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1884B - 投影鏡頭 - Google Patents

投影鏡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1884B
TWI551884B TW103112337A TW103112337A TWI551884B TW I551884 B TWI551884 B TW I551884B TW 103112337 A TW103112337 A TW 103112337A TW 103112337 A TW103112337 A TW 103112337A TW I551884 B TWI551884 B TW I55188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group
projection
group
image bea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2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16458A (zh
Inventor
陳怡學
林信宏
伍俊東
陳昆嶢
Original Assignee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123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51884B/zh
Priority to US14/311,516 priority patent/US9335524B2/en
Priority to CN201410524428.6A priority patent/CN104635322B/zh
Priority to CN201810351877.3A priority patent/CN108710196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16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64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18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188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6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for use in conjunction with image converters or intensifiers, or for use with projectors, e.g. objectives for projection TV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having a beam-folding prism or mirr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8Reflectors in projection bea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Description

投影鏡頭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鏡頭,尤其是有關於一種投影鏡頭。
應用於投影機的投影鏡頭需具有高成像品質,所以一般會要求投影鏡頭所投影出的畫面需符合低畸變像差(distortion aberration)、高解析度(resolution)、高對比度以及高均勻度...等條件。因此,目前發展出一種廣角投影鏡頭,用以有效的縮短投影至螢幕的距離。但是,相對地,廣角投影鏡頭所衍生出的像差是設計者必須面對的難題。
目前,改善像差的方法主要可為使用多片非球面透鏡、增加鏡頭長度、使用較多透鏡數目來修正像差...等。同時地,也因而衍生許多關於改良投影鏡頭的投影品質的專利,舉例來說,美國專利號8,337,024、8,363,318、7,488,077及7,009,765皆為與投影鏡頭的投影品質改良相關的專利。但是,上述的專利所提及的投影鏡頭雖改善了投影品質,卻無法減少投影鏡頭整體的體積,並且在生產時具有製造成本過高的缺點。
因此,如何設計出成像品質高、尺寸小且生產成本低的投影鏡頭,已成為重要的課題。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投影鏡頭,以有效縮小投影鏡頭整體的體積而適於提高成像品質並降低生產成本。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其揭露了一種投影鏡頭,此投影鏡頭適用於具有光閥(light valve)的投影裝置,其中光閥適於提供影像光束。投影鏡頭包括第一透鏡群、第二透鏡群以及反射鏡群。第一透鏡群具有正屈光度(refractive power),第二透鏡群具有正屈光度,且配置於第一透鏡群之遠離光閥的一側,第二透鏡群包括多個透鏡,並具有孔徑光闌,位於透鏡之間,第二透鏡群所產生的一視場角(field angle)小於100度。反射鏡群具有負反射屈光度,且位於第二透鏡群之遠離第一透鏡群的一側,反射鏡群具有反射曲面,用以反射通過第二透鏡群後的影像光束。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投影鏡頭的投射比率(throw ratio)為0.1至0.4之間。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視場角大於20度。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第一透鏡群包含自光閥至第二透鏡群的方向依序排列之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以及第八透鏡,第二透鏡群的透鏡包含自第一透鏡群至反射鏡群的方向依序排列之第九透鏡、第十透鏡以及第十一透鏡。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第一透鏡群之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及第八透鏡的屈光度分別為負、正、正、正、負、正、正、正,而第二透鏡群之第九透鏡、第十透鏡及第十一透鏡 的屈光度分別為正、正、正。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第一透鏡群亦具有孔徑光闌,位於第二透鏡或第三透鏡內。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第一透鏡、第七透鏡、第八透鏡、第九透鏡及第十透鏡為非球面透鏡。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形成屈光度為負的複合透鏡(compound lens)。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第一透鏡群更包含第十二透鏡,配置於第七透鏡及第八透鏡之間。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第十二透鏡具有正屈光度,且第一透鏡、第八透鏡、第九透鏡、第十透鏡及第十二透鏡為非球面透鏡。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第十一透鏡的直徑介於10mm至30mm。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第二透鏡群的孔徑光闌位於第十透鏡與第十一透鏡之間。
本發明實施例的投影鏡頭由於第一透鏡群、第二透鏡群及反射鏡群的配置,藉由反射鏡群提供廣角鏡群的功能,與補償反射鏡群因廣角投影所產生的影像失真,使得投影鏡頭能在維持良好成像品質的前提下,整體的體積得以縮減,而生產成本也得以降低。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100a‧‧‧投影鏡頭
110、110a‧‧‧第一透鏡群
112‧‧‧孔徑光闌
120‧‧‧第二透鏡群
122‧‧‧孔徑光闌
130‧‧‧反射鏡群
130a‧‧‧反射曲面
210‧‧‧光閥
210a‧‧‧影像光束
50‧‧‧光軸
50a‧‧‧第一側
50b‧‧‧第二側
L1‧‧‧第一透鏡
L2‧‧‧第二透鏡
L3‧‧‧第三透鏡
L4‧‧‧第四透鏡
L5‧‧‧第五透鏡
L6‧‧‧第六透鏡
L7‧‧‧第七透鏡
L8‧‧‧第八透鏡
L9‧‧‧第九透鏡
L10‧‧‧第十透鏡
L11‧‧‧第十一透鏡
L12‧‧‧第十二透鏡
S1、S2、S3、S4、S5、S6、S7、S8、S9、S10、S11、S12、S13、S14、S15、S16、S17、S18、S19、S20、S21、S22、S23、S24‧‧‧表面
θ‧‧‧視場角
為讓本發明之敘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圖1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種投影鏡頭的示意圖。
圖2係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種投影鏡頭的示意圖。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一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
請參照圖1,其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種投影鏡頭100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投影鏡頭100具有光軸50,且適用於具有光閥210的投影裝置,光閥210適於提供影像光束210a傳遞至投影鏡頭100,但不以此為限。光軸50具有相對的第一側50a與第二側50b,其中光閥210適於由光軸50的第一側50a提供影像光束210a。光閥210是用以將投影裝置之光源提供的照明光束(未繪示),轉換成影像光束210a,其可以是反射式光閥,例如數位微鏡元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或單晶矽液晶面板(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 panel,LCOS panel),或是穿透式光閥,例如穿透式液晶面板,但不以此為限。在圖1中,光閥210的中心位置是對齊光軸50,而僅藉由光閥210之位於第一側50a的部分來提供影像光束210a。在另一實施例中,也可將光閥210的中心位置朝 第一側50a偏移(offset)擺設,從而可使用尺寸較小的光閥210。
本實施例的投影鏡頭100包括第一透鏡群110、第二透鏡群120以及反射鏡群130。第一透鏡群110具有正屈光度,第二透鏡群120具有正屈光度,反射鏡群130具有負反射屈光度。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群110包含自光閥210至第二透鏡群120的方向依序排列之具負屈光度的第一透鏡L1、具正屈光度的第二透鏡L2、具正屈光度的第三透鏡L3、具正屈光度的第四透鏡L4、具負屈光度的第五透鏡L5、具正屈光度的第六透鏡L6、具正屈光度的第七透鏡L7以及具正屈光度的第八透鏡L8。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群110亦具有孔徑光闌112,位於第二透鏡L2內,但不以此為限。在本實施例中,第四透鏡L4與第五透鏡L5例如形成屈光度為負的複合透鏡,此複合透鏡可為膠合透鏡,但不以此為限。
另一方面,第二透鏡群120具有正屈光度,且配置於第一透鏡群110之遠離光閥210的一側。其中,第二透鏡群120包括多個透鏡。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透鏡群120的透鏡包含自第一透鏡群110至反射鏡群130的方向依序排列之具正屈光度的第九透鏡L9、具正屈光度的第十透鏡L10以及具正屈光度的第十一透鏡L11。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透鏡群120具有位於該些透鏡之間的孔徑光闌122,具體而言,本實施例中,第二透鏡群120的孔徑光闌122係位於第十透鏡L10與第十一透鏡L11之間,但不以此為限。
反射鏡群130具有負反射屈光度,且位於第二透鏡群120之遠離第一透鏡群110的一側。在本實施例中,反射鏡群130是以一片反射鏡為例,但在其他實施例中,反射鏡群 也可以包括多片反射鏡,本發明並不限定反射鏡的數量。反射鏡群130具有一朝向第二透鏡群120的反射曲面130a,用以反射通過第二透鏡群120後而傳遞至光軸50的第一側50a的影像光束210a。進一步地,通過第二透鏡群120後的影像光束210a發射至反射鏡群130的反射曲面130a後,反射後的影像光束210a可進一步地投射於螢幕(未繪示)上,並在螢幕(未繪示)上投影出影像畫面。本實施例中,影像光束210a透過第一透鏡群110後,再依序地傳遞至第九透鏡L9及第十透鏡L10,並於孔徑光闌122產生匯聚的影像光束210a,而通過孔徑光闌122的匯聚光束則會發散地通過第十一透鏡L11後形成發散的影像光束210a入射於反射鏡群130。更詳細地說明,第一透鏡群110可將光閥210上的影像(未繪示)依序透過第二透鏡群120及反射鏡群130投射於螢幕(未繪示)上形成放大的影像畫面。另外,影像光束210a在經反射鏡群130反射投影時,亦可補償反射鏡群130因廣角投影所產生的影像失真(distortion),故可提高影像畫面的影像品質。在本實施例中,影像畫面與光閥210皆位於光軸50的第一側50a,故可有效率的使用投影鏡頭100內部的空間,以避免投影鏡頭100內部空間的浪費,進而可縮小投影裝置的整體體積。
以下內容將舉出本實施例所述的投影鏡頭100的相關數據資料,應了解到,下述之表一中所列的數據資料並非用以限定設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參照本發明之後,當可對其參數或設定作適當的更動,惟其仍應屬於本發明之範疇內。
在表一中,表面S1~S22及反射曲面130a為由光閥210至反射鏡群130的方向依序設置;其中,表面S1、S2為第一透鏡L1的兩表面,表面S3、S4為第二透鏡L2之兩表面,表面S5、S6為第三透鏡L3的兩表面,表面S7、S8為第四透鏡L4的兩表面,表面S9、S10為第五透鏡L5的兩表面,表面S11、S12為第六透鏡L6的兩表面,表面S13、S14為第七透鏡L7的兩表面,表面S15、S16為第八透鏡L8之兩表面,表面S17、S18為第九透鏡L9的兩表面,表面S19、S20為第十透鏡L10的兩表面,表面S21、S22為第十一透鏡L11的兩表面。應了解到,前述之每一透鏡的兩表面的「間距」是指每一透鏡的兩表面之間位於光軸50上之直線距離。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L1的表面S2與第二透鏡L2的表面S3在光軸50上之直線距離為0.41毫米(mm)。第二透鏡L2的表面S4與第三透鏡L3的表面S5在光軸50上之直線距離為0.1毫米。第三透鏡L3的表面S6與第四透鏡L4的表面S7在光軸50上之直線距離為0.1毫米。第五透鏡L5的表面S10與第六透鏡L6的表面S11在光軸50上之直線距離為19.7毫米。第六透鏡L6的表面S12與第七透鏡L7的表面S13在光軸50上之直線距離為1.68毫米。第七透鏡L7的表面S14與第八透鏡L8的表面S15在光軸50上之直線距離為26.52毫米。第八透鏡L8的表面S16與第九透鏡L9的表面S17在光軸50上之直線距離為0.1毫米。第九透鏡L9的表面S18與第十透鏡L10的表面S19在光軸50上之直線距離為5.28毫米。第十透鏡L10的表面S20 與第十一透鏡L11的表面S21在光軸50上之直線距離為10.21毫米。第十一透鏡L11的表面S22與反射鏡群130的反射曲面130a在光軸50上之直線距離為30.28毫米。應了解到,上述之數值僅為例示,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實施。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L1、第七透鏡L7、第八透鏡L8、第九透鏡L9及第十透鏡L10為非球面透鏡,而反射曲面130a亦為非球面設計,其中表面S1、S2、S13、S14、S15、S16、S17、S18、S19及S20為非球面。因此,表面S1、S2、S13、S14、S15、S16、S17、S18、S19及S20及反射曲面130a的形狀符合下列公式: 式中,Z(h)為光軸50方向之偏移量(sag),r是密切球面(osculating sphere)的半徑,也就是接近光軸50處的曲率半徑(如表一內之表面S1、S2、S13、S14、S15、S16、S17、S18、S19及S20及反射曲面130a的曲率的倒數)。k是二次曲面常數(conic constant),h是非球面高度,即為從透鏡中心往透鏡邊緣的高度,而C2、C4、C6、C8、C10、C12、C14、C16...為非球面係數(aspheric coefficient)。k、C2、C4、C6、C8、C10、C12、C14、C16的值如表二所示。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藉由反射鏡群130提供廣角鏡群的功能,第二透鏡群120所產生的視場角(field angle)θ可小於100度且大於20度,所以第一透鏡群110與第二透鏡群120的透鏡的直徑可有效地縮小,而影像光束210a通過第二透鏡群120後傳遞至位於光軸50的第一側50a的反射曲面130a,則對應減少位於光軸50的第二側50b的元件配置,故投影鏡頭100的體積也因而有效地縮小,生產成本也因而降低。此外,本實施例的第二透鏡群120設有孔徑光闌122,如此除了可進一步使第二透鏡群120的透鏡之直徑得以縮減,還可降低光閥210設置時的相對於光軸50的偏移量及/或縮短反射鏡群130與第二透鏡群120之間的距離。另外,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二透鏡群120中最靠近反射鏡群130的透鏡(例如第十一透鏡L11)的直徑可有效縮減,使得經由反射鏡群130反射的影像光束210a不易與第十一透鏡L11干涉,而避免了影像畫面的品質受到影響。具體而言,本實施例之第十一透鏡L11的直徑可有效縮減至約20mm,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採用本發明架構的投影鏡 頭100,其第二透鏡群120中最靠近反射鏡群130的透鏡(第十一透鏡L11)的直徑可縮減至介於10mm至30mm。同時,本實施例的投影鏡頭100的投射比率(throw ratio)為0.25,但不以此為限。採用本發明架構的投影鏡頭100,其投射比率(throw ratio)可維持在0.1至0.4之間。
請參照圖2,其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種投影鏡頭100a的示意圖。應了解到,本實施例所述的投影鏡頭100a與圖1所述的投影鏡頭100結構或功能相似,所以在本實施例中不再重複敘述投影鏡頭100、100a兩者相同的部份。
如圖2所示,投影鏡頭100a的第一透鏡群110a更包含具正屈光度的第十二透鏡L12,配置於第七透鏡L7及第八透鏡L8之間。另外,第一透鏡群110a的孔徑光闌112係位於第二透鏡L2內(如圖1所示)或第三透鏡L3(如圖2所示)內。
以下內容將舉出本實施例所述的投影鏡頭100a的相關數據資料,應了解到,下述之表三中所列的數據資料並非用以限定設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參照本發明之後,當可對其參數或設定作適當的更動,惟其仍應屬於本發明之範疇內。
在表三中,表面S1~S24及反射曲面130a為由光閥210至反射鏡群130的方向依序設置;其中,表面S1、S2為第一透鏡L1的兩表面,表面S3、S4為第二透鏡L2之兩表面,表面S5、S6為第三透鏡L3的兩表面,表面S7、S8為第四透鏡L4的兩表面,表面S9、S10為第五透鏡L5的兩表面,表面S11、S12為第六透鏡L6的兩表面,表面S13、S14為第七透鏡L7的兩表面,表面S15、S16為第八透鏡L8之兩表面,表面S17、S18為第九透鏡L9的兩表面,表面S19、S20為第十透鏡L10的兩表面,表面S21、S22為第十一透鏡L11的兩表面,表面S23、S24為第十二透鏡L12的兩表面。應了解到,前述之每一透鏡的兩表面的「間距」是指每一透鏡的兩表面之間位於光軸50上之直線距離。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L1的表面S2與第二透鏡L2的表面S3在光軸50上之直線距離為0.58毫米(mm)。第二透鏡L2的表面S4與第三透鏡L3的表面S5在光軸50上之直線距離為0.77毫米。第三透鏡L3的表面S6與第四透鏡L4的表面S7在光軸50上之直線距離為0.1毫米。第五透鏡L5的表面S10與第六透鏡L6的表面S11在光軸50上之直線距離為24.82毫米。第六透鏡L6的表面S12與第七透鏡L7的表面S13在光軸50上之直線距離為0.1毫米。第七透鏡L7的表面S14與第十二透鏡L12的表面S23在光軸50上之直線距離為0.36毫米。第十二透鏡L12的表面S24與第八透鏡L8的表面S15在光軸50上之直線距離為16.24毫米。第八透鏡L8的表面S16與第九透鏡L9 的表面S17在光軸50上之直線距離為0.1毫米。第九透鏡L9的表面S18與第十透鏡L10的表面S19在光軸50上之直線距離為14.06毫米。第十透鏡L10的表面S20與第十一透鏡L11的表面S21在光軸50上之直線距離為4.04毫米。第十一透鏡L11的表面S22與反射鏡群130的反射曲面130a在光軸50上之直線距離為31.05毫米。應了解到,上述的數值僅為例示,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實施。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L1、第八透鏡L8、第九透鏡L9、第十透鏡L10及第十二透鏡L12為非球面透鏡,也就是說,表面S1、S2、S15、S16、S17、S18、S19、S20、S23及S24為非球面。同時,反射曲面130a亦為非球面。因此,表面S1、S2、S15、S16、S17、S18、S19、S20、S23及S24及反射曲面130a的形狀符合下列公式: 式中,Z(h)為光軸50方向之偏移量(sag),r是密切球面(osculating sphere)的半徑,也就是接近光軸50處的曲率半徑(如表三內之表面S1、S2、S15、S16、S17、S18、S19、S20、S23及S24及反射曲面130a的曲率的倒數)。k是二次曲面常數(conic constant),h是非球面高度,即為從透鏡中心往透鏡邊緣的高度,而C2、C4、C6、C8、C10、C12、C14...為非球面係數(aspheric coefficient)。k、C2、C4、C6、C8、C10、C12、C14的值如表四所示。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透鏡群120所產生的視場角(field angle)θ亦可小於100度且大於20度,所以第一透鏡群110a與第二透鏡群120的透鏡的直徑可有效地縮小。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二透鏡群120中最靠近反射鏡群130的透鏡(例如第十一透鏡L11)的直徑可有效縮減,使得經由反射鏡群130反射的影像光束210a不易與第十一透鏡L11干涉,而避免影像畫面的品質受到影響。具體而言,本實施例之第十一透鏡L11的直徑可有效縮減至約20mm,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採用本發明架構的投影鏡頭100a,其第二透鏡群120中最靠近反射鏡群130的透鏡(第十一透鏡L11)的直徑可縮減至介於10mm至30mm。同時,本實施例的投影鏡頭100a的投射比率(throw ratio)為0.25,但不以此為限。採用本發明架構的投影鏡頭 100a,其投射比率(throw ratio)可維持在0.1至0.4之間。
綜上所述,採用本發明上述架構的投影鏡頭為具有廣角效果及較低投射比率的鏡頭。本發明之上述實施例的投影鏡頭至少具有下列優點:本發明由於藉由反射鏡群提供廣角鏡群的功能,第一透鏡群及第二透鏡群的透鏡的直徑可有效縮小,故可降低投影鏡頭的體積及生產成本。另外,由於投影影像與光閥位於光軸的同一側,減少光閥相對於光軸的偏移量且避免了投影鏡頭內部空間的浪費,進而使得投影鏡頭的整體體積可因而減小,並同時減少了投影鏡頭的生產成本。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另外本發明的任一實施例或申請專利範圍不須達成本發明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優點或特點。此外,摘要部分和標題僅是用來輔助專利文件搜尋之用,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權利範圍。
100‧‧‧投影鏡頭
110‧‧‧第一透鏡群
112‧‧‧孔徑光闌
120‧‧‧第二透鏡群
122‧‧‧孔徑光闌
130‧‧‧反射鏡群
130a‧‧‧反射曲面
210‧‧‧光閥
210a‧‧‧影像光束
50‧‧‧光軸
50a‧‧‧第一側
50b‧‧‧第二側
L1‧‧‧第一透鏡
L2‧‧‧第二透鏡
L3‧‧‧第三透鏡
L4‧‧‧第四透鏡
L5‧‧‧第五透鏡
L6‧‧‧第六透鏡
L7‧‧‧第七透鏡
L8‧‧‧第八透鏡
L9‧‧‧第九透鏡
L10‧‧‧第十透鏡
L11‧‧‧第十一透鏡
S1、S2、S3、S4、S5、S6、S7、S8、S9、S10、S11、S12、 S13、S14、S15、S16、S17、S18、S19、S20、S21、S22‧‧‧表面
θ‧‧‧視場角

Claims (16)

  1. 一種投影鏡頭,適用於具有一光閥的一投影裝置,該光閥適於提供一影像光束,該投影鏡頭包括:一第一透鏡群,具有正屈光度;一第二透鏡群,具有正屈光度,且配置於該第一透鏡群之遠離該光閥的一側,該第二透鏡群包括多個透鏡;當該影像光束經過該投影鏡頭時,能使該影像光束在穿越該第一透鏡群的光軸後,再穿越該第二透鏡群的光軸,且該第二透鏡群所產生的一視場角小於100度;以及一反射鏡,具有負反射屈光度,且位於該第二透鏡群之遠離該第一透鏡群的一側,該反射鏡具有一反射曲面,用以反射通過該第二透鏡群後的該影像光束。
  2. 一種投影鏡頭,適用於具有一光閥的一投影裝置,該光閥適於提供一影像光束,該投影鏡頭包括:一第一透鏡群,具有正屈光度,且有一第一孔徑光闌,位於該第一透鏡群間;一第二透鏡群,具有正屈光度,且配置於該第一透鏡群之遠離該光閥的一側,該第二透鏡群包括多個透鏡;且當影像光束離開第二透鏡群最後一片透鏡前,該影像光束係為發散的;而且該第二透鏡群所產生的一視場角小於100度;以及一反射鏡,具有負反射屈光度,且位於該第二透鏡群之遠離該第一透鏡群的一側,該反射鏡具有一反射曲面,用以反射通過該第二透鏡群後的該影像光束;其中,該投影鏡頭包含有十一片透鏡。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投影鏡頭,其中該視場角大於20度。
  4. 一種投影鏡頭,該投影鏡頭包括:一第一透鏡群,設有一第一孔徑光闌,位於該第一透鏡群間;一第二透鏡群,設有一第二孔徑光闌,位於該第二透鏡群間,該第二透鏡群配置於該第一透鏡群之遠離光閥的一側,在一影像光束通過第二透鏡群時,該影像光束係為發散的;以及一反射鏡,位於該第二透鏡群之遠離該第一透鏡群的一側,且該反射鏡可反射通過該第二透鏡群後的該影像光束;其中,該第二孔徑光闌與該反射鏡之間僅包含一片屈光度非為零之透鏡。
  5. 如申請專利範圍2或4項所述之投影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群包含有一第二透鏡以及一第三透鏡,該第一孔徑光闌係設於該第一透鏡群之該第二透鏡或該第三透鏡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4項所述之投影鏡頭,更包括一光軸,該光閥適於由該光軸的一第一側提供該影像光束,在該影像光束通過該第二透鏡群而傳遞至該光軸的該第一側後,該反射曲面反射該影像光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4項所述之投影鏡頭,其中該投影鏡頭的投射比率(throw ratio)為0.1至0.4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4項所述之投影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群包含自該光閥至該第二透鏡群的方向依序排列之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一第五透鏡、一第六透鏡、一第七透鏡以及一第八透鏡;且該第二透鏡群的該些透鏡包含自該第一透鏡群至該反射鏡的方向依序排列之一第九透鏡、一第十透鏡以及一第十一透鏡。
  9. 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投影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群之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該第五透鏡、該第六透鏡、該第七透鏡及該第八透鏡的屈光度分別為負、正、正、正、負、正、正、正,而該第二透鏡群之該第九透鏡、該第十透鏡及該第十一透鏡的屈光度分別為正、正、正。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投影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該第七透鏡、該第八透鏡、該第九透鏡及該第十透鏡為非球面透鏡。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投影鏡頭,其中該第四透鏡與該第五透鏡形成屈光度為負的一複合透鏡。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投影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群更包含一第十二透鏡,配置於該第七透鏡及該第八透鏡之間。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投影鏡頭,其中該第十一透鏡的直徑介於10mm至30mm。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投影鏡頭,其中該第二透鏡群設有一第二孔徑光闌,位於該第十透鏡與該第十一透鏡之間。
  15. 一種投影鏡頭,適用於具有一光閥的一投影裝置,該光閥適於提供一影像光束,該投影鏡頭包括:一第一透鏡群,具有正屈光度,且有一第一孔徑光闌,位於該第一透鏡群間;一第二透鏡群,具有正屈光度,且配置於該第一透鏡群之遠離該光閥的一側,在一影像光束通過第二透鏡群時,該影像光束係為發散的,該第二透鏡群包括多個透鏡,當影像光束離開第二透鏡群最後一片透鏡,該影像光束係為發散的,當該影像光束經過該投影鏡頭時,能使該影像光束在穿越該第一透鏡群的光軸後,再穿越該第二透鏡群的光軸,且該第二透鏡群所產生的一視場角小於100度;以及一反射鏡,具有負反射屈光度,且位於該第二透鏡群之遠離該第一透鏡群的一側,該反射鏡具有一反射曲面,用以反射通過該第二透鏡群後的該影像光束。
  16. 一種投影鏡頭,該投影鏡頭包括:一第一透鏡群,設有一第一孔徑光闌,位於該第一透鏡群間;一第二透鏡群,設有一第二孔徑光闌,位於該第二透鏡群間,該第二透鏡群配置於該第一透鏡群之遠離光閥的一側,在一影像光束通過第二透鏡群時,該影像光束係為發散的,該第二孔徑光闌於相對於該第一透鏡群的另一側係包含至少一屈光度為正的鏡片;以及一反射鏡,位於該第二透鏡群之遠離該第一透鏡群的一 側,且該反射鏡可反射通過該第二透鏡群後的該影像光束。
TW103112337A 2013-10-31 2014-04-02 投影鏡頭 TWI5518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12337A TWI551884B (zh) 2013-10-31 2014-04-02 投影鏡頭
US14/311,516 US9335524B2 (en) 2013-10-31 2014-06-23 Projection lens
CN201410524428.6A CN104635322B (zh) 2013-10-31 2014-10-08 投影镜头
CN201810351877.3A CN108710196B (zh) 2013-10-31 2014-10-08 投影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39590 2013-10-31
TW103112337A TWI551884B (zh) 2013-10-31 2014-04-02 投影鏡頭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6458A TW201516458A (zh) 2015-05-01
TWI551884B true TWI551884B (zh) 2016-10-01

Family

ID=52995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2337A TWI551884B (zh) 2013-10-31 2014-04-02 投影鏡頭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35524B2 (zh)
CN (2) CN108710196B (zh)
TW (1) TWI5518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6006B (zh) * 2015-09-04 2016-11-01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裝置以及投影鏡頭
JP6847003B2 (ja) 2017-08-17 2021-03-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投写用光学系及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TWI795592B (zh) * 2019-09-06 2023-03-11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鏡頭及投影機
CN111897182B (zh) * 2020-09-10 2022-02-11 深圳市点睛创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微型投影的超短焦物镜系统
CN113253414B (zh) * 2021-06-29 2021-09-28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光学系统
CN114924381B (zh) * 2022-04-29 2023-11-14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镜头以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88682B2 (en) * 2003-03-06 2005-05-03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ojector lens system
TW201144855A (en) * 2010-06-01 2011-12-16 Young Optics Inc Fixed-focus lens
US8279527B2 (en) * 2009-06-16 2012-10-02 Delta Electronics, Inc. Wide-angle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CN103293642A (zh) * 2012-03-02 2013-09-11 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镜头和投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48760B2 (en) * 2004-12-13 2008-11-11 Nittoh Kogaku K.K. Optical system and rear projector
JP2008090200A (ja) * 2006-10-05 2008-04-17 Sony Corp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
JP2010122574A (ja) * 2008-11-21 2010-06-03 Sony Corp 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投射光学系
JP2010204328A (ja) * 2009-03-03 2010-09-16 Topcon Corp 投写光学系及び画像投写装置
US8054556B2 (en) * 2009-03-13 2011-11-08 Young Optics Inc. Lens
JP5484098B2 (ja) * 2009-03-18 2014-05-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投写光学系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1033737A (ja) * 2009-07-30 2011-02-17 Fujifilm Corp 投写光学系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投写型表示装置
JP5728202B2 (ja) * 2010-11-16 2015-06-03 株式会社サムスン日本研究所 投射光学系および画像投射装置
CN102221767A (zh) * 2011-06-29 2011-10-19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
EP3462224A1 (en) * 2011-07-05 2019-04-03 Nittoh Inc.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and projector apparatus
JP5638482B2 (ja) * 2011-07-29 2014-12-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88682B2 (en) * 2003-03-06 2005-05-03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ojector lens system
US8279527B2 (en) * 2009-06-16 2012-10-02 Delta Electronics, Inc. Wide-angle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TW201144855A (en) * 2010-06-01 2011-12-16 Young Optics Inc Fixed-focus lens
CN103293642A (zh) * 2012-03-02 2013-09-11 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镜头和投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35322B (zh) 2018-05-18
CN108710196A (zh) 2018-10-26
US9335524B2 (en) 2016-05-10
US20150116840A1 (en) 2015-04-30
CN104635322A (zh) 2015-05-20
CN108710196B (zh) 2021-07-09
TW201516458A (zh) 2015-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17294B2 (ja) 投射光学系
TWI551884B (zh) 投影鏡頭
US20160178878A1 (en) Ultra short-throw projection lens unit
TWI781947B (zh) 光學鏡頭
JP5468966B2 (ja) 投写レンズ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11033737A (ja) 投写光学系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投写型表示装置
US11042013B2 (en)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and image projection device
US20150205099A1 (en) Optical projection system and image projector incorporating the same
JP2009251457A (ja) 投写光学系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15108797A (ja) 広角投影光学システム
JP2013120392A (ja) ズームレンズ
US8649101B2 (en) Projection apparatus
JP2011033738A (ja) 投写光学系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投写型表示装置
JP5727591B2 (ja) 投写光学系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JP6497573B2 (ja) 投射装置および投射システム
JP2015060088A (ja) 投写光学系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20034690A (ja) 投射光学系および画像投射装置
JP2009251458A (ja) 投写光学系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14044377A (ja) 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投射光学系
JP5867577B2 (ja) 映像投写装置
JP2015001579A (ja) 投射光学系、画像投射装置
JP5987459B2 (ja) 映像投写装置用光学系および映像投写装置
JP2017049490A (ja) 投射光学系、投射装置及び屈折光学系ユニット
KR101483976B1 (ko) 평면 미러를 사용한 극단초점 프로젝터의 투사 시스템
WO2018179607A1 (ja) 投写光学系、画像投写装置および画像投写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