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8715B - 與在一或以上頻率帶中之同步傳輸有關的包絡追蹤 - Google Patents

與在一或以上頻率帶中之同步傳輸有關的包絡追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8715B
TWI578715B TW104136880A TW104136880A TWI578715B TW I578715 B TWI578715 B TW I578715B TW 104136880 A TW104136880 A TW 104136880A TW 104136880 A TW104136880 A TW 104136880A TW I578715 B TWI578715 B TW I57871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s
mode
converter
power
ba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6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0358A (zh
Inventor
安德烈斯 藍格
Original Assignee
英特爾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特爾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特爾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0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03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87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871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02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 H03F1/0205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in transistor amplifiers
    • H03F1/0211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in transistor amplifiers with control of the supply voltage or current
    • H03F1/0216Continuous control
    • H03F1/0222Continuous control by using a signal derived from the input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02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 H03F1/0205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in transistor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02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 H03F1/0205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in transistor amplifiers
    • H03F1/0277Selecting one or more amplifiers from a plurality of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18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18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 H03F3/1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20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3/21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3/211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several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20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3/24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of transmitter output stages
    • H03F3/245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of transmitter output stage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11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the amplifier being a dual or triple band amplifier, e.g. 900 and 1800 MHz, e.g. switched or not switched, simultaneously or not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336A I/Q, i.e. phase quadrature, modulator or demodulator being used in an amplifying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45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the amplifier being a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516Some amplifier stages of an amplifier use supply voltages of different valu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covered by H03F3/00
    • H03F2203/2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2203/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2203/21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several amplifiers
    • H03F2203/21106An input signal being distributed in parallel over the inputs of a plurality of power ampl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mplifier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Description

與在一或以上頻率帶中之同步傳輸有關的包絡追蹤
本揭示關於包絡追蹤,明確的是,關於使能與單頻帶或多頻帶傳輸有關的包絡追蹤,諸如上行載波聚合或雙SIM(訂戶身份模組)雙主動傳輸。
在整個輸出功率範圍最佳化無線系統中的功率放大器(PA)電流消耗之有效方法係使用DC-DC轉換器以提供可變PA電源電壓給PA。取決於RF輸出功率,例如,調整DC-DC轉換器給PA的輸出電壓。當輸出功率降下時,給PA的PA電源電壓因此亦下降。由於自電池電壓向下至較低的PA電源電壓之電壓轉換,電池電流降低。替代的是,DC-DC轉換器輸出電壓可基於目標RF功率(平均RF功率),其被期待於下一時段。此程序有時稱為平均功率追蹤(APT),其中恆定電壓係供應至PA。
包絡追蹤DC-DC(ET DC-DC)轉換器或包絡追蹤調變器能夠追蹤以進一步降低電池電流於各種的情況 中。包絡追蹤說明關於RF放大器操作的方法,例如,其中適用於功率放大器的電源電壓係不斷地調整以確保放大器係操作在或接近給定的瞬時輸出功率需求之尖峰效率。
包絡追蹤的特徵在於功率放大器的電源電壓不是恆定。功率放大器的電源電壓取決於調變基頻訊號或射頻(RF)輸入訊號的瞬時包絡,其係輸入PA。例如,ET DC-DC轉換器依循RF訊號的瞬時包絡,其移除電壓淨空且進一步增加系統效率(功率放大器及DC-DC轉換器的複合效率)。ET DC-DC轉換器例如,可降低長期演進(LTE)訊號的電池電流達約20+%在相對於標準DC-DC轉換器的最大輸出功率,其簡單地依循平均功率或恆定電源。
IIN‧‧‧同相分量
QIN‧‧‧正交分量
krf‧‧‧可變增益
kET‧‧‧可變增益
kVCC‧‧‧可變增益
koffseta‧‧‧輸入訊號偏移
koffsetp‧‧‧輸出訊號偏移
100‧‧‧系統
110M‧‧‧功率放大組件
110i‧‧‧功率放大組件
112i,j‧‧‧PA
112i,N‧‧‧第N個PA
112i,1‧‧‧第一PA
112i,2‧‧‧第二PA
120‧‧‧DC對DC轉換器
120N‧‧‧DC對DC轉換器
120j‧‧‧DC對DC轉換器
130‧‧‧控制組件
200‧‧‧系統
300‧‧‧系統
400‧‧‧系統
420‧‧‧雙核心DC對DC轉換器
430‧‧‧RF訊號產生器
440‧‧‧雙工器
450‧‧‧天線
500‧‧‧系統
510M‧‧‧PA
520N‧‧‧第二複數DC對DC轉換器
530‧‧‧控制組件
540‧‧‧切換元件
600‧‧‧系統
610‧‧‧RF訊號產生器
620‧‧‧RF前端
700‧‧‧方法
800‧‧‧方法
900‧‧‧用戶設備
902‧‧‧數位基頻帶處理器
903‧‧‧資料儲存或記憶體
904‧‧‧前端
906k‧‧‧天線
907‧‧‧天線埠
908‧‧‧接收器或傳輸器
910‧‧‧PA系統
912‧‧‧多工/解多工組件
914‧‧‧調變/解調組件
1000‧‧‧包絡追蹤系統
1002‧‧‧輸入端子
1003‧‧‧包絡追蹤路徑
1004‧‧‧輸入端子
1005‧‧‧輸入訊號
1010‧‧‧訊號產生路徑
1012‧‧‧RF訊號產生組件
1014‧‧‧可變化增益元件
1016‧‧‧功率放大器
1016‧‧‧功率放大器(PA)
1018‧‧‧雙工器
1032‧‧‧向量對振幅轉換器
1034‧‧‧可變化延遲元件
1036‧‧‧可變增益元件
1042‧‧‧總計元件
1044‧‧‧查找表
1046‧‧‧可變增益元件
1048‧‧‧總計元件
1052‧‧‧包絡追蹤數位對類比轉換器(ET-DAC)
1054‧‧‧ET調變器
1101‧‧‧第一功率放大組件
1102‧‧‧第二功率放大組件
1103‧‧‧功率放大組件
1121,j‧‧‧PA
1121,1‧‧‧第一PA
1122,j‧‧‧PA
1121,2‧‧‧第二PA
1122,1‧‧‧第一PA
1122,2‧‧‧第二PA
1123,1‧‧‧第一PA
1122,2‧‧‧第二PA
1121,3‧‧‧第三PA
1123,3‧‧‧第三PA
1201‧‧‧第一DC對DC轉換器
1202‧‧‧第二DC對DC轉換器
4101‧‧‧整合雙工器模組(S-PAD)
4102‧‧‧第二雙核心S-PAD
4121‧‧‧輸入開關
4122‧‧‧輸入開關
4141‧‧‧頻帶開關
4142‧‧‧頻帶開關
4161‧‧‧雙工器陣列
4161‧‧‧雙工器陣列
4162‧‧‧雙工器陣列
4162‧‧‧雙工器陣列
4181‧‧‧天線開關
4182‧‧‧天線開關
4321‧‧‧第一子集
4322‧‧‧第二子集
5101‧‧‧PA
5102‧‧‧第二PA
5103‧‧‧第三PA
5201‧‧‧第二複數DC對DC轉換器
5201‧‧‧第一DC對DC轉換器
5202‧‧‧第二DC對DC轉換器
9061‧‧‧天線
圖1係解說依據文中所述的各種態樣促進與同時傳輸有關的包絡追蹤(ET)於最多二個頻帶之系統或裝置的方塊圖。
圖2係解說依據文中所述的各種態樣促進與同時傳輸有關的包絡追蹤ET於最多二個頻帶之另一系統或裝置的方塊圖。
圖3係解說依據文中所述的各種態樣促進與同時傳輸有關的包絡追蹤ET於一或數個頻帶之另一系統或裝置的方塊圖。
圖4係解說依據文中所述的各種態樣促進與同時傳輸有關的包絡追蹤ET於最多二個頻帶之系統或裝置的實例實施例之方塊圖。
圖5係解說依據文中所述的各種態樣促進與同時傳輸有關的包絡追蹤ET於一或數個頻帶之系統或裝置的替代實施例之方塊圖。
圖6係解說依據文中所述的各種態樣促進與同時傳輸有關的包絡追蹤ET於最多二個頻帶之系統或裝置的實例替代之方塊圖。
圖7係解說依據文中所述的各種態樣促進與同時傳輸連接的ET於最多二個頻帶之方法的流程圖。
圖8係解說依據文中所述的各種態樣促進與同時傳輸連接的ET於一或數個頻帶之另一方法的流程圖。
圖9係解說與文中所述的各種態樣連接之可使用的實例用戶設備的方塊圖。
圖10係解說能夠以與文中所述的各種態樣連接的ET模式操作之功率放大器(PA)的方塊圖。
【發明內容及實施方式】
現將參照附圖說明本揭示,其中相同參考數字始終用以意指相同元件,且其中解說的結構及裝置不必要按比例繪製。如文中所述,術語“組件”、“系統”、“介面”及類似物預期意指電腦相關實體、硬體、軟體(例如,執行中)及/或韌體。例如,組件可以是處理器(例 如,微處理器、控制器或其它處理裝置)、運轉在處理器上的程序、控制器、物件、執行檔、程式、儲存裝置、電腦、平板PC及/或具有處理裝置的行動電話。經由解說,運轉在伺服器上的應用及該伺服器亦可以是組件。一或數個組件可停留在處理內,且組件可局限在一電腦上及/或分佈於兩個或更多電腦之間。一組元件或一組其它組件可在文中描述,其中術語“組”可詮釋為“一或數個”。
再者,例如,這些組件可諸如以模組執行自具有儲存在其上的各種資料結構之各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等組件可諸如依據具有一或數個資料封包的訊號經由近距及/或遠端程序進行通訊(例如,來自與局部系統、分佈系統中的另一組件互動及/或經由該訊號與其它系統透過諸如網際網路、區域網路、廣域網路或類似網路之網路的一組件之資料)。
作為另一實例,組件可以是具有透過電氣或電子電路系統操作由機器部件所提供的特定功能性之設備,其中電氣或電子電路系統可透過由一或數個處理器所執行的軟體應用或韌體應用而操作。該一或數個處理器可內建或外接至該設備且可執行軟體或韌體應用的至少一部份。作為另一實例,組件可以是透過電子組件而無機器部件提供特定功能性之設備;電子組件可包括一或數個處理器以執行至少部分地給予電子組件的功能性之軟體及/或韌體。
詞語例示性的使用預期以具體方式呈現觀 念。如本案中的使用,術語“或”預期意指包括的“或”而不是排外的“或”。亦即,除非另有指定,或清楚自上下文,“X使用A或B”預期意指任何自然包括的置換。亦即,如果X使用A;X使用B;或X使用A及B,則X使用A或B係滿足在任何以上實例下。而且如本案及附加請求項中使用的冠詞“a”及“an”通常應理解為意指“一或數個”除非另有指定或清楚自上下文針對單數形式。再者,就術語“包括”、“包括”、“具有”、“具有”、“有”或其變體係使用於詳細說明及請求項任一者中,這種術語以相似於術語“包含”預期為包括的。
在最佳操作條件下,包絡追蹤(ET;Envelop Tracking)可提供實質效率增益超過控制給功率放大器(PA;Power Amplifier)的電源電壓的平均功率追蹤(APT;Average Power Tracking)方法。然而,於許多傳輸方案中,操作條件係小於ET的最佳操作條件,及用於達成較優電流消耗效能的主要瓶頸係PA在操作於ET模式時的效率。目前最佳PA的ET相關效率係在45及55%之間用於多模式多頻帶PA(MMMB PA;Multimode Multiband PA)。完全最佳化用於ET操作的PA設計將超過60%的效率。然而,高度ET最佳化PA可能顯示強的振幅對振幅失真(AMAM)及振幅對相位失真(AMPM)轉換。因此,為保持線性,高度ET最佳化PA在操作於ET模式時可能需要數位預失真(DPD),且可能甚至在操作APT模式時。由於ET模式提供較大效率增益在較高 輸出功率,有均等輸出功率其中ET模式的效率掉落在APT模式的效率以下。因此,在低至中間功率,APT模式係比ET模式更有效,且可被使用直到致能ET的輸出功率。
載波聚合(CA;Carrier Aggregation)係透過聚合多個成分載波至上行或下行訊號而增加上行或下行訊號的頻寬的方法。先進的長期演進(LTE)係來自LTE版本8的演進路徑及透過第三代合夥專案(3GPP)的版本10引進。LTE-A提供直到具有1.4,3,5,10,15,或20MHz的頻寬的五個成分載波的載波聚合用於100MHz的最大聚合頻寬。初始LTE-A使用將同樣受限於具有40MHz的最大頻寬之二個上行成分載波,雖然未來的使用可能使用三、四或五個成分載波,且未來的標準可能潛在地提供具有更多成分載波、每一成分載波更大頻寬或二者之CA。
有不同類型或模式的CA。每一成分載波可以是在相同操作頻帶內(稱為頻帶內CA),或成分載波可以是來自多個操作頻帶(稱為頻帶間CA)。此外,鄰接或非鄰接資源塊分配可被使用在成分載波通道頻寬內。成分載波的通道頻寬內的非鄰接資源塊分配稱為多群集傳輸。此外,CA有能力的裝置亦可使用未使用CA的單一載波CA模式。
總輸出功率(每一成分載波的總和)由於CA未增加。然而,由於CA或多群集傳輸,單一載波分頻多存取(SC-FDMA;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LTE上行調變方案的單一載波特性不再保存,其導致訊號的更高峰均比。第三代合夥專案(3GPP)標準化的版本10指定各種最大功率減少數字以緩和更高峰均功率所造成之效應。
實施CA明顯影響在RF前端架構。二個(更多)功率放大器(PA)的同步操作係使用來支援頻帶間上行CA。於與上行CA有關之ET的一可能實作中,二個同步操作的PA將使用ET DC對DC轉換器。再者,這些是二個成分載波的主要頻帶間上行CA方案:(1)一傳輸(TX)於低帶頻範圍(例如,699-915MHz)和一TX於中帶頻範圍(例如,1710-1980MHz)(2)一TX於低帶頻範圍和一TX於高帶頻範圍(例如,2300-2690MHz)及(3)一TX於中帶頻範圍和一TX於高帶頻範圍。為涵蓋這些方案,可能實作將使用三個獨立PA鏈及因此至少三個ET DC對DC轉換器。然而,目前最佳追蹤器的印刷電路板(PCB)面積(包括外部被動成分)係約25mm2,同樣有顯著成本。
然而,此可能實作尚未提出對於頻帶內CA的高傳輸頻寬的挑戰。於2015年,LTE分時雙工(TDD)頻帶中(例如,B41等)的40MHz的支援將被期待,有直到未來預期的100MHz聚合頻寬。大部分追蹤未支援40MHz頻寬,且目前沒有一個以合理的效能及實作成本支援大於40-60MHz的傳輸頻寬。而且,因為PA在ET模式期間壓縮地操作,回應PA的AMAM及AMPM在PA輸 出對於負載失配係高度敏感。如果PA係透過雙工器(或其它濾波器)加載,PA的AMAM及AMPM特性由於雙工濾波器中的共振在傳輸頻寬內可能顯著地改變,其將引入記憶體功效於傳輸鏈中,且進一步複雜化ET及可能預失真技術,或甚至實際上不可能提供它們寬頻傳輸訊號。
因此,提出實施與上行CA有關的ET的二個區域係(1)使ET系統適應於頻帶間CA以使二個或更多同步傳輸PA被支援及(2)使ET系統適應於頻帶內CA以使更大的傳輸頻寬(例如,大於40MHz等)可被支援。文中所述的實施例及態樣可致能ET連同各種上行CA模式的任一者(例如,頻帶間CA、頻帶內CA、多群集傳輸、單一載波(亦即,無CA))等。
於各種態樣,文中所述的實施例可促進與包含單一頻帶中的傳輸或多個頻帶中的同步傳輸之傳輸模式有關之ET。包含單一頻帶中的傳輸之傳輸模式可包括例如,以上更加詳述的單一載波傳輸模式或頻帶內成分載波。包含多個同步頻帶中的傳輸之傳輸模式可包括例如,諸如雙SIM雙主動(DSDA)的多個SIM(訂戶身份模組)傳輸模式或上述的頻帶間成分載波。DSDA係二個RAT(無線電存取技術例如,3G,LTE等)之多SIM特性係在同時獨立操作。例如,與第一SIM卡關聯的3G呼叫及與第二SIM卡關聯的LTE資料傳送同時操作在不同傳輸鏈上。通常,數個RAT未相互同步化,且將獨立傳輸於不同頻帶之間。文中所述的實施例亦可以上述的模式的 組合之傳輸模式促進ET。實例應包括包含二個以上同時傳輸的RAT的多SIM模式、該等RAT的至少一個包含頻帶內或頻帶間CA的多SIM傳輸模式等。然而,甚至以單一SIM,透過多個RAT或更普遍地透過多個無線技術之傳輸可被聚合以提供更高的聚合流通量或允許透過最適合RAT或無線技術實施的服務。實例包括經由高速封包存取(HSPA,3G技術)和LTE(4G)傳輸之資料的聚合或透過WLAN(例如,IEEE 802.11及變體)與手機運轉傳輸之資料的聚合。再者,更多種附加傳輸同時可以是主動的,同樣的,包括連接性技術(例如,藍芽或近場通信(NFC))。
參照圖1,解說依據文中所述的各種態樣促進與同時傳輸有關的封包追蹤(ET)於最多二個頻帶之系統100的方塊圖。系統100可促進與包含頻帶內CA的CA方案或包含二個不同頻帶中(例如,低與中間、低與高及中間與高等)的成分載波之頻帶間CA關聯之ET於諸如DSDA等的多SIM方案。系統100包括第一功率放大組件1101、第二功率放大組件1102、第一DC對DC轉換器1201、第二DC對DC轉換器1202及控制組件130。第一功率放大組件1101包括至少一PA,配置用以傳輸在與第一功率放大組件1101關聯的第一頻帶上,其可以是第一PA 1121,1或第二PA 1121,2(第一下標表示包含PA(或相等地,PA的頻帶)的功率放大組件,而第二下標表示耦接PA的DC對DC轉換器)。同樣的,第二功率放大組 件1102包括至少一PA,配置用以傳輸在與第二功率放大組件1102關聯的第二頻帶上,其可以是第一PA 1122,1或第二PA 1122,2。系統100中可包括至少一第一PA 1121,1或1122,1及至少一第二PA 1121,2或1122,2。雖然為清楚地解說及詮釋,第一功率放大組件1101的PA 1121,j(1121,1,1121,2,或兩者)係顯示相互鄰接(且第二功率放大組件1102的PA 1122,j(1122,1,1122,2或兩者)同樣如此)且可以是位在一起或包括在相同模組上(例如,雙或多核心PA或PAD(具有整合式雙工器的PA等)),它們不需如此。於各種態樣中,文中所述的第一功率放大組件110i(例如,1101,1102,等)可以是例如,操作在共同頻帶上的PA 112i,j(例如,作為第一收集的1121,1,1121,2,或兩者;作為第二收集的1122,1,1122,2,或兩者等)的收集,或可包括操作在更同頻帶上之PA 112i,j間的附加結構或組合(例如,透過位在一起、透過相互整合的雙或多核心模組等)。指定功率放大組件的任合PA核心可設計成達到相同或相似最大輸出功率(例如,28dBm,等)。
第一DC對DC轉換器1201係配置用以依據操作的ET模式提供第一電源電壓,且耦接至每一第一PA 112i,1(1121,1,1122,1,或兩者),其亦配置用以依據操作的ET模式而操作(例如,透過至少部分地最佳化以依據它們各別頻帶中(第一或第二)的ET模式而操作,例如,在操作ET模式時提供最高峰效率等)。至於ET操作將可用於系統100中的各頻帶(例如,第一頻帶、第二頻 帶),對應的第一PA(第一PA 1121,1及/或第一PA 1122,1)可包括於各別功率放大組件(1101或1102)以致能ET模式於該頻帶中(致能ET模式的附加及/或替代方式係在以下討論)。因此,ET模式可透過包括單一ET DC對DC轉換器1201致能於多個頻帶中,提供成本及PCB面積兩者中的節約,因為ET追蹤器顯著影響在成本及PCB面積兩者。
第二DC對DC轉換器1202係配置用以依據操作的APT模式提供第二電源電壓,且耦接至每一第二PA 112i,2(1121,2,1122,2,或兩者),其亦配置用以依據操作的APT模式而操作(例如,透過至少部分地最佳化以依據它們各別頻帶中(第一或第二)的APT模式而操作,例如,為APT模式的高線性連同高傳輸頻寬的支援(例如,直到100MHz或更大)、等)。至於APT操作將可用於系統100中的各頻帶(例如,第一頻帶、第二頻帶),對應的第二PA(第二PA 1121,2及/或第二PA 1122,2)可包括於各別功率放大組件(1101或1102)以致能APT模式於該頻帶中(致能APT模式的附加及/或替代方式係在以下討論)。因此,APT模式可透過包括單一APT DC對DC轉換器1202致能於多個頻帶中,提供成本及PCB面積兩者中的附加節約。於各種態樣中,第一及第二DC對DC轉換器1201及1202可以是分開或可以是相同模組的一部分,諸如於雙或多核心DC對DC轉換器中。
控制組件130係配置用以接收與為後續傳輸透過系統100放大的至少一輸入RF訊號(例如,具有一個以上於DSDA中)關聯之資訊,且決定現在傳輸模式(例如,DSDA、頻帶間CA、頻帶內CA、多群集傳輸、單一載波(亦即,無CA)等,其中現在傳輸模式可表示將使用於傳輸之成分載波),其可透過分析接收的資訊予以決定(其可包括輸入RF訊號、與它們關聯之其它資訊、或兩者)。控制組件130亦配置用以至少部分地基於決定的現在傳輸模式來選擇一或數個PA(1121,1,1121,2,1122,1,及1122,2)。為保持PA間的隔絕,控制組件130係配置用以同時選擇第一PA(1121,1及1122,1)的至多一者及第二PA(1121,2及1122,2)的至多一者,使得每一DC對DC轉換器1201及1202提供它的關聯電源電壓至零或一同時主動PA。每一選擇的PA係配置用以接收與它的頻帶(第一或第二)關聯之(第一或第二)子集的輸入RF訊號(頻帶間CA中訊號的一部分、DSDA中的二個訊號的一者、或單一載波或全部頻帶內CA模式中訊號的所有訊號,且配置用以為後續傳輸放大接收的子集的輸入訊號。
至於給系統100的指定輸入RF訊號,該訊號係在第一頻帶內(與第一功率放大組件1101及它的PA 1121,1和1121,2關聯),在第二頻帶內(與第二功率放大組件1102及它的PA 1122,1和1122,2關聯),或部分的該等訊號係於每一第一及第二頻帶中(亦即,於DSDA或於 頻帶間CA方案中)。至於完全於第一頻帶中的訊號,控制組件130係配置用以選擇第一功率放大組件1101的PA 1121,1或1121,2的一者,且至於完全於第二頻帶中的訊號,控制組件130係配置用以選擇第二功率放大組件1102的PA 1122,1和1122,2的一者。至於第一頻帶和第二頻帶二者中的訊號,然而,控制組件130係配置用以選擇第一功率放大組件1101的PA 1121,1或1121,2的一者且選擇第二功率放大組件1102的PA 1122,1和1122,2的一者。
控制組件130亦可配置用以決定一組預定義標準,其可至少部分地基於與輸入RF訊號關聯的資訊,及控制組件130可以是配置用以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組預定義標準來選擇該一或數個PA。而且,控制組件130可以是配置用以動態地決定該組預定義標準,且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組預定義標準動態地重選該一或數個PA,視情況而定。例如,至於在一時段的輸入RF訊號,控制組件130可以是配置用以在該時段的第一部分期間選擇第一組一或數個PA,且於該時段的第二部分期間選擇第二組一或數個PA。文中所述的預定義標準可包括現值、導出值(例如,時間平均值等)或兩者。於數個態樣,動態校準可連續地或間歇地使用(例如,每X毫秒/訊框/時槽、在可變化時距、在基於輸入RF訊號決定之間隔等)。
此外,於一些態樣,磁滯技術可使用來最小化該一或數個選擇的PA的快速改變(例如,基於某些預定義標準的變化但不是基於CA模式的變化,及於數個態 樣,非基於其它預定義標準的變化)。例如,取代改變選擇的PA(例如,自第一PA的選擇至第二PA、或自一第一PA/第二PA對的選擇至不同的第一PA/第二PA對等)在選擇之前在可比較值(或可比較組的預定義標準等)於二個方向(例如,一方面自第一PA至第二PA、一方面自第二PA至第一PA、或組合之間),變化可能需要有利的PA或數個PA的組合(例如,基於該組預定義標準、其子集)達至少一臨界量、達至少一臨界時間、或二者。然而,控制組件130可以是配置用以使得其它變化(現在CA模式中的變化等)可以是與選擇中的變化關聯而無磁滯。
該組預定義標準可包括將與選擇各種PA(1121,1,1121,2,1122,1,及1122,2)或那些PA的組合(例如,1121,1及1122,2、1121,2及1122,1,等)關聯之預計的淨電流消耗。例如,至於單一載波及頻帶內CA方案,控制組件130可以是配置用以至少部分地基於相關頻帶中的哪一PA具有較低預計的淨電流消耗而選擇PA。相似地,至於頻帶間CA方案,控制組件130可以是配置用以至少部分地基於數個PA(例如,1121,1及1122,2、1121,2及1122,1,等)的哪一組合具有較低預計的淨電流消耗。透過分析淨電流消耗,增益可透過只分析與ET模式關聯的電流消耗或只分析與APT模式關聯的電流消耗來了解。例如,PA 1121,1可具有比PA 1122,1更低的電流消耗(兩者耦接至第一(ET)DC對DC轉換器1201)。然而,至於 傳輸在第一及第二頻帶二者上之RF輸入訊號,當由於取代用於APT模式的PA 1122,2之PA 1121,2的關聯選擇之電流消耗的減少係大於由選擇PA 1122,1取代用於ET模式的PA 1121,1時的電流消耗增加。預計的淨電流消耗可基於各種因素的任一者予以決定。這些因素可包括相關PA的預計輸出功率(配置用以操作於與輸入RF訊號關聯的頻帶中的PA,亦即,可被選擇的PA)、預計在相關PA的時間上(例如,用於TDD操作,以分開於傳輸和接收路徑之間的時間分配等)、相關PA的關聯頻帶以及其它因素。
替代或附加地,該組預定義標準可包括與輸入RF訊號關聯的一組訊號特性(或其子集,例如,第一頻帶中的第一子集、第二頻帶中的第二子集等)。至於單一載波及頻帶內CA方案,取決於該組訊號特性,ET模式(經由PA 1121,1或PA 1122,1的選擇取決於頻帶)或APT模式(經由PA 1121,2或PA 1122,2的選擇取決於頻帶)可以是有利的。至於頻帶間CA方案,取決於一組訊號特性,操作第一功率放大組件1101於ET模式及第二功率放大組件1102於APT模式可以是更有利的,反之亦然,其可能涉及關於哪一組合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組訊號特性更有利地之取捨的決定。控制組件130可配置用以決定的該組訊號特性可包括與RF輸入訊號(及/或其子集,例如,第一頻帶中的第一子集、第二頻帶中的第二子集等)關聯之以下特性:頻譜、頻寬(例如,較高的頻寬可 能導致更多的AMAM及AMPM轉換,及因此APT可更適當的)、接近性(例如,至於具有多個成分載波的訊號、它們是否鄰接或非鄰接,如果不是鄰接,透過它們分多開等)、一些頻譜群集、頻譜群集之間的一或數個距離、或調變方式(例如,正交相移鍵控(QPSK);各種類型的正交振幅調變(QAM)諸如16QAM,64QAM,256QAM等;或其它調變方式)等。
取決於包括於系統100中的PA,可作不同選擇的一或數個PA用於各種方案。如所述,為致能ET於二者頻帶中,包括PA 1121,1及PA 1122,1二者;同樣的,為致能APT於二者頻帶中,包括PA 1121,2及PA 1122,2二者中(然而,於一些實施例中,諸如關於圖2所述的,ET及/或APT可經由DC對DC轉換器1201及1202以其它方式致能於二者頻帶中)。當各功率放大組件1101及1202包括僅一PA時(分別為1121,1及1122,2或1122,1及1122,2),所選PA的決定可基於決定的CA模式。當一各功率放大組件1101或1102包括二個PA而另一者包括一PA時(例如,第一或第二),則選擇可以是基於一些方案中的CA模式(例如,當於與其單一PA的功率放大組件關聯之頻帶中的頻帶間CA、或單一載波或頻帶內CA),且可以是至少部分地基於CA模式及基於其它方案中的該組預定義標準(例如,當於與具有二個PA的功率放大組件關聯之頻帶中的單一載波或頻帶內CA)。
當各功率放大器具有二個PA時,ET模式及 APT可使用於各頻帶中。當傳輸模式係單一載波模式時(亦即,使用的一主動SIM及僅一無線技術,無CA),由於單一頻帶中的傳輸需要僅一PA。取決於頻帶,來自第一功率放大組件1101的PA或自第二功率放大組件1102的PA可被選擇。該功率放大組件的第一或第二PA之間的選擇可以是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組預定義標準。於為了解說所提供的簡化實例中(考慮僅淨電流消耗及僅輸出功率在淨電流消耗上的功效),在較高輸出功率,ET模式可提供較低電流消耗,且可被選擇,然而在較低功率(例如,15dBm或更少),APT模式可能提供較低電流消耗且可被選擇(於其它方案中,預定義標準可附加或替代地使用於選擇)。當傳輸模式再次係頻帶內CA時,由於傳輸在單一頻帶內,僅需要一PA,且在該頻帶內的PA之間的選擇可以是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組預定義標準。當傳輸模式係頻帶間CA或諸如使用多個無線技術的DSDA之模式時,來自第一功率放大組件1101及第二功率放大組件1102的每一者之一PA被選擇。所選擇的第一PA(例如,ET模式)及第二PA(例如,APT模式)的決定可以是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組預定義標準。於為了解說所提供的簡化實例中,當頻帶內CA操作期間的總聚合頻寬超過第一(例如,ET模式)DC對DC轉換器1201所支援的最大傳輸頻寬時,選擇相關頻帶中的第二PA1121,2或1122,2(例如,配置用以操作於APT模式)。
除了文中所述的的實施例的減少成本及PCB 面積外,實施例亦提供主動PA的電源域的改進隔絕。使隔絕最大化之PA電源域的分開係上行CA系統中的顯著爭論。在PA的電源接腳之洩漏電壓係典型地為約0dBm,及如果不同主動PA的電源電壓係在單一DC對DC轉換器連接一起,RF洩漏可能發生於數個PA之間,造成互調變爭論。於文中所述的的一些實施例中,然而,因為至多一第一PA 112i,1被選擇及至多一第二PA 112i,2被選擇,各DC對DC轉換器係耦接至僅一主動PA,提供主動PA之間的隔絕。於其它實施例中,然而,一個以上的第一PA 112i,1可被選擇及/或超過一第二PA 112i,2可被選擇(或於文中進一步討論的實施例中,至多一第三PA等可被選擇),及可包括一或數個濾波器(未顯示)以減少RF洩漏及互調變爭論(例如,各主動第一PA112i,1可傳輸於不同頻帶中,及同樣地透過各第二PA112i,2等,其可經由頻率相依性濾波允許RF洩漏的最小化)。
雖然,為易於解說及描述起見,僅顯示及揭示二個功率放大組件1101及1102,於各種實施例中,三個或更多功率放大組件可包括於系統100中,每一功率放大組件與它自己的不同頻帶(例如,低、中、高等)關聯。這種實施例的操作實質上如關於圖1所示的實施例所述,提供用於如上述的任一頻帶中的單一載波及頻帶內CA操作。用於頻帶間CA或多SIM模式,任二個功率放大組件可基於相關頻帶予以選擇,且這二個選擇的功率放 大組件及它們各別的PA可操作如以上關於第一及第二功率放大組件1101及1102所述。
參照圖2,解說依據文中所述的各種態樣促進關於同時傳輸的包絡追蹤(ET)於最多二個頻帶中之另一系統200的方塊圖。系統200係相似於系統100,其中相同參考號碼意指相同元件。此外,於系統200中,控制組件130係耦接至第一DC對DC轉換器1201或第二DC對DC轉換器1202的至少一者。耦接至控制組件130的各DC對DC轉換器係配置用以依據ET模式或APT模式選擇性地提供它的關聯電源電壓。控制組件130可近一步配置用以選擇於ET模式及APT模式之間用於耦接至主動PA的各DC對DC轉換器。因此,於系統200的各種實施例中,ET模式(或APT模式或二者模式)可以比系統100更少的PA提供在所有頻帶上。
參照圖3,解說依據文中所述的各種態樣促進關於同時傳輸的包絡追蹤(ET)於一或數個頻帶中之另一系統300的方塊圖。系統300操作上可以是相似於系統100或系統200(雖然,為易於解說,無DC對DC轉換器120係顯示如耦接至圖3中的控制組件130,於各種實施例中,一或數個DC對DC轉換器120可以是耦接至控制組件130,如以上所關於系統200述)。此外,系統300包括M個(其中M係任何正整數)功率放大組件1101至110M,其每一者可以是與M個頻帶的不同頻帶關聯,及N個(其中N係任何正整數)DC對DC轉換器1201至 120N,其每一者可提供關聯的電源電壓(第一至第N),其中各DC對DC轉換器係配置用以依據ET模式或APT模式的至少一者予以操作(配置用以操作於二者模式中的DC對DC轉換器可耦接至控制組件130,其可以是配置用以選擇於ET模式及APT模式之間)。各第一功率放大組件110i可包括第一PA112i,1至第N PA112i,N的一或數個PA。第一DC對DC轉換器1201係耦接至每一包括的第一PA 112i,1,第二DC對DC轉換器1202係耦接至各包括第二PA 112i,2,且同樣地,一直到第N個DC對DC轉換器120N,其係耦接至各包括第N個PA112i,N。功率放大組件的數量110i(亦即,M)可設定為系統300操作於其中的頻帶的數量。DC對DC轉換器的數量120j(亦即,N)可設定為PA的最大數量以同時有效於系統300中。例如,於LTE-A中,五個組件載波的最大量可使用於CA中,因此N個可設為五個或更少用於系統300的LTE-A實施例。N個可增加以支援附加RAT或無線技術於各種傳輸模式中(例如,諸如DSDA的多SIM模式等)。例如,N個可以是六個或更少用於包含操作於單一頻帶中的LTE-A及附加RAT之系統300的DSDA實施例。於包含比DSDA或其它潛在未來的RAT或無線技術之較高數量多SIM多存取其中五個以上的組件載波可以使用於CA中,N個可具有更大值。
當傳輸模式係單一載波時(亦即,無CA或多SIM傳輸等),控制組件130可決定將使用的頻帶(例 如,與功率放大組件110i關聯的頻帶等),且可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組預定義標準而選擇PA 112i,j,例如,透過選擇電源電壓模式(例如,ET或ART)然後選擇配置用以操作於該模式中的PA。於功率放大組件110i中的二或更多個PA操作於所選的模式之實施例中,它們中的選擇可包含內定或隨機選擇等。替代地,操作於所選模式的功率放大組件110i中的該二或更多PA可以各種方式操作,及選擇可基於該組預定義標準。例如,一PA可於該頻帶的第一部分中較佳優化用於訊的的放大,另PA可於該頻帶的第二部分中較佳優化用於訊的的放大等,及選擇可至少部分地基於輸入RF訊號的頻譜等。於數態樣中,配置用以操作於相同頻帶中之文中所揭示的PA(例如,操作於第一頻帶中的二或更多個PA、等)各可配置用以操作在全部頻帶上,或可配置用以操作在該PA關聯的頻帶的僅一部分上。例如,至於都配置用以操作於相同(例如,第一)頻帶中的二個PA,二者可配置用以操作在全部頻帶上,一者可配置用以操作在全部頻帶上(例如,APT模式PA等)及一者操作在該頻帶的僅一部分上(例如,ET模式PA,例如,其中二或更多ET模式PA係提供用以涵蓋全部頻帶),或各可配置用以操作在該頻帶的僅各別部分上(例如,其中那些各別部分可以是相同部分、不同且重疊部分、不同且非重疊部分等)。
當傳輸模式係頻帶內CA時,控制組件130可再次決定將使用的頻帶(例如,與功率放大組件110i關聯 的頻帶等)及可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組預定義標準選擇PA112i,j,諸如以上關於系統100的頻帶內操作所述。於功率放大組件110i的二個或更多PA操作於所選的模式,選擇可以是如以上關於系統300的單一載波模式操作所述(例如,內定、隨機、基於預定義標準等)。附加或替代地,於一些實施例中,操作所選模式中之功率放大組件110i的該二或更多PA的數者可配置用以同時操作。於此種實施例中,控制組件130可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組預定義標準選擇功率放大組件110i的單一PA或一個以上PA。例如,如果輸入RF訊號包含複數鄰接組件載波及未與該複數鄰接組件載波鄰接的一個其它組件載波,一PA(例如,配置用以操作於APT模式)可被選擇用以放大該複數鄰接組件載波,而另一PA(例如,配置用以操作於ET模式)可被選擇來放大其它組件載波。
當傳輸模式包含頻帶間CA或多技術傳輸模式時(例如,多SIM模式等),控制組件130可決定將使用的頻帶,及可選擇配置用以操作於那些頻帶的每一者中之PA(或一個以上的PA,於如以上關於系統300的頻帶內CA操作所述的實施例中),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組預定義標準(如上所述,當指定頻帶中的一個以上的PA操作於選擇用於該頻帶的模式時,那些PA之間的選擇可以是基於內定選擇、隨機、基於該組預定義標準等)。
作為文中所述的的態樣的解說,系統300的一實例實施例包括三個功率放大組件1101,1102,及1103, 包含(於經由PA下標指示的各別功率放大組件中)配置用以操作於ET模式的第一PA1121,1,1122,1及1123,1、配置用以操作於APT模式的第二PA 1121,2及1122,2與配置用以操作於APT模式的第三PA1121,3及1123,3,其中各第一PA耦接至配置用以操作於ET模式的第一DC對DC轉換器1201,各第二PA耦接至配置用以操作於APT模式的第二DC對DC轉換器1202。此實例實施例僅包含單一ET追蹤器,但可提供ET操作於第一、第二或第三頻帶的任一者中,然而提供上行CA於於頻帶內或頻帶間模式或涉及多個無線技術或RAT的傳輸模式。該三個頻帶的任一者中之頻帶間CA或多個技術傳輸模式(例如,多SIM傳輸等)可經由操作於ET模式和APT模式或於APT模式和APT模式的一對PA(其中選擇可以是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組預定義標準),及頻帶內CA或多SIM傳輸(或其組合,諸如該等RAT的一者涉及頻帶間CA於二個頻帶中之DSDA)亦可同時致能所有三個頻帶,其中一PA於ET模式及二個其它PA於APT模式(其中哪一PA操作於ET模式的選擇可以是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組預定義標準)。
作為附加實例,其中二個DC對DC轉換器120配置用以操作於ET模式(例如,第一及第二),在二個頻帶上的同時ET模式操作(及可能在一或數個其它頻帶上的APT模式)可基於哪些PA 112耦接至配置用以操作於ET模式之該二個DC對DC轉換器120而促進於數個帶的組合中,諸如有三個等。
參照圖4,解說依據文中所述的各種態樣促進關於同時傳輸的包絡追蹤(ET)於最多二個頻帶中之系統400的實例實施例之方塊圖。系統400係解說文中所述的的態樣之另一實例實施例,包含控制組件130、具有整合雙工器模組(S-PAD)4101的第一雙核心可切換PA、第二雙核心S-PAD 4102、雙核心DC對DC轉換器420、至少一RF訊號產生器430、雙工器440及天線450。S-PAD 4101係配置用以操作於第一頻率範圍中(例如,699-915MHz),且包含輸入開關4121、第一功率放大組件1101(包含第一PA 1121,1及第二PA 1121,2)、頻帶開關4141、雙工器陣列4161及天線開關4181。S-PAD 4102係配置用以操作於第二頻率範圍中(例如,1710-1980MHz),且包含輸入開關4122、第二功率放大組件1102(包含第一PA 1122,1及第二PA 1122,2)、頻帶開關4142、雙工器陣列4162及天線開關4182。雙核心DC對DC轉換器420可包括配置用以操作於ET模式的第一DC對DC轉換器1201(其中各第一PA亦配置用以操作於ET模式)且配置用以操作於APT模式的第二DC對DC轉換器1202(其中各第二PA亦配置用以操作於APT模式)。
該至少一RF訊號產生器430可調變或升頻接收自基頻積體電路(IC)的基頻訊號以產生至少一輸入RF訊號。輸入RF訊號或關聯資訊可提供至控制組件130,其可至少部分地基於現在傳輸模式、一組預定義標準或兩者選擇一或數個PA。該至少一RF訊號產生器係配 置用以傳送與第一頻帶關聯之輸入RF訊號的第一子集4321(亦即,第一頻帶內的訊號的部分,其可以是例如,DSDA中的二個訊號的一者,單一載波或頻帶內CA中的唯一訊號、頻帶間CA中第一頻帶的訊號的部分等)至輸入開關4121,且傳送與第二頻帶關聯之輸入RF訊號的第二子集4322(亦即,第二頻帶內的訊號的部分)至輸入開關4122。控制組件130係配置用以傳送控制訊號至輸入開關4121或4122二者,其係配置用以將所選PA耦接至輸入RF訊號4321或4322的第一及/或第二子集。頻帶開關4141及/或4142可被包括以傳送所選PA的輸出至雙工器陣列4161及/或4162,其可包括用於傳輸(TX)及接收(RX)路徑的濾波器以分開船輸及接收的訊號於頻域中。雙工器陣列4161及/或4162可分別耦接至天線開關4181或4182,其可耦接各別的S-PAD 4101及/或4102至雙工器440(於具有二個以上功率放大組件的實施例中,多工器可被使用),其可多工化該二個訊號自4101及/或4102於頻域中,用於經由圖3的後續傳輸。
參照圖5,解說依據文中所述的各種態樣促進關於同時傳輸的包絡追蹤(ET)於一或數個頻帶中之系統500的替代實施例的方塊圖。系統500的替代實施例可包含PA 5101至510M、第二複數DC-對-DC轉換器5201至520N、控制組件530及一或數個切換元件540。
各PA 510係配置用以操作於各別頻帶(例如,第一、第二、、、第M),可配置用以操作於ET模 式及APT模式的至少一者,相似於關於圖1-4所述之PA 112,及耦接至該一或數個切換元件540。各DC對DC轉換器520係配置用以提供關聯電源電壓(例如,第一DC對DC轉換器5201係配置用以提供第一電源電壓等)並操作於ET模式及APT模式的至少一者,且耦接至該一或數個切換元件540。控制組件530係配置用以選擇至少一PA 510及至少一DC對DC轉換器520,及該一或數個切換元件係配置用以耦接該至少一所選PA 510與該至少一所選DC對DC轉換器520,其可提供它的電源電壓至耦接的所選PA 510。
當操作於單一載波模式時,單一PA 510被選擇(亦即,配置用以操作於包括單一載波的頻帶之PA),及單一DC對DC轉換器520被選擇,其中該DC對DC轉換器520可至少部分地基於如文中所述的的該組預定義標準予以選擇(例如,於ET模式及APT模式之間等)。同樣地,當操作於頻帶內CA模式時,單一PA510及單一DC對DC轉換器520可被選擇,其中該DC對DC轉換器520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組預定義標準予以選擇。至於頻帶間CA模式或多無線技術(例如,多SIM等)傳輸模式(或其組合),PA 510可被選擇用於輸入RF訊號的各頻帶,及DC對DC轉換器520可被選擇用於(及耦接至,經由該一或數個切換元件540)各所選PA 510,其中DC對DC轉換器520的選擇及哪一所選DC對DC轉換器520耦接至哪一所選PA 510可以是至少部分地基於該預 定義標準。
該一或數個切換元件540可具有在大訊號激發下高線性的交叉開關位相(例如,具有約0.5V至約4.5V、及約數mA至約1A範圍的電流),而不會扭曲電壓包絡。
參照圖6,解說依據文中所述的各種態樣促進關於同時傳輸的包絡追蹤(ET)於一或數個頻帶中之系統600的實例替代實施例之方塊圖。系統600係圖5所示的替代實施例的實例實作。系統600可包括第一PA 5101(第一低頻帶)、第二PA 5102(第二低頻帶)及第三PA 5103(高頻帶);及第一DC對DC轉換器5201(例如,配置用以操作於ET模式)及第二DC對DC轉換器5202(例如,配置用以操作於APT模式);控制組件530;開關陣列(例如,包含一或數個切換元件)540;至少一RF訊號產生器610;及RF前端620。因為系統600包括二個DC對DC轉換器520及三個PA 510,系統600可促進單一載波及頻帶內模式於三個頻帶的任一者中(第一低、第二低、高),以及頻帶間CA或其它多頻帶傳輸模式(例如,具有二個同時主動RAT的多SIM模式(例如,DSDA等)),同時傳輸在該三個頻帶的任一者上。
當操作於單一載波模式時,控制組件530可以該等DC對DC轉換器520的一者選擇(及切換元件540可耦接)該等PA 510的一者(例如,基於傳輸模式及/或乾組預定義標準,例如,基於單一載波模式的頻 帶),其可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組預定義標準予以選擇。該至少一RF訊號產生器610可提供輸入RF訊號至所選PA 510,其可放大RF訊號,且提供它至RF前端620,其可濾波(例如,經由雙工器,分離頻域中的TX及RX訊號)RF訊號且提供它至傳輸用天線。至於作為傳輸模式的頻帶內CA,該操作係相似的,其中DC對DC轉換器520的選擇(例如,ET模式或APT模式)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組預定義標準。至於頻帶間CA或其它多頻帶(例如,多SIM等)傳輸模式(例如,DSDA),控制組件530可選擇對應於傳輸模式的該二個頻帶之該二個PA 510,且可選擇(例如,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組預定義標準)經由切換元件540耦接至第一DC對DC轉換器5201(例如,ET模式)之它們的一者,及經由切換元件540耦接至第二DC對DC轉換器5202(例如,APT模式)之另一者。
參照圖7,解說依據文中所述的的各種態樣促進關於在最多二個頻帶中的同時傳輸的ET之方法700的流程圖。在步驟702,方法700可包括決定現在傳輸模式及一組預定義標準的至少一者,其可以是如文中所述的,且其可決定自輸入RF訊號或關聯資訊。預定義標準可包括任何文中所述的,諸如預計的淨電流消耗的現值、導出值等、訊號特性等。在步驟704,方法700可包括自一組第一PA及一組第二PA中選擇一或數個PA、選擇至多第一PA(亦即,零或一)及至多第二PA(亦即,零或 一),其可以是至少部分地基於決定的現在傳輸模式及該組預定義標準的至少一者。該組第一PA的各第一PA可於不同頻帶中(例如,第一、第二等或低、高等)操作於ET模式,且可以是與配置用以於相同的不同頻帶中操作於APT模式之該組第二PA的第二PA所關聯。替代地,至少一第一PA不需與第二PA關聯,及/或至少一第二PA不需與第一PA關聯。在步驟706,依據ET模式的第一電源電壓可提供至任何選擇的第一PA(亦即,至選擇的第一PA當第一PA被選擇時)。在步驟708,依據APT模式的第二電源電壓可提供至任何選擇的第二PA(亦即,至選擇的第二PA當第二PA被選擇時)。於各種態樣中,方法700可以是動態地實施在後續基礎上,諸如連續地、斷續地等。因此,ET可被致使與一或數個頻帶中的同時傳輸有關。於單一載波或頻帶內CA傳輸模式中,第一PA或第二PA可被選擇,其中選擇如文中所述的予以實施(例如,若適當的話,選擇第一(ET)PA)。於頻帶間CA傳輸模式或其它多頻帶傳輸模式(例如,諸如DSDA等的多SIM模式),第一PA及第二PA二者可被選擇,再者其中選擇如文中所述的予以實施(例如,致使ET模式於至少部分地基於該預定義標準等所選擇的頻帶中)。
參照圖8,解說依據文中所述的的各種態樣促進關於一或數個頻帶中的同時傳輸的ET之另一方法800的流程圖。在步驟702,現在傳輸模式及該組預定義標準 的至少一者可被決定。在步驟804,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決定的現在傳輸模式及/或該組預定義標準,一或數個PA可自N組PA中選擇,自每一組PA選擇至多一PA(例如,來自第一組的零或一PA、來自第二組的零或一PA等),其中指定組的各PA(例如,第一組的各PA等)係配置用以操作在不同頻帶上,且係與來自操作在相同的不同亦配置用以頻帶上之其它組的每一者的至多一PA關聯(亦即,至於各頻帶,來自各組的至多一PA(第一、第二等))係配置用以操作在該頻帶上。在步驟806,對應的電源電壓可提供至來自N個電源電壓中的各選擇的PA(例如,當PA係選自該組PA時,第一電源電壓係提供至它等)。對應的DC對DC轉換器可耦接至指定組PA的各PA(例如,第一DC對DC轉換器耦接至第一組PA的各PA等)及配置用以提供對應的電源電壓(例如,第一DC對DC轉換器係配置用以提供第一電源電壓等)。方法800可相似於方法700的方式提供單一載波及頻帶內CA傳輸模式於與一組PA關聯的任一頻帶中。再者,方法800可同時提供頻帶間CA或其它多頻帶(例如,多SIM等)傳輸模式(或其組合)最多N個頻帶中,諸如以上關於系統300所述。
參照圖9,解說可使用以依據各種態樣促進文中所述的的包絡追蹤之系統、方法或裝置的一或數個態樣之例示性用戶設備或行動通訊裝置900。用戶設備900例如,包含可耦接至資料儲存或記憶體903的數位基頻帶處 理器902、前端904(例如,RF前端、聲波前端或其它類似前端)及用於連接至複數天線9061至906k(k是正整數)的複數天線埠907。天線9061至906k可接收和傳輸訊號自和至一或更多無線裝置,諸如存取點、存取終端、無線埠、路由器及等等,其可操作在經由網路裝置所產生的無線電存取網路或其它通訊網路內。用戶設備900可以是用於傳達RF訊號的射頻(RF)裝置、用於通訊聲波訊號的聲波裝置或任何其它訊號通訊裝置,諸如電腦、個人數位助理、行動電話或智慧型手機、平板PC、數據機、筆電、路由器、開關、中繼站、PC、網路裝置、基地台或可操作用以依據一或數個不同通訊協定或標準與網路或其它裝置進行通訊的類似裝置。
前端904可包括通訊平台,其包含提供經由一或數個接收器或傳輸器908、多工/解多工組件912、及調變/解調組件914之所接收或傳輸訊號的處理、操作或成形之電子組件及關聯電路系統。前端904例如,耦接至該數位基頻帶處理器902及該組天線埠907,其中該組天線9061至906k可以是前端的一部分。於一態樣中,用戶設備900可包含PA系統910,其操作以用於提供PA的主訊號處理路徑及包絡追蹤路徑之間的延遲之延遲組件。例如,該延遲可依據來自PA輸出的反饋路徑動態地(重新)校準。於數個態樣中,PA系統910可包含如文中所述的的系統,其可促進與同時傳輸有關的ET於一或數個頻帶中,提供改善的效率,諸如透過選擇性地使用操作的 ET及APT模式,例如,基於現在傳輸模式及一組預定義標準的至少一者(例如,訊號特性、預計的淨電流消耗等)。
用戶設備900亦可包括處理器902或可操作用以提供或控制用戶設備900的一或數個組件之控制器。例如,處理器902依據本揭示的態樣對於實質上用戶設備900內的電子組件至少部分地給予功能性。作為實例,該處理器可配置用以至少部分地執行控制PA系統910的各種模式作為多模式操作晶片組之可執行指令,其基於輸入訊號的一或數個特性提供用於在天線埠907、輸入端子或其它端子的輸入訊號之不同功率產生操作。
處理器902可操作以致能行動通訊裝置900以處理用於透過多工/解多工組件912的多工化/解多工化或經由調變/解調組件914的調變/解調之資料(例如,符號、位元或晶片),諸如實施直接和反相快速傅立葉轉換、調變率的選擇、資料封包格式的選擇、封包間時間等。記憶體903可儲存資料結構(例如,元資料)、碼結構(例如,模組、物件、等級、程序或類似物)或指令網路或諸如政策和規格的裝置資訊、依附協定、用於拌碼、展頻及導頻(例如,參考訊號)傳輸的碼序列、頻率偏移、單元ID及用於偵測且辨識有關功率產生期間的RF輸入訊號、功率輸出或其它訊號分量之各種特性之其它資料。
處理器902係功能及/或通訊地耦接(例 如,透過記憶體匯流排)至記憶體903以便儲存或擷取對於通訊平台或前端904、PA系統910及實質上PA系統910的任何其它操作態樣至少部分地操作且給予功能性所需之資訊。PA系統910包括至少一功率放大器於RF前端904中,其可使用操作的包絡追蹤模式以便改善用戶設備900的效率或電池壽命。雖然用戶設備的上下文中解說圖9中的組件,此種解說不限於用戶設備而且擴大至其它無線通訊裝置,諸如基地台、小型基地台、超微型基地台、大型基地台、微型基地台等。
參照圖10,解說具有功率放大器1016的包絡追蹤系統1000的示意方塊圖,其具有其為包絡追蹤路徑1003的一部分之輸入端子1002及其係訊號產生路徑1010的部分之輸入端子1004。將處理或傳輸之輸入端子1005或輸入訊號1005(例如,差動訊號、單端訊號、RF訊號、聲波訊號或其它類似通訊訊號)可包含例如,同相分量IIN及正交分量QIN。替代地或附加地,輸入訊號1005可包含如訊號或差動訊號的不同格式。輸入訊號1005係透過訊號產生路徑1010予已接收,其包含RF訊號產生組件1012、可變化增益元件1014、功率放大器(PA)1016及雙工器1018。訊號產生組件1012可配置用以例如,自基頻帶(BB)頻率範圍至射頻範圍實施頻率升頻轉換,或產生不同轉換操作,諸如輸入訊號1005的數位對類比轉換。可變化增益元件1014係配置用以將訊號產生組件1012的輸出與可變化增益(例如,krf)相乘,其適用以 達到全部訊號產生路徑1014的預期增益設定作為功率放大器系統1000的一部分。功率放大器1016放大可變化增益元件1014所提供的訊號,其中PA 1016的輸入功率係PIN而輸出功率係POUT。放大的放大器輸出訊號(POUT)然後供至雙工器1018,其分開頻域中的傳輸和接收的訊號。在雙工器1018的天線埠,相較於功率放大器1016的輸出功率POUT,輸出訊號係典型地些微減弱至天線功率PANT
系統層次上的一包絡追蹤特定設定目標係PA 1016對PA電源電壓VCC且穿過輸出功率的平坦AMPM及AMAM相位反應(於這上下文中,PA電源電壓VCC意指包絡追蹤操作所影響之電壓,例如,第二PA階段的電源電壓)。縮寫AMPM代表“振幅對相位失真”而縮寫AMAM代表“振幅對振幅失真”。
查找表1044可以是包絡追蹤路徑1003或電源電壓處理路徑的一部分,其係描述在主訊號產生路徑1010上方。電源電壓處理路徑1003亦被考慮為包絡追蹤系統1000的一部分。電源電壓處理路徑1003可包含向量對振幅轉換器1032(例如,實施CORDIC演算等)。輸入訊號1005的瞬時振幅可表示為m(I,Q)=振幅(I+jQ),其係發送至可變化延遲元件1034,配置用以延遲振幅訊號達延遲時間TET以助於以訊號產生路徑1010中的RF訊號的包絡同步化VCC中的變化。電源電壓處理路徑1003另包含具有可變增益kET的可變化增益元件1036。可變增 益kET可與傳輸器的可變增益krf(未明確地顯示於圖10)。在總計元件1042,輸入訊號偏移koffseta係在該訊號提供至查找表(LUT)1044之前加入。查找表1044實施非線性轉移功能或至少該非線性轉移功能的基本形狀。包絡追蹤路徑1003進一步包含另外的可變化增益元件1046用於應用可變增益kVCC至查找表1044的輸出訊號。在另外的總計元件1048,輸出訊號偏移koffsetp係在該訊號透過包絡追蹤數位對類比轉換器(ET-DAC)1052作數位對類比轉換之前加入。ET-DAC 1052的類比輸出訊號係提供至ET調變器1054(例如,ET DC-DC電壓供應器)作為可變化或動態控制訊號及致使ET調變器1054提供對應的電源電壓VCC至包絡追蹤功率放大器1016用於提供輸出電壓或輸出功率訊號在最大效率。
例如,延遲組件1034的延遲沿著主訊號產生路徑1010及包絡追蹤路徑1003對於部分對部分變化以及對於老化與PVT依附性可以是敏感的。因此,該延遲係在包絡追蹤系統1000或包含包絡追蹤系統1000的通訊裝置/傳輸器/接收器/收發器的生產期間進行效準。於一態樣中,重新校準係動態的且可在即時運算模式或即時的生產之後在主動傳輸期間或在該裝置的主動通訊期間透過功率系統1000予以促成於主動傳輸模式或操作的主動模式期間的場域中以便補償老化效應、PVT依附性或其它變化。
於一些例子中,可變延遲僅可對50歐姆終端在工廠校正期間校正一次。然而,工廠校正具有以下的不 同限制:(1)該延遲可以是隨時間改變,及(2)工廠校正程序不會完全反映行動裝置的現實生活使用例子(例如,天線阻抗)不會隨著行動通訊裝置相對於行動裝置用戶的位置而改變。天線阻抗變化亦可影響PA行為(例如,至於一些天線阻抗PA電源VCC必須增加以保持天線輸出功率及至於其它天線阻抗該PA電源VCC需要減小以達到相同輸出功率)。因此,延遲元件1034的實際延遲或實際延遲功能係受到偏離在工廠校正期間以例如,不同於該場域中或而後的主動傳輸模式之校正模式而建立之目標。確切而言,這些變化可能造成例如,相鄰通道洩漏比(ACLR)或誤差向量幅度(EVM)效能的劣化。上述的這些狀況可依據所述的各種態樣透過動態地重調整延遲或延遲功能而緩和或避免。
數個措施可被完成以補償可能的延遲改變。功率放大器系統1000可依據以下於包絡追蹤路徑1003中實施可變化延遲元件1034的動態校正或設定:1)於主動傳輸期間的重校正或於操作期間的功率放大器的主動功率產生模式、2)不會妨礙接收的輸入訊號1005中固有的資訊之即時運算模式重校正(例如,RF訊號、聲波訊號或類似物)、或3)不會違反輸入訊號1005的頻譜遮罩之即時運算模式重校正。於數個態樣中,主題創新可提供這種ET模式在每一(或一些於其它態樣)頻帶上,促進與一或數個頻帶中的同時傳輸有關之ET模式。
文中的實例可包括諸如方法的標的物、用於 實施動作的機構或該方法的方塊,至少一機器可讀媒體包括可執行指令,其在透過機器(例如,具有記憶體或類似物的處理器)致使該機器依據所述的實施例及實例使用多個通訊技術實施該方法的動作或用於同時發生的通訊的設備或系統。
實例1係一種用於與單頻帶或多頻帶傳輸有關的包絡追蹤(ET)之系統,其包括:複數功率放大組件、第一DC對DC轉換器、第二DC對DC轉換器及控制組件。複數功率放大組件的各功率放大組件係與相異的頻帶關聯。該複數功率放大組件的第一子集的各功率放大組件包含配置用以傳輸於該相異頻帶且配置用以依據操作的ET模式予以操作之第一功率放大器(PA)。該複數功率放大組件的第二子集的各功率放大組件包含配置用以傳輸於該相異頻帶且配置用以依據操作的平均功率追蹤(APT)模式予以操作。該第一DC對DC轉換器係配置用以依據該ET模式提供第一電源電壓及耦接至該第一PA的每一者。該第二DC對DC轉換器係配置用以依據該APT模式提供第二電源電壓及耦接至該等第二PA的每一者。該控制組件係配置用以決定現在傳輸模式及至少部分基於該現在傳輸模式選擇該複數功率放大組件的一或數個PA。
實例2包括實例1的標的地,其中該一或數個PA包含該第一PA的至多一者及該第二PA的至多一者。
實例3包括實例1或2的任一者的標的地,包括或省略隨意特徵,其中該複數功率放大組件的至少二者包含第一PA及第二PA二者。
實例4包括實例1-3的任一者的標的地,包括或省略隨意特徵,其中該控制組件係進一步配置用以決定一組預定義標準,且其中該控制組件至少部分基於該組預定義標準選擇該一或數個PA。
實例5包括實例4的任何差異的標的地,包括或省略隨意特徵,其中該組預定義標準包含用於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之第一預計的淨電流消耗,與提供該第一電源電壓至包含該一或數個PA的至少一者之各功率放大組件的該第一PA之該第一DC對DC轉換器關聯;及第二預計的淨電流消耗,與提供該第二電源電壓至包含該一或數個PA的至少一者之各功率放大組件的該第二PA之該第二DC對DC轉換器關聯。
實例6包括實例5的任何差異的標的地,包括或省略隨意特徵,其中該第一預計的淨電流消耗係至少部分基於包含該一或數個PA的至少一者之各功率放大組件的該第一PA的第一預計的輸出功率及包含該一或數個PA的至少一者之各功率放大組件的該第二PA的第二預計的輸出功率予以決定。
實例7包括實例5-6的任一者的任何差異的標的地,包括或省略隨意特徵,其中該第一及第二預計的淨電流消耗係至少部分基於與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關 聯的該等相異頻帶之間的比較予以決定。
實例8包括實例4-7的任一者的任何差異的標的地,包括或省略隨意特徵,其中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係配置用以傳輸相異輸入訊號,其中該組預定義標準包含用於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之一組與該相異輸入訊號關聯的訊號特性,其中該組訊號特性包含該相異輸入訊號的頻譜、該相異輸入訊號的頻寬、該相異輸入訊號的接近性、該相異輸入訊號的一些頻譜群集、該相異輸入訊號的頻譜群集之間的一或數個距離、或與該相異輸入訊號關聯的調變方案的一或數者。
實例9包括實例8的任何差異的標的地,包括或省略隨意特徵,其中現在傳輸模式包含頻帶內CA方案。
實例10包括實例8-9的任一者的任何差異的標的地,包括或省略隨意特徵,其中當與該第二PA關聯之該相異輸入訊號的頻寬超過與該第一DC對DC轉換器關聯之最大支援的頻寬時,該一或數個PA包含該組第二PA的第二PA。
實例11包括實例4-10的任一者的任何差異的標的地,包括或省略隨意特徵,其中該第一DC對DC轉換器係進一步配置用以提供依據該APT模式的第一電源電壓,其中該控制組件進一步配置用以至少部分基於提供依據該該ET模式的該第一電源電壓之第一DC對DC轉換器及提供依據該APT模式的該第一電源電壓之該第 一DC對DC轉換器之間的該組預定義標準予以選擇。
實例12包括實例1-11的任一者的任何差異的標的地,包括或省略隨意特徵,其中該現在傳輸模式包含頻帶間CA模式,其中該一或數個PA包含該等第一PA的一者及該等第二PA的一者,且其中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係配置用以同時傳輸於與該PA關聯的該相異頻帶中。
實例13包括實例1-12的任一者的任何差異的標的地,包括或省略隨意特徵,其中該現在傳輸模式包含雙訂戶身份模組(SIM)雙主動模式,其中該一或數個PA包含該等第一PA的一者及該等第二PA的一者,且其中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係配置用以同時傳輸與該PA關聯之該相異頻帶中。
實例14包括實例1-13的任一者的任何差異的標的地,包括或省略隨意特徵,另包含第三DC對DC轉換器,配置用以提供依據與該第三DC對DC轉換器關聯的模式之第三電源電壓,其中與該第三DC對DC轉換器關聯的該模式係該APT模式及該ET模式的一者,其中該複數功率放大組件的第三子集的各功率放大組件包含配置用以傳輸於該相異頻帶中且配置用以依據與第三DC對DC轉換器關聯的該模式予以操作之第三PA,其中該第三DC對DC轉換器係耦接至該等第三PA的每一者,且其中該控制組件選擇該等第三PA的至多一者。
實例15包括實例1的標的地,包括或省略隨 意特徵,其中該複數功率放大組件的至少二者包含第一PA及第二PA二者。
實例16包括實例1的標的地,其中該控制組件係進一步配置用以決定一組預定義標準,且其中該控制組件至少部分基於該組預定義標準選擇該一或數個PA。
實例17包括實例16的標的地,其中該組預定義標準包含用於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之第一預計的淨電流消耗,與提供該第一電源電壓至包含該一或數個PA的至少一者之各功率放大組件的該第一PA之該第一DC對DC轉換器關聯;及第二預計的淨電流消耗,與提供該第二電源電壓至包含該一或數個PA的至少一者之各功率放大組件的該第二PA之該第二DC對DC轉換器關聯。
實例18包括實例17的標的地,其中該第一預計的淨電流消耗係至少部分基於包含該一或數個PA的至少一者之各功率放大組件的該第一PA的第一預計的輸出功率及包含該一或數個PA的至少一者之各功率放大組件的該第二PA的第二預計的輸出功率予以決定。
實例19包括實例17的標的地,其中該第一及第二預計的淨電流消耗係至少部分基於與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關聯的該等相異頻帶之間的比較予以決定。
實例20包括實例16的標的地,其中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係配置用以傳輸相異輸入訊號,其中該組預定義標準包含用於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之一組與 該相異輸入訊號關聯的訊號特性,其中該組訊號特性包含該相異輸入訊號的頻譜、該相異輸入訊號的頻寬、該相異輸入訊號的接近性、該相異輸入訊號的一些頻譜群集、該相異輸入訊號的頻譜群集之間的一或數個距離、或與該相異輸入訊號關聯的調變方案的一或數者。
實例21包括實例20的標的地,其中現在傳輸模式包含頻帶內CA模式。
實例22包括實例20的標的地,其中當與該第二PA關聯之該相異輸入訊號的頻寬超過與該第一DC對DC轉換器關聯之最大支援的頻寬時,該一或數個PA包含該組第二PA的第二PA。
實例23包括實例16的標的地,其中該第一DC對DC轉換器係進一步配置用以提供依據該APT模式的第一電源電壓,其中該控制組件進一步配置用以至少部分基於提供依據該該ET模式的該第一電源電壓之第一DC對DC轉換器及提供依據該APT模式的該第一電源電壓之該第一DC對DC轉換器之間的該組預定義標準予以選擇。
實例24包括實例1的標的地,其中該現在傳輸模式包含單一載波模式,其中該一或數個PA係單一PA,其中當該單一PA的預計的輸出功率係在界限值以上時,該單一PA係該第一PA的一者,且其中當該單一PA的預計的輸出功率係在界限值以下時,該單一PA係該等第二PA的一者。
實例25包括實例1的標的地,其中該現在傳輸模式包含頻帶間CA模式,其中該一或數個PA包含該等第一PA的一者及該等第二PA的一者,且其中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係配置用以同時傳輸於與該PA關聯的該相異頻帶中。
實例26包括實例1的標的地,其中該現在傳輸模式包含雙訂戶身份模組(SIM)雙主動模式,其中該一或數個PA包含該等第一PA的一者及該等第二PA的一者,且其中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係配置用以同時傳輸與該PA關聯之該相異頻帶中。
實例27包括實例1的標的地,另包含第三DC對DC轉換器之第三電源電壓,配置用以提供依據與該第三DC對DC轉換器關聯的模式,其中與該第三DC對DC轉換器關聯的該模式係該APT模式及該ET模式的一者,其中該複數功率放大組件的第三子集的各功率放大組件包含配置用以傳輸於該相異頻帶中且配置用以依據與第三DC對DC轉換器關聯的該模式予以操作之第三PA,其中該第三DC對DC轉換器係耦接至該等第三PA的每一者,且其中該控制組件選擇該等第三PA的至多一者。
實例28係一種用於促進與單頻帶或多頻帶傳輸有關的包絡追蹤(ET)之系統,其包括:配置用以傳輸於相異頻帶中的複數功率放大器(PA)、第一DC對DC轉換器、第二DC對DC轉換器、控制組件及一或數個切換元件。第一DC對DC轉換器係配置用以提供依據操作 的ET模式之第一電源電壓。第二DC對DC轉換器係配置用以提供依據操作的平均功率追蹤(APT)模式之第二電源電壓。該控制組件係配置用以決定現在傳輸模式並至少部分基於該現在傳輸模式選擇該複數PA的一者,且至少部分基於該現在傳輸模式選擇該第一DC對DC轉換器及該第二DC對DC轉換器的一者與關聯的電源電壓。該一或數個切換元件係配置用以將所選擇DC對DC轉換器耦接至所選擇PA。該所選擇DC對DC轉換器係配置用以提供所選電源電壓至所選的PA。
實例29包括實例28的標的地,其中該控制組件進一步配置用以決定一組預定義標準,及其中該控制組件至少部分基於該預定義標準選擇所選DC對DC轉換器。
實例30包括實例29的標的地,其中該組預定義標準包含與提供該第一電源電壓至所選的PA的該第一DC對DC轉換器關聯之第一預計的淨電流消耗及與提供該第二電源電壓至所選的PA的該第二DC對DC轉換器關聯之第二預計的淨電流消耗。
實例31包括實例30的標的地,其中該第一預計的淨電流消耗係至少部分基於在提供該第一電源電壓時之所選PA的第一預計的輸出功率及在提供該第二電源電壓時之所選的PA的第二預計的輸出功率而予以決定。
實例32包括實例29-31的任一者的標的地,其中該所選擇PA係配置用以傳輸第一輸入訊號,其中該 組預定義標準包含與該第一輸入訊號關聯的一組訊號特性,其中該組訊號特性包含該第一輸入訊號的頻譜、該第一輸入訊號的頻寬、該第一輸入訊號的接近性、該第一輸入訊號的一些頻譜群集、該相異輸入訊號的頻譜群集之間的一或數個距離、或與該相異輸入訊號關聯的調變方案的一或數者。
實例33包括實例32的任何差異的標的地,包括或省略隨意特徵,其中該現在CA模式包含頻帶內CA模式。
實例34包括實例29的標的地,其中該所選擇PA係配置用以傳輸第一輸入訊號,其中該組預定義標準包含與該第一輸入訊號關聯的一組訊號特性,其中該組訊號特性包含該第一輸入訊號的頻譜、該第一輸入訊號的頻寬、該第一輸入訊號的接近性、該第一輸入訊號的一些頻譜群集、該相異輸入訊號的頻譜群集之間的一或數個距離、或與該相異輸入訊號關聯的調變方案的一或數者。
實例35包括實例34的標的地,其中該現在CA模式包含頻帶內CA模式。
實例36包括實例28的標的地,其中該現在CA模式包含頻帶間CA模式,且其中未選擇DC對DC轉換器係配置用以提供未選擇電源電壓至未選擇的PA。
實例37係一種用於促進與單頻帶或多頻帶傳輸有關的包絡追蹤(ET)之方法。該方法包括:決定現在傳輸模式及決定一組預定義標準。該方法亦包括至少部 分基於該現在傳輸模式及該組預定義標準,自一組第一PA及一組第二PA中選擇一或數個功率放大器(PA),其中各第一PA係配置用以傳輸於相異頻帶中且係與配置用以傳輸於同樣的相異頻帶中之第二PA關聯,其中該等第一PA的每一者係配置用以操作於操作的平均功率追蹤(APT)模式。此外,該方法包括提供依據該ET模式的第一電源電壓至來自該組第一PA的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及提供依據該APT模式的第二電源電壓至來自該組第二PA的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
實例38包括實例37的標的地,其中該一或數個選擇的PA的每一者係配置用以傳輸相異輸入訊號,且其中決定該組預定義標準包含決定與該相異輸入訊號關聯的一組訊號特性,其中該組訊號特性包含一或數個該相異輸入訊號的頻譜、該相異輸入訊號的頻寬、該相異輸入訊號的接近性、該相異輸入訊號的一些頻譜群集、該相異輸入訊號的頻譜群集之間的一或數個距離、或與該相異輸入訊號關聯的調變方案的一或數者。
實例39包括實例37-38的任一者的標的地,其中決定該組預定義標準包括:決定配置用以操作於該PA的該相異頻帶中之該第一PA的預計的ET電流消耗用於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決定配置用以操作於該PA的該相異頻帶中之該第二PA的預計的APT電流消耗用於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及決定包含該PA的該預計的ET電流消耗及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其它PA的該預計的 APT電流消耗的總和之預計的淨電流消耗用於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
實例40包括實例37的標的地,其中決定該組預定義標準包括:決定配置用以操作於該PA的該相異頻帶中之該第一PA的預計的ET電流消耗用於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決定配置用以操作於該PA的該相異頻帶中之該第二PA的預計的APT電流消耗用於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及決定包含該PA的該預計的ET電流消耗及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其它PA的該預計的APT電流消耗的總和之預計的淨電流消耗用於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
實例41包括實例37的標的地,該組第一PA的至多一者PA被選擇及該組第二PA的至多一者PA被選擇。
實例42係一種用於促進與單頻帶或多頻帶傳輸有關的包絡追蹤(ET)之系統。該系統包括用於放大的複數機構,其中用於放大的複數機構的每一機構係與相異頻帶關聯,其中用於放大的該複數機構的第一子集之每一機構包含配置用以傳輸於該相異頻帶及配置用以依據操作的ET模式予以操作之第一功率放大器(PA),其中該複數機構的第二子集之每一功率放大組件包含配置用以傳輸於該相異頻帶及配置用以依據操作的平均功率追蹤(APT)模式予以操作之第二PA。該系統亦包括用於轉換DC訊號的電壓之第一機構,配置用以提供依據該ET 模式的第一電源電壓及耦接至各第一PA。此外,該系統包括用於轉換DC訊號的電壓之第二機構,配置用以提供依據該APT模式的第二電源電壓及耦接至各第二PA。該系統進一步包括用於控制的機構,配置用以決定現在傳輸模式及至少部分基於該現在傳輸模式選擇用於放大的該複數機構的一或數個PA。
實例43包括實例42的標的地,其中該一或數個PA包含至多的第一PA及至多的第二PA。
主題揭示的解說實施例的以上說明,包括摘要所敘述的,不預期有排它性或將所揭示實施例限制於所示的精確形式。雖然文中為解說性目的所述的特定實施例及實例,考慮在此種實施例及實例的範圍內之各種修正係可能的,如熟習此項技藝者可認知的。
於這方面,雖然已說明所揭示標的物與各種實施例及對應圖式有關,若適合的話,瞭解到,其它類似實施例可使用或修正且可加至所述實施例用於實施所揭示標的物的同樣、類似、替代或取代功能而無偏離。因此,所揭示標的物應不限於文中所述的的任何單一實施例,而是應理解於依據以下附加請求項的廣度和範圍中。
尤其關於透過上述的組件或結構(總成、裝置、電路、系統等)所實施的各種功能,使用來說明這種組件的術語(包括對“機構”的引用)除非特別指示,預期相當於任何組件或結構,其實施所述組件的指定功能(例如,其係功能性等效的),即使不是結構上相等於實施該 功能性於文中所述的的例示性實作中之所揭示結構。此外,雖然可能已說明的特別特徵關於數個實作的僅一者,此種特徵可與其它實作的一或數個其它特徵結合如可能所預期且有利於任何指定或特別應用。
100‧‧‧系統
1101‧‧‧第一功率放大組件
1102‧‧‧第二功率放大組件
1121,1‧‧‧第一PA
1121,2‧‧‧第二PA
1122,1‧‧‧第一PA
1122,2‧‧‧第二PA
1201‧‧‧第一DC對DC轉換器
1202‧‧‧第二DC對DC轉換器
130‧‧‧控制組件

Claims (25)

  1. 一種用於與單頻帶或多頻帶傳輸有關的包絡追蹤(ET)之系統,包含:複數功率放大組件,其中該複數功率放大組件的各功率放大組件係與相異的頻帶關聯,其中該複數功率放大組件的第一子集的各功率放大組件包含配置用以傳輸於該相異頻帶且配置用以依據操作的ET模式予以操作之第一功率放大器(PA),其中該複數功率放大組件的第二子集的各功率放大組件包含配置用以傳輸於該相異頻帶且配置用以依據操作的平均功率追蹤(APT)模式予以操作之第二PA;第一DC對DC轉換器,配置用以依據該ET模式提供第一電源電壓及耦接至該等第一PA的每一者;第二DC對DC轉換器,配置用以依據該APT模式提供第二電源電壓及耦接至該等第二PA的每一者;及控制組件,配置用以決定現在傳輸模式及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現在傳輸模式選擇該複數功率放大組件的一或數個PA。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系統,其中該一或數個PA包含該等第一PA的至多一者及該等第二PA的至多一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系統,其中該複數功率放大組件的至少二者包含第一PA及第二PA二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系統,其中該控制組件 係進一步配置用以決定一組預定義標準,且其中該控制組件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組預定義標準選擇該一或數個PA。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系統,其中該組預定義標準包含用於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之第一預計的淨電流消耗,與提供該第一電源電壓至包含該一或數個PA的至少一者之各功率放大組件的該第一PA之該第一DC對DC轉換器關聯;及第二預計的淨電流消耗,與提供該第二電源電壓至包含該一或數個PA的至少一者之各功率放大組件的該第二PA之該第二DC對DC轉換器關聯。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的系統,其中該第一預計的淨電流消耗係至少部分地基於包含該一或數個PA的至少一者之各功率放大組件的該第一PA的第一預計的輸出功率及包含該一或數個PA的至少一者之各功率放大組件的該第二PA的第二預計的輸出功率予以決定。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的系統,其中該第一及第二預計的淨電流消耗係至少部分地基於與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關聯的該等相異頻帶之間的比較予以決定。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系統,其中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係配置用以傳輸相異輸入訊號,其中該組預定義標準包含用於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之一組與該相異輸入訊號關聯的訊號特性,其中該組訊號特性包含該相異輸入訊號的頻譜、該相異輸入訊號的頻寬、該相異輸入訊號的接近性、該相異輸入訊號的一些頻譜群集、該相異輸入訊號的頻譜群集之間的一或數個距離、或與該相異輸 入訊號關聯的調變方案的一或數者。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的系統,其中該現在傳輸模式包含頻帶內CA模式。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的系統,其中當與該第二PA關聯之該相異輸入訊號的頻寬超過與該第一DC對DC轉換器關聯之最大支援頻寬時,該一或數個PA包含該組第二PA的第二PA。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系統,其中該第一DC對DC轉換器係進一步配置用以提供依據該APT模式的第一電源電壓,其中該控制組件進一步配置用以至少部分地基於提供依據該該ET模式的該第一電源電壓之第一DC對DC轉換器及提供依據該APT模式的該第一電源電壓之該第一DC對DC轉換器之間的該組預定義標準予以選擇。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系統,其中該現在傳輸模式包含單一載波模式,其中該一或數個PA係單一PA,其中當該單一PA的預計的輸出功率係在界限值以上時,該單一PA係該等第一PA的一者,且其中當該單一PA的預計的輸出功率係在界限值以下時,該單一PA係該等第二PA的一者。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系統,其中該現在傳輸模式包含頻帶間CA模式,其中該一或數個PA包含該等第一PA的一者及該等第二PA的一者,且其中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係配置用以同時傳輸於與該PA關聯的該 相異頻帶中。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系統,其中該現在傳輸模式包含雙訂戶身份模組(SIM)雙主動模式,其中該一或數個PA包含該等第一PA的一者及該等第二PA的一者,且其中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係配置用以同時傳輸與該PA關聯之該相異頻帶中。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系統,另包含第三DC對DC轉換器,配置用以提供依據與該第三DC對DC轉換器關聯的模式之第三電源電壓,其中與該第三DC對DC轉換器關聯的該模式係該APT模式及該ET模式的一者,其中該複數功率放大組件的第三子集的各功率放大組件包含配置用以傳輸於該相異頻帶中且配置用以依據與第三DC對DC轉換器關聯的該模式予以操作之第三PA,其中該第三DC對DC轉換器係耦接至該等第三PA的每一者,且其中該控制組件選擇該等第三PA的至多一者。
  16. 一種用於與單頻帶或多頻帶傳輸有關的包絡追蹤(ET)之系統,包含:複數功率放大器(PA),配置用以傳輸於相異頻帶中;第一DC對DC轉換器,配置用以提供依據操作的ET模式之第一電源電壓;第二DC對DC轉換器,配置用以提供依據操作的平均功率追蹤(APT)模式之第二電源電壓;控制組件,配置用以決定現在傳輸模式並至少部分地 基於該現在傳輸模式選擇該複數PA的一者,且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現在傳輸模式選擇該第一DC對DC轉換器及該第二DC對DC轉換器的一者和關聯的電源電壓;及一或數個切換元件,配置用以將所選擇DC對DC轉換器耦接至所選擇PA,其中所選擇DC對DC轉換器係配置用以提供所選擇電源電壓至所選擇PA。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的系統,其中該控制組件進一步配置用以決定一組預定義標準,及其中該控制組件至少部分地基於該預定義標準選擇所選DC對DC轉換器。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的系統,其中該組預定義標準包含與提供該第一電源電壓至所選擇PA的該第一DC對DC轉換器關聯之第一預計的淨電流消耗及與提供該第二電源電壓至所選擇PA的該第二DC對DC轉換器關聯之第二預計的淨電流消耗。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的系統,其中該第一預計的淨電流消耗係至少部分地基於在提供該第一電源電壓時之所選擇PA的第一預計的輸出功率及在提供該第二電源電壓時之所選擇PA的第二預計的輸出功率而予以決定。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的系統,其中所選擇PA係配置用以傳輸第一輸入訊號,其中該組預定義標準包含與該第一輸入訊號關聯的一組訊號特性,其中該組訊號特 性包含該第一輸入訊號的頻譜、該第一輸入訊號的頻寬、該第一輸入訊號的接近性、該第一輸入訊號的一些頻譜群集、該相異輸入訊號的頻譜群集之間的一或數個距離、或與該相異輸入訊號關聯的調變方案的一或數者。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的系統,其中該現在CA模式包含頻帶內CA模式。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的系統,其中該現在CA模式包含頻帶間CA模式,且其中未選擇的DC對DC轉換器係配置用以提供未選擇的電源電壓至未選擇的PA。
  23. 一種與單一頻帶或多頻帶傳輸有關的包絡追蹤(ET)的方法,包含:決定現在傳輸模式;決定一組預定義標準;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現在傳輸模式及該組預定義標準,自一組第一PA及一組第二PA中選擇一或數個功率放大器(PA),其中各第一PA係配置用以傳輸於相異頻帶中且係與配置用以傳輸於同樣的相異頻帶中之第二PA關聯,其中該等第一PA的每一者係配置用以操作於操作的ET模式中,其中該等第二PA的每一者係配置以操作於操作的平均功率追蹤(APT)模式;提供依據該ET模式的第一電源電壓至來自該組第一PA的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及提供依據該APT模式的第二電源電壓至來自該組第二PA的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的方法,其中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係配置用以傳輸相異輸入訊號,且其中決定該組預定義標準包含決定與該相異輸入訊號關聯的一組訊號特性,其中該組訊號特性包含一或數個該相異輸入訊號的頻譜、該相異輸入訊號的頻寬、該相異輸入訊號的接近性、該相異輸入訊號的一些頻譜群集、該相異輸入訊號的頻譜群集之間的一或數個距離、或與該相異輸入訊號關聯的調變方案的一或數者。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的方法,其中決定該組預定義標準包含:決定配置用以操作於該PA的該相異頻帶中之該第一PA的預計的ET電流消耗用於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決定配置用以操作於該PA的該相異頻帶中之該第二PA的預計的APT電流消耗用於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及決定包含該PA的該預計的ET電流消耗及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其它PA的該預計的APT電流消耗的總和之預計的淨電流消耗用於該一或數個PA的每一者。
TW104136880A 2014-12-12 2015-11-09 與在一或以上頻率帶中之同步傳輸有關的包絡追蹤 TWI5787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568,313 US9461590B2 (en) 2014-12-12 2014-12-12 Envelope tracking in connection with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in one or more frequency band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0358A TW201630358A (zh) 2016-08-16
TWI578715B true TWI578715B (zh) 2017-04-11

Family

ID=54542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6880A TWI578715B (zh) 2014-12-12 2015-11-09 與在一或以上頻率帶中之同步傳輸有關的包絡追蹤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461590B2 (zh)
EP (1) EP3032739B1 (zh)
CN (1) CN105703716B (zh)
TW (1) TWI5787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62745B2 (ja) * 2015-07-16 2019-08-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電変換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US10080190B2 (en) * 2015-12-09 2018-09-18 Qorvo Us, Inc. Multi-band envelope tracking circuit
US9948350B2 (en) * 2016-07-06 2018-04-17 Qorvo Us, Inc. Multi-mode radio frequency circuitry
US10153935B2 (en) * 2016-07-18 2018-12-11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a transmission according to a rotated 256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QAM) scheme
US9912306B1 (en) * 2016-08-12 2018-03-06 Mediatek Inc. Power supply circuit of wireless mobile device
WO2018063567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Intel IP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using single transmission chain
CN108513718B (zh) * 2016-12-30 2020-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通信方法和终端
US9917755B1 (en) * 2017-03-13 2018-03-13 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Providing fast radio-frequency delay measurements for envelope tracking
US10153919B2 (en) 2017-03-31 2018-12-11 Intel IP Corporation RF transmit architecture methods
US10826447B2 (en) * 2017-03-31 2020-11-03 Intel IP Corporation Adaptive envelope tracking threshold
KR20180115219A (ko) * 2017-04-12 2018-10-22 가부시키가이샤 무라타 세이사쿠쇼 전력 증폭 모듈 및 고주파 모듈
US11239755B2 (en) * 2017-05-30 2022-02-01 Skyworks Solutions, Inc. Power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converters for providing dual integrated multi-mode power management
US11006367B2 (en) * 2017-07-06 2021-05-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timiz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Multi-SIM devices
US10158330B1 (en) * 2017-07-17 2018-12-18 Qorvo Us, Inc. Multi-mode envelope tracking amplifier circuit
EP3442120B1 (en) * 2017-08-08 2021-02-03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Amplifier circuit and method
US10530305B2 (en) 2017-10-06 2020-01-07 Qorvo Us, Inc. Nonlinear bandwidth compression circuitry
US10742170B2 (en) 2018-02-01 2020-08-11 Qorvo Us, Inc. Envelope tracking circuit and related power amplifier system
CN108667471B (zh) * 2018-03-19 2020-10-27 尚睿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电路及方法
US10454423B1 (en) 2018-04-12 2019-10-22 Apple Inc.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cellular current consumption
KR102486812B1 (ko) * 2018-04-12 2023-0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대역폭 적응 기반 전력 제어 방법
CN108900165B (zh) * 2018-04-24 2022-01-21 陕西亚成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电源
CN108768306B (zh) * 2018-04-24 2022-03-15 陕西亚成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反馈的用于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电源
CN108768307B (zh) * 2018-04-24 2021-11-23 陕西亚成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多种模式的用于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电源
US10686407B2 (en) 2018-04-30 2020-06-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mbol power tracking amplification system and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DE102018112847A1 (de) * 2018-05-29 2019-12-05 RF360 Europe GmbH Multiplexerschaltung mit verbesserter Isolation und Multiplexer-Bauelement
US10944365B2 (en) 2018-06-28 2021-03-09 Qorvo Us, Inc. Envelope tracking amplifier circuit
US11088618B2 (en) 2018-09-05 2021-08-10 Qorvo Us, Inc. PWM DC-DC converter with linear voltage regulator for DC assist
KR20200034551A (ko) * 2018-09-21 2020-03-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송신 시스템 구조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동 단말기
US10911001B2 (en) 2018-10-02 2021-02-02 Qorvo Us, Inc. Envelope tracking amplifier circuit
US11018638B2 (en) 2018-10-31 2021-05-25 Qorvo Us, Inc. Multimode envelope tracking circuit and related apparatus
US10938351B2 (en) * 2018-10-31 2021-03-02 Qorvo Us, Inc. Envelope tracking system
US10985702B2 (en) 2018-10-31 2021-04-20 Qorvo Us, Inc. Envelope tracking system
US10680556B2 (en) 2018-11-05 2020-06-09 Qorvo Us, Inc. Radio frequency front-end circuit
US11031909B2 (en) 2018-12-04 2021-06-08 Qorvo Us, Inc. Group delay optimization circuit and related apparatus
US11082007B2 (en) 2018-12-19 2021-08-03 Qorvo Us, Inc. Envelope tracking integrated circuit and related apparatus
US11146213B2 (en) 2019-01-15 2021-10-12 Qorvo Us, Inc.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 envelope tracking amplifier apparatus
US10998859B2 (en) 2019-02-07 2021-05-04 Qorvo Us, Inc. Dual-input envelope tracking integrated circuit and related apparatus
US11025458B2 (en) 2019-02-07 2021-06-01 Qorvo Us, Inc. Adaptive frequency equalizer for wide modulation bandwidth envelope tracking
US11233481B2 (en) 2019-02-18 2022-01-25 Qorvo Us, Inc. Modulated power apparatus
KR102536240B1 (ko) * 2019-02-26 2023-05-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수신 회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근거리 무선 통신 카드
US11374482B2 (en) 2019-04-02 2022-06-28 Qorvo Us, Inc. Dual-modulation power management circuit
US11082009B2 (en) 2019-04-12 2021-08-03 Qorvo Us, Inc. Envelope tracking power amplifier apparatus
US11018627B2 (en) 2019-04-17 2021-05-25 Qorvo Us, Inc. Multi-bandwidth envelope tracking integrated circuit and related apparatus
US11424719B2 (en) 2019-04-18 2022-08-23 Qorvo Us, Inc. Multi-bandwidth envelope tracking integrated circuit
KR20200122887A (ko) * 2019-04-19 2020-10-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5g 통신에서의 전원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전자 장치
JP2020182090A (ja) * 2019-04-24 2020-11-0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力増幅回路
US11031911B2 (en) 2019-05-02 2021-06-08 Qorvo Us, Inc. Envelope tracking integrated circuit and related apparatus
US11349436B2 (en) 2019-05-30 2022-05-31 Qorvo Us, Inc. Envelope tracking integrated circuit
WO2020251063A1 (ko) * 2019-06-10 2020-12-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력 제어를 수행하는 전자 기기
JP2020202528A (ja) * 2019-06-13 2020-12-1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US11398852B2 (en) * 2019-06-24 2022-07-26 Qorvo Us, Inc. Envelope tracking power amplifier apparatus
JP2021010063A (ja) 2019-06-28 2021-01-2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JP2021010064A (ja) * 2019-06-28 2021-01-2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US11539289B2 (en) 2019-08-02 2022-12-27 Qorvo Us, Inc. Multi-level charge pump circuit
KR20210033344A (ko) 2019-09-18 2021-03-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위칭 회로를 포함하는 전원 변조 회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선 통신 장치
US11437960B2 (en) 2019-10-29 2022-09-06 Qorvo Us, Inc. Average power tracking power amplifier apparatus
US11309922B2 (en) 2019-12-13 2022-04-19 Qorvo Us, Inc. Multi-mode power management integrated circuit in a small formfactor wireless apparatus
US11349513B2 (en) 2019-12-20 2022-05-31 Qorvo Us, Inc. Envelope tracking system
CN113054934A (zh) * 2019-12-26 202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供电系统及终端设备
US11539330B2 (en) 2020-01-17 2022-12-27 Qorvo Us, Inc. Envelope tracking integrated circuit supporting multiple types of power amplifiers
US11716057B2 (en) 2020-01-28 2023-08-01 Qorvo Us, Inc. Envelope tracking circuitry
US11728774B2 (en) 2020-02-26 2023-08-15 Qorvo Us, Inc. Average power tracking power management integrated circuit
US11196392B2 (en) 2020-03-30 2021-12-07 Qorvo Us, Inc. Device and device protection system
KR20220025516A (ko) * 2020-08-24 2022-03-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송신 장치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11588449B2 (en) 2020-09-25 2023-02-21 Qorvo Us, Inc. Envelope tracking power amplifier apparatus
US11728796B2 (en) 2020-10-14 2023-08-15 Qorvo Us, Inc. Inverted group delay circuit
US11909385B2 (en) 2020-10-19 2024-02-20 Qorvo Us, Inc. Fast-switching power management circuit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14553251B (zh) * 2020-11-26 2023-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供电电路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35043A1 (en) * 2011-11-30 2013-05-30 Rf Micro Devices, Inc. Multimode rf amplifier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9912C (zh) * 1999-07-29 2006-04-05 特罗皮亚恩公司 高效调制射频放大器
FI20075322A0 (fi) 2007-05-07 2007-05-07 Nokia Corp Teholähteitä RF-tehovahvistimelle
US8942651B2 (en) * 2010-04-20 2015-01-27 Rf Micro Devices, Inc. Cascaded converged power amplifier
US8797103B2 (en) * 2010-12-07 2014-08-05 Skyworks Solution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apacitive load reduction
US8975960B2 (en) * 2011-02-01 2015-03-10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Integrated circui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nit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power supply
US9041365B2 (en) * 2011-12-01 2015-05-26 Rf Micro Devices, Inc. Multiple mode RF power converter
JP5861946B2 (ja) * 2011-12-28 2016-02-1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信号処理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US9473023B2 (en) * 2012-08-10 2016-10-1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witched mode assisted linear regulator with seamless transition between power tracking configurations
US8829993B2 (en) 2012-10-30 2014-09-09 Eta Devices, Inc. Linearization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multilevel power amplifier systems
US9716477B2 (en) * 2012-12-28 2017-07-25 Peregrin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Bias control for stacked transistor configuration
US9246454B2 (en) * 2013-03-14 2016-01-26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Low power consumption adaptive power amplifier
US9374005B2 (en) * 2013-08-13 2016-06-21 Rf Micro Devices, Inc. Expanded range DC-DC converte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35043A1 (en) * 2011-11-30 2013-05-30 Rf Micro Devices, Inc. Multimode rf amplifier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03716A (zh) 2016-06-22
US9461590B2 (en) 2016-10-04
EP3032739B1 (en) 2020-03-11
TW201630358A (zh) 2016-08-16
EP3032739A1 (en) 2016-06-15
CN105703716B (zh) 2019-07-26
US20160173031A1 (en) 2016-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8715B (zh) 與在一或以上頻率帶中之同步傳輸有關的包絡追蹤
US10862661B2 (en)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dynamic waveform control and power boost
TWI575866B (zh) 校正在波封為基追蹤系統中之不變功率放大器負載特性的方法與裝置
US11165393B2 (en) Envelope tracking for Doherty power amplifiers
US9107167B2 (en) Envelope tracking signal bandwidth control
CN102130697B (zh) 接收机、发射机及反馈装置、收发信机和信号处理方法
CN106464280B (zh) 用于控制无线电传输的方法和无线电节点
US20120034893A1 (en) Envelope power supply calibration of a multi-mode radio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CN105515538A (zh) 可切换双核功率放大器
JPWO2006118055A1 (ja) 無線送信装置、ポーラ変調送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US11323076B2 (en) Universal memory-based model for nonlinear power amplifier behaviors
US11683013B2 (en) Power amplifier bias modulation for low bandwidth envelope tracking
CN112243578B (zh) 用于混合发射器的系统和方法
TW201906313A (zh) 功率放大模組以及高頻模組
US20240014786A1 (en) Power amplification system for high modulation bandwidth
US11569849B2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8574497B (zh) 带有线性化技术的宽带发射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