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7531B - 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67531B
TWI567531B TW104141568A TW104141568A TWI567531B TW I567531 B TWI567531 B TW I567531B TW 104141568 A TW104141568 A TW 104141568A TW 104141568 A TW104141568 A TW 104141568A TW I567531 B TWI567531 B TW I56753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module
keyboard
module
electronic device
assembly m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15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21334A (zh
Inventor
宋隆勛
林毓麒
李觀耀
王澤民
黃俊源
Original Assignee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1415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6753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75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753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21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1334A/zh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電子裝置,且特別是關於一種用作筆記型電腦的電子裝置。
隨著現今科技的日新月異,電子裝置的發展也越來越快,而消費者對電子裝置的需求也相應變得越來越高,其中,筆記型電腦為消費者常用的電子裝置之一。
為滿足消費者越來越高的需求,並為消費者提供更大的方便,除了需要有效加強筆記型電腦的功能,以及提升其效率外,如何讓筆記型電腦變得更輕巧,無疑也是業界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本發明之一技術態樣在於提供一種可用作筆記型電腦的電子裝置,其能以輕巧的結構,給使用者提供更佳的打字角度,以及更佳的觀看角度。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一種電子裝置包含鍵盤模組與顯示模組。鍵盤模組具有相對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以及至少一穿孔,穿孔連通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電子裝置具有第一組裝模式與第二組裝模式,在第一組裝模式中,顯示模組可拆卸地蓋合第一表面,在第二組裝模式中,顯示模組從第一表面至少部分穿越穿孔並凸出於第二表面,而顯示模組的外壁至少部分與穿孔的內壁相互銜接。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鍵盤模組包含至少一第一磁性元件,顯示模組包含至少一第二磁性元件,第一磁性元件與第二磁性元件相對設置且相互吸引,使得顯示模組可拆卸地連接第一表面。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穿孔從第一表面朝第二表面漸縮,在第二組裝模式中,顯示模組至少部分緊逼於穿孔中。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鍵盤模組更包含膠材。此膠材至少部分覆蓋穿孔之內壁。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鍵盤模組包含至少一彈簧針,位於穿孔之內壁,顯示模組包含至少一接點,當顯示模組從第一表面至少部分穿越穿孔並凸出於第二表面時,彈簧針至少部分電性連接接點。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顯示模組具有插孔,在第二組裝模式中,插孔在穿孔外。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顯示模組具有螢幕,鍵盤模組具有鍵盤,位於第一表面,在第二組裝模式中,螢幕面向鍵盤。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顯示模組具有螢幕,鍵盤模組具有鍵盤,位於第一表面,在第二組裝模式中,螢幕背向鍵盤。
本發明上述實施方式與已知先前技術相較,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1) 由於使用者可使電子裝置處於第二組裝模式,並使鍵盤模組遠離穿孔的一側與凸出於第二表面之顯示模組,共同支撐電子裝置,使得鍵盤模組相對承托面傾斜,以給使用者提供更佳的打字角度,而顯示模組亦相對鍵盤模組銜接並傾斜,以給使用者提供更佳的觀看角度。
(2) 由於顯示模組自鍵盤模組的第一表面拆離,並從第一表面至少部分穿越穿孔以與鍵盤模組相互銜接的過程,均不需要使用任何額外的工具,因此能為使用者帶來方便。而且,藉由顯示模組至少部分穿越鍵盤模組的設計,使得電子裝置的整體結構更為輕巧。
(3) 藉由第一磁性元件與第二磁性元件相互吸引,當顯示模組在接近鍵盤模組的第一表面時,顯示模組相對鍵盤模組的位置能夠得到引導,有助顯示模組相對鍵盤模組的定位。
(4) 由於當顯示模組從第一表面至少部分穿越穿孔,並凸出於第二表面時,顯示模組將壓逼膠材並使膠材變形,使得電子裝置處於第二組裝模式時,顯示模組與鍵盤模組的銜接能夠更緊密,以達到更佳的固定效果。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之複數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詞彙(包括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其通常的意涵,其意涵係能夠被熟悉此領域者所理解。更進一步的說,上述之詞彙在普遍常用之字典中之定義,在本說明書的內容中應被解讀為與本發明相關領域一致的意涵。除非有特別明確定義,這些詞彙將不被解釋為理想化的或過於正式的意涵。
請參照第1~3圖。第1圖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電子裝置100的立體圖,其中電子裝置100處於第一組裝模式。第2圖繪示第1圖之電子裝置100的立體圖,其中鍵盤模組110與顯示模組120分離。第3圖繪示第1圖之電子裝置100的立體圖,其中電子裝置100處於第二組裝模式。如第1~3圖所示,一種電子裝置100包含鍵盤模組110與顯示模組120。鍵盤模組110具有相對之第一表面111與第二表面112,以及至少一穿孔H,穿孔H連通第一表面111與第二表面112,第二表面112適於抵接承托面200。電子裝置100具有第一組裝模式與第二組裝模式。在第一組裝模式中,顯示模組120可拆卸地蓋合鍵盤模組110的第一表面111。在第二組裝模式中,顯示模組120從鍵盤模組110的第一表面111至少部分穿越穿孔H並凸出於第二表面112,而顯示模組120的外壁(第1~3圖未示)至少部分與穿孔H的內壁(第1~3圖未示)相互銜接。
換句話說,電子裝置100在閒置時,如第1圖所示,電子裝置100處於第一組裝模式中,顯示模組120可拆卸地連接鍵盤模組110的第一表面111,以使顯示模組120與鍵盤模組110相互抵接。如此一來,電子裝置100將佔用較小空間,有利使用者收納。具體而言,顯示模組120具有螢幕126(第1圖未示,請參照第3圖),當顯示模組120可拆卸地連接第一表面111時,螢幕126面向第一表面111。
當使用者使用電子裝置100時,如第2圖所示,使用者可使顯示模組120自鍵盤模組110的第一表面111拆離,然後,如第3圖所示,使用者可使顯示模組120從第一表面111至少部分穿越穿孔H,並使顯示模組120凸出於第二表面112,以讓顯示模組120與鍵盤模組110相互銜接,進而使得電子裝置100處於第二組裝模式。此時,凸出於第二表面112之顯示模組120至少部分抵接承托面200,使得當鍵盤模組110的一側抵接承托面200時,鍵盤模組110的另一側遠離承托面200。也就是說,如第3圖所示,鍵盤模組110遠離穿孔H的一側與凸出於第二表面112之顯示模組120,共同支撐電子裝置100,使得鍵盤模組110相對承托面200傾斜,以給使用者提供更佳的打字角度,而顯示模組120亦如上所述相對鍵盤模組110銜接並傾斜,以給使用者提供更佳的觀看角度。
而且,由於顯示模組120自鍵盤模組110的第一表面111拆離,並從第一表面111至少部分穿越穿孔H以與鍵盤模組110相互銜接的過程,均不需要使用任何額外的工具,因此能為使用者帶來方便。而且,藉由上述顯示模組120至少部分穿越鍵盤模組110的設計,使得電子裝置100的整體結構更為輕巧。
再者,如第2~3圖所示,鍵盤模組110具有鍵盤119,當顯示模組120從第一表面111至少部分穿越穿孔H並凸出於第二表面112時,螢幕126面向鍵盤119,以便使用者可同時使用鍵盤119並觀看螢幕126。
具體而言,在本實施方式中,鍵盤模組110包含至少一第一磁性元件115,而顯示模組120包含至少一第二磁性元件121,第一磁性元件115與第二磁性元件121相對設置且相互吸引,使得顯示模組120能夠如上所述可拆卸地吸付並連接於鍵盤模組110的第一表面111。而且,藉由第一磁性元件115與第二磁性元件121相互吸引,當顯示模組120在接近鍵盤模組110的第一表面111時,顯示模組120相對鍵盤模組110的位置能夠得到引導,有助顯示模組120相對鍵盤模組110的定位。
請參照第4圖,其繪示第3圖之電子裝置100的局部放大剖面圖。如第4圖所示,位於鍵盤模組110的穿孔H從第一表面111朝第二表面112漸縮。如此一來,在第二組裝模式中,顯示模組120的外壁110a至少部分與穿孔H的內壁Ha能夠更緊密地相互銜接,使得顯示模組120能夠至少部分緊逼於穿孔H中。也就是說,當顯示模組120從第一表面111至少部分穿越穿孔H,並凸出於第二表面112時,顯示模組120與鍵盤模組110的銜接能夠更緊密,以達到更佳的固定效果。
進一步而言,在實務的應用中,顯示模組120穿越穿孔H的部分亦可具有漸縮的輪廓,以配合穿孔H從第一表面111朝第二表面112漸縮的設計,使得顯示模組120與鍵盤模組110的銜接能夠更緊密,以達到更佳的固定效果。
再者,如第4圖所示,鍵盤模組110更包含膠材118。膠材118至少部分覆蓋穿孔H之內壁Ha。如此一來,當電子裝置100處於第二組裝模式,亦即顯示模組120從第一表面111至少部分穿越穿孔H,並凸出於第二表面112時,顯示模組120將壓逼膠材118並使膠材118變形,使得電子裝置100處於第二組裝模式時,顯示模組120與鍵盤模組110的銜接能夠更緊密,以達到更佳的固定效果。在本實施方式中,膠材118可為橡膠材質,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在實務的應用中,如第2、4圖所示,鍵盤模組110包含至少一彈簧針116,位於穿孔H之內壁Ha,而顯示模組120包含至少一接點122,當顯示模組120從第一表面111至少部分穿越穿孔H並凸出於第二表面112時,彈簧針116至少部分對應並電性連接接點122。如此一來,通過彈簧針116與接點122的電性連接,鍵盤模組110能夠傳輸電力與訊號至顯示模組120。
另外,在實務的應用中,如第2~3圖所示,鍵盤模組110可包含藍牙發射器117,藍牙發射器117用以發出藍牙訊號,而顯示模組120則可包含藍牙接收器123,藍牙接收器123用以接收藍牙訊號。也就是說,當電子裝置100操作時,鍵盤模組110可透過藍牙發射器117發出藍牙訊號,而顯示模組120則透過藍牙接收器123接收藍牙訊號,使得鍵盤模組110可把藍牙訊號傳送至顯示模組120。
另一方面,在本實施方式,顯示模組120具有插孔124。如第1~3圖所示,插孔124位於顯示模組120之一側。在第二組裝模式中,插孔124在穿孔H外。也就是說,當顯示模組120從第一表面111至少部分穿越穿孔H並凸出於第二表面112後,插孔124遠離鍵盤模組110。因此,當顯示模組120與鍵盤模組110相互銜接後,如第3圖所示,插孔124能夠避開鍵盤模組110的阻擋,使得插頭300能夠插入插孔124。
請參照第5圖,其繪示第1圖之電子裝置100的應用示意圖。為方便使用者觀看螢幕126,如第5圖所示,當電子裝置100處於第二組裝模式,亦即當顯示模組120從鍵盤模組110的第一表面111至少部分穿越穿孔H並凸出於第二表面112時,螢幕126背向鍵盤119。而且,在本實施方式中,穿孔H連通第一表面111與第二表面112的方向可因應實際需要而設置,使得顯示模組120更可向鍵盤119傾斜,以向使用者提供螢幕126更佳的觀看角度。
請參照第6圖,其繪示第1圖之電子裝置100的應用示意圖。如第6圖所示,根據實際需要,使用者亦可以顯示模組120穿越穿孔H的另一側,以及鍵盤模組110遠離穿孔H的一側,共同抵接承托面200,亦即以顯示模組120穿越穿孔H的另一側以及鍵盤模組110遠離穿孔H的一側共同支撐電子裝置100,以增加使用電子裝置100的靈活性。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可達到相當的技術進步,並具有產業上的廣泛利用價值,其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1) 由於使用者可使電子裝置處於第二組裝模式,並使鍵盤模組遠離穿孔的一側與凸出於第二表面之顯示模組,共同支撐電子裝置,使得鍵盤模組相對承托面傾斜,以給使用者提供更佳的打字角度,而顯示模組亦相對鍵盤模組銜接並傾斜,以給使用者提供更佳的觀看角度。
(2) 由於顯示模組自鍵盤模組的第一表面拆離,並從第一表面至少部分穿越穿孔以與鍵盤模組相互銜接的過程,均不需要使用任何額外的工具,因此能為使用者帶來方便。而且,藉由顯示模組至少部分穿越鍵盤模組的設計,使得電子裝置的整體結構更為輕巧。
(3) 藉由第一磁性元件與第二磁性元件相互吸引,當顯示模組在接近鍵盤模組的第一表面時,顯示模組相對鍵盤模組的位置能夠得到引導,有助顯示模組相對鍵盤模組的定位。
(4) 由於當顯示模組從第一表面至少部分穿越穿孔,並凸出於第二表面時,顯示模組將壓逼膠材並使膠材變形,使得電子裝置處於第二組裝模式時,顯示模組與鍵盤模組的銜接能夠更緊密,以達到更佳的固定效果。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電子裝置
110‧‧‧鍵盤模組
110a‧‧‧外壁
111‧‧‧第一表面
112‧‧‧第二表面
115‧‧‧第一磁性元件
116‧‧‧彈簧針
117‧‧‧藍牙發射器
118‧‧‧膠體
119‧‧‧鍵盤
120‧‧‧顯示模組
121‧‧‧第二磁性元件
122‧‧‧接點
123‧‧‧藍牙接收器
124‧‧‧插孔
126‧‧‧螢幕
200‧‧‧承托面
300‧‧‧插頭
H‧‧‧穿孔
Ha‧‧‧內壁
第1圖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電子裝置的立體圖,其中電子裝置處於第一組裝模式。 第2圖繪示第1圖之電子裝置的立體圖,其中鍵盤模組與顯示模組分離。 第3圖繪示第1圖之電子裝置的立體圖,其中電子裝置處於第二組裝模。 第4圖繪示第3圖之電子裝置的局部放大剖面圖。 第5~6圖繪示第1圖之電子裝置的應用示意圖。
100‧‧‧電子裝置
110‧‧‧鍵盤模組
111‧‧‧第一表面
112‧‧‧第二表面
115‧‧‧第一磁性元件
117‧‧‧藍牙發射器
119‧‧‧鍵盤
120‧‧‧顯示模組
123‧‧‧藍牙接收器
124‧‧‧插孔
126‧‧‧螢幕
200‧‧‧承托面
300‧‧‧插頭
H‧‧‧穿孔

Claims (7)

  1.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一鍵盤模組,具有相對之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以及至少一穿孔,該穿孔連通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該鍵盤模組包含至少一彈簧針,位於該穿孔之一內壁;以及一顯示模組,包含至少一接點;其中,該電子裝置具有一第一組裝模式以及一第二組裝模式,在該第一組裝模式中,該顯示模組可拆卸地蓋合該第一表面,在該第二組裝模式中,該顯示模組從該第一表面至少部分穿越該穿孔並凸出於該第二表面,而該顯示模組的一外壁至少部分與該穿孔的該內壁相互銜接,且該彈簧針至少部分電性連接該接點。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鍵盤模組包含至少一第一磁性元件,該顯示模組包含至少一第二磁性元件,該第一磁性元件與該第二磁性元件相對設置且相互吸引,使得該顯示模組可拆卸地連接該第一表面。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穿孔從該第一表面朝該第二表面漸縮,在該第二組裝模式中,該顯示模組至少部分緊逼於該穿孔中。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鍵盤模組更包含一膠材,至少部分覆蓋該穿孔之該內壁。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顯示模組具有一插孔,在該第二組裝模式中,該插孔在該穿孔外。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顯示模組具有一螢幕,該鍵盤模組具有一鍵盤,位於該第一表面,在該第二組裝模式中,該螢幕面向該鍵盤。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顯示模組具有一螢幕,該鍵盤模組具有一鍵盤,位於該第一表面,在該第二組裝模式中,該螢幕背向該鍵盤。
TW104141568A 2015-12-10 2015-12-10 電子裝置 TWI5675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41568A TWI567531B (zh) 2015-12-10 2015-12-10 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41568A TWI567531B (zh) 2015-12-10 2015-12-10 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67531B true TWI567531B (zh) 2017-01-21
TW201721334A TW201721334A (zh) 2017-06-16

Family

ID=58408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1568A TWI567531B (zh) 2015-12-10 2015-12-10 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6753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18911A (zh) * 2013-09-30 2015-05-16 Google Inc 與計算裝置之基座部分之結構相關之方法與設備
TW201543198A (zh) * 2012-09-04 2015-11-16 Wistron Corp 電腦設備
CN204790940U (zh) * 2015-06-18 2015-11-18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43198A (zh) * 2012-09-04 2015-11-16 Wistron Corp 電腦設備
TW201518911A (zh) * 2013-09-30 2015-05-16 Google Inc 與計算裝置之基座部分之結構相關之方法與設備
CN204790940U (zh) * 2015-06-18 2015-11-18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1334A (zh) 2017-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4822B (zh) 具可撓性電路模組之觸控顯示裝置
TW201712475A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590067B (zh) 通用序列匯流排插槽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KR102524398B1 (ko) 접착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8305514B2 (en)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TW201301294A (zh) 固態硬碟
US20170373431A1 (en) Sealed circuit board connectors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TW201642068A (zh) 承載基座及電腦系統
KR20150110692A (ko) 전기 컨택 및 커넥터
TW201312871A (zh) 蓋板結構
TWI499891B (zh) 電子裝置
US10673156B2 (en) Connec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TWI567531B (zh) 電子裝置
US2015002964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TWI539693B (zh) 連接器結構與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US9541953B2 (en) Electronic assembly
US1004311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JP6602428B1 (ja) 電子機器
US8506318B2 (en) Connector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M488837U (zh) 電子裝置
TW201624171A (zh) 拆分式電腦裝置及其插拔組件
US10840637B2 (en) Docking station with connectors for tablet and smart cover
JP6125264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リード基板を内蔵した電子機器
TWM535282U (zh) 電子裝置
TWI522779B (zh) 電子周邊與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