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4720B - 無縫衣物及其織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無縫衣物及其織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4720B
TWI574720B TW104142980A TW104142980A TWI574720B TW I574720 B TWI574720 B TW I574720B TW 104142980 A TW104142980 A TW 104142980A TW 104142980 A TW104142980 A TW 104142980A TW I574720 B TWI574720 B TW I57472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panel
needle
needle bed
wea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2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22514A (zh
Inventor
莊秉欽
林詩苹
呂景瑗
陳淑芬
趙壬淇
方國華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Priority to TW1041429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7472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47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472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22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2514A/zh

Link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Description

無縫衣物及其織造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無縫衣物。
隨著科技的發展,紡織品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開始由衣物穿著領域擴展至其他領域。人們對紡織品的要求不再侷限於保暖的功能,紡織廠商及業者亦希望將紡織品與不同領域的技術結合,進而提高紡織品的附加價值,使得紡織品的應用更為靈活。
舉例來說,隨著人類生活水準的提高,對紡織品的功能亦有了新的要求,各種機能性的紡織品不斷問世,例如具有吸濕、排汗、舒適度及耐水洗等特定目的之機能性織物。而隨著現代社會對於機能性衣物的需求越來越高,如何能夠提升機能性織物的製造效率以及穿著時的舒適度,便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無縫衣物及其織造方法,用以提升無縫衣物穿著時的合身性與舒適度。
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無縫衣物,無縫衣物包含第一布片以及第二布片,其中第一布片與第二布片在無縫衣物的外側緣使用筒形組織連接,第一布片與第二布片在無縫衣物的內側緣使用筒形組織與點連接組織連接,其中筒形組織的紗線藉由在第一布片於奇數針序形成紗環與在第二布片於偶數針序形成紗環而連接第一布片與第二布片,連接點組織的紗線藉由在第一布片於奇數針序與偶數針序形成紗環與在第二布片於奇數針序形成紗環而連接第一布片與第二布片。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無縫衣物的織造方法,包含利用平面織法於第一針床織造第一布片與於第二針床織造第二布片;利用筒形織法連接第一布片與第二布片,以形成管狀結構,其中筒形織法中的紗線在第一針床的奇數針序形成紗環與在第二針床的偶數針序形成紗環,藉以連接第一布片與第二布片;以及利用點連接織法形成連接點組織以連接相鄰兩管狀結構,其中點連接織法的紗線在第一針床的奇數針序與偶數針序形成紗環以及在第二針床的奇數針序形成紗環,藉以連接相鄰兩管狀結構。
無縫衣物在內緣側採用筒形織法配合點連接織法,可以在織造的過程中讓無縫衣物的成品可以具有曲線變化而更為貼近人體的曲線設計,在具備良好的合身性的同時,可以兼顧穿著舒適的要求。
100‧‧‧無縫衣物
110‧‧‧褲頭部
120‧‧‧褲管部
130‧‧‧連接部
140‧‧‧第一布片
142‧‧‧第二布片
200‧‧‧紗線
210、210a、210b‧‧‧紗環
a、b、c‧‧‧位置
a1、a2、b1、b2、c1、c2、c3、c4、c5、c6‧‧‧組織圖
p1、p2‧‧‧預定針位
P‧‧‧部位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詳細說明如下:
第1A圖與第1B圖分別為本發明的無縫衣物的一實施例於部分的製造階段的示意圖。
第2圖為第1A圖中的部位P的局部放大圖。
第3A圖至第3C圖為在無縫衣物的不同位置所採用的織法的多個實施例的組織圖。
第4A圖與第4B圖分別繪示織造紗環時導紗針的移動路徑示意圖以及紗環成形的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的無縫衣物一實施例的局部針序示意圖。
以下將以圖式及詳細說明清楚說明本發明之精神,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瞭解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後,當可由本發明所教示之技術,加以改變及修飾,其並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圍。
由於紡織技術的進步,人們對於衣物穿著時的舒適度或是合身性也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舉例而言,人們在進行長時間的運動時,如騎自行車或是跑馬拉松之類的運動,往往需要穿戴較為貼身的衣物以減少肌膚與衣物之間的摩擦。此時,貼身的衣物上的縫線或是車邊容易造成穿戴者的不適或是留下痕跡,因此便有無縫衣物的發展需求。相較於傳統使用額外的線將布料縫合的方式,無縫 衣物具有無縫線的優點,可以減少肌膚與衣物之間的摩擦。然而,現有的無縫衣物往往在活動角度較大的位置(例如身體側邊、手肘近處或是膝蓋近處的位置)仍難以與身體貼合。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無縫衣物及其製作方法,以提供無縫衣物穿戴時更佳的合身度及舒適度。
於以下將透過圖式來說明本發明的無縫衣物的多個實施例。在本發明中,多條經向的紗線分別在前後針床上依序形成相互連接的多個紗環以得到無縫衣物,為了便於說明起見,在下文中,所謂的「針序」一詞表示單一一條紗線沿著時間依序形成紗環的順序,而所謂的「針位」一詞表示單一一條紗線沿著緯向橫移的位置。此外,所謂的「第一、第二、第三、…第N針序」僅代表各針序在織造過程中隨著時間推移的先後關係,並不代表織造過程的開始或結束。亦即,在本發明中,當提及「第一針序」及「第二針序」時,僅是用來表示第一針序所發生的時間先於第二針序,而並非用來表示第一針序是整個織造過程的起點。另,在各圖式中,f表示前針床,r表示後針床,r跟f右邊的阿拉伯數字表示第幾針序,舉例來說,f1表示前針床的第一針序,f2表示前針床的第二針序,r1表示後針床的第一針序,r2表示後針床的第二針序等,以此類推。同理,在本發明中,所謂的「奇數針序」及「偶數針序」僅是用來說明表示所發生針序的時間差異及其間隔關係,且「奇數針序」及「偶數針序」為可互換的兩者。須注意地 是,前針床與後針床僅為便於說明而以相對位置區隔之,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應用。
參照第1A圖與第1B圖,其分別為本發明的無縫衣物一實施例於部分的製造階段的示意圖。無縫衣物100是採用一體成型的織造方法所製作而成。無縫衣物100的製作方式包含利用前後針床同時進行編織工序,並配合設計在不同針序選用對應的織法,達到製作一體成型的無縫衣物100及提升無縫衣物100的合身度的目的。更進一步地說,為了提升無縫衣物100的合身度,本發明在無縫衣物100的內緣側採用至少兩種織法的連接方式,以按照人體淨圍度調整無縫衣物100的圍度。
請先參照第1A圖,為了便於說明起見,本實施例中的無縫衣物100先以褲子為例進行說明,但並非以此實施例限制本發明的應用,合先敘明。無縫衣物100包含有褲頭部110以及自褲頭部110延伸的兩個褲管部120。無縫衣物100是由第一布片140以及第二布片142所構成。由於無縫衣物100是採用一體成型的設計織造而成,因此其最大寬度(例如褲頭部110在臀部或大腿處的寬度),將會決定前後針床的幅寬。由於無縫衣物100在內緣側採用至少兩種的織法,因此,無縫衣物100在兩個褲管部120之間形成有連接部130,而連接部130為分段式地連接於褲管部120。
如第1B圖所示,待無縫衣物100編織完成後,再利用如剪刀等剪裁工具剪開連接部130與褲管部120相連的部分,便可以將連接部130與褲管部120分離,以得到無 縫衣物100。
雖然本實施例中的無縫衣物100是以褲子為例進行說明,但是本技術領域人員當可以理解,無縫衣物100的類型並不限定於褲子,包含上衣、內衣褲、襪子、帽子、袖套等,皆在本發明所欲保護的範圍之內,不再贅述。
請參照第2圖至第3C圖,其中第2圖為第1A圖中之部位P的局部放大圖,第3A圖至第3C圖則是說明在無縫衣物100的不同位置所採用的織法之多個實施例的組織圖。部位P涵蓋了褲管部120以及連接部130,而褲管部120以及連接部130為分段式地連接。
在位置a處,亦即,在無縫衣物100(包含褲頭部110、褲管部120以及連接部130)的正面或是背面處,其織法是利用平面織法以織造第一布片140以及第二布片142(參照第1A圖)。具體而言,第一布片140與第二布片142在位置a的地方是前後相互分離的,而當第一布片140為前布片,第二布片142為後布片時,紗線分別在前針床與後針床上編織以分別得到第一布片140與第二布片142。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布片140可為後布片,而第二布片142可為前布片。
在位置a處的織法舉例而言可參見第3A圖,其為應用於本發明之無縫衣物中的平面織法不同實施例的組織圖。在平面織法中,同一條紗線只會通過前針床或是只會通過後針床,如在平面組織的組織圖的第3A圖的a1(對應於無縫衣物100的前側)中,紗線200僅通過前針床,因此所 編織出來的布片為前布片,如第一布片140。相對地,在平面組織的組織圖的第3A圖的a2(對應於無縫衣物100的後側)中,紗線200僅通過後針床,因此所編織出來的布片為後布片,如第二布片142。
於平面織法中,紗線200使用重複的針位進行織造,此處的針位是指紗線200在前(後)針床上沿緯向橫移的距離。換言之,在平面織法中,紗線200為左右橫移且往復地前進,且紗線200左右橫移形成紗環210的距離實質上為相同的。換言之,在平面織法中,相鄰針序的兩紗環210之間所相隔的針位亦為相同。在紗線200前進的過程中,可讓紗線200依照針序的時間點在預定的針位上織造成環,如紗環210,以賦予無縫衣物100較佳的穩定性。紗線200的延展性越佳,則所織造而成的無縫衣物100可具有較佳的彈性。
請先同時參照第4A圖與第4B圖,其分別繪示織造紗環時導紗針的移動路徑示意圖以及紗環成形的示意圖。圖中雖然是以兩個織造方向相異的紗環為例進行說明,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當可以在此基礎上加以變化,在此便不再贅述。此外,以下實施例中的方向描述,如上、下、左、右、順時針、逆時針等是以圖面中的相對方位為例以便於說明,不表示實際應用時的方位,合先敘明。
首先,於第一次進線中,導紗針(圖中未繪示)向上移動擺入(lay in)預定針位p1,以路徑i表示,而後再 向右移動進行上繞橫移(over lap),以路徑ii表示。接著,導紗針再向下移動,以擺出(lay out)預定針位p1,以路徑iii表示,而後導紗針再次向左移動以進行第一段下繞橫移(under lap),以路徑iv表示。如此一來,紗線200便以順時針的方向織形成紗環210a。接著,導紗針引導紗線200向上移動以準備進行第二次的進線,以路徑v表示,紗線200於下一針序時前進至次一預定針位p2進行第二次進線。
在第二次進線中,導紗針先向上移動以擺入預定針位p2,以路徑vi表示,接著,導紗針向左移動以進行上繞橫移,以路徑vii表示。導紗針接著再向下移動以擺出預定針位p2,以路徑viii表示。導紗針再次向右移動以進行第一段下繞橫移,以路徑ix表示。如此一來,紗線200便會以逆時針的方向形成紗環210b。之後,導紗針再引導紗線200繼續向上移動以進備在下一針序時進行下一次的進線,以路徑x表示。
接著再回到第2圖,於位置b處,即無縫衣物100(包含褲頭部110以及褲管部120)的外緣側、褲管部120內緣側不與連接部130相連的位置,或是連接部130的側邊不與褲管部120相連的位置,此處的第一布片140與第二布片142(見第1A圖)是使用筒形織法連接,以連接前後的第一布片140與第二布片142。
在位置b處的織法舉例而言可參照第3B圖,其為應用於本發明之無縫衣物中的筒形織法不同實施例的組織圖。如組織圖b1所示,同一條紗線200在f1及r2處形成紗 環210,以將第一布片及第二布片連接。亦即,筒形組織藉由在前針床的第一針序f1時及後針床的第二針序r2時形成紗環210,從而使得原本前針床的前布片與後針床的後布片兩者得以連接。值得一提地是,在組織圖b1中,針序f1及針序r2所形成的兩紗環210可相距一個針位,從而達到橫移的效果。或者,如組織圖b2所示,同一條紗線200在r1及f3處形成紗環210,亦即筒形組織藉由在後針床的第一針序r1時及前針床的第三針序f3時形成紗環210,從而使得原本前針床的前布片與後針床的後布片兩者得以連接。同樣地,針序r1與針序f3所形成的兩紗環210可相距一個針位
於筒形織法中,同一條紗線200在前後針床上左右擺動且往復地前進。當紗線200從前針床移動至後針床時可橫移一預定距離,讓前針床與後針床的紗環210相隔一個針位。換言之,在筒形織法中,紗線200在前後針床上移動的同時會左右橫移形成紗環210,紗線200左右橫移的距離實質上為相同的,即在筒形織法中,相鄰針序的兩紗環210之間所相隔的針位亦為相同。紗線200藉由形成紗環210以提升織物的穩定性。紗線200橫移的距離(即紗環210之間的針位)可以配合紗線200的延展性作調整,紗線200的延展性越佳,則橫移的距離則可以越大。
回到第1A圖,透過筒形織法織造的結果,便是讓第一布片140與第二布片142得以無縫地連接,進而得到管狀結構,即外圍為封閉、兩端為開放而中間為中空的結構,以讓穿戴者可以在穿著無縫衣物100時,讓如手臂、腿 部、軀幹等部位穿過管狀結構,讓布料可以圍繞住身體。如第1A圖中的褲頭部110、褲管部120以及連接部130均為管狀結構。
再一次地回到第2圖,於位置c處,即在無縫衣物100內緣側,連接部130與褲管部120之間相連接的位置,此處的織法是使用點連接織法,以透過連接點組織橫向地連接前述相鄰的管狀結構,例如,連接褲管部120與連接部130。連接點組織藉由在第一布片140於奇數針序與偶數針序形成紗環210與在第二布片142於奇數針序形成紗環210來連接第一布片140與第二布片142。於部分實施例中,第一布片140為前布片而第二布片142為後布片,於其他的實施例中第一布片140為後布片而第二布片142為前布片。
在位置c處的織法可以參照第3C圖,其為應用於本發明的無縫衣物的點連接織法不同實施例的組織圖。不同的連接點組織的組織圖示例性地繪示於組織圖c1至組織圖c6,於連接點組織中,同一條紗線200會分別在前後針床的預定針序上形成紗環210,但是紗環210之間的針距不再是等距,而是依照設計需求而調整,以讓無縫衣物100具有符合身體曲線的收邊特性。
舉例而言,組織圖c1中的紗線200在前針床的針序f1時形成紗環210、在後針床的奇數針序r1時形成紗環210,以及在前針床的偶數針序f2時形成紗環210。導紗針可以以平行於經向的方向從前針床進入後針床,且紗線200 分別在前針床與後針床上以相同或是相異方向(圖中以相同方向為例)繞線形成紗環210。當紗線200從後針床進入前針床時,可以增加導紗針的前進距離,讓紗線200可以向左或是向右橫移一段距離(圖中以向左橫移為例),讓紗線200與經向之間夾有非零的角度,而在前針床上以相異或是相同(圖中以相異方向為例)於後針床的繞線方向形成紗環210,使得前針床與後針床的紗環210之間相隔一個針位。
舉例而言,組織圖c2中的紗線200是在前針床的奇數針序f1時形成紗環210、在後針床的奇數針序r1時形成紗環210,以及在前針床的偶數針序f2時形成紗環210。紗線200可以以不平行於經向的方向,即改變導紗針的前進距離,讓紗線200與經向之間夾有非零的角度,以向左或是向右(圖中以向左橫移為例)橫移一段距離的方式從前針床進入後針床。此過程中,紗線200分別在前針床以及後針床上以相同或是相異(圖中以相同方向為例)的繞線方向形成紗環210。當紗線200從後針床進入前針床時,導紗針可以繼續向左或是向右(圖中以繼續向左為例)橫移一段距離,讓紗線200與經向之間夾有非零的角度,而在前針床上以相異或是相同於後針床的繞線方向(圖中以相異方向為例)形成紗環210,使得前針床與後針床的紗環210之間相隔一個針位。
舉例而言,組織圖c3中的紗線200是在前針床的奇數針序f1時形成紗環210、在後針床的奇數針序r1時形成紗環210,以及在前針床的偶數針序f2時形成紗環210。 紗線200可以以不平行於經向的方向,即紗線200與經向之間夾有非零的角度,讓紗線200以向左或是向右(圖中以向左為例)橫移一段距離的方式從前針床進入後針床。此過程中,紗線200分別在前針床以及後針床上以相同或是相異(圖中是以相同方向為例)的繞線方向形成紗環210。當紗線200從後針床進入前針床時,導紗針的方向則可以平行於經向,紗線200在前針床上以相異或是相同於後針床繞線方向(圖中是以相異方向為例)形成紗環210,此種做法同樣可使前後針床的紗環210之間相隔一個針位。
舉例而言,組織圖c4中的紗線200是在後針床的奇數針序r1時形成紗環210、在前針床的偶數針序f2時形成紗環210,以及在後針床的偶數針序r2時形成紗環210。導紗針可以以平行於經向的方向從後針床進入前針床,且紗線200分別在後針床以及前針床上以相同或是相異方向(圖中以相異方向為例)繞線形成紗環210。當紗線200從前針床進入後針床時,改變導紗針的前進距離,讓紗線200可以向左或是向右橫移一段距離(圖中以向右橫移為例),讓紗線200與經向之間夾有非零的角度,而在後針床上以相異或是相同(圖中以相同方向為例)於前針床的繞線方向形成紗環210,此種做法同樣可使前後針床的紗環210之間相隔一個針位。
舉例而言,組織圖c5中的紗線200是在後針床的奇數針序r1時形成紗環210、在前針床的偶數針序f2時形成紗環210,以及在後針床的偶數針序r2時形成紗環210。 紗線200可以以不平行於經向的方向,即改變導紗針的前進距離,讓紗線200與經向之間夾有非零的角度,以向左或是向右(圖中以向右橫移為例)橫移一段距離的方式從後針床進入前針床。此過程中,紗線200分別在後針床以及前針床上以相同或是相異(圖中以相異方向為例)的繞線方向形成紗環210。當紗線200從前針床進入後針床時,紗線200可以繼續向左或是向右(圖中以繼續向右為例)橫移一段距離,讓紗線200與經向之間夾有非零的角度,而在後針床上以相異或是相同於前針床的繞線方向(圖中以相同方向為例)形成紗環210,前後針床的紗環210之間因此相隔一個針位。
舉例而言,組織圖c6中的紗線200是在後針床的奇數針序r1時形成紗環210、在前針床的偶數針序f2時形成紗環210,以及在後針床的偶數針序r2時形成紗環210。紗線200可以以不平行於經向的方向,即紗線200與經向之間夾有非零的角度,讓紗線200以向左或是向右(圖中以向右為例)橫移一段距離的方式從後針床進入前針床。此過程中,紗線200分別在後針床以及前針床上以相同或是相異的繞線方向(圖中是以相異方向為例)形成紗環210。當紗線200從前針床進入後針床時,導紗針的方向則是平行於經向,紗線200在前針床上以相異或是相同於後針床的繞線方向(圖中是以相同方向為例)形成紗環210,前後針床的紗環210之間因此相隔一個針位。
前述第3A圖至第3C圖的多個組織圖中,由前 針床所織成的前布片可作為第一布片或是第二布片,而由後針床所織成的後布片則可作為相應的第二布片或是第一布片。須注意的是,於點連接織法中,前後針床在相鄰針序所形成的紗環210之間所相隔的針位不一定為等距,亦即導紗針在前後針床之間移動的角度與前進的距離不一定相等。
由於本揭露的實施例中是同時在前後針床上進行以製作無縫衣物,因此,當原本在前針床的紗線200移動至後針床時,原本在後針床的紗線200可以對應地移動至前針床,亦即,前後針床可為相互互補的設計。
筒形組織的紗線藉由在第一布片於奇數針序形成紗環與在第二布片於偶數針序形成紗環而連接第一布片與第二布片,連接點組織的紗線藉由在第一布片於奇數針序與偶數針序形成紗環與在第二布片於奇數針序形成紗環而連接第一布片與第二布片。而在連接點組織,如第3C圖中之組織圖c1~c6任一者所示,連接點組織可為非對稱的組織結構,例如,於一針序或相鄰針序中,第一布片之紗環與第二布片之紗環之間的針位可不同於在另一針序或相鄰針序中第一布片之紗環與第二布片之紗環之間的針位。
須注意的是,上述之筒形組織與連接點組織僅以應用時的最小組織單元進行說明,其中的奇數針序與偶數針序僅是用以區隔一紗線形成相鄰紗環所發生針序的時間差異及其間隔關係,且「奇數針序」及「偶數針序」兩者可互換。而上述「筒形組織的紗線藉由在第一布片於奇 數針序形成紗環與在第二布片於偶數針序形成紗環而連接第一布片與第二布片」表示紗線在一針序中於第一布片所在之針床形成紗環,而在後續的一針序中,紗線移動至第二布片所在之針床形成紗環。上述「連接點組織的紗線藉由在第一布片於奇數針序與偶數針序形成紗環與在第二布片於奇數針序形成紗環而連接第一布片與第二布片」表示紗線在一針序中於第一布片所在之針床形成紗環,在後續的一針序中,紗線移動至第二布片所在之針床形成紗環,且在再後續的一針序時,紗線回到第一布片所在之針床形成紗環。
舉例而言,於前述之多個實施例中,前針床與後針床的距離約介於2.0~8.0毫米之間。針序之間的針距範圍約為16~32針/英吋,而針床上的相鄰針的針縫則是介於0.8~1.6毫米之間。
須注意的是,由於在實務上每個針序的織法是配合所設計的無縫衣物的形狀而定,因此前述的筒形織法以及點連接織法的組織圖僅繪示一個單元為例,設計者可以依照實際的設計需求組合前述的平面織法、筒形織法以及點連接織法。而前述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奇數針序與偶數針序僅是用以區別相鄰的針序以便於說明,而非用以限定實際的針序排列,舉例而言,若是一個針序被定義為奇數針序,則其前後的針序便是偶數針序,反之亦然。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按照前述實施例所揭露的內容加以組合以及變化。
參照第5圖,其為本發明之無縫衣物一實施例的局部針序示意圖。圖中可以為前布片或是後布片,圖中以局部的陣列進行示意性地說明,實務設計上,針序的陣列可以依照實際需求於經向及/或緯向擴充。圖中所示a的位置表示在該針序採用平面織法,具體可以參照第3A圖中的組織圖a1及a2;圖中所示b的位置表示在該針序採用筒形織法,具體可以參照第3B圖中的組織圖b1及b2;圖中所示c的位置表示在該針序採用點連接織法,具體可以參照第3C圖中的組織圖c1至c6。
配合前述的組織圖以及第5圖可以得知,筒形織法所織成的筒形組織為沿著經向發展,而連接點組織則是沿著緯向發展,透過筒形組織與連接點組織的組合,以斜向連接第一布片140與第二布片142,如第1A圖所示。
再一次回到第1A圖,如前所述,透過平面織法可以得到第一布片140以及第二布片142,而透過筒形織法可以經向地連接第一布片140與第二布片142而得到中空的管狀結構,如褲頭部110、褲管部120以及連接部130。在無縫衣物100的內緣側,如褲管部120的內緣側,更配合點連接織法,以於緯向連接相鄰的管狀結構。透過連接點組織先暫時性地分段連結連接部130以及褲管部120,以在織造的過程中讓無縫衣物100的成品可以具有曲線變化而更為貼近人體的曲線設計。
根據實測的結果,使用此種織法,即混合了平面織法、筒形織法以及點連接織法,所織造出來的一體成 型的無縫衣物,其服裝圍度確實可以依照人體曲線變化,提升無縫衣物的合身性。且經由壓力測試的結果,無縫衣物在多個受測位置的壓力值皆介於4.1~11.9mmHg之間,在具備良好的合身性的同時,可以兼顧穿著舒適的要求。
雖然本發明已以一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無縫衣物
110‧‧‧褲頭部
120‧‧‧褲管部
130‧‧‧連接部
140‧‧‧第一布片
142‧‧‧第二布片
P‧‧‧部位

Claims (9)

  1. 一種無縫衣物,包含:第一布片;以及第二布片,其中所述第一布片與所述第二布片在所述無縫衣物的外側緣使用筒形組織連接,所述第一布片與所述第二布片在所述無縫衣物的內側緣使用所述筒形組織與連接點組織連接,其中所述筒形組織的紗線藉由在所述第一布片於奇數針序形成紗環與在所述第二布片於偶數針序形成紗環而連接所述第一布片與所述第二布片,所述連接點組織的紗線藉由在所述第一布片於奇數針序與偶數針序形成紗環與在所述第二布片於奇數針序形成紗環而連接所述第一布片與所述第二布片。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縫衣物,其中所述筒形組織沿經向發展,所述連接點組織沿緯向發展,所述筒形組織與所述連接點組織之組合用以斜向連接所述第一布片與所述第二布片。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縫衣物,其中所述筒形組織連接所述第一布片與所述第二布片而成為管狀結構,所述連接點組織橫向連接兩相鄰之所述管狀結構。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縫衣物,其中於所述連接點組織中,紗線於所述第一布片形成之紗環與紗線於 所述第二布片形成之紗環之間橫移一針位。
  5. 一種無縫衣物的織造方法,包含:利用平面織法於第一針床織造第一布片以及於第二針床織造第二布片;利用筒形織法連接所述第一布片與所述第二布片,以形成管狀結構,其中所述筒形織法中的紗線在所述第一針床的奇數針序形成紗環與在所述第二針床的偶數針序形成紗環,藉以連接所述第一布片與所述第二布片;以及利用點連接織法形成連接點組織以連接相鄰兩所述管狀結構,其中所述點連接織法的紗線在所述第一針床的奇數針序與偶數針序形成紗環以及在所述第二針床的奇數針序形成紗環,藉以連接相鄰兩所述管狀結構。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無縫衣物的織造方法,其中所述筒形織法用於所述無縫衣物的外緣側以及內緣側,所述點連接織法用於所述無縫衣物的內緣側。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無縫衣物的織造方法,其中於所述點連接織法中,紗線從所述第一針床移動至所述第二針床時,橫移一針位。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無縫衣物的織造方法,其中所述針位不為等距。
  9. 如請求項5所述之無縫衣物的織造方法,更包含剪開所述連接點組織,以分離所述管狀結構。
TW104142980A 2015-12-21 2015-12-21 無縫衣物及其織造方法 TWI5747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42980A TWI574720B (zh) 2015-12-21 2015-12-21 無縫衣物及其織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42980A TWI574720B (zh) 2015-12-21 2015-12-21 無縫衣物及其織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74720B true TWI574720B (zh) 2017-03-21
TW201722514A TW201722514A (zh) 2017-07-01

Family

ID=58766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2980A TWI574720B (zh) 2015-12-21 2015-12-21 無縫衣物及其織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7472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2280A (zh) * 2003-05-19 2006-12-20 智能生活技术有限公司 针织传感器设备
CN202941422U (zh) * 2012-10-18 2013-05-22 江苏博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无缝衣服
CN104032476A (zh) * 2013-03-05 2014-09-10 高要市红雨伞服饰有限公司 一体成型的重经组织包边镂空提花无缝裤袜及其制造方法
TW201524384A (zh) * 2013-11-15 2015-07-01 Ac Carpi Apparel Company Ltd 一種壓力襪、壓力襪織造工藝和一種無縫圓襪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2280A (zh) * 2003-05-19 2006-12-20 智能生活技术有限公司 针织传感器设备
CN202941422U (zh) * 2012-10-18 2013-05-22 江苏博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无缝衣服
CN104032476A (zh) * 2013-03-05 2014-09-10 高要市红雨伞服饰有限公司 一体成型的重经组织包边镂空提花无缝裤袜及其制造方法
TW201524384A (zh) * 2013-11-15 2015-07-01 Ac Carpi Apparel Company Ltd 一種壓力襪、壓力襪織造工藝和一種無縫圓襪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2514A (zh) 2017-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69925B1 (ko) 남성용 속옷
WO2022121464A1 (zh) 一种全成型横机服装的夹位结构编织方法及其夹位结构
ITTO20070805A1 (it) Tessuto a maglia con dita e metodo di fabbricazione dello stesso
JP2007509253A (ja) シームレスニット衣服
JP5682628B2 (ja) 編地及び股付衣類
CN103572494B (zh) 经编无缝无底连裤袜的织造方法
US20220330622A1 (en) Stretchable gusset
CN102783717A (zh) 一体成型的无缝裤袜及其制造方法
US11332858B2 (en) Flat-knitted material in the form of a pants part comprising the seat
JP2012136813A (ja) 伸縮パワー強化部ないし非伸縮性付与部からなる補強部を有する経編衣料
JP2012180620A (ja) 筒状部分を有する分割可能なダブルラッシェル編地
TWI574720B (zh) 無縫衣物及其織造方法
CN104687273A (zh) 一种薄型无缝天鹅绒连裤袜及其制造方法
BR112018014907B1 (pt) Peça de vestuário para crianças e método para fabricar uma peça de vestuário
CN104687270A (zh) 一种无缝双层双面平纹保暖一体裤及其制造方法
CN108041696A (zh) 一种无缝丝袜及其生产工艺
CN104687275A (zh) 一种无缝双层毛圈保暖连裤袜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87274A (zh) 一种无缝双层保暖一体裤及其制造方法
JP5323387B2 (ja) 編成組織及び衣服
JP5096820B2 (ja) 袋編みによる開口部を有する衣類
CN104687444A (zh) 一种无缝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87272B (zh) 一种厚型无缝收腹提臀天鹅绒连裤袜及其制造方法
CN104223376A (zh) 一种收腹无缝厚型九分裤及其制造方法
JP2007332480A (ja) 下衣
CN109419063A (zh) 一种无缝v裆踩跟裤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