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5924B - 多輸入多輸出通信系統中用於控制及資料多工之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多輸入多輸出通信系統中用於控制及資料多工之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5924B
TWI545924B TW099113074A TW99113074A TWI545924B TW I545924 B TWI545924 B TW I545924B TW 099113074 A TW099113074 A TW 099113074A TW 99113074 A TW99113074 A TW 99113074A TW I545924 B TWI545924 B TW I54592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s
control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layer
ac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13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16020A (en
Inventor
陳萬喜
張曉霞
茱安 莫托裘
杜葛 普瑞沙 瑪拉迪
Original Assignee
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3011774&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I545924(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116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160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59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592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the mobile station comprising multiple antennas, e.g. to provide uplink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9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different transmission schemes, at least one of them being a diversity transmission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04L1/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applied to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Description

多輸入多輸出通信系統中用於控制及資料多工之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大體而言係關於無線通信,且更具體而言係關於用於在多輸入多輸出(MIMO)通信環境中結構化通信的技術。
本申請案主張2009年4月23日申請且題為「CONTROL AND DATA MULTIPLEXING FOR UPLINK MULTI-INPUT AND MULTI-OUTPUT COMMUNICATION IN LTE-A」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172,140號的權利,該申請案之全文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無線通信系統經廣泛部署以提供各種通信服務;例如,可經由此等無線通信系統提供語音、視訊、封包資料、廣播及傳訊息服務。此等系統可為能夠藉由共用可用系統資源而支援多個終端機之通信的多重存取系統。此等多重存取系統之實例包括分碼多重存取(CDMA)系統、分時多重存取(TDMA)系統、分頻多重存取(FDMA)系統及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FDMA)系統。
大體而言,無線多重存取通信系統可同時支援多個無線終端機的通信。在此種系統中,每一終端機可經由前向鏈路及反向鏈路上之傳輸與一或多個基地台通信。前向鏈路(或下行鏈路)指自基地台至終端機之通信鏈路,且反向鏈路(或上行鏈路)指自終端機至基地台的通信鏈路。可經由單輸入單輸出(SISO)、多輸入單輸出(MISO)、單輸入多輸出(SIMO)或多輸入多輸出(MIMO)系統建立此通信鏈路。
在各種無線通信環境中,使用單載波波形來結構化傳輸,以便提供諸如低峰值對平均功率比及最佳行動器件傳輸功率的益處。以往,在於上行鏈路上傳輸控制資訊及資料兩者的情況下,單載波傳輸波形藉由將待傳輸之控制資訊及資料多工至一共同資源集合上來建構。然而,在無線通信系統將MIMO用於上行鏈路傳輸的情況下,用於控制及資料多工之此等現有技術歸因於由MIMO系統利用之多個層(例如,對應於空間層、碼字等)而變為大體上難實行的。因此,將需要實施可藉以在無線通信系統中針對上行鏈路MIMO傳輸執行控制及資料多工的技術。
以下內容呈現對所主張之標的之各種態樣的簡化概述以便提供對此等態樣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並非所有預期態樣之廣泛綜述,且意欲既不識別關鍵或重要元素亦不意欲描繪此等態樣之範疇。其唯一目的在於以簡化形式呈現所揭示之態樣之一些概念以作為稍後呈現之更詳細描述的序言。
根據一態樣,本文中描述一種方法。該方法可包含:識別待傳輸至一或多個網路實體之控制資訊;獲得關於經指定以用於上行鏈路多輸入多輸出(MIMO)傳輸的層之一集合的資訊;及自層之該集合選擇將被排程該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之上行鏈路MIMO傳輸的各別層。
本文中所描述之一第二態樣係關於一種無線通信裝置,其可包含一記憶體,該記憶體儲存關於待傳輸至一或多個網路實體之控制資訊及經指定以用於上行鏈路MIMO傳輸之層之一集合的資料。該無線通信裝置可進一步包含一處理器,其經組態以自層之該集合選擇將被排程該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之上行鏈路MIMO傳輸的各別層。
一第三態樣係關於一種裝置,其可包含用於識別待在一或多個上行鏈路多層傳輸中傳輸之控制發信號的構件;及用於選擇將被排程該控制發信號之至少一部分的與該一或多個上行鏈路多層傳輸相關聯的各別層的構件。
本文中所描述之一第四態樣係關於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可包括一電腦可讀媒體,該電腦可讀媒體包含:用於使一電腦識別待在一或多個上行鏈路多層傳輸中傳輸之控制發信號的程式碼;及用於使一電腦選擇將被排程該控制發信號之至少一部分的與該一或多個上行鏈路多層傳輸相關聯的各別層的程式碼。
根據一第五態樣,本文中描述一種方法。該方法可包含:識別由一網路器件在複數個層上提供的一傳輸;判定被映射控制資訊之對應於該傳輸的各別層;及在判定為被映射該控制資訊之各別層上接收該控制資訊的至少一部分。
本文中所描述之一第六態樣係關於一種無線通信裝置,其可包含一記憶體,其儲存關於由一網路器件在複數個層上提供之一傳輸的資料。該無線通信裝置可進一步包含一處理器,其經組態以判定被映射控制資訊之對應於該傳輸的各別層且在判定為被映射該控制資訊之各別層上接收該控制資訊的至少一部分。
一第七態樣係關於一種裝置,該裝置可包含:用於識別由一網路器件提供之一上行鏈路多層傳輸的構件;用於判定該上行鏈路多層傳輸中之含有控制發信號之一或多個層的構件;及用於處理該上行鏈路多層傳輸中之一或多個所判定層上所含有的控制發信號之至少一部分的構件。
本文中所描述之一第八態樣係關於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可包括一電腦可讀媒體,該電腦可讀媒體包含:用於使一電腦識別由一網路器件提供之一上行鏈路多層傳輸的程式碼;用於使一電腦判定該上行鏈路多層傳輸中之含有控制發信號之一或多個層的程式碼;及用於使一電腦處理該上行鏈路多層傳輸中之一或多個所判定層上所含有的控制發信號之至少一部分的程式碼。
為實現前述及相關目的,所主張標的之一或多項態樣包含在下文充分描述且在[申請專利範圍]中特別指出的特徵。以下描述及附加圖式詳細闡述所主張標的之特定說明性態樣。然而,此等態樣僅指示可藉以使用所主張標的之原理的各種方式中之少數幾種。另外,所揭示態樣意欲包括所有此等態樣及其等效物。
現參看圖式描述所主張標的之各種態樣,其中類似參考數字遍及全文用以指代類似元件。在以下描述中,出於解釋之目的,闡述眾多特定細節以便提供對一或多項態樣之透徹理解。然而,可顯而易見的是,可在無此等特定細節之情況下實踐此(等)態樣。在其他例子中,以方塊圖形式展示熟知之結構及器件以促進描述一或多項態樣。
如本申請案中所使用,術語「組件」、「模組」、「系統」及其類似者意欲指代電腦相關實體,其為硬體、韌體、硬體與軟體之組合、軟體或執行中之軟體。舉例而言,組件可為(但不限於)在處理器上執行之處理程序、積體電路、物件、可執行碼、執行緒、程式及/或電腦。舉例而言,在計算器件上執行之應用程式與計算器件兩者可為一組件。一或多個組件可駐留於一處理程序及/或執行線緒內,且一組件可定位於一電腦上及/或分散於兩個或兩個以上電腦之間。此外,可自上面儲存有各種資料結構之各種電腦可讀媒體執行此等組件。該等組件可藉由本端處理程序及/或遠端處理程序進行通信,諸如,根據具有一或多個資料封包之信號(例如,來自藉由信號而與另一組件互動之一組件的資料,另一組件係在本端系統中、在分散式系統中及/或跨越具有其他系統之網路(諸如,網際網路))。
此外,本文中結合無線終端機及/或基地台來描述各種態樣。無線終端機可指代將語音連接性及/或資料連接性提供給使用者之器件。無線終端機可連接至諸如膝上型電腦或桌上型電腦之計算器件,或其可為諸如個人數位助理(PDA)之獨立器件。無線終端機亦可被稱作系統、用戶單元、用戶台、行動台、行動裝置、遠端台、存取點、遠端終端機、存取終端機、使用者終端機、使用者代理、使用者器件或使用者設備(UE)。無線終端機可為用戶台、無線器件、蜂巢式電話、PCS電話、無線電話、會話起始協定(SIP)電話、無線區域迴路(WLL)台、個人數位助理(PDA)、具有無線連接能力之掌上型器件或連接至無線數據機之其他處理器件。基地台(例如,存取點或節點B)可指代存取網路中在空中介面上經由一或多個扇區與無線終端機通信的器件。基地台可藉由將所接收之空中介面訊框轉換為IP封包而充當無線終端機與存取網路(其可包括網際網路協定(IP)網路)之剩餘部分之間的路由器。基地台亦可協調對空中介面之屬性的管理。
此外,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功能可以硬體、軟體、韌體或其任一組合來實施。若以軟體來實施,則功能可作為一或多個指令或程式碼儲存於電腦可讀媒體上或經由電腦可讀媒體來傳輸。電腦可讀媒體包括電腦儲存媒體及通信媒體兩者,通信媒體包括促進將電腦程式自一處傳送至另一處之任何媒體。儲存媒體可為可由電腦存取之任何可用媒體。藉由實例且非限制,此等電腦可讀媒體可包含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碟儲存器、磁碟儲存器或其他磁性儲存器件,或可用於載運或儲存呈指令或資料結構之形式的所要程式碼且可由電腦存取之任何其他媒體。且,可將任何連接恰當地稱作電腦可讀媒體。舉例而言,若使用同軸電纜、光纖線纜、雙絞線、數位用戶線(DSL),或諸如紅外線、無線電及微波之無線技術自網站、伺服器或其他遠端源傳輸軟體,則同軸電纜、光纖線纜、雙絞線、DSL,或諸如紅外線、無線電及微波之無線技術包括於媒體之定義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磁碟及光碟包括緊密光碟(CD)、雷射光碟、光學光碟、數位多功能光碟(DVD)、軟性磁碟及藍光光碟(BD),其中磁碟通常磁性地再現資料,且光碟使用雷射光學地再現資料。上述各者之組合亦應包括在電腦可讀媒體之範疇內。
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技術可用於各種無線通信系統,諸如,分碼多重存取(CDMA)系統、分時多重存取(TDMA)系統、分頻多重存取(FDMA)系統、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FDMA)系統、單載波FDMA(SC-FDMA)系統、叢集離散傅立葉變換(DFT)擴展ODFM(CL-DFT-S-OFDM)系統及/或提供使用每載波單一DFT之非相連資料傳輸的其他系統,及其他此等系統。在本文中常互換地使用術語「系統」與「網路」。CDMA系統可實施諸如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UTRA)、CDMA2000等等之無線電技術。UTRA包括寬頻CDMA(W-CDMA)及CDMA之其他變體。另外,CDMA2000涵蓋IS-2000、IS-95及IS-856標準。TDMA系統可實施諸如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之無線電技術。OFDMA系統可實施諸如演進型UTRA(E-UTRA)、超行動寬頻帶(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等之無線電技術。UTRA及E-UTRA為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之部分。3GPP長期演進(LTE)為使用E-UTRA之即將來臨的版本,其在下行鏈路上使用OFDMA且在上行鏈路上使用SC-FDMA。UTRA、E-UTRA、UMTS、LTE及GSM描述於來自名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之組織的文獻中。另外,CDMA2000及UMB描述於來自名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2」(3GPP2)之組織的文獻中。
將根據可包括若干器件、組件、模組及其類似者之系統呈現各種態樣。應理解且瞭解,各種系統可包括額外器件、組件、模組等,及/或省略結合諸圖所論述之器件、組件、模組等中的一些或全部。亦可使用此等做法之組合。
現參看圖式,圖1說明根據各種態樣的系統100,該系統100促進無線通信系統中之信號建構及上行鏈路(UL,本文中亦稱為反向鏈路(RL))傳輸。如圖1說明,系統100可包括一或多個使用者設備單元(UE)110(本文中亦稱為行動器件或站台、終端機、存取終端機(AT)等),其可與一或多個基地台120(本文中亦稱為節點B或eNB、小區或網路小區、網路節點、存取點(AP)等)及/或系統100中之一或多個其他實體通信。
根據一態樣,UE 110可參與到與基地台120之一或多個UL通信,且類似地基地台120可參與到與UE 110的一或多個下行鏈路(DL,本文中亦稱為前向鏈路(FL))通信。在一實例中,UE 110及基地台120可分別使用一或多個天線118及126以促進系統100內的通信。如系統100中進一步展示,UE 110及/或基地台120可將各別收發器116及/或任何其他合適構件用於系統100內的通信。
根據另一態樣,UE 110及/或基地台120可將單載波FDMA(SC-FDMA)用於各別UL及/或DL傳輸。可瞭解,SC-FDMA歸因於其固有之單載波結構而可提供較低峰值對平均功率比(PAPR)及/或其他合適益處。因此,SC-FDMA在一些狀況下對於(例如)UL傳輸可為有益之方案,其中較低PAPR在傳輸功率效率或其類似者方面顯著地有益於行動終端機。在一實例中,在待由系統100中之一器件傳輸資料及控制發信號兩者的情況下,藉由將控制資訊多工至資料上來保留經組合之控制/資料傳輸的單載波結構。
此外,諸如在使用每分量載波單一DFT之非相連資料傳輸(例如,CL-DFT-S-OFDM)的狀況下,UE 110及/或基地台120可使用兩個或兩個以上叢集指派來進行實體上行鏈路共用頻道(PUSCH)傳輸及/或其他通信。因此,如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態樣可應用於各種PUSCH資源分配機構及/或可由UE 110、基地台120及/或與UE 110、基地台120相關聯之通信系統(例如,根據LTE、LTE進階(LTE-A)等操作的系統)利用的其他資源分配技術。舉例而言,替代保持用於PUSCH指派(例如,一時槽內的相連PUSCH指派)之單載波波形,可利用多叢集PUSCH指派,其中各別叢集在其各別構成時槽中仍為相連的,但各別叢集自身未必為相連的。在一實例中,此種資源分配及/或可根據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態樣執行的其他資源分配技術可用以改良UL效率及/或達成其他合適目標。
在圖2中藉由圖式200來說明可以此方式執行的控制/資料多工之實例。如藉由圖式200說明,當諸如頻道品質指示符(CQI)資訊、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資訊、秩指示符(RI)、認可(ACK)/否定認可(NACK)發信號、排程請求(SR)發信號或其類似者的控制資訊在給定子訊框上與一資料傳輸同時存在時,控制資訊可與資料一起揹負及/或以其他方式組合於PUSCH及/或其他頻道上,而非(例如,經由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獨立傳輸。在由圖式200展示之特定實例中,CQI/PMI及RI資訊可與資料一起多工,ACK/NACK可經組態以穿刺PUSCH資源,且SR可經提供而作為相應媒體存取控制(MAC)有效負載的部分。然而,可瞭解,僅藉由實例來提供圖式200,且可以任何合適方式組合控制資訊與資料。
根據一態樣,以展示於圖式200中之方式及/或以任何其他合適方式與資料一起調變的控制資訊在一些狀況下相比於與之一起多工之資料可需要不同相對品質。舉例而言,容許資料錯誤率可為相對高的(例如,約10%),而一些類型之控制資訊(諸如,ACK/NACK)的相應容許錯誤率可為顯著較低的(例如,約10-3)。另外,不同類型之控制資訊(例如,ACK/NACK、RI、CQI、PMI等)相比於彼此可具有不同容許錯誤率。
在一實例中,可經由以不同方式(例如,如圖式200中所展示或以其他方式)對被映射各別資料及控制之資源執行功率控制來達成控制資訊及與控制資訊一起多工的資料所需要之變化之品質等級。或者,可將共同傳輸功率用於控制資訊及資料,且分別用於控制及資料之經編碼之符號、資源元素(RE)或其類似者的數目可經改變以確保其各別容許信號品質。藉由特定實例,可藉由分配不同數目個經編碼之符號以用於控制資訊之不同編碼率之傳輸來達成控制資訊之不同編碼率。可藉由(例如)結合控制資訊位元之數目、經排程之PUSCH傳輸頻寬、每子訊框之SC-FDMA符號之數目、經編碼之PUSCH位元之數目及/或任何其他適當參數利用經第3層(L3)組態的UE特定偏移來實現此情形。
可瞭解,應用於以上述方式建構之PUSCH傳輸的編碼率本質上可為動態的,此係由於此等傳輸可使用PDCCH或其類似者來排程,以致(例如,根據PDCCH格式0等提供之)相關PDCCH發信號含有用於PUSCH傳輸的調變及編碼方案(MCS)。另外,可瞭解,雖然PUSCH傳輸因此為動態的,但藉由(例如)在關於資料之有效編碼率的PUSCH傳輸中提供控制資訊的有效編碼率而可使得共同PUSCH傳輸內之控制資訊與資料之間的相對品質差為半靜態的。因此,給定PUSCH傳輸,可基於與PUSCH傳輸相關聯之MCS及額外資訊來判定指派給該傳輸內所含有之每一頻道的RE之實際數目,該額外資訊對應於關於該傳輸內之資料的PUSCH傳輸內之控制資訊的相對有效編碼率。
在另一實例中,可瞭解,根據圖式200及/或任何其他合適技術建構之PUSCH傳輸可利用任何合適之調變階數,諸如,二元相移鍵控(BPSK)、正交相移鍵控(QPSK)、n階正交調幅(n-QAM),或其類似者。然而,可瞭解,對於一些類型之控制資訊(諸如,ACK/NACK或其類似者)而言,在一些狀況下可不需要利用諸如n-QAM之高階調變方案。因此,在一實例中,雖然諸如CQI、PMI或其類似者之某一控制資訊可利用與PUSCH之調變階數相同的調變階數,但諸如ACK/NACK及RI之其他類型之控制資訊的調變群集(modulation constellation)可受到限制,以致其各別傳輸之歐幾里德(Euclidean)距離被最大化。
在再一實例中,可根據集束模式(bundling mode)及/或多工模式利用諸如展示於圖式200中之傳輸方案的傳輸方案對分時雙工(TDD)系統執行ACK/NACK傳輸。在集束模式中,可藉由針對每一相應碼字在集束窗口中對子訊框執行邏輯AND來達成經集束之傳輸。因此,舉例而言,兩個DL子訊框可映射至一UL ACK/NACK傳輸,以致若成功接收到兩個DL子訊框,則發送一ACK,且若未成功接收到任一DL子訊框,則發送一NACK。在多工模式中,可藉由對給定子訊框中之碼字執行邏輯AND來達成經多工之傳輸。因此,舉例而言,兩個DL碼字可映射至一UL ACK/NACK傳輸,以致若成功接收到兩個碼字之資訊,則發送一ACK,或若並未成功接收到關於該等碼字中之至少一者的資訊,則發送一NACK。
可瞭解,可在諸如與單輸入單輸出(SISO)或單輸入多輸出(SIMO)系統相關聯之第1秩傳輸的第1秩傳輸的情形下利用如上文所描述之用於將控制資訊與資料組合為一共同傳輸的各種技術。然而,在網路器件能夠充分利用大於1之傳輸秩的情況下,諸如,在多輸入多輸出(MIMO)UL通信(例如,如系統100中所示)之狀況下,以上技術歸因於由MIMO傳輸利用之多個層而變得難以實施。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層」可指代並對應於空間層(例如,其對應於各別天線、波束及/或形成為多個天線之各別組合的其他者等)、碼字及/或任何其他合適結構。另外,除非另有明確陳述,否則應瞭解,所主張標的並不意欲限於任何單一此種解譯或解譯之集合。
根據一態樣,系統100中之UE 110可利用用於促進多個層上之控制資訊及資料之組合傳輸的各種技術。舉例而言,如系統100中所示,UE 110可識別待經由控制資訊源112及/或其他合適機構傳輸至諸如基地台120之一或多個網路實體的控制資訊。另外,UE 110可包括一層映射模組114,該層映射模組114可獲得關於經指定以用於UL MIMO傳輸的層(例如,空間層、碼字等)之一集合的資訊,並自層之該集合選擇將被排程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之UL MIMO傳輸的各別層。在成功排程之後,可經由收發器116傳輸控制資訊(例如,連同資料)。隨後,在基地台120處,收發器116及/或另一機構可識別由諸如UE 110之網路器件在複數個層上提供的傳輸。基地台120可接著利用層識別模組122及/或其他合適構件判定被映射控制資訊之對應於該傳輸的各別層,基於該判定,收發器116及/或控制處理模組124可在判定為被映射該控制資訊之各別層上接收控制資訊的至少一部分。在成功接收到控制資訊之後,可由控制處理模組124及/或其他構件處理控制資訊。
現轉至圖3,說明一根據各種態樣之促進用於UL MIMO通信之控制及資料多工的系統300。如圖3中所示,系統300可包括一控制資訊源112及一資料源310,及/或分別待由與系統300相關聯之實體傳輸的控制發信號及/或資料之任何其他合適源。由控制資訊源112及資料源310提供之各別資訊可提供至多工器320及/或層映射模組114。在一實例中,由控制資訊源112及/或資料源310提供之資訊可由多工器320及/或其他合適構件組合,及/或在經由收發器116傳輸之前經由層映射模組114映射至一或多個層。在一實例中,可以任何合適次序執行多工器320及層映射模組114的操作。因此,舉例而言,來自資料源310及控制資訊源112之資訊可最初提供至多工器320,以使得經多工之資訊提供至層映射模組114,或者來自控制資訊源112及資料源310之資訊可最初提供至層映射模組114,以使得可藉由多工器320在每層基礎上執行多工。
在一實例中,可在UL MIMO傳輸方案之情形下利用系統300;因此,多工器320及/或層映射模組114可用以促進跨越多個空間層、碼字及/或其他合適層之控制資訊及資料的單載波傳輸、多叢集傳輸及/或任何其他合適傳輸。根據一態樣,如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技術(諸如,可由系統300使用之彼等技術)可使用於第1秩傳輸之情形下的控制/資料多工之現有技術適應於MIMO傳輸的狀況。因此,舉例而言,如本文中所提供之各種技術可以新穎方式利用傳輸波形設計(諸如,基於偏移之有效編碼率、調變階數設計、速率匹配及/或穿刺或其類似者)的各種態樣,以促進單載波波形、多叢集波形或其類似者的產生從而用於UL MIMO傳輸。舉例而言,如本文中所提供之各種態樣可用以促進控制資訊揹負至相應資料上之唯PUSCH傳輸、進行控制及資料之並行傳輸的PUCCH+PUSCH並行傳輸及/或其他合適傳輸類型。
如本文中一般使用,由L表示用於PUSCH之傳輸層的數目(例如,其中L 1)。雖然本文中之各種態樣係針對L 1(例如,對應於MIMO傳輸)之狀況,但可瞭解,可結合或替代如此項技術中通常已知的用於促進針對L之任何合適值之傳輸波形之產生的各種技術來利用如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態樣。如本文中進一步使用,可作為相應MAC協定資料單元(PDU)之部分而包括排程請求(SR)發信號,以致不需要執行SR及PUSCH的多工。然而,應瞭解,根據本文中所提供之各種態樣,SR發信號以及本文中明確或是未明確陳述之任何其他發信號類型可多工及/或以其他方式提供於一通信內。另外,除非另有明確陳述,否則應瞭解,所主張標的並不意欲限於任何特定使用狀況及/或發信號類型。
如本文中進一步使用,由相關聯通信系統利用之L個層稱為l n ,其中n=1,...,L。另外,藉由特定實例,由l CQI表示用以載運CQI之層,由l RI表示用以載運RI之層,且由l AN表示用以載運ACK/NACK之層。另外,如上文所註明,應瞭解,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層」可對應於碼字以及空間層。因此,藉由實例,若傳輸方案利用四個空間層及僅兩個碼字,則每一碼字可經組態以映射至兩個空間層。因此,本文中之各別技術可基於具有對應於各別碼字之兩個有效層的系統按照此種實例來操作,該等各別碼字中之每一者映射至兩個空間層。或者,本文中之各別技術可基於四個所提供之空間層來操作。
接著轉至圖4,說明根據各種態樣之系統400,其促進待在無線通信系統內傳輸之各別控制資訊的層選擇及映射。系統400可包括一控制資訊源,其可產生一或多個控制類型412之控制資訊及/或以其他方式識別一或多個控制類型412之控制資訊。另外,系統400可包括一層映射模組114,其將控制資訊映射至用於UL MIMO傳輸的各別層。
如上文所註明,載運一或多個類型之控制資訊的層之數目在MIMO傳輸中並不限於一,此係由於用於PUSCH之層的數目可大於1。因此,舉例而言,在一些狀況下可利用l CQO|1,且可對RI、ACK/NACK及/或任何其他控制類型412進行類似觀測。因此,根據一態樣,控制資訊可被編碼且由層映射模組114映射至一或多個層,藉此跨多個層提供控制資訊傳送之可靠性與對PUSCH效能之影響之間的折衷。
藉由利用CQI之實例,可考慮以下兩種情節:首先,可考慮|l CQI|=1且=X 1的情節,其中為判定用於CQI傳輸之符號之數目的偏移。第二,可考慮|l CQI|=L=X 2的情節,其中為判定每層之用於CQI傳輸之符號之數目的偏移。基於此兩個情節,為了在相關聯基地台及/或其他實體處達成相同或類似之目標效能,X 1X 2可經設定以使得歸因於同一CQI資訊之多層傳輸之實現,X 2 X 1。此情形可暗示,在利用以上情節中之第一情節時,CQI之傳輸對一層且僅一層產生影響(例如,使得跨層之影響為不均衡的),而第二情節中之CQI的傳輸對所有層產生均衡影響。另外,可瞭解,在第二情節中,每層之影響歸因於每層之較小控制偏移而小於第一情節中之特定層的影響。
因此,給定以上分析,層映射模組可以多種方式將各別控制資訊映射至與系統400相關聯的一或多個層。根據一態樣,層選擇模組422可自與系統400相關聯之層的一集合選擇用於映射來自控制資訊源112的控制資訊的一或多個層。層選擇模組422可獨立操作及/或與可選之層分析模組424協作地操作,該可選之層分析模組424分析層之該關聯之集合中的各別層。在另一態樣中,在選擇用於控制資訊之一或多個層之後,偏移選擇模組426可用以選擇各別偏移,並將該等各別偏移應用於經排程以在層之一相關聯之集合中的各別層上傳輸的控制資訊。下文進一步詳細描述層映射模組114及其各別組件可藉以操作之各種特定非限制性實例。
在第一實例中,層映射模組114經由層選擇模組422可選擇層之一相關聯之集合中的將被排程由控制資訊源112提供之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的上行鏈路MIMO傳輸的大體上所有層。因此,在CQI、RI及ACK/NACK發信號之實例中,用以排程此資訊之層可表達為|l CQI|=|l RI|=|l AN|=L。在另一實例中,相依於層之第3層(L3)組態可用於應用於CQI、RI及ACK/NACK發信號的偏移,該等偏移可分別表達為。因此,各別偏移可組態為,其中(例如)若L 1 L 2,則。如上文所註明,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層」可應用於空間層或碼字。因此,可瞭解,以上實例可擴展至偏移可在每碼字基礎上組態以用於控制資訊的狀況。
在第二實例中,層映射模組114經由層選擇模組422可選擇將被排程由控制資訊源112提供的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之上行鏈路MIMO傳輸的少於層之一相關聯之集合中之所有層的子集。如由層選擇模組422選擇之層的子集可包括(例如)一層,或少於與系統400相關聯之層之總數的任一數目個層。
因此,舉例而言,層映射模組114可用以將控制資訊之傳輸約束至每層基礎,其中(例如)|l CQI|=|l RI|=|l AN|=l。在此種狀況下,層選擇模組422在一些狀況下可促進在不同層上傳輸CQI、RI、ACK/NACK及/或其他控制類型412,以使得(例如)若此種映射為可能的,則l CQIl RIl AN。藉由以此方式將控制資訊映射至各別層,可瞭解,組合待由相關聯之網路器件傳輸之控制資訊與資料的影響可分散在不同層上達可能之程度。
若利用此種控制映射技術,則層選擇模組422獨立於層分析模組424及/或在層分析模組424的輔助下可以各種方式判定用於排程控制資訊的各別層。舉例而言,不同層之調變階數及/或編碼率可用以對控制至層的映射作決斷。因此,層映射模組114及/或其他構件可用以識別與控制資訊相關聯之品質臨限值(該控制資訊與控制資訊源112相關聯)及可藉由層之一相關聯之集合中的各別層達成之各別品質等級,且層選擇模組422可根據與控制資訊相關聯之品質臨限值及可藉由各別層達成的各別品質等級來自相關聯之層的一集合選擇一或多個層。
另外,在判定待被映射由控制資訊源112提供之控制資訊之一或多個層時可考慮由控制資訊源112提供之控制類型412的相對優先權。因此,在(例如)ACK/NACK及RI被給予高於CQI及/或PMI之優先權之情況下,ACK/NACK及RI可被給予高於CQI及PMI之在提供較高等級之傳輸保護(例如,低編碼率、低調變階數等)之層上進行映射的優先權。
作為以上映射策略之替代映射策略,層映射模組114可促進在一或多個候選層上傳輸CQI、RI、ACK/NACK及/或其他合適控制類型412,該一或多個候選層可基於各種因素來加以選擇。舉例而言,層映射模組114可自層之一相關聯之集合中識別層之候選子集,並選擇層之候選子集中的將被排程由控制資訊源112提供之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之UL MIMO傳輸的一或多個層。
在一實例中,層之候選子集可包括相關聯之層之該集合中的判定為在相關聯之層之該集合中的該等層中具有最低碼率、調變階數或其類似者的各別層。可瞭解,歸因於以下事實可以此方式來執行層選擇及映射:(例如)PUSCH在較低碼率及/或調變階數的情況下對DL控制資訊(DCI)格式之速率匹配及穿刺較不敏感。或者或另外,如上文所陳述,將具有低調變階數及/或碼率之一或多個層用於傳輸控制資訊在一些狀況下可產生控制資訊對傳輸錯誤或其類似者的較高保護。
在替代實例中,層之候選子集可包括相關聯之層之該集合中的判定為在相關聯之層之該集合中的該等層中具有最高碼率、調變階數或其類似者的各別層。在一實例中,在UL天線不平衡的狀況下,可利用此種實例。舉例而言,在網路器件具有變化之增益之多個天線且每一天線與一或多個相異層相關聯的狀況下,可瞭解,具有較高增益之天線與具有較低增益之天線相比可與相對較高的MCS相關聯。因此,為了將對PUSCH及/或UL傳輸之其他態樣的影響最小化,可將控制資訊映射至具有最高相對品質及/或相應MCS的天線及/或相應頻道。另外,藉由以此方式將控制資訊映射至高MCS層,可瞭解,達成控制資訊及相應資料之給定品質目標所需要的資源元素(RE)之數目可小於與低MCS層相關聯之資源元素(RE)的數目,藉此在一些狀況下實現用於控制傳輸的減少之額外負擔。
在另一態樣中,可由層映射模組414促進每控制類型之多層傳輸,其中(例如)1l CQI L,1l RI L,且1l AN L。在此種實例中,經跨越之層的數目針對各別控制類型412(例如,CQI、RI、ACK/NACK等)可不同地加以組態。在一實例中,層映射模組114、層選擇模組422或其類似者可以上文方式將控制資訊映射至諸層,以使得對PUSCH效能及/或其他合適效能量度之影響最小化達可能之程度,同時為相應控制資訊提供足夠品質。
如上文在各種實例中所描述,各別偏移可藉由利用偏移選擇模組426及/或與層映射模組114相關聯之其他合適構件而應用於被映射至各別層的控制資訊。在一實例中,非相依於層之偏移可應用於經排程以在與系統400相關聯之層的一集合中之各別層上傳輸的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或者或另外,相依於層、相依於碼字及/或其他可變偏移可應用於經排程以在相關聯之層之一集合中的各別層上傳輸的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在一實例中,可根據各別層來給出各別層之間的可變偏移。舉例而言,可基於被排程控制資訊之傳輸的各別層之屬性(例如,調變階數、編碼率等)中的至少一者或被排程控制資訊之傳輸的層的數目來判定各別可變偏移的值。
再次參看圖1,在接收到如根據上文關於系統400所描述之一或多種技術建構的UL MIMO傳輸之後,基地台120可利用層識別模組122及/或其他合適構件來識別已被映射控制資訊的各別層,基於該識別,控制處理模組124及/或其他合適機構可處理所識別的控制資訊。藉由特定實例,層識別模組122可判定被映射一第一類型之控制資訊的對應於一來自UE 110之傳輸的層之第一集合及被映射一第二類型之控制資訊的對應於來自UE 110之該傳輸的層之第二集合等等,該第二類型之控制資訊完全不同於該第一類型之控制資訊。
另外,在藉由UE 110將偏移應用於經層映射之控制資訊的狀況下,基地台120之層識別模組122及/或其他組件可用以識別應用於被映射控制資訊之各別層上之控制資訊的偏移,以便根據應用於控制資訊之偏移來實現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的接收。在一實例中,由基地台120識別之偏移可為應用於被映射至對應於一傳輸之各別層的控制資訊之非相依於層之偏移,應用於映射至對應於一傳輸之控制資訊的各別每層偏移,及/或任何其他合適偏移。在另一實例中,基地台120可根據被映射控制資訊之層的屬性中之至少一者或被映射控制資訊之層的數目來判定應用於控制資訊的各別每層偏移。
接著參看圖5,說明根據各種態樣之促進ACK/NACK資訊之編碼及層映射的系統500之方塊圖。根據一態樣,可瞭解,UL上之多個層的存在可提供用於重新設計TDD ACK/NACK集束及/或多工模式操作的機會。因此,系統500可包括一將一或多個ACK/NACK位元512提供至層映射模組114的控制資訊源112,該層映射模組114可充分利用如本文中進一步詳細描述的ACK/NACK編碼模組522及/或層指派模組524。雖然以下論述集中於TDD ACK/NACK通信的多工模式,但應瞭解,類似於本文中所說明並描述之技術的技術可應用於集束模式。另外,類似於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的技術可用於在(例如)不同UL/DL載波或副載波上之FDD ACK/NACK通信及/或大體上以任何合適方式將將TDD及/或FDD用於DL/UL通信及相應ACK/NACK發信號的任何系統。舉例而言,在ACK/NACK傳輸在針對多個DL子訊框之一UL子訊框、多個DL載波或其組合中進行之系統的情形下,可利用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
在現有無線網路實施方案中,可利用對應於不同比率之DL子訊框與UL子訊框的各種TDD DL/UL組態。藉由特定非限制性實例,LTE TDD組態#5包含每1個UL子訊框9個DL子訊框。因此,在利用此種組態之狀況下,在每一UL子訊框的情況下將需要對應於9個DL子訊框的ACK/NACK回饋。然而,歸因於難以提供ACK/NACK資訊之足夠品質,現有系統大體上並不支援此種ACK/NACK組態。更特定而言,通信系統可支援之ACK/NACK位元之數目M的上限通常受相對小之數目(例如,4)限制以確保容量與品質之間的令人滿意之折衷,藉此致使諸如TDD DL/UL組態#5的組態不被支援。
因此,層映射模組114可充分利用由與系統500相關聯之器件利用的多層(例如,MIMO)傳輸方案,以促進較大數目個相應DL子訊框的UL ACK/NACK傳輸。舉例而言,若由控制資訊源112提供之控制資訊包含對應於不同子訊框或不同載波中之至少一者上之一或多個DL傳輸的一或多個ACK/NACK位元,且與系統500相關聯之UL頻道品質足夠高以實現多層傳輸,則層映射模組114可以如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方式操作以在位元容量、可靠性及/或其他量度方面促進改良之ACK/NACK通信。
在第一實例中,一或多個ACK/NACK位元512可(例如,藉由ACK/NACK編碼模組522)被聯合編碼,且將被排程該一或多個ACK/NACK位元512之UL MIMO傳輸的一或多個層選自相關聯之層之一集合(例如,經由層指派模組524),如上文大體論述。或者或另外,層指派模組524可將該一或多個ACK/NACK位元512分裂為複數個群組,且自相關聯之層之一集合選擇將被排程該等ACK/NACK位元512之各別群組之UL MIMO傳輸的複數個層。舉例而言,可將M個ACK/NACK位元512之一集合分裂為2 L' L個層,以使得:
其中M 1 為由L'個層之集合中的第l層載運之位元的數目,該等位元對應於分別相關聯之DL子訊框的一或多個ACK/NACK。在一實例中,如上文所指示的L'個層之選擇及M個ACK/NACK位元512的實際除法運算可取決於諸如上文列出之因素的因素,且可進一步取決於諸如以下各者的額外因素:TDD DL/UL組態、子訊框集束窗口中之DL傳輸的實際數目,碼字之數目等。
在另一實例中,在接收到如按照上文大體描述般建構的UL ACK/NACK傳輸之後,基地台(例如,基地台120)可判定分別被映射相應ACK/NACK位元512的一或多個層,基於該判定,基地台可適當地處理ACK/NACK位元512。
轉至圖6,說明根據各種態樣之在無線通信系統內促進控制資訊之MCS選擇及應用的系統600。如圖6說明,系統600可包括一控制資訊源112、一層映射模組114及一收發器116,前述各者可以如上文大體描述的各種方式操作。另外,系統600可包括一調變/編碼模組610,其可(例如,經由MCS選擇器612)如本文中大體描述判定用於在一或多個層上傳輸由控制資訊源提供之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的MCS,該一或多個層由層映射模組114分別選擇以用於控制資訊。隨後,在接收基地台(例如,基地台120)處,可如本文中另外描述識別應用於提供於UL通信中之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的MCS。
根據一態樣,資料(例如,PUSCH資料)及各種控制欄位(例如,ACK/NACK、CQI/PMI等)可映射至獨立調變符號,以使得(例如)單一符號(例如,QPSK、16-QAM、64-QAM等)不可含有資料及控制兩者。因此,MCS選擇器612及/或調變/編碼模組610可基於各種準則來應用用於控制資訊的調變及/或編碼。
在第一特定非限制性實例中,由系統600處理之控制資訊可包括頻道品質資訊(例如,CQI、PMI等),且MCS選擇器612可選擇用於傳輸頻道品質資訊之至少一部分的MCS,該頻道品質資訊與待與頻道品質資訊一起傳輸的資料相關聯。因此,舉例而言,CQI/PMI及/或其他控制資訊可利用同一調變階數及/或同一編碼方案(例如,李德-穆勒(RM)編碼、咬尾迴旋碼(TBCC)等)。隨後,在接收基地台(例如,基地台120)處,在一傳輸內用於頻道品質資訊及資料之共同MCS可經識別並利用以處理頻道品質資訊。在替代實例中,在一些狀況(例如,相關聯之UL信號品質高於預定臨限值等的情節)下,CQI/PMI可經由相應資料之穿刺而提供於經多工之UL傳輸內。在再一實例中,可經由速率匹配及/或以任何其他合適方式來提供CQI/PMI。
在第二特定非限制性實例中,由系統600處理之控制資訊可包括ACK/NACK資訊或秩資訊中的至少一者。在此種實例中,ACK/NACK及RI之群集可約束至BPSK(例如,1位元ACK及/或RI)或QPSK(例如,2位元ACK及/或RI),且編碼及擾碼可經執行以使得載運ACK/NACK及/或RI之調變符號的歐幾里德距離被最大化。因此,舉例而言,MCS選擇器612及/或與調變/編碼模組610相關聯之其他構件可自由BPSK及QPSK組成之群組選擇用於ACK/NACK資訊及秩資訊的調變方案,且對ACK/NACK資訊及秩資訊執行編碼及擾碼,以使得與ACK/NACK資訊及秩資訊相關聯之調變群集之間的歐幾里德距離大體上被最大化。隨後,在接收基地台(例如,基地台120)處,可識別與ACK/NACK資訊及秩資訊相關聯之調變群集,該等調變群集基於BPSK或QPSK及相關聯之編碼及擾碼經由調變/編碼模組610而建構,以使得相關聯於ACK/NACK資訊之調變群集與相關聯於秩資訊之調變群集之間的歐幾里德距離大體上被最大化。
在替代特定實例中,當ACK/NACK位元之數目大於2(例如,以支援多個碼字、TDD中的多重DL混合式自動重複請求(HARQ)程序、FDD中之多載波操作等)時,調變/編碼模組610及/或MCS選擇器612可以各種方式判定待用於控制資訊的MCS。舉例而言,ACK/NACK可利用用於頻道品質資訊之編碼方案(例如,用於CQI及/或PMI等之(20,m)碼)、唯一(n,k)編碼方案(例如,(7,3)編碼方案及/或任何其他合適方案)及/或無同位檢查編碼的QPSK調變。更特定而言,在各種無線網路實施方案中,在同位檢查編碼的情況下提供ACK位元(o0 ACK及o1 ACK),例如,2 ACK=((o0 ACK+o1 ACK)mod 2),以致使用QPSK傳輸三個位元。因此,可移除同位檢查位元o2 ACK以實現額外ACK/NACK位元的傳輸。在此種實例中,擾碼及編碼可另外經執行以使得歐幾里德距離被最大化。在再一實例中,可利用以上選項中之一或多者的組合以及任何其他合適選項。
類似地,當RI位元之數目為3(例如,以便支援至多8個層)時,RI之編碼可由調變/編碼模組610藉由(例如)以下操作來執行:在ACK/NACK資訊之情形下,利用用於頻道品質資訊之編碼方案,利用用於RI之唯一編碼方案,充分利用無同位檢查編碼的QPSK調變,及/或如上文大體描述執行任何其他合適動作。
因此,根據一態樣,MCS選擇器612及/或與調變/編碼模組610相關聯之其他構件可藉由執行以下各者中的至少一者來選擇用於包括ACK/NACK資訊或秩資訊中之至少一者之控制資訊的MCS:選擇與用於傳輸ACK/NACK資訊或秩資訊之至少一部分的頻道品質資訊或預編碼資訊相關聯之MCS,根據針對n及k之預定值的(n,k)編碼方案編碼ACK/NACK資訊或秩資訊中的至少一者,或根據QPSK調變ACK/NACK資訊或秩資訊中的至少一者,以使得經由相關聯之QPSK群集提供之同位檢查位元用以載運額外ACK/NACK資訊或秩資訊。
現參看圖7至圖11,說明可根據本文中所闡述之各種態樣執行的方法。雖然為了解釋簡單起見將該等方法展示並描述為一系列動作,但應理解且瞭解,該等方法不受動作次序限制,因為根據一或多項態樣,一些動作可以不同於本文所展示並描述之次序發生及/或與其他動作同時發生。舉例而言,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且瞭解,一方法可或者表示為一系列相關狀態或事件(諸如,以狀態圖形式)。此外,根據一或多項態樣,可能並不需要所有所說明之動作來實施一方法。
參看圖7,說明促進將控制資訊映射至與無線通信系統相關聯之一或多個層的方法700。應瞭解,可由(例如)一行動器件(例如,UE 110)及/或任何其他適當網路實體執行方法700。方法700開始於區塊702處,其中(例如,經由控制資訊源112)識別待傳輸至一或多個網路實體(例如,基地台120)的控制資訊。在區塊704處,獲得關於經指定以用於UL MIMO傳輸之層之一集合的資訊。接著,在區塊706處,(例如,經由層映射模組114)自在區塊704處識別之層的該集合選擇將被排程於區塊702處識別之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的UL MIMO傳輸之各別層。
在完成於區塊706處描述之操作之後,方法700可終止。或者,方法700可視需要在終止之前進行至區塊708,其中(例如,經由偏移選擇模組426)將各別偏移應用於經排程以用於在層之該集合中的各別層(例如,由層映射模組114處之層選擇模組422選擇)上傳輸的控制資訊。
現轉至圖8,說明用於準備ACK/NACK位元(例如,ACK/NACK位元512)之傳輸以供傳輸的方法800之流程圖。可由(例如)UE及/或任何其他適當網路實體執行方法800。方法800開始於區塊802處,其中識別對應於不同子訊框及/或載波上之一或多個DL傳輸的一或多個ACK/NACK位元。接著,在區塊804處,獲得關於經指定以用於UL MIMO傳輸之層之一集合的資訊。
在完成於區塊804處描述之動作之後,方法800在終止之前可執行於區塊806至808及/或區塊810至812處描述的動作。在區塊806處,(例如,經由ACK/NACK編碼模組522)聯合編碼於區塊802處識別的該一或多個ACK/NACK位元。在區塊808處,(例如,經由層指派模組524)自於區塊804處識別之層的該集合選擇將被排程該一或多個ACK/NACK位元之UL MIMO傳輸的一或多個層。或者,在區塊810處,將於區塊802處識別之該一或多個ACK/NACK位元分裂為複數個群組。隨後,在區塊812處,(例如,經由層指派模組524)自於區塊804處識別之層的該集合選擇將被排程如在區塊810處產生之該一或多個ACK/NACK位元之各別群組的UL MIMO傳輸的複數個層。
圖9說明促進待在MIMO通信系統中傳輸之資訊的層映射、調變及編碼的方法900。可由(例如)一行動終端機器件及/或任何其他合適網路實體執行方法900。方法900開始於區塊902處,其中識別待傳輸至一或多個網路實體的控制資訊。接著,在區塊904處,獲得關於經指定以用於UL MIMO傳輸之層之一集合的資訊。在區塊906處,自於區塊904處識別之層的該集合選擇將被排程於區塊902處識別之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之UL MIMO傳輸的各別層。方法900可接著於區塊908處終止,其中(例如,經由調變/編碼模組610)判定用於在於區塊906處分別選擇以用於控制資訊的一或多個層上傳輸於區塊902處識別之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的MCS。
接著轉至圖10,說明用於處理在無線通信環境內接收到之多層傳輸的第一方法1000。應瞭解,可由(例如)基地台(例如,基地台120)及/或任一其他適當網路實體執行方法1000。方法1000開始於區塊1002處,其中(例如,經由收發器116)識別由網路器件(例如,UE 110)在複數個層上提供的傳輸。在區塊1004處,(例如,經由層識別模組122)識別被映射控制資訊的對應於在區塊1002處識別之傳輸的各別層。方法1000可接著於區塊1006處終止,其中在區塊1004處判定為被映射控制資訊之各別層上(例如,經由收發器116及/或控制處理模組124)接收於區塊1004處識別的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
圖11說明用於處理在無線通信環境內接收到之多層傳輸的第二方法1100。可由(例如)eNB及/或任何其他適當網路實體執行方法1100。方法1100開始於區塊1102處,其中識別由網路器件在複數個層上提供之傳輸。在區塊1104處,判定被映射控制資訊的對應於在區塊1102處識別之傳輸的各別層。接著,在區塊1106處,識別應用於如在區塊1104處判定之被映射控制資訊之各別層上之控制資訊的偏移。方法1100可接著於區塊1108處終止,其中根據於區塊1106處識別之應用於控制資訊的偏移來接收於區塊1104處識別的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
接著參看圖12至圖13,說明可促進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態樣的各別裝置1200至1300。應瞭解,裝置1200至1300表示為包括功能區塊,該等功能區塊可為表示由處理器、軟體或其組合(例如,韌體)實施之功能的功能區塊。
首先參看圖12,說明促進無線通信系統中之控制發信號及資料之UL MIMO通信的裝置1200。裝置1200可由UE(例如,UE 110)及/或任何其他合適網路實體來實施,且可包括:一用於識別待在一或多個上行鏈路多層傳輸中傳輸之控制發信號的模組1202;及一用於選擇將被排程控制發信號之至少一部分的與該一或多個上行鏈路多層傳輸相關聯之各別層的模組1204。
圖13說明促進無線通信系統中之控制發信號及資料之UL MIMO通信的裝置1300。裝置1300可由基地台(例如,基地台120)及/或任何其他合適網路實體來實施,且可包括:一用於識別由一網路器件提供之上行鏈路多層傳輸的模組1302;一用於判定上行鏈路多層傳輸中的含有控制發信號之一或多個層之模組1304;及一用於處理含有於上行鏈路多層傳輸中之一或多個所判定層上的控制發信號之至少一部分的模組1306。
圖14為可用以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性之各種態樣的系統1400之方塊圖。在一實例中,系統1400包括一行動終端機1402。如所說明,行動終端機1402可經由一或多個天線1408自一或多個基地台1404接收信號且將信號傳輸至該一或多個基地台1404。另外,行動終端機1402可包含自天線1408接收資訊之接收器1410。在一實例中,接收器1410可與解調變所接收之資訊之解調變器(Demod)1412操作性地相關聯。可接著由一處理器1414分析經解調變之符號。處理器1414可耦接至記憶體1416,其可儲存與行動終端機1402有關之資料及/或程式碼。在一實例中,處理器1414可另外可操作以執行方法700至900及/或其他類似且適當之方法。行動終端機1402亦可包括一調變器1418,該調變器1418可多工一信號以供傳輸器1420經由天線1408來傳輸。
圖15為可用以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性之各種態樣的另一系統1500之方塊圖。在一實例中,系統1500包括一基地台或節點B 1502。如所說明,節點B 1502可經由一或多個接收(Rx)天線1506自一或多個UE 1504接收信號且經由一或多個傳輸(Tx)天線1508將信號傳輸至該一或多個UE 1504。另外,節點B 1502可包含自接收天線1506接收資訊的接收器1510。在一實例中,該接收器1510可與解調變所接收之資訊之解調變器(Demod)1512操作性地相關聯。可接著由一處理器1514分析經解調變之符號。處理器1514可耦接至記憶體1516,該記憶體1516可儲存關於程式碼叢集、存取終端機指派、與之相關的查找表、唯一擾碼序列的資訊及/或其他適合類型之資訊。在一實例中,處理器1514可另外可操作以執行方法1000至1100及/或其他類似且適當之方法。節點B 1502亦可包括一調變器1518,該調變器1518可多工一信號以供傳輸器1520經由傳輸天線1508來傳輸。
現參看圖16,提供根據各種態樣之無線多重存取通信系統的說明。在一實例中,一存取點(AP)1600包括多個天線群組。如圖16所說明,一天線群組可包括天線1604及1606,另一天線群組可包括天線1608及1610,且另一天線群組可包括天線1612及1614。雖然對於每一天線群組在圖16中僅展示兩個天線,但應瞭解,更多或更少天線可用於每一天線群組。在另一實例中,存取終端機1616可與天線1612及1614通信,其中天線1612及1614在前向鏈路1620上將資訊傳輸至存取終端機1616且在反向鏈路1618上自存取終端機1616接收資訊。或者及/或另外,存取終端機1622可與天線1606及1608通信,其中天線1606及1608在前向鏈路1626上將資訊傳輸至存取終端機1622且在反向鏈路1624上自存取終端機1622接收資訊。在分頻雙工系統中,通信鏈路1618、1620、1624及1626可將不同頻率用於通信。舉例而言,前向鏈路1620可使用一不同於反向鏈路1618所使用之頻率的頻率。
每一天線群組及/或其經設計以通信之區域可被稱為存取點之一扇區。根據一態樣,天線群組可經設計以與由存取點1600涵蓋之區域之扇區中的存取終端機通信。在前向鏈路1620及1626上之通信中,存取點1600之傳輸天線可利用波束成形,以便改良不同存取終端機1616及1622之前向鏈路之信雜比。且,存取點使用波束成形以傳輸至隨機地散佈於其整個涵蓋範圍中之存取終端機與存取點經由單一天線傳輸至其所有存取終端機相比對相鄰小區中之存取終端機造成較少干擾。
存取點(例如,存取點1600)可為用於與終端機通信之固定台,且亦可被稱為基地台、eNB、存取網路及/或其他合適術語。此外,存取終端機(例如,存取終端機1616或1622)亦可被稱為行動終端機、使用者設備、無線通信器件、終端機、無線終端機及/或其他適當術語。
現參看圖17,提供一說明實例無線通信系統1700的方塊圖,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態樣可在該實例無線通信系統1700中起作用。在一實例中,系統1700為包括一傳輸器系統1710及一接收器系統1750之多輸入多輸出(MIMO)系統。然而,應瞭解,傳輸器系統1710及/或接收器系統1750亦可應用於多輸入單輸出系統,其中(例如)多個傳輸天線(例如,在基地台上)可將一或多個符號流傳輸至單天線器件(例如,行動台)。另外,應瞭解,可結合一單輸出單輸入天線系統利用本文中所描述的傳輸器系統1710及/或接收器系統1750的態樣。
根據一態樣,在傳輸器系統1710處,將多個資料流之訊務資料自資料源1712提供至傳輸(TX)資料處理器1714。在一實例中,可接著經由各別傳輸天線1724傳輸每一資料流。另外,TX資料處理器1714可基於經選擇以用於每一各別資料流之特定編碼方案而格式化、編碼並交錯每一資料流之訊務資料,以便提供經編碼之資料。在一實例中,可接著使用OFDM技術多工每一資料流之經編碼之資料與導頻資料。導頻資料可為(例如)以已知方式處理之已知資料樣式。此外,導頻資料可用於接收器系統1750處以估計頻道回應。返回傳輸器系統1710處,可基於經選擇以用於每一各別資料流之特定調變方案(例如,BPSK、QPSK、M-PSK或M-QAM)而調變(例如,符號映射)每一資料流之經多工的導頻及經編碼之資料,以便提供調變符號。在一實例中,可由在處理器1730上執行及/或由處理器1730提供之指令判定每一資料流之資料速率、編碼及調變。
接著,可將所有資料流之調變符號提供至TX MIMO處理器1720,TX MIMO處理器1720可進一步處理調變符號(例如,對於OFDM)。TX MIMO處理器1720可接著將N T 個調變符號流提供給N T 個收發器1722a至1722t。在一實例中,每一收發器1722可接收並處理一各別符號流以提供一或多個類比信號。每一收發器1722可接著進一步調節(例如,放大、濾波及增頻轉換)該等類比信號以提供適合於在一MIMO頻道上傳輸的經調變之信號。因此,可接著分別自N T 個天線1724a至1724t傳輸來自收發器1722a至1722t之N T 個經調變之信號。
根據另一態樣,可藉由N R 個天線1752a至1752r在接收器系統1750處接收所傳輸之經調變之信號。來自每一天線1752之所接收之信號可接著提供至各別收發器1754。在一實例中,每一收發器1754可調節(例如,濾波、放大及降頻轉換)各別所接收之信號,數位化經調節之信號以提供樣本,且接著處理該等樣本以提供相應「所接收之」符號流。一RX MIMO/資料處理器1760可接著自N R 個收發器1754接收N R 個所接收之符號流,且基於一特定接收器處理技術處理該等符號流,以提供N T 個「所偵測之」符號流。在一實例中,每一所偵測之符號流可包括若干符號,該等符號為針對相應資料流而傳輸之調變符號的估計。RX處理器1760可接著至少部分藉由解調變、解交錯並解碼每一偵測到之符號流來處理每一符號流,以恢復一相應資料流的訊務資料。因此,由RX處理器1760進行之處理可與在傳輸器系統1710處由TX MIMO處理器1720及TX資料處理器1714執行之處理互補。RX處理器1760可另外將經處理之符號流提供至資料儲集器1764。
根據一態樣,由RX處理器1760產生之頻道回應估計可用以在接收器處執行空間/時間處理、調整功率位準、改變調變速率或方案及/或其他適當動作。另外,RX處理器1760可進一步估計頻道特性,諸如,所偵測之符號流的信號對雜訊及干擾比(SNR)。RX處理器1760可接著將經估計之頻道特性提供至處理器1770。在一實例中,RX處理器1760及/或處理器1770可進一步導出該系統之「操作」SNR的估計。處理器1770可接著提供頻道狀態資訊(CSI),其可包含關於通信鏈路及/或所接收之資料流的資訊。此資訊可包括(例如)操作SNR。CSI接著可由TX資料處理器1718處理,由調變器1780調變,由收發器1754a至1754r調節,且傳輸回至傳輸器系統1710。此外,接收器系統1750處之資料源1716可提供待由TX資料處理器1718處理之額外資料。
返回至傳輸器系統1710處,來自接收器系統1750之經調變之信號可接著由天線1724接收,由收發器1722調節,由解調變器1740解調變,且由RX資料處理器1742處理以恢復由接收器系統1750報告的CSI。在一實例中,所報告之CSI可接著提供至處理器1730且用以判定待用於一或多個資料流之資料速率以及編碼及調變方案。經判定之編碼及調變方案可接著提供至收發器1722以用於量化及/或用於稍後傳輸至接收器系統1750。或者及/或另外,所報告之CSI可由處理器1730使用以產生TX資料處理器1714及TX MIMO處理器1720的各種控制。在另一實例中,由RX資料處理器1742處理之CSI及/或其他資訊可提供至資料儲集器1744。
在一實例中,傳輸器系統1710處之處理器1730及接收器系統1750處之處理器1770指導其各別系統處之操作。另外,傳輸器系統1710處之記憶體1732及接收器系統1750處之記憶體1772可分別提供由處理器1730及1770使用的程式碼及資料之儲存。另外,在接收器系統1750處,各種處理技術可用來處理N R 個所接收之信號以偵測N T 個所傳輸之符號流。此等接收器處理技術可包括空間及空間-時間接收器處理技術(其亦可被稱為等化技術)及/或「連續零陷/等化及干擾消除」接收器處理技術(其亦可被稱為「連續干擾消除」或「連續消除」接收器處理技術)。
應理解,可由硬體、軟體、韌體、中間軟體、微碼或其任何組合實施本文中所述之態樣。當系統及/或方法以軟體、韌體、中間軟體或微碼、程式碼或碼段實施時,系統及/或方法可儲存於諸如儲存組件之機器可讀媒體中。碼段可表示程序、函式、副程式、程式、常式、副常式、模組、套裝軟體、類別,或指令、資料結構或程式敍述之任何組合。可藉由傳遞及/或接收資訊、資料、引數、參數或記憶體內容而將一碼段耦接至另一碼段或硬體電路。可使用任何合適方式(包括記憶體共用、訊息傳遞、符記傳遞、網路傳輸等)來傳遞、轉遞或傳輸資訊、引數、參數、資料等。
對於軟體實施方案而言,可用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的模組(例如,程序、函式等)來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軟體程式碼可儲存於記憶體單元中且藉由處理器執行。記憶體單元可實施於處理器內或處理器外部,在實施於處理器外部的狀況下,記憶體單元可經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各種方式通信地耦接至處理器。
上文已描述之內容包括一或多項態樣之實例。當然,不可能出於描述前述態樣之目的描述組件或方法之每一可想到的組合,但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可認識到,各種態樣之許多其他組合及置換係可能的。因此,所描述之態樣意欲涵蓋落入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及範疇內之所有此等更改、修改及變化。此外,就術語「包括」用於[實施方式]或[申請專利範圍]中而言,此術語意欲以類似於術語「包含」在「包含」作為過渡詞用於一請求項中時所解譯之方式而為包括性的。此外,如[實施方式]或[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之術語「或」意謂為「非排他性或」。
100...系統
110...使用者設備單元(UE)
112...控制資訊源
114...層映射模組
116...收發器
118...天線
120...基地台
122...層識別模組
124...控制處理模組
126...天線
300...系統
310...資料源
320...多工器
400...系統
412...控制類型
422...層選擇模組
424...層分析模組
426...偏移選擇模組
500...系統
512...ACK/NACK位元
522...ACK/NACK編碼模組
524...層指派模組
600...系統
610...調變/編碼模組
612...MCS選擇器
1200...裝置
1202...用於識別待在一或多個上行鏈路多層傳輸中傳輸之控制發信號的模組
1204...用於選擇將被排程控制發信號之至少一部分的與該一或多個上行鏈路多層傳輸相關聯之各別層的模組
1300...裝置
1302...用於識別由一網路器件提供之上行鏈路多層傳輸的模組
1304...用於判定上行鏈路多層傳輸中的含有控制發信號之一或多個層之模組
1306...用於處理含有於上行鏈路多層傳輸中之一或多個所判定層上的控制發信號之至少一部分的模組
1400...系統
1402...行動終端機
1404...基地台
1408...天線
1410...接收器
1412...解調變器(Demod)
1414...處理器
1416...記憶體
1418...調變器
1420...傳輸器
1500...系統
1502...基地台/節點B
1504...使用者設備(UE)
1506...接收(Rx)天線
1508...傳輸(Tx)天線
1510...接收器
1512...解調變器(Demod)
1514...處理器
1516...記憶體
1518...調變器
1520...傳輸器
1600...存取點(AP)
1604...天線
1606...天線
1608...天線
1610...天線
1612...天線
1614...天線
1616...存取終端機
1618...反向鏈路
1620...前向鏈路
1622...存取終端機
1624...反向鏈路
1626...前向鏈路
1700...無線通信系統
1710...傳輸器系統
1712...資料源
1714...傳輸(TX)資料處理器
1716...資料源
1718...TX資料處理器
1720...TX MIMO處理器
1722a至1722t...收發器
1724a至1724t...天線
1730...處理器
1732...記憶體
1740...解調變器
1742...RX資料處理器
1744...資料儲集器
1750...接收器系統
1752a至1752r...天線
1754a至1754r...收發器
1760...RX MIMO/資料處理器
1764...資料儲集器
1770...處理器
1772...記憶體
1780...調變器
圖1為根據各種態樣的促進無線通信系統中之信號建構及上行鏈路傳輸之系統的方塊圖。
圖2說明根據各種態樣之可用於無線通信系統內之傳輸的實例頻道結構。
圖3為根據各種態樣之促進上行鏈路MIMO通信之控制及資料多工的系統之方塊圖。
圖4為根據各種態樣的促進待在無線通信系統內傳輸之各別控制資訊的層選擇及映射之系統的方塊圖。
圖5為根據各種態樣的促進認可(ACK)/否定認可(NACK)資訊之編碼及層映射的系統之方塊圖。
圖6為根據各種態樣的促進無線通信系統內之控制資訊之調變及編碼方案(MCS)選擇及應用的系統之方塊圖。
圖7為促進控制資訊映射至與無線通信系統相關聯之一或多個層的方法之流程圖。
圖8為用於準備ACK/NACK位元之傳輸以供傳輸之方法的流程圖。
圖9為促進待在MIMO通信系統中傳輸之資訊的層映射、調變及編碼的方法之流程圖。
圖10至圖11為用於處理在無線通信環境內接收到之多層傳輸之各別方法的流程圖。。
圖12至圖13為促進無線通信系統中之控制發信號及資料之UL MIMO通信的各別裝置之方塊圖。
圖14至圖15為可用以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態樣的各別無線通信器件的方塊圖。
圖16說明根據本文中所闡述之各種態樣之無線多重存取通信系統。
圖17為說明實例無線通信系統的方塊圖,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態樣可在該實例無線通信系統中起作用。
100...系統
110...使用者設備單元(UE)
112...控制資訊源
114...層映射模組
116...收發器
118...天線
120...基地台
122...層識別模組
124...控制處理模組
126...天線

Claims (61)

  1.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方法,其包含:識別待傳輸至一或多個實體之控制資訊;獲得關於經指定以用於上行鏈路多輸入多輸出(MIMO)傳輸的複數個層之資訊;選擇該複數個層以在該複數個層上排程一第一類型之該控制資訊之上行鏈路MIMO傳輸,其中該第一類型之控制資訊包含對應於一或多個下行鏈路傳輸之一或多個認可(ACK)/否定認可(NACK)位元;自該複數個層選擇唯一一層以在該唯一一層上排程一第二類型之該控制資訊之上行鏈路MIMO傳輸,其中該第二類型之控制資訊包含頻道狀態資訊(CSI);及經由一或多個天線在經選擇之該複數個層及經選擇之該唯一一層上傳輸該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選擇該唯一一層包含:識別在該複數個層中判定為在該複數個層之該等層中具有一最低碼率或調變階數的一層;及選擇該層以在該層上排程該第二類型之控制資訊之上行鏈路MIMO傳輸。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選擇該唯一一層包含:識別在該複數個層中判定為在在該複數個層之該等層中具有一最高碼率或調變階數的一層;及選擇該層以在該層上排程該第二類型之控制資訊之上行鏈路MIMO傳輸。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將各別偏移應用於經排程以在該複數個層中的各別層上用於傳輸之控制資訊。
  5.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該應用包含將一非相依於層的偏移應用於經排程以在該複數個層中的各別層上用於傳輸之該控制資訊的至少一部分。
  6.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該應用包含:將各別可變偏移應用於經排程以在該複數個層中的各別層上用於傳輸之該控制資訊的至少一部分;及基於被排程該控制資訊之傳輸的各別層之屬性中的至少一者或被排程該控制資訊之傳輸之層的一數目來判定該等各別可變偏移的一值。
  7.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控制資訊包含對應於不同子訊框或不同載波中之至少一者上之一或多個下行鏈路傳輸的一或多個認可(ACK)/否定認可(NACK)位元;且該選擇包含聯合編碼該一或多個ACK/NACK位元及自該複數個層選擇一或多個層以在該一或多個層上排程該一或多個ACK/NACK位元之上行鏈路MIMO傳輸。
  8.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控制資訊包含對應於不同子訊框或不同載波中之至少一者上之一或多個下行鏈路傳輸的一或多個認可(ACK)/否定認可(NACK)位元;且該選擇包含將該一或多個ACK/NACK位元分裂為複數 個群組及自該複數個層選擇一或多個層以在該一或多個層上排程該等ACK/NACK位元之各別群組之上行鏈路MIMO傳輸。
  9.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判定用於在分別經選擇以用於該控制資訊的一或多個層上傳輸該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的一調變及編碼方案(MCS)。
  10. 如請求項9之方法,其中:該控制資訊包括認可(ACK)/否定認可(NACK)資訊及秩資訊;且該判定包含:自由二元相移鍵控(BPSK)及正交相移鍵控(QPSK)組成之群組選擇用於該ACK/NACK資訊及該秩資訊的一調變方案;及對該ACK/NACK資訊及該秩資訊執行編碼及擾碼以使得與該ACK/NACK資訊及該秩資訊相關聯之調變群集之間的歐幾里德距離大體上被最大化。
  11. 如請求項9之方法,其中:該控制資訊包括認可(ACK)/否定認可(NACK)資訊或秩資訊中的至少一者;且該判定包含藉由執行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來選擇用於該控制資訊的一MCS:選擇與用於傳輸ACK/NACK資訊或秩資訊中之至少一部分的頻道品質資訊或預編碼資訊相關聯的一MCS; 根據針對n及k之預定值的一(n,k)編碼方案來編碼ACK/NACK資訊或秩資訊中的至少一者;或根據正交相移鍵控(QPSK)調變ACK/NACK資訊或秩資訊中的至少一者,以使得經由一相關聯之QPSK群集提供的一同位檢查位元用以載運額外ACK/NACK資訊或秩資訊。
  12. 如請求項9之方法,其中:該控制資訊包括頻道品質資訊;及該判定包含選擇用於傳輸與待與該頻道品質資訊一起傳輸之資料相關聯的該頻道品質資訊之至少一部分的一MCS。
  1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複數個層對應於空間層或碼字中的至少一者。
  1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選擇進一步包含:識別與該控制資訊相關聯之一品質臨限值及可藉由該複數個層中的各別層達成之各別品質等級;及根據與該控制資訊相關聯之該品質臨限值及可藉由該複數個層中的各別層達成之該等各別品質等級來選擇少於該複數個層中的所有層之一子集。
  15. 一種無線通信裝置,其包含:一記憶體,其儲存關於待傳輸至一或多個網路實體之控制資訊及經指定以用於上行鏈路多輸入多輸出(MIMO)傳輸之複數個層的資料;一處理器,其經組態以選擇該複數個層以在該複數個 層上排程一第一類型之該控制資訊之上行鏈路MIMO傳輸,其中該第一類型之控制資訊包含對應於一或多個下行鏈路傳輸之一或多個認可(ACK)/否定認可(NACK)位元,及自該複數個層選擇唯一一層以在該唯一一層上排程一第二類型之該控制資訊之上行鏈路MIMO傳輸,其中該第二類型之控制資訊包含頻道狀態資訊(CSI);及一傳輸器,其經由一或多個天線在經選擇之該複數個層及經選擇之該唯一一層上以傳輸該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
  16. 如請求項15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識別經判定為在該複數個層中的該等層中具有一最低碼率或調變階數的一層,且選擇該層以在該層上排程該第二類型之控制資訊之上行鏈路MIMO傳輸。
  17. 如請求項15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識別經判定為在該複數個層中的該等層中具有一最高碼率或調變階數的一層,且選擇該層以在該層上排程該第二類型之控制資訊之上行鏈路MIMO傳輸。
  18. 如請求項15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將各別偏移應用於經排程以在該複數個層之各別層上用於傳輸之控制資訊。
  19. 如請求項15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儲存關於對應於不同子訊框或不同載波中之至少一者上之一或多個下行鏈路傳輸的一或多個認可(ACK)/否定認可(NACK)位元的資料;且 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執行以下各者中的至少一者:聯合編碼該一或多個ACK/NACK位元及自該複數個層選擇一或多個層以在該一或多個層上排程該一或多個ACK/NACK位元之上行鏈路MIMO傳輸;或將該一或多個ACK/NACK位元分裂為複數個群組及自該複數個層選擇一或多個層以在該一或多個層上排程該等ACK/NACK位元之各別群組之上行鏈路MIMO傳輸。
  20. 如請求項15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判定用於在分別經選擇以用於該控制資訊的一或多個層上傳輸該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的一調變及編碼方案(MCS)。
  21. 如請求項20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儲存關於認可(ACK)/否定認可(NACK)及秩資訊的資料;且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自由二元相移鍵控(BPSK)及正交相移鍵控(QPSK)組成之群組選擇用於該ACK/NACK資訊及該秩資訊的一調變方案;且對該ACK/NACK資訊及該秩資訊執行編碼及擾碼,以使得與該ACK/NACK資訊及該秩資訊相關聯之調變群集之間的歐幾里德距離大體上被最大化。
  22. 如請求項20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儲存關於認可(ACK)/否定認可 (NACK)資訊或秩資訊中之至少一者的資料;且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藉由執行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來選擇用於該控制資訊的一MCS:選擇與用於傳輸ACK/NACK資訊或秩資訊中之至少一部分的頻道品質資訊或預編碼資訊相關聯的一MCS;根據針對n及k之預定值的一(n,k)編碼方案來編碼ACK/NACK資訊或秩資訊中的至少一者;或根據正交相移鍵控(QPSK)調變ACK/NACK資訊或秩資訊中的至少一者,以使得經由一相關聯之QPSK群集提供的一同位檢查位元用以載運額外ACK/NACK資訊或秩資訊。
  23. 如請求項20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儲存關於頻道品質資訊的資料;且該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選擇用於傳輸與待與該頻道品質資訊一起傳輸之資料相關聯的該頻道品質資訊之至少一部分的一MCS。
  24. 如請求項15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複數個層對應於空間層或碼字中的至少一者。
  25.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用於識別待在一或多個上行鏈路多層傳輸中傳輸之控制資訊的構件;用於獲得關於經指定以用於上行鏈路多輸入多輸出(MIMO)傳輸之複數個層之資訊的構件; 用於選擇該複數個層以在該複數個層上排程一第一類型之該控制資訊之上行鏈路MIMO傳輸的構件,其中該第一類型之控制資訊包含對應於一或多個下行鏈路傳輸之一或多個認可(ACK)/否定認可(NACK)位元;用於自該複數個層選擇唯一一層以在該唯一一層上排程一第二類型之該控制資訊之上行鏈路MIMO傳輸的構件,其中該第二類型之控制資訊包含頻道狀態資訊(CSI);及用於經由一或多個天線在經選擇之該複數個層及經選擇之該唯一一層上傳輸該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的構件。
  26. 如請求項25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將各別偏移應用於經排程以在各別選定之層上傳輸之控制資訊的構件。
  27. 如請求項25之裝置,其中:該控制資訊包含對應於不同子訊框或不同載波中之至少一者上之一或多個下行鏈路傳輸的一或多個認可(ACK)/否定認可(NACK)位元;且該用於選擇的構件包含以下各者中的至少一者:用於聯合編碼該一或多個ACK/NACK位元的構件,及用於選擇與該一或多個上行鏈路多層傳輸相關聯之一或多個層以在該一或多個層上排程該一或多個ACK/NACK位元的構件;或用於將該一或多個ACK/NACK位元分裂為複數個群組的構件,及用於選擇與該一或多個上行鏈路多層傳 輸相關聯之一或多個層以在該一或多個層上排程該等ACK/NACK位元之各別群組的構件。
  28. 如請求項25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選擇用於在分別經選擇以用於該控制資訊的一或多個層上傳輸該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的一調變及編碼方案(MCS)的構件。
  29. 如請求項25之裝置,其中與該一或多個上行鏈路多層傳輸相關聯的該等各別層對應於空間層或碼字中的至少一者。
  30.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一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用於使一電腦識別待在一或多個上行鏈路多層傳輸中傳輸之控制資訊的程式碼;用於使一電腦獲得關於經指定以用於上行鏈路多輸入多輸出(MIMO)傳輸之複數個層之資訊;用於使一電腦選擇該複數個層以在該複數個層上排程一第一類型之該控制資訊的程式碼,其中該第一類型之控制資訊包含對應於一或多個下行鏈路傳輸之一或多個認可(ACK)/否定認可(NACK)位元;用於使一電腦選擇該複數個層之唯一一層以在該唯一一層上排程一第二類型之該控制資訊的程式碼,其中該第二類型之控制資訊包含頻道狀態資訊(CSI);及用於使一電腦經由一或多個天線在經選擇之該複數個層及經選擇之該唯一一層上傳輸該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的程式碼。
  31. 如請求項30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含用於使一電腦將各別偏移應用於經排程以在各別選定之層上傳輸之控制資訊的程式碼。
  32. 如請求項30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控制資訊包含對應於不同子訊框或不同載波中之至少一者上之一或多個下行鏈路傳輸的一或多個認可(ACK)/否定認可(NACK)位元;且該用於使一電腦進行選擇的程式碼包含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用於使一電腦聯合編碼該一或多個ACK/NACK位元的程式碼,及用於使一電腦選擇與該一或多個上行鏈路多層傳輸相關聯之一或多個層以在該一或多個層上排程該一或多個ACK/NACK位元的程式碼;或用於使一電腦將該一或多個ACK/NACK位元分裂為複數個群組的程式碼,及用於使一電腦選擇與該一或多個上行鏈路多層傳輸相關聯之一或多個層以在該一或多個層上排程該等ACK/NACK位元之各別群組的程式碼。
  33. 如請求項30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含用於使一電腦選擇用於在分別經選擇以用於該控制資訊的一或多個層上傳輸該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的一調變及編碼方案(MCS)的程式碼。
  34. 如請求項30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與該一或多個上行鏈路多層傳輸相關聯的該等各別層對應於空間層或碼字中 的至少一者。
  35.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方法,其包含:識別由一網路器件在複數個層上提供的一傳輸;判定被映射控制資訊之對應於該傳輸的各別層,其包含:判定一第一類型之控制資訊被映射至對應於該傳輸之該複數個層,其中該第一類型之控制資訊包含對應於一或多個下行鏈路傳輸之一或多個認可(ACK)/否定認可(NACK)位元;判定一第二類型之控制資訊被映射至對應於該傳輸之該複數個層之唯一一層,其中該第二類型之控制資訊包含頻道狀態資訊(CSI);及在判定為被映射該控制資訊之各別層上接收該控制資訊的至少一部分。
  36. 如請求項35之方法,其中該接收包含:識別應用於在被映射該控制資訊之該等各別層上之該控制資訊的偏移;及根據應用於該控制資訊之偏移來接收該控制資訊的至少一部分。
  37. 如請求項36之方法,其中該識別偏移包含識別應用於映射至對應於該傳輸的各別層之控制資訊之非相依於層的偏移。
  38. 如請求項36之方法,其中該識別偏移包含識別應用於映射至對應於該傳輸的各別層之控制資訊之各別每層偏 移。
  39. 如請求項38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判定該等各別每層偏移作為被映射該控制資訊之該等層之屬性中之至少一者或被映射該控制資訊之層的一數目之一函數。
  40. 如請求項35之方法,其中:該控制資訊包含對應於不同子訊框或不同載波中之至少一者上之一或多個下行鏈路傳輸的一或多個認可(ACK)/否定認可(NACK)位元;且該判定包含判定被映射該等ACK/NACK位元之一或多個層。
  41. 如請求項35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識別應用於在該傳輸中提供之該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的一調變及編碼方案(MCS)。
  42. 如請求項41之方法,其中:該控制資訊包括認可(ACK)/否定認可(NACK)資訊或秩資訊中的至少一者;且該識別包含識別與該ACK/NACK資訊及該秩資訊相關聯之調變群集,該等調變群集係基於二元相移鍵控(BPSK)或正交相移鍵控(QPSK)及相關聯之編碼及擾碼來建構,以使得相關聯於該ACK/NACK資訊之一調變群集與相關聯於該秩資訊之一調變群集之間的歐幾里德距離大體上被最大化。
  43. 如請求項41之方法,其中:該控制資訊包括頻道品質資訊;且 該識別一MCS包含識別在該傳輸內用於該頻道品質資訊及資料的一共同MCS。
  44. 如請求項35之方法,其中該等各別層對應於空間層或碼字中的至少一者。
  45. 一種無線通信裝置,其包含:一記憶體,其儲存關於由一網路器件在複數個層上提供之一傳輸的資料;一處理器,其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基於以下而判定被映射控制資訊之對應於該傳輸的各別層:判定一第一類型之控制資訊被映射至對應於該傳輸之該複數個層,其中該第一類型之控制資訊包含對應於一或多個下行鏈路傳輸之一或多個認可(ACK)/否定認可(NACK)位元;判定一第二類型之控制資訊被映射至對應於該傳輸之該複數個層之唯一一層,其中該第二類型之控制資訊包含頻道狀態資訊(CSI);及一接收器,其在判定為被映射該控制資訊之各別層上接收該控制資訊的至少一部分。
  46. 如請求項45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識別應用於在被映射該控制資訊之該等各別層上之該控制資訊的偏移,且根據應用於該控制資訊之該等偏移來接收該控制資訊的至少一部分。
  47. 如請求項46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 態以識別應用於映射至對應於該傳輸的各別層之控制資訊之非相依於層的偏移。
  48. 如請求項46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識別應用於映射至對應於該傳輸的各別層之控制資訊之各別每層偏移。
  49. 如請求項45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識別應用於在該傳輸中提供之該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的一調變及編碼方案(MCS)。
  50. 如請求項49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儲存關於認可(ACK)/否定認可(NACK)資訊或秩資訊中之至少一者的資料;且該處理經進一步組態以識別與該ACK/NACK資訊及該秩資訊相關聯之調變群集,該等調變群集係基於二元相移鍵控(BPSK)或正交相移鍵控(QPSK)及相關聯之編碼及擾碼來建構,以使得相關聯於該ACK/NACK資訊之一調變群集與相關聯於該秩資訊之一調變群集之間的歐幾里德距離大體上被最大化。
  51. 如請求項49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儲存關於頻道品質資訊的資料;且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識別在該傳輸內用於該頻道品質資訊及資料的一共同MCS。
  52. 如請求項45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等各別層對應於空間層或碼字中的至少一者。
  53.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 用於識別由一網路器件提供在複數個層上之一上行鏈路多層傳輸的構件;用於判定被映射控制資訊之對應於該傳輸之各別層的構件,其包含:判定一第一類型之控制資訊被映射至對應於該傳輸之該複數個層,其中該第一類型之控制資訊包含對應於一或多個下行鏈路傳輸之一或多個認可(ACK)/否定認可(NACK)位元;判定一第二類型之控制資訊被映射至對應於該傳輸之該複數個層之唯一一層,其中該第二類型之控制資訊包含頻道狀態資訊(CSI);及用於處理該上行鏈路多層傳輸中之一或多個所判定層上含有的該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的構件。
  54. 如請求項53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識別應用於該上行鏈路多層傳輸中之一或多個所判定層上含有的控制資訊之偏移的構件,其中該用於處理的構件包含用於根據應用於該控制資訊之偏移來處理該上行鏈路多層傳輸中之一或多個所判定層上含有之該控制資訊的至少一部分的構件。
  55. 如請求項54之裝置,其中該用於識別偏移的構件包含以下兩者中的至少一者:用於識別應用於映射至該上行鏈路多層傳輸中之各別層之各別控制資訊的非相依於層之偏移的構件,或用於識別應用於映射至該上行鏈路多層傳輸中之各別層之控制資訊的各別每層偏移的構件。
  56. 如請求項53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識別應用於在該上行鏈路多層傳輸中提供之該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的一調變及編碼方案(MCS)的構件。
  57. 如請求項53之裝置,其中該上行鏈路多層傳輸中之各別層對應於空間層或碼字中的至少一者。
  58.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一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用於使一電腦識別由一網路器件提供在複數個層上之一上行鏈路多層傳輸的程式碼;用於使一電腦判定被映射控制資訊之對應於該傳輸之各別層的程式碼,其包含:判定一第一類型之控制資訊被映射至該上行鏈路多層傳輸中之該複數個層,其中該第一類型之控制資訊包含對應於一或多個下行鏈路傳輸之一或多個認可(ACK)/否定認可(NACK)位元;及判定一第二類型之控制資訊被映射至對應於該上行鏈路多層傳輸中之該複數個層之唯一一層,其中該第二類型之控制資訊包含頻道狀態資訊(CSI);及用於使一電腦處理該上行鏈路多層傳輸中之一或多個所判定層上含有的該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的程式碼。
  59. 如請求項5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含用於使一電腦識別應用於該上行鏈路多層傳輸中之一或多個所判定層上含有之該控制資訊的偏移的程式碼;且 該用於使一電腦進行處理的程式碼包含用於使一電腦根據應用於該控制資訊之該等偏移處理該上行鏈路多層傳輸中之一或多個所判定層上含有的該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的程式碼。
  60. 如請求項5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含用於使一電腦識別應用於在該上行鏈路多層傳輸中提供之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的一調變及編碼方案(MCS)的程式碼。
  61. 如請求項5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上行鏈路多層傳輸中之各別層對應於空間層或碼字中的至少一者。
TW099113074A 2009-04-23 2010-04-23 多輸入多輸出通信系統中用於控制及資料多工之方法及裝置 TWI5459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214009P 2009-04-23 2009-04-23
US12/764,871 US9236985B2 (en) 2009-04-23 2010-04-2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and data multiplexing in a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6020A TW201116020A (en) 2011-05-01
TWI545924B true TWI545924B (zh) 2016-08-11

Family

ID=43011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13074A TWI545924B (zh) 2009-04-23 2010-04-23 多輸入多輸出通信系統中用於控制及資料多工之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1) US9236985B2 (zh)
EP (1) EP2422474B1 (zh)
JP (3) JP2012525087A (zh)
KR (1) KR101336865B1 (zh)
CN (1) CN102415029B (zh)
BR (1) BRPI1015148B1 (zh)
CA (1) CA2758966C (zh)
ES (1) ES2707774T3 (zh)
HK (1) HK1167534A1 (zh)
MX (1) MX2011011168A (zh)
MY (1) MY155857A (zh)
RU (1) RU2495528C2 (zh)
TW (1) TWI545924B (zh)
WO (1) WO2010124244A2 (zh)
ZA (1) ZA2011083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31990B (zh) 2006-01-11 2014-03-2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以不等調變及編碼方法實施空時處理方法及裝置
US20110105137A1 (en) * 2009-04-23 2011-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k and precoding indication for mimo operation
US20110103510A1 (en) * 2009-04-23 2011-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k and precoding indication for mimo operation
CN102577209B (zh) 2009-10-01 2017-04-05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上行链路控制数据传输
KR20110039154A (ko) * 2009-10-09 2011-04-15 주식회사 팬택 Ack/nack 피드백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통신장치
CN102812658B (zh) 2010-01-08 2015-12-1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针对多个载波的信道状态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US9270427B2 (en) 2010-01-11 2016-02-2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control and data channels in a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s system
CA2792553C (en) 2010-03-22 2016-05-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xing control and data information from a user equipment in a physical data channel
CN102255696B (zh) * 2010-04-07 2016-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8670496B2 (en) 2010-04-14 2014-03-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pp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2237991B (zh) * 2010-04-30 2016-08-2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在tdd系统中发送ack/nack信息的方法
US9203489B2 (en) 2010-05-05 2015-12-01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precoder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879513B2 (en) * 2010-05-12 2014-11-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uplink MIMO
WO2011142626A2 (ko) * 2010-05-13 2011-1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Mim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및 데이터의 다중화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2118237B (zh) * 2010-08-02 2013-06-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基于mimo系统的uci处理方法和装置及其传输方法
KR101808820B1 (ko) * 2010-11-03 2017-12-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캐리어 집적 다운링크 tdd 시스템에서의 수신확인 정보 생성 및 전력 제어
AU2011324151B2 (en) * 2010-11-03 2016-02-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ding of HARQ-ACK transmission in TDD systems with Down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EP2702818A4 (en) * 2011-04-29 2015-06-17 Broadcom Corp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BALANCE OF SIZES OF DOWNLINK ASSOCIATION SETS FOR COMPONENT CARRIER WITH DIFFERENT TIME DUPLEX SUBFRAME CONFIGURATIONS
JP2013074479A (ja) * 2011-09-28 2013-04-22 Fujitsu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130114437A1 (en) * 2011-11-04 2013-05-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by a user equipment using blind detection
US9723496B2 (en) 2011-11-04 2017-08-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by a user equipment using blind detection
US9094179B2 (en) * 2011-12-20 2015-07-2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ultimedia services and method thereof
CN104641577B (zh) * 2012-09-19 2018-03-02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9813262B2 (en) 2012-12-03 2017-11-0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transmitting data using spatial diversity
US9591508B2 (en) 2012-12-20 2017-03-0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between different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groups
US9979531B2 (en) 2013-01-03 2018-05-22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uning a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multi band operation
RU2610457C1 (ru) * 2013-01-18 2017-02-13 Хуавэ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количества бит указания ранга, ri,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терминал
US10229697B2 (en) 2013-03-12 2019-03-12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eamforming to obtain voice and noise signals
US9386542B2 (en) 2013-09-19 2016-07-05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transmit power of a wireless device
US9749999B2 (en) * 2013-11-18 2017-08-29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Hierarchical modulation for unicast streams
US9549290B2 (en) 2013-12-19 2017-01-1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information for a wireless device
US9270303B2 (en) * 2013-12-30 2016-02-23 Broadcom Corporation Configurable receiver architecture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US9491007B2 (en) 2014-04-28 2016-11-08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ntenna matching
US9478847B2 (en) 2014-06-02 2016-10-25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Antenna system and method of assembly for a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6537861B (zh) * 2014-08-29 2020-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US10285169B2 (en) 2015-07-10 2019-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enhancements for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JP6167310B2 (ja) 2015-08-03 2017-07-2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試験試料が植物病原性卵菌を含有するかどうかを判定する方法
US10218457B2 (en) * 2015-08-24 2019-0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feedback processes based on a latency between a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and a feedback opportunity
WO2017165668A1 (en) * 2016-03-25 2017-09-28 Intel Corporation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5g systems
US10631329B2 (en) * 2016-08-12 2020-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Non-coherent joint transmission techniques
US11044129B2 (en) * 2017-12-21 2021-06-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erarchical communica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US10972160B1 (en) 2020-04-21 2021-04-06 Sprint Spectrum L.P.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ov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layers based on backhaul link quality
US11277735B1 (en) 2020-09-08 2022-03-15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layer control for wireless user equipment
WO2022191856A1 (en) * 2021-03-12 2022-09-1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13403B1 (ko) 2003-09-30 2007-05-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에 따른 송신 방식 제어 장치및 방법
US7461066B2 (en) * 2004-06-29 2008-12-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sharing persistently stored query results between multiple users
US9338767B2 (en) * 2005-12-22 2016-05-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implementing and/or using a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
US8660210B2 (en) * 2006-01-23 2014-0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of packet format dependent selection of MIMO-OFDM demodulator
EP1901496B1 (en) 2006-09-12 2010-09-01 Panasonic Corporation Link adaptation dependent on control signaling
US8464120B2 (en) 2006-10-18 2013-06-11 Pana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system including unbalanced lifting of a parity check matrix prior to encoding input data streams
EP2568640B1 (en) * 2007-04-20 2014-07-0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precoding information validation for MIMI communications
US7649831B2 (en) 2007-05-30 2010-01-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user MIMO feedback and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159930A1 (en) * 2007-06-15 2010-03-03 Panasoni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KR100925444B1 (ko) * 2008-05-27 2009-1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채널을 통해 데이터와 제어 정보를 포함하는 상향링크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US8270518B2 (en) * 2008-07-03 2012-09-1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Higher ord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extension
US8780817B2 (en) * 2008-09-22 2014-07-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overhead for communications
JP2010087634A (ja) * 2008-09-29 2010-04-15 Ntt Docomo Inc 移動局、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ES2743999T3 (es) * 2008-12-02 2020-02-21 Sun Patent Trust Procedimiento de ajuste de la relación de codificación y dispositivo de comunicación por radio
US8625554B2 (en) * 2009-01-30 2014-01-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data and control signal transmission in MIMO wireless systems
WO2010107779A2 (en) 2009-03-16 2010-09-2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ata and control mulitplexing for uplink mimo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clustered-dft
CN201780605U (zh) * 2009-04-22 2011-03-30 万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服装试穿系统
WO2010122910A1 (ja) * 2009-04-22 2010-10-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移動局装置
CN102013938B (zh) * 2009-12-07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9270427B2 (en) * 2010-01-11 2016-02-2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control and data channels in a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670496B2 (en) * 2010-04-14 2014-03-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pp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24244A3 (en) 2011-04-14
US20110103498A1 (en) 2011-05-05
JP2017005703A (ja) 2017-01-05
TW201116020A (en) 2011-05-01
MY155857A (en) 2015-12-15
HK1167534A1 (zh) 2012-11-30
RU2495528C2 (ru) 2013-10-10
US9236985B2 (en) 2016-01-12
CA2758966A1 (en) 2010-10-28
JP2012525087A (ja) 2012-10-18
JP6073519B2 (ja) 2017-02-01
MX2011011168A (es) 2011-11-07
WO2010124244A2 (en) 2010-10-28
ES2707774T3 (es) 2019-04-05
CN102415029A (zh) 2012-04-11
CA2758966C (en) 2015-11-24
ZA201108354B (en) 2012-08-29
KR101336865B1 (ko) 2013-12-05
KR20120043169A (ko) 2012-05-03
JP2015111886A (ja) 2015-06-18
BRPI1015148A2 (pt) 2016-04-19
JP6042461B2 (ja) 2016-12-14
EP2422474A2 (en) 2012-02-29
RU2011147473A (ru) 2013-06-27
BRPI1015148B1 (pt) 2021-03-30
EP2422474B1 (en) 2018-11-07
CN102415029B (zh)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5924B (zh) 多輸入多輸出通信系統中用於控制及資料多工之方法及裝置
US9131481B2 (en)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US9736787B2 (en) Mobil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US919738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254244B2 (e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726601B1 (ko)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를 위한 전송 모드를 지시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JP2019208220A (ja) 多入力多出力送信モードでのユーザー端末機からの制御情報及びデータ情報をマルチプレキシング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ES2617625T3 (es) Método de transmisión de datos en sistema de múltiples antenas
CA2790998C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dicating an enabled transport block
US20160192337A1 (en) Configuration of control channel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490773B2 (ja)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11099373A1 (ja) 通信方法、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集積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