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90940U - 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90940U
CN204790940U CN201520519325.0U CN201520519325U CN204790940U CN 204790940 U CN204790940 U CN 204790940U CN 201520519325 U CN201520519325 U CN 201520519325U CN 204790940 U CN204790940 U CN 2047909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control
electrode
control electrode
transparent conductiv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1932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煜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h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h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h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hao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909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909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触控面板包括基板与图案化透明导电层。基板具有可视区与周围区,可视区包括触控电极区与走线区。图案化透明导电层设置于基板上,图案化透明导电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与多条走线。触控电极至少部分设置于触控电极区中,走线至少部分设置于走线区中。各走线是与至少一个触控电极相连,于触控电极区中图案化透明导电层的面积与触控电极区的面积相比具有一第一百分比,于走线区中图案化透明导电层的面积与走线区的面积相比具有一第二百分比,第一百分比与第二百分比之间的差是小于10%。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触控面板,尤指一种单层式(onelayersensor,OLS)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由于具有人机互动的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仪器的外埠输入界面上。近年来,随着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应用面发展越来越广,将触控功能与显示器结合而形成触控显示面板的应用产品也越来越多,包括行动电话(mobilephone)、卫星导航系统(GPSnavigatorsystem)、平板电脑(tabletPC)、个人数位助理(PDA)以及笔记型电脑(laptopPC)等。
目前触控面板的技术发展非常多样化,较常见的技术包括电阻式、电容式以及光学式等。另一方面,在结构上较常见的则有所谓架桥式(例如SITO设计)、双层式(例如DITO设计)以及单层式(onelayersensor,OLS)等。如图1所示,传统单层式触控面板100具有一触控信号传递电极120T以及与其对应设置的多个触控信号接收电极120R。由于触控信号传递电极120T与触控信号接收电极120R是由同一导电材料层进行图案化而一并形成于透明基板110的可视触控区AA中,故触控信号传递电极120T与触控信号接收电极120R是彼此分离而未互相重叠。触控信号接收电极120R是沿触控信号传递电极120T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且彼此电性绝缘,各触控信号接收电极120R需通过信号走线130与其连接用以将接收到的触控信号传递至信号处理器件(未图式)用以进行触控点的计算。由于部分的信号走线130必须延伸至可视触控区AA中藉以与触控信号接收电极120R连接,故部分的信号走线130亦须设置于可视触控区AA中。在传统单层式触控面板100的可视触控区AA中,信号走线130所在区域的开口率(未设置信号走线130的区域的比率)会与设置触控信号接收电极120R以及触控信号传递电极120T的区域的开口率(未设置触控信号接收电极120R以及触控信号传递电极120T的区域的比率)有很明显的差异(一般相差约30%以上),而此开口率不一致的状况会造成在整体视觉上产生可视余影,对于触控面板的视觉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用同一个图案化透明导电层来形成触控电极与走线,并通过调整触控电极的设计使得可视区中触控电极所在的区域与走线所在的区域之间的开口率差异缩小,进而达到改善触控面板视觉品质的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以及一图案化透明导电层。基板具有一可视区以及一周围区,周围区是位于可视区的至少一侧。可视区包括至少一触控电极区以及至少一走线区。图案化透明导电层设置于基板上并至少位于可视区中。图案化透明导电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以及多条走线。触控电极至少部分设置于可视区的触控电极区中。走线至少部分设置于可视区的走线区中。各走线是与至少一个触控电极相连。于触控电极区中的图案化透明导电层的面积与触控电极区的面积相比具有一第一百分比,于走线区中的图案化透明导电层的面积与走线区的面积相比具有一第二百分比,第一百分比与第二百分比之间的差是小于10%。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第一百分比与第二百分比之间的差是小于5%。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于触控电极区中未设置图案化透明导电层的区域面积与触控电极区的面积相比具有一第三百分比,于走线区中未设置图案化透明导电层的区域面积与走线区的面积相比具有一第四百分比,第三百分比与第四百分比之间的差是小于10%。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各触控电极具有多个开口,于各触控电极中的开口的区域面积与触控电极外围轮廓所形成的区域面积相比具有一第五百分比,且第五百分比与第四百分比之间的差是小于10%。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触控电极与走线是设置于同一平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触控电极包括触控信号传递电极与触控信号接收电极。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图案化透明导电层更包括至少一辅助电极,设置于触控电极区中,辅助电极系设置于触控电极之间,且辅助电极是与触控电极电性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辅助电极为电性浮置(floating)电极。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可视区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区,且走线区是位于相邻的两触控电极区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图案化透明导电层是由一透明导电材料所构成,透明导电材料的透光度是大于或等于80%。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透明导电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材料、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材料与薄金属层堆叠的多层材料或纳米导电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第二百分比是藉于50%~75%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一电极以及多个第二电极。第一电极是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且第一电极是沿一第二方向上重复排列设置,各第一电极具有多个中空区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二电极设置于各第一电极于第二方向上的两侧,且各第二电极是延伸以部分设置于对应的第一电极的一个中空区中。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了传统单层式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2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3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省略触控电极的开口的示意图。
图4绘示了图2的部分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5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触控电极的排列状况示意图。
图6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部分区域剖面示意图。
图7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8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0基板
20图案化透明导电层
20A第一氧化物透明导电层
20B薄金属层
20C第二氧化物透明导电层
21触控电极
21A第一电极
21B第二电极
21H中空区
22走线
23辅助电极
24辅助走线
100触控面板
110透明基板
120R触控信号接收电极
120T触控信号传递电极
130信号走线
201-203触控面板
AA可视触控区
H开口
R1可视区
R2周围区
R3触控电极区
R4走线区
X第二方向
Y第一方向
Z垂直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熟习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一般技艺者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特列举本实用新型的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内容。
请参考图2至图6。图2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3绘示了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省略触控电极的开口的示意图,图4绘示了图2的部分区域放大示意图,图5绘示了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触控电极的排列状况示意图,图6绘示了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部分区域剖面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图式仅为示意以更容易了解本实用新型,其详细的比例可依照设计的需求进行调整。如图1与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201,包括一基板10以及一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基板10具有一可视区R1以及一周围区R2,周围区R2是位于可视区R1的至少一侧。可视区R1包括至少一触控电极区R3以及至少一走线区R4。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0可包括玻璃基板、塑胶基板、蓝宝石基板、透明陶瓷基板、玻璃膜片、塑胶膜片、透光覆盖板、显示器的基板、偏光片或其他适合材料或应用的基板。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设置于基板10上并位于可视区R1以及周围区R2中,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当触控面板大型化或是做减少信号导接垫数目设计时,可以仅在可视区R1设置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另外在周围区R2设置多个金属导线与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中各触控电极分别电连接,降低整体导电层的电阻值,或是利用特定金属导线将多个特定位置的触控电极电连接以减少信号导接垫的数目。在本实施例中,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是由一透明导电材料所构成,换句话说,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可由上述的透明导电材料经由图案化制程例如微影制程、转印制程等方式形成于基板10上。上述的透明导电材料的透光度是大于或等于80%,且较佳是大于或等于85%,但并不以此为限。上述的透光度是在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下进行量测,例如在波长为550纳米的状况下,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外,上述的透明导电材料可为单层或多层导电层所堆叠而成的结构。举例来说,上述的透明导电材料可包括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材料、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材料与薄金属层堆叠的多层材料、纳米导电材料例如纳米银丝或纳米碳管或其他适合的透明导电材料。上述的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材料可包括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ITO)、氧化铟锌(indiumzincoxide,IZO)或氧化铝锌(aluminumzincoxide,AZO),但并不以此为限。上述的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材料与薄金属层堆叠的多层材料可包括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材料/薄金属层的双层结构、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材料/薄金属层/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材料的三层结构(例如ITO/Al/ITO结构)或其他多层结构。
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包括多个触控电极21以及多条走线22。触控电极21至少部分设置于可视区R1的触控电极区R3中,走线22至少部分设置于可视区R1的走线区R4中。各走线22是与至少一个触控电极21相连,用以传递或接受信号。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电极21未设置于走线区R4中,而走线22亦未设置于触控电极区R3中,但并不以此为限。于触控电极区R3中的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的面积与触控电极区R3的面积相比具有一第一百分比,于走线区R4中的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的面积与走线区R4的面积相比具有一第二百分比,第一百分比与第二百分比之间的差(两者相减的绝对值)是小于10%,且较佳是小于5%。换句话说,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在触控电极区R3与走线区R4中的图案密度是相当接近,藉此可避免因触控电极区R3与走线区R4之间开口率不一致而导致在整体视觉上产生可视余影的问题,进而达到提升触控面板201的视觉品质的目的。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指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的面积可指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的图案轮廓面积,例如当以纳米导电材料形成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时,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的面积即是代表在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中位于边缘的纳米导电材料所形成的图案轮廓所包围的区域面积。
举例来说,本实施例的第一百分比与第二百分比可分别介于50%至75%之间,且第一百分比较佳是大体上与第二百分比相等,但考量制程变异的状况下,第一百分比与第二百分比两者的差异值是小于10%,且较佳是小于5%,例如第一百分比可约为62%,而第二百分比可约为60%,两者相差值为2%,但并不以此为限。另一方面,于触控电极区R3中未设置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的区域面积与触控电极区R3的面积相比具有一第三百分比(亦可视为触控电极区R3的开口率),于走线区R4中未设置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的区域面积与走线区R4的面积相比具有一第四百分比(亦可视为走线区R4的开口率),第三百分比与第四百分比之间的差是小于10%,且较佳是小于5%。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百分比与第三百分比的和大体上为1,而上述的第二百分比与第四百分比的和大体上为1,但并不以此为限。换句话说,触控电极区R3与走线区R4的开口率(指未设置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的区域面积比率)可分别介于25%至50%之间,但并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各触控电极21具有多个开口H,于各触控电极21中的开口H的区域面积与触控电极21外围轮廓所形成的区域面积相比具有一第五百分比,且第五百分比与上述的第四百分比之间的差是小于10%,且较佳是小于5%。换句话说,通过于各触控电极21中设置开口H并控制开口H的大小与形状,可使得各触控电极21本身的开口率与走线区R4的开口率之间的差异缩小,进而达到视觉品质的目的。如图2与图3所示,当各触控电极21未设置开口H时(如图3的状况),于触控电极区R3以及走线区R4之间在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以外区域的开口率上有很明显的差异(一般未设置开口H时,触控电极区R3与走线区R4的开口率相差值是大于30%),而于各触控电极21中设置开口H并控制开口H的形状与大小,可使得触控电极区R3中开口H的形状与大小与走线区R4中各走线22之间的间隙相似,降低因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在可视区R1中不同区域的形状不同所导致的视觉不均匀状况,进而提升触控面板201的视觉品质。
此外,如图2与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21可包括多个第一电极21A以及多个第二电极21B。第一电极21A是沿一第一方向Y延伸,且第一电极21是沿一第二方向X上重复排列设置,各第一电极21A具有多个中空区21H沿第一方向Y排列。第二电极21B设置于各第一电极21A于第二方向X上的两侧,且各第二电极21B是延伸以部分设置于对应的第一电极21A的一个中空区21H中,但本实用新型的触控电极21并不以上述的排列方式为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21A与第二电极21B可分别为一触控信号接收电极以及一触控信号传递电极,或者第一电极21A与第二电极21B亦可分别为一触控信号传递电极以及一触控信号接收电极,但并不以此为限。换句话说,触控电极21可包括触控信号传递电极与触控信号接收电极,用以互相搭配进行一互电容式触控检测,但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亦可利用触控电极21进行自电容式触控检测。
此外,如图2与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1中,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可更包括至少一辅助电极(或可称为dummyelectrode)23设置于触控电极区R3中,辅助电极23是设置于触控电极21之间,且辅助电极23是与触控电极21电性分离。在本实施例中,辅助电极23较佳可为电性浮置(floating)电极设置于第一电极21A与第二电极21B之间,也就是说辅助电极23较佳可未与任何器件电连接,但并不以此为限。辅助电极23可用以填补各触控电极21之间的空隙且提升触控电极区R3中有无设置触控电极21的区域间的视觉一致性,藉此降低触控电极21的轮廓明显度,达到更进一步提升视觉品质的效果。此外,本实施例的辅助电极23的形状与大小较佳是与位于走线区R4的走线22相似,藉此提升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在触控电极区R3与走线区R4之间的图形一致性。换句话说,位于触控电极区R3中的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包括了第一电极21A、第二电极21B以及辅助电极23,而上述的第一百分比(于触控电极区R3中的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的面积与触控电极区R3的面积相比的比值)即可由辅助电极23、第一电极21A以及第二电极21B的形状大小以及开口H的形状大小来进行调整与控制。
此外,如图2与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可视区R1可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区R3,而走线区R4可于第二方向X上位于相邻的两个触控电极区R3之间,但并不以此为限。由于本实施例的第一电极21A是于第一方向Y上由可视区R1的一边缘延伸至相对的另一边缘,故对应第一电极21A的走线可不需设置于可视区R1中。也就是说,设置于可视区R1的走线区R4中的走线22是对应连接至第二电极21B。值得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由于触控电极21、走线22以及辅助电极23均是设置于基板10上的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的一部分,故位于触控电极区R3的触控电极21与辅助电极23以及位于走线区R4的走线22均是设置于同一平面上,且触控电极21、走线22以及辅助电极23于垂直方向Z上均未互相重叠,而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1可被视为一单层式(onelayersensor,OLS)触控面板。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21、走线22以及辅助电极23可通过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一并形成,藉此达到简化制程的效果。此外,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1可选择性地更包括一绝缘保护层(未绘示)形成于基板10上并覆盖触控电极21、走线22以及辅助电极23,但并不以此为限。
下文将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例进行说明,且为简化说明,以下说明主要针对各实施例不同之处进行详述,而不再对相同之处作重复赘述。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相同的器件是以相同的标号进行标示,以利于各实施例间互相对照。
请参考图7,图7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2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可由堆叠的第一氧化物透明导电层20A、薄金属层20B以及第二氧化物透明导电层20C所构成。第一氧化物透明导电层20A与第二氧化物透明导电层20C可包括氧化铟锡、氧化铟锌、氧化铝锌或其他适合的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材料。薄金属层20B可包括铝、铜、银、铬、钛、钼等导电性较佳的金属材料、上述材料的复合层或上述材料的合金,且通过控制薄金属层20B的厚度(约10纳米)可使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具有高透光度(在波长约为550纳米的状况下,其透光度约大于或等于86%)。因此,相较于单纯的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材料具有约88%以上的透光度,本实施例的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材料/薄金属层/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材料的三层结构虽然在透光度上表现些微较差,但却可通过薄金属层20B来达到降低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的电阻率的效果,对于以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形成的走线22的阻值降低有显著的效果。
请参考图8,图8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3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21可为形状相同的电极分布于触控电极区R3中,藉此可进行一自电容式触控检测,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外,在触控面板203中,图案化透明导电层20可更包括一辅助走线24设置于走线区R4中,辅助走线24是与走线22电性分离,且辅助走线24较佳为电性浮置状态而未与任何器件电连接或者可电性接地,但并不以此为限。辅助走线24的形状较佳是与同样位于走线区R4的走线22相似,而辅助走线24可用以填补走线区R4中未设置走线22的区域,藉此提升走线区R4中的视觉一致性。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面板中,位于可视区中的触控电极与走线是由同一个图案化透明导电层所形成,且于触控电极区中设置有图案化透明导电层以外的区域面积的比率(开口率)与走线区中设置有图案化透明导电层以外的区域面积的比率相近(相差值小于10%),可避免因触控电极区与走线区之间开口率不一致而导致在整体视觉上产生可视余影的问题,进而达到提升触控面板的视觉品质的目的。

Claims (13)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
一基板,具有一可视区以及一周围区,所述周围区是位于所述可视区的至少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区包括至少一触控电极区以及至少一走线区;以及一图案化透明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至少位于所述可视区中,所述图案化透明导电层包括:
多个触控电极,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可视区的所述触控电极区中;以及多条走线,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可视区的所述走线区中,其中各所述走线是与至少一个所述触控电极相连,于所述触控电极区中的所述图案化透明导电层的面积与所述触控电极区的面积相比具有一第一百分比,于所述走线区中的所述图案化透明导电层的面积与所述走线区的面积相比具有一第二百分比,所述第一百分比与所述第二百分比之间的差是小于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百分比与所述第二百分比之间的差是小于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区中未设置所述图案化透明导电层的区域面积与所述触控电极区的面积相比具有一第三百分比,于所述走线区中未设置所述图案化透明导电层的区域面积与所述走线区的面积相比具有一第四百分比,所述第三百分比与所述第四百分比之间的差是小于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触控电极具有多个开口,于各所述触控电极中的所述多个开口的区域面积与所述触控电极外围轮廓所形成的区域面积相比具有一第五百分比,且所述第五百分比与所述第四百分比之间的差是小于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触控电极与所述多个走线是设置于同一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包括触控信号传递电极与触控信号接收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化透明导电层更包括至少一辅助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电极区中,所述辅助电极是设置于所述多个触控电极之间,且所述辅助电极是与所述多个触控电极电性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极为电性浮置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区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区,且所述走线区是位于相邻的两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区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化透明导电层是由一透明导电材料所构成,所述透明导电材料的透光度是大于或等于8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材料、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材料与薄金属层堆叠的多层材料或纳米导电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百分比是藉于50%至75%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包括:
多个第一电极,各所述第一电极是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且所述多个第一电极是沿一第二方向上重复排列设置,其中各所述第一电极具有多个中空区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以及多个第二电极,设置于各所述第一电极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且各所述第二电极是延伸以部分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个所述中空区中。
CN201520519325.0U 2015-06-18 2015-07-17 触控面板 Active CN20479094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9670 2015-06-18
TW104119670A TWI584167B (zh) 2015-06-18 2015-06-18 觸控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90940U true CN204790940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3094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19325.0U Active CN204790940U (zh) 2015-06-18 2015-07-17 触控面板
CN201510420832.3A Withdrawn CN106325586A (zh) 2015-06-18 2015-07-17 触控面板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20832.3A Withdrawn CN106325586A (zh) 2015-06-18 2015-07-17 触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204790940U (zh)
TW (1) TWI58416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5586A (zh) * 2015-06-18 2017-01-11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TWI567531B (zh) * 2015-12-10 2017-01-2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9638A (zh) * 2017-06-26 2017-11-07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221429A (zh) * 2018-11-26 2020-06-02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模组、触控屏及其制备方法
TWI764213B (zh) * 2020-07-28 2022-05-11 大陸商宸美(廈門)光電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US11460965B2 (en) 2020-08-27 2022-10-04 Tpk Advanced Solutions Inc. Touch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2732119B (zh) * 2021-01-06 2023-07-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78769Y (zh) * 2007-04-27 2008-06-25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板的触控图型结构
CN101403830B (zh) * 2008-11-12 2010-10-2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式基板、彩色滤光基板以及触控式液晶显示器
CN102622143A (zh) * 2011-01-28 2012-08-01 明兴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TW201234243A (en) * 2011-02-01 2012-08-16 Ind Tech Res Inst Projective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structur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US8710854B2 (en) * 2011-11-29 2014-04-29 Eastman Kodak Company Making transparent capacitor with multi-layer grid
JP5875484B2 (ja) * 2011-12-22 2016-03-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シート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JP6008790B2 (ja) * 2012-05-10 2016-10-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膜積層体、タッチパネル、配線基板、電子機器、透明両面粘着シート
US9766652B2 (en) * 2012-08-31 2017-09-19 Lg Chem, Ltd. Conductive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TW201512917A (zh) * 2013-09-23 2015-04-01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
TWI546722B (zh) * 2013-12-11 2016-08-21 新益先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點感測面板及控制點感測面板設計方法
TWM481451U (zh) * 2014-02-20 2014-07-01 Hannstouch Solution Inc 單層式觸控面板
CN203930738U (zh) * 2014-06-12 2014-11-0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
TWI584167B (zh) * 2015-06-18 2017-05-21 恆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
TWM509933U (zh) * 2015-06-18 2015-10-01 Henghao Technology Co Ltd 觸控面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5586A (zh) * 2015-06-18 2017-01-11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TWI567531B (zh) * 2015-12-10 2017-01-2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25586A (zh) 2017-01-11
TW201701125A (zh) 2017-01-01
TWI584167B (zh) 2017-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90940U (zh) 触控面板
TWI585659B (zh) 電容式觸控面板及降低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金屬導體可見度之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
EP2770409B1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03414931U (zh) 触控板
CN104991688B (zh) 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器件
CN105830004B (zh) 触控屏幕面板及图像显示设备
US9836170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including mesh patter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3186271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1725318U (zh) 具有低可见度金属导体的电容式触控面板
CN104281292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3643976U (zh) 触控板
CN102253752A (zh) 触摸面板以及触摸显示面板
CN104238847A (zh) 触摸板
CN104571742A (zh) 电容式触摸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76927A (zh) 触控屏及其制作方法
CN103793094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2632243U (zh) 触控屏
CN102707834B (zh) 触控面板及其触碰感应层的制造方法
CN202351840U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
JP3217788U (ja) 透明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センサ構造
CN104834422B (zh) 触控模组及具有该触控模组的触控显示装置
CN104345932A (zh) 触控面板
CN203414926U (zh) 触控电极结构及其应用之触控面板
TWM509933U (zh) 觸控面板
JP3216380U (ja) 補助伝導線を備えたタッチパッ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