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8146B - 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8146B
TWI528146B TW103120214A TW103120214A TWI528146B TW I528146 B TWI528146 B TW I528146B TW 103120214 A TW103120214 A TW 103120214A TW 103120214 A TW103120214 A TW 103120214A TW I528146 B TWI528146 B TW I52814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magnetic member
limiting structure
block
input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02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46600A (zh
Inventor
宋隆勛
黃俊源
Original Assignee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202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8146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46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466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8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8146B/zh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子裝置,特別是一種可拆卸之電子裝置。
隨著科技的發展,使用者對於平板電腦等可攜式電子裝置的要求也隨之提升。舉例來說,為了便於使用者輸入訊息,目前發展出了平板電腦的外接鍵盤,使用者可透過外接鍵盤來輸入訊息因而使用上較為方便。
然而,目前的平板電腦與外接鍵盤的組裝較為複雜,使用者需要同時將平板電腦的固定件以及外接鍵盤的固定件對準並且將平板電腦的連接器插接於外接鍵盤的連接器。因此,使用者在將平板電腦與外接鍵盤組裝或拆卸時需要使用雙手才能進行,而造成了使用者的不便。
鑒於以上的問題,本發明是關於一種電子裝置,以解決先前技術中使用者需要使用雙手才能將平板電腦與外接鍵盤組裝或拆卸,而造成不便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揭露的電子裝置,包含一輸入裝置、一連接件以及一顯示裝置。輸入裝置具有一第一限位結構。連接件樞設於輸入裝置。連接件具有一限位槽體。限位槽體之外表面具有至少一導引柱以及一連接器。連接器電性連接於輸入裝置。顯示裝置具有相鄰的一顯示面及一側面。顯示面具有一第二限位結構,且側面具有至少一定位孔以及一電性接頭。顯示裝置可 插設於限位槽體而令定位孔卡合於導引柱,且電性接頭壓迫連接器而與連接器電性接觸。其中,顯示裝置透過連接件相對輸入裝置樞轉而具有一展開位置以及一收合位置。當顯示裝置位於展開位置時,顯示裝置與輸入裝置夾一角度。當顯示裝置位於收合位置時,顯示裝置疊設於輸入裝置,且第二限位結構與第一限位結構相卡固。
在一實施例中,輸入裝置具有一操作面。於顯示裝置位於收合位置時,顯示面面向操作面,且第一限位結構位於操作面。
在一實施例中,導引柱之數目為二,且連接器位於二導引柱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限位結構包含一卡槽。第二限位結構包含一卡塊。
在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之顯示面上具有一開槽。第二限位結構包含一卡塊、至少一彈性件以及一第一磁吸件。卡塊可活動地位於顯示裝置而具有沒入開槽內的一解鎖位置以及伸出開槽外的一卡合位置。彈性件連接卡塊以及顯示裝置,以令卡塊常態位於解鎖位置。第一磁吸件設置於卡塊。第一限位結構包含一卡槽以及一第二磁吸件。第二磁吸件位於卡槽之內表面。當顯示裝置位於收合位置時,第一磁吸件與第二磁吸件相吸引,令卡塊自解鎖位置移動至卡合位置而卡合於卡槽。
在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之顯示面上具有一凹槽。第二限位結構包含一卡塊、至少一彈性件、一連接桿、一止擋塊以及一第一磁吸件。卡塊與止擋塊分別位於凹槽之內壁的內外兩側。連接桿可活動地穿設凹槽之內壁,且連接桿相對二端分別連接卡塊及止擋塊,以令卡塊可活動地位於顯示裝置而具 有沒入凹槽內的一解鎖位置以及伸出凹槽外的一卡合位置。彈性件介於凹槽之內壁以及止擋塊之間,以令卡塊常態位於解鎖位置。第一磁吸件設置於卡塊。第一限位結構包含一卡槽以及一第二磁吸件。第二磁吸件位於卡槽之內表面。當顯示裝置位於收合位置時,第一磁吸件與第二磁吸件相吸引,令卡塊自解鎖位置移動至卡合位置而卡合於卡槽。
在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之顯示面上具有一開槽。第二限位結構包含一第一磁吸件以及一連桿。連桿之一端樞設於顯示裝置內,連桿之另一端樞接第一磁吸件,令第一磁吸件可相對顯示裝置活動而具有沒入開槽內的一解鎖位置以及伸出開槽外的一卡合位置。第一限位結構包含一卡槽以及一第二磁吸件。第二磁吸件位於卡槽之內表面。當顯示裝置位於收合位置時,第一磁吸件與第二磁吸件相吸引,令第一磁吸件自解鎖位置移動至卡合位置而卡合於卡槽。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磁吸件及第二磁吸件任一為磁鐵而另一為鐵磁性材質,或第一磁吸件及第二磁吸件皆為磁鐵。
根據上述本發明實施例所揭露的電子裝置,由於使用者只要將連接器上的導引柱插設於顯示裝置上的定位孔,即可使顯示裝置的電性接頭與輸入裝置電性連接,因而組裝或拆卸較為簡單。如此一來,即解決了先前技術中使用者需要使用雙手才能將平板電腦與外接鍵盤組裝或拆卸,而造成不便的問題。
此外,由於第二限位結構與第一限位結構之搭配以及導引柱與定位孔之搭配而可共同限制顯示裝置三個維度的移動,因而顯示裝置可穩固地疊設於輸入裝置,而增加了電子裝置的使用安全性。
以上之關於本發明內容之說明及以下之實施方式之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之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之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之解釋。
10‧‧‧電子裝置
100‧‧‧輸入裝置
110‧‧‧鍵盤
120‧‧‧操作面
130‧‧‧第一限位結構
131‧‧‧卡槽
200‧‧‧連接件
210‧‧‧限位槽體
211‧‧‧導引柱
212‧‧‧連接器
300‧‧‧顯示裝置
310‧‧‧觸控螢幕
320‧‧‧顯示面
321‧‧‧第二限位結構
3210‧‧‧卡塊
330‧‧‧側面
331‧‧‧定位孔
332‧‧‧電性接頭
S‧‧‧外表面
130x‧‧‧第一限位結構
131x‧‧‧卡槽
132x‧‧‧第二磁吸件
321x‧‧‧第二限位結構
3211x‧‧‧卡塊
3212x‧‧‧彈性件
3213x‧‧‧第一磁吸件
322x‧‧‧開槽
130y‧‧‧第一限位結構
131y‧‧‧卡槽
132y‧‧‧第二磁吸件
321y‧‧‧第二限位結構
3211y‧‧‧卡塊
3212y‧‧‧彈性件
3213y‧‧‧連接桿
3214y‧‧‧止擋塊
3215y‧‧‧第一磁吸件
322y‧‧‧凹槽
3220y‧‧‧內壁
130z‧‧‧第一限位結構
131z‧‧‧卡槽
132z‧‧‧第二磁吸件
321z‧‧‧第二限位結構
3211z‧‧‧第一磁吸件
3212z‧‧‧連桿
322z‧‧‧開槽
第1A圖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揭露之電子裝置之分解示意圖。
第1B圖為第1A圖之電子裝置之另一分解示意圖。
第1C圖為第1A圖之電子裝置之組合示意圖。
第1D圖為第1A圖之電子裝置之顯示裝置於展開位置之部分結構剖切示意圖。
第1E圖為第1A圖之電子裝置之顯示裝置於收合位置之部分結構剖切示意圖。
第2A圖為第1A圖之電子裝置之第一限位結構與第二限位結構相卡固之剖切示意圖。
第2B圖為第1A圖之電子裝置之第一限位結構與第二限位結構相分離之剖切示意圖。
第3A圖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揭露之電子裝置之第二限位結構位於解鎖位置之剖切示意圖。
第3B圖為第3A圖之第二限位結構位於卡合位置之剖切示意圖。
第4A圖為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所揭露之電子裝置之第二限位結構位於解鎖位置之剖切示意圖。
第4B圖為第4A圖之第二限位結構位於卡合位置之剖切示意圖。
第5A圖為根據本發明再一實施例所揭露之電子裝置之第二限位結構位於解鎖位置之剖切示意圖。
第5B圖為第5A圖之第二限位結構位於卡合位置之剖切示意圖。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發明的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了解本發明的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發明相關的目的及優點。以下的實施例係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觀點,但非以任何觀點限制本發明的範疇。
首先,請參閱第1A圖至第1E圖及第2A圖、第2B圖,第1A圖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揭露之電子裝置之分解示意圖。第1B圖為第1A圖之電子裝置之另一分解示意圖。第1C圖為第1A圖之電子裝置之組合示意圖。第1D圖為第1A圖之電子裝置之顯示裝置於展開位置之部分結構剖切示意圖。第1E圖為第1A圖之電子裝置之顯示裝置於收合位置之部分結構剖切示意圖。第2A圖為第1A圖之電子裝置之第一限位結構與第二限位結構相卡固之剖切示意圖。第2B圖為第1A圖之電子裝置之第一限位結構與第二限位結構相分離之剖切示意圖。電子裝置10包含一輸入裝置100、一連接件200以及一顯示裝置300。在本實施例中,輸入裝置100包含一鍵盤110,而顯示裝置300包含一觸控螢幕310,但並不以此為限。
輸入裝置100具有一操作面120,亦即使用者可透過操作面120來輸入訊息。輸入裝置100於操作面120上具有一第一限位結構13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限位結構130鄰近連接件200,亦即第一限位結構130是位於輸入裝置100接近連接件200之一側,且第一限位結構130包含一卡槽131。
連接件200樞設於輸入裝置100。連接件200具有一限位槽體210。限位槽體210之外表面S具有至少一導引柱211以及一連接器212。在本 實施例中,導引柱211之數目為二,且連接器212位於二導引柱211之間。連接器212可為複數個伸縮端子(pogo pin),且連接器212電性連接於輸入裝置100。
顯示裝置300具有相鄰的一顯示面320及一側面330。顯示面320是代表顯示裝置300具有顯示區域的一表面。顯示面320具有一第二限位結構321。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限位結構321包含一卡塊3210。側面330具有至少一定位孔331以及一電性接頭332。顯示裝置300可插設於限位槽體210。詳細來說,顯示裝置300是透過定位孔331而卡合於導引柱211。藉此,導引柱211與定位孔331可共同限制顯示裝置300在X方向以及Y方向的移動(亦即,導引柱211與定位孔331限制了顯示裝置300與輸入裝置100之間水平方向的相對移動)。另一方面,當顯示裝置300插設於限位槽體210時,電性接頭332會與連接器212電性接觸。藉此,使用者即可透過輸入裝置100來輸入訊息。
此外,由於連接件200是樞設於輸入裝置100,因而顯示裝置300還可透過連接件200以相對輸入裝置100樞轉。詳細來說,顯示裝置300相對輸入裝置100樞轉具有一展開位置以及一收合位置。當使用者需要透過輸入裝置100來輸入訊息,而將輸入裝置插設於連接件(未繪示),並將顯示裝置300展開至展開位置時,顯示裝置300與輸入裝置100夾一角度(如第1D圖所示)。此時,使用者可透過輸入裝置100以將訊息輸入至顯示裝置300。當使用者不需透過輸入裝置100來輸入訊息,而需要收納、攜帶電子裝置10時,使用者可將顯示裝置300疊置於輸入裝置100而位於收合位置(如第1E圖所示)。此時,第二限位結構321與第一限位結構130相卡固。於此狀態,顯示面320面對操作面120。在本實施例中,是透過第二限位結構321之卡塊3210與第一限位結 構130之卡槽131相卡固而可共同限制顯示裝置300與輸入裝置100之間水平方向的相對移動。也就是說,顯示裝置300疊設於輸入裝置100且顯示裝置300並不會相對輸入裝置100移動。詳細來說,由於限制了顯示裝置300在三個維度(X方向、Y方向及Z方向)的移動,因而顯示裝置300可穩固地疊設於輸入裝置100,而增加了電子裝置10的使用安全性。
在上述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於收合位置時,第二限位結構321與第一限位結構130是透過卡塊3210與卡槽131以共同限制顯示裝置300在X方向以及Y方向的移動,然並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限位結構321與第一限位結構130還可透過其他種類的結構來限制顯示裝置300在Z方向的移動,這些結構將於下述實施例進行說明。
請參閱第3A圖及第3B圖,第3A圖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揭露之電子裝置之第二限位結構位於解鎖位置之剖切示意圖。第3B圖為第3A圖之第二限位結構位於卡合位置之剖切示意圖。本實施例與第1A圖至第1C圖及第2A圖、第2B圖之實施例差異,其差異僅在於第一限位結構以及第二限位結構的結構差異,故僅針對第一限位結構以及第二限位結構之結構差異及其作動方式進行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之顯示面上具有一開槽322x。第二限位結構321x包含一卡塊3211x、至少一彈性件3212x以及一第一磁吸件3213x。在本實施例中,彈性件3212x之數目為二,但並不以此為限。彈性件3212x之兩端分別連接卡塊3211x以及顯示裝置。藉此,卡塊3211x透過彈性件3212x而可以相對顯示裝置活動之方式設置於顯示裝置內。詳細來說,卡塊3211x相對顯示裝置活動具有沒入開槽322x內的一解鎖位置以及伸出開槽322x外的一 卡合位置。當卡塊3211x位於解鎖位置時,卡塊3211x之外表面與顯示裝置的外表面共平面,外觀較為平整。在本實施例中,彈性件3212x是一彈簧,藉此,彈性件3212x可使卡塊3211x常態位於解鎖位置。第一磁吸件3213x設置於卡塊3211x。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磁吸件3213x是設置於卡塊3211x的內側,但不限於此。另一方面,第一限位結構130x包含一卡槽131x以及一第二磁吸件132x。第二磁吸件132x位於卡槽131x之內表面。當使用者不需透過輸入裝置來輸入訊息,而需要收納、攜帶電子裝置時,使用者可將顯示裝置收合至至收合位置。此時,第一磁吸件3213x與第二磁吸件132x相吸引,而帶動卡塊3211x自解鎖位置移動至卡合位置而卡合於卡槽131x。如此一來,本實施例之第二限位結構321x與第一限位結構130x可透過卡塊3211x與卡槽131x之搭配以及藉由導引柱(未繪示)與定位孔(未繪示)之搭配而可共同限制顯示裝置在X方向、Y方向及Z方向之三個維度的移動。而前述之第一磁吸件3213x及第二磁吸件132x,其中之一為磁鐵而另一為鐵磁性材質,或第一磁吸件3213x及第二磁吸件132x皆為磁鐵。
第4A圖為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所揭露之電子裝置之第二限位結構位於解鎖位置之剖切示意圖。第4B圖為第4A圖之第二限位結構位於卡合位置之剖切示意圖。本實施例與第1A圖至第1C圖及第2A圖、第2B圖之實施例差異,其差異僅在於第一限位結構以及第二限位結構的結構差異,故僅針對第一限位結構以及第二限位結構之結構差異及其作動方式進行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之顯示面上具有一凹槽322y。第二限位結構321y包含一卡塊3211y、至少一彈性件3212y、一連接桿3213y、一止擋塊3214y以及一第一磁吸件3215y。卡塊3211y與止擋塊3214y分別位於凹槽 322y之內壁3220y的內外兩側。連接桿3213y穿設凹槽322y之內壁3220y,且連接桿3213y相對二端分別連接卡塊3211y及止擋塊3214y。連接桿3213y可相對凹槽322y之內壁3220y活動,而可帶動卡塊3211y相對顯示裝置活動。彈性件3212y介於凹槽322y之內壁3220y以及止擋塊3214y之間。藉此,卡塊3211y可透過彈性件3212y及連接桿3213y而相對顯示裝置活動。詳細來說,卡塊3211y相對顯示裝置活動而具有沒入凹槽322y內的一解鎖位置以及伸出凹槽322y外的一卡合位置。在本實施例中,彈性件3212y是一彈簧,藉此,彈性件3212y可使卡塊3211y常態位於解鎖位置。第一磁吸件3215y設置於卡塊3211y。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磁吸件3215y是設置於卡塊3211y的內側,但不限於此。另一方面,第一限位結構130y包含一卡槽131y以及一第二磁吸件132y。第二磁吸件132y位於卡槽131y之內表面。當使用者不需透過輸入裝置來輸入訊息,而需要收納、攜帶電子裝置時,使用者可將顯示裝置收合至至收合位置。此時,第一磁吸件3215y與第二磁吸件132y相吸引,而帶動連接桿3213y及卡塊3211y朝第二磁吸件132y移動,而使得卡塊3211y自解鎖位置移動至卡合位置而卡合於卡槽131y。如此一來,本實施例之第二限位結構321y與第一限位結構130y可透過卡塊3211y與卡槽131y之搭配以及藉由導引柱(未繪示)與定位孔(未繪示)之搭配而可共同限制顯示裝置在X方向、Y方向及Z方向之三個維度的移動。而前述之第一磁吸件3215y及第二磁吸件132y,其中之一為磁鐵而另一為鐵磁性材質,或第一磁吸件3215y及第二磁吸件132y皆為磁鐵。
第5A圖為根據本發明再一實施例所揭露之電子裝置之第二限位結構位於解鎖位置之剖切示意圖。第5B圖為第5A圖之第二限位結構位於卡合位置之剖切示意圖。本實施例與第1A圖至第1C圖及第2A圖、第2B圖之實施 例差異,其差異僅在於第一限位結構以及第二限位結構的結構差異,故僅針對第一限位結構以及第二限位結構之結構差異及其作動方式進行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之顯示面上具有一開槽322z。第二限位結構321z包含一第一磁吸件3211z以及一連桿3212z。第一磁吸件3211z之材質為鐵磁性之金屬。連桿3212z之一端樞設於顯示裝置內,連桿3212z之另一端樞接第一磁吸件3211z。如此一來,第一磁吸件3211z可相對顯示裝置活動而具有沒入開槽322z內的一解鎖位置以及伸出開槽322z外的一卡合位置。另一方面,第一限位結構130z包含一卡槽131z以及一第二磁吸件132z。第二磁吸件132z位於卡槽131z之內表面。
當使用者不需透過輸入裝置10z來輸入訊息,而需要收納、攜帶電子裝置時,使用者可將顯示裝置收合至至收合位置。此時,第一磁吸件3211z與第二磁吸件132z相吸引,而使得第一磁吸件3211z自解鎖位置移動至卡合位置而卡合於卡槽131z。如此一來,本實施例之第二限位結構321z與第一限位結構130z可透過第一磁吸件3211z與卡槽131z之搭配以及藉由導引柱(未繪示)與定位孔(未繪示)之搭配而可共同限制顯示裝置在X方向、Y方向及Z方向之三個維度的移動。而前述之第一磁吸件3211z及第二磁吸件132z,其中之一為磁鐵而另一為鐵磁性材質,或第一磁吸件3211z及第二磁吸件132z皆為磁鐵。
根據上述本發明實施例所揭露的電子裝置,由於使用者只要將連接器上的導引柱插設於顯示裝置上的定位孔,即可使顯示裝置的電性接頭與輸入裝置電性連接,因而組裝或拆卸較為簡單。如此一來,即解決了先前技術中使用者需要使用雙手才能將平板電腦與外接鍵盤組裝或拆卸,而造成不便的問題。
此外,由於第二限位結構與第一限位結構之搭配以及導引柱與定位孔之搭配而可共同限制顯示裝置三個維度的移動,因而顯示裝置可穩固地疊設於輸入裝置,而增加了電子裝置的使用安全性。
雖然本發明之實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舉凡依本發明申請範圍所述之形狀、構造、特徵及精神當可做些許之變更,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電子裝置
100‧‧‧輸入裝置
110‧‧‧鍵盤
120‧‧‧操作面
130‧‧‧第一限位結構
131‧‧‧卡槽
200‧‧‧連接件
210‧‧‧限位槽體
211‧‧‧導引柱
212‧‧‧連接器
300‧‧‧顯示裝置
310‧‧‧觸控螢幕
320‧‧‧顯示面
321‧‧‧第二限位結構
3210‧‧‧卡塊
330‧‧‧側面
331‧‧‧定位孔
332‧‧‧電性接頭
S‧‧‧外表面

Claims (8)

  1.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一輸入裝置,具有一第一限位結構;一連接件,樞設於該輸入裝置,該連接件具有一限位槽體,該限位槽體之外表面具有至少一導引柱以及一連接器,該連接器電性連接於該輸入裝置;以及一顯示裝置,具有相鄰的一顯示面及一側面,該顯示面具有一第二限位結構,且該側面具有至少一定位孔以及一電性接頭,該顯示裝置可插設於該限位槽體而令該定位孔卡合於該導引柱,且該電性接頭與該連接器電性接觸;其中,該顯示裝置透過該連接件相對該輸入裝置樞轉而具有一展開位置以及一收合位置,當該顯示裝置位於該展開位置時,該顯示裝置與該輸入裝置夾一角度,當該顯示裝置位於該收合位置時,該顯示裝置疊設於該輸入裝置,且該第二限位結構與該第一限位結構相卡固;其中該顯示裝置之該顯示面上具有一開槽,該第二限位結構包含一卡塊、至少一彈性件以及一第一磁吸件,該卡塊可活動地位於該顯示裝置而具有沒入該開槽內的一解鎖位置以及伸出該開槽外的一卡合位置,該彈性件連接該卡塊以及該顯示裝置,以令該卡塊常態位於該解鎖位置,該第一磁吸件設置於該卡塊,該第一限位結構包含一卡槽以及一第二磁吸件,該第二磁吸件位於該卡槽之內表面,其中當該顯示裝置位於該收合位置時,該第一磁吸件與該第二磁吸件相吸引,令該卡塊自該解鎖位置移動至該卡合位置而卡合於該卡槽。
  2.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一輸入裝置,具有一第一限位結構;一連接件,樞設於該輸入裝置,該連接件具有一限位槽體,該限位槽體之外表面具有至少一導引柱以及一連接器,該連接器電性連接於該輸入裝置;以及一顯示裝置,具有相鄰的一顯示面及一側面,該顯示面具有一第二限位結構,且該側面具有至少一定位孔以及一電性接頭,該顯示裝置可插設於該限位槽體而令該定位孔卡合於該導引柱,且該電性接頭與該連接器電性接觸;其中,該顯示裝置透過該連接件相對該輸入裝置樞轉而具有一展開位置以及一收合位置,當該顯示裝置位於該展開位置時,該顯示裝置與該輸入裝置夾一角度,當該顯示裝置位於該收合位置時,該顯示裝置疊設於該輸入裝置,且該第二限位結構與該第一限位結構相卡固;其中該顯示裝置之該顯示面上具有一凹槽,該第二限位結構包含一卡塊、至少一彈性件、一連接桿、一止擋塊以及一第一磁吸件,該卡塊與該止擋塊分別位於該凹槽之內壁的內外兩側,該連接桿可活動地穿設該凹槽之內壁,且該連接桿相對二端分別連接該卡塊及該止擋塊,以令該卡塊可活動地位於該顯示裝置而具有沒入該凹槽內的一解鎖位置以及伸出該凹槽外的一卡合位置,該彈性件介於該凹槽之內壁以及該止擋塊之間,以令該卡塊常態位於該解鎖位置,該第一磁吸件設置於該卡塊,該第一限位結構包含一卡槽以及一第二磁吸件,該第二磁吸件位於該卡槽之內表面,其中當該顯示裝置位於該收合位置時,該第一磁吸件與該第二磁吸件相吸引,令該卡塊自該解 鎖位置移動至該卡合位置而卡合於該卡槽。
  3.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一輸入裝置,具有一第一限位結構;一連接件,樞設於該輸入裝置,該連接件具有一限位槽體,該限位槽體之外表面具有至少一導引柱以及一連接器,該連接器電性連接於該輸入裝置;以及一顯示裝置,具有相鄰的一顯示面及一側面,該顯示面具有一第二限位結構,且該側面具有至少一定位孔以及一電性接頭,該顯示裝置可插設於該限位槽體而令該定位孔卡合於該導引柱,且該電性接頭與該連接器電性接觸;其中,該顯示裝置透過該連接件相對該輸入裝置樞轉而具有一展開位置以及一收合位置,當該顯示裝置位於該展開位置時,該顯示裝置與該輸入裝置夾一角度,當該顯示裝置位於該收合位置時,該顯示裝置疊設於該輸入裝置,且該第二限位結構與該第一限位結構相卡固;其中該顯示裝置之該顯示面上具有一開槽,該第二限位結構包含一第一磁吸件以及一連桿,該連桿之一端樞設於該顯示裝置內,該連桿之另一端樞接該第一磁吸件,令該第一磁吸件可相對該顯示裝置活動而具有沒入該開槽內的一解鎖位置以及伸出該開槽外的一卡合位置,該第一限位結構包含一卡槽以及一第二磁吸件,該第二磁吸件位於該卡槽之內表面,其中當該顯示裝置位於該收合位置時,該第一磁吸件與該第二磁吸件相吸引,令該第一磁吸件自該解鎖位置移動至該卡合位置而卡合於該卡槽。
  4.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中任一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輸入裝置具有一操 作面,於該顯示裝置位於該收合位置時,該顯示面面向該操作面,且該第一限位結構位於該操作面。
  5.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中任一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導引柱之數目為二,且該可連接器位於該二導引柱之間。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磁吸件及該第二磁吸件任一為磁鐵而另一為鐵磁性材質,或該第一磁吸件及該第二磁吸件皆為磁鐵。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磁吸件及該第二磁吸件任一為磁鐵而另一為鐵磁性材質,或該第一磁吸件及該第二磁吸件皆為磁鐵。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磁吸件及該第二磁吸件任一為磁鐵而另一為鐵磁性材質,或該第一磁吸件及該第二磁吸件皆為磁鐵。
TW103120214A 2014-06-11 2014-06-11 電子裝置 TWI5281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0214A TWI528146B (zh) 2014-06-11 2014-06-11 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0214A TWI528146B (zh) 2014-06-11 2014-06-11 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6600A TW201546600A (zh) 2015-12-16
TWI528146B true TWI528146B (zh) 2016-04-01

Family

ID=55407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0214A TWI528146B (zh) 2014-06-11 2014-06-11 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2814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4200B (zh) * 2017-10-26 2018-12-11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攜帶式電子裝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4200B (zh) * 2017-10-26 2018-12-11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攜帶式電子裝置
US10203729B1 (en) 2017-10-26 2019-02-12 Quanta Computer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9710027A (zh) * 2017-10-26 2019-05-03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携带式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6600A (zh)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01344B2 (ja) 折り畳み端末
US9645608B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I533105B (zh) 固定機構及其外接式電子裝置
TWI612871B (zh) 電子裝置
US967356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9625951B2 (en) Supporting base and computer system
US9690333B2 (en) Supporting devic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ssembly
US9229473B2 (en) Portable keyboard
WO2014120120A1 (en) Moveable keyboard lattice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M485437U (zh) 電子裝置
TW201428454A (zh) 攜帶式電子裝置
TWI519932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擴充平台
US20150153771A1 (en) Tablet pc external equipment
US9239592B1 (en) Docking station
TWI528146B (zh) 電子裝置
TWI548973B (zh) 擴充裝置
JP2018059766A (ja) プローブピンおよび検査ユニット
US2016017044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TWI384347B (zh) 側鍵結構及應用該側鍵結構之攜帶型電子裝置
TWI515541B (zh) 外接式輸入裝置
TWM528549U (zh) 伸縮卡合結構
TW201643593A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M467209U (zh) 介面卡之定位裝置
TWI501647B (zh) 顯示裝置
TWI508647B (zh) 夾持元件與使用其之電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