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2313B - 微創手術縫合裝置 - Google Patents

微創手術縫合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2313B
TWI572313B TW103139368A TW103139368A TWI572313B TW I572313 B TWI572313 B TW I572313B TW 103139368 A TW103139368 A TW 103139368A TW 103139368 A TW103139368 A TW 103139368A TW I572313 B TWI572313 B TW I5723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puncture
closing member
piercing
minimally invas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9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7033A (zh
Inventor
陳銘輝
伏和中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Priority to TW103139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7231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17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7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23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2313B/zh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Description

微創手術縫合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手術器械,尤其是一種可用以縫合微創手術傷口的微創手術縫合裝置。
請參照第1圖,其係一種習知的微創手術縫合裝置9,該習知的微創手術縫合裝置9具有一握持本體91,一導桿92的一端穿入該握持本體91中,一按鈕93連接該導桿92凸伸穿出該握持本體91的一端,一穿刺外管94的一端穿入該握持本體91中,一穿刺內桿95設於該穿刺外管94中,且該穿刺內桿95的一端連接該導桿92的另一端;據此,該習知的微創手術縫合裝置9能勾住縫線使其不脫落縫針,以提升縫合傷口的效率。類似於該習知的微創手術縫合裝置9的一實施例已揭露於中華民國公告第M391377號「內視鏡穿刺口縫合器」專利案當中。
然而,操作該習知的微創手術縫合裝置9時,需另以該穿刺內桿95穿刺病患手術傷口周邊的表皮組織,並搭配另一支內視鏡觀看縫線及傷口的位置或落點,才能作接線的動作,由手術傷口的內部將筋膜層縫合。因此,使用該習知的微創手術縫合裝置9縫合手術傷口的過程中,會額外地在病患身上增加數個傷口,且處理到最後一個傷口時,又因無其它內視鏡輔助觀看縫線的落點或傷口的位置,致無法使用該習知的微創手術縫合裝置9來縫合傷口,而需由傷口的外部表面予以縫合,易造成病患的筋膜層產生缺陷。
特別是,使用於腹腔鏡手術傷口的縫合時,若病患本身具有腸沾黏症狀,則易因無法從傷口內部的筋膜層處縫合,造成病患臟器或腸道與傷口沾黏而產生感染的問題,故具有腸沾黏症狀的病患並不適用該習知的微創手術縫合裝置9。或者,當病患的脂肪層較厚時,其穿刺孔變得較小而深,致內視鏡的手術視野小而提升傷口縫合的困難度,故女性病患或較肥胖的病患,亦較不適用該習知的微創手術縫合裝置9。是以,該習知微創手術縫合裝置9的適用對象限制較多,實用性不佳。
又,額外增加的傷口不但會提升病患傷口受感染的機率,穿刺該習知的微創手術縫合裝置9及所搭配的內視鏡時,也可能會有穿刺過深而傷及臟器的疑慮。
有鑑於此,習知的微創手術縫合裝置確實仍有加以改善之必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微創手術縫合裝置,可直接插入原手術傷口中,且不需其他內視鏡輔助即可進行傷口的縫合,不會在病患的皮膚表層增加額外的傷口。
本發明提供一種微創手術縫合裝置,易於操作,且可確實地從傷口的筋膜層處縫合傷口,即使是腸沾黏或脂肪層較厚等特殊病患也能適用。
本發明提供一種微創手術縫合裝置,可清楚掌握穿引縫合線時的入針深度,不會有入針過深而傷到其他組織(例如:臟器)的疑慮。
本發明的微創手術縫合裝置,包含:一操控組件,該操控組件具有一本體及一控制桿,該本體具有一握持管、一第一開合件及一第二開合件,該握持管設有一第一穿刺導引部及一第二穿刺導引部,該第一開合件及該第二開合件樞接於該握持管的一端,該第一開合件設有一第一定 位部,該第二開合件設有一第二定位部,該控制桿貫穿該握持管並連接該第一開合件及該第二開合件,用以控制該第一開合件及該第二開合件相對夾合或張開;至少一穿刺件,該穿刺件的一端設有可分離的一針頭,該針頭的一端設有一穿線部,該針頭的另一端設有一穿刺部,該穿線部與該穿刺部之間具有一卡掣部;該穿刺件具有一穿桿,該穿桿的一端呈中空狀,用以可分離地套合該穿線部,該卡掣部及該穿刺部均裸露於該穿桿外,該穿刺件用以穿伸通過該第一穿刺導引部及該第二穿刺導引部,並由對應的針頭定位於該第一定位部及該第二定位部。
其中,該第一開合件及該第二開合件相對張開時,該第一穿刺導引部與該第一定位部相對位,該第二穿刺導引部與該第二定位部相對位。
其中,該穿刺件的穿桿穿伸通過該第一穿刺導引部及該第二穿刺導引部,且對應的針頭的卡掣部卡掣定位於該第一定位部及該第二定位部。
其中,該第一定位部及該第二定位部分別為一定位孔,該第一穿刺導引部及該第二穿刺導引部分別為貫穿該握持管內部的一通道,該第一穿刺導引部及該第二穿刺導引部分別在該握持管的外環周面形成二相對的開口,該第一穿刺導引部的二開口與該第一開合件的第一定位部共軸,該第二穿刺導引部的二開口與該第二開合件的第二定位部共軸。
其中,該握持管的外環周面設有二開槽,其中一開槽連接該第一穿刺導引部的二開口並與該第一穿刺導引部連通,另一開槽連接該第二穿刺導引部的二開口並與該第二穿刺導引部連通。
其中,該握持管設有二相對的限位槽,各該限位槽沿該握持管的軸向延伸,該第一開合件及該第二開合件分別設有一弧形孔,該二弧形孔分別與該二限位槽相對位。
其中,該控制桿具有一桿本體,該桿本體的一端設有一推移部,該控制桿由該桿本體貫穿該握持管,並由該推移部的一端貫穿該第一開合件的弧形孔,且穿伸於該握持管的其中一限位槽中,及由該推移部的另一端貫穿該第二開合件的弧形孔,且穿伸於該握持管的另一限位槽中。
其中,該握持管設有至少一個定位槽,該控制桿另具有一旋壓件,該旋壓件設有至少一個卡掣部,該旋壓件的卡掣部對位於該握持管的定位槽中,用以維持該第一開合件及該第二開合件相對張開。
其中,該控制桿具有一彈性件套合於該桿本體的二端之間,該彈性件抵接該握持管的內壁,以由該彈性件維持該桿本體的一端抵接該旋壓件。
其中,該定位槽具有一軸向延伸部及一轉折延伸部,該軸向延伸部及該轉折延伸部均貫穿該握持管的管壁,該軸向延伸部沿該握持管的軸向延伸,該軸向延伸部的一端連通至該握持管的自由端,該軸向延伸部的另一端連通該轉折延伸部。
其中,該穿桿設有一出線槽,該出線槽貫穿該穿桿的環周面並連通至該穿桿的自由端,該針頭的穿線部與該出線槽相對位。
據此,本發明的微創手術縫合裝置,可直接插入原手術傷口中,且不需其他內視鏡輔助即可進行傷口的縫合,不會在病患的皮膚表層增加額外的傷口,可達到提升傷口復原效率及降低傷口感染機率等功效。
再者,本發明的微創手術縫合裝置相當易於操作,有助提升縫合傷口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能確實地從傷口內部的筋膜層處縫合傷口,即使是腸沾黏或脂肪層較厚等特殊病患也能適用,具有極佳的實用性。
此外,本發明的微創手術縫合裝置,還可清楚掌握穿引縫合線時的入針深度,不會有入針過深而傷到其他組織(例如:臟器)的疑慮。
〔本發明〕
1‧‧‧操控組件
11‧‧‧本體
111‧‧‧握持管
1111‧‧‧第一穿刺導引部
1112‧‧‧第二穿刺導引部
1113‧‧‧開口
1114‧‧‧開槽
1115‧‧‧限位槽
1116‧‧‧定位槽
1117‧‧‧軸向延伸部
1118‧‧‧轉折延伸部
112‧‧‧第一開合件
1121‧‧‧第一定位部
1122‧‧‧弧形孔
113‧‧‧第二開合件
1131‧‧‧第二定位部
1132‧‧‧弧形孔
12‧‧‧控制桿
121‧‧‧桿本體
1211‧‧‧推移部
122‧‧‧旋壓件
1221‧‧‧卡掣部
123‧‧‧彈性件
2‧‧‧穿刺件
21‧‧‧針頭
211‧‧‧穿線部
212‧‧‧穿刺部
213‧‧‧卡掣部
22‧‧‧穿桿
221‧‧‧出線槽
A1、A2‧‧‧軸線
E1、E2‧‧‧剪斷端
F‧‧‧筋膜層
H‧‧‧傷口
L‧‧‧縫合線
〔習用〕
9‧‧‧微創手術縫合裝置
91‧‧‧握持本體
92‧‧‧導桿
93‧‧‧按鈕
94‧‧‧穿刺外管
95‧‧‧穿刺內桿
第1圖:揭示一種習知的微創手術縫合裝置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第2圖:揭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第3圖:揭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操控組件的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
第4圖:揭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操控組件的平面剖視結構示意圖。
第5圖:揭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穿刺件的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
第6圖:揭示本發明將操控組件對位於所欲縫合的傷口時的實施示意圖。
第7圖:揭示本發明將操控組件的底部穿入所欲縫合的傷口後的實施示意圖。
第8圖:揭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操控組件將二開合件在傷口中相對張開的實施示意圖。
第9圖:揭示本發明以其中一穿刺件導引縫合線穿伸至定位前的實施示意圖。
第10圖:揭示本發明以其中一穿刺件導引縫合線穿伸至定位後的實施示意圖。
第11圖:揭示本發明分離穿刺件的針頭後的實施示意圖。
第12圖:揭示本發明分別完成二針頭之定位後的實施示意圖。
第13圖:揭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操控組件將二開合件在傷口中再度相對夾合的實施示意圖。
第14圖:揭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操控組件從傷口中抽離的實施示意圖。
第15圖:揭示本發明使縫合線脫離握持管的實施示意圖。
第16圖:揭示本發明拉動縫合線以將傷口的筋膜層相對靠合的實施示意圖。
第17圖:揭示本發明將縫合線打結並剪除多餘線段後的實施示意圖。
第18圖:揭示本發明將縫合線的打結處塞入傷口中的實施示意圖。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請參照第2圖,其係本發明微創手術縫合裝置的一實施例,該微創手術縫合裝置大致上包含一操控組件1及至少一穿刺件2,該操控組件1的底端可插入病患進行微創手術所形成的傷口中,該穿刺件2則可在該操控組件1定位後,穿伸通過該操控組件1,以將縫合線穿入傷口中,進而從傷口內部的筋膜層處將傷口縫合。
請參照第3、4圖,該操控組件1具有一本體11及一控制桿12,該本體11具有一握持管111、一第一開合件112及一第二開合件113,該第一開合件112及該第二開合件113樞接於該握持管111的一端,該控制桿12貫穿該握持管111並連接該第一開合件112及該第二開合件113,用以控制該第一開合件112及該第二開合件113相對夾合或張開(第4圖呈現該第一開合件112及該第二開合件113相對張開的型態)。
其中,該握持管111設有一第一穿刺導引部1111及一第二穿刺導引部1112,以導引該穿刺件2(標示於第2圖中)穿伸通過。該第一開合件112設有一第一定位部1121,該第二開合件113設有一第二定位部1131。該第一開合件112及該第二開合件113相對張開時,該第一穿刺導引部1111與該第一定位部1121相對位,該第二穿刺導引部1112與該第二定位部1131相對位,以供該穿刺件2由一端穿伸通過對應的穿刺導引部,並分別定位至該第一定位部1121及該第二定位部1131。
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穿刺導引部1111及該第二穿刺導引部1112可分別選擇為貫穿該握持管111內部的一通道,且該第一穿刺導引 部1111及該第二穿刺導引部1112分別在該握持管111的外環周面形成二相對的開口1113。該第一定位部1121及該第二定位部1131則可例如為一定位孔(可以為穿孔或易於刺穿的盲孔),且該第一穿刺導引部1111的二開口1113與該第一開合件112的第一定位部1121共軸(均通過一軸線A1),該第二穿刺導引部1112的二開口1113與該第二開合件113的第二定位部1131共軸(均通過一軸線A2)。
或者,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第一穿刺導引部1111及該第二穿刺導引部1112也可分別是凸設在該握持管111外環周面的一支架,以能夠導引該穿刺件2的一端定位至該第一開合件112及該第二開合件113為原則;此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理解,並可依據使用需求而改變成其他同樣具有導引功效的結構,故不以本實施例圖式所揭露型態為限。
請參照第3圖,該握持管111還可以在外環周面設有二開槽1114,其中一開槽1114連接該第一穿刺導引部1111的二開口1113,及與該第一穿刺導引部1111連通;另一開槽1114則連接該第二穿刺導引部1112的二開口1113,及與該第二穿刺導引部1112連通。又,該握持管111的一端(較鄰近該第一開合件112及該第二開合件113的端部)可以設有二相對的限位槽1115,各該限位槽1115沿該握持管111的軸向延伸,用以限制該控制桿12相對於該握持管111產生軸向位移的範圍。
請參照第3、4圖,該握持管111的另一端(較遠離該第一開合件112及該第二開合件113的端部)則可以設有至少一個定位槽1116,該定位槽1116可以具有一軸向延伸部1117及一轉折延伸部1118;該軸向延伸部1117及該轉折延伸部1118均貫穿該握持管111的管壁,且該軸向延伸部1117及該轉折延伸部1118的一端相連。該軸向延伸部1117沿該握持管111的軸向延伸,該轉折延伸部1118則可概與該軸向延伸部1117正 交。該定位槽1116的數量可以為二個,且該二定位槽1116的軸向延伸部1117呈徑向相對,以對該控制桿12提供較佳的定位效果。
該第一開合件112及該第二開合件113可分別設有一弧形孔1122、1132,該弧形孔1122、1132分別與該握持管111的二限位槽1115相對位。
該控制桿12具有一桿本體121,該桿本體121的一端設有一推移部1211,該控制桿12由該桿本體121貫穿該握持管111,並由該推移部1211的一端貫穿該第一開合件112的弧形孔1122,且穿伸於該握持管111的其中一限位槽1115中;以及,由該推移部1211的另一端貫穿該第二開合件113的弧形孔1132,且穿伸於該握持管111的另一限位槽1115中。據此,當該桿本體121相對於該握持管111產生軸向位移時,可藉由該推移部1211相對於該二弧形孔1122、1132的位移,同步連動該第一開合件112及該第二開合件113相對夾合或張開。
此外,該控制桿12還可包含一旋壓件122及一彈性件123,該旋壓件122具有至少一個卡掣部1221,該旋壓件122設於該握持管111的一端,且該旋壓件122的卡掣部1221對位於該握持管111的定位槽1116。該彈性件123套合於該桿本體121的二端之間,且該彈性件123抵接該握持管111的內壁,以由該彈性件123維持該桿本體121的一端抵接該旋壓件122。
據此,該旋壓件122可推抵該桿本體121相對於該握持管111產生軸向位移,使該旋壓件122的卡掣部1221對應於該定位槽1116的軸向延伸部1117中產生位移,並於該卡掣部1221位移至該定位槽1116的轉折延伸部1118時,旋轉該旋壓件122,使該旋壓件122的卡掣部1221移入該轉折延伸部1118中,避免該桿本體121再相對於該握持管111產生軸向位移,故該第一開合件112及該第二開合件113即得以維持相對張開的 型態。
請參照第5圖,該穿刺件2的一端設有可分離的一針頭21;在本實施例中,該穿刺件2可選擇以一穿桿22可分離地套合於該針頭21的一端。
詳言之,該針頭21具有一穿線部211以供穿引縫合線L,該穿線部211可選擇設於該針頭21的一端。該針頭21的另一端則設有一穿刺部212,該穿線部211與該穿刺部212之間另設有一卡掣部213,使該針頭21自該穿刺件2的一端分離後能卡掣定位於該第一開合件112的第一定位部1121或該第二開合件113的第二定位部1131;該卡掣部213可例如為一環形凹槽。
該穿桿22的一端可設為中空狀,用以可分離地套合該針頭21的穿線部211,並使該卡掣部213及該穿刺部212均裸露於該穿桿22外。又,該穿桿22還可以設有一出線槽221,該出線槽221貫穿該穿桿22的環周面,並連通至該穿桿22的自由端;故,該穿桿22套合該針頭21時,該針頭21的穿線部211可與該出線槽221相對位,使縫合線L得以從該出線槽221穿出,藉以提升該穿桿22與該針頭21相互套合或分離時的順暢度。
據此,請參照第4、5圖,當該穿刺件2的數量為單一個時,該穿刺件2可由該穿桿22套合一針頭21,並於該第一開合件112及該第二開合件113相對張開時,由該穿刺件2的穿桿22穿伸通過該第一穿刺導引部1111,且該針頭21可由其穿刺部212穿伸通過該第一定位部1121,並由其卡掣部213卡掣定位於該第一定位部1121。續將該穿桿22與該針頭21分離,以該穿桿22套合另一針頭21,再由該穿桿22穿伸通過該第二穿刺導引部1112,使該另一針頭21可由其穿刺部212穿伸通過該第二定位部1131,並由其卡掣部213卡掣定位於該第二定位部1131。
又,當該穿刺件2的數量為二個時,該二穿刺件2的穿桿22可分別套合一針頭21,並於該第一開合件112及該第二開合件113相對張開時,由其中一穿刺件2的穿桿22穿伸通過該第一穿刺導引部1111,且對應的針頭21可由該穿刺部212穿伸通過該第一定位部1121,並由該卡掣部213卡掣定位於該第一定位部1121。同樣地,另一穿刺件2可由其穿桿22穿伸通過該第二穿刺導引部1112,且對應的針頭21可由該穿刺部212則穿伸通過該第二定位部1131,並由該卡掣部213卡掣定位於該第二定位部1131。
或者,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穿刺件2可具有一體連接該針頭21的一桿身,並於該針頭21與該桿身之間設一易斷部,以於該針頭21卡掣定位於該第一開合件112或該第二開合件113後,將該穿刺件2折斷,使該針頭21與該桿身分離,亦可達到相同效果;此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理解,並可依據使用需求而改變其對應結構,故不以本實施例圖式所揭露型態為限。
請參照第6圖,據由前述結構,以下說明以本發明微創手術縫合裝置縫合病患進行微創手術所形成的傷口H的流程,且茲以具有二穿刺件2的微創手術縫合裝置為例進行說明。首先,以該操控組件1的控制桿12控制該本體11的第一開合件112及第二開合件113相對夾合。續請參照第7圖,以該操控組件1的底端直接插入微創手術所形成的傷口H中,使該第一開合件112及第二開合件113伸入筋膜層F的底部。
請參照第8圖,以該操控組件1的控制桿12控制該本體11的第一開合件112及第二開合件113相對張開,以由該第一開合件112及該第二開合件113抵接筋膜層F的內緣,使該第一穿刺導引部1111較遠離該第一開合件112的開口1113及該第二穿刺導引部1112較遠離該第二開合件113的開口1113均裸露於傷口H外,且該操控組件1暫時無法從傷口 H中抽出。在本實施例中,可藉由按壓該控制桿12的旋壓件122,連動桿本體121相對於該握持管111向下產生軸向位移,使該第一開合件112及該第二開合件113得以相對張開;接著,轉動該旋壓件122,使該桿本體121暫時無法相對於該握持管111產生軸向位移,以維持該第一開合件112及該第二開合件113呈相對張開的型態。
請參照第9、10圖,將結合有縫合線L的其中一穿刺件2由其針頭21從裸露於傷口H外的其中一開口1113插入,例如從該第一穿刺導引部1111較遠離該第一開合件112的開口1113插入,以於該穿刺件2的針頭21穿出相對的開口1113後,接續穿刺通過病患的筋膜層F,並於該針頭21的穿刺部212穿伸通過該第一定位部1121後,由該針頭21的卡掣部213卡掣定位於該第一定位部1121。
請參照第11圖,續分離該穿刺件2的針頭21;即,在本實施例中,可反向抽離該穿刺件2的穿桿22,使該針頭21留在該第一定位部1121中,該針頭21所結合的縫合線L則延伸出病患體外。
請參照第11、12圖,同樣地,另一穿刺件2也由其針頭21從裸露於傷口H外的另一開口1113插入,例如從該第二穿刺導引部1112較遠離該第二開合件113的開口1113插入,以於該穿刺件2的針頭21穿出相對的開口1113後,接續穿刺通過病患的筋膜層F,並於該針頭21的穿刺部212穿伸通過該第二定位部1131後,由該針頭21的卡掣部213卡掣定位於該第二定位部1131。續分離該穿刺件2的針頭21,使該針頭21留在該第二定位部1131中,該針頭21所結合的縫合線L則延伸出病患體外。
其中,可選擇以同一縫合線L的二端分別結合至該二穿刺件2的針頭21;或者,也可以使該二穿刺件2的針頭21分別結合一縫合線L,再將該二縫合線L延伸出病患體外的一端予以結合。
請參照第13圖,以該操控組件1的控制桿12控制該本體11的第一開合件112及第二開合件113再度相對夾合,使該操控組件1得以從傷口H中抽出。在本實施例中,可反向轉動該旋壓件122,使該桿本體121能相對於該握持管111向上產生軸向位移,令該第一開合件112及該第二開合件113得以相對夾合。
請參照第14、15圖,將該操控組件1自該傷口H中抽離,續使縫合線L脫離該第一穿刺導引部1111及該第二穿刺導引部1112。在本實施例中,由於該握持管111設有該二開槽1114,故可將位於該第一穿刺導引部1111中的縫合線L從對應的開槽1114中拉出,及將位於該第二穿刺導引部1112中的縫合線L從對應的開槽1114中拉出。在該握持管111未設置該二開槽1114的實施例中,若使用同一縫合線L,則可以將該縫合線L剪斷,以將縫合線L從該第一穿刺導引部1111及該第二穿刺導引部1112中抽離,再予以綁束連接;若使用二縫合線L,則可將該二縫合線L從該第一穿刺導引部1111及該第二穿刺導引部1112中抽離,再予以綁束連接。
請參照第16圖,剪斷縫合線L,使縫合線L與該二針頭21的穿線部211分離並形成二剪斷端E1、E2,再同時抽拉該縫合線L的二剪斷端E1、E2,使該縫合線L拉動該傷口H的筋膜層F自底部向上逐漸相對靠合。
請參照第17、18圖,當該傷口H的筋膜層F相對靠合後,從病患體外將該縫合線L打結並剪除多餘線段,續將該縫合線L的打結處塞入該傷口H中,即完成該傷口H的縫合。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微創手術縫合裝置,可直接插入原手術傷口中,且不需其他內視鏡輔助即可進行傷口的縫合,不會在病患的皮膚表層增加額外的傷口,可達到提升傷口復原效率及降低傷口感染機率等功 效。再且,縫合過程中只會在皮下穿刺出二個供縫合線通過的細微傷口,該二細微傷口可在短時間內自然癒合,並不會在穿刺處形成筋膜層的缺損。
本發明的微創手術縫合裝置相當易於操作,即使是沒有豐富手術經驗的操作者,也能輕易且準確地完成傷口的縫合,有助提升縫合傷口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能確實地從傷口內部的筋膜層處縫合傷口,即使是腸沾黏或脂肪層較厚等特殊病患也能適用,具有極佳的實用性。
本發明的微創手術縫合裝置,其穿刺件會在針頭卡掣至對應的開合件後即停止插入的動作,故可清楚掌握穿刺件的針頭的入針深度,不會有入針過深而傷到其他組織(例如:臟器)的疑慮。
雖然本發明已利用上述較佳實施例揭示,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之內,相對上述實施例進行各種更動與修改仍屬本發明所保護之技術範疇,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操控組件
11‧‧‧本體
111‧‧‧握持管
1111‧‧‧第一穿刺導引部
1112‧‧‧第二穿刺導引部
1113‧‧‧開口
1114‧‧‧開槽
1115‧‧‧限位槽
112‧‧‧第一開合件
1121‧‧‧第一定位部
113‧‧‧第二開合件
1131‧‧‧第二定位部
12‧‧‧控制桿
1211‧‧‧推移部
122‧‧‧旋壓件
2‧‧‧穿刺件
21‧‧‧針頭
22‧‧‧穿桿
221‧‧‧出線槽

Claims (15)

  1. 一種微創手術縫合裝置,包含:一操控組件,該操控組件具有一本體及一控制桿,該本體具有一握持管、一第一開合件及一第二開合件,該握持管設有一第一穿刺導引部及一第二穿刺導引部,該第一開合件及該第二開合件樞接於該握持管的一端,該第一開合件設有一第一定位部,該第二開合件設有一第二定位部,該控制桿貫穿該握持管並連接該第一開合件及該第二開合件,用以控制該第一開合件及該第二開合件相對夾合或張開;及至少一穿刺件,該穿刺件的一端設有可分離的一針頭,該針頭設有一穿線部,該穿刺件用以穿伸通過該第一穿刺導引部及該第二穿刺導引部,並由對應的針頭定位於該第一定位部及該第二定位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微創手術縫合裝置,其中,該第一開合件及該第二開合件相對張開時,該第一穿刺導引部與該第一定位部相對位,該第二穿刺導引部與該第二定位部相對位。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微創手術縫合裝置,其中,該穿線部設於該針頭的一端,該針頭的另一端設有一穿刺部,該穿線部與該穿刺部之間具有一卡掣部;該穿刺件具有一穿桿,該穿桿的一端呈中空狀,用以可分離地套合該穿線部,該卡掣部及該穿刺部均裸露於該穿桿外。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微創手術縫合裝置,其中,該穿刺件的穿桿穿伸通過該第一穿刺導引部及該第二穿刺導引部,且對應的針頭的卡掣部卡掣定位於該第一定位部及該第二定位部。
  5. 一種微創手術縫合裝置的操控組件,包含:一本體,該本體具有一握持管、一第一開合件及一第二開合件,該握持管設有一第一穿刺導引部及一第二穿刺導引部,該第一開合件及該第二開合件樞接於該握持管的一端,該第一開合件設有一第一定位部,該第 二開合件設有一第二定位部;及一控制桿,該控制桿貫穿該握持管並連接該第一開合件及該第二開合件,用以控制該第一開合件及該第二開合件相對夾合或張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微創手術縫合裝置的操控組件,其中,該第一開合件及該第二開合件相對張開時,該第一穿刺導引部與該第一定位部相對位,該第二穿刺導引部與該第二定位部相對位。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微創手術縫合裝置的操控組件,其中,該第一定位部及該第二定位部分別為一定位孔,該第一穿刺導引部及該第二穿刺導引部分別為貫穿該握持管內部的一通道,該第一穿刺導引部及該第二穿刺導引部分別在該握持管的外環周面形成二相對的開口,該第一穿刺導引部的二開口與該第一開合件的第一定位部共軸,該第二穿刺導引部的二開口與該第二開合件的第二定位部共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微創手術縫合裝置的操控組件,其中,該握持管的外環周面設有二開槽,其中一開槽連接該第一穿刺導引部的二開口並與該第一穿刺導引部連通,另一開槽連接該第二穿刺導引部的二開口並與該第二穿刺導引部連通。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微創手術縫合裝置的操控組件,其中,該握持管設有二相對的限位槽,各該限位槽沿該握持管的軸向延伸,該第一開合件及該第二開合件分別設有一弧形孔,該二弧形孔分別與該二限位槽相對位。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微創手術縫合裝置的操控組件,其中,該控制桿具有一桿本體,該桿本體的一端設有一推移部,該控制桿由該桿本體貫穿該握持管,並由該推移部的一端貫穿該第一開合件的弧形孔,且穿伸於該握持管的其中一限位槽中,及由該推移部的另一端貫穿該第二開合件的弧形孔,且穿伸於該握持管的另一限位槽中。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微創手術縫合裝置的操控組件,其中,該握持管設有至少一個定位槽,該控制桿另具有一旋壓件,該旋壓件設有至少一個卡掣部,該旋壓件的卡掣部對位於該握持管的定位槽中,用以維持該第一開合件及該第二開合件相對張開。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微創手術縫合裝置的操控組件,其中,該控制桿具有一彈性件套合於該桿本體的二端之間,該彈性件抵接該握持管的內壁,以由該彈性件維持該桿本體的一端抵接該旋壓件。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微創手術縫合裝置的操控組件,其中,該定位槽具有一軸向延伸部及一轉折延伸部,該軸向延伸部及該轉折延伸部均貫穿該握持管的管壁,該軸向延伸部沿該握持管的軸向延伸,該軸向延伸部的一端連通至該握持管的自由端,該軸向延伸部的另一端連通該轉折延伸部。
  14. 一種微創手術縫合裝置的穿刺件,該穿刺件的一端設有可分離的一針頭,該針頭的一端設有一穿線部,該針頭的另一端設有一穿刺部,該穿線部與該穿刺部之間具有一卡掣部;該穿刺件具有一穿桿,該穿桿的一端呈中空狀,用以可分離地套合該穿線部,該卡掣部及該穿刺部均裸露於該穿桿外。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微創手術縫合裝置的穿刺件,其中,該穿桿設有一出線槽,該出線槽貫穿該穿桿的環周面並連通至該穿桿的自由端,該針頭的穿線部與該出線槽相對位。
TW103139368A 2014-11-13 2014-11-13 微創手術縫合裝置 TWI5723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9368A TWI572313B (zh) 2014-11-13 2014-11-13 微創手術縫合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9368A TWI572313B (zh) 2014-11-13 2014-11-13 微創手術縫合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7033A TW201617033A (zh) 2016-05-16
TWI572313B true TWI572313B (zh) 2017-03-01

Family

ID=56508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9368A TWI572313B (zh) 2014-11-13 2014-11-13 微創手術縫合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7231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6531B (zh) * 2017-07-21 2021-05-01 賴碩倫 用於外科手術的具有排物裝置的輔助系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8635A (zh) * 2016-12-07 2018-06-15 英特姆(武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穿刺针及伤口缝合装置
CN109758196A (zh) * 2019-02-28 2019-05-17 江苏义倍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腹腔镜缝合手术结构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8155B (zh) * 2005-02-04 2010-06-09 Ams研究公司 用于横穿闭孔肌悬带的针头设计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8155B (zh) * 2005-02-04 2010-06-09 Ams研究公司 用于横穿闭孔肌悬带的针头设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6531B (zh) * 2017-07-21 2021-05-01 賴碩倫 用於外科手術的具有排物裝置的輔助系統
US11819240B2 (en) 2017-07-21 2023-11-21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Ancillary system having an exhaust device for surger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7033A (zh) 2016-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48590B (zh) 腹腔镜穿刺口部位闭合装置
JP4584230B2 (ja) クリップ装置
AU2009204417B2 (en) Medical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endoscopically suturing perforations
US7896848B2 (en) Ostomy tube device, ostomy placement kit and method for an ostomy tube placement
US5782845A (en) Trocar site suturing device
JP4980887B2 (ja) 縫合器
JP6160849B2 (ja) 腹腔鏡ポートサイト閉鎖装置用縫合糸
JP2007090062A (ja) 縫合具
TWI556786B (zh) Laparoscopic surgery of the suture and knotting integration device and related surgery with the knot composition
JP2007185495A (ja) オーバーチューブ
JP2007229472A (ja) 内視鏡の先端部に取り付け可能なキャップ
US10588621B2 (en) Medical needle
TWI572313B (zh) 微創手術縫合裝置
JP6737870B2 (ja) 医療用双方向縫合装置およびその作動方法
JP7083652B2 (ja) 外科手術用創傷閉鎖装置
CN105748121B (zh) 腔镜戳孔缝合器
CN109793557A (zh) 一种穿刺芯组件及具有其的穿刺器
TWI571228B (zh) 微創手術縫合裝置
TWI551261B (zh) An in vitro kno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laparoscopic surgery
CN103211633B (zh) 内镜下胃壁缝合结扎装置
CN205672086U (zh) 腹腔镜手术肝脏悬吊片
US8152835B2 (en) Methods for the placement of sutures in tissue
CN108013908A (zh) 双孔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缝合直针
CN108403170A (zh) 一种微创心脏手术心包悬吊装置
JP2009072258A (ja) 心房中隔欠損孔閉鎖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