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5418B - 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5418B
TWI575418B TW104133475A TW104133475A TWI575418B TW I575418 B TWI575418 B TW I575418B TW 104133475 A TW104133475 A TW 104133475A TW 104133475 A TW104133475 A TW 104133475A TW I575418 B TWI575418 B TW I57541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display
display device
cell touch
conductive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3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01128A (zh
Inventor
簡傳枝
許琇婷
張嘉雄
陳揚証
Original Assignee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011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11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54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541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7Shielding in digitiser, i.e. guard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mostly for capacitive touchscreens, e.g. driven shields, driven groun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顯示技術,且特別是關於一種防止靜電擊傷(electrostatic damage)的觸控顯示裝置。
隨著顯示技術的演進,顯示裝置從較早的平面顯示裝置(例如,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主動式陣列有機發光顯示器(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AMOLED)等等)發展至現今主流的觸控顯示裝置。觸控顯示裝置通常裝配於電子裝置中,例如手提電腦、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PDA)、電子書(electronic books)、投影機、及手機等。再者,觸控顯示裝置係透過手指、觸控筆(stylus)、尖筆等執行輸入的功能。
傳統的觸控顯示裝置是將平面顯示裝置與觸控感測裝置整合,以形成具有觸控及顯示功能的觸控顯示裝置。舉例來說,將觸控感測裝置疊置於一液晶顯示裝置。由於觸控感測裝置及平面顯示裝置係設置於不同基板上,因此增加裝置本體的厚度。為解決具有較厚裝置本體厚度的傳統結構,發展出內嵌式(in-cell)觸控顯示裝置,其將觸控感測裝置中的觸控感測層及液晶顯示裝置中的薄膜電晶體(TFT)陣列整合於一基板上,以降低裝置本體的厚度。
然而,上述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的製造中,濾光片(CF)基板側並無設置靜電防護(guarding)/遮蔽(shielding)層。當裝置進行靜電放電測試時,裝置表面容易累積靜電荷而發生靜電擊傷。因此,有必要尋求一種新的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其能夠改善或排除上述問題。
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包括:一觸控顯示模組,其包括:一第一基板,具有一觸控感測陣列及一薄膜電晶體陣列;一液晶層,設置於第一基板上;一第二基板,設置於液晶層上,具有彩色濾光片及背向液晶層的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一偏光片,設置於第二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且具有一抗靜電塗佈層,其中抗靜電塗佈層具有一片電阻值在109至1012Ω/□的範圍。再者,上述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更包括:一印刷電路板,電性耦接至第一基板;以及一可撓式導電結構,電性耦接於抗靜電塗佈層與一接地部件之間。
100、100’、100”、200、200’、300、300’、300”、400、400’‧‧‧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
102‧‧‧第一基板
102a‧‧‧第二表面
104‧‧‧液晶層
106‧‧‧第二基板
106a‧‧‧第一表面
108、208、308、408‧‧‧第一偏光片
108a、208a、308a、408a‧‧‧抗靜電塗佈層
110‧‧‧第二偏光片
111、211、311、411‧‧‧觸控顯示模組
112、112’‧‧‧可撓式導電結構
114、114’‧‧‧印刷電路板
114a‧‧‧接地墊
116‧‧‧黏著層
118‧‧‧上蓋板
120‧‧‧軟性電路板
122‧‧‧前框架
130、132、134‧‧‧導電層
150‧‧‧虛線
209‧‧‧延伸部
307‧‧‧導電中介層
409‧‧‧環形凹槽
G‧‧‧間隙
L1、L2‧‧‧長度
第1A圖係繪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之剖面示意圖。
第1B圖係繪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之局部平面示意圖。
第1C圖係繪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之剖面示意圖。
第2A圖係繪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之剖面示意圖。
第2B圖係繪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之剖面示意圖。
第3A圖係繪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之剖面示意圖。
第3B圖係繪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之局部平面示意圖。
第3C圖係繪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之剖面示意圖。
第4A圖係繪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之剖面示意圖。
第4B圖係繪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之剖面示意圖。
以下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之觸控感測裝置及其製造方法。然而,可輕易了解本發明所提供的實施例僅用於說明以特定方法製作及使用本發明,並非用以侷限本發明的範圍。
請參照第1A圖,其繪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100之剖面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100包括一觸控顯示模組111,例如一液晶顯示模組。觸控顯示模組111包括:一第一基板102、一液晶層104、一第二基板 106、一第一偏光片108以及一第二偏光片110。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基板102可由透明材料所構成,例如玻璃、石英、或塑膠,用以作為觸控顯示模組111的承載基板。再者,第一基板102具有一觸控感測陣列及一薄膜電晶體陣列,使觸控顯示模組111能夠具有觸控及顯示功能。此處為了簡化圖式,僅繪示出一平整基板。
液晶層104設置於該第一基板102上。再者,第二基板106設置於液晶層104上。在一實施例中,第二基板106可由相同或不同於第一基板102的透明材料所構成。再者,第二基板106具有由彩色濾光片所構成的陣列,因此第二基板106也稱作彩色濾光片基板。此處為了簡化圖式,僅繪示出一平整基板。
第一偏光片108設置於第二基板106中背向液晶層104的一第一表面106a上。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偏光片108具有一抗靜電塗佈層108a位於其上。在本實施例中,抗靜電塗佈層108a具有一既定的片電阻值。舉例來說,抗靜電塗佈層108a的片電阻值在109至1012Ω/□的範圍。需注意的是若抗靜電塗佈層108a的片電阻過高,則無法具有抗靜電作用。若抗靜電塗佈層108a的片電阻過低,則會影響施加於液晶層104的電壓,造成液晶分子不適當地排列。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偏光片110設置於第一基板102中背向液晶層104的一第二表面102a上。不同於第一偏光片108,第二偏光片110不具有任何抗靜電塗佈層位於其上。
在一實施例中,觸控顯示模組111的製造包括提供一第一基板102,且在第一基板102上形成薄膜電晶體陣列及觸控感測陣列。接著,在第一基板102上形成液晶層104及圍繞液晶層104的密封層(未繪示)。之後,提供一第二基板106,且在第二基板 106上形成濾光片陣列。接著,將第二基板106組裝於具有液晶層104的第一基板102上。之後,對第一及第二基板102及106進行切割製程。最後,第二基板106的第一表面106a及第一基板102的第二表面102a上分別貼上具有抗靜電塗佈層108a的第一偏光片108及不具有抗靜電塗佈層的第二偏光片110,以完成觸控顯示模組111之製作。
在本實施例中,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100更包括一印刷電路板114,其電性耦接至第一基板102,以作為觸控感測陣列及一薄膜電晶體陣列的外部電路。在一實施例中,一軟性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120的一端電性連接於印刷電路板114,而另一端透過一導電層132電性連接於第一基板102。舉例來說,導電層132可包括異方性導電膠(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ACF)或導電膠帶。
在本實施例中,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100更包括一可撓式導電結構112,其電性耦接於抗靜電塗佈層108a與一接地部件之間。如此一來,當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100表面累積靜電荷時,可透過抗靜電塗佈層108a、可撓式導電結構112及接地部件形成一靜電放電路徑,進而防止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100發生靜電擊傷。在一實施例中,接地部件為印刷電路板114的至少一接地墊114a。再者,可撓式導電結構112包括一軟性印刷電路板或一軟性印刷電路組件(FPC assembly,FPCA)。可撓式導電結構112的一端電性連接於印刷電路板114的接地墊114a,而另一端透過一導電層130貼附於抗靜電塗佈層108a。舉例來說,導電層130可包括異方性導電膠。
在其他實施例中,可撓式導電結構112可為一導電膠帶,其兩端分別貼附於抗靜電塗佈層108a及印刷電路板114的接地墊114a而無需使用導電層130,進而簡化製程及降低製造成本。
在本實施例中,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100更包括一上蓋板118,其貼附於第一偏光片108上。在一實施例中,上蓋板118可由透明材料所構成,例如玻璃、石英、或塑膠。再者,上蓋板118可經由一黏著層116貼附於第一偏光板108上,使抗靜電塗佈層108a位於第一偏光片108與黏著層116之間。另外,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100更包括一前框架(bezel)122,用以固定上蓋板118及觸控顯示模組111。
請參照第1B圖,其繪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100’之局部平面示意圖,其中相同於第1A圖的部件係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標號並省略其說明。再者,為簡化圖示,此處未繪示出第二基板106。在本實施例中,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100’的結構、配置及製造方法相似於第1A圖所示的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100。相較於第1A圖所示的可撓式導電結構112,本實施例中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100’的可撓式導電結構112,(例如,一軟性印刷電路板或一軟性印刷電路組件)具有彎折或折角的上視輪廓,使印刷電路板114’可由原先的長度L1縮減至L2,進而降低使印刷電路板的成本及增加顯示裝置的利用空間。
請參照第1C圖,其繪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100”之剖面示意圖,其中相同於第1A圖的部件係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標號並省略其說明。在本實施例中,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100’的結構、配置及製造方法相似於第1A圖所示的 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100。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中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100”的可撓式導電結構112(例如,一軟性印刷電路板或一軟性印刷電路組件)的一端係透過一導電層134(例如,異方性導電膠或導電膠帶)電性連接於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100”的前框架122,其中前框架122係作為接地部件。在本實施例中,前框架122亦可與印刷電路板114的至少一接地墊114a電性耦接(如虛線150所示)。如此一來,當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100”表面累積靜電荷時,可透過抗靜電塗佈層108a、可撓式導電結構112、前框架122及接地墊114a形成一靜電放電路徑,進而防止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100”發生靜電擊傷。
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利用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100”的殼體(housing)(未繪示)取代前框架122或與其結合作為接地部件。又在其他實施例中,可撓式導電結構112可為一導電膠帶,且其兩端分別貼附於抗靜電塗佈層108a與前框架122及/或殼體而無需使用導電層130及134。
請參照第2A圖,其繪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200之剖面示意圖,其中相同於第1A圖的部件係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標號並省略其說明。在本實施例中,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200的結構、配置及製造方法相似於第1A圖所示的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100。相較於第1A圖中觸控顯示模組111的第一偏光板108,本實施例中觸控顯示模組211的第一偏光板208額外包括一延伸部209,使抗靜電塗佈層208a經由延伸部209而延伸至鄰近接地部件之處。舉例來說,第一偏光板208的延伸部209將抗靜電塗佈層208a延伸至鄰近印刷電路板114的至少一接地墊114a 上方。再者,可撓式導電結構112(例如,導電膠帶)的兩端分別貼附於印刷電路板114的接地墊114a及延伸部209上的抗靜電塗佈層208a。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偏光板208及抗靜電塗佈層208a的材質分別相同於第1A圖所示的第一偏光板108及抗靜電塗佈層108a。
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使用異方性導電膠取代可撓式導電結構112而於印刷電路板114的接地墊114a及延伸部209上的抗靜電塗佈層208a之間形成電性連接。
請參照第2B圖,其繪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200’之剖面示意圖,其中相同於第2A圖的部件係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標號並省略其說明。在本實施例中,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200’的結構、配置及製造方法相似於第2A圖所示的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200。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偏光板208的延伸部209將抗靜電塗佈層208a延伸至鄰近前框架122之處。延伸部209上的抗靜電塗佈層208a的一端係透過一可撓式導電結構112(例如,導電膠帶)電性連接於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200,的前框架122,其中前框架122係作為接地部件。在本實施例中,前框架122亦可與印刷電路板114的至少一接地墊114a電性耦接(如虛線150所示)。如此一來,當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200’表面累積靜電荷時,可透過抗靜電塗佈層108a、可撓式導電結構112、前框架122及接地墊114a形成一靜電放電路徑,進而防止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100”發生靜電擊傷。
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使用異方性導電膠取代可撓式導電結構112而於延伸部209上的抗靜電塗佈層208a與前框架122 之間形成電性連接。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利用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200’的殼體(未繪示)取代前框架122或與其結合作為接地部件。
請參照第3A圖,其繪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300之剖面示意圖,其中相同於第1A圖的部件係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標號並省略其說明。在本實施例中,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300的結構、配置及製造方法相似於第1A圖所示的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100。相較於第1A圖所示的觸控顯示模組111,本實施例中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300的觸控顯示模組311更包括一導電中介層307,其設置於第二基板106的第一表面106a上。再者,不同於第1A圖所示的第一偏光片108與抗靜電塗佈層108a,至少一部份的抗靜電塗佈層308a位於第一偏光片308與導電中介層307之間。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偏光板308及抗靜電塗佈層308a的材質分別相同於第1A圖所示的第一偏光板108及抗靜電塗佈層108a。
抗靜電塗佈層308a經由導電中介層307電性耦接一可撓式導電結構112(例如,一軟性印刷電路板或一軟性印刷電路組件)。舉例來說,可撓式導電結構112的一端透過一導電層130(例如,異方性導電膠)貼附於導電中介層307,而另一端電性連接於印刷電路板114的接地墊114a。
在其他實施例中,可撓式導電結構112可為一導電膠帶,其兩端分別貼附於導電中介層307及印刷電路板114的接地墊114a而無需使用導電層130,進而簡化製程及降低製造成本。
在本實施例中,導電中介層307沿第一偏光板308的外圍延伸,且第一偏光板308藉由導電中介層307與二基板106的第 一表面106a隔開一距離,使一間隙G形成抗靜電塗佈層308a、導電中介層307及第二基板106之間。
在本實施例中,導電中介層307具有矩形、環形或非矩形的上視輪廓。再者,導電中介層307包括銦錫氧化物、銦鋅氧化物、金屬、導電膠體或導電膠帶,且可利用塗佈、鍍膜或網印方式形成於第二基板106的第一表面106a上。
請參照第3B圖,其繪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100’之局部平面示意圖,其中相同於第3A圖的部件係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標號並省略其說明。再者,為簡化圖示,此處未繪示出第二基板106。在本實施例中,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300’的結構、配置及製造方法相似於第3A圖所示的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300。相較於第3A圖所示的可撓式導電結構112,本實施例中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300’的可撓式導電結構112’(例如,一軟性印刷電路板或一軟性印刷電路組件)具有彎折或折角的上視輪廓,使印刷電路板114’可由原先的長度L1縮減至L2,進而降低使印刷電路板的成本及增加顯示裝置的利用空間。
請參照第3C圖,其繪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300”之剖面示意圖,其中相同於第3A圖的部件係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標號並省略其說明。在本實施例中,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300’的結構、配置及製造方法相似於第3A圖所示的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300。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中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300”的可撓式導電結構112(例如,一軟性印刷電路板或一軟性印刷電路組件)的一端係透過一導電層134(例如,異方性導電膠或導電膠帶)電性連接於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100”的前框架 122,其中前框架122係作為接地部件。在本實施例中,前框架122亦可與印刷電路板114的至少一接地墊114a電性耦接(如虛線150所示)。
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利用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300”的殼體(未繪示)取代前框架122或與其結合作為接地部件。又在其他實施例中,可撓式導電結構112可為一導電膠帶,且其兩端分別貼附於抗靜電塗佈層108a與前框架122及/或殼體而無需使用導電層130及134。
請參照第4A圖,其繪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400之剖面示意圖,其中相同於第3A圖的部件係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標號並省略其說明。在本實施例中,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400的結構、配置及製造方法相似於第3A圖所示的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300。不同於第3A圖所示的觸控顯示模組311的第一偏光板308及抗靜電塗佈層308a,本實施例中觸控顯示模組411中第一偏光板408的外圍具有一環形凹槽409,且導電中介層307位於環形凹槽409內而沿第一偏光板108的外圍延伸,使抗靜電塗佈層408a與第二基板106接觸。亦即,沒有間隙形成抗靜電塗佈層408a、導電中介層307及第二基板106之間。相較於第3A圖所示的觸控顯示模組311,本實施例的觸控顯示模組411可進一步提升穿透率。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偏光板408及抗靜電塗佈層408a的材質分別相同於第3A圖所示的第一偏光板308及抗靜電塗佈層308a。
在其他實施例中,可撓式導電結構112可為一導電膠帶,其兩端分別貼附於導電中介層307及印刷電路板114的接地墊 114a而無需使用導電層130,進而簡化製程及降低製造成本。
請參照第4B圖,其繪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400’之剖面示意圖,其中相同於第4A圖的部件係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標號並省略其說明。在本實施例中,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400’的結構、配置及製造方法相似於第4A圖所示的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400。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中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400’的可撓式導電結構112(例如,一軟性印刷電路板或一軟性印刷電路組件)的一端係透過一導電層134(例如,異方性導電膠或導電膠帶)電性連接於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400’的前框架122,其中前框架122係作為接地部件。在本實施例中,前框架122亦可與印刷電路板114的至少一接地墊114a電性耦接(如虛線150所示)。
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利用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400’的殼體(未繪示)取代前框架122或與其結合作為接地部件。又在其他實施例中,可撓式導電結構112可為一導電膠帶,且其兩端分別貼附於導電中介層307與前框架122及/或殼體而無需使用導電層130及134。
根據上述實施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中可經由抗靜電塗佈層、可撓式導電結構及接地部件形成靜電放電路徑。因此,可有效改善或排除進行靜電放電測試時引起的靜電擊傷的問題。再者,根據上述實施例,採用可撓式導電結構電性耦接至作為接地部件的印刷電路板的接地墊、前框架或殼體。因此,可增加靜電放電路徑的設計彈性。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 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
102‧‧‧第一基板
102a‧‧‧第二表面
104‧‧‧液晶層
106‧‧‧第二基板
106a‧‧‧第一表面
108‧‧‧第一偏光片
108a‧‧‧抗靜電塗佈層
110‧‧‧第二偏光片
111‧‧‧觸控顯示模組
112‧‧‧可撓式導電結構
114‧‧‧印刷電路板
114a‧‧‧接地墊
116‧‧‧黏著層
118‧‧‧上蓋板
120‧‧‧軟性電路板
122‧‧‧前框架
130、132‧‧‧導電層

Claims (20)

  1. 一種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包括:一觸控顯示模組,包括:一第一基板,具有一觸控感測陣列及一薄膜電晶體陣列;一液晶層,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上;一第二基板,設置於該液晶層上,具有彩色濾光片及背向該液晶層的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一偏光片,設置於該第二基板的該第一表面上,且具有一抗靜電塗佈層,其中該抗靜電塗佈層具有一片電阻值在109至1012Ω/□的範圍;一印刷電路板,電性耦接至該第一基板;以及一可撓式導電結構,電性耦接於該抗靜電塗佈層與一接地部件之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可撓式導電結構包括一軟性印刷電路板或一軟性印刷電路組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可撓式導電結構經由一異方性導電膠而貼附至該抗靜電塗佈層。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可撓式導電結構具有彎折或折角的上視輪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 可撓式導電結構包括一導電膠帶。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偏光片包括一延伸部,使該抗靜電塗佈層經由該延伸部而延伸至鄰近該接地部件之處。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接地部件包括該印刷電路板之接地墊、該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之殼體(housing)及該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之前框架(bezel)中至少一者。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更包括一上蓋板,其中該上蓋板經由一黏著層貼附於該第一偏光板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抗靜電塗佈層位於該第一偏光片與該黏著層之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觸控顯示模組更包括一導電中介層,設置於該第二基板的該第一表面上,且其中至少一部份的該抗靜電塗佈層位於該第一偏光片與導電中介層之間,以經由該導電中介層電性耦接該可撓式導電結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可撓式導電結構包括一軟性印刷電路板或一軟性印刷電路組件。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 該可撓式導電結構經由一異方性導電膠而貼附至該導電中介層。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可撓式導電結構具有彎折或折角的上視輪廓。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可撓式導電結構包括一導電膠帶。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導電中介層沿該第一偏光板的外圍延伸,且該第一偏光板藉由該導電中介層與該二基板的該第一表面隔開一距離。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偏光板的外圍具有一環形凹槽,且該導電中介層位於該環形凹槽內而沿該第一偏光板的該外圍延伸,使該抗靜電塗佈層與該第二基板接觸。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該可撓式導電結構經由一異方性導電膠而貼附至該導電中介層。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導電中介層包括銦錫氧化物、銦鋅氧化物、金屬、導電膠體或導電膠帶。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導電中介層具有矩形、環形或非矩形的上視輪廓。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觸控顯示模組更包括一第二偏光片,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之背向該液晶層的一第二表面上。
TW104133475A 2015-06-18 2015-10-13 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 TWI5754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81402P 2015-06-18 2015-06-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1128A TW201701128A (zh) 2017-01-01
TWI575418B true TWI575418B (zh) 2017-03-21

Family

ID=57713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3475A TWI575418B (zh) 2015-06-18 2015-10-13 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57324B (zh)
TW (1) TWI57541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5591B (zh) * 2018-06-11 2019-07-11 大陸商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8252A (zh) * 2016-08-04 2018-02-1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
CN107390933B (zh) * 2017-07-28 2021-01-0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TWI637364B (zh) * 2017-12-15 2018-10-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CN110031993A (zh) * 2019-04-18 2019-07-19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854292B (zh) * 2019-11-08 2022-06-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37439A1 (en) * 2004-04-21 2005-10-27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Touch panel
US20120075218A1 (en) * 2010-09-24 2012-03-29 Wintek Corporatio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3593087A (zh) * 2013-11-06 2014-02-19 无锡博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模组
TW201506710A (zh) * 2013-06-06 2015-02-16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觸控顯示模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41883A (zh) * 2013-04-29 2014-11-01 Ye Xin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
CN203870356U (zh) * 2014-05-09 2014-10-08 无锡博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On-cell技术中触控层的防静电结构
CN104090677A (zh) * 2014-06-20 2014-10-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37439A1 (en) * 2004-04-21 2005-10-27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Touch panel
US20120075218A1 (en) * 2010-09-24 2012-03-29 Wintek Corporatio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201506710A (zh) * 2013-06-06 2015-02-16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觸控顯示模組
CN103593087A (zh) * 2013-11-06 2014-02-19 无锡博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模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5591B (zh) * 2018-06-11 2019-07-11 大陸商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1128A (zh) 2017-01-01
CN106257324A (zh) 2016-12-28
CN106257324B (zh) 2020-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5418B (zh) 內嵌式觸控顯示裝置
TWI477851B (zh) 觸控顯示面板與觸控液晶顯示面板
US10241356B2 (en) Display device
US8994677B2 (en) Touch sensing structure
US8816982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ransparent circuit substrate for touch screen
US9395571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US982350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lor filter as touch pad
TWI454790B (zh) 顯示裝置模組
US20130010216A1 (en) Touch screen pan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10134075A1 (en) Touch panel, displa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9411455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panel
US10571764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3902095A (zh)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WO2010058495A1 (ja)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JP6722297B2 (ja) タッチ導電性フィルム、タッチアセンブリ、タッチディスプレイ及び電子機器
US20150362949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substrate
US11221705B2 (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pressure-sensitive sensor
US20200272296A1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EP2713249B1 (en) Touch display module and handheld electronic apparatus
TW201928624A (zh) 觸控顯示面板
US20180373091A1 (en) Display panel
US9532450B2 (en) Lowering the sheet resistance of a conductive layer
US10827621B2 (en) Display device
JP2019101548A (ja) 液晶パネル
TWI754343B (zh) 薄膜電晶體基板與液晶顯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