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9762B - 分碼多路接取反向鏈路之軟性交接操作 - Google Patents
分碼多路接取反向鏈路之軟性交接操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39762B TWI539762B TW103124639A TW103124639A TWI539762B TW I539762 B TWI539762 B TW I539762B TW 103124639 A TW103124639 A TW 103124639A TW 103124639 A TW103124639 A TW 103124639A TW I539762 B TWI539762 B TW I539762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reverse link
- channel
- orthogonal
- cod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12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2 fr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755 prolif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28—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or spread spectrum multiple access [SS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22—PN, e.g. Kroneck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0—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during macro-diversity or soft handof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2—Mutual synchroniz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Wire Bonding (AREA)
- Superconductor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for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大致上與通訊網路有關,且特別與分碼多重存取反向鏈路的軟性交接操作有關。
無線通訊服務之形式及需求在最近二十年具有空前的成長。包含行動電話、個人通訊服務(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PCS)及類似系統之無線語音通訊服務現今提供幾乎到處存在之涵蓋範圍。用於如此網路之基礎結構已經被建立成美國、歐洲及世界上其他工業化之區域之大部分居民具有不只一個而為複數個服務提供者可以選擇之情況。
於電子及電腦工業之持續成長對於存取網際網路及無數的服務及提供之特色之增加的需求有貢獻。於使用包含膝上型電腦、手持個人數位助理、網際網路致能之行動電話及類似裝置之計算設備,尤其是可攜式之種類,之增殖已經造成無線資料存取之需求的對應增加。
雖然行動電話及個人通訊服務網路廣泛地配置,這些系統起始並非意欲用於攜帶訊務資料。反而是,相較於網際網路通訊所需之叢發模式數位通訊協定,這些系統是設計用於有效率地支援連續之類似訊號。亦考慮語音通訊適合於大約3千赫芝之通訊頻道頻寬。然而,對於諸如網路瀏覽之有效的網際網路通訊而言,需要至少每秒56千位元之資料率可以被接受的。
此外,訊務資料流本身的本質與語音通訊本質不同。語音需
要連續的多工連結;亦即,於連結的一端之使用者期望能夠持續地傳送至連結的另一端之使用者及由使用者接收而來。然而,經由網際網路存取網頁一般而言是非常叢發導向的。典型地,遠距客戶電腦之使用者指定諸如於網路伺服器上的電腦檔案位址。然後,請求被格式化為相當短的資料訊息,典型地為長度小於1000位元組。然後,諸如於網路中的網路伺服器處的連結另一端以可以由10千位元組至數百萬位元組之文字、影像、聲音或者視訊資料的被請求的資料檔案作回應。由於網際網路本身的延遲的固有特性,使用者通常期望在被請求的內容開始傳送給使用者之前延遲至少數秒或者更多。然後,一旦內容被傳送,使用者可以在指定下一頁被下載之前花費數秒或者甚至數分鐘觀看或讀取該頁內容。
再者,語音網路被建構為支援高移動力之用途,亦即,採用極長的長度以支援高速公路的速度形式之移動力,以當以語音為基礎之行動及個人通訊服務的網路使用者沿著高速公路以高速移動時維持連結。然而,膝上型電腦的典型使用者是相當靜止的,諸如坐於桌子前。因此,用於無線語音之考量行動單元對行動單元的高速移動力之重要觀點典型地不需要用於支援資料存取。
改進現存的無線基礎結構的某些構件以更有效率地適合無線資料是有意義的。實施用於高資料率且低移動力的使用者的新使用者等級的額外功能應該向後與現在用於為低資料率及高移動力的使用者之功能相容。此將允許使用現存被使用的語音網路基礎結構的相同頻率分配計劃、基地台天線、建構位置及其他方面,以提供新的高速資料服務。
於反向鏈路上攜帶資料的此類網路的反向鏈路上支援儘可能高的資料率是特別重要的,例如由遠距單元至基地台。考慮諸如IS-95分碼多重存取(CDMA)的現存數位行動被指定於順向鏈路方向上使用不同
碼序列,以維護頻道之間的最小的干擾。明確言之,諸如系統於順向鏈路上採用正交碼,其定義個別的邏輯頻道。然而,此類系統的最佳操作需要所有此類碼依時間對準於特定邊界,以於接收器處維護正交性。因此,傳輸必須被同步化。
此並非順向鏈路中的特別考量,因為所有的傳輸起源於相同位置,亦即,於基地台收發臺之位置。然而,目前的數位行動分碼多重存取標準不企圖使用或者需要在反向鏈路方向上頻道之間的正交性。一般而言,其假設同步化起源於位於不同位置的複數個遠距單元且距離基地台可能相當不同距離的傳輸是困難的。反而是,這些系統典型地使用具有此長的偽隨機碼的唯一位移的晶片準位亂碼,以辨識個別的反向鏈路頻道。然而,使用此亂碼排除彼此正交的不同使用者的傳輸之可能性。
因此,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包括一種支援於使用者的第一群組的使用者及第二群組的使用者的組成成分之間的通訊。可以為數位分碼多重存取行動電話系統的既有使用者的第一群組使用者是以共同第一碼編碼其傳輸。此類第一群組的使用者是藉由提供用於每一個使用者的唯一碼相位偏移而可被唯一地辨識出。為高速資料服務之第二群組之使用者使用相同之碼及該碼之該碼相位偏移之一而編碼其之傳輸。然而,第二群組之使用者之每一個進一步以額外的碼編碼其之傳輸,額外的碼對於第二群組之使用者之每一個為唯一的。此允許第二群組之使用者之傳輸彼此正交,同時仍然維持整體之外觀為第一群組的單一使用者。
指定給第一群組之使用者之碼可以為共同的晶片速率或者偽隨機碼。指定給第二群組之使用者之碼典型地可以為一組唯一正交碼。第一群組之終端之個別組成成分可以藉由擾頻具有被選擇出之較長的偽隨機雜訊序列之唯一的相位偏移之碼而被辨識出。
於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採取某些步驟,以確保於第二群組使用者之間之傳訊的正確操作,亦即所謂的“心跳”。明確言之,共同的碼
頻道可以專門使用於作為同步化頻道。此允許在舉例而言該編碼機制於反向鏈路方向上實施之情況下,維持第二群組之終端之傳輸的正確時序。
於另一個實施例中,第二群組之使用者可以被分配用於傳輸之特定時間槽,且因此,經由使用分時多重存取而維持正交性。再次地,該點為第二群組之使用者整體上對於第一群組之使用者之傳輸表現為單一使用者。
本發明之原理允許設計用於交通工具之移動性之目前的分碼多重存取系統支援於其之反向鏈路上之正交頻道使用者之軟性交接操作,以增加於一高的可變射頻環境下反向鏈路頻道連結之韌性。
因為正交鏈路必須為於時間上對準,以維持由一個使用者至下一個使用者之正交性,所以採用來自單一基地台的時序控制迴路。對於在反向鏈路方向上之兩個基地台而言,正交性不容易達到,因為相對之傳播時間延遲使在兩個基地台之時間對準變複雜。因此,為了使用具有軟性交接操作之正交反向鏈路,具有提供時序控制之主要反向鏈路基地台及可以以非同步方式接收傳輸之輔助基地台。
特定之條件被定義成確定何時重新指定由主要基地台至該輔助基地台的時序控制以允許由第一基地台至第二基地台的正交鏈路改變是有利的。當只有一個正交基地台時,於第二基地台接收的訊號準位可以足夠用於接收。這些訊號可以被使用於提供用於多樣化。此於高移動性系統中特別有用。
雖然只有單一基地台實施時序控制,於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兩者實施功率控制。此因為,當非正交基地台的路徑損失隨著使用者移動而減少時,接收到的功率可以變成如此強,使得其開始產生過量之干擾,減少輔助基地台的容量。因此,當訊號準位適合於在輔助基地台處接收時,命令或者訊息被傳送至用戶單元以減少傳送的功率。雖然這些命令影響於正交基地台處及非正交基地台處的接收功率,重新指定由主要基地台至輔
助基地台的時序控制是適當的。一個典型的情況可以為當對於非正交或者輔助基地台之測量出的路徑損失超過某一臨界值差時,舉例而言10分貝。
現有的分碼多重存取系統是以非正交方式界定反向鏈路頻道化。此藉由界定用於每一個反向鏈路之使用者之唯一的展開碼位移而實施。正交的及非正交的反向相容性能夠由用於主要基地台且共享相同展開碼的正交使用者而達成。當這些使用者之訊號於其他基地台處被接收時,該些使用者訊號為時間對準的是不太可能,反而是該些使用者訊號將全部具有唯一的位移且能夠根據碼位移及正交碼而被唯一地辨識出。這些訊號不會比為現有的分碼多重存取系統所既有的標準非正交訊號產生更多干擾。因此,如同現今所實施之軟性交接操作,其能夠以正交主要基地台及非正交輔助基地台而實施。
當主要基地台被重新指定,使得現在之時序是來自輔助基地台時(亦即,反向鏈路時序控制交接操作已經發生),其可能有大的延遲及碼相位偏移。使用傳統的一位元差動時序控制迴路可能太慢以致於不能當其交接操作時不能快速地以新基地台獲得正交。因此,當交接操作發生時,總體時序調整命令或者訊息可以被使用於快速地重新對準該反向鏈路,其中,總體時序調整可以為絕對的或者相對的。於時序命令之情況下,用戶單元被告知實施粗略時序調整,而於時序訊息之情況下,用戶單元自動地回應時序訊息中的資訊。
用於時序控制交接操作之條件可以根據至少下列之一之條件而定:1.替代路徑之測量值超過用於指定期間的臨界值;2.替代路徑之測量值超過相對於目前路徑在指定期間的臨界值;3.目前選擇出之路徑下降成低於絕對測量值;或者4.候選路徑超過絕對測量值,其中,測量值可以為下列之一或多個:
a.功率;b.訊號對雜訊比;c.功率之變異值;d.訊號對雜訊比之變異值;或者e.兩個路徑(亦即,正交鏈路及非正交鏈路)之間之上述測量值之相對比值。
正交鏈路(RL)之功率控制(或者訊號對雜訊比之控制)可以根據正交(對準之)及非正交路徑而定。當非正交路徑之訊號對雜訊比符合上文所列之品質條件同時功率控制迴路為活動時,用戶單元的時序控制可以重新指定成與非正交路徑相關的基地台。
關於功率控制迴路,假如命令被傳送,而非訊息或者報告,則該命令可以為每一個路徑之訊號對雜訊比之最小值。舉例而言,假如兩個路徑被追蹤,且一個需要電力而另一個具有太多電力,則電力被命令成減少。此亦適用於軟性交接功能,其中,由用戶單元輸出的功率僅在所有提供功率測量值之命令或訊息需要其增加之情況下增加。
在來自基地台的非正交路徑的命令及來自正交路徑的命令之間可以具有相對偏移值。舉例而言,於正交路徑被忽略且其他的路徑控制功率之減少之前,需要來自非正交路徑的較多或較少功率之命令可能需要成為更一致或者維持一段較長的期間。基地台內之正交區域可以以上述之類似方法而予以處理。
當時序正交由基地台控制時,功率控制可以由正交基地台及非正交基地台維持。當功率控制由正交及非正交基地台兩者維持時,包含測量值之命令或訊息必須沿著順向路鏈路而被傳送至用戶單元傳送器。
來自每一個基地台的功率控制命令可以根據是否於每一個個別的基地台處的品質測量值被達成而定。品質測量值可以為位元錯誤率,訊號對雜訊比,接收到之功率或者干擾密度Ec/lo。假設滿足測量值,
則減少傳輸功率的命令被傳送出。因為存取終端接收來自兩個基地台的命令,通常其將接收衝突的命令。當此情況產生時,假如降低功率的命令產生,則存取終端遵從降低功率的命令。此可以使用互斥或(exclusive-OR)之函數而實施;舉例而言,只有在兩個基地台皆命令提高功率之情況下,產生提高功率的動作。假如有基地台命令降低功率,則降低功率的動作產生於存取終端。此對於複數個位元之命令亦為相同,其中,功率上之最小的增加量或者最大之減少量被遵從。
10‧‧‧分碼多重存取通訊系統
40‧‧‧順向鏈路
50‧‧‧反向鏈路
51,52‧‧‧邏輯頻道
53‧‧‧維護頻道
110‧‧‧第一群組之使用者
113-1,113-2及113-3‧‧‧手持單元
113-k‧‧‧車輛中的行動電話
113‧‧‧用戶單元
118‧‧‧基地台天線
120‧‧‧基地收發臺
123‧‧‧基地台控制器
124‧‧‧公共交換電話網路
141‧‧‧傳訊頻道
142‧‧‧訊務資料頻道
144‧‧‧邏輯頻道
151‧‧‧存取頻道
152‧‧‧訊務資料頻道
154‧‧‧邏輯頻道
210‧‧‧第二群組之使用者
212-1‧‧‧個人電腦裝置
212-2‧‧‧個人電腦裝置
212-h‧‧‧個人電腦裝置
212-l‧‧‧個人電腦裝置
213‧‧‧存取終端
213-1,213-2,213-3‧‧‧存取終端
214-1‧‧‧遠距用戶存取單元
214-2‧‧‧遠距用戶存取單元
214-h‧‧‧遠距用戶存取單元
214-l‧‧‧遠距用戶存取單元
216-1‧‧‧結合之天線
216-2‧‧‧結合之天線
216-h‧‧‧結合之天線
216-l‧‧‧結合之天線
218‧‧‧基地台天線
220‧‧‧基地台處理器
220-1‧‧‧第一基地台處理器
220-2‧‧‧第二基地台處理器
222‧‧‧網際網路閘道器
224‧‧‧網際網路
230‧‧‧網路檔案伺服器
240‧‧‧用戶存取單元
241‧‧‧傳訊頻道
242-1,242-t‧‧‧訊務資料頻道
243‧‧‧維護頻道
251‧‧‧存取頻道
252-1,252-t‧‧‧訊務資料頻道
252及253‧‧‧邏輯順向鏈路頻道
302‧‧‧輸入數位訊號
304‧‧‧正交調變器
305‧‧‧偽隨機雜訊碼產生器
306-i及306-q‧‧‧乘法器
307‧‧‧長碼產生器
308-i及308-q‧‧‧長碼乘法器
400‧‧‧無線網路
402‧‧‧輸入數位訊號
404‧‧‧正交調變器
405‧‧‧短碼產生器
406-i及406-q‧‧‧第一對乘法器
407‧‧‧長碼產生器
408-i‧‧‧同相乘法器
408-q‧‧‧正交乘法器
410‧‧‧本地的正交頻道
413‧‧‧沃爾什碼產生器
415‧‧‧外部正交頻道
420-1、420-2、420-3、420-4、420-5、420-6‧‧‧反向鏈路邏輯頻道
425-1及425-2‧‧‧本地正交頻道
425-1、425-5及425-6‧‧‧反向鏈路頻道
505‧‧‧接收器
510‧‧‧正交時序控制器
513‧‧‧總體時序偏移
515‧‧‧對準控制器
由所附圖式所示的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更詳細敘述,本發明上述及其他目的、特色及優點將變成顯明的,其中,類似的元件符號於不同的圖式中指示相同元件。該些圖式不需要比例化及強調,而是顯示本發明原理。
第1圖為提供正交及非正交鏈路的無線通訊系統的方塊圖;第2圖為由第1圖的存取終端採用之電路的方塊圖;第3圖為進一步包括碼產生器的第2圖電路的方塊圖,碼產生器用於在具有其他存取終端的正交鏈路上操作;第4圖為第1圖的無線通訊系統的方塊圖,無線通訊系統具有複數個使用正交及非正交鏈路之域;第5圖為第4圖的基地台處理器的方塊圖,基地台處理器具有正交時序控制器,以控制於正交鏈路上的存取終端時序;第6A圖為具有位於基地台處理器內的對準控制器之第4圖的網路的網路圖;第6B圖為具有位於域單元內的對準控制器的第4圖的網路的網路圖;第6C圖為具有位於基地台控制器內的對準控制器的第4圖的網路
的網路圖;第7圖為可以由第4圖的基地終端臺及存取終端使用以使訊號相互正交的處理器之流程圖;第8A及8B圖為可以由在第4圖的多單元環境中的基地終端臺及存取終端所使用以用於軟性交接操作的處理器之流程圖;及第9A及9B圖為可以由在第1圖之基地終端臺及存取終端使用以用於功率控制的處理器的流程圖。
第1圖為分碼多重存取通訊系統10的方塊圖,分碼多重存取通訊系統10使用訊號編碼機制,於該機制中,第一等級之邏輯頻道被指定具有不同碼相位偏移的唯一長碼,且第二等級之邏輯頻道藉由使用共同碼及共同碼相位偏移及結合使用用於每一個頻道之唯一正交碼之額外編碼程序而被設置。
於一個實施例之下列詳細敘述之中,通訊系統10被敘述成使得共享的頻道資源為無線頻道或者射頻頻道。然而,應瞭解的是,於此所敘述之技術能夠應用於實施對於其他形式之媒體之共享存取,諸如電話連結,電腦網路連結,電纜連結,及存取在需求驅動之基礎下被允許之其他實體媒體。
系統10提供第一群組的使用者110以及第二群組的使用者210無線通訊。第一群組之使用者110典型地為行動電話設備之既有的使用者,行動電話設備是諸如無線手機113-1,113-2及/或設置於車輛中之行動電話113-k。第一群組的使用者110主要使用於語音模式的網路,藉此,其之通訊被編碼為連續的通訊。於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這些使用者之傳輸由用戶單元113經由順向鏈路40射頻頻道及反向鏈路50射頻頻道而被轉送。該些訊號於中央位置處被管理,中央位置包含基地台天線118,基地收發臺(BTS)
120,基地台控制器(BSC)123。因此,第一群組的使用者110典型地結合於使用行動用戶單元113、基地收發臺120及基地台控制器123的語音會談中,以經由公共交換電話網路124而連接電話連結。
由第一群組的使用者使用的順向鏈路40可以根據眾所周知的數位行動標準而予以編碼,該些標準例如定義於由通信工業協會(TIA)所指定之IS-95B中之分碼多重存取標準。順向鏈路40包含至少一個傳訊頻道141及訊務資料頻道142以及其他邏輯頻道144。傳訊頻道141、訊務資料頻道142以及其他邏輯頻道144定義於藉由使用正交編碼頻道之系統之中。第一群組的使用者110亦根據該IS-95B標準而經由反向鏈路50而編碼其之傳輸。因此,其使用反向鏈路50方向中之數個邏輯頻道,包含存取頻道151、訊務資料頻道152、及其他邏輯頻道154。於反向鏈路50中,第一群組的使用者110典型地使用不同的碼相位偏移以共同的長碼而編碼該些訊號。於反向鏈路50上用於該些既有的使用者之編碼訊號之方式亦熟習該項技術者所眾所周知。
通訊系統10亦包含第二群組的使用者210。第二群組的使用者210典型地為需要高速無線資料服務的使用者。該些使用者210的系統構件包含複數個遠距設置之個人電腦裝置212-1,212-2,...,212-h,...,212-l,對應之遠距用戶存取單元(SAU)214-1,214-2,...,214-h,...,214-l及結合之天線216-1,216-2,...,216-h,...,216-l。設置於中央之設備包含基地台天線218、及基地台處理器(BSP)220。基地台處理器220提供至網際網路閘道器222及來自網際網路閘道器222的連結,網際網路閘道器222接著提供存取資料網路,諸如網際網路224及連接至網路222的網路檔案伺服器230。
該些電腦裝置212可以經由既有的使用者110使用的順向鏈路40及反向鏈路50實施的雙向無線鏈結來傳送資料至網路伺服器230及接收來自網路伺服器230的資料。應瞭解的是,於所示的一個點至多點的多重
存取無線通訊系統10中,給定之基地台處理器220以類似於行動電話通訊網路之方式而提供與許多不同的活動的用戶存取單元214之通訊。
於目前場景中,分配用於由第一群組的使用者110使用的射頻頻率與分配用於由第二群組的使用者210所使用之射頻頻率相同。本發明特別地關於如何允許不同的編碼結構由第二群組的使用者210使用同時產生對於第一群組的使用者110最小的干擾。
該些電腦裝置212典型地為膝上型電腦212-1,手持單元212-h,網際網路致能之行動電話或個人數位助理型之計算裝置。該些電腦裝置212的每一個是經由諸如乙太網路形式之連結的適合線路連結而連接至各自的用戶存取單元214。
用戶存取單元214允許與其結合之電腦裝置212經由基地台處理器220、網際網路閘道器222及網際網路224而連接至網路檔案伺服器230。於反向鏈路方向上,亦即,對於由該些電腦裝置212朝伺服器230移動的訊務資料而言,該些電腦裝置212提供網際網路協定準位之封包至用戶存取單元214。然後,用戶存取單元214以適當的無線連結框化及編碼而囊封接線的框化(亦即,乙太網路框化)。然後,適當地格式化的無線資料封包經由天線216及218而移動經過包含反向鏈路50的射頻頻道之一。於中央基地台位置處,基地台處理器220接著取出射頻鏈路框化且以網際網路協定之形式重新格式化該封包,且經由網際網路閘道器222而轉送該封包。然後,封包是經過任何數量及/或任何形式之諸如網際網路224的傳輸控制協定/網際網路協定之網路而選擇至其最終目的地之路由,諸如網路檔案伺服器230。
資料亦可以於順向鏈路40之方向由網路檔案伺服器230傳送至該些電腦裝置212。於此實例中,起源於檔案伺服器230的網際網路協定封包是經由網際網路閘道器222而移動經過網際網路224而到達該基地台處理器220。然後,適當的無線協定框化及編碼被加入至該網際網路協定封
包。然後,該封包移動通過天線216及218而至欲接收之用戶存取單元214,該接收之用戶存取單元214解碼無線封包格式化,且轉送封包至實施網際網路協定層處理之意欲之電腦裝置212。
因此,給定電腦裝置212及檔案伺服器230能夠被視為於該網際網路協定層的雙工連結的終點。一旦連結被建立,於電腦裝置212處的使用者因而可以傳送資料至檔案伺服器230及由檔案伺服器230接收資料。
由第二群組的使用者210之觀點而言,反向鏈路50真正地包含許多不同形式之邏輯及/或實體的射頻頻道,包括存取頻道51、複數個訊務資料頻道52-1、...,52-t、及維護頻道53。反向鏈路存取頻道51由用戶存取單元214使用,以傳送訊息至基地台處理器220以請求訊務資料頻道准許給予它們。然後,被指定的訊務資料頻道52由用戶存取單元214攜帶資料酬載至基地台處理器220。應瞭解的是,給定的網際網路協定層連結可以真正地具有超過指定至其的訊務資料頻道52。此外,維護頻道53可以攜帶諸如同步化及功率控制訊息,以進一步經由反向鏈路50而提供資訊傳輸。
類似地,第二群組的使用者具有順向鏈路40,順向鏈路40包括傳訊頻道241、複數個訊務資料頻道242-1,...,242-t、及維護頻道243。傳訊頻道241由基地台處理器220使用,以不僅通知用戶存取單元214順向鏈路訊務資料頻道242已經分配給用戶存取單元214,亦通知用戶存取單元214反向鏈路方向上的被分配的訊務資料頻道52。然後,於順向鏈路40上的訊務資料頻道242-1,...,242-t被使用於由基地台處理器220攜帶資料資訊至用戶存取單元214。此外,維護頻道243於順向鏈路40上由基地台處理器220攜帶同步化及功率控制資訊至用戶存取單元214。應瞭解的是,典型地具有比傳訊頻道241或者維護頻道243為多的訊務資料頻道241。於較佳實施例中,該些邏輯順向鏈路頻道241,242,243,51,52及53藉由指定每一個偽隨機頻道偽隨機雜訊頻道碼。因此,該系統為所謂的分碼多重存取系統,其中,複數個編碼過的頻道可以使用相同射頻頻道。邏輯或
者碼頻道亦可以進一步於複數個活動的用戶存取單元214中被分割或者指定。
訊號處理操作之序列典型地被實施,以編碼個別的反向鏈路50之邏輯頻道51,52及53。於反向鏈路方向上,傳送器為用戶存取單元214之一,且接收器為基地台處理器220。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於諸如根據IS-95B標準而操作的系統的分碼多重存取的數位行動電話系統的既有使用者亦出現於反向鏈路50上的環境中實施。於IS-95B標準的系統中,反向鏈路分碼多重存取頻道訊號藉由指定非正交偽隨機雜訊碼而被辨識。
現在請參照第2圖,用於第一群組的既有使用者110的頻道編碼程序將予以更詳細敘述。第一群組使用者包含舉例而言數位分碼多重存取行動電話系統的使用者,其根據上文所述的IS-95B標準而編碼訊號。因此,各自的頻道藉由以用於每一個頻道的偽隨機雜訊碼序列而調變輸入的數位化語音訊號而被辨識。明確言之,頻道編碼程序採取代表被傳送的資訊的輸入數位訊號302。正交調變器304提供同相(i)及正交(q)訊號路徑至一對乘法器306-I及306-q。短偽隨機雜訊碼產生器305提供使用於展頻目的之短的(於此情況下,215-1或者32767位元)長度的碼。因此,該短的碼典型地為與用於第一群組110的每一個邏輯頻道相同的碼。
第二碼調變步驟藉由將該兩個訊號路徑乘上額外的長偽隨機碼,而被施加至(i)及(q)訊號。此由長碼產生器307及長碼乘法器308-i及308-q完成。長碼用於唯一地辨識出於反向鏈路50上之每一個使用者。長碼可以為非常長的碼,其舉例而言僅每242-1位元重複一次。長碼以短碼晶片速率施加,例如長碼的一位元被施加至由短碼調變程序輸出的每一個位元,使得不產生進一步的展頻。
個別的使用者藉由施加偽隨機雜訊長碼之不同相位偏移至每一個使用者而被辨識。
應瞭解的是,對於第一群組的使用者110而言,不需要採取
其他同步化的步驟。明確言之,於反向鏈路50上的這些傳輸被設計成非同步的,且因此不需要完全正交的。
第3圖為用於第二群組的使用者210之頻道編碼程序更詳細的圖。第二群組210舉例而言包括根據資料傳輸最佳化之格式而編碼訊號的無線資料使用者。
該些個別的頻道藉由偽隨機雜訊碼調變輸入訊號而被辨識出,偽隨機雜訊碼與用於第一群組的使用者110相同的碼序列。然而,如同可由下文瞭解,於第二群組210中的頻道由諸如沃爾什(Walsh)碼的特定正交碼唯一地辨識出。明確言之,用於第二群組的使用者210的頻道編碼程序採用輸入數位訊號402,且施加由短碼產生器405、沃爾什碼產生器413及長碼產生器407產生的多個碼。
作為第一步驟,正交調變器404提供同相(i)及正交(q)訊號路徑至第一對乘法器406-i及406-q。短偽隨機雜訊碼產生器405提供短碼,於此範例中為使用於展頻目的之215長度碼。因此,短碼與使用於第一群組110中的頻道的每一個之短偽隨機碼相同。
於該程序中的第二步驟為施加諸如由沃爾什碼產生器413產生的正交碼。此藉由乘法器412-i及412-q施加正交碼於每一個同相及正交訊號路徑而完成。指定給每一個邏輯頻道的正交碼是不同的,且唯一地辨識此類頻道。
於該些程序的最後步驟中,第二偽隨機雜訊長碼被施加至(i)及(q)訊號路徑。因此,長碼產生器407轉送長碼至個別的同相乘法器408-i及正交乘法器408-q。長碼非唯一地辨識第二群組210中的每一個使用者。明確言之,該碼可以為使用於唯一地辨識其的第一群組的使用者110之第一群組中的相同長碼之一。因此,舉例而言,其以與短碼晶片速率碼相同的方式施加,使得長碼的一位元被施加至由短碼調變程序輸出的每一個位元。以此方式,所有於第二群組210中的使用者顯示出第一群組110的
單一既有使用者。然而,在第二群組210的使用者已經被指定唯一的正交沃爾什碼的情況下,第二群組210的使用者可以被唯一地辨識出。
當較佳實施例於反向鏈路50上實施時,額外的資訊必須被提供,以維護於第二群組210的不同使用者之間的正交。明確言之,維護頻道243因而包含於順向鏈路40內。該維護或者“心跳”頻道提供同步化資訊及/或其他時序訊號,使得該些遠距單元214可以適當地同步化其之傳輸。維護頻道可以為以時間槽分割的。為了順向鏈路維護頻道243格式化的更多細節,可以參照申請中於2001年2月1日申請的名稱為“使用活動的/備用請求頻道之維護鏈路”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09/775,305號,該案於此併入作為參考。
應瞭解的是,某些基礎結構因而可以由第二群組的使用者210及第一群組的使用者110共享。舉例而言,雖然該些天線218及118顯示為分離的,第1圖中的基地台天線實際上可以為共享天線。類似地,用於該些天線的位置因而可以為相同的。此允許第二群組的使用者210共享已經設立且由既有使用者110使用的設備及實體建立的位置。此大幅簡化用於新群組的使用者210之無線基礎結構的配置,舉例而言,新的位置及新的天線位置不需要被建立。
第4圖為類似於第1圖的網路圖。於無線網路400中,第一基地台處理器220-1及第二基地台處理器220-2(集體稱為220)提供存取其他網路(例如網際網路或者公共交換電話網路),以用於存取終端213-1,213-2,...,213-3及手持單元113-1,113-2及113-3。該些基地台處理器220亦使用用於非既有存取終端213的正交頻道而提供分碼多重存取反向鏈路的軟性交接操作,同時允許既有手持單元113以典型的方式使用反向鏈路。存取終端213及手持單元113可互換地被稱為域單元或者用戶存取單元(SAU)。
“既有”域單元指未配備施加唯一的正交碼以與其他域單
元共享共同反向鏈路頻道的調變程序之域單元。“非既有”域單元是指配備施加唯一的正交碼以與其他域單元共享共同反向鏈路頻道的調變程序之域單元。該些基地台處理器220藉由根據條件而選擇性地重新指定反向鏈路頻道的時序控制而提供軟性交接操作。於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該些基地台處理器220皆提供功率控制反饋至該些域單元。
繼續參照第4圖,於天線塔218上為第一及第二時序圖403-1及403-2(集體地稱為403),第一及第二時序圖403-1及403-2顯示用於與個別基地台處理器220通訊的每一個域單元的反向鏈路訊號之相關時序。這些時序圖403顯示為時間上對準的正交反向鏈路頻道及非時間上對準的正交或非正交頻道之間的差異。如上文所敘述,每一個共享共同反向鏈路頻道的非既有存取終端213具有額外的編碼程序,以加入唯一的正交碼,以用於區分其的反向鏈路訊號及使用共同反向鏈路頻道的其他網路裝置的反向鏈路訊號。
為了討論之目的,其假設(i)存取終端213共享共同反向鏈路正交頻道及(ii)三個手持單元113於反向鏈路中使用既有且非正交的通訊技術。
於第一時序圖403-1中,第一基地台處理器220-1採用對準控制器(未示出),以對準該第一基地台處理器220-1控制的存取終端的反向鏈路正交頻道之時序。於此情況下,第一基地台處理器220-1控制表示為425-1及425-2之第一及第二域單元213-1及213-2的反向鏈路邏輯頻道420-1及420-2的時序。具有時間上對準(亦即,相位對準之共同長碼)的反向鏈路的反向鏈路頻道被稱為“本地的”正交頻道410。亦與第一基地台處理器220-1通訊的第三存取終端213-3不具有與第一及第二存取終端213-1及213-2之反向鏈路邏輯頻道時間上對準的其反向鏈路邏輯頻道420-3(425-3)。第三存取終端213-3使其反向鏈路頻道420-3由第二基地台處理器220-2控制。因此,用於第三域單元213-3的反向鏈路邏輯頻道420-3(425-3)的時序於
來自本地的正交頻道425-1及425-2的第一時序圖403-1顯示為具有偏移。
於第二時序圖403-2中,與第二基地台處理器220-2通訊的五個無線網路裝置213-1,213-3,113-1,113-2及113-3的反向鏈路邏輯頻道420-1,420-3,420-4,420-5及420-6分別由垂直標記425-1,425-3,425-4,425-5及425-6表示。第二基地台處理器220-2控制第三存取終端213-3反向正交鏈路420-3(425-3)的時序,但不控制其他存取終端213-1及213-2任一個的時序。因此,如同可以預期的,該些反向鏈路邏輯頻道420(425)於第二基地台處理器220-2處與另一個反向鏈路邏輯頻道彼此相位偏移,如表示於第二時序圖403-2。三個反向鏈路頻道425-1、425-5及425-6於第二基地台處理器220-2處於時間上相當近,且被稱為“外部的”正交頻道415。
該些外部的正交頻道415非真正地正交,該些頻道不具有在共同且反向的鏈路頻道上用於辨識彼此的唯一正交碼。因此,假如該些外部的正交頻道415被對準,則其將於該第二基地台處理器220-2處彼此作不良的介面連結。於特別的情況下,該些基地台處理器220之每一個可以支援本地的正交頻道410及外部的或者非正交的頻道415。此情況指示非既有及既有的域單元之組合能夠使用於相同單元區域內。
於現有的正交技術中,當諸如該些存取終端之一(例如,213-3)的域單元由第一基地台處理器220-1的單元區域移動至第二基地台處理器220-2的單元區域時,於反向鏈路中無軟性交接操作的技術。於此揭示的反向鏈路軟性交接操作技術(i)於反向鏈路中提供由非既有無線網路裝置213至複數個基地台處理器220的通訊,(ii)實施時序及功率控制(如下文予以敘述),及(iii)根據參照第8圖之條件而協調該複數個基地台處理器220的哪一個為用於域單元的反向鏈路時序控制的“主導者”。藉由協調複數個基地台處理器220的哪一個控制給定存取終端213的反向鏈路頻道的時序,給定的存取終端213能夠由一個單元區域移動至另一個單元區域,而不遺失反向鏈路的連結。本發明的主要技術亦包括用於快速的正交時序對準
的技術(亦即,調整用於存取終端213的共同邏輯頻道的長碼的相位,使得共同反向鏈路頻道與其他存取終端213的共同反向鏈路頻道在時間上為對準的,或者相互正交的)。
接收反向鏈路頻道的時序控制的基地台處理器220確認域單元的反向鏈路邏輯頻道的時序的總體偏移為共享相同反向鏈路邏輯頻道的其他域的反向鏈路邏輯頻道的時序的函數。總體偏移是以偏移命令或者偏移訊息的形式被傳送至域單元213。根據總體偏移資訊,域單元根據總體時序偏移來實施邏輯頻道的粗略時序調整。於粗略時序調整後,可以根據可以由基地台處理器220在反向鏈路邏輯頻道420的粗略時序調整後測量的細微時序偏移來實施細微時序調整。
第5圖為包括提供使用正交頻道結構的分碼多重存取反向鏈路軟性交接操作的基地台處理器220-1的方塊圖。基地台處理器220-1經由天線塔218接收來自域單元113及213的反向鏈路頻道。接收來自給定域單元213的反向鏈路頻道的接收器505傳送接收到的訊號至正交時序控制器510。正交時序控制器510或者均等單元確認對於來自共享相同反向鏈路邏輯頻道的其他域單元的反向鏈路頻道的總體時序偏移513。總體時序偏移513可以為用於以命令形式傳送至給定域單元213的絕對測量值,或者可以為相對測量值,且以訊息形式被傳送回給定域單元213,而給定域單元213使用額外的程序以確認反向鏈路訊號的時序偏移(亦即,相位調整)。亦可以採用絕對值測量值及相對測量值的組合。
第6A圖為具有第一基地台處理器220-1及第二基地台處理器220-2的網路的示意圖。該些基地台處理器220包括各自的對準控制器515。該些對準控制器515由基地台處理器220使用,以選擇或者控制哪一個基地台處理器220控制該些域單元213的反向鏈路420的時序對準。
為了確認哪一個基地台處理器220應該控制該些域單元213-1的時序對準,該些對準控制器515可以計算與來自域單元213-1接收的
訊號相關的測量值(例如,訊號對雜訊比)。
給定對準控制器515可以發出訊息至其他對準控制器515,以通知其他基地台處理器220該與給定對準控制器515相關的相關基地台處理器220將控制域單元213-1的反向鏈路頻道的時序。或者,給定對準控制器515可以發出命令或者訊息至另一個對準控制器515,諸如於第二基地台處理器220-2中的對準控制器515,以通知第二基地台處理器220-2應該控制該域單元213-1的反向鏈路頻道的時序。其他協商配置可以發生於該些對準控制器515之間,以確定哪一個基地台處理器220將控制該域單元213的對準。一旦基地台處理器220已經被命令或者已經被選擇成控制反向鏈路頻道的時序,正交時序控制器510被採用於確定總體時序偏移,如上文敘述用於利用時序控制的交接操作。
第6B圖為對準控制器515被配置為域單元213-1的一部分的無線網路的示意圖,於此情況下,結合於用戶存取單元214-1中。或者,對準控制器515可以包含於個人電腦裝置212-1中,或者作為電性連接至用戶存取單元214-1或個人電腦裝置212-1其中一個的獨立單元。
於此配置中,對準控制器515於域單元213-1處提供命令或者訊息至用戶存取單元214-1,以導致域單元213-1回應從第一基地台處理器220-1或者第二基地台處理器220-2接收的時序控制訊號。
第6C圖為對準控制器515被配置於基地台控制器123中的無線網路400的示意圖。於此情況下,對準控制器515可以由每一個正交時序控制器510接收來自第一基地台處理器220-1或者第二基地台處理器220-2的資訊,以確定哪一個基地台處理器220應該控制用於域單元213-1的正交且反向鏈路頻道的時序。對準控制器515可以根據許多因素而確定該確定,該些因素是諸如於每一個基地台處理器220處的反向鏈路訊號的訊號對雜訊比。對準控制器515可以使用命令或者訊息,以指示哪一個基地台處理器220將控制域單元213-1的反向鏈路的時序。於任一情況下,被選擇出的基地台
處理器220可以發出命令或者訊息至域單元213-1,以通知基地台處理器220將控制正交及反向的鏈路頻道的時序。應瞭解的是,對準控制器515亦可以瞭解不同的觀點,且實施哪一個基地台控制器220將控制反向鏈路頻道的時序的選擇,以最大化該些基地台處理器220之間差異的效益。
第7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分碼多重存取正交反向鏈路的軟性交接方法的流程圖。於此範例中,第一基地台處理器220-1執行第一程序700,且存取終端213執行第二程序735。在基地台處理器程序700中的步驟705開始後,基地台處理器程序700想要於步驟710中接收來自存取終端213的反向鏈路訊號。於存取終端程序735開始後的步驟740中,存取終端213於步驟745中於反向鏈路頻道上傳送與其他存取終端213的反向鏈路訊號相同的具有唯一正交碼的反向鏈路訊號。基地台處理器程序700於步驟710中接收反向鏈路訊號且持續至步驟715。於步驟715中,基地台處理器程序700確定是否於反向鏈路訊號中辨識屬於正交反向鏈路群組的存取終端213的長碼與在相同存取終端群組中的其他存取終端213的長碼同相,如參照第2及3圖。該些長碼而非該唯一、特定且正交的諸如沃爾什碼之類的碼與基地台處理器程序700在時間上對準。當該些長碼同相時,反向鏈路訊號的唯一且用於辨識的碼相互正交。
假如於反向鏈路訊號中的長碼與於相同的相互正交反向鏈路群組中的其他存取終端213的其他反向鏈路訊號之長碼同相(亦即,時間上對準),則基地台處理器程序700結束於步驟730。假如於反向鏈路訊號中的長碼與於相同的相互正交反向鏈路群組中的其他存取終端213的其他反向鏈路訊號的長碼不同相,則基地台處理器程序700持續至步驟720,其中,總體時序偏移的確定由正交時序控制器510實施,如同上文參照第5圖的敘述。
基地台處理器程序700進行至步驟725,於該步驟中,基地台處理器220以命令或者訊息的形式傳送總體時序偏移至存取終端213。於步
驟750中,存取終端程序735接收總體時序偏移,且調整反向鏈路訊號時序。存取終端程序735結束於步驟755,且基地台處理器程序700結束於步驟730。
第8A及8B圖為當第一基地台處理器220-1及第二基地台處理器220-2與存取終端213交互作用時的流程圖。第一基地台處理器220-1執行控制存取終端213的反向鏈路的時序的程序800。第二基地台處理器220-2執行提供不控制存取終端213的反向鏈路的時序處理的程序802。存取終端213執行其自己的程序833。程序833能夠接收反饋,對於反向鏈路訊號以粗略的量及細微的量實施調整,以及根據從基地台處理器220接收的功率準位反饋來調整功率準位。
存取終端213傳送由第一基地台處理器220-1及第二基地台處理器220-2接收的訊號(步驟836)。於此範例中,其假設第一基地台處理器220-1先前已經被存取終端213選擇出以控制反向鏈路訊號的時序。因此,第一基地台處理器220-1接收來自存取終端213的反向鏈路正交訊號(步驟803),該些反向鏈路正交訊號與共享該相同反向鏈路頻道的其他反向鏈路訊號或者與來自其他使用相同的反向鏈路頻道的存取終端213的其他反向鏈路訊號對準。於步驟806中,第一基地台處理器220-1確定來自存取終端213的訊號是否符合時序條件或者標準。假如該訊號不符合時序條件或者標準,則程序800確定反饋回存取終端213以使該訊號與使用相同碼的其他訊號對準的總體時序偏移。於步驟839中,反饋由存取終端213接收。假如該訊號符合時序條件或者標準,則程序800進行至步驟809,其中,程序800確定是否需要細微時序偏移。假如有需要,則程序800傳送給存取終端213哪一個為細微時序偏移及哪一個於程序833的步驟839中被存取終端213接收。假如不需要細微時序偏移,則程序800進行至步驟815。
於步驟815中,第一基地台處理器220-1確定是否由存取終端213傳送的訊號的功率準位應該被調整。類似地,於步驟815中,第二基地台處理器220-2亦確定是否其應該導致存取終端213的功率準位調整。於上述
任一情況下,功率準位偏移於順向鏈路中被傳送至存取終端213。
假如不需要功率準位調整,則參照第一基地台處理器程序800及第二基地台處理器程序802,個別的程序進行至步驟818,其中,關於是否時序控制軟性交接操作應該被起始化的確定被實施。時序控制軟性交接操作可以根據下列條件之集合而被起始化:(a)替代路徑的測量值超過用於預先指定期間的臨界值;(b)替代路徑的測量值於指定期間超過相對於目前路徑的臨界值;(c)目前選擇路徑下降至絕對值之下;及(d)候選路徑超過絕對測量值,其中,測量值可以為下列之一或多個:(a)功率;(b)訊號對雜訊比;(c)功率的變異值;(d)訊號對雜訊比的變異值;或者(e)兩個路徑的相對比值功率。
假如時序控制交接操作的起始化已經被起動,則於步驟821中,基地台處理器220-1更新其他基地台處理器及基地台控制器123。存取終端213亦可以被告知時序控制交接操作。假如時序控制尚未被軟性交接,則程序800及802進行至步驟824,於步驟824中,萬一另一個基地台處理器220、基地台控制器123或者存取終端213將控制反向鏈路訊號的時序而傳送命令或者訊息至基地台處理器220,則釋放或者接受時序控制的確定被實施。假如基地台處理器釋放或者接受時序控制之責任,則該些程序800及802進行至步驟830,以更新系統的操作參數;否則,該些程序800及802進行回到步驟803,以接收來自存取終端213的訊號。
由存取終端213執行的程序833接收於步驟839中的反饋且處理該反饋如下文所述。首先,假如未接收到任何反饋,則於此實施例中,程序833作迴圈於步驟839中等待反饋。假如反饋被接收,則該程序進行至
步驟842,以確定是否粗略時序調整命令或者訊息已經被接收。假如粗略時序調整命令或者訊息已經被接收,則粗略時序調整於步驟845中實施。應瞭解的是,粗略時序調整可以為絕對的或者相對的測量,如上文所述。
於步驟848中,存取終端213確定是否細微時序調整命令或者訊息已經被接收。假如細微時序調整命令或者訊息已經被接收,則於步驟851中實施細微時序調整。應瞭解的是,細微時序調整典型地為差動命令或者訊息。在細微時序調整之後,程序833確定是否功率準位調整命令或者訊息已經被接收。假如功率準位調整命令或者訊息已經被接收,則於步驟857中,存取終端213調整功率準位。
在對於時序或者功率作調整後,於步驟860中,程序833更新存取終端213的操作參數。在更新系統參數後,程序833於步驟839中重複,等待來自一或多個基地台處理器220的反饋。
第9A及9B圖為分別由基地台處理器220及存取終端213執行的程序900及920流程圖,以用於調整由該存取終端213傳送的反向鏈路訊號的功率準位。參照由基地台處理器220執行的程序900,程序900開始於步驟905。於步驟910中,基地台處理器220確定是否導致存取終端213改變於步驟910中反向鏈路訊號的功率準位。假如期望改變反向鏈路訊號準位,則反饋以命令或者訊息的形式被傳送至存取終端213。基地台處理器220於程序900中結束於步驟915。
由存取終端213開始於步驟925。一旦反饋於步驟930中被接收,則程序920進行至步驟935,於步驟935中,關於是否所有基地台處理器220請求功率準位增加的確定被實施。假如所有基地台處理器220請求功率準位增加,則程序920進行至步驟940,於步驟940中,存取終端213增加與最低增加反饋一樣多的反向鏈路訊號的功率準位。假如並非所有基地台處理器220請求功率準位增加,則於步驟945中,關於是否任何基地台處理器220正請求功率準位減少的確定被實施。假如至少有基地台處理器220正請
求功率準位減少,則於步驟950中,存取終端213減少與最低減少反饋一樣多的功率準位。程序920於步驟955結束,或者可以僅迴圈回到步驟930,以等待接收功率準位反饋。
雖然該正交及非正交基地台的功率控制被維護,但是命令或者測量值可以經由順向鏈路而被傳送至用戶基地傳送器(亦即存取終端213)。來自每一個基地台處理器220的功率控制命令可以根據是否訊號品質測量值於每一個個別的基地台處理器220處被達到而定。訊號品質測量值可以為位元錯誤率、訊號對雜訊比、接收功率或者干擾密度Ec/lo。假設測量值滿足,則減少傳輸功率的命令被傳送出。因為存取終端213接收來自兩個基地台處理器220的命令,通常其將接收衝突的命令。當此情況產生時,假如降低功率的命令產生,則存取終端213遵從該降低功率的命令。此可以使用互斥或(exclusive-OR)之函數而實施;舉例而言,只有在兩個基地台處理器220皆命令提高功率的情況下,提高功率的動作產生。假如有基地台處理器220命令降低功率,則產生降低功率的動作。此對於複數個位元之命令亦為相同,其中,遵從功率上的最小增加量或者最大減少量。
雖然本發明已經參照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而予以顯示及敘述,熟習該項技術者應瞭解的是,在不偏離由後附申請專利範圍涵蓋遵從本發明範疇下,許多於形式上及細節上之改變可以被實施。
10‧‧‧分碼多重存取通訊系統
40‧‧‧順向鏈路
50‧‧‧反向鏈路
51,52‧‧‧邏輯頻道
53‧‧‧維護頻道
110‧‧‧第一群組之使用者
113-1,113-2及113-3‧‧‧手持單元
113-k‧‧‧車輛中之行動電話
113‧‧‧用戶單元
118‧‧‧基地台天線
120‧‧‧基地收發臺
123‧‧‧基地台控制器
124‧‧‧公共交換電話網路
141‧‧‧傳訊頻道
142‧‧‧訊務資料頻道
144‧‧‧邏輯頻道
151‧‧‧存取頻道
152‧‧‧訊務資料頻道
154‧‧‧邏輯頻道
210‧‧‧第二群組的使用者
212-1‧‧‧個人電腦裝置
212-2‧‧‧個人電腦裝置
212-h‧‧‧個人電腦裝置
212-l‧‧‧個人電腦裝置
214-1‧‧‧遠距用戶存取單元
214-2‧‧‧遠距用戶存取單元
214-h‧‧‧遠距用戶存取單元
214-l‧‧‧遠距用戶存取單元
216-1‧‧‧結合之天線
216-2‧‧‧結合之天線
216-h‧‧‧結合之天線
216-l‧‧‧結合之天線
218‧‧‧基地台天線
220‧‧‧基地台處理器
222‧‧‧網際網路閘道器
224‧‧‧網際網路
230‧‧‧網路檔案伺服器
241‧‧‧傳訊頻道
242-1,242-t‧‧‧訊務資料頻道
243‧‧‧維護頻道
Claims (2)
- 一種於一無線用戶單元中使用的積體電路,包括:被配置為在一軟性交接中輸出用於傳輸的一封包資料給複數個基地臺的電路,其中該封包資料是使用至少一正交碼以及一偽雜訊(PN)碼而被傳送,其中該電路更被配置為從該複數個基地臺中的至少兩基地臺的每一基地臺中接收作為一輸入的一功率控制命令,使得來自一各自的基地臺的每一功率控制命令為表明複數個功率準位中的一者的複數個位元,其中該電路更被配置為回應該接收的功率控制命令以輸出一調整以調整與該封包資料的傳輸相關聯的一功率準位,其中該功率準位是由該些功率控制命令中的一者表明的一最低功率準位。
- 一種於一無線用戶單元中使用的積體電路,包括:被配置為在一軟性交接中輸出用於傳輸的一封包資料給兩個基地臺的電路,其中該封包資料是使用至少一正交碼以及一偽雜訊(PN)碼而被傳送,其中該電路更被配置為從該兩個基地臺中的每一基地臺中接收作為一輸入的一功率控制命令,使得每一功率控制命令為表明複數個功率準位中的一者的複數個位元,其中該電路更被配置為回應該接收的功率控制命令以輸出一調整以調整與該封包資料的傳輸相關聯的一功率準位,其中該功率準位是由該些功率控制命令中的一者表明的一最低功率準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42784702P | 2002-11-20 | 2002-11-2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21368A TW201521368A (zh) | 2015-06-01 |
TWI539762B true TWI539762B (zh) | 2016-06-21 |
Family
ID=32326600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6120422A TWI364920B (en) | 2002-11-20 | 2003-11-19 | Soft handoff of a cdma reverse link |
TW103124639A TWI539762B (zh) | 2002-11-20 | 2003-11-19 | 分碼多路接取反向鏈路之軟性交接操作 |
TW100114978A TWI470946B (zh) | 2002-11-20 | 2003-11-19 | 無線用戶單元及軟性交接方法 |
TW092132400A TWI357730B (en) | 2002-11-20 | 2003-11-19 | Soft handoff of a cdma reverse link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6120422A TWI364920B (en) | 2002-11-20 | 2003-11-19 | Soft handoff of a cdma reverse link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0114978A TWI470946B (zh) | 2002-11-20 | 2003-11-19 | 無線用戶單元及軟性交接方法 |
TW092132400A TWI357730B (en) | 2002-11-20 | 2003-11-19 | Soft handoff of a cdma reverse link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1565995A4 (zh) |
JP (1) | JP2006506917A (zh) |
KR (2) | KR101019460B1 (zh) |
CN (1) | CN1714516B (zh) |
AU (1) | AU2003294428A1 (zh) |
CA (1) | CA2506754A1 (zh) |
MX (1) | MXPA05005395A (zh) |
NO (2) | NO338063B1 (zh) |
TW (4) | TWI364920B (zh) |
WO (1) | WO2004046893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537656B2 (en) | 2000-07-19 | 2013-09-17 | Ipr Licensing, Inc. | Method for compensating for multi-path of a CDMA reverse link utilizing an orthogonal channel structure |
US7911993B2 (en) | 2000-07-19 | 2011-03-22 | Ipr Licensing,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wing soft handoff of a CDMA reverse link utilizing an orthogonal channel structure |
US6917581B2 (en) | 2001-07-17 | 2005-07-12 | Ipr Licensing, Inc. | Use of orthogonal or near orthogonal codes in reverse link |
US7821995B2 (en) * | 2004-09-30 | 2010-10-26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Active session mobility solution for radio link protocol |
KR101267406B1 (ko) * | 2008-08-20 | 2013-06-04 | 퀄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 시그널링을 위한 전력 제어가 사용중일 때 geran 시그널링 성능을 향상시키기 위한 이웃 셀들 사이의 다중-프레임 오프셋 |
FR2942097A1 (fr) * | 2009-02-06 | 2010-08-13 | Thomson Licensing | Procede d'emission dans un reseau sans fil et procede de reception correspondant |
KR101358823B1 (ko) | 2009-05-11 | 2014-02-10 | 퀄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 동일-채널 간섭을 감소시키기 위한 동일채널 데이터 전송의 시간 쉬프팅 |
JP5479553B2 (ja) * | 2012-09-20 | 2014-04-23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通信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端末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01501A (en) | 1989-11-07 | 1992-03-3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soft handoff in communications in a cdma cellular telephone system |
US5103459B1 (en) * | 1990-06-25 | 1999-07-06 | Qualcomm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signal waveforms in a cdma cellular telephone system |
JP2677191B2 (ja) * | 1994-03-15 | 1997-11-17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Cdma通信方式 |
ZA955605B (en) * | 1994-07-13 | 1996-04-10 | Qualcomm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mulating user interference received by subscriber units in a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5691974A (en) * | 1995-01-04 | 1997-11-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full spectrum transmitted power in a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tracking individual recipient phase, time and energy |
JPH1013918A (ja) * | 1996-06-19 | 1998-01-16 | Toshiba Corp | 符号分割多元接続方式を採用した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とその無線通信装置 |
JPH1022874A (ja) * | 1996-07-09 | 1998-01-23 | Hitachi Ltd | Cdma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
JPH1028077A (ja) * | 1996-07-11 | 1998-01-27 | Takuro Sato | 通信装置 |
US5937019A (en) * | 1996-08-07 | 1999-08-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iable intersystem handoff in a CDMA system |
KR100407355B1 (ko) * | 1998-02-14 | 2004-04-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역방향링크시간정렬장치및방법 |
US5956641A (en) * | 1998-03-30 | 1999-09-21 | Motorol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a handoff of at least one mobile unit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JP2000278759A (ja) * | 1999-03-26 | 2000-10-06 |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 送信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 |
JP2000286784A (ja) * | 1999-03-31 | 2000-10-13 |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 無線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EP1049349B1 (en) * | 1999-04-30 | 2002-02-27 | Alcatel Alsthom Compagnie Generale D'electricite | CDMA soft handover method using uplink measurements |
JP2001016159A (ja) * | 1999-06-28 | 2001-01-19 | Fujitsu Ltd | 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
US8099122B1 (en) * | 2000-06-05 | 2012-01-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forward link power control while in soft handoff |
CN1223102C (zh) * | 2000-06-24 | 2005-10-1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机制同步的装置和方法 |
US7006428B2 (en) * | 2000-07-19 | 2006-02-28 | Ipr Licensing, Inc. | Method for allowing multi-user orthogonal and non-orthogonal interoperability of code channels |
JP4825372B2 (ja) * | 2000-08-09 | 2011-11-30 | エスケーテレコム株式会社 | 逆方向同期伝送方式を支援す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
US7054292B2 (en) * | 2000-10-27 | 2006-05-30 | L-3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 Hybrid synchronous space/code multiple access system using an adaptive antenna system |
US6930470B2 (en) * | 2001-03-01 | 2005-08-16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
US6917581B2 (en) * | 2001-07-17 | 2005-07-12 | Ipr Licensing, Inc. | Use of orthogonal or near orthogonal codes in reverse link |
-
2003
- 2003-11-19 TW TW096120422A patent/TWI364920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11-19 TW TW103124639A patent/TWI539762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11-19 TW TW100114978A patent/TWI470946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11-19 TW TW092132400A patent/TWI357730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11-20 WO PCT/US2003/037272 patent/WO2004046893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3-11-20 CA CA002506754A patent/CA250675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3-11-20 KR KR1020057009188A patent/KR101019460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11-20 MX MXPA05005395A patent/MXPA05005395A/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3-11-20 CN CN200380103601.5A patent/CN171451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11-20 EP EP03789911A patent/EP1565995A4/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3-11-20 AU AU2003294428A patent/AU200329442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3-11-20 JP JP2004554010A patent/JP2006506917A/ja active Pending
- 2003-11-20 KR KR1020077010738A patent/KR101047967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5
- 2005-06-16 NO NO20052945A patent/NO338063B1/n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6
- 2016-05-24 NO NO20160875A patent/NO342812B1/n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NO342812B1 (no) | 2018-08-13 |
EP1565995A4 (en) | 2006-12-06 |
CN1714516B (zh) | 2011-06-08 |
CN1714516A (zh) | 2005-12-28 |
WO2004046893A3 (en) | 2004-10-28 |
MXPA05005395A (es) | 2005-11-23 |
NO20052945D0 (no) | 2005-06-16 |
TWI357730B (en) | 2012-02-01 |
KR101047967B1 (ko) | 2011-07-12 |
NO20160875A1 (no) | 2005-08-17 |
CA2506754A1 (en) | 2004-06-03 |
NO338063B1 (no) | 2016-07-25 |
EP1565995A2 (en) | 2005-08-24 |
TW200419952A (en) | 2004-10-01 |
TWI364920B (en) | 2012-05-21 |
KR20070055642A (ko) | 2007-05-30 |
AU2003294428A1 (en) | 2004-06-15 |
TW200824320A (en) | 2008-06-01 |
JP2006506917A (ja) | 2006-02-23 |
KR20050085092A (ko) | 2005-08-29 |
AU2003294428A8 (en) | 2004-06-15 |
KR101019460B1 (ko) | 2011-03-07 |
WO2004046893A2 (en) | 2004-06-03 |
NO20052945L (no) | 2005-08-17 |
TW201521368A (zh) | 2015-06-01 |
TWI470946B (zh) | 2015-01-21 |
TW201206095A (en) | 2012-0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84782B (zh) | 補償使用正交頻道結構cdma逆連結多路徑方法 | |
US986710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wing soft handoff of a CDMA reverse link utilizing an orthogonal channel structure | |
JP4294476B2 (ja) | 逆方向リンクにおける直交または近直交コードの使用 | |
NO342812B1 (no) | Mykoverlevering av en CDMA-reversforbindelse | |
MXPA06008461A (en) | Method for compensating for multi-pat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K4A |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