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8354B - 發光鍵盤及其遮光結構 - Google Patents

發光鍵盤及其遮光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8354B
TWI578354B TW104127281A TW104127281A TWI578354B TW I578354 B TWI578354 B TW I578354B TW 104127281 A TW104127281 A TW 104127281A TW 104127281 A TW104127281 A TW 104127281A TW I578354 B TWI578354 B TW I57835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light
opaque
light shielding
opaque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7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09246A (zh
Inventor
江英德
Original Assignee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1272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78354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09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92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83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8354B/zh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發光鍵盤及其遮光結構
本發明關於一種發光鍵盤,尤指一種用於發光鍵盤導光板之遮光結構。
一般發光鍵盤多利用導光板以獲取較均勻的背光。一般而言,雖然導光板設計是將其內的光線自出光面導出,但光線亦可能自導光板邊緣逸出,在導光板邊緣形成亮線,干擾發光鍵盤的背光呈現效果。此外,導光板通常於發光鍵盤佔據相當的配置區域,故導光板亦需形成通孔或破孔(例如位於導光板的周緣)以供固定件,例如螺絲貫穿以將發光鍵盤的殼體鎖固。此時,無論是導光板外緣或通孔內側的邊緣均會有前述光線逸出的問題。目前發光鍵盤多將設置於導光板下方的反射片及設置於導光板上方的遮光片位於導光板邊緣的部分直接相互黏接,使得導光板邊緣被完全遮罩,進而改善前述亮線干擾背光呈現的問題。一般而言,欲使反射片與遮光片有效直接相互黏接,反射片與遮光片需相對導光板突出一定的長度以上,例如突出約2mm以上。但若固定件與通孔或破孔內側壁間之間隙不足,例如鍵盤採相當緊湊配置,無法形成較大尺寸的通孔或破孔,則前述直接相互黏接的技術手段無法實施,亦即無法有效遮蔽自導光板邊緣逸出的光線。
鑑於先前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遮光結構,用於一發光鍵盤,以有效遮蔽自導光板邊緣逸出的光線,解決習知反射片與遮光片於孔內尺寸不足以直接相互黏接,造成無法有效遮蔽光線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之遮光結構用於一發光鍵盤並包含一導光板、一不透光件、一遮光片及一反射片。該導光板具有一周圍、一第一表面、相對於該第一表面之一第二表面、及位於該周圍之一第一破孔,該第一破孔貫穿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二表面並具有一內側壁面。該不透光件覆蓋該內側壁面並形成一第二破孔,該第二破孔位於該第一破孔內,該第二破孔可供該發光鍵盤之一結構件穿過。該遮光片設置於該第一表面上並緊密接觸該不透光件。該反射片設置於該第二表面上並緊密接觸該不透光件。藉此,該不透光件、該遮光片及該反射片能共同防止光線自該導光板的內側壁面逸出而被使用者自該發光鍵盤外部觀察到。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發光鍵盤,具有本發明之遮光結構,故亦能解決習知反射片與遮光片於孔內尺寸不足以直接相互黏接,造成無法有效遮蔽自孔內逸出光線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之發光鍵盤包含一底殼、一導光板、一不透光件、一遮光片、一反射片及一結構件。該底殼具有一邊部。該導光板設置於該底殼之上並具有一周圍、一第一表面、相對於該第一表面且朝向該底殼之一第二表面、及位於該周圍之一第一破孔,該第一破孔貫穿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二表面並具有一內側壁面,該第一破孔位於該邊部之上。該不透光件覆蓋該內側壁面並形成一第二破孔,該第二破孔位於該第一破孔內。該遮光片設置於該第一表面上並緊密接觸該不透光件。該反射片設置於該第二表面上並緊密接觸該不透光件。該結構件穿過該第二破孔並連接至該底殼。藉此,該不透光件、該遮光片及該反射片能共同防止光線自該導光板的內側壁面逸出而被使用者自該發光鍵盤外部觀察到。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無需利用該遮光片與該反射片直接相互黏接,同樣能有效遮蔽可自該導光板邊緣(即該內側壁面)逸出的光線,避免干擾該發光鍵盤的背光呈現效果。
關於本發明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發明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請參閱第1至第3圖,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發光鍵盤1之示意圖,第2圖為發光鍵盤1沿第1圖中線X-X之剖面圖,第3圖為發光鍵盤1沿第1圖中線Y-Y之剖面圖,第4圖為發光鍵盤1之局部爆炸圖。發光鍵盤1包含一底殼10、一上蓋12、一反射片14、一導光板16、一遮光片18、一底板20、一薄膜電路板22、複數個薄膜電路板22、複數個鍵帽升降機構26及複數個鍵帽28。底殼10與上蓋12組合形成一容置空間11,以容置其他構件。反射片14設置於底殼10之上,導光板16設置於反射片14之上,遮光片18設置於導光板16之上,底板20設置於遮光片18之上,薄膜電路板22設置於底板20之上並包含複數個開關222(以圓形影線表示於第4圖中),該複數個彈性觸發件24對應地設置於該複數個開關222上,該複數個鍵帽28對應地設置於該複數個彈性觸發件24之上,該複數個鍵帽升降機構26對應地連接於該複數個鍵帽28與該底板20之間,使得鍵帽28能經由鍵帽升降機構26相對於該底板20上下移動且經由對應的彈性觸發件24觸發對應的開關222。整體而言,反射片14、導光板16、遮光片18、底板20、薄膜電路板22疊置於底殼10上,上蓋12再自上方蓋上。
底殼10具有一邊部102。導光板16具有一周圍162、一第一表面164、相對於第一表面164且朝向底殼10之一第二表面166、及位於周圍162之一第一破孔168。第一破孔168貫穿第一表面164及第二表面166並具有一內側壁面1682,第一破孔168位於邊部102之上。發光鍵盤1還包含一不透光件30,不透光件30覆蓋內側壁面1682並形成一第二破孔302,第二破孔302位於第一破孔168內。遮光片18設置於第一表面164上並緊密接觸不透光件30,反射片14設置於第二表面166上並緊密接觸不透光件30。於本實施例中,不透光件30的厚度與導光板16的厚度相當(不以完全相同為限),使得不透光件30的上表面304大致與第一表面164對齊(即共平面),不透光件30的下表面306大致與第二表面166對齊,故反射片14及遮光片18可輕易地緊密接觸不透光件30。又,於本實施例中,遮光片18包含一不透光區域182,不透光區域182同時緊密接觸導光板16的第一表面164及不透光件30的上表面304。其中,於本實施例中,遮光片18係一透明片,其上印刷(或塗佈)有遮光圖案,不透光區域182即為遮光片18對應有遮光圖案之一部分。此外,於本實施例中,遮光圖案係印刷於遮光片18之下表面(就第3圖之視角而言),直接緊密接觸導光板16的第一表面164及不透光件30的上表面304;其中,不透光區域182於第3圖中以粗實線表示,於第4圖中以虛影影線繪示。反射片14原則上整體不透光。藉此,導光板16於第一破孔168處已被不透光件30、反射片14及遮光片18共同地完整覆蓋,縱使有光線自內側壁面1682逸出,也能有效地被遮蔽而不會被使用者自發光鍵盤1外部觀察到。故雖然於本實施中,不透光件30之外表面308緊密接觸內側壁面1682,已能直接防止於導光板16內的光線自內側壁面1682逸出,但於實作上,不透光件30仍得以不密貼內側壁面1682的方式實作,仍能使自內側壁面1682逸出的光線被有效遮蔽。
此外,於本實施例中,不透光件30的厚度與導光板16的厚度相當,故反射片14及遮光片18分別相對於內側壁面1682突出的長度L1、L2不需過長,即能分別與下表面306及上表面304緊密接觸。於本實施例中,反射片14及遮光片18相對於內側壁面1682的突出部分亦與不透光件30(的第二破孔302內側壁面)對齊;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其中,不透光件30與反射片14及遮光片18之緊密接觸可透過膠黏(包含塗膠、熱融膠膜等)或單純以結構上壓緊(而無膠黏介入其中)實作。例如,為便於生產線組裝,不透光件30可預先黏附於反射片14或遮光片18上,再對齊第一破孔168而與導光板16組合。又例如,不透光件30以治具放置於第一破孔168內(此時導光板16可能已疊置於反射片14上),最後例如再透過底板20與底殼10的壓夾而產生不透光件30與反射片14及遮光片18之緊密接觸的效果。另外,於實作上,不透光件30可使用橡膠或其他不透光材料製作,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於本實施例中,發光鍵盤1還包含一結構件32,穿過第二破孔302並連接至底殼10。於實作上,第二破孔302與第一破孔168通常均為切邊的圓形且為同心設置,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其中第二破孔302之輪廓原則上會與結構件32之截面匹配。於本實施例中,結構件32是但不限於一螺絲,用以將底板20鎖固至底殼10上。於實作上,穿過第二破孔302的結構件32亦可為定位柱,可用於定位導光板16或底板20等;結構件32亦可為螺孔柱,以供螺絲鎖固(例如鎖固底板20、上蓋12等);結構件32亦可為其他用途之結構件,例如底殼10之補強結構(例如支撐角板等),又或其他需穿過導光板16並連接至底殼10之結構件。相較於先前技術而言,反射片14及遮光片18無需直接對黏,故反射片14及遮光片18相對於內側壁面1682突出的長度L1、L2無需長達2mm以上;換言之,根據本發明之發光鍵盤1之遮光結構(即不透光件30、反射片14及遮光片18於導光板16的第一破孔168處形成之遮蔽導光板16內之光線自第一破孔168的內側壁面1682逸出之結構)可適用於構件採緊湊配置的鍵盤中,於此鍵盤中,其結構件與供其通過的孔無法提供足夠的距離以供反射片及遮光片直接相互黏接。例如,於本實施例中,第一破孔168與第二破孔302間之間距小於1mm,或是說不透光件30(於垂直於第一破孔168與第二破孔302延伸方向之平面上)的寬度W1(相當於長度L1、L2)小於1mm,反射片14及遮光片18仍能穩固且可靠地與不透光件30黏貼。一般而言,第二破孔302與結構件32間之間隙可控制在0.25mm以內(或謂第二破孔302的內徑大於結構件32的外徑約在0.5mm以內)。補充說明的是,於本實施例中,不透光件30是一具有缺口的片狀環形物,其可輕易地利用沖壓方式,自一不透光的塑膠片沖壓製作;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於前述實施例中,不透光件30係以固體結構件實作,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請參閱第5圖,其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一發光鍵盤4之剖面圖,其剖面視角與第3圖相當。發光鍵盤4與發光鍵盤1結構大致相同,故發光鍵盤4原則上沿用發光鍵盤1之元件符號,關於發光鍵盤4之其他說明,請參閱發光鍵盤1相同命名之元件之相關說明,不另贅述。發光鍵盤4與發光鍵盤1不同處之一在於發光鍵盤4之不透光件42係一不透光膠層,塗滿導光板16之第一破孔168之內側壁面1682,此不透光膠層內側亦形成第二破孔422,供結構件32穿過。因此,根據本發明之發光鍵盤4之遮光結構(即不透光件42、反射片14及遮光片18於導光板16的第一破孔168處形成之遮蔽導光板16內之光線自第一破孔168的內側壁面1682逸出之結構)亦能適用於構件採緊湊配置的鍵盤中,於此鍵盤中,其結構件與供其通過的孔無法提供足夠的距離以供反射片及遮光片直接相互黏接。
此外,於實作上,可於反射片14、導光板16及遮光片18疊置後,反射片14與遮光片18之間即於內側壁面1682處形成一凹槽,再於此凹槽內填充不透光膠以形成塗佈於內側壁面1682上之不透光膠層(即不透光件42),此不透光膠層即同時黏附於反射片14、遮光片18及內側壁面1682,同時發揮密封效果。於實作上,此不透光膠可為一種不透光的不乾密封膠(或蛇膠),或其他不透光且具流動性的黏膠,以便塗佈於前述凹槽中內側壁面1682上;兩者均能發揮防止光線自內側壁面1682逸出的功效。此外,此不透光膠層於塗佈於內側壁面1682上後,無論是否固化均不影響對內側壁面1682產生光遮蔽的效果。
如前述關於各實施例之說明,根據本發明之遮光結構以不透光件30、42遮蔽第一破孔168的內側壁面1682,反射片14與遮光片18無需直接相互黏接,而仍能有效防止光線自導光板16的內側壁面1682逸出而被使用者自發光鍵盤1、4外部觀察到。並且由於反射片14與遮光片18無需直接相互黏接,故反射片14與遮光片18無需相對於內側壁面1682突出的長度L1、L2無需過長,例如小於2mm、甚至小於1mm。因此,根據本發明之遮光結構可克服先前技術中,通孔或破孔內徑難以縮小(因需提供足夠的空間供反射片與遮光片直接相互黏接及固定件穿過)的問題,並進一步地適用於相對於先前技術所使用的鍵盤,更為緊湊配置的鍵盤中。例如,於前述各實施例中,發光鍵盤1、4採緊湊配置,邊部102無法提供足夠空間使供結構件32穿過之通孔遠離鍵帽升降機構26設置,使得此通孔靠近導光板16的周圍162設置,甚至以圓孔切邊的形態設置,即如第一破孔168。
另外,補充說明的是,於前述各實施例中,鍵帽28的上下移動機制係透過以剪刀式升降機構實作的鍵帽升降機構26,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例如,該複數個鍵帽28以單一具有彈性之橡膠墊實作,此橡膠墊上表面形成突出的鍵帽部,以供使用者按壓;此橡膠墊下表面突出形成突出的觸發部,直接觸發該複數個開關222。此時剪刀式升降機構即得以省略。此外,於前述各實施例中,薄膜電路板22與遮光片18、導光板16為分離構件,但本發明亦不以此為限。例如,薄膜電路板22與遮光片18整合,薄膜電路板22上直接印刷(或塗佈)有遮光圖案,即可同時形成不透光區域182。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4 發光鍵盤 10 底殼 102 邊部 11 容置空間 12 上蓋 14 反射片 16 導光板 162 周圍 164 第一表面 166 第二表面 168 第一破孔 1682 內側壁面 18 遮光片 182 不透光區域 20 底板 22 薄膜電路板 222 開關 24 彈性觸發件 26 鍵帽升降機構 28 鍵帽 30 不透光件 302 第二破孔 304 上表面 306 下表面 308 外表面 32 結構件 42 不透光件 422 第二破孔 L1、L2 長度 W1 寬度
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發光鍵盤之示意圖。 第2圖為第1圖中發光鍵盤沿線X-X之剖面圖。 第3圖為第1圖中發光鍵盤沿線Y-Y之剖面圖。 第4圖為第1圖中發光鍵盤之局部爆炸圖。 第5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一發光鍵盤之剖面圖。
<TABLE border="1" borderColor="#000000" width="_0002"><TBODY><tr><td> 10 </td><td> 底殼 </td><td> 102 </td><td> 邊部 </td></tr><tr><td> 12 </td><td> 上蓋 </td><td>   </td><td>   </td></tr><tr><td> 14 </td><td> 反射片 </td><td>   </td><td>   </td></tr><tr><td> 16 </td><td> 導光板 </td><td> 162 </td><td> 周圍 </td></tr><tr><td> 164 </td><td> 第一表面 </td><td> 166 </td><td> 第二表面 </td></tr><tr><td> 168 </td><td> 第一破孔 </td><td> 1682 </td><td> 內側壁面 </td></tr><tr><td> 18 </td><td> 遮光片 </td><td> 182 </td><td> 不透光區域 </td></tr><tr><td> 20 </td><td> 底板 </td><td>   </td><td>   </td></tr><tr><td> 22 </td><td> 薄膜電路板 </td><td> 222 </td><td> 開關 </td></tr><tr><td> 24 </td><td> 彈性觸發件 </td><td>   </td><td>   </td></tr><tr><td> 26 </td><td> 鍵帽升降機構 </td><td>   </td><td>   </td></tr><tr><td> 28 </td><td> 鍵帽 </td><td>   </td><td>   </td></tr><tr><td> 30 </td><td> 不透光件 </td><td> 302 </td><td> 第二破孔 </td></tr><tr><td> 304 </td><td> 上表面 </td><td> 306 </td><td> 下表面 </td></tr><tr><td> 308 </td><td> 外表面 </td><td>   </td><td>   </td></tr><tr><td> 32 </td><td> 結構件 </td><td>   </td><td>   </td></tr></TBODY></TABLE>

Claims (8)

  1. 一種遮光結構,用於一發光鍵盤中,該遮光結構包含:一導光板,具有一周圍、一第一表面、相對於該第一表面之一第二表面、及位於該周圍之一第一破孔,該第一破孔貫穿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二表面並具有一內側壁面;一不透光件,覆蓋該內側壁面並形成一第二破孔,該第二破孔位於該第一破孔內,該第二破孔可供該發光鍵盤之一結構件穿過,其中該不透光件是一不透光膠層,塗滿該內側壁面;一遮光片,設置於該第一表面上並緊密接觸該不透光件;以及一反射片,設置於該第二表面上並緊密接觸該不透光件。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遮光結構,其中該遮光片包含一不透光區域,該不透光區域同時緊密接觸該不透光件及該第一表面。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遮光結構,其中該不透光件黏附於該反射片及該遮光片。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遮光結構,其中該第一破孔與該第二破孔間之間距小於1mm。
  5. 一種發光鍵盤,包含:一底殼,具有一邊部;一導光板,設置於該底殼之上並具有一周圍、一第一表面、相對於該第一表面且朝向該底殼之一第二表面、及位於該周圍之一第一破孔,該第一破孔貫穿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二表面並具有一內側壁面,該第一破孔位於該邊部之上;一不透光件,覆蓋該內側壁面並形成一第二破孔,該第二破孔位於該第一破孔內,其中該不透光件是一不透光膠層,塗滿該內側壁面; 一遮光片,設置於該第一表面上並緊密接觸該不透光件;一反射片,設置於該第二表面上並緊密接觸該不透光件;以及一結構件,穿過該第二破孔並連接至該底殼。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發光鍵盤,其中該遮光片包含一不透光區域,該不透光區域同時緊密接觸該不透光件及該第一表面。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發光鍵盤,其中該不透光件黏附於該反射片及該遮光片。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發光鍵盤,其中該第一破孔與該第二破孔間之間距小於1mm。
TW104127281A 2015-08-21 2015-08-21 發光鍵盤及其遮光結構 TWI5783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27281A TWI578354B (zh) 2015-08-21 2015-08-21 發光鍵盤及其遮光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27281A TWI578354B (zh) 2015-08-21 2015-08-21 發光鍵盤及其遮光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9246A TW201709246A (zh) 2017-03-01
TWI578354B true TWI578354B (zh) 2017-04-11

Family

ID=58774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7281A TWI578354B (zh) 2015-08-21 2015-08-21 發光鍵盤及其遮光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7835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7537A (zh) * 2010-04-01 2010-09-29 优斯太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重叠按键键盘
TWM408732U (en) * 2011-03-11 2011-08-0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Light keyboard
CN202721059U (zh) * 2012-07-06 2013-02-06 精元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导光键盘
TWM447534U (zh) * 2012-10-08 2013-02-2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發光鍵盤
CN202940160U (zh) * 2012-11-27 2013-05-15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键盘
CN204204709U (zh) * 2014-10-09 2015-03-11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防漏光的背光模块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7537A (zh) * 2010-04-01 2010-09-29 优斯太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重叠按键键盘
TWM408732U (en) * 2011-03-11 2011-08-0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Light keyboard
CN202721059U (zh) * 2012-07-06 2013-02-06 精元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导光键盘
TWM447534U (zh) * 2012-10-08 2013-02-2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發光鍵盤
CN202940160U (zh) * 2012-11-27 2013-05-15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键盘
CN204204709U (zh) * 2014-10-09 2015-03-11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防漏光的背光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9246A (zh) 2017-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4216B (zh) 具有發光按鍵之鍵盤裝置
US11664177B2 (en) Backlight module
TWM448728U (zh) 背光模組及鍵盤
TWI652711B (zh) 發光鍵盤及其背光模組
TW201837947A (zh) 發光鍵盤
TWI500061B (zh) 發光鍵盤裝置
TWI724949B (zh) 背光模組及發光鍵盤
TWI578354B (zh) 發光鍵盤及其遮光結構
TWI590281B (zh) Luminous key module
JP2018006228A (ja) 操作表示装置
TWI648758B (zh) 發光按鍵
TWM505048U (zh) 發光按鍵裝置
CN212810153U (zh) 发光按键结构
JP2010034008A (ja) 導光シートスイッチユニット
TWM435661U (en) Luminous keyboard
TW201421517A (zh) 鍵帽發光的鍵盤
TWI830439B (zh) 一種適用於鍵盤之背光模組及鍵盤
TWM570524U (zh) LED backlight and illuminated keyboard
JP4889547B2 (ja) 操作スイッチ
CN110957162A (zh) 适用于按键模块的背光模块
TWI578352B (zh) 鍵盤
TWI791401B (zh) 發光指紋辨識鍵及鍵盤
JP2023161363A (ja) キーボード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7253569B2 (ja) 装置
JP2007048619A (ja) 照光型スイッチ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