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2901B - 光學系統 - Google Patents

光學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2901B
TWI542901B TW104112156A TW104112156A TWI542901B TW I542901 B TWI542901 B TW I542901B TW 104112156 A TW104112156 A TW 104112156A TW 104112156 A TW104112156 A TW 104112156A TW I542901 B TWI542901 B TW I54290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system
paraxial region
object side
focal leng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2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7677A (zh
Inventor
趙鏞主
Original Assignee
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17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7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2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290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six components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70SSIS architectures; Circuits associated therewith
    • H04N25/71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sensors; Charge-transfer regis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CD sensors
    • H04N25/74Circuitry for scanning or addressing the pixel arra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05Diaphrag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enses (AREA)

Description

光學系統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光學系統。
行動通訊終端機(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可包括照相機模組(camera module),以容許使用者進行視訊通話(video call)並拍攝靜態影像及活動影像。另外,隨著行動通訊終端機中所包括之照相機模組的功能度日益增加,存在使行動通訊終端機之照相機模組包含高解析度水準及高效能度之需求。
然而,由於行動通訊終端機之大小及重量減小之現有趨勢,將照相機模組配置成具有高解析度水準及高效能度受到限制。
為克服現有照相機模組之解析度及效能方面的限制,需要一種如下光學系統:在所述光學系統中,像差效應(aberration effect)得以改良,且經由透鏡入射至影像感測器之光量增大以提高所拍攝之一或多個影像的解析度。
提供本發明內容是為了以簡化之形式介紹一系列概念,此等概念將在下文實施方式中予以進一步闡述。本發明內容並非旨在辨識所主張主題之關鍵特徵或本質特徵,且亦非旨在用於幫助確定所主張主題之範圍。
根據例示性實例,提供一種光學系統,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包括物體側表面(object-side surface)及影像側表面(image-side surface),所述物體側表面及所述影像側表面二者在近軸區域(paraxial region)中均為凸的;第三透鏡,包括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為凸的物體側表面;第四透鏡;第五透鏡,包括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為凹的影像側表面;以及第六透鏡,其中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自物體側至影像側依序設置,且其中所述第一透鏡之阿貝數(Abbe number)v1及所述第二透鏡之阿貝數v2滿足|v1-v2|<10。
所述光學系統亦可包括設置於所述第二透鏡與所述第三透鏡之間的光闌(stop),其中所述光闌之半徑SD及包括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之所述光學系統之總焦距(focal length)f滿足SD/f<0.4。
所述光學系統亦可包括:所述第五透鏡之物體側表面之曲率半徑r9及所述第五透鏡之所述影像側表面之曲率半徑r10可滿足-30<(r9-r10)/(r9+r10)<3。
所述光學系統亦可包括影像感測器,所述影像感測器用以將經由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入射之影像轉變成電性訊 號,其中TTL是自所述第一透鏡之物體側表面至所述影像感測器之成像表面之距離,且f是包括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之所述光學系統之總焦距,其滿足TTL/f<1.35。
所述光學系統亦可包括:包括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之所述光學系統之總焦距f及所述第一透鏡之焦距f1滿足0.4<f/f1<0.7。
所述光學系統亦可包括:包括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之所述光學系統之總焦距f及所述第二透鏡之焦距f2滿足1.0<f/f2<1.3。
所述光學系統亦可包括:包括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之所述光學系統之總焦距f及所述第三透鏡之焦距f3滿足1.0<|f/f3|<1.2。
所述光學系統亦可包括:包括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之所述光學系統之總焦距f及所述第四透鏡之焦距f4滿足0.2<f/f4<0.4。
所述光學系統亦可包括:包括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之所述光學系統之總焦距f及所述第五透鏡之焦距f5滿足0.01<|f/f5|<0.07。
所述光學系統亦可包括:包括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之所述光學系統之總焦距f及所述第六透鏡之焦距f6滿足0.4<|f/f6|<0.6。
所述光學系統亦可包括:所述第一透鏡之焦距f1及所述 第二透鏡之焦距f2滿足1.9<f1/f2<2.1。
所述光學系統亦可包括:所述第四透鏡之焦距f4及所述第五透鏡之焦距f5滿足4.0<| f5/f4 |<15。
所述光學系統亦可包括:包括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之所述光學系統之總焦距f、所述第一透鏡之焦距f1及所述第二透鏡之焦距f2滿足1.5<f/f1+f/f2<2.0。
所述光學系統亦可包括:包括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之所述光學系統之總焦距f、所述第五透鏡之焦距f5及所述第六透鏡之焦距f6滿足0.4<|f/f5|+|f/f6|<0.6。
所述光學系統亦可包括:所述第三透鏡之阿貝數v3滿足v1-v3>30。
所述光學系統亦可包括:所述第三透鏡之阿貝數v3滿足v2-v3>30。
所述第一透鏡可具有正的折射力(refractive power)。
所述第一透鏡之物體側表面可在所述近軸區域中是凸的。
所述第一透鏡之影像側表面可在所述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所述第二透鏡可具有正的折射力。
所述第二透鏡之物體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可小於所述第二透鏡之影像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
所述第三透鏡可具有負的折射力。
所述第三透鏡之影像側表面可在所述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所述第四透鏡可具有正的折射力。
所述第四透鏡之物體側表面可在所述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所述第四透鏡之影像側表面可在所述近軸區域中是凸的。
所述第五透鏡可具有負的折射力。
所述第五透鏡之物體側表面可在所述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在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中,所述第五透鏡可具有最大之焦距絕對值。
所述第五透鏡之所述影像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可大於所述第五透鏡之物體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
所述第五透鏡可在所述第五透鏡之物體側表面與所述影像側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具有至少一個反曲點(inflection point)。
所述第六透鏡可具有負的折射力。
所述第六透鏡之物體側表面可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為凸的。
所述第六透鏡之影像側表面可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為凹的。
所述第六透鏡之影像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可小於所述第六透鏡之物體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
所述第六透鏡可在所述第六透鏡之物體側表面與影像側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具有至少一個反曲點。
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中的每一者的物體側表面與影像側表面中的至少一者可為非球面的。
根據另一態樣,提供一種光學系統,所述光學系統包括自物體側至影像側依序排列之多個透鏡,其中所述透鏡中的第五透鏡包括物體側表面及影像側表面,所述物體側表面與所述影像側表面二者在近軸區域中均為凹的,所述透鏡中的第六透鏡包括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為凹的影像側表面,且第一透鏡之阿貝數與第二透鏡之阿貝數之間的絕對差(absolute difference)小於10。
可在所述第五透鏡之所述物體側表面與所述影像側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至少一個反曲點,且所述第五透鏡之影像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可大於所述第五透鏡之所述物體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
所述第六透鏡之影像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可小於所述第六透鏡之物體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
根據再一態樣,提供一種光學系統,所述光學系統包括自物體側至影像側依序排列之多個透鏡,其中所述透鏡中的第一透鏡包括在近軸區域中為凸的物體側表面,所述透鏡中的第二透鏡包括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為凸的物體側表面,所述透鏡中的第五透鏡包括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為凹的影像側表面,且所述第一透鏡的阿貝數與所述第二透鏡的阿貝數之間的絕對差小於10。
可在所述第五透鏡之物體側表面與影像側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至少一個反曲點,且所述第五透鏡之影像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大於所述第五透鏡之所述物體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
根據又一態樣,提供一種光學系統,所述光學系統包括自物體側至影像側依序排列之多個透鏡,其中所述透鏡中的第一透鏡具有彎月形狀(meniscus shape),且包括在近軸區域中為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為凹的影像側表面,所述透鏡中的第二透鏡包括在所述近軸區域中均為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影像側表面,且所述第一透鏡之阿貝數與所述第二透鏡之阿貝數之間的絕對差小於10。
所述透鏡中的第三透鏡可包括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為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為凹的影像側表面,所述透鏡中的第四透鏡可包括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為凹的物體側表面及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為凸的影像側表面,所述透鏡中的第五透鏡可包括在所述近軸區域中均為凹的物體側表面及影像側表面,且所述透鏡 中的第六透鏡可包括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為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為凹的影像側表面。
所述第一透鏡、所述第二透鏡及所述第四透鏡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所述第三透鏡、所述第五透鏡及所述第六透鏡可具有負的折射力。
在所述第五透鏡之物體側表面與影像側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至少一個反曲點,且所述第五透鏡之影像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可大於所述第五透鏡之所述物體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
所述第三透鏡、所述第四透鏡及所述第六透鏡可具有彎月形狀,且所述第六透鏡之影像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可小於所述第六透鏡之物體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
所述第二透鏡之物體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可小於所述第二透鏡之影像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
閱讀以下詳細說明、圖式、及申請專利範圍後,其他特徵及態樣將顯而易見。
110‧‧‧第一透鏡
120‧‧‧第二透鏡
130‧‧‧第三透鏡
140‧‧‧第四透鏡
150‧‧‧第五透鏡
160‧‧‧第六透鏡
170‧‧‧紅外截止濾光片
180‧‧‧影像感測器
210‧‧‧第一透鏡
220‧‧‧第二透鏡
230‧‧‧第三透鏡
240‧‧‧第四透鏡
250‧‧‧第五透鏡
260‧‧‧第六透鏡
270‧‧‧紅外截止濾光片
280‧‧‧影像感測器
310‧‧‧第一透鏡
320‧‧‧第二透鏡
330‧‧‧第三透鏡
340‧‧‧第四透鏡
350‧‧‧第五透鏡
360‧‧‧第六透鏡
370‧‧‧紅外截止濾光片
380‧‧‧影像感測器
410‧‧‧第一透鏡
420‧‧‧第二透鏡
430‧‧‧第三透鏡
440‧‧‧第四透鏡
450‧‧‧第五透鏡
460‧‧‧第六透鏡
470‧‧‧紅外截止濾光片
480‧‧‧影像感測器
510‧‧‧第一透鏡
520‧‧‧第二透鏡
530‧‧‧第三透鏡
540‧‧‧第四透鏡
550‧‧‧第五透鏡
560‧‧‧第六透鏡
570‧‧‧紅外截止濾光片
580‧‧‧影像感測器
結合附圖閱讀以下對實施例之說明,該些及/或其他態樣將變得顯而易見且更易於理解,其中:
圖1為根據第一實施例之光學系統之配置圖。
圖2為曲線圖,其具有表示圖1所示光學系統之像差特性之曲線。
圖3為例示圖1所示光學系統中透鏡各自之相應特性的表。
圖4為例示圖1所示光學系統中透鏡各自之非球面係數(aspherical surface coefficient)的表。
圖5為根據第二實施例之光學系統的配置圖。
圖6為曲線圖,其具有表示圖5所示光學系統之像差特性之曲線。
圖7為例示圖5所示光學系統中透鏡各自之特性的表。
圖8為例示圖5所示光學系統中透鏡各自之非球面係數的表。
圖9為根據第三實施例之光學系統的配置圖。
圖10為曲線圖,其具有表示圖9所示光學系統之像差特性之曲線。
圖11為例示圖9所示光學系統中透鏡各自之特性的表。
圖12為例示圖9所示光學系統中透鏡各自之非球面係數的表。
圖13為根據第四實施例之光學系統的配置圖。
圖14為曲線圖,其具有表示圖13所示光學系統之像差特性之曲線。
圖15為例示圖13所示光學系統中透鏡各自之特性的表。
圖16為例示圖13所示光學系統中透鏡各自之非球面係數的表。
圖17為根據第五實施例之光學系統的配置圖。
圖18為曲線圖,其具有表示圖17所示光學系統之像差特性之曲線。
圖19為例示圖17所示光學系統中透鏡各自之特性的表。
圖20為例示圖17所示光學系統中透鏡各自之非球面係數的表。
在圖式及詳細說明通篇中,除非另外闡述,否則相同圖式參考編號將被理解為指代相同元件、特徵、及結構。為清晰、例示、及方便起見,可誇大該些元件之相對大小及繪示。
提供以下詳細說明是為了幫助讀者獲得對本文所述方法、設備及/或系統之全面理解。然而,本文所述方法、設備及/或系統之各種改變、潤飾、及等效形式將對此項技術中之通常知識者顯而易見。舉例而言,本文所述操作之順序僅是實例,而並非旨在限制於本文所述之順序,而是除了必須以某一次序進行之操作外,可如此項技術中之通常知識者所瞭解般加以改變。此外,為更加清晰及簡明起見,可省略對此項技術中之通常知識者眾所習知之功能及構造之說明。
在圖式及詳細說明通篇中,相同參考編號指代相同元 件。圖式可未必按比例繪製,且為清晰、例示、及方便起見,可誇大圖式中元件之相對大小、比例、及繪示。
本文所述之特徵可實施為不同形式,而不應被視為僅限於本文所述之實例。更確切而言,提供本文所述實例是為了使本發明之揭露內容透徹及完整,並將向此項技術中之通常知識者傳達本發明之整個範圍。
應理解,儘管本文中可能使用用語「第一」、「第二」、「第三」等來闡述各種透鏡,然而該些透鏡不應受限於該些用語。該些用語僅用於區分各個透鏡。該些用語未必暗指透鏡之特定次序或排列。因此,在不背離各種實施例之教示內容說明條件下,下文所述之第一透鏡亦可被稱為第二透鏡。
在以下透鏡配置圖中,為清晰起見,可誇大透鏡之厚度、大小、及形狀。具體而言,如透鏡配置圖中所示之球面及非球面之形狀僅以舉例方式例示,而並非僅限於圖中所示者。
在某些配置中,透鏡模組中所包括之透鏡是由塑膠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輕於玻璃之材料形成。在其他配置中,所述模組中所包括之透鏡中的某些是由塑膠或聚碳酸酯形成,且其他透鏡可由玻璃形成。根據某些配置,透鏡模組可包括五或更多個透鏡,以使所拍攝之影像達到高解析度水準。
根據例示性配置,第一透鏡是指最接近物體之透鏡,而第六透鏡是指最接近成像表面之透鏡。
此外,每一透鏡之最接近物體的表面被稱為第一表面或 物體側表面,且每一透鏡之最接近成像表面的表面被稱為第二表面或影像側表面。此外,透鏡之曲率半徑、厚度、及其他參數的所有數值均以毫米(millimeter,mm)為單位表示。
另外,近軸區域是指光軸附近非常窄的區域。近軸區域或靠近軸線之空間區域是射線與光軸之間的角度α非常小以至於sinα及tanα可被角度α足夠精確地取代的位置。
根據例示性實例,光學系統之所述實施例包括六個透鏡。然而,此項技術中之通常知識者將瞭解,在達成以下所述結果及有益效果之同時,光學系統中透鏡之數目可改變,例如,介於二個透鏡至五個透鏡之間。
在一個實例中,光學系統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及第六透鏡。
然而,光學系統並非被限制為僅包括透鏡,而是若需要,則可更包括其他組件。舉例而言,光學系統可包括光闌(stop)以控制光之量。另外,光學系統可更包括用於過濾紅外光之紅外截止濾光片(infrared cut-off filter)。此外,光學系統可更包括影像感測器,所述影像感測器用於將入射於影像感測器上之對象影像轉變成電性訊號。此外,光學系統可更包括間隙保持構件(gap maintaining member)以調整各透鏡之間的間隙。
根據實施例,構成光學系統之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是由包含玻璃、塑膠或其他類似類型之聚碳酸酯材料的材料形成。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中的至少一者是由與形成第 一透鏡至第六透鏡中其他透鏡之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
另外,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中的至少一者可具有非球面物體側表面或影像側表面。作為另一選擇,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中的每一者均可具有至少一個非球面物體側表面或影像側表面。
亦即,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可為非球面的。在一個實例中,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中的非球面可由以下方程式1表示:
在此方程式中,c是透鏡頂點處之曲率(曲率半徑之倒數),K是圓錐常數(conic constant),且Y是沿垂直於光軸的方向自透鏡之非球面上的某一點至光軸的距離。另外,常數A至F是指非球面係數。另外,Z是非球面上位於距離Y處的某一點和與透鏡之非球面之頂點交匯的切面(tangential plane)之間的距離。
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中的每一者具有負的或正的折射力。舉例而言,在一種配置中,自物體側朝向影像側,第一透鏡具有正的折射力,第二透鏡具有正的折射力,第三透鏡具有負的折射力,第四透鏡具有正的折射力,第五透鏡具有負的折射力,且第六透鏡具有負的折射力。此項技術中之通常知識者將瞭解,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中的每一者均可被配置成具有與上述配置相反之折射力。舉例而言,在替代配置中,第一透鏡具有正的折射 力,第二透鏡具有正的折射力,第三透鏡具有負的折射力,第四透鏡具有負的折射力,第五透鏡具有正的折射力,且第六透鏡具有負的折射力。
如上所述加以配置之光學系統藉由像差改良來提高光學效能。另外,經由透鏡入射至影像感測器之光量增大,同時由此拍攝之影像具有高的解析度水準。
根據實施例之光學系統滿足條件表達式(Conditonal Expression)1。
[條件表達式1]|v1-v2|<10
是第一透鏡之阿貝數,且v2是第二透鏡之阿貝數。
根據實施例之光學系統滿足條件表達式2。
[條件表達式2]SD/f<0.4
此處,SD是光闌之半徑,且f是光學系統之總焦距。
根據實施例之光學系統滿足條件表達式3。
[條件表達式3]-30<(r9-r10)/(r9+r10)<3
此處,r9是第五透鏡之物體側表面之曲率半徑,且r10是第五透鏡之影像側表面之曲率半徑。
根據實施例之光學系統滿足條件表達式4。
[條件表達式4] TTL/f<1.35
此處,TTL是自第一透鏡之物體側表面至影像感測器之成像表面之距離,且f是光學系統之總焦距。
根據實施例之光學系統滿足條件表達式5。
[條件表達式5]0.4<f/f1<0.7
此處,f是光學系統之總焦距,且f1是第一透鏡之焦距。
根據實施例之光學系統滿足條件表達式6。
[條件表達式6]1.0<f/f2<1.3
此處,f是光學系統之總焦距,且f2是第二透鏡之焦距。
根據實施例之光學系統滿足條件表達式7。
[條件表達式7]1.0<|f/f3|<1.2
此處,f是光學系統之總焦距,且f3是第三透鏡之焦距。
根據實施例之光學系統滿足條件表達式8。
[條件表達式8]0.2<f/f4<0.4
此處,f是光學系統之總焦距,且f4是第四透鏡之焦 距。
根據實施例之光學系統滿足條件表達式9。
[條件表達式9]0.01<|f/f5|<0.07
此處,f是光學系統之總焦距,且f5是第五透鏡之焦距。
根據實施例之光學系統滿足條件表達式10。
[條件表達式10]0.4<|f/f6|<0.6
此處,f是光學系統之總焦距,且f6是第六透鏡之焦距。
根據實施例之光學系統滿足條件表達式11。
[條件表達式11]1.9<f1/f2<2.1
此處,f1是第一透鏡之焦距,且f2是第二透鏡之焦距。
根據實施例之光學系統滿足條件表達式12。
[條件表達式12]4<| f5/f4 |<15
此處,f5是第五透鏡之焦距,且f4是第四透鏡之焦距。
根據實施例之光學系統滿足條件表達式13。
[條件表達式13]1.5<f/f1+f/f2<2.0
此處,f是光學系統之總焦距,f1是第一透鏡之焦距,且f2是第二透鏡之焦距。
根據實施例之光學系統滿足條件表達式14。
[條件表達式14]0.4<|f/f5|+|f/f6|<0.6
此處,f是光學系統之總焦距,f5是第五透鏡之焦距,且f6是第六透鏡之焦距。
根據實施例之光學系統滿足條件表達式15。
[條件表達式15]v1-v3>30
此處,v1是第一透鏡之阿貝數,且v3是第三透鏡之阿貝數。
根據實施例之光學系統滿足條件表達式16。
[條件表達式16]v2-v3>30
此處,v2是第二透鏡之阿貝數,且v3是第三透鏡之阿貝數。
接下來,將闡述根據各種實施例構成光學系統之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
第一透鏡包括正的折射力。另外,第一透鏡具有彎月形 狀以及凸的物體側表面。舉例而言,第一透鏡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且第一透鏡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第一透鏡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是非球面的。在實例中,第一透鏡之二表面可均為非球面的。在另一實例中,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二者均不是非球面的。
第二透鏡具有正的折射力。另外,第二透鏡具有二個凸表面。舉例而言,第二透鏡之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可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
第二透鏡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是非球面的。舉例而言,第二透鏡之二表面均為非球面的。在另一實例中,第二透鏡之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二者均不是非球面的。
另外,在一種配置中,第二透鏡之物體側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小於第二透鏡之影像側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
第三透鏡具有負的折射力。另外,第三透鏡具有其物體側表面為凸的彎月形狀。在實例中,第三透鏡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且第三透鏡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可為凹的。在替代配置中,第三透鏡之第一表面是實質上平的。
第三透鏡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是非球面的。舉例而言,第三透鏡之二表面均為非球面的。在另一實例中,第三透鏡之二表面均不是非球面的。
第四透鏡具有正的折射力。在一種配置中,第四透鏡具 有其影像側表面為凸的彎月形狀。第四透鏡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且第四透鏡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
第四透鏡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是非球面的。舉例而言,第四透鏡之二表面均為非球面的。在另一實例中,第四透鏡之二表面均不是非球面的。
第五透鏡具有負的折射力。另外,第五透鏡之二表面均為凹的。舉例而言,第五透鏡之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在另一例示性配置中,第五透鏡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且第五透鏡之端部是實質上平的,並且第五透鏡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
另外,可在第五透鏡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至少一個反曲點。舉例而言,第五透鏡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且在第一表面之邊緣處變為凸的。另外,第五透鏡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且在第二表面之邊緣處變為凸的。
此外,第五透鏡之影像側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可大於第五透鏡之物體側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
第六透鏡具有負的折射力。另外,第六透鏡可具有其物體側表面為凸的彎月形狀。舉例而言,第六透鏡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且第六透鏡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第六透鏡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是非球面 的。舉例而言,第六透鏡之二表面均為非球面的。在另一實例中,第六透鏡之二表面均不是非球面的。
另外,在第六透鏡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至少一個反曲點。舉例而言,第六透鏡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且在第一表面之邊緣處變為凹的。另外,第六透鏡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且在第二表面之邊緣處變為凸的。
此外,第六透鏡之影像側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小於第六透鏡之物體側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中,第五透鏡具有最大之焦距絕對值。
此外,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中的每一者均可為如上所述加以配置之單獨透鏡。各透鏡之間的距離可改變。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中的至少一者可被操作地連接或接觸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中的另一者。
在另一替代實施例中,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中的二或更多個透鏡可被配置成一組並可操作地連接或接觸另一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第二透鏡、及第三透鏡可彼此接觸而作為第一組透鏡,而第四透鏡、第五透鏡、及第六透鏡被配置成彼此分開並與所述第一組透鏡分開。在替代方式中,第一透鏡、第二透鏡、及第三透鏡可彼此接觸而作為第一組透鏡,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可彼此接觸而作為第二組透鏡,且第六透鏡被配置成與第一 組透鏡及第二組透鏡分開。
在如上所述加以配置之光學系統中,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執行像差校正功能,藉此改良像差效能,其可達成由此所拍攝之影像之高解析度、同時增加經由透鏡入射至影像感測器之光量。
將參照圖1至圖4來闡述根據第一實施例之光學系統。
根據第一實施例之光學系統包括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第四透鏡140、第五透鏡150、及第六透鏡160。所述光學系統亦包括光闌、紅外截止濾光片170、及影像感測器180。如表1所示,第一透鏡110之焦距(f1)為7.781毫米,第二透鏡120之焦距(f2)為3.996毫米,第三透鏡130之焦距(f3)為-4.095毫米,第四透鏡140之焦距(f4)為16.346毫米,第五透鏡150之焦距(f5)為-67.58毫米,第六透鏡160之焦距(f6)為-9.268毫米,且光學系統之總焦距(f)為4.685毫米。此外,自第一透鏡110之物體側表面至影像感測器180之成像表面之距離TTL為5.5。此外,用於指示有多少光可穿過透鏡之Fno為2.2。Fno與透鏡之焦距成反比,且與透鏡之有效孔徑(effective aperture)之直徑成正比。對於給定焦距,透鏡之孔徑越大,則Fno越小,且產生之影像越亮。
對於此實例,在圖3中例示透鏡各自之特性,例如曲率半徑、厚度、折射率、及阿貝數。
在第一實施例中,第一透鏡110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具有其物體側表面為凸的彎月形狀。舉例而言,第一透鏡11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且第一透鏡11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第二透鏡120具有正的折射力,且第二透鏡120之二表面均為凸的。舉例而言,第二透鏡120之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
另外,第二透鏡12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小於第二透鏡12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
第三透鏡130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具有其物體側表面為凸的彎月形狀。舉例而言,第三透鏡13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且第三透鏡13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第四透鏡140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具有其影像側表面為凸的彎月形狀。舉例而言,第四透鏡14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且第四透鏡14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
第五透鏡150具有負的折射力,且第五透鏡150之二表面均為凹的。舉例而言,第五透鏡150之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另外,在第五透鏡150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至少一個反曲點。
另外,第五透鏡15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大於第五透鏡15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
第六透鏡160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具有其物體側表面為凸的彎月形狀。舉例而言,第六透鏡16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且第六透鏡16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另外,在第六透鏡160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至少一個反曲點。
另外,第六半徑16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小於第六透鏡16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
儘管圖1例示第六透鏡160接觸紅外截止濾光片170,然而第六透鏡160可被放置成距紅外截止濾光片170有一距離。在替代實施例中,紅外截止濾光片170可被成形為第六透鏡160之影像側表面或第二表面之鏡像,藉此形成第六透鏡160之整體組成部分。
根據實施例,第一透鏡110至第六透鏡160各自之表面具有如圖4所示之非球面係數。然而,此項技術中之通常知識者 將瞭解,在不背離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結果及有益效果條件下,可存在非球面係數之某一變化。
另外,在第一透鏡110至第六透鏡160中,第五透鏡150具有最大之焦距絕對值。
另外,在第二透鏡120與第三透鏡130之間設置有光闌。在替代配置中,所述光闌可設置於最接近光學系統之物體側的第一透鏡110之物體側上。在另一替代配置中,所述光闌可設置於第一透鏡110之物體側上,且沿與第一透鏡110之物體側表面之軸向點垂直的軸線對齊。
另外,如上所述加以配置之光學系統具有如圖2所示之像差特性。然而,此項技術中之通常知識者將瞭解,在不背離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結果及有益效果條件下,可存在像差特性之某一變化。
將參照圖5至圖8來闡述根據第二實施例之光學系統。
根據第二實施例之光學系統包括第一透鏡210、第二透鏡220、第三透鏡230、第四透鏡240、第五透鏡250、及第六透鏡260。所述光學系統更包括光闌、紅外截止濾光片270、及影像感測器280。
如表2所示,第一透鏡210之焦距(f1)可為7.817毫米,第二透鏡220之焦距(f2)可為3.991毫米,第三透鏡230之焦距(f3)可為-4.14毫米,第四透鏡240之焦距(f4)可為15.395毫米,第五透鏡250之焦距(f5)可為-89.394毫米,第六 透鏡260之焦距(f6)可為-8.772毫米,且光學系統之總焦距(f)可為4.589毫米。此外,自第一透鏡210之物體側表面至影像感測器280之成像表面之距離TTL為5.40021。此外,Fno為2.1。
在此實例中,在圖7中例示透鏡各自之特性,例如曲率半徑、折射率、及阿貝數。
在第二實施例中,第一透鏡210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具有其物體側表面為凸的彎月形狀。舉例而言,第一透鏡21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且第一透鏡21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第二透鏡220具有正的折射力,且第二透鏡220之二表面均為凸的。舉例而言,第二透鏡220之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
另外,第二透鏡22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小於第二透鏡22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 徑之絕對值。
第三透鏡230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具有其物體側表面為凸的彎月形狀。舉例而言,第三透鏡23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且第三透鏡23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第四透鏡240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具有其影像側表面為凸的彎月形狀。第四透鏡24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且第四透鏡24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
第五透鏡250具有負的折射力,且第五透鏡250之二表面均為凹的。舉例而言,第五透鏡250之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另外,在第五透鏡250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至少一個反曲點。
另外,第五透鏡25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大於第五透鏡25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
第六透鏡260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具有其物體側表面為凸的彎月形狀。舉例而言,第六透鏡26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第六透鏡26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另外,在第六透鏡260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至少一個反曲點。
另外,第六透鏡26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小於第六透鏡26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
儘管圖5例示第六透鏡260接觸紅外截止濾光片270,然而第六透鏡260可被放置成距紅外截止濾光片270有一距離。在替代實施例中,紅外截止濾光片270可被成形為第六透鏡260之影像側表面或第二表面之鏡像,藉此形成第六透鏡260之整體組成部分。
根據實施例,第一透鏡210至第六透鏡260各自之表面具有如圖8所示之非球面係數。然而,此項技術中之通常知識者將瞭解,在不背離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結果及有益效果條件下,可存在非球面係數之某一變化。
另外,在第一透鏡210至第六透鏡260中,第五透鏡250具有最大之焦距絕對值。
另外,在第二透鏡220與第三透鏡230之間設置有光闌。在替代配置中,光闌可設置於最接近光學系統之物體側的第一透鏡210之物體側上。在另一替代配置中,光闌可設置於第一透鏡210之物體側上,且沿與第一透鏡210之物體側表面之軸向點垂直的軸線對齊。
另外,如上所述加以配置之光學系統具有如圖6所示之像差特性。然而,此項技術中之通常知識者將瞭解,在不背離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結果及有益效果條件下,可存在像差特性之某一變化。
將參照圖9至圖12來闡述根據第三實施例之光學系統。
根據第三實施例之光學系統包括第一透鏡310、第二透鏡320、第三透鏡330、第四透鏡340、第五透鏡350、及第六透鏡360。所述光學系統更包括光闌、紅外截止濾光片370、及影像感測器380。
如表3所示,第一透鏡310之焦距(f1)為8.245毫米,第二透鏡320之焦距(f2)為3.967毫米,第三透鏡330之焦距(f3)為-4.126毫米,第四透鏡340之焦距(f4)為14.899毫米,第五透鏡350之焦距(f5)為-143.125毫米,第六透鏡360之焦距(f6)為-9.144毫米,且光學系統之總焦距(f)為4.541毫米。此外,自第一透鏡310之物體側表面至影像感測器380之成像表面之距離TTL為4.541。另外,用於指示有多少光可穿過透鏡之Fno為2.0。
在此實例中,在圖11中例示透鏡各自之特性,例如曲率半徑、厚度、折射率、及阿貝數。
在第三實施例中,第一透鏡310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具 有其物體側表面為凸的彎月形狀。舉例而言,第一透鏡31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且第一透鏡31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第二透鏡320具有正的折射力,且第二透鏡320之二表面可均為凸的。舉例而言,第二透鏡320之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
另外,第二透鏡32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小於第二透鏡32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
第三透鏡330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具有其物體側表面為凸的彎月形狀。舉例而言,第三透鏡33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且第三透鏡33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第四透鏡340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具有其影像側表面為凸的彎月形狀。舉例而言,第四透鏡34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且第四透鏡34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
第五透鏡350具有負的折射力,且第五透鏡350之二表面均為凹的。舉例而言,第五透鏡350之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另外,在第五透鏡350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至少一個反曲點。
另外,第五透鏡35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大於第五透鏡35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 徑之絕對值。
第六透鏡360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具有其物體側表面為凸的彎月形狀。舉例而言,第六透鏡36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且第六透鏡36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另外,在第六透鏡360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至少一個反曲點。
另外,第六透鏡36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小於第六透鏡36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儘管圖9例示第六透鏡360接觸紅外截止濾光片370,然而第六透鏡360可被放置成距紅外截止濾光片370有一距離。在替代實施例中,紅外截止濾光片370可被成形為第六透鏡360之影像側表面或第二表面之鏡像,藉此形成第六透鏡360之整體組成部分。
同時,第一透鏡310至第六透鏡360各自之表面具有如圖12所示之非球面係數。然而,此項技術中之通常知識者將瞭解,在不背離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結果及有益效果條件下,可存在非球面係數之某一變化。
另外,在第一透鏡310至第六透鏡360中,第五透鏡350具有最大之焦距絕對值。
另外,在第二透鏡320與第三透鏡330之間設置有光闌。在替代配置中,光闌可設置於最接近光學系統之物體側的第一透鏡310之物體側上。在另一替代配置中,光闌可設置於第一透鏡310之物體側上,且沿與第一透鏡310之物體側表面之軸向 點垂直的軸線對齊。
另外,如上所述加以配置之光學系統具有如圖10所示之像差特性。然而,此項技術中之通常知識者將瞭解,在不背離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結果及有益效果條件下,可存在像差特性之某一變化。
將參照圖13至圖16來闡述根據第四實施例之光學系統。
根據第四實施例之光學系統包括第一透鏡410、第二透鏡420、第三透鏡430、第四透鏡440、第五透鏡450、及第六透鏡460。所述光學系統亦包括光闌、紅外截止濾光片470、及影像感測器480。
如表4所示,第一透鏡410之焦距(f1)為8.034毫米,第二透鏡420之焦距(f2)為3.996毫米,第三透鏡430之焦距(f3)為-4.163毫米,第四透鏡440之焦距(f4)為16.369毫米,第五透鏡450之焦距(f5)為-237.166毫米,第六透鏡460之焦距(f6)為-9.251毫米,且光學系統之總焦距(f)為4.526毫米。此外,自第一透鏡410之物體側表面至影像感測器480之成像表面之距離TTL為4.526。此外,用於指示有多少光可穿過透鏡之Fno為2.2。
在此實例中,在圖15中例示透鏡各自之特性,例如曲率半徑、厚度、折射率、及阿貝數。
在第四實施例中,第一透鏡410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具有其物體側表面為凸的彎月形狀。舉例而言,第一透鏡41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且第一透鏡41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第二透鏡420具有正的折射力,且第二透鏡420之二表面均為凸的。舉例而言,第二透鏡420之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
另外,第二透鏡42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小於第二透鏡42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
第三透鏡430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具有其物體側表面為凸的彎月形狀。舉例而言,第三透鏡43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且第三透鏡43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第四透鏡440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具有其影像側表面為凸的彎月形狀。舉例而言,第四透鏡44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且第四透鏡44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
第五透鏡450具有負的折射力,且第五透鏡450之二表面均為凹的。舉例而言,第五透鏡450之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另外,在第五透鏡450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至少一個反曲點。
另外,第五透鏡45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大於第五透鏡45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
第六透鏡460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具有其物體側表面為凸的彎月形狀。舉例而言,第六透鏡46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且第六透鏡46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另外,在第六透鏡460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至少一個反曲點。
另外,第六透鏡46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小於第六透鏡46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儘管圖13例示第六透鏡460接觸紅外截止濾光片470,然而第六透鏡460可被放置成距紅外截止濾光片470有一距離。在替代實施例中,紅外截止濾光片470可被成形為第六透鏡460之影像側表面或第二表面之鏡像,藉此形成第六透鏡460之整體組成部分。
此外,第一透鏡410至第六透鏡460各自之表面具有如圖16所示之非球面係數。然而,此項技術中之通常知識者將瞭解,在不背離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結果及有益效果條件下,可存 在非球面係數之某一變化。
另外,在第一透鏡410至第六透鏡460中,第五透鏡450具有最大之焦距絕對值。
另外,在第二透鏡420與第三透鏡430之間設置有光闌。在替代配置中,光闌可設置於最接近光學系統之物體側的第一透鏡410之物體側上。在另一替代配置中,光闌可設置於第一透鏡410之物體側上,且沿與第一透鏡410之物體側表面之軸向點垂直的軸線對齊。
另外,如上所述加以配置之光學系統具有如圖14所示之像差特性。然而,此項技術中之通常知識者將瞭解,在不背離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結果及有益效果條件下,可存在像差特性之某一變化。
將參照圖17至圖20來闡述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光學系統。
根據第五實施例之光學系統包括第一透鏡510、第二透鏡520、第三透鏡530、第四透鏡540、第五透鏡550、第六透鏡560。所述光學系統亦包括光闌、紅外截止濾光片570、及影像感測器580。
如表5所示,第一透鏡510之焦距(f1)為8.112毫米,第二透鏡520之焦距(f2)為3.989毫米,第三透鏡530之焦距(f3)為-4.165毫米,第四透鏡540之焦距(f4)為15.535毫米,第五透鏡550之焦距(f5)為-153.086毫米,第六透鏡 560之焦距(f6)為-9.084毫米,且光學系統之總焦距(f)為4.514毫米。此外,自第一透鏡510之物體側表面至影像感測器580之成像表面的距離TTL為5.4。此外,用於指示有多少光可穿過透鏡之Fno為1.95。
在此實例中,在圖19中例示透鏡各自之特性,例如曲率半徑、厚度、折射率、及阿貝數。
在第五實施例中,第一透鏡510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具有其物體側表面為凸的彎月形狀。舉例而言,第一透鏡51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且第一透鏡51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第二透鏡520具有正的折射力,且第二透鏡520之二表面均為凸的。舉例而言,第二透鏡520之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
另外,第二透鏡52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小於第二透鏡52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 徑之絕對值。
第三透鏡530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具有其物體側表面為凸的彎月形狀。舉例而言,第三透鏡53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且第三透鏡53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第四透鏡540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具有其影像側表面為凸的彎月形狀。舉例而言,第四透鏡54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且第四透鏡54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
第五透鏡550具有負的折射力,且第五透鏡550之二表面均為凹的。舉例而言,第五透鏡550之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另外,在第五透鏡550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至少一個反曲點。
另外,第五透鏡55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大於第五透鏡55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
第六透鏡560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具有其物體側表面為凸的彎月形狀。舉例而言,第六透鏡56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凸的,且第六透鏡56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另外,在第六透鏡560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至少一個反曲點。
另外,第六透鏡560之第二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小於第六透鏡560之第一表面在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儘管 圖17例示第六透鏡560接觸紅外截止濾光片570,然而第六透鏡560可被放置成距紅外截止濾光片570有一距離。在替代實施例中,紅外截止濾光片570可被成形為第六透鏡560之影像側表面或第二表面之鏡像,藉此形成第六透鏡560之整體組成部分。
同時,第一透鏡510至第六透鏡560各自之表面具有如圖20所示之非球面係數。然而,此項技術中之通常知識者將瞭解,在不背離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結果及有益效果條件下,可存在非球面係數之某一變化。
另外,在第一透鏡510至第六透鏡560中,第五透鏡550具有最大之焦距絕對值。
另外,在第二透鏡520與第三透鏡530之間設置有光闌。在替代配置中,光闌可設置於最接近光學系統之物體側的第一透鏡510之物體側上。在另一替代配置中,光闌可設置於第一透鏡510之物體側上,且沿與第一透鏡510之物體側表面之軸向點垂直的軸線對齊。
此外,如上所述加以配置之光學系統具有如圖18所示之像差特性。然而,此項技術中之通常知識者將瞭解,在不背離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結果及有益效果條件下,可存在像差特性之某一變化。
如上所述,在根據實施例之光學系統中,像差改良效果增強,且經由透鏡入射至影像感測器光量增大,同時由此所拍攝之影像具有高的解析度水準。
儘管本發明包括具體實例,然而此項技術中之通常知識者將易知,在不背離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形式之精神及範圍條件下,可對該些實例作出各種形式及細節上之變化。本文所述之實例僅被視為具有說明性意義而並非用於限制目的。對每一實例之特徵或態樣之說明應被視為可應用於其他實例之類似特徵或態樣。在以不同次序執行所述技術,及/或所述系統、架構、裝置或電路中之組件被以不同方式進行組合及/或由其他組件或其等效形式替換或補充時,可達成合適之結果。因此,本發明之範圍不受本詳細說明之限制,而是僅由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形式來限制,且處於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形式範圍內之所有變化形式均被視為包括在本發明中。
110‧‧‧第一透鏡
120‧‧‧第二透鏡
130‧‧‧第三透鏡
140‧‧‧第四透鏡
150‧‧‧第五透鏡
160‧‧‧第六透鏡
170‧‧‧紅外截止濾光片
180‧‧‧影像感測器

Claims (47)

  1. 一種光學系統,包括:多個透鏡;以及影像感測器,用以將經由所述多個透鏡入射之影像轉變成電性訊號,其中所述多個透鏡由以下所組成:第一透鏡;第二透鏡,包括物體側表面及影像側表面,所述物體側表面及所述影像側表面二者在近軸區域中均為凸的;第三透鏡,包括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為凸的物體側表面;第四透鏡;第五透鏡,包括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為凹的影像側表面;以及第六透鏡,其中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自物體側至影像側依序設置,其中所述第一透鏡之阿貝數v1及所述第二透鏡之阿貝數v2滿足|v1-v2|<10,且其中TTL是自所述第一透鏡之物體側表面至所述影像感測器之成像表面之距離,且f是包括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之所述光學系統之總焦距,其滿足TTL/f<1.35。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更包括:光闌,設置於所述第二透鏡與所述第三透鏡之間, 其中所述光闌之半徑SD及包括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之所述光學系統之總焦距f滿足SD/f<0.4。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五透鏡之物體側表面之曲率半徑r9及所述第五透鏡之所述影像側表面之曲率半徑r10滿足-30<(r9-r10)/(r9+r10)<3。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包括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之所述光學系統之總焦距f及所述第一透鏡之焦距f1滿足0.4<f/f1<0.7。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包括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之所述光學系統之總焦距f及所述第二透鏡之焦距f2滿足1.0<f/f2<1.3。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包括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之所述光學系統之總焦距f及所述第三透鏡之焦距f3滿足1.0<|f/f3|<1.2。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包括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之所述光學系統之總焦距f及所述第四透鏡之焦距f4滿足0.2<f/f4<0.4。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包括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之所述光學系統之總焦距f及所述第五透鏡之焦距f5滿足0.01<|f/f5|<0.07。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包括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之所述光學系統之總焦距f及所述第六透鏡之焦距f6滿足0.4<|f/f6|<0.6。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之焦距f1及所述第二透鏡之焦距f2滿足1.9<f1/f2<2.1。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四透鏡之焦距f4及所述第五透鏡之焦距f5滿足4.0<| f5/f4 |<15。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包括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之所述光學系統之總焦距f、所述第一透鏡之焦距f1及所述第二透鏡之焦距f2滿足1.5<f/f1+f/f2<2.0。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包括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之所述光學系統之總焦距f、所述第五透鏡之焦距f5及所述第六透鏡之焦距f6滿足0.4<|f/f5|+|f/f6|<0.6。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三透鏡之阿貝數v3滿足v1-v3>30。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三透鏡之阿貝數v3滿足v2-v3>30。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具有正的折射力。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之物體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是凸的。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之影像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二透鏡具有正的折射力。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二透鏡之物體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小於所述第二透鏡之影像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三透鏡具有負的折射力。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三透鏡之影像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四透鏡具有正的折射力。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四透鏡之物體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四透鏡之影像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是凸的。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五透鏡具有負的折射力。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五透鏡之物體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是凹的。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在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中,所述第五透鏡具有最大之焦距絕對值。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五透鏡之所述影像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大於所述第五透鏡之物體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五透鏡在所述第五透鏡之物體側表面與所述影像側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具有至少一個反曲點。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六透鏡具有負的折射力。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六透鏡之物體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為凸的。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六透鏡之影像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為凹的。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六透鏡之影像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小於所述第六透鏡之物體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六透鏡在所述第六透鏡之物體側表面與影像側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具有至少一個反曲點。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中的每一者的物體側表面與影像側表面中的至少一者是非球面的。
  37. 一種光學系統,包括:多個透鏡;以及影像感測器,用以將經由所述多個透鏡入射之影像轉變成電性訊號,所述多個透鏡由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以及第六透鏡所組成,其中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自物體側至影像側依序設置,其中所述第五透鏡包括物體側表面及影像側表面,所述物體側表面與所述影像側表面二者在近軸區域中均為凹的,所述第六透鏡包括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為凹的影像側表面,且所述第一透鏡之阿貝數與所述第二透鏡之阿貝數之間的絕對差小於10,其中TTL是自所述第一透鏡之物體側表面至所述影像感測器之成像表面之距離,且f是包括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之所述光學系統之總焦距,其滿足TTL/f<1.35。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在所述第五透鏡之所述物體側表面與所述影像側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形 成有至少一個反曲點,且所述第五透鏡之影像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大於所述第五透鏡之所述物體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六透鏡之第二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小於所述第六透鏡之第一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
  40. 一種光學系統,包括:多個透鏡;以及影像感測器,用以將經由所述多個透鏡入射之影像轉變成電性訊號,所述多個透鏡由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以及第六透鏡所組成,其中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自物體側至影像側依序設置,其中所述第一透鏡包括在近軸區域中為凸的物體側表面,所述第二透鏡包括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為凸的物體側表面,所述第五透鏡包括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為凹的影像側表面,且所述第一透鏡的阿貝數與所述第二透鏡的阿貝數之間的絕對差小於10,其中TTL是自所述第一透鏡之物體側表面至所述影像感測器之成像表面之距離,且f是包括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之所述光學系統之總焦距,其滿足TTL/f<1.35。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在所述第五透鏡之物體側表面與影像側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至少 一個反曲點,且所述第五透鏡之影像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大於所述第五透鏡之所述物體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
  42. 一種光學系統,包括:多個透鏡;以及影像感測器,用以將經由所述多個透鏡入射之影像轉變成電性訊號,所述多個透鏡由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以及第六透鏡所組成,其中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自物體側至影像側依序設置,其中所述第一透鏡具有彎月形狀,且包括在近軸區域中為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為凹的影像側表面,所述第二透鏡包括在所述近軸區域中均為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影像側表面,且所述第一透鏡之阿貝數與所述第二透鏡之阿貝數之間的絕對差小於10,其中TTL是自所述第一透鏡之物體側表面至所述影像感測器之成像表面之距離,且f是包括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之所述光學系統之總焦距,其滿足TTL/f<1.35。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三透鏡包括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為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為凹的影像側表面,所述第四透鏡包括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為凹的物體側表面及在 所述近軸區域中為凸的影像側表面,所述第五透鏡包括在所述近軸區域中均為凹的物體側表面及影像側表面,且所述第六透鏡包括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為凸的物體側表面及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為凹的影像側表面。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透鏡、所述第二透鏡及所述第四透鏡具有正的折射力,且所述第三透鏡、所述第五透鏡及所述第六透鏡具有負的折射力。
  4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在所述第五透鏡之物體側表面與影像側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至少一個反曲點,且所述第五透鏡之影像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大於所述第五透鏡之所述物體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
  4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三透鏡、所述第四透鏡及所述第六透鏡具有彎月形狀,且所述第六透鏡之影像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小於所述第六透鏡之物體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所述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第二透鏡之物體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小於所述第二透鏡之影像側表面在所述近軸區域中的曲率半徑之絕對值。
TW104112156A 2014-11-11 2015-04-16 光學系統 TWI5429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156332A KR101719876B1 (ko) 2014-11-11 2014-11-11 촬상 광학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7677A TW201617677A (zh) 2016-05-16
TWI542901B true TWI542901B (zh) 2016-07-21

Family

ID=55912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2156A TWI542901B (zh) 2014-11-11 2015-04-16 光學系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778922B2 (zh)
KR (1) KR101719876B1 (zh)
CN (2) CN110398826B (zh)
TW (1) TWI5429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25238B2 (ja) * 2014-07-02 2018-11-21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KR102342281B1 (ko) * 2014-11-03 2021-12-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촬영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한 촬영 장치
KR101719876B1 (ko) * 2014-11-11 2017-03-2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KR101709836B1 (ko) * 2014-11-17 2017-02-2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KR101762006B1 (ko) * 2015-07-24 2017-07-2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및 서로 다른 화각을 가진 복수의 촬상 광학계가 장착된 모바일 기기
KR101823203B1 (ko) 2015-08-10 2018-01-2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KR101813334B1 (ko) * 2015-11-24 2017-12-2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TWI594039B (zh) * 2016-12-09 2017-08-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擷取光學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8957709B (zh) * 2017-05-18 2021-01-26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广角镜头
JP2019035828A (ja) 2017-08-12 2019-03-07 ナンチャン オー−フィルム オプティカル−エレクトロニック テック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撮像光学系
US11048069B2 (en) * 2017-11-23 2021-06-29 Newmax Technology Co., Ltd. Three-piece infrared single wavelength projection lens system
JP2019148615A (ja) 2018-02-26 2019-09-05 O−FILM.Japan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9856775B (zh) * 2018-12-27 2021-03-23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1158123A (zh) * 2020-03-12 2020-05-15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组
TWI823112B (zh) * 2021-07-02 2023-11-2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7562B (zh) 2007-08-30 2010-06-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透镜系统
KR100962970B1 (ko) 2008-06-19 2010-06-10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촬상 렌즈
KR100962999B1 (ko) 2008-06-27 2010-06-10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촬상 렌즈
JP5553566B2 (ja) * 2009-09-25 2014-07-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光学系、および光学機器
US8976466B2 (en) * 2011-03-11 2015-03-10 Olympus Corporation Imaging optical system and imag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TWI447473B (zh) * 2011-03-25 2014-08-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攝影用光學鏡頭組
TWI435138B (zh) * 2011-06-20 2014-04-21 Largan Precision Co 影像拾取光學系統
TWI474072B (zh) * 2012-06-14 2015-02-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影像鏡片系統組
KR20140035810A (ko) 2012-09-14 2014-03-2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렌즈
US9046672B2 (en) 2012-09-14 2015-06-02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Imaging lens
JP6233408B2 (ja) * 2013-04-01 2017-11-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TWI463169B (zh) * 2013-07-25 2014-12-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影像系統鏡片組及取像裝置
US9354423B2 (en) * 2013-11-08 2016-05-31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Lens module
KR101452150B1 (ko) * 2013-11-08 2014-10-2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렌즈 모듈
TWI470268B (zh) * 2014-03-21 2015-01-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影像鏡組、取像裝置及可攜裝置
TWI493217B (zh) * 2014-05-02 2015-07-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成像用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可攜裝置
JP6319765B2 (ja) * 2014-07-02 2018-05-09 株式会社オプトロジック 撮像レンズ
KR101719876B1 (ko) * 2014-11-11 2017-03-2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KR101709836B1 (ko) * 2014-11-17 2017-02-2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056206A (ko) 2016-05-19
US10778922B2 (en) 2020-09-15
CN106199903A (zh) 2016-12-07
CN110398826B (zh) 2022-04-29
US20160131899A1 (en) 2016-05-12
TW201617677A (zh) 2016-05-16
US20200374477A1 (en) 2020-11-26
CN110398826A (zh) 2019-11-01
CN106199903B (zh) 2019-08-16
KR101719876B1 (ko) 2017-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2901B (zh) 光學系統
TWI648553B (zh) 光學系統
TWI660194B (zh) 光學系統
CN109031623B (zh) 光学系统
KR101659167B1 (ko) 촬상 광학계
TWI588523B (zh) 鏡頭模組
KR101630048B1 (ko) 촬상 광학계
CN110673304B (zh) 光学系统
TWI588520B (zh) 光學系統
TWI578017B (zh) 光學系統
KR101709838B1 (ko) 렌즈 모듈
KR101709830B1 (ko) 촬상 광학계
TWI461732B (zh) 影像擷取系統鏡頭組
KR20180076742A (ko) 촬상 광학계
KR101740766B1 (ko) 촬상 광학계
CN115993703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0658609A (zh) 光学系统
KR101701003B1 (ko) 촬상 광학계
KR101701008B1 (ko) 촬상 광학계
TWI630411B (zh) 光學系統
TW201502635A (zh) 超廣角五片式成像鏡頭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