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4182B - 觸碰感測系統中分段多觸碰的方法及觸碰感測器設備 - Google Patents

觸碰感測系統中分段多觸碰的方法及觸碰感測器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4182B
TWI574182B TW101142578A TW101142578A TWI574182B TW I574182 B TWI574182 B TW I574182B TW 101142578 A TW101142578 A TW 101142578A TW 101142578 A TW101142578 A TW 101142578A TW I574182 B TWI574182 B TW I57418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tag
touch
point
grou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2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31803A (zh
Inventor
朴鍾剛
孫永台
安海鏞
白鍾學
鄭美惠
崔倫競
黃奎哲
Original Assignee
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331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1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4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418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06F3/04186Touch location disambigu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6Multi-sensing digitiser, i.e. digitiser using at least two different sensing technologies simultaneously or alternatively, e.g. for detecting pen and finger, for saving power or for improving position detection

Description

觸碰感測系統中分段多觸碰的方法及觸碰感測器設備 【對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2011年12月30日於韓國智慧財產局申請之韓國專利申請案第10-2011-0147422號的權利,此案之揭露內容以引用的方式整體併入本文中。
所揭露之實施例是關於一種使用觸控面板在觸碰感測系統中分段多觸碰之方法及觸碰感測器設備,且更特定言之,是關於一種基於經由觸控面板所獲得之觸碰資料來分段觸碰以便使用觸控面板在觸碰感測系統中辨識多觸碰的方法及觸碰感測器設備。
最近,電子裝置已變得小且細,使得觸控螢幕廣泛用以輸入,而非使用包含鍵盤之按鈕型介面方法。詳言之,正對在靜電電容型觸控螢幕中使用多觸碰之使用者介面積極地進行大量研究。
靜電電容型觸碰感測系統藉由感測兩個電極之間的靜電電容之改變來辨識多觸碰之出現。為了辨識多觸碰之出現,二維(two-dimensional;2D)觸碰資料被分段,且在此方面,當使用用於影像分段之習知技術時,不反映觸碰 資料之特性,使得可能難以滿足計算觸碰座標所需要之確切性及計算複雜性。因此,需要一種反映觸碰資料之特性的分段多觸碰之方法。
根據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在觸碰感測器系統中分段多觸碰之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操作:藉由選擇來自具有等於或大於觸碰感測器面板之臨限值的觸碰資料之有效節點當中的觸控面板之有效節點來設定點節點;藉由搜尋點節點周圍之鄰近節點來針對點節點判定一或多個候選標籤;以及當存在點節點之兩個或兩個以上候選標籤時,藉由選擇與點節點具有最高群組類似性且來自此兩個或兩個以上候選標籤之標籤群組當中的標籤群組之標籤,且藉由指派被選擇的標籤給點節點來標示點節點。
判定候選標籤之操作可包含判定具有大於點節點之觸碰資料的觸碰資料的鄰近節點之標籤作為點節點之候選標籤的操作。
當來自具有大於點節點之觸碰資料的觸碰資料之鄰近節點當中的至少一鄰近節點未被標示時,判定候選標籤中之一或多者的操作可包含以下操作:設定至少一鄰近節點作為新的點節點,標示新的點節點,且接著基於具有大於新的點節點之觸碰資料的觸碰資料的鄰近節點之標籤針對點節點判定候選標籤。
當僅存在一候選標籤時,標示點節點之操作可包含指派此一候選標籤給點節點之操作。
當無候選標籤待指派給點節點時,標示點節點之操作可包含以下操作:若來自鄰近節點當中的至少一鄰近節點為有效節點,則指派新的標籤給點節點,且若有效節點不存在於鄰近節點中,則將點節點處理成無效節點。
當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候選標籤時,標示點節點之操作可包含以下操作:設定點節點作為衝突節點且儲存此衝突節點,且接著以下操作:可重複設定點節點、判定候選標籤及標示點節點的動作以標示除衝突節點以外的有效節點,且在除衝突節點以外的有效節點被標示之後,衝突節點可藉由針對衝突節點選擇標籤之操作而標示。
群組類似性可根據點節點與來自包含在標籤群組中之有效節點當中的峰值節點之間的距離而判定。
群組類似性可根據標籤群組與點節點之間的距離而判定。
群組類似性可根據點節點之觸碰資料與來自包含在標籤群組中之有效節點當中的峰值節點之觸碰資料之間的差而判定。
群組類似性可根據點節點之觸碰資料與包含在標籤群組中之鄰近節點的觸碰資料之間的差而判定。
觸碰資料可藉由量測包含在觸控面板中之每一節點之減小的電容來獲得。
根據另一實施例,揭露一種在觸碰感測器系統中分段多觸碰之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接收包含在觸控面板中之多個節點中之每一者的觸碰資料;選擇且標示來自具有等於或大於臨限值之觸碰資料的節點當中的節點,且當兩個或兩個以上標籤指派在具有大於被選擇的節點之觸碰資料的觸碰資料之節點當中時,所述節點為被選擇的隨機節點周圍之鄰近節點,用被選擇的標籤來標示被選擇的節點,其中此標籤來自此兩個或兩個以上標籤當中且與被選擇的隨機節點具有最高群組類似性;以及由於多個節點中之所有有效節點已被標示,因此根據標籤將有效節點分段成一或多個標籤群組。
所述方法可更包含以下操作:藉由組合來自此一或多個標籤群組當中的至少兩個鄰近標籤群組,或藉由將一標籤群組再分段成至少兩個標籤群組來執行校正。
執行校正之操作可包含以下操作:藉由將此至少兩個鄰近標籤群組之每一峰值節點的觸碰資料與定位在此至少兩個鄰近標籤群組之峰值節點之間的節點之觸碰資料相比較來判定是否組合此至少兩個鄰近標籤群組。
執行校正之操作可包含以下操作:藉由判定呈一標籤群組之形狀的至少兩個鼓起(bulged)部分的存在來決定是否將此一標籤群組再分段成至少兩個標籤群組。
根據另一實施例,一種觸碰感測器設備包含至少一處理器、可執行電腦程式碼、記憶體儲存裝置,及包含用於感測觸碰之多個節點的觸控面板。此至少一處理器結合可執行電腦程式碼及記憶體儲存裝置經組態以執行下列處理:選擇觸控面板之有效節點;判定被選擇的節點之所有有效相鄰節點是否指派給第一群組,且作為回應,若被選擇的節點之所有有效相鄰節點指派給第一群組,則指派被選擇的節點給第一群組;判定被選擇的節點之每一有效相鄰節點是否指派給一群組,且被選擇的節點之有效相鄰節點中的一些是否指派給不同群組,且作為回應,若被選擇的節點之每一有效相鄰節點指派給一群組,被選擇的節點之有效相鄰節點中的一些指派給不同群組,則選擇來自不同群組當中的群組,且指派被選擇的節點給被選擇的群組。
被選擇的節點之每一有效相鄰節點可為緊接於被選擇的節點,其間無任何其他節點,且可為具有超過特定臨限值之觸碰資料的節點。
在一實施例中,此至少一處理器結合可執行電腦程式碼及記憶體儲存裝置經進一步組態以執行下列處理:判定被選擇的節點之任何有效相鄰節點 是否具有大於被選擇的節點之觸碰強度的觸碰強度且是否未指派給任何群組,且作為回應,若放選擇的節點之任何有效相鄰節點具有大於被選擇的節點之觸碰強度的觸碰強度但未指派給任何群組,則指派具有大於被選擇的節點之觸碰強度的觸碰強度之相鄰節點之任何剩餘未指派節點給一群組。此至少一處理器結合可執行電腦程式碼及記憶體儲存裝置可經組態以執行在指派被選擇的節點給一群組之前指派任何剩餘未指派節點給一或多個各別群組的步驟。
在一實施例中,此至少一處理器結合可執行電腦程式碼及記憶體儲存裝置經進一步組態以執行下列處理:判定被選擇的節點是否具有有效相鄰節點,且若如此,則判定有效相鄰節點中之任一者是否具有大於或等於被選擇的節點之觸碰強度的觸碰強度,且若被選擇的節點具有有效相鄰節點,但此等相鄰節點中無一者具有大於或等於被選擇的節點之觸碰強度的觸碰強度,則指派新的群組給被選擇的節點。
此至少一處理器結合可執行電腦程式碼及記憶體儲存裝置亦可經組態以藉由比較被選擇的節點與不同群組之類似性來選擇來自不同群組當中的群組,且基於最接近的類似性來選擇群組。
在又一實施例中,此至少一處理器結合可執行電腦程式碼及記憶體儲存裝置經進一步組態以執行下列處理:藉由以下步驟中之一或多者來判定被選擇的節點與不同群組之類似性:針對每一群組,比較群組之峰值節點與被選擇的節點之間的距離;且針對每一群組,將與群組相關聯之觸碰資料的值與被選擇的節點之觸碰資料的值相比較。
在再一實施例中,揭露一種觸碰感測器設備。所述設備包含至少一處理器、可執行電腦程式碼、記憶體儲存裝置,及包含用於感測觸碰之多個節 點的觸控面板。此至少一處理器結合可執行電腦程式碼及記憶體儲存裝置經組態以執行下列處理:針對點節點判定候選標籤;判定觸控面板之點節點為衝突節點;在記憶體儲存裝置中儲存衝突節點之衝突節點位置;以及選擇衝突節點之候選標籤作為衝突節點的標籤。
在一實施例中,此至少一處理器結合可執行電腦程式碼及記憶體儲存裝置經進一步組態以執行下列處理:在針對點節點判定兩個或兩個以上候選標籤時,判定點節點為衝突節點。
在一實施例中,此至少一處理器結合可執行電腦程式碼及記憶體儲存裝置經組態以執行下列處理:藉由判定點節點之鄰近節點之標籤來針對點節點判定候選標籤。
在一實施例中,鄰近節點具有大於點節點之觸碰資料的觸碰資料。
在一實施例中,此至少一處理器結合可執行電腦程式碼及記憶體儲存裝置經組態以執行下列處理:至少基於衝突節點與峰值節點之間的距離來針對衝突節點選擇候選標籤。
在另一實施例中,此至少一處理器結合可執行電腦程式碼及記憶體儲存裝置經組態以執行下列處理:至少基於衝突節點與標籤群組之間的距離來針對衝突節點選擇候選標籤。
100‧‧‧觸控面板
200‧‧‧觸碰控制器
210‧‧‧觸碰資料產生器
220‧‧‧微控制器
230‧‧‧記憶體
300‧‧‧主機
710‧‧‧多觸碰分段演算法
720‧‧‧效能資訊
721‧‧‧峰值節點位置
722‧‧‧方框位置(box position)
723‧‧‧衝突節點位置
724‧‧‧衝突節點之候選標籤
1000‧‧‧觸碰顯示裝置
1100‧‧‧視窗玻璃(window glass)
1200‧‧‧觸控面板
1210‧‧‧觸碰控制器
1300‧‧‧偏光板
1400‧‧‧顯示面板
1410‧‧‧顯示驅動電路
2000‧‧‧觸碰感測器系統
3100‧‧‧行動電話
3200‧‧‧導航
3300‧‧‧電子書
3400‧‧‧攜帶型媒體播放器
3500‧‧‧售票機
3600‧‧‧升降梯
3700‧‧‧自動櫃員機
3800‧‧‧電視
N1‧‧‧節點
N2‧‧‧節點
P1‧‧‧峰值節點
P2‧‧‧峰值節點
P3‧‧‧峰值節點
P4‧‧‧峰值節點
RX1‧‧‧接收電極
RX2‧‧‧接收電極
RX12‧‧‧接收電極
TX1‧‧‧驅動電極
TX2‧‧‧驅動電極
TX3‧‧‧驅動電極
TX4‧‧‧驅動電極
TX11‧‧‧驅動電極
圖1為說明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的在觸碰感測系統中分段多觸碰之方法的流程圖。
圖2A為說明例示性觸碰感測器之圖式。
圖2B為說明在觸碰感測器面板中之每一節點之例示性觸碰資料的圖式。
圖3A至圖3E為說明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的分段多觸碰之方法的圖式。
圖4為詳細說明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的在圖1之方法中判定候選標籤之操作的流程圖。
圖5為詳細說明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的在圖1之方法中標示一點之操作的流程圖。
圖6為詳細說明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的在圖1之方法中標示一點之操作的流程圖。
圖7為說明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的用以執行分段多觸碰之方法之組態的方塊圖。
圖8為說明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的分段多觸碰之方法的流程圖。
圖9為說明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的分段多觸碰之方法的流程圖。
圖10為說明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的組合標籤群組之方法的圖式。
圖11為說明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的再分段標籤群組之方法的圖式。
圖12為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的具有多觸碰分段功能之觸碰感測器系統的方塊圖。
圖13說明根據一實施例的具有安裝在其中之觸碰感測器系統之觸碰顯示裝置的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結構。
圖14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安裝有觸碰感測器系統的各種產品。
現將參看展示有例示性實施例之隨附圖式來更全面地描述本揭露內容。然而,所揭露之實例可以許多不同的形式體現,且不應解釋為限於本文中所闡述的實施例。因此,發明性概念可包含所有修訂、等效物或取代,其包含在本文中所論述之概念及技術範疇中。在圖式中相似參考數字表示相似元件。 在圖式中,為了清楚起見而誇示各種尺寸,諸如層及區域之長度、寬度及厚度。
應理解,當元件被稱為“連接”或“耦接”至另一元件或者在另一元件“上”時,其可直接連接或耦接至另一元件或者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可存在介入元件。對比而言,當元件被稱為“直接連接”或“直接耦接”至另一元件時,不存在介入元件。如本文所使用,術語“及/或”包含相關聯之所列項目中之一或多者的任何及所有組合,且可縮寫成“/”。
應理解,儘管術語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以描述各種元件,但此等元件不應受此等術語限制。除非另有指示,否則此等術語僅用以將一元件與另一者區分。舉例而言,在不脫離本揭露內容之教示的情況下,可將第一節點稱為第二節點,且類似地,可將第二節點稱為第一節點。
如本文中所使用,單數形式“一”及“所述”意欲亦包含複數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清楚指示。應進一步理解,術語“包括”或“包含”在於此說明書中使用時指定所陳述特徵、區域、整體、步驟、操作、元件及/或組件之存在,且並不排除一或多個其他特徵、區域、整體、步驟、操作、元件、組件及/或其群組之存在或添加。
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可藉由理想示意圖參看平面圖及/或橫截面圖來描述。因此,可取決於製造技術及/或容限而修改例示性視圖。因此,所揭露之實施例不限於視圖中所展示之彼等實施例,而包含以製造程序為基礎所形成的組態中之修改。因此,諸圖中所例示之區域具有示意性性質,且諸圖中所展示之區域的形狀例示元件之區域的特定形狀,且特定性質及形狀不限制本發明之態樣。
為了易於描述,諸如“在……之下”、“在……下方”、“下 部”、“在……上方”、“上部”及其類似者之空間相對術語可在本文中用以描述如諸圖中所說明的一元件或特徵與另一(多個)元件或特徵之關係。應理解,空間相對術語意欲除了諸圖中所描繪之定向之外亦包含在使用或操作中之裝置的不同定向。舉例而言,若諸圖中之裝置翻轉,則描述為在其他元件或特徵“下方”或“之下”之元件將定向為在其他元件或特徵“上方”。因此,術語“在……下方”可包含上方及下方兩個定向。裝置可以其他方式定向(旋轉90度或處於其他定向),且本文所使用之空間相對描述詞已被相應地解譯。
除非另有定義,否則本文中所使用之所有術語(包含技術及科學術語)具有與由一般熟習本揭露內容所屬之技術者通常理解之含義相同的含義。應進一步理解,諸如在常用詞典中所定義之術語的術語應解譯為具有與其在相關技術及/或本申請案之上下文中的含義一致之含義,且將不會按理想化或過於形式化的意義來解譯,除非本文中明確地如此定義。
圖1為說明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的在觸碰感測系統中分段多觸碰之方法的流程圖。
當觸碰出現在觸控面板中時,觸碰感測系統可判定有效觸碰是否出現及多觸碰是否出現,且可基於藉由觸碰感測器所收集之觸碰資料來計算觸碰的座標。詳言之,在一實施例中,為了判定多觸碰之出現且計算觸碰之座標,觸控面板的節點基於觸碰資料分段成至少一標籤群組。標籤群組指代具有相同標籤之節點的群組。根據圖1之分段多觸碰之方法,節點可個別地標示且由此分段。在一實施例中,被標示之特徵意謂一節點被給予來自根據多觸碰分段之多個群組當中的群組之唯一識別(unique identification;ID),以便指示此一節點所屬的群組。
參看圖1,在一實施例中,分段多觸碰之方法包含以下操作:獲得觸碰資料(S110);選擇有效節點,諸如隨機有效節點,且將其設定為點節點(S120);搜尋點節點之鄰近節點且判定候選標籤(S130);若兩個或兩個以上候選標籤存在,則根據關於群組類似性之判定的結果選擇一候選標籤,且接著在點節點上標示此一候選標籤(S140);以及判定未標示有效節點之存在(S150)。在操作S150中,若存在未標示有效節點,則所有有效節點藉由重複此方法之操作S120至S140來標示。
下文中,詳細描述圖1之流程圖中的每一操作。首先,在獲得觸碰資料之操作(S110)中,當觸碰出現在觸控面板上時,觸控面板上之每一節點的觸碰資料得以獲得。觸控面板可為如圖2A中所示之互電容型觸控面板。參看圖2A,互電容型觸控面板包含多個驅動電極TX1至TX11及多個接收電極RX1至RX12。儘管圖2A說明包含11個驅動電極及12個接收電極之互電容型觸控面板,但驅動電極及接收電極之數目可改變。又,驅動電極及接收電極之形狀可變化。
在一實施例中,驅動電極TX1至TX11及接收電極RX1至RX12彼此交叉,使得互電容在驅動電極TX1至TX11與接收電極RX1至RX12之間以電力方式產生。在此方面,互電容藉由驅動電極TX1至TX11及接收電極RX1至RX12而產生所在之交叉點可定義為節點。舉例而言,如圖2B中所說明,觸控面板中之節點可為矩陣陣列。為了便於描述,每一節點指示為列與行之組合。舉例而言,在觸控面板上之第四列及第三行的節點指示為節點(4,3)。每一節點可具有一或多個相鄰節點。舉例而言,第一節點之相鄰節點可包含可藉由不經過任何其他節點之直線連接至第一節點的任何節點,且可包含緊接於第一節點之節點,其間無介入節點。
藉由施加恆定電壓脈衝至驅動電極TX1至TX11且藉由由接收電極RX1至RX12收集對應於電壓脈衝之電荷,可能的是量測驅動電極TX1至TX11及接收電極RX1至RX12彼此相交所在之點的電容。在一實施例中,當諸如手指或觸控筆之導體接近節點時,電場出現,使得電容減小。在此方面,藉由量測減小之電容,可能的是獲得如圖2B中所示之每一節點的觸碰資料。舉例而言,節點(3,5)之觸碰資料為21,且節點(5,6)之觸碰資料為107。本文中所涉及之觸碰資料可指示電容值的差。舉例而言,觸碰資料0可指示無觸碰或電容未改變,且更高數目之觸碰資料可指示更強觸碰或電容之更大改變。在一實施例中,在諸圖中所示的與觸碰資料相關之值指示針對每一節點之一或多個觸碰的觸碰強度。觸碰強度可取決於電容之改變(例如,電容之更大改變對應於更大的觸碰強度),且可取決於指示實際觸碰已出現之可能性的其他因素。另外,相同原理可適用於不使用電容型觸控面板之系統中,使得觸碰強度被判定且未經觸碰區域與經觸碰區域之間的相對觸碰強度是用來判定標示的。
接下來,在選擇隨機有效節點且將其設定為點節點之操作(S120)中,來自未標示有效節點當中的隨機有效節點被選擇且接著設定為點節點。點節點意謂執行標示之節點(例如,所選擇節點)。在執行標示之節點設定為第一點節點的情況下,且在此之後,若在第一點節點被標示的同時已存在要求被標示在第一點節點之前的節點,則此節點可設定為新的點節點,例如,第二點節點。
有效節點意謂具有超過特定值之觸碰資料(諸如,等於或大於諸如臨界臨限值之臨限值的觸碰資料)的節點。有效節點可對應於很可能已被觸碰之節點。在觸控面板中,實際觸碰不出現之節點的互電容可歸因於雜訊分量而 改變。在彼情況下,實際觸碰不出現之節點之互電容的改變量可為小的,使得此節點之觸碰資料可為小的。在一些情況下,需要的是,忽略此雜訊誘發之觸碰資料。結果,為了觸碰座標之更大精確度及確切性,有用的是僅標示具有等於或大於臨界臨限值之觸碰資料的有效節點,且不標示雜訊分量。因此,有效節點基於觸碰資料得以判定,且來自未標示有效節點當中的隨機節點被選擇且接著設定為點節點。
參看圖3A,若臨限值為15,則具有小於15之觸碰資料的節點判定為無效節點,且具有等於或大於15之觸碰資料的節點判定為有效節點。臨限值可設定為臨界臨限值,例如,一值,低於此值決定無實際觸碰已出現。儘管節點(2,1)及節點(2,2)為鄰近節點(例如,節點(2,1)及(2,2)彼此緊接,其間無介入節點),但節點(2,1)之觸碰資料為小於臨界值的5,使得節點(2,1)為無效節點,但節點(2,2)之觸碰資料為大於15之36,使得節點(2,2)為有效節點。
圖3B說明在臨界值為15時基於節點之觸碰資料來判定無效節點及有效節點的結果。在圖3B中,標記為灰色之節點為具有小於15之觸碰資料的無效節點,且標記為白色之節點為具有等於或大於15之觸碰資料的有效節點。自有效節點當中,未標示節點設定為點節點。此處,在有效節點及無效節點已經先劃分之後,可能的是藉由選擇來自有效節點當中的隨機節點來設定點節點。然而,亦可能的是藉由順序地掃描節點,且接著藉由判定相應節點是否為有效節點且為已標示的來設定點節點。
返回參看圖1,在選擇有效節點且將其設定為點節點之操作(S120)之後,搜尋點節點周圍之鄰近節點且由此判定候選標籤(S130)。舉例而言,在一實施例中,搜尋所有相鄰節點。候選標籤指代待選擇作為點節點之標籤的可能標籤。候選標籤可為指派給點節點周圍之所有鄰近節點的標籤。 或者,候選標籤可為來自點節點周圍之鄰近節點當中且滿足預定條件之鄰近節點的標籤。舉例而言,候選標籤可為來自點節點周圍之鄰近節點當中且具有大於點節點之觸碰資料或觸碰強度的觸碰資料或觸碰強度之鄰近節點的標籤。參看圖3C,來自有效節點當中之除節點(2,2)及節點(3,4)以外的節點用標籤1或標籤2來標示。為了用為36之觸碰資料標示節點(2,2),節點(2,2)設定為第一點節點。當第一點節點周圍之鄰近節點被搜尋時,具有大於第一點節點之觸碰資料的節點為具有為128之觸碰資料的節點(3,2),及具有為102之觸碰資料的節點(3,3)。在此方面,由於節點(3,2)及節點(3,3)皆用標籤1標示,因此標籤1判定為第一點節點之候選標籤。
在具有為82之觸碰資料的節點(3,4)為第一點節點的情況下,節點(3,4)周圍之鄰近節點被搜尋以選擇具有大於第一點節點之觸碰資料的觸碰資料的鄰近節點。節點(3,3)之觸碰資料為102,且節點(3,5)之觸碰資料為101,使得節點(3,3)及節點(3,5)之觸碰資料大於第一點節點的觸碰資料。在此方面,節點(3,5)用標籤2標示且節點(3,3)用標籤1標示。因此,標籤1及標籤2可判定為候選標籤。
圖3C對應於點節點周圍之相鄰、鄰近節點(亦即,待標示之節點)皆被標示的情況。然而,在來自點節點周圍之鄰近節點當中且具有大於點節點之觸碰資料的觸碰資料的鄰近節點未被標示的情況下,鄰近節點可在點節點之前被標示,且接著候選標籤可得以決定。或者,在點節點之鄰近節點中之至少一者未被標示的情況下,此至少一未標示鄰近節點可被標示且接著候選標籤可得以決定。然而,與決定候選標籤相關之條件可變化。
接下來,當兩個或兩個以上候選標籤存在時,根據關於群組類似性 之判定的結果選擇來自標籤當中之一候選標籤,且接著將其指派給點節點(S140)。舉例而言,標示候選標籤之節點的群組(在下文中,稱為‘標籤群組’)與點節點之間的群組類似性被判定,且與點節點具有最高群組類似性之標籤群組的一候選標籤可選擇作為點節點之標籤。此處,群組類似性為相對索引,其指示針對點節點適合於包含來自候選標籤之標籤群組當中的哪一標籤群組。群組類似性可基於各種條件而判定。舉例而言,群組類似性可基於用候選標籤所標示之標籤群組的點節點與峰值節點之間的在觸控面板上之距離而判定。此處,峰值節點指代來自包含在一標籤群組中之有效節點當中的具有最大觸碰資料(例如,最高觸碰強度)之節點。又,或者,群組類似性可基於標籤群組與點節點之間的距離(例如,點節點與標籤群組之實體中心或平均觸碰強度中心之間的距離)、標籤群組之峰值節點的觸碰資料與點節點之觸碰資料之間的差、點節點之觸碰資料與包含在標籤群組中之鄰近節點之觸碰資料之間的差,或其類似者而判定。另外,群組類似性可藉由組合前述判定方法而判定。舉例而言,判定方法中之不同者可被給予優於其他者之優先級,或可用某些因子加權,以便判定群組類似性。然而,群組類似性之判定不限於前述判定方法,且由此群組類似性之判定的實例可變化。
舉例而言,在節點(3,4)設定為圖3C中之第一點節點的情況下,標籤1及標籤2為候選標籤,使得第一點節點與分別用標籤1及標籤2標示之第一標籤群組及第二標籤群組中的每一者之間的群組類似性得以判定。當群組類似性是藉由峰值節點與點節點之間的距離判定時,第一標籤群組之峰值節點為具有為128之觸碰資料的節點(3,2),且第二標籤群組之峰值節點為具有為101之觸碰資料的節點(3,5)。當峰值節點中之每一者與為第一點節點之節點(3,4)之間的距離被判定時,節點(3,5)更接近於第一點節點。因此,與第二標籤群組之群組類 似性大於第一標籤群組之群組類似性。因此,標籤2判定為第一點節點之標籤。因此,標籤2指派給節點(3,4)。
返回參看圖1,當決定點節點之標籤(S140)時,判定是否存在來自其他有效節點當中之未標示有效節點(S150)。若未標示有效節點存在,則來自未標示有效節點當中之節點(例如,隨機節點,或根據特定選擇次序所選擇之節點)選擇作為點節點,且接著標示根據前述操作而執行。當重複圖1之操作S120至S140直至無來自有效節點當中之未標示有效節點為止時,所有有效節點如圖3D中所說明而標示,且結果,節點基於分別在有效節點上標示之標籤而分段成預定標籤群組。節點可僅基於具有不同標籤而分段成多個群組。或者,分段程序可於被標示的節點的掃描處執行,且具有第一標籤之節點與第一觸碰相關聯,且具有第二標籤之節點與第二觸碰相關聯,藉此將節點分段成對應於不同觸碰的群組。
前述內容對應於點節點之候選標籤為兩個標籤的情況,且在此方面,在點節點之候選標籤為三個或三個以上標籤的情況下,來自候選標籤當中且待指派給點節點的標籤可藉由判定群組類似性而決定。
圖3E為說明圖1之流程圖的分段多觸碰之例示性方法的圖式,其對應於點節點之候選標籤為三個或三個以上標籤的情況。
參看圖3E,除當前節點(3,4)以外之有效節點用標籤1、標籤2及標籤3中之一者標示。節點(3,4)設定為第一點節點(S120),且鄰近節點被搜尋以選擇具有大於第一點節點之觸碰資料的觸碰資料的鄰近節點。具有大於第一點節點之觸碰資料的觸碰資料的鄰近節點為節點(3,3)、節點(2,4)及節點(3,5),且在節點上標示之標籤1、標籤2及標籤3決定為第一點節點的候選標籤(S130)。 由於候選標籤為兩個或兩個以上標籤,因此第一點節點與包含候選標籤之標籤群組中之每一者之間的群組類似性得以判定,且接著一候選標籤被選擇。根據關於群組類似性之判定之實例中的一者,每一標籤群組之峰值節點的觸碰資料可與第一點節點之觸碰資料相比較,且包含具有最類似於第一點節點之觸碰資料的觸碰資料之峰值節點的標籤群組可判定為具有最高群組類似性的群組。為第一標籤群組之峰值節點的節點(1,4)之觸碰資料為99,且為第二標籤群組之峰值節點的節點(3,2)之觸碰資料為128。又,為第三標籤群組之峰值節點的節點(3,5)之觸碰資料為101。在一實施例中,由於第一點節點之觸碰資料為82,因此第一標籤群組之峰值節點的觸碰資料與第一點節點之觸碰資料之間的差最小。因此,第一標籤群組可判定為具有最高群組類似性之群組,且來自候選標籤當中的標籤1被選擇且接著指派給為第一點節點的節點(3,4)(S140)。由於不再有未標示有效節點,因此在有效節點上之標示結束,且接著有效節點分段成三個標籤群組。
圖4為詳細說明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的在圖1之方法中判定候選標籤之操作(S130)的流程圖。
參看圖4,搜尋點節點周圍之鄰近節點以選擇具有大於點節點之觸碰資料的觸碰資料的鄰近節點(操作S410)。如圖3A中所說明,若節點以矩陣排列,則點節點周圍之8個節點可判定為鄰近節點。然而,此為實例,且由此,鄰近節點之範圍可根據節點之陣列形狀或設計者之意圖而改變。在一實施例中,若無具有大於點節點之觸碰資料的觸碰資料的鄰近節點存在,則判定無對應於點節點之候選標籤。
接下來,判定是否存在來自被選擇的鄰近節點當中的未標示節點(操作S420)。若存在來自被選擇的鄰近節點當中的未標示節點,則將未標示 鄰近節點設定為新的點節點且標示其(操作S430)。在操作S430中,未標示鄰近節點可根據判定候選標籤之操作(S130)及標示點節點之操作(S140)來標示。
當被選擇的鄰近節點皆被標示時,將被選擇的鄰近節點之標籤決定為待指派給點節點的候選標籤(操作S440)。
如上文所描述,在一實施例中,在具有大於點節點之觸碰資料的觸碰資料的鄰近節點上標示之標籤決定為點節點的候選標籤,使得點節點之候選標籤必須在被選擇的鄰近節點之標籤皆已決定之後決定。因此,當存在未標示之被選擇的鄰近節點時,未標示被選擇的鄰近節點設定為新的點節點,例如,第二點節點,且標示在其上執行。在此方面,在第二點節點皆被標示之後,亦即,在被選擇的鄰近節點皆被標示之後,點節點之候選標籤得以決定。若在所有鄰近節點被標示之後,無一者具有高於點節點之觸碰資料,則在一實施例中,點節點可接著用新的群組標籤標示。
圖5為詳細說明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的在圖1之方法中標示點節點之操作(S140)的流程圖。
當點節點之候選標籤根據上文參看圖4所描述的特徵而決定時,判定候選標籤之數目是否為至少兩個(操作S510)。若候選標籤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候選標籤,則判定點節點與用候選標籤所標示之節點群組中之每一者之間的群組類似性,選擇候選標籤中之一候選標籤,且接著將被選擇的候選標籤指派給點節點(操作S520)。此處,當存在來自點節點周圍之鄰近節點當中的未標示鄰近節點時,標示點節點之操作可更包含標示未標示鄰近節點的操作。舉例而言,在點節點周圍之鄰近節點皆被標示之後,點節點與用候選標籤所標示 之節點群組中的每一者之間的群組類似性可得以判定。標示未標示鄰近節點之操作可與判定候選標籤之操作(S130)及標示點節點的操作(S140)相同。因此,省略其詳細描述。
若點節點不包含至少兩個候選標籤,則判定是否僅存在一候選標籤(操作S530)。若僅存在一候選標籤,則將此候選標籤指派給點節點(操作S520)。
當判定無候選標籤時,判定是否至少一有效節點存在於點節點周圍的鄰近節點中(操作S550)。在一實施例中,若至少一有效節點存在於點節點周圍之鄰近節點中,但其具有低於點節點的觸碰資料值,則將新的標籤指派給點節點(S560),且若有效節點不存在於點節點周圍的鄰近節點中,則將點節點處理成無效節點(操作S570)。舉例而言,標籤0可指派給點節點,使得點節點處理成無效節點。
候選標籤不存在於鄰近節點中之事實意謂鄰近節點中無一者具有大於點節點之觸碰資料的觸碰資料。在一實施例中,若來自鄰近節點當中的至少一鄰近節點為有效節點,則點節點為來自具有歸因於同一觸碰而在觸控面板上改變之實體量的節點當中(亦即,來自具有減小之互電容的節點當中)的具有實體量之最大變化的節點。有很大可能性的是,點節點及點節點周圍之鄰近節點用相同標籤標示。又,具有大於點節點周圍之鄰近節點之觸碰資料的觸碰資料之節點(例如,點節點)定義為峰值節點。
另一方面,若點節點周圍之鄰近節點皆為無效節點,則儘管點節點之觸碰資料可等於或大於臨界值,但有很大可能性的是,觸碰資料並非藉由實際觸碰招致而是藉由雜訊招致。因此,在一實施例中,在此情形下的點節點處理成無效節點。
在圖5之流程圖中,判定是否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候選標籤(操作S510),且若無兩個或兩個以上候選標籤,則順序地判定是否僅存在一候選標籤(操作S530)。然而,操作之次序不限於此。舉例而言,判定是否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候選標籤之操作(操作S510)及判定是否僅存在一候選標籤之操作(操作S530)可同時執行。在某些實施例中,候選標籤之數目被決定,且接著後續操作S520、S540、S560及S570可根據候選標籤之數目選擇性地執行。
如上文所描述,在一實施例中,當點節點根據數個候選標籤標示時,執行標記操作以指示點節點已被標示(操作S580)。
下文中,參看圖3A描述在圖1、圖4及圖5之流程圖中分段多觸碰之方法的實例。
假定,臨界值為15,且有效節點中無一者已被標示。掃描操作自節點(1,1)執行,以便搜尋來自有效節點當中的未標示節點。由於節點(2,2)為未被標示之第一個被掃描的有效節點,因此節點(2,2)設定為點節點(圖1之操作S120)。節點(2,2)為在當前時間執行標示之當前節點,使得節點(2,2)設定為第一點節點。
第一點節點周圍之八個鄰近節點被搜尋以發現候選標籤。結果,來自鄰近節點當中且具有大於第一點節點之觸碰資料的觸碰資料(指示高於第一點節點之觸碰強度)的節點(3,2)及節點(3,3)被選擇(圖4之操作S410)。
判定節點(3,2)及節點(3,3)中之任一者是否未被標示(圖4之操作S420)。由於節點(3,2)及節點(3,3)中之全部尚未標示,因此節點(3,2)及節點(3,3)設定為新的點節點,例如,第二點節點,且接著被標示(操作S430)。
在新的點節點上之標示可根據判定點節點之候選標籤的操作 (圖4之流程圖的操作)及標示點節點之操作(圖5之流程圖的操作)來執行。首先,節點(3,2)之標籤被決定。針對此決策,節點(3,2)設定為第二點節點,且其鄰近、相鄰節點被搜尋(操作S410)。由於鄰近節點中無一者具有大於節點(3,2)之觸碰資料的觸碰資料,因此無候選標籤。由於無候選標籤且存在來自8個鄰近節點當中的6個有效節點,因此節點(3,2)為峰值節點。因此,將新的標籤1指派給節點(3,2)(操作S560)。將標籤1指派給節點(3,2),且執行標記操作以指示節點(3,2)為被標示的節點(操作S580)。舉例而言,用於觸控面板之處理器可針對每一節點產生輸入項記錄檔,從而指示彼節點何時已被標示且指示彼節點已被指派哪一標籤。
接下來,節點(3,3)設定為第二點節點,且其鄰近節點被搜尋(操作S410)。自鄰近節點當中,節點(3,2)大於節點(3,3)。因此,節點(3,2)之標籤1決定為候選標籤(操作S440)。由於僅一候選標籤存在,因此標籤1指派為節點(3,3)之標籤(操作S550),且標記操作被執行以指示節點(3,3)是已被標示的(操作S560)。
經由前述程序,為節點(2,2)(其為點節點)周圍之被選擇的鄰近節點的節點(3,2)及節點(3,3)皆被標示,使得方法返回至節點(2,2)且接著判定候選標籤(操作S440)。為被選擇的鄰近節點之節點(3,2)及節點(3,3)的標籤為標籤1。由於僅存在一候選標籤,因此標籤1決定為第一點節點之標籤。因此,標籤1指派給節點(2,2)(操作S540)。
藉由再次掃描節點,來自有效節點當中的可為隨機選擇節點之未標示節點被選擇且設定為點節點(圖1之操作S120)。在此方面,節點(2,3)設定為第一點節點。第一點節點周圍之鄰近節點被搜尋,且由此具有大於節點(2,3)之觸碰資料的觸碰資料的節點(2,2)、節點(3,2)、節點(3,3)及節點(3,4)被選擇 (圖4之操作S410)。判定節點(2,2)、節點(3,2)及節點(3,3)用標籤1標示,但節點(3,4)未被標示(操作S420)。因此,節點(3,4)設定為第二點節點且接著被標示(操作S430)。為了標示第二點節點,為第二點節點之節點(3,4)周圍的鄰近節點被搜尋,且接著具有大於第二點節點之觸碰資料的觸碰資料之節點(3,3)及節點(3,5)被選擇(操作S410)。在此方面,節點(3,3)被標示,但節點(3,5)未被標示,使得節點(3,5)設定為第三點節點且接著被標示(操作S430)。為了標示第三點節點,第三點節點周圍之鄰近節點被搜尋,且具有大於第三點節點之觸碰資料的觸碰資料之鄰近節點被選擇(操作S410)。然而,鄰近節點中無一者具有大於第三點節點之觸碰資料的觸碰資料,且鄰近節點中之至少一者為有效節點,使得節點(3,5)為峰值節點。因此,新的標籤指派給節點(3,5)(操作S560)。由於標籤1在另一有效節點上標示,因此為新的標籤之標籤2指派為節點(3,5)的標籤。
由於第三點節點之標籤決定為標籤2,因此方法返回至節點(3,4)且決定第二點節點的候選標籤。由於候選標籤包含兩個標籤(亦即,標籤1及標籤2),因此為第二點節點之節點(3,4)與標籤1之標籤群組及標籤2之標籤群組中的每一者之間的群組類似性得以判定。在一實施例中,群組類似性基於峰值節點與第二點節點之間的距離而判定。在此方面,用標籤1標示的標籤群組之峰值節點為節點(3,2),且用標籤2標示的標籤群組之峰值節點為節點(3,5)。由於節點(3,5)更接近於為第二點節點之節點(3,4),因此可能的是,判定用標籤2標示的標籤群組與第二點節點具有更高的群組類似性。因此,標籤2選擇作為節點(3,4)(其為第二點節點)之標籤,且指派給節點(3,4)。
由於第二點節點之標籤決定為標籤2,因此方法返回至為第一點節 點之節點(2,3),且接著決定候選標籤。自被選擇的鄰近節點當中,節點(2,2)、節點(3,2)及節點(3,3)用標籤1標示,且節點(3,4)用標籤2標示,使得標籤1及標籤2變成候選標籤,且接著在一實施例中,群組類似性基於峰值節點與第一點節點之間的距離而判定。結果,判定用標籤1標示之標籤群組與第一點節點具有更高的群組類似性。因此,標籤1選擇作為節點(2,3)(其為第一點節點)之標籤,且標籤1指派給節點(2,3)。
其他有效標籤以前述方式標示。藉由進行此,有效節點可分段成用標籤1標示之標籤群組及用標籤2標示的標籤群組,如圖3D中所示。在一實施例中,相同準則遍及標示程序而使用,以判定群組類似性(例如,在以上實例中的峰值節點與點節點之間的距離)。
上文中,參看圖3A之實例詳細描述分段多觸碰之方法。然而,一或多個實施例不限於此實例。舉例而言,點節點之標籤可在點節點周圍之鄰近節點皆被標示之後被選擇,或者各種條件可用來考慮以判定群組類似性。
圖6為詳細說明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的在圖1之方法中標示點節點之操作(S140)的流程圖。
當點節點之候選標籤根據上文參看圖4所描述的特徵而決定時,判定候選標籤之數目是否為至少兩個(操作S610)。若候選標籤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候選標籤,則將點節點設定為衝突節點且接著儲存衝突節點(操作S620)。
若候選標籤不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候選標籤,則標示點節點(操作S640)。此標示可與在圖5之流程圖中關於具有一候選標籤之情況或具有零個候選標籤之情況的標示操作(操作S530至S570)相同。
接下來,判定是否存在來自除衝突節點以外之有效節點當中的未標 示有效節點(操作S640)。若存在未標示有效節點,則此有效節點被標示。因此,選擇有效節點作為點節點且標示點節點之程序被重複。關於未標示有效節點,圖1之操作S120至S130及圖6之操作S610至S630重複。在此程序中,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候選標籤之節點可設定為衝突節點且接著被儲存,且節點中的剩餘者可用特定標籤標示。
在除衝突節點以外的所有有效節點被標示之後,衝突節點被標示。
可隨機地選擇衝突節點(操作S650)。然後,判定標籤群組與被選擇的衝突節點之間的群組類似性,且選擇一候選標籤且接著將其指派給被選擇的衝突節點(操作S660)。群組類似性之判定可以與如圖1中所示的在點節點與分別用候選標籤標示的節點群組中之每一者之間的群組類似性之判定相同的方式執行。因此,此處省略其詳細描述。
當被選擇的衝突節點被標示時,判定是否存在未標示衝突節點(操作S670)。若未標示衝突節點存在,則前述標示操作S650及S660重複。
圖7為說明用以執行根據一實施例的分段多觸碰之方法之組態的方塊圖。
為了執行分段多觸碰之方法,多觸碰分段演算法710被執行且效能資訊720之多個片段被配置。
在一實施例中,多觸碰分段演算法710為實施圖1、圖4、圖5及圖6之方法之操作的演算法,且效能資訊720之多個片段在多觸碰分段演算法710之執行期間產生且接著儲存在記憶體或其他儲存區域中。多觸碰分段演算法710可藉由使用軟體之一或多個處理器來執行,此軟體諸如使用以一或多種電腦可讀程式碼語言書寫之可執行電腦程式碼的一或多個程式。此一或多個處理器可與記 憶體或其他儲存區域通信。效能資訊720之多個片段可儲存在記憶體中,且可在多觸碰分段演算法710之執行期間存取及使用。
效能資訊720可包含峰值節點位置721、方框(box)位置722、衝突節點位置723、衝突節點之候選標籤724,及其類似者。舉例而言,當標籤群組(其為用相同標籤標示的節點之群組)之近似範圍界定為具有能夠包含標籤群組之所有節點之最小大小的矩形時,方框位置722指示在觸控面板上之矩形的位置。舉例而言,標籤群組之矩形的位置可指示在左上點及右下點處之節點的位置或在右上點及左下點處之節點的位置。參看圖3C,對應於標籤1之標籤群組的方框位置722可為(2,1)及(4,3)。
當節點在多觸碰分段演算法710之執行期間決定為峰值節點且新的標籤被指派時,峰值節點位置721被儲存。又,無論何時在每一節點被標示時,相應標籤之方框位置722被儲存。被儲存之峰值節點位置721及方框位置722可被存取,且用以在點節點與標籤群組之間的群組類似性被判定時,判定距峰值節點之距離、距標籤群組之距離,或其類似者。
又,根據圖6之操作S620,當點節點為衝突節點時,衝突節點、衝突節點位置723及衝突節點之候選標籤724被儲存,且被儲存的資訊可用以判定衝突節點的標籤。
圖8為說明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的分段多觸碰之方法的流程圖。
圖8之分段多觸碰的方法包含以下操作:獲得觸碰資料(S810),標示有效節點且分段標籤群組(S820),及校正標籤群組(S830)。
獲得觸碰資料(S810)及分段標籤群組(S820)之操作可與圖1之方法中的操作S110至S150相同。因此,省略其詳細描述。
圖8之分段多觸碰的方法更包含校正操作(S830),其中,在有效 節點皆被標示且用相應標籤標示的節點分段成相應標籤群組之後,標籤群組被組合或再分段。此處,一標籤群組可對應於一觸碰之出現。
當一觸碰出現在觸碰感測器系統之觸控面板上時,若有效節點分段成兩個標籤群組且由此其判定為兩個觸碰之出現,或相反地,當關於多觸碰之有效節點群聚成一標籤群組且由此其判定為一觸碰之出現時,且若觸碰座標根據此等出現而計算,則具有多觸碰系統之電子裝置可執行不同於使用者意圖的操作。因此,為了增加多觸碰分段之確切性,校正操作(S830)被執行以根據預定條件組合標籤群組或將一標籤群組再分段成兩個或兩個以上標籤群組。
圖9為說明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的分段多觸碰之方法的流程圖。
參看圖9,在標籤群組根據有效節點之標籤被分段之後,選擇標籤群組中之一者(操作S910)。
判定是否存在標籤群組需要與被選擇的標籤群組組合(操作S920)。針對組合之請求可根據各種方法而判定。舉例而言,是否組合標籤群組可藉由將定位在被選擇的標籤群組之峰值節點與鄰近於被選擇的標籤群組之標籤群組的峰值節點之間的節點之觸碰資料與兩個峰值節點中之每一者的觸碰資料相比較來判定。
參看圖10,自定位在具有標籤1之標籤群組1的峰值節點P1與具有標籤2之標籤群組2的峰值節點P2之間的節點當中,具有最小觸碰資料之節點N1與峰值節點P1及峰值節點P2中之每一者的觸碰資料相比較。節點N1與峰值節點P1被比較,且節點N1與峰值節點P2被比較,且作為兩個比較之結果,當兩個比較之結果中的一者或兩個比較之兩個結果等於或大於預定值時,可判定標籤群組1及標籤群組2必須組合。舉例而言,若節點N1之觸碰資料對節點P1之觸碰 資料的比率及節點N1之觸碰資料對節點P2之觸碰資料的比率中之一者或兩者等於或大於預定值,則判定標籤群組1及標籤群組2必須組合。類似地,自定位在標籤群組3之峰值節點P3與標籤群組4之峰值節點P4之間的節點當中,具有最小觸碰資料之節點N2與峰值節點P3及峰值節點P4中之每一者的觸碰資料相比較,且判定是否組合標籤群組3與標籤群組4。
在另一實例中,若包含在定位在預定範圍內之兩個標籤群組中之每一者中的節點之數目等於或小於預定值,或若包含在兩個標籤群組中之節點的數目在其加總時超過預定值,則判定兩個標籤群組需要被組合。
接下來,當存在標籤群組需要被組合時,組合此等標籤群組(操作S930)。若無標籤群組需要被組合,則判定是否將群組分段成兩個或兩個以上標籤群組(操作S940)。關於分類之判定可根據各種方法執行。舉例而言,如圖11中所說明,當沿著包含在標籤群組中之節點所形成的觸控信號之外線包含至少兩個凸起部分時,可判定標籤群組需要再分段成至少兩個標籤群組。
當判定標籤群組需要再分段時,可將標籤群組再分段成至少兩個標籤群組(操作S950)。接下來,判定是否存在未關於校正而檢查的其他標籤群組(操作S960),且接著對此等其他標籤群組執行前述標籤校正操作S910至S950。
圖12為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的具有多觸碰分段功能之觸碰感測器系統的方塊圖。
觸碰感測器系統包含觸控面板100及觸碰控制器200,且可包括為諸如下文所論述之產品之部分的設備。
當觸碰出現時,觸控面板100傳輸在觸碰之點處的實體特性之改變至觸碰控制器200。舉例而言,當觸控面板100為靜電電容型觸控面板時,指示 在觸碰之點處的互電容之改變的觸控信號可傳輸至觸碰控制器200。
觸碰控制器200藉由量測自觸控面板100所接收之觸控信號來辨識觸碰之出現,計算觸碰之出現點的座標,且提供座標至主機300。主機300可為(例如)具有安裝在其中之觸碰感測器系統的電子裝置之應用程式處理器。
在一實施例中,觸碰控制器200包含觸碰資料產生器210、微控制器220及記憶體230。
觸碰資料產生器210基於自觸控面板100所接收之觸控信號產生觸碰資料,且傳輸觸碰資料至微控制器220。微控制器220基於觸碰資料判定觸碰之出現,且計算觸碰之點的座標。記憶體230儲存各種類型之資訊或演算法,此等資訊或演算法用於觸碰控制器200之操作。藉由觸碰資料產生器210所產生之觸碰資料或用於觸碰之座標之計算的資訊可被儲存。多觸碰分段演算法710及效能資訊720之多個片段可儲存在記憶體230中,但不限於此。多觸碰分段演算法710或效能資訊720之多個片段可儲存在微控制器220的內部儲存區域中。
當觸碰出現在觸控面板100上時,觸控信號傳輸至觸碰控制器200。觸碰資料產生器210接收觸控信號且接著產生觸碰資料。在一實施例中,自觸控面板100所傳輸之觸控信號為類比信號。觸碰資料產生器210藉由放大且接著轉換觸控信號來產生觸碰資料,此觸碰資料為數位信號。微控制器220自諸如記憶體230之儲存區域載入多觸碰分段演算法710,且接著執行此演算法。微控制器220可儲存在多觸碰分段演算法710之執行期間所產生的效能資訊720,或可藉由使用所儲存之效能資訊720執行分段多觸碰之方法來計算觸碰的座標。
圖13說明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的具有安裝在其中之觸碰感測器系統之觸碰顯示裝置1000的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結構。
觸碰顯示裝置1000可包含視窗玻璃(window glass)1100、觸控面板1200及顯示面板1400。又,針對光學特性之偏光板1300可另外安置在觸控面板1200與顯示面板1400之間。
觸碰控制器1210執行根據此一或多個實施例之分段多觸碰的方法。觸碰控制器1210可安裝至可撓性PCB,此可撓性PCB以板上晶片(chip-on-board;COB)之形式連接在觸控面板1200與主板之間。然而,觸碰控制器1210不限於此且由此可安裝在圖形系統之主板上。
一般而言,視窗玻璃1100由諸如丙烯或加強玻璃之材料製造,且保護模組抵抗歸因於重複觸碰之外部震動或擦傷。觸控面板1200藉由使用諸如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ITO)之透明電極圖案化電極而在玻璃基板或聚對苯二甲酸伸乙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薄膜上形成。觸碰控制器1210偵測每一電極之電容改變、分段多觸碰,且接著提取觸碰座標。顯示面板1400是藉由結合由上玻璃及下玻璃形成之兩塊玻璃而形成。又,一般而言,顯示驅動電路1410以玻璃上晶片(chip-on-glass;COG)之形式附著在行動裝置的顯示面板上。在另一實例中,觸碰控制器1210及顯示驅動電路1410可在一半導體晶片中整合。
圖14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可安裝有觸碰感測器系統2000的各種例示性產品。
目前,觸控螢幕型產品用於各種領域中,且歸因於其空間優點,觸控螢幕型產品正迅速替代按鈕型裝置。最高需求正出現在行動電話領域中,此領域由智慧型電話主導。詳言之,行動電話不僅對其便利性非常敏感而且對其終端機大小敏感。因此,眾所周知的是,最近,不具有單獨鍵或具有最小數目個鍵之觸控電話型行動電話備受關注。因此,觸碰感測器系統2000可不僅應用 於行動電話3100而且廣泛應用於導航3200、電子書(e-book)3300、攜帶型媒體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PMP)3400、用於地鐵系統或其類似者中之售票機3500、升降梯3600、銀行之自動執行存現金或取現金的自動櫃員機(automatic teller machine;ATM)3700、使用觸控螢幕之電視3800,或其類似者。另外,觸碰顯示裝置正迅速替代在需要使用者介面之所有領域中的習知按鈕型介面,且為了允許前述裝置根據使用者在觸碰顯示裝置上的觸碰而準確操作,根據本文中所描述之一或多個實施例的分段多觸碰之方法可顯著且有用地應用於此。
儘管本發明已參考其例示性實施例特定地展示且描述,但應理解,在不脫離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可在其中進行形式及細節上的各種改變。

Claims (19)

  1. 一種在觸碰感測器系統中分段多觸碰之方法,包括:從具有等於或大於觸碰感測器面板之臨限值之觸碰資料的有效節點當中選擇一觸碰感測器面板之有效節點,藉此設定點節點;搜尋所述點節點周圍之鄰近節點,藉此針對所述點節點判定一或多個候選標籤;以及當所述點節點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候選標籤時,從所述兩個或兩個以上候選標籤當中選擇標籤,所述被選擇的標籤是所述兩個或兩個以上候選標籤的標籤群組當中且與所述點節點具有最高群組類似性的標籤群組的標籤,且指派所述被選擇的標籤給所述點節點,藉此標示所述點節點。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在觸碰感測器系統中分段多觸碰之方法,其中所述候選標籤之所述判定包含:當所述鄰近節點所具有的觸碰資料大於所述點節點之觸碰資料時,以所述鄰近節點之標籤作為所述點節點的所述候選標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在觸碰感測器系統中分段多觸碰之方法,其中,當所述鄰近節點所具有的觸碰資料大於所述點節點之觸碰資料且當來自於所述鄰近節點當中的至少一鄰近節點未被標示時,所述判定所述候選標籤中之一或多者包括:設定所述至少一鄰近節點作為新的點節點,標示所述新的點節點,且基於具有大於所述新的點節點之觸碰資料的所述鄰近節點之所述標籤針對所述點節點判定候選標籤。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在觸碰感測器系統中分段多觸碰之方 法,其中,當僅存在一候選標籤時,所述標示所述點節點包括指派所述一候選標籤給所述點節點。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在觸碰感測器系統中分段多觸碰之方法,其中,當無候選標籤待指派給所述點節點時,所述點節點之所述標示包括:若來自所述鄰近節點當中的至少一鄰近節點為有效節點,則指派新的標籤給所述點節點,以及若有效節點不存在於所述鄰近節點中,則將所述點節點處理成無效節點。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在觸碰感測器系統中分段多觸碰之方法,其中,當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候選標籤時,所述點節點之所述標示包括設定所述點節點作為衝突節點且儲存所述衝突節點,且接著重複另一點節點之設定、另一候選標籤之判定及標示所述另一點節點的動作,以標示除所述衝突節點以外的有效節點,且在除所述衝突節點以外的所述有效節點被標示之後,所述衝突節點藉由針對所述衝突節點選擇標籤而標示。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在觸碰感測器系統中分段多觸碰之方法,其中所述群組類似性是根據所述點節點與來自包含在所述標籤群組中之所述有效節點當中的峰值節點之間的距離而判定。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在觸碰感測器系統中分段多觸碰之方法,其中所述群組類似性是根據所述標籤群組與所述點節點之間的距離而判定。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在觸碰感測器系統中分段多觸碰之方法,其中所述群組類似性是根據所述點節點之觸碰資料與來自包含在所述標籤群組中之所述有效節點當中的峰值節點之觸碰資料之間的差而判定。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在觸碰感測器系統中分段多觸碰之方法,其中所述群組類似性是根據所述點節點之觸碰資料與包含在所述標籤群組中之鄰近節點的觸碰資料之間的差而判定。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在觸碰感測器系統中分段多觸碰之方法,其中搜尋鄰近節點包含搜尋緊接於所述點節點之節點,其中無節點定位在所述點節點與緊接於所述點節點的所述節點之間,且其中所述觸碰資料基於包含在觸控面板中之每一節點的電容而獲得。
  12. 一種在觸碰感測器系統中分段多觸碰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獲得包含在觸控面板中之多個節點中之每一者的觸碰資料;選擇來自具有等於或大於臨限值之觸碰資料的節點當中的節點,其中當兩個或兩個以上標籤指派在具有大於所述被選擇的節點之觸碰資料的其他節點當中時,所述其他節點為所述被選擇的節點周圍之鄰近節點,用被選擇的標籤標示所述被選擇的節點,其中所述被選擇的標籤是來自所述兩個或兩個以上標籤當中且基於所述被選擇的節點的最高群組類似性來選擇;以及由於所述多個節點中之所有有效節點被標示,因此根據被指派的標籤將所述有效節點分段成一或多個標籤群組。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在觸碰感測器系統中分段多觸碰之方法,更包括組合來自所述一或多個標籤群組當中的至少兩個鄰近標籤群組,或將一標籤群組再分段成至少兩個標籤群組,藉此來執行校正。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在觸碰感測器系統中分段多觸碰之方法,其中所述校正包括:將所述至少兩個鄰近標籤群組之每一峰值節點的觸 碰資料與定位在所述至少兩個鄰近標籤群組之所述峰值節點之間的節點之觸碰資料相比較以決定是否組合所述至少兩個鄰近標籤群組,或判定呈所述一標籤群組之形狀之至少兩個凸起部分的存在以決定是否將所述一標籤群組再分段成至少兩個標籤群組。
  15. 一種觸碰感測器設備,包括:至少一處理器;可執行電腦程式碼;記憶體儲存裝置;以及觸控面板,包含用於感測觸碰之多個節點;其中所述至少一處理器結合所述可執行電腦程式碼及所述記憶體儲存裝置經組態以執行下列處理:判定點節點之候選標籤;判定所述觸控面板之所述點節點為衝突節點;在所述記憶體儲存裝置中儲存所述衝突節點之衝突節點位置;以及至少基於所述衝突節點與峰值節點之間的距離,選擇所述候選標籤作為所述衝突節點的標籤。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觸碰感測器設備,其中所述至少一處理器結合所述可執行電腦程式碼及所述記憶體儲存裝置經組態以執行下列處理:當兩個或兩個以上候選標籤針對所述點節點被判定時,判定所述點節點為所述衝突節點。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觸碰感測器設備,其中所述至少一處理器結合所述可執行電腦程式碼及所述記憶體儲存裝置經組態以執行下列處理:判定所述點節點之鄰近節點之標籤,藉此針對所述點節點判定所述候選標籤。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觸碰感測器設備,其中所述鄰近節點的觸碰資料大於所述點節點之觸碰資料的觸碰資料。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觸碰感測器設備,其中所述至少一處理器結合所述可執行電腦程式碼及所述記憶體儲存裝置經組態以執行下列處理:至少基於所述衝突節點與標籤群組之間的距離來針對所述衝突節點選擇所述候選標籤。
TW101142578A 2011-12-30 2012-11-15 觸碰感測系統中分段多觸碰的方法及觸碰感測器設備 TWI5741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147422A KR101885216B1 (ko) 2011-12-30 2011-12-30 터치 센서 시스템의 멀티 터치 구분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1803A TW201331803A (zh) 2013-08-01
TWI574182B true TWI574182B (zh) 2017-03-11

Family

ID=48677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2578A TWI574182B (zh) 2011-12-30 2012-11-15 觸碰感測系統中分段多觸碰的方法及觸碰感測器設備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41208B2 (zh)
KR (1) KR101885216B1 (zh)
CN (1) CN103186286B (zh)
TW (1) TWI5741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0147B (zh) * 2011-10-26 2014-08-21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多觸碰物件之識別方法
WO2014015032A2 (en) 2012-07-19 2014-01-23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Touchscreen data processing
US9342196B2 (en) * 2012-07-19 2016-05-17 Parade Technologies, Ltd. Hardware accelerator for touchscreen data processing
JP2015053034A (ja) * 2013-08-07 2015-03-19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CN110850705B (zh) * 2013-09-03 2021-06-29 苹果公司 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表冠输入
US20150277609A1 (en) * 2014-04-01 2015-10-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ouch data segmentation method of touch controller
US9977546B2 (en) * 2014-06-30 2018-05-22 Stmicroelectronics Asia Pacific Pte Ltd Determining finger separation through groove analysis in a touch screen device
US10152162B1 (en) 2015-05-15 2018-12-11 Apple Inc. Method of optimizing touch detection
KR102024180B1 (ko) * 2015-06-18 2019-09-23 알프스 알파인 가부시키가이샤 입력 장치, 물체 검출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5677121B (zh) 2016-01-05 2018-09-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判定装置及方法和显示装置
KR102605470B1 (ko) * 2016-01-06 2023-11-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10126892B2 (en) * 2016-03-16 2018-11-13 Synaptics Incorporated Moisture management
US10303299B2 (en) * 2017-01-03 2019-05-28 Stmicroelectronics Asia Pacific Pte Ltd Use of groove analysis in a touch screen device to determine occurrence of an elongated touch by a single finger
KR101773097B1 (ko) * 2017-02-14 2017-09-19 주식회사 아나패스 커패시턴스 검출 장치 및 커패시턴스 검출 장치 구동 방법
US10592027B2 (en) 2017-09-11 2020-03-17 Apple Inc. State-based touch threshold
CN110597414B (zh) * 2019-09-12 2023-02-03 青岛海信商用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的触控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
KR20210116936A (ko) * 2020-03-18 2021-09-28 주식회사 실리콘웍스 터치 감지 장치 및 그 방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03497A (en) * 2008-07-09 2010-01-16 Egalax Empia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pacitive sensing
US20100097328A1 (en) * 2008-10-21 2010-04-22 Martin Simmons Touch Fi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782307B2 (en) * 1998-01-26 2010-08-24 Apple Inc. Maintaining activity after contact liftoff or touchdown
TW201112081A (en) * 2009-05-14 2011-04-01 Atmel Corp Two-dimensional touch sensors
US20110242052A1 (en) * 2008-09-18 2011-10-06 Stmicroelectronics Asia Pacific Pte Ltd. Multiple touch location in a three dimensional touch screen sens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41576A (ko) 2004-11-09 2006-05-12 엘지엔시스(주) 터치패널의 터치 감지 방법 및 이를 채택한 터치패널
US7916126B2 (en) 2007-06-13 2011-03-29 Apple Inc. Bottom-up watershed dataflow method and region-specific segmentation based on historic data to identify patches on a touch sensor panel
KR100933710B1 (ko) 2008-02-12 2009-12-24 한국표준과학연구원 촉각센서를 장착한 디스플레이 일체형 플렉시블 터치스크린 및 이의 인식 알고리즘 구현 방법
KR101007045B1 (ko) * 2008-03-12 2011-01-12 주식회사 애트랩 접촉센서 장치 및 이 장치의 포인팅 좌표 결정 방법
CN101604216B (zh) * 2008-06-10 2012-11-2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密码保护方法
JP5027075B2 (ja) * 2008-08-05 2012-09-1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ウェスト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入力装置および画像入出力装置
CN101776971B (zh) * 2009-01-10 2011-11-16 张海云 一种多点触摸屏装置及定位方法
US8599565B2 (en) * 2009-04-21 2013-12-03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Touchscreen panel,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ouchscreen panel
CN101650620B (zh) * 2009-09-11 2012-02-08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式触摸检测方法及摄像式触摸检测系统
US9047674B2 (en) 2009-11-03 2015-06-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tructured grids and graph traversal for image processing
US8692795B1 (en) * 2010-08-24 2014-04-08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Contact identification and tracking on a capacitance sensing array
US9104308B2 (en) * 2010-12-17 2015-08-11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lti-touch finger registr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KR20120089101A (ko) * 2011-02-01 2012-08-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의 멀티 터치 검출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터치 스크린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82307B2 (en) * 1998-01-26 2010-08-24 Apple Inc. Maintaining activity after contact liftoff or touchdown
TW201003497A (en) * 2008-07-09 2010-01-16 Egalax Empia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pacitive sensing
US20110242052A1 (en) * 2008-09-18 2011-10-06 Stmicroelectronics Asia Pacific Pte Ltd. Multiple touch location in a three dimensional touch screen sensor
US20100097328A1 (en) * 2008-10-21 2010-04-22 Martin Simmons Touch Fi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W201112081A (en) * 2009-05-14 2011-04-01 Atmel Corp Two-dimensional touch senso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6286A (zh) 2013-07-03
KR20130078462A (ko) 2013-07-10
KR101885216B1 (ko) 2018-08-30
US20130169561A1 (en) 2013-07-04
TW201331803A (zh) 2013-08-01
CN103186286B (zh) 2017-12-19
US9141208B2 (en) 2015-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4182B (zh) 觸碰感測系統中分段多觸碰的方法及觸碰感測器設備
US8902191B2 (en) Proximity sensing for capacitive touch sensors
US2011024202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electrode pattern on touch panel
CN107231814B (zh) 检测错误边界触摸输入的方法和设备
US20100123678A1 (en) Touch input device and method of acquiring contact location and intensity of force using the same
US20130135247A1 (en) Touch sensing apparatus
US20110122096A1 (en) Method of driving touch screen display apparatus, medium for recording method, and touch screen display apparatus
KR20110138095A (ko) 터치 시스템에서 좌표 보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02193693A (zh) 触控面板及其差动辨识方法
US2014024723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ual mode stylus detection
KR101727453B1 (ko) 지문 인식 가능한 터치 검출 장치
US20150193076A1 (en) Touch Sensing Method and Device
TW201633069A (zh) 輸入裝置、鍵盤及電子機器
CN108628492B (zh) 用于显示装置中的力敏组件的方法和系统
US20130063397A1 (en) Touch panel with unbalanced conductive patterns, and touch-controll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ulti-touch thereof
US1161042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gistering a fingerprint based on an optical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TWI463360B (zh) 觸控式裝置之管理與應用方法及系統,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US2014036202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interface based on bending
US20150277609A1 (en) Touch data segmentation method of touch controller
CN107272970A (zh) 电容性侧面位置外推
US11586324B2 (en) Touch sensing method and touch sensing device
TW201543301A (zh) 觸碰感測器系統與分段觸碰資料之方法
CN110307779B (zh) 弯曲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芯片及oled显示装置
US10241614B2 (en) Object classification under low-power scan
KR101340963B1 (ko) 터치 정보 검출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