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2980B - Microbased thermal radiation senso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 Google Patents

Microbased thermal radiation senso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32980B
TWI532980B TW103136122A TW103136122A TWI532980B TW I532980 B TWI532980 B TW I532980B TW 103136122 A TW103136122 A TW 103136122A TW 103136122 A TW103136122 A TW 103136122A TW I532980 B TWI532980 B TW I53298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micro
bolometric
absorbing film
absorb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61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6105A (zh
Inventor
Ru-Mei Lu
Wen-Guan Ye
Original Assignee
Nat Applied Res Laborator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 Applied Res Laboratories filed Critical Nat Applied Res Laboratories
Priority to TW1031361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3298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16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61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29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2980B/zh

Links

Landscapes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 Radiation Pyrometers (AREA)

Description

微測熱輻射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微測熱輻射感測器(Microbolometer)及其製造方法,尤指一種具有高吸收膜面積,並且針對熱輻射波長8~14微米範圍有較高吸收率的微測熱輻射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微測熱輻射感測器係利用所吸收之紅外線熱輻射使電阻膜之電阻值產生變化而藉此檢測紅外線之檢測器,且其可利用元件所輸出之信號及參考元件所輸出之信號,排除因使用環境之變化而產生的溫度變化之影響的信號,而檢測紅外線。
請參考第1圖,其係為習知之微測熱輻射感測器之單元結構示意圖;在此單元結構中,其係包含基板90、反射膜91、吸收膜92、熱隔離部93、電極940以及電極支架941;其中的吸收膜92係為均勻之平面,透過電極支架941對與吸收膜92相連接之電極940之支撐,而使吸收膜92懸浮於具有電路的矽基板上,並且因此在吸收膜92與反射膜91之間具有一真空層。此吸收膜92係與熱敏電阻材料所構成之電阻膜結合,而得在吸收紅外線熱輻射時讓熱敏電阻材料產生電阻變化,經電極940、電極支架941而傳導至電路95,藉此電阻變化之訊號作為偵測紅外線熱輻射之依據。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微測熱輻射感測器,其吸收膜具 有波浪狀之結構,可增加吸收膜之面積而提高微測熱輻射感測器的性能;同時,該波浪狀之結構係考量到較佳之吸收膜與反射膜間距為所吸收熱輻射波長之四分之一,因此前述波浪狀之結構之高低差係控制為1.35~1.65微米,較佳為等於1.5微米,使吸收膜與反射膜間距係控制於1~4微米,較佳為2~3.5微米,以增加對於波長8~14微米之熱輻射的吸收率。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微測熱輻射感測器,其對於波長8~14微米之熱輻射有高吸收率,其確保經結構改良而所增加之吸收範圍係屬紅外線之主要波長範圍,具有實際應用價值。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係提供一種微測熱輻射感測器,其係針對吸收膜進行結構改良,並不影響其他結構之設計,可廣泛地適用於現有之各種微測熱輻射感測器,以此新式吸收膜提升性能。
本發明之更一目的,係提供一種微測熱輻射感測器之製造方法,其透過在犧牲層表面製作凹陷的方式,使鍍於其上之吸收膜因此具有高低起伏之結構特徵,進而得以利用此波浪狀之結構而增加吸收膜之面積,提高微測熱輻射感測器的性能。
本發明之又一目的,係提供一種微測熱輻射感測器之製造方法,其所使用之犧牲層材料係為多元,並且可視材料使用不同的方法而令蝕刻後的所產生的凹陷之邊緣具有弧度,使前述之波浪狀結構得以成形。
為了達到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揭示了一種微測熱輻射感測器,其包含一吸收膜、一電阻膜、一反射膜、一電路以及一基板,該吸收膜係與該電阻膜相連接並位於該反射膜之上,該反射膜係位於 具有該電路之該基板之上,其特徵在於該吸收膜係包含複數個波峰以及複數個波谷而為一非均勻面。另在其製造方法上,其特徵在於該吸收膜之製造方法係包含步驟:設置一犧牲層於一基板之上;製作複數個第一凹陷(dent)於該犧牲層之一上表面;設置該吸收膜於該上表面,該吸收膜依該些第一凹陷而具有複數個第二凹陷;以及移除該犧牲層。
10‧‧‧吸收膜
11‧‧‧波峰
110‧‧‧第一弧面
12‧‧‧波谷
120‧‧‧第二弧面
13‧‧‧熱隔離部
14‧‧‧電阻膜
15‧‧‧絕緣層
150‧‧‧穿孔
16‧‧‧導熱柱
20‧‧‧反射膜
30‧‧‧讀取積體電路
40‧‧‧基板
51‧‧‧第一真空層
52‧‧‧第二真空層
53‧‧‧第二真空層
600‧‧‧電極
601‧‧‧電極支架
80‧‧‧基板
81‧‧‧犧牲層
82‧‧‧光阻劑
83‧‧‧第一凹陷
84‧‧‧吸收膜
85‧‧‧第二凹陷
90‧‧‧基板
91‧‧‧反射膜
92‧‧‧吸收膜
93‧‧‧熱隔離部
940‧‧‧電極
941‧‧‧電極支架
95‧‧‧電路
100‧‧‧灰階光罩
S1~S4‧‧‧步驟
D1、D2‧‧‧間距
第1圖:其係為先前技術之微測熱輻射感測器之單元結構示意圖;第2圖:其係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吸收膜示意圖,用以表示其具有非均勻面之結構;第3圖:其係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微測熱輻射感測器之單元結構剖視示意圖;第4圖:其係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微測熱輻射感測器之單元結構示意圖;第5A、5B圖:其係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吸收膜與電阻膜堆疊示意圖;第6圖:其係為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之微測熱輻射感測器之單元結構局部示意圖;第7圖:其係為本發明之製造方法步驟流程圖;第8A~8G圖:其係為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中,一較佳實施例之結構變化流程圖;第9A~9B圖:其係為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中,所使用之灰階光罩示意圖;以及 第10圖:其係為本發明再一較佳實施例之吸收膜示意圖。
為使本發明之特徵及所達成之功效有更進一步之瞭解與認識,謹佐以較佳之實施例及配合詳細之說明,說明如後:
請先參考第2圖以及第3圖,本發明所揭示之微測熱輻射感測器在每個單元結構中係包含一吸收膜10、一反射膜20、一電路30以及一基板40;其中,吸收膜10係位於反射膜20之上,而反射膜20則係位於具有電路30之基板40之上。吸收膜10的結構特徵係在於上下兩面皆包含複數個波峰11以及複數個波谷12而為非均勻面(上面之波峰及為下面之波谷,為具有皺摺狀變化之單一厚度膜體),且該些波峰11以及該些波谷12之高度差係為1.35~1.65微米。在實際使用之微測熱輻射感測器中,通常係將第3圖所示之單元結構以二微陣列的方式排列,使各個單元結構為微測熱輻射感測器當中的其中一個像素(pixel)。
上述的結構中,吸收膜10係為吸收熱輻射之元件,熱輻射波長經過此吸收膜10時,除了部分被吸收膜10吸收以外,尚有部分發生反射與穿透,穿透之熱輻射會被反射膜20反射回吸收膜10而被吸收,以具有較佳的響應效果;反射膜20通常為金屬薄膜,並以鋁為較普遍之材料。本發明之吸收膜10並非為全平面結構,其係為具有波峰11與波谷12交錯而呈波浪狀、類似皺摺之非均勻面結構(相對於吸收膜10之另一面而言,波峰11與波谷12之位置係為相反)。相較於平面結構,具有非均勻面結構的吸收膜10具有較大的面積,可因此吸收更多的熱輻射。
進一步而言,微測熱輻射感測器的主要性能指標是越小越好之等效雜訊溫差(Noise Equivalent Temperature Difference,NETD)以及越大越好之輸出響應(Responsivity,R),可分別參考式1以及式2。於該些公式當中,其中的β係表示吸收紅外線熱輻射的面積大小(Fill factor),其係與NETD以及R皆有正相關之關係,因此在不改變其他參數的設定之下,提高吸收紅外線熱輻射的面積大小,可使微測熱輻射感測器的性能連帶地提高。
而除了透過具有非均勻面結構的吸收膜10增加微測熱輻射感測器吸收紅外線熱輻射的面積,以提升微測熱輻射感測器的性能以外,吸收膜10在其非均勻結構亦存在另一特徵而確保所增加吸收之紅外線熱輻射係集中於波長8~14微米之範圍。波長8~14微米係屬紅外線之主要波長範圍,也是微測熱輻射感測器實際產品應用範圍。
請參考第3圖,吸收膜10與反射膜20之間係具有一第一真空層51,其高度係為所欲吸收紅外線熱輻射波長的四分之一。此係為了使那些穿透吸收膜10並經反射膜20反射之熱輻射有較佳的響應效果,而得以在與吸收膜10接觸時被吸收。另外,單一間距只會對單一的波長存在最大響應(如式2之ελ 1-λ 2係為微測熱輻射感測 器對特定波長之吸收率),因此,基於本發明之吸收膜10具有非均勻面結構,其可提供的最大響應即不限於單一波長,而是透過多頻寬波長範圍達到最佳效率響應。
如前所述,波長8~14微米係屬紅外線之主要波長範圍,因此本發明結構中,吸收膜10與反射膜20之間距的較佳設計為介於1~4微米,較佳為2~3.5微米,而吸收膜10之波峰11以及波谷12的高低差則控制為1.35~1.65微米,並以控制為1.5微米為較佳。換言之,本發明係利用高度為1~4微米,較佳為2~3.5微米之第一真空層51,使吸收膜對於波長8~14微米之紅外線熱輻射有較佳響應。第一真空層51下方之反射膜20係為一平面,因此其高度變化是利用吸收膜的波峰以及波谷分別與反射膜有不同距離,並且因波形變化而使兩者距離在特定範圍內有相對應的漸進變化;例如於第3圖中,第一真空層51的高度是透過具有波峰11以及波谷12之吸收膜10與反射膜20的垂直距離所定義;例如,在波峰11處的第一真空層51高度D1可為3.5微米,而在波谷12處的第一真空層51高度D2則可為2微米,此兩者之高度可依製程或元件設計而有所調整。
吸收膜10的波峰11以及波谷12可分別具有第一弧面110以及第二弧面120,此使吸收膜10以漸進式的結構變化吸收紅外線熱輻射,其較有稜角之粗糙面在波長8~14微米的範圍內有較均勻的吸收率。另外,再吸收膜之波峰11以及波谷12之尺寸控制上,任兩個相鄰之波峰11或波谷12之間距係以2微米為佳,但不以此規格為限;波峰波谷之交錯係以具規則性為較佳形式,以利於掌握產品性能的均一性。
請參考第4圖,其係為使用具有非均勻面結構之吸收膜10之微測 熱輻射感測器之示意圖,其係僅以一般微測熱輻射感測器所具備之陣列式單元的其中一個為例。如圖所示,吸收膜10在其端邊更包含至少一熱隔離部13,該熱隔離部13係不具有前述之波峰以及波谷,而使吸收膜10在其該部分為一均勻平面(但吸收膜10整體仍是具有非均勻面結構)。此熱隔離部13係作為吸收膜10配線時減少熱能流失之用,意即讓電阻變化傳遞至電極時,能減少熱能一併流失的可能;其並不作為吸收熱輻射之媒介,因此可為平面結構。熱隔離部13以細長型得具有較低的熱傳導係數,並且可藉此減少其占用吸收膜10整體面積之比例。
請參考第5A、5B圖,本發明於第4圖所示之較佳實施例中的吸收膜10之下更貼合有一電阻膜14,其通常是以具備高電阻溫度係數和低表面電阻係數的熱敏電阻材料所組成,例如VOX或α-Si。電阻膜14在吸收膜10吸收紅外線熱輻射而產生溫度變化時,其受該溫度變化影響而產生電阻變化,此電阻變化可透過前述之熱隔離部13傳遞至電極600並經過支撐吸收膜10之電極支架601,再由基板40表面所設置之電路30取得電阻變化。電路30可為讀取積體電路(Readout integrated circuit,ROIC)。電阻膜14與吸收膜10之間係包含一絕緣層15,該絕緣層15係包含至少一穿孔150,使電阻膜14與吸收膜10得於穿孔150處相接觸。另外,電阻膜14也可設置於吸收膜10之上方,而兩者之間仍是具有絕緣層15,並透過穿孔150相接觸。絕緣層15之材料可選用氮化矽、氧化矽或氮氧化矽等。
除了如第4圖之熱隔離部13之形式之外,本發明中具有非均勻面結構之吸收膜10也可應用於其他形式之微測熱輻射感測器。請參 考第6圖,其係為另一種微測熱輻射感測器之單元結構部分示意圖,係為三層式結構。其吸收膜10係被導熱柱16支撐於頂端而為傘狀設計(Umbrella Design),並藉此將熱能傳導至下方的電阻膜14。吸收膜10透過導熱柱16之支撐而與電阻膜14相隔一第二真空層52;換言之,此結構係將吸收膜10與基板40上之反射膜(未示於圖中)之間的第一真空層51另隔成兩個真空層,為第二真空層52以及第三真空層53。電阻膜14則另以支腳(未示於圖中)支撐於基板40之上,該支腳係與基板40上的電路(未示於圖中)相連接,以傳輸電阻變化之訊號。
本發明基於前述該些較佳實施例之結構設計,特別是吸收膜為具有非均勻面結構之技術特徵,使本發明得以在不改變各種型式之微測熱輻射感測器之元件組成、材料選擇以及單元尺寸之下,利用波浪狀、類似皺摺之非均勻面結構提升吸收膜的吸收面積,使吸收膜之吸收面積由原本的約60%提升至70%以上(不作吸收面積之用的部分為前述之熱隔離部及其他必要的電性結構),並且具有多頻寬的效益。
本發明亦提供了製造具有非均勻面結構之吸收膜的方法,請參考第7圖,微測熱輻射感測器之吸收膜之製造方法係包含步驟:步驟S1:設置一犧牲層於一基板之上;步驟S2:製作複數個第一凹陷(dent)於該犧牲層之一上表面;步驟S3:設置該吸收膜於該上表面,該吸收膜依該些第一凹陷而具有複數個第二凹陷;以及步驟S4:移除該犧牲層。
步驟S1~S4係為針對吸收膜之製造的相關步驟,而微測熱輻射感 測器的其他結構之製造方法則非本發明所要限制之事項。
請參考第8A~8G圖,其係為吸收膜於一較佳實施例之製造過程中的相關結構變化流程圖;如圖所示,犧牲層81係先設置於基板80之上,此基板80係用於承載犧牲層81以便於製造進行之用。犧牲層81之材質係為一種軟性材料,例如熱固性的聚醯亞胺(polyimide)或其他高分子材料,而在其表面使用光阻劑82定義特定圖案並進行蝕刻後,在犧牲層81表面形成複數個第一凹陷83。此些第一凹陷83之深度係1.35~1.65微米,較佳則控制為等於1.5微米,其位置係由光阻劑82所定義。接著,將犧牲層81上的光阻劑82於移除後,即對聚醯亞胺進行固化處理,例如加熱或照光。犧牲層81在固化的過程中,第一凹陷83經蝕刻而具有的稜角邊緣會因聚醯亞胺的流動而產生些許形變,而因此轉變為如第8E圖所示之波浪狀外觀,係為具有弧度變化之波峰以及波谷。第8E圖係為剖視示意圖,犧牲層81之波浪狀外觀係如類似第2圖所示之立體波浪狀結構。
接著,將作為吸收膜之材料鍍於犧牲層81之上,其厚度係小於100埃。所形成的吸收膜84因為相當薄而會於結構上重現犧牲層81之表面特徵,因此會於第一凹陷83之上形成第二凹陷85。進一步而言,最後在移除犧牲層81後,所取得之吸收膜84之結構中,其第二凹陷85即為其非均勻結構面之波谷,而相鄰但非為第二凹陷85之處則為其非均勻結構面之波峰。另外,在將吸收膜材料鍍於犧牲層81之上之前,也可先鍍上電阻膜之材料,所形成之電阻膜厚度與吸收膜84之厚度總合係不大於2000埃。
此較佳實施例係為製造具有非均勻結構面之吸收膜的方法之一, 基板80也可為表面具有反射膜及相關電路之板材,並控制犧牲層81之高度為3.5微米,使所形成之吸收膜84與反射膜之距離為1~4微米,較佳為2~3.5微米,以在增加吸收膜84之吸收面積的同時,確保對波長介於8~14微米之紅外線熱輻射有較佳的吸收率。吸收膜84成形之後,犧牲層81接著被掏空而在基板80(及其上之反射膜)與吸收膜84之間形成前述之高度為1~4微米,較佳為2~3.5微米之空間,其係為第一真空層。
於另一較佳實施例中,其可在相同的步驟下使用不同之材料製作犧牲層,此犧牲層之材料可由聚醯亞胺更換為矽氧化物。在製作方法上,使用矽氧化物為犧牲層時並不需要進行固化處理,而是在將吸收膜於鍍於犧牲層之前,先將犧牲層浸泡於蝕刻液中,例如體積百分濃度1%之BOE蝕刻液,維持約10秒,此較低濃度之蝕刻液也會使具有的稜角邊緣形成如第8E圖所示之波浪狀外觀,類似於將聚醯亞胺固化之效果,讓以矽氧化物所組成之犧牲層也具有弧度變化之波峰以及波谷。而其他處理流程則相同於前一較佳實施例。
而於再一較佳實施例中,係使用具有光阻劑特性之材料作為犧牲層,並對定義第一凹陷之技術手段進行改變,其並非使用光阻劑定義該些第一凹陷之位置而進行蝕刻,而是使用一灰階光罩定義該些第一凹陷之位置,以進行曝光顯影。請參考第9A圖之灰階光罩示意圖,灰階光罩90係具有深淺不一之區塊,其可影響以光阻劑組成之犧牲層之表面接收到光線的強度,進而使光阻劑產生厚度的變化,影響犧牲層經曝光顯影而於表面所產生高低不同之立體形貌。以使用正光阻劑為例,由於曝光程序中所用的光會使光 阻劑變軟或分解,因此利用灰階光罩100即可使由光阻劑所組成之犧牲層產生不同程度的變軟或分解,而若使用如第9B圖所示之具深淺有漸層變化之灰階光罩100,則可使光阻劑經曝光顯影而變化為具漸層之結構起伏特徵,形成如同第8E圖所示之起伏形貌,該高低起伏之高度差也是控制為1.35~1.65微米,較佳為等於1.5微米之參數條件。後續鍍上的吸收膜也具有波峰以及波谷等非均勻面結構;而在此再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他處理流程則相同於前述之較佳實施例,僅在於定義第一凹陷之位置及形成第一凹陷之技術手段有所不同。
本發明於前述所指之吸收膜皆以平行之波浪結構為例,但本發明之吸收膜所具有的波峰以及波谷並非限於該形式而為一非均勻面,其也可以如第10圖所示之陣列式波形組成,或者是其他之變化型。其可視所要增加之吸收膜之吸收面積大小而作非均勻面的布局樣式調整。且在控制非均勻面的最高處與最低處之高低差為1.35~1.65微米,較佳為等於1.5微米之參數設定之下,各種布局樣式都可對波長8~14微米之紅外線熱輻射之吸收率具有提高的效益存在。
綜上所述,本發明詳細揭示了一種微測熱輻射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其結構中的吸收膜具有類似波浪之非均勻面特徵,可增加吸收膜之面積而提高微測熱輻射感測器的性能;同時,考量到較佳之吸收膜與反射膜間距為所吸收熱輻射波長之四分之一,因此吸收膜之非均勻面特徵係控制為面體的高低差1.35~1.65微米,較佳為等於1.5微米,使吸收膜與反射膜間距係控制於1~4微米,較佳為2~3.5微米,以增加對於波長8~14微米之熱輻射的吸收率。 基於微測熱輻射感測器之性能係受吸收面積的大小影響,本發明所揭示之微測熱輻射感測器不但具有較小之等效雜訊溫差以及較大之輸出響應,同時也具有多頻寬的優勢,故實為一種兼具高效能、高實用性與高商業價值之微測熱輻射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舉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形狀、構造、特徵及精神所為之均等變化與修飾,均應包括於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吸收膜
11‧‧‧波峰
12‧‧‧波谷
13‧‧‧熱隔離部
20‧‧‧反射膜
30‧‧‧電路
40‧‧‧基板
600‧‧‧電極
601‧‧‧電極支架

Claims (11)

  1. 一種微測熱輻射感測器,其包含一吸收膜、一電阻膜、一反射膜、一電路以及一基板,該吸收膜係與該電阻膜相連接並位於該反射膜之上,該反射膜係位於具有該電路之該基板之上,其特徵在於該吸收膜之兩面皆設置有複數個波峰以及複數個波谷而為非均勻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微測熱輻射感測器,其中該些波峰以及該些波谷係交錯排列而為規則之非均勻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微測熱輻射感測器,其中該些波峰以及該些波谷之間係具有複數個高度差,該些高度差係介於1.35~1.65微米。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微測熱輻射感測器,其中該吸收膜與該反射膜之間係包含一第一真空層,該真空層之高度係介於1~4微米。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微測熱輻射感測器,其中該電阻膜與該吸收膜之間係具有一第二真空層,且該電阻膜與該吸收膜係以一導熱柱相連接。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微測熱輻射感測器,其中該電阻膜係位於該吸收膜之下方或上方,且該電阻膜與該吸收膜之間係包含一絕緣層,該絕緣層係包含至少一穿孔,使該電阻膜與該吸收膜於該穿孔相接觸。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微測熱輻射感測器,其中該吸收膜 於該些波峰以及該些波谷係分別具有一第一弧面以及一第二弧面。
  8. 一種微測熱輻射感測器之製造方法,該微測熱輻射感測器係包含一吸收膜、一反射膜、一電路以及一基板,該吸收膜係位於該反射膜之上,該反射膜係位於具有該電路之該基板之上,其特徵在於包含步驟:設置一犧牲層於該基板之上;製作複數個第一凹陷(dent)於該犧牲層之一上表面;設置該吸收膜於該上表面,該吸收膜依該些第一凹陷而具有複數個第二凹陷;以及移除該犧牲層。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微測熱輻射感測器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犧牲層之材質係為聚醯亞胺。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微測熱輻射感測器之製造方法,其中於設置該吸收膜於該上表面之步驟之前,更包含一步驟:固化該犧牲層。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微測熱輻射感測器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犧牲層之材質係為矽氧化物。
TW103136122A 2014-10-20 2014-10-20 Microbased thermal radiation senso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WI5329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6122A TWI532980B (zh) 2014-10-20 2014-10-20 Microbased thermal radiation senso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6122A TWI532980B (zh) 2014-10-20 2014-10-20 Microbased thermal radiation senso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6105A TW201616105A (zh) 2016-05-01
TWI532980B true TWI532980B (zh) 2016-05-11

Family

ID=56508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6122A TWI532980B (zh) 2014-10-20 2014-10-20 Microbased thermal radiation senso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3298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59970B2 (en) 2019-12-24 2022-06-14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icroelectromechanical infrared sensing apparatus having stopper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2246B (zh) * 2016-10-21 2023-05-23 上海齐耀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高架火炬筒体在线监测和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59970B2 (en) 2019-12-24 2022-06-14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icroelectromechanical infrared sensing apparatus having stopp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6105A (zh) 2016-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91609B (zh) 一种热机械式电磁辐射探测器的制备方法
CN110082385B (zh) 一种实现圆二色性的微纳金属结构及其应用
JP4915555B2 (ja) 赤外線センサ
TWI532980B (zh) Microbased thermal radiation senso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7117579B (zh) 一种双层偏振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RU2356017C2 (ru) Болометрический детектор,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инфракрасного излучения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такого болометрического детектор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этого детектора
CN111952394B (zh) 红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US9257587B2 (en) Suspension and absorber structure for bolometer
TWI457547B (zh) Photodetector
CN105762532A (zh) 一种远红外宽频带周期性吸波结构
CN104649213B (zh) 一种微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58157B (zh) 一种超材料微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JP2014224810A (ja) 電磁波センサ装置
CN113447148B (zh) 一种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WO2016110135A1 (zh) 一种褶皱膜温度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JP6217120B2 (ja) 波長変換素子および波長変換装置
US9236522B2 (en) MEMS infrared sensor including a plasmonic lens
RU2011135446A (ru) Матричный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ь терагерцового излучения (варианты)
CN113447140B (zh) 一种cmos红外微桥探测器
CN113432726B (zh) 一种具有组合柱状结构的红外探测器
JP2020501149A (ja) 赤外線画像センサ
JP2811709B2 (ja) 赤外線センサ
TW201248128A (en) Thermopile sensing element
JP2007316077A (ja) 赤外線センサ
KR101897068B1 (ko) 파장 선택형 적외선 센서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