槍顯示於一非致動位置中之一剖視圖;圖2係一近似圖1之視圖,但係顯示該氣動釘槍係於緊接該氣動釘槍已被置於一致動位置之後的一過渡狀態中;圖3係一近似圖2之視圖,但係顯示該氣動釘槍係於該致動位置之一穩定狀態中; 圖4係一近似圖3之視圖,但係顯示該氣動釘槍在於該致動位置之後於緊接該氣動釘槍已被置於一非致動位置之後的一初始過渡狀態中;及圖5係一近似圖4之視圖,但係顯示該氣動釘槍在於該致動位置之後於該氣動釘槍已被置於一非致動位置一短時間之後的另一過渡狀態中。
100‧‧‧氣動釘槍
102‧‧‧外殼
103‧‧‧壓縮空氣連結構件
104‧‧‧觸發器
105‧‧‧握柄
106‧‧‧觸發器閥件
107‧‧‧彈簧
108‧‧‧氣壓缸
110‧‧‧活塞
111‧‧‧活塞頭
112‧‧‧主要閥件
112A‧‧‧作用表面
112B‧‧‧作用表面
113‧‧‧驅動構件
114‧‧‧襯套
114A‧‧‧作用表面
116‧‧‧偏壓構件
118‧‧‧襯套腔室
120‧‧‧主要閥件腔室
122‧‧‧儲存腔室
124‧‧‧襯套空間
126‧‧‧返回腔室
128‧‧‧位移腔室
129‧‧‧流體通道
130‧‧‧止回閥件
132‧‧‧通氣口
134‧‧‧雙向口
136‧‧‧流體通道
138‧‧‧緩衝件
150‧‧‧密封構件
152‧‧‧密封構件
154‧‧‧密封構件
156‧‧‧密封構件
158‧‧‧密封構件
160‧‧‧密封構件
A‧‧‧箭頭
B‧‧‧箭頭
FS‧‧‧高壓流體源

Claims (10)

  1. 一種使用一高壓流體源之氣動釘槍,其包括:一外殼,其界定一能夠定位成與該高壓流體源流體交流之儲存腔室;一氣壓缸,其定位於該外殼之內部;一活塞,其具有一活塞頭及一延伸自該活塞頭之驅動構件,該活塞頭能夠移動於該氣壓缸內,該氣壓缸及該活塞頭界定(i)一於該活塞頭之一第一側上之位移腔室,及(ii)一於該活塞頭之一相對的第二側上之返回腔室;一襯套,其相對於該氣壓缸能夠移動於襯套之一第一位置及襯套之一第二位置之間,該襯套及該氣壓缸界定一襯套空間於其等之間,其中,當該襯套位於襯套之該第一位置時,(i)該襯套空間自與該返回腔室之流體交流斷絕開,及(ii)該返回腔室位在與大氣流體交流,及其中,當該襯套位於襯套之該第二位置時,(i)該襯套空間係位在與該返回腔室流體交流,及(ii)該返回腔室自與大氣之流體交流斷絕開;一閥件,其能夠於以下二狀態之間移動:(i)閥件之一第一狀態,其中,該位移腔室自與該儲存腔室之流體交流斷絕開,且位在與大氣流體交流,及(ii)閥件之一第二狀態,其中,該位移腔室位在與該儲存腔室流體交流,且自與大氣之流體交流斷絕開;及一致動器,其能夠定位於一致動位置及一非致動位置之間,其中,(i)當該致動器位於該致動位置時,該閥件被 導致移動成閥件之該第一狀態,且該襯套被導致移動至襯套之該第一位置,及(ii)當該致動器位於該非致動位置時,該閥件被導致移動成閥件之該第二狀態,且該襯套被導致移動至襯套之該第二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氣動釘槍,其中:該氣壓缸包括一其中界定一第一流體通道及一第二流體通道之側壁,及當該襯套位於襯套之該第二位置時,該位移腔室位在經由該第一流體通道、該襯套空間、及該第二流體通道與該返回腔室流體交流。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氣動釘槍,其進一步包括一止回閥件,其被裝配成(i)允許流體自該位移腔室經由該第一流體通道而流動至該襯套空間,及(ii)防止流體自該襯套空間經由該第一流體通道而流動至該位移腔室。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氣動釘槍,其中:該外殼包括一界定一通氣通道之外壁,及當該襯套位於襯套之該第一位置時,該返回腔室位在經由該第二流體通道及該通氣通道與大氣流體交流。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氣動釘槍,其進一步包括一被設置在該外殼內且被裝配成將該襯套朝向襯套之該第一位置偏壓之彈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氣動釘槍,其中:該外殼進一步界定一端壁,及該彈簧被設置於該端壁及該襯套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氣動釘槍,其進一步包括一緩衝件,其中:該外殼進一步具有一界定於該端壁中之凹槽,該緩衝件係至少部分地設置於該凹槽中,及該彈簧位在環繞該襯套、該氣壓缸、及該緩衝件。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氣動釘槍,其進一步包括一被設置於該外殼中之緩衝件,其中:該緩衝件界定一驅動通道,及該驅動構件延伸通過該驅動通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氣動釘槍,其中該返回腔室被設置於該緩衝件及該活塞頭之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氣動釘槍,其中:該氣壓缸包括一第一端部及一相對的第二端部,該閥件被結合於該氣壓缸之該第一端部,該位移腔室被設置於該閥件及該活塞頭之間。
TW100104082A 2010-02-08 2011-02-08 具有襯套致動活塞回路之氣動釘槍 TWI5791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701,899 US8317069B2 (en) 2010-02-08 2010-02-08 Pneumatic nailer with sleeve actuated piston retur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9071A TW201139071A (en) 2011-11-16
TWI579116B true TWI579116B (zh) 2017-04-21

Family

ID=43870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04082A TWI579116B (zh) 2010-02-08 2011-02-08 具有襯套致動活塞回路之氣動釘槍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17069B2 (zh)
EP (1) EP2533944B1 (zh)
CN (1) CN102791434B (zh)
TW (1) TWI579116B (zh)
WO (1) WO20110972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58740A1 (en) * 2011-08-23 2014-06-12 Hitachi Koki Co., Ltd. Fastening Tool
US8746527B2 (en) * 2011-10-26 2014-06-10 Robert Bosch Gmbh High efficiency pneumatic nailer
CN103707266B (zh) * 2014-01-10 2015-07-22 浙江荣鹏气动工具有限公司 气动钉枪
CN208289826U (zh) 2015-02-06 2018-12-28 米沃奇电动工具公司 以气弹簧为动力的紧固件驱动器
CA2985043C (en) 2016-11-09 2023-03-14 Tti (Macao Commercial Offshore) Limited Cylinder assembly for gas spring fastener driver
EP3473385A1 (de) * 2017-10-18 2019-04-24 Joh. Friedrich Behrens AG Druckluftnagler mit einem sicherheitsstellglied
JP7114934B2 (ja) * 2018-03-01 2022-08-09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空気圧工具
TW202039181A (zh) * 2019-01-17 2020-11-01 唐納 W 卡爾森 多行程動力之安全鎚系統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15069A (en) * 1971-07-08 1973-02-06 Textron Inc Pneumatically actuated fastener driving device with improved sleeve valve for controlling the pressure beneath the drive piston
US3893610A (en) * 1974-03-13 1975-07-08 Arthur J Smith Pneumatic device for driving headed objects
TW200804044A (en) * 2006-07-05 2008-01-16 De Poan Pneumatic Corp Pneumatic nail driv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30655A (en) 1971-12-22 1977-06-21 Senco Products, Inc. Improved fastener applying device
US3895562A (en) 1973-08-16 1975-07-22 Spotnails Pneumatically powered fastener-driving tool
US4436237A (en) * 1981-11-16 1984-03-13 Senco Products, Inc. Automatic firing system for pneumatic tools
JP3240923B2 (ja) 1996-05-10 2001-12-25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多数回打撃式打込機
US6648202B2 (en) * 2001-02-08 2003-11-18 Black & Decker Inc. Pneumatic fastening tool
US6609646B2 (en) * 2001-02-08 2003-08-26 Black & Decker Inc. Magazine assembly for fastening tool
US6783050B2 (en) * 2002-05-31 2004-08-31 Hitachi Koki Co., Ltd. Nail gun provided with duster function
JP4239731B2 (ja) * 2003-07-04 2009-03-18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動力駆動釘打機のコンタクト機構
JP4608974B2 (ja) * 2004-07-09 2011-01-12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燃焼式釘打機
JP4923436B2 (ja) * 2005-05-10 2012-04-25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ガス燃焼式打込み工具
US7296721B1 (en) * 2006-08-18 2007-11-20 De Poan Pneumatic Corp. Pneumatic nail gun having nail pusher
TWI319740B (en) 2006-08-30 2010-01-21 Air actuated nail driver
TWI321085B (en) 2006-10-24 2010-03-01 De Poan Pneumatic Corp Air actuated nail driver
TWI317680B (en) 2006-10-30 2009-12-01 De Poan Pneumatic Corp Air actuated nail driver
US7448524B1 (en) 2007-05-22 2008-11-11 De Poan Pneumatic Corp. Moveable cylinder driving air passage of nail gu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15069A (en) * 1971-07-08 1973-02-06 Textron Inc Pneumatically actuated fastener driving device with improved sleeve valve for controlling the pressure beneath the drive piston
US3893610A (en) * 1974-03-13 1975-07-08 Arthur J Smith Pneumatic device for driving headed objects
TW200804044A (en) * 2006-07-05 2008-01-16 De Poan Pneumatic Corp Pneumatic nail driv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97284A1 (en) 2011-08-11
US20110192879A1 (en) 2011-08-11
CN102791434A (zh) 2012-11-21
TW201139071A (en) 2011-11-16
EP2533944A1 (en) 2012-12-19
EP2533944B1 (en) 2016-08-10
US8317069B2 (en) 2012-11-27
CN102791434B (zh) 2015-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9116B (zh) 具有襯套致動活塞回路之氣動釘槍
TWI574796B (zh) 扣緊工具
JP6217858B2 (ja) 打込機
TW201722639A (zh) 打釘機
JP4687572B2 (ja) 打込機
EP3546128B1 (en) Nail gun
CA2857048C (en) Sleeve for a pneumatic fastener-driving tool
TWI587988B (zh) 高效率的氣動式打釘器
JP3966080B2 (ja) エアダスタ付き釘打機
JP2007203446A (ja) 空気圧式往復動工具。
JP2008173767A (ja) エアダスタ
JP5397835B2 (ja) 打込機
JP4292816B2 (ja) エアダスタ
JP5788310B2 (ja) エア打込み工具
JP5741940B2 (ja) 打込機
JPH068157A (ja) 空気圧式固定具打込機
TW201529248A (zh) 具有定位功能之釘槍
JP2013043233A (ja) 打込機
JPH0523915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