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2377B - No needle dos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No needle dos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2377B
TWI542377B TW104117387A TW104117387A TWI542377B TW I542377 B TWI542377 B TW I542377B TW 104117387 A TW104117387 A TW 104117387A TW 104117387 A TW104117387 A TW 104117387A TW I542377 B TWI542377 B TW I54237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lug
groove
valve
hole
hea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73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41127A (zh
Inventor
xi-jin Cai
Original Assignee
xi-jin C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6997131&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I542377(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jin Cai filed Critical xi-jin Cai
Priority to TW1041173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42377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2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237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41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41127A/zh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Description

無針加藥器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無針加藥器,特別是一種藉由彈性閥彈性封閉蓋體之無針加藥器。
打針最常用的是帶有針頭的拋棄式注射器,用以將針頭扎入病患體內,然後將藥劑推送入病患體內。然而,有些重症患者需要不斷地施打藥劑,因而必須忍受不斷地被針頭扎刺身體的痛苦。為減少病患的痛苦,目前最常用的解決方案是在點滴瓶的輸液管上或是在量筒的上蓋上加裝一加藥器。病患只需扎針一次,然後醫護人員就能夠從加藥器不斷地添加藥劑,使藥劑仍可源源不絕地送入病患的體內。
習用的無針加藥器包括基座、蓋體及彈性閥。彈性閥內部形成一中空槽且其表面形成至少一個穿孔,中空槽連通於基座的通道,穿孔連通於蓋體的容置空間及中空槽之間。在加藥時,免針式注射器進入蓋體的貫孔,然後向下擠壓彈性閥,使彈性閥變形,以利藥劑從注射器流出之後依序流經蓋體的容置空間、彈性閥的穿孔及中空槽和基座的通道後,進入輸液管,最終從輸液管進入病患體內。加藥動作完成之後,可將注射器移出,彈性閥恢復成原本的形狀,以再次封閉蓋體,防止藥劑或血管內的血液因為壓力變化的關係而逆流。
惟,習用的無針加藥器的彈性閥在變形時,穿孔的孔徑會受到影響而變小。須知,穿孔的孔徑變小意味著其可供藥劑通過的單位面積縮小,使得藥劑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穿孔的流量變少,造成全部的藥劑進入病患體內的速度過慢且時間過長。
再者,習用的無針加藥器的彈性閥在恢復形狀時,往往無法完全地將蓋體密封住,以致於逆流而回的藥劑或血液從蓋體流出,危害到醫護人員的健康以及週遭環境。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針加藥器,其彈性閥的支撐結構自閥塞的基部一側延伸且插設於插槽中,彈性閥變形時,不會影響藥劑流經彈性閥的流量,全部的藥劑進入病患體內的速度穩定且時間縮短,不會有阻塞感。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針加藥器,其基座的通道呈直線狀且閥塞的基部的凹孔面向該通道,彈性閥恢復形狀時,逆流的藥劑或血液直接從基座的通道衝出並撞擊凹孔的壁面,閥塞可藉由逆流的藥劑或血液撞擊的力道而徹底將蓋體封閉,防止逆流而回的藥劑或血液從蓋體流出。
為了達成前述之目的,本發明將提供一種無針加藥器,包括一基座、一蓋體及一彈性閥。
該基座包括一第一端部、一第二端部、一凸出部及一導管,該第一端部形成一凹槽,該凸出部凸出於該凹槽的底面,且與該凹槽的側壁之間界定一插槽,該導管設於該第二端部,且形成一通道,該通道直線地貫穿該導管及該凹槽的底面。
該蓋體包括一大徑段、一小徑段及一肩部,該大徑段設於該基座的第一端部,該小徑段圍構一貫孔,該肩部設於該大、小徑段之間,該大徑段和該肩部共同圍構一容置空間,該凹槽連通於該容置空間與該通道之間。
該彈性閥包括一閥塞及一支撐結構,該閥塞與該通道同軸,該閥塞包括一頭部及一基部,該頭部設於該貫孔,該基部的外表面抵頂於該肩部的內壁面,令該容置空間與該貫孔不相通,該支撐結構自該基部的一側延伸而位於該閥塞的軸線的一側,且插設於該插槽,該支撐結構的外側面與該蓋體的大徑段的內側面之間保持一段距離而界定一裕度空間,該支撐結構的內側面與該閥塞的基部的底部共同圍構一開槽,該開槽與該容置空間及該通道相通。
其中,該彈性閥的閥塞的頭部被向下擠壓時,該支撐結構向該裕度空間彎折,該頭部脫離該貫孔而進入該容置空間,該彈性閥的閥塞的基部脫離該肩部,該貫孔與該容置空間相通,該開槽保持與該容置空間及該通道相通。
根據一較佳實施例,該彈性閥的閥塞的基部的底部形成一凹孔,該凹孔面向該通道。其中,該凹孔的璧面為一弧面。其中,該彈性閥的支撐結構的內側面形成一凹弧部,該凹弧部與該凹孔的璧面相連且該凹弧部的曲率與該凹孔的壁面的曲率相等。其中,其中該彈性閥的閥塞的基部的外表面係一球面或一錐面。
根據一較佳實施例,該凸出部環繞於該通道於該凹槽一側的開口的周圍而呈環狀且圍構一穿槽,該穿槽連通於該通道與該開槽之間。較佳地,該凸出部開設至少一個縱槽,該縱槽與該穿槽相通。其中,該凹槽的底面形成至少一斜溝槽,該斜溝槽自該凹槽的側壁向該通道的方向朝向延伸,並且延伸通過該縱槽的底部,以與該通道相通。
根據一較佳實施例,該彈性閥的閥塞的內部形成一偏心縱槽,該偏心縱槽穿過該頭部及該基部,該偏心縱槽的軸線與該支撐結構位於該閥塞的軸線的同一側,令該閥塞的頭部的一側的壁面與該閥塞的軸線的距離大於另一側的壁面與該閥塞的軸線的距離。
根據一較佳實施例,該閥塞的頭部的外表面形成一缺口,該缺口與該支撐結構位於該閥塞的軸線的同一側,令該閥塞的頭部的一側的壁面與該閥塞的軸線的距離大於另一側的壁面與該閥塞的軸線的距離。
本發明的功效在於,彈性閥變形時,可原地彎折且提供較大的液體流動空間(亦即,該開槽)。藉此,藥劑在單位時間內流經該彈性閥的流量不會減少,而且還可使全部藥劑進入病患體內的速度更加穩定且時間更加縮短,完全不會有阻塞感。再者,凹孔可集中逆流的藥劑或血液撞擊力,使閥塞的基部的外表面獲得一股力量,以與肩部的內側面卡緊,提升閥塞密封住蓋體的功效,防止逆流而回的藥劑或血液從蓋體的貫孔流出。
以下配合圖式及元件符號對本發明之實施方式做更詳細的說明,俾使熟習該項技藝者在研讀本說明書後能據以實施。
請參閱圖1至圖5,圖1是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圖,圖2是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分解圖,圖3是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另一角度分解圖,圖4是圖1之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沿線A-A截取之剖面圖,圖5是圖1之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沿線B-B截取之剖面圖。本發明係提供一種無針加藥器,包括一基座10、一蓋體20以及一彈性閥30。
該基座10包括一第一端部11、一第二端部12、一凸出部13及一導管14。該第一端部11呈圓筒狀且形成一凹槽111。該第二端部12呈圓筒狀且其形成一螺孔121,該螺孔係供一輸液管(圖未示)螺設。該凸出部13凸出於該凹槽111的底面,且與該凹槽111的側壁之間界定一插槽15。該導管14自該螺孔121的頂部向下延伸,且形成一通道141,並且插入於該輸液管。該通道141直線地貫穿該導管14及該凹槽111的底面。更明確地說,該凸出部13環繞於該通道141位於該凹槽111一側的開口的周圍而呈環狀且圍構一穿槽131。該凸出部13開設四個縱槽132,該等縱槽與132該穿槽131相通。該凸出部13則被其四個縱槽分隔成四個扇形塊體133。每一個扇形塊體133的厚度自該凹槽111的底面向上漸薄,而且每一個扇形塊體133的內側面與該凹槽111的底面垂直並且徑向地內凹形成一凹弧面,故每一個扇形塊體133的外側面靠近該凹槽111的底面的一端的外徑大於每一個扇形塊體133的外側面遠離該凹槽111的底面的一端的外徑。所以從其外觀來看,每一個扇形塊體133的外側面與該凹槽111的底面之間的夾角是一個大於九十度的鈍角。該凹槽111的側壁包括一大徑段1111、一小徑段1112及一肩部1113。該小徑段1112靠近該凹槽111的底面且與該凸出部13界定該插槽15。該肩部1113設於該大、小徑段1111、1112之間,且其內徑從該小徑段1112至該大徑段1111漸漸地變大。此外,該第一端部11的頂部形成一第一接合部112,該第一接合部112呈階級狀。其中,該凹槽111的底面形成四個斜溝槽1114,該些斜溝槽1114自該凹槽111的側壁的小徑段1112向該通道141的方向朝下延伸,並且延伸通過該些縱槽132的底部,以與該通道141相通。
該蓋體20包括一大徑段21、一小徑段22及一肩部23。該大徑段21的底部形成一第二接合部211,該第二接合部211對應該第一接合部112而呈階級狀,該第二接合部211耦接於該第一接合部112。該小徑段22的外側面形成螺紋,該小徑段22的內側面圍構一貫孔221。該肩部23設於該大、小徑段21、22之間,且該肩部23的內側面自該大徑段21向該小徑段22的方向漸縮且呈弧形。該大徑段21和該肩部23共同圍構一容置空間24,該容置空間24與該凹槽111相通。
該彈性閥30包括一閥塞31及一支撐結構32。該閥塞31包括一頭部311及一基部312。該頭部311於其頂端形成一個第一封口部3111,該頭部311設於該貫孔221之中,且該第一封口部3111抵頂於該貫孔221的孔璧,以封閉該貫孔221,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該閥塞31的內部形成一偏心縱槽313,該偏心縱槽313穿過該頭部311及該基部312,但並未貫穿該頭部311的頂端。該閥塞31的軸線314與該通道141的軸線1411同軸。該偏心縱槽313的軸線3131並未與該閥塞31的軸線314重疊,而是位於其一側,令該閥塞31的頭部311的一側的壁面與該閥塞31的軸線314的距離大於另一側的壁面與該閥塞31的軸線的距離。從圖4觀之,該閥塞31的頭部311的一側的壁在圖1的線A-A所截取之剖面圖可知其較薄,另一側的壁較厚。其中,該偏心縱槽的橫截面呈半圓形。該基部312的外表面係一球面,並且抵頂於該肩部23的內側面,令該容置空間24與該貫孔221不相通。在其他實施例中,該基部312的外表面亦可為一錐面。該基部312的底部的中間處形成一凹孔3121,該凹孔3121面向該穿槽131以及該通道141。較佳地,該凹孔3121的壁面為一弧面。該凹孔3121的弧心位於該閥塞31的軸線314上,該偏心縱槽313與該凹孔3121相通,且該偏心縱槽312的橫截面的面積比該凹孔3121的橫截面的面積小。該支撐結構32自該基部312的底端一側延伸而位於該閥塞31的軸線314的一側,且與該偏心縱槽313位在同一側。更明確地說,該支撐結構32包括一連結段321、一延伸段322及一固定段323。該連結段321連接於該基部312的底端一側,且其內側面形成一凹弧部3211。該凹弧部3211為一縱向彎曲的弧面,且與該凹孔3121的壁面相連,且其曲率與該凹孔3121的壁面的曲率相等。換句話說,該凹弧部3211與該凹孔3121的壁面是一個弧形的連續面。該連結段321的外側面形成一凸弧部3212,該凸弧部3212與該基部312的外側面相連,且該凸弧部3212的曲率與該基部312的外側面的球面的曲率相等。換句話說,該凸弧部3212與該基部312的外側面是一個弧形的連續面。較佳地,該凹孔3121的壁面的曲率等於該基部312的外側面的球面的曲率,該凹弧部3211的曲率等於該凸弧部3212的曲率。該延伸段322設於該連結段321與該固定段323之間,且該延伸段322的延伸方向平行於該閥塞31的軸線314。該延伸段322的外側面與該蓋體20的大徑段21的內側面之間保持一段距離而界定一裕度空間40。該固定段323插設於該插槽15中,且相對該延伸段322略微傾斜,且其傾斜程度對應於該凸出部13的扇形塊體133的外側面相對該凹槽111的底部的傾斜程度。透由上述技術特徵,使得該支撐結構32的整體外觀呈弓形。此外,該延伸段322的內側面為一橫向彎曲的曲面,其彎曲方向與該凹弧部3211的彎曲方向不同,故二者並非一個弧形的連續面。該固定段323的內側面為一橫向彎曲的下寬上窄的漸縮曲面,該固定段323的內側面的曲率等於該凸出部13的每一個扇形塊體133的外側面的曲率,故該固定段322的內側面對應於該凸出部13的每一個扇形塊體133的外側面。藉此,該固定段323的內側面抵靠於該凸出部13的扇形塊體133的外側面。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該固定段323的內側面的彎曲方向與曲率皆與該延伸段322的內側面相同,但是因為該延伸段322的延伸方向平行於該閥塞31的軸線314,而該固定段323相對該閥塞31的軸線314略微傾斜,故該延伸段322的內側面與該固定段323的內側面並非一連續面。該支撐結構32的內側面與該閥塞31的基部312的底部共同圍構一開槽33,該開槽33與該容置空間24相通,且該穿槽131連通於該通道141與該開槽33之間。
請參閱圖6,是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彈性閥30被注射器50擠壓變形之示意圖。使用者在加藥時,首先將一盛裝有藥劑的一注射器50伸入該蓋體20的小徑段22的貫孔221中向下擠壓該彈性閥30的閥塞31的頭部311,使該閥塞31的頭部311的壁面較薄的一側向內彎折,壁面較厚的一側向外彎折且抵頂於該肩部23的內側面,而且該閥塞31的頭部311的第一封口部3111相對該蓋體20的軸線呈45度角傾斜。該支撐結構32的連結段321向內向下彎折,該支撐結構32的延伸段322向該裕度空間40彎折,該支撐結構32的固定段323的底部外側會略為向上翹起,使該閥塞31的頭部311脫離該蓋體20的小徑段22的貫孔221而進入該容置空間24,該閥塞31的基部312脫離該肩部23。藉此,該貫孔221與該容置24空間相通,且該開槽33保持與該穿槽131、該容置空間24相通。該藥劑可順暢地從該注射器50流經該容置空間24、該開槽23、該些斜溝槽1114、該些縱槽132及該穿槽131進入該通道141,並進一步從該通道141流入該輸液管,最終進入病患體內。
當該注射器50從該貫孔221被移出時,該彈性閥30的支撐結構32會從彎折的狀態恢復為直立的狀態,該彈性閥30的閥塞31的頭部311同樣地從彎折的狀態恢復為直立的狀態。該彈性閥30的閥塞31的基部312的外表面再次抵頂於該肩部23的內側面,該頭部311再次位於該貫孔221之中。藉此,該彈性閥30的閥塞31將該貫孔221封閉,使該貫孔221不再連通於該容置空間24。重要的是,請參閱圖4,若此時該藥劑或者是病患的血液因為壓力的變化而逆流衝入本發明時,該藥劑或是血液會如箭頭所示直線地通過該通道141、該穿槽131以及該開槽33,並且直接衝擊該凹孔3121的壁面。受到該衝擊力道的影響,該閥塞31的基部312的外表面與該蓋體20的肩部23的內側面卡的更緊。藉此達到防止逆流而回的藥劑或血液從該貫孔221噴出。
請參閱圖7至10圖,圖7是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分解圖,圖8是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另一角度分解圖,圖9是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沿圖1的線A-A截取對應位置之剖面圖,圖10是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沿圖1的線B-B截取對應位置之剖面圖。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差別在於,該閥塞31的頭部311不具有該偏心縱槽,該閥塞31的頭部311的外表面形成一缺口3112,該缺口3112位於該閥塞31的軸線314的一側,且與該支撐結構32位於同一側,令該閥塞31的頭部311的一側的壁面與該閥塞31的軸線314的距離大於另一側的壁面與該閥塞31的軸線314的距離。從圖9觀之,該閥塞31的頭部311的一側的壁面在圖1的線A-A所截取的對應位置之剖面圖可知其較薄,另一側的壁面較厚。此外,該閥塞31的頭部311包括一第二封口部3113,該第二封口部3113凸出於該閥塞31的頭部311的外側面且位於該第一封口部3111的下方。該第二封口部3113抵頂於該貫孔221的孔璧,以多一道防護措施使該貫孔221被封閉地更徹底。
請參閱圖11,是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彈性閥30被注射器50擠壓變形之示意圖。使用者在加藥時,首先將盛裝有藥劑的注射器50伸入該蓋體20的小徑段22的貫孔221中向下擠壓該彈性閥30的閥塞31的頭部311,使該閥塞31的頭部311的壁面較薄的一側向內彎折,壁面較厚的一側向外彎折且抵頂於該肩部23的內側面,而且該閥塞31的頭部311的第一封口部3111相對該蓋體20的軸線呈45度角傾斜。該支撐結構32的連結段321巷內向下彎折,該支撐結構32的延伸段322向該裕度空間40彎折,該支撐結構32的固定段323的底部外側會略為向上翹起,使該閥塞31的頭部311脫離該蓋體20的小徑段22的貫孔221而進入該容置空間24,該閥塞31的基部312脫離該肩部23。藉此,該貫孔221與該容置24空間相通,且該開槽33保持與該穿槽131、該容置空間24相通。該藥劑可順暢地從該注射器50流經該容置空間24、該開槽23、該些斜溝槽1114、該些縱槽132及該穿槽131進入該通道141,並進一步從該通道141流入輸液管,最終進入病患體內。
當該注射器50從該貫孔221被移出時,該彈性閥30的支撐結構32會從彎折的狀態恢復為直立的狀態,該彈性閥30的閥塞31的頭部311同樣地從彎折的狀態恢復為直立的狀態。該彈性閥30的閥塞31的基部312的外表面再次抵頂於該肩部23的內側面,該頭部311再次位於該貫孔221之中。藉此,該彈性閥30的閥塞31將該貫孔221封閉,使該貫孔221不再連通於該容置空間24。重要的是,本實施例因為該閥塞31的頭部311不具有該偏心縱槽,逆流而回的藥劑或血液不會有局部的藥劑或血液流入偏心縱槽之中,故逆流而回的藥劑或血液的所有衝擊力道全部都集中在該凹孔3121的壁面上。藉此,本實施例的該閥塞31的基部312的外表面與該蓋體20的肩部23的內側面比第一實施例卡的更緊,防止逆流而回的藥劑或血液從該貫孔221噴出的效果更好。
請參閱圖12至圖15,圖12是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分解圖,圖13是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另一角度分解圖,圖14是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沿圖1的線A-A截取對應位置之剖面圖,圖15是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沿圖1的線B-B截取對應位置之剖面圖。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與前述第二實施例大致相同,差別在於,該閥塞31的頭部311僅具有該第一封口部3111,而不具有該第二封口部。在使用上與第二實施例相同,故在此不予贅言。
本發明所能達成的功效在於:
一、本發明係因為該彈性閥30的支撐結構32自該彈性閥30的閥塞31的基部312的底端一側延伸而位於該閥塞31的軸線314的一側,且該支撐結構32的固定段323插設於該插槽15。藉此,該彈性閥30在變形時,該彈性閥30的支撐結構32的固定段323受限於該插槽15,所以該彈性閥30的支撐結構32的延伸段322可倚靠著該凸出部13的其中一個扇形塊體133,使該彈性閥30的支撐結構32以保持原地彎折,並且提供足夠的液體流動空間(亦即,該開槽33)供藥劑流通,使藥劑在單位時間內流經該彈性閥30的流量不會減少,而且還可使全部藥劑進入病患體內的速度更加穩定且時間更加縮短,完全不會有阻塞感。
二、該通道141直線地貫穿該導管14及該凹槽111的底面,而且該閥塞31與該通道141同軸。藉此,逆流而回的藥劑或血液的衝擊力道直接撞擊在該閥塞31的基部312的底部,使該閥塞31的基部312的外表面獲得一股力量向上移動,而與該肩部23的內側面卡緊,提升該閥塞31密封住該蓋體20的效果。
三、該彈性閥30的閥塞31的基部312的底部形成該凹孔3121,且該凹孔3121面向該通道141。藉此,該凹孔3121可將逆流而回的藥劑或血液的衝擊力道集中,以利該閥塞31的基部312的外表面獲得較大的力量,而與該肩部23的內側面卡的更緊,使該閥塞31密封住該蓋體20的效果更佳。尤其是,當該凹孔3121的壁面為一弧面時,集中力量的效果更好,該閥塞31的基部312的外表面獲得更大的力量,而與該肩部23的內側面卡的再緊一點,使該閥塞31密封住該蓋體20的效果又更出色。若該凹孔3121的弧心位於該閥塞31的軸線314上時,該凹孔3121恰位於該閥塞31的基部312的底部的正中央,此時的集中力量的效果達到又更上一層,該閥塞31的基部312的外表面獲得的力量又更大,而與該肩部23的內側面又卡的更緊些,使該閥塞31密封住該蓋體20的效果達到更好的狀態。值得一提的是,該凸出部13環繞於該通道14於該凹槽111一側的開口的周圍而呈環狀,且圍構該穿槽131,且該穿槽131連通於該通道14與該開槽33之間。藉此,該凸出部13具有導引逆流而回的藥劑或血液集中衝向該凹孔3121的效果,使集中力量的效果達到最大,該閥塞31的基部312的外表面獲得最大的力量,而與該肩部23的內側面卡的最緊,該閥塞31密封住該蓋體20的效果達到最佳。
四、當該彈性閥30的支撐結構32的連結段321的內側面形成該凹弧部3211,且該凹弧部3211與該凹孔3121的壁面相連,且該凹弧部3211的曲率與該凹孔3121的壁面的曲率相等。藉此,該彈性閥30的支撐結構32的連結段321較為容易向內向下彎折。
五、當該彈性閥30的支撐結構32的連結段321的外側面形成該凸弧部3212,該凸弧部3212與該基部312的外側面相連,且該凸弧部3212的曲率與該基部312的外側面的球面的曲率相等時,該彈性閥30的支撐結構32的連結段321能保持一定的厚度。藉此,該彈性閥30的支撐結構32的連結段321在彎折時,仍保持一定的彈性,且不容易被折斷。
六、該彈性閥30的支撐結構32的固定段323相對該延伸段322略微傾斜,且其傾斜程度對應該凸出部13的扇形塊體133的外側面相對該凹槽111的底部的傾斜程度,且該延伸段322的延伸方向平行於該閥塞31的軸線314,再與前述第四項及第五項技術特徵組合。藉此,該彈性閥30的支撐結構32呈弓形,因此具有一反壓角度,讓該彈性閥30可以快速地從變形的狀態恢復到直立的狀態,且利於反弓形支撐住該彈性閥30的閥塞31,而使該閥塞31的頭部311緊緊地貼抵於該貫孔221的壁面以及該閥塞31的基部312的外表面緊緊地貼抵於該肩部23的內側面。
七、該彈性閥30的閥塞31的基部312的外表面為一球面或一錐面時,該基部312的外表面具有較大的貼抵於該肩部23的內側面的面積。藉此,該基部312具有較佳的密封該蓋體20的效果。尤其是,當該肩部23的內側面也是呈弧形時,該基部312密封該蓋體20的效果更佳。
八、該凸出部13開設四個縱槽132,該等縱槽132與該穿槽131相通。藉此,該容置空間24內的藥劑不僅可從該彈性閥30的開槽33進入該凸出部13的穿槽131,而且還可從該等縱槽132進入該穿槽131,提升藥劑進入該穿槽131的速度。
九、該彈性閥30在變形時,其支撐結構32的固定段323的底部會向上翹,以致於與該凹槽的底面之間產生一空隙,殘留於該空隙中的藥劑可沿著該些斜溝槽1114流入該通道中。藉此,當該彈性閥30的支撐結構32的固定段323復位向下貼抵於該凹槽111的底面時,不會有任何藥劑殘留在該彈性閥30的支撐結構32的固定段323的底部,以防殘留的藥劑汙染本創作之無針加藥器。
十、在第一實施例中,該彈性閥30的閥塞31內部的偏心縱槽313的軸線3131與該支撐結構32位於該閥塞31的軸線314的同一側。藉此,該彈性閥30在變形時,可確保該閥塞31的頭部311的壁面較薄的一側向內彎折,壁面較厚的一側向外彎折且抵頂於該肩部23的內側面,而且該閥塞31的頭部311的第一封口部3111相對該蓋體20的軸線呈45度角傾斜,達到提供藥劑具有較大的空間流入該容置空間24中的功效,而且還可確保該彈性閥30在恢復成直立狀時,該閥塞31的頭部311能夠準確且快速地進入該貫孔221中。
十一、在第二及第三實施例中,該閥塞31的頭部311的外表面形成該缺口3112,該缺口3112與該支撐結構32位於該閥塞31的軸線314的同一側。藉此,此二實施例可以在不具有偏心縱槽313的技術特徵之下,仍然可達到前述第九項功效,而且當該彈性閥30在恢復成直立狀時,該閥塞31的基部312的外表面與該蓋體20的肩部23的內側面比第一實施例卡的更緊,防止逆流而回的藥劑或血液從該貫孔221噴出的效果比第一實施例更好。
以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創作精神下所作有關本發明之任何修飾或變更,皆仍應包括在本發明意圖保護之範疇。
10‧‧‧基座
11‧‧‧第一端部
111‧‧‧凹槽
1111‧‧‧大徑段
1112‧‧‧小徑段
1113‧‧‧肩部
1114‧‧‧斜溝槽
112‧‧‧第一接合部
12‧‧‧第二端部
121‧‧‧螺孔
13‧‧‧凸出部
131‧‧‧穿槽
132‧‧‧縱槽
133‧‧‧扇形塊體
14‧‧‧導管
141‧‧‧通道
1411‧‧‧軸線
15‧‧‧插槽
20‧‧‧蓋體
21‧‧‧大徑段
211‧‧‧第二接合部
22‧‧‧小徑段
221‧‧‧貫孔
23‧‧‧肩部
24‧‧‧容置空間
30‧‧‧彈性閥
31‧‧‧閥塞
311‧‧‧頭部
3111‧‧‧第一封口部
3112‧‧‧缺口
3113‧‧‧第二封口部
312‧‧‧基部
3121‧‧‧凹孔
313‧‧‧偏心縱槽
3131‧‧‧軸線
314‧‧‧軸線
32‧‧‧支撐結構
321‧‧‧連結段
3211‧‧‧凹弧部
3212‧‧‧凸弧部
322‧‧‧延伸段
323‧‧‧固定段
33‧‧‧開槽
40‧‧‧裕度空間
50‧‧‧注射器
圖1是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2是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分解圖。 圖3是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另一角度分解圖。 圖4是圖1之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沿線A-A截取之剖面圖。 圖5是圖1之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沿線B-B截取之剖面圖。 圖6是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彈性閥被注射器擠壓變形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分解圖。 圖8是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另一角度分解圖。 圖9是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沿圖1的線A-A截取對應位置之剖面圖。 圖10是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沿圖1的線B-B截取對應位置之剖面圖。 圖11是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彈性閥被注射器擠壓變形之示意圖。 圖12是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分解圖。 圖13是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另一角度分解圖。 圖14是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沿圖1的線A-A截取對應位置之剖面圖。 圖15是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沿圖1的線B-B截取對應位置之剖面圖。
1114‧‧‧斜溝槽
131‧‧‧穿槽
133‧‧‧扇形塊體
141‧‧‧通道
21‧‧‧大徑段
221‧‧‧貫孔
23‧‧‧肩部
24‧‧‧容置空間
31‧‧‧閥塞
311‧‧‧頭部
312‧‧‧基部
3121‧‧‧凹孔
313‧‧‧偏心縱槽
3211‧‧‧凹弧部
322‧‧‧延伸段
323‧‧‧固定段
33‧‧‧開槽
40‧‧‧裕度空間
50‧‧‧注射器

Claims (10)

  1. 一種無針加藥器,包括:一基座,包括一第一端部、一第二端部、一凸出部及一導管,該第一端部形成一凹槽,該凸出部凸出於該凹槽的底面,且與該凹槽的側壁之間界定一插槽,該導管設於該第二端部,且形成一通道,該通道直線地貫穿該導管及該凹槽的底面;一蓋體,包括一大徑段、一小徑段及一肩部,該大徑段設於該基座的第一端部,該小徑段圍構一貫孔,該肩部設於該大、小徑段之間,該大徑段和該肩部共同圍構一容置空間,該凹槽連通於該容置空間與該通道之間;以及一彈性閥,包括一閥塞及一支撐結構,該閥塞與該通道同軸,該閥塞包括一頭部及一基部,該頭部設於該貫孔,該基部的外表面抵頂於該肩部的內壁面,令該容置空間與該貫孔不相通,該支撐結構自該基部的一側延伸而位於該閥塞的軸線的一側,且插設於該插槽,該支撐結構的外側面與該蓋體的大徑段的內側面之間保持一段距離而界定一裕度空間,該支撐結構的內側面與該閥塞的基部的底部共同圍構一開槽,該開槽與該容置空間及該通道相通,其中,該彈性閥的閥塞的頭部被向下擠壓時,該支撐結構向該裕度空間彎折,該頭部脫離該貫孔而進入該容置空間,該彈性閥的閥塞的基部脫離該肩部,該貫孔與該容置空間相通,該開槽保持與該容置空間及該通道相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針加藥器,其中該彈性閥的閥塞的基部的底部形成一凹孔,該凹孔面向該通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無針加藥器,其中該凹孔的璧面為一弧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無針加藥器,其中該彈性閥的支撐結構的內側面形成一凹弧部,該凹弧部與該凹孔的璧面相連且該凹弧部的曲率與該凹孔的壁面的曲率相等。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無針加藥器,其中該彈性閥的閥塞的基部的外表面係一球面或一錐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針加藥器,其中該凸出部環繞於該通道於該凹槽一側的開口的周圍而呈環狀且圍構一穿槽,該穿槽連通於該通道與該開槽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無針加藥器,其中該凸出部開設至少一個縱槽,該至少一縱槽與該穿槽相通。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無針加藥器,其中該凹槽的底面形成至少一斜溝槽,該至少一斜溝槽自該凹槽的側壁向該通道的方向朝向延伸,並且延伸通過該至少一縱槽的底部,以與該通道相通。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針加藥器,其中該彈性閥的閥塞的內部形成一偏心縱槽,該偏心縱槽穿過該頭部及該基部,該偏心縱槽的軸線與該支撐結構位於該閥塞的軸線的同一側,令該閥塞的頭部的一側的壁面與該閥塞的軸線的距離大於另一側的壁面與該閥塞的軸線的距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針加藥器,其中該閥塞的頭部的外表面形成一缺口,該缺口與該支撐結構位於該閥塞的軸 線的同一側,令該閥塞的頭部的一側的壁面與該閥塞的軸線的距離大於另一側的壁面與該閥塞的軸線的距離。
TW104117387A 2015-05-29 2015-05-29 No needle dosing device TWI5423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7387A TWI542377B (zh) 2015-05-29 2015-05-29 No needle dosing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7387A TWI542377B (zh) 2015-05-29 2015-05-29 No needle dosing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42377B true TWI542377B (zh) 2016-07-21
TW201641127A TW201641127A (zh) 2016-12-01

Family

ID=56997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7387A TWI542377B (zh) 2015-05-29 2015-05-29 No needle dos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42377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41127A (zh) 2016-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13971B2 (en) Connector
US9212772B2 (en) Needle free connector
US20130253448A1 (en) Hypodermic Needle With Multiple Dispersement Openings
TWI311062B (en) Liquid co-infusion device
BR112014008551B1 (pt) Conjunto de válvulas para uso com recipiente de líquido e frasco demedicamento e unidade de transferência de medicamento líquido
KR20130140129A (ko) 의료용 투여 세트
KR102507582B1 (ko) 의료용 채액팁, 채액 노즐, 및 주입기 세트
KR101695453B1 (ko) 셀렉터
KR101079144B1 (ko) 약화사고 방지를 위한 주사액 혼합용 안전 소켓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수액 키트
KR20190022530A (ko) 커넥터용 캡 및 캡이 달린 커넥터
JP5878479B2 (ja) 薬注入のための挿入体
CA2883383C (en) Adapter cap for drug transfer assembly
US20180344928A1 (en) Flowrate regulating device for infusion set
KR200473750Y1 (ko) 니들 프리 타입의 의료용 인젝션 커넥터
TWI542377B (zh) No needle dosing device
KR20110003950A (ko) 약화사고 방지를 위한 주사액 혼합용 안전 소켓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수액 키트
JP2008508038A (ja) 投薬デバイス用多隔壁カートリッジ
KR101504484B1 (ko) 주사기용 필터 조립체
KR20160029497A (ko) 의료용 약물주입 여과기
US20060060204A1 (en) Double dosimetric dropper assembly for nasal or similar application
US20170224532A1 (en) Metered dose eyedropper and method of administering a metered dose onto the surface of the eye
JP2021534890A (ja) 静脈内プライミング・キャップ
JP4701483B2 (ja) スパウト
ES2362843A1 (es) Aplicador intranasal de soluciones líquidas adaptable a jeringuillas.
JP7437602B2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C4A Revocation of granted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